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69290
  • 墨念
    2017/10/25 22:04:45
    有关犯罪的一点想法

    大三的时候准备考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硕士,看了龙勃罗梭和其他相关的论文,有过这方面思考。

    零几年北大法学院有几个老师搞过这个项目,刘艳红教授也有参与,当时也是想的从犯罪人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学分析犯罪的提前预防,和监狱的管教的实际效果,以便正确量刑和确立有效的监狱管理模式。讨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模式可以分为天生的犯罪人和后在的,后在的犯罪人由于从

    大三的时候准备考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硕士,看了龙勃罗梭和其他相关的论文,有过这方面思考。

    零几年北大法学院有几个老师搞过这个项目,刘艳红教授也有参与,当时也是想的从犯罪人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学分析犯罪的提前预防,和监狱的管教的实际效果,以便正确量刑和确立有效的监狱管理模式。讨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模式可以分为天生的犯罪人和后在的,后在的犯罪人由于从小受到家庭和社会的不平等对待甚至是虐待(一定意义上的犯罪)导致人格不健全,一步一步走向反社会意义的重大犯罪,在量刑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适当减轻,并在监狱进行分类管理关押?

    2,对犯罪人的减轻处罚是否是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二次犯罪?

    3,少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关押在一起会导致交叉感染,所以产生了少年法庭和少管所,那么少年们关在一起是否也会相互学习犯罪方法?

    4,如何预防犯罪人出狱后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生活中会不会发生《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情节?

    正如剧中的ED,他的母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施加了太多的负面的影响,父母的性别观点,离异父母转移对对方的恨于无辜的孩子,很多时候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着犯罪,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对社会进行犯罪,这些人被法院判决死刑,无期,7年以上的长期刑罚。然而有的罪犯结了婚有了孩子,这又是不是整个社会对孩子的(合法)的犯罪?就这样,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犯罪循环。

    以上都与本剧没多大关系,只是个人没有答案的思考。

    毕竟大卫芬奇,享受这10个小时吧

    【详细】
    8885680
  • 萌芽来一套
    2020/11/16 11:40:43
    篮球还是永久的课题

    这还是最近看到的最好的体育题材电影,体育电影一直是很难国产很难表述的一个劣势环节,最初的印象应该是阿信。

    这也是彭于晏足够帅才去看了两遍,阿信绝对是足够帅,之后破风,激战,好像体育电影只有老公彭于晏可以拍的很好。不过这次观影之后,让我最惊讶的是,男一年纪居然比我要大,这可是觉得看不出来的。

    电影本身很不错。虽然摸透了电影的情节梗概,观影过程还是十分刺激,从兄弟两人相依

    这还是最近看到的最好的体育题材电影,体育电影一直是很难国产很难表述的一个劣势环节,最初的印象应该是阿信。

    这也是彭于晏足够帅才去看了两遍,阿信绝对是足够帅,之后破风,激战,好像体育电影只有老公彭于晏可以拍的很好。不过这次观影之后,让我最惊讶的是,男一年纪居然比我要大,这可是觉得看不出来的。

    电影本身很不错。虽然摸透了电影的情节梗概,观影过程还是十分刺激,从兄弟两人相依为命,到之后打野球,双双被挖掘,开始了不同的两段人生,父亲的出现,是让兄弟两人角色塑造更加饱满,而家庭中的亲戚抚养争端,在打工家庭也时有出现。而作为主角必备的爱情也是一点儿也不可少。

    家人缺失陪伴兄弟两人的篮球,也成了两人分崩离析的缘由。到底是要选择更好的平台,还是要来一场完美逆袭,这总是电影的常规手段,兄弟二人选择如何,与自身性格所一致。随后两人之间的争吵和好,观念冲突也都是正常发挥,但最重要的球场上的细节拍摄,才是真正的王者,毕竟这是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这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的球场该有的风采。一下子又回到高中大学的球场上一般,打的好与坏放在一边,篮球就是用来热爱的,好好享受在场的每一秒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然后闭上眼睛,思绪回到那个彩霞满天,枫叶飘摇的秋季,天空的颜色美到,想对心爱的人说,你就像现在的好天气。慢慢睁开眼,希望自己还在那个时间,那个校园,那个球场,还有那群好兄弟。

    【详细】
    12972618
  • augustus
    2017/8/31 23:39:54
    爱Gal Gadot是一辈子的事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虽然无脑,但是还是挺搞笑的。不过Jon Hamm还是适合演Mad Men这种格调的作品,演一个间谍还是太违和了,所以Joneses里最出彩的还是Gal Gadot.各种雷厉风行风情万种,整部剧都是超美超美的,更别提在试Lingerie的时候了[色]。这种女人应该是直男最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虽然无脑,但是还是挺搞笑的。不过Jon Hamm还是适合演Mad Men这种格调的作品,演一个间谍还是太违和了,所以Joneses里最出彩的还是Gal Gadot.各种雷厉风行风情万种,整部剧都是超美超美的,更别提在试Lingerie的时候了[色]。这种女人应该是直男最爱的吧。  (展开)
    【详细】
    8787260
  • 四寸土
    2018/9/12 9:26:51
    战犯:无聊又无趣的自我意淫

      虽然这年头什么剧本都以搞笑为主,但这个片儿的笑点显然很低的,而且很无趣。

      无论是中国角色还是日本角色,他们都有这个一颗讲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恒心和决心,作为观众的我尴尬症犯了。

      意淫,无趣,无聊充斥这个片儿中,同是讲着普通话的一家人,却演绎这两家人的话题,看起来就特别的别扭,无笑点的流水账。

      虽然这年头什么剧本都以搞笑为主,但这个片儿的笑点显然很低的,而且很无趣。

      无论是中国角色还是日本角色,他们都有这个一颗讲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恒心和决心,作为观众的我尴尬症犯了。

      意淫,无趣,无聊充斥这个片儿中,同是讲着普通话的一家人,却演绎这两家人的话题,看起来就特别的别扭,无笑点的流水账。

    【详细】
    9646173
  • 景阳冈大霸王
    2022/6/11 0:36:42
    节选自《霸王龙》
    霸王龙是挨了三部打而活着的唯一的龙。它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条脏兮兮而黢黑的尾巴。吃的虽然是肉食,可是又虚又弱,似乎吃的是素食肉,也没吃饱。它对人说话,总是满口吼哈嗷呜,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它姓霸,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霸王龙天下第一”...  (展开)
    霸王龙是挨了三部打而活着的唯一的龙。它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条脏兮兮而黢黑的尾巴。吃的虽然是肉食,可是又虚又弱,似乎吃的是素食肉,也没吃饱。它对人说话,总是满口吼哈嗷呜,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它姓霸,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霸王龙天下第一”...  (展开)
    【详细】
    14449214
  • 把噗
    2018/11/24 14:36:35
    Affaire and Filth

    (Really bad.Don't read!)

