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99741
  • 你瞧瞧
    2020/6/28 15:58:01
    短!短!还是短!

    把主角画成猫,符合他的身份(全家因谋反被杀,遭受迫害,在皇室眼里算是异类吧),也有一点魔幻色彩(可能是被人施了幻术),而且还比较萌(时而严肃板着脸,时而萌到犯了规);

    把主角画成猫,符合他的身份(全家因谋反被杀,遭受迫害,在皇室眼里算是异类吧),也有一点魔幻色彩(可能是被人施了幻术),而且还比较萌(时而严肃板着脸,时而萌到犯了规);

    12691256
  • Orange
    2017/9/27 16:20:30
    網球性別大戰的時空背景與性別、性覺醒
    註:這篇是寫於電影上映之前 《Battle of the Sexes 胜负反手拍》已在美国上映,台湾要到11下旬或12月初推出。两位女主角Emma Stone(饰演Billie Jean King)和Andrea Riseboroughe(饰演Marilyn Barnett)联手登上8月份同志杂志OUT的封面,不难想见片中的女同含量超越原本的
    註:這篇是寫於電影上映之前 《Battle of the Sexes 胜负反手拍》已在美国上映,台湾要到11下旬或12月初推出。两位女主角Emma Stone(饰演Billie Jean King)和Andrea Riseboroughe(饰演Marilyn Barnett)联手登上8月份同志杂志OUT的封面,不难想见片中的女同含量超越原本的网球...  (展开)
    【详细】
    8834262
  • 小渔
    2005/10/9 9:34:47
    麦兜菠萝油王子
    很差的抢版。
    我依然看了它两次。

    谢立文的香港,令人想起王家卫、亦舒、黄碧云、周星驰……或者还有陈果,一干香港人,立足于这个城市,举手投足间俱洗不去广东语的背景,永远那么坚定、游离、世事洞明、天真喜悦、大都会的冷漠、小市民的狡侩……永远能够读出生活最丰富的面貌。用最辛酸的讽刺,写最乐观的人生。

    春田花花幼儿园的授课,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小朋友们学习两文三语、耍赖、
    很差的抢版。
    我依然看了它两次。

    谢立文的香港,令人想起王家卫、亦舒、黄碧云、周星驰……或者还有陈果,一干香港人,立足于这个城市,举手投足间俱洗不去广东语的背景,永远那么坚定、游离、世事洞明、天真喜悦、大都会的冷漠、小市民的狡侩……永远能够读出生活最丰富的面貌。用最辛酸的讽刺,写最乐观的人生。

    春田花花幼儿园的授课,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小朋友们学习两文三语、耍赖、面试、装死……还有一课,叫乐观进取,那是跳恰恰舞。

    窗外的大楼顷刻间倒下又立起新的摩天大楼,港人从小就识得“打拼”二字。所以那环山抱海开满鲜花的十平方墓地,麦太为它打拼,月供198 元。母子二人乐陶陶地坐在墓地前吃野餐,生活充满希望。麦兜肥肥的身子扭扭扭,啊,他在跳恰恰舞。我哭了。
    然后菠萝油王子的故事开始了。

    “从前有个小朋友,后来,他长成了一个大叔。”
    “动物王国开大会,狐狸、大象都来了。狮子大王宣布:散会!”

    麦兜说,妈妈,不如你念哈里波特吧。麦太想学J.K.罗l琳,却没有讲故事的天分。她的故事平淡丑陋,总是直接说出故事的结局。

    从前有一个王子,他被变成了菠萝油、经历了欺骗、杀了人、遇见了批萨小子……最后,却逃不出变成一个大叔的命运。
    又或者,我们可以说,有一个大叔,他以为自己曾经是个王子。
    我们都曾经以为自己是公主或王子。
    现在,不得不面对自己变成一个大叔的事实。

    麦兜还在抖脚,玉莲成了麦太,月供198元的墓地顶让给了别人,依然要为生活打拼下去。寻找过去的菠萝油王子消失了,我们相信他经历万般传奇冒险回到了自己的王国。狮子大王宣布:散会!

    《麦兜》的漫画是温情小品,《麦兜》的电影是冷峻的世俗画。作品水准之高,超乎我的预想.我会去收藏一个好的版本,多读几次。

    【详细】
    1006804
  • 李阳
    2022/8/16 23:59:24
    B级片的底色,爽就够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推荐一部新片,Netflix前天上线的《日班猎人》,标准B级片,剧情简单粗暴,场面热闹爽快,画面色彩饱和度高,西海岸洛杉矶的阳光明媚得以充分展现,一部讲吸血鬼的电影全片大多数时候是白天场景,这很有意思哈~观影过程中可以发现对许多电影、游戏的致敬,一些有意思的小细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推荐一部新片,Netflix前天上线的《日班猎人》,标准B级片,剧情简单粗暴,场面热闹爽快,画面色彩饱和度高,西海岸洛杉矶的阳光明媚得以充分展现,一部讲吸血鬼的电影全片大多数时候是白天场景,这很有意思哈~观影过程中可以发现对许多电影、游戏的致敬,一些有意思的小细节...  (展开)
    【详细】
    14583256
  • Elfin
    2016/11/3 22:37:25
    从《校对女孩》看出版社“校对”这个职业以及日本出版界
    近年来,职场日剧似乎火了。观察这几年的职场剧题材,似乎已经从旧有的医生、警察这样的传统的职业脱离,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从前两年收视爆表的银行业“宫斗剧”《半泽直树》到上一季刚完结的以房地产经纪为主角的《卖房子的女人》都是职场剧的优秀代表。 日本素有“...  (展开)
    近年来,职场日剧似乎火了。观察这几年的职场剧题材,似乎已经从旧有的医生、警察这样的传统的职业脱离,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从前两年收视爆表的银行业“宫斗剧”《半泽直树》到上一季刚完结的以房地产经纪为主角的《卖房子的女人》都是职场剧的优秀代表。 日本素有“...  (展开)
    【详细】
    8156216
  • pumawu
    2021/6/18 0:06:28
    活在当下!感谢经历!

    6.5分。典型的法式喜剧片,《阿德的异想世界》《Le Discours》中法文片名 各自都很好的诠释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如果错过开场5 -10分钟入场的观众肯定会一度看不懂这部电影,到底是精分还是幻觉?其实只是演员直接和观众打破了第四堵墙的拍摄手法。整个电影几乎就是男主角的单人独角戏。熬过比较无聊的开场之后,慢慢适应了本片的风格才会渐入佳境,发现越来越有

    6.5分。典型的法式喜剧片,《阿德的异想世界》《Le Discours》中法文片名 各自都很好的诠释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如果错过开场5 -10分钟入场的观众肯定会一度看不懂这部电影,到底是精分还是幻觉?其实只是演员直接和观众打破了第四堵墙的拍摄手法。整个电影几乎就是男主角的单人独角戏。熬过比较无聊的开场之后,慢慢适应了本片的风格才会渐入佳境,发现越来越有点意思,并能得到些许启示。。。第一:逃避在公众面前上台发言的人值得一看。总有迫不得已一定要上台演讲的一天,那就必须做足功课,好好思考一下台下的人到底想听什么,如何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尽量避免叨逼叨,切记要精简至长话短说, 这样才有50%的机会在台上发光发亮。第二:女友冷静38天,结果导向是: 从未在一起和最终没有在一起哪个更遗憾?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学会了权衡算计,曾经可贵的真诚、坦荡,统统不见了。有些人出现在我们生命里,并肩走过一段旅程,就是为了让彼此看清现实和明白一些道理:体验生活,在磨练中成长感悟。曾经的伙伴、爱人最终为何会走散?实际上还是到了某个阶段确实不再合适。一眨眼,缘尽了,各奔东西。因此, 感谢经历!活在当下!

