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与狼共舞
与狼共舞
全36集
类型:
谍战
主演:
傅程鹏
程愫
侯梦莎
句号
地区:
中国大陆
年代:
1990
梁海棠
乔燕
周方淮
曾诚
余汉群
推荐首页
演员表
影评
剧照海报
播出时间
主题曲
新闻花絮
剧情介绍
与狼共舞
影评
檀柒
2010/1/11 14:09:15
与狼共舞,与自然共舞,与文化共舞
1.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一定是曾经被表达过的。
1990年,导演凯文·科斯特纳拍摄了一部讲述美国士兵与印第安苏族之间故事的电影,电影名字叫做《与狼共舞》。
1994年,导演兼编剧詹姆斯·卡梅隆,写下了一个简单的82页的剧本,讲述了一个外星球上的纳美人与地球人之间的故事。十几年后的今天,这部电影轰轰烈烈在全世界上映,各大电影院火爆无比,一票难求。没错,就是《阿凡达》。
几天前,我去电影院里看了《阿凡达》,IMAX的票肯定是买不上的,就连3D的厅也都爆满,无奈下选择了2D先过过眼瘾。然而即便是2D版本,这部电影的特效和视觉效果依旧令人惊叹无比,整个观影过程后我基本上都处于眼神冒着精光嘴巴微张四肢轻颤的轻微癫痫状态。
一直到出了影院,经过两三天的平复情绪后,再回过头回忆《阿凡达》的剧情,才惊觉,《阿凡达》完全是变种的《与狼共舞》。
《与狼共舞》的背景是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当时在美洲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南北方的外来殖民者和移民者手持枪炮,互相争夺着土地和资源,而居住着大量土著印第安人的西部地区,也成为了南部的奴隶主和北部的土地投机商们觊觎的目标。美国西方大开发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和屠杀史。电影中的苏族,亦称达科他人(Dakota),属于大平原印第安人(Plains Indians)。苏族人天生擅长驾驭马匹,是马背上的民族。由于苏族人的善战、勇猛及不肯屈服,苏族也称为了美国政府讨伐追杀的对象,最终整个民族在遭到覆灭式的沉重打击后,不得不被迫于政府签下协议,放弃世代居住的土地。
邓巴作为一名美国军官,本来处于与苏族对立的位置上,但经过长期的相处后,他慢慢了解到苏族人善良、真诚的天性,同时,苏族人对自由的向往、对力量的崇拜又打动了邓巴的内心,他开始接受这些异族人,并逐渐成为了苏族的一员。邓巴与苏族女人之间的爱情,发生得自然而然,是文明和原始之间的一次美妙的亲吻。
说到这其实已经再明显不过。《阿凡达》中的纳美人相当于苏族人,杰克·萨利是另一个邓巴,地球侵略者是美国政府和军队,而纳美族的部落结构,和苏族人的不无二致,就连纳美族的勇士,也都可以在《与》中找到原型,即苏族勇士“风中散发”。
《阿凡达》中所有试图表达的内容,试图宣扬的主题,可以说凯文·科斯特纳在《与狼共舞》中早就明明白白踏踏实实说了个透,唯一不同的是,卡梅隆把故事一股脑搬到了光怪陆离的外星球上,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大团圆结尾,让大家享受完视觉盛宴后,面带笑容眼神迷离做梦一般地走出影院。不过我丝毫没有贬低《阿凡达》的意思,作为一部电影,它的视觉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划时代的地步,同时它的故事里包含了友爱、和平、共存、环保等等主题,节奏感也极强,从头到尾无冷场,无大的BUG,无雷点,无烂俗的煽情,无狗血的拖沓,实在已经足够完美。
好了,关于《阿》和《与》的比对到此为止,这不是我的重点。回到《与狼共舞》这部电影上。
2.等级始终是存在的。
生物学上,最早的单细胞生物结构都是相同的,但随着地球的运转,地质条件水源条件等等各种条件的约束下,单细胞生物获得的能量不再等同,获取能量更多的,获取能量的方式在进化中变得更加高级,随之在进化树上爬到更高的位置,以下级食物链上的生物为食。
经济学开篇就讲,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即所谓的稀缺性。经济学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更好地满足人们无限的需要。跳开经济学的范畴,欲望无限和资源有限也是人类学上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一切等级制度的产生都源于这一点。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资源产生了不均,从而私有制诞生,而私有制正是等级制度的起点。
