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 车轮四重奏 赤橙黄绿青蓝紫 紧急刹车 万里征途 秋天的印象 等等。
严格来说60和70年代内地就拍过公路片了,比如万里征途就是70年代的。
这部电影之前 从60年代到90年代,内地起码拍过十几二十部公路题材的电影.所以现在电影请不要动不动就给自己封是第一部什么什么
比如 车轮四重奏 赤橙黄绿青蓝紫 紧急刹车 万里征途 秋天的印象 等等。
严格来说60和70年代内地就拍过公路片了,比如万里征途就是70年代的。
这部电影之前 从60年代到90年代,内地起码拍过十几二十部公路题材的电影.所以现在电影请不要动不动就给自己封是第一部什么什么类型的国产电影的标签。这样很不严谨也容易误导网友的认识.
《对风说爱你》观后从前的时间 真短短的只够结一次婚爱一个人从前的人 不着急喜欢你 不告诉你再次遇到你才会表白从前的东西 真结实一只铁盒子用了一辈子从前的人 多爱书《贝多芬传》看了一生从前的人 写信很慢写了几封信人就慢慢老了从前的交通 真不好浅浅一湾水生死两茫茫
《对风说爱你》观后从前的时间 真短短的只够结一次婚爱一个人从前的人 不着急喜欢你 不告诉你再次遇到你才会表白从前的东西 真结实一只铁盒子用了一辈子从前的人 多爱书《贝多芬传》看了一生从前的人 写信很慢写了几封信人就慢慢老了从前的交通 真不好浅浅一湾水生死两茫茫
我认为,只要谢立文继续担任编剧、导演,麦兜系列就会比《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之类的国产动画片,更有看头。曾经,麦兜是香港的象征。它充满了熟悉的港式符号,比如高楼林立的城市、鳞次栉比的繁体字招牌、鱼丸粗面式的粤式餐饮。这些本土的、原汁原味的符号共同建构了二次元的香港,而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主角麦兜,也自然成了香港的符号。前几部电影的片尾,出现一行小字:「本片100%香港制作」当年《麦兜故事》上映
我认为,只要谢立文继续担任编剧、导演,麦兜系列就会比《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之类的国产动画片,更有看头。曾经,麦兜是香港的象征。它充满了熟悉的港式符号,比如高楼林立的城市、鳞次栉比的繁体字招牌、鱼丸粗面式的粤式餐饮。这些本土的、原汁原味的符号共同建构了二次元的香港,而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主角麦兜,也自然成了香港的符号。前几部电影的片尾,出现一行小字:「本片100%香港制作」当年《麦兜故事》上映时,许多香港观众看到这行字,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首部曲《麦兜故事》向观众绍介了一个迥异的香港,确立麦兜在银幕上的符号,紧接着,主创谢立文利用它展开独特的香港历史重述。《麦兜:菠萝油王子》是借麦兜父亲麦炳的归去来故事,讲述了香港城市的起源和崛起,将香港历史的源头限定在二战结束;《麦兜:当当伴我心》是用校长组建合唱团、苦苦维持春天花花幼稚园的故事,带港人回顾金融危机的辛酸岁月;《麦兜:我和我妈妈》,在麦兜和麦太的成长故事线中,埋藏了香港城市建设变迁和底层香港青年的共同回忆。这三部电影历史重述成份最多,艺术水准高过其他几部,也暗合了香港新世纪以来的政治思潮。《麦兜:饭宝奇兵》淡化了香港的地标符号,也无涉香港的历史重述。春田花花幼稚园升级为鲜鱼小学,黄秋生不再配音校长,麦兜的官方CP由阿May变成了April,原本港味明显的大角咀成了一个不知名的渔村。但弱化香港的地理存在,不代表谢立文、麦家碧对港味有所妥协。他们的目光转向了香港的文化,比如超人大战怪兽、周星驰的无厘头等文化视觉符号。所以别担心,《饭宝奇兵》依旧是地道港片。比《寒战2》更有港味。除了从香港的历史挖素材,谢立文还有两个法宝。首先,是类型片的拿来主义。《麦兜:我和我妈妈》包了一个侦探故事的外壳,《麦兜当当伴我心》是一部音乐片,《麦兜响当当》戏仿了功夫片。《饭宝奇兵》,很显然,模仿了奥特曼、环太平洋之类的怪兽片。乔布斯说的好,「好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剽窃。」谢立文从真人类型片直接拿过来的结构和桥段,用粉嘟嘟、胖乎乎的麦兜演绎,就像杜尚为《蒙娜丽莎》添上两撇小胡子,有种可爱的萌感。谢立文的第二个法宝,姑且称为「无用」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贯彻了整个麦兜系列。如春天花花幼稚园Miss Chan教小朋友吵架、讲价,鲜鱼小学里学习「晒咸鱼,打鱼肉、捏鱼丸」,《春天花花同学会》通篇对社会栋梁的嘲讽,本片最后由家用电器制造的大饭宝击败了外星怪兽,全片「好好生活」的主题,都是「无用」价值观的体现。史上最「吃饱了撑的」、堪称「无用思想家」的人物,非麦兜的祖先麦仲肥莫属了。他是孔仲尼同时代人,是我国一名「极次要极次要的思想家和发明家」。他发明了电饭煲,但忘记了发明电。他发明了史上第一台电话,但只有等贝尔发明了第二台电话,才能通话。为此,他苦等多年。麦仲肥最伟大的发明是一台计时器,一年等于一秒,一千年报时一次,十万年才会有公鸡报时。《饭宝奇兵》里的麦兜也是一名发明家,发明出的机器人「电饭宝」,后来成为「总设计师」发明出集合电动按摩椅、洗衣机、电饭煲、风扇等多种家用电器的超级机器人「大饭宝」。别问麦兜的发明天赋从哪里来,他有大思想家麦仲肥的发明基因。谢立文曾经说:「什么时候才算悲观,就是你说好一个人一定要做什么,一定要成为社会栋梁,一定要买楼的时候,就是很悲观了。」要为无用之事,遣有涯之生。人的行为,不一定无时不刻都必须追求有用。「好好生活」,偶尔无用地生活。为什么家用电器能打败外星怪兽?原因大概在这里吧。
作为倪匡的书迷,从高中一直到现在,他写的书我基本都看过,我一直有个困惑,就是为什么卫斯理系列的题材这么好,近年来一直没什么人把它拍成影视作品。好不容易有这么一部蓝血人,却发现是一部这么玩闹的作品,影片还抄袭了很多设定,比如说《黑衣人》《生化危机》《终结者2》,都能在电影里找到雷同的设定。
