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影评

67092099
  • zoozooe
    2014/6/20 10:42:44
    谁陪你度过十年的夏天

    我们在努力成为特别的那一只的时候,我们丢失了自己。没有谁的成长是不用付出代价的,代价一定是你曾经以为永远不变的人和事,因为只有那样,你才会长成你想象中最特别的那个自己。2005年的夏天,领到梦想大学通知书的夏天。那一年的超女总决赛就像一场完美的家庭聚会。围坐在瓜子和西瓜前,我和老爸紧张地盯着屏幕里略嫌局促的张靓颖,顺便鄙视老妈和她喜欢的看上去心机重的何洁。那时候的我们都不知道李宇春为什么那么

    我们在努力成为特别的那一只的时候,我们丢失了自己。没有谁的成长是不用付出代价的,代价一定是你曾经以为永远不变的人和事,因为只有那样,你才会长成你想象中最特别的那个自己。2005年的夏天,领到梦想大学通知书的夏天。那一年的超女总决赛就像一场完美的家庭聚会。围坐在瓜子和西瓜前,我和老爸紧张地盯着屏幕里略嫌局促的张靓颖,顺便鄙视老妈和她喜欢的看上去心机重的何洁。那时候的我们都不知道李宇春为什么那么讨好。十年前,那是一场多么火爆的真人秀啊。2007年的夏天,PK掉很多同学挤过终点的夏天。那一年的快男是一场叫人铭记的姐妹聚会。我和那位让我丧失对大学一切美好憧憬的笔笔的疯狂粉丝一起,吃着辣味鸭脖喝着冰凉啤酒,回忆她那些为笔笔买装备、追演唱会、参加粉丝活动、纹身、那些为了笔笔逃课的上午和下午,一边看着屏幕里简单朴实的陈楚生。也许那是我最爱做梦的年纪,看着流浪歌手气质的他最终夺冠,我们开心的举杯,努力的高兴。那时候我想,我一定要和你们永远留在北京,永远在一起。2009年的夏天,告别的夏天。我以为你们都在,可是你们都选择离开。我遇见了他,我说我爱江映蓉的霸气,他却捂脸说喜欢刘惜君的娇羞。爱我什么,他到现在也说不清楚。2011年的夏天,甜蜜的夏天。两个红本展开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老爸头发已经有些许斑白,他扎上红领带穿笔挺的西装把我亲手交给那个他。我记得那年有个可爱的女孩叫小万,笑起来特别甜。2013年的夏天,升职的夏天。也许我是他们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女人,也许我是她们愿意倾诉秘密的傻大姐。我以为我慢慢地百毒不侵,我以为我可以坚强的像块铁板。那个冠军之夜,独自在客厅看快男总决赛的我,看到春哥和笔笔站在一起的时候,熟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那么多年越来越熟悉的面孔一个一个出现的时候,沙发上的我却哭的像条狗。那时候我想,青春走的好快。四散的姐妹们,我们是否还可以假“青春”的名义在这座城市放肆招摇?2014年的夏天,该是怎样的夏天。或许自己都不知道,超女和快男就这样陪了自己十年。或许自己都不相信,我对超女和快男有这么多的情感记忆。或许,所谓缘分就是那种在忘记边缘出现的东西,当我有幸坐在有快男电影预告片放映的沙龙现场,那些过去的回忆止不住的汹涌而出。也许,回忆是一种私人化的东西,当主持人问谁会愿意为这样一场电影买单的时候,我发现全场居然只有自己的手举得笔直。我不知道别人的青春,我只记得我的十年。电影有时候就是为了带我们找回过去。这部电影里,讲述12个男孩在一个短促的夏天从普通人成长为明星,他们和我们或许都一样,各异的家庭背景,共同面对的陌生环境,莫名的压力和不知所措,悄悄想念的父母,还有在他们的年纪学着与刚刚建立友谊的朋友竞争的惨烈,为了证明情义耍小花招被迎头痛骂的难以接受……他们努力让自己变得有用和特别,他们努力让自己留下来,当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走向更高的台阶,都一定要看着一个朋友转身离开。在聚光灯下,他们流着眼泪从男孩变成男人。所以在最后,李宇春笑着说“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在这里,我们的梦想还在,你们呢”的时候,我还是哭了。我哭的也许是那些最珍贵的、已经消失无数个的夏天。

