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91105
  • Fallen Angel
    2021/12/15 10:01:00
    这是一部靠人物撑起的电影

    其实张霹雳有的电影剧本类似于京剧折子戏,这就是其中一例。单看剧本其实比较单薄,拍摄手法也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但妙就妙在角色是给阿尊量身定做的。阿尊的游侠儿,简直就是唐传奇里走出的少年侠士,鲜衣怒马,心比天高,却命如纸薄。“姑娘你别哭,哭了就不好看了。”“真奇怪,老母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台词很有腔调。配乐也不错,尤其记得小姜伴着锵锵的民乐(是琵琶吗?)声骑马的样子。最

    其实张霹雳有的电影剧本类似于京剧折子戏,这就是其中一例。单看剧本其实比较单薄,拍摄手法也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但妙就妙在角色是给阿尊量身定做的。阿尊的游侠儿,简直就是唐传奇里走出的少年侠士,鲜衣怒马,心比天高,却命如纸薄。“姑娘你别哭,哭了就不好看了。”“真奇怪,老母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台词很有腔调。配乐也不错,尤其记得小姜伴着锵锵的民乐(是琵琶吗?)声骑马的样子。最后游侠儿当然一贯死了,但荧幕里的少年在合适的年纪香消玉殒,也是一种“幸运”:试想少年游侠已经老去以后,会是怎样的光影?只有让生命定格在年少时,才能永远丰神俊朗,英雄少年。又:结尾定格颇具神韵,有古代小说留白的意境;李丽丽幻想片段的拍法好像十三太保又用了一次,连配乐都是一样的。又又:那时候的威亚技术应该还不很成熟,像人挂在缆车上一样??

    【详细】
    14067372
  • 路港灣
    2021/9/28 12:18:38
    潇洒游天涯,自信嘴上挂

    1-阿尊自信潇洒的笑容,在呢部片里可以一饱眼福了2-悦来客栈、黄铜镇,老场景啊,在69年《保镖》里也出现过3-侯九赌馆,个人认为很有意思的设计:游侠儿以假乱假,净赚3200两外,更重要的是给那些赌徒敲了个大大的警钟:赌博十赌九输,你开头能赢,到最后那些开赌馆的人也有法子让你输的一败涂地离场。赌馆,那就是个害人坑、是非地4-这次的反派头目是张佩山饰演的孔武,人称外号万无一失,比起在《保镖》里的

    1-阿尊自信潇洒的笑容,在呢部片里可以一饱眼福了2-悦来客栈、黄铜镇,老场景啊,在69年《保镖》里也出现过3-侯九赌馆,个人认为很有意思的设计:游侠儿以假乱假,净赚3200两外,更重要的是给那些赌徒敲了个大大的警钟:赌博十赌九输,你开头能赢,到最后那些开赌馆的人也有法子让你输的一败涂地离场。赌馆,那就是个害人坑、是非地4-这次的反派头目是张佩山饰演的孔武,人称外号万无一失,比起在《保镖》里的焦,他更阴险狡诈,说好听点的,他谨慎小心,但不得人喜5-王光裕叔这次演了反派使软剑的劫匪金。而郑雷叔这次饰演总镖头,万没想到,他没倒下6-邵氏女角的眼睛都很传情7-另外,那时候很多人,无论是正派亦或反派,脸被划了一道,或是背被划了一道,当场就倒下。对比八九十年代的枪战片,简直……8-“我家上有八十岁老母”“真奇怪,为什么总是八十岁,而不是七十九岁”9-“你不要哭,不要哭,你本来很好看的,一哭就不漂亮了,我宁愿死,都不愿意看到你哭。”很普通的词汇构成的一段话,却隐隐透着浪漫情愫,用心啊

    【详细】
    13890448
  • 美人隔云端
    2021/8/10 15:41:38
    50年后,侠风犹可感

    以前书本上写“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背诗的时候并不能想象出,什么样的人儿,才是游侠儿。

    没想到是一部我以前不喜欢看的,总是打打杀杀遍布血腥的武侠动作电影,让我鲜明感受到了,游侠儿的风姿。

    瘦巴巴的小姜,演起豪侠任

    以前书本上写“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背诗的时候并不能想象出,什么样的人儿,才是游侠儿。

    没想到是一部我以前不喜欢看的,总是打打杀杀遍布血腥的武侠动作电影,让我鲜明感受到了,游侠儿的风姿。

    瘦巴巴的小姜,演起豪侠任性的少年,一点也不违和。路遇盗匪,灵巧少年顽皮捉弄他们,跟到客栈探听消息顺带吓唬他们,最后黑吃黑,却不伤他们性命。转眼又把这劫来的千两赤金,送给大河决堤的难民,百姓感激他扯着不让走,他还误以为不够,怀里的最后一点碎银也尽数给出。单纯的少年,随心行侠,正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性子。后面浑然忘了自己一文不名了,客栈里要人家拣好菜上了,吃完却发现囊中羞涩。

    哈哈哈,我的好少年,第一次吃霸王餐啊,有点不好意思却也能坦然跟小二企图挂账。显然就是一个初出江湖,对行走江湖半生不熟的小侠客呢。总是坦然的游侠儿,一钱三分的饭钱就想拿自己的随身武器——一对短剑抵押,有旁人欣赏欲买,立刻涨价到十两,心里头却打着对方一出门,就抢回来的主意。哈哈哈,果然是侠以武犯禁。出门没追上,感叹一句“早知弄不回来,该卖他千两。”

    然后小小游侠儿,追武器的路上,顺手救了一位可爱少女,留下了将来一再流传的段子——你可不能哭,一哭,就难看死了(皱眉瘪嘴)。还劝人家,不要出来江湖上转,江湖上坏人多。结果,我的少年啊,是你遇上了坏人,被欺骗,被甩锅。路遇两个赌徒,你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坏人,卖剑得来的十两银,付掉饭钱余下的,你又要尽数送他们。总算吃一堑长一智,给人后又折返回来,掰回了八钱银子,预备去赌徒说出千的赌馆,大闹一场。(总算避免了霸王餐之后霸王赌??)

