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12438
  • 嘻嘻嘻
    2020/5/11 22:21:11
    作为看了原著的人,我来说句公道话

    作为看了原著的人,我觉得在这里要说句公道话,药不然绝对不是穿这三件套就能混黑白两道的,作为老朝奉阵营“卧底”式的存在,就是需要有江湖气,说话又损又贱,也可以很博学正经,难道穿着西装革履到处摆出一副二少爷的高贵架子就能获得谨慎多疑的老朝奉的信任吗?个人觉得第二部所有人物都更符合原著,黄烟烟也更有北京大妞儿的感觉。当然最得我心的是整部电视剧的色调和质感,不知道是不是管虎监制的原因,整体看来很有电

    作为看了原著的人,我觉得在这里要说句公道话,药不然绝对不是穿这三件套就能混黑白两道的,作为老朝奉阵营“卧底”式的存在,就是需要有江湖气,说话又损又贱,也可以很博学正经,难道穿着西装革履到处摆出一副二少爷的高贵架子就能获得谨慎多疑的老朝奉的信任吗?个人觉得第二部所有人物都更符合原著,黄烟烟也更有北京大妞儿的感觉。当然最得我心的是整部电视剧的色调和质感,不知道是不是管虎监制的原因,整体看来很有电影感,费振翔导演真的很有才华,从《怒晴湘西》到《龙岭迷窟》再看《古董局中局2》,画面构图音乐节奏都把握的很舒服。几个主演的小痘痘抬头纹都清晰可见,对于最看不惯十级磨皮偶像剧的我,极度舒适!看预告应该是把原著第2、4部一起演了,也是我最喜欢的两本。没看过电视剧第一部的朋友不用担心,完全可以从这部开始看,虽然五百导演的《白夜追凶》也非常喜欢,但坦白讲《古董局中局》系列作品还是费振翔赢了!

    12586577
  • 黑化的大神
    2013/1/14 22:49:49
    发觉评分普遍很低,看来大家觉得只有看辛德勒的名单才“有趣”吧
    本片讲的是二战后德国政府的法兰克福对原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党卫队成员进行审判的事。 具体内容见这里: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kfurt_Auschwitz_Trials 的确,片子没什么煽情,都是在罗列证人的证言、被告的反应和法官陈词,让人感觉像白开水一样。 看样子大多数人看...
    本片讲的是二战后德国政府的法兰克福对原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党卫队成员进行审判的事。 具体内容见这里: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nkfurt_Auschwitz_Trials 的确,片子没什么煽情,都是在罗列证人的证言、被告的反应和法官陈词,让人感觉像白开水一样。 看样子大多数人看...  (展开)
    【详细】
    5740244
  • 薯片天后
    2012/12/20 20:39:34
    枕飞鸟良弓梦 几度敌国谋臣殇
    何为暗,何为光,生是宿命,故而往常。

    一、 悲局?惨烈
    仅以“生”与“死”来判断,无疑这是一幕悲剧。如果不加推敲、只是敷衍般的追根溯源,那悲剧的导演毫无疑问就是赫赫有名的乾隆。
    其实早在与电影相关的文字爆料出现之前,就有人以玩笑诠释“血滴子”,说那是一群国家公务员。可是当一幕幕死亡之约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时候,曾于耳边响起的那句“鬼魂”之言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悲若烟火。
    何为暗,何为光,生是宿命,故而往常。

    一、 悲局?惨烈
    仅以“生”与“死”来判断,无疑这是一幕悲剧。如果不加推敲、只是敷衍般的追根溯源,那悲剧的导演毫无疑问就是赫赫有名的乾隆。
    其实早在与电影相关的文字爆料出现之前,就有人以玩笑诠释“血滴子”,说那是一群国家公务员。可是当一幕幕死亡之约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时候,曾于耳边响起的那句“鬼魂”之言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悲若烟火。
    血滴子,是见不了光的鬼魂,是一代大帝乾隆,千方百计想要抹杀的存在。至于他为什么要抹杀,我想乾隆自己也没有完全弄清,也许就是简简单单为了“抹杀”而毁灭。海都说这支队伍是“污点”,我理解不深刻,他究竟污在何处,亦或者冷兵器的存在,本身就是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止步不前的落后彰显。历史上的康熙、雍正、乾隆执政期间,前后相连百载,共谱“康乾盛世”,只是三个皇帝个性有异,各自的治国原则并无太多的共通之处。在雍正皇帝在位之时颇得重用的朝廷机密暗杀组织,到了他儿子的时代就变成了欲除之而后快。极有可能乾隆大帝是想以证明的口吻悄悄地告诉世界,我大清帝国国力之强,强在火器,而不是落后的“血滴子”。
    乾隆一手导演的戏码,让一群人身在局中却不知。但是看过后来的故事脉络发展,你会觉得如此“无知”兴许是一种可以远离“恸哭”的幸运。当这群血滴子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他们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群“兄弟”,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有嬉笑、有打闹、有倔强的一群年轻人;然而当真相崩裂的时候,疑惑、困顿、不解,所有的负面情绪扑面而来,“背叛”二字也恍然而现,生命仅仅一瞬之间就变得不堪一击。曾经不可一世的血滴子,被五牛分尸、被枪杀、被砍死、被毒杀,更加惨烈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有一个人去亲眼见证——亲见你的毁灭,是我此生最大的悲哀。

    二、 责问?映像
    人活着终将面临选择,只是有的时候选择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一瞬间的“崩塌”。
    我想,电影里将“选择”二字诠释的最为深刻的两个人当属天狼和穆森,一个选择生与死,一个选择白与黑。
    先说天狼,天狼这个角色实话实说,在我曾经所看的那些故事里,倒没有发现类似的角色。有人说他神神叨叨,但我看完电影只是觉得他是一个疯子,可疯得“很理智”、“很聪明”。一场文字狱大案,促使他与血滴子之间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参照金庸小说《鹿鼎记》开篇庄家《明史》文字狱案,源于历史典故),以这样一种仇恨为基调,他更致力于去做一种解放人类、创建世外桃源的的事情。他为他的理想做了无数,但最终也和血滴子一样,抵不过洋枪大炮毁灭般地攻击。电影里有一个很悲壮的景象,就是世外桃源在洋枪大炮的攻击下,瞬间崩塌毁灭。这是悲剧,悲剧就是把那些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毁灭得彻底,毁灭得心碎。他一生致力于去创造一个类似于陶渊明笔下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境界,然而,有生之年他并没有看到这一切,当所有的繁华一瞬间崩裂的时候,他意识到,到头来阻值杀戮、换取一时宁和的竟然是自己的项上人头,这到底是一种讽刺、还是一种无奈的宿命感?那种平和虽然也是自己的创造,但最终却要皈依于当今的满人皇帝,与自己无关。这一刻,他选择了死,与预告片中那张开双臂的大气镜头,不约而同。

    再说穆森,穆森这个角色,我敢打赌绝对是电影中最分裂的一个角色——冰火两重天。电影的前半段穆森是一个骄傲倔犟冷酷的杀手;后半段,她洗尽铅华恢复寻常女儿家的、连冷也难以置信的温婉装扮。穆森的骄傲来自于她血滴子统帅继承人的身份;她的分裂起源于天狼对家族文字狱一案的回忆,人命的廉价一度叩响了她心底那根原本冰冷的弦;海都攻击牧民的洋枪大炮、倒下的白兰让穆森第一次做了选择,也彻底斩断了“前缘”,她开始试图挣脱过去的一切,讨厌自己的名字,试图让自己的所有过往伴随着死去的白兰一起埋葬……电影里的穆森,最终是在协助牧民逃难时,中枪而死。她的倔犟、她的不屈到死的那一刻还在淋漓尽致的体现,她一直在奔跑、一直在前行,让自己多活一点是一点,因为只要自己能多活一些时间,为牧民争取的避难时间就会多一些。观影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反复思索一个问题,直觉告诉我,穆森之“死”是对“毁灭美好”几个字的最大诠释。其实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我看到了根据《血滴子》剧本改编的小说,小说里与此情节相对应的一个回目叫做“天落冰泪怜苍生”。很多观影之后的人都说,穆森之死是影片中最凄美、最心碎的一组影像,的确如此。

    三、 依血一世界 倚泪一天堂
    电影最后,应该死的都死了,只有冷,一个人。我忘记了是哪一位诗人有这样一句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冷,在故事的最后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其实,他也是那所有“应该”中的一个,很明显皇帝是不想让这个最后的“污点”存在的,但是故事的最后只是简简单单地在紫禁城落幕,至于冷的结局究竟是如何,完全没有交代。所有关于血滴子的事情,就像是一场传说,只存在于日后历史书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展开、合起,一瞬间,荡然无存。所有的血滴子用他们的血,成全了乾隆所要创造的这个世界;冷无数的眼泪,不知道是否可以告慰那些早已去往天堂的亡灵。
    【详细】
    57062127
  • 昂篙
    2017/6/26 2:01:10
    一个人一种人生,不知道我会是强尼还是凯克

    #SIFF# 本是因为郭采洁第一次作为电影出品人所以去支持,和预想的一样,台湾小众电影总是得不到太多的人气和票房。影院里只坐了二十多个人,大部分还都来自台湾。可能是因为成长环境,我对台湾的一切总是觉得很熟悉,包括台湾电影里的强调还有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甚是惊喜。总的来说,新人导演拍这样的作品很有诚意了。就像当初的《路边野餐》。说实话,文艺电影美在镜头,摄影真的叫好。看不懂剧情的时候,只能寄托于

    #SIFF# 本是因为郭采洁第一次作为电影出品人所以去支持,和预想的一样,台湾小众电影总是得不到太多的人气和票房。影院里只坐了二十多个人,大部分还都来自台湾。可能是因为成长环境,我对台湾的一切总是觉得很熟悉,包括台湾电影里的强调还有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甚是惊喜。总的来说,新人导演拍这样的作品很有诚意了。就像当初的《路边野餐》。说实话,文艺电影美在镜头,摄影真的叫好。看不懂剧情的时候,只能寄托于每一道光影。强尼凯克,每个人都很孤独,都想逃离现实,就像没有出现的强尼,就像飞不走的凯克。一个人一种人生,也不知道我会是强尼还是凯克?又或者是,父母离异以车为家的阿风?

    【详细】
    8626288
  • kkk
    2022/3/12 18:41:49
    生離死別對於小孩是恐懼還是悲傷?

    蠻有意義的電影。但是電影簡介和預覽就能夠讓人看出來巨人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女孩心裡一些害怕/憤怒/負面的東西,不過還是會讓人想要繼續看下去,看看到底女孩害怕/憤怒的是什麼。一開始,女主定時接受學校心理輔導,還以為女孩是有什麼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妄想症之類的,但是最後發現那個讓女孩一直幻想有巨人、行為奇異的是病倒在床的媽媽時,覺得這個雖然是讓女孩很傷心的事實,

    蠻有意義的電影。但是電影簡介和預覽就能夠讓人看出來巨人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女孩心裡一些害怕/憤怒/負面的東西,不過還是會讓人想要繼續看下去,看看到底女孩害怕/憤怒的是什麼。一開始,女主定時接受學校心理輔導,還以為女孩是有什麼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妄想症之類的,但是最後發現那個讓女孩一直幻想有巨人、行為奇異的是病倒在床的媽媽時,覺得這個雖然是讓女孩很傷心的事實,但是好像還未至於會讓女孩有那些幻覺和奇怪的行為,尤其是看到媽媽房門開了的驚慌,知道了房間裡是病了的媽媽之後我還覺得為什麼會驚慌成那樣,因為一開始還以為女孩同學看到屍體之類的才會有那樣的反應,不過後來女孩媽媽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女孩說了一句類似there’s nothing to be afraid of,就發現對啊,小孩對於這種生離死別可能更多的是害怕,而不是傷心,所以才會在看到媽媽房間的時候極其害怕。所以afraid那句真的感動到我。站在小孩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確實有可能這是一件讓他們更多的是恐懼、而不是悲傷,的事情。不過,其實我們遇上這些生離死別,也可以說是有恐懼的成分吧,只是可能不太明顯。感覺這個拍攝手法有懸疑的效果,也很生動地刻劃出女孩的恐懼,但個人會比較喜歡不把女主的恐懼用作懸疑的點去描寫整個故事,而且有一點過於陰暗,尤其是電影的色調,所以是個意義印象深刻、但不是特別喜歡的電影。