编剧方面,电影把小说改的面目全非,蓝血人都变成了女的,可以这么说,除了血是蓝色的,人名沿用了
作为倪匡的书迷,从高中一直到现在,他写的书我基本都看过,我一直有个困惑,就是为什么卫斯理系列的题材这么好,近年来一直没什么人把它拍成影视作品。好不容易有这么一部蓝血人,却发现是一部这么玩闹的作品,影片还抄袭了很多设定,比如说《黑衣人》《生化危机》《终结者2》,都能在电影里找到雷同的设定。
编剧方面,电影把小说改的面目全非,蓝血人都变成了女的,可以这么说,除了血是蓝色的,人名沿用了小说里的,其他的情节基本都剩不下什么了。倪匡看见以第一人称写出来的卫斯理被改成这幅德行,非得气死不可。
(本文首发「奇遇电影」)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主竞赛,有一部来自俄罗斯的传记片十分引人瞩目,来自三年前凭借《电子云层下》入围柏林主竞赛的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这位关注和擅长政治性题材的导演,带来了一部涉及前苏联历史的新作《多甫拉托夫》,一个关于个人如何与时代对抗,如何维持尊严与理想的故事。
影片一开头就提出了关于“存在”的问题,身为作家如果不能加入作家协会
(本文首发「奇遇电影」)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主竞赛,有一部来自俄罗斯的传记片十分引人瞩目,来自三年前凭借《电子云层下》入围柏林主竞赛的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这位关注和擅长政治性题材的导演,带来了一部涉及前苏联历史的新作《多甫拉托夫》,一个关于个人如何与时代对抗,如何维持尊严与理想的故事。
影片一开头就提出了关于“存在”的问题,身为作家如果不能加入作家协会,便不能正式发表作品,也就意味着作家并不“存在”。
这样的悖谬在那个政治逐渐高压的时代普遍存在,而青年作家多甫拉托夫的悲剧也由此开始。渴望得到官方(甚至是梦里的勃列日涅夫本人)承认与写出心目中好文学的矛盾作为线索贯穿影片,短短四天的线性叙事里,导演以四两拨千斤的形式,勾勒出一个深陷自我认知矛盾与创作悖论的年轻苏联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电影开场不久,便以一场调度精湛的长镜头室内戏,不露痕迹地显示了导演功底。多甫拉托夫和他同样不得志的作家/艺术家同侪们聚会,长达五分钟流畅自如的一镜到底,为我们徐徐展现一副七十年代苏联地下文学图景。大家觥筹交错,高声谈论着文学与艺术,暖黄色调的运用更帮助渲染出令人陶醉的梦幻氛围,恍惚间让你以为身处20年代的巴黎蒙马特。
可这样的热闹与温暖也只能持续五分钟,屋外寒风肆虐而沉闷压抑的世界,才是他们日复一日必须忍受的真实生活。
下一个镜头,从聚会出来,多甫拉托夫和他的诗人朋友布罗茨基散步,谈论到作家流亡的问题,小有名望且已遭受多年打压的布罗茨基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们只有一个祖国,不是吗?”
讽刺的是,影片临近尾声时打出字幕——“迫于当局压力,布罗茨基被迫离开了苏联”,这位当代最伟大的俄语诗人之一,最终客死他乡。这两个当年在雪夜里谈话的心高气傲的年轻人,终其一生以母语写作,恐怕从未想过自己会迎来这样的结局。
这让我想到在同一个时代苏联老大哥手下的“小弟”捷克斯洛伐克,也有两位著名作家遭遇了类似的命运——犹太裔作家伊凡·克里玛,以及我们更熟悉的米兰·昆德拉。
「布拉格之春」后,米兰·昆德拉大肆批评苏联行径,他的作品很快就被禁止在捷克出版。1975年,昆德拉流亡法国,后来成为法国公民,在那里享受能自由出版自己作品的权利。在远离故乡的同时,他也渐渐远离政治,拒绝将自己的小说视为“政治作品”,尽管我们都对《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和《生活在别处》的政治隐喻十分熟悉。而同为作家的伊凡·克里玛那时在伦敦,他回到国内并坚持留下来,之后整整二十年生活艰难,被迫当工人谋生。他拒绝了美国几所大学的教职邀请,但在苏联控制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又无法真正当个作家,所有作品被迫沦为“地下文学”。几十年后,克里玛在一次采访中,解释自己当年的决定——“对于作家而言,流放是一种致命的决定,因为你失去了和自己语言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和社会的联系。”
而选择坚守故乡和写作的多甫拉托夫,在1971年的那个冬天,发现熟悉的文学语言正在逐渐“陌生化”。报社总编要求他的文章要“正能量”,要出现“英雄和反派”,多甫拉托夫的回应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思考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但这种选择冷眼旁观的知识分子式英雄主义,在当权者眼里显然不合时宜。
多甫拉托夫日复一日做着荒诞的梦,可醒来比做梦还要糟糕。
同样看不到出版希望的青年作家,在杂志社割腕自杀;靠黑市贸易赚钱为生的好友,死在了无辜士兵的车轮下;他自己则因为写不出编辑要的那种文章被解雇,拒绝了“写烂诗”的要求,带着最后一丝自尊转身离开。只有在梦里,他才能够淡定地直面最高领袖勃列日涅夫,他才敢把手握“生杀大权”的泌尿科大夫骂个狗血淋头。就像在《1984》里,男主角温斯顿只有在写秘密日记的时候,才敢宣泄自己真实的情感,对周遭的一切提出质疑。
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熬的冬天。
一群怀抱理想的文学青年和艺术家,出版的机会遥遥无期。最可怕的事情大概是“温水煮青蛙” ,日复一日地忍受失望,一点点磨蚀掉闪着激情的心灵。
四天的时间里,他们可以反抗,可以对酒当歌,在聚会上朗读诗作然后把自己灌醉,忘记明天将是新的却又毫无新意的一天。可是一个月呢?一年呢?往后更久更久的日子呢?
他们如何对抗数倍于他们本身的力量,继续过着孤独且不被认可的生活,并在这样的生活里保持创作的自觉?