    A small detail drew my attention when I watched the film “Nomitori samurai” yesterday.The samurai acted by Etsushi Toyokawa was a husband afraid of wife.Once h

    (Really bad.Don't read!)

    A small detail drew my attention when I watched the film “Nomitori samurai” yesterday.The samurai acted by Etsushi Toyokawa was a husband afraid of wife.Once he dropped his underpant to a women’s latrine because of a sudden rolling in his belly. And this gave him punishment by his wife. Not the punishment fascinated me(though it’s really fun),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ffair and the latrine. To be more exact, i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llicit affairs and filth that plunged me into deep thought. It made me think back some vivid memory I got from reading before.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I read a small book written by Italian novelist Giovanni Boccaccio, which is the No.1 of “Penguin Little Black Classics”. The first story in this book really made me burst into laughter. It skillfully narrated a merchant who named Andreuccion seduced by a beautiful young woman. Andreuccion lost all his money and crashed down into an alleyway which was full of horrible filth. The story also referr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llicit love and filth.When some greedy and stupid man wants to get extra love, they always fall in a mess of bluff which related with filth such as shit, urine, etc.

    Taking a deep insight into Chinese novels, we can find this phenomenon is not uncommon. In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 one of the greatest Chinese novels, there is also a plot that associated the liaison with filth.It occurred after Jia Rui found himself falling in love with Wang Xifeng, and wants to get an intimacy with her. In the end, Jia Rui not only didn’t get the love, but also was subject to cold wind all the night with a bucket of shit.

    It’s really interesting why the illicit affairs are always associated with the filth。Not only in the Renaissance, but also in Qing dynasty of China.I don’t know whether there are ones in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best socail novel of China. I believe there must be, because the themes of this novel are love and desire. And love is strongly linked to food. Just as Mencius said, “The desire for food and sex is a part of human nature. ” Food changes to shit after digestion.So there is secre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aire and filth.

    【详细】
    97812287
  • Bunny
    2021/1/21 13:28:32
    看得很不舒服

    可能是我的问题吧,反正作为一女的,我依然看的很不舒服。

    我也支持女权,我也不忿于种种男女不平等待遇,但是我也不觉得一味的从女权角度出发,与全世界为敌,就是一种更好的姿态。毕竟,比是一个女人更基本的,是生而为人。人性的好与坏,我也都有,也都感同身受。在了解

    可能是我的问题吧,反正作为一女的,我依然看的很不舒服。

    我也支持女权,我也不忿于种种男女不平等待遇,但是我也不觉得一味的从女权角度出发,与全世界为敌,就是一种更好的姿态。毕竟,比是一个女人更基本的,是生而为人。人性的好与坏,我也都有,也都感同身受。在了解到女性遭受的不平等并感受到这其中的伤害之后,难道不是更应该学会宽以待人么?性别只是这社会中的一方面,每个人同时也在因为其他种种而被众人审视着。施暴者,可能也同时是其他事情的“受害者”。而太执着于女权中的这个“女”字,事事只从自己角度出发,小心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施暴者。

    一部好的作品,成熟的作者,应该能够看到人性的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自己的故事。而这个片子,拍得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看的就是一脸尴尬。

    我不知道电影有多少是还原真人真事,但女主很多事情做的,我反正没法接受不能理解。比如开场,人家音乐会中间,她就搬凳子大摇大摆走到台前坐着了?而且理直气壮完全不觉得有问题?这也可以?这可以也就因为您是女主角吧亲!您要是觉得这个事没问题,那么,全音乐厅的女工作人员每一个都带着乐谱搬着凳子,在演出的时候去前排坐着您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应该站起身来拍手叫好?如果你认同,你不应该仅仅因为是女性就低人一等,那么同样的,其他人也不应该因为不像你这么有梦想有追求就成了二等公民。我们都被你对音乐的热爱所感动,但不代表你就因为这份热爱而比别人更高贵,否则难道这不就成了新的鄙视链,新的上层阶级么?当然了,这里的“你”字,我应该address给电影创作者,而非这位指挥家。

    此类事件还有很多,比如谈话之间讽刺男主他妈,搞清楚身世之后买了袋洋葱雄赳赳气昂昂回家找养父母,被穆克拒绝之后,砸了人家的花盆,直接站到阳台上对峙等等。我想说。。。我们都看到你遭受了不公,但被狗咬不代表你也要咬狗。为什么要把自己也降低到他们的level,又或者说这就是你的level?当然了,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事情毕竟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我也理解,当时的环境和背景,女主得以学习,演出,是有多艰难,其中要有多少勇气和隐忍。但我总觉得,或者说我希望,亲身经历过这些不公的人,是能够更包容更温柔的对世界,而不是变得冷冰冰硬梆梆,睚眦必报。

    那些施暴的人,究竟是为什么会这样做?男主的妈妈,被编排的如此尖酸刻薄趋时附势,但我自问,如果我在当时的环境下长大,我像她一样接受教育,接触她接触的人,我是否就能更好?不一定。养父母万般不对,但能看到他们不富有,很可能也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们出于自私拆散了女主跟生母。这事没什么好辩解的,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对的或是光彩的事情,但是人性如此,试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并非不可理解。是否一定要一脚踩上去再大字标注坏人两个字生怕观众看不出来?那么多说女性不行的人,剧里一律是用批判的目光呈现出来的,但是他们又有何辜?编剧如果你出生在那个年代你是一个男的,你是否就有勇气站出来为一位女性指挥家叫好?你是否就能意识到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作为现当代人反观过去总可以以后见之明看出当时的人的目光短浅 -- 这并不难。难的是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当下的社会的种种。就像鱼在水中不知水为何物,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活在自己生活的时代的局限性中,你我亦不例外。我不觉得应当要求人们能够随时警醒于现时社会的弊端,但最起码批判过去的时候,能否多一丝温度?你现在拍桌子摔椅子指着鼻子骂别人,但你就能确定你不曾在其他什么事情,误解或低估了别人?你确定一百年之后下一代人看你的电影你的表达不会同样嗤之以鼻?总之这片子自信到,让人尴尬。

