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6661
  • 安徒生船长
    2020/2/13 0:59:04
    杰夫去哪里了?

    《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其实就是《怪医杜立德》)中有奇怪的一幕,主角多力特医生出海寻找伊甸之果,中途船被反派击沉了。他们无法再踏上冒险之旅,这是剧情中主角团最黑暗最低沉的时刻。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演的老丈人尽管百般看不上多力特这个女婿,但还是给他们提供一艘出海的船。于是主角团登上了这艘又破又旧的帆船,伙伴们纷纷表示这船这么烂,怎么可能出海冒险和对抗反派呢?——于是就出现了下图这一幕:

    《多力特的奇幻冒险》(其实就是《怪医杜立德》)中有奇怪的一幕,主角多力特医生出海寻找伊甸之果,中途船被反派击沉了。他们无法再踏上冒险之旅,这是剧情中主角团最黑暗最低沉的时刻。安东尼奥·班德拉斯饰演的老丈人尽管百般看不上多力特这个女婿,但还是给他们提供一艘出海的船。于是主角团登上了这艘又破又旧的帆船,伙伴们纷纷表示这船这么烂,怎么可能出海冒险和对抗反派呢?——于是就出现了下图这一幕:

    12246366
  • Andie
    2008/7/27 10:46:19
    我很喜欢这电影风格V.S.拜托不要再有望夫石了
    (一)
    很早很早的时候在去成都的高速大巴上看过这电影,两个女主角都是真正的大美女,李嘉欣和张敏,男主角是不那么帅的帅哥,黎明。其实只要看到我心爱的张敏和也很喜欢的李嘉欣同台飙戏,就很满足了。

    天知道那个时候我才多小,就开始喜欢张敏了。

    当时觉得片里的音乐非常之好听,悠扬,绵长,充满想象。只是在车上匆匆一瞥,连片名都没怎么记住,无从去找来重看。

    它的画
    (一)
    很早很早的时候在去成都的高速大巴上看过这电影,两个女主角都是真正的大美女,李嘉欣和张敏,男主角是不那么帅的帅哥,黎明。其实只要看到我心爱的张敏和也很喜欢的李嘉欣同台飙戏,就很满足了。

    天知道那个时候我才多小,就开始喜欢张敏了。

    当时觉得片里的音乐非常之好听,悠扬,绵长,充满想象。只是在车上匆匆一瞥,连片名都没怎么记住,无从去找来重看。

    它的画面是一大亮点,是我很喜欢的格调;故事也讲得不错,节奏感强。可以说是武侠片的精品,除了部分情节比较血腥,没太多缺点了。

    当然,写这篇文章不只是为了讨论电影拍得怎么样这种专业问题。


    (二)
    片子里程灵素显得很单纯,从头至尾,为了一个并不把自己放在心上的男人,甘心以命换命。不过捏,这位劫后余生的少年,无非嚎了两声灵灵,长度不超过两秒钟,然后追随另一名女子而去。


    (三)
    我不得不怀疑程灵素这样的一代大师(应该是吧?药王?),喜欢上胡斐的哪一点呢?不是说她不该爱上人,是觉得胡斐这个人真没品,看不出哪点讨人喜欢。

    金庸书里的程灵素非常聪明,在学术和料事方面,比胡斐强了十倍,但是在感情上,就和电影里差不多。

    我觉得金老先生心里装着一个完美小情人的范本,于是总是努力塑造这种形象,把每部戏里女主角写成一块儿望夫石,不管看起来有多别扭。这个情节俗套到让我审美疲劳,金庸老先生爱好俗套,反正武侠就是茶余饭后yy嘛,可以按爷儿们的yy标准来。

    我想起有一句话,生活要是没有感情,就没意思了。感情就是为了让生命好玩的吧。

    这是别人说的,不是我说的。

    我反感这话。
    【详细】
    1452743
  • 几乎任何人
    2020/10/17 14:47:22
    你说这是纪录片?