    【详细】
    13616524
  • 锁呢娘
    2017/3/1 23:58:35
    留下尊严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却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 我们活着 不知所措 对于死亡 却也不能勇敢面对 活着的人 痛苦因为极度渴望 将死的人 痛苦因为未来未知 那么到底是幸福啊还是恐惧?现在这个社会 过度被消费的我们的热情 温情 耐性 甚至是亲情 我真是说不上来 活着和死亡到底哪一个...  (展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却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 我们活着 不知所措 对于死亡 却也不能勇敢面对 活着的人 痛苦因为极度渴望 将死的人 痛苦因为未来未知 那么到底是幸福啊还是恐惧?现在这个社会 过度被消费的我们的热情 温情 耐性 甚至是亲情 我真是说不上来 活着和死亡到底哪一个...  (展开)
    【详细】
    8391223
  • @摄影师凯文
    2019/11/4 11:38:49
    不好看

    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

    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浪费了两个小时

    【详细】
    10629504
  • 豆瓣酱
    2020/1/21 10:52:32
    童年经历对成年影响的探讨

    最近看了新恐怖片《夺皮》,影片有一些儿童期经历对成年影响的讨论,我查了查选择了几篇内容比较详实的文章,转载过来,大家一起学习学习。

    如果想从心理学的层面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恋爱方式的成因,你可以读一读发展心理相关的书籍。下面是从人格发展阶段尝试来解读人格类型。依恋期:(0-18个月)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

    最近看了新恐怖片《夺皮》,影片有一些儿童期经历对成年影响的讨论,我查了查选择了几篇内容比较详实的文章,转载过来,大家一起学习学习。

    如果想从心理学的层面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恋爱方式的成因,你可以读一读发展心理相关的书籍。下面是从人格发展阶段尝试来解读人格类型。依恋期:(0-18个月)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此时与母亲是共生关系。婴儿的出生是与母亲的第一次分离,之后他将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 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理伤害。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成年:依恋型人格如果依恋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他们的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他们认为自己被对方忽视的时候,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2儿童:对拒绝的恐惧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出于种种原因不喜欢孩子,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这种母亲的孩子相对是比较孤独的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婚姻生活里有痛苦在等着他。成年:孤独型人格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当然,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阶段。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1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 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成人:回避型人格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 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忙于各种事情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回避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 对方之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我都有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回避性人格的另一个类型是我们常说的“花花公子”类型的人。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样,但是又不能保持与异性的关系。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胁,于是就又想方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同时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他们就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盾的,既有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也有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的依恋期不能满足他对母亲的依恋要求,又在孩子的探索期严重地限制了他对独立和探索的需求,那么她就很可能造就了一个未来的感情不专一的“花花公子”。2儿童:对失去的恐惧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想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 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爱他,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生气、哭闹、抱 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相反,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作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成年:追求型人格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与依恋型人格一样,追求型人格也惧怕被抛弃。但不同的是,如果说孤立型人格是害怕被:“拉回家”,那么追求型人格则是害怕“害怕找不到家”。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很难以忍受的。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自己,所以总是设法安排各种共同的事情:出外郊游、看电影、逛街、上餐厅、运动等等。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不像依恋型人格那样总是在抱怨生气,他们很少抱怨生气,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对方不高兴。可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并不讨好,而是使对方感受到窒息,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对于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们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对可能出现的所谓“第三者”非常敏感。这种人常常在暗暗地伤心落泪,感叹“活得太累”。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 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自我的确认】在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现在,大约在三、四岁左右,孩子仍像以前一样,需要安全感。于是他就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以便使自己在离开父母身边时仍然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保持着心理上的安全感。由于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开始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就是开始独立了,他立即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 卡通角色,等等,将特定的角色的特点经过自己的认同后组合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点固定下来。孩子在扮演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这时的孩子表现为非常地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1儿童:对羞辱的恐惧然而,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来扭曲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对孩子的“家教”,于是很多父母对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死了!”“不要这么闹,静静地坐在那儿才是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样……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因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从此,孩子形成一个单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的自我的人。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了它的存在。孩子将自己分裂成了“好的”和“坏的”,他会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所谓“坏的”一面,表现自己的所谓“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他总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压抑下去的部分不要“露”出来,以免受到羞辱。成年:古板的人格刻板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确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性思维”以及高度的理智为骄傲,而以流露内心情感为耻。这种人显得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计划性强,在社会的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事业成功,是公司或机构中的高层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往往吸引了很多那些性格上较为感性、不理智、依赖性强的异性。他们也往往会选择一个与他性格相反的异性作为伴侣,因为她的身上具有自己失去的那些人格特点,只有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完整,即我们常说的“性格互补”。但是这些性格特征很快就成为配偶痛苦的源泉。要不了很久,他就会开始不断地挑剔对方的毛病,正如他的父母当年对自己一样, 不能忍受对方身上的自然的、自发的和任何看起来“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应该是预先设计和计划好的,因此常常指责配偶:“头脑不清楚”,“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好好想想再说。”他们视配偶为自己的支配对象。他们通常情感冷漠,甚至不近人情。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他们把真正的自我深深地藏起来,于是显得很有城府。在恋爱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2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另一些父母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自我确认的重要心理过程,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游戏认为是幼稚可笑,不屑一顾,更不会对孩子在有些中扮演的角色给与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从不参与孩子的游戏,不给予肯定,结果,孩子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他们情绪往往不稳定,常会无道理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生气。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为使他们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成年:顺从型人格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人后常常会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无视我的存在”。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情感,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情感,而不敢成为真正的自我,象变色龙一样,随时会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颜色。他们总是在察言观色,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是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自我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别人的反应,他们的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和关注。他们最怕被忽视,不被关心和关注。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出风头,不要太有主见。他们总是努力地讨好和取悦对方,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会得到关注、爱和幸福。然而无论对方给与他多少关注, 他仍然在抱怨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爱,或没有被承认。他们总是在抱怨对方控制欲太强,情感迟钝,他们常说;“你从不关心我,什么事情都要按你的意思去做。”能力的确定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通常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如争夺关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1儿童:对失败的恐惧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不是给与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奖励而“骄傲自满”。当孩子考试拿了95分而欢欢喜喜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就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的不易得到,孩子感到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面对失败,成功使他们自大,而失败则使他们自卑和抑郁。但是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成功。成年:强迫性竞争型人格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往往事业成功,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指责别人不努力,太笨。他们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才能维持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败。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失败,不要犯错误,永远在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就会得到爱。”他们在恋爱婚姻中总是要居高临下,控制对方,家庭也是他们竞争的战场,而对家庭的支配权就是他们竞争的目标。他们倾向选择一个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作配偶,一方面要求配偶服从自己,崇拜自己,但又同时不断地抱怨对方胸无大志,太笨。2儿童:对竞争的恐惧有些父母从不给与孩子鼓励,总是在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x多聪明,xxx多优秀。”“这孩子好不了”“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这样的教育是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的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艺。”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从不公开地与他人竞争。他们表面上从不竞争,也不愿意参与那些与竞争有关的游戏,但他们胜利的方法是如何让别人失败,如背后说一些坏话,告状。他们为了避免失败或批评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了不满或敌意,而且常常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别人的失败。他们缺少同情心和良心。他们回避一切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成年:巧妙的妥协型人格这些孩子长大后,如同他们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参与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当面奉承但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或用手段贬低和破坏别人的名声和形象,使别人痛苦而从不自责。他们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从不公开与看起来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竞争。而是表示无兴趣参与竞争,说:“我从来不愿出风头”然后通过贬低别人而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们在恋爱中表现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消极抵抗,或通过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他们总是指责对方太要强:“什么都要听你的”“你什么都要占上风”。总是抱怨自己被控制,自己的能力不被对方承认。

    【详细】
    121787459
  • Hitomi
    2016/8/13 17:08:56
    在世界中心,爱和残酷同在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没有看过预告片和资料,只是单凭电影名字猜测这可能是一部歌颂我国地大物博的动物纪录片,但怀抱着能在大荧幕看到熊猫滚滚的期待,我还是选择了买票进场,结果没想到,这部片子成了我第一部哭的稀里哗啦的动物世界。

    电影一开始,随着镜头在广阔原野缓缓推进,我产生了一种还在上海迪士尼完《飞跃地平线》的错觉,在迪士尼的镜头下,每天传说在雾蒙蒙的钢筋水泥里的我,突然发现自己都快忘了,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没有看过预告片和资料,只是单凭电影名字猜测这可能是一部歌颂我国地大物博的动物纪录片,但怀抱着能在大荧幕看到熊猫滚滚的期待,我还是选择了买票进场,结果没想到,这部片子成了我第一部哭的稀里哗啦的动物世界。

    电影一开始,随着镜头在广阔原野缓缓推进,我产生了一种还在上海迪士尼完《飞跃地平线》的错觉,在迪士尼的镜头下,每天传说在雾蒙蒙的钢筋水泥里的我,突然发现自己都快忘了,这个世界还有云和天触手可及的地方,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流,还有自由奔跑的生命……

    整个纪录片的内容是在周迅的旁白里慢慢推进的,纪录片通过春夏秋冬的时间轴和不断转化的地理空间讲述了雪豹、熊猫、藏羚羊和金丝猴四种动物的故事,每个动物都选择了特定的代表,展现出动物的家庭生活……

    一开始看到这种设定,我内心是拒绝的,人类尝试永动物的视角来解读动物难免武断且煽情……在这样的片子里我期待的还是更多真实而本能的动物故事。

    然而随着剧情的不断推动,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雪豹妈妈为养育孩子不断抗争,熊猫妈妈在孩子的独立与不舍中挣扎,藏羚羊妈妈在一路迁徙的旅途中小心翼翼保护孩子,还有因为被父母忽视而离家出走的金丝猴……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拍摄者故意的煽情,但是在这些动物的眼神里诉说的情感我无法视而不见……

    然而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这又不是一个贩卖温情的故事,没有一味的展示美好和想象中的世界,有动物之间的搏杀,血淋淋的撕咬和让人难过的死亡……

    每一个细节都告诉你,这个世界真实的模样。在这些残酷背后,是一个动物母亲为了孩子和另一个母亲的搏杀,是一个母亲送走成年孩子的难过,也是独立的小孩面对世界的坚强……

    那么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到底是什么呢?

