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91221
  • heyceiras
    2022/8/7 14:11:58
    只有男人身处同样的性别困境,他们才会知道“平权”是多么不过分的要求

    未经她人苦,莫劝她人善。

    女性主义越来越多进入公共讨论领域。总有人说,她们真是太矫情了;她们享受了男性劳动之后奉献上来的一切资源,却不满足地要求更多。甚至还有人说,跟受到更多压迫的女性相比,例如日韩的女性,穆斯林的妇女,中国女性已经得到太多(最吃惊的是这样的话竟也是出自一个女人之口,可见厌女不仅是男性的特征,女性更是有过之无

    未经她人苦,莫劝她人善。

    女性主义越来越多进入公共讨论领域。总有人说,她们真是太矫情了;她们享受了男性劳动之后奉献上来的一切资源,却不满足地要求更多。甚至还有人说,跟受到更多压迫的女性相比,例如日韩的女性,穆斯林的妇女,中国女性已经得到太多(最吃惊的是这样的话竟也是出自一个女人之口,可见厌女不仅是男性的特征,女性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既然如此,与其营造一个平权的桃花源世界,还不如简单对调:在一个男性从属的世界里,让他们体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限制和尴尬:男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力,他们是软弱的多愁善感的,他们在公共生活中是需要女性保护的否则会被性侵,女性都是正确的而男性做什么都是错的... 他们才能感受到,平权是多么基本的要求。当权力失衡,而自己处在附属品的一侧时,他们会有多么愤怒又无助,哪怕自己什么都没有做,但却在社会生活中,因为性别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且没有向上或者改变的任何可能性。最绝望的,不过是没有希望。

    同时,深深感受性别并不仅是一个生理概念,更多是一个社会概念。

    在镜像世界里,女性依然可以生孩子--母职和生育能力没有关系!!!她们可以孕期出轨,因为荷尔蒙无处发泄,正如现实世界里的孕期出轨男;男孩子从小被培养跳芭蕾舞,在学校里被爱慕的女孩子xx而不敢反抗,因为他们生来就是弱者。在他们还没有性别意识的时候,社会已经帮他们做好了选择。一切都与生理结构无关。

    决定哪一方处于从属地位,仅仅是看谁已经是强者。强者越来越强,他们圈住社会资源,建立符合自己的社会规则,压迫对方,剥夺对方的资源,把她们囚禁在一个个家庭中,让她们依附于自己生活。只要对方有一点点反抗意识,就强行扼杀。这样千百年以来,强者的统治就会得到不断巩固,就连弱者,也完全被奴化,并不知道自己应得的权利。

    所以说啊,女性想要做什么,都只是男权社会限制了我们,与我们的生理结构无关。女性荷尔蒙,到底是让我们更软弱所以不能适应公共社会,还是只是合理化女性出轨的借口,只是取决于谁是强者,谁来解释它。

    【详细】
    14567981
  • 快成美女了
    2021/7/16 23:46:16
    名演员也拯救不了的剧情,太垃圾了

    光看一些水评的标题都觉得够无语的

    还什么有钱生父和宠溺养父你选哪个?

    什么白眼狼能说出来这p话啊?

    首先,养父养了二十多年了,全心全意对你们母女俩,连你妈怀你的时候都是他照顾的,你那生父除了贡献了个小蝌蚪,还干嘛了啊?这边知道他是亲生父亲,那边就

    光看一些水评的标题都觉得够无语的

    还什么有钱生父和宠溺养父你选哪个?

    什么白眼狼能说出来这p话啊?

    首先,养父养了二十多年了,全心全意对你们母女俩,连你妈怀你的时候都是他照顾的,你那生父除了贡献了个小蝌蚪,还干嘛了啊?这边知道他是亲生父亲,那边就开始畅享自己的富二代生活了,当着养父的面说什么两个爸爸不犯法,一个正的一个副的,不是白眼狼是什么啊?

    其次,养父虽然没有亲父亲有钱,但是开着面馆收入还是不错的,不缺你吃不缺你穿,还没毕业随手就能转出去六千块钱也可见零花钱并不少,怎么就能那么憧憬成为富二代呢?