    可能是我的问题,我也不知道。但每每看到特别用力宣传女权,或者BLM,或者LGBT,或whatever,我都想说,为什么要让大家更注意到我们的所谓的不同?无论你是男是女是黑是白是弯的是直的,首先我们都是人,我们之间的共同之处远多于差异。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的把别人当成一个人,不用多好,但也不怎么坏,只是一个人,一个像我自己一样,一样有善良有恶念有偏执有嫉妒有爱有恨的人,这世界可能就还不错。

    又或者说,温和从来无法促成真正的改变。如果全世界都在天枰的左边,只有聚集所有的力量在最右边才能稍微带来一点平衡。可能是的吧,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观影体验不舒服。

    【详细】
    131532039
  • ssiy jane
    2022/4/29 13:53:06
    不合实际

    看了一集考的很难受,有点脱离实际,第一件事儿就是那个同事抢单,抢单这种事儿在销售行业是大忌,一个成熟的销售公司是会有严格的制度的,要不都乱套了,主管就得天天处理这种事儿,不可能长久的;还有这里的人都不太正常,包括女主也是,正常人会在男友生日那天男友发那么多消息一句话不回么,会跟男友说出那句,不就是个生日吗,给你补不就完了,这是人说的话么!我都觉得她男友脾气太好了!另一个让我感到匪夷所思的就是

    看了一集考的很难受,有点脱离实际,第一件事儿就是那个同事抢单,抢单这种事儿在销售行业是大忌,一个成熟的销售公司是会有严格的制度的,要不都乱套了,主管就得天天处理这种事儿,不可能长久的;还有这里的人都不太正常,包括女主也是,正常人会在男友生日那天男友发那么多消息一句话不回么,会跟男友说出那句,不就是个生日吗,给你补不就完了,这是人说的话么!我都觉得她男友脾气太好了!另一个让我感到匪夷所思的就是女主不是没有下家,在开出丰厚的条件后这边也明显没有晋升空间以及被挤兑明显呆下去不会有任何好处再加上之前的业绩也不会发的情况下不都会选择赶紧辞职跳槽吗?在这跟这帮神经病死磕有什么用呢!对了,说到这个业绩不发的新制度我真的是要气笑了,把割韭菜说的这么理直气壮也真的是够了,这都不是情商低,这是傻逼啊!新官上任就树敌,牛逼大发了!正常操作不都是得先稳重公司主干嘛!业绩就是上帝呀!无语了,简直了!这个主管最后要干嘛我不清楚,挤走业绩主干之后呢,招聘新的一帮没有客户资源的大学生来重新开辟市场!如果真能干起来那真是牛逼啊!

    【详细】
    14366461
  • 吟泉2.0
    2020/11/23 23:59:05
    第三集编剧是当我们是白痴吗

    只能弃剧简直为了剧情而剧情把将军写成sb中的战斗机也就算了想着打戏还能看看 结果直接让weiss和blake被扇下去还要拖着ruby???你tm逗我玩呢???rwby哪个不能飞天你告诉我

    只能弃剧简直为了剧情而剧情把将军写成sb中的战斗机也就算了想着打戏还能看看 结果直接让weiss和blake被扇下去还要拖着ruby???你tm逗我玩呢???rwby哪个不能飞天你告诉我

    13000265
  • 潘妮的恐惧
    2015/12/26 21:25:58
    陈思诚背后有高人相助吧

    直到看完了《唐人街》,楼主还是不相信这是一部陈思诚导演的电影,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下编剧是谁,楼主认为编剧一定是个厉害人物,因为国内写本格推理的就那么几个作家,但是除掉本格,还能将喜剧等其他元素玩的这么信手拈来的,楼主还真想不到还有谁。然后看了编剧名单,O MY GOD,编剧竟然也是陈思诚。之后楼主就陷入了沉思,陈思诚有这么凶?《唐人街探案》三条主线警察、侦探

    直到看完了《唐人街》,楼主还是不相信这是一部陈思诚导演的电影,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下编剧是谁,楼主认为编剧一定是个厉害人物,因为国内写本格推理的就那么几个作家,但是除掉本格,还能将喜剧等其他元素玩的这么信手拈来的,楼主还真想不到还有谁。然后看了编剧名单,O MY GOD,编剧竟然也是陈思诚。之后楼主就陷入了沉思,陈思诚有这么凶?《唐人街探案》三条主线警察、侦探、劫匪齐头并进,中间又再隐藏两条辅线:杀人凶手、小女孩。这种模式的电影我们应该在《PTU》有见识过,或者在宁浩的《疯狂》系列也见识过,嗯,或者我们的《两杆大烟枪》。这种模式的电影优点就在于做成警匪片,剧情会极其紧凑,而做成喜剧片,因为各自人马最终阴差阳错相遇,喜剧效果则会非常的好。而《唐人街》取其两点,于是我们就会看到一部剧情很紧凑的电影,也会看到三条主线相遇在女房东家里的喜剧色彩。但是,完全不止这一点,《唐人街》在剧情冲突里面设置了一个本格推理的故事:一个密室杀人案。为什么楼主感觉完全不像陈思诚能编剧出来的,就是推理过程太标准了,透着屏幕就能感受到编剧对本格推理的热爱。一部情节紧凑酣畅淋漓,能将各种电影元素糅合在一起而不出戏,一部出场人物众多,但是每个人都很有立体感且无时不刻中透露出小机灵的电影,一部既能满足现在商业电影的需求又能有坚持自我的电影,要说陈思诚背后没有高人相助?宝宝真不服。最后,楼主真没想到,在2015年贺岁档里,能有《恶棍天使》这种大垃圾,也能有《唐人街探案》这种大惊喜。

    【详细】
    7706676
  • 晛定热恋
    2018/10/11 16:24:37
    如果你觉得正确的话都不表达出来的话,那你也绝不会听到你想听的话。

    狐狸新娘星|第三集有感

    成人世界时常令人感到迷茫或不解,儿时认为绝对正确的做法成人之后却总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不能带着情绪工作,感到烦闷委屈时不要抱怨,应该反思自己哪里不对。这一定是我有问题,如果我做事足够认真,心思足够缜密,业务能力足够强。那么这一切的麻烦都将不存在了不是吗?

