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电影艺术了解得过于浅显和片面,感觉这部电影有点偏文艺,并不能很直白地体会到想要表达的事情。当然也应该是理解欣赏能力不足的原因吧
命运赋予了米耶特更灵敏的听力和更出色的钢琴能力,却模糊了他的视线。影片开头的演奏会上,米耶特颤颤巍巍地从舞台左侧走到钢琴面前,颤抖着找到琴盖,把头重重抵在琴盖上。影片在这里很夸
由于对电影艺术了解得过于浅显和片面,感觉这部电影有点偏文艺,并不能很直白地体会到想要表达的事情。当然也应该是理解欣赏能力不足的原因吧
命运赋予了米耶特更灵敏的听力和更出色的钢琴能力,却模糊了他的视线。影片开头的演奏会上,米耶特颤颤巍巍地从舞台左侧走到钢琴面前,颤抖着找到琴盖,把头重重抵在琴盖上。影片在这里很夸张地突出了台下观众对于米耶特紧张慌乱的表现所做出的反应:有人小声嘲笑,有人焦躁地拨弄首饰,有人甚至吹起了口哨,但是就连沉重急促一些的呼吸声,在米耶特的世界里也显得格外响亮。不过米耶特最终还是平复下来,为大家献上了一段酣畅淋漓的演奏,并得到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然而并不完全像标题党营销号说的那样,这是米耶特不懈努力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更恰当的理解应该是,这是米耶特“出道即巅峰”辉煌之路的开端
影片记录的苦难没有很注重练琴上遇到的挫折,而是更多体现在米耶特的生活上。作为盲人他在面对很多障碍和不便的同时,还更能体会他人情绪的细节。影片不止一次出现别人与米耶特对话后失望地关门离开的画面,锁舌与锁眼撞击的声音,在米耶特脑海中无限放大,产生的负面情绪也必定很多,但这都只能他自己来慢慢消化了。同时在感情上,他也没办法得到一个正常人应该得到的回应,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是孑然一身。说白了就是身体有残缺的人,仿佛在社交上也有后天的残缺,好像会变成一个特别具有个性、爱搞怪、不易近人的人。这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尤其是当这个人有能力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力的时候,不能关注其心理,真的是社会的遗憾
最后发现自己欣赏音乐的能力真的很弱,只能去尝试感受这段旋律好听不好听,根本没有能力去品味这首曲子“好”不“好”。我可以感知米耶特什么时候弹曲子是开心的,什么时候是沮丧的,是愤怒的……但是我还是说不出来他的技法或者整个对爵士风格的演绎好在哪里。总的来说不管是电影还是音乐都要去见识更多,不然真的欣赏不来
虽然排片很少但并不影响这部电影的精彩,没有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却在平淡琐碎中展现出一个天才艺术家注定痛苦挣扎不被大众所理解的短暂一生。上天在给与他非凡的天赋时也剥夺了他凡人应有的安静平淡的生活,他一直挣扎着、同病魔、同不理解他的人们。他也有过快乐、遇到知音时的欣喜若狂,坐在琴凳前是他最肆无忌惮的时刻,他用音乐勾勒着不存于现世的美好,正如《海上钢琴师》中,那8
虽然排片很少但并不影响这部电影的精彩,没有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却在平淡琐碎中展现出一个天才艺术家注定痛苦挣扎不被大众所理解的短暂一生。上天在给与他非凡的天赋时也剥夺了他凡人应有的安静平淡的生活,他一直挣扎着、同病魔、同不理解他的人们。他也有过快乐、遇到知音时的欣喜若狂,坐在琴凳前是他最肆无忌惮的时刻,他用音乐勾勒着不存于现世的美好,正如《海上钢琴师》中,那88个琴键是有限的,但钢琴家们却用它创造出无限的世界。艺术家们仿佛都是如此,不为名利只为音乐本身,面对琴键是对他们而言最简单的事,比起面对生活中各形各色的人,音乐要简单得多,他们纯粹的心灵与这个世界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他们常常在痛苦中,却无私的将美妙的音乐带给世人。这部电影让我想起《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都叙述着天才音乐家短暂却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们始终是孤独的,他们也曾追求友情、追求爱情,最终却还是一个人与音乐为伴。那些天才音乐家在短暂的生命中为世俗之人留下美妙的音乐最终又回到了属于他们的纯粹的天堂。
捧??众多、极具人文气息的故事片,讲述了波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著名爵士钢琴家米耶特短暂而热忱的人生,影片镜头考究,男主演绎细腻传神,动情的钢琴曲令人心潮涤荡,观感后五味杂陈却并不压抑。听力好的盲琴师更加敏感周遭事物,不断克服年少阴影(一是失明后父亲的抛弃二是修道院枯燥规矩的琴课)影响,既在寻求周边人的偎贴认可,又在追求琴艺上的提升突破,对即兴演出的推崇,对自由的向往
捧??众多、极具人文气息的故事片,讲述了波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著名爵士钢琴家米耶特短暂而热忱的人生,影片镜头考究,男主演绎细腻传神,动情的钢琴曲令人心潮涤荡,观感后五味杂陈却并不压抑。听力好的盲琴师更加敏感周遭事物,不断克服年少阴影(一是失明后父亲的抛弃二是修道院枯燥规矩的琴课)影响,既在寻求周边人的偎贴认可,又在追求琴艺上的提升突破,对即兴演出的推崇,对自由的向往更甚常人,俗世终究困囿不了他自由的心…米耶特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有赏识他的同僚和伯乐老板,有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专注于琴艺令他终达事业高峰。忽然想起来《hello树先生》王宝强演绎的树先生和最近爆火《漠河舞厅》中的执念跳舞老人,更多的普通人,人们因异类而记得,因了解而动情,人类在异类面前表现出了熠熠生辉的人性之光,超越利益更聚人心。
对同时喜欢肖邦和爵士乐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是一场音乐盛宴。庆幸能现场感受音效,尽管为此跑到十几公里外的电影院(排场太少)。
开场后的男主米耶特在波兰比赛现场演奏肖邦革命练习曲(网易云可搜到电影原声:Etiuda Rewolucyjna Op.10 No.12),一曲震住全场。跌宕起伏的旋律充分展现了男主内心的各