    传递的什么价值观我就纳了闷了,我猜后来发展方向可能是两个爸爸共存了,对养父太不公平了,看不下去了

    ————————————————————

    ??

    姥姥被柯雷拿钱收买了

    对着王大山说的那番话只能用三个字形容——白眼狼

    一家子人没一个对得起王大山的

    【详细】
    13683533
  • 通叔
    2017/2/13 16:41:48
    一部看演员你知道你不会失望,看剧情你知道不会喜欢的作品

    先说演员吧,胡定欣每次和黎耀祥搭档,都有一段夫妻情缘,然而最后都不得善终,这次虽然是终老,却也是残缺,毕竟,还是太监嘛,也算是遗憾了,看来两人都是有缘无分啊。胡定欣的演技嘛,唉,TVB花旦都走光了,她确实已经是翘楚了,毕竟也是顶了个视后的光环,是有加成的,瞪大眼,一副恶婆娘的样子,额,其实她想演女强人的...和《鬼同你OT》除了造型不同,也就没什么区别了。《鬼同你OT》拿了视后,也是个轮回,

    先说演员吧,胡定欣每次和黎耀祥搭档,都有一段夫妻情缘,然而最后都不得善终,这次虽然是终老,却也是残缺,毕竟,还是太监嘛,也算是遗憾了,看来两人都是有缘无分啊。胡定欣的演技嘛,唉,TVB花旦都走光了,她确实已经是翘楚了,毕竟也是顶了个视后的光环,是有加成的,瞪大眼,一副恶婆娘的样子,额,其实她想演女强人的...和《鬼同你OT》除了造型不同,也就没什么区别了。《鬼同你OT》拿了视后,也是个轮回,《巨轮》一开始明显是要捧钟嘉欣拿视后的,结果田蕊妮抓住机会逆袭了,《鬼同你OT》胡定欣逆袭田蕊妮,过多两年,又该换另一个小花逆袭了,毕竟胡定欣已经35+。其他的女演员都差不多的水平发挥,演技本来就不多,发挥成这样就差不多了,TVB喜剧,角色本身的定位已经够饱满了,他们跟剧本演,不会有惊喜,也不会有失落。黎耀祥、陈国邦、曹永廉,都是几十年的老戏骨了,他们印证了,在TVB,老戏骨的作用就是,保证整部戏的下限还是hold得住的,黎耀祥的喜剧能力在当年《西游记》已经印证过了,这种浮夸的戏,基本上就是顺手拈来了,不过也没有突破,角色本身如此,谁演也差不多,但黎耀祥演,注定了也差不了。这部戏,虽然号称视帝视后的联手之作,但就是一部看演员你知道你不会失望,看剧情你知道不会喜欢的作品。不过还好,有唐诗咏,我是脑残粉,她在,就好了。

    说剧情吧,这剧情简直就是TVB的标准作业流程,女强人必定要配一个弱势男,冤家之后相爱,有个私生子要分身家,几个好兄弟要反目成仇,男女主角都要互相把爱情退给其他人,嗯,上述剧情喜剧化,就是公公出宫了。整部剧,除了平俗化之外,我觉得,更像是制作方,对现代社会表面女权化的表达。女性当家话事,并不罕见了,但这都只是表面,生个儿子,依旧是家庭的当头大事,这种表面女权,内里却渴望男权的畸形,在这部剧里,用太监引了出来。渴望生儿子的金家招了三个太监女婿,真是WTF...太监不能人道,但他们都是爱情的胜利者,都是要女方倒追,还不介意他们缺陷,最后他们还扭转乾坤拯救世界,额,拯救金家村。总觉得编剧是在现代弱势男人呐喊的样子...

    其实这片子最大的意义在于,反映出TVB如今的顽疾,固守自封,把自己封锁在这种纯娱乐剧上,反映现实题材的剧一点都没有,仅仅把自己封闭在太平盛世的美梦里,新电视牌已经发出了,网台全世界都是,新媒体已经不是冲击了,是已经打赢了,现在TVB不是保持第一,而是要拯救自己了,这种看着好笑,一天就被忘记的剧,还有什么意义?