但人类与动物不同的是,动物在自然界中争取资源以保障自身的生存,而人类在社会化的生存环境中,争夺资源的对象成为了自己的同胞,因而不得不自相残杀,依附强者,欺凌弱者。侵略与征服,是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不变的主题。胜利者拥有占有资源和分配资源的权力,失败者则被驱逐或是杀死,或是沦为奴隶苦役。
电影中的苏族,作为土著的印第安人,没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也没有先进的工业化技术,却占据着辽阔的土地。因此成为政府虎视眈眈的对象也是情理之中。可以说,在美国政府的眼里,印第安人并非与自己同等的人类,是异族,是低级族群,是生物链下层的群体,是与动物处在同一阶层的。一旦有了等级划分,处在高级地位的人类似乎就拥有了对下属群体肆意操控的权力,有占有权、驱逐权、统领权和生死权。在他们看来,屠杀印第安人,抢占他们的土地,与屠杀一群海豹,割下它们的毛皮做大衣是没有区别的。
等级划分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文化观中等级也是不同的。等级划分的主体群体会自觉把自己置于等级金字塔的上层,因此,对苏族人来说,白人对他们而言是处在等级下层的,即便白人拥有杀伤力巨大的武器,他们依旧认为白人是一群白色的蝗虫,是一群愚蠢的怪物。
总结一句,等级始终存在。而不同的等级认定模式,也是种族分歧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因素。
3.能消融隔阂的,是友善和理解。
文化冲突源自本质价值观的迥异,根深蒂固无法消除,但可以相互理解。《与狼共舞》中,邓巴和踢鸟是消除隔阂和冲突的关键人物。先是好奇,继而互相试探,表示友好,最后在逐渐的相处中了解对方,接受对方,达成协同。
凯文·科斯特纳本着对印第安人的同情和赎罪心态,注重点放在邓巴融入苏族的过程中,我认为这点其实可以挖掘得更深,电影中的邓巴最后舍弃了作为白人的价值观,而全盘接受了苏族人的生活方式,但若要消除文化冲突,单方面的接受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是双方的互相融合。假如苏族人能部分接受邓巴原有的价值观,我想影片的内核可能挖掘会更加有深度一些。(写到后面的时候才想起来,后来踢鸟也学会了英语并与邓巴对谈,也算是苏族人接受白人的一种表现吧,我还是看得不够认真。)
民族主义不应该是条不可逾越的壕沟,也同时也不应是个纯色的大染缸,把其他文化统统洗成自己的本色。正因为民族文化的多元化,这世界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色彩,才会存在各式各样的声音,才会激起形形色色的火花。说到这倒是想起之前的新疆流血事件,我同意一种观点,那就是,如果没有将他们同化成汉族人,而是令起保持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模式,或许冲突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一旦某种力量硬是要把其他民族全都改造成与自己一模一样,总会激化矛盾和冲突。
真正的友善,不是物质上的援助和改善,不是给对方食物和住所让其感激,而是尊重,尊重对方的习俗、生活习惯、行为模式,保持对方的独立和不受干涉,学习彼此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达到共赢。
4.文明不应与自然对抗。
《与狼共舞》中除了史诗般的西部风光,感人至深的邓巴和苏族人之间友谊之外,还有不得不提的一个角色,“两只袜子”。袜子是一匹狼,在邓巴驻守哨所的漫长时间里,它与邓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也为邓巴赢得了漂亮的“与狼共舞”的外号。
姜戎的《狼图腾》中,把狼形容成一种极聪明狡猾且有宗教意义的生物。电影中的袜子,也有图腾式的深刻寓意。袜子具有双重的含义,其一是苏族人的化身(邓巴与袜子建立信任的过程,同时也是与苏族中发展友谊的过程;袜子对邓巴的不离不弃,也象征着苏族人对邓巴的感情),其二是自然和土地的化身。
苏族人对自然是敬畏的,他们猎取野牛纯粹是为了生存,和《狼图腾》中的狼群一样,他们会控制猎杀的数量以保障自然的平衡。而白人对这片土地进行征服时,是忽略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屠杀野牛时的冷酷和贪婪便已证实了这一点,杀害袜子的过程也是如此。袜子的死是一个悲剧的暗示,暗示这片土地最终会沦为所谓的“文明”的牺牲品。
文明不应是杀人犯,不应是屠夫,不应是偷猎者,不应是破坏狂。可在漫长的历史中,高度文明就意味着强大的杀伤力,意味着先进的武器。高度文明需以资源作为基础,资源则需要抢夺,反复恶性循环。
如果文明不能弥补自己的杀戮性格,那我想,大概文明最终也将成为自己的刽子手了。
2926
3394
下一条
上一篇:
人类的末路
下一篇:
关于文明与野蛮的悖论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