    首先强调,我们拿着薪水,在工作中兢兢业业,

    狐狸新娘星|第三集有感

    成人世界时常令人感到迷茫或不解,儿时认为绝对正确的做法成人之后却总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不能带着情绪工作,感到烦闷委屈时不要抱怨,应该反思自己哪里不对。这一定是我有问题,如果我做事足够认真,心思足够缜密,业务能力足够强。那么这一切的麻烦都将不存在了不是吗?

    首先强调,我们拿着薪水,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是无可厚非的。

    但或许是这种不断质疑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使得我们连原本绝对零容忍的事情都逐渐能够接受了,因为有了很有说服力的挡箭牌:「反正职场生活都是这样,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不可以计较,因为那会让人觉得我太矫情,这会让我无法融入其中,不利于我往后的发展。」

    但是职场不只有工作,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的有了本职工作以外“理所当然”的立场。比如说强者给倒的酒不能拒接的立场。给强者发去的短信里本能加笑的立场。又或者顾客是上帝所以被无理对待也要笑着面对的立场。因为是顾客,所以性骚扰就忍了吧的立场。韩夏天联想到自己被顾客性骚扰之后采取正当防卫手段保护自己反受到处罚后,她的回答发人深省:「为了旅客的方便我应该提供微笑服务,但我不会拿我的人格来为你服务,所以请你道歉。」

    这一刻我是崇拜她的,因为她说出了大多数人不敢说的话。虽然现实中会像剧中跟韩夏天同组的前辈一样做法的人是少数,但绝大部份人一定会忍下来,虽然委屈,但无可奈何,因为是弱者。国会议员的女儿就那么了不起吗?对,她是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这么做了,等待你我的即使不是被直接辞退,职场路或许会变得很坎坷。现实是残酷的,社会的不平等是自古就有的,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你我不过是庞大社会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无法撼动参天大树。

    韩夏天是在明确的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依然坚持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她不是蠢,她也不是无畏,她是有自己的原则。

    李秀延的话也值得反复回味。「如果你觉得正确的话都不表达出来的话,那你也绝不会听到你想听的话。」

    如果我们连原则都丢了,也别指望能够被别人好好对待了,反正你无论如何都会忍气吞声的不是吗。

    我们理应尊重一切,理解一切,但首先应该尊重自己。

    题外话:

    姜编的剧的主角都是成长型人设,浪漫医生金师傅里的姜东柱也是这样的。

    所以一开始韩夏天出场我就知道走的也是成长型人设。

    不要急着打低分,姜编的剧本值得信赖。

    也希望狐狸新娘星能够像浪漫医生金师傅一样是可以给我带来力量使我长久铭记的作品。

    【详细】
    96991120
  • qian_qian_ko
    2022/3/23 21:37:25
    拥有这样的老婆,怕是上辈子拯救过世界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不稳定的工作有哪些? 不知你的脑中会闪过哪些答案,但在日本,这个答案可能会比较统一。 日本首相。 What?可能很多人会一脸惊讶。Ywan君就来说说日本首相的那些事。 首相这个职位在日本已经存在135年了,这期间首相你方唱罢我登场,竟然产出了101位首相。 平均1年多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不稳定的工作有哪些? 不知你的脑中会闪过哪些答案,但在日本,这个答案可能会比较统一。 日本首相。 What?可能很多人会一脸惊讶。Ywan君就来说说日本首相的那些事。 首相这个职位在日本已经存在135年了,这期间首相你方唱罢我登场,竟然产出了101位首相。 平均1年多一个首...  (展开)
    【详细】
    14295262
  • 司马狂
    2021/3/9 15:02:07
    还不错哦

    陈翔六点半从最初的超级短的段子,逐渐衍变成大电影,以至于如今再去看陈翔六点半拍摄的短视频,也比之前的视频长了许多。内容从最初的纯段子,也逐步开始有内涵,有一些个转折,这其实是好事情。毕竟国内的喜剧人才,断代得很厉害,陈翔这个队伍作为一个民间的喜剧团队,不断打磨过后,兴许在某一天就能给大家惊喜。甚至我在想,纯情阿伟、二龙

    陈翔六点半从最初的超级短的段子,逐渐衍变成大电影,以至于如今再去看陈翔六点半拍摄的短视频,也比之前的视频长了许多。内容从最初的纯段子,也逐步开始有内涵,有一些个转折,这其实是好事情。毕竟国内的喜剧人才,断代得很厉害,陈翔这个队伍作为一个民间的喜剧团队,不断打磨过后,兴许在某一天就能给大家惊喜。甚至我在想,纯情阿伟、二龙湖浩哥、大侠江小鱼都能登堂入室,加入欢乐喜剧人,为什么就不能把陈翔六点半团队也请过去呢?至少他们比起某些喜剧演员还是要强一些的嘛。

    这部电影的故事,讲述的是一群民间乒乓球高手的故事。选择这个角度其实非常有基础人气,毕竟中国人应该人人都会打乒乓球的吧,谁让这个是国球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选材非常讨巧,比起足球之类的,会更有受众。故事里的笑点,其实挺密集的,这些团队成员合作的年份也比较久了,相互的配合也很默契。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真正好的编剧,能够把故事说得更好的。

    【详细】
    13307458
  • 祥瑞御兔
    2013/10/14 21:26:38
    【转载】叶君:《萧红》:一次毫无诚意的影像叙述
    【叶君先生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也是萧红生平的有分量的研究者。其专著《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638607/)亦与葛浩文《萧红传》一并荣获首届萧红文学奖萧红研究奖。这篇文章原地址【叶君先生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也是萧红生平的有分量的研究者。其专著《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638607/)亦与葛浩文《萧红传》一并荣获首届萧红文学奖萧红研究奖。这篇文章原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51c7630101defo.html,以一个尊重萧红、理解萧红的学者所应有的严肃态度对霍建起导演宋佳主演的这部影片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电影《萧红》:一次毫无诚意的影像叙述

