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黑社会题材影片曾经创立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以王晶为首的电影人,用低成本,短时间,高频率,塑造了风靡一时的《古惑仔》系列。之后的《杀破狼》《无间道》《黑白森林》《枪火》又创造了一个新型社团题材电影时代。但是伴随着97之后,逐渐这个题材销声匿迹,《古惑仔》的时代,大家都是看碟片的,现在电影院发达了,却再也没有这种原汁原味的社团题材电影了。虽然最近几年也有《杀破狼》《赤道》之类的香港电影,但是却
香港黑社会题材影片曾经创立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以王晶为首的电影人,用低成本,短时间,高频率,塑造了风靡一时的《古惑仔》系列。之后的《杀破狼》《无间道》《黑白森林》《枪火》又创造了一个新型社团题材电影时代。但是伴随着97之后,逐渐这个题材销声匿迹,《古惑仔》的时代,大家都是看碟片的,现在电影院发达了,却再也没有这种原汁原味的社团题材电影了。虽然最近几年也有《杀破狼》《赤道》之类的香港电影,但是却多少都是差了点意思。没有当年那么粗暴,热血,宣扬一种江湖恩怨和兄弟情的意境。随之而来的,是郑伊健(浩南)陈小春(山鸡)几个经典角色演员的落魄。这次王晶携手任达华和陈小春卷土重来,在当今电影审核制度下,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当年《古惑仔》系列的感觉。制作如同《古惑仔》一样的粗糙,剧情有些夸张,有些漏洞,有些地方看起来像是闹着玩,但就是这种不严谨的感觉,才是当年《古惑仔》的感觉。影片的配乐非常精彩,从头到尾的背景音乐都非常好听,主题曲是一首老的粤语歌,目前没搜到影片原版,特别好听。任达华陈小春一身白衣出场的画面超级帅。这算是红兴系列故事的一个分支。林雪,黑道大哥和打手的专业户演员,在影片里有一段狂吃的镜头,连续吃了几碗饭,吃到吐,真是很敬业。任达华一句经典的台词:如果我失去了这个兄弟,那么少你这一个朋友也无所谓。戳中心窝。总之,不算是牛逼的大片,但是,确实是经典的怀旧。很多人说:我们欠周星驰一张影票,其实,我们欠《古惑仔》更多张电影票。
喜欢动画片的朋友一定还记得“马男波杰克”系列。
这部“全世界最丧的动画”,自2014年至今共出了5季,每季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
剧迷们一边大呼“丧得丧心病狂,被戳得千疮百孔”,却依然看得乐此不疲。
最近,《马男》的幕后团队制作了一部新的动画。
《鸟姐妹》 喜欢动画片的朋友一定还记得“马男波杰克”系列。 这部“全世界最丧的动画”,自2014年至今共出了5季,每季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 剧迷们一边大呼“丧得丧心病狂,被戳得千疮百孔”,却依然看得乐此不疲。 最近,《马男》的幕后团队制作了一部新的动画。 《鸟姐妹》 Tuca and Bertie (风险提示:以下纯吐槽,一切建立在剧情不行啥都白瞎的立场上,不喜别看。) 开着二倍速看到16集,同事问为什么觉得不行还在看,无言以对,实在是有苦难言。从大学开始,大秦前三部每部都刷过至少两遍,从这个系列开始喜欢秦,开始去认真了解这段历史,大秦系列实在是情 (风险提示:以下纯吐槽,一切建立在剧情不行啥都白瞎的立场上,不喜别看。) 开着二倍速看到16集,同事问为什么觉得不行还在看,无言以对,实在是有苦难言。从大学开始,大秦前三部每部都刷过至少两遍,从这个系列开始喜欢秦,开始去认真了解这段历史,大秦系列实在是情怀所在,但凡有一些好剧的迹象,我都愿意把这部大秦赋看完。 可惜,实在是不太行。服化道美则美矣,女性角色的妆真的不是现代影楼穿越过来的吗,高曝光下每个演员脸上硬画的“兵马俑”阴影,总在提醒着观众“你看我们这妆化的,够老秦吧!”弹幕不断有人在说某某人简直像是刚从秦俑坑挖出来一样,可一群画得灰头土脸的人穿着精致崭新的衣服,站在干净宽阔的大殿上和没啥尘土的马路上,再配上古不古今不今的台词,太违和了。 我一直认为,只有当剧情和人物立得住的时候,细节的精致才是值得夸赞的,而这部剧明显本末倒置。且不说这部号称正剧的大作,剧情和人物有多少与正史背道而驰的地方,疯狂暗示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把自己人华阳太后写成宫斗大反派,嬴政对老爹赢异人心怀芥蒂(但是竟然对剧情里出主意哄骗赢异人抛妻弃子的吕不韦心悦诚服?),我是可以接受正剧与历史有不符之处的,然而就算是在现有剧情线下,人物智商时而上线时而下线,前一个镜头还在深明大义,下一镜秒变稚子,上一集还在运筹帷幄老谋深算,下一集直接就无兵权也敢搞宫变了,剧情逻辑混乱,人物人设也实在凌乱,最大的观感是,原来所有角色都只是服务于剧情发展的工具人,而剧情,大概没啥剧情和逻辑可言,全靠不知从什么“观众最爱的古装剧套路”中得来的意淫。 确实,整个剧都在透露着低智和对观众的轻蔑。 跟前几部比,这部的台词真没眼看,都不是文言还是白话的问题,对白信息量极低,思维简单直接,仿佛小学生作文。稷下学宫里的荀子,引导学生论政,只会引背些中学语文课本上有道理而在剧中无意义的话,一群士子分析起时局,什么也说不出。无法不怀念裂变时候的论道,不怀念纵横里面对时局深入浅出的解析。 再则,六国处理上,国君昏聩无能懒政到底,能人不用,全无优点。知道要塑造秦的顺天承命,但这么脸谱化其他国家,真的合适吗?昨晚实在难受,回去看了纵横,一集不到的篇幅就把秦庭矛盾和几个主要国家的优劣形势交代得清楚,看完感觉更难受了。 开局的长篇宫斗(政斗?)大概是宫斗剧看多了,真觉得立个王,都不用顾及朝堂上各个派系的盘根错节和争斗的,后宫施个压干干政就能搞定,一个剧情设定里既无军权又无相权跟宗室关系也没多密切、背后只有废物阳泉君的华阳太后,说两句话下几个令,竟然也能闹出甘龙乱政的效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哦,说到历史上真正的反派夏太后,或许可以给一直在问“夏太后出宫之后就没影了吗”的朋友们提一句,百官和嬴政准备出发去救赢异人的时候,旁边似乎站了一个看着像夏太后的人,后边就再也没看到过了。大概剪辑觉着,像其他许多前言不搭后语的镜头一样,随便交代一下,观众自己就能脑补夏太后出了宫通知了吕不韦完成使命之后就坐观政儿逃出救王的情节了吧! 更别说一出场就让人出戏的赵姬。一开始我还只觉得是演员演得拉垮,念台词一股现代京腔,后来宫变一段,镜头硬要暗示赵姬和嬴傒,突然就明白可能并不只是演员的锅,大概还有导演不知道在想啥乌七八糟的原因在了。同样是淫荡专权的太后,看看人家芈八子咋演咋拍的啊摔。 说来说去,嬴政演员40多演13也无妨,只要人物和剧情逻辑立得住,看着不出戏。可惜正如许多评论都在嘲的“我可以与你浪迹天涯”和“不要做个连自己生父都不知道的畜生”,后来即位之初被吕不韦一句为王者抓大放小即可就给架空了的迷惑情节,还有毫无气质的仪态、瞪眼绞嘴大吼大叫的演技,秦王被演成了一个懦弱痴傻之辈,能被纠结脸和年龄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偷着乐吧,不然难道真要被人揪着打人物理解和演技塑造吗? 最近看了微博上po的李梦编剧的《大秦帝国之始皇帝(上)》的片段,还是我个人偏爱的纵横的味道。不由长叹一声,期待了这么多年的秦4,竟然被魔改成了这副乌七八糟的样子,无话可说,只有可惜。 这部《心惊胆战的同居》,很多地方设定非常像我们一部国产剧《白狐的人生》比如男主同样都是活了几百上千年的狐狸,目的都是为了修仙或者修人。比如男主都有一颗珠子,恰好都让女主给不小心吃了,于是男主住进了女主家里开始同居。比如男主身边都有另外一只活了几百年的母狐狸女二。比如女主身边都有一个学长,学长还都喜欢女主。非要对比的话,《心惊胆战的同居》比《白狐的人生》好看一些,男女主的互动也更甜得多。但是这 这部《心惊胆战的同居》,很多地方设定非常像我们一部国产剧《白狐的人生》比如男主同样都是活了几百上千年的狐狸,目的都是为了修仙或者修人。比如男主都有一颗珠子,恰好都让女主给不小心吃了,于是男主住进了女主家里开始同居。比如男主身边都有另外一只活了几百年的母狐狸女二。比如女主身边都有一个学长,学长还都喜欢女主。非要对比的话,《心惊胆战的同居》比《白狐的人生》好看一些,男女主的互动也更甜得多。但是这部剧踩雷很严重,开局你就能看到男主跟很多女人有吻戏,11集女主跟男三学长也有吻戏,不扣你2星真就有点对不起导演的用心良苦了。女主还是很灵的,这个风格很招人喜欢,男主后面为了保护女主出轨女教授人设一度崩塌,后期有点为虐而虐的意思,好在结局全员HE,还算欢乐。 《浓情酒香》是一部又有温度又有情调又搞笑的片子。讲述了兄妹三人,在父母离世后,如何突破重重阻碍,承袭家族酒庄的故事。虽然情节没有特别出奇的地方,也一如开篇猜想,酒庄最后得以保存下来,但是兄妹情,父子情,爱情等情感交织其中,就变成一杯又感人又好笑,酸中带甜的佳酿了。大儿子让,在听说父亲病危的消息后从澳洲赶回许久未回的家,见到久未谋面的弟弟妹妹,既有欣喜却似乎也心存芥蒂。弟弟怪他当年母亲离世时都 《浓情酒香》是一部又有温度又有情调又搞笑的片子。讲述了兄妹三人,在父母离世后,如何突破重重阻碍,承袭家族酒庄的故事。虽然情节没有特别出奇的地方,也一如开篇猜想,酒庄最后得以保存下来,但是兄妹情,父子情,爱情等情感交织其中,就变成一杯又感人又好笑,酸中带甜的佳酿了。大儿子让,在听说父亲病危的消息后从澳洲赶回许久未回的家,见到久未谋面的弟弟妹妹,既有欣喜却似乎也心存芥蒂。弟弟怪他当年母亲离世时都没有回来送葬。在父亲的葬礼上,让告诉弟弟杰瑞米,母亲离世的时候也正是自己儿子出生的时候,留了电话留言,但是没有得到回信。从葬礼上回到家,三个人开了一瓶爸爸酿的酒,像小时候一样,坐在一起聊天品酒,细细的品味其中酸涩。接下来面临着难以负担的遗产税,以及兄妹三人的遗产分割问题,一时间一筹莫展。心思细密的朱丽叶,在葡萄园里开着拖拉机,想起小时候爸爸耐心地教她开拖拉机的过往,在驾驶室里泪如雨下。又到一年收割季,有太多事情需要兄妹共同商量着解决,哥哥让因为和爱人、儿子相距千里而不能回澳洲完成自己葡萄庄园事务的愁云不展,妹妹朱丽叶独自扛起酒庄重任决定大小事务操心着哥哥的境况,弟弟杰瑞米虽然看起来没心没肺但是在岳父的威严下时常心情抑郁。每当面对困难或敌人,每个人都能站出来,做出关心和保护家人的事来。通过影片了解到原来酿造葡萄酒有这么多讲究和工序,真想亲身去勃艮第感受一番。葡萄的种植与呵护,采摘时的时点把握,对天气晴雨的判断,对葡萄去梗的比例,甚至是在木桶里脚踩葡萄的发酵程度等等,都似乎有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严谨,需要有与生俱来、耳濡目染的直觉。凭借着从小爸爸的训练,朱丽叶虽为女孩,却有自己的判断,起初还有些犹疑,后来逐渐能够坚定直觉和判断,在酒庄中独当一面,捍卫家庭的权益和酒的品质。 书海编舟记: 他(朱岳,后浪)希望以好作品来抵抗语言和文化的劣化,也努力让纯文学在商业上能够运转下去。 2018年年底,朱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相信文学的未来,不会是鲁尔福笔下铁板一样的土地。而将是一块肥沃丰饶的土地。 书海编舟记: 他(朱岳,后浪)希望以好作品来抵抗语言和文化的劣化,也努力让纯文学在商业上能够运转下去。 2018年年底,朱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相信文学的未来,不会是鲁尔福笔下铁板一样的土地。