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tenspel影评

14949946
  • 刘哥无敌
    2020/4/25 8:43:27
    江湖-永无休止的杀戮

    这部电影最主要讲的是普通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这部片子最大的特色就是是武侠片。有了“武侠”的特质,片子就会凭空多出许多看点。

    一个断了手的男人,一把断了一半的刀,一本只剩下一半的刀谱,还有一个爱他但不属于他的女人,这世界,牵出我悲伤。划出暗黑的世界。我突然觉得,也就是徐克能把这个故事拍的如此的淳朴。刻意的把人物性格简单化。好让他能把真正的东西表

    这部电影最主要讲的是普通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这部片子最大的特色就是是武侠片。有了“武侠”的特质,片子就会凭空多出许多看点。

    一个断了手的男人,一把断了一半的刀,一本只剩下一半的刀谱,还有一个爱他但不属于他的女人,这世界,牵出我悲伤。划出暗黑的世界。我突然觉得,也就是徐克能把这个故事拍的如此的淳朴。刻意的把人物性格简单化。好让他能把真正的东西表现出来。

    《刀》就是把武侠方面的一个特色发挥到极致的作品,那个特色就是江湖。正如《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之中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该电影时间被架空,穿插着古代与现代元素(所以我刚看时有点懵)。电影从开始到最终,就像一个老去沧桑的人,在回忆,在娓娓道来,在讲述自己一切的伤心往事;也像是一曲悲歌,一曲没有胜者的悲歌,只有血和黑色的结局。比起王家卫的《东邪西毒》,我感觉徐克的《刀》更是凛然,更是压抑,更是阳刚,更是歇斯底里。反派的选角也是一成功之处,让长相凶恶的熊欣欣来饰演反派更是给人强烈的压抑感。电影中马贼无恶不作,但是没出现官府的身影,只有一个打抱不平最后被扒皮的捕快,我不是很明白,也可能乱世就是那样吧。

    电影最后的一幕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小灵说定安和铁头每年都会结伴去看她,最后有一年没出现,最后再也没见过他们,为什么定安和铁头每年都会一起看小灵,我想他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人,他们一定是结伴去江湖行侠仗义了吧,至于最后为什么没去了,可能他们一起行侠仗义的时候遇见了更厉害的人…这样的结局完全符合影中表达的出来混吃完要还的思想。

    12538892
  • 梁赞
    2011/6/14 6:38:59
    《假装情侣》:PG级的喜剧,R级的爱情
    《假装情侣》这部电影很有意思。——我是说,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像是导演刘奋斗在经历了前两部作品(《绿帽子》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探索和无法公开上映的挫折以后,通过一部爱情喜剧,对他个人富有特色的爱情观进行程式化的总结,再用商业手段进行包装和推广的成果。
    《假装情侣》说的是江一燕饰演的女主角在挚爱的男友丧生以后,在一种半疯狂半游戏的状态下与偶然结识的黄渤假装情侣,借此排遣自己内心的痛苦
    《假装情侣》这部电影很有意思。——我是说,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像是导演刘奋斗在经历了前两部作品(《绿帽子》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探索和无法公开上映的挫折以后,通过一部爱情喜剧,对他个人富有特色的爱情观进行程式化的总结,再用商业手段进行包装和推广的成果。
    《假装情侣》说的是江一燕饰演的女主角在挚爱的男友丧生以后,在一种半疯狂半游戏的状态下与偶然结识的黄渤假装情侣,借此排遣自己内心的痛苦,却在不断的折磨过程中爱上了对方的故事。表面上,《假装情侣》很像是中国版的《我的野蛮女友》,但从导演刘奋斗的创作历程来看,这样的故事情节和感情模式,却很难被简单地认为只是一种商业上的设计。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江一燕说出了这样的台词:“和你在一起,我死都不怕。”黄渤的回答则是:“和你在一起,活着也不怕。”(大意)
    听到这样的台词的时候,看过刘奋斗的两部前作的观众会不会觉得耳熟呢?在《绿帽子》里,廖凡的角色说过“爱都不怕,还怕死吗”的话(大意);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里,还是廖凡说:“等你先去死,我就告诉你爱不爱你”(大意)。
    作为迄今仅有三部作品的导演(而且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在自己每一部作品里,在让主人公表达感情时,都设计了意象高度重合的台词(爱、生、死),这不会只是一种巧合——这三组台词,恰可以被当作打开刘奋斗独特的爱情电影世界的一把钥匙。
    虽然是从辅佐第六代导演开始跻身电影圈,但与第六代们普遍追求纪实性风格不同,刘奋斗的创作几乎是从一开始就有着戏剧化和类型化的自觉。但即使如此,他的两部前作依然没有被允许公开上映,这除了有诸如尺度上的关系以外,他所着重表现的爱情主题的过于晦暗的底色亦是一重要原因。刘奋斗所表现的爱情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它总是带有相当的残酷性,总是与生和死之类的命题相纠结,那种热烈的情感里总是掺杂着近似于虐恋的、不正常的成分。这种不正常,从《绿帽子》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再到这部《假装情侣》,是延续的,是一以贯之的——我相信刘奋斗会从“假装情侣”这款同名网络游戏里得到灵感不是偶然的,那里面正隐含有合乎他口味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只不过,《假装情侣》有了一个要比两部前作看上去更漂亮、更温和的包装。
    这种不确定和危险,来自于以爱情为中心的一组悖论:一面是信仰,一面是怀疑。而且,越怀疑就越信仰,越信仰就越怀疑。这种悖论会让我们想起诸如法国电影《两小无猜》这样的作品。而刘奋斗则无疑是深深着迷于这种悖论的另外一个人。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里,廖凡的角色在不断地考验和折磨着莫小奇,直到最后一点一点允许她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个过程里,男女主角始终在相爱和互相折磨之间来回拉锯。而在《假装情侣》里,这种范式几乎是被完全相同地移植了过来,只是双方攻受易主,换成了江一燕百般折磨黄渤而已。
    当然,这种延续不是没有代价的。至少,刘奋斗不会希望他的新作重蹈无法上映的命运。这种妥协,可能不仅仅是赋予男女主人公一个光明的结局那么简单。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刘奋斗将他两部前作里更自发、更原始、更放肆而不加修饰的怀疑和残酷加以提炼,在《假装情侣》里,它变得更接近于一种被概括出来的程式,通过这种程式,刘奋斗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电影个性(至少是符号上的),同时也能相对更自然地揉入各色商业元素。在电影的前半段,江一燕对黄渤施以的种种考验和折磨,虽然亦不乏桥段拼合刻意逗噱的嫌疑,但相对于多数所谓国产爱情喜剧的流于肤浅的胡拼乱凑,还是要高出了一层。
    可能对于多数观众来说,会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还是因为黄渤。这是刘奋斗做出的另一个变化。不是说廖凡不好(他主演了刘奋斗的前两部作品),比起黄渤,他更像一把匕首,更硬朗也更尖锐;黄渤则要温和得多,他的存在,柔化掉了刘奋斗电影里另一部分硬冷的东西,让它变得容易为更多人接受。
    应该说,《假装情侣》的水准并不如导演的两部前作。刘奋斗的爱情是R级的,在《假装情侣》里被剪成了PG级。我想,无论它的好与不好,其实都应该是来自于这里吧。
    【详细】
    49881682
  • 逃离地球
    2022/6/21 21:26:01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解开心结