     多年来,我所做的就是力图在文字叙述里提供一种认识萧红的新的可能。这份冲动源于,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萧红应该是出版传记最多的作家。但是,林林总总的叙述,大多出于他者的立场,概括起来不外两种:一者站在萧军立场,极力美化萧军的拯救之举;二者,往往站在端木蕻良的立场,极力为端木辩诬。当然,还有基于政治意识形态立场的叙述,刻意将萧红塑造成一个“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这是1981年召开萧红诞辰七十周年纪念会时,北京方面定下的调子)。少有真正站在萧红自身立场的叙述,即便那些出自女性传记作者之手的文字亦是如此。所以,我在自己的叙述里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她还原成大时代里的一个普通女人,甚至是一种亲情想象。能做到怎样,姑且不论,但那是我的努力。近年的传记研究,说实在的取得了一些成绩,人们对萧红的认知开始慢慢多元,而其身上存有的一些讹误也在一点点澄清。

    关于萧红的影像叙述,早就有人跃跃欲试。4月6日,看了电影《萧红》之后,作为一个所谓萧红研究者的确难以掩抑愤怒。当被各路记者问及的时候,写了一些带有情绪的话。事后,我也知道情绪是说理的大敌。如今,这部影片在哈尔滨以外的城市早已纷纷下线。我说过人们会很快忘记它,但我到底还没有忘记它。我想说的是,萧红并不是影像叙述的困境,而是叙述者们诚意的缺乏。时隔多日,今天就心平气和地谈谈这部电影,以兑现我在博客上的承诺。

    同时,我也转贴了赵光远先生对电影《萧红》的看法。

    一、真实与虚构

    电影《萧红》涉及的主要人物都是真名真姓,在我的理解里,无疑应该是一部传记片。但上映后,有了关于部分电影情节真实性的争论,有人便为之辩护,说这是文艺片。好像文艺片就可以肆意虚构。其实,即便是文艺片也有自己的虚构原则,那些连日常情理都不顾及的虚构,让人如何接受?

    这部标榜让客死异乡的呼兰河女儿萧红“回家”、让萧红侄子当顾问,开拍前要萧红家属签字的电影,我想问问某些人,从这架势来看,到底是文艺片还是传记片?当然,传记电影也不是不能虚构。关于萧红的资料,近年出版整理很有成绩,非常容易找到。传记电影的虚构应该是资料缺失之处合理想象,而那些早已有定论的事实,无疑应该尊重事实。电影《萧红》对真实性可以说极不在意,改易随心。现根据观影之后的记忆略举几例。

    其一,据《东昌张氏宗谱书》记载,萧红父张廷举曾任呼兰县教育局长、松江省教育厅秘书。其同事回忆,张待人诚恳,谦虚严谨,不阿谀取悦,落落寡合;《呼兰县志》亦载其“不沾烟酒”(这则材料在哈尔滨方志办公室的网站上就可以看到)。电影开始不久,就有萧红父和继母躺在炕上吸烟的场景。全然是旧时代土财主和地主婆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地主的想象。殊不知,张廷举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地主。

    其二,萧红三岁时,爱用手指捅祖母房间的窗纸,逼得祖母拿大针守在窗纸后边吓唬,这成了她深刻的童年记忆,日后以不无调侃的语调写进《呼兰河传》。很多读者据此误解萧红幼时受到家庭的虐待,实则祖母也非常爱她。拿大针吓唬爱捅窗纸的孩子,是当时东北老太太常用的方法。电影将这一情节改为萧红初中毕业后,因执意继续到北平读高中而与父母一边争执一边捅窗纸,本意大概为了表现其倔强。要知道,萧红初中毕业也就是离家出走北平的1930年,虚岁二十。一个20岁的大姑娘一边跟继母说话,一边捅窗纸,该是多做作。

    其三,1932年哈尔滨的大洪水让被困差点被卖圈楼的萧红,好不容易被难民船从二楼窗户救出,与萧军错过。影片改为二萧与大水淹没的街道上相遇,也还可以接受,如此一改,可以有煽情的机会。但是,萧红在船上因为怕与萧军错过,又大喊大叫地要回旅馆,就显得不合情理了。她越挣扎,越让人觉得做作。要知道,她是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不是放出来的。

    其四,二萧同居后,萧军第一次情感出轨的对象是一个叫陈涓的上海姑娘,而不是电影里的女房东。据萧红多篇散文可以看出,二萧安家商市街25号期间,房东三小姐确实对萧军爱慕之意。二萧哈尔滨时期的朋友,解放后去台的作家孙陵日后撰文提及,二萧的房东三小姐名叫王丽,姿色出众、俄语流利,是在哈尔滨大出风头的时尚女子。电影里将萧军与陈涓的故事嫁接在一个房东身上,明显不合适。因为陈涓老家上海,所以日后二萧到上海后,陈涓回上海省亲,与萧军发生了后续情感纠葛,给萧红以巨大伤害,才导致萧红的东京之旅。这个人物直接关涉到后续的故事,这样改动我不知道有什么必要。

    其五,萧红第一次与端木蕻良相识是在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在胡风为创办一个大型文学刊物而召集的作家座谈会上。据端木回忆,现代文学名刊《七月》的名字,就来自萧红在这次座谈会上的提议。影片让端木出现在1937年1月萧红从东京回上海,码头迎接的一众人里。

    其六,萧红关于“文艺咖啡室”的畅想,发生在1938年夏天在汉口“文协”等船,与孔罗荪、李声韵等人在一起坐聊时。跟端木、骆宾基、萧军都没有任何关系。

    其七,港战爆发后,日军于1941年12月28日举行“ 入城仪式”,正式接管香港。1942年1月12日萧红住进停战后开始接纳病人的养和私人医院,确诊为喉部结瘤需要手术。求医心切的萧红执意遵从医生意见,术后发现误诊。于1月18日中午转至玛丽医院。下午2时,在玛丽医院手术室医生给萧红安装了喉口呼吸铜管。因没有气流经过声带萧红不能说话只能用纸笔跟骆宾基、端木交流。偶尔,因为痰液阻塞铜管可以说几句话,不可能如影片那样长篇大论地对骆宾基和端木交待后事。电影完全无视萧红生命最后不能说话这一事实。

    其八, 关于骆宾基与萧红的恋情,电影《萧红》完全坐实,也没有根据。以目前资料所见,唯一爆出此料的是台湾作家孙陵。在其所著《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一书《骆宾基》专章记述萧红死后,骆和端木到桂林由其提供住处。一天,两人突发激烈争吵,孙陵劝架过程中,骆对他说,萧红逝前对其表示过爱意。孙陵描述当时的情景:“他(骆宾基──笔者)很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说:‘是真的!她(萧红──笔者)说她爱我!’”。孙陵去台后,出于政治立场的偏见,对当年留在大陆的三十年代作家的回忆,多用语刻薄,很多事实不尽可信。而且,骆宾基对此说有明确回应,说他和萧红之间除了出于朋友道义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情谊。孙陵之说,是多重转述的“孤证”,应该存疑为妥,而不应该如此贸然坐实,更不用说肆意渲染。

