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课堂影评

142512443
  • frozenmoon
    2016/11/21 10:56:00
    冯小刚穿墙而过
    (文/杨时旸)
        原本,《我不是潘金莲》属于北方的粗粝和尘土,一个哀怨又执拗的农妇,穿越一道道人墙,耗尽时光奔赴她心中认定的真理。在电影的呈现中,冯小刚做了一次大胆的挪移。他把平铺直叙的北方变成了幽深婉转的江南。看起来,这种转化更多的是出于视觉上的考量,但最终,这个故事的内逻辑和发生的外部环境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互文关系,隐喻又印证着彼此。
    &
    (文/杨时旸)
        原本,《我不是潘金莲》属于北方的粗粝和尘土,一个哀怨又执拗的农妇,穿越一道道人墙,耗尽时光奔赴她心中认定的真理。在电影的呈现中,冯小刚做了一次大胆的挪移。他把平铺直叙的北方变成了幽深婉转的江南。看起来,这种转化更多的是出于视觉上的考量,但最终,这个故事的内逻辑和发生的外部环境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互文关系,隐喻又印证着彼此。
        潮湿的空气、拱桥与奇石,成为了电影中那些人物心理景观的外显,微妙的官僚系统,就如同那些幽秘的曲径,被长久的时间塑造成复杂的结构。那个孤独、执着、单纯甚至有些愚蠢的女人,被置于其间,形成了一幅残忍山水画。远观柔媚安逸,近看冰冷绝望。
        《我不是潘金莲》是那种典型的“中国式故事”——它只会发生在中国,就如同冯小刚所说,“既不可能出现在美国,又不可能发生在朝鲜”——这种故事的背景必须处于某种剧烈又独特的转型期,有些东西已经松弛自由,而有些东西仍然冥顽不化,这二者之间的拉扯形成了一种古怪的力道,进而塑造出了独特的人格、内心、语言、关系以及那些令人不可思议却又无比真切的故事。通常,这一切最终被归纳为荒诞。这类中国式故事梦幻又写实,迂回、曲折却也粗蛮,一秒钟之前令人啼笑皆非,一秒钟之后让人万念俱灰。任何经验与总结,在它面前都迅速失效。
         客观地讲,刘震云的这部长篇小说并不太适合用影像的方式加以呈现。它有着漫长的序言和短暂的正文,显然,这是一个作家的文学野心,他用一种不激烈、不批判、不俯视甚至不悲悯的态度呈现了一桩悲剧,语调悠缓、松弛,掺杂着戏谑,它达成了刘震云心中的一种理想状态——“这一地悲剧掰开揉碎了都是一地喜剧”他曾这样说,这句话反过来依然成立,他在《我不是潘金莲》的原作中还原了悲喜交加的生活本相。冯小刚的影像化改编,必须付出裁剪掉大量起承转合作为代价,那些幽暗的心理动机都被粗暴地省略,只剩下最终的决定和结果。所以,冯小刚加入了画外音,想由此部分找补回话本式的舒缓节奏,这是他的又一桩用心的心思。
        “上访”是中国式的“在路上”题材。誓不回头地奔赴一个可能空幻的终点,一路上历尽磨难,看透人心,也拷问自我。这或许是这个电影类型最旁逸斜出的分支,却也是读懂中国最重要的路径之一。
     无论从外部呈现形式还是内容题材上看,《我不是潘金莲》都是一部和这个电影盛世格格不入的作品,可以看做是冯小刚多年来与票房、资本、广告植入以及观众趣味迎合纠结之后的一次不吐不快。如果说,之前的冯小刚是服务型导演,这一次的冯小刚则更偏重于表达。某种程度上说,这更像是对他做导演之初那些被幽禁或者被忽略的作品的一次呼应。在之前的那些用来仅供消费的“行活儿”里,他谨小慎微、妥协又逢迎,但在这部作品中,有时尖锐得令人震惊。更重要的是,他的尖锐并非亮出刀尖和利刃,而是笑着掀起对手的某些常年的伪装,向人们轻轻地抖落,那些不便言说的真相,那些幽暗明灭的心思都大白天下。