    【详细】
    67081297
  • Dr希鲁鲁克
    2014/6/19 23:20:20
    这是一个讲述湖南卫视拯救地球的伟大电影
    2013届快男才收官不到一年,湖南卫视便趁热打铁在此刻推出了由十几位快男共同出演的电影《我就是我》。这部电影表面上讲述了几个青春少年在一起唱唱歌,拉拉粉,培养一下基情的故事。但实际情节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在未来,这部电影注定会被永久地载入史册。
     
    要想真正地了解这部电影,我们就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在上古时代,上帝在神界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俩人在伊甸园尽
    2013届快男才收官不到一年,湖南卫视便趁热打铁在此刻推出了由十几位快男共同出演的电影《我就是我》。这部电影表面上讲述了几个青春少年在一起唱唱歌,拉拉粉,培养一下基情的故事。但实际情节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在未来,这部电影注定会被永久地载入史册。
     
    要想真正地了解这部电影,我们就要从很久以前说起。
     
    在上古时代,上帝在神界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俩人在伊甸园尽情啪啪啪,生下了13个娃,前面12个娃都食用了“生命果实”,获得了接近永恒的生命。而第13个娃却食用了禁忌之果——被称作恶魔果实的“智慧果实”。从而被驱逐出了伊甸园,与神界决裂了。
     
    智慧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吃了智慧果实的13娃身体被分裂成了无数的碎片,碎片就变成了凡间的无数人类,而伊甸园的哥哥姐姐,便成了人类口中的“神”。两派之间开始了无穷无尽的争斗……这就是不见载于任何史册的人神大战……
     
    人类是渺小而脆弱的,乍一看,根本不是神的对手,但是一旦团结起来,力量也不容小觑。几次大战下来,双方各有输赢。最近的一次大战,发生在几千年前,人类侥幸获胜,获胜的原因,是因为人类方出现了三个强有力的偶像领导者。现在我们还能从古籍中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不错,他们分别是——释迦牟尼、耶稣、安拉。
     
    人类胜利的结果是,神被暂时封印了起来,人类过上了相对和平的发展道路。然而几千年过去了……古老的神话已被遗忘,过去的偶像已然式微,人类依然相互敌视,互相争斗,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而在地心深处……神的封印已经慢慢腐朽败坏……
     
    但仍然有极少数人还记得这拯救世界的巨大使命,西元二十世纪,伟大的中国湖南,出现了一个以拯救人类为己任的超级神秘组织——“湖南卫视”。看到封印渐渐腐朽,湖南卫视台长就想凭借着电视等现代传媒的发展,创造新的偶像,从而汲取中国人的力量,集中到湖南卫视的电视塔上,形成元气弹(跟龙珠的原理很像,但是完全不一样,龙珠是瞎编的),从而加固神的封印。这位伟大的台长就是……I don’t know、don’t matter、don’t care,姑且用碇源堂来称呼他。
     
    湖南,其实是12神之一的封印之地,借着神之气息的影响,曾出现过毛泽东等接近神的偶像,率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富强……
     
    于是,从2004年开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开始了,相当一部分中国人都参与了进去。这是一场全民的狂欢,团结起来的力量几乎可以弑神。其中,贡献力量最大的,是中国千千万万的花季少女。随着年龄增长,智慧会让人头脑过于杂乱,从而令能量不纯。而千千万万的花季少女没有太多智慧,思想纯洁得简直——令神无法直视。她们的力量才是对抗神之力的主要来源……
     
    不错,从第一届超女快男开始,湖南台就成了中国的救世主,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陈楚生、张杰、魏晨……一个个从湖南卫视走出的天皇巨星,成了这场战争中的大将。而他们千千万万的粉丝就是地球人不屈的脊梁,狂热的崇拜释放出的能量被通过电视收集起来,加固着神之封印……
     
    然而,偶像的光辉会逐渐淡去,随着年轻人智商的增高,能量也会逐渐不纯洁。所以,新的偶像无时无刻不被需要着,以便吸引新的花季少女……
     
    以上,电影背景介绍完毕。
     
    电影内容:西元2013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年们:碇真治*晨宇,欧豪*明日香、白举纲*丽……等几十位少年,肩负起了号召花季少女们的纯洁之力,压制神之封印的伟大使命。十几位少年之间既是朋友又是对手,残酷的淘汰赛制,只是因为只有三个人才有资格驾驶eva初号机二号机三号机……
     
