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深井冰在15年间不断逃离固有生活,唯此能给她重获新生之感,否则活不下去。那是彻底逃离,从所有人眼前消失进入另一个世界。
15年后她回来找前男友,告诉他自己能变成任何人,前男友让她证明。于是她逐一证明,其间还莫名其妙学雷锋扶了摔跤大妈。然后她又离开了,全剧终。
该片只有人物(两个)没故事,或说故事进展相当艰难,三五页PPT可搞定的内容非要做一部电影……
一个女深井冰在15年间不断逃离固有生活,唯此能给她重获新生之感,否则活不下去。那是彻底逃离,从所有人眼前消失进入另一个世界。
15年后她回来找前男友,告诉他自己能变成任何人,前男友让她证明。于是她逐一证明,其间还莫名其妙学雷锋扶了摔跤大妈。然后她又离开了,全剧终。
该片只有人物(两个)没故事,或说故事进展相当艰难,三五页PPT可搞定的内容非要做一部电影……
(文/杨时旸)
我们到底通过什么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又是通过什么去定义他人的身份?姓名、履历、原生家庭还是社交关系?如果有人一次又一次地有意改换了自己的姓名,编造了履历,篡改了家庭成员的信息,重新融入一套崭新的社交系统,又应该如何定义这样的行为?认为这个人充满冒险精神,有趣,怪异还是粗暴地宣判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
几乎,每个人都只能以一种既定的身份度过一生,有一个被赋
(文/杨时旸)
我们到底通过什么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又是通过什么去定义他人的身份?姓名、履历、原生家庭还是社交关系?如果有人一次又一次地有意改换了自己的姓名,编造了履历,篡改了家庭成员的信息,重新融入一套崭新的社交系统,又应该如何定义这样的行为?认为这个人充满冒险精神,有趣,怪异还是粗暴地宣判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子?
几乎,每个人都只能以一种既定的身份度过一生,有一个被赋予的名字,一段众所周知的经历,然后以此应付各种新旧的关系,但无论年纪和职业身份如何变化,你的核心身份是恒定的,换句话说,你永远是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或许谁都有过想隐匿自己,重新开始的时刻。有些人把这种身份置换的欲望投入了虚拟世界,比如阅读和观影,本质上那些行为也是一种身份重构,你可以借由某个角色的身份重新进入另一种崭新的生活,度过几个小时,但有的人,却尝试着在现实之中改头换面。
《完全陌生》就讲述了有关于一个人不停地为自己“重装系统”的故事。爱丽丝在同事的party上遇到了汤姆,后者认出了她,但是,他们彼此相恋时,爱丽丝还叫做珍妮。但如今,15年后,她的一切都变了,她向人们自我介绍时说起的名字,职业,履历,家庭,故乡,大学,都与汤姆熟知的迥然相异。这是个谜团,又像个规则暧昧的游戏。独处时,爱丽丝——或者是珍妮向汤姆解释了一切,她一直在故意变换着自己的身份,重新一次次进入生活,认识一群群新的朋友,然后再从他们的生活之中消失。
她的行为注定引人争议,当周围的人们大致知道了事件的轮廓之后,有人觉得这个姑娘充满冒险精神,有人却指斥她就是个毫无责任感的无耻的骗子。这争议有关于人们对于生活形态的预判和个人的价值观。从常理上讲,爱丽丝的行为肯定带有欺骗性质,她必须制作各种虚假的证件和履历,以此获得重新进入真实社会的通道,但是,她的一切行为都并非为了非法的获得钱财和一切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相反,这更像是一种内卷化的,精神向度的探索。这种俗常标准看起来似乎有些游戏人间的态度,却氤氲出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意义,那个著名的提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爱丽丝几乎是在用实践回应着这个终极拷问。人存在于世是否可以不停幻化出多重身份?我们终其一生用一种身份生活算是命中注定还是人性困境?一切挣脱与挣扎又是否真的能够让自己一次次“重生”?