    【详细】
    14270604
  • sasasu
    2007/10/30 17:09:32
    童年的回忆
    今天终于看了那部韩国电影《外婆的家》
    外婆~
    什么都不懂
    不识字
    不会讲话
    只会点头
    孙子急了她也只会在胸口画圈圈表示对不起
    好怜悯她
    可是她的世界格外单纯
    我又极度羡慕她
    大家总是夸赞她的菜种的最好
    邻居家的小孩总是拿来水果给他尝
    她会将女儿拿给她的补品拿给生病的邻居
    她背伛偻着
    拄着拐杖
    艰难的走过崎岖的
    今天终于看了那部韩国电影《外婆的家》
    外婆~
    什么都不懂
    不识字
    不会讲话
    只会点头
    孙子急了她也只会在胸口画圈圈表示对不起
    好怜悯她
    可是她的世界格外单纯
    我又极度羡慕她
    大家总是夸赞她的菜种的最好
    邻居家的小孩总是拿来水果给他尝
    她会将女儿拿给她的补品拿给生病的邻居
    她背伛偻着
    拄着拐杖
    艰难的走过崎岖的小路
    去镇上卖掉蔬菜
    换来孙子想吃的鸡
    让孙子坐车
    自己拐杖回家
    镇上的老太见到她时说
    我们要经常互相看看
    在死前还要见上一面......
    七岁的外孙
    淘气
    顽皮
    把外婆补了一个晚上的破鞋扔掉
    把外婆的银簪偷来去换游戏机的电池
    因为害怕半夜要外婆守在寒风中等他上厕所
    责怪外婆因为外婆大早去集市换来的鸡只做了普通的水煮鸡给他
    而不是自己爱吃的肯德基
    生气外婆给自己剪了个锅盖头
    无理地舀掉外婆夹给她的菜
    戏弄乡下的孩子
    并没有被责怪
    反而在关键时刻被那孩子救了
    童年
    总是有好多的回忆
    小孩的童趣
    全是本性的流露
    真实
    让你对他做的错事没法愤怒
     
    在即将离开外婆家的前一个晚上
    孙子一遍又一遍得教外婆写字
    “我想念你”
    “我生病了”
    外婆年老眼花
    怎么都写不出来
    孙子急得边哭边说
    你不能说话
    又不能打电话
    所以你要给我写信阿
    外婆
    你要是生病了
    就寄一张白纸来
    我知道是你
    会马上来看你的
    外婆哭
    孙子也哭
    那个晚上
    孙子认真地把所有的针都穿好
    睡觉了又打开灯
    为外婆准备了写好了地址和收件人的明信片
    第二天
    孙子要回汉城了
    路上没有和外婆说一句话
    上了车又下来
    递给外婆自己最钟爱的明信片
    背面用蜡笔画了各种生病和思念的小人
    每张上面都公正地写好“相宇收”......
     
    总是能在戏里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仿佛看到
    外婆在身边轻轻地扇着蒲扇
    替我赶着蚊虫
    站在屋檐下
    唤我回家吃饭
    从菜地里摘来新鲜的瓜果
    塞进我手里
    【详细】
    12311013
  • 啵一口就跑
    2020/3/31 23:58:05
    环环相扣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金盆洗手止风雨不恋红尘却难舍回忆,每一段都有你年少初遇常在我心,多年不减你深情江山如画又怎能比拟,你送我的风景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影谁三言两语撩拨了情意,谁一颦一笑摇曳了星云纸扇藏伏笔玄机诗文里,紫烟燃心语留香候人寻史书列豪杰功过有几许,我今生何求惟你年少初遇常在我心,多年不减你深情江山如画又怎能比拟,你送我的风景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金盆洗手止风雨不恋红尘却难舍回忆,每一段都有你年少初遇常在我心,多年不减你深情江山如画又怎能比拟,你送我的风景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影谁三言两语撩拨了情意,谁一颦一笑摇曳了星云纸扇藏伏笔玄机诗文里,紫烟燃心语留香候人寻史书列豪杰功过有几许,我今生何求惟你年少初遇常在我心,多年不减你深情江山如画又怎能比拟,你送我的风景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仿佛映当年翩若惊鸿影谁三言两语撩拨了情意,谁一颦一笑摇曳了星云纸扇藏伏笔玄机诗文里,紫烟燃心语留香候人寻史书列豪杰功过有几许,我今生何求惟你远山传来清晨悠然的曲笛,晓风掠走光阴残月沉霜鬓里,有了你

    【详细】
    12459293
  • 释年
    2020/6/11 0:43:46
    答应我一定看第八集

    本剧前七集值3??半

    第八集一出,4??半

    先说第一集,伊恩的死,意料之中.多年经验.

    配乐很好

    槽点就是有一些套路剧情

    比如伊恩的死,比如卧底被保姆说出去,

    但编剧还好能源过来、让叛徒直接被杀,只是在他身上留下照片.

    还有就是最大的bug,为什么没有杀男主.其实留下的就是克隆人?还是说杀手是男主的爸爸?

    本剧前七集值3??半

    第八集一出,4??半

    先说第一集,伊恩的死,意料之中.多年经验.

    配乐很好

    槽点就是有一些套路剧情

    比如伊恩的死,比如卧底被保姆说出去,

    但编剧还好能源过来、让叛徒直接被杀,只是在他身上留下照片.

    还有就是最大的bug,为什么没有杀男主.其实留下的就是克隆人?还是说杀手是男主的爸爸?

    【详细】
  • 12654202
  • 谋杀游戏机
    2014/10/30 11:33:15
    对话李睿珺:这是独立导演的黄金时代
    10月26日,东京电影节竞赛单元中唯一一部中国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进行了首映,制片人方励、导演李睿珺在映后与观众进行了交流。该片是曾以《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青年导演李睿珺的新作,讲述两个裕固族游牧家庭的孩子穿越荒漠、寻找回家的路的故事。日本观众看后纷纷表示,为故事情节和两个小男孩出色的表演而感动。

      故事:游牧两兄弟的漫漫寻乡路

    《家在水草
    10月26日,东京电影节竞赛单元中唯一一部中国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进行了首映,制片人方励、导演李睿珺在映后与观众进行了交流。该片是曾以《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青年导演李睿珺的新作,讲述两个裕固族游牧家庭的孩子穿越荒漠、寻找回家的路的故事。日本观众看后纷纷表示,为故事情节和两个小男孩出色的表演而感动。

      故事:游牧两兄弟的漫漫寻乡路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关注的是仍在坚守草原的裕固族人,80后导演李睿珺就生活在裕固族村落附近,因此了解裕固族的生活状态。在前不久上映的公益电影《有一天》里,李睿珺执导的部分同样讲述了两个裕固族小男孩的故事,折射出来的主题也是对草原沙化、民族迁徙的惋惜与伤感之情。

    李睿珺前作《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新片《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这位31岁导演的第四部长片作品,与《白鹤》同样聚焦孩子、老人、地域文化,关注生命与环境的起始和终结。《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从侧面反映了裕固族作为曾经的“马背上的民族”的无奈变迁史。

    在故事中,哥哥巴吐尔和弟弟索嘎勒是生活在祁连山脚下的裕固族牧民孩子。巴吐尔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与父母关系疏离。父母与爷爷送兄弟二人去同一所学校上学,可他们却从不说话。 爷爷去世了,暑假来了,其他孩子都被接回家,父亲却没有出现。索嘎勒决定和巴吐尔一起寻找草原上的家。索嘎勒说父亲曾教过,放牧时如果迷路,一定要顺着河流走,只有在有水的地方水草才会茂盛,才是牧民的家。一路上二人很少说话,只是顺着一条干枯的河流走着,看到满目疮痍、枯黄、破败的草原和被人工翻过凹凸起伏的干枯的河床。千辛万苦终于找到河流后,他们却看到了意料外的一幕。

      风格:荒芜大漠的一首朴素小诗

    早在首映前的两三天,《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媒体场和观众场的票便双双告罄。在观众场偌大的影厅里,李睿珺用一副严肃的表情对观众开玩笑说:“首先我想问一下,刚才放电影有没有睡着的?我想说的是,就算睡着了我也不会给你退票的。”随后一位观众起身表示,确实有一点点困,但实在是一部好电影,令他非常感动。制片人方励则回忆了四年前曾带《观音山》来东京电影节并获得两项大奖的经历。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台词很少,镜头迟缓而悠长,情节类似公路片,但又没有大的转折和起伏。充斥在画面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黄沙漫漫的荒漠景象,看久了似乎会跟片中两个小男孩一样疲惫而焦灼。不过,这些缄默的镜头却充满诗意,伴随着声声驼铃,两个弱小的背影一前一后,时而互相疏离,时而共同面对。《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的摄影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色彩远没上次艳丽,却别有另一番风味。片名和海报也有浓浓诗意,就像出品公司天画画天的其他作品一样。

    在“艰苦”、“乏味”成为这次回乡之旅关键词的同时,两个小男孩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成了点缀其中的亮色,观众数次发出笑声。从疏远到亲近,从嫉妒仇恨到手足情深,这是旅行对于两兄弟的另一层意义。

    从交流环节的观众反馈可以看出,表演成为这部影片最显要和最值得称道的优点,两个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演员表演浑然天成,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职业演员都难以达到的水准,摄影机似乎消失了。李睿珺透露,他在开机前花了两个月时间训练孩子和骆驼,教会小演员骑骆驼和说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两个小演员都不是第一次出演李睿珺的作品了,弟弟的扮演者汤龙曾主演过上一部作品《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观众与主创交流部分实录:

      观众:片中两个小男孩是怎么选出来的?他们是职业演员吗?

      导演李睿珺:他们就是生活在拍摄地农村的两个普通孩子,两个人之前都参演过我的电影,一个演过长片,一个演过短片。只不过这次又隔了很长时间,所以需要重新训练。

      执行制片人张敏:在拍摄之前我们跟两个孩子共同相处了两个月,我们觉得拍儿童演员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信任,两个孩子已经习惯了镜头,觉得就是在生活一样。

      观众:为什么选择了裕固族这个少数民族?

      导演李睿珺:裕固族和维吾尔族都是突厥的后裔,后来信仰藏传佛教的成为裕固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成为了维吾尔族。裕固族曾经有过自己的国家,但现在就剩了一万四千人,他们就生活在我隔壁的村庄,所以我对他们的生活很熟悉。片中饰演父亲和哥哥的演员就是裕固族,但是百分之九十的裕固族已经不会说自己民族的话了,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教会孩子们语言。

      观众:导演很年轻,却能驾驭这样一个题材,创作初衷是什么?

      导演李睿珺:我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这个民族曾经有自己的国家,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帮助唐朝平定过安史之乱,现在却只剩很少的人,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也在消失,还得我来教他们的孩子自己民族的语言,我来教他们骑骆驼,这是我一开始拍这部电影的思考。片名的中文意思是“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现在草原都荒漠化了。

      观众:电影以沙漠为背景,摄影上有什么表现技巧吗?

      摄影师刘勇宏:电影里有很多沙地,很荒蛮,但在孩子的眼里可能却是像童话里的地方。所以这部电影是从童话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的过程,童话世界尽管也有欺骗,但画面色彩是鲜明的,而到了现实世界,色彩就黯淡下来了,两个兄弟也互相和解了。

      观众:当我看到最后一个工厂的镜头,我觉得很为污染痛心。结尾是怎么考虑的?

      制片人方励:其实这个结尾是我给导演建议的。工业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前面积攒的情绪需要一个爆发和反思。另外,导演是学美术出身的,而我是学地球物理的,所以我可能对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更有感触。

      导演李睿珺:非常感谢我的制片人,我们有了更好的方式来表现结尾部分。至于两个孩子最后为什么没有哭,我觉得他们必须要面对未来,就像电影里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再逆转一样。


    -----------------------------------------------------------------------------------------------------


    在正在举行的东京电影节上,当日本电影同行听说来自中国的31岁的小伙子已经拍摄过四部长片,并且先后入围过釜山、威尼斯、东京等电影节后,不禁赞叹连连。这位青年导演叫李睿珺,是个国内普通观众还不大熟悉的名字。这次他带到东京参加竞赛的是新片《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讲两个裕固族小兄弟放暑假后寻找草原上的家的故事。

    “商业电影的票房越来越高,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可以捞一把的机会,就会有更多懂得、不懂得的人愿意拿出资本试一把,那势必给寻找资金的导演带来机会。我活了31年,我认为这个时代至少在市场上是最好的黄金年代,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导演遵从自己的内心是很难的。” 李睿珺说。令人无奈的是,独立导演与商业片导演一样,也回避不了钱的问题。但李睿珺还是觉得在这个时代有希望。他打了个比方:“有钱有有钱的做法,没钱有没钱的做法。好多诗写在宣纸上和写在擦屁股纸上是一样的,绝对不会影响那首诗的光芒。”

      这个时代热钱很多自由很难 挣婚礼钱还拍电影欠下的账

      新浪娱乐:像你这样已经去过几次国际电影节、还有天画画天公司签约的青年导演,生存状况会比以前好一些了吗?

      李睿珺:其实走电影节完全是一个双向的东西,一层对于制片方来说他觉得这样的片子,国内普通观众、院线不太容纳的,走电影节对制片方是一个销售的可能性。恰巧你这个东西做完了,人家又愿意要。但我不单纯是为了电影节,不然我1月份就赶柏林了,柏林影响力难道不比东京大?我一定要做到我认为满意,电影节今年没有明年还有。

      对于公司来说,正好天画画天合作的一群导演差不多都是这个风格,都是做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说白了,这个公司没有太大的生存的,我们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很多收益。比如那一年,有《白鹤》、《有人赞美聪慧》、《美姐》等片子,可能最后收回成本的就是《聪慧》,我收回了一大半,还有一部分正在做,也还没有完完全全收回成本。你也知道现在中国观众、院线经理的口味,这样不是能够赚钱的电影。但是,如果我们努力让电影有一些更大的收益,那不是更好么,能够让制片公司存活下去,支持更多的导演去做他们想要做的这样类型题材,其实对产业也是有好处的。

      新浪娱乐:比如拍下一部电影,找投资会有困难吗?

