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44885
  • 学习懂你
    2014/6/26 22:11:46
    纠结的剧情
            说实话,冲着海清来看本剧,自从看了《后厨》后,喜欢上海清的转型,是那么的单纯、直率、坦白、面对事情的心态等等,我想海清也是希望自己生活中的性格类似于这种,如果一个演员的演技非常好,非常棒,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觉得这种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能勾起自身回忆,简洁的说就是本色出演。《后厨》是轻喜剧,剧情贴合实
            说实话,冲着海清来看本剧,自从看了《后厨》后,喜欢上海清的转型,是那么的单纯、直率、坦白、面对事情的心态等等,我想海清也是希望自己生活中的性格类似于这种,如果一个演员的演技非常好,非常棒,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觉得这种人物性格,故事情节能勾起自身回忆,简洁的说就是本色出演。《后厨》是轻喜剧,剧情贴合实际,包括演员角色的拿捏相对来说符合剧型,能让观众的心能跟着剧情走,跟着角色走,这才是好电视,好电影。
         那么《抹布女也有春天》剧情也很不错,人物关系巧合运用,但是抹布女的角色,造型,性格,会给人感觉,与标题不太相符,只是很简单的通过剧情的条条框框来体现人物的性格,演员一味的按部就班,这是不够的,演员的演技微碰轻喜剧的底线。
         剧情方面呢,普遍出现故事情节发展过于速度,纠结,简单,浮夸,个人觉得,这部剧更适合于未婚人群观看,观众的市场被局限化,当然不得不承认这种剧情,人物关系,确实辛苦了编剧老师,最让人无奈的就是,主编编出的故事情节与后期的拍摄创作站的不是一条线,这是主编们最头疼的事情。
         《抹布女也有春天》开播后出现的最主要的状况是,剧情的开头只是很局限的吸引,导致有些观众群体只看之前几集,就产生弃剧心里,中间部分抛出的故事情节比较拖拉,(有点泰剧类型)又让一些观众群体产生,耐力不足而弃剧,最后结尾比较浮夸。又让一部分观众群体弃剧,剧情抛出心酸剧段的情节方面表达不太理想,普遍存在剧情交代不明确。
         一个电视,一个电影凝聚着一群创作人员的辛酸历程,当然我觉得既然是辛酸历程,那我们就要更好的去把这部电视,电影,拍好,还是那句老话,能让观众的心跟着剧情走,跟着角色走,这才是好电视,好电影。演员也是一样,不能单单依靠故事情节的条条框框,去体现人物性格,自身方面也是要下功夫的,最好的演员无异于本色出演。国产片越来越多了,希望不要仅仅的为了商业化,一个电视,电影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大众人群学到东西,悟到东西,得到东西。
         同样,感谢《后厨》让一部分青年找到自身目标,做一名好厨师。感谢《抹布女也有春天》又一部分青年找到自身目标,做一名好的维修师。中国的电视、电影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它确实能传递正能量,加油!
    【详细】
    67171118
  • 上豆瓣
    2022/9/4 20:38:23
    怀旧悬疑剧TVB版《包青天》

    今天晚上心情很好,想起来小学的时候,看过一个特别版电视剧《包青天》,那就是香港TVB版电视剧《包青天》。 不同台湾版,香港版剧情紧凑,不拖拉,而且是我喜欢的单元剧,几集就是一个故事,当年我还小,记得一个单元人皮面具,吓得我不敢睡觉,现在来说,很多新版本包青天根本没有办法和以前老电视剧相比,除了怀旧,发现确实有精彩之处。狄龙包青天更加沉稳,黄日华展昭更加英勇

    今天晚上心情很好,想起来小学的时候,看过一个特别版电视剧《包青天》,那就是香港TVB版电视剧《包青天》。 不同台湾版,香港版剧情紧凑,不拖拉,而且是我喜欢的单元剧,几集就是一个故事,当年我还小,记得一个单元人皮面具,吓得我不敢睡觉,现在来说,很多新版本包青天根本没有办法和以前老电视剧相比,除了怀旧,发现确实有精彩之处。狄龙包青天更加沉稳,黄日华展昭更加英勇,值得推荐!