    我们看到了少年们的基情和懵懂,看到了失败和坚强,看到了青春和迷茫。芒果台也承受着全国观众的误解和诋毁……但是为了拯救地球,他们义无反顾,对少年们的训练近乎残酷,只为了精益求精,能吸引到更多的能量……
     
    故事的主角碇真治*晨宇从小缺少母爱,个性软弱,典型的中二病少年,但是靠着出色的音乐才华和其他人的帮助,一步步地坚强了起来,勇于承担责任,成为了新一代的救世主……

    欧豪*明日香代表了青春和活力,其炫酷的外表,对于没有内涵需求的少女是相当致命的。那狂拽酷霸的rap和舞姿,简直和eva二号机同步率爆表。有效地解决了华晨宇驾驶的eva初号机前置摄像头像素过低的缺点。

    白举纲*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宁桓宇*丽,于恬*丽,张阳阳*丽,饶威*丽,左立*遗精男*丽……他们都是基于克隆技术上的eva三号机备胎驾驶员,这可以解释大家为啥都唱歌唱得这么好。(说我抄袭凌波丽的人,你们的想像力实在是太丰富了吧,凌波丽长得都一样而本片中的主人公们相貌明显不同)

    虽然在片中,我们没有看到少年们和神们直接战斗的画面,但我们还是能体会到现场的腥风血雨,每次短信投票,现场投票,微博拉粉丝,都能让湖南卫视能量收集器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那就是元气蛋!跟傻死布欧的那个不太一样。
     
    电影的结尾,历代eva驾驶员——尤其是初代eva驾驶员李宇春、周笔畅等人也纷纷出场大合唱。场面甚是感人。你们造吗,这个场景不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刚过去的2012不是玛雅人的无稽之谈,2012年是12神复苏的时间,但是由于湖南卫视十年来坚持不屑的努力,再次给封印注入了无比强大的力量。人类又可以保100年平安……
     