而将是一块肥沃丰饶的土地。 对俞国林(中华书局)这样的编辑来说,一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但当他们,以细小而绵密的阵脚连缀起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文献,为读者编织出一条条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便是作为编辑的高光时刻。 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吴雅慧(旧香居) “我觉得那一幕是很精彩的,一个卖书人最终又从另外一个买书回来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卖出去的书。我觉得整个轮回是很有趣的。感觉那个书,它就是跟着人漂流到不同的地方去,然后最终流着流着流着,又流回到你身边了,这是一种很深的缘分。” 林晓维(孔夫子旧书网) 这些书有些是早年从旧书摊捡漏而来,有些是从拍卖会高价竞拍而得,还有些是从熟悉的书贩友人手中求得。它们兜兜转转,几易其主,带着不同的记忆与故事,又来到了陈晓维的书房。 “喜欢一个作家,并且收藏他的书。一方面是因为你喜欢他的作品,另一方面,你是觉得他这个人跟你自己的内心有很多的共通之处。” “书本身是一个故事。写书的人身上又有个故事。书地流转又是一个故事。” 蜗牛和lulu(移动书摊): “并不是说是,非常多的人越来越不爱阅读了。其实很多人他是有阅读的诉求的,只是可能没有碰到把他这个阅读的欲望给勾起来的一个契机点。当你阅读足够便捷的时候,比如说就出现他的办公楼下的时候,他就会过来看看书,来选选书。” “我觉得书籍是,让人与人发生一些链接的一个很好的媒介。不同的地方摆摊的时候,也会邂逅一些不同的有趣的人和书友。” 蜗牛和lulu的移动书摊从上海出发。经江西、四川、甘肃、内蒙古、北京等地,行程九千多公里,跨越11个省份,出现在咖啡馆前、音乐节上、水果摊间、菜市场里,邂逅了无数有趣的人和故事,也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 绘本中的奇妙世界: 绘本是成人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蔡皋、熊亮、粲然,这三位绘本人他们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孩子创造了一个个五光十色的绘本世界,或通过分享绘本共读的魔法,为成人提供了一把打开打开儿童内心的钥匙。他们打通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通道,为人们传递着奇妙的绘本之力。 绘本创作者们是童心的守护者,他们以儿童的尺法,编织着一个个微渺又浩瀚的世界。这个世界光怪陆离,千奇百怪,却有着最根本的真实。 蔡皋: 蔡皋将儿时的童谣编织成绘本,希望在城市面貌和语言日益趋同的今天,留住乡音和乡愁。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的坚守,以一支画笔勾勒民间文化的一缕幽脉,以艺术家的眼睛,回望农耕文明的安宁与美好。 《桃花源的故事》改编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寄托了中国人最向往的一种人文理想。而在这个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中蔡皋又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她希望追寻的是在这个表情同一,众生疲惫的时代,现代人所遗失的那种安详的表情。 熊亮: 刚刚开始起步21世纪初,他一边大量阅读学习国外的经典绘本,沉迷于研究儿童心理、认知心理学和叙事学,一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尝试用现代绘本讲述中国故事。 “传统里面有很好的想象,像小石狮、梅雨怪、灶王爷、兔儿爷,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传统元素,每一个人物、每个元素,我们都赋予人物的性格,和它本身就有的故事,所以其实一个秘密就是万物要有情,你让每个东西都能和孩子发生互动。” 粲然: “对于我来说每一个孩子,他们都像一只小鲸鱼,在心灵的大海里面遇到他们。但是他们并不会跟你说同样的语言,哪怕是在这样心灵存在着巨大鸿沟的时候,我们都还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进行竭力地沟通,去共同开拓一场心灵波澜起伏的、极其开阔的共同历险之旅。” 在粲然看来,绘本有万千法门,它们或者以数字和颜色的游戏,或者以极富冲击力的画面,或者以音乐一样的诗句,让孩子们接近最高级的美和想象力,探寻生命的真相。 (老师给粲然孩子布置彩色的梦作业) “他写的彩色的梦是,在一片大雪覆盖的森林里,有一丛篝火,篝火旁边有个帐篷,帐篷里有个小花瓶,上面插着一枝花,这就是彩色的梦。我就非常吃惊,彩色的梦难道不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吗?然后他说,我觉得彩色就是非常单调的颜色里有一个颜色,那它就是彩色。” 《天才J之第二个J》应该算是一个小IP吧,系列剧《天才J》的播出吸引很多网友,在2015年获得1.2亿的播放量,拥有一定的粉丝群体,这种融合校园、偶像、科幻和悬疑等多种元素的作品,不仅因为烧脑的剧情,也不仅因为男女主角颜值双在线,更是因为那种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悬疑设置令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开启网友们的好奇心。 《天才J之第二个J》应该算是一个小IP吧,系列剧《天才J》的播出吸引很多网友,在2015年获得1.2亿的播放量,拥有一定的粉丝群体,这种融合校园、偶像、科幻和悬疑等多种元素的作品,不仅因为烧脑的剧情,也不仅因为男女主角颜值双在线,更是因为那种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悬疑设置令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开启网友们的好奇心。 诺拉和哥哥亚伯是一对感情要好的兄妹,上小学的头一天,诺拉因为陌生的环境,正式踏入校园以前,甚至要和哥哥与父亲拥抱数次来找回安全感。 老师用宽慰的语气劝到,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是入学没多久,诺拉就亲眼见证了发生在学校操场上的校园暴力,更让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哥哥也成了这场暴力的直接受害人。 诺拉和哥哥亚伯是一对感情要好的兄妹,上小学的头一天,诺拉因为陌生的环境,正式踏入校园以前,甚至要和哥哥与父亲拥抱数次来找回安全感。 老师用宽慰的语气劝到,一切都会好起来,可是入学没多久,诺拉就亲眼见证了发生在学校操场上的校园暴力,更让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哥哥也成了这场暴力的直接受害人。 影片《童一个世界》在短暂地交代完兄妹之间的要好关系过后,很快便急转直下,将重心摆到了校园暴力这个沉重的话题上。和达内兄弟一样,电影全程采用跟拍视角,特别的是,这种跟拍除了必要的环境交代,基本上就没有把焦点从小女孩诺拉身上移开。观众将通过妹妹的视角,了解发生在她和哥哥身上的欺凌。 《童一个世界》虽然是以小孩的视角讨论校园暴力,但它的内核其实一点也不儿童,相反,它为观众呈现了天真烂漫背后的另一面,而那一面往往是大人鲜少会关注的。 资料来源:明 王槩《王恭毅公驳稿》 所谓 “驳稿”,就是大理寺作为终审机关,对刑部送来的案卷之中有认为判决不当的,予以文书驳回。王槩任大理寺卿期间常有平反冤案,这份驳稿汇编相当于记录他的业绩,也给后人留下了可贵的文献资料。不过,由于只是对案卷中的疑点进行驳回,所以往往对案情叙述比较简略,前因后果不够详细。< 资料来源:明 王槩《王恭毅公驳稿》 所谓 “驳稿”,就是大理寺作为终审机关,对刑部送来的案卷之中有认为判决不当的,予以文书驳回。王槩任大理寺卿期间常有平反冤案,这份驳稿汇编相当于记录他的业绩,也给后人留下了可贵的文献资料。不过,由于只是对案卷中的疑点进行驳回,所以往往对案情叙述比较简略,前因后果不够详细。 即使如此,也有不少案件是可以看得人十分愤怒的—— “夫殴死妻” 题下有一个“苏铎杀妻案” 就是如此。而这个故事,就是《超时空鉴定》第四集孙博杀林巧儿案件的原型。驳稿开头列出苏铎杀妻案的判决:刑部认为苏铎不构成杀妻罪,只犯有 “毁弃缌麻以上卑幼死尸” 的罪名,相当于侮辱尸体罪,因为妻子的身份卑于丈夫,罪名更减轻一等,只需要杖六十、徒刑一年。而苏铎的岳父,也就是死者李妙圆的父亲李海若告的是苏铎逼迫妻子做娼妓,妻子不从而被殴打致死,这就属于无故杀妻,按照大明律应判处绞刑。但刑部审理认为,李海若是在诬告。应该按照诬告他人死罪的罪名来判,又因为诬告的是卑幼(自己的女婿)可以减刑,只要杖九十,徒刑二年半。这开头一段说明:苏铎打死了妻子结果他的刑罚比告他的岳父还轻?再来看看苏铎自己的供词是什么吧(李海若告状的说词被官方盖章认为是诬告,不能采信了): 苏铎说,因为李妙圆不肯给他做鞋,便辱骂妻子,于是李妙圆也回骂他。苏铎母亲李氏听到之后上去殴打李妙圆,李妙圆又回嘴骂了婆婆。苏铎听到妻子骂母亲,愤怒之下手持木棍将妻子打死。 李氏就对儿子说:“ 你丈人要是告你杀妻怎么办?” 苏铎说:“ 李妙圆有九个月身孕,我剖开她肚腹把孩子取出来,跟岳父就说她难产死了。” 李氏同意。苏铎就残忍剖开了李妙圆的肚皮取出胎儿, “血流满地” ,可以想象是何等惨状。胎儿可能取出来就没活,因为苏铎直接把孩子用石灰给腌制了放在砂锅里藏着。后来李妙圆的娘家人李成告发了苏铎杀妻,婆婆李氏又把婴儿尸体扔到水坑里毁尸灭迹了。按照苏铎的供词,刑部是怎么为他开脱的呢?苏铎自称李妙圆辱骂婆婆,她被他打死,便具有合理性,因此只追究他剖开尸体肚腹的毁尸罪,处罚算是一个轻。倒是李妙圆的娘家,大概是出于想为女儿复仇的目的,往情节严重的方面告,说苏铎逼妻为娼不从打死,因在当时的法律里,女性只有不服从夫家叫她失贞的“乱命”,才能算完全无辜。但是娘家这一来犯了诬告罪,处罚反而比杀妻的正犯要重了。如此让人想骂街的操作,有正义感的大理寺卿王槩显然无法忍受,直接反驳道:“苏铎将伊妻李妙圆打伤身死,剖开肚腹,取出胎孕,烧化身尸,凶恶残忍,情犯深重,当坐正律。今却曲为回护,听信本犯一面之词,妄招李妙圆骂母,脱允重罪。且毁骂尊长,须亲告乃坐,如今李妙圆已死,伊母无亲告情词,凭何辄将李妙圆装诬骂母之情? 「 若依取招,今后殴死妻者 ,俱可指作骂母骂父,不必偿命,事属不当 」!” 他表示苏铎杀妻手法残忍 ,情节严重,应按“斗殴及故杀人”律处斩监候。李妙圆已经死亡,无法证明她生前骂过婆婆,所以怎么能听信凶手的一面之词呢?如果对苏铎轻判,那以后想杀妻的人都可以捏造妻子不孝的罪名,随便杀了! 王槩还质疑了苏铎所说剖腹取胎是惧怕岳父告状,所以想假说难产,留着胎儿当证据的说法,如果是这样,为啥娘家告状了苏母李氏反而又把胎儿扔掉了?他言下之意,其实十分怀疑这个案子苏铎的招供不实,很可能是苏铎母子残忍虐杀怀孕的李妙圆,又捏造成偶然矛盾冲突导致的殴打致死。