    【详细】
    14628210
  • 崔汀聊影视
    2015/1/28 11:49:45
    《热血男人帮》影评:偶像明星陈翔的银幕大招


    《热血男人帮》的精彩在于找对了演员,陈翔作为歌手出道,演绎一名热血的音乐青年就是本色演出。与他搭戏的英达和戴立忍,也是影视界多才多艺的典型代表,有实力派坐镇,偶像派明星陈翔的演出也不会露怯,整部电影在有趣、紧张、兴奋的情绪中观赏完毕,综合评价一句,就是很精彩。

    歌手转型大银幕的电影作品不胜枚举,《热血男人帮》却没有流俗和从众,影片确实以一个很出色的故事立住了脚跟。电影


    《热血男人帮》的精彩在于找对了演员,陈翔作为歌手出道,演绎一名热血的音乐青年就是本色演出。与他搭戏的英达和戴立忍,也是影视界多才多艺的典型代表,有实力派坐镇,偶像派明星陈翔的演出也不会露怯,整部电影在有趣、紧张、兴奋的情绪中观赏完毕,综合评价一句,就是很精彩。

    歌手转型大银幕的电影作品不胜枚举,《热血男人帮》却没有流俗和从众,影片确实以一个很出色的故事立住了脚跟。电影讲述一家大食堂的厨师长赵群(陈翔饰)面临关门大吉的窘境,只好拜托长辈老铁(英达饰)去想办法筹钱维持食堂运营。但老铁也无计可施,最终老铁和赵群突发奇想利用组乐队来赚钱。陈翔这次的表演很出色,电影成片质量也很多,这也会成为陈翔的第一部银幕代表作品。


    《热血男人帮》的故事,讲得其实就是一群老男人和一个年轻人共同对抗逆境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不是那种单纯为了励志而励志,影片整个的基调仍然是喜剧式的。陈翔在片中以冷酷的性格来塑造人物,负责搞笑的是英达和戴立忍,对于这两位老戏骨,演喜剧根本驾轻就熟。虽然陈翔不负责搞笑,但是片中很多喜剧桥段也没他不行,他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搞笑的氛围中,仿佛一个冷面笑匠。

    笔者个人很喜欢戴立忍在片中的表演,他饰演一名理发师老阎,擅长弹奏琵琶。赵群他们组织了一个摇滚乐队,老阎坚持要参与其中,一曲《十面埋伏》弹奏的荡气回肠,当场就把赵群等人给震住了。没想到,民乐和摇滚乐就这样和谐地在一起了,而且效果非常震撼。

    戴立忍在片中是一个唯唯诺诺的理发师,不敢丝毫反抗自己的妻子,是个妻管严。以往看惯了戴立忍在电影中饰演黑道大哥等霸气的形象,这次他饰演个中年怕老婆的男人也毫不违和。理发师是他谋生的行当,他的最爱当然还是弹琵琶。在这个人物身上,能看到很多今天中年人的生活状态,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但大家几乎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每个人都需要释放的出口,当老阎遇到赵群的摇滚乐队,他知道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来了。

    与老阎相对的,就是陈翔饰演的赵群,这个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但真的就是个穷人,没钱的他,对保卫食堂是一筹莫展。赵群这个角色就是当下青年人的一种写照,年轻有活力,但因为没有财力而在生活和事业上遇到困境,不过这种情况古往今来都很普遍,就看年轻人如何去面对这种困境。
    或者片中的老铁是最乐观的人,英达这个角色在片中精彩台词不断,他只要一登场就容易引起笑声。许久未见英达在大银幕上这么认真的演出,功力不减。《热血男人帮》这部电影或许也给了另外一个启示,那就是很多中年演员的表演功力深厚,但现在的电影往往忽视中年演员,如果能在电影中找到几位合适的中年演员配戏,得出的效果是会有惊喜的。
    【详细】
    73591134
  • RA!DEN
    2018/3/12 13:46:01
    食物之下
    今天看了个纪录片,名字叫 ugly delicious,里面讨论了各种食物在美国的变化,全球化以及它的各自起源和文化影响。 第一集讲述的披萨的故事,披萨这种起源于意大利的食物逐渐成为了美国的主流食物,并且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 Americans eat approximately 100 acres of ...
    今天看了个纪录片,名字叫 ugly delicious,里面讨论了各种食物在美国的变化,全球化以及它的各自起源和文化影响。 第一集讲述的披萨的故事,披萨这种起源于意大利的食物逐渐成为了美国的主流食物,并且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 Americans eat approximately 100 acres of ...  (展开)
    【详细】
    9219250
  • ポラリス
    2023/2/22 21:53:04
    90%的好片

    (后半段纯杠,虽然似乎以现在视角评判老片子有点过分,但是还是想说一下。)