    周迅的旁白又给了我们很好的注解:“在这个广袤无垠的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是动人的音符……这个世界既有温情也很残酷……我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逝去,又在这里重生……周而复始……”

    所以,当你开始嘲笑“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矫情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忽略了,其实在我们的本能里,其实是有爱这样东西的……

    它不仅仅存在于动物后代繁衍的自然情感之中,站在生物链顶端的我们也有……

    周一我们又将回到凶猛残酷的城市森林里,那里的搏杀不逊于在自然中无依无靠的动物,但是我们也仍然要记得一件事情:这个世界上,爱与残酷同在!
    【详细】
    80411037
  • 神秘人
    2017/9/22 19:13:02
    2015年12月1日

      复仇,灭门,宝藏……果然,武侠的梗都好像……

      今晚在想,我喜欢武侠这个题材,到底是在喜欢什么……

      查了大量资料,武侠的起源、发展、集大成。文学流派的形成,感觉有点启发。

      联想到李白。话说我一直不懂李白为什么是“浪漫主义”。说琼瑶浪漫我是懂,说李白浪漫我就不懂了……过了好多年才回味过来,他确实是很浪漫……

      小时候只觉得李白诗读

      复仇,灭门,宝藏……果然,武侠的梗都好像……

      今晚在想,我喜欢武侠这个题材,到底是在喜欢什么……

      查了大量资料,武侠的起源、发展、集大成。文学流派的形成,感觉有点启发。

      联想到李白。话说我一直不懂李白为什么是“浪漫主义”。说琼瑶浪漫我是懂,说李白浪漫我就不懂了……过了好多年才回味过来,他确实是很浪漫……

      小时候只觉得李白诗读来朗朗上口,很多年之后,才读懂了他想说的氛围。确实是“氛围”,落拓感、迷离感、开阔感。(大的意向,大鹏大江之类的;大型历史事件;开阔的时代感之类的……)我觉得他对现实事物不太感兴趣,于是也不常说。再长点年纪,就开始对他很多诗有神同步感,觉得他真是把我想说的全部说出来了啊!有时候不太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就把李白诗拎出来看一下。

    【详细】
    8826373
  • Heberian Keats
    2018/4/6 14:09:18
    是个能想一会儿的片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最喜欢这种把强烈的日常情感用童话故事包装起来的故事了。我记得那一段,为了保护露,露的爸爸冒着被阳光烧死的危险把露盖在自己的臂弯下,不就是男主角的父亲与代表着传统家长的祖父发生矛盾时对儿子的庇护与支持吗。虽然爸爸出场很少但是真的是一位好父亲啊哭,妻子道不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最喜欢这种把强烈的日常情感用童话故事包装起来的故事了。我记得那一段,为了保护露,露的爸爸冒着被阳光烧死的危险把露盖在自己的臂弯下,不就是男主角的父亲与代表着传统家长的祖父发生矛盾时对儿子的庇护与支持吗。虽然爸爸出场很少但是真的是一位好父亲啊哭,妻子道不同...  (展开)
    【详细】
    9276252
  • 早春的树
    2018/9/22 8:19:59
    黑蝴蝶
    电影使用了黑白画面作为主要色调。刘敏涛老师饰演的齐琳,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离经叛道,无论是从眼神还是行为动作,都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身上带了一点传奇色彩的女人。而李砚饰演的周鲲鹏,年轻、稚嫩、青涩,而李砚在处理角色时,正是那一点演技不那么成熟的原因,那点属...  (展开)
    电影使用了黑白画面作为主要色调。刘敏涛老师饰演的齐琳,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离经叛道,无论是从眼神还是行为动作,都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身上带了一点传奇色彩的女人。而李砚饰演的周鲲鹏,年轻、稚嫩、青涩,而李砚在处理角色时,正是那一点演技不那么成熟的原因,那点属...  (展开)
    【详细】
    9662214
  • Sabrina
    2017/3/7 9:09:20
    母星和子星的距离和张力问题
    1. 中东和北非的伊斯兰也不能一概而论,区别很大。妈妈还戴着头巾,但是没有那个黑袍子,年轻女子可以穿吊带儿,可以穿比基尼,有一些还坚守着婚前贞操观,有一些跟欧洲、美国的女孩子没有区别。2. 如果扯远一些,这个赫迪就是在跟突尼斯这个母体的距离的拉扯中,能够走多远,...  (展开)
    1. 中东和北非的伊斯兰也不能一概而论,区别很大。妈妈还戴着头巾,但是没有那个黑袍子,年轻女子可以穿吊带儿,可以穿比基尼,有一些还坚守着婚前贞操观,有一些跟欧洲、美国的女孩子没有区别。2. 如果扯远一些,这个赫迪就是在跟突尼斯这个母体的距离的拉扯中,能够走多远,...  (展开)
    【详细】
    8402217
  • 取名真的好难鸭
    2021/5/29 20:28:50
    感觉俺是小丑——S2流水账式实时追剧reaction&感想记录(就这样吧不更新了

    手机进水了,裂开。与世隔绝ing,啥也干不了,但发小和我说她看到EP3微博都在骂&周围朋友让我别看了,所以先不更新了。等EP4出了我再一口气看吧……或者也有可能就弃了……??

    祝大家端午愉快哈,先好好愉快的过个节~

    ——————————————————

    手机进水了,裂开。与世隔绝ing,啥也干不了,但发小和我说她看到EP3微博都在骂&周围朋友让我别看了,所以先不更新了。等EP4出了我再一口气看吧……或者也有可能就弃了……??

    祝大家端午愉快哈,先好好愉快的过个节~

    ——————————————————

    随便写着玩玩,主要是想留一个自己看剧时的感受。S1因为是完结了一口气看完的,感受倒是很连贯,而因为对S1的喜爱所以比较期待S2,就追着看了。

    千人千面,百人百性。每个人因为自身环境和经历的不同,得到的感受、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我只对自己的理解负责,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开心就好,可以交流但不必按头认同(防杠指南先放上)。

    字幕主要看官中和喜翻的,不同字幕组翻译风格不同,可能会对剧情理解产生影响,所以小心求证,有时间就稍微对比着看了。

    (EP2回来补充,虽然这季很多人觉得色调、镜头什么的拉垮,但我在这方面并不专业,而且我比较在意剧情,所以主要从内容上出发,语文不咋样也写不出啥花样。但我能感受到nadao的coming of age的主旨依旧没变,虽然很多人不太喜欢这样比较现实的剧情,但我个人还是接受良好的~我喜欢S1,但我也同样喜欢不同视角下的S2)

    那么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EP1:

    开头的普吉岛的剧情还挺突然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如果要说季与季之间的衔接的话确实是有点接不上,毕竟有人大概率不会看番外预告什么的东西,不过也还行,反正没几分钟。之后就是德到曼谷入学的剧情,国内外大学差别还是蛮大的,看到宿舍还是收到了打击,那么大还是两人间……orz

    135771069
  • 破词儿
    2019/1/24 9:03:36
    在性教育方面,中国人,你旷课了

    在更年轻的时候,“性”这个字对我而言,是中央一套的背背佳广告,父母床头柜里的青岛双蝶,墙壁上的泳装挂历,廉价书摊上的“团长与军妓”。

    往后,是《新华字典》所有带“阴”字的注释,《知音》封面大写加粗的“少妇”二字,《西游记》里的蜘蛛精,《红楼梦》里的“云雨”和“大动”。

    无论如何,反正不是七年级上册的生物课本,老师含糊其辞地说要我们课下自行学习的那一章。

    在更年轻的时候,“性”这个字对我而言,是中央一套的背背佳广告,父母床头柜里的青岛双蝶,墙壁上的泳装挂历,廉价书摊上的“团长与军妓”。

    往后,是《新华字典》所有带“阴”字的注释,《知音》封面大写加粗的“少妇”二字,《西游记》里的蜘蛛精,《红楼梦》里的“云雨”和“大动”。

    无论如何,反正不是七年级上册的生物课本,老师含糊其辞地说要我们课下自行学习的那一章。

    或许因为此,直到念大学时,班里都还有男生以为,月经是蓝色的,毕竟“广告里是那么演的”。

    所以,天知道我有多嫉妒英剧《性爱自修室》里的那群正值青春期的学生——

    他们上生理卫生课,学习如何使用避孕套。

    9915519
  • Dawn
    2020/1/26 6:00:59
    可以一看

    有剧情,有特效,有感情。

    甚至演员有演技。

    甚至比囧妈还要好看。

    镜头运用也不错,构图有味道,音乐也配得上。

    节奏也有,甚至还不是大团圆结局,有了点悲剧的味道。

    这还是网络大电影吗?

