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厦门分会的最后一场,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看了这个新片子《冬去冬又来》。最近事儿很多,难得有空(或者是逼着自己)放松一下,于是这个电影对我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尽管并不优秀,但也算是个像样儿的电影了。(所以四星里有一个感情星)
那么说它还不错,自然得先说点优点。因为我没看过邢健之前的那部《冬》,根本也不了解他的风格,于是只能凭第一感觉来感受这个片子。导演说他选择黑白是因为要有年代感,但是尽管年代感没表现出来,但是黑白的处理的确增加了影片的对比度。再加上前半部分有几处的光线处理比较得当(强烈的明暗对比等),而且在布景中大量运用了黄金分割比,的确让电影的一些画面有了艺术的美感,这也是我能一直看下来的最大原因。而后是历史背景的问题,因为我老家在东北,自然对满洲国的东西多少了解一点,导演也是利用好了这个历史背景创造了还不错的故事内核。而说到故事的处理,这个片子最吸引人的一点可能就是它最后半个小时里面的剧情。最后的这点故事有着不少新奇的亮点,也点到了一些社会、政治问题。
由故事点到的问题就不得不说到这个电影的主题问题。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核心思想明显是不唯一的。尽管大部分人都能一眼看到重点描述的家庭和女性地位问题,但也有其他或明或暗的思想在左右着这部片子的核心精神。比如送大米的哏、老二的队伍的“号召力”的哏、最后把日本孩子放在门外的处理、老祖宗地位的彰显、十分刻意的名字等等,这些都会干扰观众对影片的理解,但导演在表达时并未加以甄选。不过这算不算缺点就两可了。
当然这部电影的其他不足也是一定要说的,尤其是因为我看完后被回忆起了《罗马》、《鬼子来了》等电影。首先就是符号学的那些东西。如作者所说,乾坤中乾为天为男人、坤为地为女人,还有一只公鸡暗示坤儿生不出孩子,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号其实并没有意义,只会让人觉得膈应。另外一点就是这位导演的技巧还有待斟酌,一些极不成熟的运镜、反人性的布光都让人觉得看起来这部电影有些“为了艺术而艺术”。原本有些类似小津安二郎的平视镜头就足够了,而后在探照灯的灯光处甚至出现了矛盾的场面,好像导演在20分钟长镜头(也并不完美)之后就黔驴技穷了?当然最后一个不足给到删减这个原因上,虽然也不知道是谁的错,但是故事的确有些跳跃了。
其实有一些对画面比较讲究的导演始终是件好事,因此也要给邢健一点鼓励吧。但是如果您想去忙里抽闲地看这个片子,那还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