    这部古早的动作电影,一直到真真救马义之前都是极好的片子,当然后半段剧情崩坏也不影响这是我心中最好的剑斗片。

    从打斗的设计,于老爷子不愧是最后的剑圣,一套双手剑耍得已入化境。而其中一段两人腰捆绳子的动作设计,如果有看过许多动作电影的朋友都会知道,这种两人强绑定的设

    (后半段纯杠,虽然似乎以现在视角评判老片子有点过分,但是还是想说一下。)

    这部古早的动作电影,一直到真真救马义之前都是极好的片子,当然后半段剧情崩坏也不影响这是我心中最好的剑斗片。

    从打斗的设计,于老爷子不愧是最后的剑圣,一套双手剑耍得已入化境。而其中一段两人腰捆绳子的动作设计,如果有看过许多动作电影的朋友都会知道,这种两人强绑定的设定,能设计出很多花活,这部电影也的确做到了。还有车天躲进烟花爆竹铺子,用这些“火器”逼退小卒的设计也很巧妙,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制造出许了多笑点。

    从剧情上说,节奏快,不拖沓,台词不出戏,很好体现了一种乱世中老百姓是时代洪流的牺牲品,即便是强者也无法独善其身的想法。片中马大侠被沟壑中避难的老百姓质问的那一段,真的是句句入心,字字入心。

    但是从后半部分就似乎突然变成了一部喜剧。就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拳击手,整场比赛90%都十分精彩,但在最后收尾阶段却脚下拌窜,掉下台去了。从披麻戴孝的真真一出场就有剧情要崩坏的预感,而且一一应验。

    从观感上说,首先如果马大侠在被问斩这一段就此落幕,即便结局是灰暗,但是很真实体现了一种马基雅维利式的君主,段王爷最后对佛像的一段押韵的rap就是最好的佐证。再不济后面换成红衣徒弟把马大侠的精神发扬光大,推倒段王爷,感觉也比现在这个结局好。其次马大侠眼睛半瞎的设计,在前半部分,很好表现了他即便有一身本领最终还是痛失妻女后的迷茫,而在后半部分则体现了一种类似俄狄浦斯自刺双目,自我屏蔽视觉上的业障而用心去感悟世界,悟出自己剑道的哲理。而这些所有的精彩设计,就像是富有诗意的迷雾,被马大侠恢复了视力的双目所释放的光芒扫了个精光。虽然是有用于后面斩断蜡烛,在黑暗中决斗的剧情设计,但他双目并非完全失明,即便眼疾没有治好,这段剧情也是完全合理,也呼应了前面黑暗中削车天手臂上蜡烛的剧情。

    从剧情逻辑上说,一个如此生性多疑的段王爷怎么会在离自己那么近的地方,叫人把一把利剑交给明显已经醒悟的真真。而且若是手拿利剑的真真转身把段王爷刺死,再领便当,而马大侠爆无双杀出重围,似乎更为合理。再者就是后面的武力崩坏过于严重。红衣徒弟,一个被马大侠自己盖章认定与眼明的自己也有的一拼的强者,一个能率领众弟子挡住段王爷的骑兵还能全身而退的战神,最后却跟一个无名小卒还要死斗。而段王爷,一个开头被这个虎爪链锤(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重伤的人,最后却用这武器与剑圣做生死决斗,还差点赢了,只能说段王爷才是真正的练武奇才。而剧情上最悲哀的莫过于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现在三足都没了,又回归多方势力各自割据的混沌,所以马大侠最后做了啥,似乎这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详细】
    150021189
  • 奥嫫
    2020/5/22 23:11:11
    三.闯祸精.伟光正.玛丽苏.公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剧开始流行那种闯祸精+伟光正+玛丽苏女主人设,单独看来都没问题,谁人身上还能没点特质?但奇就奇在同时拥有:一个人她既爱到处闯祸惹麻烦(而且惹的麻烦通常还不小)同时又能伟大光明正直,而后者直接导致男主爱上了她。什么?你说前者?别闹,一个合格的玛丽苏男主他怎么可能认真地觉得女主在闯祸?他只会认为这个小可爱她又淘气了!

    认真说一下这部剧吧。其实开始,我是抱着期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剧开始流行那种闯祸精+伟光正+玛丽苏女主人设,单独看来都没问题,谁人身上还能没点特质?但奇就奇在同时拥有:一个人她既爱到处闯祸惹麻烦(而且惹的麻烦通常还不小)同时又能伟大光明正直,而后者直接导致男主爱上了她。什么?你说前者?别闹,一个合格的玛丽苏男主他怎么可能认真地觉得女主在闯祸?他只会认为这个小可爱她又淘气了!