好在,看似无望的生活里,导演日耳曼仍为我们埋了一线关于善良人性的伏笔,我想这才是他拍摄这部回溯故乡历史伤痛的影片最大的用意所在。
失意至极的多甫拉托夫,却有幸拥有一帮真心相交的朋友和家人。他身边的这些同样过不好自己人生的人,都发自内心地理解且支持他,也在尽最大努力帮助他。
影片末尾,多甫拉托夫蹲在地上,脸上是无奈的神情,“一切还是那么乏味,那么可怕,而且没有尽头”。想到小说可能永无出版机会,多甫拉托夫痛苦地皱起眉头,前妻列娜蹲下来轻柔地安慰他,“你没做错”。她温柔而固执地一遍遍重复,“我们会熬过去的”。
我记得一个镜头,多甫拉托夫抱着睡眼惺忪的女儿,告诉他的“战友”布罗茨基,“我从八岁起就决心当一个作家”。在文学失落的年代,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依然要坚持写作。
在不自由的时期,当我们被谎言所轰炸,每一件真实的事情、每一件旨在提升人本身的事情实际上并不存在并被宣布为虚无和遗忘时,写作是为了战胜这种毁灭。写作是为了否定死亡,而它采取了如此众多不同的形式,其中每一种都将现实、人类尊严、受难、挑战和真诚在它手中泯灭。
——伊凡·克里玛《布拉格精神》
其他的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对抗着时代的沉沦。
在杂志社工作的女孩子,因为杂志社把不用的投稿当废纸卖掉而气得偷偷抹眼泪;落魄的艺术家好友们,随便找个什么地方就开始弹起吉他,开起派对。
另一场令我印象极深的戏,是多甫拉托夫前去采访一位工人诗人库兹涅佐夫,在昏暗的地下隧道里,他以一种极力维持着自尊的方式,谈起自己破灭的爱情,但随后的镜头却无关这位工人诗人,而是他的工友们挖出了二十五年前被炸死在这里的儿童们的尸骨。在全速下沉、人人自危的世界里,最普通的工人依然会为二战时被纳粹炸死的孩子们痛哭失声。这样闪光的人性,令我肃然起敬。
导演阿列克谢·日耳曼此番首次与《修女艾达》和《冷战》摄影指导卢卡斯·扎尔合作,为《多甫拉托夫》贡献了极具水准的视听语言。
缓慢游走的镜头常常贴近人物尤其是主角的脸,在脸部的特写里,我们凝视着多甫拉托夫面无表情的脸,而他凝视着面无表情的现实。浅景深特写镜头将多弗拉托夫与周遭的人群拉出距离,强烈的疏离感油然而生。绝大多数时间,多甫拉托夫就没好好听人说过话,无论是杂志社的编辑、上流社会手握权力的泌尿科医生,还是自己的前妻、暧昧不清的情人或分别多年的异性好友,他的脸上总是一副游离而无谓的神情,回应也总是寥寥数语甚至沉默,他只习惯在文字里表达强烈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影片将七十年代苏联压抑、忧郁的氛围营造得相当成功,刻意调低对比度的画面像在苍白的现实上笼罩了一层柔雾,更让人看不清未来在何处。整部片子的色调都是泛白的,尤其是多甫拉托夫做的几个梦,几乎就是白茫茫一片,像是对当时“白色恐怖”的遥相呼应,每个人都被困在这片看得见摸不着的白色迷雾之中。长镜头造就的克制缓慢的影片节奏和大面积的白色色调的画面,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权力对个人生活的钳制和几近窒息的环境,又不至于太过。
这样如迷雾般清冷忧郁的氛围,令人联想起以长镜头美学闻名的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鲸鱼马戏团》。 但比起压抑到令人喘不过气的《鲸鱼马戏团》,《多甫拉托夫》的“忧郁”气质被穿插其中的爵士乐和苏联文学笑话“消解”不少,“生命之轻”究竟不是不可承受。
只是,布罗茨基、昆德拉和克里玛都活着看到了庞大体制的坍塌和个人境遇的改变,一切都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只有多甫拉托夫,1990年在纽约去世,一年后苏联解体,在那之后不久,俄罗斯官方正式认可了他的作家身份和文学价值,并冠以“伟大”二字纪念。但他没等到这些。多甫拉托夫好像永远还是那个忧郁的、在列宁格勒大街上游荡的年轻人,手里紧紧捏着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自尊,脆弱,易怒,天真,才华横溢,还有点醉醺醺的。
影片以一个富有诗意而不失幽默的俯视镜头结尾——多甫拉托夫爬上车顶坐着, 比路面上任何人坐得都高,小汽车缓缓驶过雪地,他向四周张望。在那一瞬间,他仿佛是一位得到万众爱戴的明星,是自己文学国度里的国王。
(口述:张大磊,整理:蜉蝣)
我是1982年生人,成长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我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大院里度过的。所以说我经历了一个电影制片厂从繁荣到衰败到它现在的消失。但是我不是直接的亲历者,而只是一个旁观者,我看到了它的变化,看到了厂里人生活的变化。
2000年的时候,我高一辍学,决定去俄罗斯。阴差阳错选择了去圣彼得堡电
(口述:张大磊,整理:蜉蝣)
我是1982年生人,成长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我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大院里度过的。所以说我经历了一个电影制片厂从繁荣到衰败到它现在的消失。但是我不是直接的亲历者,而只是一个旁观者,我看到了它的变化,看到了厂里人生活的变化。
2000年的时候,我高一辍学,决定去俄罗斯。阴差阳错选择了去圣彼得堡电影大学。本来是想要去学习音乐的,但是后来考虑之下觉得音乐可能不太适合,我就选择了电影。当然这也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因为还是觉得自己要学些什么,才选择了电影。从小接触过、看过不少电影,在我生活的大院里面,有一个大的影厅,看电影是不花钱的,我每天都会去看,所以还算是亲切和熟悉。
《八月》是我在2008年的时候想到要拍的一部电影。2006年毕业回国之后直到08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试图要找到一个机会来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但是当时这样做很难。因为严格意义上说,那时我并没有进入到电影工业圈里面,只是说在外围想找一些机会,完成自己的表达。但是一直没有实现。再加上零八年那段时间我状态不太好,就选择回到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休息段时间,希望能完成一个剧本。
就是在那年的八月份,有一天我回到姥姥家。他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家的环境和片中大家看到的差不多,有自己的一个小院儿,有葡萄树。我本意是去休息,或者说也没有什么事做,就在他们家待了一天。但是吃过午饭,我坐在那个躺椅上,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变得安静,好多细微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它不像是当下那么嘈杂的声音,它很细微,但是它让周遭的环境显得很静,时间变得特别慢。我可以毫无目的的放松下来,去感受时间的变化。