    比一般的院线电影要好很多,没有骗钱的意思。

    算的上是良心制作了。

    好电影真的太少了。

    毕竟精品都是少数

    有剧情,有特效,有感情。

    甚至演员有演技。

    甚至比囧妈还要好看。

    镜头运用也不错,构图有味道,音乐也配得上。

    节奏也有,甚至还不是大团圆结局,有了点悲剧的味道。

    这还是网络大电影吗?

    比一般的院线电影要好很多,没有骗钱的意思。

    算的上是良心制作了。

    好电影真的太少了。

    毕竟精品都是少数。

    【详细】
    12187205
  • mmkitty
    2016/3/5 14:33:11
    《原来你还在》——浩瀚与砂砾
    附上链接(http://suo.im/27zxi

    原文如下:

    《原来你还在》——浩瀚与砂砾

    杨南倩导演从事多年编剧工作后,终于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影片的文本选用了宗教、骗术元素,描述了一个当下台湾生活的新奇故事。附上链接(http://suo.im/27zxi

    原文如下:

    《原来你还在》——浩瀚与砂砾

    杨南倩导演从事多年编剧工作后,终于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影片的文本选用了宗教、骗术元素,描述了一个当下台湾生活的新奇故事。

    当我们讨论有关宗教的具体话题时,总免不了谈及信仰,但当此类话题出现时总觉所有语言当即陷入虚空,就像观看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后不知道该如何谈论电影,看完《星际穿越》也有些许这种虚空感。大概是面对一个可以褪尽语言光环的浩瀚之物,我们才能在一瞬间的可能性中反照观看自己,在更广阔的坐标系中。

    如何在信仰层面的话题中找到电影所需的故事,必然是一次又一次殚精竭虑的思考,《原来你还在》选取了“伪装僧侣”这个一度在台湾风行的社会话题,让创作者与观众的对视有了共同的视野及落点。

    【故事灵感?导演说】

    台湾的民间信仰相当活跃,有的地方真的是「三步一小庙、五步一教堂」,大家不忌讳谈论鬼神,各种信仰膜拜方式并行不悖地存在着,各派精神导师也很多,怎么说呢,迷信和信仰的距离有时候很难厘清。真正出现供养喇嘛现象大约是八、九年前的事,当时在台北路上经常看到,理性让我怀疑其中的真伪,我还曾经和朋友开玩笑,差不多隔年就陆续出现一些社会案件,当然骗财骗色事情并不单单出现于密宗体系,道教也经常有,大概是自己的假设被确认了,就更有兴趣去探究。

    不过开始发展故事以后,反而是人物的动机更加吸引我,触及根本,人面对的是心灵的空虚, 这个空虚需要理由或替代物来填补,诈骗部分反而不再是重点,主要想捕捉人物的转化,对一个遭遇丧子之恸的母亲来说,年轻活佛到底是神性的化身,还是替代的儿子,感情因素一旦参与其中,真假姑且勿论,究竟采取哪种宗教超度的形式也不重要了,外显现实的荒谬性并不左右个人内在的冲突,其实需要被超度的﹣是痛苦活着的那个人。

    【宗教?导演说】

    人的神性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黄河饰演的“郭因”的名字其实是把「因果』两字倒装而来,我比较不相信人性是完全的善或完全的恶,我们都经常在跟自己的光明与黑暗作斗争,宗教是一种手段,最终还是可以超越宗教,明心见性,当下成佛。

    【解构?导演说】

    影像:视觉用来辅助心境的刻画,尽量画面干净简单,掌握生活样貌,摄影把握光感,抓住细节质感即可。本来在场景设计上希望达到女主人翁从死木槁灰到生机重现的强烈对比,后来场地取得有所局限而无法达成,这次经验学习到,电影的氛围不光是靠摄影捕捉,更多是必须由美术创造出来的。

    表演:针对主角郭因,希望他从外观到口音能做出可辨认的差异,不只从造型服装上来帮助他,演员黄河也真的去接受藏语课程,语言从头学起是不可能,就只好强记,当成音律强迫背诵,黄河在拍摄过程,下戏也还在反覆背诵。

    音乐:影片中的音乐交给了我老公Albert,他整个是比较西方的,他依循着「转、转、转」概念,像是把西藏梵诵转成比较具旋律性的素材,也有摇滚乐、嘻哈、后摇、古典音乐、甚至是很冷调的极简乐风。其实古典音乐的部分并没有特别参考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但最后竟然与火供的音乐达成了某种一致性,都有水的洗净救赎与重生,音乐展现了强烈的戏剧性。

    【犹记得?导演说】

    影片结尾处在海边有一场高潮戏——火供,能让美国摄影师都理解了「彼岸」的概念也是一种成就。

    黄河在白天有一个诵经镜头,是最神奇的一个镜头,那天完全自然日光,没有打灯,从监视器都可以看到他脸上展现容光,可能被我们强迫念经念多了,念到佛光涌现,从那天那个镜头,不管之前拍摄状况多么出状况,我确定这电影有了光,有了底气。

    【从编剧到导演的初涉】

    拍摄《原来你还在》为了保持故事完整表达,其实除了导演身份,同时扮演起制片人的角色,在剧组的选择上,大胆启用很多没拍过剧情长片的新人,我相信每个人都需要有第一次的机会。在拍摄过程签隔日通告大表时,才突然意识到,影片从导演、副导、执行制片、摄影师等等主要人员都是第一次拍长片的,好处是彼此没有成见,缺点就是得不到成熟经验值的判断,往往我们会为了安全的理由,不敢尝试更大胆的做法,或者会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到而有所退缩。

    本来希望影片调性能够诙谐逗趣,第一次拍片压力过大,很难轻松起来,幽默跟喜感被迫放弃,只求能把故事中关于爱、罪责与救赎的主题表现出来,内涵与意境就见仁见智,我尽我最大的努力了。从筹备、拍摄、完成到上映,整个过程的都是难忘的第一次,缴了高昂的学费,可是收获也很多。

    【题外?导演必须是影迷吗?】

    曾经我中学时期一度非常喜欢法国电影,不是因为什么大师,纯粹是被法国女演员的独特气质美所吸引,电影有时就是很直观的,被某一种魔法所牵动,可能是演员的魅力、影像的风格、画面的构图、故事的诡谲结构、好听的电影音乐、当时流行的文化现象都有可能。

    记忆中也曾经因为吴宇森电影中漂亮的枪战暴力美学感动到想哭,我曾经很喜欢「乡愁」,当中的诗意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领会,但现在片子实在太多了,我都很少再提塔科夫斯基,有些我都忘记片名的冷门影展片都在当下打动过我,好莱坞电影我也看,有些科技上的卓越表现也不得不佩服。打动我的还是以欧美文艺片居多,近年来,也欣赏「步履不停」、「风起了」这类有生活感悟或人生思考的日本片。

    【题外?看台湾电影环境】

    台湾的电影基本上还是维持写实的基调,说故事的前提大过于对影像的探索与实验,加上台湾的地貌人物风光有限,当电影讲的都是普通人物的现实生活,乍看都呈现出一种类似的视觉风格。
    辅导金政策行之二十余年以来,大多数的导演都是靠辅导金的帮助才能拍片,辅导金毕竟是人评选出来,委员的品味还是会主导电影产生的方向,更大的困境是在于整个产业并没有提升,市场又不足以支撑台湾电影的观影人口,电影格局始终没办法拉大,所以会限制在某一种规格里面。若以票房来看,具台味的笑料、热血励志题材较受欢迎。

    《原来你还在》因为演员黄河“极具感染力但克制的出色表演”获得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男演员”,影片已于台湾公映。导演现在长期居住在上海,接下来亦继续在写题材、类型不同的剧本,她说电影其实早超越了剧本,她已经习惯用电影去思考,但没有停止对自己创作的要求。作为观众,让我们继续期待一位作者型导演继续与众人分享电影的性情。