    认真说一下这部剧吧。其实开始,我是抱着期待的。从b站的安利视频来看,开头就是女主角英姿飒爽地出场,当街强抢帅哥就直接拜堂成亲。一个字——“爽”。我立刻吃下了安利,当晚就美滋滋的开始追剧。发现是编剧穿书成女配,开着上帝视角从炮灰女配上位成为女主的设定。可以,爽点和笑点还在,继续。中途偶有一些bug,但没关系,无伤大雅。

    然后,龙骨的剧情猝不及防地开始了。

    我开始懵逼。你怎么突然和男主那么亲密无间生死与共了?你一直不是很惜命吗?你的目的不是为了活到大结局你二姐继任的那一刻穿越回现实世界吗?怎么突然就能为了一个之前连亲近都算不上的男主和你的母亲城主大人对着干?连郡主的身份都不要了。好像生怕气不死你母亲。而这位你与之对抗的母亲,虽然高高在上,日理万机,但她能因为你生病而彻夜守在你的床前,等你醒来,还亲自给你喂药。

    紧接着的炸福脉剧情,就更神了。女主你忽视母亲的关心、大姐的残疾,也不在乎二姐在你逃跑之后处境会多艰难,但你会突然在乎起那些你压根就不认识的旷工的死活。多么的伟光正:一个人不关心亲人,倒是能关心起陌生人;一个人体会不到亲人的失望和痛苦,倒是很能跟陌生人共情。

    神了。

    搞的好像只有亲人是工具人,过个场子,不会难过,伤就伤,死就死,而其他人才是有血有肉需要认真对待的存在。

    继续说炸福脉。炸就炸吧,福脉再怎么重要,后果再怎么严重,女主角可是开着上帝视角的编剧啊,她怎么可能不知道怎么解决?然后我发现她真的不知道。她突然间就变成了一个懵懵懂懂、有勇无谋、不顾后果、总之先干的小傻瓜,跟我一样有很多问号。

    ???

    然后,石油是吧,它就这么从炸开的地方流出来了,出来了,来了,了……然后她就从灾星变成万人拥戴的王者。

    烦。

    ————————分割线————————

    出现了一些神奇的评论,以后可能还会有,所以有必要补充说明一下:

    1,不要扮演理中客。观影体验就是主观的东西,代表自己说话就好,喜欢与不喜欢都是。别动辄就扯一个大类出来。无论把自己投进多大的一个群体,自身分量不变。

    2,关于“如果一昧的批评,以后还怎么区分烂片。”该剧已经7.4的高分了,哪来的一昧的批评?是觉得好评还不够才对呀。另外,怎么还影响未来烂片的区分了?烂、更烂、非常烂、极其烂、烂到瞎……要多少种烂就有多少种烂。别担心这个,否则你下次还得担心某部片子评价太好了,如果一昧的赞扬,以后还怎么区分好片?

    3,关于“引战”。如果你把豆瓣平台认定为是一个战场,你所不认同的发言都是敌军、黑子、别有用心者。那么你往哪看都是战场,忙不过来的。

    4,7.4的高分就说明它让大部分的观众喜爱。而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也认为它不值得这么高的分数,但我并不会因此给它一星,因为它在我心中就是两星。我更不会去费劲让谁降星。总之谁也别劝谁,大家都挺坚持自己的,而口吐芬芳就更没必要了。

    ——————无奈地再次补充——————

    1,关于“还认真起来了,带脑子看你就输了”。这一条专门写给乐于标榜自己能不带脑子和不认真看剧并凭此获得了快乐、偏偏还尤其喜欢教人怎么看剧的人。如何看剧是个人自由,千人千眼,不带脑子就不带,但这离奇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2,关于“本来就是沙雕剧,又不是正剧,非要拿正剧的标准去要求它做什么?”我不知道持这种观点的人为什么要把该剧的负面评价归结于别人拿了它跟正剧作比较。真的只是就剧论剧觉得它不好看而已,这跟它像不像正剧有啥关系???不好吃跟它不像??有关系吗?另,无论它到底是个什么剧,只要它有商业性质,以此盈利,它就该承受相应的“要求”,这种“要求”面向的是它自身,而不是它要“像正剧”。

