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悉当代电影、文化理论的人应该都知道,不存在所谓绝对客观的影评。我的评论仅仅是我观看后的感受与思考,因而必然包含主观偏好,受限于我的认知、观影视域,不是所谓“客观”评价。
【下面的讨论包含大量剧透】
2.好多观众吐槽本片蝙蝠侠为什么一直被谜语人、法尔康尼牵着
1.熟悉当代电影、文化理论的人应该都知道,不存在所谓绝对客观的影评。我的评论仅仅是我观看后的感受与思考,因而必然包含主观偏好,受限于我的认知、观影视域,不是所谓“客观”评价。
【下面的讨论包含大量剧透】
2.好多观众吐槽本片蝙蝠侠为什么一直被谜语人、法尔康尼牵着鼻子走,为什么会纠结自己爹是不是好人这些问题,不符合老爷DC智力担当、“世界上最伟大侦探”的身份。和大多数老爷粉不同,作为老爷粉丝里的少数派,我比较反感对蝙蝠侠的神话,喜欢本片对蝙蝠侠限度的突出表达。因为蝙蝠侠这个角色吸引我的点恰恰是他的现实性(这种现实性并不是说这个角色写实,而是说这个角色从设定到故事都与现实构成具有丰富潜在理解空间的互文)
3.蝙蝠侠与现实能构成丰富的互文,是因为蝙蝠侠处于区分超级英雄与普通人的那条界限或者说裂缝上。他打击犯罪是他作为PTSD患者的一种obsession,这是其限度,亦是这个虚拟角色指涉着现实并因此具有多种理解-实践潜能的关键。
4.在《新蝙蝠侠》版起源故事中,即便阿福解释了托马斯的动机,托马斯仍然是一个有污点而非蝙蝠侠心目中无瑕的人,因为阿福对托马斯当年行动原因的解释其实毫无说服力,透露出美式个人-伐木累价值观的无力。难道你托马斯韦恩为了家庭,就可以越线动用黑帮暴力恐吓小道记者吗?这种行为不正是哥谭礼崩乐坏乱局的一部分吗?在这个意义上,即便阿福说法完全符合事实,托马斯韦恩与市长、局长、法尔康尼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距。更不要说托马斯在哥谭的政治经济结构中本就处于剥削者的位置,这不是他“心善”就能改变的。然而,恰恰是布鲁斯对父亲的伟光正想象以及对这种想象的过度认同催生了蝙蝠侠。
5..蝙蝠侠被谜语人牵着鼻子走的设定在我看来是妙笔:他认定谜语人的计划至关重要,一直关注解谜,但作为一个影迷我一直想提醒他关注下谜语人抖出来的市长黑料照片的拍摄角度(可以据此推测拍摄者位置)。二刷观众可以注意猫女初登场后离开冰山俱乐部大门的时候导演给了个大全景镜头,注意画面左上角,即俱乐部大门对面楼房上层谜语人房间那个位置。这种刻画以及蝙蝠侠与猫女对话(评价猫女朋友那一段)都显示出电影前两幕年轻蝙蝠侠的前反思性。
6.Matt Reeves对哥谭的影像和文本建构是本片我最满意的内容。导演Matt Reeves在构建《新蝙蝠侠》影像-叙事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70年代的新黑色电影如《窃听大阴谋》《柳巷芳草》《唐人街》等。而无论是70年代新黑色电影也好、几乎和蝙蝠侠这个角色本身同时诞生的40-50年代的黑色电影也好、乃至是启发了蝙蝠侠形象设计和黑色电影视听风格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也好,都不仅仅是一种电影诗学-美学层面的类型,而是包含了大量历史、社会内容和时代无意识情绪的表达,(无论创作者有意还是无意)都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症结的表征(表现主义、黑色电影分别兴起于大萧条和后大萧条时期,新黑色电影也普遍拍摄于充满危机的70年代)。Matt参考新黑色电影也许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学偏好,而非基于历史或者政治、经济层面的原因,但巧合的是,《新蝙蝠侠》的新黑色电影视听风格很适合塑造哥谭。蝙蝠侠的查案其实是对城邦哥谭这一特殊“文本”的阅读和批评工作,而这种工作涉及在思辨和实践层面如何重建公共生活已经彻底衰败的城邦,这才是蝙蝠侠故事吸引我的重要原因。蝙蝠侠略带“病态”的行动以及历代创作者描绘的哥谭这座虚构城邦与现实美国大城市-美国政治所构成的复杂互文,换言之,蝙蝠侠和哥谭是美国人精神和物质生活的真实状况以“虚构”形式得到表达的产物。
7.虽然导演第三幕的创作意图明显针对《小丑》和美国政治的现实,意图回归民主党式美式自由派主旋律意识形态,但其实第三幕恰恰暴露了这种回归之不可能,很多观众看完都有种蝙蝠侠到底拯救了啥的感觉(我在影院的时候,看到女市长那个发布会大谈信任制度、政府,好多观众都隐隐发出笑声)在我看来这不是编导的缺点,恰恰相反,这是编导做得最好的一点(尽管不一定符合他们的创作意图),准确表征美国现实社会的症状(人人都知道需要凝聚共识,重建“礼乐”,但谁都说不出具体该如何重建)
8.这种回归为什么不可能,在本片可以找到至少两个有两个例子。一个是第二幕最后哥谭警察抓法尔康尼那一段,哥谭警察在逆光的镜头中被光线短暂勾勒出的伟岸形象。另一个是最后女市长试图给人以希望的演讲。在《新蝙蝠侠》中这两个画面都只能在单个镜头里作为一个影像瞬间展示。这两个镜头一旦放在稍长的影像-叙事语境中就暴露限度:哥谭警察耍帅三秒,法尔康尼就高调且自信地对戈登宣布自己将来一定能走出警局;而记者举手提问女市长具体举措后导演和剪辑马上切开镜头,这当然是因为电影结局收尾叙事节奏不允许把过多影像-叙事内容放在女市长讲话上,但在一个潜在维度上,这是因为编导-市长歧视无法真正给出让观众信服的明确答案;
9. Reál这个角色明显指涉现实中AOC那一类政治人物,虽然编导借助影像-叙事表达了对这一类角色的赞赏(比如被枪击前的演讲,比如最后演讲),但这种刻画恰恰也暴露了此类人物的局限性。Reál总在讲正确的话。即便她讲这些话都是真心,但其在片中还没展现出真正有价值的行动。向布鲁斯要赞助、发那种谐音梗政治广告reál change都完全是传统美国选举政治框架内的行动。唯一一个看上去有担当的行动——上台演讲试图组织现场哥谭市民自救——还有明显的盲动色彩。
10.布鲁斯他爹renewal foundation的宣传牌和 reál change竞选广告可以说是全片里除蝙蝠侠标志和谜语人标志外最常出现的两个视觉母题。尽管导演和美术部门在前两幕让reál change这一视觉元素反复出现的意图可能仅仅只是为了给第三幕的发展做视觉层面的叙事铺垫,然而影像-文本被创作出来以后创作者原意真的没那么重要。这两个视觉元素在本片中的并置实际已经潜在地表达了reál change和renewal foundation同质性。reál change毕竟并非real change。
11.好多人吐槽编剧对谜语人的塑造,认为他作为反派比较空洞。之前剧本虚张声势,连蝙蝠侠都以为他有个惊天计划(一度以为他要揭穿蝙蝠侠身份)结果最后却发现他只不过是误读了蝙蝠侠。不过,我反而觉得这才是编剧妙笔所在。
12.这里我稍微跳出《新蝙蝠侠》谈一下《黑暗骑士》。认为《新蝙蝠侠》对谜语人塑造不成功的观众有不少以《黑暗骑士》版小丑作为反派塑造标杆,因为小丑作为一个反派不仅仅止步于设计精妙的犯罪计划,还在他犯罪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理念,而且这种理念几乎(在有些观众看来甚至已经)颠覆了蝙蝠侠和哥谭存在基础。但我认为那一版小丑没有胜利,而且从一开始《黑暗骑士》那一版小丑的行为就包含内在矛盾,这种内在矛盾最终促成他自身失败。小丑不断标榜自己是混沌、虚无的代表(向他人讲述互相矛盾的“伤痕”起源故事、why so serious的口号等等),解构黑白两道一切价值、秩序、意义和目的,俨然是一个反派界的后现代哲学大师(准确的说是英美哲学界刻板印象里的后现代哲学)。但回顾黑暗骑士的剧情,小丑的行动(从抢银行到最后炸船)却无一不具有预先计划,换言之,就是预先设定了目的。好多观众认为小丑事实上已经击败了蝙蝠侠,说两艘船最后没炸纯粹是编剧迎合主流观众价值观的剧本机械降神。但我认为两船没炸反而符合剧本内在逻辑,是对小丑最大的讽刺。小丑主张现实本身是混沌、虚无、无逻辑的,但他却始终是有意识地让现实遵循他的设想和计划来发展(无论是逼疯哈维还是迫使乘客做抉择的行为其实根本都证明不了什么人性本恶,因为恰恰是他小丑打破常态把人置于一种极端地霍布斯式“自然”状态逼他们作恶,然而自人类结成文明社会,这种“自然”状态恰恰不是自然的状态)。两艘船没爆炸这种小概率事件所证明的确实不是姥爷口中哥谭人心还有救那一套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俗论,而恰恰是小丑自己的主张,即自然-现实本身并无预设目的(即便小丑已经把计划完善到极致,让两艘船乘客所处的外部条件特化到几乎不可能不炸的环境),但小丑自己却恰恰不能-不愿接受这个符合他核心主张的结果。所以你可以说《黑暗骑士》那一版小丑是犯罪计划大师,但他绝对不是什么“最有哲学深度”的反派。甚至我们可以说,小丑的犯罪计划越精妙,他就越远离自己宣扬的理念主张,因为他还是意图让自己掌握混沌,而现实的混沌性恰恰让现实不能被任何人包括小丑完全掌握。
13.就像我反对神话蝙蝠侠一样,我也反对神话黑暗骑士版小丑。
14.所以我喜欢《新蝙蝠侠》对谜语人的刻画。特别是《新蝙蝠侠》两人会面双重误解那一段,不但给蝙蝠侠做了祛魅,也给反派谜语人做了祛魅(事实表明他并没有揭开蝙蝠侠身份的master plan)我理解有粉丝对此不满,因为他们喜欢蝙蝠侠及其反派设定就是因为这些角色很牛。但对我而言,如我前文所述,我这种老爷粉丝里的少数派恰恰喜欢蝙蝠侠-反派-哥谭与现实本身的复杂互文性以及这种互文性所潜在蕴含的理解空间。我反而不喜欢那种仿佛游戏里大boss一样各项数值爆表让人惊呼yyds的英雄或反派。现实不是数值游戏,而yyds其实是一种yydm(永远的梦)。
