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7293
  • 一只只只猪
    2021/10/14 12:22:55
    一部温暖感人的电影

    由大连五洲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红尖尖》,一部首次反映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扶贫故事的儿童电影,充满温情和希望,其中的“温”和“爱”不禁让人动容,给人以独特的心灵穿透力。影片以“红尖尖”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祖孙之间的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描述,直面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电影中毛任男多次嘲笑火龙没有阿爸阿妈,毛任男的姐姐也两次找到阿婆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火龙,说火龙“缺教”,这恰恰代表了当

    由大连五洲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红尖尖》,一部首次反映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扶贫故事的儿童电影,充满温情和希望,其中的“温”和“爱”不禁让人动容,给人以独特的心灵穿透力。影片以“红尖尖”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祖孙之间的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描述,直面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电影中毛任男多次嘲笑火龙没有阿爸阿妈,毛任男的姐姐也两次找到阿婆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火龙,说火龙“缺教”,这恰恰代表了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对留守儿童的偏见,认为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都是野孩子,没有教养不讨喜。但事实上,火龙在水仙阿婆的哺育以及当地村民、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成长为一个温暖美好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毛任男故意破坏斗笠在先,但水仙阿婆还是教育火龙先承担自己的错误,把火龙日思夜盼舍不得用的新雨伞赔给了毛任男;为了照顾生病的阿婆,火龙抓了别人家水库的鱼想给阿婆补充营养,被阿婆识破后严厉地训斥,并教育火龙把鱼还回去……阿婆以自己朴素的善意、正确的三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并影响着火龙,造就了火龙仔的倔强、坚忍、善良以及淳朴的是非观。整部影片不仅仅有火龙和阿婆之间的祖孙情让人感动,邻里乡亲们对火龙一家的善意也让人心中一暖。火龙的朋友们偷偷拉着自己的爸爸去冒充火龙的爸爸到学校签字;村里的乡亲们悄悄帮助火龙一家新种上菜;服装店老板娘愿意用火龙卖不出去的虾换给火龙一条裤子;乡政府多年如一日的默默帮助火龙一家……正是在水仙阿婆和瑶寨的乡亲们以朴素的善意给火龙搭建的温暖而美好的生活空间下,让火龙在缺失父母亲情、教育的情况下,依旧塑造出美好的人格,最终成为第一个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孩子。但影片终究是美好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像火龙一样接受爱的教育的留守儿童一定是少数。论及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渴望,正如影片中火龙提起自己的阿爸时所说:“我恨不得让他回来打我、骂我”,多么让人心疼的一句话。留守儿童作为一个脆弱的群体,一定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他们,以爱抚育,使其向阳而生。首次听到“红尖尖”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不知所以,但随着故事的推进,我恍然大悟。“红尖尖”不仅仅是指被涂红了尖尖的斗笠或是火龙心心念的雨伞,更是一种因火龙和阿婆对阿爸的思念而转化成的精神寄托,有了“红尖尖”,阿爸便永远会和火龙和阿婆在一起,“红尖尖”便是火龙和阿婆心中的阿爸。正如电影中火龙在斗笠上写上“我们”两个字时所说:“我们连在一起永远不分开”,虽然阿爸不在了,但是阿爸却以另一种方式永远陪伴着自己的家人,永远为自己的孩子遮风挡雨,永远是那个撑起整个家的英雄,或许这就是亲情的强大之处,永远无法磨灭。纵观整部电影,这是一部充满温情、陪伴、治愈的电影作品,将真实社会中存在的善良与美深入挖掘,完美诠释中华民族互助友爱、扶贫助弱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同时也让我们深刻感悟到了祖孙情、邻里情、家乡情和友情,温暖而又动人。此外,影片警醒大众要直面社会中存在的留守儿童、乡村教育等痛点问题,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与关爱,以爱抚育、向阳而生。

    【详细】
    139231246
  • 火星蘑菇
    2018/6/25 7:22:14
    这次不谈科学,仅从人文角度谈谈剧中感动我的那些细节

    作为一名社科学生,非常喜欢硬科幻的各种影视和文学作品。并不懂其中复杂严谨的科学设定,但我知道它是真实的。吸引我的也正是这种强大的真实性,因为它们描述了人类最讲得通最可能的一种未来。生命在浩瀚的宇宙长河中转瞬即逝,这种限制使我们无法行至更遥远的时光,感谢这些 作品让我们以另一种方式看见远方。

    这部剧还有一点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在太阳系做足了铺垫,前三季的内容基本上只在太阳系展开。宇宙

    作为一名社科学生,非常喜欢硬科幻的各种影视和文学作品。并不懂其中复杂严谨的科学设定,但我知道它是真实的。吸引我的也正是这种强大的真实性,因为它们描述了人类最讲得通最可能的一种未来。生命在浩瀚的宇宙长河中转瞬即逝,这种限制使我们无法行至更遥远的时光,感谢这些 作品让我们以另一种方式看见远方。

    这部剧还有一点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在太阳系做足了铺垫,前三季的内容基本上只在太阳系展开。宇宙惊人的年龄和尺度让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星系间的旅行无能为力,但探索太阳系还是很有可能的。仅这个系统就有无穷无尽的秘密供我们探索。

    1)火星人与海

    举全球之力致力于将一块没有生命的巨石变成花园,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他们还需要一百年。出生并成长于穹顶之下的火星人对于海洋有一种诗意的向往。

    S1E04.飞船外面枪林弹雨,紧张的战争时刻,火星军人Lopez却问了Holden这样一个问题:

    “Do you miss earth?”

    土生土长的地球人Holden可能对这样的问题早已不屑一顾,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如果想念我早就回去了”。

    “我叔公从地球移民火星,他特别想念那里。小时候他经常给我讲地球上那一望无际的蓝天,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直连天际一望无垠的大海。对于一辈子生活在穹顶之下的人来说,即使是海洋这一简单的概念都无法想象。”

    9452810
  • 阿衫
    2018/10/30 10:08:32
    能人为何得不到提拔重用

    能人为何得不到提拔重用

    在中国社会,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体制内,假如身边冒出来一个出类拔萃的同事,做出了一番让人耳目一新的成绩,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他要提拔了”,而是“他要当心了”。

    这样想的理由一般有两个:

    第一,此人没有背景后台,如果不尽早往上攀附,做得再多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第二,此人眼里只有业绩,没有人际,做事情的同时不照

    能人为何得不到提拔重用

    在中国社会,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体制内,假如身边冒出来一个出类拔萃的同事,做出了一番让人耳目一新的成绩,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他要提拔了”,而是“他要当心了”。

    这样想的理由一般有两个:

    第一,此人没有背景后台,如果不尽早往上攀附,做得再多也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第二,此人眼里只有业绩,没有人际,做事情的同时不照顾他人感受,容易遭来防不胜防的明枪暗箭。

    而事实上,许多“能人”往往在年富力强之时,遭遇事业滑铁卢,无法在提干升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又反过来证明了这两条“潜规则”的真实存在,用电影《背靠背,脸对脸》中的话来总结:

    “一条是上层路线,一条是群众路线”。

    这两条路线没有走通,那么做再多工作,也是没有用的,用更加简单的一句话加以总结,那就是:

    “做人第一,做事第二。”

    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恐怕不见得。

    电影《背靠背,脸对脸》就用发生在文化馆副馆长王双立身上的故事,揭示了“能人困境”更加深刻复杂的背景和原因。

    这部公映于1994年的电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某市文化馆馆长缺位一年多,副馆长王双立主持工作,不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还深得馆内职工群众的爱戴,因此他自认是馆长的唯一接班人,却不料主管领导不这样想,接连空降馆长到他头上,他一次次奋起反抗试图夺回本该属于他的领导职务,却一次次被沉重打击,直到心灰意冷成为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片中先后两个空降的馆长,实际上分别驳斥了上文描述的两种“潜规则”:

    第一个是某乡副乡长老马。这是一个老实到近乎窝囊,善良到近乎懦弱的人物,他的馆长生涯没有一天舒心日子,被心怀不轨的王双立用各种阴损招数一直欺负到鼻子上,直到被栽赃陷害,犯了主管冷局长的大忌,被调离文化馆,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明知道是王双立在背后作祟,却毫不记仇,卸任之后第一时间就接受了王双立的小恩小惠,还成为了王双立在失意之际排解寂寞的朋友。