      李睿珺:看情况,看你要想做什么,当然如果你还是要想坚持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肯定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困难。当然现在的投资环境来说比以前好了一些,热钱越来越多了,商业电影的票房越来越高,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是可以捞一把的机会,就会有更多懂得、不懂得的人愿意拿出资本试一把,那势必给寻找资金的导演带来机会。我活了31年,我认为这个时代至少在市场上是最好的黄金年代,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票房很好、钱容易找,这时候你如何能够坚持自我、遵从你自己内心、做回你自己是很难的。很多人因为会被资本限制,走上那条轨迹,你想回来都回不来了,有很多外界的外力因素影响。胶片时代彻底已经结束了,我买一个5D2都可以拍电影,2K,弄个调音台,我十个人可以拍、七个人也可以拍。我没钱就慢慢拍,拍两个月,能解决吃住就可以了。我以前的电影都是这么干的,大不了我拍纪录片。有钱有有钱的做法,没钱有没钱的做法。但是,不会说有钱就做,没钱就不做。好多诗写在宣纸上和写在擦屁股纸上是一样的,绝对不会影响那首诗的光芒。

      新浪娱乐:你拍片挺快的,31岁已经拍4部长片了。

      李睿珺:我拍第一部电影是2006年,自己借了很多钱,挣了很多钱,拍完那个电影就打水漂了,什么都没有。然后又去挣钱,去电视台做摄像、剪接、编导,什么都干,还拍婚礼,为了挣钱还账。我是到2009年的时候才拍《老驴头》,中间的时间基本上都在消耗在钱里面了,因为你为了自己的爱好付出了很多,现在就要去弥补那个东西。2011年拍《白鹤》,2013年上半年拍华谊《有一天》中的《礼物》一段,9月份拍的《水草》,差不多两三年一部。我觉得写剧本是从身体里面生长的过程,他不是类型电影有规章可以复制的,他独特就独特在这里。你把种子丢在你脑子里长长,你认为长成了,掰下来的时候是有时间的,你要精心的锄草、灌溉、喷农药。不熟的时候你不能生掰,再加上制作又漏掉很多,就没有了。所以剧本很重要,我个人非常重视剧本,剧本不扎实我就不拍,我宁可晚一两年都不着急。

      记录家乡普通人的故事 小成本电影只有剧本可以谈创作

      新浪娱乐:你上一部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以下简称<白鹤>)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为什么这次没有更进一步,还是拍摄关于自己家乡的文艺片?通常拍家乡是很多新导演处女作的题材选择。

      李睿珺:我觉得有两个原因。如果只是单为了电影节的话,其实《老驴头》就已经入围柏林电影节,然后《白鹤》去了威尼斯,新片子最初是12月28号我们收到柏林的入围邀请,他要求我们1月中全部做完,但是时间赶不上,我们9月十几号才全部做完。如果单纯为了那个的话,其实早就可以完成心愿了。我觉得很多的电影现在都在讲传奇、讲英雄。但是,真正普通人的生活有多少人能了解?比如我家乡西北,农村的现状,那些人现在是什么样的。甚至有人认为《白鹤》是个年代戏,我说没有,《白鹤》是2011年秋天拍的,2011年那个村落状态、那些人穿着打扮、吃饭、衣食住行就是那个样子的,你就想这个差距有多大?

      所以我觉得人来一趟世界,因为一些原因有了交集,彼此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人存在,更别说换作很大一个群体。我觉得这些普通人也有很多故事值得告诉大家,你把这个记录下来。

      新浪娱乐:天画画天的几位导演都喜欢拍自己家乡的故事,有的导演可能一辈子都在拍自己的家乡,有的导演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你下一部电影会看看外面的世界吗?

      李睿珺:我没有想过这个东西,我遵从自己的内心走,有些项目合适有明星来,就没有必要拒绝。有一些戏不合适,他愿意免费来,我也没有办法要。比如《水草》就有明星愿意来,但是我不能让他演父亲贴个胡子坐在骆驼上,他也不会说语言,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体验生活,对他、对我来说都是不负责任。可能我接下来有别的剧本,恰巧觉得普通演员演不了他内心的层次,需要有一个职业的演员,那我也不会说排斥。而且可能有些剧本觉得200万能够,那你给我400万我也花不了。如果这个戏正好剧本写出来是800万,你给我100万我也做不了。我觉得一切都是服务于剧本,这个剧本来自于导演的内心,而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恰恰是你要首先遵从与自己、遵从与自己的内心,这是对所有的观众最大的尊重。

      新浪娱乐:接下来有新的计划和想法了吗?

      李睿珺:前天晚上还在和方总聊新的剧本,一直讨论了很久了,还在筹备。现在我还不满意,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我满意的时候才能拍,因为我写剧本,写出来很快,但是过一段时间觉得不好,不停地推翻。我觉得剧本很重要,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小成本的电影,其实他跟创作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大,为什么呢?因为小成本的电影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其实你在创作的过程、在剧本的阶段全部已经做完了,你到真的开机的时候就是去还原。还原会受很多东西的限制,天气、资金等各方面。你不可能像王家卫一样,今天为了一个镜头坐在这里等,这句台词写的不好,我宁可让我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呆两天等我想一句台词,那是创作,我们这个不是。剧本就像是一把沙子,捏在手里,等关机的时候伸开你的手看剩下了多少,剩下的就是你的电影。

      新浪娱乐:还是会关于家乡、民族、地域文化的?

      李睿珺:会有家乡的。我觉得主要还是人,所有电影说来说去最后关注的还是人本身。这次有可能做一个年轻人的,之前一直在做“两头”,小孩和老人。这次小孩长大了,农民工的小孩已经长大了,跟我们差不多了。说白了我自己就是农民工二代,在这里漂着。我住的院子里的小孩,他是北京出生的,一口北京腔非常标准,但是他是外地人,在这里没有户口,学都上不了。但是,他就是在这里出生的,这里不能接纳他,他回到农村,农村也不能接纳他,他也不适应。所以现在还没有想的特别清楚,看是今年拍还是明年拍,取决于剧本。
    【详细】
    71716034
  • 哎呀麻鸭面
    2022/9/16 10:43:09
    有友情有亲情,平淡温情最动人
    你们是什么时候遇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的? 是从小一起长大,是在学校,或是在上班后……友情其实和爱情很像,也是一种需要双向奔赴才可以长久陪伴的一种“情感”。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朋友。但只有遇到真正知心的,才会了解好朋友的定义! 最近在看《去你家吃饭好吗》,我真...  (展开)
    你们是什么时候遇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的? 是从小一起长大,是在学校,或是在上班后……友情其实和爱情很像,也是一种需要双向奔赴才可以长久陪伴的一种“情感”。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很多朋友。但只有遇到真正知心的,才会了解好朋友的定义! 最近在看《去你家吃饭好吗》,我真...  (展开)
    【详细】
    14652215
  • 格拉儿
    2020/9/30 14:26:16
    After We Collided?After We F***ed

    和对象一起到电影院看。一个偌大的V-max,一开始只有我们两个定了这个场子。。。后来又进来了两对情侣。还在想会不会是因为周一所以人少一点。但是看完之后,嗯。肯定是我想多了。这剧情。绝对对得起这人数。

    由于我没有看过第一部,所以一下评论只是我观影后的一些个人想法(有涉及到剧透了!小心小心!)

    和对象一起到电影院看。一个偌大的V-max,一开始只有我们两个定了这个场子。。。后来又进来了两对情侣。还在想会不会是因为周一所以人少一点。但是看完之后,嗯。肯定是我想多了。这剧情。绝对对得起这人数。

    由于我没有看过第一部,所以一下评论只是我观影后的一些个人想法(有涉及到剧透了!小心小心!)

    首先,开场男主就在回忆与女主的种种。感觉会是个唯美又有一点点悲伤的爱情故事。在男主的回忆里,我们初步认为女主可能没了。但是后来万万没有想到,女主为了找男主出了车祸。上一秒还在轮椅上,下一秒就突然又和男主在一起啪啪啪了。嗯????

    其次,根据男主前段对女主回忆的描述说,虽然你有和别人一起为爱鼓掌过,但我依然忘不掉你。推测女主可能是个浪子。后来我们发现。wow!我们的大女主可不简单呢!开心了找人亲一口,赌气了找人亲一口,不小心把酒水撒在了一个男配衣服和裤子上,强行要他把裤子也脱了。说!你是不是就是贪人家身子!然后果不其然被男主发现了。而咱们男主的做法呢?先是定位到女友的位置,强行排开酒店的房门,怒吼了几句fuck you,把男配赶出房间,和咱们的大女主啪后复合。整个动作一气呵成。emmmmmmm。。。你是不是给男配钱了。。。

    还有就是,咱们的大男主是个极其易怒的人。没一会,fuck you!再来shit!要不然fuck off!天哪。可以骂点别的嘛。导致我最后都没有太记得男主说过什么经典感人的台词,除了fuck。

    对于他这个骂人,真的是很搞笑。他和咱大女主的吵架方式是:"who is she?" "she's just a friend" "Is she the one with you at that night?" "yes..."然后咱们的女主walk away,咱男主追上去,大喊"fuck you Tessa" 我们的女主同样也不甘示弱,大吼了一句:"fuck you too!" seriously?fuck you too?小学生干架现场?关键这剧情是又多drama:男主女主在party上刚啪完,下楼男主就碰到了之情一夜情的女生,并跟她打了个招呼,就是真的,很正常的,打招呼。果不其然,我们的大女主看见了,二话不说直接冲上去把男主给推飞了。真的!推飞了!好心疼演员小哥。。。然后就有了上面的低龄对话。咱们的男主还说了句:"你不要跟我说too“,女主不负众望:”fuck off!”然后转身亲了一个NPC。NPC一脸懵逼,下一秒就又被男主推飞还被骂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NPC小哥很委屈的说了句,是她亲的我的。。。咱男主不负众望,说出了他的经典台词“fuck off!“。好心疼NPC小哥啊。。。麦当劳还掉地上了好可惜。。。

    总之,这个电影的剧情真的看的人很懵。一会儿又分了,一会儿又啪了。一会又在那里灵魂干架。前天看的电影,现在那个结局我已经忘了。但是这个fuck you和fuck you too我觉得应该是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了。最后看下来感觉,电影中男女主的恋爱观都有点神奇。说白了就是缠对方身体。感觉他们之间的契合不够深刻。这部给我的感觉就是,遇到问题全靠吼,吼着吼着就啪上了。

    而且,这真的是唯一一部,看完之后被逼过来写影评的一部电影。。。

    【详细】
  • 128841585
  • 突如其来
    2010/4/22 23:16:26
    【转】安在天·黄依依·性格与爱情

    文章来源http://group.mtime.com/tvseries/discussion/121664/“当依依已安静的躺在床上,安在天双手温柔的握住依依的手时,深情看着她