15.好多人以为蝙蝠侠身份 identity(在哲学语境下,identity有“同一性”的含义)最大的危机就是他真实身份被暴露,所以很期待谜语人针对蝙蝠侠真实的master plan, 并在得知谜语人没有这种能力的时候感到失落。但正如谜语人所指出的那样,蝙蝠侠的身份-同一性恰恰是这个符号本身而非这个符号所指涉的具体个人。这是整部《新蝙蝠侠》的题眼所在。谜语人和蝙蝠侠会面并发现互相误解的那一段戏,就恰当地揭示了假面-表象何以正是蒙面义警本质最重要的构成性内容,以及所谓超级英雄与超级反派相互之间对于对方的构成性作用。谜语人的决心和行动恰恰来自对蝙蝠侠的过度认同。对谜语人亦然,蝙蝠侠一直认为重要的是谜语人连环杀人计划背后的意图及真实身份,却忽视了真正重要的问题恰恰是谜语人现象及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经济原因。《新蝙蝠侠》中蝙蝠侠和谜语人就互相是误读对方的“读者”。我在评价剧版《守望者》第二集曾简要说明过所谓作者原意、文本和读者误读的关系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873880/。
16.谜语人和蝙蝠侠在全片中是所有有主观镜头的角色中唯二有主观偷窥视角镜头的角色,这不但表征了两个角色的同构性——二者都是哥谭这一城邦礼崩乐坏、公共生活彻底衰毁的症状——也表明在彻底“礼崩乐坏”的城邦,拯救-摧毁的行动都需要带有某种“阴谋”色彩。
17.学会了反思的哥谭市民-公民citizen蝙蝠侠能拯救他的城邦哥谭吗?也许能,也许不能。即便影片最后蝙蝠侠获得成长,获得反思自身的能力,也不代表他一定成功(考虑续集拍摄的商业计划,《新蝙蝠侠》的结局也不会是真结局),正如《黑暗骑士》中两艘船都没有按小丑预定计划爆炸(可以批评这种概率很低,但并非不可能),正如布鲁斯父母被杀的真相可能真就只是意外(虽然死于法尔康尼阴谋的可能性不低,但阿福也无法给出确实证据)。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教导适用于哥谭。在哥谭,绝望与希望都是虚妄。
18..打五星代表的是我对《新蝙蝠侠》的偏好,不代表我认为其完美。其实如我前文所述,我恰恰喜欢本片在观众那里引起争议或者说从类型片评判角度来看不完美(作为一部超英类型片主角却一点都不超级!)的部分。
欢迎一切具有建设性的讨论。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写影评之前,我花了一些时间去求证这部剧的性质,豆瓣把它放到了“耽美”的标签里,而舆论也把它放入了“耽改101”大军中,但实际上这部剧并非改编自BL小说,而是基于原创剧本创作而成,同名小说也刚刚上线。
我们戏称2021年是耽改元年,前有优酷打响第一炮,后有腾讯、爱奇艺等平台的虎视眈眈,而这部由芒果tv上线的“非
写影评之前,我花了一些时间去求证这部剧的性质,豆瓣把它放到了“耽美”的标签里,而舆论也把它放入了“耽改101”大军中,但实际上这部剧并非改编自BL小说,而是基于原创剧本创作而成,同名小说也刚刚上线。
我们戏称2021年是耽改元年,前有优酷打响第一炮,后有腾讯、爱奇艺等平台的虎视眈眈,而这部由芒果tv上线的“非耽改”剧,多多少少有些格格不入,前有劲敌,后有猛虎,平平无奇的小制作剧集,突出重围确实颇有难度。
于是抱着“看看也不会少块肉”的心情连追8集,惊喜发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
这好像是一部似乎不用那么着急分清“攻”和“受”的剧,两个男主的人设竟然都神奇的介于“可攻可受”之间,但人物并不扁平,甚至很有新意。
医生陈余之,温柔理性,气质干净,你认为他是传统意义上的“腼腆老好人受”,只会一味付出甚至有点傻时,他又有自己腹黑的一面。因为存着小小的报复心理,在帮江月楼治疗枪伤时,明明有麻醉剂,却仗着江月楼看不懂外文,丢下一句“我麻醉剂用完了,你自己忍忍吧”,稳稳地拿着钳子进行手术,即使江月楼惨叫连连,他也不动声色;在帮江月楼查看旧伤,给他披上衣服后,歪头盯着他光裸的前身,嘴角带着一抹揶揄的笑容;在对江月楼进行心理治疗时,观众能感受到陈余之的强大气场,是他在掌控着、引导着江月楼,而江月楼则是依赖他的一方;
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The Good Fight放着当背景声。Diane,Lucca和Marissa是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单身女性一个人在一线城市的滋味,好像剧里都说出来了。有自己赚钱自我成就的开心,也有不能与人分享的危机感和寂寞。滋味很多,但这部剧让人觉得最热血的,就是Lucca的怀孕。
最近国内的#MeToo活动看起来声势浩大,社交媒体上的声援层出不穷。头脑一热支持一下,
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The Good Fight放着当背景声。Diane,Lucca和Marissa是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单身女性一个人在一线城市的滋味,好像剧里都说出来了。有自己赚钱自我成就的开心,也有不能与人分享的危机感和寂寞。滋味很多,但这部剧让人觉得最热血的,就是Lucca的怀孕。
最近国内的#MeToo活动看起来声势浩大,社交媒体上的声援层出不穷。头脑一热支持一下,过后想想,起到了任何作用吗?绝大多数人群是不是连MeToo是什么都听不见。在这样的环境里,看到The Good Fight好像仅剩下了羡慕的心情,因为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社会要短时间变成剧里的那个社会,根本不可能。虽然美国社会也不是如此,但中国的路更远一些。
想到前几天权威媒体刊文说,生孩子既是家事,也是国家大事。面对这句话,身边的单身女性大多都以嗤之以鼻加粗口回应。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在中国,生孩子远不是女性本身的事,这件事涉及到的可能不仅是双方,还有身份、家庭、工作等。打出这句话,都觉得好笑。Lucca却从未让Colin自由介入她的怀孕,坚持工作到预产期,看起来潇洒独立,里面也一定辛苦。问题在于,这样的选择在美国是可行的,有法律保护,有很多人的理解,中国却不敢想象。毕竟,非婚生子这件事情都没有人接受。其实想来,回归生物本能,从作为有自我意识的女性本身来看,生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给什么人传宗接代,就是女性希望有自己的孩子。没有否认男性在其中的作用,而是从男女平权的角度,把女性自身的意愿表达出来。
看着城市一点点变化,以为中国和20年前已经大不一样。长辈都说,能留在国外就别回来了吧,可是年轻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抱着一份乐观回到了国内。但经过了两年在大城市的独自工作,也陷入了反思。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我说这样的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人甚至会辩驳,男女平权就是个伪命题。也很多人认为,MeToo很多言论有些矫枉过正,很多言论已经侵犯了男性的权利。可是,当听到即使最支持男女平等的男性,也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说“我认真地了解过MeToo,我支持你们”的时候,却觉得有一点点难过。“你们”是个排他的词语,MeToo的出现,狂热女权的出现,对男权并没有一丝削弱。
这部剧像一针鸡血,时刻提醒自己理想女性的样子,也时刻让人倍感绝望。
几年前看到过这部新上的片子,一瞧简介只觉得俗套,“变态对偏执狂”,不觉得它能拍出什么花来。几年后看《环环相扣的老故事》,被故事里张扬跋扈的罪犯和一片丹心的警官触动得直拍桌子,再一听,这故事原来就是《暗数杀人》的原型。
又是一出来源于生活的戏剧。
听完了当年的老故事,再回过头去看翻拍的片
几年前看到过这部新上的片子,一瞧简介只觉得俗套,“变态对偏执狂”,不觉得它能拍出什么花来。几年后看《环环相扣的老故事》,被故事里张扬跋扈的罪犯和一片丹心的警官触动得直拍桌子,再一听,这故事原来就是《暗数杀人》的原型。
又是一出来源于生活的戏剧。
听完了当年的老故事,再回过头去看翻拍的片子,就会发现作品里还真是照实还原了不少人物和事态。大致略了一眼评论,许多觉得这片子没多好看的观点几乎都逃不出“正派蠢直”、“反派浮夸”这些个大众雷区。单看戏里是这样没错,但好歹了解一下当年的故事,便会发现现实只比这夸张,连半点收敛都没的。
“六七年前我帮人埋个东西,现在想想那东西不太对劲,八成是个人。”
一个吊儿郎当的社会闲散人员,冷不丁让哥们儿约来一个缉毒警,张口便像是要提供线索,但挑起了话头就收声没了下文。被约来的警官也不是吃素的,这类货色揣着什么脏心眼在他看来根本不用费脑筋,更不用说会轻易上套。但没过几天,这货因为前一阵的杀人嫌疑被抓了进去且判了十几年,尔后在牢里还三番五次地拽着当时约见的警官给他塞线索,直到有线索得到了验证,警官终于意识到摆在面前的这个庞大的事态。
这个张扬跋扈的罪犯在现实报道中被化名为李斗洪,年纪轻轻却恶贯满盈,挂着大大小小三十几次前科。被他招惹的金警官从最开始的将信将疑,到后来的赌上前程一查到底,全都基于李斗洪不打自招的11起杀人毁尸却隐匿得毫无踪迹的暗数罪状。
李斗洪为什么偏要不打自招?
这人嘴里已经挖不出定论了。个人理解,最初兴许就是为了钱,哥们儿是警察线人,他给提供线索,借机捞点好处。后来进了大牢了,还玩儿命揪住警官要“招供”,当然,每次要吐不吐的档口仍总免不了让警官给他置办这那作为代价。墨镜、佛珠、内衣内裤,最主要的还有能让他在牢里过得衣食无忧的领置金。但转念一想,他给自己日子张罗得再滋润,罪状一旦都凿实了,小命难保还滋润个锤子?这时,电影里的桥段似乎就能帮着解释一部分了。
“这个犯人不是个省油的灯,他精的很。表面上图你钱图你东西,实际上保不齐都是为了不坐牢。他即便真犯过那些个事,但如果给你的线索是错乱的,口供是假的,你查出一个他翻一个,有个两回你就成狼来了里面的骗子了。紧接着他就拿这当梯子,找个厉害点的律师为他翻案,很可能现在让他蹲大牢的这个案子也就变成警方办事不力的冤假错案,他的目的不就达到了么?”