    ——这样的老实人走上层路线,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在影片里没有交代,在情理中也无法推断,事实上,假如老马真有“上层背景”,王双立这种公然的挟私报复,哪有不引起强烈反弹的道理?而他真有“上层背景”的话,王双立也压根就不敢采用如此明目张胆的手段;

    第二个空降的馆长,冷局长的秘书小阎,的确是领导心腹,然而他的群众路线走得是一场灾难。

    此人仗着有局长撑腰,作威作福,不但把从王双立开始,文化馆上下同事得罪了个遍,在社会上也拿着领导架子,对普通群众蛮不讲理,在生活作风上也犯了大忌,公然与女同事通奸,最后当然是一次又一次掉入群众替他挖好的陷阱,先是停职检查,最后身败名裂逃之夭夭。

    如果单单考量上述的两条“潜规则”,王双立比老马和小阎都要合格,他虽然没有明确归入到哪个领导的阵营,但对上级指示无不遵从,工作上举一反三,只给领导添光彩,不给领导找麻烦;群众关系更加如鱼得水,除了极个别人,绝大多数馆内职工都真心拥护王双立,许多人甚至是冲着王双立,才在文化馆里工作下去。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其实,问题就在王双立自己身上,之所以一再给他空降馆长,不是老马和小阎有多合格,而是领导认为,王双立作为一把手,太不合格了。

    其实,王双立的悲剧,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故事开篇,组织系统举行文化馆馆长的内部推选,王双立毫不犹豫在选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殊不知,这已经犯下了官场中的大忌,正如徐副局长对他所说的:

    “你呀,太不成熟了!”

    官场上说一个人“不成熟”,当然不是指他生理上没有发育完毕,也不是指他心理上低幼无知,官场上“不成熟”的意思,往往是指在没有摸透环境、判明形势的情况下,贸然暴露自己的意图,不但陷自己于被动,还让主管领导难堪。

    “文化馆馆长”已经空缺一年了,如此漫长的时间足以让领导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人选,之所以在一年以后再进行内部推选,不是上级还在举棋不定,需要下面“推选”给他们参考(如果是在一周之内推选,或许可能),而是上级已经定下人头,需要“推选”的程序进行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成熟”的做法,是应该主动与冷局长或者徐副局长沟通,相信,长期主持工作的副馆长用委婉的方式表现出沟通的意图,这两位局长一定会用同样委婉的方式,给出明确的暗示,那么推选之时写下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了——当然最好还是不要写自己的名字,空落一个“不谦虚”的名声,有什么好处呢?

    而如今王双立的做法,一是暴露了自己在工作中骄傲自满的情绪,自以为工作做得好,馆长就一定是自己的,殊不知,文化馆工作只是整个文化系统全盘大局中的一个局部,放到全市经济文化工作中来考察,更加是微不足道的一个部分,任命领导干部,当然是从全局出发,而不会只考虑文化馆的问题;

    其次,这样的做法暴露了王双立与主管领导之间的不信任、不亲近。许多人把与领导亲近,庸俗片面的理解成请客吃饭、送礼送钱,殊不知,政治上的“共进退”,心理上的“共冷暖”才是领导与下属之间最为紧密的纽带,吃喝与钱礼,只不过是这条纽带衍生的一种不光彩的副产品。

    任命文化馆馆长,是文化局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步,直接决定了局领导的势力范围,这个馆长的进退荣辱,与局领导的进退荣辱息息相关,而王双立完全站在了自己渴求进步的立场上,丝毫没有考虑到局领导的所思所想,甚至连起码的沟通询问都没有做,直接用一张选票,把自己的意图,不加掩饰地提了出来,分明是在告诉两位局长,我就是想当馆长,至于你们的想法,我不关心——站在冷、徐两位局长的立场上看王双立这个下属,实在是有点冰冷隔阂。领导也是人,也需要被认可,被支持,而在官场之中,所有工作的核心,归结到一句话,是“让领导满意”,也就是说,要认可领导、支持领导,王双立的这一张选票,实际如同是一个“无视”领导的宣言,不要说原本内定的就不是他,即便内定了是他,恐怕也会被这张选票所颠覆,未经沟通就写下的这张选票,实际已经把自己自绝于领导内心之外,成为一个冷冰冰的外人了。

    再退一步说,冷、徐两位局长真的只是欣赏王双立的才干,“唯才是举”,凭借王双立傲人的业绩,就可以上位成一把手吗?

    恐怕也是不行的。

    事实上,假如王双立是一个庸人,如同老马,只会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反而是一件好事,做不出成绩,至少不会出乱子,把你派到重要岗位上,是放心的,偏偏他又是一个不甘寂寞的“能人”,想方设法想要在岗位上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他以为自己做得越多,越给自己加分,实际上,假如和主管领导没有建立起充分信任的关系,做得越多,效果越差,这是王双立悲剧的第二个原因:

    能人往往游走在灰色地带。

    故事中王双立,是玩弄规则的高手,能够熟练调动身边各种资源,完成常规手段难以完成的工作,剧中他屡屡翻云覆雨,做出各种“精彩”表演:

    1,盖下家属楼,为此,将省财政厅某处处长的外甥女肖乐乐招入馆中,以此为交换获得省厅17万元的财政拨款,用以偿还盖家属楼的贷款。

    2,新建歌舞厅,但同时与建筑公司石经理合谋,使这一工程成为“一石三鸟”的神器:在老马任上拖延进度,影响到“卫生城市”的评选,是打击政敌的武器;老马一走,一个月之内完工,是标榜自己能干的政绩;石经理送上“好处费”,自己分文不取,一部分用来给掌握财务的李会计装修新房,一部分组织全体职工去北京旅游,这又成为拉拢下属归心的糖衣炮弹。

    3,内定了冷局长女儿冷冰冰为新招职工,却搞出一个“公开评选”加以掩饰,冷局长不愿意卖王双立这个人情,不让女儿去参加评选(这是一个精彩的伏笔,等到老马一上台,冷局长立刻把女儿送到文化馆),于是他就串通评委,让所有参选人员的得分全部一样,导致这次评选失效;

    ……

    这些事情,哪些是出于公心,哪些是出于私利呢?恐怕一言难尽,这些事情,哪些可以公开谈论,哪些只能私下议论,而哪些只能烂在心里一辈子不跟人提起呢,恐怕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假如王双立不搞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照章办事,一五一十,可以吗?

    不想做事庸碌到老,当然是可以的,想要做出点成绩来,恐怕是不行的。

    这部上映于1994年影片的深刻与伟大之处在于,即便是站在24年以后的今天回看当时的故事,也没有陌生隔阂,反而有“桃花依旧、山河如故”的悲凉感觉。

    吴晓波先生说过:“中国的许多创新,正是从‘违法乱纪’开始。”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进程,同时也是“黑、白”两种地带不断蔓延交融、重新定义自身边界的过程,时至今日,处于两地交汇处的“灰色”地带,不但没有消失,反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有不断生长扩大的趋势。

    在“灰色”地带中,法纪不容许,情理难违拗,若是事事都要在党纪国法中寻找到坚实的依据再付诸行动,那么恐怕中国的改革,会在“分田到户”的铁门槛外徘徊经年,中国的民营经济,会在“傻子瓜子”的小作坊规模上亦步亦趋。

    撇开宏观事件不谈,深入到日常具体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拿王双立来说,文化馆是一个缺钱少粮的清水衙门,想要发展壮大,一是要向上级部门寻求政策、财政支持,再一个,就是通过“歌舞厅”这样的“自办事业”引水活人,然而他一个小小副馆长,又岂能决定左右上级部门的财政政策,又怎么可能拉起建筑队伍自己干呢?他当然可以采取保守稳妥的做法,老老实实打报告等批复,规规矩矩搞招标搞竞拍,然而问题在于,这样太慢了,结果也太不可控了,他是个“能人”啊!