    文章来源http://group.mtime.com/tvseries/discussion/121664/“当依依已安静的躺在床上,安在天双手温柔的握住依依的手时,深情看着她时,我笑了,因为在天对依依的爱已经上升到他的灵魂,已经跳出“三界”之外,人世间的任何循规蹈矩都显得苍白无力,说连婆婆的“忘情汤”都无济于事。”我想,这是你对灵魂之爱的理解。下面我想说说我的理解,说说这灵魂之爱产生的机制。试问安在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认为他是一个孤独的人。这种孤独从始至终,不曾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他也是一个天才。当他把又瞎又傻阿炳带到铁院长和华主任面前时,他们是什么态度?当阿炳宣称所有的电台都已经找到了,没有了,周围的人又是什么态度?只有安在天对阿炳的天赋和秉性深信不疑,呵护有加。对,小雨是他的妻子,为他付出了一切,可他们之间是一种对等的关系吗?我敢说,不是。小雨,准确地说,是他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而不是对话者。否则,在他告诉小雨自己的特工身份后,小雨不会哭一整夜。直到依依的出现,我想说,安在天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机勃勃的人的精神生活为之一新。他的孤独在于他对周围的世界有自己的解码方式,这和他的家国观念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对人的认知方面,他比周围所有的人都更加客观,更加唯物主义;在对造物主伟力的敬畏方面,他的虔诚,无人能及。人们对他的认可某种程度上是对他的误解。看到的是他的忠诚和智慧,忽略的却是智慧的根源。根源是什么,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是实事求是,按照我的理解是完全摆脱各种教条主义的桎梏,自然而然地去做人做事。不管这人这事看起来是多么不合常理,多么惊世骇俗。依依出现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她美丽、聪慧、自然,如同一阵清新的风,唤醒了他沉埋已久的热情,如同一盏桔色的灯,照亮了他心中自己都不曾触及的角落。他们的对话,如行云流水,他们的交锋,是棋逢对手。安在天年近不惑的生命轨迹里,何曾有过这样的明亮音色?饭间的细致,送药的温存,等待的狂喜,握手的勇敢,恣意的呐喊,都是性灵的自然流露,是他生命天空中难得一见的云彩。因为依依是生活在另外一个时空中的人,在这里他总算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回到701,如同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他不得不履行人间的游戏规则。光密,光密,光密,这是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有小雨,那是他一生一世的隐痛。依依是第一个破译了这隐痛的秘密的人,一定是他害死了她,她对徐大姐说。他想把依依带入纷繁芜杂的人间,很难,但依依始终是他破密征途上的知己。除了感情折磨的打断,依依从未停止过破密工作的艰难探索,倒是他时常误解依依。有一种现象在剧中反复出现,那就是一身正气的安在天,忠诚的战士安在天,在依依面前口若悬河之时,从未获得过真正的胜利。最有趣的一次是,安义愤填膺地说完一通大道理之后,依依淡淡一笑,你说累了吧,口渴不渴,要不要我给你倒杯水啊?试想换了别的女人,谁在安的言语攻势之下不会是一败涂地,五体投地?但依依不是这样的女人。她心中或许没有那种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所谓大爱,但她的爱无处不在,而且更纯洁更透明更坚贞。我想把它称之为对真理的爱。以依依的见识,国家在她眼中是社会学、政治学中的定义,所以她说“国家机器”,是中性词,况且以她在美国兰登公司有过的不寻常经历,她对国家的认识,绝非一般人可比,所以,她绝不会迷信这个词,她听从新中国的召唤排除万难回国,是因为她对这个国家的人报有希望。(试想当有人以国家、人民的名义犯罪时,比如文革,她的立场肯定是不会含糊。)那么她绝对崇拜、遵从的神圣是什么呢?是造物主,是全人类共通的真、善和美。所以,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充满生趣。在数研所,她会主动、自然地去与她认为可爱的人亲近,在701,她会漫山遍野地去找小松鼠,与警卫班的战士们打成一片,与助手小查情同姐妹,边洗衣服边唱歌,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野花香。她脑子里完全没有意识形态化的家国概念,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研究员的头衔对她来说仅仅是一种对个人才能的确认,她更多的是为了热爱为了兴趣而工作,当然也为责任。她没有心机,不受名利的约束,所以她的正直和善良比任何人都彻底:拯救道貌岸然的汪林,帮助懦弱无能的张国庆,完全没有计较自己的利害得失。正因为如此,她对安在天的爱毫无保留,不计代价,超凡脱俗。可惜安在天是一个生活在精神囹圄中的囚徒。无论依依的芬芳多么让他沉醉,始终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于小雨的灵前。他想用余下的时光,来赎自己认定的罪。那个惨痛的夜晚是他心中永远不能碰触的伤,为了那个夜晚,为了对小雨的愧疚,他甚至可以自虐,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欲念。在他看来,自己的任何享乐,都是在对小雨犯罪!所以,提起小雨,他总是会盟誓般地喃喃自语,他的心哪怕是微微被黄依依触痛一下,他都会下意识地去看一眼小雨的灵位,好像做了什么错事。这个男人,对自己,是极端地残忍!他对依依的感情其实是自然而然的,是最正常的男人对女人的感情。当他第一次惊诧于依依的天才时,额头甚至撞到窗玻璃上了。试想一个10岁就遭受了丧失双亲之痛,12岁就被送去苏联,亲历了二战的人间大屠杀,长期从事国家安全工作,并且体验了妻子惨烈死亡时刻的资深特工,在这个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和事能让他动容呢?他的身心已经被磨炼得像钢铁一般坚固。他习惯的表情是面无表情或者严峻冷漠,他习惯的生活方式是时刻保持警觉,机器一般精准,速战速决。他原以为,除了赎对小雨的罪,除了维护国家利益,再没有什么可以扰乱他的心,却猝不及防地被依依打动了。无论孙书记如何阻挠,都动摇不了他的信念:她就是我要找的人!无论周围的人怎么说,他对徐大姐表明态度:副院长我可以不当,但光密必须由黄依依来破!可能有人会说,在工作上安当然是欣赏黄的,这和感情是两码事。我想说的却是,安被黄吸引的基础原因是什么。前文已述,安本人也是一个天才,并且是一个孤独的天才,孤独的原因在于天才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常人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黄依依是他近四十年来遇到的唯一的可以进行天才间对话的同龄人。所以他们只要一谈到不涉及到意识形态的问题,就无比投契,安就散发出他在旁人面前无法显露的光彩。只有黄依依可以让他暂时摆脱资深特工的职业病,负罪男人的忧郁症和国家责任的沉重负担,变成一个自由浑洒自我的自然的、纯粹的人。连他自己都无法解释自己对依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就对了。因为那是他自己都无法控制的自然而然的事情。他不能改变她,但他时时刻刻都在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地关注她,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尽在他的眼中。多数情况下,他可以在她面前保持镇定,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和她对话,义正辞严,冠冕堂皇,光明磊落。这是他想要自己达到的状态。但是有些时候,他却真的无法控制自己了。当依依告诉他自己在兰登公司工作及执意要回国的经历时,看看他那复杂的表情,我想他是在由衷地钦佩这个女子:她从不把爱国挂在嘴边,但是为了回国她付出了那么重的代价。当依依失魂落魄地来找她倾诉衷肠时,他赶走了她,却又忍不住披衣出门去看看她。无论他如何要求自己,如何克制自己,对依依的那份牵挂都无法抑制:愤怒的训斥(兵乓球室那场),近乎哀求地命令(劝依依不要去看汪林那场),惊人的直觉(自杀那场可能还没有开车出去寻找那场更能说明问题)。这才是他更真实的自我。一个像安在天这样的历尽了血雨腥风,意志坚强如铁的男人,如此这般地牵挂一个女人,不是爱,那是什么?!但他的身心要承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意志、我的信仰,我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注定了我的命运。如果不是因为遇到了像黄依依这样心地纯粹如水晶又天资聪颖如冰雪的女子,他恐怕永远不会曝露真实的自己,会永远镇定自若,永远举重若轻。就算遇到了黄依依,他也不可能像正常的男人那样常规地去爱,因为他为国家的利益,为父母的荣誉已经放弃自我太久了,最后一块表达自我的绿地家庭生活也随着小雨的离去灰飞烟灭。除非发生一件能与前面的一切相匹敌的石破天惊的事情,否则安在天是走不出他的精神牢狱的。依依的留守让他意外也让他欣喜,徐院长的讲述让他无比痛心。他去找依依,遭到冷落,但也仅此而已。他除了默默地关注她,不会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她。直到那一天,仿佛晴天霹雳一般,去医院看病的依依忽然处在了生死的边缘,命若游丝。安在天终于,终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了,丧失理智地咆哮,咬牙切齿地诅咒,不由自主地恐惧。对,我想用恐惧这个词,因为一个为了爱他而受苦受难,一个他爱而不敢爱也受苦受难的灵魂快要消逝了,快要飞走了。他们的心智天生契合(同为天才),他们的品格足以比肩(后来发生的事情足于证明,黄对感情的坚贞决不在安之下),可他们就要阴阳两隔了。当徐大姐说:那你怎么照顾她啊,你们又没结婚,名不正言不顺啊。安在天说:我不在乎这些。此时的安在天,心里已经是一片纯净,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黄依依,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要和她在一起。对于黄依依,他其实从未在乎过别人说什么,但那是为了国家利益,而这一次,他是真正的为自己和自己心爱的女人。他要一往情深地看着她,无微不至地照料她,实实在在地和她一起生活,为她遮风挡雨。写到这里就可以回到本文的开头,接上楼主的那段话了。下面我想谈谈我对“灵魂之爱”的理解。何谓“灵魂之爱”呢,配得上四字的爱情,着实不多。想了想,贾宝玉和林黛玉应该是没有疑义的,安在天的父母应该是够格的(但第三部《捕风》表现的重点不在于此,仅在结尾处惊鸿一瞥),同时期的影视剧中,可能《玉观音》里的安心和杨瑞能配得上。灵魂之爱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认为是超越世俗。人活天地间,不可能不遵从社会运转的规则,不可能不被某种既定的观念影响,爱情也难超越,婚姻更不必说。铁部长、孙书记、徐大姐、汪林、张国庆、刘丽英就是各种生存规则和理念的集中体现者,有正义的,也有邪恶的,但都毫不例外地深入人心。安在天和黄依依也不得不遵从规则,但他们骨子里又都是不折不扣的另类。黄依依是名目张胆的另类,安在天是光明磊落的另类。他们之间有一部只有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密码。就算安在天在国家、责任、信仰的观念世界里浸润多年,就算他义无反顾地要把自己禁锢于亡妻的灵前,一旦到了真正的危急时刻,真正的生死一线,他还是会毫不犹豫毫不含糊地做出抉择,并且对那些世俗观念说:我不在乎这些。问世间谁能谁敢欣赏黄依依,安在天。问世间谁能真正地破译安在天的心灵密码,唯有黄依依。产生灵魂之爱的绝对条件是什么?是心灵的契合。这种契合不是一般的生活默契,而是一种精神的共鸣。大家可能又会不解了,认为安和黄的精神世界相距遥远。其实不然。他们承载的东西的确不一样,但是并不矛盾。有人说黄情商太低,我觉得此话不确。实际情况应该是黄能够洞悉周围人的把戏,但是她不屑于去玩那种把戏。(从她对数研所一帮人的评价可以看出。)她就是要按照自己认可的想法去生活,不管别人怎么说。她早就不求认可,只求问心无愧。她的世界观是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表达的那种世界观:人活着,最重要的是要有生趣,国家也好,道德也好,责任也好,这些如果不能维护人的尊严和性灵的光辉,就没有意义,形同虚设。安在天骨子里不也是这样的人吗?除了国家、人民、党,其实他心里还有更高的信仰,那就是实事求是,悲天悯人。所以他不断地拷问自己带阿炳走出乌镇究竟是救赎还是戕害,无论周围的人如何评论黄依依,他心中自有一杆秤。因为有心灵的契合,才能有超越世俗的力量。贾宝玉宁愿去当和尚,也不愿娶世人眼中聪明贤惠的薛宝钗,因为只有“尖酸刻薄”的林黛玉不劝他去读那些混账书。安在天的母亲罗雪坚信自己的丈夫钱之江不会白白牺牲,所以有勇气亲手剖开他的肚腹,取出情报。杨瑞本是一个浪荡青年,安心的坚强和执著使他显出了生命的底色,他从此不管不顾,只要能和安心在一起。安在天是一只笼子,黄依依是一只鸟,看起来截然不同的两个生命,两种人,最终也要在一起,这就是灵魂之爱。它就像是一粒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这样的爱,不需要婚姻的盟誓,贞洁的牌坊;这样的爱,不需要世人的理解,伦理的认同;因为这样的爱,正如楼主所说,“惊天地,泣鬼神”,已超出神、人、鬼三界之外!

    【详细】
    31915070
  • nvrennvren
    2011/8/18 16:41:29
    这个片子,实在太“进步”了
    看了些片子,石灰 这个家伙思想“进步”性已经超过 世界水平了,已经不是中国的问题了

    这个片在教育,婚姻,事业都有绝对超出当时世界水平不少的“先进”观念。

    当然了, 有很多方面,“跃进”的有点过头了。但是当时中国影人拍出这一系列电影
    真的很了不起,完全颠覆了我对于中国的看法。这种感觉很复杂,但总体还是积极的,甚至可以说是震撼的。
    哎,如果胖忽忽的猫主席不接手,
    看了些片子,石灰 这个家伙思想“进步”性已经超过 世界水平了,已经不是中国的问题了

    这个片在教育,婚姻,事业都有绝对超出当时世界水平不少的“先进”观念。

    当然了, 有很多方面,“跃进”的有点过头了。但是当时中国影人拍出这一系列电影
    真的很了不起,完全颠覆了我对于中国的看法。这种感觉很复杂,但总体还是积极的,甚至可以说是震撼的。
    哎,如果胖忽忽的猫主席不接手,让人无限遐想。。。。

    另外我承认我很喜欢这里面哪个女教员,十分好的模范.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开放,进步”,现在很多人曲解了这些概念
    从个人气质讲 ,她也很漂亮,那时候几乎没什么整容,妆也够谈,可以放心去爱慕了。
    同类型的还有 青春之歌里面的谢芳,我也爱的不行。


    对了,这个片和黑泽明那个暴力分子的“生之欲”比较起来怎么样啊。。?
    据说那个片子也是说老年男性的生活问题。
    【详细】
    5068410
  • 噜啦啦噜啦啦
    2021/1/13 20:36:18
    给我看哭了
    看到了这么多鲜活的努力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骄傲,失落,错过,不甘,都在短短的时间内,在画面内外被我看到感受到,所以这些微小的真实,纯粹,坦诚让我感动,没有所谓的小人物,他们都是可敬可爱的认真努力生活着的人,所以反观我自己,哪有那么多的为赋新...  (展开)
    看到了这么多鲜活的努力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骄傲,失落,错过,不甘,都在短短的时间内,在画面内外被我看到感受到,所以这些微小的真实,纯粹,坦诚让我感动,没有所谓的小人物,他们都是可敬可爱的认真努力生活着的人,所以反观我自己,哪有那么多的为赋新...  (展开)
    【详细】
    13135214
  • 不散
    2017/10/16 21:31:23
    这样的爽片豆瓣只有7.7分,我不服