    游侠儿在赌场里真是活灵活现的可爱闹场,诈赌赢了人家三千两,靠武力拿走了这些赢钱,但保持了不伤人性命的原则。哈哈,难怪总是随手散金呢,千金散尽可是果真还复来呢。

    姜大卫演游侠儿这角色,简直般配极了,机灵可爱却又有初踏江湖的懵懂纯真,武力高强随遇而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精湛的骑术演绎,仿佛重现了“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当年邵氏后山的景色,很是能体现绿林好汉,骑马纵横的豪气。可怜游侠儿被胖胖脸大叔一团和气所骗,跟着去杀了他以为是独龙会这种欺压百姓的恶势力实际却是镖局的人们。游侠儿并没有动手伤人,然而最后误伤汪镖头的那一剑,却好似预示着他即将大开杀戒。

    矫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正是游侠儿发现错误后,追回被劫珍宝那场战斗的写照。然后,他重伤而死,死前还要叫可爱的少女,“不要哭,不然我又要装死了”。

    少年发现自己犯了大错,面对少女的切切追问,希望他否认的话语,却直言承认“是我”。他依然能调皮、明朗的笑着,因为从他发现不对的那一刻起,他就预备着去夺回珍宝,纠正自己的错误。没有丝毫的的推卸责任与退缩,永远行动派的少年,追上劫匪杀人也像在游戏,顽皮可爱,厮杀无数。只有在长剑穿身,剑下劫匪求饶“我有八十老母”时,他才有了一丝悲怆“老母总是八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

    当他终于把珍宝还给事主,临死犹在惦记少女的哭泣,“不要哭,哭了就难看死了”,挣扎起身,想再像他每场对敌惯做的招式那样,抛接双刀,抛起却无力接住,双手染满鲜血。我的心,和可爱的少女一样心痛。少年倒下去了,任少女怎么说“我不哭了,你不要装死了”,他也不会起来了。

    片尾游侠儿死了,但又接了一段他从前装死哄少女不哭的慢放镜头,那样美好纯粹的少年少女,少年笑容真诚灿烂的起身,少女从俯身的着急到随之起身的娇嗔,怎么不应该来一个美好的接近,轻柔的亲吻??????张彻导演,我恨你哈哈哈??

    【详细】
    137851838
  • 夜间行船
    2019/10/8 0:07:53
    白马饰金羁
    10561166
  • 游侠一笑
    2018/11/13 1:32:03
    少年时有个游侠梦

    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是以家国情怀为先的游侠儿。

    而到了晚唐,李山甫《游侠儿》:“好把雄姿浑世尘,一场闲事莫因循。荆轲只为闲言语,不与燕丹了得人。” 这些游侠儿已经精神已经离初盛唐

    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是以家国情怀为先的游侠儿。

    而到了晚唐,李山甫《游侠儿》:“好把雄姿浑世尘,一场闲事莫因循。荆轲只为闲言语,不与燕丹了得人。” 这些游侠儿已经精神已经离初盛唐那种豪爽通脱、自由向上的时代精神愈来愈远,更倾向在乱世变迁中的醉生梦死。

    电影中的姜大卫还算是接近盛唐那一类的游侠儿,但格局上还是低了点。

    喜欢最后一幕,策马,倒在草地,情人飞扑,全程升格。游侠的潇洒出来了。

    张彻喜欢玩基情多于男女爱情。我还是比较喜欢男女爱情多点。

    编剧又又是倪匡。武侠的倪匡,喜剧的黄炳耀,垄断了两个时代。

    【详细】
    9757395
  • 没上发条只爱橙
    2015/8/16 19:53:47
    少年不适合江湖
    分了几天看完的,或许是我不再有少年心性了,即使是姜大卫演的,我也是分分钟在吐槽游侠儿作死。恨铁不成钢的作死,恨铁已成钢的作死。

    小孩儿闯江湖,老一板一眼的教训别人,其实自己又懂得多少呢。

    一开篇教训了飞贼,以为他要将钱送回大户,转个眼就给了灾民,还以为别人嫌不够,身上的钱都给了出去,我翻了第一个白眼,你也给自己留点啊。

    没钱吃饭,赔着笑脸,说,你们的东西真
    分了几天看完的,或许是我不再有少年心性了,即使是姜大卫演的,我也是分分钟在吐槽游侠儿作死。恨铁不成钢的作死,恨铁已成钢的作死。

    小孩儿闯江湖,老一板一眼的教训别人,其实自己又懂得多少呢。

    一开篇教训了飞贼,以为他要将钱送回大户,转个眼就给了灾民,还以为别人嫌不够,身上的钱都给了出去,我翻了第一个白眼,你也给自己留点啊。

    没钱吃饭,赔着笑脸,说,你们的东西真的是便宜。我翻了第二个白眼,你你你也拿出点侠士的气概镇个场子呀。

    后悔剑卖便宜了,去追买剑的人,第三个白眼,吃饭的家伙你卖的时候咋不想清楚。

    银子分给赌输的人,丝毫不介意前面别人对他爱答不理,你是忘了之前没钱的苦处了,回来拿银子,还是为了做赌金,哎。

    去抢回剑,顺了银子,还头头是道的说,天下银子一般白,你叫唤他,看他答应你不。你说你又不爱钱还拿着一堆银票,非要拿多点钱,与人结仇,虽然我们上帝视角知道是个坏人,可是你不知道呀,真是仗艺欺人,人好歹之前还帮你解了围,长得丑就不可以混江湖了?