《完全陌生》中的男女主角像是尖锐的对照。男人的妻子已经决定要去另一座城市开创事业,但男人一直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但也平庸无聊的圈子,而爱丽丝却永远都在幻化身份,从未在任何一个地方久留,更不会让周遭的人熟悉。人们认为汤姆是稳妥的,但又认为他是无聊的,而同样一群人,却也觉得爱丽丝是轻佻又不可信的。你看,人们都困在一种诡异的无奈中,对于任何一种状况都无法认命地接纳。
爱丽丝和汤姆独自漫步,意外遇到了一个摔倒的老人,他们搀扶着老人送回了家。爱丽丝开始本能地编造起身份,说自己和汤姆都是医生,汤姆愣了一下,也开始进入了虚拟的角色,他在虚假身份中体验到了自由分泌的快感,那近乎无牵无挂的飞升,一种用后即抛的潇洒。快慰来自于对命定的宣战与胜利。一个一成不变的沉闷男人也有想要逃离于俗常的短暂瞬间,就如同爱丽丝这个游魂般的女人,也会想念这个15年前的恋人,哪怕不惜戳穿自己多层虚构的甲壳。
这故事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像个寓言,像道考题,看似给人们撒下一片可能性和希冀,但最终也又让人们看到注定充满局限的谜底。因为我们即便挣扎,也终究逃脱不出既定的东西,我们渴望自由和变换,但也仍然渴望稳妥和可控,我们沉溺于稳定也会注定期盼一场逃离。这是人性中无法篡改的源代码。所谓自由,有时,更像是在不同状态之间的旋转门穿过时短暂眩晕感。
有的人像锚,有的人像水,前者想寻求陈年的泥沙,后者只想奔赴未知的江河。但有时,他们彼此羡慕,侧身而过,亲昵一场,也只能就此诀别,只剩怀恋。
对大部分人来说,自从大学毕业选定工作以后,每一天就都成为前一天的重复。每天做的工作、见到的人、经历的风景,甚至是说的话都是一样一样的,一直干到退休,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每个人都有被周围人认定的身份和性格,一旦你稍有不同,就会引起周围的非议,无关的人都有权利来提醒和指责你。
也曾有逃离羁绊的冲动,但这种普通的生活厉害就厉害在:你在其中时间越久,越没有逃离的勇气。
这部电
对大部分人来说,自从大学毕业选定工作以后,每一天就都成为前一天的重复。每天做的工作、见到的人、经历的风景,甚至是说的话都是一样一样的,一直干到退休,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每个人都有被周围人认定的身份和性格,一旦你稍有不同,就会引起周围的非议,无关的人都有权利来提醒和指责你。
也曾有逃离羁绊的冲动,但这种普通的生活厉害就厉害在:你在其中时间越久,越没有逃离的勇气。
这部电影就讲了一个不愿意过重复生活的女子的故事,她在一个地方厌倦后就会悄无声息地离开,去另外一个地方,换另外一个身份重新生活。离开男朋友的15年间,她做过演员、医生、画家……换了9种身份,每一个身份她都干得很不错——事实上,“干得很不错”这事本来就是别人对你身份认定的一部分,她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要觉得厌倦,就马上离开。
羡慕这样的体验,却迈不出这样的步子。
就只是父母这一关就过不了,她的离开让父母焦急如焚,据她说她让父母知道了她仍在人世,可是父母的担忧依旧沉重。作为两天不往家里打个电话,老妈就以为我病入膏肓的中国孩子来说,我大概只能老老实实的过小日子吧。
电影的点子很好,切合了很多人的心思和冲动,但表现形式却不好,平铺直叙,大量对白。如果用悬疑、惊悚的方式来演绎这个主题,会更牛逼。就像《消失的爱人》一样。
当女主角说到“ 但你周围的人都认识你的时候,你就被困住了”。 想起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 一个人独自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在一个旅行团里编造自己的身世,谁叫大家都那么爱查户口呢?谁都不认识你,在那个星期,他们认识的之后你口中的你。也没有微信没有脸书,没有那个回去窥视任何社交网站,你只是你口中的你而已。突然间很自由,很理解女主角说的,“你就像活了很多个人生一样”。
当男主角问到女
当女主角说到“ 但你周围的人都认识你的时候,你就被困住了”。 想起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 一个人独自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在一个旅行团里编造自己的身世,谁叫大家都那么爱查户口呢?谁都不认识你,在那个星期,他们认识的之后你口中的你。也没有微信没有脸书,没有那个回去窥视任何社交网站,你只是你口中的你而已。突然间很自由,很理解女主角说的,“你就像活了很多个人生一样”。
当男主角问到女主角能不能就此放弃,女主角回应说--“作为谁活下去呢”?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无声告白》里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不过是想要摆脱别人对我们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值得回味的是,女主角每次给自己的新的自己,难道不是创造了新的期待么?送老奶奶回家之后,这个期待被不断放大,总有一时,会无法回应,那又如何面对自己呢?不过,少了别人期待的我,还是我吗?
给了三颗星,毕竟设定还是比较有意思。但总的来说,一切只是那一个夜晚而已,想给四星但是没有给,大概是想摆脱莫名的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