        当更多的电影人愿意拍摄流光溢彩,冯小刚赌气一般地把自己扔向了另一端的灰霾。这部电影沉重又危险。更重要的是,它呈现的还并非中国地下纪录片中的脏乱差与表面化的残酷景象。这个故事描摹了一种封闭的死循环,建立在浮华又兴旺的经济美景之上,一种被虚伪滋养起的、每个人都参与构建的茁壮生态,但最后,每个人都成为了这个生态的殉难者,“死”得不明就里。
        为应对这个沉重的题材,冯小刚选择了微妙的呈现方式——圆形构图以及江南风光。大银幕上的那个圆圈其实是对中国主流观众的一种冒犯。这是一个把方画幅尽量扩大的巨幕时代,一个不是3D都不好意思投进院线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小刚的反叛立场被普遍地理解为故弄玄虚,乃至于在拍摄之初,他就需要不停地向各方合作者进行解释,最终以激烈争吵和坚持己见告终,但实际上,从结果来看,这种构图模式和他所讲述的故事确实相得益彰——和事件本身的意味相得益彰,和他与刘震云不急不缓又调侃嘲讽的讲述口吻相得益彰。
        圆形构图和江南蜿蜒的树枝、拱桥和奇石,构成了标准的中国画形态,这些宋元古画的构图几乎在明确地向观众不停地提点“这故事只会属于中国”,这是一种外部形式上的强调。更重要的是,这种古画形态让观众达成了一种旁观和审视的视角,它像慢慢展开一幅手卷,人们俯身就投入其中,起身也就抽离事外。它婉约、隐匿、蜿蜒、从不直接了当,这个圆圈可以把残酷的现实小品化、品读化,范冰冰和大头躺在床上,它变成了春宫;当张嘉译出演的新领导和下属站在桥边煞有介事地分析形势时,又变成了反讽。当一切真实被圆形框定之后,真实也就变得暧昧起来。不知道这与冯小刚的爱好是否有关,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对他产生了构图上的灵感激发,你去观看的时候,总会发现诸如艺术家周春芽之类的作品的影子,影影焯焯地反射在其中。
        除了这种精神意趣上的原因,圆形画幅显然还为了聚焦,这种构图粗暴地框定了观看者的视野,这成为了又一重隐喻,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视野里的东西,在自己看到的事物和逻辑里打转,与他人的经验和视角无法联通共享,人们彼此间由此陷入死结。
        画幅第一次变回方形,是从李雪莲首次进京开始的。车出了隧道,圆圈就随着天光大亮变得有棱有角,江南的阴柔变成了北京的方正,格局和人数就变大变多了。大型的会议,多重的领导,复杂的关系,方画幅的北京显然比圆画幅的江南复杂、坚硬又现实,它适合另一套凌厉又明确的硬逻辑,江南那里互相太极推手,来到这里都变成了硬碰硬,比如,没有身份证的坚决抵挡在城外,有了问题,一连串的人就突然都没了工作。如此而已,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部电影从一降生,尺度就成为了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并非因为它有怎样的从外部发出的抨击,反而是熟稔地从内部加以呈现和开掘,比如,极少有电影用如此郑重地方式重现中国大会的会场、秩序和生态,这是我们第一次从中国大银幕上看到这样的情景,鱼贯而入的和尚与道士,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代表,那些在头顶拍掌又双手缓缓向下压的首长,这是冯小刚作为委员多年来的切身感受和深刻记忆,不知道他在心里深藏的镜头中私下演练过多少次,这一次才得以如此流畅地呈现。在中国,有一些场景是具备视觉垄断性的,大会的会场算是一个。冯小刚的这次操练是戏剧化的重现,但正是这种郑重的排演和虚构的重述才让一切更具备力量。