金警官原本是个缉毒警,被李斗洪招惹了之后,意识到了可能存在的连环恶性案件的深重,不惜舍掉了奋斗多年的缉毒岗位业绩,转去了无依无靠全凭自己从零开始的刑警队,为的就是名正言顺地扫清这些个已经露头的犯罪黑数。他这一步棋走得很孤立无援,大多同僚眼中李斗洪是满口胡言,上头也因为都是些陈年旧案而根本不愿让人去白费工夫。在思绪混沌的时候他去求教了一名老警官,得到的答案便是上文里分析得明白透彻的理由。
李斗洪确实是个很精的人。一次次的口供录音里那股子盛气凌人的劲头,完全不比片子里反派角色的表演弱到哪去。
“你们总说什么没有完美的犯罪,这下还说么?知道什么叫完美犯罪了么?”
“查啊,查呗,反正碎尸抛尸的公诉时效就7年,现在哪年了?”
“金警官,你IQ多少啊,过了100没?”
这位一片丹心的金警官,一定程度上也是个极端。在得不到任何有力支援的情况下,他就凭着一趟趟从李斗洪嘴里挖线索,靠着真假难辨的线索憋足了劲去挖尸骨,找证人。查了8年,终于凿实了一桩,那个叫嚣了数年的恶霸李斗洪也终于罪有应得地被判了无期。
看新闻调查的时候,我跟记者们或多或少有同样的疑问,就凭罪犯嘴上一句“我杀过多少个人,你们根本就不知道”,金警官如何就会有这么大的定力,宁可信其有且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呢?
他本人的回答倒是很简单:“我就得当它有啊,难道还能当它没有吗?”
改的很多,通关游戏迷之一也可以理解。
以下有剧透。
首先最大的争议应该就是卑弥呼的身份,游戏里是个鬼(神?),有超自然能力,控制着人和死人。而电影里是个病毒携带者。游戏迷就不满意了,什么鬼?其实改的可以理解,欧美人对鬼神不感冒,甚至很多人不太懂鬼神的东西,觉得都是假的。如果这电影真用了鬼神的设定,那估计imdb评分要跌爆。
还有就是父亲的出现。游戏里父亲一
改的很多,通关游戏迷之一也可以理解。
以下有剧透。
首先最大的争议应该就是卑弥呼的身份,游戏里是个鬼(神?),有超自然能力,控制着人和死人。而电影里是个病毒携带者。游戏迷就不满意了,什么鬼?其实改的可以理解,欧美人对鬼神不感冒,甚至很多人不太懂鬼神的东西,觉得都是假的。如果这电影真用了鬼神的设定,那估计imdb评分要跌爆。
还有就是父亲的出现。游戏里父亲一直是个画的大饼,从没见过却整天被提到。电影里却见到了真人,还挺弱鸡的,最后还死了。游戏迷又大呼,什么鬼?的确,就算是为了塑造劳拉的对父亲的思念,也不必须要把父亲拉出来死一遍啊?
另外一些小的地方,比如送外卖(印度小哥出现了一幕就再也没见过),自行车大战(就为了引出继母),同船的若干人变成吴彦祖一人,当地的逃不出岛的士兵变成下一部才有的Trinity,没有出现的卑弥呼祭祀团和地下血湖,都算是对欧美观众的妥协。其实要能拍两部,一部给东方观众+游戏迷,一部给西方观众,那就更好了。
动作部分没得说,还原度极高,游戏是瀑布飞机部分,几乎照搬,非常刺激。算是合格之作。
电影看起来很荒诞 吃救济粮的村子 保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县长的傻儿子以求粮食和金钱 因谐音礼义廉耻堂和李忆莲祠堂造成了把活生生的人烧/死的惨剧 保长和族长都是贪财敛财之人 为了钱拆散了一对勇于追求新生活的新人 救济粮接收后存储在仓库再贩卖 军棉也贩卖 镜头一直捕捉每个人的穿着 都露着棉花 打着补丁 占人房产 而这样荒诞的行径却是在全村人的眼下进行的 村民冷眼
电影看起来很荒诞 吃救济粮的村子 保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县长的傻儿子以求粮食和金钱 因谐音礼义廉耻堂和李忆莲祠堂造成了把活生生的人烧/死的惨剧 保长和族长都是贪财敛财之人 为了钱拆散了一对勇于追求新生活的新人 救济粮接收后存储在仓库再贩卖 军棉也贩卖 镜头一直捕捉每个人的穿着 都露着棉花 打着补丁 占人房产 而这样荒诞的行径却是在全村人的眼下进行的 村民冷眼旁观 甚至打趣 参与 实在荒唐 荒诞
能吸引目标观众的就是好的,推荐。两个孩子五岁和六岁。
长度适中,而且本来很容易受到惊吓的六岁的哥哥也没有要跑,所以我就睡了个觉。很满意。
弟弟是全程看的开心,最后说还要看一集,哈哈哈,我说电影看完了只能看下一场。总的来说孩子看的意犹未尽,具体情节我没注意,睡觉去
能吸引目标观众的就是好的,推荐。两个孩子五岁和六岁。
长度适中,而且本来很容易受到惊吓的六岁的哥哥也没有要跑,所以我就睡了个觉。很满意。
弟弟是全程看的开心,最后说还要看一集,哈哈哈,我说电影看完了只能看下一场。总的来说孩子看的意犹未尽,具体情节我没注意,睡觉去了。
家里有同年龄段的孩子,推荐去看看,孩子会喜欢的。
往上看,天空如此广阔。
作为2019海南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热气球飞行家》带来了惊艳的视觉冲击力。可谓是“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与菲丽希缇.琼斯再一次成功联手。影片属于中规中矩的英伦传记电影,讲述在1862年,热气球驾驶员Amelia Wren和科学家James Glaisher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旅程,去寻找天空与天气的秘密。
然而,成功的道路永远不会一帆风顺。菲丽
往上看,天空如此广阔。
作为2019海南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热气球飞行家》带来了惊艳的视觉冲击力。可谓是“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与菲丽希缇.琼斯再一次成功联手。影片属于中规中矩的英伦传记电影,讲述在1862年,热气球驾驶员Amelia Wren和科学家James Glaisher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旅程,去寻找天空与天气的秘密。
然而,成功的道路永远不会一帆风顺。菲丽希缇.琼斯饰演的飞行员Wren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意志,改变了那个年代人们对她以及对女性的偏见,科学家James Glaisher也在被众嘲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与Wren的帮助最终走向了成功。影片用闪回的方式在航行过程中讲述二人之前的坎坷经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面对记录与危险时,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坚定与毅力。
我们以发现的名义探索天空,找寻新的东西,改变世界。但只是看着是改变不了世界的,你要通过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改变它。
只有那些自以为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看到哪说到哪,随时更新。欢迎指教,来杠你对。
1-6集
从剧名说起,改原作“大唐明月”为剧作“风起霓裳”,个人以为两种可能。<
看到哪说到哪,随时更新。欢迎指教,来杠你对。
1-6集
从剧名说起,改原作“大唐明月”为剧作“风起霓裳”,个人以为两种可能。
其一,原作中守约与琉璃的定情之作是“春江花月夜”屏风,这是“明月”由头之一。既然琉璃穿越者身份已改(穿越剧不上星),二人合作春江花月夜屏风情节就不可能存在,西域戏份应该也被腰斩,原作明月流光下的朝堂沙场气象虽无,但锦衣霓裳内的宫廷墙闱仍在;其二,“霓裳”一词更符合剧情主题和女主司职,也更迎合当下唐风汉服的热度,原作看点之一也是考据讲究的华衣锦饰,大国华服,盛世霓裳,角度新颖,切题又有看点。
服化道美当属行业顶级,仅就颜色一项来说。裴行俭出场身着白色常服,裴行俭虽是世家子弟,但尚不得志,且无功名在身,所以用色参考的是常见的庶民白。随着剧情开展,裴行俭仕途节节高升,衣服颜色随官阶晋升也开始呈现出由红到紫的变化(唐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
一、九州起源
2001.12.17 17:11
一个叫水泡的作家在清韵论坛天马行空版区发表了题为《最佳拍档》的主贴,召集同仁合作创作以“凯恩大陆”为共同背景的系列西式奇幻小说。这个提议在原创写手云集的清韵论坛上反应强烈,许多作者参与讨论并开始进行创作,一时盛况空前。
<一、九州起源
2001.12.17 17:11
一个叫水泡的作家在清韵论坛天马行空版区发表了题为《最佳拍档》的主贴,召集同仁合作创作以“凯恩大陆”为共同背景的系列西式奇幻小说。这个提议在原创写手云集的清韵论坛上反应强烈,许多作者参与讨论并开始进行创作,一时盛况空前。
也许谁也没有想到,投入湖中的一枚石子,将会激起怎样的波澜。
2002.01.10 13:47
一个叫“大角”的id提出了在凯恩大陆上“增加一个东方风格的大陆”的建议。许多人当时并不知道,他就是数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的得主潘海天。这个建议引起了江南、遥控、水泡、北星等许多知名作者的与网友的兴趣。于是,西式的“凯恩大陆”写作计划被搁置了,一句“自从蜀山之后,真正大型的纯东方奇幻设定几乎没有”激起了这群年轻的中国科幻奇幻作者建立本土风格奇幻世界的热情,他们立即投入这个新的具有“东方风格”的奇幻世界的讨论与写作中。
2002.01.12 12:10
江南、遥控联名发表了《星空的尘歌:创世设定》,规定了这个新的奇幻世界天空中的九大主星,即:太阳、太岁、太阴、月亮、影月(月孪)、萤惑、北辰、太白、填星(地侯)。同时还提到了主星之外的其他星辰和星相:罗喉、计都以及南斗和北斗。这是关于这个新的奇幻世界的第一个设定,提出了“墟荒创世说”和两等级的神系构成。
2002.01.13 09:41
江南、遥控联名发表《星尘诗篇:天文设定》,规定了这个新的奇幻世界天空中的九大主星。在这个设定的跟贴里,遥控提出“请大家为整个系列想一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
这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让大家“想”了整整一年,经过无数次争论与打斗,无数轮考证与投票。在这个名字被最终确定之前,让我们暂时称它为——“前身世界”。
似乎是蝴蝶在海边轻扇翅膀,那时嬉打笑闹的“第一推动者”们有否想到,混沌中的创始风暴即将来临,这个世界后来会变得多庞大,吸引多少人的目光?……
2002.1.14
江南、遥控联名发表的《古九州的地理设定》中将前身世界的大陆分为九个大的部分,称为“九州”。 将大陆分为荆、徐、扬、豫、青、兖、雍、梁、冀九州。这是前身世界最早的地理设定,也是唯一被采纳、一直沿用的地理框架。
在《古九州的地理设定》中,设定了前身世界中存在的五个种族:人族、蛮族、羽族、鳞族、鲛族,鳞族生活在远海的一支被成为龙族。由于认为“矮人巨人精灵族之类纯西方奇幻……没有任何新意”,在这一版设定中,他们没有设计天生身材高大或矮小的种族。同日,多事提出了“夸父”、“河络”两个种族的名称。
二、九州幻想世界的初兴
2002.01.15 04:28
江南发表了前身世界的第一个小说片段,这就是以姬野、吕归尘、龙襄、羽然的四角关系着称、后来不幸成为废稿的《最后的姬武神》。
2002.01.15 23:40
水泡发表了《暗夜》,这是一篇以江南的小说为背景创作的作品,同一背景和独立创作在这篇文章中结合得恰到好处。
2002.01.16 10:13
遥控关于前身世界的第一篇小说《夸父的金币》发表,18日,他修订了这篇文章并在其后附上了对币制的相关内容。
2002.01.16 15:05
大角《永生的岛屿》发表,这是第一篇关于羽人的故事,虽然是大角拿旧稿改的。
2002.01.16 1
遥控发布了《对种族和生物设定的建议》,表示“种族基本确定,有以下六种:人(蛮为其中一个民族)、羽人、龙、夸父、河络、魅”,取消了蛮族和鳞族的“种族”资格。
2002.01.17 16:05
多事发表了他关于前身世界的第一篇文章《跋涉》。
2002.01.18 15:32
江南发表了《九州·初》,这是原始版《缥缈录》的引子。
2002.01.19 20:38
Storyman发表《关于官职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个人的出现令遥控大喜过望,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说书人。
2002.01.23 18:15
今何在发表《星辰月·羽传说》的第一部分。
“好吧。”向异翅说完看见大人们都笑倒在地才反应过来,“不!为什么我们两家不能一起飞?”