    【详细】
    126131774
  • 北海-轩辕十四
    2011/6/10 22:22:37
    日本史料的中国地雷战:伤亡14人 还没见到八路,送给某些无知无畏的人
    日本史料的中国地雷战:伤亡14人 还没见到八路
    2011年05月31日 10:18
    转载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日本人制作的有关“中国地雷战”的战史插画

    《退后一步是家园》是知名作家萨苏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系列的第三部,以全新视
    角,从日本的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以灵动诙谐的文笔,将这段
    日本史料的中国地雷战:伤亡14人 还没见到八路
    2011年05月31日 10:18
    转载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日本人制作的有关“中国地雷战”的战史插画

    《退后一步是家园》是知名作家萨苏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系列的第三部,以全新视
    角,从日本的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以灵动诙谐的文笔,将这段
    沉重激昂的历史,鲜活形象地展现给读者。书中还保存了大量日方拍摄的历史照片。通
    过日方史料和中方记载互证,或重现,或填补了不少中国军民抗敌卫国的珍贵历史事迹。

    遍地八路

    在研读日方史料中,会发现“八路军”、“新四军”字样出现的频率很高,说明了其抗
    战的积极和对日军造成的重大威胁。有些史料的内容会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例如1937年
    9月中旬,一名日本记者遭遇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每日新闻》的记者安井次郎在河北
    战地追随日军进行采访的时候,在固安被俘,因为他是非战斗人员,经过教育后并未将
    他作战俘处理。安井后来乘隙逃脱,按照他自己描述,被俘以后,被当地的人带到固安
    城下,那里有一个院子,上面挂着一个牌子,部队番号很奇怪,从来没有见过,是什么
    呢?三个字———“八路军”。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八路军是在8月23日到25
    日之间才完成了改编的工作,这个时候的八路军主力还在陕北,行动最快的115师也还
    在向山西战场开进之中,如何在固安出现了“八路军”呢?

    经过考证,才知道,当时在河北各地,原来的共产党游击队和共产党抗日武装都已经开
    始纷纷采用八路军的番号,比如说当时活跃在河北省平乡县,一直对国民党进行兵变工
    作的孙光瑞,就拉起他的武装用上了八路军的番号。所以安井次郎在9月份遇到八路军
    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日军当时对八路军的情报十分重视,战中曾连续出版《赤色中国》、《赤色支那之究明
    》、《根据地问题》等图书和资料集,来描述分析八路军的构成和作战模式。甚至有一
    名日本记者还曾经写了《延安水浒传》,把八路军新四军的一百零八位领袖与水浒传一
    百零八将相联系,其情报之细致,研究之深入,令人刮目相看。

    侵华日军眼中的地雷战

    电影《地雷战》是我国经典的抗战题材影片,同时也是一部当时民兵们经常使用的教学
    片。作为八路军在华北抗战中的重要战术之一,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脍炙人口。
    但是,历史上地雷战的真容,却一直不甚为人们所了解。甚至一度有人撰文,称《地雷
    战》是“科幻影片”,真实的历史上地雷战对日军几乎没有威胁,反而常常误伤自己人
    云云。




    华北民兵埋设地雷(新华网图片)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怪论,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今天的人们对当年的战争渐渐
    失去感性认识,于是有人便借机来“打扮历史”;另一方面,地雷战和台儿庄、平型关
    这样的一次性战役不同,它的战果分散,每一次给敌方造成的杀伤有限,不大可能被记
    入对方战史,因此难以证实。缺乏敌方史料对战果的证实,是地雷战真相难明的一个重
    要因素。

    然而,如果看曾直接和八路军周旋作战的日军下层官兵的回忆,就能够比较清楚地理解
    他们对于地雷的恐惧。

    原日军独混第5旅团第12独立警备队卫生曹长桑岛节郎,无疑就是这些日军下层官兵中
    的一员。1942年,桑岛被征召从军,到山东与中国抵抗力量作战。1945年日本战败时,
    桑岛等日军从八路军的重围中拼命杀出,沿胶济线撤退到青岛,并从青岛乘船回到日本
    ,1946年复员。他所做的战时回忆录《华北战纪》(日本图书出版社1978)中,多处谈
    到了八路军地雷战的威力。

    桑岛的这本《华北战纪》,其中包含大量可与中方战史对照的珍贵资料。例如,他较为
    详细地记录了在中国抗日武装的军事精神压力下,日军历史上发生的唯一一次集体暴动
    哗变事件———馆陶事件;他也认真地记述了反战同盟到他所在的炮楼下进行宣传的经
    历。这些,都是此前研究抗战史料中的空白点。