以往,人们看到的这种场面都是固定的视角和机位,显示庄严和整齐划一,表达信念与团结一致,但冯小刚用虚构的故事,切近了这种庄严场面的后台,让人产生了一种窥探最核心私密的复杂感受。更重要的是,他呈现这一且不是为了八卦,而是为了一探究竟,探究更靠近顶端的那一层所思、所想、所为。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比任何地下电影都来得更加猛烈。除此之外,还有那么多第一次呈现在大银幕上的东西——比如,高高的灰墙之外排着长队要说法的人们,还有时刻想把他们送回故乡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有着焦急、困惑和愤懑的表情,在冬日北京的雾霾中彼此对视,他们到底被什么力量塑造成敌对的双方,从此势不两立?在此之前,人们只能在隐秘的影像中偷窥这一切,而这一次,它终于可以被大张旗鼓地敞视。
        冯小刚更广受欢迎的前作都是那种让人捧腹大笑的东西,虽然也憋着一股讽刺的坏水,但说到底仍然是消费主义的欢笑,通常目的明确,一切到欢乐为止,最好还有个温暖的结局,但《我不是潘金莲》不同,相比于以往的冯小刚,它并不密集的笑点背后都是黑灰色的人性坑洼。
        所以,它点破了很多事,很多不便言明的事,比如官场的两套语言系统,一套用于场面,一套用于操作。两套语言各司其职,通常配合紧密又顺畅。但李雪莲的较真却从这两层心照不宣的系统中穿过,说到底,她的问题,必须要言行和一才能解决,而那些长久沉溺于两套话语体系的人已经把那种虚伪内化了,他们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也不清楚到底哪里出了错漏。他们弥补、糊弄、和稀泥的过程当中,说着场面话,做着场面事,尽了全力,但就是无法深入核心。所有人都制造问题,所有人又都被蒙在鼓里,最终所有人本身都成为问题的一部分,成为彼此的麻烦。他们在表象上无谓的打转,与根源离题万里。在此之前,几乎从未有一部院线电影能够如此清晰又锐利地划破这层现实的帷幕。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人间烟火升腾的故事中,却也能够始终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反抗,一种不动声色的冷静旁观。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过,范冰冰饰演的李雪莲几乎是整部戏唯一的女性,领导是男性,法官是男性,连最后李雪莲寻死时劝诫她的人也是男性。这个为自己要说法的女人,成为了一个被雄性动物环伺又围猎的对象,她是个外来者、闯入者,有着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所以她成为了戏剧化的引信,正是这个突然介入的、与众不同的“弱者”让整个“强者”系统陷入了迷惑和慌乱。
    某种程度上说,这算是冯小刚和刘震云合作史上的一次回归,对接和回应着《一地鸡毛》之类的中国式故事。很多人走向商业成功之后,都会变得愈发远离最初的起点,其实,在众多导演之中,冯小刚是最早“下海”的一个,当更多的人都秉持着导演的表达欲时,他主动成为了服务商,而当大多数人都向市场跪拜的时候,他又突然转身上岸。这个时代,有人选择腾挪,有人选择闪躲,冯小刚选择穿墙而过。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比很多同行都可爱。
    (本文首发《新京报》书评周刊)
    【详细】
    81874126
  • 张春[阿卡纳]
    2018/11/18 23:16:42
    J.K.罗琳的创作生平梳理(她才不是一个儿童文学家)