    结果不久就被老江湖给骗的团团转,面对一群歪瓜裂枣,交了几次手的劣迹斑斑,居然实名以报还加入他们,你不是下一个封俊杰你是谁。

    打斗的时候,要求只拿东西不杀人,人死的差不读了才问汪镖头到底是谁,少年呀少年,师傅没告诉你江湖险恶嘛,你就学武艺了。

    被骗了觉得丢人,死活不和姑娘说明真相,单枪匹马去抢回宝物。双拳不敌四手啊游侠儿,你不心疼自己,我们心疼呀。

    到了最后,你倒是一刀结果了万无一失啊,逗他玩做什么,知道你是主角,中了一剑一时半会也不死,可是你白纸一张,斗不过奸诈小人好嘛。明明可以不中那一剑的(撅嘴)。

    看他从不杀人到杀人如砍瓜切菜,看他从教训小姑娘到自己受了教训,看他连最熟手的双剑都无力再玩。即使还是笑着,却带着自嘲了。

    游侠儿,他真正的踏入江湖的那一刻,他便死了。不如永远做个不知江湖的少年人。
    【详细】
    7571861
  • 蒋八怪
    2014/2/18 2:31:13
    〈游侠儿〉和类型片明星之于类型片

    〈游侠儿〉和类型片明星之于类型片前两天大师的朋友圈分享了一篇《自笑平生气凌云:张彻武侠电影四十年回顾》,怀念张彻生平,都是电影和电影人的往事,写得扬扬洒洒,看完有些慨叹,由当年事及现在事:我泱泱大国尽是靡靡之音。以前,比起胡金铨来,我本不大喜欢张彻的电影。当晚兴起,就开始重温张彻的电影。《独臂刀》、《新独臂刀》,悠悠然然又乱看了邵氏老片《乾隆皇帝君臣斗》、《多情剑客无情剑》,又转回张彻的《上

    〈游侠儿〉和类型片明星之于类型片前两天大师的朋友圈分享了一篇《自笑平生气凌云:张彻武侠电影四十年回顾》,怀念张彻生平,都是电影和电影人的往事,写得扬扬洒洒,看完有些慨叹,由当年事及现在事:我泱泱大国尽是靡靡之音。以前,比起胡金铨来,我本不大喜欢张彻的电影。当晚兴起,就开始重温张彻的电影。《独臂刀》、《新独臂刀》,悠悠然然又乱看了邵氏老片《乾隆皇帝君臣斗》、《多情剑客无情剑》,又转回张彻的《上海滩十三太保》(此片是个“神作”,绝对的“神作”)。。。。姜大卫是我喜欢的明星,搜索中就找到了这部《游侠儿》。姜大卫在《铁手无情》、《插翅虎》中做了两次第二男主角后,终于等来了他第一部正式担任男主角、由倪匡为其量身打造的这部《游侠儿》。尤其人物塑造的水准之高,姜大卫的游侠儿形象之活灵活现,令我眼前一亮。倪匡笔下的这个游侠儿没出处,骑个马就出来了,跟众多江湖儿女一样,一马一人闯荡江湖,并给了这个人物“五项全能”般的神气、要什么有什么,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可以“全垒打”,武艺超群,还善赌,给他无限自由的行为和无限自由的空间,并在“游侠儿”身上注入曹植李白诗中才有的“自由之魂”。总之,完美无瑕,着浪漫想象色彩。有些古装片,比方陈凯歌的《刺秦》、芦苇的《西夏路迢迢》试图高度还原历史经验,而不顾当代人对历史的想象和当代经验,尤其在人物方面,可以做到情感认同却无法投射。商业类型电影,要求其人物一定要有观众的情感认同和投射,英雄片更是如此,并符合甚至迎合当代人的审美和性格想象。这也许是所谓艺术和商业的分野。倪匡写游侠儿完全在游侠儿当个现代人在写,这个灵动有趣的人物像“穿越”进了那个时空。这个自由人的思维完全是个现代人,不受遮拦。大河决堤,他对灾民讲你们为什么非要住在大河下,之前全搬了不就没这档事了,这完全是现代人的直观想象,农耕时代的人以地为生,家族以地而居,认祖归宗根深蒂固。林中逗笑女主角江灵儿一段,更是现代人的行事方式。“劫珠宝”的时候,幻想并说只拿珠宝,不杀人,这是普通观众的美好直觉。。。作为一部英雄武侠片,瞄准男性观众自不在话下,就不再聒噪。倪匡安排的情节和塑造的人物是如何面对“小观众”和“女性观众”的。游侠儿的孩子气,说游侠儿的自由游戏更准确。开篇两段调息笨贼的情节,尤其第一段,跟小孩子玩游戏戏弄小伙伴几乎无分别。开玩笑假意卖剑,不想真被人买了后又追悔莫及去追回,这不能不说是过家家思维。把一锭银子的一个角掰下来作为饭钱;随意把钱送给别人,发现自己没钱了,又跑回去要一部份回来。这些情节多少有些似孩子在做游戏,传统的大英雄是做不出来这些的;也正是这样的游戏人间“少年英雄”让这个角色真实而有趣,熠熠生光。技安说之所以有《大话西游》,是周星驰已不缺男性观众,缺的是女性观众。于是就有了紫霞仙子,就有了爱情。《大话西游》也成了周星驰的转型之作,其后喜剧为底必有爱情,再其后有了功夫和特效。爱情元素,清新质感,是为女性观众准备的。《游侠儿》在这方面处理得很萌动清新。姜大卫的笑容以及等到林中逗笑江灵儿,善良怪僻诙谐坏坏的个性已跃然而出。装死桥段更是煽情利器。这个爱情情境正是两个不谙江湖的骄傲少年男女在混乱风尘刀光剑影中爱恨聚散永别。张彻、倪匡合作了十多年,其电影人物在电影的一段时间内会走向或者成为另外一个身份或者立场,然后再恢复,曰苦难,曰历练,这是他们百试不爽的编剧法么。这几天连看的几部张彻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情节就是“初生牛窦对抗江湖老鸟,才华横溢怎奈一时玩不过老奸巨猾”,人说张彻电影中武侠英雄之路就是他的电影之路,是吃过多少前辈的亏。。。。张彻镜头里的英雄情感炽热,性格强猛而少转折,因此多以悲剧收场。他的英雄正和他自己升任导演的历程一样,由于怀才却不见用于当世,空有满腔赤诚,但受制于环境的局促与命运的播弄,所以在雄伟豪放中,总带着一丝悲怆愤慨。张彻的自述中,他在武师替身队伍中发掘了这位故人之子姜大卫。在已观影的不知多少部张彻电影中,个人以本片为最佳,其电影品质气质与其他张彻电影有大不同。张彻是如何照顾《游侠儿》和这位故人之子的。视觉元素首先是绿色,如此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满屏满屏的绿色是张彻电影中少见的,南瓜棚一段打斗场面略平面,可惜。总之,这份绿色的轻松生机温婉属于游侠儿。骏马,胆敢取“游侠儿”这个名字,没有骏马怎么成,游侠儿没有骏马怎么成。周传基老先生说中国电影里的马跑得没外国的快,直到田壮壮和《新龙门客栈》的出现。《关山飞渡》的马戏追逐被奉为经典,也就是说骏马这一男性生命力和美感的象征,快慢俊丑是直接关乎电影质感的,关乎观影感受和观众臆想的。《游侠儿》的马是经过挑选的,其俊美属于游侠儿。短剑,典型道具典型性格典型人物,这是密不可分的。张彻电影英雄多使极具阳刚的武器,多少有些生殖崇拜,大刀,厚刀,断刀啥的。《独臂刀》就直接可以是个器械电影。与之对的人物,多坚毅有勇力,招式直接,有“硬桥硬马”的扎实,也有一板一眼之弊处。金庸小说中谁武功高低,使的兵器就能区分。二流都用刀用剑,或者奇形怪状的兵器暗器啥的,真正高手都不用兵器,徒手抑或草木皆可为剑,独孤求败的诗说得很清楚。短剑的精而贵重、灵巧洒脱属于游侠儿。武术设计,整体而言,并无过优之处。要说道的是同兵器同工的轻盈灵活,尤其是直来直去划上划下的轻功,这种完全不顾人体学的设计,在别的武侠电影司空见惯,在“硬桥硬马”的张彻电影中是不多见的(张彻时代的武侠电影服装道具是考究的,人物多穿短打,不会为写意美感而忽视写实质感,楚原电影则不同,服装飘逸华美,人物造型鬓发飘飘,巾飘带舞,《独臂刀》中师傅对众弟子说一会敌人要来了,都准备好动手,大家都把长衫脱了,换短装。李安的《卧虎藏龙》找到写实写意的平衡)在代表作《独臂刀》中有些武术设计完全是比力气大,关公对李奎那种。游侠儿的轻功也直接拉开其他人物武功一大截。本片的慢镜头,直直接接地展现轻盈灵活的美,同样这份灵活身展甚至是神奇属于游侠儿。最大的视觉标示——姜大卫的笑容(参见海报)。在张彻众多弟子中,最有灵气甚至邪魅就是姜大卫,唯一有灵气甚至邪魅的也是姜大卫,他没有传统大汉勇夫的体魄。正是其独有的灵动乖僻,让他独树一帜,秒了许多女观众,它属于游侠儿。正是这样的灵活葱郁气质,让《游侠儿》有别于张彻其他电影,有别于同时代其他电影。香港武侠电影多少有些偷师日本武士片,而《游侠儿》不能不说是属于中国传统诗意的“游侠儿”写照,它的自由乖僻更是中国侠文化哲学境界的一抹亮绿。现在提得最多的就是类型片。风靡的类型出现对于对于电影产业来说,就像命运境遇 之于人生百年,似无因果又有他的道理。它无不受到社会思潮、民间意识、观念环境、科技进步(尤其是电影科技的进步)、以及电影天才出现的影响。在惨淡的美国萧条年代最风靡的是最热闹的歌舞片。越战后出现了大量反思战争和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每个时代有属于那个时代的类型片,也有属于那个类型属于那个时代的天才巨星。有说演员重要的,有说演员不重要的,到底是明星塑造了角色,还是角色塑造了明星,傻傻分不清。请问同时代还有谁可以演《游侠儿》。。。。但事实是姜大卫演了。类型片需要类型片编剧、导演,也同样需要类型片演员。卓别来、周星驰之于喜剧,德尼罗、帕西诺之于黑帮片,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之于功夫片,姜大卫狄龙之于武侠片。。。好莱坞工作一说是明星制不无道理。现在的大陆有哪些类型,小清新,喜剧,近来魔幻抬头。之前和老曹聊天,魔幻和战争会起事,但冷兵器已经被拍冷掉了,热兵器我们多是败仗,无服众的优越感,苦药不能天天吃,所以近期要看魔幻的能量了。碍于成本、人力、技术,魔幻代价太高,动作片无接班人,常年中仍是靡靡之音的天下。让靡靡之音来得更多更猛,他们走了,就是下个时代。须记住,《游侠儿》的年代是1970,姜大卫23岁。