    桑岛节郎的书中,提到和地雷打交道有好几次。他自述第一次遭到八路军拉发地雷攻击
    是在昭和18年,即1943年4月11日(日本兵喜欢记日记的习惯提供了准确的时间),地
    点是招远县栗下林家。对桑岛来说幸运的是八路军拉雷稍早,他在尖兵后面的本队中行
    进,所以没有受伤。




    日军士兵涂写“小心地雷”的示意牌(资料图)

    还有,1943年4月,日军独混第5旅团以17、19两大队为主力,讨伐在毕郭等地建立根据
    地的八路军5旅第14团(即山东纵队第5旅第14团,团长梁海波)。桑岛随柏崎讨伐队18
    日偷袭据说暗藏八路军部队的莱阳县姜家庄,结果因为向导带错了路,到达时八路军已
    经转移。桑岛作为卫生班长,记录这次行动毫无战果———“虽然向远处转移中的八路
    军发射过迫击炮和重机枪,但双方没有实质性的交火。敌方遗弃的尸体一具也没有,讨
    伐队却有两人重伤,可以说日方损失更大些。”(P109)。两名重伤者之一是第17大队
    第4中队群马县出身的三轮一等兵。他看到老乡家有一筐鸡蛋,伸手去拿,却触发了鸡
    蛋筐底下设置的诡雷。当即被炸断一条手臂。

    而一雷炸死炸伤9名日军的战斗,则发生在1943年5月。5月21日,日军第17大队命令桑
    岛所在的第1中队(柏崎与二三中尉指挥)从招远移驻栖霞县塞里,作为青烟公路上的
    一个警备据点。青烟公路是当时横断山东半岛的唯一公路,也是独混第5旅团的机动大
    动脉。塞里则是这条公路去往蓬莱、大辛店的岔路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栖霞、蓬莱
    两县山地纵横,八路军十分活跃。桑岛写道:“青烟公路在蓬莱和栖霞境内山区的路面
    高出地面六七米,眺望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在山峡之间可见点点村庄,一片和平景象
    ———而这些全部是八路军控制的村子!”(P116)。

    这次移驻过程颇为艰难。21日,桑岛随第1中队从招远出发,走了一个小时,就在陈家
    村和八路军遭遇。我之所以写这一小段,是因为桑岛记载这次战斗和日军交手的是八路
    军骑兵。因为这个地方在山东半岛的东北角,王外马甲的《中国骑兵》曾谈到当时纵横
    华北的129师骑兵团,其作战范围似不及此。桑岛的记录昭示,在冈村宁次指挥日军连
    续进行四二九、五一等大扫荡之后,冀鲁豫的八路军很可能还有第二支骑兵在敌后活动。

    这次战斗以日军迫击炮小队炮击开始(桑岛称八路军马术很好,转移迅速,一发也没有
    击中),到八路军用捷克式轻机枪和步枪在棱线上反击追击的日军,先后打了二十分钟
    ,而后八路军神秘地消失了。日军受到了一定的损失,桑岛亲手用三角巾给一名叫做角
    田秋治的上等兵(群马或大阪人)包扎。由于角田所受为腹部贯通伤,当时无法抢救,
    两个小时后痛苦地死去。为了安抚军心,日军23日派出了女性为主的慰问团到桑岛所在
    的部队演出鼓励士气。




    民兵土法制作地雷(资料图)

    在这次转移中,桑岛也记录了和地雷有关的事情———在一个叫做郭家店的村子附近,
    日军发现路中央树起了一个高2米,宽20公分的木牌,上面写道:“山本联合舰队司令
    长官,已在南太平洋战死。”

    有日本士兵想去移动木牌,被有经验的中队书记官桂曹长制止———“别碰它!”——
    —他猜到木牌下必有地雷。桂曹长从路边的水沟摸过去,靠近木牌,用绳子将其拉住,
    从安全的地方一拖,果然“轰”的一声,如他所推测的那样发生了爆炸。

    桑岛写道:“山本长官昭和18年4月18日因密码泄露,在从拉包尔前往布干维尔岛布因
    基地时,遭到美军战斗机的伏击,飞机被击落而战死。这件事当时在日本国内都没有公
    布,当然,讨伐队的官兵们更是一个人也不晓得。”(P117)。