    题外:
    看完《星际穿越》已午夜,出来CBD万达后,建筑被射灯打出冰冷肃穆的骨骼,天边一轮明月半遮在云团中,几颗星辰微微闪烁,头脑还在太空中漂浮,汉斯季默使用的管风琴余音未消。很巧的是麦康纳旁白的那首诗碰巧读过,是诺兰上个世纪的英国老乡狄兰?托马斯所写,《不要温和的走进那个良夜》,再回想他的处女作《追随》,同样的动机,几乎贯穿他的所有电影没有变过,为了探索一个答案而不断追寻,能看到的概貌是这个答案越来越终极,从人们在生活中的秘密到隐秘的内心再到终极的时间宇宙,每一部相关作品都是一次想象力的巅峰,作为一个导演成长史,诺兰太励志了。
    【详细】
  • 77993074
  • changer_z_xy
    2013/2/15 3:45:53
    纯吐槽
    ========================================================================
      他,爱着一个女人,为她倾尽江山,结果却有缘无份....
      她,要做王的女人,终于获得江山,可是枕边人却不是他....
      二个女人,一生的战争,串起了秦末汉初,那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爱与哀愁……男人靠征服天下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
    ========================================================================
      他,爱着一个女人,为她倾尽江山,结果却有缘无份....
      她,要做王的女人,终于获得江山,可是枕边人却不是他....
      二个女人,一生的战争,串起了秦末汉初,那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爱与哀愁……男人靠征服天下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天下,于正工作室古装传奇又一力作,《王的女人》为你讲述一个《美人心计》前发生的英雄美人爱情故事……
      历史上楚汉争霸期间项羽、吕雉、虞姬有过一段情感交集,而王的女人便从这段历史切入,所以一定比大家熟知的霸王别姬、吕后入宫等历史典故更曲折、更精彩、更纠结!
    ========================================================================
    以上引子……
    看的集数不多,但看到项羽和刘邦决战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
    查了一下资料(见维基百科-垓下之战)双方军力对比是三十万比十万啊!!!不是三百对一百啊!!!巨资打造你们家吃饭的筷子去了吧!!!不说像三国演义(电视剧)里面那么大气,你好歹别弄成这样啊!就算虞姬(妙戈)自刎的时候也还有八百人啊,不是八十人啊!不过说起来,项羽(云狂)骑马飞跃悬崖的那一个场景,对牛顿吃果果的打脸啊!还有,项羽在虞姬死后可是还带着八百人突围了啊!就算最后只剩二十八骑,也是溃围,斩将,刈旗!你刘邦(海天)那边就那么点兵,还不够项羽两个来回冲杀的……人家项羽的冲天霸气你给弄到茅房去了么?顺便提醒大家一句,最后蒙毅一夫当关的场景大家千万不要看串了啊,这不是在演《神话》!啥,你说我看串了么?嘛,小小失误,我们继续。项羽最后抱着虞姬自沉乌江(你没看错,抱着虞姬!自沉乌江!),楚汉之争剧情告一段落,我不得不说这一段剧情里面我看着最舒服的就是虞姬的那支舞,真心感觉好看。
    好了,我们不说这一小段剧情了,说说前面各种角色设定吧,话说刘邦(海天)身边常常跟着的应该是汉初三杰对吧:韩信(萧辉)、萧何(子书)……咦,张良(苏哲)呢? 这丫哪去了?查了一下演员表终于发现,这货一直在项羽(云狂)手下当间谍(你没看错,我没打错……) !吓死哥了,幸好没把樊哙(庞万)认成张良,不然可就闹大笑话了,其他什么虞姬(妙戈)是阴险小三,吕雉(吕乐)是圣母这种小问题我就不纠结了,但吕雉和项羽认识而且两人之间有故事……好吧,我忍了。可是……为毛十八路诸侯没看见一个人(或许只是我没看到?)?那个,项羽北攻田荣怎么变成北击匈奴了?
    至于总的剧情,我对这种言情剧情不感冒,不太好评价,只不过另有一点:据说和《玫瑰江湖》剧情相似度极高,参考链接: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77965/
    嘛,看的不多,以上吐槽,就这些了。
    说起项羽,想起这个电视剧我看的里面有个情节倒是不错:北击匈奴之时,萧辉请缨,满朝附议,独战王不悦,说还有更好的人选——战王!
    【详细】
    57781380
  • 枯枝败叶
    2018/6/10 4:33:04
    一个疑惑,为什么豆瓣短评里现在一定要有些人在骂电影的时候顺便再骂骂喜欢这电影的人
    我觉得比lovesimon好诶…………loveSimon营造出来的社会环境也太真空了吧,而且有钱人家小孩毫无阻力的人生故事拍出来虽然可以无脑甜,但也猥琐的气人啊。至少本片里的男主是和家庭和自我都有摩擦矛盾的,遗憾的是有一些矛盾没有处理的很好,也没有和身份认同挂上钩,蜻蜓点水...  (展
    我觉得比lovesimon好诶…………loveSimon营造出来的社会环境也太真空了吧,而且有钱人家小孩毫无阻力的人生故事拍出来虽然可以无脑甜,但也猥琐的气人啊。至少本片里的男主是和家庭和自我都有摩擦矛盾的,遗憾的是有一些矛盾没有处理的很好,也没有和身份认同挂上钩,蜻蜓点水...  (展开)
    【详细】
    9423223
  • Jean
    2006/10/25 5:07:22
    我所不知道的历史
    这是我完全没有概念的一次审判。

    电影拍的出奇的平和。在当今中国普遍浮躁功利的电影界里真是十分难得。影片重现了很多审判中和幕后的精彩对白片断,其中溥仪出庭那段很有意思。另外电影还加入了一个日本家庭的悲剧,他们在战争中和战争后所受的苦难。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苦难。

    东条英机在法庭上阐述的他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坚定信念,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和对自己暴行的理所当然都让我不寒
    这是我完全没有概念的一次审判。

    电影拍的出奇的平和。在当今中国普遍浮躁功利的电影界里真是十分难得。影片重现了很多审判中和幕后的精彩对白片断,其中溥仪出庭那段很有意思。另外电影还加入了一个日本家庭的悲剧,他们在战争中和战争后所受的苦难。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苦难。

    东条英机在法庭上阐述的他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坚定信念,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和对自己暴行的理所当然都让我不寒而栗。这是一个典型的恃强凌弱的国家。他们对用了原子弹的美国没有任何抱怨,反而尊敬有加,他们对自己凌辱过的中国没有任何愧疚,反而是强烈地不甘心。这是一个只认识胜利者的民族。只要日本有可能再建立自己的军队,下一场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如果下一次中国不能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他们有朝一日还会卷土重来。

    令我无法置信的是美国居然放过了天皇不审。这不等于是审讯德国二战战犯,但是不审希特勒一样么?为什么会这样?

    Google 搜索找到这篇纽约时报的文章,评论这本书的: THE OTHER NUREMBERG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Tokyo War Crimes Trials. By Arnold C. Brackman.

    The Price of Conquest: New York Times: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B0DEFDE1131F936A35757C0A961948260&sec=&pagewanted=print


    “二战期间,美国民众心中裕仁(昭和天皇)和希特勒是一个等级的。有些美国政客认为应该完全废除日本皇族体系,裕仁受审应该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一部分。但是另一派美国政客认为保留日本的皇族体系和裕仁的无罪才能保证日本不陷入混乱,这里'混乱'这个词在1945年之后很快的变成'共产主义'的代名词。英国外交部长 Ernest Bevin 用一战后的德国来做例子,说是因为盟军将威廉皇帝流放并且威胁将要审讯和正法他,才使得德国被剥夺了统治阶级的威信,纳粹集团才有机可乘。

    “Bevin 的观点得到了认可。天皇被剥夺了政治全力和所谓的神圣,但是没有受审,也不用出庭作证。被默认无罪。虽然在东京审判过程中,无数线索都把最终责任指向天皇,但是因为审判和辩护双方以及法官们的默契,没有人去追究这些线索的下落。大家都觉得一旦走上这条审判天皇的不归路,将会给战后的日本带来无法想象的民族心理和政治上的破坏。”

    原文:
    "During the war Hirohito and Hitler were linked in the popular American mind. Some American politicians thought the imperial institution should be extinguished and Hirohito tried as part of the policy of ‘’unconditional surrender.'’ Others said that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imperial institution and of Hirohito was essential as a means of keeping order and blocking Japan’s descent into chaos - and ‘’chaos'’ came rather quickly after 1945 to mean Communism. It was British Foreign Secretary Ernest Bevin who recalled that by driving Kaiser Wilhelm into exile in 1918 and threatening to try and execute him, the Allies of World War I had deprived Germany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and opened the door to Nazism.