对同时喜欢肖邦和爵士乐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是一场音乐盛宴。庆幸能现场感受音效,尽管为此跑到十几公里外的电影院(排场太少)。
开场后的男主米耶特在波兰比赛现场演奏肖邦革命练习曲(网易云可搜到电影原声:Etiuda Rewolucyjna Op.10 No.12),一曲震住全场。跌宕起伏的旋律充分展现了男主内心的各种能量激荡,听得我泪流满面。那些对音乐的热爱与狂喜,对坎坷命运的不满与反抗,被父母抛弃的自卑与痛苦。不懂音乐的朋友说,即使听不懂音乐,也能听出其中翻滚不息的情绪 。
电影采用的插叙和倒叙手法并不影响故事线的完整,反而让观众从片段和细节中更好地理解男主的行为、动机以及心理变化。这些细腻而人性化的细节处理使观众更容易共情他短暂的一生。
电影中穿插自如的盲人视角镜头(缩小的视觉范围和黑白色彩)、盲人角度的敏锐听觉(旁人议论纷纷的低语和刺耳的关门声等)、以及各种相互呼应的细节隐喻(低下布满汗水的额头和颤抖着弹琴状的手),让人赞叹不愧是获得了多项国际大奖的电影。男演员本身的帅气全然不见,只剩男主随性邋遢的外表及佝偻瘦弱的身形;即使被盲人墨镜遮盖住眼睛,仍能将男主情绪和心理活动表现的淋漓尽致,不愧是波兰国宝级男演员。
盲琴师也非自小失明,而是在12岁突发失明。还好母亲教他用颜色记住音色,后来音乐成了他黑暗世界中的唯一色彩。
米耶特是幸运的。一路上有启发他演奏要从心的恩师,帮助他工作生活的朋友,从他在餐馆演奏时挖掘他并十分欣赏他的经纪人,迁就他古怪脾性的合作伙伴,还有在琴技对决后与他惺惺相惜的钢琴大师,一切都让他在早年音乐道路上顺利前行,在欧洲名声大振。
米耶特是孤独的。当天才沉浸于音乐被点燃的狂喜,身边人却流连于世俗之乐。当他写出新作品兴冲冲地找心爱之人与合作伙伴分享,竟无人应邀。此时竟只有楼下的酒鬼流浪汉愿意聆听他的作品并为他鼓掌。离开了爱人朋友,事业生活无人相助,不愿拄拐的他连下楼出门都无法完成,十分无助而孤独。
也想过,如果他不是那么孤傲倔强、不愿低头迁就,实则骨子里因为失明而自卑、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会不会东山再起、或者至少平凡安定地生活下去。
然而,米耶特似是在重复童年的悲剧,不断自证预言:因为失明而被他人看低嘲弄,被重要的人甚至整个世界抛弃。无法跳出悲剧循环的米耶特证实了一句话: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电影中数次出现“关上的门”的镜头,对应了男主被生命中重要女性拒绝或抛弃的时间节点。失明后被母亲送给修道院;表达了想走爵士钢琴道路的意愿后,一心培养他成为古典肖邦界大师的恩师失望地离开;说话结巴但歌唱一流的金发美女歌手,与他合作后被他一手捧红,然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拒绝了他的求爱;平凡善良的女侍员马塔,受不了失意的他终日酗酒与流浪汉为伍,也离开了他。一次次的“被拒绝和抛弃”仿佛都是童年被母亲抛弃的历史重现。
影中最惊悚而令人难过的画面莫过于躺在马厩地上的童年米耶特。由于医治男主无效,家里负担过重,一向温柔的父亲竟将重病无力的男主放在马厩里,用力抽打马匹企图让发狂的马踩死男主。在马匹慌乱的脚步下,极致惊恐却无力动弹的小男孩流下了痛苦的泪水:想杀死无助弱小的他的竟是至亲。以至于父亲临终前伸手触碰男主,男主起初是抗拒的。身体的闪躲表达了拒绝,手指像弹琴一样摆动是在企图缓解心中的矛盾不安。这段历史反映在他和亲近的身边人的相处模式中:不相信自己会一直被对方善待。
结尾有点突然:明明已经与父亲和解了,追回了女友,重新回到公众目光中,一切似乎都在向好,为何还会在窗台一跃而下?究竟是自杀,还是失足坠落?
若只是失足,可惜了一位音乐天才。
有见网友评论,一切的向好只是男主想象出来的,现实并没有与男主“和解”,所以他自杀了。
我认为还有一种可能。即男主在人生矛盾中选择了第三条路,就是直接离开。第一个矛盾,女友马塔期望他接受手术治疗恢复视力一起过上正常生活,而他不愿因治愈视力而失去傲人的听力;第二个矛盾,他渴望在舞台上发光发亮,但他孤傲古怪的个性赶走了好友、经纪人及合作伙伴,导致工作机会不再。深陷悲剧循环的他对未来没有乐观的期望,选择站在窗台上拥抱自由的天空,或想以此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无论是音乐,还是亲情和爱情。
第一次他站上窗台,是为了从他人手中换来“一听钟情”的爵士黑胶唱片;第二次站上窗台,是为了得到他单相思的女人的关注。片尾他的流浪汉好友说,米耶特是去云游了。
至于为什么接受传统古典乐训练的米耶特会喜欢自由的爵士?说到底,是对自由灵魂的表达及对自在生活的渴望。此处童年的经历再次起作用。男主对修道院除了有温暖回忆(修女对小男孩的关爱:“我们修女是不能结婚的…但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会选勇敢的小米耶特”),还有厌恶。修道院对童年米耶特来说,是母亲抛弃他的地点,而且是克制压抑的代表。对只许弹奏传统古典乐的修道院的最好反抗,就是弹奏自由奔放的爵士乐。
愿天才们都能施展才华,平安长寿。
很漂亮的片子,视听堪称一绝。开头葬礼戏的口琴独奏就很有力量,一下子被抓住了。之后华沙爵士嘉年华的戏更是叹为观止,对于听觉的放大真的是近年来极为独特的一次视听体验。其后将多段不同时空的剧情通过回忆交织在一起,也非常好体现了剧作上的精妙,时间线的交叠就同钢琴曲一样自然而复杂。最后通过各个回忆的情感叠加,形成了在嘉年华上表演的爆发,整段钢琴曲更是行云流水而令人惊艳,在近
很漂亮的片子,视听堪称一绝。开头葬礼戏的口琴独奏就很有力量,一下子被抓住了。之后华沙爵士嘉年华的戏更是叹为观止,对于听觉的放大真的是近年来极为独特的一次视听体验。其后将多段不同时空的剧情通过回忆交织在一起,也非常好体现了剧作上的精妙,时间线的交叠就同钢琴曲一样自然而复杂。最后通过各个回忆的情感叠加,形成了在嘉年华上表演的爆发,整段钢琴曲更是行云流水而令人惊艳,在近年音乐片里面也算的上很令人印象深刻的。不过剧情发展到后来也就落了俗套,一个天才的孤傲自大与悲哀,爱人、好友都一个个离去,只有一位流浪汉老人送终,这情节太熟悉了,可能是因为天才确确大多都这样吧。不过结尾处理的还不错。家庭戏的处理倒是挺不错,父亲的抛弃,母亲的坚守,他本可以拥有那个随心啃苹果的美好生活。剧作总体来说无功无过,可惜作为波兰的电影,倒不见多少东欧电影的风格,更多是好莱坞电影的影子,也不知道时好时坏。不过精致的视听语言和音乐便已值得一切。推荐。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这句话正着说,是希望,倒过来说,是绝望——上帝打开一扇窗之前,必然关上一扇门。上帝给了基耶特音乐天赋,带走了他的光明。后来,他有机会治好眼睛,而代价是听力。门和窗,只能开一个。