    作者|陀螺凡达可

    根据史蒂芬金中篇小说《尸体》改编的电影《伴我同行》是很多影迷心目中关于青春友谊和成长的经典之作,然而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最打动我的并不不是青春友谊多么纯洁美好,而是史蒂芬金从少年视角来刻画成年人世界的罪

    作者|陀螺凡达可

    根据史蒂芬金中篇小说《尸体》改编的电影《伴我同行》是很多影迷心目中关于青春友谊和成长的经典之作,然而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最打动我的并不不是青春友谊多么纯洁美好,而是史蒂芬金从少年视角来刻画成年人世界的罪恶。故事中男主角因为哥哥的去世被自私偏心的父母无视,而瑞凡菲尼克斯饰演的男孩因为家庭臭名昭著竟被老师诬陷偷窃,四个小孩长途跋涉要去一探究竟的“尸体”更像是隐喻来自成年年世界的残酷现实。

    青春伤痛文学很容易易写成烂大街的狗血抓马,但是史蒂芬金的青春故事总是能抓住少年时期的单纯与现实世界的残酷之间的对抗角力,而今年上映的新版《小丑回魂》则非常完美的还原了史蒂芬金笔下的这种对抗。

    8869577
  • 九键小柴胡
    2018/8/7 9:06:34
    山下智久的颜让我坚持看完了整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半颗星给山下智久的颜,半颗星给请我看电影的好邻居—— 整体而言比较失望,剧情不明不白,处处都是逻辑不通的硬伤,感情戏非常尴尬。 具体说的话,就是过分夸大了黑客技术以及手机的功用(也可能确实是我孤陋寡闻吧),非常任性的遥控红绿灯,非常随意的开关地铁门以及给地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半颗星给山下智久的颜,半颗星给请我看电影的好邻居—— 整体而言比较失望,剧情不明不白,处处都是逻辑不通的硬伤,感情戏非常尴尬。 具体说的话,就是过分夸大了黑客技术以及手机的功用(也可能确实是我孤陋寡闻吧),非常任性的遥控红绿灯,非常随意的开关地铁门以及给地铁...  (展开)
    【详细】
    9569253
  • 关灯拆电影
    2017/8/7 12:55:46
    【关灯拆电影】边吹边黑,深扒管虎与《黄皮子坟》如何相爱相杀

    关灯拆电影,偶尔拆网剧

    齐泽克曾提出一个鉴赏观点:一部恐怖片的好坏,就看把恐怖要素移除后,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除去逼真的特效、电影的画质、惊悚的配乐,《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前六集讲的很可能是——

    关灯拆电影,偶尔拆网剧

    齐泽克曾提出一个鉴赏观点:一部恐怖片的好坏,就看把恐怖要素移除后,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除去逼真的特效、电影的画质、惊悚的配乐,《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前六集讲的很可能是——

    鬼吹灯之“咱们屯里的人”。

    8731435
  • 阿浦人
    2020/12/2 19:50:33
    我们不可能只做影视爱好者

    我们首先是人民大众,然后才是戏剧影视爱好者。

    我们打分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作品本身在现实社会的语境下没有伤天害理。就事论事,网友说的“狗血偶像剧”、“剪辑”、"剧情节奏",全部都在讨论作品本身,L姓明星不认同可以反驳,但是他暗指观众没资格评价、竖中指等行为已经跳出了作品讨论的范畴,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人身攻

    我们首先是人民大众,然后才是戏剧影视爱好者。

    我们打分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作品本身在现实社会的语境下没有伤天害理。就事论事,网友说的“狗血偶像剧”、“剪辑”、"剧情节奏",全部都在讨论作品本身,L姓明星不认同可以反驳,但是他暗指观众没资格评价、竖中指等行为已经跳出了作品讨论的范畴,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人身攻击的成分。他虽然没达到“伤天害理”的程度,但确确实实伤害了大众感情。

    这是我在豆瓣第一次评论与作品本身无关的事,但我不后悔。尽管我也认为应该要努力营造文艺的艺术氛围,但是豆瓣不可能脱离互联网而存在,艺术批判不可能脱离现实语境而存在,打分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舆论,我们也不可能只做影视爱好者。

    我会毫不犹豫地给这个剧打1星,作为大众。

    【详细】
    13027412
  • orphan
    2022/6/28 21:32:06
    本哈明一家的风暴第二季:卡耶小天使大胜利!(从第一季看到第五季的老粉深情投入式吐槽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一:三组交叉3p.小帕和伊万父子,小伊万和小帕阿丽姐弟,阿丽小伊万木耳 小帕:我想跟你谈恋爱你却只想跟我做兄弟 小伊万:我确实只想跟你做兄弟我也很爱你但是我更爱你姐姐我更想和你姐亲热 大伊万:儿子夹在那对姐弟之间好痛苦哦我这个做父亲的要帮帮他,小帕看着好可怜哦浓眉大...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一:三组交叉3p.小帕和伊万父子,小伊万和小帕阿丽姐弟,阿丽小伊万木耳 小帕:我想跟你谈恋爱你却只想跟我做兄弟 小伊万:我确实只想跟你做兄弟我也很爱你但是我更爱你姐姐我更想和你姐亲热 大伊万:儿子夹在那对姐弟之间好痛苦哦我这个做父亲的要帮帮他,小帕看着好可怜哦浓眉大...  (展开)
    【详细】
    14482257
  • 金丝熊
    2018/7/5 10:31:33
    变化的容颜,不变的渴望
    曾经在《读者》上读到一个故事,一个资深的地下党员,解放后获得了许多荣誉,到各处去演讲,中年时,会讲很多惊险的过程故事,中老年时会反思时代,讲述情操,老年时,他总是会想起当时的战场,曾有一个美丽的国民党女秘书对他的恋慕之情,虽然不能接受,但是仍然是美好的回忆...  (展开)
    曾经在《读者》上读到一个故事,一个资深的地下党员,解放后获得了许多荣誉,到各处去演讲,中年时,会讲很多惊险的过程故事,中老年时会反思时代,讲述情操,老年时,他总是会想起当时的战场,曾有一个美丽的国民党女秘书对他的恋慕之情,虽然不能接受,但是仍然是美好的回忆...  (展开)
    【详细】
    9488214
  • 白头豕
    2014/12/19 18:07:44
    写在《一步之遥》观影后:失败的是姜文,观众不是“王天王”

    1、 序言

    《一步之遥》并不是烂片,但它是一部坏电影,而且是一部千锤百炼之后的坏电影。这部电影能够愉悦一部分观众,比如我自己;但对大部分观众而言是一场花钱去遭受的折磨。

    对于喜爱姜文电影的影迷如我,总感到有一种义务,要通过文章把《一步之遥》的理解门槛降低些,让更多观众get到电影的本来面貌,少一些焦躁和厌恶。


    然而姜文在《一步之遥》受到普遍

    1、 序言

    《一步之遥》并不是烂片,但它是一部坏电影,而且是一部千锤百炼之后的坏电影。这部电影能够愉悦一部分观众,比如我自己;但对大部分观众而言是一场花钱去遭受的折磨。

    对于喜爱姜文电影的影迷如我,总感到有一种义务,要通过文章把《一步之遥》的理解门槛降低些,让更多观众get到电影的本来面貌,少一些焦躁和厌恶。


    然而姜文在《一步之遥》受到普遍差评后,接受访谈时发表了一个感慨——“大家都在演王天王,确实让我有点觉得……我不知道该庆幸,还是应该叹息”。

    姜文的这个感慨,让事情起了变化。我感觉到了另一种义务,不是作为姜文的影迷为他文过饰非,而是作为观众的一员直面姜文的挑战。


    先简单说明一下,姜文说“大家都在演王天王”,是什么意思。

    姜文在《一步之遥》里安排了一个王志文出演的“王天王”,这是一个靠演丑戏挣大钱,观众前卑琐,舞台后跋扈的戏子。这是整部电影中的核心人物(让王志文演并非贬低而是尊重),因为他促进了主角马走日最重要的转变。

    “王天王”不理解完颜英之死的真相,就按自己的意愿演绎成了卑琐的奸杀案,把马走日塑造成“阿乌卵”,以迎合观众的恶趣味。而当真正马走日在场时,反而却没人愿意了解完颜英之死真相。王天王也不顾多么不合逻辑,只想让马走日穿上奇装异服,兑现他在丑戏中臆想中“阿乌卵”式的奸杀犯。


    这是一出镜子戏,戏里的观众,就是戏外的观众。姜文想让观众们看电影如照镜子,顺着马走日的情感去敌视那些猥琐的观众,从而也能反躬自省——“不做王天王做的事”。

    于是,当《一步之遥》恶评如潮的时候,很明显,大部分观众是“没看懂”的。然后一些影评人就像“王天王”一般跳出来,按自己的想象来评价这部电影,给《一步之遥》塑造了一个穿着黑皮SM服饰一般的“阿乌卵”形象。而那些不能理解“马走日”的观众们,从这些“阿乌卵”式的吐槽影评中,感受到了快乐与满足,不再理会《一步之遥》的真相。电影外的观众,成为了电影里的观众;电影里的马走日,变成了电影外的姜文。

    这就是姜文的感慨——“大家都在演王天王”。他不知道该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还是应该叹息对观众们“不幸言中”。

    这是非常典型的,精英们“民粹主义”式的批判,蕴含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和者千人”式的孤芳自赏。姜文的这种心情,的确太像《无极》之后的陈凯歌,《三枪》之后的张艺谋,《私人定制》之后的冯小刚。


    然而这一次姜文大错特错了。他在自恋中耗资三亿拍了一部精心雕琢的坏电影,折磨了无数掏钱进影院的观众和影迷,在漫天恶评之中,却拒绝反省自己犯了什么错。我们观众不做“王天王”,就必须好好地和姜文讲讲道理,为什么《一步之遥》是部坏电影



    2、 思维奔逸的《一步之遥》,是姜文心目中最好电影,却是一场对普通观众的酷刑

    必须得承认,《一步之遥》在影院里给我的感受是愉悦的;但同时周围观众的反应也传递给我各种坐立不安。上午场上座大概三十人左右,前后走掉了七八人,甚至还有观众睡着了呼噜噜打起鼾来。而电影也时时引发周围观众的焦躁感,传出各种皱眉呲牙时的“啧啧”声。

    别的时候可能会怪周围观众缺乏观影素质,但这部电影怪不得他们。《一步之遥》最大的叙事特点就是思维奔逸,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躁狂”式精神障碍的表现。

    何谓思维奔逸,读者可以百科一下。简单来说,是病人在交流时,脑子转得太快,嘴跟不上脑子,手跟不上嘴,最终表达出来的东西支离破碎,或细节过度丰富而脱离主线,或主题凌乱变迁。

    而轻躁狂是一种常见现象,当事人表现得情绪亢奋、高度自信,以及思维奔逸,令与病人交流的对象感到不适。它经常是种害处低的病态现象,但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有轻躁狂的一面,毋宁说轻躁狂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和活力。

    2.1 奔逸的对白

    《一步之遥》的思维奔逸,首先表现在高度紧凑的剧情上。由于剧情非常丰富,以至于不给观众预留额外的酝酿和思考时间。姜文和昆汀都是废土流,角色的对白极多,但昆汀的对白是高度写实的,用非常平缓啰唆的对话制造暴风雨前的平静,为剧情爆点铺垫好反差。而姜文追求的是针锋相对的刺激,一条条对白如同武学招式,见招拆招,间不容发,就如同武侠电影为追求节奏抽帧一般。

    这不是坏事,是姜文一贯的风格和烙印,让姜文影迷看得过瘾。

    2.2 奔逸的镜头

    思维奔逸更体现在魔幻式的艺术手法上。

    好的电影,必须在剧情的爆点上用视听艺术手法让观众体瞬间带入角色第一人称感受。例如,昆汀最擅长的,是在平平无奇的对话陡然进入高峰的瞬间(例如犹太猎人问到法国农夫“你是不是保护了帝国的敌人”时),插入耳鸣一般嗡嗡作响的背景噪声。

    又如《心花路放》中黄渤灵魂觉悟的瞬间,镜头俯拍了一个影子像人人像影子的奇异画面,象征着黄渤压抑的真我如影子般“站”了起来,伴随着音乐的咏叹,人物的内心在无声呐喊的孤愤感立刻爆发出来。

    而《一步之遥》中的魔幻式表达也很多,全都是剧情推动的关键。除了那个亮瞎眼的奔向月球外,最具代表性的三个魔幻场景是:

    1、马走日在武六书房重逢武六
    2、武六在剧场的风车背景下,质问马走日有无杀人
    3、马走日在旷野的风车上,迎着莫名其妙出现的礼服众人,大喊内心独白

    马走日在武六书房见武六前,由于他心底暗藏已久的强烈情愫,使他鲜血上涌,有些头昏眼花。镜头也随之注意分散,想到的和看到的不同步,看到的和听到的不同步。走到墙边,思想立刻回到了记忆深处沐浴在美术光泽(象征着被情愫修饰得更美好的记忆)里的轮船。

    而在武六叫唤一声,把马走日拉回现实的那个瞬间,荧幕上回头的马走日两旁是书架,脑后却是游船行过的大海。记忆和现实用不可能存在的画面融合到了一起,反映了马走日瞬间的迷惑。这个表达是非常非常精彩的,姜文应该也是自豪且自鸣得意。