这个案子在驳稿里只剩下苏铎的一面之词,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一面之词属实,正常人看了也无法忍受。怀孕九个月的妻子李妙圆不想为丈夫做鞋,完全有可能是出于身体疲倦无力劳动,算什么重大过错,要招致丈夫辱骂,婆婆上来就打?这种情况下回嘴了也是人之常情,就得招致被丈夫乱棍打死,剖腹取胎?苏铎和李氏绝对是一对变态母子,正常人类干不出这么凶残恶毒的事啊!刑部看了这样的口供还能提笔为凶手寻找生路,严惩想复仇的死者家属,这颗冷血的心只怕也不比变态好到哪儿去,无怪乎大理寺要骂刑部 “曲为回护 ”,存心包庇罪犯了。可是,古代有无数个这样的刑部官员,却难得有一个这样的大理寺卿。 (转自账号“知北遊”,侵删) 好吧,纯碎是今天午饭时间随便翻了一部轻松的电影看。看到一半就觉得自己又被脑残了,到了最后王伟求婚时下面的群众一个个流眼泪我只能做出白痴的样子好嘛。。 1.杜拉拉你做决策不用汇报的嘛? 你是救急假扮副总耶。你的老总有好几层,不只是曲总。曲总只是在跑步机上跌了一下,不是脑中风。神志应该是清楚的,说不定还等着你的report呢。结果从假扮副总得第一场会议到曲总回来至少有一个 好吧,纯碎是今天午饭时间随便翻了一部轻松的电影看。看到一半就觉得自己又被脑残了,到了最后王伟求婚时下面的群众一个个流眼泪我只能做出白痴的样子好嘛。。 1.杜拉拉你做决策不用汇报的嘛? 你是救急假扮副总耶。你的老总有好几层,不只是曲总。曲总只是在跑步机上跌了一下,不是脑中风。神志应该是清楚的,说不定还等着你的report呢。结果从假扮副总得第一场会议到曲总回来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你有时间陪陈丰晒哥吃饭、度假,都没时间去曲总病房看看?做个汇报?你的手机和电话也是摆设嘛?还有,那个很厉害的曲总,还有很厉害的当当小姐,你们一个是控制欲很强的女魔头,一个是咄咄逼人想要夺人男友和职位的厉害下属,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曲总也不来过问一下?很厉害的角色跑步机跌了一跤就完全不理工作了吗?况且逻辑不对啊,在出事故前曲总怎么强调的?陈丰是vip耶,一定要留下好印象!为此还骂了杜拉拉准备工作不给力好伐?结果跌了一跤后顿时不做任何监督和跟进了。。 2.陈丰你是干嘛的? 对大仁哥本来印象挺好的。在这个片子里,大仁哥出场的衣服是临时问工作人员借的嘛?西服裤子都是皱的;头发也油油的;脸就像没有洗干净一样。和剧中的王伟相比,除了有钱点,怎么就像2.0升级版了?王伟做为一个摄影师的人设,不应该穿得更邋遢才对嘛?结果天天西装革履、皮鞋锃亮得好像随时要发表讲话出席酒席一样?大仁哥和仔仔是不是临时换了角色结果衣服没有来得及准备啊? 还有,你可是陈丰啊?传奇的人物耶!你都有百度百科了,你的团队的人的星座和爱好都被人能够知道?结果大家都不知道你是穷孩子出身?这个身世都没被人挖出来? 还有,你说你身边优秀的女人很多,结果就杜拉拉一个会议ppt汇报就把你征服了?你之前优秀的女人的标准太低了吧!陈总,你得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交圈水平啊!是不是自己是乡村出身,你的社交圈都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啊? 还有,你是刚刚被收购的公司的创始人好嘛?到了新的公司,不努力融入大组织,不集中精力做人才盘点和组织架构调整以及新的业务规划,才来一天就约拉拉吃饭,才一周就和团队一起出去度假兼拍摄,才一周多就告白,才一个月就求婚。你的效率可真够高的。不过如此轻重不分优先级不分的陈总,可真让我怀疑你过去的公司是怎么打造出来的,我只觉得你是不是过去连个女人都没见过啊。。 3.喂,那个腹黑女二哪里去了? 刚开始还是挺激动的。沙当当美得不要不要的,还偏偏不是个胸大无脑的。从第一次和拉拉在职场针锋相对就觉得这姑娘不好惹!想必是一场职场加情场撕逼大戏。结果尼玛。王伟撩了几次没下文,陈丰完全没有对手戏,职场上没有任何可圈可点,对杜拉拉的威胁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变成了善良的白莲花!你要是后来看上了陈丰,主动告知拉拉王伟的委屈等拉拉和陈丰分手了你快速和陈丰在一起秀恩爱也更像你的性格啊?小姐,你是不是演戏过程中和隔壁剧组拿错了后半部剧本了? 4.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看着那么高端。装修大气上档次公司到处都是嫩模。还有标配的gay助理。所以应该是时尚类的公司吧?在时尚类的公司做了五年的拉拉居然还和我在it公司混的产品经理一样穿优衣库!你逗我玩?拉拉前几年是怎么升职的?我难道要去把杜拉拉升职记栽刨出来看看吗。 5.此片严重鄙视女人 虽然我也承认世界上有个悲剧一直成立。就是男人30岁后正开始上升黄金期,而女人30岁时候就被顿时划到“妇女”之列。男人想要结婚越来越晚,女人本可奉陪到底,可是,卵巢可以等吗?性激素可以等吗?医生说女人25岁卵巢功能就有下降趋势,30岁之后下降趋势加快,35岁还不生孩子后续几率低很多。医院里把年龄列为不孕不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最大的那个!剧里的王伟说过婚姻只是一个形式,俩人在一起就好了何必结婚,觉得自己逼婚的女朋友变了,不可爱了,像菜场大妈了,你想想不结婚的话,要不要生育呢?如果你要孩子,要生育,那就麻烦换一个不介意要孩子不要婚姻的女朋友。女人因为生孩子至少有两年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女人从天性上需要环境给的安全感,安全感有两个,1有人继续在她身边保护她(不管她是不是因为生孩子后是否身材变形容貌衰老脾气爆坏,可以对此人吵架发脾气但此人最终还会回来而不是一走了之),2有足够的物质保障,不会因为这个导致自己和孩子受到麻烦。你做为男人既然要孩子,有没有信心可以给对方这些?除非你不要孩子或者不想跟眼前的这个要孩子,那麻烦你就尽早说,万一对方想要呢?赶快说,别耽误人家去找个陈丰。 看了几集的如若巴黎不快乐,眼前一亮。电视剧的场景画面都很精致,就那种随便截一帧都可以当壁纸的那种。张翰真的虽然设定是总裁,但和之前的总裁角色还是不同,他真的成长了,对他迷之好感啊哈哈哈,哭戏很带感。听说张翰自己是制片人,真的很用心了。剧中其他的演员也挺不错的,没有很出戏啊,看的不尴尬。慕容家族一起飙戏,青春啊。最后继续追剧啦。 看了几集的如若巴黎不快乐,眼前一亮。电视剧的场景画面都很精致,就那种随便截一帧都可以当壁纸的那种。张翰真的虽然设定是总裁,但和之前的总裁角色还是不同,他真的成长了,对他迷之好感啊哈哈哈,哭戏很带感。听说张翰自己是制片人,真的很用心了。剧中其他的演员也挺不错的,没有很出戏啊,看的不尴尬。慕容家族一起飙戏,青春啊。最后继续追剧啦。 与其说这是一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的影评,不如说是这几年,我关于社会观察的一次阶段性课题总结。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必须要说,无论这部纪录片,或是我这篇影评,都是都只是这个社会病症的一部分。所以,今天聚焦这一部分是——关于互联网科技和资本主义结合后,所创造出来的这个所谓【社交网络】,对人类个体以及整个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对于互联网,我在自己对社会观察的记录里(这本书之前取名叫《这个世 与其说这是一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的影评,不如说是这几年,我关于社会观察的一次阶段性课题总结。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必须要说,无论这部纪录片,或是我这篇影评,都是都只是这个社会病症的一部分。所以,今天聚焦这一部分是——关于互联网科技和资本主义结合后,所创造出来的这个所谓【社交网络】,对人类个体以及整个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对于互联网,我在自己对社会观察的记录里(这本书之前取名叫《这个世界的bug》,老粉丝应该记得)最简短的概况就是:科技在极速发展,社会制度在缓慢发展,局势在左右摇摆螺旋上升,没有发展,而人性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在堕落。要认同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学会且承认涂尔干的理论,就是社会变迁会影响个人的行为。而随着人们行为路径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趋势。在这个理论中,我最爱用的例子就是,连环杀人犯。在工业社会中早期,受压抑的连环杀人犯,都采取蛰伏的策略,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来间续作案,通常都是忍不住了,就好像瘾来了,必须要杀一个人。作案一次后得到满足和舒缓,随后可以长时间——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不作案,直到下一次杀人的瘾再发作。因为破案相关科技不发达,加上这种较为隐蔽的作案手法,所以他们可以多次作案而不被抓。比如最近几年才抓到的某国内著名案件,他最后一次作案是2002年,被抓是2016年。而到了2010年之后,就少有连环杀人犯了。相反,一次性杀死多人,街头报复社会,同归于尽,甚至在人群密集的音乐节、酒吧、教堂用枪扫射的疯狂案件,在世界各地都开始变得多起来。前年甚至还看了一场甚至直播杀人过程。是什么让杀人犯们改变了方式?答案是社会的变化不仅影响了杀人犯的行为,其实也改变了每一个人的行为。无可置疑,社会正在变化,而且越来越快。在科技发展缓慢的中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没有变化的。而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每3年5年,就有新的改变。尤其是在城市里,从2000年,到2020年,仅仅20年,已经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了。如果你是1960年生人,今年60岁,那么你见证的就是一场巨变,真真正正的沧海桑田。这不过这沧海桑田,基本都是在网上,在科技上。如果你是2020年出生,那么你出生就是一个互联网新世界。从某些角度来讲,1960年出生的城市人,和2020年出生的城市人,压根就是两种人,代沟可能比太平洋还宽。那么,这种社会变化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有没有负面存在?当然是有的。《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开篇就提到,如今的科技发展,是存在某种问题的。科技发展的背后,显然是有某种道德隐患的。无论是自然发展所酝酿的危机,又或者是人为的道德隐患,它势必促成一场社会危机,会造成巨大的可怕的后果。然而,因为我们在一个最新的世界,面临的最新的问题和隐患,所以这个隐患,甚至没有一个名字。(这也是之前我那本《这个世界的bug》没有写完的原因之一,它太新了,涉及太多方面,不好全面总结。