客观地说,基耶特的生活并非全是悲惨。有关心他的教会学校嬷嬷,有发掘他才能的经纪人,有朋友,有爱人,有事业,音乐才能被认可,生命中有过不少高光时刻,也没有因为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这句话正着说,是希望,倒过来说,是绝望——上帝打开一扇窗之前,必然关上一扇门。上帝给了基耶特音乐天赋,带走了他的光明。后来,他有机会治好眼睛,而代价是听力。门和窗,只能开一个。客观地说,基耶特的生活并非全是悲惨。有关心他的教会学校嬷嬷,有发掘他才能的经纪人,有朋友,有爱人,有事业,音乐才能被认可,生命中有过不少高光时刻,也没有因为是盲人而受歧视。女歌手拒绝了他的追求,朋友无法一直陪在身边,似乎也不能太责怪别人。而他骨子里孤独,自卑,坏脾气,不珍惜,放弃事业,把爱人和朋友赶走。成年后,那一次次关上的门,至少表面看起来,大部分是自己的原因。不太同意简介,这不是饱受欺凌的盲人音乐家“用音乐反抗命运的不公”的故事。这里并非尽是不公,也没有反抗。音乐对于基耶特不是武器,而是本能。上帝关上了门,打开了窗,就是要你去抓住窗口的光亮。影片的主线是作为音乐家的他,天才和性格缺陷都展露无余。副线则是他的童年和家庭,也解释了他性格缺陷的原因。副线从时间角度是非线性碎片式的,痛苦程度却是一步步加深的:——(闪回)逐渐失明——(闪回)被母亲送入教会学校(签了卖身契,相当于抛弃)。——(闪回)母亲送他进教会学校的原因是,原本慈爱、他也很依赖的父亲把他放在马蹄下想置他于死地。——(现在)弟弟来访告知父亲将死,且已失明,原来那眼疾是来自父亲家族的遗传。——(现在)回老家见到命不久矣,已经失明的父亲。父亲知道基耶特的所有成就,却说“你是不是觉得很可惜,如果眼睛没事,你就可以继承农场了”。一句话,几乎否定了窗的存在。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不太同意他的坠楼是自杀的解读。从家乡回来的基耶特,似乎已经放下了童年和家庭的心结,在与命运和解。他重拾事业,找回了之前赶走的爱人,广播访谈时,他说,我不知道我们将来会怎样,但是现在很好。那新创作的变得舒缓了的音乐,与其说是诀别,更像是趋于平和的心境的表现。我更相信是意外。他曾经两次踏上窗台将身体悬于窗外,第一次为了得到心爱的唱片,第二次为了求而不得的女人。也许,站在窗台上的时候,他感到了某种自由。也许他想再感受一下,但是这次没人及时拉他回来。或者,就当作是上帝的安排吧。
本来期望还挺大的,上映那天还特意跑去看了,结果就我一个人包场了,果然这种小众文艺片受众太低了,之前看预告感觉应该会很治愈很温馨励志的一部奋斗史,看了后确实很励志,刚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男主有点滑稽,很作的样子,我想艺术家都应该是这样有些傲气的,莫扎特也是如此放荡不羁,不愿向宫廷妥协,陶渊明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因为他是后天性的“盲人”,从小便能感知世界的一切色彩,生病
本来期望还挺大的,上映那天还特意跑去看了,结果就我一个人包场了,果然这种小众文艺片受众太低了,之前看预告感觉应该会很治愈很温馨励志的一部奋斗史,看了后确实很励志,刚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男主有点滑稽,很作的样子,我想艺术家都应该是这样有些傲气的,莫扎特也是如此放荡不羁,不愿向宫廷妥协,陶渊明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因为他是后天性的“盲人”,从小便能感知世界的一切色彩,生病后只能靠音符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从小缺失家庭的亲情与关爱怀,生病后差点被父亲杀死,最后不得已被母亲送去盲人福利院,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孤独,这就是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这也就能够理解了他的傲慢与不可一世,想起陈奕迅《浮夸》里的歌词“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是因为我很害怕”,我想他的内心是恐惧的,并且很孤独,害怕周遭人的白眼,所以能够对外在一切的声音更加敏感,敢于冲破传统音乐的框条主义,让爵士乐有了新的开始,艺术本无高雅贵贱之分,而音乐往往更是如此毫无界限定义,爵士乐就是他用自己的感受去表达内心的这个世界。艺术家都是爱做梦的,虽然他们很孤独,但是他们是自由的,因为在另一个世界一切梦想都能实现!
是一个不怎么适合大屏幕、尤其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的话、特别是你邀请对方去看的那种情况的电影…我会一直在意我的朋友是不是觉得无聊…
也许这是剪辑上的一些小小缺陷
也可能是我太久没有在电影院看传记电影的缘故。但的确是我最爱的孤独天才故事好喜欢坠楼的拍摄手法最后的告别…好多看起来体面的正常
是一个不怎么适合大屏幕、尤其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的话、特别是你邀请对方去看的那种情况的电影…我会一直在意我的朋友是不是觉得无聊…
也许这是剪辑上的一些小小缺陷
也可能是我太久没有在电影院看传记电影的缘故。但的确是我最爱的孤独天才故事好喜欢坠楼的拍摄手法最后的告别…好多看起来体面的正常人都在回忆不舍与后悔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人。那个唱着月亮河叼着烟的酷女孩说了三次爱:…爱过、不不没爱过、…是,没爱过那个只会一指禅的老爷爷说:他没有坠楼,他只是去云游了。站在医院窗边听钢琴曲的漂亮小男孩,他的父母在身后听医生为儿子的双眼宣判死刑。为了一张唱片跳上大学宿舍窗台的少年为了远去的缪斯在异国的窗台发酒疯的男人为了看见世界所以从那个小小的家跳到天空里的天才无数次关上的门
把自己扔到马厩的父亲
看不见的世界
不断离开的朋友与爱人
手下的黑白琴键
组成了天才的混沌一生
这么多镜头里面,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最能共情的,是在父亲弥留之际,兄弟两人坐在从前农舍的椅子上吃李子的画面,就好像从前的小小米耶特和带着他用音乐演奏颜色的母亲那样。作为农夫的弟弟,有些粗犷地吃着李子,唤身边孤独的人“哥哥”,本能地夸他的音乐多么厉害,即使是弟弟第一天听说爵士这个词。
米耶特在旁边笑得开怀。
影片的音乐表现镜头语言都非常绝妙。
唯一遗憾的是这个破电影院竟然在装修…一边钻头一边爵士的体验也可谓绝无仅有??