    4月2日,原本是这部电影上映的日子,也是外婆去世4周年的日子,本是想将电影作为送自己的一份礼物,也作为一个收拾心态的历程,结果没想到因为疫情一延就是两个月。

    与武小文不同,我与我的外婆并没有住在一起,交集少得可怜。等我们住在一起时,她已经不记得我了,她只会每天在我下班回家时说:“你怎么又来了?”说实话我很难过,我觉得她潜意识里并不认为我们是一家人。但是她仍会在我熬夜时催着去睡觉,

    4月2日,原本是这部电影上映的日子,也是外婆去世4周年的日子,本是想将电影作为送自己的一份礼物,也作为一个收拾心态的历程,结果没想到因为疫情一延就是两个月。

    与武小文不同,我与我的外婆并没有住在一起,交集少得可怜。等我们住在一起时,她已经不记得我了,她只会每天在我下班回家时说:“你怎么又来了?”说实话我很难过,我觉得她潜意识里并不认为我们是一家人。但是她仍会在我熬夜时催着去睡觉,在吃零食时分我一点。

    同样与武小文不同,一个成年人清楚的知道,人死不能复生,火葬场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那几天的魂魄仿佛存在于另一个时空,作为一个旁观者一样目睹着白事办完,然后在火葬场将外婆推进去的那一刹那突然意识到“我是不是再也听不到外婆的声音了”,然后哭到声嘶力竭,然后在那几个月内都像丢了魂一样,食无味寝无眠。于是我在小文问出那句话的同时梦回2018,泪流满面。

    毫无疑问,莫三妹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严厉的父亲,嫁给他人的女友,还有那个一直在捣鬼的小哪吒,让他不停的遭遇着这样那样的坎坷,也正是如此,他才能最后放下心结,真正对这个行业有了敬畏,成了真正的圣人心。

    同样毫无疑问,小文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父母不知去向,舅妈不肯接纳,成了一个孤儿,但是外婆的好,还有莫三妹这个看似不靠谱的好父亲,以及最终希望找回她并且好好养她的母亲。

    人生除死无大事,说得真好,人与人之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交集,有些是坎坷,跌倒了就爬起来然后就那么过去了,有些是善缘,结下了就是一辈子的欢乐幸福。正如莫三妹和武小文的家,是欢乐,幸福的,充满着烟火气的惊喜与感动。

    人生除死无大事,从今天起,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然后在自己百年时,还能绽放于每个有缘人的心里。

    感谢人生大事,迟来了两个月后,对外婆的心结终于算是解开了些许,毕竟外婆正是守护在我们头顶上的星星了吧。人生大事,值得!

    【详细】
    14468830
  • 旅行风景
    2015/10/29 18:42:19
    少女的稚气、女皇的霸气
    这是一部刘晓庆从少女演到老年的电影,虽然说化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形象,但少女的娇羞、成熟女性的妩媚、晚年的睿智与沧桑,刘晓庆都一一展现出来了,没有一点违和感。这部电影是否可以当作刘晓庆演技生涯的里程碑呢?
      陈宝国,当时还算是新人吧?从年龄上看,应当跟刘晓庆也差不多,但是陈宝国的演技还有点稚嫩,但很认真,他能够成长为后来的大家也是顺理成章的。
    这是一部刘晓庆从少女演到老年的电影,虽然说化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形象,但少女的娇羞、成熟女性的妩媚、晚年的睿智与沧桑,刘晓庆都一一展现出来了,没有一点违和感。这部电影是否可以当作刘晓庆演技生涯的里程碑呢?
      陈宝国,当时还算是新人吧?从年龄上看,应当跟刘晓庆也差不多,但是陈宝国的演技还有点稚嫩,但很认真,他能够成长为后来的大家也是顺理成章的。
    【详细】
    7642175
  • Tina
    2010/12/12 3:02:22
    严重剧透的大结局后吐槽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片子我分三天从开头直接看到结尾,一气呵成毫无纠结不安疑惑不想看之感,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片子真是不错,起码够吸引我。 演员上来说,宣萱一直是我的大爱,三哥真是帅的我肝儿颤,小定和王浩信萌死我,快闪和靓爆也一直是我喜欢的小生花旦,尽管我对黄日华GG没嘛太大的...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片子我分三天从开头直接看到结尾,一气呵成毫无纠结不安疑惑不想看之感,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片子真是不错,起码够吸引我。 演员上来说,宣萱一直是我的大爱,三哥真是帅的我肝儿颤,小定和王浩信萌死我,快闪和靓爆也一直是我喜欢的小生花旦,尽管我对黄日华GG没嘛太大的...  (展开)
    【详细】
    4521254
  • 糖醋江湖骗子酱
    2020/11/4 13:29:36
    剧情越来越水,强行拖剧情

    这剧要不改名叫《小雪找爸爸》《爸爸在哪儿》好了……

    一个枪战谍战剧,90%都在描写亲情爱情友情,你们倒是给我打起来啊……

    最新几集真的刷新我的下限……苏文谦在跟池铁城生死决斗,以之前的视角和描写,我以为老爹会牺牲自己让他们醒悟……而且,老爹放东西的地方,都不是他

    这剧要不改名叫《小雪找爸爸》《爸爸在哪儿》好了……

    一个枪战谍战剧,90%都在描写亲情爱情友情,你们倒是给我打起来啊……

    最新几集真的刷新我的下限……苏文谦在跟池铁城生死决斗,以之前的视角和描写,我以为老爹会牺牲自己让他们醒悟……而且,老爹放东西的地方,都不是他一个残疾人能过去藏起来让他们找到的,根本讲不通……另外,苏文谦在决斗,女主欧阳女士在逼着女二聊往事,简称她在听八卦……我就想问,这个八卦跟救苏文谦有什么直接关系????最多就是能知道小雪是池铁城的女儿……

    真的烦死这些奇奇怪怪的剧情了,好好打一架就这么难吗?!!!!