    用这种方式知道在军中深孚众望的山本大将之死,对独混第5旅团的官兵们来说,颇有
    黑色幽默。

    拉发地雷是日军甚为恐惧的一种战术

    25日开始,日军第1中队开始在塞里东侧一公里处建造炮楼。与此同时,为了掩护这一
    据点的建设,日军17大队派出第3中队(中队长近藤大尉)、第4中队(中队长柴山茂中
    尉)和第1中队携手,由近藤大尉指挥,在塞里周围连日进行扫荡。八路军则回避正面
    战斗,但不时以冷枪冷弹袭扰日军。

    桑岛的卫生班也随讨伐队行动。他这样回忆5月31日夜间出动时发生的事情(P118-120
    )。

    连续参加讨伐已经达到了两个月,这次作战渐近尾声。5月31日夜里三点,部队再次从
    大辛店向西南方出发。我因为过于疲惫,在行军中居然睡着了,而且在昏昏沉沉的状态
    中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把我从梦中唤醒,惊异中抬头看去,正
    看到眼前一根十米高的巨大火柱腾空而起。与此同时,感到我身边有人倒地并发出叫声
    。但是,夜暗中我无法看清他们。三木卫生军曹急忙从军医背囊(日军卫生士官的偕行
    装具,用于放置抢救和应急处置的医疗用品)中取出手电,光线下可以看到约有10名官
    兵倒在地上痛苦挣扎。经过确认,无线电通信班所有人员,包括北拮班长以下9人均为
    地雷所伤。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依靠仅有一支手电的微光进行抢救之困难简直无
    法想象。和枪弹伤、刀伤不同,地雷不规则的破片造成的伤口异常复杂,处置起来可不
    是简单的事情。匆忙中,尽其所能地给所有受伤的官兵注射了破伤风血清和坏疽血清。
    9人的情况全部清查处理完毕,东方的天空已经放亮。此时,才能够从附近的村子招来
    保安队并弄来一些门板充当担架,由两个小队护送伤员后送到大辛店。




    八路军用炊具水壶等制作地雷(资料图)

    由于这一事故(译者注:日军总是把遭到地雷的攻击称为“事故”,而不视为作战也是
    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两个小队返回之前,整个讨伐队只能留在原地休息。这样又足
    足等待了3个小时。仅仅两三名八路军,就把一个大队的讨伐队折腾得狼狈不堪,真是
    不知如何形容才好。

    这次事故遇到的不是普通压发地雷,而是拉发地雷。使用拉发地雷,是八路军作战效率
    很高,而日军甚为恐惧的一种战术。这种战术主要是民兵使用,但华北的日本军队因为
    这种战术产生的牺牲者比比皆是。

    这一战术的作战模式大致是这样的———夜间,监视并发现日军讨伐队从宿营地出发,
    八路军会派出两三名奔跑迅速的民兵,预先赶到日军进发的前方线路上等待。他们在路
    上埋设地雷并盖上伪装网,布置拉火索。为了达到“一击必杀”的目的,他们借助遮蔽
    物在不过十米远的地方隐蔽,其目标通常选择骑马的日军军官。他们会在目标踏上地雷
    的一瞬间,拉发地雷并伴随着爆炸一跃而起,如狡兔般脱离。由于他们熟悉地形,要想
    抓住他们实在并非易事。但是,这种任务,显然如果不是特别敏捷和矫健的人也无法完
    成。

    以大队规模进行讨伐,大队部总会有多名乘马军官聚集在一起,正是攻击的绝好目标。
    昭和17年(1942年)12月,第三次鲁东作战中,第19大队的讨伐队在锯齿牙山的山麓就
    遭到拉发地雷的袭击,当时大队部被炸个正着。虽然大队长池田增雄大佐幸运地没有负
    伤,但大队副官吉田正中尉(死亡),军医官冈志豆雄中尉(重伤),书记官村田藤信
    军曹(战死)等7人均被杀伤。……八路军放过了作为尖兵的第1中队,目标直指本部的
    骑马军官们。但是,因为操作上可能有点迟延,地雷正在紧随军官背后行军的无线电通
    信班脚下爆炸。我则正走在无线电通信班后面,要是走得快恐怕也难免受伤,却是幸运
    地躲过了一劫。

    按照桑岛对此战的说明,这次挨了地雷的讨伐作战,让他对自己体力和精神力的自信大
    大加强。但是,作为大队而言,整个讨伐中一具八路军的遗体都没有见到,在招远的霞
    鸣缴获了两匹被遗弃的中国马,算是最大的战果。而日军自己,却付出了阵亡1人,负
    伤13人的代价。从敌人的眼中所见的地雷战,桑岛的经历,也许正是华北抗战的一个缩
    影吧。