    其九,骆宾基1917年生人,比萧红小六岁,而且与萧红弟弟相识,萧红将其看作弟弟张秀珂的朋友,当时在文坛上已经有一定影响,1939年就出版了比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绝对不至于对萧红崇敬到张口闭口称“先生”的地步。对女性称“先生”是非常庄严的场合。电影如此处理,显得矫情。

    其十,电影对端木蕻良的塑造是最大的败笔,将其塑造成一个讨女人喜欢,心灵猥琐的男人。要知道,端木蕻良出身富贵之家,是清华大学历史系高才生,生性孤傲,才华横溢。如此塑造,完全不顾事实。

    二、噱头与票房焦虑

    如果说以上这些与史实的出入,或许出于编导的疏忽,或许出于剧情改编的方便,只是显示其对萧红认知的不专业,还不至于让人产生恶感。然而,影片那些明显因为票房焦虑而刻意制造的噱头,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对电影心生恶心感。而噱头的制造可谓用心良苦。略举几例。

    其一,1928年寒假期间,萧红由六叔保媒、父亲作主,许配给汪恩甲。两家正式订下婚约,等她初中毕业再约定婚期。一开始萧红对这门婚事并未表示任何异议。可能一来与她当时的交际面还比较狭窄;二来,实际上她也比较满意汪恩甲,除对方受过良好的新式教育,拥有比较体面的职业外,据见过汪恩甲本人的萧红小姨梁静芝晚年回忆,小伙子“也算相貌堂堂”。订婚后,萧红与汪往来密切,除见面外,也经常通信,还给他织过毛衣传达爱意。不久,汪父过世,在继母带领下,萧红到顾乡屯参加丧礼。没过门的儿媳居然为公公戴“重孝”,萧红因此广获好评,汪家赏钱二百。

    萧红后来对汪不满,是发现其纨绔习气,抽大烟恶习以及表兄陆哲舜的出现。1932年5月的一天,汪离开东兴顺旅馆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从此音讯杳无,人间蒸发。汪恩甲此次外出,多年来在萧红研究者中存有多种说法,多半倾向于为了筹钱还债。而他一去不返,绝大多数萧红研究者认为是为了逃避债务,故意借口筹钱,丢下重孕在身的女人弃之不顾。多年来他一直背负着“无耻”、“负心”的恶谥。

    汪恩甲何以抛下大腹便便的女人和腹中骨肉一去不返,并再也无人知其下落,是萧红研究中最令人沮丧的迷案。关于这方面的材料至今仍是一片空白。近年,据说曹革成先生已经探访到汪恩甲后人,并获得了一些信息。他是否故意抛弃萧红,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应另当别论。

    值得注意的是,萧红在一些自述文章中谈人(即便自己的父母)说事(被困东兴顺旅馆)真率、坦荡,可信度极高。但关于汪恩甲,在其著作、信件中却找不到只言片语,哪怕影射的话亦不可见。爱憎分明如萧红,如果汪恩甲真是始乱终弃,她不可能在文字里没有丝毫的情绪流露。这从另一侧面表明,萧红对汪的态度,远非人们所想象的基于对方始乱终弃的怨恨那么简单。然而,汪恩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只有萧红自己最清楚,她一向对此讳莫如深,外人也就更是不得而知。

    电影为了将汪负面化,特意设计汪强奸萧红的场景,让女演员露出胸衣,赚赚眼球。要知道,两人交往不是一天两天,且已有婚约,汪恩甲犯得着特地跑到北京强奸她吗?

    其二,与汪对萧红的强奸相反,萧红、萧军同居一段时间之后,电影里刻意有一场在雪地激情野合。本意为了吸引眼球,但是尺度又不大,如果发展到肉搏,我想长江以南的观众或许可以满足一场好奇。要知道当时的黑龙江是很冷的,见此情景,影院里有人调侃道:“两个孩子也不怕作病”。导演对东北人的激情可能太具想象力了。

    其三,电影《萧红》最大的噱头自然体现在萧红与鲁迅的关系上。那一份暧昧的制造真可谓用心良苦而刻毒。

    1934年11月2日,二萧到上海之后,与鲁迅建立书信联系,迫切要求与之见面。鲁迅于1934年11月27日写信答应二萧请求,约定在内山书店见面,并告知乘车路线。因信同时写给二萧,所以信头称呼是:



        先生

     吟

    对此,电影《萧红》的场景设计,让萧红扮演者轻声读出这封短信内容,但信头故意读为:“刘先生、吟”。

    20世纪70年代末,萧军将鲁迅给他和萧红的书信整理注释,并结集为《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一书,内收鲁迅给二萧书信53通。其中,19通以二萧为共同受信人,单独致萧军33通,单独写给萧红的信只有1封。这封开头称呼为“悄吟太太”,写于1935年3月17日的信,不过寥寥数语,告知来信和两稿收到,以及海婴因脚被沸水烫伤,一时不能来寓中看望,如此而已。从行文语气可以分明看出鲁迅单独与萧红书信交往时,极为明显的距离感。这种距离,除信头和语气外,更体现在“等他(海婴)能走路,我们再来看您罢”中敬语“您”的使用上。

    关于称呼,鲁迅致二萧信,或单独致萧红信的称呼大致有:悄先生、吟先生、吟兄、悄吟先生、悄吟兄、悄吟太太等;在致二萧信或单独致萧军信提及萧红,一般称为“悄吟太太”,最具玩笑的口吻也只是“吟太太”,绝对不会有“吟”出现。电影里的场景设计,明显是以现有材料,别出心裁地误导观众,传递别样信息,给观众以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似是而非的噱头制造得实在有些“阴毒”。

    其四,关于鲁迅与萧红书房那场对话。

    1936年初春,陈涓回上海省亲,萧军旧情重燃,直至5月1日陈离开上海。这一过程中及其后,萧红深受伤害,心情苦闷,无处可去,经常呆在鲁迅寓中。而此时,鲁迅病重,6月5日以后,连写了几十年的日记也被迫中断。萧红7月17日离开上海去东京之前,鲁迅应该不可能与萧红就其情感苦闷而谈话。因而,电影里在鲁迅书房,鲁迅单独面对萧红,对二萧情感关系与分析,是不可能的。而且这样的话题不可能出自鲁迅之口。