有多少天才的释放,就有多少的痛苦深藏,人生很漫长 每一个人都只陪他走过一段很短的路。 关门的意向很勾人,父亲,母亲、导师、搭档、爱人,生命里重要的人依次向他关上了一扇门,每个人只能陪他走一小段路程,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接纳他的,而他只能凭音乐去抗争,在病痛和孤独中试图诉说、挽留、和解,最后选择自由。最后那个一起一伏的镜头真的很浪漫:从窗口往下坠落,慢慢上移,变成抬头看着天空,为米耶特谜一般的坠楼
有多少天才的释放,就有多少的痛苦深藏,人生很漫长 每一个人都只陪他走过一段很短的路。 关门的意向很勾人,父亲,母亲、导师、搭档、爱人,生命里重要的人依次向他关上了一扇门,每个人只能陪他走一小段路程,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接纳他的,而他只能凭音乐去抗争,在病痛和孤独中试图诉说、挽留、和解,最后选择自由。最后那个一起一伏的镜头真的很浪漫:从窗口往下坠落,慢慢上移,变成抬头看着天空,为米耶特谜一般的坠楼画上了诗意的终点。地面的一切已经无所谓了,米耶特“望着”天空,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他不是坠楼了,他是云游去了。”永恒的一跃里不是向死而生,那是自由飘荡的心灵在边弹边唱。自由,这个梦幻而理想的词,本来就值得我们奋不顾身,不是吗?影厅很大 但和主角一样从始至终只有我一个人。看完默默流泪的时候是那么的空茫又是那样的满足,此时此刻,我就是他,那纵身一跃,是他灵魂的翅膀,飞跃时空洪流,永远活在自由的琥珀里翩翩起舞
他不是坠楼,是去云游去了我觉得这部影片会让我想起另一部影片《海上钢琴师》。不同的是《海上钢琴师》有着明确的故事线,这部片更像是碎片化的故事。说实话,这是一部很容易共情的影片,虽然就一个多小时,但是容易与主演共情,看着看着仿佛真的体会到主人公的情绪。里面英文歌曲《月亮河》让人联想到奥黛丽赫本的《蒂芙尼的早餐》。如果说《海上钢琴师》是看完后怅然若失,那么这部片是一种悲伤。1900最起码还有一个挚
他不是坠楼,是去云游去了我觉得这部影片会让我想起另一部影片《海上钢琴师》。不同的是《海上钢琴师》有着明确的故事线,这部片更像是碎片化的故事。说实话,这是一部很容易共情的影片,虽然就一个多小时,但是容易与主演共情,看着看着仿佛真的体会到主人公的情绪。里面英文歌曲《月亮河》让人联想到奥黛丽赫本的《蒂芙尼的早餐》。如果说《海上钢琴师》是看完后怅然若失,那么这部片是一种悲伤。1900最起码还有一个挚友,男主拥有的最终都失去了,朋友搭档爱人,一个也没有理解他,最终理解他的却是一个流浪汉。《海上钢琴师》与《盲琴师》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爵士乐,也许爵士乐真的是20 世纪的一个光辉记忆吧。
米耶特因为童年被抛弃的经历和创伤,后来总不自觉地重复这种经历、无意识地折腾让身边的人离开自己:爱苏莎而不得,太用力也抓不住;迁怒于朋友,让朋友也离去;用酒精麻痹自己,不认真对待他立身之本的音乐。在他与自己和解或意识到自毁倾向之前,这一切的发生又不可避免。最后他去见了同样命运致盲的父亲,他恨父亲又下不了手掐他,看到父亲关注他在报纸上的消息,感受到了爱,终于放
米耶特因为童年被抛弃的经历和创伤,后来总不自觉地重复这种经历、无意识地折腾让身边的人离开自己:爱苏莎而不得,太用力也抓不住;迁怒于朋友,让朋友也离去;用酒精麻痹自己,不认真对待他立身之本的音乐。在他与自己和解或意识到自毁倾向之前,这一切的发生又不可避免。最后他去见了同样命运致盲的父亲,他恨父亲又下不了手掐他,看到父亲关注他在报纸上的消息,感受到了爱,终于放过自己与自己和父亲和解。在他与自己和解之后,终于能去爱,去追回玛塔。可惜幸福太短暂。
bravo。
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天才的故事,但是不是1900的与琴共舞与船共沉的跨时代悲剧,是上帝关上门打开一扇窗但是窗外是毒气泛滥。
音符是彩色的,他感到慌张迷茫的时候就开始用音符说服自己拥有听力获得的视觉,他是正常的。穷尽一生他都在疗愈这份自卑,因此被抛弃,因
bravo。
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天才的故事,但是不是1900的与琴共舞与船共沉的跨时代悲剧,是上帝关上门打开一扇窗但是窗外是毒气泛滥。
音符是彩色的,他感到慌张迷茫的时候就开始用音符说服自己拥有听力获得的视觉,他是正常的。穷尽一生他都在疗愈这份自卑,因此被抛弃,因此被拒绝,做爱的时候也不愿摘下墨镜,学习用听力感知的能力也不使用拐杖。幼年的被打断自由演奏的他,台上被众人质疑嘲笑的他,最后舞会被打断难过的他,按下琴键,“黄色,红色,蓝色”,然后背景音开始用大提琴往上铺开,好像看到他眼里的光,用音符编织出来的漂亮的世界。还有肖邦练习曲革命。肖练里除了冬风最喜欢的就是这首革命,在第一次登上华沙的舞台,在他感受到质疑的时候,他弹了即兴版改编的的革命。革命的主要动机太坚定无畏了,不知道这版改编是谁做的,太漂亮了,在某个要回到主要动机的语句,突然一转,开始自由度极高的快速大跨度跑动,最后又回到了规整崇高的主体动机,乐句结束。
学院派的演奏是诠释,是框架里的极端模仿,是庞大古典体系的小小螺丝钉,但他的爵士不是,他的爵士是我手弹我心,音符乐句里是他理解的世界,他经历的故事,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幸福与痛苦。
他的世界太极端了。最顶峰最强烈的赞誉和盲人身份收获到的嫌弃,他乞求爱的样子像孩童,站在马路中间无措的样子,甚至也许留下他的爱人的不只是爱,还有怜悯。身边利来利往却无人能懂和流浪汉朋友在他音乐里的快乐,他只能拥有永恒的孤独。他的世界是无解的,要拥有视力不再因盲人身份而收获不公,就要放弃音乐的天赋(治好视力可能就要损失听力和大脑皮层一块专属于他音乐才华的区域);要感受爱,留住爱人,就只能和给他带来快乐的流浪汉老头挥手再见。天才的世界是偏执的,他又缺少和人正常沟通表达需求的机会,他只有被给予,被施舍,被赏识,他没办法追求爱,他没办法仅凭自己的才能去往美国,没办法自主选择能和自己音乐才能匹配的人一起完成他圣典一般的专辑。他唯一真正的快乐很短暂,甚至只有在和崇拜的钢琴家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的共同哼唱演奏的那个下午,那似乎才是他唯一不再孤独的时刻。