    【详细】
    83571044
  • Jinling Yang
    2017/7/30 0:17:16
    SIFF |《花战》:花的复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花战》 导演:筱原哲雄 编剧:森下佳子 / 鬼塚忠 主演:野村万斋 / 市川龟治郎 / 中井贵一 / 佐佐木藏之介 / 佐藤浩市 类型:剧情 / 历史 “电影根据花僧池坊专好为丰臣秀吉展示“大砂物”插花的历史传说改编,故事围绕僧侣池坊专好和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友谊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花战》 导演:筱原哲雄 编剧:森下佳子 / 鬼塚忠 主演:野村万斋 / 市川龟治郎 / 中井贵一 / 佐佐木藏之介 / 佐藤浩市 类型:剧情 / 历史 “电影根据花僧池坊专好为丰臣秀吉展示“大砂物”插花的历史传说改编,故事围绕僧侣池坊专好和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友谊而展开,好友...  (展开)
    【详细】
    8705265
  • sammy
    2013/8/10 11:55:44
    《 临终囧事》之成与败
    这部以殡仪馆为背景,以殡仪师为主角的电影,一开始以为是惊悚片,继而以为是喜剧片,后来看着看着不禁潸然泪下,觉得这是一部亲情伦理片。惊悚加黑色幽默加催泪,融多种电影元素为一体,让电影的层次变得丰富起来,体现了导演过人的才华,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也未尝不是这部电影的失败之处。
    看到这部电影,人们也容易想到另一部日本影片——08年上映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入殓师》。
    这部以殡仪馆为背景,以殡仪师为主角的电影,一开始以为是惊悚片,继而以为是喜剧片,后来看着看着不禁潸然泪下,觉得这是一部亲情伦理片。惊悚加黑色幽默加催泪,融多种电影元素为一体,让电影的层次变得丰富起来,体现了导演过人的才华,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这也未尝不是这部电影的失败之处。
    看到这部电影,人们也容易想到另一部日本影片——08年上映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入殓师》。继日本导演滝田洋二郎之后,中国导演再次将目光投注到殡仪师这样一个大多数人因忌讳而避之不及的职业,其勇气实在可嘉。导演钱江汉为香港著名惊悚片导演,因而这部电影不乏恐怖镜头(让人一度以为这是一部惊悚片),但这并并不是影片的中心,惊悚和黑色幽默只是电影的叙述手段,影片的主题其实是亲情。过多地想要赚取观众欢笑和眼泪的欲望,阻碍了电影导演对殡仪题材的进一步挖掘。比如对生死的思考,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中国导演的注意力分散,导致了同类题材中中国电影与日本电影之间的差距。
    《临终囧事》的主人公是包贝尔饰演的乡村小伙子牛小波,小波进入殡葬行业是由于小时候发生的一场荒诞事故——一次被雷劈使他成了一个不能笑的人,没想到这也让他同时成为了从事殡葬工作的最佳人选。主人公身上的“荒诞“元素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种黑色幽默的底色,导演就是要在这种底色之上再涂以恐怖的暗色,以及温情的亮色。影片的色彩变得驳杂丰富,而内涵并不因此丰厚。影片以来自乡村小伙子牛小波的视角观照殡葬职业,他对生死的感悟最多也只是那句”人死了就是离开了,剩下的只是回忆和怀念”。