    "Bevin’s view prevailed. The Emperor was stripped of divinity and direct political power. But he was protected from indictment, and from giving evidence. He was exonerated through silence. The Tokyo trial was full of leads pointing directly to the Emperor, but by unspoken agreement among the defendants, the prosecution and the bench, these leads were never pursued. The prospect of trying and convicting the embodiment of the Japanese nation was psychologically and politically too disruptive to contemplate. "

    多么冠冕堂皇的谬论。

    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变成美国、西方最方便的借口。从东京审判到越战。就像现在美国政府随时随地都在使用的“恐怖主义”这个词一样。 Herman Wouk那本《战争风云》里面说,战争结束后都是战胜者在写历史,只有战胜者才有权力写下判决。如果日本对中国的不服是因为他们觉得战胜者是美国不是中国,东京审判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这个原因吧。
    【详细】
    10842703
  • vendome
    2019/5/1 11:56:53
    关于梦想的电影

    在二次元漫画的世界里,再多的梦想和热血也合情合理,但在三次元的世界里,特别是在那么大而立体的大荧幕上如何让梦想发光,如何让看这部电影的人记起自己的梦想并回忆起那为梦想哭和笑的时光,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基本做到了,以至于回国已经一星期了,还是时不时想起电影里那些鲜活的形象,让人心底热血沸腾。两天看了三场,都是在六本木toho,去年的羊钢也是,因为屏幕大亮度好体验观感不错。记得同看的

    在二次元漫画的世界里,再多的梦想和热血也合情合理,但在三次元的世界里,特别是在那么大而立体的大荧幕上如何让梦想发光,如何让看这部电影的人记起自己的梦想并回忆起那为梦想哭和笑的时光,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基本做到了,以至于回国已经一星期了,还是时不时想起电影里那些鲜活的形象,让人心底热血沸腾。两天看了三场,都是在六本木toho,去年的羊钢也是,因为屏幕大亮度好体验观感不错。记得同看的场次里有白发拄拐的老爷爷,也有大批中青年妇女和年青男子,也许是工作日的关系,jk和小孩基本没有。有一场放完后,我身边的中年妇女问她的同伴:合格不?对方点头如捣蒜,合格合格。两人都说着合格合格,欢喜地离开了。所以说,很多人都是无形中拿这部实写化的电影和漫画原作相比较的,从还原原作来说毋庸置疑是没有问题的。漫画我只补了五卷,觉得电影把漫画里很多无法影像化的元素都具像化了,让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紧张感以及历史的背景实实在在地通过声音和影像带到了观众面前。主题是不负梦想,信的梦想是成为天下的大将军,嬴政的梦想是统一中华,杨端和的梦想是走出去看世界。这个主题贯彻始终,表现的特别好,既不让人觉得矫情也不让人觉得空泛,特别是OOR的主题曲wasted nights,开始刚解禁的时候还怀疑,这英文歌能行么不会有违和感么。事实证明这首真是不能再合适了,片尾伴着这首歌山崎贤人的名字一出来,在剑的背景下所有字幕徐徐上升时简直快哭了,太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了,里面的歌词也是,无需等待,肩负重担,活着就要去尝试,为当下而活。基本上,人到中年,反而越发能体会,人活着,是为了梦,哪怕经历痛苦和煎熬,这是部帮人找回初心的纯粹的电影。说回电影,剧本改得很流畅,进入故事主题很快速没有拖拉,去粗取精做的很好。改编部分,比如漫画里没有的,信小时候远远看到王骑的威风凛凛从而埋下憧憬的种子的片段非常合理。信杀左慈和蓝凯的顺序也和原作不同但逻辑很通,也符合敌人越来越强的原则。觉得唯一不太好的是中间几段嬴政讲大道理和交代吕不韦的情节,有些冗长和平淡。拍摄方面,场面大而不粗,没有日本拍不了大场面的弊病也没有中国片拍不好细节的问题,看起来比较震撼。看来在中国象山影视城取景拍摄是对的,这种场面是能体现那种群雄并起的时代的风起云涌感的。咸阳的王城、成蛟检阅军队、山之民的城堡在全景来说还原的都很到位。另外,除了大全景大场面和群戏以外,人物的特写也很多,虽然是战时,人脸都黑黄黑黄的,夜戏也不少,但特写把人物细微的表情基本都抓住了,没有jojo里满是油光的感觉。每个人的眼里都有光啊,哪怕再暗的场景。动作戏是重头,但觉得并不过瘾,拍得好的我觉得有夜下信和漂比剑的剪影、漂走后信自主练习以剑穿石的场景,还有和左慈交战时在恐惧中战胜自己的那段。我贤的动作干净利落,表现信的野生和灵性真是活灵活现,要是不驼背就更好了。表演方面,男主角我贤肯定是合格的,原老师不也说他就是心目中的信么。热血漫画男主,特别是信这样直接的人物,能演得立体而生动其实是不容易的,我觉得甚至比吉沢亮一人分饰两角更难。我贤形体上是比较接近的,当然控制饮食减重是演员的基本功,没什么值得特别赞扬的。想说的是,山崎贤人的眼神就是信的眼神,太透亮了。那种少年的天真狂妄和执着都表现的很好,我贤确实是靠眼神演戏的天才。感觉有些问题的是前半部,感觉脸部表情有些紧没有放松。嘴部的紧张感还在,特别是表现吃惊的样子时,希望我贤下一步演得放松些,做好面部表情管理。其他人演得好的,我觉得成蛟、左慈和王骑都是惟妙惟肖。特别是演左慈的坂口拓,虽然原作里左慈是个大秃头,但这里左慈那外形普通、阴狠、残忍、不行于色的特点抓的很有自己的心得。一瞬间忽然觉得是中年版的刘烨……吉沢亮的演技也比以前有进步,导演特意把他拍得很多、很好看,但对杨端和说教那一大段的台词功力还是略显平淡不足。唯一演技让人不敢恭维的就是桥本千年了,没有貂灵动的可爱,觉得更像随军大妈。还有,被大家诟病的转场方式,我觉得是参考了一些我国古装武打片的转场效果,毕竟现在电影很少用了,但也不影响观感。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中国历史题材的电影,拥有不少的中国元素,但确确实实是一部特点鲜明的日本电影,起码从小热衷历史的我看完觉得没有丝毫违和感,因为王者天下实际上还是一部讲梦想讲坚持的影片。用冷兵器的背景,再现了那个战国时代的野心、欲望、蛮荒与力量。非常适合到大荧幕上去观看。话说,这个时代都是漫威和动画片了,这种东方式的正统动作电影逐渐式微,但我还是喜欢这种粗砺的男性的电影世界,大荧幕就是把动作片、梦想片、历史片浪漫化的物理过程。最近王者在上座率超好的情况下,被东宝砍了大半座席让给妇联柯南以及即将上映的皮卡丘,不能不说是业界人士在自身利益驱动下的倒退。且看且珍惜吧。

    【详细】
    101491973
  • 螃蟹|腮脖膨客
    2013/12/13 22:51:03
    这是一部讲述爱情与谎言的商业片
    首先剧透

    本片的介绍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两个骗子帮FBI骗了一群贪官害他们落网的故事

    that's it

    主线基本如此

    此外,看点还有帅哥一群,各式80年代的西装打扮,然后就是两个美女amy adams和jennifer lawence打扮起来各种香艳,不带胸罩穿着各式礼服比奶,她们饰演Christian Bale的两个女人
    首先剧透

    本片的介绍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两个骗子帮FBI骗了一群贪官害他们落网的故事

    that's it

    主线基本如此

    此外,看点还有帅哥一群,各式80年代的西装打扮,然后就是两个美女amy adams和jennifer lawence打扮起来各种香艳,不带胸罩穿着各式礼服比奶,她们饰演Christian Bale的两个女人


    本片是导演蹂躏演员的又一力作,上次拍fighter让bale减肥减到像骷髅一样,这次又让他挺着个大肚子,一个地中海发型丑到极致。我强烈怀疑大肚子是化妆出来的,我相信会有人考证这个的。
    而Amy Adams则是经常不化妆上镜,一脸素颜吓死人。

    中间还突然冒出罗伯特德尼罗这种flash出来的大牌和各种著名路人系列(就是很多“诶,这个人我好像在那里见过”)