    正因为他是能人,所以不甘于平庸力争上游,正因为他是能人,所以他看得清政治、社会运行的内在规律,可以将工作精准到位的聚焦在快速推进的关键上——这样的关键,恰恰是灰色的。

    假如是白色的,必然是拥挤不堪人满为患;假如是黑色的,人人都会悚然自觉敬而远之,只有灰色的东西,需要小心把握分寸,大胆涉足禁区,这种高度考验胆量智慧的事情,一旦做成,就是出类拔萃的成果,相应的,一旦被人揪住小辫子,就是有口难言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对于上级领导来说,提拔重用“能人”的纠结也正在于此,一个能人下属,极有可能交出亮丽夺目的成绩单让自己也增光添彩,相应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你捅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篓子让自己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小阎出事,导致冷局长也提前退休,就是明证。

    假如下属上级心心相映荣誉与共,一旦出事,上下齐心,上有担当,下有底线,细细分析行为动机中的“公私成分”,是“一心为公”还是“一己私利”,又或是“功过相交”,自会有一个清楚的交代——这点上,王双立脑子极为清醒,在经济问题上,他一尘不染;

    而问题在于,王双立没有一个贴心可靠的上级,做出成绩当然皆大欢喜,问题在于万一事发呢?他在副馆长任上的业绩有哪一件经得起核对规章、仔细推敲吗?情感上冷漠,关系上疏远的上级,谁会为了一个外人搭上自己的前程名誉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级宁可任命碌碌无为、老实巴交的老马,而将王双立置之不理的原因。

    通观《背靠背,脸对脸》全片,情节节奏上是轻快的、喜感的;而基调背景却是冷峻悲凉的。

    王双立费尽心机挤走老马,乘歌舞厅落实的机会,邀请冷、徐两位局长与民同乐,歌舞欢欣之余,深深爱戴王双立的冷冰冰近乎“逼宫”地向自己父亲要求:“您要是再不把王馆长扶正,我就跟您急!”

    冷局长慈祥微笑之后告诉王双立:“徐副局长待会找你谈。”

    然而徐副局长告诉王双立的是:“上级决定任命小阎为馆长,统管全局,并主抓以及人事、财务的具体工作。”

    那一瞬间,王双立被彻底击垮了,他在同事们关切担忧的眼光中独自走进空无一人的歌舞厅,呆坐在凄冷灯光下的舞池里,抬头突然发现冷冰冰正噙着泪看向自己,他报以一个憨厚的微笑。

    这个五味杂陈的笑容,必将定格在中国电影史中,或许也将定格于中国电影艺术悠久光荣的现实主义传统之中,或许还将定格在中国社会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97325283
  • godson
    2010/8/21 23:52:04
    有看过的吗,我觉得还不错了
    看过的朋友评价一下吧。
    毕竟这是一部国产动画片。
    我觉得应该打4星。
    国产动画还是需要支持的。
    我们不能光靠动画片吧
    未来在世界影坛还是要靠动画电影的。
    看过的朋友评价一下吧。
    毕竟这是一部国产动画片。
    我觉得应该打4星。
    国产动画还是需要支持的。
    我们不能光靠动画片吧
    未来在世界影坛还是要靠动画电影的。
    【详细】
    357691
  • 时光帮
    2018/12/27 11:44:51
    又想骗我养宠物了,但是这档纪录片也太可爱了吧!

    前段时间

    帮主被新鲜出炉的《水果传》圈粉到不行

    号称是水果版的《舌尖上的中国》

    导演团队认真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寻调研

    跨越了全球15个国家、50个城市

    精心挑选出40位水果明星

    前段时间

    帮主被新鲜出炉的《水果传》圈粉到不行

    号称是水果版的《舌尖上的中国》

    导演团队认真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寻调研

    跨越了全球15个国家、50个城市

    精心挑选出40位水果明星

    9852290
  • 出书去网
    2016/5/4 12:12:45
    被人遗忘的小镇,无比感人的善心
    一部完美的电影最需要的是什么?投资、科技、明星、场景、宣传?其实答案很简单——剧情。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部完美的影片真正需要的就是一个好故事。 《布基兰》是一部让观众走心的片子,拥有质朴无华却无比感人的善心,剧情步步戳中泪点,不得不让人感到揪...  (展开)
    一部完美的电影最需要的是什么?投资、科技、明星、场景、宣传?其实答案很简单——剧情。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部完美的影片真正需要的就是一个好故事。 《布基兰》是一部让观众走心的片子,拥有质朴无华却无比感人的善心,剧情步步戳中泪点,不得不让人感到揪...  (展开)
    【详细】
    7879217
  • nono
    2018/4/12 14:37:16
    神烦tokyo!

    尼玛 劫匪能不能专业一点 全部都是拿下半身在思考 有了钱以后想怎么搞怎么搞 为什么非要在关键时候精虫上脑 个个都是 尤其是tokyo看的真是来气 里面喜欢helsinki, moskow和nairobi, 再其次berlin, 其他都是坏事来的 .................

    尼玛 劫匪能不能专业一点 全部都是拿下半身在思考 有了钱以后想怎么搞怎么搞 为什么非要在关键时候精虫上脑 个个都是 尤其是tokyo看的真是来气 里面喜欢helsinki, moskow和nairobi, 再其次berlin, 其他都是坏事来的 .................

    【详细】
    9290147
  • 2014/8/31 0:04:33
    结局让观众忘了去懂导演
           如果这是一部电视剧,我会想看看下一集;但它是部电影,不是所有的意外断片和长久留白都会给人一个回味无穷猜想不断的开放式结局。
           演员的表演无话可说,问题在于情节安排和拍摄手法。看这片不由得会想起『万箭穿心』,同样的题材,方芳的戏剧
           如果这是一部电视剧,我会想看看下一集;但它是部电影,不是所有的意外断片和长久留白都会给人一个回味无穷猜想不断的开放式结局。
           演员的表演无话可说,问题在于情节安排和拍摄手法。看这片不由得会想起『万箭穿心』,同样的题材,方芳的戏剧张力要大的多,情节安排也更顺理成章又有头有尾。
           雪松这个角色相对于宝莉(『万箭穿心』女角)更隐忍但不够立体,老蔡的窝囊跟自杀的马学武(『万箭穿心』男主)是不同类型的折磨人,出租车司机小吴也会让人联想起健健(『万箭穿心』男二),记得当时『万箭穿心』有篇写得很好的影评叫“不管是万箭穿心还是万丈光芒,总有一个健健愿意为你摇下车窗”。健健是宝莉苦涩生活的港湾,但显然小吴不是,他青涩有余又担当不够。所以雪松比宝莉幸运,老公健在孩子爱她(宝莉的老公自杀孩子怨她);她又没有宝莉幸运,她比宝莉更迷茫,游走在离开和留下的边缘,只因为看不到未来可以依托的希望(年轻的小吴和张一白演的房产商显然都不是合适依靠)。
           其次,贾樟柯不应该当监制,同样的剧本他当导演说不定会好点。
           最后,片名太隐忍,在戏中藏得太深,就像女主恨男主不够懂她,观众看完戏都恨自己忘了片名。我知道导演想说我们常常因为熟悉而忘了理解,最亲近的人反而被推得更远。但导演你不能因为观众智商普遍不低而忘了点题啊,这让观众如何去懂你?~
    【详细】
    6858775
  • 没气灌罐
    2017/6/28 13:31:04
    寻章摘句(*/ω\*)

    I have to fight every instinct Ihave pulling me toward you .

    when I am near you ,I am aware of every breath you take.

    And when I am away,even the wind in the trees remainds me of you.

    I have to fight every instinct Ihave pulling me toward you .

    when I am near you ,I am aware of every breath you take.

    And when I am away,even the wind in the trees remainds me of you.