“一起飞嘛!”A也拉着她母亲的手泡着。
“呵呵呵,你看这两个小家伙,小小年纪就像牵红绳呢。”A的母亲笑道。
这是大家无比熟悉的情节,但你或许不知道在2002年1月23日《星辰月》的最早版本中,这个A字的位置上霍然写着“羽然”二字。
2002.01.28 16:18
北星发表《河洛传说》,这是最早的一篇关于河络的小说。
2002.01.29 03:55
遥控发表了《无星之夜·休之战》。也许无数的人至今都在等待遥控将这个系列写完,因为这篇文章留给了他们太多的悬念。
……
2002.02.04 07:34
杨叛发表《九州·圣歌》,这也是一个关于河络的故事,一群快乐而又美丽的河络姑娘… …
2002.02.06 14:16
沧月发表《九州·星坠》,这篇文章应当是创作组成员以外的作者创作的最负盛名的九州作品。
……
2002.04.17 16:03
斩鞍发表了《九州·流火》,这是斩鞍的第一篇参与作品,从此一举奠定了他今后作为九州创作主力的地位。
……
2002.05.08 12:12
遥控发表《热烈庆祝九洲系列成功霸占天马行空三分之一周年》。这个“共同世界”已经成为整个论坛绝对的最热话题,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它,想参与它,这其中有许多已经或是后来成了幻想创作界的偶像与实力派人物。一波“九州热潮”正在到来。
三:九州幻想世界最初团队的形成
九州是一个由“多人合作创作”的简单设想起始的写作计划,早期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完全出自个人兴趣与热情,但过度松散、完全自由的合作模式也导致参与者之间越来越多的矛盾与分歧,更导致了出现矛盾和分歧后缺乏有效的交流裁断机制,不能及时达成一致意见。前身世界拥有了广泛的民主,却缺少必要的集中。正如参与者之一余恨所说:“我们要的不是精确、别致抑或是完美的设定,我们要的只是一个统一的标准。”
为了梳理分歧,解决争议,组建一个高于任何参与者个人权威的“设定小组”已是势在必行。
2003.01.15—2003.01.17
人们提出了设定小组的组成人选:遥控、江南、今何在、大角、斩鞍、水泡。有人惊呼:“这个整容太可怕了!”因为是世界的创造者,“天神一词”由此而来。
为了实现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制度,设定组成员人数必须为单数。经过磋商和比较,经今何在推荐,大家最终在北星、多事、大家一起来捣乱三人中选择了多事加入这个小组。
设定组的成立令所有的参与者都深感兴奋,虽然它还是个业余兴趣小组,虽然它要抚育的这个婴儿还没有名字,甚至连是黑头发还是蓝眼睛也不知道。
四、九州幻想世界名称的确定
2002.01.14 06:27
江南、遥控联名发表的《古九州的地理设定》中将前身世界的大陆分为九个大的部分,称为“九州”。
2002.01.18 15:33
早期参与者之一北星第一个明确提出提议以“九州”来为整个系列命名。遗憾的是,这个提议因江南已经将其正在写作的系列(即后来的《缥缈录》系列)命名为《九州》而被否决。
2002.01.21 16:33
一直潜水关注这个世界的今何在终于发表了他关于九州的第一个帖子《我喜欢“九洲”这个名字》,“大气,有中国味,一看就像正统东方的样子,严厉打击江南私藏占用好名字为己有的行为,要求交出来当总名”。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大角等人的支持。江南很快表态:“我可以贡献’九州’这个名字,但条件是提议的今何在为此参与这个设定并写出成型的小说。”
但随紧而来的便是一场关于“是‘九州’还是‘九洲’”的旷日持久激烈异常的大争论。2002年3月9日,遥控和大角就这个问题产生争论,此后,“州洲”之争在天马行空的发言中不断出现,情景异常火爆。江南、大角。杨叛、大家一起来捣乱是“九州”的坚定支持者,遥控、今何在、斩鞍、nicolas等是“九洲”的忠实护法神,双方旗鼓相当,寸步不让,将这场“正名”之争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个月。
2003.01.21
随着新一轮“确定世界名称”的议案被提出,刚刚成立的设定小组的七位成员在作为争论焦点的“九州”、“九洲”之外,又陆续为前身世界的命名提出了一百余个备选项,再次进行了连续多日的谈论。
2003.01.30—2003.02.05
“天神”们就世界的命名问题进行了两轮表决,由于今何在态度突然转变选择了“九州”,最终“九州”以三票胜出。(江南、今何在、大角选择了“九州”,遥控选择了“九洲”,斩鞍表示无论“九州”或是“九洲”他都可以投赞成票,而水泡和多事的两票分别投给了“龙渊纪事”和“天问”)。至此,这场历时十一个月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这个调动了无数人目光的奇幻世界终于有了官方称谓——九州。
五、九州幻想世界天文设定的演化
2002.01.13 09:41
江南、遥控联名发表《星尘诗篇:天文设定》,规定了这个新的奇幻世界天空中的九大主星,即:太阳、太岁、太阴、月亮、影月(月孪)、萤惑、北辰、太白、填星(地侯)。同时还提到了主星之外的其他星辰和星相:罗喉、计都以及南斗和北斗。
2003.01.22
由于“太阴”“ 萤惑”“太白”这些概念很容易被人认为是“纯东方风格”设定的暗示,作为“东方风格设定”的最坚决的反对者遥控向设定委员会提交了《系统设定 v0.2.0》,将主星增至十二之数,细化了对主星的描述,并尽可能地更换了容易引发联想的星辰名称。
这个设定版本中规定的十二主星为:“太阳、玄谷、岁正、双月(明月和影月)、郁非、亘白、填盍、中台(七颗星组成的星象)、印池、寰化、巨门、裂章”。
2003.03.04
遥控在《星辰世界》中将十二主星的“中台”删除,拆“双月”为“明月”和“暗月”补足十二之数,并将“巨门”改名为“密罗”。
2003.05.17—2003.05.19
今何在发布了《九州基础设定与说明ver 2.0》,正式对外《星辰世界》中设定的十二主星名称及其代表的力量,从此,这些主要星辰的名称和寓意被固定了下来。
2004.05.05
为了降低记忆难度和贴近真实,今何在在《九州基础设定ver3.1》中更改了将“十二主星”作为各种族统一的天文认识的设定,十二主星理论仅作为羽族元极道的天文概念,同时为人族增添了与九州对应的“九星阙”理论,使各族的文化宗教更具差异和特色。
历经了两年的群星移位,天象大乱之后,九州的天文设定终于在天神混战造成的震颤中稳定下来。
六、九州幻想世界地理设定的变更
2002.01.14 06:27
江南、遥控联名发表的《古九州的地理设定》,将大陆分为荆、徐、扬、豫、青、兖、雍、梁、冀九州。这是前身世界最早的地理设定,也是唯一被采纳、一直沿用的地理框架。
2002.06.13 12:01
为了阻止由于《古九州的地理设定》中完全拷贝了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九州名导致的世界设定“纯东方化”倾向,中立文化风格世界的扞卫者遥控发表了《九洲。更改设定》,将原九州的名称按其谐音更改如下。
荆洲——旌洲、
豫洲——毓洲、
青洲——庆洲、
兖洲——晏洲、
雍洲——咏洲、
冀洲——纪洲、
徐洲——绪洲、
扬州——泱洲、
梁洲——良洲。
这些更改后的州名一直沿用到2003年1月25日《系统设定v0.3.0》颁布。
2003.03.05
综合了字形和音韵等因素考虑后,江南提出了九州州名的修改意见,即:
北陆:殇州、瀚州、宁州;
西陆:云州、雷州;
东陆:中州、澜洲、宛州、越洲。
2003.03.06 20:51
水泡发布《宛州地理设定v0.1.0版》
2003.03.11 17:28
水泡发布《中州地理设定v0.2.0版》
2003.03.15 05:37
斩鞍发布《澜州地理设定v0.2.0版》
2003.03.15 05:38
斩鞍发布《越州地理设定v0.1.0版》
……
这一切,就离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九州幻想世界越来越近。
七、九州幻想世界种族设定的定型
在确定种族的问题上,前身世界经历了无数次修改和反覆,若干个种族被提议又被抹杀,若干种组合被确定又被作废。他们思考,他们设计,他们推翻这种思考,他们否决这种设计……那真是一场步步为营的拉锯战,短暂的胜利在交战各方之间反复易手,所有的种族都不知道,明天我是否还在那张名单上?