    而《入殓师》的主人公小林大悟则是一个弦乐演奏师,他进入殡葬行业的原因也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他被招聘“旅行助理”的广告给误导了。然而小林大悟内敛深沉的音乐家气质,没让他的入殓师经历有多少荒诞色彩,他是“误入歧途”而非像牛小波那样一路有舅舅暗暗引导,因而他的经历也没有发展成亲情故事。似乎导演就是要以这样一双音乐家最轻柔细腻的手,去触摸死亡的温度,借助一颗最深沉敏感的心,去破解生与死的迷思。影片最令人动容的是影片的最后,小林大悟给死者整理仪容、装殓入棺,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平静而虔诚,就像他演奏音乐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当他能够平静地面对死者之时,也就是他能够从容直面死亡的时候。走向死亡的过程不再可怕,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序曲。《入殓师》那种对死亡诗意的表达方式,使影片具有了人性终极关怀的高度。也无怪乎香港和台湾会赋予这部影片如此诗意的片名——《礼仪师之奏鸣曲》《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
    【详细】
    62061065
  • 豆友wZlt9OvUIA
    2022/10/21 8:55:49
    千金丫鬟
    这部戏的价值观不正,杀戮亲人,争权夺爱,除了人物颜值以外,所谓的爱情观也不正确,游离于两个男人,这算什么爱情?总之,这部戏给人的印象不太好。 儿戏剧,剧的开头就是随便跑来一个丫头,说是有婚约的未婚妻,就草草认定,导致误会那么久。 悬疑不足,开头设置了董家被杀...  (展开)
    这部戏的价值观不正,杀戮亲人,争权夺爱,除了人物颜值以外,所谓的爱情观也不正确,游离于两个男人,这算什么爱情?总之,这部戏给人的印象不太好。 儿戏剧,剧的开头就是随便跑来一个丫头,说是有婚约的未婚妻,就草草认定,导致误会那么久。 悬疑不足,开头设置了董家被杀...  (展开)
    【详细】
    14716215
  • 飞狒狒
    2017/4/26 16:09:02
    真心希望大家都静下心来好好看剧
    很多法律知识点都成了台词,很容易让人记住,这么说的话这种方式的普法还是蛮可以的,怎么就这么低的分数了?真心希望大家都静下心来好好看剧,编剧大大导演们都不容易,不能因为个人的一点点原因就影响这部电视剧的口碑啊,听说有一段时间豆瓣都刷不来评分了,参演人员都应该挺寒心的吧任何一部剧都不能说是完美的,bug肯定有只要大方向没毛病就没必要太苛刻。我是那种万年潜水的观剧者,能看的那种我就默默的看看,不能看的索
    很多法律知识点都成了台词,很容易让人记住,这么说的话这种方式的普法还是蛮可以的,怎么就这么低的分数了?真心希望大家都静下心来好好看剧,编剧大大导演们都不容易,不能因为个人的一点点原因就影响这部电视剧的口碑啊,听说有一段时间豆瓣都刷不来评分了,参演人员都应该挺寒心的吧任何一部剧都不能说是完美的,bug肯定有只要大方向没毛病就没必要太苛刻。我是那种万年潜水的观剧者,能看的那种我就默默的看看,不能看的索性不看了也从来不给那个剧打低分或者开黑,毕竟谁也都不容易,但是今天跑出来评论是因为这电视剧被黑的太惨了,如果说缺点肯定是有的,但是不至于影响到整部剧的水平各种一颗星星也是有点过分。也不知道编剧大大有没有关注是不是透心凉了呢!实话说,这也是部作品,那个参演或者剧组人员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受大众喜爱能获得个什么大奖,肯定都是尽心竭力的付出,总之希望大家认真观剧不要因为自己的偏见影响它的发展。
    【详细】
    8501394
  • 微微橙
    2013/6/1 10:49:54
    一场大梦
    儿童节一起床就是把《金枝欲孽贰》的最后两集看掉,可见我的心性从来距离儿童就是有着距离的。