    【详细】
    65523206
  • 阿眉
    2012/9/24 7:47:39
    少年不识愁滋味
    华语电影中,至少有两部《游侠儿》。一部上映于1990年,是由当时如日中天的小虎队主演、朱延平导演的。另一部是1970年首映,张彻导演、姜大卫主演的《游侠儿》,这也是姜大卫以一个利索漂亮的替身动作为张彻发掘以来第一部担纲主演的电影。

    游侠儿的设定,是一个带着一身好武功和一脑子江湖道义初闯江湖,梦想着行侠仗义当大英雄的少年。然而,刚刚一本正经地提醒他救下来的镖局姑娘小灵子“江湖上的坏人多
    华语电影中,至少有两部《游侠儿》。一部上映于1990年,是由当时如日中天的小虎队主演、朱延平导演的。另一部是1970年首映,张彻导演、姜大卫主演的《游侠儿》,这也是姜大卫以一个利索漂亮的替身动作为张彻发掘以来第一部担纲主演的电影。

    游侠儿的设定,是一个带着一身好武功和一脑子江湖道义初闯江湖,梦想着行侠仗义当大英雄的少年。然而,刚刚一本正经地提醒他救下来的镖局姑娘小灵子“江湖上的坏人多”,一转身,却是他自己遇上了真正的坏人。

    一帮大盗看中游侠儿的身手,假称自己是劫富济贫的侠客,骗得游侠儿和他们一起劫了小灵子所在镖局的镖。这个一路济危扶困,心思单纯到把从强盗那里截来的金子顺手全给了灾民,当灾民向他跪谢时竟着急地把身上的碎银子也全给了出去,搞到自己付不出饭钱的游侠儿,面对如此卑鄙的欺骗,面对坚信他清白的小灵子,也只能说一句“说起来真丢人,我……上了人家当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当少年发现了世道险恶,少年就不再是少年。