2002.01.14 06:27
江南、遥控在《古九州的地理设定》中,设定了前身世界中存在的五个种族:人族、蛮族、羽族、鳞族、鲛族,鳞族生活在远海的一支被成为龙族。由于认为“矮人巨人精灵族之类纯西方奇幻……没有任何新意”,在这一版设定中,他们没有设计天生身材高大或矮小的种族。同日,多事提出了“夸父”、“河络”两个种族的名称。
2002.01.16 04:37
遥控发布了《对种族和生物设定的建议》,表示“种族基本确定,有以下六种:人(蛮为其中一个民族)、羽人、龙、夸父、河络、魅”,取消了蛮族和鳞族的“种族”资格。
2002.01.25 10:06
沧月提出她的种族设想:“可以长时间在水下潜游……外族中有传言,说他们部落中有鲛人,即落泪能化为珍珠的那一种,其实,只有皇族中的某些人才会出现这种变异。”这是“鲛人”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前身世界中。这个设想与江南“鳞族”的设定非常相似。
2002.03.27
大角在《九州综述——第一集》的种族综述中说:“九州上共有七种智慧生物,那就是人类、羽人、龙、夸父、河络、魅和鲛人。”
2002.05.19
今何在发布了九州幻想世界第一个正式对外公布的设定版本——《九州基础设定与说明ver2.0》,在《种族篇》中明确规定:“苍茫九州世界目前六种智慧生物:人、羽人、夸父、河络、鲛、魅,其中五大智慧种族:人、羽人、龙、夸父、河络、鲛。魅因为是虚体,无生殖繁衍的血统种族性而不能被称之为种族。”这个设定中同时规定:“龙:这个不是种族。只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后来又在此基础形成了九州著名的“龙的三定律”,即: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龙。没有人能证明龙的纯在,没有人能证明龙的不纯在。曾经风光无限的龙族从此成为神秘物种,悄然退到了九州缤纷舞台的幕后。
《九州基础设定ver2.3》改魅为“魅族”。九州的种族设置在经历了无数次山重水复之后,终于定格在人、羽、河络、夸父、魅、鲛这“六大智慧种族”上。
海天之间咆哮的主神望着仅存的六族终于放下了他们的战斧,可是,这之前那些反反复复的抽丝剥茧,那些没有记录的唇枪舌剑,又有谁能够清晰的记忆和证明?
八、九州幻想世界网站的发展
2002.01—2003.01
清韵论坛天马行空版见证了一个东西方风格兼容的无名奇幻世界的诞生和它的初具雏形。
2003.01.16第欧根尼论坛为这个尚无名字 的世界专门开辟了“龙渊纪事”版面,从此,设定小组和其他主要讨论者 移师第欧根尼。在这里,设定小组投票确定了这个世界的名字——“九州”,并最终确定了九州的州名,讨论通过了第一版正式设定。
2003.03.17
九州幻想世界的第一个独立论坛对外开放。3月6日,今何注册了九州的第一个域名:9z.net.cn,并同时注册了后来广为人知的域名9z9z.com。他用一个asp论坛程序创建了这个名为“九州架空世界论坛”的网络空间,虽然此时服务器空间只有几百兆,论坛上只有几十位常客,但它却终结了九州东移西挪借住他人地盘的历史,是第一块真正由九州自主的领地。
2004.03九州主站程序升级后,以9z.net.cn 为论坛地址,9z9z.com 为静态书站,为广大九州爱好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模式和广阔的交流空间。此后,九州与网易、新浪、龙的天空、幻剑书盟等原创门户大站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网友们在更多的地方都能看到九州的身影。九州幻想世界从作者们的一个设想中脱胎出来,一步步彰显自己的实力与魅力,一步步扩大自己的空间与影响,它走得很慢,但是它从未停下脚步,它知道,它正逼近那广阔的未来。
九、九州幻想世界书刊纸媒的发展
2002.05《惊奇档案》杂志开始刊载潘海天(大家)主持的“九州星野”栏目,这个栏目篇幅不长,但这是九州从网络走向传统媒体的第一步,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九州”这个被赋予全新涵义的名词开始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喜爱。2003.12《科幻世界》杂志年末增刊《科幻世界。奇幻版》发行,这就是《飞。奇幻世界》杂志的前身。在这本增刊上,创造组成员联合创作的九州背景小说挟风雷之势全力出击,占据了这本杂志的绝大篇幅。凭借《科幻世界》的影响和九州作者的全明星阵容,这本增刊迅速在市场上产生了强烈反响,25000本销售一空,至今都是为广大九州读者所津津乐道的重要藏品。
2004.02—2004.12《科幻世界。奇幻版》作为双月的增刊出版六期,其中九州作品所在篇幅为一半左右。
2005.01《飞。奇幻世界》月刊创刊。自一月号至五月号,它陆续刊载九州小时二十一篇,刊登九州栏目三次,2005年第四、五期,它的执行主编大石头还亲自主持了“飞(非)一般的九州”栏目。沉睡的河流已经破凌,含苞的花蕾已经待放,九州幻想世界经过了三年积累和一年半推广,一飞冲天的契机在数万读者目光的催化下已可中岐予而望。
2005.05这个月以来,江南、今何在、大角相继在清华、北大、南开、人大、华东政法、南京大学、武大等各高校举办关于“九州”的讲座,每次礼堂均告爆满,许多人站在走廊上,这是讲座者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2005.05.10第一届“九州奖”征文开幕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
2005.05.21九州系列图书第一批——《九州·缥缈录》和《九州·羽传说》出版。
2005.07九州自己的杂志——《九州幻想》上市。通过这个平台,九州的故事、设定以及九州开发式的写作计划渐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九州的建设中了来……
2002 九州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构思2003 九州是一堆美丽而杂乱的设计图纸2004 九州是一个初起基地的巨殿2005 九州是一个万众期待的工程2006 九州是一个已拥有十几万读者的主题杂志和中国市场最畅销的幻想图书系列,在google和百度“九州”关键词搜索排名均第一位、吸引了上百万爱好者的幻想王朝2007、2008 …… 九州的明天可能是任何你我能想到或想不到的模样。
回首来时路,当时曾一起在茫茫大地上行走欢笑的人,许多已消隐难寻,许多另走地方,但同行的人反而越来越多,有梦的人,终不会孤独。
“九州”是天空中落下的第一滴水,我们希望它能变成海洋。
2005
7月。《九州幻想》从此开始创刊,由江南执掌主编。因为租用了中科院杂志《恐龙》刊号,所以全名为《恐龙·九州幻想》。在试刊号“破军”中,刊载了江南《缥缈录》中《苍云古齿》的一部分,以及后来今何在《海上牧云记》的前身《美人如玉剑如虹》。这一期杂志因为在九州历史上所具有的独特纪念意义,在二手书市场上已经被售卖出了三位数以上的价格。《恐龙·九州幻想》开启了至今为众人所津津乐道的九州鼎盛时代,汇聚了大批本土一线优秀奇幻、科幻小说作者加盟,并于当年就突破了十万册的销量。
2006
3月。值得一提的是,从3月这期的“明月”号开始,在《九州幻想》文擂栏目“三人成虎”上出现了一位令人惊艳的女作者成为雄霸多期的擂主,她就是独倚灵剑醉小楼。在后来,她以一首古风填词风行九州圈和古风填词圈,那便是被众多粉丝所推崇的《乱世歌行》。彼时,她有一个更为人所熟悉的名字:Finale。9月。 九州北京分部制作的第二本杂志《幻想1+1》上市,它以刊载非九州的幻想类文章为主。尽管在后来有人指出这一做法分流了《九州幻想》的作者与读者群体,但在当时这被看作是九州趁热打铁全面进军幻想界的号角。《幻想1+1》陆续推出了《九州·新七天七夜》、《周天》系列、《蝴蝶风暴》、《笔冢随录》等重量级作品。
20073月。《创造古卷》上市。一方面,因为涵盖了天文地理种族等各方面相当完备详细的九州设定资料集,这部书被后来的九州读者尊奉为“宝典”;另一方面,因为各种缘由,围绕这部书也引发了九州编辑部内部的争论。曾经比肩的那些男人所郁积下的不和至此终于爆发。在经历了难以为外人所知的纠葛争论之后,九州的初始合作者最终分道扬镳。“但悲不见九州同”从此成为九州历史上最令人扼腕的伤痛。由此牵延引发的“九州门”事件留下了众说纷纭的多个版本,成为九州后来者“怀古伤今”的谈资,也成为后来一年一度九州两派人马骂战的引子——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在当年,江南离开了《九州幻想》杂志,继续经营《幻想1+1》 。《九州幻想》则由潘海天、今何在主持。6月。“恐龙”这一刊号的租用期到此时截止,潘海天为此专门撰写刊首《别了,恐龙》以纪念之。从此“恐龙”时代结束,《九州幻想》开始走上了“以书代刊”的不稳定之路,进入“MOOK时代”。7月。青年一代科幻作家、在《九州幻想》主持“九州自助游”栏目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柳文扬因患脑瘤去世,年仅37岁。从作者圈到读者圈闻此噩耗莫不震动,也为这一年凭添了沉重与黯淡。9月。《九州志》第一季“狮牙之卷”开始上市。这套由江南领衔萧如瑟、唐缺、温雅等众多作者打造的Mook裹挟风雷之势奇崛而起,在当时吸引了大批九州爱好者的关注,一度被寄予了重整九州旗鼓的众望。凭借热血王朝的设定架构,《九州志》集聚了一大批新的年轻读者在周围。为了便于区分,编辑部设立在北京的《九州志》被读者们称呼为“北九州”,坚守原阵地的《九州幻想》因为编辑部设立在上海,所以被称呼为“南九州”。至此延续长达7年之久的“南北九州”格局基本形成。10月。《幻想1+1》宣布改版。11月。《幻想纵横》创刊,陆续推出了《笔冢随录》第二季、《风玫瑰》、《荆棘王座》以及《豹魂》等作品。
20084月。本月的《九州幻想·四时好》正式推出了“蒸汽九州”特辑。潘海天联手骆灵左、星河、李多、飞氘共同演绎九州世界蒸气演义。作为九州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异数”,“蒸汽九州”一方面受到朋克爱好者的热捧,另一方面也被古风、冷兵爱好者广为诟病,成为九州设定下一个饱含争议的系列。9月。在当时许多人的眼中,九州或许出现了新的转机。这一年,九州与国内著名游戏开发商完美时空合作,今何在与江南作为《九州幻想》与《幻想纵横》两方的代表参与到完美旗下纵横中文网的建设中。在许多人眼中,今何在与江南似乎以某种形式达成了“握手言和”。期间一度有小道消息传出完美时空将根据九州改编游戏,并以《完美世界》中出现的种族“羽族”作为改编的证明。12月。《幻想纵横》最后一期发行。然而,受经融危机压力,完美时空最终从九州撤资,并于2009年春节前夕裁掉了旗下两个出版部门, 包括《幻想纵横》、《九州志》等杂志/Mook以及其他小说单行本的线下出版业务全部被砍, 其中《幻想纵横》直接停刊。
20094月。《九州志》第二季“葵花之卷”开始上市。延续了江南一贯的历史风格,葵花之卷再一次将众多粉丝的目光紧紧抓在以胤朝为中心的历史基本框架之内。从第二季开始,《九州志》引入了人气作者唐七公子以及画手夏达、伊吹五月的加盟,进一步增添了火热人气。其中唐七公子的《华胥引》也由此引发了之后九州读者间长达数年的大讨论。7月。《九州幻想》在潘海天的主持下,与新世界出版社联手推出《九州幻想·四年》。这本书以2005年创刊为起点,回顾了九州的以往历程,收录了长达四十一页的文字设定以及往期的部分优秀九州作品(因为分裂带来的后果,未能收录《缥缈录》在内)。尽管如此,但因为《四年》所具有的回顾、总结意义,在九州圈内已成为百金难购一册的珍藏版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四年》中收录了遥控的短篇《终末之章》,这一篇揭开了九州自谷玄纪后难逃灭世的结局,并流露出了关于重启“九州2.0”计划的蛛丝马迹。11月、12月。九州志高校行上海站和天津站取得圆满成功。《九州志》团队表示,将从2010年起, 《九州志》将增大发行量, 并改为一月双刊。