我虽然在两三年前就列好了大纲,每个章节都对应一个环节,但在后续的写作中,不断的查询各个领域的资料和书籍,从而不断的有新的认识,有时候比原本设想的更广更深,有时候甚至推翻了之前的想法。所以,这是一个没有权威定义的,没有名字的问题和隐患,是一个巨大的网,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总结全貌,而我正热衷于窥见每一个角落。另一个原因,是我自己性格的原因。就算没有完全认识,其实也不妨碍先写出来。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也在和我进行同样的工作和观察,但我知道我的一些观点是对的,也在网上经常看见同样的观点、趋势、现象、论证结果,符合推测和预言。但因为社会这个话题实在太大,方方面面,根本无法全尽——这对喜欢绘画的我,或者说对于一个典型INTP性格的我,无疑是一个折磨。我喜欢看见所有的事所有的可能性之后再行动,或者说我压根不喜欢行动和成功,我只喜欢观察,只喜欢看见所有的现象,思考背后的原因。但我不是佛祖,又怎么可能看见众生的每一个因果,怎么可能把整个世界全部画出来。我只能有一些较为深刻的感触和见解罢了。出于自己的性格,这不足以促使我行动,大家可以看一看INTP相关的东西,虽然我不太信mbti,但我真的是典型intp,也许我应该改一改性格,伪装一下intj。不过,我们今天先不聊这么大,聊的大就容易聊的空。大而空疏,不是好词。我们今天只谈这个单独的话题:互联网科技。)二、借着《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这部纪录片,我们看到主角其实试图做出改革的,并且获得了很多IT同行、公司内部员工的支持。但这个改革方案,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被勒令叫停了。毕竟,资本家的权利要比改革者的多。这个纪录片,可以看做是改革失败数年后的一次揭露。他首先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现象,我们的生活被互联网影响和控制,而控制互联网的,其实只有寥寥数人。30个程序员,决定20亿人的态度,这个对比实在令人惊讶。比较大的社交媒体平台,通过主页影响目标网民。而要影响网民,首先要做到三件事。第一,获取吸引力第二,贩卖确定性第三,确定性需要大数据支撑为了更好的达到目的,公司开始监视窃取用户隐私。今年上半年,在公众号,写过《隐私大盗》,聚焦著名的脸书隐私事件罚款问题。而在国内,其实也闹过这一出戏,关于用户的隐私,使用霸王协议,不同意不给用。而面对这样不公平的霸王条款,人们就这么用了,根本没有反抗,连抗议都几乎称不上有。人们,就是这样,迫不及待的要进入互联网,哪怕明知道它的危害,明知道它在侵犯隐私。像我这样从来不用抖音和快手,以及如果不是为了赚钱,微博和知乎也不会用的人,可能越来越少。相反无数的人,正在毫无意识的进入互联网,社交媒体。就像石油期货一样,互联网公司卖的是人类期货。用户是一种商品,正在被贩卖。公司不止监控人们看了什么,而且监控你看了多久,精确到秒。他们知道你抑郁,知道你孤独,知道你的一切秘密。但他们不是为了帮你,而是为了把你卖掉赚钱。上万亿美元。你内向外向,你的性格,不仅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甚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小电影。他们知道你凌晨几点看了你的前男友/女友,还知道你看了多久。我们说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字面意义上的。真的存在一个电脑以及上面的软件在监控这些数据。而这些数据,我们的私人信息,是真实的、字面意义上的,存在于某个机房的硬盘里。无人看管,只有程序。很多人误会的以为公司只是在卖我们的数据,其实他们是在存储,然后利用这些数据建立模型。谁建立更好的模型,谁就赢了。基于这些数据和模型,公司比你更了解你的人格。你点过的每一个赞,认真读过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化身为血肉,通过网线在另一端组成一个你的克隆娃娃人,就好像巫毒扎小人一样。根据你的模型,电脑会决定你身上的针,该扎在哪里。甚至你阅读到最后会变慢的习惯,都会成为他们眼中放广告的好时机。他们可以通过预判,来预测你的行为,精准,并且反复测试。根据预测,他们可以精准投放你喜欢的视频,什么样的电影可以刺激你的情感,什么东西能击中你,能获取你的注意力,能引导你的思维,导向一种确定的结果。公司有三个指标一个是延长你的使用时间一个是让你不断的拉新人加入一个是广告目标,确定你的行为符合预期并给你投放有效的广告也就是前面说的,贩卖确定性。每一个目标都有一种算法,然后由程序驱动。最可怕的是他们可以调控这些算法,今天想多挣点钱,就把广告算法调一下;今天想多吸引点韩国用户,就把算法调高一点。人是商品,是被调控的数字。我们创立了全球整整一代人,他们的背景,成长环境,社交空间,文化的意义,就是傀儡。我们参与的每件事,背后都有操控和欺骗的影子。三、行为劝服要改编一个人的行为,把他塑造成更好的商品,需要修改用户的行为路径。我们前面提到的社会变换影响人的行为变化,可以说是被动的。而公司对人的改变,是主动的。第一个方法,正积极强化不仅是奖励,更绝的是随机性奖励,像赌博老虎机一样。赌博为什么让人上瘾?人类的社交以及虚构的能力,是人类进化最重要的一环。所以就是赌博这种随机性奖励,简直就是针对人类设计的bug。赌瘾是一种精神疾病,人在赌博的时候大脑内会产生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它会让人产生愉悦感,渐渐地人就对赌博产生依赖,这感觉能使人上瘾,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嗜赌成性的程度越重,内啡肽的分泌就会处在越高水平,这些病人如吸了毒品一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关于赌博的论文。而其实上网,很多方面和赌博是一样的。很多时候,我们打开手机,就是一种赌博。刷社交网络和新闻,其实就是寻找奖励。这也是为什么 ,那些肤浅的科普、简单的方法论、有毒的鸡汤、无聊的爽文等等中低质量的网络内容,极具传播力。反之越有深度,越需要成本的内容,除非有巨大的推力,否则越是难以传播。很简单,因为大多数人不觉得这是奖励,而觉得这是惩罚。长期上网之后,上网这件事就会在你的大脑根部,植入一个潜意识行为,无意识决策。形成一个习惯。你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你就已经打开手机了。纪录片在这个地方,提出了一个名词叫:增长量黑客学。也就是他们就在研究如何黑进你的内心,操控你的行为,甚至发展成一门学问。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像小白鼠?实际上,你就是一个小白鼠。他们会做很多小规模实验,然后再把成功的实验扩大化。而他们的成功,就是把用户变成傀儡,赚钱的机器,用人类的脆弱和缺陷赚钱。四、科技的进步没有人会说自行车的发明给我们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每个人都喜欢自行车。自行车是工具。而社交媒体并不是。并不全是。它会对你有所求,会压榨你,会让你成瘾、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而不是一个安静的工具。自行车没有目标,你的目的地就是自行车的目的地。但社交媒体,它有自己的目标,而且会利用你的心理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你在玩它的时候也在被它玩,它不是工具,你才是工具。城市生活其实是一种抽象生活,也是一种隐姓埋名的生活。人们确实保持联系,但不是以一种独立完整的人格出现,而是作为经济消费功能的化身出现。(此处,必须要提到梭罗的《瓦尔登湖》:人们已经沦为他们工具的工具。这句话写于1847年,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只有早期的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社会,然而一些有远见有智慧的人,已经提出了人们正在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工具的看法。而如今的互联网与资本主义的结合,无疑正在加剧的把人们变成工具。所以哲学家能领先世界一两百年,并不是一句空话大话。哲学家会通过观察现有的社会,来预测未来的社会。更可怕的是,哲学家们经常会做出正确的观点,预测到悲剧,有时候只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把这些可以预料到悲剧加以规范即可改变,但逐利的人们从来不会防范或者改变。功在千秋,利在当下。这也是我前段时间写的那篇文章里,伏尔泰那句名言的由来。推荐大家可以读一读梭罗等人的作品,会收获很多。)只有两个行业把客人叫做“使用者”,毒品和社交媒体。高管自己造的软件,自己都忍不住刷,自己造了一个把自己当成猎物的机器,后来不得不写程序来让自己戒瘾。所以,就算知道这些原理,一旦沾染互联网,哪怕是制造者自己,也没办法控制。人的本能在控制行为,而互联网很多APP瞄准的就是人的本能。社交媒体其实就是毒品,它满足我们的生物学系统,直接影响我们的多巴胺,原理上很多地方就和毒品一样。我们几百万年进化出的缺陷,都被社交媒体拿去设计利用。它只是快感和刺激度没有赌博那么高而已,但原理是互通的——如果你经常上黄色网站,刺激和快感也很高,也很难戒除。最恐怖的,是它在毁掉我们原本正常生活,本然生活的能力和习惯。拿掉手机,你发现自己已经不会生活了(如果你是2010年前后出生的城市人,那你甚至不知道没有互联网之前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纪录片中,使用了一个上锁的盒子,给手机倒计时上锁。作为一个赌局,看看青春期的孩子能不能一周不使用手机。最终,这个孩子经不起诱惑,把盒子砸烂了,报复性的刷了一整个晚上。所以互联网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它改变孩子们的习惯和价值观。我们需要进化到一万个人关注我们,看我们吗?看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需要每隔几分钟就获得一次社交认可,短期信号吗我们需要被放进一个陌生的上亿人的网络环境里,接受它的复杂化吗?(关于环境复杂化,关乎到我写的另一个话题,后现代生活态度。《这个世界的bug》《后现代生活态度》《进步方法》分别对应的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是我现在正在写的三本书,算是我对社会观察和自我成长的总结。但这些并不是我想做出来表达的作品,只是记录和总结。)我们的价值观被改造成短期的认可无论多肤浅廉价,只是因为空虚,而被社交媒体趁虚而入。空虚的时候,手边正好有个手机来填补,于是没有任何余地的,互联网让人越来越空虚肤浅。当然,虽然大部分人原本就空虚肤浅,但这并不是给社交媒体洗地的借口。美国研究表明,1996年后出生的一整代人更加容易抑郁,更脆弱。