    说来贰看到20多集的时候,远没有之前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就是从陈豪和蔡少芬的感情被挑破然后互相传情之后我对这种你来我往的郎情妾意总是难以产生好感,即便里面套着邓萃雯设的局却始终透着一股子低俗言情剧的味道,包括最后陈豪的违心决裂,蔡少芬的反间报复都让我觉得这戏从云端顿时掉到尘世,唯独邓萃雯意乱情迷
    儿童节一起床就是把《金枝欲孽贰》的最后两集看掉,可见我的心性从来距离儿童就是有着距离的。

    说来贰看到20多集的时候,远没有之前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就是从陈豪和蔡少芬的感情被挑破然后互相传情之后我对这种你来我往的郎情妾意总是难以产生好感,即便里面套着邓萃雯设的局却始终透着一股子低俗言情剧的味道,包括最后陈豪的违心决裂,蔡少芬的反间报复都让我觉得这戏从云端顿时掉到尘世,唯独邓萃雯意乱情迷的几个和蔡少芬角色带入的镜头拍得还算有点堕入警幻太虚的味道。

    最后一集其实本来也索然无味,直到邓萃雯睡梦惊醒壹里面如妃上身然后林保怡的声音想起,伴随着《儿女》的背景音乐壹里面的情节一幕幕我才振奋下觉得这个是绝章。然后镜头再换又到贰里如妃我顿时觉得这段是我这两个星期看到的精华,和着主题曲的最后一句“一场大梦”,原来贰的所有故事都可以是壹里面曾经跋扈的如妃在放开孔武的手若干年之后无意中做的一个关于前尘往事成云烟的梦,壹里面所有的故事也可以是贰里面本性温和的如妃在失去湘菱梦碎流斐刹那之后混沌中做的一个关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梦。当然,这是我的解读,未必真是周旭明写这本子的原意。

    但是我始终相信,一场大梦这个关键字应该是不会错的。这就好比红楼梦一样,这红墙里面本就不该有什么多余的念想,想了,多半都是一场大梦。

    所以,总体我还是喜欢贰多过壹,其实应该这样说,壹是一部宫斗剧,贰只是一部爱情剧,喜欢壹的人多是因为如今世间喜欢赢的人多,没事捧着个诗集感怀毕竟是不接地气毫无用处之时,应了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老话。狂踩贰的人多是因为如今世间懂得情的人少,有情饮水饱这事在如今已经有点不切实际理想主义了。

    只有我这样韶华已过光阴虚度的人,依然没事要么沉溺下做做梦,要么跳脱下嘲嘲人,说到底就是,

    不是爱多述,似被前缘误。村落村开自有时,全赖情绪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游遍世间处,莫问村归处。
    【详细】
    5998839
  • Ht4p
    2022/2/26 19:36:08
    《为什么我的下一块雪板会买Burton》
    今天,在21-22雪季的结尾,我有幸参加了纪念Jake Burton Carpenter 的纪录片《Dear Rider》的首映活动。借这个电影给我的感受,回答一下家人朋友的问题“你咋这么喜欢滑雪”和小解的绝命提问:“滑雪是不是比我重要”。 单板滑雪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在我看来,无非是三个关键词...
    今天,在21-22雪季的结尾,我有幸参加了纪念Jake Burton Carpenter 的纪录片《Dear Rider》的首映活动。借这个电影给我的感受,回答一下家人朋友的问题“你咋这么喜欢滑雪”和小解的绝命提问:“滑雪是不是比我重要”。 单板滑雪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在我看来,无非是三个关键词...  (展开)
    【详细】
    14246233
  • 与兮
    2023/1/26 21:53:32
    给季君行的书行“这可是我的心里话”

    从一个不幸的车祸开始,与你开始了联系。我哥在这场车祸中去世,父母把哥的心脏捐给了你们家,也因为这样我希望与你做朋友,我想把你当作我哥的影子。所以我想尽所有的办法和你做朋友,我的想法当时是太过自私,原谅我当时的心情,我太想他了。到了后来我发现了真相,了解我哥的心脏在你弟的身上,我一时不知道如何面对你,你看出了我的心事,你主动与我解开我的心结,让我们的关系从新开始,我

    从一个不幸的车祸开始,与你开始了联系。我哥在这场车祸中去世,父母把哥的心脏捐给了你们家,也因为这样我希望与你做朋友,我想把你当作我哥的影子。所以我想尽所有的办法和你做朋友,我的想法当时是太过自私,原谅我当时的心情,我太想他了。到了后来我发现了真相,了解我哥的心脏在你弟的身上,我一时不知道如何面对你,你看出了我的心事,你主动与我解开我的心结,让我们的关系从新开始,我不在是因为你是我哥心脏的受益人而关心你,我开始发现我对你的关心并不来至心脏。我开始知道我是因为我喜欢你,所以对你特殊了。确定后我是开心与喜悦的。