截止到2009年12月,九州作品, 以及九州相关作品, 已有90余种,总发售超过400万册。
2010
2月。《九州幻想·贲书铁券》上市,拉开贲朝设定大幕。3月。《九州志》第三季“启示之卷”上市。5月。九州幻想推出了以“九州”为背景的桌面卡牌游戏《战九州》。8月。九州志推出同样以“九州”为背景的桌面卡牌游戏《九州无双》。11月、12月。九州幻想“寻桶记”高校行北京、天津、西安、珠海、武汉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112月。九州志邀请夏达、南派三叔、杨小邪、伊吹五月等执笔,推出创作纪念特典《九州·十年志》。此书一出,在九州圈中立刻激起激烈反响。在因其创作阵容豪华、装帧精美而受到一部分读者热捧的同时,也因为其中的内容被另一部分读者猛烈抨击为“江南一个人的十年志”。更有读者恶搞,称为“九州十年坑爹志,铁甲依然在你妹”。“在你妹”也由此成为九州年度热词。3月。九州志正式与知音合作以杂志形式发行,自此结束了长达4年的“纯九州”MOOK时代。受“十年志”事件的余韵,“知音志”再度成为读者激烈争议的话题。同时,九州志宣布了自己的新版世界设定,改动涉及原十二主星变更为六星链路、河络变为洛族、长门修会与龙渊阁的变更,以及天驱指环的重新分配等内容。这一系列动作的进行在网上引发了更大范围的争议和讨论,无论作者、读者均被卷入其中,支持方与反对方相互往来的口诛笔伐甚至持续了数月。10月。《九州幻想·青之界》推出goodnight小青的长篇《奈何花》系列连载,再度揭开端朝历史大幕。
20121月。九州幻想开启“铁衣露重剑光寒,海波飞立鱼龙舞”发布计划,《九州幻想·铁甲依然》于元旦上市。同月,新浪微博“微访谈”栏目举办“我们的九州十年”纪念活动,特邀九州创世天神中的五位:潘海天、今何在、多事、水泡以及遥控参加。在线畅谈关于九州的创作、九州的未来以及2012年的写作计划,并回答读者的提问(斩鞍因时差缺席)。3月。《九州幻想·衣上征尘》出版。至此《九州幻想》实体书宣告停止,余下杂志计划转入豆瓣阅读以电子书的形式发布。5月。带有黑色荒诞色彩的非九州类幻想MOOK《九州全民幻想·咬时代》上市。6月。由九州幻想推出的大型3D奇幻MMORPG《九州世界OL》正式开启公测,今何在专门为游戏撰写主题曲歌词。游戏背景基于潘海天的暗月纪、昆王朝作品展开。然而因为资金运营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款游戏于次年停止运营。10月。《九州幻想》暂停出刊。
20138月。作为《九州幻想》的姐妹刊,由骑桶人主编的电子刊《九歌》在豆瓣阅读开始发布。
20142月。《九歌》停止发布。《九州志》停刊。4月。间隔两年的《九州全民幻想·无人区》上市,至此《九州全民幻想》暂停。6月。《九州幻想·闻鸡起舞》在豆瓣发布。至此,坎坷延续9年的《九州幻想》停刊。同月,上影寰亚启动《九州·华胥引》电影计划,发布了九州六族概念宣传片,并透露出将陆续投拍制作九州系列电影的计划。双方签约了近十部九州核心的力作,分别是今何在的代表作:《羽传说》、《海上牧云记》;潘海天的代表作《铁浮屠》;唐缺的代表作《星痕》、《无尽长门》、《殇翼》、《戏中人》、《云之彼岸》、《觉醒日》(非九州)的版权,从此打开九州影视化的全新征程。10月。新杂志《九州漫小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货上市。因为此次新刊表现的倾向性,再一次在九州圈掀起了争论,激烈程度并不亚于2011年“知音志”事件的大讨论。
——以上非原创,原为《中国幻想的记忆典藏 枪与火的镇魂歌 ——九州编年史 The epic of novoland》 BY月饼 windlau 花盆君 苏冰 ,我只是搬运工,并加以排版和改错。
----------------------------分————————————隔----------------------------------------符------------------------------
九州缥缈录作为九州系列的主要作品之一,一直备受好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群像人物,人物繁多却使人记忆深刻。
姬野——我要这天下属于我的东西越来越多,我再也不要追随在别人马后
吕归尘——“我会保护你的。”其实他的一生只是为了这句话而活着
羽然——“羽然,他们两个人里面,你更喜欢哪一个呢?”羽然低着头,很久没有回答,马蹄声滴滴答答像是一场稀疏的春雨。“其实我心里,是知道的。”她很轻很轻地说。
嬴无翳——“荒野的野……好!有朝一日若是成为名将,”嬴无翳大笑,“就来和我争夺天下!”
息衍——“我只是忽然觉得我对你的背影那么熟悉。仔细回想,每次我们有约都是我去看你的背影,”息衍摇着头,笑了笑,“所以我想看一看你回头。”女人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许久许久,而后缓步地下楼,终于还是没有回头。
苏瞬卿——“将军为我买了房子,帮我离开这里,在晋北那种苦寒之地居住。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空,春暖花开的时候可意怜奴,来看我一下,少住几日呢?”
白毅——“我在想很多年以前,我们都在天启,是两个金吾卫里自命不凡却又不被看重的年轻人。而后来你变成了一个天驱,我放弃了那个指套,我们的命运就此变得截然不同。而忽然又有一天,我要和你并肩作战,面对同一个敌人。”白毅轻声说。
西门也静——南淮是不是那个南淮都无所谓,可和你偷花跳板打枣子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古月衣——“谁又甘心永远只是一个小卒?”
.........
--------------------------------------------------------------分隔符-------------------------------------------------------------------------
九州缥缈录的一些资源:
1.九州缥缈录广播剧
九州缥缈录之天下名将 https://www.ximalaya.com/guangbojv/3945829/
这是九州缥缈录的广播剧中最经典的一版,大神云集。
初中时看的小说,现在依然记得,依旧被其中瑰丽、奇幻的世界和宏大的剧情所着迷。看到拍成电视剧还挺期待,看了两集,果然是国产电视剧特色,改编的面目全非,变成无脑不讲逻辑的恋爱剧。从甄嬛传开始,国产电视剧走进了一个怪圈,有一个爆款出现,接下来几年都是千篇一律的仿制品,就算根据小说改编,好像请了同一个编剧,改的面目全非,不断向同类型第一个靠拢,越来越次,演技特效皆不行,我吐了。
初中时看的小说,现在依然记得,依旧被其中瑰丽、奇幻的世界和宏大的剧情所着迷。看到拍成电视剧还挺期待,看了两集,果然是国产电视剧特色,改编的面目全非,变成无脑不讲逻辑的恋爱剧。从甄嬛传开始,国产电视剧走进了一个怪圈,有一个爆款出现,接下来几年都是千篇一律的仿制品,就算根据小说改编,好像请了同一个编剧,改的面目全非,不断向同类型第一个靠拢,越来越次,演技特效皆不行,我吐了。
在我看来我觉得是可以的我觉得这就是爱情?? 没有其他的说的那么不好看 刚开始看几集的时候我觉得挺上头的。暴躁的江科长和温柔的陈医生之间的救赎。这部剧只要是你想要的就全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敢拍的。而且这也是原创的剧本 大家都耐心看几集之后再定夺 而且这部剧没有宣传直接空降搞得好多人都不知道这部剧 大家多点耐心多了解一下吧
在我看来我觉得是可以的我觉得这就是爱情?? 没有其他的说的那么不好看 刚开始看几集的时候我觉得挺上头的。暴躁的江科长和温柔的陈医生之间的救赎。这部剧只要是你想要的就全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敢拍的。而且这也是原创的剧本 大家都耐心看几集之后再定夺 而且这部剧没有宣传直接空降搞得好多人都不知道这部剧 大家多点耐心多了解一下吧
无意中在爱奇艺看到了这部《出走人生电台》,女主清纯漂亮一下吸引到我,本来当一部下饭电影看到,但是意外引起了我的共鸣,原来我们都是孤独星球上小小的一粒
无意中在爱奇艺看到了这部《出走人生电台》,女主清纯漂亮一下吸引到我,本来当一部下饭电影看到,但是意外引起了我的共鸣,原来我们都是孤独星球上小小的一粒
(原载“澎湃·思想市场”,有删节)
张泠
2016年秋,我入职纽约州立大学,如所有新同事一样,成为UUP(大学职工联合工会)成员。UUP成立于1973年,如今代表四万多人,是美国最大的高等教育界工会。UUP在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为员工争取权益,如更好的福利,目前的目标之一是
(原载“澎湃·思想市场”,有删节)
张泠
2016年秋,我入职纽约州立大学,如所有新同事一样,成为UUP(大学职工联合工会)成员。UUP成立于1973年,如今代表四万多人,是美国最大的高等教育界工会。UUP在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为员工争取权益,如更好的福利,目前的目标之一是为兼职教师争取更公平待遇,获得同事们支持。我略懵懂地交会费,小心收存会员证,对于今日之待遇乃工会成员数十年来努力抗争换取,并无特别切身的认知,直到看到美国纪录片导演茱莉亚·赖克特(Julia Reichert)与丈夫史蒂文·伯格纳尔(Steven Bognar)的纪录片《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2019),及读了一点美国工会历史的资料。
《美国工厂》关于中国“玻璃大王”、亿万富翁曹德旺于2014年在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代顿(Dayton)区域莫里恩市(Moraine)开设“福耀”玻璃厂制造汽车用玻璃,雇佣两千多名当地员工(不少为以前关闭的“通用”汽车工厂工人)。其间劳资关系由兴奋乐观转至对立矛盾,不仅有中、美思维方式、管理方格差异与误解,更有试图组织工会的工人与管理层的角力。阶层、种族、国别等问题与资本主义全球化夹缠不清,自动化的阴影更威胁着全世界劳工阶层的未来。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这里会有故事,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交融或更多。如伯格纳尔所言,《美国工厂》即是“贴近地、用特写镜头看全球化”。
一.美国工厂,世界工人
很多观众都对《美国工厂》里美方管理人员到福建福清的“福耀”厂“取经”如何提高美国工人效率的段落印象深刻。这不但是透过美国人视角的“陌生化”时刻,也是没参观过类似工厂的中国观者的“眼界大开”时刻。工厂军事化管理,班前例会工人列队喊口号;他们每天手不停歇工作十二小时,每月休息一、两天;有人每年只能回家一次看小孩。与这些外人看来压抑与压榨的残酷强烈对比的是央视“春节晚会”风格的公司“年会”那些和谐、乐观、刻奇的歌舞表演与热烈气氛,以至于将一位美国客人感动到流泪,说“无论如何,我们在同一个星球,同一个世界,即使有分歧,我们是一体的。”