非线性的剪辑,盲人的用听力凝结成的想象视角,用蒙太奇手法反复闪回,门锁是很重要的一个身世线索。冗长的低饱和度色调和后面的亮色风景是他心境的对比,在最幸福的时刻纵然一跃,是真正的浮士德精神吧,又或者他早就已经失望,支撑他人生的不过是想要经历,当一切落幕,他知道自己本没有未来,巅峰时期离开,只能是绝唱。他不要成为钢琴家,他要成为传奇,时代轰鸣里,1900与船一同死去。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economic's influence to the artists by this chance.in this movie the pianist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if he does not have the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the economic's influence to the artists by this chance.in this movie the pianist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if he does not have the talent and the talent scout,he won't get the great achievements.I used to think that my family is a very normal family,but now according to some other people like Ali I have found that I am a enough lucky man to major in art.
米耶特小时候因为遗传而几乎失明,之后被母亲送到盲童学校。在那里他学习钢琴,但是后来完全失明。还好上天赐予他音乐的天赋,这个天赋再加上他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望,让他更加畅快淋漓地在爵士钢琴的世界驰骋。从小他的母亲告诉他音符是有颜色的,那么音乐就可以变成一幅画卷。然而童年的遭遇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一些疏离,而内心对正常人际关系的渴望让他变得很矛盾。唯有在音乐里,在爵士音乐的极度欢快的旋律中,他才能找到自
米耶特小时候因为遗传而几乎失明,之后被母亲送到盲童学校。在那里他学习钢琴,但是后来完全失明。还好上天赐予他音乐的天赋,这个天赋再加上他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望,让他更加畅快淋漓地在爵士钢琴的世界驰骋。从小他的母亲告诉他音符是有颜色的,那么音乐就可以变成一幅画卷。然而童年的遭遇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一些疏离,而内心对正常人际关系的渴望让他变得很矛盾。唯有在音乐里,在爵士音乐的极度欢快的旋律中,他才能找到自己。情节略显拖沓,看完有些压抑。演员真情演绎,极具感染力。
主人公米耶特出生在波兰一个农场,是一个爱吹口琴、受到父母宠爱的活泼小男孩,12岁的时候(电影里看起来更小一点)他逐渐失明,无药可治,小小的米耶特绝望地在黑暗中四处碰壁,亲情离他而去,快乐更加遥远,他像溺水者一样紧紧攥住他能抓到的唯一一个东西——钢琴。因失明,他变得对声音极度敏感,而音乐天分也完全被激发,甚至近乎癫狂。可是,钢琴能救赎他吗?《盲琴师》讲述了米
主人公米耶特出生在波兰一个农场,是一个爱吹口琴、受到父母宠爱的活泼小男孩,12岁的时候(电影里看起来更小一点)他逐渐失明,无药可治,小小的米耶特绝望地在黑暗中四处碰壁,亲情离他而去,快乐更加遥远,他像溺水者一样紧紧攥住他能抓到的唯一一个东西——钢琴。因失明,他变得对声音极度敏感,而音乐天分也完全被激发,甚至近乎癫狂。可是,钢琴能救赎他吗?《盲琴师》讲述了米耶特曲折的一生。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我们还是个正常人,当我们对自己轻易得到的东西视若无睹、习以为常,是不会认为自己有多么幸运的。西藏让我体会到空气的珍贵,《沙丘》让我体会到水的珍贵(题外话:并不是《三体》,《沙丘》通过对一个极度缺水的星球及围绕水建立起的社会秩序的描写极富想象力、入木三分,比直接说缺水带来的真实感和冲击力猛烈太多,非常有代入感),当你拥有的时候,是没办法妄谈“理解”的。观影过程中我有设想假如是我自己失去视力……感觉未来就会突然变成一个黑洞。不敢再想。失明给米耶特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不便,影片甚至几乎没有花精力在这方面(除了米耶特在街心中间茫然四顾呼唤玛塔的时候),更是情感上强烈的不安全感。原本疼爱长子的父亲把他放在马厩鞭打马试图乱蹄踏死他,他失去了来自父亲的情感维系;母亲发现后匆忙把他送进修道院,从此再无联系,他失去了来自母亲的情感维系;在音乐学校深造他迷上了爵士,在考试中对他“误入歧途”表示失望的教授转身离开,他失去了来自老师的情感维系;朝夕相处照顾他一切起居和演出的同学兼伙伴结婚离开,他失去了来自最好也是唯一朋友的情感维系;金发结巴的女歌手——他的“白月光”、他音乐生涯的缪斯,拒绝和他恋爱、不愿随他去美国并找了新的搭档,他失去了来自恋人的情感维系;一直欣赏和支持他、不遗余力为他奔走寻找施展才华的舞台的经理人被他斥走,他失去了来自支持者的情感维系;面对要音乐还是要光明的选择,内心矛盾挣扎、情绪起伏不定、事业一落千丈的他,染上了酗酒的毛病破罐破摔,终于逼走了女友,他失去了来自爱人的情感维系……每一次关门,米耶特都失去一次他情感上完全依赖的重要关系,而在他不断失去的生命中,只有钢琴始终不离不弃。