    【详细】
    8630204
  • 凹凸镜DOC
    2021/3/24 10:55:11
    谢谢你来看关于我母亲的电影 | 专访《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导演李冬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20年10月14日,《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在平遥国际影展媒体场放映,电影还未结束,豆瓣上便出现了中途退场的“媒体观众”的一星差评。次日晚19点30分,影片在平遥电影宫小城之春厅首次面对国内观众首映,并在10月16日获得了平遥国际电影节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大奖。此后,又在韩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20年10月14日,《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在平遥国际影展媒体场放映,电影还未结束,豆瓣上便出现了中途退场的“媒体观众”的一星差评。次日晚19点30分,影片在平遥电影宫小城之春厅首次面对国内观众首映,并在10月16日获得了平遥国际电影节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大奖。此后,又在韩国...  (展开)
    【详细】
    13340260
  • peupeu
    2017/12/23 17:54:10
    人去楼空花已尽 花谢人散未有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者André Aciman认为人类美学的第一产物是古典音乐,所以他借用音乐术语Tempo(速度还原), Cadenza(华彩乐段), Capriccio(随想曲) 以及Da Capo(从头开始)来命名小说续作Find Me(请来找我)的四个章节;分别讲述父亲Sami,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者André Aciman认为人类美学的第一产物是古典音乐,所以他借用音乐术语Tempo(速度还原), Cadenza(华彩乐段), Capriccio(随想曲) 以及Da Capo(从头开始)来命名小说续作Find Me(请来找我)的四个章节;分别讲述父亲Sami,Elio, Oliver, 以及Elio和Oliver。已经离婚的父亲Sami乘...  (展开)
    【详细】
    9009299
  • 康斯坦丁
    2017/11/16 17:00:39
    温情的作品
    挺怪异的故事,初看像男版的《房间》,慢慢看来,原来是一部温情的治愈系影片。影片很温暖,也没有太过分的煽情和台词,大家的表演都挺自然的,有点像电视节目一样的感觉,影片长度也恰到好处,没有故意拖长。 作为影片本身,故事比影片中所有表演都要让人印象深刻,这一...  (展开)
    挺怪异的故事,初看像男版的《房间》,慢慢看来,原来是一部温情的治愈系影片。影片很温暖,也没有太过分的煽情和台词,大家的表演都挺自然的,有点像电视节目一样的感觉,影片长度也恰到好处,没有故意拖长。 作为影片本身,故事比影片中所有表演都要让人印象深刻,这一...  (展开)
    【详细】
    8927217
  • 少管我
    2021/1/28 8:39:34
    我被副CP真香了

    我是原著书粉,说实话,当我看到选角是我是崩溃的,毕竟选角和原著完全不符,连情节都被大量改动。但是不死心的我还是决定要一看究竟。其实这部剧拍的还不错,只要你不要要求他按照原著剧情发展,把对原著的还原度要求放低,这是一部很合格的小甜剧,尤其是承让CP。她,是敢爱敢恨的烤串西施,他,是礼貌疏离的书店老板。他让她第一次真正喜欢一个人,她让他从多年的情伤中走出来。高颜值又有趣的两个人简直不要太般配,为

    我是原著书粉,说实话,当我看到选角是我是崩溃的,毕竟选角和原著完全不符,连情节都被大量改动。但是不死心的我还是决定要一看究竟。其实这部剧拍的还不错,只要你不要要求他按照原著剧情发展,把对原著的还原度要求放低,这是一部很合格的小甜剧,尤其是承让CP。她,是敢爱敢恨的烤串西施,他,是礼貌疏离的书店老板。他让她第一次真正喜欢一个人,她让他从多年的情伤中走出来。高颜值又有趣的两个人简直不要太般配,为了他们,我会继续看下去的(其实这对CP在原著中是没有的,可能这也是他会带给我惊喜的原因吧)

    【详细】
    13170249
  • 向张伟丽学习中
    2020/12/30 20:05:10
    剧照记录
    13096166
  • 墓岛GRAVELAND
    2018/7/26 16:49:50
    被封印的骑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拟像的美国 在《骑士》的标题出现以后,我们看到的第一帧画面即Brady的背影,他头部包扎着的白色纱布在黑暗中依稀可见,接下来,一系列更为细碎的镜头展现了他服药、吸烟、取下纱布,在这里,所有的景别大多为近景与特写——它们与观众分享着Brady的疼痛感,更值得注意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拟像的美国 在《骑士》的标题出现以后,我们看到的第一帧画面即Brady的背影,他头部包扎着的白色纱布在黑暗中依稀可见,接下来,一系列更为细碎的镜头展现了他服药、吸烟、取下纱布,在这里,所有的景别大多为近景与特写——它们与观众分享着Brady的疼痛感,更值得注意的...  (展开)
    【详细】
    9542258
  • 泥巴
    2021/12/11 0:10:13
    go over the water…

    就为了摄影,本片也值得一看。极简风格和讲究的透视,让人觉得掌镜的定是位正襟危坐的老派绅士。本片导演是《敦刻尔克》里那位海军少将,开头的大全景以及街道的细微处,能清楚感受到导演对自己家乡的熟悉和热爱。在最开始看到那些社区的房屋的时候,强烈的建筑特色,让人马上就想起七十年代初英军在无数个这样的社区里,与爱尔兰共和军艰苦的巷战。另外有一部电影《'71》,同样是

    就为了摄影,本片也值得一看。极简风格和讲究的透视,让人觉得掌镜的定是位正襟危坐的老派绅士。本片导演是《敦刻尔克》里那位海军少将,开头的大全景以及街道的细微处,能清楚感受到导演对自己家乡的熟悉和热爱。在最开始看到那些社区的房屋的时候,强烈的建筑特色,让人马上就想起七十年代初英军在无数个这样的社区里,与爱尔兰共和军艰苦的巷战。另外有一部电影《'71》,同样是描述发生在贝尔法斯特、也就是在本片时间点的2年多以后,英军的一次遭遇战。修长的L1A1步枪让英国人在巷战中吃尽苦头,有时候他们宁可用手枪同爱尔兰共和军战斗。民间的宗教冲突让傲慢的大英帝国百年来损兵折将,花了大笔战争费用、承受无数恐袭,最终只留得住小半个爱尔兰。祖上留下的基业在自己手里面一点一点的断送,真是没处说理去,女王陛下心里苦啊…本片尽量抛却政治因素,不讨论谁对谁错,只从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的角度讲述他们各自对故乡的依恋。女主反复说过一个词,如果“go over the water”,一切都会不一样了,这即是依恋又是恐惧。而这个water,只是窄窄一个海峡而已;海峡那面,也是同宗同族。

    乡愁这东西,导演们不约而同的喜欢用孩子去表达,本片里的男孩像级了台北的洋洋、牯岭街的小四,或者香港的细路祥,唯有多年以后,回忆中的故乡才会有孩子目光中的纯粹和甜蜜。

    14058770
  • 尚零
    2022/11/16 23:07:30
    观看流水账-正义与邪恶一切皆在心中

    假设我得知病情癌症要死

    被全家人孤立嘲讽和pua 我是否还有勇气活下去

    为什么人要活的如此的卑微呢?

    对待亲人爱人的在乎,就是他们pua我们的资本吗?

    让一个老人拥有

    假设我得知病情癌症要死

    被全家人孤立嘲讽和pua 我是否还有勇气活下去

    为什么人要活的如此的卑微呢?

    对待亲人爱人的在乎,就是他们pua我们的资本吗?

    让一个老人拥有了治愈的能力,让一个年轻人拥有了破坏的能力

    什么是对?

    帮助他人会令其他人受伤 是对还是错?

    心平的重点是什么 无欲无求吧

    欲望被压制后的反弹是悬崖

    无法回头的深渊

    都说神好,都喜欢神,可是神去人性。

    没了欲望,孤独就伴生而来。

    能力是救人还是杀人一切皆随心

    人性最后的羁绊是母亲

    然而母亲被网暴致死

    一个“神”诞生了

    键盘侠在不明原因的前提下胡乱发表言论

    真的是该死

    狮子神的孤独 无人能理解

    最后一个能挽留狮子神人性的人

    也在警察的进攻下死亡

    狮子神走向了人类的对立面

    最后的收尾有点老套

    其它都还好,想看第二部

    最后狮子神皓是不是真的死了

    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没死

    这才有意思

    【详细】
    147661048
  • 陆冠均
    2021/9/13 21:35:21
    《行尸走肉》S11E5:拂去尘埃
    本集包含数条故事线,信息量很大,必须多花点篇幅说道。 开篇是亚伦的噩梦:他带着格蕾丝在树林里迷路,被行尸、狼族、救世军、低语者围困,格蕾丝消失不见,自己被乱刀捅死,最终在梅斯(S10E19中死去之人)的喝止声下惊醒…… 本集的标题为《Out of the Ashes》(走出灰烬)...  
    本集包含数条故事线,信息量很大,必须多花点篇幅说道。 开篇是亚伦的噩梦:他带着格蕾丝在树林里迷路,被行尸、狼族、救世军、低语者围困,格蕾丝消失不见,自己被乱刀捅死,最终在梅斯(S10E19中死去之人)的喝止声下惊醒…… 本集的标题为《Out of the Ashes》(走出灰烬)...  (展开)
    【详细】
    13863226
  • 屠夫
    2021/8/27 9:55:03
    欢迎光临,您要吃点什么呢……