那一刻我才觉得这种感觉是久违了的,好像我们平常已经忽略了太多这样生活的本质,已经忽略了从早到晚光线的变化。就是在那一刻我感觉既熟悉又陌生。那是曾经经历过,但是又很久没有体会过的,让我想到了很多过去的事儿,想到了很多拥有共同感觉的那些时刻。它恰恰就是在九四年左右,是我的童年或者少年时期。
那时候每个人都不用为了一个目的或者为了一个什么一定要完成的事情去奔忙或者是锻炼自己,而是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的发生,自然而然的结束,那种感觉特别好。所以我就想要创作一部电影或者说完成一个剧本,来把我这样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呈现在电影里。像一场梦一样,我想把这个梦反映在电影里,反映在屏幕上,然后我亲眼去看到。我特别急于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但是零八年的时候只是有这样一个念头。完成这样的剧本不是很容易,它需要在自己的记忆库里,或者说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当中挑选出最适合的或者是记忆最深的那些片段,然后有机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可以实现的剧本。
所以这个工作直到2012年才完成。剧本完成的时间很短,用一个月就写完了。也是因为之前积累了很长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但是直到2015年才拍摄,中间也经历了很多次的剧本的修改。这也是我自己和自己一个交流的过程吧,我在不断的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因为这个太无形了,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叙事的层面,也不仅仅是一个戏剧的结构。它是我自己的事儿,我要面对自己说话,我要了解自己想表达什么。
2012年完成基本剧本之后就是忙着要找到机会找到投资找到合适的出品人,愿意一起实现这部影片。
但是众所周知这样的电影不是很容易完成的,因为它——最起码是剧本——很难让人看到商业价值或者是可能性。直到2015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这中间我也想到过要把这个剧本可能更靠近情节剧或者更靠近一些商业性。但是最终我都放弃了。我觉得它他原本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直到2015年的夏天我觉得这个东西如果再不拍的话它会特别的影响。我投入了的太多。不管是情感还是时间或精力,它就像一个盖子一样压在我心上,我只有把它揭开才能明确我下面的方向。所以我决定先拍出来。同时它也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对我来说它也是我的方向、判断的标准。就是说我会用它的结果来判断我接下来该如何计划自己后面的道路。
也没考虑后果,一个挺冒险的行为。和人借钱或者是家里出钱,等于说是自己把这个片子做出来了。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说它会去参加什么影展啊或者是要发行上映啊什么。只是单纯的要完成一个自我的表达。
拍完之后通过朋友的推荐,我去参加first影展,通过first认识了很多朋友,包括业内的一些前辈们、老师们。大家对这片子感觉还行,就推荐给了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普通观众、影迷或、业内的选片人,甚至是让大陆和华语地区以外的老师们看到这部影片。所以就参加了一些包括金马影展、东京、鹿特丹等这些有影响力的电影节。
现在我还是想尽量保持一个很单纯的作者姿态。其实金马奖和其它奖项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只是像我刚才提到的,这部电影对我们的意义是,它并不单纯的是一部电影,而是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创作方向和下面的规划。它让我知道我最起码还可以继续拍电影,还可以继续下面的创作。
接下来的创作我们也会遵从自己的心愿,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会因为一些外在的条件或者是外在的因素去左右我们的想法。我们觉得创作终归还是自己的事情,包括电影市场也一样。成熟的电影机制应该是创作者只负责创作,至于说市场等,是由制片人决定的。制片人如果选择了一个项目,那么后面的事情都是由他来决定的。创作者只负责投入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情感把作品做到完美就可以了。
作为我本身来讲也没有特别强的目的性。片子一定要达到什么、要做到什么、计划要多长时间之内做到什么、题材方面一定要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或者风格,这些都没有。
我还是比较尊重自己的感觉,感觉到什么地方就做什么样的片子。这样比较好。
EP2 第二集...
黑泽的内心告白:“他收下了。能帮上他的忙真是太好了。要是能多帮点忙就好了。不管以什么方式都没关系,我想见他,想听他说话,可以的话还想看他笑。除 EP2 第二集... 黑泽的内心告白:“他收下了。能帮上他的忙真是太好了。要是能多帮点忙就好了。不管以什么方式都没关系,我想见他,想听他说话,可以的话还想看他笑。除此之外的事,就是强人所难了。只要能在他身边,我做他的同事也没关系。” 看到这里,我都有点感动。黑泽真是温柔得过分! 安达的这个“魔法”,就是所谓恋爱幻想吧。他能听到别人的想法,就相当于生活中我们揣测到的别人想法。用了这样的设定,些许奇妙。 听从内心的想法,勇敢去追吧。 你就是那个拥有魔法的安达。 4个年轻人代表了4种不同的人格,因童年、工作、感情经历,一步步塑造成型,但生活要继续,购物狂不可能“什么都要”,选择恐惧症不能“什么都不拒绝”,最终他们的碰撞撕开了内心更深的情感体验,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4个年轻人代表了4种不同的人格,因童年、工作、感情经历,一步步塑造成型,但生活要继续,购物狂不可能“什么都要”,选择恐惧症不能“什么都不拒绝”,最终他们的碰撞撕开了内心更深的情感体验,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今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影院看了《少女佳禾》,看完后一个人走了很长一段没有人的沿江路,看到路中央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边上有液体在柏油马路上,不知道是被车撞死的黑毛动物,还是只是一个装了莫名其妙东西的黑色塑料袋,我不想知道。 我想了想这部电影,它台词是有点飘忽,讲了一些上世纪人会写的刻板台词,声音上的缺点又显而易见。 