新一代人们处理情绪的能力无疑正在退化。一切都是技术革命,从1960年至今,计算机的能力增长了几亿倍。没有任何东西的增长速度可以与之媲美。其他的一切与之相比都微不足道。人类的大脑?根本没有任何进化,不退化就不错了。人类的生物机制,这一套系统,基本不可能再有变化了。(除了未来的生物和基因工程改造)所以,人类的大脑如果作为一个计算机硬件,加上一套算法来看,现在手机以及手机背后公司的一套算法,人脑电脑,面对面,谁会赢?谁在操作谁?如我开篇所说,科技在极速发展,社会制度在缓慢发展,局势在左右摇摆螺旋上升,没有发展,而人性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在堕落。你以为人工智能毁灭世界,就是控制核弹,造出终结者或者奥创这样的机器人吗?物理灭绝人类?需要复仇者联盟来战胜?人工智能实际上已经在操纵世界了。不需要物理灭绝人类。谷歌这样的大公司,有一些超级大的房间,里面放着你一眼看不到边的计算机,互相连接着,然后运算着。基本上网络世界,就是被这些你不知道在哪的超级计算机操纵的。而网络世界在真实世界的占比,已经大到不可想象了。算法其实就是内嵌在代码里的观点,是有目标性的,而不是客观的。算法不是为人类服务的,而是为公司服务的。公司甚至有时候不为了赚钱,也丝毫不顾不良社会影响。如果你想进入下一个热潮行业,那就是机器学习。给计算机一个目标,它会自动学习如何完成它。无情的,不计代价的,迅速的。它是一台会自动改变的“智能”,哪怕最初它是人写出来的。很多公司管理者自己都无法预测计算机的行动,他们只知道计算机在帮助自己完成盈利的目标。计算机掌握着人类的信息数据,但却不被人类掌握,而是自主运行着。计算机和媒体为了拉住用户,会没有下限的发送各种各样的新闻或者消息。譬如一件谋杀案火了,马上就会有十件同类型恶性犯罪被曝光。它们只是不停的,抓住你的注意力。政治,八卦,恐慌,娱乐,色情,游戏,刺激,视频,你像一个傀儡一样,把自己的时间全部拿去让它操纵。它丝毫不担心这些东西对你造成的影响,对你的身体,行为,习惯和思想。给你灌输的意识形态,人际三观。(此处很想放一张截图,前段时间在公主号有人评论杭州案之后的恶性案件,我告诉他关于媒体因素,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来被媒体操控,我们二人的对话。但是我懒得去找截图了)它,就是操弄你,测试你,用信息流奖励诱惑你,然后赚钱,就这么简单。甚至它背后都没有一个人来主动针对你,而全部都是有目标的程序而已。这才是最可怕的。社会变得极端化,激进化,两极分化,愤怒化,急功近利,空虚迷茫。。。而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技术已经接近了人类的智慧并即将超越。技术何时全面反过来掌管人类还不知道,但是技术已经掌控了人类的弱点和bug,这是确定的。很多人始终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就好像之前我举过一个例子,吸烟的人总说戒烟难,但是一旦你告诉他得了肺癌,十个有九个都会立刻戒烟。好像戒烟一瞬间变得也没那么难了。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喜欢在细枝末节上争吵,喜欢维护看上去有道理的观点,喜欢强调进步和发展的一面。进步和发展当然可喜可贺,但那些阴暗面却不该被忽视。社会改变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洗地的。洗地是因为他们原本就不关心这些问题,也没能力关心,也没知识去认识问题。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而且正在发生的,没有办法以全貌来下定义的问题,它的矛盾也是发展运动中的——所有模糊的没有明确定义的事情,都给人做文章的空间。很多时候我们一次只能讲清事物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面。讲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就会忽视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但记住,无论有多少正面,负面存在就无法抹除。同样,正面也无法抹除。事物的发展就是运动的,需要辩证的去看问题。社交媒体正在伤害人类的天性,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就好像前几天关于外卖骑手的深层次报道一样,那只是一个角。但这个角,就覆盖了700万骑手。我为什么强烈推荐那篇报道,以及马逆的后续跟进节目,是因为它们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又好又深刻的揭露了社会正在发生什么的媒体报道。谷歌公司,会根据不同城市大部分人的观点,推送给他们喜欢看的内容。比如:你在某些城市,谷歌气候变化是,谷歌会跳出来,气候变化危机是骗局。然后你换个城市换个电脑,搜索气候变化的是,第一条结果就变为:气候变化危机正在破坏自然环境。你得到的结果,你检索的资料信息,取决于你所在的城市大部分人的观点,取决于大部分人想看到什么,而不取决于真相。你想看到什么,他们就给你看什么。现在搞市场下沉。什么叫市场下沉?很简单,两句话说清楚:低素质,低收入,低学历的人,总体来说更多,也更好骗,更好激起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容易操弄他们。所以,内容要下沉,要肤浅,要满足这一类人群。要给他们想看到的东西。至于那些高水准的内容,和高水准的需求,以及这背后的一系列人群,你们爱咋咋滴,不爽就滚回家玩泥巴去——因为公司是资本家创立的,所以基本上互联网就是资本家的,而不是在乎好的、深的、对的、有益的,只在乎,赚钱的,比烂的。市场下沉需要举例子吗?不需要了吧?最好笑最讽刺的地方是,有很大一部分低素质低认知的人群,也不在乎市场下不下沉。它们反而赞成市场下沉,鼓吹市场变化。它们热衷娱乐,热爱肤浅的虚幻的刺激性的一切内容,并为其合理性找一切道德、政治上的理由。它们不在乎世界危机,不在乎社会癌症病入膏肓饮鸩止渴等等长远的担忧,它们只在乎,今天爽不爽。你说的话有没有让我爽。你有没有哄我开心。它们是市场下沉是算法的理想用户、目标用户。反过来,一切娱乐社交媒体也是它们的最爱。深层次的好内容,在原本就自带的距离感、学习成本、舆论的抹黑,人类天性的好逸恶劳、好喜不好忧的特点,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下,这些好内容渐渐都被埋没了,消失于网络中。人有百样,所以各个领域高水平的人不一定是符合道德标准的人。而高水平的内容,从一开始就不是它们在乎的,能企及的,能理解的东西,所以它们从来就没在乎过。无论这些东西怎么样保护、滋润它们,怎样维系文明,它们也不在乎。网络世界,最终属于数量庞大的乌合之众,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一直觉得【当愚昧是主流,清醒就是犯罪】这句话不够好。应该把当和就两个字去掉。俊9.22市场下沉,内容下滑,平台变水,恶意广告,精准投放,娱乐至死,乌合之众,这些正在发生的现象,需要举例子吗?不需要吧。这些现象并没有全面爆发,但也足够触目惊心。很多人没意识到,是因为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否则他们没能力意识到。还有一些人意识不到,是因为他们被算法骗了,没有关注到很多触目惊心的东西。没有机会深入观察反思。如果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不重视,或者都不承认的话,就没必要和我交流了,那等于假装看不见房间里的大象。首先,不承认问题的人要么是装傻,要么是懦弱而选择自欺欺人的不去面对,也就是所谓的非蠢即坏,这就没有交流的必要了。不要说独立思考,一千个人里难得有一个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百个人里甚至都没有几个人具有这种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潜力。比楚门的世界更可怕的,是有数不清的人,心甘情愿的活在楚门的世界。而它们的世界并没有一个大棚子和我们隔离开。所以小心,它们会一直来碰撞摩擦。网上对喷根本不算事,不拿刀砍人就不错了。记得之前详细写过《舆论》《社会性动物》,也推荐过这两本书。当事实太多时,人们就失去了客观思考的能力,只是被新闻和信息驱使操控的工具。我们生活在一个之前从未存在过得世界,历史的新阶段,人性的缺点第一次被这样大规模的利用。人类社会也第一次如此分裂极端。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每一个在网上试图观察,反思的人,一开始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人怎么可以这么蠢?震惊,难以置信,是真的愿意去相信,很多人选择了不相信。但事实就是,人是有弱点的,天性机制被利用后,就是如此。原本没这么蠢,被互联网和手机驯化后也开始变蠢了。还有很多人觉得,网上很多人缺少大量的信息就做了判断,它们怎么可以忽视这么多信息?事实就是,它们真的没看见那些信息。互联网太大了,让人难以看见全貌。同时太坏了,它简直就是故意激起人们的极端化。最后,人们原本就喜欢对自己并不了解的事发表观点和评论。美国自从特朗普以来,政治新闻成为全球热点(全球免费戏院),美国的个人政治观念,分裂程度达到了历史最高。而社交媒体,是主犯之一。社交媒体可以让美国人相信地球是平的,相信疫苗是有毒的。很多人觉得这么蠢的违反常识的想法,也有人信?事实上算法在变得更聪明,以至于真实数量多到你不敢想象。很多人觉得,这些人信就信了,和自己无关。其实这就是没搞懂细枝末节和背后大问题的联系。全世界的社交媒体,都在更新算法,而他们是如此成功庞大,就算你不用互联网,你也不摆脱它的影响。它是新时代毒品,而且它的用户已经普及到绝大部分人。早晚有一天,你也会被劝服,相信一个完全虚假错误的事,而且你还不知道自己错了。这和你够不够有联系?人类行为都是一样的,上坡很难,下破滑滑梯。社交媒体就是一个故意把下坡路放在你面前诱惑你,故意把上坡的,学习成本的,对你有益的东西弄得很难。最终你只能选那个下坡路。不是因为你蠢到无可救药,而是因为你被针对性的利用操纵了。你以为互联网公司只是做一些常规性的广告赚钱,无害的,你就太天真了。虚假医疗信息,虚假广告,制造焦虑等等这些不提。灰色产业,赌博,菠菜,色情,诈骗,犯罪等等各种东西,数不胜数。很难想象吧,你的每一次上网,社交媒体互动,不经意间的点赞,其实都害得有人走向极端,有人被诈骗。两者之间居然存在联系?是的,它们有联系,网络的力量之强,之复杂,超乎人的想象。只能说道可道,非常道。特朗普说一句喝消毒水可以治新冠肺炎,就有十几个纽约人喝消毒水住院、死亡。美国这半年的花样新闻,丑态毕露的滑稽戏码,已经超出承受能力,甚至超出想象力。多到什么程度?多到网上的段子手都累了,都跟不上了,追不动了。社交媒体会把人们变得极端化,还会让他们相信阴谋,有些美国人至今觉得新冠是阴谋。新冠病毒再快,也快不过互联网的传播速度。特朗普为什么要推特治国?是因为好用,方便操控美国人,还是因为特朗普很潮?在中东一些寡头,利用脸书制造屠杀和战争,造成几百万人流离失所。对你没看错,就是利用社交媒体去影响人。与这比起来,是不是觉得杀猪盘突然变的小儿科了。