    欢迎光临,您要吃点什么呢……

    一般来说,到了第七个年头,会有厌倦疲惫的感情,无论是事业还是情感,这个时候最初的热情可能需要一些方式方法去经营才能坚持下去,但是自己看孤独的美食家中的五郎倒是渐入佳境呢。

    因为自己是后期补剧所以并没有追剧的同步感,但是每晚泡澡时

    欢迎光临,您要吃点什么呢……

    一般来说,到了第七个年头,会有厌倦疲惫的感情,无论是事业还是情感,这个时候最初的热情可能需要一些方式方法去经营才能坚持下去,但是自己看孤独的美食家中的五郎倒是渐入佳境呢。

    因为自己是后期补剧所以并没有追剧的同步感,但是每晚泡澡时候一集三十分钟的“五郎吃播”也慢慢成了习惯,吃的是什么食物早已不是重点了,每次开头五郎工作中遇到的奇人异事有的时候倒是耐人寻味,感觉上五郎的工作也是在与时俱进不断地拓展着,甚至都有很多跨国企业将其请过去做顾问,自己倒是有些羡慕其工作了呢。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自己身边有个朋友有一次在和自己一起看这部剧的时候吐槽里面每种食物的分量就好像过家家似的,而且每次吃那么多种类的累不累呢,其实自己倒是希望国内也有类似的餐馆而不全是“豪放”类型,而且如果价格亲民那就更好了。

    但是想一想,为了追求“流水线”化的操作,“翻台率”提升,一定不会在这种细节上下功夫,毕竟那些所谓的“顾客至上”的类似火锅店的各种“贴心”服务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让顾客尽可能快的吃完走人……

    总的来说,虽然一样的故事结构,一样的镜头语言,甚至有些食物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但是那种“元气满满”的吃播,是对于食物的最好的尊重,也是对于粮食的最好感恩,更是对于生活最好的拥抱,也是对于心灵最好的治愈,这个系列,只要在拍,估计自己还会继续看下去的,个人评分9.3分,推荐指数五星。

    【详细】
    13827736
  • 不带入21世纪
    2005/9/29 2:50:32
    恨不入骨

    Let's talk about《长恨歌》。真的不能在观赏一部影片之前先看过文字版,我有如是感慨。因为文字有太多的空间可延展,而影像只有一个面目,两个小时的故事,到此为止。尽管知道编剧一定读了不知道多少遍小说,经过比我慎重的取舍,然而,那些让我心驰神往的情景:平安里的四人下午茶,炉火明一半晦一半,映着各人不动声色的心事;康明逊终于出口的一

    Let's talk about《长恨歌》。真的不能在观赏一部影片之前先看过文字版,我有如是感慨。因为文字有太多的空间可延展,而影像只有一个面目,两个小时的故事,到此为止。尽管知道编剧一定读了不知道多少遍小说,经过比我慎重的取舍,然而,那些让我心驰神往的情景:平安里的四人下午茶,炉火明一半晦一半,映着各人不动声色的心事;康明逊终于出口的一句话是:我没有办法。王琦瑶笑了一下,问:什么事情没有办法?康明逊说:我什么事情也没有办法。王琦瑶挣着非要打开藏金条的盒子给老克腊看,他按住盒子,触到她的手,冰凉的,他不由握住那手,眼泪也流下来,她却还在说着,他看见了就会喜欢,就会明白她的提议有道理,她是一片诚心,她把什么都给他,他怎么就不能给她几年的时间?……这些,通通都没有了。还是让我有些怅然若失。在原著小说里,王琦瑶的三个男人有各自的形态,李主任是命运的选择,最终也被命运淘汰;康明逊在大部分时间里被叫做毛毛娘舅,是个多情却软弱的男人;老克腊本质是善良的,但因为年轻所以残酷。在电影里,李主任变得具体了,好像个偶像派的乱世枭雄,大概是想充分利用胡军的精湛演技。只是,这样一个阶段性人物却平白占去了电影不少时间,让王琦瑶的一生之路走的愈发仓促。康明逊在书中是暧昧的,在电影中却是模糊的,到底我也没看出他在电影中究竟是个怎样的男人,又是怎样从王琦瑶的生活中彻底消失的。老克腊是完全面目全非了,不过还算完整充分,情节上可以自圆其说。真正改的好的是程先生和蒋丽莉,蒋丽莉前前后后的纠缠在电影里变做寥寥几个镜头,干净了许多,也不显突兀。程先生巧妙的成了全片的线索和基调,人物也丰满动人。郑秀文是那种莫名其妙红起来的人,唱歌的时候,水平像个演员,演戏的时候,你只能当她是歌手。故事开头,王琦瑶十八岁,豆蔻年华,懵懂可爱。可惜郑秀文一出场,便赫然三十岁女人的样子。里里外外分明是熟透了的神情,还努力扮着天真,和女伴嘻笑打闹怄气流眼泪,观众看着都替她痛苦。到了该五十岁年纪的时候,她又过于轻松了,顺理成章的表情里看不出一点儿人生波折的痕迹。从头到尾,郑秀文都不曾真正变成王琦瑶、领会王琦瑶,不然不会出现那一段表演:李主任离开后,王琦瑶突然发狂,在程先生面前像野猪一样又踢又撞的哭号。我猜这是郑秀文很得意的一段,以为卖足了力气就展现了演技,可是……究竟那是个十九岁的姑娘啊,至于这么疯狂潦倒毫无遮拦吗?和她表演一样勉强的就是她的容貌,王琦瑶应该是比郑秀文美的多的,上海小姐揭晓的时候,郑秀文走上台前,西瓜太郎头,大饼脸,黄桶腰,简直惨不忍睹,这样的王琦瑶怎么可能我见犹怜呢?程先生是整部影片里最值得一看的人物,梁家辉的表演,一举手、一投足、背影或沉默,仿佛处处是戏,然而又全然揉入角色里,寻不出哪里是戏,举重若轻,内敛细腻。吴彦祖不知是否是被太漂亮所害了,表演得和剧中人始终有一定距离,镜头一瞄准我便分神,总疑心眼前是一张明媚的画皮。胡军愈发有范儿了,据说近来在香港很受欢迎,香港演员多显阴性,难得一见如此铁血柔情,女观众们都被迷得七荤八素。关锦鹏这个名字总让人联想到一些暗香浮动的旧时场景,或许是跟他过去拍摄阮玲玉、潘玉良和张爱玲作品有关。然而,想要在这部电影里重温老上海繁华旧梦的观众恐怕要失望了,这部片子在旗袍、洋画、留声机和茉莉香片上花费的心思甚少,有点草草了事,倒是另一个细节,六七十年代的咖啡馆,服务员“呯”的一声把咖啡掷到王琦瑶面前,看的观众都忍不住会心一笑。其实我的印象里,关锦鹏一直是一个风格朴素的导演,很少过分痴缠或者把玩情调,是不怎么“艺术”的。影片的调子很舒服,从头至尾跨越了三个时代,还能显得流畅自然。原著中爱丽丝公寓里的梅兰芳唱盘,不知为何被舍弃了,换作老上海那些再熟悉不过的靡靡之音,实在有些太过普通。人物的对话常常以对切的特写画面呈现,也是不符合我个人喜好的,两米多高的一张面孔,看起来既单调又拥挤。挑出这许多毛病,是期待和预设太重。影片上映数日,评价却如此寂静,难道是王安忆和关锦鹏都已经太老了吗 ?