福清工厂的企业意识形态,是“封建家族”与“国家主义”合体,并融合了社会主义时期工厂文化遗产。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大家族,曹德旺是不容置疑的男性权威,下辖大大小小的管理层男性权威,统领着被当做机器人管理的基层工人。管理者活学活用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修辞来鼓励(欺骗)工人:“报国为民”、“勤劳朴实学习创新”,来替换和遮蔽最大限度榨取工人剩余价值以期利益最大化与阶层分化本质。这套话术(甚至颇有主旋律色彩的厂歌歌颂“春满中华,福耀人间”)高明之处在于塑造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幻觉,也将工人的劳动表现塑造为“美德”对其进行道德化绑架与测量:为了对大家庭“忠诚”,工人要不断自我改进、提高生产力、对超时工作任劳任怨甚至甘之如饴,因而有“团结力”和“凝聚力”,这才是值得称颂的、有“民族使命感和自豪感”的华夏“工匠精神”——帮企业成功就是帮国家发展。工人若有任何反抗意识,大约会被视为懒惰、自私而道德破产,而非被视为争取应得权益。年会上也表彰类似“改革开放”前的“新长征突击手”的“最佳班组奖”。国有工厂风格的自成一体的宿舍、食堂、娱乐场所、甚至集体婚礼,都提示着一种集体主义“延续”。曹德旺妹夫任党委书记与工会主席也暗示着工会、党委与资本的媾和。工会负责员工文娱活动及心理建设/规训:爱“福耀”即是爱党爱国(与美国工厂中“工会”的意义完全不同,这点后文会提到)。
然而在光鲜社会主义修辞遮掩的资本主义体系下,“劳动”、“机器”与“人”的价值、本质及相互关系已全然不同。工人阶级不再是“老大哥”、在厂里当家作主、发扬主人翁精神建设社会主义,而是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竞争中代表了中国“人口红利”优势的农民工/新工人。他们只是“世界工厂”中被异化的低成本劳动力,为资本家赚取巨额利润;“中国效率/速度”的代价是工人的健康、安全、尊严被剥夺。但当然对很多工人来说,经济收益已比贫困的务农时代有所改善。只是在他们年轻力壮时尚可被雇佣,年老时的医疗、养老问题会否抛给社会与个人?令人想起世纪之交前后的国企私有化过程中,那些为国家辛劳半生却被资本无情抛弃的老工人。如今即使在高科技行业,关于“996”的论争也是中国科技工人被压榨的现状。美国高科技产业工会力量式微,企业如Google在公司为(尤其单身)员工设计了各种便利服务,从食堂到健身房、游戏室,使得员工愿意在公司停留更久(自然也就自愿加班更久),更不必说所谓“共享经济”中工人如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工人不再被视为公司雇员而只是承包者,不享受员工福利及受到劳动法保护。
“福耀”的企业文化无法搬到美国,在代表美国工人权益的工会长期抗争下,八小时工作日与周末休息已被写入法律,产业工人也在长期斗争中有更强维权意识。在中方管理人员看来,美国工人慢,懒,闲聊天,效率低,为了工资而劳动,缺乏中国工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与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的中国工人相比(他们背井离乡来此一两年,仍拿中国的几千人民币月薪,不过每日多了五十美元餐饮补助),曾经骄傲的美国工人的落差甚至幻灭感显而易见,不仅对于“福耀”,也对于他们的国家对待他们的方式,及美国劳工阶层的未来,甚至影响到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俄亥俄所处没落工业区(所谓锈带/rust belt),本来是摇摆州,此次成为川普的票仓——有工人认为希拉里代表加州湾区高科技新贵利益,与制造业底层脱节,而被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蛊惑。这一口号也被曹德旺后来换上的华人总裁刘道川使用,用以鼓励美国工人加强生产力。赖克特与伯格纳尔将2016年选举前后拍摄的素材全部舍弃,大约担心有喧宾夺主及制造分裂之嫌。
“福耀”的管理方与美国工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当然不可忽视。美国人的确在充满赞扬与鼓励的环境下长大,更在意自己是否被尊重(哪怕是表象)。中国监工则要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及层级体系,以批评为主。美国工人认为不被尊重,因为中国人从来不说:干得不错!然而,文化与种族碰撞的表象遮蔽了超越国别的阶层利益,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问题被转移置换为种族与仇外问题(如川普一再强调“中国人偷走了我们的工作”),或曹德旺将美国工人的不满归结为:“美国工人对中国人有敌意”。这令我想起华裔女导演崔明慧的纪录片《谁杀了陈果仁》(Who Killed Vincent Chin, 1987)。1982年,华裔青年陈果仁在底特律被“克莱斯勒”汽车厂的两位白人男子以棒球棒打死,只因对方以为他是日本人——当时日本车在美国市场成为强劲对手,令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岌岌可危,很多美国工人失业因而仇恨日本人(乃至亚洲人)。这除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也是资本主义残酷竞争下同为受害者的最基层工人自相残杀的悲剧。其实“福耀”雇佣的无论中国人还是各层级美国人(包括律师及管理者等),由于利益驱动(收入数倍、十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工人的工资)而成为剥削者的代理人和打手。《美国工厂》开篇不久,副总裁Dave听到一位议员在庆典讲话中提到“福耀”应有工会便恨不得“剪掉他的头”。
美国工人慨叹:以前那种高工资高福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他们无法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从前在“通用”工厂时薪是29美元,“福耀”是不到13美元。反观“世界工厂”中的中国农民工/新工人,他们甚至从未体会过那种福利与尊严的“奢侈”,不仅因为后发资本主义的时间差,也因为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中,“第三世界”的工人永远居于底层。尽管与欧美国家的工人同为全球化的被剥削者,与后者的待遇相比,他们是“更低廉的劳动力”,更少受劳工法律保护。中国政府逐步改进劳工法时,自由流动的资本的逐利性便使得工厂向劳动力更低廉、更少劳工法的地区迁移,比如东南亚国家。
拍《美国工厂》时,赖克特与伯格纳尔怀着对美国工人的感情进入,逐渐发现中国工人同样值得关注,这是全球化中劳工群体的共同命运。但因不懂中文,他们无法与“福耀”两百来名中国工人沟通,拍了一年后意识到这重要缺失,因此找到两位中方制片人、纪录片导演Zhang Yiqian与李米杰。她们每月到俄亥俄拍摄,也同去福清,与片中中国人建立信任与联系。导演夫妇认为她们帮导演理解中国的企业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与历史,教他们看待普通中国工人的生活与情感状态。此片的确没有很多西方导演拍摄中国时先入为主的猎奇的刻板印象表达,态度温和谦逊,唯一遗憾为中国女工视角的缺失。
二.美国工厂,美国工会
俄亥俄州非裔民主党议员弗莱德·斯特拉霍恩(Fred Strahorn)指出:工人和劳工运动建造了美国。美国工人的权益,是无数参与工会的前辈流血牺牲抗争出来的,并非财团与资本家格外仁慈。《美国工厂》中出现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为美国最大的独立工会,成立于1935年,1936-1937年间组织了一系列罢工、静坐等活动,迫使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通用、福特)承认其代表工人谈判的合法地位。工会的基本目的是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工人话语权,找到企业盈利与员工权益之间的平衡点。UAW为工人争取更高工资与更好福利,支撑他们稳定富裕的“美国梦”,鼎盛时(1979年)有150多万名成员,如今由于汽车工业的国外转移及财团各种反工会措施而缩减到30多万人。尽管UAW后来有官僚化及腐败等问题,不应否定其争取劳工权益的历史与积极意义。在各种右翼媒体与政客不断丑化、抹黑、以偏概全的宣传下,工会似乎成了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元凶,而不提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全球化、资本转移、去工业化等问题。
美国劳工运动与工会组织主要蓬勃于东、西两岸与中西部。在美国南部,组织工会则困难得多,也与政治保守及种族隔离有关,因此,后来在美国投资的德国与日本汽车公司,都选择在劳工法保护薄弱的南部投资建厂。这些工厂,在各方阻挠下,至今工会也无法组织起来。资方压低工人工资,即降低人力成本,保证日本汽车在自由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这些对资方的“好处”,是历史悠久、工会力量强大的美国汽车工厂无法比拟的,所以他们在美国关厂,转而去压榨价格更低廉的墨西哥工人。
《美国工厂》并未解释工会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大约对美国观众来说算是常识,但它细腻揭示了“福耀”如何斥巨资(一百万美元)雇佣反工会咨询公司(LRI/labor relations institute)在工人被强制参与的培训中将工会歪曲为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障碍而非为他们争取权益的代言人,并断言组织工会的结果可能会对工人薪资福利更不利。“双管齐下”的另一端,管理层提薪收买部分工人、找借口开除组织工会的积极分子,从而分化工人力量及削弱加入工会的声音。很多工人被“培训”和灌输恐惧后而投否决票,尤其是没有工会抗争经验也担心因此失去工作的年轻人。当然,工会再组织工人罢工也不会再吓到雇主(劳工法的漏洞使得雇主可随时解雇罢工者并雇佣其他工人),他们不再有谈判筹码。在资本的强势碾压下,心怀正义感的中年叉车女工Jill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从姊妹的地下室搬出来住上自己租的公寓,又因参与工会运动被开除而生活无着。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类似LRI这样破坏工会的私营公司炙手可热,成为一个庞大且利润不菲的产业,他们在公会成员下降、工人工资减少的企业文化间推波助澜。
精明的资本家曹德旺曾算了一笔账,除了人力成本,在莫里恩投资设厂各项成本都低于国内(可知国内工厂很大程度上依赖剥削工人来降低成本牟利),兼之美国各地政府争夺投资项目,不断推出巨额优惠补贴政策。“福耀”因雇佣两千多名当地工人,市与州政府给予各项补贴,使得其买地与改造厂房等于免费。除掉“工会”这个心腹之患,再换上身手敏捷体力更佳的年轻工人及自动化对工人的威胁,他已不必再担心美国工人“制造麻烦”。
《美国工厂》结尾字幕写道:到2030年,自动化将令全球三亿七千五百万人需要寻找全新种类的工作。画面是摩肩接踵上下班的中国和美国工人。想起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1936)开篇以蒙太奇手法将羊群与熙熙攘攘上工的产业工人剪接在一起,暗示同样任人宰割的命运。《美国工厂》最后一个镜头是工人模糊的背影,一个暗淡未知的未来。赖克特说《美国工厂》的结尾令人不安,它不是那种人们看完会起立欢呼的电影。全世界无产者早已没有联合的可能,资本和资本家却张开“全球化”的翅膀顺畅地流动游走逐利。有人说:资本将人变成机器,等机器成熟了再抛弃人。