再举个敏感的例子,还记得去年美国是怎么利用社交媒体挑逗小渔村废独闹事的吗?闹多大事?闹了多久?如果还不信,就真的没话可说了。五、未来现在有一种新的理论非常流行。人们相信未来,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单独的体验单元。而计算机会变成一个超级大脑,来分配人类资源,互相分享体验。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理论是2018年。如今的世界,依然还有真相。互联网没有真相,只有观点,极端的愚蠢的,但是最终还是有些人能接触到真相。然而到了那个新时代,真相不再存在,没有人能接触到真相,没有人能接触到自己生命体验之外的东西,每个人都被按照特定的目标洗脑,然后变成一个信息收集器,收集信息之后上传回主脑。你不重要,主脑才重要。到了那个时候,人生就是一段被设计好的程序。如今拿着手机的人,很难想象,我就玩个手机,我还要为世界末日负责?很多看到社会发展便利的人,觉得技术无罪啊,为什么技术就一定是针对人群弱点的?技术确实无罪的,只是如今的技术和资本和政治,和林林总总所有的元素互相影响,最终确实引起一些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社会最黑暗的一面。而它正在发展壮大。像开头所说,这个危机,连名字都没有。它是新的,正在发生的。但它确确实实存在。如果任由它发展,最终会酿成悲剧,就好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世界大战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去解决它。孤独,分歧,冷漠,疏离,肤浅,极端,这些难以自愈的社会问题。如果你不知道你在黑客帝国的矩阵中,你怎么从矩阵中醒来?现在的技术发展很多方面都是好的,我很感恩便利的技术,不仅好用而且真真实实的给我提供了学习渠道,娱乐交友平台。如果不是互联网,如果没有社交媒体,我学习进步没有这么快,也会少认识很多朋友。但现在的商业模式,目标,习惯,市场,是错的。我并没有觉得技术都是坏的,一切都很悲观--我确实相信未来不会好,我很喜欢赛博朋克。但目前来说,我并不觉得技术进步都是邪恶的,商业资本都是该死的。我只是觉得市场需要管控。前面说起外卖骑手那篇文章,马逆提出了一个人物的文章没有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一个资本公司亿万富翁的利益,真的大过人民的利益?我们的环境社会恶化,难道就是为了给资本家积累财富?无节制的欲望,和无节制的自我认同,无节制的媚俗,和无节制的道德滑坡,最后引发灾难,只看是谁运气不好背黑锅。这就是网络时代在加速的东西。其实人类社会一直这样,只是网络让其加速一百倍。如果一些事情不改变,社会会继续恶化下去,互联网会继续下沉,政治会更加极端,恶性事件会越来越多,奇葩新闻会越来越多,自然环境也会越来越恶劣。人类会幡然醒悟吗?一瞬间变好?人们上网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客户而是工具,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是宝贵的财富,社交媒体正在利用你的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去开采贩卖。你的注意力原本应该用来让你自己变得更好,更进步,更幸福,真正的幸福,关注你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你的注意力原本可以用来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是,拿去刷社交媒体网络。短视频。功在千秋,利在当下,社会能不能改变很难说,但你可以现在就改变。 白野与黑川,看名字就一眼望到底的官定cp,眼瞅着女主已经帮男主追到了女配,在所剩不多的进度条加持下,最后居然还是把cp拗了回去,佩服佩服。 明明知道不合逻辑的地方太多,却也不想计较,只想随着白野和黑川的心情变化,一起融入到故事里去。 全剧最苏的一幕发生在同学会上,白野非常帅气地用hip-hop diss完那群幼稚高中男同学后正准备走人,却被那个喜欢过的男生喊住:“你 白野与黑川,看名字就一眼望到底的官定cp,眼瞅着女主已经帮男主追到了女配,在所剩不多的进度条加持下,最后居然还是把cp拗了回去,佩服佩服。 明明知道不合逻辑的地方太多,却也不想计较,只想随着白野和黑川的心情变化,一起融入到故事里去。 全剧最苏的一幕发生在同学会上,白野非常帅气地用hip-hop diss完那群幼稚高中男同学后正准备走人,却被那个喜欢过的男生喊住:“你现在肯定没有男朋友的吧?”……而我还在期待白野会如何反驳时,一只非常漂亮的手坚定地握住了她的肩膀——黑川出现了。 她的盖世英雄大概真的会驾七彩祥云。 现实不敢这么发生,但电影可以这样做。游戏人设的表现只是一层皮,难得的是真心,是发自肺腑的关心、理解、体贴。是温暖手心的甜米酒?是被赶出家门的苹果泥?是一封私人定制的人设邮件?还是那通没有被接下的电话?细细密密的情绪交织其中,丰满又克制。 愿真心都能如愿以偿。
像往常一样,这一集有好几条故事线,分别是“病毒是从谁来的”,“lily的朋友别人家孩子”,以及“来自父母甜蜜的压力”以及包括andy和haley的感情线等等。关于结局mitc
像往常一样,这一集有好几条故事线,分别是“病毒是从谁来的”,“lily的朋友别人家孩子”,以及“来自父母甜蜜的压力”以及包括andy和haley的感情线等等。关于结局mitch的表情的问题其实是有关最主要的故事线“病毒哪里来”的问题。这条故事开始大家都得了奇怪的病,都理所当然怪罪给从墨西哥归来的mitch小两口,他们成了众矢之的,claire还专门打电话去抱怨。结果在大家都以为是mitch和cam是罪魁祸首的时候,有前科的phil发现他其实依旧是这次真正的patient zero. 所以一直以来mitch都被误解了,他就一直莫名其妙地顶着全家人的挖苦和非难。所以最后的结局其实是另一个笑点,刚开始画面是mitch的惊恐表情,这个镜头导演设置了悬疑片结局的气氛,用意是想让大家以为“病毒到底来自谁”的冤案被mitch本人破解了!让我们以为亲爱的小mitch沉寂已久的冤情终于得到洗刷了他终于发现phil才是那个小婊砸!他那么惊讶其实是带观众入戏(就像之前claire在超市被phil推倒但全家不信后来看cctv大喊suck it那么爽哈哈哈)但接下来镜头一转笑点就来啦(这如果是老友记内带笑声包的话,这边应该就会出现连绵起伏的笑声),电脑屏幕上竟然还是他诡异的舞步!这个时候他越惊讶其实就越好笑,而他惊恐的点就来自于mitch本身的性格,他是个自恋又闷骚的小gay嘛,舞姿就是他恐怖的真相哒,但越觉得可怕还越想看就是他性格的最好阐释~另外这一集的道理是说希望大家能看清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努力想成为的人或者别人期许的样子,mitch看不下去后来又关掉也是说明想要努力看清自己真的很难.
这就是我认为的结局的意义哒。说没看懂的只是因为想太多辣!ps第三集每条故事我都好喜欢!视频换头那一段简直逗死!还有粉眼事件想像一下那画面就笑到停不下来~
这就不由让人想起《韩非子》里的一个比喻。齐王问画师,什么最难画,什么最容易画?画师说犬马最难画,鬼最容易画。犬和马是常人最容易见到的,画得好与不好一观便知。而鬼却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谁也不能说你画的像还是不像。
这就不由让人想起《韩非子》里的一个比喻。齐王问画师,什么最难画,什么最容易画?画师说犬马最难画,鬼最容易画。犬和马是常人最容易见到的,画得好与不好一观便知。而鬼却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谁也不能说你画的像还是不像。
历史不忍细看,拍得像了会被人说乏善可陈,拍得不像呢,又要被人说假大空。总之是一件苦差事。《鸣梁》的导演金韩民倒是乐在其中,前作是《最终兵器:弓》也是历史剧,评价不俗。时隔三年,拍的还是历史剧。当然本作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请的腕更大,场面更壮观,情愫也由“家恨”上升到了“国仇”。
崔岷植大叔的演技在《老男孩》中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此,中年废材大叔的标签永远地贴在他的脸上。本片中出演民族英雄李舜臣,难免让人会不时走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李舜臣的戏份虽多,但其实情绪相对单一,无非是镇定如恒、大气凛然、善恶分明。这让崔大叔身上弥漫的黑暗气质没有了用武之地。
反方一号人物“海贼王”来岛通总的蛮霸气质呼之欲出。当然一半还要归功于道具师,他那幅杀气十足的兜旄带来的气场太震撼了(虽然几乎是照抄自武田信玄)。腾堂高虎面部表情僵硬,加滕清正则有些面色浮肿,怕是水土不服之故。也难怪,谁叫他们劈腿劈得太厉害了呢?
如何以12艘板屋船击退300多艘敌舰,创下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是片子的重心。剧本交待得很有层次,从第一梯队到第二梯队,再到发起总攻,总攻得以逼近主舰进行贴身围剿,被李舜臣集全船之炮炸开一路血路,再到双方围绕升旗展开狙击战。来岛的蒙面美少男神射手弹无虚发,枪枪命中。几乎要一枪致李舜臣于死地,千钧一发之时,一发冷箭贯脑而过,坠海身亡,渲染得很出色。最后主舰坠入旋涡,眼看着全船人员殒命殉国……两岸观望已久的老百姓驾着小渔船,齐心协力将主舰拉回,才得以逃过一劫。
尾声时来岛通总丧心病狂,亲自杀到板屋船上,结果被李舜臣枭首示众,大快人心。这里隐约能嗅出一点《赤壁》的味道。同样是描写海战,吴宇森的的历史巨制从拍摄手法、镜头语言上半点都不逊色,可惜的是吴导胃口太大,非要搞成上下部,而且闯完好来坞回来,难脱一口西洋腔,价值观、审美观都不中不洋,丢失了三国时代所赋予的朴素韵味。再拿出去年国内较红的一部《大明劫》来比较,有波澜壮阔的家国情怀,有炮火纷飞的大场面,可惜场面调度、镜头语言都还处于电视剧层次上,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背景的设定非常之大,用影片中的话来讲,作为一个拥有N多星球星系的上亿万年的大家族,小地球只是我们众多储备粮中的一个,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就算是渣渣
背景的设定非常之大,用影片中的话来讲,作为一个拥有N多星球星系的上亿万年的大家族,小地球只是我们众多储备粮中的一个,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就算是渣渣也不能放弃!之所以特别的把地球单个拎出来,当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是地球人拍的要拓展一下地球人的市场,主要是因为投身在地球的女主、前世是个超级大BOSS、有一堆遗产的豪门女王!女主前辈子有多有钱,从她几个穷极奢靡的儿女身上完全可以看的出来!
作为一个可以继承上辈子遗产的女主,这会儿不是不想继承遗产,只是上辈子留下的两儿一女太腹黑太狡猾,大女儿和她不亲就算了,大儿子是个变态也算了,但是小儿子居然想和她结婚、这特么太惊悚了!外星人就可以忽视伦理么!有没有星际婚姻法了!