    整部电影里,游侠儿几乎一直都在笑,他曾经笑得眉飞色舞、笑得强作镇定、更曾笑嘻嘻地安慰刚死了师哥的小灵子“你本来很好看的,一哭就难看死了。”而在为镖局夺回珍宝的血战中,被利刃穿身的游侠儿,面对剑下以“家中有八十岁的老娘”之语哀求饶命的强盗,他惨淡的笑容里满是对这个荒谬世界的讥嘲:“真奇怪,老娘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笑容消失的同时,他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少年的成熟本来没有不付出代价的,只是很少有人如他这么惨重、这么彻底。

    《游侠儿》的好,在于拍出了“少年”:少年纤毫毕现的青涩脆弱,少年晨曦一般稍纵即逝的美,少年面对世界初生牛犊的无畏同时又毫无根基的迷惘。

    首映于1981年的《猫头鹰》是一部超越了时代因此被它所属的时代低估的电影,当年票房平平,近年却屡被港片研究者重新提起,公认它是无厘头电影的鼻祖。今天的观众如果找出这部电影来看,会发现在周星驰走红之前许多年,周星驰电影里惯用的无厘头疯狂恶搞桥段,都在这部片子里找得出原型。电影中,当年游侠儿的主角姜大卫出演的范侍卫,为了给皇上寻回宠妃,请求小李飞刀出手相助,小李飞刀却称病只派出了徒弟小小李。小小李对范侍卫许诺的高官厚禄全无兴趣,冲口而出:“我情愿跟你做游侠儿……”

    这句台词让我在看这么一部爆笑喜剧的时候蓦然忍不住一声叹息:游侠儿啊,腰插双剑骑着马兴冲冲一头撞进江湖的无辜孩子,见过你的都未曾忘掉,没见过的人不会明了。
    【详细】
    55941059
  • 知其白
    2012/7/17 21:53:06
    游侠儿
           游侠儿可以说是为姜大卫量身定做的。姜大卫生性跳脱,小学、中学各留过一次级,十七岁中学没毕业辍学,为了躲避读书甚至还玩儿离家出走。第一份工作在写字楼当后生,月薪180块,只干了13天;后来又有朋友介绍他到古董店上班,月薪200块,这次做得比较长久,三个月。最终还是选择了做武师这份不知道有没有前途的职业,所以姜大卫自己
           游侠儿可以说是为姜大卫量身定做的。姜大卫生性跳脱,小学、中学各留过一次级,十七岁中学没毕业辍学,为了躲避读书甚至还玩儿离家出走。第一份工作在写字楼当后生,月薪180块,只干了13天;后来又有朋友介绍他到古董店上班,月薪200块,这次做得比较长久,三个月。最终还是选择了做武师这份不知道有没有前途的职业,所以姜大卫自己说这就是命,注定跟电影圈纠缠不清。这种跳来跳去的生涯,简直跟片头游侠儿用轻功戏弄冀东双飞贼克服地球重力做出的种种腾跃动作有点心照的意思。《游侠儿》的主人公游侠儿,名字已经揭示了他的职业、心性诸多特点。游,整天到处浪荡;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慷慨好义重信守诺;儿,这是电影的主线,他虽然武功极高性格不羁,却始终还是一个孩子。他救下江灵,要她不要到处乱跑,江湖上坏人太多,却最终因为轻信大盗的谎言,帮助他们劫了镖局的财物。
     
      纵观整个影片,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故事,游侠儿一路行侠仗义解危扶困误信奸人所言帮人劫镖然后憣然醒悟血战之后夺回财物而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也可以适当yy兼拔高一番,《游侠儿》讲述了我们是如何失去了纯真,一个将夺来的财物全都施舍给灾民,灾民向他磕头道谢的时候他着急地以为钱财尚且不够于是将身上的碎银子也全都捐献了出去结果在饭店吃饭付不了账的单纯孩子,在历经了欺骗,大开杀戒之后,面对土匪的“家中有八十岁的老娘要我奉养”的求生理由,这个孩子惨然一笑:“真奇怪,老娘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随后出手一刀毙命。这是编剧倪匡的神来之笔。在这个主题的照耀之下,用前面大段的小打小闹作铺垫,就为了迎接最终游侠儿血战群盗的高潮。这一段暴力美学极具张彻风格,惨烈浓郁,尤以匪徒被抛上半空落在南瓜棚直立的竹架贯胸而亡,以及游侠儿被长剑刺穿却又用这把长剑如同串糖葫芦般刺穿敌人为最。力战之后,游侠儿顶着墙壁把长剑从自己身体里面挤出来的一幕真是让人目眩神迷,通体冰凉。不过这段打斗跟罗莽等人那种硬桥硬马拳来腿往的一板一眼却又不同,5个盗匪头子各自不同的兵器加上游侠儿两把短剑灵动的身法,倒是有日后新武侠飘逸的神采。
     