    所以这部电影讲述了湖南卫视保卫地球的伟大故事,每个地球人都应该带好纸巾观赏,不看不是地球人。
    【详细】
    67072392
  • 齐葩
    2014/6/19 20:17:48
    原来这是一部并不太粗糙的青春残酷物语
    陪朋友去看这部电影,据说因为粉丝的原因一票难求,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里看了一趟,想着没事儿吐吐槽也是好的,或者身临其境围观下脑残粉们的盛况也算是难得的人生体验。
    因为贪吃迟到了十分钟,错过了开头,没想到这错过的十分钟成为走出影院后还意犹未尽的遗憾。
    为什么会想坐下来写这篇评论,大概也是处于对预先的偏见中那点儿不尊重的补偿,它不太像是我预期中的圈钱粉丝电影,更像是为了纪念十年选秀的辉
    陪朋友去看这部电影,据说因为粉丝的原因一票难求,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里看了一趟,想着没事儿吐吐槽也是好的,或者身临其境围观下脑残粉们的盛况也算是难得的人生体验。
    因为贪吃迟到了十分钟,错过了开头,没想到这错过的十分钟成为走出影院后还意犹未尽的遗憾。
    为什么会想坐下来写这篇评论,大概也是处于对预先的偏见中那点儿不尊重的补偿,它不太像是我预期中的圈钱粉丝电影,更像是为了纪念十年选秀的辉煌历史,在这个节点,通过对这一届备受争议的比赛的记录,做一场体面的自我总结和百感交集的自我表达。
    青春,我开始并不这么觉得,每个孩子在权威的压抑下挣扎、爆发、熄灭、再挣扎,看到他们乖乖站成一排被导演教训、被老师教训面色凝重一声不吭,有一个情节,貌似是两个踢馆选手走了之后,导演在办公室训人,五个孩子乖乖站成一排,像做错事被罚站的学生,导演骂于田,“你唱得太差了,你自己说说你唱得是什么鬼东西……难道你每次都要靠华晨宇的粉丝保你晋级么?!”(哎哟妈呀,这骂人的模式句式太熟悉了,瞬间心疼这俩孩子啊~~)在受到挫折后默默落泪,在残酷的规则里全力又无力的坚持着自己,我才觉得,对啊,好像这真的是青春,我们在年少气盛的时候,有这么多能量挥霍,有这么多宝贵而真实的情绪,有这么多热泪盈眶的时刻,我们尚能感觉到自己,尚能感觉未来未知的光芒,我们一无所有又充满希望,对啊,这确是青春。
    其实节目的权力和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也象征了这社会的控制,它掌握着你的命运,会束缚你的行为,而面对这些,有的决定挺直腰板抗争到底,有的迂回妥协,在保留自己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和解,华晨宇说,我无法改变这个世界,那我就改变自己吧,但他所谓的改变很有意思,并不是把自己包装成讨人喜欢的样子曲意迎合,而是把每件事情都当做自己喜欢做的,让自己在妥协的过程中依然享有内心的自由和尊严,这倒颇有点儿大隐隐于市的修养了,如果他真的能做到,那我觉得,我的确要佩服这个孩子的人生哲学。
    旁边有姑娘为了兄弟情尖叫落泪,我倒觉得还好,在封闭的环境中,个体的脆弱会产生抱团取暖的本能,人因为无力而寻找依靠,因此不用猜测也能想到他们的感情一定很好,想起我9岁的时候一个人在外面求学,也是这样全封闭似的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友情仿佛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帮我缓和对陌生的恐惧,对自我的怀疑,和对亲人的思念。但在水池边的嬉戏却让我心头一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纵使在高压之下,这纯真的天性总会见缝插针的释放,你看你们笑得多干净,可是这样的笑,还能保持多久呢?(唉,此处欲落泪,一定是因为弹吉他的少年歌声太柔软。)
    这时候我才惊觉,对啊,所有的美好,都因为青春的短暂,而显得残酷,为什么我在这轻松的节奏中总时常感到压抑和伤感,因为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曾经在成长这条路上的那个小孩,活泼的脚步慢慢被套上枷锁,在挣扎的鲜血中,笑与泪都被风干,小孩终于长成了现在乖巧懂事麻木不仁的我。
    3个月的磨练,最后一刻的绽放,华晨宇一直缺席的父亲终于来到现场,他收起了一直以来随意呆萌的笑,彩排时侧台的他眼神里满满是无措和惊慌,采访中声乐老师用温柔的台湾腔说,其实他来到这个舞台上只为了一件事情,就是向他的父亲证明,它是一个值得人爱的小孩,回想起之前他全程微笑目送兄弟们父母离开后渐渐收拢回归落寞的眼神,妈呀,一直泪点颇高的我居然留下了华丽丽的猫尿,我才不会说此刻实在太感同身受这种没有腔调的话!!
    不得不承认,到最后,我非常没面子的被感动了,所有点到则止的煽情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把我的偏见融化了,这些在娱乐工业里身不由己却努力坚持着微弱的自我的孩子们,我祝福你们。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纪录片,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一夜成名的选秀是个很好的题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信息量过大素材太多,有些地方感觉没太看明白,可能因为不太熟悉赛制流程吧,挺可惜的,影片中有很多打断叙事的写意镜头,作为人物塑造和内心独白的补充,想起以前大学的时候,导师是个业内颇有名气的独立纪录片导演,我问他,纪录片里可以有主观抒情的段落作为自我表达的途径么?他说,其实纪录片没有特定的格式和规范,而看你是否有情怀,起码,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创作者的诚意,仅此一点,便值得我尊重。
    PS.做电视真他妈苦啊,看到那个胖胖的导演哭着说,做这个节目太苦了,简直恨不得跑上去跟她抱头痛哭,唉,为同行点赞!
    【详细】
    67071815
  • 唐书钰
    2014/6/19 18:22:01
    致他们的黄金青春
    夕阳是很美的,最美的是在夕阳的映衬下世上的一切都镀了层金,在这金色的印记背后隐藏着的则是真实。
     
    《我就是我》的片头里华晨宇、欧豪和白举纲面对着阳光的背面只是三个黑漆漆的影子,影子里是什么呢?是他们说出的豪言壮语?是他们积累的粉丝数量?还是他们日渐强大的内心实力?
     
    其实只是他们的青春而已。
     
    选秀节目刚开始的时候打出的口号是
    夕阳是很美的,最美的是在夕阳的映衬下世上的一切都镀了层金,在这金色的印记背后隐藏着的则是真实。
     
    《我就是我》的片头里华晨宇、欧豪和白举纲面对着阳光的背面只是三个黑漆漆的影子,影子里是什么呢?是他们说出的豪言壮语?是他们积累的粉丝数量?还是他们日渐强大的内心实力?
     