今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影院看了《少女佳禾》,看完后一个人走了很长一段没有人的沿江路,看到路中央一团黑乎乎的东西,边上有液体在柏油马路上,不知道是被车撞死的黑毛动物,还是只是一个装了莫名其妙东西的黑色塑料袋,我不想知道。 我想了想这部电影,它台词是有点飘忽,讲了一些上世纪人会写的刻板台词,声音上的缺点又显而易见。故事四平八稳,从未偏离一点我们的道德准则,一步步走向那个应该的结局,你以为佳禾这个受害者会爱上杀了她母亲的镭,你以为佳禾会杀了镭,这些都没有发生。我不知道这是导演为了避免一些麻烦,还是本来就想要一个“我不想变成你”的故事,当然这肯定是可以的。 尽管如此说,这个故事里也有那么些东西是完完全全掉落在我心上的。 这个少年杀人者镭,和那个接近他试图谋杀他的受害少女佳禾讨论自己的微信头像,他说:那是一部波兰电影(《机遇之歌》),讲了一个人急于搭乘火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当他赶到车站时,火车已经开动。他奋力追赶,命运由此分出三条支流。 第一种命运,他赶上了火车,并在车上认识一名老党员,然后成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第二种命运,他因站内警察阻挡错过了火车,因此被投入监狱;第三种命运,他错过了火车,却巧遇曾经的女同学,两人相恋、结婚。 我对这种描述人类机遇的东西太着迷了,镭当然没有想过要杀佳禾的母亲,他那天晚上只是想烧了那辆车,他只是不想佳禾的母亲报警。所以“李佳禾,这条路有二百米,如果我放下汽油桶跑出二百米,会跑进怎样一段人生。” 我们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跑,唯独无法向回跑。我们总是误会跑出自己的困境应该顺着来时的路,跑回去,于是我们一辈子跑不出去。其实向任何一个方向除了来时的方向跑,都能跑出去,甚至会从一个又一个方向中找到更多分叉的方向,只要你真的move on地向前跑。 最近在看香港的一些老的片子,无意中看到了o记实录,感觉真的很有feel,里面最为经典的台词就是香港皇家警察这个字眼,当然今天这个词显然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有人说电视剧里面的情节都是虚构的 ,不能当真的,何必这么着迷?的确,虚构是存在的,但我给我的感觉是在一个文明现代的国度里,任何一个人的工作都有自己的职责,都应该去努力做好,警察也是一样的,我能感觉到剧集中对于人的性格、尊严、人性善恶之间矛盾的 最近在看香港的一些老的片子,无意中看到了o记实录,感觉真的很有feel,里面最为经典的台词就是香港皇家警察这个字眼,当然今天这个词显然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有人说电视剧里面的情节都是虚构的 ,不能当真的,何必这么着迷?的确,虚构是存在的,但我给我的感觉是在一个文明现代的国度里,任何一个人的工作都有自己的职责,都应该去努力做好,警察也是一样的,我能感觉到剧集中对于人的性格、尊严、人性善恶之间矛盾的探讨确实现代化的,剧集中的警察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纯粹的人,有缺点、有脾气、有自私的天性、有正气、这点上我觉得是最好的地方。当然剧集的编排也很有味道,让人总会迷恋的看下去。rebecca曾经对我说,她想当警察,我看着这个孩子天真的面容,不知道该如何说?我只想说:孩子,你现在看到的一切或许现实并不会想你看到的那样美好、,,以后你会明白的,,香港皇家警察已经过去了,但经典的形象,专业的素质、程序正义的理念,将会永远留在那些仰慕者的心中,,,,,rebecca,我很希望你今后对于自己职业的规划是能够有选择的,向自己喜欢的地方去翱翔,不要像大多数人没得选择,只能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轮回着历史的轨迹,,,,当警察很好,当什么样的警察更重要。 一口气看完三部! 这第三部的评分略低也确实合理,小月缺失加上整体主线剧情逊于前两部,给这部剧减分不少。但平心而论,第三部依然值得一看,毕竟光看铁三角斗嘴、卖萌、唠家常就值了,而且这一部加大了喜剧的份额,名场面颇多。 首先说陆琳琅这个角色。 陆琳琅是代替小月的角色,代替一个粉丝无数的角色,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就相当不讨喜,会让很多观众带着抗拒甚至厌恶情绪看下去。 一口气看完三部! 这第三部的评分略低也确实合理,小月缺失加上整体主线剧情逊于前两部,给这部剧减分不少。但平心而论,第三部依然值得一看,毕竟光看铁三角斗嘴、卖萌、唠家常就值了,而且这一部加大了喜剧的份额,名场面颇多。 首先说陆琳琅这个角色。 陆琳琅是代替小月的角色,代替一个粉丝无数的角色,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就相当不讨喜,会让很多观众带着抗拒甚至厌恶情绪看下去。其次,在第一单元中她是个身负冤案、才华出众的女子,但随后的章节里又换为小月的性格,两者间有明显的割裂感。所以这个角色天生就带有缺陷,观众接受起来也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个角色,甚至否定整部剧。抛开主观情绪之后,其实张庭的颜值和演技完全是在线的。 这一部主线剧情整体不如前两部精彩,节奏略显拖沓,不过喜剧效果很好。 第一单元可以说是相当拉闸了,跟上两部差了不少。第二单元倒还不错。第三单元有点悬疑剧的味道,案子一直没有明说,到最后借老纪之口解谜,算是一种新的尝试,但个人不太喜欢。不过这一单元铁三角摆摊那一段儿很好笑。第五单元以感情戏为主,但赛花红的颜值不太够,很难相信她能让铁三角都为之动心,个人感觉也一般。 但第四单元辨奸计相当精彩,是我四部里最喜欢的单元之一。单元反派德祥智商在线,他和和珅的联盟可以说是老纪几部以来最强的对手之一,甚至这个十恶不赦人最后还捡到一条命。俗话说君子难敌小人,有心算无心之下,即便是老纪这般精明机敏,这一次也是屡遭重创,一个清高文人被众人在大清早堵在妓院门口,被心上人在妓院床上逮个正着,被皇上赐下罪衣罪裙等等。而最后老纪几乎是赌上性命为百姓发放赈灾粮款,扼住和珅的命门,但却想不到,皇上为了和珅,放下身段,亲自求他放过和珅。难以想象老纪的内心会多么悲苦,自己用尽浑身解数终于看到扳倒和珅的希望,但皇上却坚定的站在和珅面前,化解这一切。老纪太难了……这一单元确实好看! 总的来说,第三部绝对值得一看。但接受不了小月离去的直接看第四部就好了。(虽然小月已经变成胖月了) 不说了,我看第四部去了。 小月啊,我来喽!!! 这种表演形式只是戏剧中的一种,肯定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我很喜欢这种喜剧效果,就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很用心的编剧,很吸引人,但这种受众很少,我觉得只有真正懂得人才会欣赏才会支持,跟风黑真的很恶心,希望看这个电影的人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态去看,表演形式不喜欢可以求同存异啊!不一定要骂呀?!