      这种影片前大部分铺垫做足前戏只为最后爆发的手法,倒是让人想起《刺青一代》,张彻电影风格受日本电影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看过铃木清顺的电影。可能为了弥补前后的用力不均,倪匡为影片设计了一个前后呼应的细节。游侠儿救下江灵之后装死劝说她不要哭,哭了就不好看了,最终游侠儿力竭而亡,李莉莉扮演的江灵不论哭还是不哭却始终不能换回游侠儿坏坏的一笑了。那坏坏的笑不仅将是江灵的终生怀念,也牢牢刻在了俺的心底。在张彻的电影世界里,英雄主人公很难不死,我觉得游侠儿是死得最为恰当的一个,在他不再纯真的时候毅然死去,他将永远是那个坏坏地笑着长不大的孩子。游侠儿因为笑而可爱,姜大卫因为笑而危险,被匪首打败卧在地上,笑着说:输了,手风不顺,怎能不叫人迷上他。姜大卫的危险不在于叫你爱上他,而是他够酷,与生俱来阴鹫一般的神采,你爱上他就有热脸贴冷屁股的危险。亦舒也很迷恋他,愿意出500块看一看姜大卫穿短衫的照片,也不知道她最终得手了没有。
    【详细】
    55091364
  • 喜马拉雅
    2011/8/26 12:29:13
    那种漫不经心的姿态
           姜大卫的表演很容易让人忽视他在表演,无论哪个角色总让人觉得就是真实的人物,让我记住的不是他那古典气质的五官,而是那种漫不经心的姿态,这种气息仿佛一种毒药慢慢入侵你的灵魂,时刻触动着你内心最敏感的神经。
        这种漫不经心是充满风情的,透着慵懒,就连笑都透着一股不进不退
           姜大卫的表演很容易让人忽视他在表演,无论哪个角色总让人觉得就是真实的人物,让我记住的不是他那古典气质的五官,而是那种漫不经心的姿态,这种气息仿佛一种毒药慢慢入侵你的灵魂,时刻触动着你内心最敏感的神经。
        这种漫不经心是充满风情的,透着慵懒,就连笑都透着一股不进不退,邪邪的却又有着少年的率真。喜欢游侠儿的姿态,仿佛一切都是潇洒的,活着似乎是件极其美好的事,没有条条框框,活着很简单,想吃的时候吃,想睡的时候睡,偶尔内心的正义感跑出来还可以劫富济贫。或许这就是少年郎,每个人曾经都拥有的这种游侠儿的姿态。
        很崇尚古典气息的美,就像一种隐忍的风情,似乎裹着层层迷雾。那时的武侠电影总是处处透着古典,有着区别于现在所拍武侠的内涵。张彻的电影大都阳刚十足,每每各种角色总是赤膊决斗,就连死都是华美的,就如涅槃重生,而今的电影再也找不到这种古典的阳刚气质,满世界的“温柔”,拍的武侠电影也总是觉得不够味,内容很牵强,观后即忘。
        看过姜大卫的几部作品,总觉得当年没有和狄大侠演小宝和康熙是一大憾事,那种灵气分明就是韦小宝的化身,可惜现在为止还没看见有一个这样的演员。
       所以总是怀念那个真实的年代,那个为拍电影而拍电影的年代。更多也是因为那个时代漫不经心的姿态吧!
    【详细】
    5077668
  • 文小二
    2010/8/31 9:29:56
    备忘帖
    有一回明哥参加康熙来了,讲国语,但是讲得不太熟练,一直笑。那些笑容可掬就好象全都带了抱歉和讨好的意思。

    游侠儿里的姜大卫,第一次做主角,几乎每个镜头都要笑。这时期的他其实笑得还不够好看,张彻竟然也由得他。于是一开场的主题就成了“一直笑的弹跳小子”。。。

    他去饭馆吃饭,装模作样跟小二讨历书,尖着脸撅着嘴抬着下巴翻着眼咬牙切齿的样子,玉面灵官的遗风还剩下那么一点点。二更见鬼
    有一回明哥参加康熙来了,讲国语,但是讲得不太熟练,一直笑。那些笑容可掬就好象全都带了抱歉和讨好的意思。

    游侠儿里的姜大卫,第一次做主角,几乎每个镜头都要笑。这时期的他其实笑得还不够好看,张彻竟然也由得他。于是一开场的主题就成了“一直笑的弹跳小子”。。。

    他去饭馆吃饭,装模作样跟小二讨历书,尖着脸撅着嘴抬着下巴翻着眼咬牙切齿的样子,玉面灵官的遗风还剩下那么一点点。二更见鬼,他自称是鬼。他躺在树枝上睡觉,后来封俊杰也以相似姿态躺在绳子上睡觉,穿了同色系的衣服。

    “诶,你们别拉着我啊,你们是嫌不够啊……”这种过分的台词充溢着编剧和导演对他的宠爱。然后他受了村民的感谢恍然过来,情不自禁要得意,偏偏又羞涩,于是不发一言窜到树上飞走了(真的是用飞的啊),临走不忘回眸一笑。

    喝茶,手指瘦骨嶙峋。“价钱嘛,挺便宜。……真便宜昂,呵呵。”这剧本用了大量类似的重复性的短句。小二配戏配得也好。“我也不是不学好……”这个人撒娇不用演技。骆逸有良驹,游侠儿有宝剑,良驹和宝剑都卖得贱。明明是自己没道理,有了银子偏要反过来讥讽小二,但这个人连讥讽都不带一丝刻薄,底色全是暖的。

    “早知道弄不回来,得要他一百两银子”,这个人的逻辑也很有些特别。当初人家买剑的时候哪里有什么被弄回来的迹象呢?交易时根本没想讲价这一码事,事后又来说“早知道”,这是小孩子才有的不讲理的权利吧。果然下一秒钟他听到马蹄声就满面发光,没有是非观念的纯天然的光。

    蔡三哥被杀的时候他还真耐得住气,非等到人家调戏小姑娘才肯出手。“再加上一剑的话……”,他看着对面的小伙,低了一下眼,让人跟着浮想联翩。“我宁愿死,也不愿意看你哭”,真爱演。“可是我伤心嘛”,李姑娘啊,怎么看都不觉得你伤心啊。赌不哭,唉,这姑娘和他一样少根筋,哪里来的一对天人,真是绝配。
    “我叫游侠儿”,停了停,笑容在嘴角有个细微的反复,他当时在想什么?这个笑容反复的瞬间给我一个很虐的感受:他那些笑是刻意做出来的。而这个镜头,嘴要咧在近乎固定的幅度,戏于是从眼神和眉毛上做,这个镜头和接下来的转头说话的镜头显得非常刻意,有一种拍照时做好笑容但摄影师却迟迟没按下快门时那种脸上肌肉已然僵硬的尴尬。“小灵子?”这一声亲密也真没心没肺。

    喂,蔡三哥,小师妹好像根本没兴趣给你收尸诶。。。

    “江湖上坏人多”,他这么警告小姑娘,最后被坏人害死的是他自己。马永贞里他也提示过陈观泰,最后他比人家先死。

    离开赌馆,连翻着跟斗的走。
    骆逸是保镖,游侠儿也是保镖。偷袭陈星,躲在墙角树叶背后那个笑好漂亮。“天下银子一般白”,这类表情时凹陷的眼眶特别明显。

    “你放什么P”,气势已经弱了。游侠儿的命门是想成为大侠士,或者至少结识大侠士。“彼此彼此”这四个字,其实是真心的炫耀和自豪吧。这样的事,怎可没有我的份?