    而在剧场那一幕,武六质问马走日时,居然给她打了个聚光灯。这镜头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这个不可能的镜头,反映了百感交集的马走日,在面对武六质问时产生的“管状视觉”。人类在强烈应激的时候,眼中就是一个焦点而周围一切都是模糊的。

    在电影的结尾,马走日打晕武六,一个人冲上风车外的天梯,对四方咆哮着独白时,出现了各种幻觉。如不知何方不知何人打来的砰砰枪响,没有鲜血飞溅的中弹动作,漫山遍野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西装男和婚纱女……

    这同样是用魔幻式的手法让观众带入马走日的主观感受。他胸中的块垒冰释坍塌了,他一方面做出了“to be”的抉择要孤身赴死,另一方面心灵的解脱也使得他强烈地想吐尽胸中的一切。而现实是马走日很可能刚出来没说几句就被一枪打中了要害,接下来观众看到的是他的主观世界,越来越多的幻觉,迎合他所言说的场景。漫山遍野臆造出来的观众,和之前开着红车冲向月球遥相呼应,是马走日生命中仅有的两场悲剧式的婚礼逃亡。


    光就这些场景而言,姜文对魔幻手法的运用的确在《一步之遥》中有了更大的突破。他说这是自己最好的电影并不为过。如果仅仅因为对这些手法不理解,观众就骂它烂片,这的确是观众的不足——艺术手法不烂,而且还相当出色,只是观众没看懂而已。

    2.3 奔逸的折磨

    然而问题来了,姜文的思维奔逸远不止于他惯用的艺术手法上,《一步之遥》在剧情上也是奔逸的,在角色塑造上也是奔逸的,在电影主题上还是奔逸的。

    总的来说,《一步之遥》并没有把故事讲好,没有把角色塑造好;故事讲不好,角色没塑造好,观众就无法真正把自己带入故事和角色心中;观众无法带入角色,那么营造剧情冲突的高强度对白也好,营造角色主观体验的魔幻手法也好,给观众带去的只是刺耳的声音和刺眼的镜头。

    如同夜里喝醉酒的两个兄弟搂着肩膀举着酒瓶,在大道上边踉跄着边唱儿时的歌曲,他们俩是high爆了,可周围的路人就遭了醉了。更可怕的是,路人们是被骗着掏钱过来当一把路人的。这不是观影水平的高低,是姜文自己的过错。


    3、 《一步之遥》的剧情如冲天的火箭,但不是步步高升,而是分崩离析


    为何前文说《一步之遥》剧情是思维奔逸的呢?这么说吧,姜文把每一段剧情都展开得非常丰满,但随即又突兀地转到下一个剧情。观众上一个剧情关注的人和事蓦然消失,新的剧情又同样丰满的扑面而来。就像观众还在惊愕之中,想回过头看一眼身后飞驰而去的东西,却被姜文双手伸到脸旁,握住,又掰了回来。

    3.1 九个剧情段

    《一步之遥》里有这么九个主剧情段:武七求人,选花国总统,完颜求婚而死,帅府救人,走日逃亡被捕,补拍枪毙马走日,是救是杀博弈,武六抢人私奔,马走日风车独白。

    姜文恐怕是为了夯实剧情厚度,每一个剧情段都铺设了大量的细节,不仅围绕主角,也丰满了旁支。这是作为导演的姜文犯了大忌讳——没有突出主题,淡化次要矛盾。

    武七求马走日出山这一段,浓墨重彩地模仿了教父的场景,也夹杂着隐喻勾画了马走日的形象。就像刚刚描绘出了一个较有吸引力的眼睛,让观众想看到接下来的全脸。别的电影,例如《教父》,就该花一段来勾勒主角的轮廓了。这个马走日是谁,现在身份如何,为何人人都要找他,手段和身份如何,和项飞天什么关系?但《一步之遥》呢,立刻转场到了花国选举。

    不难发现选总统这段歌舞,是百老汇般的一流水平。丰富的试听轰炸,让观众暂时忘了马项二人身份之谜,还没来得及流连忘返,而是新的谜题又轰炸过来了——舒淇用京腔说了段火影水平的嘴遁,就压过白狐青卢了?以为这是一部漫长选美比赛电影的观众,恐怕毫无准备地懵了。

    更多问题接踵而来,花国总统是什么性质的选美(其实是选妓女)?那个赛二爷是什么奇人如此高捧(其实是名妓赛金花)?“女也”的她银幕这么骂脏话好吗?拍到了所谓的初嫁权要怎么个用法(本来是初夜权)?马走日原来不是教父其实只是个龟公……?牛犇老师怎么就用完初嫁权了?硬硬朗朗的是几个意思?

    这些迷惑若明若暗地盘旋在观众脑子里,还没回过神,剧情又跳了。完颜英假作真时真亦假,忘了自己妓女的身份,幻想自己也可以追求真正的爱情,向马走日逼婚了。这一段拍得很有趣,各种包袱甩个不停,观众也看得很开心——原来是个浪漫的爱情电影啊!

    一个观众这么想,若有所得地微笑着,然后3D荧幕上的车就凭空从他的脸前面碾了过去,飞往月球找姐夫吴刚去了。观众震惊的双眼还没来得及眨,完颜英突然死了,舒淇微笑着一尘不染地躺在那里等领便当了;观众震惊的嘴刚张开,不知要不要问真死假死时,屏幕上穿进来一个走入芦苇的女子,还没来得及想这是谁,马走日已经突然变了装出逃了……

    3.2 分崩离析的火箭

    我不用把整部电影都这么地描述一遍。看过的观众细细回忆就明白了,每一段剧情,姜文都把许多细节刻画地特别丰满(赛二爷横空出现)或扎眼(例如牛犇老师出场),正是因为表现力强却语焉不详,勾起了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啪得一声导演把面前的这道门砸上,然后拖着我们指旁边那扇,那才是主线。

    这种做法就像一支拔地而起的火箭,喷射着热流刺向天际。它是靠丢失自身的质量来获取更高的速度的。在轰鸣和震颤中,火箭扔掉助推器,扔掉主引擎,扔掉整流罩,最后是不到万分之一质量的精华走上了太空轨道,向人类传来天际的声音。

    这万分之一的质量,本应该是《GATTACA》里伴随着飞船升天时点燃的焚化炉,是《勇敢的心》中行刑场上呐喊的“freedom”,《七磅》里盲人重新明亮的眼眸,是《阳光小美女》里庇佑着家人重新上路的落日余晖。

    而在《一步之遥》里是什么呢?“to be”了一会?然而这个“to be”并没有足够的精神高度,与之前如此奔逸的剧情衰落的质量碎片相匹配。到电影完结的时刻,也是剧情结构彻底崩塌的时刻。

    看完了结局,恐怕更多的人一边穿起衣服收拾杂物,一边还在回想马走日是啥地位,花国总统是不是妓女,完颜死时好像有啥线索,那个莫名出现又不见的法国人是什么东西,那个会唱歌剧的大帅长得那么像腾格尔,项飞天究竟后来怎么了……再看一眼银幕上飘过的字幕,喃喃一句我衣服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么个东西……



    4、 《一步之遥》的主题和“真打”一样经过千锤百炼,然后成了把“要你命3000”

    4.1 什么是真打

    “真打”指的是日本最优秀的武士刀,锻炼之前要准备上百把刀身,然后两两融化打成一把的厚度,周而往复,锤炼成精华中的精华。极厚重,极致密,无比致命。最关键的是,它只是一把成刀。


    4.2 要你命三千

    而“要你命3000”呢,则是由达闻西所发明,集十种兵器于一身,每一种都可以独当一面。传说是威力超过任何武器十倍的杀人利器。它包括西瓜刀,车链,毒药,手榴弹…………

    姜文编剧们在接受访谈时,就谈到了类似的话。《一步之遥》有王朔和姜文做创作,还有廖一梅写戏剧冲突,许多才华横溢的编剧参与写剧情和对白。每个人都拿出厚厚一本剧情,汇在一起可以拍十部电影。所以姜文感慨,观众看这部电影票买值了,相当于看了好几部。

    你们看,这可不是一把“要你命三千”么?

    4.3 一步之遥的六个主题

    产品经理明白,削减设计和优化,专注于实现需求;公司经理明白,收缩产品线,打造重点品牌;企业CEO明白,拆分产业链,保留高利润环节;毛主席明白,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连鄙人我都明白,写篇文章面面俱到,反而离题千里,好文章是要能删改得精简,而不是比谁写得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然而姜文这次居然把一部电影拍出了十部的体验当成骄傲?难怪我们看了一部“要你命三千”。上一个敢这么做的,毫无疑问是《富春山居图》。

    把《一步之遥》光怪陆离的叙事都剥开,它的主题并不复杂。荒诞,成长,救赎,新生,爱情,善恶,这六个是电影的核心主题。

    4.4 荒诞的主题

    先说荒诞主题。电影一讲荒诞,老影迷就明白,人的荒诞是为了表达时代的荒诞,荒诞的时代压抑了每个人真诚的内心世界,让人的言语和行为变得不可理喻,而主要角色在不可理喻中挣扎地释放自己的内心。姜文自己拍得最好的荒诞剧是《太阳照常升起》,故事和人物的荒诞成为右翼精神对文革这种左翼社会的控诉。

    《一步之遥》的荒诞来自于一边纸醉金迷一边水深火热的民国。有哪些经典场景呢?

    武七想洗钱,于是把选妓女花魁变成了全球直播选美。理由荒诞得要死——要把new money洗成old money,拾起丢下去的脸。话说民国哪里有意大利女人坐着有厨房的私人飞机?“我们这个时代就有私人飞机了”?

    由于马走日醉了一夜酒,大清国的辫子没有来得及自己剪,被民国剪了。别人剪的和自己剪是一回事吗?于是大清亡了。大清亡了,都怪马走日醉酒。若没有这一场醉酒,哪有那些军阀去做大帅呢?大清国和武大帅,谁是谁的爹,谁是谁的妈,真搞不太清楚。

    选花魁妓女,搞成了环球选美。环球选美,选的是花国总统。看上去是选总统,其实是背后军阀要洗自己。军阀洗白自己,成就了一场选总统的革命。观众们你别看这个舞台酷似春晚般荒诞,这就是历史,我们见证了这样的历史,我们本身就是这样荒诞历史的一部分!

    大帅要马办项飞天,法办儿子。儿子被带去嫖了?没事。问题在于,嫖的是老爸去的地,老爸嫖的人!军阀派系儿子们和爸爸们打成一团,抢的不就是自己的地盘和女人吗?怎么解决矛盾?德先生和赛先生啊。赛先生不是都造了大炮了吗?光那样还不行啊,赛先生还要用来改造人,要让人能弯腰手够着地,能开怀大笑。开怀大笑了,父军阀和儿军阀不就和好,一个桌上吃饭啦?

    《枪毙马走日》让故事角色自己去做电影的演员,让角色成为奸杀戏的演员,让演员成为被枪毙的角色。让戏里的马走日成为戏外被众人误解的姜文,让戏外的观众称为戏里吃人血馒头的王天王。这是电影的两条支柱,也是现实的两条支柱

    武帅从法租界引渡马走日,这是一国的耻辱,却做成了一国的荣耀。一大堆学生模样的演员,整齐划一地喊着“中国的事中国办”,荒诞得就像中国人跑到巴黎和会去要自己的山东胶州湾一样。威武的仪仗队里还不时闪过万字旗的影子——这是在创造历史,我们见证了这样的历史,我们就是这历史的一部分!

    武帅取小老婆是政治联姻,原来取小老婆还可以找这个借口啊!高明!当看到那个俄国小老婆时,你又不得不为武帅掉下同情的泪水,辛苦了!大老婆为娶小老婆做翻译,也辛苦了!东正教要嫁小老婆,都辛苦了!苏联都已经建国了,还要娶一个这么肥胖的卡捷琳娜,那一嘴亲上去真是勇敢。别看武帅一个土老帽样,人家能唱意大利语的饮酒歌啊!惊讶吧!唱完了结果还是土老帽,惊讶吧!连姜文老婆周韵都能唱咏叹调,惊讶吧,大家都不知道吧!!