    1946年7月1日,许广平在《追忆萧红》(《文艺复兴》第1卷第6期)一文中清晰谈到她和鲁迅与朋友相处的原则:“在多时的习惯,养成我们不爱追求别人生活过程的小小经历,除非他们自己报道出来,否则我们绝不会探讨的,就是连住处也从不打听一下。就这样,我们和萧红先生成了时常见面的朋友了,也还是不甚了然的”。这表明鲁迅夫妇与无论多么亲近的朋友交往,还是刻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而萧红又是那种极其不愿意谈论自己的人,更不用说如此私密的情感。对此,许广平在文章里也有非常明确的叙述。

    所以,鲁迅就二萧情感危机的对话,完全出于臆造。更重要的是,出自鲁迅之口的那几句台词,是1978年萧军注释萧红自东京写给他的第七信时的话,原文为:“太靠近了,就要彼此刺得发痛(因为彼此身上全有刺);远了又感到孤单(这可能是鲁迅先生说过或写过的,也记不确了)”。编剧可能依据萧军原文后半句括号里的话而生发,移到鲁迅身上。但萧军原文括号里突兀而莫名其妙的话,没有说明具体语境,且自己也拿不准,更不知道是否是鲁迅就二萧的关系而发的评论。最起码,电影这么想象极其武断。

    其五,关于《生死场》序言的对话。

    关于《生死场》序言,鲁迅并非在家中交给萧红,而是让胡风带给她的。因而,也就不会有他们在鲁迅家客厅见面的情形,更不会有鲁迅以“怎么谢”来回应萧红的“谢谢先生”。如此让人惊掉下巴的对白,电影大约是想传达鲁迅的风趣,但抑或是今人低俗想象的惯性使然。当然,影片在这一场景里稍后故意补上一句“那就帮我们包饺子吧”来掩饰,但是,制造噱头的动机非常明显,暧昧的效果倒无疑是到达了。

    其六,关于骆宾基给萧红挠痒。电影里这个场景的虚构,可能编导自己都觉得有些低俗,连忙通过萧红之口让这个日常举动,上升到哲学高度。萧红在享受一个对其表达爱意的男人的挠痒而产生的舒服时,感慨地说“不是每件事都是自己能做的,比如挠痒”。场景配合台词,真是酸、俗之至。

     

    三、如何看待鲁迅与萧红

     

    关于鲁迅与萧红之间的暧昧联想,由来已久。电影如此导引观众,可谓用心良苦。其实,萧红与鲁迅之间并非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

    在萧红短促而悲剧的一生中,祖父是其情感的巨大慰藉与支撑,亦是其情感世界里最为重要的男人。她认为,“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1936年12月12日,萧红在东京应邀撰写的一篇自述文章中,仍念念不忘祖父给予自己的巨大影响: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这篇题为“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短文,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外在机缘促成萧红在异国独自面对自我时的一份深刻的人生检视。此时,她已然成名,且能够理性面对苦难和遭际。东京数月独处,实际上是萧红人生的一个转捩,常常独自面对自我的检省,让她对人、事有了属于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在她,祖父显然是“温暖”和“爱”代指,令其对人生生成新的认知,亦是激发其人生追求的动力之源。

    不容忽视的是,萧红将对于祖父的这样一份重大而特殊的情感取向亦比之于鲁迅。如果说萧红与鲁迅之间关系“不一般”,这倒真是一种极其“不一般”准亲情关系。萧红一生遭遇了父亲、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等一系列男性,这些男性在抚养她、爱她、拯救她、接纳她的同时,更伤害她。但祖父和鲁迅却独具别样意义。某种意义上,是他们让萧红真切感受到了人世间的美好与尊严。综观萧红一生,幼年和祖父在一起,还有成年与鲁迅的交往,是少有的两段幸福时光──后花园里的自由无虑和上海滩立地成名的荣光。如果说祖父给了她“温暖”,那么鲁迅给了她“尊严”。

    萧红对鲁迅所存有的这份准亲情的情感,在周围朋友的叙述里,有非常清晰的表述。只是那些一心要对他们作绯闻想象的人们对此视而不见。1937年4、5月间,萧红独自北平访友以疗心灵伤痛,其间,与当年北平求学时的知友李洁吾曾经谈起鲁迅之于自己的这种特殊的亲情比拟。据李洁吾回忆:

    1937年,她从上海来北京看我的时候,偶然之间我们又谈到了父亲。我说:“鲁迅先生待你们,真像慈父一般哪!”廼莹马上就说:“不对!应该说像祖父一样。没有那么好的父亲!”

    自东京返沪,鲁迅已逝,萧红第一次拜谒墓地回来,深情难遏,写下《拜墓》一诗。除了抒发自己沉痛的心情,萧红更传达出自己对鲁迅的理解和认知,写下诸如“我哭着你/不是哭你/而是哭着正义”;“你的死/总觉得是带走了正义/虽然正义并不能被人带走”这样的诗句。正如从祖父那里,萧红感受到了“爱”和“温暖”,并对之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而从鲁迅身上他除了获得一份有如祖父般的温情外,还看到了什么是正义,并在鲁迅导引下同样对正义进行着不懈的追求。在精神层面,鲁迅之于萧红是“父”的代偿。祖父、鲁迅就这样支撑着萧红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因着这层非同寻常的关系,萧红对鲁迅确实怀有一份独特的认知。

    而正是萧红对鲁迅存在这种祖父般的情感比拟,让她日后对鲁迅的观照,完全出之于亲情视角。1939年10月,在鲁迅逝世三周年之际,萧红终于抱病完成纪念鲁迅系列文字,并结集为一本小册子,取名《回忆鲁迅先生》,次年7月由重庆妇女生活出版社初版。在这本书里,萧红观照鲁迅的亲情视角,体现在,她摒弃了通常纪念鲁迅文字的宏大叙事立场,而以日常琐碎的叙述,活脱脱地呈现出一个“人间鲁迅”,没有丝毫神化、距离化鲁迅的倾向。而这亦可看作萧红彰显自身独立人格立场的表现,面对文化巨人,只有爱与敬但绝不匍匐于伟人脚下。正因如此,《回忆鲁迅先生》可以说是关于鲁迅生活最为原生态的叙述,保留了许多对于认知鲁迅来说,极为重要的资料。