    【详细】
    12951361
  • 曾于里
    2022/2/1 21:52:01
    《奇迹·笨小孩》:文牧野的精准与误差

    哪怕是在一部主旋律作品中,文牧野仍保留着他对底层困境的真实关照

    哪怕是在一部主旋律作品中,文牧野仍保留着他对底层困境的真实关照

    【详细】
    1418264
  • 09
    2020/3/8 5:01:11
    因为是父子所以会爱上同一个女孩,不见天日的勾当也就有了色彩。

    我想这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文艺的家庭伦理片。

    从少年独有的视角切入去看待纽约。是的,纽约。这颠覆了我们印象中的纽约却也展现出一个更加鲜活而有活力的纽约。

    少年尚未成熟的视角使得故事跌宕起伏还又不失有趣,出场的每个人物也都说着符合自己性格的台词。

    纽约很大,大到可以容下一切的病态。病态中又无不彰显出艺术的色彩。这大概也应了那一句“艺术家都是疯子。”以这句话为起点

    我想这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文艺的家庭伦理片。

    从少年独有的视角切入去看待纽约。是的,纽约。这颠覆了我们印象中的纽约却也展现出一个更加鲜活而有活力的纽约。

    少年尚未成熟的视角使得故事跌宕起伏还又不失有趣,出场的每个人物也都说着符合自己性格的台词。

    纽约很大,大到可以容下一切的病态。病态中又无不彰显出艺术的色彩。这大概也应了那一句“艺术家都是疯子。”以这句话为起点,围绕着少年展开复杂的家庭伦理关系。所有的人物因为少年被连接到了一起。不论是艺术家生父,还是神神叨叨的母亲,亦或是心中有爱和宽容的父亲,通过少年的探索,这三个人的关系逐渐铺展开。人物的往来关系也根据少年的活动场所进行变化。

    托马斯的身上有着少年特有的稚气,他一开始并不懂所谓的爱情,只是由“正义”支配者。谁不喜欢圆满呢?所以尽管家庭中有着种种裂痕,他也依旧想要去弥补心灵上的鸿沟。

    只是他却意外的发现父亲有了一个情人乔安娜。他跟随自己的本心跟踪着乔安娜却被乔安娜一句“你想和我做爱”道破。所有借口在她面前都是无力的。

    乔安娜总是不急不缓的讲出成人世界的一些法则,这也正是她喜欢这个不更世事的大男孩的原因。因为他和别人都不一样。

    这也注定了故事的走向不同寻常起来,我想正因为他们是父子,所以才会爱上同一个女孩,本应该说是见不得光的勾当也就有了色彩。是的,这个情妇确实值得人探寻。

    她端庄得体,美丽大方,语速不急不缓却能正中要害。他十分清楚自己所作所为,也明白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她能够及时抽身,并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对大家都好的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颠覆了我们对情妇的一些看法。这大概就是因为懂得,所以甘愿吧。

    故事的最后我们也不清楚乔恩娜何去何从。但是由托马斯和他父亲的聊天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乔安娜确实与托马斯的父亲还有着的关联。只是这种关联不至于去破坏一个家庭,这也恰恰印证了成年人的生存法则。体面向来不会被戳穿的背后一向涌动着风浪。

    我曾听到过一句话“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舒服”。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乔安娜身上看到了。她总是进退得到并且能够关注到身边的人,这一点是十分难得的。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身边的人所图的是什么,看破不说破大概就是她的最好写照。这也无怪乎这一对父子都为其倾倒。

    这部电影的名字也十分的有意思。首先,《纽约唯一活着的男孩》是由托马斯的生父描述那段不见天日的生活。它是一本小说,更是这部电影的名字。活着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被外化为场景也被内化为电影的核心。

    我们可以认为托马斯及托马斯的养父及托马斯的母亲以及托马斯的生父因为托马斯而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因为心中有爱,所以一切都值得被原谅。这大概也就是命运中最好的安排。虽然说是偶然的无限循环,但是因为布局的巧妙看来就完全不觉得。这本应该是很狗血的内容的,可我们在观影过程当中完全不会认为有用力过度的嫌疑,整个观影过程十分的流畅且引我们逐步走向另外一种思考。

    那么我们该思考这一问题了。为什么托马斯会成为纽约唯一活着的男孩?首先我认为“活着”它应当是一种概念。正如乔安娜所说,托马斯完全不了解这个体系。在成年人一张张面孔之下臣服的体面与精致及虚伪与真诚,他是这个体系的打破者,是纽约的一个意外。而托马斯也得以在种种啼笑是非领略了爱。虽然这个过程很难被这个人伦体系所认可。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学会了爱,也就学会了活着。

    因为爱所以一切都可爱,所以一切都可以被原谅,一切都可以恢复生机。因为爱,纽约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平淡而乏味的每一天都可以活的熠熠闪光。这到底也是人们爱着纽约的原因吧?就像人们爱着纽约一样,纽约也以它特有的生命力去爱着生活在哪里,那里的一切人们。爱总是要互相包容的,谁说不是呢?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要活在当下吧。尽我们所能的去热爱每一天,我们也可以“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也学着像沈复爱一只蚊虫,爱这个世界。

    带着爱活着本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因为爱,一切都可爱。

    【详细】
    123591751
  • JevonsJ
    2016/4/22 9:13:44
    当野蛮女友碰撞现实
  • 西贝偏北
    2019/6/24 0:28:10
    小说或许高分,电影绝对垮塌

    一/戒毒宣传片&澳门风光宣传片&小说推广片?