因此,在我的理解里,当医生说他右眼有希望恢复视力,但同时会损伤听力的时候,这个两难选择,并不仅仅存在于“过正常人的生活”还是“继续当钢琴大师”之间,而是意味着,他是否要去主动结束陪伴他最久、最为根深蒂固的这段依赖关系——他和钢琴。而最后他的选择表明,这项情感维系,是他宁可失去生命也无法割舍的。整部影片剧情的推进、镜头的运用、节奏的把握、演员的诠释都可圈可点。首先,叙事上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而是穿插交代他的童年,往往在情绪和行为的夸张表达之后,再以不带太多感情色彩的客观视角去讲述,凌而不乱,散而不飘,观众被稳稳地牵着、托着、带着——它没有说:我在解释,也没有说:你需要知道——但是观众就这么懂了,于是有了一处处不理解之后的恍然大悟,以及一片片羽毛沉落垒出的千钧之重。它没有试图引起观众激烈的情绪反应,全程没有眼泪、没有击溃,但是那抽丝剥茧般一点点缠绕的惆怅和沉重,最终让我在回顾整部影片时,体会到了更为强烈的心碎。镜头的运用极为纯熟,看似简单的画面,其实对特写近景中景远景的选择都花了心思,既完美流畅地推动和衔接剧情,又揭示出了更深层的没有言说的意味,寥寥几笔,内有春秋。让我体会到,好的镜头运用本身就是在表达,就好像我们有表情语言、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而导演比我们还多了一种镜头语言,使得它的表达更加有层次、有深度。娴熟的同时,运镜还很有特点,如果形容人的话那就是辨识度很高了。印象特别深的,是前半部表现米耶特弹琴的癫狂状态时用了非常多的特写:他的人在大幅地剧烈摇摆,大胆地用特写去捕捉他的半张脸、头发、晃动的衣服,甚至更大胆地把镜头也晃起来了——人在晃,镜头在切换,忽而侧拍、忽而仰拍,但是完全没有晕眩的不适感,而是极其近身地感受到了他的癫狂是来自内心深深压抑的猛烈的情感需要,既有索求的需要、亦有给予的需要,一切都在他的指尖与琴键的飞速碰撞中喷薄而出,如入化境。得益于内容的故事性、铺陈的方式、镜头的转换等,再加上整部影片节奏很好,有张有弛,既让人完全沉浸,又不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和大脑疲劳,浑然不觉已两个小时过去。想起最近看的两三个令人昏昏欲睡或坐立难安的电影,高下立判。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这个电影的演员真是演技炸裂,每一个演员都好像是在演自己,毫无表演痕迹,极具张力。无数次产生疑问,饰演盲琴师的大卫·奥格尼克,是不是真就是个盲人?是不是神级钢琴大师?看电影的时候觉得他就是本人,完全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剧中有一处情节是他第一次和女友亲热,玛塔试图摘下他的墨镜,他当时的反应——拒绝、柔声解释“怕吓跑你”、厉声大喊、疯了一样的激烈反应、迅速摸索着找到又戴回去、沉默、缓缓摘下、等待、怯怯地说“你没有吓跑”、得到温柔回应后笑出声——太真实了,也太动人了。他的笑声里有那么多重意思,自嘲,笑自己没必要的担心,释怀,开心,放松,暖意……全片太多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没有一句没用的台词或多余的动作,举手投足全是故事,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米耶特童年还没有完全丧失视力时,和母亲坐在房后的长凳上,母亲拿花给他凑近了看,让他用口琴吹出来,记住这个颜色;后来每一次他摁下琴键,念这是红色、这是黄色、这是蓝色……他是在努力用美好的回忆去救赎自己,让颜色填充自己黑白的世界啊!无言,唯剩深深的心疼。片中还有多次他站上窗台的情节,第一次是他第一次听到即兴演奏爵士乐,为了拿到那张唱片;第二次是晚宴觥筹交错间,他恍惚了,意识到自己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一个没人真正关心的“装饰”,他站上了阳台;他的最后一个镜头中“看”向天空时脸上的神情终于一扫阴霾,灿若窗外的阳光,此时影片却没有再拍他站上窗台了,而是用隐晦和唯美的手法避过,用流浪汉的话证实观众的怀疑:钢琴大师云游去了。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和他的人生一样。用这种方式去处理他的死亡,再恰当不过了。在对他生前重要的伙伴一一采访时,他的“缪斯”说:“我爱过他”,然后又笑了,说“开玩笑的,我没有爱过他”。沉默半晌,她加重语气重复道,我没有爱过他。但是她的眼睛里说的,却是相反的话。我想,这一刻,我们每一个人,都爱过他。
什么苦其心志,什么劳其筋骨,如果有唾手可得的幸福,请让我远离这些折磨;什么天才,什么疯狂,如果有来世,我只想继承父亲的农场,做一个农夫,安安静静走完我的一生。以上,写于2021年12月11日。
看到《盲琴师》豆瓣得分只有7.5,我认为这是被低估的一部好片子,是一部值得我坐在电脑前认真写一下影评的电影,恰如此时此刻我正在做的。
插叙结合倒叙,让成为钢琴家后的米耶特的天才与孤独有了充分的指认,没有一个镜头是废笔,用漆黑一片的镜头,来表现失明一瞬间的感受,音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局促起伏的呼吸声背后有一整套环境音,来补充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把观众的想象力和空间感调动起来,“无画胜有画”,让镜头更有表现力,下一个镜头就是修女把拐杖交给米耶特,告诉他失明的坏消息,米耶特从拿起拐杖,扔掉拐杖,到用手
插叙结合倒叙,让成为钢琴家后的米耶特的天才与孤独有了充分的指认,没有一个镜头是废笔,用漆黑一片的镜头,来表现失明一瞬间的感受,音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局促起伏的呼吸声背后有一整套环境音,来补充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把观众的想象力和空间感调动起来,“无画胜有画”,让镜头更有表现力,下一个镜头就是修女把拐杖交给米耶特,告诉他失明的坏消息,米耶特从拿起拐杖,扔掉拐杖,到用手摸索,结果太用力碰到了墙上凸起的管子,修女一下子从背后抱住他,没有浪费太多镜头去渲染,克制又精准的表达了失明的痛苦。在米耶特创造了新的曲子,打电话给朋友,却无人能分享时,在这样至暗的孤独时刻,导演用了一个俯视旋转楼梯的镜头,画面里米耶特摸索着扶手下楼,楼梯旋转仿佛没有尽头,孤独的意味与在孤独中挣扎的米耶特就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了人们面前,而孤独是米耶特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导演不费笔墨,不过度渲染,却在无声中起惊雷。