    很显然,亲情视角和独立人格,让萧红对鲁迅的叙述,成了一部散文经典。鲁迅逝后,对这位文化巨匠的回忆文字可谓汗牛充栋,但大多出之于仰视和崇拜,也就忽视了鲁迅作为普通人的细节。一个缺少细节的形象,自然无法生动。正如陈丹青感慨:“我常会嫉妒那些真正的和鲁迅认识的人,同时又讨厌他们,因为他们的回忆文字很少描述关于鲁迅的细节,或者描述得一点都不好──除了极稀罕的几篇,譬如萧红女士的回忆”。

    不得不说,影片《萧红》对萧红与鲁迅关系的想象,显得恶俗。看不出庄严与敬畏。内在根源还是导演因票房焦虑而对观众刻意迎合,但是观众是否买账却是另说。

     

    四、成本与诚意

     

    再回到电影本身。谈电影专业知识,我自然没有资格。但是,俗话说“没吃大猪肉,难道没看过大猪走路?”中外优秀的传记电影还是看过许多,稍早的如《她比烟花寂寞》,眼前如《林肯》还有与《萧红》同期上映的《铁娘子》。看看人家如何看待史实与虚构,看看人家如何打动观众,更看看人家如何赢得口碑与票房。近年,中国观众在西方电影的调教下,欣赏电影的能力毫无疑问提高了。导演与观众之间存在一种博弈。导演拍片是否有诚意,其实逃不过观众的眼睛。只是一些导演总还是把观众当傻子耍。

    粗心观众也会发现电影《萧红》大量场景都是冬天。为了拍摄方便,甚至罔顾事实。萧红离家出走,追随姑表兄陆哲舜到北平读书是在1930年夏秋之间;而二萧离开哈尔滨取道大连前往青岛是在1934年6月12日。电影的场景都是冬天。如此曲解事实的改动,动机自然是为了节省成本,在一个季节,一个地方拍完所有场景或许对主创团队来说才痛快。

    在我看来,电影《萧红》唯一能够拿出来说说的,似乎就是摄影师镜头下的几张雪景。其实,拍摄当年黑龙江很少下雪,也没有拍到像样子的雪景。观众进电影院花钱肯定不是为了看那几张所谓唯美的幻灯片。况且,龙江之美,夏天有田野厚绿之美,秋天有山川缤纷之美,可取之处甚多。舍不得搭布景,连商业度假区,位于哈尔滨市郊的伏尔加庄园也作为取景地。伏尔加庄园主人,据说是一个有哈尔滨情结的上海知青,在园区里按一比一的比例复制了哈尔滨人记忆中的喇嘛台,影片对伏尔加庄园里崭新的喇嘛台不做任何处理,就让这荒郊野地的教堂出现在影片里,让人们想象那是哈尔滨30年代的大直街,二萧以之为背景,在那里一人弹着曼陀铃,一人敲着手鼓手舞足蹈(注意这两件道具,让二萧看起来像两个流浪的维吾尔人)。真是造作之极。当然,会又有人说,这是文艺片的虚构。

    电影《萧红》据称投资2500万,而整部影片连室外场景都不多,大量室内情景,加以配上独白、旁白的幻灯片,我不知道除了那场水淹街道的戏,花钱的地方在那里。既然,似乎不是钱的问题,那就是导演是否有诚意来进行这一场影像叙述了。

    电影靠着大量旁白生硬推进故事,相应出现大量过场场景,叙事支离破碎,如果不是导演影像叙述的无能;那就是对这场拍摄无心恋战,敷衍了事。而那几张幻灯片和煽情的旁白、独白,迷惑了一般观众的眼睛,大呼唯美、感动。

    关于电影《萧红》与黑龙江,我想说的是,这部由黑龙江主体投资、黑龙江人编剧、黑龙江藉主演,叙述黑龙江作家一生,当然主要也是黑龙江人看的电影(事实上,票房说明了一切,连上海都只放了两场,很多地方连“一日游”都没有就下线了),导演如此敷衍的态度,让我这个在黑龙江工作的人,多少有一点受伤害。老实说,在导演看来,黑龙江人似乎没怎么看过电影。

    我此前说过电影《萧红》主要问题不在于是否尊重史实,而在于因票房焦虑而立意猥琐。冯小刚《一九四二》亦被人批评不符合史实,但是,起码人们看出了导演观照苦难的诚意,因而,他还是赢得更多人的尊敬。电影《萧红》即便导演如此迎合观众,票房焦虑还是让他没有票房。据报道,截止本周五,《萧红》总票房才150万,对比庞大的投资,实在够让人焦虑的。这也说明,观众已经不再幼稚。至于,有人夸赞宋佳的表演如何精彩,我想说的是,导演对萧红理解平庸,演员越是敬业,所得效果自然越发适得其反。作为哈尔滨藉演员,并声称如何喜爱萧红,我很好奇地想知道,当她表演一边捅窗纸一边跟继母说话这一场景时,是否有过一丝质疑?

    据我所知,以影像叙述萧红的一生,是很多文化人的梦想。我此前说过萧红是绝佳的影视题材。之所以如此说,就因为萧红短促一生太过精彩、戏剧化,根本不用去“编”。但要拍好,前提对萧红要有一份理解,自然也是对女性苦难的理解。不错,萧红与萧军同居时,怀着汪恩甲的孩子;跟端木蕻良结婚时,怀着萧军的孩子。但是,还原一个女人的生存处境,这不应成为吸引眼球的噱头,而是一个伟大女性的苦难。萧红所接触的男人,如萧军的豪霸,端木的些许懦弱,都极其富有张力,具有很大的开掘空间,可以表现出人性的晦暗与光彩。萧红本人同样具有丰富的多面,执著、任性,想独立又不得不倚靠男性的无奈等等。正如《萧红》上映后,导演面对对萧红没有了解的观众谈到,影片里的故事,像小说一样,但都真实发生过。殊不知,正如诗人桑克所言,这是一部“似是而非的电影”。

    有人说“专家”与影片主创之间永难调和,“专家”以学理制约编导的创造等等,我以为其实不然,只要大家有一份诚意就很容易达成一致。电影《萧红》在我看来,其失败在于毫无诚意,那么矫揉造作,敷衍潦草,消费逝者苦难,引起关注萧红的人们的批评,赢得票房惨淡,自是必然。
    【详细】
  • 632710216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