    在赌馆查出真相,第一个反应还是笑。从小灵子口中得知全部真相,一张脸已经变成了苦瓜脸。被郑雷怀疑是窝里反,第一个苦笑。
    瓜棚打斗,腰带换了一种结法。用洞穿自己身子的剑刺死敌人,亏导演和武指想得出。剥下敌人的衣服堵伤口,左肩上堵出一大块突起,从背后看有一点滑稽,但你笑不出来。

    生魂骑马,金色的阳光。
    【详细】
    36191397
  • J.T.
    2010/5/27 11:07:34
    似水流年,一转眼.......
    Just have a little patience, I am still hurting...
    倪匡的编剧,张彻的导演,一会儿是眉头微皱的光膀子狄龙,一会儿是摆好架势再咧嘴一笑的姜大卫,一板一眼的念台词,一招一式的武打,侠义情仇之间死了再死。那时候他们还年轻。在《英雄本色》里,狄龙的前额已经如退潮的海滩;在后来的《九阴真经》里,姜大卫还笑吗?或者老了就这样,像个坏掉的橘子。
    Just have a little patience, I am still hurting...
    倪匡的编剧,张彻的导演,一会儿是眉头微皱的光膀子狄龙,一会儿是摆好架势再咧嘴一笑的姜大卫,一板一眼的念台词,一招一式的武打,侠义情仇之间死了再死。那时候他们还年轻。在《英雄本色》里,狄龙的前额已经如退潮的海滩;在后来的《九阴真经》里,姜大卫还笑吗?或者老了就这样,像个坏掉的橘子。
    似水流年,转眼30多年过去。现在看当年的这些电影,就如同30年后看我自己。周末在火车站等火车的时候,我看着车站的电子钟上的数字在一分一秒的跳动,心里不由想到,这不是一分一秒的我要乘坐的火车的到来,这是我生命的一分一秒的流逝,而我正看着它。假如有一个用来度量生命进程的钟表,人们随时可以看到自己走过的生命时间和剩下的生命长度,那么许多人的生活会不会因此而不同?
    我马上要到而立之年,我不想再等下去了。10年的曲折历程,一切都已经足够。老王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想到这个我心里就不再那么沮丧。
    【详细】
    3296446
  • 本来老六
    2008/2/18 10:44:41
    他还不会笑
    看完这个电影我完全明白了张彻初期规定姜大卫十分钟只能笑一次的原因,因为如果都如《游侠儿》一般,我们也许可以再多一个踩香蕉皮的,但少了一个阿尊。

    阿尊最好的还是忧郁的时候,他是那种充满戾气的少年,譬如新独臂刀,突然展颜一笑,如乌云见日,但转眼便又黯淡了,人生大抵如此。

    游侠儿犹如雷力如果一直没有遇见那个所谓的大侠,的确名头万儿会越来越想,可实际不过多一个被人利用的小孩。盖
    看完这个电影我完全明白了张彻初期规定姜大卫十分钟只能笑一次的原因,因为如果都如《游侠儿》一般,我们也许可以再多一个踩香蕉皮的,但少了一个阿尊。

    阿尊最好的还是忧郁的时候,他是那种充满戾气的少年,譬如新独臂刀,突然展颜一笑,如乌云见日,但转眼便又黯淡了,人生大抵如此。

    游侠儿犹如雷力如果一直没有遇见那个所谓的大侠,的确名头万儿会越来越想,可实际不过多一个被人利用的小孩。盖世武功换来的其实还是以命抵命,但满地的镖师不会因为他笑得好看心里就算了的。

    这个片子的台词精彩不少,譬如那句真奇怪,老娘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还有一句其实也颇有少侠风采:才做了一次神仙就要吃白食了。(后面还有“不是我不给你们,我要留下一点”。

    这个里面的大河六侠之首万无一失的确很有风范,不比《铁手无情》里的那个老大差,所谓盗亦有道,这个道不是道义还好,如果是不得门径之道,自然就如陈星这样的满身肌肉先是面汤又是滚油之类的。

    游侠儿对女孩的笑按理说多多益善吧,其实不然,如他这样的笑便如小孩,小孩吗只能骗骗小孩。

    姜大卫一生演艺生涯也许学会的最要紧的事情便是如何笑吧。
    【详细】
    1306521
  • Bigteeth
    2006/3/9 12:35:09
    可爱游侠儿,危险姜大卫
           王羽是张彻第一代弟子的代表人物,他投考电懋未获录取,再考邵氏却脱颖而出,以《虎侠歼仇》声名鹊起,而后凭借着《独臂刀》、《金燕子》、《独臂刀王》等片成为最受欢迎的武侠小生。他与张彻的师生情义维持了三年,后来自己去当导演脱离了邵氏,再后来娶了电懋的学生情人林翠,生了个女儿叫王馨平。我第一次知道这位大侠倒不是因为他的电影
           王羽是张彻第一代弟子的代表人物,他投考电懋未获录取,再考邵氏却脱颖而出,以《虎侠歼仇》声名鹊起,而后凭借着《独臂刀》、《金燕子》、《独臂刀王》等片成为最受欢迎的武侠小生。他与张彻的师生情义维持了三年,后来自己去当导演脱离了邵氏,再后来娶了电懋的学生情人林翠,生了个女儿叫王馨平。我第一次知道这位大侠倒不是因为他的电影,当年李小龙和罗维合作拍完《精武门》之后,两人的矛盾日益激化,本来说好要拍得罗维的《笑面虎》,李小龙拿走了剧本,却一直忽悠着罗维想自己另起炉灶。罗维为了打击李小龙“地球离开老子就不转”的嚣张气焰,竟然由老婆刘亮华出面说动了冤家王羽来主演《笑面虎》并且获得了成功。但是由此罗维和李小龙的矛盾愈加激化,出现了后来李小龙持刀恐吓罗维事件。