    1/戒毒宣传

    先谈戒赌宣传。我想这也是影片可以没有技术问题可以正常上映的原因,落脚点至少非常正确。无论是赌钱还是赌情赌爱,都随你,最终不都是物是人非,钱财两空。

    赌博是一剂猛烈春药,把人压抑的贪欲瞬间激发,压榨得一点不剩。无论是卢晋桐百般宠爱甜言蜜语,嗜赌成性时的暴虐本性在金钱面前尽显;无论是史

    一/戒毒宣传片&澳门风光宣传片&小说推广片?

    1/戒毒宣传

    先谈戒赌宣传。我想这也是影片可以没有技术问题可以正常上映的原因,落脚点至少非常正确。无论是赌钱还是赌情赌爱,都随你,最终不都是物是人非,钱财两空。

    赌博是一剂猛烈春药,把人压抑的贪欲瞬间激发,压榨得一点不剩。无论是卢晋桐百般宠爱甜言蜜语,嗜赌成性时的暴虐本性在金钱面前尽显;无论是史奇澜原来是一个如何道骨仙风不染尘世的艺术家,赌博都能让他溃烂发臭;无论段凯文表面上是多纡尊降贵绅士优雅的企业家,赌博都能让他撕掉虚伪的高傲皮囊,侵略者和推卸责任者的双重劣根性暴露无遗。

    2/澳门风光宣传

    运镜叙事未能现代化革新的导演通病。定场镜头,航拍全景,城市地标风貌展现,加上女主或男主(取决于影片主人公)的旁白,根据旁白的风格奠定影片基调。

    白百何的声音冷淡柔和带一点低音磁性,所以影片主题应该是讲述女性漂泊命运,肌理应该是细腻柔和。

    嗯,这就是看到影片的第一判断,毫无新意,甚至令我感到强烈不适。旁白,旁白,旁白,又是旁白。人物心理情感状态靠旁白、时代跨度转场靠旁白(和字幕)、情节推动,弥补人物动机靠旁白和黑幕的交替进行。

    我何必来看电影,直接看小说或者听有声小说不就行了?电影是影像的艺术,是视听的艺术,不是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艺术。

    男女主为什么时时刻刻都在吃饭。这部电影除了赌场、就是男女主吃饭,正反打成为影片除了地标展示空镜头最多的镜头运用,尽管严歌苓原小说中试图将男女博弈的对话写得比较机趣,演员演技也没有掉线,这样频发毫无变化的镜头运用还是显得无聊乏味。

    3/小说推广片

    小说还挺好看,但是小说语言作为人物内心独白是不是应该进行二次加工,或者说至少要经过一定影像语言的转换再运用?

    直接的拿来主义会让在阅读中感觉到不错的金句,作为台词出现时格外矫揉造作。

    102621017
  • 甚好
    2022/3/23 2:59:54
    受暴虐者,未来的施暴者
    2007年,混社会已久的大哥把我从派出所里带出来,那时候,我用摩托车的大锁,发狂似的砸向对我口出狂言的混混,而后我在下午被一帮人,从三个方向和一部车包围在单位附近,扬言要将我废掉,我淡定报警,然后告诉哥,来了一个满脸刀疤的人,混混怂了,自认倒霉,做完笔录,我出...  (展开)
    2007年,混社会已久的大哥把我从派出所里带出来,那时候,我用摩托车的大锁,发狂似的砸向对我口出狂言的混混,而后我在下午被一帮人,从三个方向和一部车包围在单位附近,扬言要将我废掉,我淡定报警,然后告诉哥,来了一个满脸刀疤的人,混混怂了,自认倒霉,做完笔录,我出...  (展开)
    【详细】
    14293216
  • 腔调
    2007/8/21 23:17:51
    新丁面对警局黑暗腐败的故事
    但是的确拍得很有力量,动作也刚猛得没有什么缺点。
    算是邵氏同类型故事的佳作了。
    有点像张彻醒着的时候拍的
    但是的确拍得很有力量,动作也刚猛得没有什么缺点。
    算是邵氏同类型故事的佳作了。
    有点像张彻醒着的时候拍的
    【详细】
    119758
  • 赵猪
    2018/10/19 13:04:58
    丑萌的黏土人带来最欢快的合家欢!
    首先科普一下,黏土动画是所有动画片中最耗时费工的一种,因为所有的运动镜头都是一帧一帧摆出来的,而有时为了达到必要的效果,光一个角色的头部表情就要制作上百个,更别提有大量人物的《无敌原始人》了。同时,另一方面,黏土动画的美学追求并不是简单的象,而是在神似的基...  (展开)
    首先科普一下,黏土动画是所有动画片中最耗时费工的一种,因为所有的运动镜头都是一帧一帧摆出来的,而有时为了达到必要的效果,光一个角色的头部表情就要制作上百个,更别提有大量人物的《无敌原始人》了。同时,另一方面,黏土动画的美学追求并不是简单的象,而是在神似的基...  (展开)
    【详细】
    9714214
  • 无犀
    2021/5/13 21:57:18
    依然是最高级的黑幽,虽然有些梗我没听懂

    我觉得像我这样对英式英语、意大利语一窍不通的中国观众,可能对S6-01也就是看个囫囵吞枣吧,但这丝毫不影响本集保持住9号系列的高黑水准。

    至少最后小丑的回声一气呵成翻滚着来到镜头前时,我是看懂了的。

    我觉得像我这样对英式英语、意大利语一窍不通的中国观众,可能对S6-01也就是看个囫囵吞枣吧,但这丝毫不影响本集保持住9号系列的高黑水准。

    至少最后小丑的回声一气呵成翻滚着来到镜头前时,我是看懂了的。

    9号终于在第六季的时候知道自己在中国有多火,于是还Q到了咱们。

    S6的第一集,居然还和伦敦生活互动起来了,也是够了。

    说到这里,真是有些想念伦敦生活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三季。

    说岔劈了,回来。

    讲真,这集里用到冲破第四堵墙的手法,我还真不是很适应,要说伦敦生活用用还好,毕竟独角戏更多些,九号前五季从没有用过四墙,突然一用,感觉有些破坏反转节奏。

    总体依然保持在高水准,尽管就像剧里演员说的,“中国观众可能听不懂我们这些梗吧”

    那又如何,听不懂梗,不影响我懂你们这么高级的黑色幽默。

    以后如果再有人问我什么是黑色幽默,我会说:

    去看看九号吧,随便找一集。

    然后说:

    拿把铲子把自己埋了,然后把铲子还回来。

    你就懂啥叫黑幽了。

    就这。

    ——————

    最好看的英剧,最高级的英剧,就是9号系列。

    没有之一。

    【详细】
  • 13544919
  • ????
    2019/7/9 13:30:40
    阴云之下,我们能做点什么?