我希望我没能有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这种表演形式只是戏剧中的一种,肯定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我很喜欢这种喜剧效果,就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很用心的编剧,很吸引人,但这种受众很少,我觉得只有真正懂得人才会欣赏才会支持,跟风黑真的很恶心,希望看这个电影的人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态去看,表演形式不喜欢可以求同存异啊!不一定要骂呀?!我希望我没能有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冲着蒋勤勤去看的,不出意料地被她的演技震撼到了。曼璐 从 前面对家人做出的重大牺牲 到 后面的 与祝鸿才狼狈为奸的自私 再到后面的 低声下气的努力和挽回 都让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曼璐太不容易了…相比曼祯,可能有许多人会觉得她更可怜,她的确是,可是我无法忘记曼璐在老家本差点要和初恋订婚却被人认出来是舞女 然后不顾奶奶的劝阻走下河里 边走边说自己 跳进河里 洗的干干净净的就不会被人嫌弃了…还有她 冲着蒋勤勤去看的,不出意料地被她的演技震撼到了。曼璐 从 前面对家人做出的重大牺牲 到 后面的 与祝鸿才狼狈为奸的自私 再到后面的 低声下气的努力和挽回 都让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曼璐太不容易了…相比曼祯,可能有许多人会觉得她更可怜,她的确是,可是我无法忘记曼璐在老家本差点要和初恋订婚却被人认出来是舞女 然后不顾奶奶的劝阻走下河里 边走边说自己 跳进河里 洗的干干净净的就不会被人嫌弃了…还有她的临终前那一番话 她对祝鸿才说“你可以抱抱我吗”结果当祝鸿才的手臂想要伸过来抱抱她,她却立马用自己的最后一口气 拼命咬住他“你毁了我的一辈子,也误了曼祯!”…… 心疼曼璐,在我心里她是主角,蒋勤勤的曼璐让我看的不禁流下泪水,相比之下林心如的曼祯 只是让人觉得她太惨了 。
杨怡其实是演得很好。这点真的。我觉得观众都应该有共识吧。台词、眼神、表情,都可以说很到位了。其中,台词是三者中最好的。
至于很多人不喜欢唐冰冰,我认为与她的性格有关:开朗、独立、男孩子气、喜欢多管闲事、有时还比较冲动。
但是,我也必须要说,很多人讨厌唐冰冰,跟国语配音也有很大关系。国语配音的唐冰冰,语气生硬,比较凶;但是我看的是粤语版,
杨怡其实是演得很好。这点真的。我觉得观众都应该有共识吧。台词、眼神、表情,都可以说很到位了。其中,台词是三者中最好的。
至于很多人不喜欢唐冰冰,我认为与她的性格有关:开朗、独立、男孩子气、喜欢多管闲事、有时还比较冲动。
但是,我也必须要说,很多人讨厌唐冰冰,跟国语配音也有很大关系。国语配音的唐冰冰,语气生硬,比较凶;但是我看的是粤语版,从头到尾,杨怡这个角色,虽然性格像男生,但是语气、声音却一点也不凶不生硬不冷漠不让人讨厌。相反,我觉得她说台词很有一种感染力,该义愤填膺之处,该难过煽情之处,都很真挚,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台词是最好的体现。
不过第四集,我还是很期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它是3D版本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无比惊讶的是这类影片怎么会被引进的?僵尸、血浆、暴力!这些不都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一直最
不过第四集,我还是很期待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它是3D版本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无比惊讶的是这类影片怎么会被引进的?僵尸、血浆、暴力!这些不都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一直最为顾忌的吗?看来改革开放果然不是盖的,如此看来,成人电影进入大荧幕已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
电影没让俺失望,3D特效毋庸置疑!
尤其是米拉和艾丽在公共卫生间与生化巨人的一场贴身肉搏,复杂的拍摄组合,尤其天女散花般的垂直喷水大大强化了三维的透视力度。
我做了细致的比较,第4排的效果绝佳。
强劲的电影原声,恢弘的音响振荡,此刻依然回绕耳边。
动作戏酷的不得了,米拉因此也正式取代了朱迪在我心目中一姐的地位。
色彩,暗灰色,世界末日的暗喻。
期待下一部,还要3D的,还会看上三遍!
首先从金秀贤开始,个人认为他接这个剧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在《星你》火遍中国之后太多人都看着他下一步该怎么走,无形之中给他和团队造成了一定的外界压力。事实上他在大荧幕小银幕上的涉猎无论是剧本题材还是角色风格都很多样化,每一步都走得很稳且步步向上,立足于韩国本土市场,《星你》的海外效应某种程度上是无心插柳的效果。因此这部一年多后的回归之
首先从金秀贤开始,个人认为他接这个剧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在《星你》火遍中国之后太多人都看着他下一步该怎么走,无形之中给他和团队造成了一定的外界压力。事实上他在大荧幕小银幕上的涉猎无论是剧本题材还是角色风格都很多样化,每一步都走得很稳且步步向上,立足于韩国本土市场,《星你》的海外效应某种程度上是无心插柳的效果。因此这部一年多后的回归之作选择了一个从题材到拍摄手法都非常具有韩国特色的剧本,并饰演了一个好欺负的新入社员角色,不得不说是一招好棋,避开了人气和演技双重风口浪尖的同时又可以挑战新的领域。
回到这个剧本身,开播之前各路消息很多,说这是韩剧一次全新的尝试,集中于艺能局真实生活,不同于一般韩剧的节奏风格,播出时间换挡,总之在抛出一些信号提高关注和期待的同时也给可能的缺陷留足空间。说实话韩剧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尝试新鲜事物,题材方面的改变最容易也最多样,从刚出的第一集来看确实做到了基本叙事结构拍摄节奏风格手法的创新,也是很棒的尝试和突破。不管是为演员还是为编剧而来或是单纯追剧爱好者,刚刚开始可能有些不适应,用更平和的心态和开放的态度说不定能收获更多惊喜。
这部剧的中字版权签给凤凰天使,结果由于某些原因可能会耽误中字版的及时发布。看完无字版最大的感触就是这真的是一部非典型韩剧,明显一点就是BGM的运用,大片大片的独白没有垫乐很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力和带动氛围的能力。第一集基本的故事结构和人物个性都带了出来,新人小白被卓大姐吼的晕头转向,卓大姐跟cindy的针锋相对,罗PD的节目遇到瓶颈,有种不安、焦躁、郁闷的氛围,自己看剧期间都不知道喊了多少次???~
第一集暂时没有loveline的展开,到现在还没理清这个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期待后续展开吧!