    1982年,17岁的J.K.罗琳参加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未被录取。1986年从艾希特大学毕业,然后搬到伦敦,在国际特赦组织(又叫大赦国际)总部,当研究员和双语秘书。

    大赦国际曾因其进行的反酷刑运动和所做出的贡献,获得197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1978年获得联合国人权奖。

    80年代,也就是罗琳在那里工作的年代,大赦国际遭到多国政府的批评和质疑。苏联就称国际特赦组织涉

    1982年,17岁的J.K.罗琳参加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未被录取。1986年从艾希特大学毕业,然后搬到伦敦,在国际特赦组织(又叫大赦国际)总部,当研究员和双语秘书。

    大赦国际曾因其进行的反酷刑运动和所做出的贡献,获得197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在1978年获得联合国人权奖。

    80年代,也就是罗琳在那里工作的年代,大赦国际遭到多国政府的批评和质疑。苏联就称国际特赦组织涉嫌从事间谍活动,摩洛哥政府说国际特赦是违法分子的捍卫者,而阿根廷政府直接禁止掉了国际特赦1983年的年度人权报告。而在整个1980年代,国际特赦仍然持续致力于代表ZZ犯反对酷刑。

    在90年代,大赦国际在持续发展与壮大,约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七百万名成员。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特定的群体身上,如难民、少数族群、少数宗教群体、妇女等等。

    罗琳在1990年结束大赦国际的工作,1990年末母亲离世,1992年生下女儿后结婚,1993年离婚。

    这是一大段困窘的时光,她自嘲为“最失败的人”,当时她已经从大学毕业七年,没有工作,经历家暴,婚姻失败收场,带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穷困,抑郁症。而她就是从1990年开始写作哈利波特的。

    再理一下,在开始写作哈利波特时——

    她的工作经历:大赦国际的研究员和双语秘书

    她的生活现状:母亲离世、家暴、离异、单身母亲、穷困潦倒、抑郁症。

    2007年,随着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死亡圣器》的发售,她完成了这个席卷全球的超级大IP。这时她已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和最有钱的作家之一了。

    这样一个人,会耽于“儿童文学”吗?

    随着2011年7月《死亡圣器(下集)》上映,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随之完成,再次风靡全世界。罗琳积极参与了电影的制作过程,不只所有剧本都需要经过她审核,还亲自监制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下集。因为罗琳说这个系列只能英国人演,所有的英国演员都在眼巴巴地盼望着出演一个角色。

    我们知道,神奇动物在哪里这个系列一共五集,罗琳本人亲自担任编剧。

    但是,在2016年《神奇动物在哪里1》上映前,罗琳还出版了《偶发空缺》(2012),《布谷鸟的呼唤》(2014),《蚕》(2015)。三部小说。而且后两部她还换了一个名字,用了(我一直记不住的)本名“罗伯特·加尔布雷思”。

    注:《神奇的魁地奇》《诗翁彼豆故事集》《神奇动物在哪里》《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孩子》这几本体量较小的哈利·波特周边,我没有算到全新作品里。

    我第一次看到的《哈利·波特》是第三本,《阿兹卡班的囚徒》,我还记得翻开那本书的第一句话:“哈利·波特在许多方面都是个很不寻常的男孩。比如说,一年里他最讨厌的是暑假……”

    我站在书店里把第三本看了一半,然后把当时才刚刚一起引进了前三本都买了下来。我迅速看完以后,书被同学借走,一个月后似乎全班同学都看过了。还到我手中时,三本都变得又厚又软,书的四面全都深深地磨成了毛边。从那以后我送人礼物选得最多的就是《哈利·波特》全集。

    作为哈迷,看《神奇动物》不带上对哈利波特系列的感情是不可能的,看到邓布利多回头打招呼时,心头涌动着炽热的感情。“我们校长!”我差点伸手去捅旁边的人,说出这句话。

    但我还是觉得,神奇动物系列与哈利波特的交叉之处只是给哈迷的彩蛋。我很惊讶,在哈利波特完整的世界之外,罗琳居然又创造出了那么多全新的人物。我经常觉得,在哈利波特系列里,已经把我的现实生活一一对应了,没想到神奇动物里还有更大的世界。

    例如,在哈利的系列里,一开始巫师世界就已经转入了地下。在神奇系列里,动物还在地上活动呢。哈利系列里的大反派伏地魔,主要是以恐怖活动和威胁,在巫师世界争夺纯净巫师血统的统治权;在神奇系列里大反派格林德沃,是在争取整个巫师界的支持,要成为世界的主人。在哈利系列里,邓布利多算无遗策,是所有人的主心骨,用海格的话说“了不起的人……只要有他在,我就不怎么担心。”在神奇系列里,邓布利多还充满了忧伤,矛盾和思虑……

    伏地魔主要的武器是恐怖威压,格林德沃主要的武器是蛊惑。威压厉害,还是蛊惑厉害?回顾人类历史,答案一目了然。

    哈利波特是一个孩子,在他的故事里,这个孩子还处于保护和大致的和平中,至少在前几部中,还是个冒险少年的故事。而新系列的主角纽特出场时,就已经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投入了残酷的、范围更大、更具魅惑的、正式的战争。才第二集,他少年时的恋人就嫁给了自己的哥哥,并且死了!在他眼前!!!