    《感谢上帝》在很多人看来是冗长的沉闷的,但这种冗长沉闷本身却承载着及其重要非常核心的作者观点:正义不会从天而降,上帝也不会主持公道,正义只可能是复杂艰难的抗争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花费了巨大代价但仍触及不到根源,但也绝对不会徒劳无益,这种冗杂实际是叙事体内外的一种统一一致。

    例如第一个主角亚历山大,他的段落充斥着大量的旁白,以这种方式表现他与教会之间信件往来的内容,这一点遭

    《感谢上帝》在很多人看来是冗长的沉闷的,但这种冗长沉闷本身却承载着及其重要非常核心的作者观点:正义不会从天而降,上帝也不会主持公道,正义只可能是复杂艰难的抗争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花费了巨大代价但仍触及不到根源,但也绝对不会徒劳无益,这种冗杂实际是叙事体内外的一种统一一致。

    例如第一个主角亚历山大,他的段落充斥着大量的旁白,以这种方式表现他与教会之间信件往来的内容,这一点遭到很多人诟病,但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也是最为华彩的一个设置。欧容为什么不直接拍他与教会人员的正面交涉呢?因为这种间接的交流给观众带来的阻塞感、不畅感非常有效地表现出了亚历山大申诉的低效和难以接近真正权力的无力。旁白或对白使用的同时欧容又使用声画对位(声音闪前),即声音先于它出现的场景,或和人物的动作进行叠加,以突显亚历山大的坚毅和迫切的决心。而这一整个部分,是最令我感动的,即使后来我们知道亚历山大几乎所有的努力都是成效甚微的,但欧容的一种执着似乎亚历山大的执着印证着那种“统一一致”,形式内容形成共鸣,以及用大量移动摄影执着地去拍亚历山大的行走,包括几次长焦镜头中,亚历山大垂直地走向摄影机(直面的勇敢)、跳跃的逻辑性剪辑(行动的连续,不因受挫而阻断),这些都体现着一个普通受害者的主动性,在他不具备《聚焦》里的记者那样的专业技能,又没有违背程序正义伸张真正正义的超人力量,以至于这种朴素的主动性很难不令人动容。我现在可能已经记不清那些繁琐的申诉流程和顺序,但他穿过每一条街道、进出每一个场所的身影,我永远不会忘记。

    亚历山大的天主教家庭背景,让他对教会抱有天然的信任和对宗教的绝对虔诚,所以他的诉求始终仅仅针对神父本身是否受到裁决,这种方向性错误和他的势单力薄导致了他的发声是不中要害的。到这里电影出现了结构性的推进,这种推进回答了“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要不要做什么?”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事实是,行动未必能撼动强权,但信念和希望一定能传递下去。这里形式上视点的转换又对位了叙事上信念的接力。

    第二个主人公佛朗索瓦无神论的宗教观,以及他受到神父的伤害没有亚历山大严重,使他的意识更加清醒,更加具备勇气,并且不会被情绪所牵引,他很清晰地认识到教会体制内部的腐坏和相互包庇。而在统筹方式的设置上,他也相对亚历山大有了明显的升级,我们可以看到弗朗索瓦不断地打电话,通讯的方式由信件变成了声音的直接触碰,前者起初的孤军奋战也变成了众人拾柴,进一步变为面对面的高效交流。情节上的客观结合结构上的主观在现实意义之上赋予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在铺满了整个叙事空间的主动行动元之中,欧容细密地在三段式、三个轴心人物的周围铺排、插入了诸多客观的现实困境,几乎涵盖了所有儿童性侵的社会、伦理议题,比如受害者之间的阶层差异、侵犯造成的情感障碍(亲子、兄弟、伴侣)和生理后遗症、足够有代表性的父母群体的不同反应和态度。这些问题直到影片结束,几乎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导演也没有试图去做人为的和解,他依然和角色保持一致,全然没有顾忌,依然专一地注视着主角在现实阻碍和重压之下逆风而行、追逐正义的过程。

    《感谢上帝》让人感到“不好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性侵者的描绘同《聚焦》一样“寡淡”,对立的回避也就消解了冲突的激烈,除了几处象征角色敢于直面羞耻过往的闪回,只有两次正面出现,即使如此,我们看到的也只是一个普通老人。欧容矛头所指的并非“恋童”,“恋童”在他看来只是一种病,没有必要刻意丑化恋童者,他们“就是那样”。尽可能回避这种带有奇观和消费属性的概念,虽然削弱了可看性,但这种叙事减法使他们面对的那种更加抽象的难以撼动的无形的力量、狡诈丑恶的人性和坚硬腐败的教会体制赤裸裸的暴露无遗,也使得结尾巴尔巴林主教谦和的表面下那句“感谢上帝”更加讽刺、更有力度、更加令人震颤。这种纯粹统一的受害者封闭视角实际上汇聚成了一股更加沉静、更加凝重的宣泄势能。

    而黑暗和邪恶力量的正面表现被欧容巧妙融入了视听语言,从亚历山大第一次接触女调解员开始压力就无处不在,亚历山大和她坐在画面的正下方,上方则被空旷、森严的教堂空间所笼罩,形成一个人物极为弱势的构图;亚历山大在教堂和巴尔巴林主教在教堂面对面交谈时,画面逆光,人物被蒙上阴影;亚历山大和神父对峙,使用低角度取景,且二人始终未曾同框;包括结尾通过上摇镜头拍到的教堂外部;主教居室内也以大红色块作为主要视觉基调。

    之所以认为这部作品要优于大多数此类题材的电影,是因为作者既绝望又积极的姿态,有观察、有立场、有方法论,简单来说就是它囊括了所有关于神职人员性侵可能涉及的话题。不试图煽动情绪、赚人眼泪,打破了神话叙事,不会本末倒置、扭曲事实;其次文学式的叙述足够客观真实,符合现实逻辑,不去掩饰现状的消极和正义的无力;最后在这两点基础上欧容又完成了对个体、对体制、对信仰递进式的拷问和控诉,同时在特别积极地寻找解决的方法:在阴云之下、黑暗之中,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们要做点什么?我们应该相信什么?