P.S有没有发现卓艺珍让一个PD把cindy公司代表叫过来的那个情节,小PD是星你里面的导演助理,healer里面的记者跟班,这娃95年的年纪生生长了张85年的脸啊好像也是个受气包角色哈哈哈!为了IU特地参演这部剧真是萌萌哒!
这件事我一直记得,也满心感慨,所以当讲述植物人恢复部分直觉的电影《爱情不等式》上映时,自然
这件事我一直记得,也满心感慨,所以当讲述植物人恢复部分直觉的电影《爱情不等式》上映时,自然第一时间来看,这不是一部科幻片,而是相对写实的电影作品,那么男主角何以成为植物人、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遭遇,能够让他恢复知觉?是影片一个很重要的看点,也是我最想知道的。
《爱情不等式》有一个非常完整且细腻的故事,高洋和周昕妤饰演的张凤兮和徐晓蔓都是忙人,两个人经营一家盲人按摩店,两个人在平淡的生活中对男女情爱充满了懵懂和好奇,随着剧情的推进,张凤兮认识了前来乌镇写生的画家王平安,而晓蔓则和送快递的小老头展开了一场难以定性的爱情,突然有一天,王平安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他的女朋友就此离开了他,张凤兮毫不犹豫的承担了照顾他的任务。
影片有很多镜头聚焦在张凤兮和成为植物人的王平安朝夕相处,她为他擦洗、按摩,给他唱歌,在手指触碰肌肤的特写中,能感受到溢出银幕的温暖和人情味儿。一个看不到他长相的盲人,一个感知不到或只能微微感知到一点对方的植物人,尽管在她的脑中不时有憧憬,有对未来的幻想,但我想更多的是基于人的良知和同理心,影片中对两个姑娘有背景介绍,她们都是被无腿妈妈收养,长大后开了按摩店,过上了自食其力、有尊严的生活,所以在她们心里,很清楚知道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被人拉一把、帮一下的重要性。我也查了一下资料,无腿妈妈许月华收养100多个孩子确实有真实人物的原型,这使得影片极具现实意义,也让人备受感动。
当然,在宣扬照顾植物人、使其恢复知觉的正能量的同时,影片也不乏批判意义。王平安的女朋友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放手而去,当她听说记者为王平安捐款,得到了不少钱的时候,又转身回来,并且还将张凤兮告上法庭,这让两个人物呈现了鲜明的对比——张凤兮眼睛看不见,可心里是光明的,平安女友虽然眼睛看得见,但心里已经被利欲蒙蔽住,早已没有了良知。而影片温暖、舒缓的节奏,至此突变,变得紧张、冲突不断,且充满悬疑性。怀孕的张凤兮该何去何从?这场官司会不会输?恢复了部分直觉的平安能不能醒来?影片的有趣之处在于,观众的这些疑问,有的给了答案,有的则没有,开放性的结尾,留给人很多的思考空间。
而影片另外一个看点是精准的展现了盲人的现实和心理世界,而上一次看聚焦盲人的电影还是《推拿》,作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可见关注他们的作品之少,从而也体现了《爱情不等式》的重要性。两个女演员把盲人演的很精准,特别是高洋,无神的双眼和肢体动作,看上去和盲人并无二致。也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张凤兮会愿意照顾只接触过几次的平安,晓蔓会爱上不三不四的小老头,我想,应该是因为盲人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们会在意、也会愿意真心对待接触到的每一个人,所以盲人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希望《爱情不等式》的上映,能让盲人得到更多的关爱。
故事以一位“闲二代”巩大为和邻居沈小红的恋爱故事为主线,并加入秦方这个“第三者”的角色,上演了一出欢喜三角冤家恋的精彩戏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恋爱是一个敏感话题,但恰恰是这种敏感为故事制造了很多矛盾冲突和喜剧包袱。巩大为和秦方同追沈小红,是该剧一条非常有意思的桥段。这个过程完全撑起了整部剧的爱情戏,欢乐多多又不乏浪漫感人,而这一切情感戏的发起点都是源于巩大为这个人物。
这个人物很符合当时那个时代的青年形象,头脑聪明、思维超前,还能口吐莲花,是一个类似于北京顽主的形象,这样的人物对于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冯雷来说,自然再熟悉不过。但这个角色又和同类型顽主形象不同,巩大为天性善良,很有事业心,放到现在绝对是个五好青年。在冯雷的演绎下,这个人物被塑造得很接地气,说话轻柔有磁性,办事言语间化解万难,他用非常轻松的表演方式,让这个角色活了起来,同时又能让人被巩大为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这个温良智慧又不失原则的角色,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新一代“国民男友”。
当然,这个角色放在当代环境中,他的励志故事同时值得借鉴学习,特别是他机智的撩妹技巧。剧中,巩大为和沈小红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一次偶然间巩大为发现两家的隔墙上有一处破洞,这也成为两人日后沟通感情的直接通道,这点是秦方所不能比的。放在现代,就是要近水楼台先得月,然后直接建立联系。其次,是需要一场让两人感情升级的事件,剧中巩大为为救沈小红,激斗歹徒并负伤。这直接拉高了他在沈小红心中的伟岸形象,产生感恩之情和愧疚之意,成功让两人感情得到了质的提高。虽然不是策划,但放在现在,这样的事件却是可以策划的。最后,巩大为还送了自行车等珍贵礼物,这招趁胜追击,锦上添花同样值得借鉴,是撩妹技巧中的收尾之式,也让巩大为基本拿下了这朵“带刺玫瑰”!
可以说,冯雷在娱乐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不追求话题,不在意头条,总是希望用作品说话,用角色和来观众进行沟通。正如巩大为这个角色一样,冯雷有着一颗善良的内心,对事业能做到保持一颗初心,可以让人感受到他丰富的阅历和内心的自信和沉稳。无疑,这样的精神值得其他演员学习!