    2022 年的分割线…

    豆瓣偶尔还有通知,我一直没看原因,今天发现竟然是因为这个长评,还有粉丝在继续骂我。过了十来年,港娱沉寂,内娱堕落,与现在银幕上的诸位相比,郑秀文确实是德艺双馨唱演俱佳的敬业艺人,克己复礼,是港女的杰出代表。随着香港的失落,港女也成为一个令人钦佩和心疼的词,在我心里分量已经超过当年的王琦瑶。可惜在当初,有天赋有理想有追求的艺人太多,我还是遗憾这个并不适合的角色交给了她也折磨了她。也可惜她如今过得安静质朴,却还是有恶毒的脑残粉过了这么多年毫无长进。

    【详细】
    10051976
  • 老弦
    2021/3/27 20:29:14
    瞎子带老板下蛇柏副本赚钱治眼睛日记

    三叔终究是对我最爱的季晨版瞎子下手了,还好季晨的调调一直没变,季晨的瞎子是真的香啊,两星送给季晨,还是那个沙海的瞎哥,只可惜啊,狗屎一样的编剧,真是延续了重启剧版的垃圾,再好的季晨也无法拯救整部电影,这其实不能称呼为电影,因为其内容含量,顶天算个剧版番外,具体讲了啥一句话就说完了,请看我的标题。

    三叔终究是对我最爱的季晨版瞎子下手了,还好季晨的调调一直没变,季晨的瞎子是真的香啊,两星送给季晨,还是那个沙海的瞎哥,只可惜啊,狗屎一样的编剧,真是延续了重启剧版的垃圾,再好的季晨也无法拯救整部电影,这其实不能称呼为电影,因为其内容含量,顶天算个剧版番外,具体讲了啥一句话就说完了,请看我的标题。

    (内含剧透不想剧透的请叉出去,虽然我觉得我的标题已经把所有都讲完了)瞎子带着几个老板下一个简单的蛇柏副本,全程黑瞎子就一脸,这副本难度太简单了的表情,女主全程啥也不是,除了尖叫,可怕,我爸爸,没有其他的作用了,我还以为后面会给个反转然而并没有,到最后女主依然是个废物,并且说是来救自己爸爸的,结果反倒给自己爸害死了,所以这个女主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弄死她爸么?要是没有女主瞎子应该就把她爸带走了,所以她来的目的是为了让他爸死的彻底,然后凸显一下父女情深?看吧我爸八岁就不管我了,听说他要死在这了,但是他好像还没有凉透彻,我是来踩一脚让他快点凉凉的?顺便再赚点钱?

    【居然有评论因为女主跟我口嗨,说什么女主是被反派弄来当人质的所以不得不来,因为是素人所以啥也不会,女主爸大教授女主基本智商都没有么?基本的求生欲应该有吧,自我认知总该有吧,后路总该留一条吧,我笑了,到底是谁没认真看电影,这电影里的最强战力设定的就是黑瞎子,黑瞎子三番五次警告女主不要跟来,第一次出场就把日本人在车里干翻,与女主的几次谈话就是让女主离开,意思很明白,老子送你走,你别再跟来,最明显的就是那次他们到沼泽吃青椒肉丝炒饭的那次谈话,明显黑瞎子要掩护她让她离开,可惜这女主智商不在线死活不走,连正常人最基本的求生欲都没有,怕是绑匪都在偷笑怎么会有这么配合的人质吧,女主死活不走,居然还有人因为这个反驳,但凡智商正常的人瞎子让你离开,下一句都会接句我要怎么离开好还给自己留个后路吧。你看女主说了个啥,说我就要留在这找我爸爸,笑了,这女主可是自愿跑来当人质的。承认女主不仅不带智商还对自己没有自我认知,拖累队友很难么?要说这女主为什么一定要留在这,我只能说就是剧情需要说白了就是编剧硬要加个女主,把这女主抠掉你看看影不影响剧情走向,哈哈就这底下评论还有人看不懂,醉了醉了。】

    就这剧情还跟观众硬讲父女情深呢?原著里三叔笔下的女性角色都很独立和强悍,各自美丽,不管是阿宁,陈文锦,秀秀,都是不会依附男性而活的独立女性,一到了剧版的重启,我真是醉了,一个四妹爬床我都懒得吐槽了,这里的女主还不如重启里那个东南亚爱情故事的哑女,编剧对女性角色的恶意满满,这种不带脑子下斗的人咋还没死里头,不写男女主谈恋爱你就不会写剧本了是吧?直接把女主智商降到零了是吧,对啊弱智就不知道谈恋爱了,这样就没有恋爱情节了。

    我发现重启的编剧不写色狼非礼女主就不能活是不是,不写英雄救美就不能体现男主有多厉害是不是?电视剧里四妹差点被色狼强奸,电影下个斗也能有色狼,我都托马的醉了,在斗里生死存亡间你也能硬起来我是真的服气,三叔原著里的整体基调就是一但下了斗就各自为营,搞不好谁陷害谁,所以铁三角之间的感情才显得尤为珍贵,当然女人也不例外,下了斗就没有性别,玩的就是人心险恶这一套,结果你下个斗连裤腰带都系不住,这种傻叉真的是会为了钱下斗的亡命徒么?拜托编剧能不能走点心,真把观众当傻子么?

    影片最后留的彩蛋也是除了不看盗笔的人完全不懂的梗,可以说就算你看盗笔也不一定理解的彩蛋,因为连接的剧情是番外盲冢,不是纯盗笔粉是真的不明白啥意思,不看南部档案和盲冢你都不知道黑瞎子最后留个啥彩蛋,要说这片子是给稻米看的又跟原著没关系,要说是给普通网友看的,估计网友也看的跟喝白开水是的,所以这片子真烂,但是我还是喜欢季晨的黑瞎子。

    133471976
  • 阿芙罗狄特别棒
    2020/11/5 20:01:19
    演技及格的演员,剧情稀烂的剧本
    1、好哥们儿变夺命人,竟是为了继承我的姥姥? 在第一起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破茧展现出了国产刑侦剧常有的几个槽点(没有说别的剧不好的意思):警察在职必定不会破案,来不及解释了我要装杯,反派必在最后关头将罪行和盘托出(参考柯南)。除此之外还多一个槽点——重要配角演...  (展开)
    1、好哥们儿变夺命人,竟是为了继承我的姥姥? 在第一起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破茧展现出了国产刑侦剧常有的几个槽点(没有说别的剧不好的意思):警察在职必定不会破案,来不及解释了我要装杯,反派必在最后关头将罪行和盘托出(参考柯南)。除此之外还多一个槽点——重要配角演...  (展开)
    【详细】
    12953215
  • 邓锄头
    2021/7/31 11:40:14
    躬酱这玩意就图个乐

    ## 《食运》

    ### 主观评分:8分

    ### 剧情概述

    一个烤肉店出生的小男孩,长大之后,当美食编辑各种摊店吃肉,和各个烤肉店老板们聊天,营销日本的“料理工匠精神”,寻找目前当年开店的秘制配方,一并逐渐解开母子之

    ## 《食运》

    ### 主观评分:8分

    ### 剧情概述

    一个烤肉店出生的小男孩,长大之后,当美食编辑各种摊店吃肉,和各个烤肉店老板们聊天,营销日本的“料理工匠精神”,寻找目前当年开店的秘制配方,一并逐渐解开母子之间的隔阂的故事,寻找烤肉料理的真谛。

    ### 评价感受

    看完电影让我馋了半个月的烤肉。就是到最后也没理解那个米糠罐子里到底是啥,果然有文化差异理解电影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如果日本不出这么多几十年三菱、神钢之类的造假新闻,我还是会非常吃这一套工匠精神国家营销大广告的,但现在逐渐也麻木了,躬酱这玩意就图个乐玩了,现代人浮躁是不假,日本那些几十年的老店无非是那些半死不活的行业和小店,他们倒想创新也得有人吃那一套。

    【详细】
    13717456
  • 黄辰
    2022/1/17 18:39:43
    暗黑大boss太弱,结局比较泄气
    从旧的录影带里发现谜案线索,这部剧的拍摄手法比较稳妥、适当的时候能够进入到历史场景中,没有单纯让观众在手摇摄像机的晃动镜头前煎熬。 虽然童年遭受不幸、但是依然在优越环境里成长起来的黑人男青年Dan,看起来那么的优雅和知性,但发脾气的时候满嘴的F词;和他演对手戏的...  (展开)
    从旧的录影带里发现谜案线索,这部剧的拍摄手法比较稳妥、适当的时候能够进入到历史场景中,没有单纯让观众在手摇摄像机的晃动镜头前煎熬。 虽然童年遭受不幸、但是依然在优越环境里成长起来的黑人男青年Dan,看起来那么的优雅和知性,但发脾气的时候满嘴的F词;和他演对手戏的...  (展开)
    【详细】
    14147217
  • 夭海棠
    2021/11/15 2:42:46
    作为话语实践的“日常对话”