    【详细】
    102962109
  • 米利托
    2021/8/24 5:28:31
    最后一集太仓促了

    哪有第九集还在挖坑,第十集就把所有坑都填上的啊

    哪有一个律师直愣愣的去找黑帮,然后黑帮老大就直接告诉了律师所有想要的啊。

    警探和女律师得知真相后,转变的太快了,人物弧光都没出来,人设都有点崩了。

    一切都发展得太快了

    哪有第九集还在挖坑,第十集就把所有坑都填上的啊

    哪有一个律师直愣愣的去找黑帮,然后黑帮老大就直接告诉了律师所有想要的啊。

    警探和女律师得知真相后,转变的太快了,人物弧光都没出来,人设都有点崩了。

    一切都发展得太快了,转折太愣了。

    如果有第二季的话,我希望的第一季结尾应该是

    女律师和警探都没得知什么,这都可以放在第二季作为第二季的剧情推动。

    法庭上跳过招不招唤证人这一段,直接接放录音这一段。这一段老白的独白,对陪审团的操控,作为高潮来说,张力也够了的。

    后面的剧情可以完全一样,最后的大高潮还是小黑弟弟射杀黑帮长子,但如果要有第二季的话,这里就是应该射中了黑帮长子。

    后面接一片混乱中,老白带走了儿子。黑帮老大和老婆,女儿在停尸房看着大儿子的尸体哭泣。女儿说:“我是你最后的孩子了,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屏幕在黑帮老大的情绪变化中变黑。第一季结束。

    第二季的开始就变成了黑帮老大为了不失去最后一个孩子,被迫接受了亚当作为家族成员。老白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个市长发小和一个黑帮老大亲家。再加上市长之前答应的上台后对于黑警和黑帮的清洗,老白就要想办法在这两方里做平衡。而平衡双方这件事本身就是法官要做的事情(法官的塑像就是手里拿了个天平),刚好点了题,也推动了剧情。

    这么潜力无穷的剧,就被砍了......

    【详细】
    13820815
  • 满囤儿
    2014/3/21 10:00:00
    《化妆师》:午马最后一次调皮
    文/满囤儿


            看到午马的这部导演遗作,让我们想到了前几年还很热的话题----香港导演北上的问题。虽然王晶等香港导演已经顺利进入了合拍流水线,但是午马这样带着浓重香港创作经验的电影人,在与内地合作的时候,显然还没那么圆滑,甚至可以说是调皮的。午马的银幕形象是既威严又调皮的,在《化妆师》
    文/满囤儿


            看到午马的这部导演遗作,让我们想到了前几年还很热的话题----香港导演北上的问题。虽然王晶等香港导演已经顺利进入了合拍流水线,但是午马这样带着浓重香港创作经验的电影人,在与内地合作的时候,显然还没那么圆滑,甚至可以说是调皮的。午马的银幕形象是既威严又调皮的,在《化妆师》中他作为导演&演员,终于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调皮。


            首先我们得明确的是,《化妆师》是一部内地惊悚片。太平间诈尸、诡异录像、恐怖短信、幻觉飘忽、阴风大作等场面在片中的出现频率相当之高。而且与传统的一群人来到某个地方后依次死去这种万年模式不同,本片的故事完全发生在都市内,不仅不局限于封闭环境,而且持续时间还很长。巩新亮饰演的媚媚和王希维饰演的雯雯,相继成为尚华饰演的车莉死后鬼魂的追逐者。这种第一主角的迁移也令人感到意外。前半段巩新亮无法摆脱姐姐死在眼前的心结,后半段王希维深陷于对闺蜜意外的自责。飘忽不定、随时都会突然出现的车莉的脸,就像一个人工打造的面具一样,满满的虚假与恐惧,把定力不够的两个美女追得走投无路,也把定力不够的观众吓得魂飞魄散。


            由于环境相对比较开放,所以《化妆师》的悬疑线索相对比较复杂。一般的封闭空间惊悚片,观众都会不自觉地猜测幕后黑手就在几个人之中,或者是他们在封闭空间内所遇到的神秘人。而《化妆师》则不需要这样的框框。因为他并没有一个封闭的环境,所以随时都可以引进新角色。比起一般的惊悚片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小年轻不一样,《化妆师》一开始只是三个闺蜜的小生活,后来不断地增加新的角色,慢慢才勾勒出一个庞大的、涉案人员超多的阴谋。女友、前女友、前前女友,基友、基友女友、基友前女友,如此错综复杂的角色关系,够不够你花上一段时间去理解的?等你理顺了关系就会发现,有幕后黑手嫌疑的人好多啊、作案动机也好多啊、作案手法也存在变数,不仅猜不到结局了,甚至连案件的本来面目也渐渐模糊了。


            与我们内地惊悚片纯做视觉唬人不同,午马对电影的主题有着比较深入的塑造渴望。“与死者为伴,只有逝者才是最真实的。”是午马给《化妆师》定的一个主题基调。影片之所以大费周章地调动了那么多角色,运用了插叙闪回等各种打乱时间线的手段,都是为了表现“人心有时候比鬼还恐怖,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复杂。”(冯淬帆语)影片用梦境+幻觉+录像等多种手段,令影片中频繁出现“鬼”的形象,与现实中扑朔迷离的案件相呼应,讽刺了人不如鬼的残酷。


            由于受到审查制度的严格限制,我们内地的惊悚片经常因为左右为难而出现尴尬段落,导致出现笑场。午马可就调皮多了,因为《化妆师》并没有由于拍得不够好而沦为笑场的段落。午马在拍这部戏之初,就巧妙地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元素。毕竟,在香港本土时的午马,就经常参与到那些把动作、恐怖、魔幻、喜剧共冶一炉的作品。如今在惊悚片里加点儿小幽默,可不就是调皮一下而已嘛。
    【详细】
    65971476
  • 稔知
    2021/2/7 20:29:22
    正能量小甜剧

    1.超出预期太多太多,男一男二男三的外貌都不是我的菜,但剧情太加分了!

    2.小甜剧的台词也是可以有深度的,比如周程程看着温让唱歌,决定要放弃他的时候,那段内心独白,很有深度了。

    3.正能量的桥段不生硬,很自然。当志愿者那段特别感人。

    1.超出预期太多太多,男一男二男三的外貌都不是我的菜,但剧情太加分了!