    其实只是他们的青春而已。
     
    选秀节目刚开始的时候打出的口号是梦想实现,让每一个有梦的人站在最耀眼的地方,然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为塑造一个举世无双的神;如今的口号则变成了青春成长,总算拥有了选手自己的灵魂,重要的也不再是夺冠,而变成了享受节目的每一天——为此湖南卫视甚至率先启动了真人秀的拍摄模式,几乎24小时拍摄选手们的日常生活。粉丝沉浸在各种小细节、小确幸甚至是小暧昧上,将自己与偶像的距离拉到间隔一个屏幕之间。
     
    但这真的就是他们的青春吗?或者说每一个选秀比赛的人真的就如同节目所表现的那样内心强大正能量吗?
     
    《我就是我》选择将镜头摆向另一边。在强大且不容置疑的比赛推动下,他们的个性无法自由发挥,他热情无法迅速酝酿,他们被迅速的抛到残酷的世界里,充满了疲惫、迷茫——和大多数青年一样。在《我就是我》中一个个闪过的名字,略过的脸庞下,个性被隐藏在庞大的节目制作之中。如果没有看过电视比赛,他们的名字大概只是一记符号罢了。
     
    《快乐男声》的总导演说,比赛就是在两个月内把男孩变为男人的过程。可人生的成长何其复杂,转变怎么可能仅仅以两个月就加以完成?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无论比赛还是真人秀所展现出的始终只能选手最美好的一面,真实被隐藏在巨大的光芒中,好像片头那三个轮廓清晰却黑暗的影子一样,让人看不清。
     
    很多选秀节目在播出之后都会选择拍摄电影,比如《乐火男孩》、《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等等,但这些电影选择的方式都是安排热门选手去扮演他人。《我就是我》则是让男孩子们扮演自己。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很有意思,就是探访留守儿童的时候于湉在签名本上签了欧豪的名字,另一个小朋友看到了也要一个一样的签名。于湉不是欧豪,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都是一样的。每个选秀的歌手,无论人气如何悬殊、外形有何差异,他们都仅仅是一个选手,只有比赛后才能拾回真实的自己,不再是舞台上那个活力无限的少年,也不再被规则束缚作出各种妥协和选择。
     
    华晨宇就是真实个性的代表,爱他者说他呆萌可爱,不爱者说他自私清高。他就是个性与规则对冲的典型,他接受不了有些比赛的规则,却也无法改变赛制。《我就是我》中的导演范立欣也将镜头对准了他,甚至不惜定格镜头去捕捉他脸上细微的情绪变化——他说不能改变这个比赛,就只能改变自己面对比赛的态度;不能展露自己真实的个性,至少不要因为比赛的残酷而改变自己。而他的这种想法无疑也延续到了现在,在《花儿与少年》中对于华晨宇的争议大体也还是来源于此。
     
    而华晨宇双重口碑也恰恰说明,个性与世俗的冲撞确实是青春必须面对的事。《我就是我》中收录了很多比赛之后选手点评的镜头,他们的表情、唱功、行为都要一一被检视。在这样的调教下所有的热血也都变得有些沉重。《我就是我》中最舒缓最美好的片段恰恰是左立在休息时唱歌的片段,大家围坐在泳池旁,留下的只有自己。这个时候的他们丢掉了残酷的比拼,丢掉了世俗的流言蜚语,只有音乐、友谊和关于夏天的回忆,这才是真实的青春,是夕阳下最亮眼的黄金。
     