    拍摄风格是很像fighter,一看就是出自一个人之手,他的电影成分我认为是10%仿真实,40%服装布景等细节,10%的台词40%的演技。


    以下是本片我的感想,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可能会觉得我不知所云···
    我会慢慢编辑的


    这个片子格式很清楚,一条主线,中间穿插着3个支线

    一个重要的支线是关于两个女人的许多种爱情的寓言

    另一个次要的支线是通过几个角色的人生观来讨论为什么人会撒谎

    第三个支线则是友谊的建立,以及社会风貌





    关于爱情的寓言




    amy adams是一个脱衣舞女,我记得,好像,片子里说(我看完后开着车洗完澡喝了点茶已经晚上1点多了,对片子的细节记不清了,抓细节的各位饶过)like him she came from a place where there arent many options

    总之她靠着自己的姿色和才智混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她在本片里一共有和两个男人有过情感纠葛

    一个是真实的christian bale (我必须称呼演员的名字,我实在记不得片子里他们真名假名叫什么了)

    一个是她差点都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brandley cooper

    最后他跟着bale有了美好的结局

    属于少数从婚外恋修成正果的小三

    他和两个男人的情感有各种不同,但是最后,导演很简陋的概括了为什么她还是在一个感情近乎迷茫的状态下坚定了跟着Christian的原因:

    Amy Adams对两个男人都有感情
    对于Christian Bale, 她首先见到了这个男人的真面目,没有虚假的部分,而对于bradley cooper,他们俩share一样的处境和人生观,那就是不想按部就班的活着,不想做现在的自己而是要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

    最后因为相信他们,她都展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而两个男人的反应则是完全不同的

    bale握着她的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然后开启了他们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

    而cooper则把以爱情为借口的性要求变成直接了当的性要求,结果被一个台灯打到头上。



    对于女人和男人,这一个寓言就是告诉大家,在没有展露出真实的自我之前,是不会有真正的爱情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很赞同这一点
    在我感情经历中和我同居了一段时间的女人,都描述喜欢和我在一起的重要一点是,无拘无束,不会担心当着我的面放了一个屁打了一个嗝我就会闹分手,反而只会引发两人一阵傻笑,不会因为没有化妆就会被我嫌弃,因为我早就知道我对她们的外表是怎么想得,而且她们总都知道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跟我在一起很真实。没有什么伪装的必要。

    我的一个英国出生的同事,她说她跟第一个男友在一起的时候,每天吃完晚餐一定要自己出去遛狗,这样可以把想放得屁放出来所以不会当着他的面放,每天会闹钟4点半到5点起床,画好淡妆后再回被子里继续睡,这样每天起床都是美丽的。结果这段感情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她受不了了。


    现在我已经结婚了,每次看到那些穿得辣得不得了得白人妹子拉着小金发帅哥去约会。看着她们的一脸浓妆,我脑子里觉得这样谈恋爱是不是一种赌博。


    虽然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妆是个礼貌,在心上人面前女人当然想展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无可厚非。

    但是我在那化妆的背后看到的时insecure,以及一种她们意识不到的赌博。



    对面的那个男人是她们心爱的人,她如果不化妆,那个男人可能因为她不美而离开她了,这不是真的爱情但是不化妆可能辜负了自己的荷尔蒙。
    如果她不化妆那个男人留下来了,依然爱她,那么她没有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给一个真爱自己的男人看,这是辜负了一片真爱。


    在这种毫无胜算的局面里,女人只能不停的poke,来试探对方是否是真的爱自己。然后慢慢的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这个游戏叫做女人的爱情。


    fxxk this

    因为

    1. 我跑题了
    2. 我觉得做女人好难···作为个男人我实在太庆幸了,*握屌而泣*



    Jennifer Lawrence饰演的是一个没用而且愚蠢的妻子(却很有美貌,多合理啊),我觉得她的存在更多是为了

    a给男女主角的爱情设置障碍
    b反映美国家庭的问题

    我不认为除此之外导演并没有用她的角色来表达什么,毕竟这个角色足够丰满了,再不然就要抢戏了。


    关于本片爱情的寓言,还有从男性角色出发的几点,我懒得再写了···因为我发现没几个男人喜欢读关于探讨爱情的东西。


    包括我自己,我有一句抽叶子后喝高了的名言,是我觉得男人轻视爱情的重要理由

    “fxxk that love shit I love my hand...I mean my hands,both left and right...that's true love" 咳咳···男人启蒙的爱情都是像乌托邦一样完美但却很实际的。




    ————————————————————————————————

    关于人生观和社会风貌


    人为什么要撒谎

    本片从开始就在问关于survival的问题
    整个片子里讲

    人撒谎是为了生存
    片尾讲生存的游戏是要一直玩下去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人会一直撒谎下去。

    片子里很多人都有谎言


    男主角的头发,cooper的卷发,都是假的
    他们在欺骗别人,也在欺骗自己
    很多时候,他们的谎言并不是为了生存
    我想,amy的角色为了生存她真的一定要一个英国口音和一个假的爱尔兰出生的背景吗?不

    片子里的几个人欺骗的动机似乎都是不想做现在的自己,他们有各种目的,于是他们靠着谎言去靠近那里,但是谎言会伤到别人,受伤的人多了,他们的谎言也就变成了生存的必须了。


    我个人认为,谎言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种毒瘾,生存在谎言里比生存在现实里对于某些人来说更容易

    因为谎言可以自己编织,而现实则挤压着自己

    在一个你很难在现实里拥有许多的时代里

    谎言可以让你生存,我想,更多是心理上的生存,导演大概是想用这样的一群爱撒谎的人,来反映美国的80年代,反映虚假的繁荣,不公正,浮躁,以及表里不一。

    ————————————————————————————

    最后,我很想听完整个局长10月份和兄弟ice fishing的完整故事,直到片子结尾也没有如愿····sigh·····










    【详细】
  • 64603424
  • 臭臭她爹
    2018/8/22 4:34:06
    剧中的指挥官都是在西点军校看大门毕业的吗?

    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看,作为一个军事外行我都看到里面脑残的情节数不胜数,几辆装甲车和坦克看见一辆废公交车堵路,都不知道用炮把车轰开,或者顶开,直接碾压可以呀,是带履带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呀,看公交车路障都乖乖的改道分别进入伊拉克人的包围圈,让人个个击破,都是一个地区的中高级指挥官呀,他们在西点军校是看大门毕业的吗(或者都没有上过军校,直接从美国农村抓来当的壮丁)?再就是伊拉克的游击队也是弱智的棋

    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看,作为一个军事外行我都看到里面脑残的情节数不胜数,几辆装甲车和坦克看见一辆废公交车堵路,都不知道用炮把车轰开,或者顶开,直接碾压可以呀,是带履带的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呀,看公交车路障都乖乖的改道分别进入伊拉克人的包围圈,让人个个击破,都是一个地区的中高级指挥官呀,他们在西点军校是看大门毕业的吗(或者都没有上过军校,直接从美国农村抓来当的壮丁)?再就是伊拉克的游击队也是弱智的棋逢对手,美军七八个人守在一个四层楼不到十平方的一个露台上,从下午一直攻到晚上就没有一个人扔手雷上去,几颗手雷就解决了,更不用说找用RPG,或者到旁边更高一点的楼房顶层上狙击了,还有就是一群SB蹲在一个敞篷卡车上给人家档把子(还是被一个老兵油子领着当靶子),整个片子看着比看国内的抗日神剧还来气,我都不知道豆瓣给的8.1分是怎么来的,豆瓣里美剧也有水军吗?还是我们崇洋媚外的人太多,美国人的翔你们也要跪舔!是推荐我I看这片的今日头条说这部美剧豆瓣评分9.1分 号称:当代兄弟连 尼玛今日头条的小编也是吃美国翔长大的吗? 请大家真的不要看了,八集啊浪费老子一个下午的时间,还被气的吐血

    【详细】
    9608505
  • S.
    2015/6/5 23:04:10
    愚蠢的人类
    就像“超级无敌掌门狗”一样,小羊肖恩也被暴殄天物的翻成了“超级无敌XXX”,这恐怕是英国粘土动画以后永远的译名了,真是个悲惨的事情。

    我还是更愿意叫他小羊肖恩,和掌门狗一样,它们都是沉默的,纯粹用眼神和行为演绎着优越的智商和善良的举止,进而反衬出人类的愚蠢和无聊。这种低等动物对高等动物的蔑视和嘲讽,会产生一种奇怪的萌点。让我们开心的欣赏的同时,也会有所反思。