    2.小甜剧的台词也是可以有深度的,比如周程程看着温让唱歌,决定要放弃他的时候,那段内心独白,很有深度了。

    3.正能量的桥段不生硬,很自然。当志愿者那段特别感人。

    4.谈恋爱闹小矛盾的剧情很真实,婚礼的场面也很真实。

    5.开始的时候温少卿对从容死缠烂打,感觉多半是外貌和气质的优势,如果一点也不喜欢,那遇到这些行为,该觉得多烦人呀,哈哈哈。

    6.好的爱情真的是势均力敌,双向奔赴,两个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是太美好的画面了。

    7.吻戏那么多,太甜蜜,全程姨母笑,就是有点心疼我的眼霜。

    8.《小确幸》在我心中的地位已经和《小美好》差不多了,两部剧的细节都很好,《小美好》胜在演员外貌和破镜重圆的题材,《小确幸》胜在完成度,还有,提供了一个在现实中也可以参考的爱情模版:相爱不是互相消磨,而是彼此尊重,互相成就,如果还没有遇到对的人,那么也要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

    【详细】
  • 13199607
  • 挪用恩恩
    2022/3/18 2:46:09
    lenny抱着mm睡,mm要去厕所lenny那句No真的是戳到我了!

    啊我死了

    lenny抱着mm睡,mm要去厕所lenny那句No真的是戳到我了!

    lenny抱着mm睡,mm要去厕所lenny那句No真的是戳到我了!

    lenny抱着mm睡,mm要去厕所lenny那句No真的是戳到我了!

    怎么可以这么合适 这么soulmate大概只有电视里面才有吧!

    啊 140个字也太难凑

    啊我死了

    lenny抱着mm睡,mm要去厕所lenny那句No真的是戳到我了!

    lenny抱着mm睡,mm要去厕所lenny那句No真的是戳到我了!

    lenny抱着mm睡,mm要去厕所lenny那句No真的是戳到我了!

    怎么可以这么合适 这么soulmate大概只有电视里面才有吧!

    啊 140个字也太难凑了!

    【详细】
    14281206
  • alice
    2008/7/29 23:24:22
    总的来说挺不错的,现在还在回味中......
    总的来说挺不错的,现在还在回味中......
    就是结局....不太够味.一年过去了再次重逢之前的事就一笔勾销啦!
    不太完美.
    总的来说挺不错的,现在还在回味中......
    就是结局....不太够味.一年过去了再次重逢之前的事就一笔勾销啦!
    不太完美.
    【详细】
    145568
  • 方聿南
    2014/7/5 10:26:06
    领略一个骗徒横行的时代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过后,总有几部获奖影片引入国内公映,这已成为影迷习以为常的一种惯例。虽然在商业大片争锋的市场里,这些上映滞后又往往缺少大卖座元素的批片总是表现不佳,但能沾一回学院的光,陶冶一下观众的艺术情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仍是值当的。不过今年引进的《美国骗局》与往年有所不同,该片虽在提名阶段领跑全场,却在颁奖典礼颗粒无收,徒有奥斯卡之名,并无其实,正如影片从内容到形式,与同台争宠的那些种子选手有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过后,总有几部获奖影片引入国内公映,这已成为影迷习以为常的一种惯例。虽然在商业大片争锋的市场里,这些上映滞后又往往缺少大卖座元素的批片总是表现不佳,但能沾一回学院的光,陶冶一下观众的艺术情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仍是值当的。不过今年引进的《美国骗局》与往年有所不同,该片虽在提名阶段领跑全场,却在颁奖典礼颗粒无收,徒有奥斯卡之名,并无其实,正如影片从内容到形式,与同台争宠的那些种子选手有很大区别一样。

    有别于《贫民百万富翁》、《一次别离》、《艺术家》那些头顶奥斯卡光环前来的先辈,奥斯卡对《美国骗局》来说只是个幌子,反正观众哪管你批片还是分账,得了几尊小金人,奥斯卡只是锦山添花、叫大多数人不明觉厉的噱头而已。《美国骗局》本身具有的商业看点,更具作为批片引进的原因。其五名主演,个个都是我国影迷如雷贯耳的好莱坞一线大咖,海报上一字排开,辉映着年代秀风格,精致考究的着装,走在70年代时代前沿的复古发型,大可叫板去年《盖茨比》的华丽。主打的骗术题材也十分讨巧,令人想起计中计、局中局的猫鼠游戏,利益的算计和隐匿的动机,以及最后一秒钟的逆转;加上骗术电影产量极低,记得去年《惊天魔盗团》受到的追捧吗?此外,从预告片到海报的基调,影片还隐约暗示这是一部《十一罗汉》那样妙趣不断的轻喜剧,轻松诙谐,谁人不喜呢。

    打住!再这么写下去,都要叫人怀疑这是一篇宣传新闻稿了。我不厌其烦列举了多项卖点,似乎每一条都足够引发一次捞金潮。但看过影片就会发现,其实一条也站不住脚。比如,片中五大明星确实不打酱油,个个浑身是戏,熠熠生辉,也确实装扮得时髦无比,但仔细一看,全都是以怀旧之名自毁形象,保准吓坏一大批脑残粉:“蝙蝠侠”贝尔成了大肚腩中年胡渣男,顶着一个秃到惨不忍睹的头顶;大帅哥库柏那一头小卷发风骚入骨;“公主”亚当斯穿着深V满街跑,还大跳艳舞;“鹰眼”雷纳的飞机头总令人忍俊不禁,角色也蠢萌得可爱;唯一没有遭造型师抹黑的劳伦斯,演的却是有胸无脑,粗俗暴躁的家庭主妇。至于喜剧和骗术元素,更与套路相去甚远。当然,这并不是说影片不好看,但它的优秀之处,与寻常众星云集、炫耀智商的偷盗片大有不同。

    《美国骗局》与本片导演大卫·欧·拉塞尔的《斗士》、《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可以构成“冲奥话唠三部曲”。虽然影片里有很多夸张嬉闹的言行举止,但这些情节之所以好笑,不在于它们是那种经过精心编排的巧合、误会、机关效应形成的段子,反而像极了现实中见到旁人失态、出糗的真实情境。很多人观念中的喜剧,要像卓别林、周星驰电影那样,让人一看到就笑得弯下腰去,但《美国骗局》追求一种余韵深长的tough in cheek的效果,你也许一时琢磨不到好笑在哪里,却在不知不觉间被逗到了。客观来看,拉塞尔的风格,注定了在国内商业市场不会获赞。由于文化差异、翻译对艺术效果的损耗等等,他擅长的话唠幽默处处制肘,精雕细琢的精彩对白,可能会让人观众觉得冗长且莫名其妙,只有多次观看才看悟出其中巧妙。