    《日常对话》聚焦于母亲作为传统家庭中的弱势者(女性)与社会中性少数群体(LGBT)的双重身份。这是一次少数群体的发言,也是一次对少数群体的身份询唤:导演通过对母亲同性恋身份的认同,正视造成母女之间隔阂的原因,以及将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开诚布公,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而在这场私人和解的背后,同样蕴

    《日常对话》聚焦于母亲作为传统家庭中的弱势者(女性)与社会中性少数群体(LGBT)的双重身份。这是一次少数群体的发言,也是一次对少数群体的身份询唤:导演通过对母亲同性恋身份的认同,正视造成母女之间隔阂的原因,以及将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开诚布公,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而在这场私人和解的背后,同样蕴藏着深刻的公共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其著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中阐述了生活政治的概念。他认为,生活政治相对于解放政治更具有私人性。不同于解放政治的宏观叙事,生活政治把关注点放至身份认同、自我、性/别等议题上,通过对个人问题的追寻,思考体系、制度、权力等宏观政治中存在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生活政治具有私人意味,而解放政治因批判对象和叙事方式的不同,具有“他者”的属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纪录片呈私人化趋势,折射出一种“他者”政治到“我者”政治的转变。以“他者”政治为创作动机的纪录片,主题一般为反思、对抗限制人类自由和公平的社会制度,在这些纪录片中,创作者以一种肩负道义和道德使命的姿态在影片中传递政治诉求,其地位常常处在被摄者之上。而“我者”政治诉求下的纪录片,不需要“他者”施以帮助,它的表达者即是发声群体本身,其创作诉求实质是生活政治。“我者”政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情况,较之“他者”政治而言更为私人,在主题选择上往往规避宏大叙事,而转向个人的身份认同、如何取得安全感等议题。私纪录片的出现,指向“我者”的政治关照方式,也为我们打开一扇重新审视个体生存方式的窗口。

    《日常对话》在私元素方面的呈现真诚且生动,在话语层面便已展现出强烈的私人意味。碎片化的影像、私人化内容、私人化表述,不仅在创作层面满足了作者的倾诉欲与展现欲,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观众对于“同性恋”、“性侵”等主题的心理距离。而它的形式,与立场、姿态、视角、诉求也息息相关。福柯认为,政治宏观层面上的理性原则(自由、民主)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全面的合理化。由此出发,他批评大叙事在实践中的危害,指出在每一种情况下,总体性的思考都对研究构成障碍。

    福柯对权力的宏观叙事视角的解构告诉我们,在权力问题上,比起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出发对权力合法性的计较,更重要的问题是洞悉权力的多元异质性及其微观结构。多元性决定了人类不平等的非单一根源,人类的不公正另有其不同的权力来源与形式。在反抗权力的斗争中,没有“大拒绝”(Great refusal)的焦点或“一招制胜”的法宝,有的只是抗拒的多元性和针对性。

    在影片从未被细致处理、意料之外的转折与沉默中,不时迸发出言语之外的“真实”,也反映出部分来自于父亲,却不仅限于父亲的父权压迫。被采访时,普通人面对镜头时的不安、局促、躲避和紧张,被导演一一记录下来,观众能看见当导演的舅舅、姨妈被问及是否知道母亲是同性恋时的反应:或假装镇定、或顾左右而言他。当母亲最初被问及她的困境,影片中似乎没有一个人能找到一种语言来描述、分析、拆解困境,牵涉其中的个体处于一种异常且不可破的尴尬、失语状态中,这使得母亲与导演的困境失去了被言说的可能。

    超出语言学范畴的、更加广泛地指称意识形态的话语,是人们决定自己怎么说、说什么的潜在机制。话语强调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支配着人们的特定实践,也构成了一般文化实践的基础,生产出了有关真理的知识,而这中间体现了权力机制的运行。话语能够对话语中的主体及其陈述活动实施支配,而这种支配包含三个方面:①话语赋予陈述的权利,也就是“谁有权利说话”,②话语限制了言说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应当说什么”,③话语把主体建构成能言说的主体,主体性是由话语所建构的,“我是谁”的问题要由话语回答。简而言之,话语生产了立场,并且邀请人进入这些立场,关于主体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话语机制中形成的。

    而话语生产出来的客体,就是知识,而现实就是由知识构成的。这并不是说现实就在话语之中,而是说,我们只能通过知识来建构我们关于现实的认识。世界不是产生于话语,但世界观是。话语机制将我们确认为常识的真理生产出来,主体在对知识的学习中,明确了何为真何为假,什么可以被接受,什么则不行,这其实就是在被话语机制所规制。

    这因此引出了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泛化的权力,对人主体性的规范被福柯理解为流淌在整个话语机制中的权力,简而言之,个体被整体的文化体制所规制,这就是福柯的权力。而权力是生产性的,是在整个话语机制的运转中体现出来的,也是充分融入我们日常中的。福柯告诉我们知识与规范的真理性起码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们是“被建构”出来,而非具有绝对的确定性,它们不同于康德说的那种道德律令。

    在规范化的言说之外,是一些模糊而未被归类的例外,它们或许潜在地占有与明面上的话语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排除在“日常对话”之外。在《日常对话》中,导演通过对母亲的女友们的采访,从侧面得到了未曾在女儿面前展示过的,拥有同性恋身份的母亲的另一个形象:细心、多情、温柔、在女友面前说出不曾生育、女儿是领养来的谎言,以此与过去不幸的婚姻划清界限,获取心理层面的补足和身份认同。这样的母亲形象显然有悖于传统意义上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定义。在传统价值体系中,“母亲”这一词应该是慈爱、圣洁的,而正是由于阿女的“不同”,不仅让导演感到意外,同时也冲击了观众的认知。个性化的行为与概念化的定义发生碰撞,才得以使“私”的程度变得更加深刻,人物得以鲜活饱满,而不是作为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存在于影片中。

    《日常对话》通过导演自述加之采访片段,从侧面拼凑出了母亲阿女的一生。从儿时回忆到第一段婚姻,遭遇家暴、携女出逃,再到一段段丰富的同性情感经历,影像内容总带着一种口述历史的意味。为普通人“写史”,是相当具有私人性质的行为,选用普通人或边缘人士来作为主角,本身带有一种“去中心化”的实践性格。

    《日常对话》聚焦于母亲作为传统家庭中的弱势者(女性)与社会中性少数群体(LGBT)的双重身份。这是一次少数群体的发言,也是一次对少数群体的身份询唤:导演通过对母亲同性恋身份的认同,正视造成母女之间隔阂的原因,以及将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开诚布公,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而在这场私人和解的背后,同样蕴藏着深刻的公共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其著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中阐述了生活政治的概念。他认为,生活政治相对于解放政治更具有私人性。不同于解放政治的宏观叙事,生活政治把关注点放至身份认同、自我、性/别等议题上,通过对个人问题的追寻,思考体系、制度、权力等宏观政治中存在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生活政治具有私人意味,而解放政治因批判对象和叙事方式的不同,具有“他者”的属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纪录片呈私人化趋势,折射出一种“他者”政治到“我者”政治的转变。以“他者”政治为创作动机的纪录片,主题一般为反思、对抗限制人类自由和公平的社会制度,在这些纪录片中,创作者以一种肩负道义和道德使命的姿态在影片中传递政治诉求,其地位常常处在被摄者之上。而“我者”政治诉求下的纪录片,不需要“他者”施以帮助,它的表达者即是发声群体本身,其创作诉求实质是生活政治。“我者”政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情况,较之“他者”政治而言更为私人,在主题选择上往往规避宏大叙事,而转向个人的身份认同、如何取得安全感等议题。私纪录片的出现,指向“我者”的政治关照方式,也为我们打开一扇重新审视个体生存方式的窗口。

    《日常对话》在私元素方面的呈现真诚且生动,在话语层面便已展现出强烈的私人意味。碎片化的影像、私人化内容、私人化表述,不仅在创作层面满足了作者的倾诉欲与展现欲,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观众对于“同性恋”、“性侵”等主题的心理距离。而它的形式,与立场、姿态、视角、诉求也息息相关。福柯认为,政治宏观层面上的理性原则(自由、民主)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全面的合理化。由此出发,他批评大叙事在实践中的危害,指出在每一种情况下,总体性的思考都对研究构成障碍。