星际设定的电影,外星人的种类和造型永远都是一个看点,从知道男主是人狼基因生物之后,电影的审美观升华了,开始展现宇宙深处丰富多彩的外星文明。本片中,因为不涉及大范围的星际战争,所以硬邦邦的钢铁服基本没有,更多的是穿着暴露的、各种动物基因的类人生物,前者主要用来服务上层社会,后者支援各种技术类岗位需求。
星际贵族们的造型服饰参考英国皇室贵族复古装,在地球上洗厕所为生的女主,每次被儿子女儿们绑架一回,就能更换到一套高级礼服,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女主微弱的存在感,虽然电影的镜头是一直跟着女主走的,但是女主的存在感一直都是通过华丽的造型来刷新的。在地球上穷的要卖卵子的女主,终于过足了当富人的瘾!以后回到地球上,再也不用偷偷试别人家美美的衣服了~
除此之外,在三番两次追求男主的过程中,这种死缠烂打的劲头也让女主刷出了存在感。比如男主本想拒绝女主的那句“你是女王,我是基因改造人,我只是你的狗”,女主非常不要脸的回答“我喜欢狗”,单身狗记住了么,下个情人节就该这么表白!至于男主帅不帅这种问题,我只能跟你们讲,镜头内外,既没有变态的大儿子帅,也没有狡猾的小儿子帅,鉴于大儿子二儿子都想杀了女主,女主根本没的挑~
http://www.51oscar.com/review/4039.html
不过玩这种极限的同志们是不是还是要有点钱啊,要不就那装备,呵呵,估计随便哪个都够我攒一阵子的。
不过玩这种极限的同志们是不是还是要有点钱啊,要不就那装备,呵呵,估计随便哪个都够我攒一阵子的。
遥想在我年少时,台剧的流行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式的,什么《王子变青蛙》、《天国的嫁衣》、《恶作剧之吻》等等
还有本人最钟爱的终极系列(《终极一班》、《终极一家》),可以说
遥想在我年少时,台剧的流行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式的,什么《王子变青蛙》、《天国的嫁衣》、《恶作剧之吻》等等
还有本人最钟爱的终极系列(《终极一班》、《终极一家》),可以说当年就是飞轮海四个人撑起了终极系列。当年的他们真是四只让人着迷的大男生,可惜现在也是分道扬镳。
从这一点上来看,台剧的发展像极了类似飞轮海的偶像团体,顺应时代的潮流出现,独树一帜的风格瞬间抓住人们的眼球,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淘汰。
2005年前后的台湾,亚洲四小龙的威名响彻亚洲,经济上甩大陆好几条街,传统文化上,继承了民国之风,温良恭俭让。在娱乐产业发展上,那时的台湾的偶像剧,综艺模式已经很成熟了。而那时的大陆还在拼命搞经济,搞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卖劳动力,真没有太多闲功夫重视文化,重视娱乐产业。
那时候的台湾,可以说是一手开创了大陆对于偶像剧的认知。大概还在我玩泥巴的时候,那时候的初中高中生,谁不知道《陪你去看流星雨》,估计是要被人笑话的。
然而随着大陆之后在各方面的发愤图强,经济上开始超越,文化上开始复兴,连娱乐产业,现在大陆也是办得风生水起,可以参照近几年的综艺,泛滥成灾。
台湾开始进入失落期,甚至是,全面的失落期。其中,就有台剧的失落。
大量的两岸合拍剧开始出现。中国的市场那么庞大,人们会发现,当初的台剧模式,已经吃不开了,观众不买账了。
传统台剧想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突围,难度很大。但这不代表就没有希望。
即使在恶劣的市场预期下,台剧还是能够出现堪称神剧的存在,比如说“大仁哥”陈柏霖主演的《我可能不会爱你》,豆瓣评分8.9,看哭无数人,不怕笑话,我看了整整三遍,不快进。
台剧或许已经没有那种大军压境的那种蓬勃气势,但依然会时不时给我们一些小惊喜。就像今天要说的这部剧。
《通灵少女》
老实说,这部剧着实有点“挂羊头卖狗肉”。《通灵少女》这个剧名能够吸引很多恐怖元素爱好者。那些脑子里期待着刺激的抓鬼情节的观众,也许会失望之极。
因为这部剧,鬼很少,人很多。恶意很少,温暖很多。
故事讲的是一个16岁高中少女的日常。这个叫谢雅真的少女,从小就有超能力,她能看到鬼,有通灵的能力,爸爸在她出生前就去世了,妈妈从小就将她交付给庙里当仙姑,让她积阴德,又说因为她的能力,当仙姑是天命。
故事开始的时候,就能很快把人带进那个情境中——庙里来了一个中邪的“病人”,伙计和庙里的掌事心急如焚,镜头一切,一身校服穿着的女生踩着脚踏车疯狂往回赶。画面越来越紧张就快到极限的时候,少女在庙门口扔下自行车,小小的身板嗖的一下挡在“病人”面前,露出一张严肃的娃娃脸。
这个画面,不知道为什么,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
大概是郭书瑶的演技真的进步很大,大概是剧中那个蝉鸣的午后勾起了我在台湾的回忆,大概是那些个蝉鸣的午后,承载了自己的青春。
但排除这些主观因素,这段开头的确能够很快将观众带入剧中的情境,而之后通灵少女的设定也就顺理成章了。
之后的剧情,围绕16岁高中女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她“仙姑”的身份开始了不紧不慢的叙述。总体上,与夏目友人帐一集故事相似,每一集,小真(女主角)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与鬼怪相关的问题,然后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只是这一点上相似,我是不敢说这是一部夏目友人帐式的台剧的。在我看来,之所以把这两者用来类比,是因为《通灵少女》的暖心。这种暖心,也是人生哲理式的,通过配乐,演员,场景,剧情,一丝丝散发这种温暖。是不是和夏目友人帐有点像呢?
举个例子。男主角的爸爸是无国界医生,在中东失踪很多年了。男主带小真去游戏室打电动,给小真看游戏记录,第一名是男主,第二名是他爸爸。男主说,以前我和爸爸经常来这里打电动,以前的记录一直都是爸爸领先的,爸爸不见以后,我经常来,可惜爸爸的记录再也没有变过了。
16岁的小真就开始拼命打电动,能够让男主看到爸爸的记录超过他,结果最接近破纪录的一次,游戏机死机了。
16岁的少女特别懊恼,却发现,老板可以修改记录……
16岁的我们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上,傻傻地绕了一大圈,只为了某个人。但笑得最开心的,还是我们自己。
台湾是一个宗教特别混杂的地区,宗教的信仰一直被学者们认为是稳定社会的积极因素,甚至在社会学领域里,原始的神圣的宗教之后才演变出了文化,演变出了文化的多种形式。
我更愿意相信宗教是来自于社会本身的,正是基于社会的需要,早期的社会将自身与自然相适应,自然秩序投射到人类社会关系上,产生了宗教的文化方式。
很巧,这部剧从宗教出发,但最后却做出了消解宗教至上看法的尝试。
人死天注定,但不要试图让神灵解决一切。患癌症濒死的妻子,最需要的不是烧香请神,最需要的是丈夫陪在她身边,度过最后一段日子。
剧中传达出的那种豁达,自然的观点,汇合成一句话就是:“我终于理解,真正的超能力,并不是通灵驱魔,超渡祭改,而是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无常,还能够坦然地微笑”。
这也许才是宗教之于我们最大的礼物,抛却那些形式上的东西,最核心的,是让自己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还能够真心地微笑。
所以,正如我在豆瓣上短评的那样,这部神鬼剧,包装了宗教民俗的外壳,本质却是在说人性。
剥离那些神秘色彩的东西以后,剩下的,是能让我们温暖的人性。
而且,它只有短短的6集,又是和HBO合作的戏剧,有口碑基础,又不耗时间。
所以,你准备好,去看《通灵少女》了吗
N年前看的《闪闪的红星》剧情已经忘记,N年后看到动画版的,从冬子扮演胡汉三的小孩子游戏,从孩子们爬树看风景、抓鱼的场面,都能让我感觉回到童真时代的感觉!只是冬子的童年其环境是抗战时期!
冬子是个有勇有谋的孩子,在关键的紧张时刻,总能化险为夷!也
N年前看的《闪闪的红星》剧情已经忘记,N年后看到动画版的,从冬子扮演胡汉三的小孩子游戏,从孩子们爬树看风景、抓鱼的场面,都能让我感觉回到童真时代的感觉!只是冬子的童年其环境是抗战时期!
冬子是个有勇有谋的孩子,在关键的紧张时刻,总能化险为夷!也算是个重要的看点。
剧组穷得连个群演都请不起,皇宫王府丫鬟太监就那么一两个。偶尔拍个大
剧组穷得连个群演都请不起,皇宫王府丫鬟太监就那么一两个。偶尔拍个大场面那可是大出血。皇后啥的头饰一看就是地摊货。
虽然剧组道具就那么几个,一些果盘,茶具这个场面用了那个场面用。整个皇宫王府的场景各种low~。
虽然各种场景弥漫着浓浓的橙光游戏的气息~
虽然剧情各种酝酿着狗血玛丽苏的气息,男主莫名奇妙喜欢女主,女主莫名其妙喜欢男主。
虽然女主人设各种吵闹,各种弥漫着装可爱的气息(?? . ??)虽然男主打眼一看又老又丑Q_Q
但是这剧莫名其妙地有毒啊!!!
接受了女主的人设,她圆圆的脸很萌有没有!!时时冒出几句现代言论搞笑担当有没有!!
男主看多了竟然觉得还挺好看的,嗯,越来越有范,一定是我剧看多了,中毒眼瞎了( ????? )而且男主人设还很棒,喜欢女主就是喜欢女主,绝对不会因为各种原因嫌弃女主,各种宠着她!
小四王爷颜值担当嘛~性格也很讨喜~可爱直率,风流倜傥(?? . ??)
女主穿越团都很给力有没有~阿广,大同各有本领,好喜欢萌萌哒阿广,双双孟江专门用来使坏招让我们讨厌的╭(°A°`)╮
每个角色设定都很饱满,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皇上,尹昊,杜嫣然,秋公公都挺不错的,整部剧的剧情调理也很清晰。
还有穿越剧最重要的是古今文化交错之感,这部剧做得很足,女主和她的穿越团们带去了很多新思想,棒棒哒!开party啊,斗地主啊,开店招聘 啊( ????? )女主还很会利用现代知识开挂!
片头曲其实很好听(?>ω<*?)
另外,弹幕们吐槽给力有没有!!
可惜极品前任出现就不好看了,都说调皮王妃,女主就最后一集才成皇后,哎Q_Q能给我们发点糖吗?全都是慕容小白花,孔双双绿茶[表情]的戏份[表情]男主又不给力,最后还觉得男二,双双都为了自己喜欢的人还挺感人的。
总体来说,这种调调莫名有种10年前古装剧的感觉,虽然10年前也没这么穷的剧组~还挺不错的!
(1)末日讲述的是,在注定死亡的前提下,弱小的主角们如何走出脆弱、找到幸福(而不是成长为战斗大师)的故事。
(2)比起虐,就算世界残酷,死亡注定,主角仍能找到幸福,并且与挚爱之人一起离去。这个意义上,不是虐而是催泪,而是温暖向。
(3)普通的画面、优秀的剧情、神作的BGM和人物。值得重温的优秀作品。
1、普通的画面:没什
(1)末日讲述的是,在注定死亡的前提下,弱小的主角们如何走出脆弱、找到幸福(而不是成长为战斗大师)的故事。
(2)比起虐,就算世界残酷,死亡注定,主角仍能找到幸福,并且与挚爱之人一起离去。这个意义上,不是虐而是催泪,而是温暖向。
(3)普通的画面、优秀的剧情、神作的BGM和人物。值得重温的优秀作品。
1、普通的画面:没什么烧钱的场景,画面偶尔还会崩坏。
2、优秀的剧情:
第一,在泛滥的“异世界”题材中,选择“末日”主题,选择全靠妹子的战争。虽然于心不忍,但在俗套中,还是有创新的。(后面人物部分,再补充说明)
第二,剧情节奏把控得很好,前期铺垫,后期越来越高能!结局催泪....