    到了高三,我开始努力学习,我想考上京大,我也希望你可以成为我的校友,我在那节停电的晚自习和你发出了邀请。我很开心。次天,你同意了。你说你想回到计算机省队,通过比赛的金牌得到京大的录取。我全力支持你,你从那开始不仅要兼顾白天的课程,晚上还要努力追上计算机掉下的课程。你的休息严重不白天的时间,你经常打瞌睡。我努力让他们不打扰你,而你落下的课我给你补。你终于准备好了,去找到原来的省队老师,向他说明要求,他出了一道题考验你,可惜的是老师以题做错,拒绝了你。但你并没有放弃。反而你更加努力。实话说我挺欣赏你这一点的。

    我们东门口小分队,陪你再一次去找老师,你单独进入去找老师,我们则在门口等待。老师没打算与你商讨这件事,但幸好我们在外面“堵着”门,老师看着没办法只好再来考验你。最后你果然没让我失望。你成功回到省队。你可要感谢我!

    没过多久,你果然拿到金牌。我当时想我也要更加油了!我们一定要一起上京大!

    【详细】
    14932743
  • 茶山小影虫
    2016/6/13 9:38:29
    一盘不能食用的乱炖
        《奔爱》的演员绝对全是演技好的实力演员,演技人气兼具,但就这么多好的演员也不能拯救这部电影,支离破碎的一塌糊涂。
         不知道出品方是怎么想的,一部电影让五个导演来拍。可以说这五个导演中任何一位单独拍这部电影,都应该拍的不错,可是聚在一起却成了一场灾难,让观众足足忍受了五种作死的方式,不难理
        《奔爱》的演员绝对全是演技好的实力演员,演技人气兼具,但就这么多好的演员也不能拯救这部电影,支离破碎的一塌糊涂。
         不知道出品方是怎么想的,一部电影让五个导演来拍。可以说这五个导演中任何一位单独拍这部电影,都应该拍的不错,可是聚在一起却成了一场灾难,让观众足足忍受了五种作死的方式,不难理解有的观众观看后的厌恶情绪。
        拼盘式的电影是有市场的,有些观众也很喜欢,那是因为每个短片故事虽然独立却彼此联系相互辉映的。但《奔爱》的几个故事不仅几乎毫无呼应之处,还毫无逻辑,最后更是闪瞎观众眼睛,居然是打着百合旗号争男人的狗血剧情,看的观众想砸屏幕啊!
        几个故事毫无关联不说,即便是每一个独立的短片的完成度也是非常差的,叙事能力堪忧啊,章子怡吃个寿司给了那么长时间的慢镜头特写,和彭于晏对望无言,观众看着也无语,只有抒情没有叙事;吴莫愁和那个男演员一会儿驾车狂飙,一会儿又看电影,观众看不懂啊,主题是什么,这些画面是想要表达个什么主题啊?还有佟丽娅和周冬雨一会儿吵架一会儿拥抱一会儿吵架一会儿拥抱,莫名其妙,不知道佟丽娅的惊悚表情要表达什么。。。。。。
        我一向是包容的,无论外国大片还是国产电影都有其优点,也善于去捕捉优点,但在这部影片中,我真的没有捕捉到,除了几位实力演员,仅此而已。
    【详细】
    7936675
  • 南冬
    2017/7/25 10:10:45
    Crisis

    以团队合为表现中心的,人物设定基本是差不多的,有动作主打负责耍帅,有技术指导负责装B,有领队负责活稀泥。第一集,不会扔炸弹入河吗?为什么要脑残一样的跳下去???台词挺中二却莫名的看了下来,什么“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啊,“为了改变这个国家”啊之类的,越来越尴尬,可是继续看下来的时候,我的三观居然变了,社会不公,正是因为看不到是有多不公,所以,安慰着自己安贫乐道,坚信一份努力一份回报,相信未来会