    福柯对权力的宏观叙事视角的解构告诉我们,在权力问题上,比起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出发对权力合法性的计较,更重要的问题是洞悉权力的多元异质性及其微观结构。多元性决定了人类不平等的非单一根源,人类的不公正另有其不同的权力来源与形式。在反抗权力的斗争中,没有“大拒绝”(Great refusal)的焦点或“一招制胜”的法宝,有的只是抗拒的多元性和针对性。

    在影片从未被细致处理、意料之外的转折与沉默中,不时迸发出言语之外的“真实”,也反映出部分来自于父亲,却不仅限于父亲的父权压迫。被采访时,普通人面对镜头时的不安、局促、躲避和紧张,被导演一一记录下来,观众能看见当导演的舅舅、姨妈被问及是否知道母亲是同性恋时的反应:或假装镇定、或顾左右而言他。当母亲最初被问及她的困境,影片中似乎没有一个人能找到一种语言来描述、分析、拆解困境,牵涉其中的个体处于一种异常且不可破的尴尬、失语状态中,这使得母亲与导演的困境失去了被言说的可能。

    超出语言学范畴的、更加广泛地指称意识形态的话语,是人们决定自己怎么说、说什么的潜在机制。话语强调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支配着人们的特定实践,也构成了一般文化实践的基础,生产出了有关真理的知识,而这中间体现了权力机制的运行。话语能够对话语中的主体及其陈述活动实施支配,而这种支配包含三个方面:①话语赋予陈述的权利,也就是“谁有权利说话”,②话语限制了言说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应当说什么”,③话语把主体建构成能言说的主体,主体性是由话语所建构的,“我是谁”的问题要由话语回答。简而言之,话语生产了立场,并且邀请人进入这些立场,关于主体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话语机制中形成的。

    而话语生产出来的客体,就是知识,而现实就是由知识构成的。这并不是说现实就在话语之中,而是说,我们只能通过知识来建构我们关于现实的认识。世界不是产生于话语,但世界观是。话语机制将我们确认为常识的真理生产出来,主体在对知识的学习中,明确了何为真何为假,什么可以被接受,什么则不行,这其实就是在被话语机制所规制。

    这因此引出了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泛化的权力,对人主体性的规范被福柯理解为流淌在整个话语机制中的权力,简而言之,个体被整体的文化体制所规制,这就是福柯的权力。而权力是生产性的,是在整个话语机制的运转中体现出来的,也是充分融入我们日常中的。福柯告诉我们知识与规范的真理性起码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们是“被建构”出来,而非具有绝对的确定性,它们不同于康德说的那种道德律令。

    在规范化的言说之外,是一些模糊而未被归类的例外,它们或许潜在地占有与明面上的话语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排除在“日常对话”之外。在《日常对话》中,导演通过对母亲的女友们的采访,从侧面得到了未曾在女儿面前展示过的,拥有同性恋身份的母亲的另一个形象:细心、多情、温柔、在女友面前说出不曾生育、女儿是领养来的谎言,以此与过去不幸的婚姻划清界限,获取心理层面的补足和身份认同。这样的母亲形象显然有悖于传统意义上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定义。在传统价值体系中,“母亲”这一词应该是慈爱、圣洁的,而正是由于阿女的“不同”,不仅让导演感到意外,同时也冲击了观众的认知。个性化的行为与概念化的定义发生碰撞,才得以使“私”的程度变得更加深刻,人物得以鲜活饱满,而不是作为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存在于影片中。

    《日常对话》通过导演自述加之采访片段,从侧面拼凑出了母亲阿女的一生。从儿时回忆到第一段婚姻,遭遇家暴、携女出逃,再到一段段丰富的同性情感经历,影像内容总带着一种口述历史的意味。为普通人“写史”,是相当具有私人性质的行为,选用普通人或边缘人士来作为主角,本身带有一种“去中心化”的实践性格。

    【详细】
    139935543
  • 罗宾汉
    2019/5/1 18:06:06
    日本导演拍法国演员注定要栽跟头

    河濑直美重返奈良之作,没想到也是我第一次给她打分不及格的作品,比《第二扇窗》还要矫揉造作。自然风景倒是不难看的,奈良的森林、山峦、溪流,还有象征性的隧道,大自然万物在她的标志性逆光镜头里总能呼唤出一丝神圣的光辉和脱离尘世的美感,这种作者手法在当今影坛上也实属凤毛麟角。奈良当地传统的民族仪式感也是隐约可见(比如风中之舞),尽管这次用的是较为超验甚至科幻的方式,勉强算是一种小小的突破。然而,最可

    河濑直美重返奈良之作,没想到也是我第一次给她打分不及格的作品,比《第二扇窗》还要矫揉造作。自然风景倒是不难看的,奈良的森林、山峦、溪流,还有象征性的隧道,大自然万物在她的标志性逆光镜头里总能呼唤出一丝神圣的光辉和脱离尘世的美感,这种作者手法在当今影坛上也实属凤毛麟角。奈良当地传统的民族仪式感也是隐约可见(比如风中之舞),尽管这次用的是较为超验甚至科幻的方式,勉强算是一种小小的突破。然而,最可怕的要数叙事和人物对白,全是令人尴尬与无力吐槽的重灾区。如果对法国女人在异国他乡随便与当男人好上了的设计尚可接受,那么之后突然现身的成年儿子就简直让人惊掉下巴。具有生死轮回禅意的情节在跨越东西方文化背景之下充满了极尽讨好的谄媚,河濑直美似乎难以调和不同语境文化里的差异性,写出诸如“幸福只在心中、生命发展太迅速,就会自取灭亡”这类让人发笑的台词也就不奇怪了。法国演技派女星朱丽叶比诺什一向是世界各国名导乐于合作的拍摄对象,之前在侯孝贤,阿巴斯的作品里都有不俗的表现。然而在最近几部电影里的表演过于随意和即兴,甚至有点接近敷衍的边缘。事实证明,日本导演拍法国人注定要栽跟头,戛纳系的几位也是难逃劫数,黑泽清的《暗房秘密》,今年是枝裕和被戛纳拒绝的《真相》,简直快要凑齐一本失败者名册。

    【详细】
    10150545
  • Shermanizer
    2018/3/25 10:39:20
    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 LBJ 3/24/2018 看电影前对Lyndon B Johnson没有了解,这样看来,纸牌屋的Underwood人物蛮脱胎于他,出身平民。做党鞭恩威并施,或开门见山、或旁敲侧击,操纵票数,权利甚上尘嚣。老婆也不是等闲。当上VP,然后最终当上总统。 Kennedy们并不怎么入他法眼,北佬,Har...
    顺势而为 LBJ 3/24/2018 看电影前对Lyndon B Johnson没有了解,这样看来,纸牌屋的Underwood人物蛮脱胎于他,出身平民。做党鞭恩威并施,或开门见山、或旁敲侧击,操纵票数,权利甚上尘嚣。老婆也不是等闲。当上VP,然后最终当上总统。 Kennedy们并不怎么入他法眼,北佬,Har...  (展开)
    【详细】
    9247242
  • 木子森森森
    2022/6/22 12:31:04
    13p 角色小情绪刻画的都很到位

    律师泰星的咖啡互动

    小表情过分可爱。都律师这个角色 本剧最爱之一。他那出场一次的哥哥 也是很可爱。

    唯二是 忠犬系 姜时德!

    我就想馬一下看剧动态!咋就成了剧评还非得140字呢!

    律师泰星的咖啡互动

    小表情过分可爱。都律师这个角色 本剧最爱之一。他那出场一次的哥哥 也是很可爱。

    唯二是 忠犬系 姜时德!

    我就想馬一下看剧动态!咋就成了剧评还非得140字呢!

    韩剧演员是万分注意自我修养吗

    总觉得角色的演技都没有在拖后腿的

    尤娜载现cp也是过分动容

    夏律师更不用说了

    前保安小姐姐制服短发也在我的审美点

    殷妈 赵喜悦记者 小情绪小表情都很自然!完全能感受到角色情绪的展现

    喜悦记者知道邀请函不是律师的婚帖时觉得安心 眼珠子的转动 我看着也想模拟一下 对不起我完全做不到那样的灵活!天呐 是真的需要修炼的演技!

    【详细】
  • 14469590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