影片的故事取材于汶川大地震前后,一个潜回家乡探亲的逃犯和几年间一直追捕他的警察间的冲突、追逐、信任直至生死离别的感人故事。并且全片都没有出现武警军人救灾的镜头(大概是假定故事发生在地震初期,武警和军人尚未进入灾区的阶段),这也能让影片更加专注于主题的表现。
电影的开篇十分接地气,这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亮点,男主(王警官)用缓慢的步伐漫步在凌乱破旧古朴的街道,原汁原味的四川方言(四川话总是很好听是不?),群众演员的本色表演,将小城慵懒安逸的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王警官在麻将摊前的训话是亮点)。甚至直到男主一拳”打出“地震时,观众都不知道这会是一部以大地震为背景的影片,这也让电影在地震前后两个阶段呈现出迥然相异的风格。
作为一线影星,林心如高水准的演技可圈可点,她饰演一个来小城旅游的外来者,这部分的化解了她和整个故事环境和背景的不协调。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这个角色在这整部影片中呈现出的突兀感,至于与逃犯之间产生的情愫,更是显得仓促和怪异,这是影片的一大败笔。
影片的后半程逐渐回归了主旋律,最终以王警官牺牲,逃犯幡然醒悟结束。这样的结尾并不出乎意料,毕竟考虑到身为体制内的一员固有的局限,我们不能期望黄宏有更大的突破和飞跃。但相比无数傲慢的所谓职业导演们纯粹为了圈钱的商业烂片,黄宏通过这部电影所表达的对观众的真诚值仍然得我们敬佩。
不为什么,只是这节目确实让我体会到明星谈恋爱的不容易,也体会到爱情在三个月中像烟花一样绚丽的绽放和之后无言的沉寂。
从第一季看下来,记得最早的时候很容易入戏。当时林心如和刘雯那两对很多人喜欢,我反而一开始印象最好的是乔任梁和徐璐
不为什么,只是这节目确实让我体会到明星谈恋爱的不容易,也体会到爱情在三个月中像烟花一样绚丽的绽放和之后无言的沉寂。
从第一季看下来,记得最早的时候很容易入戏。当时林心如和刘雯那两对很多人喜欢,我反而一开始印象最好的是乔任梁和徐璐,大概真是当成了偶像剧,觉得两个有活力的小年轻很般配。乔任梁在车子里唱可爱女人的画面现在还记得,只可惜似乎没两年就殒命家中,让人实在是唏嘘。节目最后和徐璐那场扮演的婚礼,居然是成了他的绝唱。刘雯在第一季也是让人觉得很认真,大家都说她没有综艺节目的经验,不会演,我也相信她一定是有付出一些真心在的。
到了第二季,认识了魏大勋李沁,见证了全程甜蜜的陈柏霖和智孝,也看到了前期尴尬无比最后竟然最和谐的宇宙组合。
说实话,现在回看前两季的几对,结合后来的新闻和帖子,感受已经大不一样。林心如和任重的不和谐现在看来非常明显,如今嫁给霍建华的林心如,想来当年是无论如何看不上任重的。乔任梁和徐璐私下关系不和也是传的沸沸扬扬,粉丝也彼此不待见。而刘雯这对呢,当时还真的以为他们也许会有结果,想着世界名模配个一表人才富二代也算门当户对,可是之后再看微博,大表姐依然满世界飞着参加各种活动,却也早没了崔始源的消息。
陈柏霖和智孝,现在看来也确实是“综艺感十足”的一对CP。赚够了大家的期待,回想起来却觉得看上去两个人是没有投入那么多真情。魏大勋李沁同理。魏大勋倒是讲过“你说我们做节目最后做成领证”这种话,现在看来也只是戏言罢了。余文乐和周冬雨这对气质完全不搭的CP,跟谈婚论嫁也是搭不上边,但是两个人性格都算是真诚,后来看余文乐微博还晒过几次和周冬雨的合照,两人成了不错的朋友,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
两季做下来,到了第三季,其实我觉得节目组有些改动是有在想的。一开始选择约定的时间要谈多久,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我很奇怪要是明道王鸥真的中途夭折,节目还怎么播下去。第二个就是在配对上似乎也是有认真考虑,这一季的两对明星CP都没有让人觉得有明显的违和感。我记得第三季一开始就说明道之前就有被邀请,但是没有合适的配对,说明配对还是考虑过的——其实配对真的决定了80%。像明道王鸥这种一个82一个84,身家颜值也都配得上对方,起码客观讲成功概率大了不少,比起第一季的林心如任重和第二季的余文乐周冬雨,都好得多。
这一季基本上就是王鸥明道颜值咖位担当一路期待到尾,潘玮柏和吴昕年纪轻没什么负担渐入佳境。这节目还很屌的就是总在两个人刚有点感觉的时候就停播,靠着分别赚够观众的一大把眼泪。这也是为什么郑凯这种情侣CP,感染力少了很多的原因。
最后一期四个人全部落泪,吴昕应该是动情最多的那个,毕竟自己的生活圈子也很小平常也宅,这么一段恋爱打到自己身上,是真的有在投入。特别是问潘玮柏的那个问题,你当时说交往是认真的吗,这问题一出口,就……其他三个人,我也宁愿相信王鸥和明道也是有在认真的,毕竟王鸥那么美,明道看上去也能满足王鸥的要求,还很贴心,两个人年纪也都不小了。潘玮柏看不出来,感觉也认真,但是最后一集又表现很奇怪。
其实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一年之后来看就清清楚楚,就像前两季一样。要是真能像宋慧乔宋仲基那样出一对CP,也算是给观众们一个相信爱情的理由了。
回到一开始说的,为什么明星们修成正果不容易?一方面有时候这节目就仅仅是个节目,另一方面搁在他们之间的沟也一直不小,特别是很多现实的情况。就好像一个大陆一个韩国,或是一个大陆一个台北,平常都没什么交集,节目结束之后还能怎么进一步交流。或是像余文乐,给他配一个90后还在事业打拼期上升期的周冬雨,也不可能为他谈婚论嫁生儿育女。
推开了讲,这些沟渠在你我中间也一样。有两方都动心,就已经难上加难了。相处之后性格的不合适,或者是现实条件的不匹配,也耗尽了很多人的感情。
所以我有时候愿意看这种综艺节目,也不去想背后的利益纠葛。让我看一段美好的爱情,相信美好也会发生到自己身上,开开心心的,就够了。
至于被嘲笑男生还看这种节目的……大概他们是不知道男生除了幼稚,还有少女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