    =================================

    这种拉发地雷的工作模式其实更类似于如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风光无限的路边炸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也有了隐形衣之类的,所以才造成了装备世界上最先进扫荡武器的美国人数千伤亡呢? 但我知道切开的塑料吸管+细铜线这种简单装置不仅炸伤了很多大兵,还有几个拆弹专家也被干翻多,某些"科学家"这么NB赶紧去雷声公司报道吧,人家急缺这方面的“科幻人才".
    【详细】
    49845519
  • breeze
    2020/9/6 2:00:32
    食物人生

    由八个与食物相关的故事组成的剧集。尤其喜欢第一个故事,或许是女主背井离乡努力奋斗的经历更能得到我的共鸣,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她希望她的女儿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希望她的妹妹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虽然不被家人认可,仍然毅然决然的再次出发。第二个故事,虽然我并不能理解故事的冲突点,但它展现出了我想象中的东南亚风情。镜头语言特别美,女主的公寓、玻璃地板。如果有人从下面的街道经过,

    由八个与食物相关的故事组成的剧集。尤其喜欢第一个故事,或许是女主背井离乡努力奋斗的经历更能得到我的共鸣,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她希望她的女儿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希望她的妹妹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虽然不被家人认可,仍然毅然决然的再次出发。第二个故事,虽然我并不能理解故事的冲突点,但它展现出了我想象中的东南亚风情。镜头语言特别美,女主的公寓、玻璃地板。如果有人从下面的街道经过,不经意抬头,也许能惊鸿一瞥她躺在地板上的身影。男女主在船上吃鲜花火锅,暧昧却貌合神离。第三个故事,非常奇怪的设定和发展。虽然大致能明白故事想表达什么,但很牵强。第四个故事,食物的比重尤其少,或许可以独立于该系列故事。第五个故事,不同饮食文化的融合。第六个故事,和第五个故事类似的核心。剧情表达上更有张力。厨师的女儿和街头摊档掌勺的儿子,法国菜与东南亚香料的融合。

    第七个故事,发生在火车车厢中,穿插着车上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的回忆。年轻的时候吃过的美味的便当,在经历人生起落之后再次吃到,会忍不住流泪,也会抚平满身的创伤和疲累。

    第八个故事,翻译成《漂泊》,英文名是stray dogs,我更喜欢纯字面意义的这个英文名字。改邪归正的厨师和贩卖“解决方案”的落魄年轻人,似乎都在寻求一种认同。夜色中厨师喂食流浪狗的画面出现了好几次。

    八个故事由八个导演执导,水平参差不齐。看多了国内各种美食纪录片或电影,剧集中美食的描述显然不会令我有惊艳之感,不过其展现的东南亚特色、表达的人生感悟,依然值得一看。

    【详细】
    12851670
  • 豆豆
    2018/9/29 14:55:23
    谣言的力量

    不得不说,编剧通过这部影片向我们生动的展现了一个封闭村庄中谣言的可怕力量。因为与外界长期隔绝,人们信息的来源便仅剩村人间的口口相传。其实,这本来是非常正常,无可厚非的。只是,当这一特点被柱子发现并大加利用,使得王富贵与喜儿的谣言遍布整个村子时,便产生了让人愤怒的后果。婆婆对善良的儿媳指桑骂槐,丈夫则以绝食和无视表示着对妻子的不满与斥责,善良正直的王富贵受到莫名的指责,甚至被人殴打...如果不

    不得不说,编剧通过这部影片向我们生动的展现了一个封闭村庄中谣言的可怕力量。因为与外界长期隔绝,人们信息的来源便仅剩村人间的口口相传。其实,这本来是非常正常,无可厚非的。只是,当这一特点被柱子发现并大加利用,使得王富贵与喜儿的谣言遍布整个村子时,便产生了让人愤怒的后果。婆婆对善良的儿媳指桑骂槐,丈夫则以绝食和无视表示着对妻子的不满与斥责,善良正直的王富贵受到莫名的指责,甚至被人殴打...如果不是老村长出面澄清,我不知道他们还将面对怎样的不公......

    【详细】
    9675234
  • 白色波浪
    2019/11/22 15:30:43
    写给大江大河2,写给时代里的每一位宋运辉。

    随时间更新。

    随时间更新。

    1204620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