3、神作的BGM:本作的BGM水平很高,OPED还有BGM都很耐听(这边借用神作CL来说明)
第一,本作最终话,珂朵莉战斗时,两首BGM<Always in my heart>和<Scarborough Fair>,就好像CL第二季22话,引发奇迹后朋也与渚在樱花道重逢时,<渚 warm piano arrange>的插入。
第二,明明是很虐很催泪的剧情,旋律明快的ED<フロム>却突然插入,对比很强。这种感觉,有点像CL第二季16话,渚离世后ED的突然插入,或者未闻花名最终话,面码现身时ED的突然插入。
4、神作的人物:本作人物对于“幸福”的诠释,让人印象深刻。
比起批评本作①虐心(通过死亡来制造剧情落差)②落入异世界的俗套。我们不妨先顺着全剧的脉络,看看本作到底要传达什么。
本作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男主和女主,都有关于过去的沉重负担(记忆和身体),并且都无法克服(这是最关键的地方!!)换言之,本作就是以注定要死亡,作为前提展开的。
所以,本作的核心来了!在注定要死亡的前提下,通过战斗本身来获得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战前就完成了,就像本作12话莲对男主说“你已经救过我们了”。所以,本作的主题,不是成为战斗大师。
因此本作大部分都是日常,只有小部分是战斗。战斗一定是高潮部分,将不可战胜的负担,用“死亡”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将面对所以少。
而花大量篇幅去表现日常,表现主人公如何从自暴自弃,变得珍惜日常。
本作的主题,不是变成异世界的战斗狂人,不是为虐而虐。反而像是编剧坐在我们对面,借用末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注定要死亡的人,也能找到幸福”。何况我们呢...(下面借用本作11话的台词)
他们不知道究竟什么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可是,他们却会异口同声地表示想要获得幸福
那样的人即使能察觉到幸福
也没办法变得幸福
最重要的是,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
现在只记得最后关于进产房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是处女座,手抓着门要等到过了12点再进产室
阿泽西很帅呀,一搜才发现是那个 大长今里的闵大人,会再关注他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中间有些台词不错
我爱上你,是我情非得已,但我甘之如饴
星座只不过是接近你的借口,只是想走进你的星球,了解你,与你共转
中间陈
现在只记得最后关于进产房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是处女座,手抓着门要等到过了12点再进产室
阿泽西很帅呀,一搜才发现是那个 大长今里的闵大人,会再关注他的作品是什么样子的
中间有些台词不错
我爱上你,是我情非得已,但我甘之如饴
星座只不过是接近你的借口,只是想走进你的星球,了解你,与你共转
中间陈学冬被咖啡姐姐吸引的时候,很不希望他们在一起,因为挺喜欢在熙的性格的,所以我觉得当你看电影,喜欢不喜欢一个角色时,都是你自己本身状态或内心恐惧什么的在起作用,因为自己大概就属于在熙那个性格的,为她担心,也是在为自己担心(这是意淫啦,先有个男神样儿的男盆友吧,不,先有一些异性盆友再说吧)
一部剧好不好看,和是不是大制作一点关系都没有。当年的武侠剧制作成本低廉,道具、布景都假到不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山寨——反映悬崖就在摄影棚里搭一座假山,反映黄昏就在橙色幕布上映一轮澡盆大的太阳,反映雪景则是风雪音效加上满天的泡沫塑料,华山论剑这种级别的武林大会,场子都逼仄得小过乡村小学的操场,但这并不妨碍电
一部剧好不好看,和是不是大制作一点关系都没有。当年的武侠剧制作成本低廉,道具、布景都假到不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山寨——反映悬崖就在摄影棚里搭一座假山,反映黄昏就在橙色幕布上映一轮澡盆大的太阳,反映雪景则是风雪音效加上满天的泡沫塑料,华山论剑这种级别的武林大会,场子都逼仄得小过乡村小学的操场,但这并不妨碍电视剧本身的好看。
甚至乎,由于当时武侠剧由TVB一手包办,场景与道具形成了固定的套式,现在看来比动辄几千人、某某名胜实地取景的大场面更有诗情画意。印象最深的例子是初中时看的《圆月弯刀》,站在摄影棚里搭就的那种“山崖”边,一棵形状妖娆的古木下的,是温碧霞演的出落如明珠一般的绝世美人;细枝条密密匝匝编织的白色纸灯笼,忽然坠落在地上,灯笼瞬间烧毁,火光映出侠客冷峻的脸……一直觉得这部剧是所看过的古龙剧当中最得古龙真髓的,古龙本来就是意境派的,那些不青春偶像派的小鱼儿与花无缺,中年丑男版的楚留香,平头版的陆小凤,搞什么搞。
眼下看的这部剧也是,故事虽然简单,却处处透出用心。大概由于是前传的关系(该剧主人公是黄药师),人物的服装发式都有别于《射雕》原剧的曼舞轻纱,全是走简约质朴的路数,有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悠远古韵。第一集中黄药师去红颜知己溶月处饮酒,无聊时吹起洞箫,溶月拉开门款款而入,一袭白衣,端一白色酒瓶,一头瀑布般的黑发,仅发鬓簪一朵紫花。黄药师他老婆冯恒的出场也是,先是一群白衣人围着法器群魔乱舞,凸显诡异的异教氛围,一窈窕女子移步宫殿正前方的圆形画屏后,微光透过,躯体映在画屏上玲珑有致,接着几个宽衣解带的优雅特写,紧跟着蒸汽氤氲香汤沐浴。……这些场景的勾勒,是多么美好,多么点到即止不啰嗦不累赘,只不过当时客观条件所限,拍不到那么美轮美奂,也好过今时今日胡乱堆砌情节加上暴雷的动画特效。
因为是前传,金庸原著应该着墨不多,全靠编剧添油加醋。可以看出编剧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一集里就有四处地方,让不同的人吟诵古诗。“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诸葛亮的《梁父吟》,多么冷门的小诗啊,剧里是鉄掌帮帮主念的,瞧人家以前的帮主,多有文化啊。听到这样的台词,会有一种心中涌满层云的感觉吧。
我在想,当今剧集的粗制滥造,和场景越搞越大,钱越砸越多之间造成的反比,将令观众越来越失去想象力。当年的武侠剧,仅凭那样简易的场景就能让人心生美感,多是借助一种情怀的塑造和想象的引导。这令我不由得想起了旧时的戏曲。中国人讲求写意,传统京剧仅需要一桌一椅就可以表演,若要表现在水上划船,只需人物几个仰合的动作,就令人感觉满眼水波。这,没有观众想象力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现在,影视作品的场景越来越逼真,而观众的头脑被烂俗而累赘的台词塞满,根本无暇供给想象驰骋。于是乎,观众成了应声倒地的靶子,反而嫌传统的戏曲boring起来,这真不知道是谁的悲哀。因此,我认为我的怀旧是有道理的,当惯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我是多么怀念儿时看着摄影棚里拍成的武侠剧,心灵却在天马行空的天真童趣。
那么孤独呢?是不是也一样的?一样没有年龄偏好?也许吧。
三个人的晚餐,孩子静静等待父母的离婚决定。明明是这个决定里最糟糕结果的承担者,
那么孤独呢?是不是也一样的?一样没有年龄偏好?也许吧。
三个人的晚餐,孩子静静等待父母的离婚决定。明明是这个决定里最糟糕结果的承担者,却偏偏是最没有主动权的人。只有用沉默来回答他们实质只是宣判意味的询问。我想,尽管13岁的孩子在那个时候还不能精确地用“孤独”两个字来总结紧紧攫住自己心脏的东西,但是她一定能听到世界破碎了的声音。从此自己的世界都不会再圆满了的感觉。
孩子究竟懂不懂得失去的意义呢?在《追逐繁星的孩子》里,女主角也是在没有懂得承担失去的年龄,失去了男主角,因而踏上一趟寻找之路。这趟寻找,究竟是向命运举起一面不服输的大旗?还是仅仅借用寻找的过程,让自己懂得向命运多一些妥协,懂得失去也不过是生命的一种常态?不知道导演的表达欲望。但也有可能这只是一场无果的探讨吧。
但孩子的心一定不会如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的那么单薄。“十三岁的我们,其实非常脆弱。十三岁的我们,其实相当坚强。 所以,在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以前,请温柔地对待我们。”如果把孩子理解为单薄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太过贫乏了。孩子当然也会懂,这世界不是等自己慢慢长大的温柔果园,只是在冷雨或者飓风来临之前,还是让阳光多照一会儿吧。这样余温也能温暖余生。
原来。温柔,才是这个世界的通行证。
这么说来,大概没有多少成年人是合格的吧,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大概都是以简单粗暴为主流的吧。以自己的偏见,一厢情愿地把孩子隔绝在自己的世界之外。
当然,这也可能是一场关于存在与虚无的讨论。
尽管有很多人吐槽徐娇的那句:虽然一切都会过去,但是,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但我依然被这句戳中了某点。尽管有时候弄不清楚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一切都是虚幻究竟是我们在人生这条路上的去往更深层次的修行,还是只是没有承担失去的勇气,所以在可以拥有的时候就保持高度警惕,甚至用排斥来取代拥有。不知道。但我有一种直觉,一个看得太透太虚无对人生没有任何贪恋的对象,不会成为我生命的同行者,无论朋友还是恋人。因为ta有勇气面对人生里的一切失去,有勇气把所有的残破看成理所当然与无可厚非,那么如果有一天,我想紧紧抓住些什么的时候,这样的对象完全不能和我拥有进入俗世的欲望。
人总要有那么一些贪恋,才会显得真实与可爱。
而生命的终点究竟是什么,大概远没有那么重要。
到了这第二部,从刚开始的10分钟片花到主题曲,一直都有关注,因为第一部的结局很开放,有悬念有看头。殊不知第一集就把第一部的结局全磨灭了,换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后面再说,也不会很后,反正也只看了第一
到了这第二部,从刚开始的10分钟片花到主题曲,一直都有关注,因为第一部的结局很开放,有悬念有看头。殊不知第一集就把第一部的结局全磨灭了,换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后面再说,也不会很后,反正也只看了第一集。
先说片花,其实主要说的是配音问题。当初10分钟片花出的时候还是原音,我心里一阵暗喜,原音听起来多顺耳啊。看配音戏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会出戏,除非能配得像甄嬛传这样看不出破绽来,甚至演员自己重配。不要讲说条件不允许,什么在棚外拍戏噪音重,演员有口音,演员的演技跟不上等等,这些都是借口,市面上流行的电视剧,美剧英剧韩剧港台剧,就内地剧是一配音为主的。单从配音这一项上面,就限制了内地剧的良性发展。剧组为了省事省时间后期配音,演员没有演技后期配音,这些都会拉低整部剧的水平。而配音专业水平又不高,声音又高又刺有做作(听听叶祖新和陈翔的配音就知道了,NM我要是他们的是真爱粉我还真的会砸电脑,配音千万别露脸)一直坚持现场录原音,最直接的目的是更好的体验演员的情绪和演技,声音是很重要的一环。最讨厌看配音剧的时候看到口型对不上,配音与原音差别大,而且配音本来就有配音腔,除了做作还是做作,把原本演员的情绪都盖过去了。所以港台剧在这一方面还是值得学习的。拿TVB艺人苟芸慧来举例子,华裔小姐冠军加入TVB,人家一开始也不会讲粤语呀,可是出演的电视剧还是坚持原音演出,不好就练啊,如果经常性的只有她一个人被配音了,观众也不喜欢,她也就没有了演出机会了。还有舒淇,基本上她的电影都是自己原声或后期自己配。即便她们的粤语都“唔咸唔淡”(不十分标准),但这才是她们的特色,大家反而喜欢听。所以,凭什么就不坚持原声呢?你唐人花了那么长时间做后期,怎么就不多花一点心思呢?你不能要求别人只看画面不听声音的呀。
片头问题。还是制作团队的问题。能够把五月天的步步买下来,就好好对待好好利用吧,现在都浪费了。步步是一首正面意义的歌曲,而片头确实阴沉、伦理剧风格,而且场景转换与步步根本节奏不对。这样的片头,适合配“为所有爱执着的痛,为所有恨执着的伤”这一种师奶家庭伦理剧的歌,谁剪的片头呀?看完步步的原装MV再看这个,除了浪费还是浪费。
反正看完第一集,这部文艺小清新电视剧,沦为了一部都市爱恨情仇争产剧,“呵呵”两字足以表达一切。槽点:搞笑到吴奇隆手机的微信提示音是IPHONE的,拉近景一看手机是三星的,三星赞助费白给了。刘诗诗每看到一个步步惊心里面出现过的人,都想要哭一次。我还是接受不了她骑着电动车追奥迪这个镜头,骑个自行车也好呀。最后,故事应该是从吴奇隆给刘诗诗递纸巾开始,而不是刘诗诗倒追吴奇隆开始。
请给我追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