    各种荒诞场景不停轰炸着观众的大脑,到故事的后面,父亲教女儿娶小老婆,老妈教女儿搞四十个男人,至于拔枪相射,开着高音喇叭用“告台湾同胞书”的语气撕逼,都不算什么了。


    电影里用到荒诞的场景,一定影射时代,一定影射时代下被压抑的人心。光看这个主题,《一步之遥》表达得很好。

    4.5 成长、救赎、新生的主题

    马走日是有原罪的,这个原罪并不是害死了完颜英,而是他没有成长。马走日的青春期,随着大清国的戛然而止,缩进了角色的体内。如他所说,他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个长不大的孩子让同样沉浸在青春期的性、冲动、暴力中的巨婴姜文来演,再适合不过。

    正是因为长不大,马走日把儿童的顽劣带到了成年的生活中。他在待人上顽劣,把江山覆灭说成一人之醉;他在做事上顽劣,把妓女选举办成了全球选美;他在爱情上也如此顽劣,伤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妓女追求唯一依靠的那种绝望的心。

    并不是因为马走日害死了完颜英才有罪,而是因为马走日有罪他才害死了完颜英。马走日想摆脱罪,来到了武帅府求援。然而武帅的权力或许能让他拜托身上的罪,但他心底对武六的情愫却激发起了他心灵上背负的罪。马走日没办法向感情世界的法官来请求赦免。于是他流亡了。

    世俗的杀人罪行,可以躲藏在民国的老照片中苟且一时。但心灵中辜负人的罪,却永远没办法解脱。所以王天王演的戏,并不只是在侮辱马走日,更是在侮辱身为妓女但内心不泯的完颜英。是马走日的罪让完颜英安详优美的死状被世人侮辱。

    马走日内心震撼了,有承担责任的冲动了,但他的自私和幼稚还拖着后腿,因而他先去行贿。行贿失败后,终于挺身而出。这是马走日第一次成长了,他终于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了。

    第二次成长则是全戏的结尾。自私的马走日被陷入爱情中的武六救走了,这是他身体得救的唯一机会。武六也向他求婚。但是正是马走日心灵的原罪,伤害了上一个向他求婚的女人,他还要再伤害这一个人吗?真是因为他身体的原罪,连累完颜英覆车而死,难道他还要因为身体的罪没消,继续让武六和家人兵戎相向吗?

    马走日再次成长了,他用自己身体的死,来实现对武六的保护。而他为了别人挺身而出的牺牲,救赎了他心灵的原罪。他在“not to be”和死亡面前,选择了死亡,终于完成了马走日的“to be”。

    马走日获得了成长,获得了救赎,获得了新生。死亡就是他的新生,新生的马走日摆脱了虚荣,拜托了原罪,所以才能从容淡定地做旁白,给我们观众讲这个故事。旁白的马走日,就是新生的马走日,看到最后才能恍然大悟。

    这三个主题串在一起,是不是好题材呢?是好题材。


    4.6 爱情的主题

    马走日的爱情不是《一步之遥》的爱情,《一步之遥》的爱情是完颜英和武六的爱情。这是两个娜拉出走的故事。

    一个娜拉是完颜英,她表面上贵为妓女中的花魁,花国的总统,本质上是嫖客们的玩偶。她敢于抛弃浮华,想和马走日从花国般的玩偶之家出走,寻求一个真诚而平淡的爱情生活。

    另一个娜拉是武六,她表面上贵为大军阀的千金,不仅有随便冤枉人的能力,还有随便不冤枉人的能力。但这是一个只有利益的世界,父亲教她讨小老婆,母亲教她搞男人,都为了各自的利益去欺骗内心,一辈子顶不上真实的一分钟。她只是物质利益博弈中的一个玩偶,恰如她在百般屈辱之中还要浓妆艳抹,和父亲一起为荒诞的取小妈婚礼唱上一曲饮酒歌。她的学识只是取悦这些人的玩偶。

    于是武六也要和马走日从帅府般的玩偶之家出走,追寻一个真诚而冒险的激情生活。

    这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里那种冲动或隐忍的大男子主义的爱情,而是女人视角的爱情。追求的不仅是爱情,更是女性对自己生命的选择,对社会规则压迫的唾弃。

    姜文觉得自己写不好这些剧情,还特地请了廖一梅。廖一梅也的确把细节写得相当好。然后找到了舒淇和周韵这样能用眉宇演女性内心戏的好演员。

    这样一看,电影里的爱情故事是不是挺棒?

    4.7 善恶的主题

    两大影帝再次聚首。马走日,项飞田。一个最终为了死者的荣耀挺身而出直面死亡,一个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诬陷昔日的恩人。一步之遥,天渊之别。特别是项飞田的险恶,用极其微妙的字句刺激武七,成为他手中的一个棋子,把马走日的命运推向绝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人之险恶何至于此!

    4.8 六个名贵的主题,一堆魔幻的调料,熬干了观众,成了一锅烫嘴的药渣

    姜文把六个优秀的主题一锅炖,还用重口味的艺术手法,是《一步之遥》最大的败笔。这不是观众审美出了任何问题,不是编剧的心血撒的不多,根本是姜文自己犯的过错。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角色刻画肤浅而杂乱。姜文和葛优,两大影帝需要有《让子弹飞》一般的对手戏,一次次共同面对的场景,一次次截然不同的选择,才能把善恶间一步之遥的主题雕琢清晰。然而葛优的戏分大多让给了舒淇和周韵,甚至最后连结局都来不及交待,成了第最为失败的主题。

    舒淇和周韵的故事非常丰满,但娜拉出不出走的一步之遥,需要观众带入他们的角色才能体会得到。然而叙事的主线总是从迫切需要成长和救赎的马走日那里拉到了姜文身上。两个娜拉成为了观众眼里的墙画。

    若要能体会马走日的成长和救赎的一步之遥,则需要观众能认可马走日的内心。这样一个角色需要拉低身段,让观众俯视他,同情他,然后体会他。而姜文的高傲把这个角色内心包裹在插科打诨和欲言又止中,要读懂姜文才能读懂马走日。观众首先体会到的,却是我是不是艺术水平不够,我敢不敢指出皇帝没有穿新衣的焦虑感。

    单独来看,即便是姜文的才华,也不可能在140分钟里把《一步之遥》的每一个主题做的比别的电影人专门探讨得更好。

    荒诞的主题,《一步之遥》远不及姜文自己的《太阳照常升起》。《钢的琴》也很荒诞,就荒诞得很感人。

    爱情的主题,能比得上许鞍华《男人四十》中面对责任和爱情的两难纠结?

    救赎的主题,姜文自己的《寻枪》也是能做到震撼人心的。前面提到的《七磅》更是值得体验

    成长和新生的主题,今年之内已经佳作频频,最优秀的当然是《地心引力》。即便是成长、新生、救赎的一锅炖,《一步之遥》还不如宁浩的《无人区》、《新花路放》。想一想《GATTACA》或《阳光小美女》,更是相差万里。因为《一步之遥》没有铺垫好矛盾和挣扎,无法给人带来内心深处的激励。

    4.9 有没有能够炖好六个主题的电影?有

    这个电影就是口口相传的《大话西游》。姜文无意之中弄了一部和《大话西游》架构非常相似的电影。大话西游恰是同样蕴含了六个主题的。

    在极端自私自利的残酷社会背景下,每个聪明的人无论是妖怪还是强盗都把自己伪装得极度愚蠢。而那些看起来很牛的人总是如纸老虎一般一戳就破。如此荒诞无稽的时代,主角其实是个长不大的巨婴,玩世不恭,善于忽悠,不敢承担任何责任。而这一原罪使主角在关键的抉择中伤害了女人的真爱。因为内疚使得主角逐渐加深了对爱情的理解,最终让主角甘愿牺牲自己挺身而出,获得了救赎,立地成佛。

    而《大话西游》和《一步之遥》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区别。

    大话西游拆分成了两部,第一部核心的主题是荒诞,第二部核心的主题是爱情和救赎,没有一锅炖。

    大话西游只有至尊宝一个主线角色,其它所有辅助角色都没有独立的叙事空间

    大话西游用低三下四的无厘头来安抚多元主题对观众的冲击,引人入胜;没有用曲高和寡的魔幻手法,轰炸普通观众的眼睛和耳洞,让观众疲惫不堪。

    姜文和周星驰是我心目中完全不同世界里的人,居然在这部电影的分析过程中以不太好的姿势碰撞到了一起,真是令人伤感。


    5、 《一步之遥》不是艺术电影曲高和寡,而是商业电影欺诈观众

    姜文接受访谈时说过一番话:

    “法国有很多是艺术家的导演,为什么可以产生?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观众愿意去理解。中国的有些观众,就理直气壮地没有羞耻地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我看不懂。”“看不懂电影就这么说话,是可耻的。看不懂这个电影也是可耻的。因为看不懂造成电影票房不好,只有我们这儿才敢这样说话。”

    要我说,首先,人们艺术水平层次不齐,看电影的目的五花八门,看不懂艺术电影的总是大有人在,他们坦诚自己看不懂,没有什么可羞耻的。

    如果《一步之遥》像《太阳照常升起》那样真是一部艺术电影,导演或许可以说“爱看看,不看X”,先做好声明,然后静等知音。

    然而《一步之遥》是号称投资高达三亿的大制作。如此大的资本投入,一大块给了制作,一大块给了演员,还有一大块给了发行,目标肯定是赚大钱。制片方明确预期了票房破二十亿大关。

    二十亿票房,就意味着《一步之遥》肯定是希望吸引大多数观众,懂艺术电影的观众,不懂艺术电影的观众,都为了这次观影体验给制片方掏钱的。结果观众果然冲着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冲着姜文的名号满心期待花钱去了,却被痛苦地折磨了一番,当然有权力不满。因为他们被骗了。

    这个时候导演再跳出来说“爱看看,不看X”,这就好比什么呢?说得低俗一点,好比打着日本AV女星画像的“包小姐”广告,招来一看却是李健仁版的如花弹着棉花说“我只卖艺不卖身”。这是消费欺诈


    6. 何时观众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呢?

    看影评看到了“情怀癌”这个词,作者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导演们有导演们的情怀癌,这种情怀癌表现为他们孤芳自赏的伟大电影,这是我们平民观众不容置喙的事情。

    然而导演的情怀癌总是要号召观众的钞票去支撑,这对观众而言已经不那么公平。这实际意味着资本用金钱收买了导演,以实现他们情怀癌为诱饵,让他们再去做欺骗观众的诱饵。最终结果不是市场经济里优秀商品的交换,而是情怀癌包装出来的一场商业欺诈。

    一贯主张站着把钱挣了的姜文,本来是在另一个层次上和观众站成了平行线,都和资本的利益不那么的一致。可是一旦两条平行线在资本的引力作用下相交碰撞到了一起,连之前说要和观众谈恋爱的姜文,也把矛头指向了那些掏钱却倍感折磨的观众们。
    \
    姜文没有反省到,他正是太缺和普通观众的对话了,才只能够把艺术修养和审美都如此之高的自己当成唯一的观众。

    姜文和观众、影评人撕得一地鸡毛,无非是另一种比烂的广告,资本还是要赚得朋满钵满。姜文觉得自己的艺术自尊,像《太阳照常升起》那样,再次一次被“王天王”式的“民粹浪潮”伤害,只会把他和普通观众推得越来越远。


    又一个被人信赖的好导演把观众当成了“民粹”仇敌,何时观众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呢?

    【详细】
    726011681
  • 阿基米德
    2021/2/12 16:17:59
    漫威或将迎来最强超级英雄—旺达之子“巫术”

    最新及全部剧评合辑:漫威美剧《旺达幻视》剧评

    13213202
  • 清角
    2021/2/23 9:25:14
    不接地气

    女主人公沈老师是一个怀揣教育理想的人,但是,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可能给她机会去实践,所以最后她选择了出走。其实这也是编剧和导演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只不过在现实情况下显得很幼稚。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沈老师自己也参加过高考,难道她不知道高考的残酷性吗?她不知道追求个性化培养,与高考的

    女主人公沈老师是一个怀揣教育理想的人,但是,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可能给她机会去实践,所以最后她选择了出走。其实这也是编剧和导演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只不过在现实情况下显得很幼稚。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沈老师自己也参加过高考,难道她不知道高考的残酷性吗?她不知道追求个性化培养,与高考的批量化标准件生产之间的矛盾吗?除非她当年不是在这些高考大省上学的,莫非,正如片头介绍她的简历时隐晦透露的,她是北京考生???那么,她辞职离去,要想实现她的教育理想,估计也只能去京津这些高考自主命题的化外之地,反正我可以绝对的说,辽宁、河北、河南、山东……这些高考大省,绝对没有她的“用武之地”??。

    此外,片中有一个很大的bug,就是在高考的前一天,沈老师居然还能包一辆大巴车,带着孩子们去海边儿,而班主任居然不知道,这种情节,在任何一个即将高考的学校都是不可能发生的。由此可以看出编剧和导演缺乏学校高考的常识。

    【详细】
    13274480
  • 抛开书本
    2020/1/13 14:45:17
    罪人?圣人?正因为他,好莱坞才保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

    文/铃鼓先生

    公众号:抛开书本(paokaisb)

    毫无疑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高龄高产高质量的导演,近年来以每年一部的速度产出优篇佳作,称其为“活着的传奇”毫不为过。作为“好莱坞最后的右派”,也许正因为他,好莱坞才保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

    文/铃鼓先生

    公众号:抛开书本(paokaisb)

    毫无疑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高龄高产高质量的导演,近年来以每年一部的速度产出优篇佳作,称其为“活着的传奇”毫不为过。作为“好莱坞最后的右派”,也许正因为他,好莱坞才保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

    12162315
  • Dr希鲁鲁克
    2014/2/6 19:54:08
    这是一部反映女性身体成长的电影
    在遥远的城堡里有一对公主姐妹,姐姐生来就有魔法,能控制冰雪,而妹妹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小的时候俩人一起玩耍,姐姐不小心把妹妹弄伤了。爸妈严厉地批评了姐姐,找地精用法力医好了妹妹,但代价是妹妹也忘了姐姐会魔法的事情。姐姐对此事一直心怀愧疚,从此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和妹妹一起玩耍。