            王羽之后,狄龙和姜大卫成为张彻的得意弟子,两人合作过无数经典之作,比如《报仇》、《刺马》、《十三太保》等等。双星耀眼却也免不了相互较劲,姜大卫以《报仇》夺得亚洲影帝桂冠,狄龙以《刺马》夺得金马“优秀演技特别奖”。后来李翰祥要拍《倾国倾城》,指名要狄龙演光绪帝,姜大卫演太监寇连材。当时他们跟随张彻在台湾长弓,姜大卫因为没看到剧本,又要剃头,所以打算推掉,但是狄龙很想演,由此认为姜大卫不愿意为自己跨刀不够义气,终于成就了又一对著名的冤家。
            似乎很难讲张彻对这两个干儿子喜欢谁更多一点,但是据细心人的观察,张彻大导演片中的男主角少有不裸露上身展现健美的,姜大卫就是那例外的一个。于是推论出断袖疑云,不仅是怀疑《新独臂刀》比《断臂山》早了35年展现同志间动人情愫,更是大胆猜测张大导演因为不愿意姜大卫美丽身体示之外人所以才将他包裹得严严实实。这个嘛,无文献可考。我觉得张彻对姜大卫的喜爱一方面固然在于他慧眼识材,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张彻与姜大卫颇有些渊源。
            姜大卫的父亲严化,本名姜克琪,是旧上海一著名影星。姜大卫有个大哥叫严昌,又叫姜昌年,当然还叫秦沛。母亲红薇后来改嫁尔光,又得一子,名叫尔冬升。这姜大卫、秦沛、尔冬升三位姓氏不同的大腕却是货真价实的亲兄弟。姜大卫因为在《金燕子》中给井淼当替身,从楼上破窗落街一次完成,张彻非常满意,向武术指导唐佳打听,才知道这个小伙子是严化之子。张彻当年还在做编剧的时候,所写的第一个剧本,好像叫《假面女郎》就是由严化主演的,所以张彻对故人之子着意提携宠爱有加也算是人之常情。于是,姜大卫在张彻的一些影片中先是演一些有对白的武师。正好王羽脱离了邵氏和张彻,张彻便转而捧姜大卫和狄龙上位。姜大卫在《铁手无情》、《插翅虎》当中做了两次第二男主角之后,终于等来了他的第一部正式担任男主角的影片——《游侠儿》。

             千里马在一骑绝尘之前,伯乐通常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在阳刚大汉当道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像姜大卫这样瘦削苗条中等个头的年轻人要红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就有记者跟张彻打赌:如果姜大卫能红起来,他就从邵氏片场爬到尖沙嘴。后来姜大卫凭借《报仇》拿到了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张彻长叹一声:这下什么仇都报了。即使如此这般,姜大卫还是因为身材不够高大被称为“缩水影帝”。但是,姜大卫有一种天生冷酷的神秘气质,看看《新独臂刀》那张他独臂持刀仿佛从眼中散发蓝色幽光的海报,你就会明白要论扮酷,这是帝王级别的。这样一块美玉,其雕琢的第一刀显得尤为重要。
        《游侠儿》可以说是为姜大卫量身定做的。姜大卫生性跳脱,小学、中学各留过一次级,十七岁中学没毕业辍学,为了躲避读书甚至还玩儿离家出走。第一份工作在写字楼当后生,月薪180块,只干了13天;后来又有朋友介绍他到古董店上班,月薪200块,这次做得比较长久,三个月。最终还是选择了做武师这份不知道有没有前途的职业,所以姜大卫自己说这就是命,注定跟电影圈纠缠不清。这种跳来跳去的生涯,简直跟片头游侠儿用轻功戏弄冀东双飞贼克服地球重力做出的种种腾跃动作有点心照的意思。《游侠儿》的主人公游侠儿,名字已经揭示了他的职业、心性诸多特点。游,整天到处浪荡;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慷慨好义重信守诺;儿,这是电影的主线,他虽然武功极高性格不羁,却始终还是一个孩子。他救下江灵,要她不要到处乱跑,江湖上坏人太多,却最终因为轻信大盗的谎言,帮助他们劫了镖局的财物。
        纵观整个影片,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故事,游侠儿一路行侠仗义解危扶困误信奸人所言帮人劫镖然后憣然醒悟血战之后夺回财物而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也可以适当yy兼拔高一番,《游侠儿》讲述了我们是如何失去了纯真,一个将夺来的财物全都施舍给灾民,灾民向他磕头道谢的时候他着急地以为钱财尚且不够于是将身上的碎银子也全都捐献了出去结果在饭店吃饭付不了账的单纯孩子,在历经了欺骗,大开杀戒之后,面对土匪的“家中有八十岁的老娘要我奉养”的求生理由,这个孩子惨然一笑:“真奇怪,老娘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随后出手一刀毙命。这是编剧倪匡的神来之笔。在这个主题的照耀之下,用前面大段的小打小闹作铺垫,就为了迎接最终游侠儿血战群盗的高潮。这一段暴力美学极具张彻风格,惨烈浓郁,尤以匪徒被抛上半空落在南瓜棚直立的竹架贯胸而亡,以及游侠儿被长剑刺穿却又用这把长剑如同串糖葫芦般刺穿敌人为最。力战之后,游侠儿顶着墙壁把长剑从自己身体里面挤出来的一幕真是让人目眩神迷,通体冰凉。不过这段打斗跟罗莽等人那种硬桥硬马拳来腿往的一板一眼却又不同,5个盗匪头子各自不同的兵器加上游侠儿两把短剑灵动的身法,倒是有日后新武侠飘逸的神采。
            这种影片前大部分铺垫做足前戏只为最后爆发的手法,倒是让人想起《刺青一代》,张彻电影风格受日本电影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看过铃木清顺的电影。可能为了弥补前后的用力不均,倪匡为影片设计了一个前后呼应的细节。游侠儿救下江灵之后装死劝说她不要哭,哭了就不好看了,最终游侠儿力竭而亡,李莉莉扮演的江灵不论哭还是不哭却始终不能换回游侠儿坏坏的一笑了。那坏坏的笑不仅将是江灵的终生怀念,也牢牢刻在了俺的心底。在张彻的电影世界里,英雄主人公很难不死,我觉得游侠儿是死得最为恰当的一个,在他不再纯真的时候毅然死去,他将永远是那个坏坏地笑着长不大的孩子。游侠儿因为笑而可爱,姜大卫因为笑而危险,被匪首打败卧在地上,笑着说:输了,手风不顺,怎能不叫人迷上他。姜大卫的危险不在于叫你爱上他,而是他够酷,与生俱来阴鹫一般的神采,你爱上他就有热脸贴冷屁股的危险。亦舒也很迷恋他,愿意出500块看一看姜大卫穿短衫的照片,也不知道她最终得手了没有。

    图文并茂无奖征答版: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2006/03/2020465.html
    【详细】
    1030319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