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觉很真实。在豆瓣看说这是一部喜剧片,看的时候发现很多笑点来自心青年的一些强迫行为(e.g.突然发呆,听从指令直接往前跑跑进门里)。在电影里这样的处理有诙谐化的成分,但是如果是长期接触这样的行为(心青年的家长),在日常里碰到应该会很难笑得出来。
2.比较大的感触是社会层面的,西班牙有心智障碍群体可参与的竞技体育项目,有公家场地,有教练/助教,有社区服务令;片中的心智障碍者也都有自己的职业,即有生存能力,或者也有互助家庭同居。有的青年还有发展自己爱好的机会(e.g.玩摇滚乐队)。反观国内感觉整个大环境对心智障碍群体并没有很友好,不仅是很多人提到的“路人眼光”问题,还有很多空间设计、制度设计等等的方面。
3.脱离单一的悲情叙事,心青年的“正常”就是如同常人理解的“正常”:情绪、交际、文体活动、工作、交通等公共空间的使用
4.充满了对话语的批判,包括质疑“谁定义正常”(鸟类学家的举例),“智障”的言辞被批评。ps其实在法官上也有这个桥段,“法官大人”还有“法官女士”还是什么,记不太清楚。之前做关于心青年的访谈,很多人提到接触之前对他们的印象,都有“疯子”、“白痴”、“智障”等的词语形容,其实有的人也并不是对他们有歧视,但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恰当的词汇去代指这个群体。之前参加2019老友记是我第一次接触“心青年”这个词,那时候我觉得这个词的出现特别有实际价值,弥补了话语上的空白,这个词更加的客观,附加的意义更少。话语决定思维。
5.关于上段附加的意义更少,其实也算是参加老友记的一个感受。一是在面对路人眼光的时候或许需要的只是解释这个病症,他们只是“患病”,而不同病症上建构的不同社会意义其实可以尝试忽略(去解构他!);二是当“天才艺术家”、“一生都很可怜”等等的意义被解构了之后,剩下的是最本真的一个个体和另一个个体的交往,这件事情不神圣,是需要实际去慢慢做(因为文青很容易给任何事情都建构意义,上价值
6.办法会比困难多,做这个事情非常考验主观能动。片子里面男主用救老鼠去引诱队员洗澡,后来看影评说这是一种干预行为疗法。但是当时男主并没有这种专业知识。其实这也是我对徐的感受,他什么也没有学过,但就是因为想去完成这件事情,会想出特别多的办法去解决,也愿意去一直做。而我之前包括叫沉迷看书的小鱼启程,跟泽钊讨论付钱的事情,都觉得有点尴尬,或许是因为怕自己说了得不到他们的回应(就是不搭理我,我觉得我还没能习惯),总之我试错的心还没有被磨练出来吧。
7.“生活就是这个样”(墙上的标语),“不是比赛,而是参与”,“运动不是首要,关键是交际”。这些都是片子里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话。以我个人的私心来说,跟心青年接触其实是换了一种视角去看世界,平时觉得很无聊的东西会觉得有新鲜感,感觉就和视角突然变成和小学生一样高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