而米耶特的孤独不仅仅是因为失明,更重要的是来自童年被家庭抛弃带来的创伤,甚至差点被父亲用马蹄杀死,这让他变得脾气古怪易怒,又很自我,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却始终不能和孤独握手言和,所以影片里多次出现了关门的意象,让被抛弃感具象化,表面上米耶特是一个弹奏爵士乐的天才,而导演无意于渲染他惊世的才华,他挖掘的更是米耶特的音乐来自何处,那个将生命和音乐融为一体的米耶特来自何处,影片有两次,米耶特站在窗口上,摇摇欲坠,却是自由如小鸟一般,第一次为了音乐,第二次为了女人,他都获得了某种自我的超越,解开了灵魂的枷锁,而第三次,他的音乐与前期相比格外平静,他打开窗户,似笑非笑,一个大特写,隐晦地表达了他纵身而下的结局,到此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二个关键词:自由。
虽然我的阅片量浅薄,但我依然敢断定饰演米耶特的演员是演盲人最出色的男演员,他完全让我信任了他因为失明的痛苦,信任了他就是米耶特,就是一个盲人,他的体态是盲人的,手指是钢琴家的,几乎看不出丝毫的表演痕迹,在我心里,这是一部完美导演和完美演员的完美演绎。
这句话其实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前段时间因为学习教练技术的缘故,于是做了一轮情绪的探索。
从狗狗乱叫为什么让我如此愤怒,这个冰山一角开始,经过了三轮的观察和探寻,我逐渐看到了亲密关系里我的不满,我对自己的不满和苛责,以及我与父亲的相处模式。
这句话其实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前段时间因为学习教练技术的缘故,于是做了一轮情绪的探索。
从狗狗乱叫为什么让我如此愤怒,这个冰山一角开始,经过了三轮的观察和探寻,我逐渐看到了亲密关系里我的不满,我对自己的不满和苛责,以及我与父亲的相处模式。
父亲,这个话题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深渊。
我不愿意面对,甚至是总想绕行、切割。
我曾经写过好几篇关于父亲的文字,比如《我讨厌我爸爸》以及《或许我们都曾经想过去死,以及杀死他们》,其实这些文字,都只是用来治愈自己的一种方式。
就像有一位教练问我,你到底想要寻求什么?
我忽然崩溃了,因为我想要的是:有一天我的爸爸会真的意识到他曾经那么用力,那么狠心的伤害过我,而我想要的或许只是一句:很抱歉啊!孩子,爸爸错了。
然后,让我无比挫败的是,我根本不相信有一天我的父亲会这么说。
如果有一天他这么说了,或许我的第一反应会是,你是要借钱?还是你有什么事?
这种不相信,让我无比绝望。
我内心里就像一个别扭的孩子,一直渴望一个得不到的答案,而我很可能要用一生写下的文字去治疗自己,就好像这部《盲琴师》里的主角米耶特。
他少年时代因为患有眼疾,当确定无法治愈的时候,他的父亲抱起他,把他放在了马厩的地上,然后疯狂的抽了马几鞭子,就是希望愤怒的马把他踩死。
这段记忆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以至于把过去所有爸爸对他的爱,击得粉碎。
之后妈妈把他带到盲童教会,在协议上按下了手印,在他即将失明的目光中,最后看到的是母亲走出房门,关上大门的那个瞬间,而这个瞬间在他日后每次被人拒绝、抛弃的时候,都会反复出现。
那个最爱我的人,不要我了。
这成为了这位音乐顽童的心魔,也成为了他强大的创造力。
他失明,但心里有琴键,母亲教他用音乐代表颜色,于是他就再也无法忘记那些音符。
他把音乐当做诉说的武器和自我治愈的方法。
他曾经一直醉心于追求最高的音乐造诣,后来却更希望用音乐做自我表达,他醉心于即兴演奏,更是用即兴演奏去PK以往高不可攀的音乐前辈。
无论他功成名就或者是籍籍无名,他都始终苦恼,无法和自己和解。
直到弟弟送来爸爸即将病逝的消息。
父亲临死前已经全盲,据说这是一个遗传病,而他只是发病比父亲更早而已,父亲伸着双臂希望摸摸他,那一瞬间他所有的拒绝、坚冰、硬刺,都从胸膛里喷射出来,而最终他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走上前一步。
父亲收藏着他出国演出的报纸,哪怕他自己看不见,哪怕报纸已经拿倒了,却依旧把它抱在胸口一遍遍抚摸。
而这个当年企图杀死孩子为家庭减负的男人,最终并没有说出那句道歉,而只是说了一句,如果当初你没有失明,本该是你来继承农场。
当米耶特和弟弟坐在破败的房屋门前,两个人吃着李子,假装对彼此的话题感兴趣,并且应酬式的放声大笑时,或许心中的冰山,才是消融的开始。
也许我们都终将等不到那句道歉,而我们最终也不得不学会,自我原谅,将自己救赎。
片尾写米耶特29岁选择了从阳台一跃而下,很多人不解,我却觉得,或许是因为他终究在内心里得到了完满。
我用音乐想说的话,说完了。
是该鞠躬谢幕的时刻了。
《盲琴师》对我来说是看到的第一部波兰电影,大段漫长的类似静谧的镜头,与米耶特在急躁如鼓点一般的音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米耶特弹奏时眼花缭乱的指法,甚至都让人怀疑演员是不是原本就钢琴十级,配合他如痴如醉近乎痴狂的表情,把我们一下子带到这个音乐顽童的内心世界,一个渴望爱的孩子,羞涩的、张扬的、任性的、可爱的、有才华的、有魅力的、有点恶作剧的。
把天才的神性和平凡的人性在一个人身上做到了分毫不差的精准表达,这不仅是导演的功力深厚,男主演本身的表演功力也非常到位和动情,如果不是这次金鸡奖影展,我们不知道还要错过这部作品多久。