    以团队合为表现中心的,人物设定基本是差不多的,有动作主打负责耍帅,有技术指导负责装B,有领队负责活稀泥。第一集,不会扔炸弹入河吗?为什么要脑残一样的跳下去???台词挺中二却莫名的看了下来,什么“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啊,“为了改变这个国家”啊之类的,越来越尴尬,可是继续看下来的时候,我的三观居然变了,社会不公,正是因为看不到是有多不公,所以,安慰着自己安贫乐道,坚信一份努力一份回报,相信未来会更好,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买得起自己喜欢的东西,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并不会的。不过动作戏真是怪尴尬的,一起甩甩棍,一起丢眼镜,还tm排了个队形?!你们咋不去拍mv呢?成员最合的集体黑化,让我想起一句话来:“武装夺取政权”。

    【详细】
    8693315
  • 思華年
    2017/3/18 9:25:15
    真、善、美与《审死官》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感触的是片中展示的人间真情。杨青忘了恩怨、忘却自身跳入山崖去救杨二哥的宽容、博爱之情。杨二哥可以称得上一个“坏人”,但在弥留之际他却对杨青说“对不起,照顾好我妹妹”。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行为的忏悔,对妹妹的担忧之情。宋世杰本不愿管闲事,但是当妻子受到委屈,他毅然决定出山,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要报仇,我们看到了他对妻子的深爱之情。这些虽然不是影片的主线,也算不上重要场景,但是正是这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感触的是片中展示的人间真情。杨青忘了恩怨、忘却自身跳入山崖去救杨二哥的宽容、博爱之情。杨二哥可以称得上一个“坏人”,但在弥留之际他却对杨青说“对不起,照顾好我妹妹”。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行为的忏悔,对妹妹的担忧之情。宋世杰本不愿管闲事,但是当妻子受到委屈,他毅然决定出山,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要报仇,我们看到了他对妻子的深爱之情。这些虽然不是影片的主线,也算不上重要场景,但是正是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了影片对真、善、美的追求,让我们看到人间处处是真情。
    【详细】
    8422234
  • 地下说唱川桑
    2023/2/16 20:13:43
    随笔
    对他者死亡的戏谑 对于绝望本身的享受 他者的绝望 一种庆幸 地狱式的黑色幽默 他者的悲哀紧承自然音 寂寞的平静 生活常态的写真 超常的记忆力 却难以记住人名(个体的定义)聚焦于事件发生本身 一种超脱于个体定义的记载者 博尔赫斯小说 “为什么他们要给我减刑” 人对自己丑恶...  (展开)
    对他者死亡的戏谑 对于绝望本身的享受 他者的绝望 一种庆幸 地狱式的黑色幽默 他者的悲哀紧承自然音 寂寞的平静 生活常态的写真 超常的记忆力 却难以记住人名(个体的定义)聚焦于事件发生本身 一种超脱于个体定义的记载者 博尔赫斯小说 “为什么他们要给我减刑” 人对自己丑恶...  (展开)
    【详细】
    14989221
  • 夏至天
    2019/1/5 15:30:01
    Wife, be like a rose 家族之苦3中的女权主义内核
    兜兜转转的,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也拍到了第三部。 不同于《少年时代》中林克莱特的成长絮语,也有别于是枝裕和的情绪化家庭表达。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系列一直是日本描写家庭的电影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在幽默真实的一大家子的相处日常中,山田勤勤恳恳的在担当着当代小津的角色。...  (展开)
    兜兜转转的,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也拍到了第三部。 不同于《少年时代》中林克莱特的成长絮语,也有别于是枝裕和的情绪化家庭表达。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系列一直是日本描写家庭的电影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在幽默真实的一大家子的相处日常中,山田勤勤恳恳的在担当着当代小津的角色。...  (展开)
    【详细】
    9873215
  • Blackmage
    2017/9/19 10:59:22
    原来那些名利双收,智商过人的上层精英,都不及那个对你好的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之前看过第一部《真命间谍》,虽然男女主角在一群幕后黑手的阴谋中苟且存活下来,但是仍旧感觉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什么摩擦。大王赵扶风听从“上天”的安排不断套路夏芦蒿,而夏芦蒿最后也在大王的软磨硬泡之下,放弃了家族的使命,决定和赵扶风同甘共苦。两个人一路都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之前看过第一部《真命间谍》,虽然男女主角在一群幕后黑手的阴谋中苟且存活下来,但是仍旧感觉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什么摩擦。大王赵扶风听从“上天”的安排不断套路夏芦蒿,而夏芦蒿最后也在大王的软磨硬泡之下,放弃了家族的使命,决定和赵扶风同甘共苦。两个人一路都是...  (展开)
    【详细】
    8821252
  • 豆友UEocF6E8SM
    2021/12/10 0:55:32
    东北恋哥-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
    14056166
  • 他他
    2018/10/9 0:01:13
    [Film Review] Reinventing Marvin (2017) 6.3/10

