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在《集体无意识概念》一文中指出:“集体无意识是心理的一部分,他不像个人无意识依靠个人经验而存在,因而也不是靠个体去获得,由此它与个人无意识不同。个人无意识构成的基本内容,曾经被意识到过,但由于忘记或压抑,已经从意识中消失了;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不在意识中存在过,所以从来不为个体所获得,只是由于遗传的缘故而存在。个人无意识大部分由情结组成,而集体无意识主要由原型组成。”如果结合中国的神话传说,作为原始人也好,现代人也好,龙,作为一个难以忘怀的原型,不能不说深深地潜埋在集体无意识之中。
“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和理解是由我们使用的词汇和其他符号建构的。”(Bignell, 2002)。人会联想,会用符号指代具体的事物。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联想都是合理的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是文字狱的典型,发生在清朝。清风——清朝,被指暗示满族人没有文化,并且德不配位。清,或者清风,是清朝才有的字词吗?(《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那在清朝之前,会有人觉得这暗示一个朝代吗?在现代,会吗?我首先会想到“清风纸”——喂喂,你这是在用厕纸来乳清诶?拜托,大清已经亡了。对,这就是重点,时代背景不一样了,所以集体无意识是动态变化的。清朝时,“清”这个字是人人头上一把刀,所以他们看到首先会想到国家,但是在此朝代之外,它可能就是个形容词(字)。相对而言,有些符号化也是相对固定的,比如“爱新觉罗”,清朝之前,它不存在于汉人的记忆中,清亡之后,它也没有新的符号指代,所以,即使是现代人的集体记忆中,“爱新觉罗”首先仍是清朝皇室的姓氏,包括玄烨——清朝子民可不敢写这个,有时需要减少笔画,现在呢,我们一定要把笔画写完,要不然会被当做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