    拉塞尔的电影有一种打了鸡血的爆发力和肥皂剧般的喋喋不休,看看他此前几部代表作,《夺金三王》、《斗士》、《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主角们都是没心没肺,神经大条,天塌下来当被盖的无限乐观。他曾经的作品很通俗搞笑,以《夺金三王》为例,三个大兵也爱扯人性,但无厘头的情节和刺激的战争场面会让你放松下来。因家庭问题陷入一段时间的事业低谷后,拉塞尔最近的几部片开始丢掉嬉皮笑脸,注重起人物的表达来,从《斗士》开始,他镜头下的角色越来越真实,他们有出众的品质,更有一大堆毛病,但影片不会做出任何主观评判,而是把这些人真实地置于银幕上,让他们的可爱之处发光,供观众品夺。

    因此,拉塞尔电影的一大特征是,角色塑造非常出色,而故事情节则相应被挤压至次要位置。《美国骗局》延续了用人物关系推动情节、用演员飚戏来撑满叙事的传统,这一手法收到了比前两部作品更显著的成效。拉塞尔给演员预留出充足的发挥空间,通过大量的中景镜头赋予他们充分的飚戏机会。五个主要角色的关系是影片最重要的张力来源,他们妙语如珠的争吵纠纷,夸张的肢体语言,使故事充满生动的趣味,甚至有点卡通式的浮夸,比如亚当斯首度扮成英国贵族亮相,那优雅撩人、旖旎性感的姿态,简直是迪士尼动画片里那些夜总会交际花的翻版。如果你喜欢琢磨、品味演员的表演,那么本片的群戏绝对不容错过。五个主要角色之间两两的对手戏,随便截取一段,都闪烁着耀眼的演技火花。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骗术片,观众爱欣赏妙贼瞒天过海的精彩布局,奥斯卡也青睐过《骗中骗》那样的高智商绝活。这些影片都能让你嘴巴开成O型,拍案叫绝。但既然《美国骗局》的特色是表演大于情节,那么骗局本身如何精妙,反而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骗局折射出的社会型态和人性真相。其实Hustle一词被翻译成骗局,多少会引起误解。片中的Hustle,指的是一种忽悠人、不择手段利己的处世智慧,就像旁白所说,这是一个生存的故事。影片的主线是一对鸳鸯骗子从被胁迫反败为胜,在同样名为《Hustle》(飞天大盗)的英剧里时常见到,但故事的重心显然不在骗术的高明。行骗高手欧文谨慎持重,名义上是为联邦调查局戴罪立功,但在整个诱捕过程中一直牢握行动的命脉,与女伴西德尼配合无间,将每一步经营地精确无误,如果是寻常偷盗片,结尾不外乎雌雄大盗逃脱法网,趁机狠捞一笔,但这两位只想在这场博弈中生存下去,全身而退。与之相反,年轻的探员里奇就像一个头脑发热的赌徒,神气活现,趾高气扬,其实满腹的急躁冒进,从他用一头小卷来掩饰正常的发型就可以看出,此人外强中干,心理承受力差,职业素养不达标,一方面雄心万丈,不断给行动加码,从抓几个骗子一路升级到想扳倒政客和黑帮大佬,一方面无力掌控全局,被骗子牵着鼻子走,诉诸暴力解决问题,且不断犯各种业余错误,差点被欧文的撒泼妻子坏了大计。

    其实,欧文和西德尼的骗术大行其道也好,诱捕行动中反客为主也罢,不是因为他们的骗术有多么的犀利,而是他们懂得利用人的弱点,他们展览的正是别人需要的。所以能愿者上钩,一钓一个准。甚至想坦白,别人都不肯信。全片最核心的台词由欧文说出“人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这是一切骗局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切悲剧的源头效应。在影片呈现的那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里,这简直是达成任何目的的点金魔咒。举个例子,艾米·亚当斯的英国口音完全不正宗,却照样骗到了一大批见多识广的探员、政客和黑帮分子(那个老家伙连阿拉伯语都会说呢),无非是因为他们“愿意相信”她就是所声称的身份。其中最悲剧的莫过于小探员里奇,满心以为这个英国贵族佳人对他倾心不已,惊闻真相后几近崩溃。上司三次讲起冰钓故事,小探员都没有耐心听完,勾勒出他人生的写照:永远自以为是,妄下结论,从不想着搞清真实状况。所以在这场智慧博弈中,他输得极惨,肠子都悔青了。

    骗术是如此的称手好用,伪装是如此的无往不利,所以欧文要一丝不苟地打理他那稀疏的毛发,西德尼要躲在英国口音和爱尔兰出生地的身份背后,似乎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自信。他们给自己找借口,费尽力气自欺欺人,无非是为了生存。但影片的结局表明,他们这样有头脑有门路有行动力的人,完全能够不违法就养活自己,甚至活得滋润。然而,在那个浮躁的年代,人人都急功近利,梦想一夜暴富,不择手段地寻找通往财富金字塔顶端的捷径,而财富总是与罪恶相伴相生。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透过锦衣华服、旧式汽车、古董微波炉等视觉表象,展现了这场年代秀的真正魅力和价值所在:它让我们身临其境领略了一个时代。

    影片中另一条重要的支线是西德尼的爱情,有趣的是,关于爱情的价值观也通过欺骗来表达。西德尼先后爱上了两个男人,小探员迷恋于她英国身份的伪装,一旦伪装撕下,双方的爱意顿时荡然无存。而西德尼与欧文一开始就互相袒露最真实的一面,她舞女的出身,他秃发大肚腩的不扬外貌和不光彩的职业。所以即便被欧文的妻子一再羞辱,对欧文的某些举止搞得堵心不已,西德尼依然能毫无保留的爱他,并在最后愉快的与他组成家庭。就像欧文在旁白所说的,他们俩在一起,可以坦诚,不必掩饰,没有尴尬,没有秘密。能找到一个如此自在相处的伴侣,对行骗为生的灵魂来说,该是一种极致的奢侈吧。(文/方聿南)
    【详细】
    6726339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