    A Bildungsroman of a French gay boy hailed from the slurb, young Marvin Bijoux (Porier) is bullied in the school ostensibly for his effeminate mien (which doesn’t click with this reviewer, h

    A Bildungsroman of a French gay boy hailed from the slurb, young Marvin Bijoux (Porier) is bullied in the school ostensibly for his effeminate mien (which doesn’t click with this reviewer, he is merely a sensitive, handsome boy), not to mention that his family name “bijoux” doesn’t help to generate much masculinity in him.

    Director Anne Fontaine nails the toxic milieu where Marvin grows up, a blue-collar family rigged up by Dany and Odile Bijoux (Gadebois and Salée), both married before, their union is a rambunctious skein of bickering, cussing and negligence where physical violence can crop up at the drop of a hat. Marvin stands out like a sore thumb both in the school and at home, only through the perspicacity of the new school principal Ms. Clément (Mouchet, a patiently saintly figure whose decorous appearance we cannot get enough of), he finds his bent for acting when he joins an improv student group.

    Alternating to and fro from Marvin the teenager to Marvin the adult (Oldfield), whose pursuance of an acting vocation comes across with a minted sugar daddy Roland (Berling), a gay author Abel Pinto (Macaigne) and the world-renown French actress Isabelle Huppert herself, who will vouchsafe him her appearance in his breakthrough fringe theatrical work, extracted from his own wretched childhood with high fidelity, REINVENTING MARVIN freewheels with a discursive rhythm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pinpoints the two narrative’s interrelations, and as brilliant as a young Porier maxes out Marvin’s striking presence of mind with precocious introspection, a beady-eyed Oldfield errs on the side of Marvin’s pensiveness, nigh on a faintly repulsing air of narcissism.

    When Marvin Bijoux finally morphs into Martin Clément, a quite banal name he chooses to sever the tie with his piteous past, Fontaine unleashes her quarter in concocting excuses for Martin’s parents, while Odile obliviously pleads that the household has always been a happy one and they are not homophobic (does she forget the verbal abuse happening right under their grotty roof? or in her senses, that doesn’t count for homophobia?), Dany, remarried after he and Odile finally fed up with each other, rekindles an amicable relationship with Martin and accepts his sexuality, but ostensibly after he finds out that at least one of his children has done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enough to be printed on the newspaper, one can only assume that Fontaine knows humanity all too well, but in afterthought, a reconciliation built chiefly upon fulfilled vanity doesn’t taste good. Although Fontaine’s work is, as one might suspect, high on Gallic sophistication quotient, cunningly insinuating the hypocrisy of a peckerwood family after portraying its existence as a hellhole is just too mean-spirited to meet substantive pats on its back.

    referential entries: Anne Fontaine’s COCO BEFORE CHANEL (2009, 4.8/10); Robin Campillo’s BPM (BEATS PER MINUTE) (2017, 8.1/10); Alain Guiraudie’s STAY VERTICAL (2016, 7.4/10).

    【详细】
    9695304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