    【详细】
    67071485
  • arthurlo
    2014/6/19 17:47:00
    《我就是我》——从男孩变成男人
    文/卢杰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梦想过——我就是我。
    但当我们走进社会才发现——那是谎言。
    我不是快乐男声的粉丝,但我是这部电影的粉丝。
    其实,在那年,我跟他们做着同样的事情。
    2013年的夏天,我毕业了,家里人希望我留在广州,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然后像大多数人一样,普普通通的活着,找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结婚、生子,组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普普
    文/卢杰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梦想过——我就是我。
    但当我们走进社会才发现——那是谎言。
    我不是快乐男声的粉丝,但我是这部电影的粉丝。
    其实,在那年,我跟他们做着同样的事情。
    2013年的夏天,我毕业了,家里人希望我留在广州,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然后像大多数人一样,普普通通的活着,找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结婚、生子,组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普普通通到老、到死。
    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我的理想。
    或许,那些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会对像我这样的小辈说——平淡才是真。
    可是,去他妈的平淡,去他妈的普通。我们这年纪的人,除了一腔热血,什么都没有。但那些什么都有的人,偏偏没有着一腔热血。
    为什么要平淡?
    人难道不应该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吗?难道刹那的光辉,不比一直暗淡要好吗?
    在电影开头,其中一位男生问了这么一句:如果不唱歌,你还会做什么?
    唱歌、弹吉他、写歌。不知道,感觉没有了音乐就活不下去。(大意如此)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后半句话是青春的代言。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音乐就活不下去。对于我来说,没有了写作就活不下去。
    所以,我坚决离开了广州,孤身一人跑到北京,成为了一名北漂。
    我羡慕电影中的他们。他们有一场可以参加的歌唱比赛,可以通过比赛让更多人认识他们,知道他们的名字,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印在纸板上,听到成千上万的人呼喊着自己名字。
    只可惜,写作没有,当然,也不应该有。写作需要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这种导致肾上腺素激增的行为对写作是没有益处的。
    只是,谁不想要成名?
    享受鲜花与掌声的包围,大概没有一个年轻人不曾憧憬过这样的场景。
    他们是我们都曾想象过的未来,但电影里,也让我们看到了光鲜背后的泪水与汗水。
    我也同情他们。作为新闻系毕业的学生,深知媒体对公众人物的缠绕。几名未经世事的少年,一下子被推到镁光灯前面,被无数的摄像头笼罩,一言一行都被成千上万的眼睛盯着。稍有不慎,很可能就落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就变得做任何事情都变得畏首畏脑,思前想后。
    这算什么青春?所以,这电影的名字才更加显得意味深长——如何在现代媒体的关注下,做到“我就是我”。
    电影中的一个场景,我记忆尤深。
    其中一个男生说,我们理解你们要拍东西,理解你们要让观众们看到更多。但是,能不能有一个下午,就那么一下午的时间休息一下,让我们玩一下?
    话音低沉,满脸无奈与落寞。
    实际上,这并不是他们仅有的经历。跟我们同龄的人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只是,他们是典型,是代表,是万众瞩目。
    我从广州来了北京,人生路不熟,饮食习惯大相径庭,连说粤语的人都没找到几个。在公司里,是新来的同事,任何事情都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容易做错事情。从学校到社会,不是一段距离,而是一道鸿沟。
    不单是我,也不是单那几个快男,我们每一个刚从学校踏入社会的人都是如此。小心翼翼地在一个新环境底下生活,不敢有半点差池,仿佛周围有无数只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那不仅仅只是在工作上的状态,更是生活中的状态。离家漂泊的人,没有了家庭的庇护,做任何事都得小心翼翼,不许一点的行差踏错。
    作为一个北漂,其中的艰苦更与何人说?时刻怕受骗,小道不敢走;强迫自己改掉生硬带着口音的普通话,拙劣地模仿北京口音,以免遭到莫名的白眼。
    任何事情看起来都比做起来要容易得多得多……
    对于几位男生的晋级过程,电影只是草草描述,因为那不是描述的重点。但就在这草草描述的背后,是由无数我们没能看到的努力与汗水所组成的。
    电影中有两幕,是讲两位男生因为拍VCR受伤的事情。一位是从弹簧床上摔下来,一位是油漆洒到眼睛里面。都是非常危险的意外,很可能一个不小心就变得半身不遂,或者是失明。但是,他们不敢跟家里人说实话,偷偷地瞒了下来。家里人打电话来问,他就告诉家里人,那油漆是假的,根本不会有事。但实际上究竟是如何,大家都能看到。
    我也是。来北京没多久,因为一次意外脚受伤了,一个多月不能走路。但我一句话也不敢跟家人提。不,不只是我,我猜,在北京成千上万的北漂们,全国各地百万千万为了理想而离家远游的青年们。大家都一样。