    电影打的是
    就像“超级无敌掌门狗”一样,小羊肖恩也被暴殄天物的翻成了“超级无敌XXX”,这恐怕是英国粘土动画以后永远的译名了,真是个悲惨的事情。

    我还是更愿意叫他小羊肖恩,和掌门狗一样,它们都是沉默的,纯粹用眼神和行为演绎着优越的智商和善良的举止,进而反衬出人类的愚蠢和无聊。这种低等动物对高等动物的蔑视和嘲讽,会产生一种奇怪的萌点。让我们开心的欣赏的同时,也会有所反思。

    电影打的是老套的温情牌,不如短集的情节有突破,倒也并不妨碍包袱的层出不穷。就像房梁上的那只蜘蛛(这是我见过的最可爱的蜘蛛!)打着哈欠啃食苍蝇一样,整个故事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但每一口都扎扎实实咔嚓咔嚓的掉着有趣的细屑。

    动画片延伸出的大电影有很多,私以为做的最好的还是辛普森一家,几十年过去依然本色不减,拉长缩短都游刃有余、堪称完美。掌门狗也是非常不错,只不过它的产量相对太少。而小羊肖恩的大电影,似乎还可以在情节设置上更努力一下,让包袱的架构更加健壮。

    还记得研一的那个午后,师姐丢给我一张盘,上面只写了两个字母:”S.S“。我把它插进光驱,扣好,敲开播放,就这样进入了一个粘土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语言,有狗腿也有猪霸,但这个世界可爱、纯净、有意思,就像我的研一时代,飞舞着牛奶肥皂泡的研一时代。
    【详细】
    7491559
  • WMN521
    2022/9/13 16:39:32

    《宝贝老板》电影,和笑笑看了几遍,可能是因为影片中小婴儿的样子很治愈,婴儿,圆乎乎的脸,圆乎乎的眼,圆乎乎的头部和身子,可爱,萌,激发了心中的柔软。谁都有天然的爱意,面对初生的孩子。

    这电影讲二胎,讲爱,兄弟爱、家庭爱,我对电影有一些精神分析。

    宝贝老板来自上面——生产宝宝的公司,宝宝

    《宝贝老板》电影,和笑笑看了几遍,可能是因为影片中小婴儿的样子很治愈,婴儿,圆乎乎的脸,圆乎乎的眼,圆乎乎的头部和身子,可爱,萌,激发了心中的柔软。谁都有天然的爱意,面对初生的孩子。

    这电影讲二胎,讲爱,兄弟爱、家庭爱,我对电影有一些精神分析。

    宝贝老板来自上面——生产宝宝的公司,宝宝下线时需要做测试,坐在传输带上,用羽毛轻拂他们的身体,咯咯笑的被传送到家庭去,变成父母的孩子,不笑的进入则另一个通道,被穿上制服,坐在格子的工作间,变成正式的工作人员。

    这场景很有意思,会痒暗喻家庭是情感开放的地方,而工作需要情感隔离,工作体现的是工具性一面,要用理性掌控情绪。家人,用感情连在一起,不笑,无感,不适合进入家里。

    宝贝老板就不会笑,他严肃、进取,有很好的自我管理力。被上司派到天普顿的家里完成重要任务,完成就可以晋升,进入上层,管理部门,拥有单独的办公室。

    七岁的天普顿在窗前看,看到一辆出租车,一个全套职业装备的小婴儿下了车,迈着小短腿过来了。天普顿飞奔下楼,爸爸妈妈正好进门,抱着刚出生的小BABY,告诉天普顿是他的弟弟。

    天普顿知道小BABY来路不明,有意试探,他们在餐桌前暗暗角力,小BABA十分厉害和机智。天普顿想在父母面前戳穿他,可是,弟弟善于伪装,父母只能看到小婴儿的样子。

    婴儿整天哭,一不合意就大声哭闹, 父母日夜不能休息,天普顿受到冷落,心生恨意。以前只有他一个孩子,睡觉前父母温柔的陪伴,唱几首歌讲个故事,现在被弟弟累得没精力。天普顿说 “婴儿会召开会议,用哭声谋求关注,掌控整个家里 ”。

    小婴儿就是如此,稍不如意就哭闹,让全世界为他服务,他是至高无上的神,不能质疑。

    这就是人本来的样子,不如意就发泄情绪,通过情绪施加压力。

    有两种基本能力保留下来,于女人是哭泣,于男人是发怒,哭和怒是情绪的表达,对正面意义,但是用于情感勒索就带有婴儿的意味,有些原始。有的人四五十岁哭起来像个孩子,抽抽噎噎,充满委屈,潜台词是 “你对我不让付,不照顾 ”,退行到母婴模式。还有人暴怒,不合意就暴怒,像婴儿那样要求无条件满足,对他人很小的错表现出极大的失落,想用愤怒掌控一切。

    婴儿的伎俩很好用,常常能达到互相控制。还有隐藏的模式,比如讨好和撒娇,把自己放低位置,把对方推到高位,以让他为自己做到一些事。

    曾经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欧美女人很少撒娇,鲜有娇气,这可能和发展阶段有关,到俄狄浦斯期人就少了孩子气。从小尊重让人有独立主体。东亚文化重男轻女,女人处于劣势,造成女人停留在幼儿期。

    问题不是残余,而是停滞,因为没被满足,缺乏空间,不能展开自己,造成成长停滞。这是件悲哀的事,因为人格发展不足,会在后面的角色中带来问题。

    天普顿和宝贝老板展开竞争,竞争父母的爱,就像雏鸟啄伤兄弟,父母的资源有限,个体都想用于自己。兄妹之间有竞争关系,在竞争关系中,他们会着重发展某些能力,弱化某些能力,像长在一个盆里的植物,用互相弥合的形状活下去。竞争使某些能力得到增长,某些受压制。原生家庭提供养分,也造成限制,人在独立之后仍要完善自己,这是一生的课题。

    宝贝老板告诉天普顿自己的使命,他对家庭生活不感兴趣,只要完成任务就离开这里,回到天上,那时他会晋升到管理部门,有单独的办公室,还有一个独立马桶,金光闪闪,是身份的象征。

    他们结成合作关系。在飞机上混到头等舱,天普顿害怕飞机起飞,做为一个小孩子他第一次单独坐飞机,宝贝老板握住他的手,给他支持。飞机正常行驶后,天普顿时开始做游戏,宝贝老板在严肃的读报纸。孩子的世界不和成人在一起,孩子活在当下,在即时的快乐里,成人则思考这些事那些事。成人的心很拥挤,容不下无用的东西。

    天普顿邀请宝贝老板一起玩,这让他很局促,天普顿同情的问:“你没有父母和童年,不遗憾吗?” 宝贝老板说 “ 没有得到过就无所谓失去 ”,这话真悲凉啊。

    童年,我只是路过,并不代表得到过,谁像爱孩子那样爱过我,温柔和爱,于我是个传说。很多人是一个人长大的,爱这个东西太奢侈了,以至于多说被认为矫情,虚弱,不干正事。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做,哪儿有心思谈爱呢。

    没有被爱的人怎会有爱的能力呢?像宝贝老板,大部分情感是隔离的。只追求现实的目标,心不能柔软、脆弱。

    他是一个小大人,这世上小大人太多,就好像没长好的果子催熟了,嚼起来生涩。

    后来宝贝老板有了爱,在他为救天普顿的父母奋不顾身的那一刻,爱就来了,只是他不知道罢了。

    完成任务后他回到上面顺利的晋升,高高的办公椅,金色的马桶,一个团队的人供他差遣。他拥有一切,心却孤独了。

    人可不可以以在没有情感的状况下活?除非他的心麻木了,宝贝老板体会到什么是爱,知道真心的在乎自己是什么样的,现在他有些空虚和落寞。

    天普顿来信了,这封催泪的信这样写的:“我在学校学会了分享,也知道了备忘录是有多么重要了,我希望你回到我身边,如果父母的爱不够分,我可以把我所有的爱全都给你。” 天普顿准备好了,相比于独占父母,更希望奉献自己,得到一个弟弟,用爱连在一起。爱像水,独占会发臭,流动是它的本质,通过流动滋养彼此,能收也能付,收和付一样幸福。

    宝贝老板迅速跳下椅子,脱下制服,变成真正的宝宝朝传送带奔去,羽毛拂过的时候他没笑,因为不痒,不怕挠,可是人怎会不怕痒,痒是心中的脆弱,每个人都有的,只是没被找到罢了。天普顿告诉过他的脚会痒,于是他把脚伸到羽毛前,这回他咯咯的笑了,被选入家庭的通道带下去,天普顿的父母带来了弟弟。两个孩子狡黠的笑了,他们知道彼此是谁,只是大人蒙在骨里。

    他们一起长大,爱让他们永不分离。

    【详细】
    14646282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