首页
>
电影
>
一个勺子
一个勺子
类型:
喜剧
冒险
主演:
陈建斌
蒋勤勤
王学兵
金世佳
地区:
中国内地
年代:
2015
李大头
金枝子
勺 子
拉条子
推荐首页
演员表
影评
剧照海报
播出时间
主题曲
新闻花絮
剧情介绍
一个勺子
影评
乌鸦火堂
2015/11/20 2:17:55
一勺荒诞,品味“变傻”人生
文/梦见乌鸦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一部小品,那是在90年代春晚上,由严顺开、杨新鸣等合作的小品《张三其人》,故事讲述了一个很要面子小人物在社会中的尴尬处境,总想做点好事却无法给别人证明自己的善意,所以他只有在一次次被误解中暗自叹息。这个小品剧中的人物状况与《一个勺子》中的拉条子的情形很像,张三,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名字,与李四、王五一起指代不特定的某个人,揶揄或者概括常用。“勺子”,西北方言傻子的意思,通常形容一个木讷老实,总干傻事,也称其为傻子(勺子),张三并不叫“张三”,而勺子也不并是“勺子”。
先礼后兵:两段式结构前后因果
陈建斌的首部导演作品令人惊诧,演而优则导,没有选择常规商业电影或者其他类型作品,而是改编了胡学文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平心而论,《一个勺子》的故事很简单,但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却是对人物塑造和角色心态拿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通过大量细节展示和情节润色,将人物的心态和处境完全的呈现给观众,这一点才是陈建斌令人的惊讶的地方。该片最终的效果也证明了金马奖最佳新导演的获奖实至名归,具体原因,如下分析。
该片很明显的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为事件性体验,后半部分为戏剧性体验。总感觉陈建斌在拍摄本片的时候参考了很多英国导演的做法,即用故事烘托人物。众所周知,英国导演派系总有一种坏毛病,不善于塑造人物,或者不屑于塑造人物,而是完完全全通过故事情节来烘托人物个性,让角色的刻画通过事件和情节展现出来,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盖·里奇。上来直接进入主题,没有半点角色刻画的意思,通过大量故事情节来烘托这个人物。这与好莱坞系的美国导演完全是相反的,后者们喜欢通过大量角色刻画将其融入、参与到故事中,让角色魅力挖掘故事魅力(顺便也掩盖一下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作品剧情薄弱的环节)。《一个勺子》中陈建斌就是典型的英国导演做派,上来直接就是事件性体验,在中段的时候将角色的个性和其过往遭遇缓慢的带入到故事中,随后才有了后半部分戏剧性的体验。
事件性体验“润物细无声”
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主角拉条子与一个傻子的纠葛,并且穿插了他与大头哥之间的故事。既然是事件性体验,这部分内容就用大量生活化故事和细节将拉条子这个角色的特性交代给观众,然而这样做的缺点在于代入感不佳,因为观众通常会接受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入故事,而本片则是先抛给观众一大串故事和人物,再通过故事内容慢慢地将整个事件勾勒清晰,属于“润物细无声”的缓慢渗透。因此陈建斌在前半部分所要做的就是用大量的细节和缓慢的故事推进来慢慢还原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也不得不考虑新导演的缘故,导致该片的代入感其实并不是很理想,这一点大概是本片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大概也是唯一一个。
拉条子被一个傻子“冤魂缠腿”,怎么赶也不走,同时他还担心傻子出事,前半段显示出他在对待傻子问题上一个纠结的心态,加上蒋勤勤在其中属于一个功能性的润滑作用,让这个角色在前半段故事中从多方面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善良、老实,有时候耍一些小聪明(比如打完电话走时顺势抓了人家一把瓜子),而且很要面子,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他对待傻子的态度上就能看出,家里莫名其妙的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想把他轰到外面怕他冻死,想把他捆在野外也不忍心,留傻子在家里却动辄对其动粗。同时自己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儿子进了监狱,送出去打点的钱全无下文,也一次又一次的找大头哥“讨债”,一个非常典型的小市民形象。
尽管前半部分节奏比较慢,整体情节波澜不惊,但这部分内容却极其重要,陈建斌用了大量的生活化细节将该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完全交代给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尽管节奏缓慢,但信息量极大,为后半部分做足了铺垫,也就是说,后半部分的精彩,与前半部分细致的铺垫有着紧密关系。
戏剧化体验助力故事内核
后半部分随着傻子的“被认领”,进入到一个非常荒诞的戏剧化过程当中.不断来要人的家属,下落不明的傻子,与大头哥一次又次的会面,一次又一次在后者倒车镜中无奈的表情。故事节奏在后半段陡然提速,整部电影也是后半段为核心,充分展示了一个“勺子”的称呼是如何进行一个递进的位移。从拉条子被傻子纠缠,再到拉条子去纠缠大头哥,再被包括村民等周边人士说成傻子。在前半部分细致铺垫的情况下,拉条子角色形象的“被转变”在后半段中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要知道,拉条子本人前后的状态是没有变化的,依然是一个“老实善良、有时候耍一些小聪明,且很要面子,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小市民,变化的是外界对他的态度。从与人为善到被人误解,但倒霉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大头哥,全片中最精明的角色。这个名字取的非常好,典型的冤大头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前半段这个老实遭遇到了各种难题,孩子蹲大狱,送出去打点的钱石沉大海,又被一个傻子缠身,倒霉到家。而后半段呢?这个“傻子”,被人认为是狡猾之人在结尾处,傻子也被送走,孩子减刑,送出去打点的钱又“物归原主”,不但好事临门,还多了一笔钱,这就是荒诞喜剧的魅力,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一个老实人,一个“勺子”,他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外界对他的认识。
一勺无奈的人生巧克力
《一个勺子》是一部个人非常推崇的作品,在原著基础上,对角色的拿捏,对故事走向的把控,大量“反复”的细节(如三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去打印店两次制作失物招领和寻人启事的桥段,去派出所的不同结果,镜头和机位完全相同),突出角色的境遇前后的对比,显示的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这些小市民,但很真实,很善良,他多少有些自卑。当别人误解他时,他却无法给别人证明自己的善意,所以他只有在一次次被误解中暗自叹息。 拉条子这个角色,宁愿自己吃哑巴亏也要顾全自己的“好人”形象,然而一味的追求自己的形象,反而被当场了“坏人”。电影展示了这个小人物在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利用讽刺、荒诞的处理手法,真正把电影从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上过渡到对角色本身的关注,让人在笑过之后仔细品味“拉条子其人”,回味无穷。
这时想起了《阿甘正传》中的那句著名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阿甘是个傻子,但他母亲说,只有办傻事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拉条子办傻事了吗?也没有,但仍然被当成了傻子。结尾处他戴上傻子的帽子,面对着迎面而来的孩子们和飞来的雪球,这个主观镜头出现时,恐怕观众跟角色的内心是一样的,传统的礼数和行为在如今这个疯狂的社会中已经变成了“傻子”的行为,这块人生的巧克力品尝下来不甜不苦,但却没有巧克力的味道,只能无可奈何的装“勺子”吧,呵呵。
7664
2752
下一条
上一篇:
拉条子和老三,你想做哪一个?
下一篇:
一个勺子 剧情介绍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