    简单回想一下哈利系列,有情人全都成了眷属的:海格和马克西姆夫人、韦斯莱夫妇、唐克斯和卢平、芙蓉和比尔,其实德思礼先生和佩妮姨妈也算,更不要说主角们了。

    我已经知道了,这并不是哈利的那个世界,虽然哈利的世界已经很不容易,但这个,是为那个世界浴血奋战的世界。

    如果我是罗琳,我也愿意在书写完对爱的光明表白后,接着表达对世界黑暗残酷的认识。硬币且有两边,这一整面的故事,还没有讲呢。

    ———————————————

    补一段对剧情的猜测:我友独立吐槽人@墨墨 的脑洞有重大突破——纳吉尼就是伏地魔的大蛇无疑了,这个故事不可能有两条同名的蛇。那么,纳吉尼这样一个温柔正点又理智的女孩子,是怎么成为伏地魔的一部分的呢??这实在是一个巨大谜团。根据这条线索,独立吐槽人墨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 神奇系列是一个范围在全世界的故事,加上二战的隐喻,所以决战和二战有关是一定的。而世界大战不可能没有东方战线,那么发生在东方的线索,和亚裔的纳吉尼肯定有关。

    2 纳吉尼深爱着默默然,而默默然已经归顺到格林德沃那一边了。格林德沃之所以极力争取他,是因为默默然是能够战胜邓布利多的超极武器,不妨大胆假设一下,默默然的能量,和格林德沃在描述人类世界时出现的蘑菇云是不是有类似之处呢?而什么会让纳吉尼身心受到重创呢?我想是默默然的死亡,或者默默然的背叛。但,爱情上的背叛似乎完全不是这个故事的路数,信念上的背叛,这对苦命的年轻人好像也不会太过计较。所以就假设是默默然死了。

    3 纳吉尼身负非常痛苦的恶咒,关于这个恶咒的内容,我们只知道,它会让人变成动物,并且再也变不回来。这让我想到唐克斯会变色的头发。唐克斯本来可以随意改变容貌,但她在某一段痛苦的时期中,头发完全失去了活力,变成了灰色。她不再沮丧后又变成了粉红色。所以纳吉尼恶咒的变化,我们猜一定也和她的心境、意志有关。那么她应该是目睹了默默然的死亡,而且这种死亡极其惨烈和不正义,令人失望,所以她才会彻底失去做人的意志,并转投向邪恶势力。

    4 他被格林德沃当成了一个原子弹,并且设法使正方的人物触发了他的爆发。在关键时刻,一直在纠结的他,选择了背叛格林德沃,然而还是惨烈地牺牲了自己。这一切都被状态不稳定的纳吉尼目睹了。

    或者再惨一点,他还炸掉了纳吉尼千辛万苦回归的在东方的家园。她彻底失去了向善或做人的意志,彻底沦为邪恶的化身。

    5 这个时候,伏地魔应该还是学生,或出生不久。这一切发生时,他正在热心打听或即将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蛇佬腔的天赋,并寻访自己是不是斯莱特林的后人。他只见过格林德沃一次,这个时候格林德沃已经快死了。他的魂器在被哈利重创的好久以前就做好了7个,我猜纳吉尼是第一个魂器。因为纳吉尼是在他身边最忠诚的奴仆。纳吉尼和格林德沃伏地魔都有这样复杂深刻的关系,在三方会面时,格林德沃即将死去,他们除了老魔杖,会不会谈一点别的什么……这样一想,感觉伏地魔的纳吉尼有一点相当于杨过的雕啊…

    总之纳吉尼的线索是我最关心的,她在两个故事里穿针引线的作用我觉得甚至大过邓布利多。毕竟两兄弟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结局了,只有纳吉尼还是一个完全的谜。

    ??????????????

    ??—-哈利波特-—??

    ??—-专业八级-—??

    ??—-学者印鉴-—??

    ??????????????

    Arcana ??

    【详细】
    9770345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