    这是一个过程,一个成熟的过程,从男孩变成男人的过程。
    在电影中,比赛的导演说了一句话,让他们几个从男孩变成男人。它不仅仅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也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如何从男孩变成男人,就是这部电影所想要展现的。
    从男孩变成男人,就是要学会经受寂寞、就是要学会藏起自己脆弱的一面……
    相比起另外几个综艺节目拍出来的《爸爸去哪儿》电影版、《中国好声音》电影版。《我就是我》这部电影是真正准备充分的,有诚意的,在质量上也好太多了。
    在电影里,我看到的不是偶像歌手们的成功路,而是一群男孩变成男人的艰辛历程。它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必须走过的路。如果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必须要付出代价。
    如果,想要坚持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想要达成“我就是我”,想要追逐梦想,做一个热血的青年……我们需要付出太多太多。
    但是,青春不后悔。
    【详细】
    67072148
  • 熊本无敌
    2014/6/19 13:47:13
    我为什么给一个负期待的电影打五星?
    谁要看一部快男主演的电影,或者公平点说,如果不是粉丝,谁要看一部由快男主演的电影?
    但当和公司的小伙伴在公司第一次看完电影后,一切都变了。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夜晚,看完电影后片尾字幕还没有出完,坐在我旁边的同事,一个1米8的汉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嗷嗷嗷的哭个没完,我多想劝他注意点在片方面前的形象,但我做不到,因为我的泪也在吧嗒吧嗒的往下流。一开灯,有人发现我哭了,有一个眼上挂着泪的同事边
    谁要看一部快男主演的电影,或者公平点说,如果不是粉丝,谁要看一部由快男主演的电影?
    但当和公司的小伙伴在公司第一次看完电影后,一切都变了。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夜晚,看完电影后片尾字幕还没有出完,坐在我旁边的同事,一个1米8的汉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嗷嗷嗷的哭个没完,我多想劝他注意点在片方面前的形象,但我做不到,因为我的泪也在吧嗒吧嗒的往下流。一开灯,有人发现我哭了,有一个眼上挂着泪的同事边哭边问我,“昊哥你也哭了”,我多不想承认,因为再那个时刻,我还觉得这是一件多丢人的事儿。
    不丢人,多美好,这才是青春。
    大学学了四年电影,毕业在电影行业里做了六年,发现在电影圈里工作,也好,也不好,好的事情是不要天天做公务员那样天天重复自己的事情,不好的是,再看电影时,再也没有影迷原始的冲动,取而代之的,则是看电影的过程中不停的思考,这个电影卖点是什么,能和哪些品牌做联合营销,脑袋里不再有情怀,有的都是技巧。但这部电影,却让我放下了所有的技巧,它就像一部时光机一样,把我带回了自己青春时光。
    我初中有一个好哥们,当时吃喝拉撒天天泡在一起,除了学习,无话不谈,他父母离婚了,所以每次开家长会,或者提到爸爸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他和其他同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电影《我就是我》里,也有这么一幕,所有快男的选手的家长去探班,唯独华晨宇的家长没有去,探访结束送家长走,镜头就一直对着华晨宇,他一直在对其他选手的父母招手,笑着招手,我觉得他很难过,但是他还在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下子想起了我初中的哥们,每次我爸接我回家时,他和我招手,也是这个表情,我就突然忍不住想哭,因为觉得他们好可怜,也不知道该怎么帮。
    我上高中的时候,每天都在想怎么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就想如何能在北京找到工作,很好,一切都特别顺,我爸爸妈妈也很少教育我,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我不用鼓励,因为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青春。说实话,看着片子里白举纲对着宁桓宇唱歌,华晨宇为了于湉使小伎俩,我挺吃醋的,挺嫉妒的,因为上学这么多年,我没有结交什么太多哥们,几个当年关系比较好的,也都随着年月失去了联系。当年那些玩儿的倍爽的同学,听闻都过的特别好,我觉得好亏,青春如果不挥霍,不浪费,不做点自己想做就做的事情,可能这一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看到李宇春站在台上搂着周笔畅大吼,“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在这里,我们的梦想还在,你们呢?”的时候,我又哭了,是啊,干嘛明天能做的事情,非要今天做,干嘛非要为了明天会更好,牺牲了当下。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2013年的总导演马昊对所有的快男说了一句话,“你们到这里来,就是要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男人”,我飙泪了,你说的到轻松,男孩长成男人哪有那么容易啊!但电影看到最后,汪涵却说,“我其实一点都不希望他们变成男人,我希望他们一直都是男孩”,我又飙泪了,做男人多容易啊,我接下来要做几十年的男人,但能做男孩的时光,只有那么几年。
    哭会传染,笑会传染,青春,也会传染,我为什么要给一个负期待的电影打五星,因为我被传染了,因为青春就是传染病。
    【详细】
    6707130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