    首先在城堡里只有两个公主这种设定就太奇怪了,又没有三胎的限制,国王干嘛不一直生直到生个儿子呢。所以其实这都是
    在遥远的城堡里有一对公主姐妹,姐姐生来就有魔法,能控制冰雪,而妹妹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小的时候俩人一起玩耍,姐姐不小心把妹妹弄伤了。爸妈严厉地批评了姐姐,找地精用法力医好了妹妹,但代价是妹妹也忘了姐姐会魔法的事情。姐姐对此事一直心怀愧疚,从此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和妹妹一起玩耍。

    首先在城堡里只有两个公主这种设定就太奇怪了,又没有三胎的限制,国王干嘛不一直生直到生个儿子呢。所以其实这都是隐喻,姐姐和妹妹其实是一个人。在每个女孩心目中,自己其实都是一位美丽高贵的公主。

    姐姐从小发现了魔法,和妹妹玩得很开心,其实她发现的是魔法很简单,每个女孩都会,那就是“性欲”。用魔法和妹妹玩得很开心,其实是她自己在自慰。一个比一个高的雪堆,象征她冲向高潮的不懈努力。但是因为太high不小心玩伤了“小妹妹”,被父母发现了,古董守旧的父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了这件事,没有做好女儿的性启蒙和性教育,还用最严厉的方式批评了她,给她带上一个强制的禁锢——“手套”,给她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心理影响。

    从此公主就对性欲抱有了最深的羞耻感,每每一有性欲,便一秒钟变精神病。无法与正常人一起玩耍(表现为带着手套的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姐姐)。但其他的时候却是正常的(表现为活泼的妹妹)。她刻意封存着这部分记忆,但身体却还是慢慢地成长了。

    然后国王和王后突然挂了,国王和王后在本片里象征的是一种古板严厉专制的存在,这对主角的心智造成了很大的禁锢,也造成了叛逆。现在他们终于死了。每个女人长大成年后都会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风雨。

    姐姐成年了,要进行加冕仪式。但最开心的却是妹妹(欢乐的正常人格),因为她早就盼望着脱离束缚,投入到广阔天地。她像每个正常女孩子一样期盼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但她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伤痛和心理障碍,她只是期待着和正常人一起,自己也变得正常起来。

    不同的男人出现了,象征着一个女人一生中遇到的各种追求者。

    然后象征正常那一半人格的妹妹就遇到了一个高富帅,(白马王子,每个女人的终极梦想)。一颗心全部投了进去,感情迅速升温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了那个小时候的禁忌的话题,性欲。她虽然嘴上说要,身体却不诚实。

    妹妹向姐姐提出了和王子结婚的要求。象征着她终于向自己的心灵禁锢开战了。

    但幼时父母造成的伤害实在太深,她无法突破自己。于是妹妹惨败,精神病的姐姐失控了。姐姐一头扎向自己内心更深处的黑暗,拒绝治疗。

    在片子中,体现为姐姐爬上了雪山,给自己制作了一个冰冠堡垒icc在里面撸啊撸。她以为只要把头埋进沙子里,危险也就会自动消失。她对整个世界封闭了自己的心。而冰天雪地很明显就是性冷淡的象征。

    于是正常的那半人格妹妹,开始去寻找失控的姐姐。把国家交给了高富帅王子打理,也象征着女人第一次全身心投入恋爱时,总想把一切好的都给对方。

    在路上她碰到了一个经济实用男。他的最大特点是喜欢跟牲口吃同一根胡萝卜。说明是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没底线的男人,包容心很强。为她俩以后的完美爱情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俩人经过了种种磨难,找到了姐姐的副本,但姐姐已经发展成了深度自闭症,不仅病没好,还用寒冰箭把妹妹打伤了,更派出巨型水元素追击她们。

    体现了一个精神病人的良好的自我修养。

    受伤的妹妹头发开始变白,中医认为,肾,其华在发。头发变白说明了长期性生活不协调导致的肾虚,给妹妹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创伤。

    经济适用男带妹妹去求医。遇到了一堆七大姑八大姨,开始给俩人逼婚。这时候一个老中医出现了。说妹妹的病需要一个包含着爱意的吻来解救。

    说明老中医的大学教材是《睡美人》。

    然后经济适用男就将妹妹送回了高富帅手中,备胎精神感天动地。

    但高富帅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无情地抓住了姐姐还想害死妹妹。果然没有渣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但关键时刻,妹妹挺身而出保护了姐姐,打败了渣男高富帅。姐姐也幡然醒悟,用爱解除了妹妹的疾病。俩人终于顺利合体了。

    说明要想寻得真爱的第一步不是付出,而是爱自己,当你学会爱自己,才会变成一个温暖的能给别人带来夏天的人。

    虽然公主的一生中会出现很多男人,她曾经付出过所有的真心却换来了无情的假意,从此害怕付出。有人陪着她穿林海跨雪原只为保护她一段路,也有男屌丝像雪人一样接近她,为了让她温暖起来寻找夏天,而不介意自己是不是会被融化。这些人都会温暖她的内心。给她治愈自己的力量。

    所以本片主要反映了父母学会对儿女进行合理的性教育是多么地重要。








    ——————————没有节操的分割线————————————


    关于大家对我的吐槽我只想说:没有自慰被父母发现过,不足以谈人生。


    ——————————节操复活的分割线————————————

    楼主你写这篇影评是为了吐槽那些从影片中看出同性恋、女权等等等的人么?



    你讲的太对了!!什么样的变态会直接联想到自慰啊,一定只是吐槽啊!吐槽!楼主怎么可能是那种没有节操的人呢!
    【详细】
    65372253
  • 乐儿
    2022/6/6 16:12:13
    公路片
    这部片子标注了“动作”和“惊悚”,我却楞是看出了公路片的感觉。开篇被西部边境线的荒芜吸引,一派灿烂的宁静,橙黄中恣意的牲畜,英气逼人的老牛仔吉姆,老旧的皮卡,善解人意的狗,很是期待在这片土地上展开的故事。吉姆尚未从太太去世的悲伤中转圜,又遇上银行来追债,不...  (展开)
    这部片子标注了“动作”和“惊悚”,我却楞是看出了公路片的感觉。开篇被西部边境线的荒芜吸引,一派灿烂的宁静,橙黄中恣意的牲畜,英气逼人的老牛仔吉姆,老旧的皮卡,善解人意的狗,很是期待在这片土地上展开的故事。吉姆尚未从太太去世的悲伤中转圜,又遇上银行来追债,不...  (展开)
    【详细】
    14441214
  • Carle
    2022/12/23 20:38:22
    卖点:色情血腥18+

    爱奇艺上1个小时10分钟,网飞上2个小时,可以说删减版少了很多硬料。

    大量露点内容,尤其是麦叔的那段床戏,姿势多到霓虹人都甘拜下风,画面勉强能冲(如果你是在家里当着父母的面外放的话,勉强能死,说实话,突如其来的床戏让我猝不及防)

    钻头入脑、4枪齐射胖子、行刑、走廊枪战、遥控机枪等画面,基本都是国内不能拍的,血腥场面和《硬

    爱奇艺上1个小时10分钟,网飞上2个小时,可以说删减版少了很多硬料。

    大量露点内容,尤其是麦叔的那段床戏,姿势多到霓虹人都甘拜下风,画面勉强能冲(如果你是在家里当着父母的面外放的话,勉强能死,说实话,突如其来的床戏让我猝不及防)

    钻头入脑、4枪齐射胖子、行刑、走廊枪战、遥控机枪等画面,基本都是国内不能拍的,血腥场面和《硬核亨利》有一拼

    作为一部优秀的商业动作片,反转也是重要的一环,谁能想到前一秒的老朋友、前一夜的弱小女性,会背叛会对峙呢?

    【详细】
    14840278
  • 小虫子歇歇爬爬
    2013/1/31 12:02:08
    洛克王国2圣龙的心愿
    主宠情深的电影,不知道看完圣龙的心愿,有多少的小朋友会和自己的宠物变得情深深雨濛濛起来。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小伙伴都是幼儿园的,回到家里,除了家长就基本没有同龄人,宠物或是某个玩具就成为了TA们的伙伴或最好的朋友,这个电影的感情向导很好,但是在电影的另一条感情主线里,亲情的重要也是亮点,它提示了我们对孩子的亲情关怀和孩子渴望被爱的心理。我身为家人,觉得这个电影蛮适合小孩
    主宠情深的电影,不知道看完圣龙的心愿,有多少的小朋友会和自己的宠物变得情深深雨濛濛起来。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小伙伴都是幼儿园的,回到家里,除了家长就基本没有同龄人,宠物或是某个玩具就成为了TA们的伙伴或最好的朋友,这个电影的感情向导很好,但是在电影的另一条感情主线里,亲情的重要也是亮点,它提示了我们对孩子的亲情关怀和孩子渴望被爱的心理。我身为家人,觉得这个电影蛮适合小孩看,很感动,很有意义,适合带孩子一起观看。
    【详细】
    5761221
  • 斯柯达甲胺磷
    2023/3/2 3:46:05
    一部让我意识到生活意义的剧,为什么这么多人只在讨论人设

    一部都市爱情剧,为什么要用甜宠剧的眼光去看。

    苏可岚和余昊都是缺少关怀的人,苏可岚缺少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关怀,余昊缺少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反映的社会问题就是两类人,一

    一部都市爱情剧,为什么要用甜宠剧的眼光去看。

    苏可岚和余昊都是缺少关怀的人,苏可岚缺少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关怀,余昊缺少的是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反映的社会问题就是两类人,一种是为了家庭失去自我的人,一种是为了事业失去家庭的人。戏剧效果讲究的就是将冲突放大,显得苏和余两个人的人设有点飘忽不定,但这不妨碍《陪你一起好好吃饭》是一部难得的好剧,至少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它能慢下节奏来思考这些问题。

    男女主都是十分感性的人,只不过因为智商和情商的原因看起来十分理性罢了,在真正遇到问题时感性的人面对沟通必然是一大难题。整部剧的基调都在讲沟通和协调,社交的人际关系、事业与家庭的关系、爱情双方情感的关系等。有人说剧情不符合现实,我只能说我看剧的时候经常有流泪的冲动。现实生活中沟通困难引发的争吵,为了协调各种关系变得不再像一个正常人,工作生活重重负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种社会问题能改变吗?能,但很难,但至少可以多拍点这种类型的剧让人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而不是拍一些狗血剧情激化矛盾,一些乌托邦类的剧情逃避现实。九大艺术从来不是只有娱乐意义,更具有教育意义。当然有咸就得有甜,喜剧我也爱看,在劳累的现实生活中谁不想放松放松,但一码归一码,想看什么类型的不是有筛选吗。

    最后,辩解环节,余昊就算了,毕竟对于一个有初恋情结的纯情男子来说,没什么好为他辩解的,毕竟得了个这么好的媳妇便宜他了,但苏可岚我可要辩解一下。

    第一,苏可岚从来都不是妈宝。苏可岚只是孝顺,不过只是把对父亲的那份加到了母亲身上,更何况她母亲的病随时都可能噶过去,找护工住院的,你给钱?别人照顾又费钱又不放心,子欲养而亲不待,一个病人最重要的就是家人的陪伴。

    第二,苏可岚从来都不是理性的人,我从剧情一开始就看出来了。一个理性的人会看不出她那个前男友问题大大吗?一个理性的人会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不在最好的年华把握住自己的事业机会吗?一个懂得按时吃饭,陪伴家人吃饭,为了享受生活自己做美味饭菜的人会不是一个感性的人?苏可岚只不过是用自己的公关技巧和高情商来包装自己脆弱感性的一面。所以,后来第一次因为公关危机和前女友问题闹分手,第二次苏可岚妈妈病危的不理智行为,我都没觉得是人设崩塌。大女主和女强人的剧现在很多,只可惜苏可岚从一开始就不是。

    第三,苏可岚从来没招惹过余昊,明明是余昊先勾引的。先是各种明戳戳和暗戳戳的关心,然后是各种暧昧,最后是番茄炒蛋之吻。谢谢您,初恋没撇干净前别招惹苏可岚好吗。

    第四,别让男女主这么好的人设和立意这么好的剧本背锅,蟹蟹。所有的冲突都是来自于信息差,由于沟通问题可以造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从而推进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饱满。没错,这确实可以增加看点,但是未免太老套了,而且多次使用会让观众产生一种割裂感,这种感觉就是“降智”,为此承担责任的就是男女主的人设。

    明明是一部可以引发社会关注度的热剧,完全有更好的戏剧效果可以去呈现,却因为制作过于公式化和商业化的编剧思维才让这部好剧落得个“高开低走”的风评。但是,在我看来,瑕不掩瑜。如果因为局部的问题从而否决了整部剧,我的建议是去重修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所以四颗星是我的评价,这一颗星就扣在了生硬地制造戏剧冲突,只注重市场效益不在乎观众感受(有的人就是剑,就喜欢看血压升高的,有人想看就有市场,难怪国产剧越发低迷)。

    【详细】
    15015188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