对于这部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来说,或许有的人会沉醉在油画质感的画面中,沉浸在视听盛宴的享受里,或许还有人会为新老两位钢琴大师的世纪级斗琴叹为观止,而我却只看到的是,一个眼盲心亮的小男孩,如何挣扎蹒跚着,去面对命运的不公,在面对至亲双双抛弃他,伙伴放弃他、挚爱离开他的时候,靠着怎样的创作毅力,勇敢地活下去。
最让我惊叹的是,结局并不是爆米花电影的完满,或许是因为改编自真人真事,或许是导演和主演的共鸣与共情,我们并没有看到治愈的那一刻,却在最后的那一个翱翔的镜头里,感受到了完满与自由。
若你身边有人和我一样曾被自卑与怯懦困扰,被原生家庭之苦牵绊,一生都在苦苦和自己的固有模式做斗争,那不妨推荐他来看这部电影。
你或许会看到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即便才华横溢,也更加的伤痕累累,即便满怀希望,却也总是那么胆小怯步,就像一开始那场决定生死的演奏会一样,在那漫长的等待,在那放大数百倍的窃窃私语里,在那不知所措的手指刚刚打开琴盖的前一秒,我们都对世界充满了无望……
直到,直到第一个音符响起,就像人生的某一个瞬间,你一直踯躅而行,直到某一刻你终于悟到了,放下一身枷锁,自由上路一样。
我们终究会找到【为自己而活】的那一刻。
敬所有,走在路上的你我
尼采说,在群山之中,最近的路程是从顶峰到顶峰,但前提是你必须有足够长的腿。
年轻的米耶特显然拥有了一条长腿——他的音乐天赋异于常人,登上音乐的顶峰仿佛不费吹灰之力。而他的另一条腿,却仿佛被上帝捉弄,短得可怜——他是一个盲人。
一个盲人钢琴师
尼采说,在群山之中,最近的路程是从顶峰到顶峰,但前提是你必须有足够长的腿。
年轻的米耶特显然拥有了一条长腿——他的音乐天赋异于常人,登上音乐的顶峰仿佛不费吹灰之力。而他的另一条腿,却仿佛被上帝捉弄,短得可怜——他是一个盲人。
一个盲人钢琴师,这本身听起来就无比荒唐。
电影里有两次让人切身感受到这份荒唐。一次是医生对米耶特的病情进行解释:你失去了视力,大脑的一部分便去辅助听力。这让米耶特明白了为何自己听力过人,这份超出常人的能力可能也让他对声音愈发敏锐,辅助他的钢琴演奏和音乐进修。可是这份超能力是拿失明换来的,就如同安徒生童话里拿声音换双脚的小美人鱼,这代价未免太过沉重。
另一次是父亲临终前对他喃喃地说:你是长子,如果没有失明你本该继承农场。是啊,继承农场,从此过上另一段人生。那样的人生或许不需要太辛苦,旁边朝天空吐果核的弟弟已经演示给了他。但那样的人生平实,普通,没有跌宕,没有聚光灯。可能找个同样平凡的女人,生两个孩子便能延宕一生。
多么荒唐,这其中的荒唐在于,仿佛人生的重大转折,都是米耶特可以选择的。他好像可以选择视力,选择不要过人的音乐天赋,可以选择农场,选择不要台下众人的鼓掌。
然而事实却是,他是一个被命运捉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的弱者。他唯一能够用来反抗的,便是他的音乐。他也只能沉浸在那些有颜色的音符里,努力获得成就,赢得别人尊重,才不至于向命运摇尾乞怜。
米耶特拥有了他的长腿,也拥有了他的孤独。
他喜欢跳上狭窄的高楼窗台,听窗外呼啸的风声,听屋内众人的惊呼。一边是看不到却触摸得到的自由,一边是看不到却想象得到的关注。好像只有这个时候,他才不那么孤独。
他也喜欢在舞台演奏,那是独属于他的时刻,他一定无比享受被聚光灯注视,让台下观众屏息的感觉。电影里有非常精彩的演奏和斗琴片段,或激亢,或悠扬,或像月亮河般荡漾涟漪,或像对抗命运般愤怒。只有在演奏的时候,他也不再孤独。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时刻他都无比孤独,由于在黑暗里,盲人会更加体会到这种无助。电影里也有两次让人切身体会到这种孤独。某一次米耶特创作了新的作品,打电话急于找人分享,打来打去竟然无一人能真心来欣赏他的作品。即使他们是他的工作伙伴,即使他已经声名鹊起。
米耶特只好独自下楼,找到楼下闲坐的流浪汉,把他叫到家里,将自己的曲子弹给他听。他的孤独感,竟然要靠陌生的流浪汉才能慰藉。
另一次则是米耶特情绪激动,和女友在街头吵架。女友忽然赌气,甩开他的胳膊走开了。女友本来是他的拐杖,是他的双眼。他本来是颇具声望的钢琴演奏家,天赋异禀的音乐创作人。他本来一身骄傲,却在失去那个拐杖的时刻溃不成军。他慌乱地大喊女友的名字,在街头陷入最孤独的至暗时刻。
电影镜头时常模拟了盲人模糊的视角,放大音效让观众主观体会米耶特的视听感受。来自他身边人的不断关门,如同他人生中一次次被命运关在了门外。
电影也不断地在几个时空里插叙穿梭,时光偶尔回溯到米耶特儿时,让人知晓他被修女照顾的过去、被父母遗弃的童年、被老师发掘的经历。老师告诉他,要忘记琴键,才能创造出音乐。似乎双目失明,帮助他更好地忘记了黑白琴键,才会如此快速地获得音乐成就。父亲曾将他扔入马厩,任马嘶失控,置亲生骨肉于死地。那个蜷缩在草垛里的米耶特,仿佛等待着命运的审判,万念俱灰,不知道是那时候死掉会不会更好。
终于,米耶特选择了云游,他纵身一跃,镜头主观地下坠后起飞,与《鸟人》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时观众才恍然发掘,他不过才29岁,在这短短的时光内见了他起高楼,宴宾客,也见那楼塌了。短暂而又迅疾,令人唏嘘。
波兰导演马切伊·佩普日察拿出了与犯罪题材的前作《我是杀人犯》一贯的冷静自持,镜头平稳波澜不惊,却暗藏潜流,把这样一个拥有戏剧人生的人物娓娓道来,有叹惋,有疼惜,却没有廉价的煽情。只有关于命运无常的嗟叹,关于亲情原宥的思考,关于一个天才的逝去。曾在《奥利格》、《修女艾达》等优秀电影里有过精彩配角演出的大卫·奥格尼克,这次挑战盲人角色,让人忘记了表演的存在,与今年柏林电影节拿到影帝奖的传记片《我想藏起来》有可以相媲美的演技。
人们看不到他的心里千疮百孔,只看到他的双眸黯淡无光。不知道他曾在马蹄下毫发无损,只知道他在琴键上重获新生。他是长子,本该在继承的农场里朝天吐着果核,却成了被女友抛弃伫立街头的小丑。他是天才,本该歆享老天赐予的禀赋荣耀,却成了被命运捉弄关上大门的弃儿。
他是琴师,也只能与楼下的流浪汉分享孤独。
上帝赐予了米耶特一条长腿,也赐予了他独一无二的荒唐和孤独。他拖着一条长腿,登上了顶峰。但终究撑不过下一个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