三.美国工厂,美国导演
“福耀”工厂所在地代顿,有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创新发明与工业制造的历史,几乎是两代人以前的“硅谷”:这是赖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处,收银机也诞生于此。美国汽车制造业三巨头之一“通用”(GM)公司的工厂在此开了86年。“通用”工厂对本地至关重要,在1950至1980年代之间,通过工会的抗争与保护,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蓝领工人可获得不错的收入与福利,过着有房有车、可送孩子上大学的中产阶级生活,不同族群和平共处。七、八十年代后,耗油更少及人力成本更低的欧洲与日本车在美国市场份额激增,美国汽车行业受到冲击。为降低成本,美国汽车工厂不断迁往墨西哥,代顿社区每况愈下。2008年,“通用”生产线开下最后一辆卡车后关闭,留下数千名失业工人与他们绝望的家庭。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导演赖克特与伯格纳尔每日去工厂门口及附近酒吧拍摄和采访——他们在代顿住了数十年,住处离工厂仅二十分钟车程。因美国汽车厂工人总被反工会的商业媒体抹黑,他们对持摄像机的人怀有戒心。导演以真诚和坚持获得了工人的信任,拍摄了40分钟纪录短片《最后一辆卡车:通用工厂的倒闭》(The Last Truck: Closing of a GM Plant,2009,HBO出品)。该片获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遗憾的是《最后一辆卡车》 里只有工人视角,因为“通用”管理和决策层拒绝受访及禁止导演进厂拍摄,派保安在厂门口附近阻拦和驱赶他们。工厂车间的镜头,由工人用手机或用赖克特提供的小型高清摄像机秘密拍摄,部分出现在《美国工厂》开头。
《美国工厂》有点像《最后一辆卡车》的“续集”,因为数年后“福耀”买下了“通用”废弃厂房,在当地政府与民众热烈欢迎下高调进驻。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这里会有故事,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交融或更多。当地商界人士喜欢《最后一辆卡车》,向曹德旺提议由赖克特夫妇拍片记录这个历史性时刻。曹德旺同意了,并不设任何限制,任由赖克特夫妇团队五个人、五台摄像机拍摄了三年(2015年2月到2017年12月)。在那些工会之争白热化的艰难时刻、曹德旺容易招致非议的时刻(比如开除美方管理人员等),他也自行其是,从未干预过拍摄。
《美国工厂》为了保持独立性,并未受“福耀”集团资助,制片方为Participant Media——该公司也出品了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电影《罗马》(2018)及非裔女导演艾娃·德约列的剧集《有色眼镜》(When They See US)。《美国工厂》在圣丹斯电影节获美国纪录片最佳导演奖,8月21日在Netflix上线。在Netflix不覆盖的中国,也有广泛传播与热烈讨论。很多媒体宣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夫人“投资制作”该片,甚至暗示这是“奥巴马的电影”,非常不确。奥巴马夫妇的确筹办制片公司“高地”(Higher Ground)且与Netflix合作(为了“名流站台”效应,后者要支付前者数千万美元报酬),《美国工厂》是“高地”选择发行的首部电影,且以较低价格购入版权(Netflix规定不许公开收购价格),但“高地”并未在任何程度上参与影片制作,仅后期发行。颇有反讽意味的是,尽管被视为对劳工友善的总统,2009年奥巴马任总统期间,并未着力推进“雇员自由选择法”,该法令会使工人更容易组织工会及增加对违反劳工法雇主的罚款。有人认为他抛弃了劳工运动。十年后,他高调支持涉及劳工权益的《美国工厂》,避重就轻,不断强调“讲好故事,让我们增进理解”之类的心灵鸡汤。
尽管几乎被奥巴马夫妇的光环遮蔽,赖克特与伯格纳尔并非名不见经传,尤其前者,是美国纪录片历史上重要人物。若以奖项论英雄,她有三部作品获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本人也于2018年获国际纪录片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今年五月,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了她的个人作品回顾展。赖克特是位于代顿的赖特州立大学的退休教授,在那教了28年纪录片制作。她一直是有良知的纪录片工作者,秉持对性别平等、社会公义的关注,几部重要作品如《成长的女性》(Growing Up Female,1970)、《工会女仆》(Union Maids ,1976)、《正观“红色”》(Seeing Red,1983)等常在美国的纪录片历史及性别研究课程被观摩讨论。
赖克特是美国战后成长的一代(baby boomer)。那代人大都接受过反越战、种族与性别平权运动的洗礼,思想倾向进步并强调行动,对社会公平、劳工权益有不懈追求。赖克特自述开始纪录片创作是为了作为女性,要打破影像表达的男权结构,且以这样比较亲民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播给更广泛的民众,从而激发思考与讨论,进而付诸行动来改变社会。与当时伴侣吉姆·克莱恩(Jim Klein)合作的《成长的女性》是赖克特的毕业作品,关于俄亥俄某镇几位女性的故事,探讨女性被教育体系、流行文化、社会期待等规训、形塑的性别认知及劣势社会地位,如今看来仍针砭时弊。这是美国女权运动的一部重要作品,多年来不断在美国各地放映,以直观方式提升观者反思意识及对持怀疑态度的民众解释什么是性别平等。1971年赖克特创办“合作社”(co-op)形式的发行公司New Days Films,避开电影院的商业运作,直接在学校、工会、社区组织放映,是一种非牟利的公共教育模式。
赖克特与克莱恩合作的《工会女仆》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是采访三位经历过1930年代美国劳工运动的女性的口述历史纪录片,不仅涉及工会领导工人为改善恶劣工作环境、超时低薪工作而进行的抗争,也不回避讨论白人男性领导的工会内部的官僚化及种族和性别歧视。两人合作的《正观“红色”》再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此片重新挖掘美国共产党人被湮没的历史:在美国“大萧条”(1920年代末)与“冷战”(1940年代末)初期之间,有一百多万美国人加入美国共产党,带着激情与希望,为劳工阶层的权益与尊严、为了一个更公正平等的世界而抗争,相信这是美国未来的正确方向。随着“麦卡锡主义”在美国对进步人士的迫害与“反共”气氛愈发紧张,人们噤若寒蝉,闭口不谈这段历史,这种恐惧在导演拍片时的八十年代仍在。
与赖克特以往的纪录片相比,《美国工厂》少了份粗粝朴拙,多了份圆熟,更接近主流纪录片,部分在于原创配乐及导演首次雇佣剪辑师(以前作品大都自己剪或由克莱恩帮助)——林赛·乌茨(Lindsay Utz)花了18个月将1200小时素材剪到110分钟。导演与剪辑师讨论了一星期,将墙上贴满索引卡,标注不同人物与主线。然而由于题材庞大、线索与人物太多而无法一一深入,有浅尝辄止之感。此外,人们很少谈论纪录片的声音,此片导演非常注重声音采录。他们用小麦克风,增加私密感及尽量排除人物说话时工厂车间里噪音干扰。有些访谈只录声音,作为旁白使用,配合人物做其他事的画面,观众如在听他们的思考或内心独白。因为生产线上的工作枯燥重复,人们的思绪容易漫游。导演有时随下班的工人到他们的生活空间,听他们的日常对话。有些访谈是凌晨两点在工人家里录的,伯格纳尔认为这时更可以听到人们的内心想法、灵魂思考的声音。
另一种是隐喻性的“声音”,为底层发声。《美国工厂》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放映后,一个人站起来,说:“我是迈克尔·摩尔,你们所有电影都对我有重要影响,尤其我们都在中西部劳工家庭长大,我们通常在电影里看不到自己,我们的声音被忽略,感谢你们为我们发声。” 摩尔的纪录片《罗杰与我》(Roger and Me, 1989)记录了他的家乡、密歇根弗林特作为“汽车城”的衰败——如莫里恩居民经历的,由于“通用”关厂造成当地数万人失业,民生艰难。尽管他们作品风格迥异,赖克特也敬佩摩尔,认为他拓展了纪录片的形态,如一个朋克摇滚小孩闯进衣冠楚楚的派对,嬉笑怒骂揭开各种伪善体制的画皮。赖克特也追随对她影响较深的纪录片的足迹(多为关于美国民权及工会运动的佳作),如《哈维·米尔克的时代》 (The Times of Harvey Milk, Rob Epstein, 1984)、《矢志不移:美国民权运动1954-1985》(Eyes on the Prize, 1987)、芭芭拉·卡颇(Barbara Kopple)的《美国哈兰县》(Harlan County, U.S.A., 1976)与《美国梦》(American Dream, 1990)——两部都关于美国工人在工会领导下罢工,前者胜利,后者失败,工人力量的削弱与工会的兴衰折射了1970至1990年代美国的经济变迁与资本主义走向。另一部她没提到的德国纪录片《输家和赢家》(Losers and Winners, 2006, Ulrike Franke and Michael Loeken),讲述的是与《美国工厂》类似的境况:中国工人在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遭遇德国工人的差异与冲突。
作为一直关注社会问题的导演,赖克特很少将个人作为纪录片的主角,她关注的是社群,尤其是被剥夺与边缘化的劳工群体。她大都采用“直接电影”与访谈形态,不以旁白叙述介入,讯息以字幕解释。因而导演的视角大都通过采访、剪辑来构造:不同视角的并置、对比、争论、对话。《美国工厂》少了赖克特以往作品中粗糙犀利的棱角与明确的政治诉求,显得四平八稳。因导演想平衡各方声音(即使那些视角彼此冲突),不在政治上“站队”,对每一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同情理解,包括曹德旺。赖克特后来在访谈中说:曹德旺是佛教徒,也是不折不扣的资本家,想盈利,不断迫使别人达到他的目标。他怀念田园过去,又是资本主义浪潮的弄潮儿。 这个人也很复杂。他们试图将这种复杂性表达出来。
赖克特也理解美国工人的绝望,因为贫富分化已是前所未有的严重:人们从未见过CEO工资是普通工人500倍的时代。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在这个日益撕裂的政治环境,他们想让所有人(无论老板、经理还是蓝领工人)都能看这部纪录片并讨论相关社会政治议题,如为何工人工资停滞不变而富豪阶层收入连年增加?如何创造一个属于每个人的未来?全球化带来怎样的经济与文化的构造性变化及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何等影响?伯格纳尔说:彼此对话更有意义,而非躲在自己的角落和标语里。赖克特认为我们的公共讨论中越来越少谈到对弱势者的理解与支持,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少,她希望能用纪录片教育和团结民众而非分化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