    很难相信《蜂蜜之地》是纪录片。

    它有剧情。当然,讲故事的纪录片很多,可起承转合有如《蜂蜜之地》般工整的吗?大半故事片也没这等水准。

    镜头里的人太自然。说他们不是演员?确实,他们没演员好看,可导演能教,就像《罗马》里的女佣。

    好比《一个都不能少》,

    很难相信《蜂蜜之地》是纪录片。

    它有剧情。当然,讲故事的纪录片很多,可起承转合有如《蜂蜜之地》般工整的吗?大半故事片也没这等水准。

    镜头里的人太自然。说他们不是演员?确实,他们没演员好看,可导演能教,就像《罗马》里的女佣。

    好比《一个都不能少》,《蜂蜜之地》一定是大师执导的素人电影。

    赶紧查查百度、豆瓣,导演塔玛拉·科特夫斯卡、卢博·斯特法诺夫,没印象,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两位都是北马其顿人。北马其顿?这个欧洲角落的存在感,似乎仅来自邻国希腊间歇爆发的声讨。

    出乎意外。然而,籍籍无名不是拍不出好片儿的标签。

    《蜂蜜之地》何止一个“好”字了得,它简直树立了纪录片的一种典范。如果它真是纪录片。

    讲人讲事的纪录片,可以拍得比故事片还有故事。前提是,敏锐意识到所摄人和事的戏剧性。基础是,三年跟拍,超过两千小时素材积淀。还需要些技巧,一,用拍电影的心摄影;二,不要影响拍摄对象,让他们把拍摄者当草木砖石般的存在。

    尽管,创作团队——两个导演、两个摄影师、一个剪辑和一个音效师,做好了全部,仍难相信《蜂蜜之地》是纪录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说的不就是《蜂蜜之地》?它如果是纪录片,肯定是天成之作。像蜂巢流淌出的蜜,晶莹、柔滑、甜香,如此美好之物是一群“嗡嗡”的杰作?是,也不是,是自然的恩赐。

    看过《蜂蜜之地》,想有位养蜂的朋友,想知道咬一口带蜜的、黄澄澄的蜂巢什么滋味。

    【详细】
    12920789
  • April
    2016/12/20 17:24:14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孙燕是典型的好女孩,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善于妥协,憨厚诚恳。姐姐孙丽姑且算作坏女孩,精明,聪慧,满肚子的小算盘,把一个个男人哄得围在她身边团团转,胆大,敢拼敢闯。

    孙燕这一辈子,就在她的一亩三分地上,和一只手数的过来的几个男性,兜兜转转,终点又回到起点。小说里她的结局很悲凉,潘树林的女儿不接受她,潘树林对她的感情也寥寥,最

    孙燕是典型的好女孩,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善于妥协,憨厚诚恳。姐姐孙丽姑且算作坏女孩,精明,聪慧,满肚子的小算盘,把一个个男人哄得围在她身边团团转,胆大,敢拼敢闯。

    孙燕这一辈子,就在她的一亩三分地上,和一只手数的过来的几个男性,兜兜转转,终点又回到起点。小说里她的结局很悲凉,潘树林的女儿不接受她,潘树林对她的感情也寥寥,最后潘还被小偷捅死了,她人到中年,孤苦伶仃。空镜子只是《空镜子》这本书中的一个故事。书的简介里这么写:“镜子里有如花美眷,有似水流年,有破碎的婚姻,有短暂的爱情。爱情只在里面停留了五分钟,留下了空空的镜子,在阳光下闪耀。那美好的时光前后只有五分钟,但是永生难忘。那五分钟的感情至诚至美,无与伦比,再也没有了,他相信那就是爱情,谁也夺不走,什么时候想到都那样美好。”只是对于小说里的孙燕,那五分钟的爱情,只是一个美轮美奂的幻影,从不曾真实地降临在她身上。她真正爱过的人是姐夫张波,而那些和她发展过感情的男人们,潘树林,翟志刚,小罗,都不是她真正欣赏的爱人。潘树林是一介莽夫,线条粗不懂感情;翟志刚是心胸狭隘的小男人,尽不了丈夫的义务;小罗则被生活磨琢成一个欢场中的男子。可悲的是,孙燕却只能配得上这些她看不上眼的男人,至于张波,则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对于绝大多数人,生活不就是一面空镜子吗?记得钱钟书在一篇文章里说:“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孙燕一生追求的,其实是虚妄的东西,她从未得到过,或者曾有短暂的时间得到过个把幻象,但最终还是失去了。这部小说真的是残酷,但又残酷得不动声色,和电视剧里的音乐一致,平凡平淡,骨子里却透出来一种悲凉的调调。生活也是如这般不动声色的蚕食人生,把年轻时的理想,一口一口地蚕食,把天真活泼热情的青年,磨琢成或丑恶或悲苦或庸碌的中年人老年人,最后蚕食个干净,不留痕迹。这才是生活的可怕之处。这就是命运,你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力阻止。这部剧/小说有它独到的艺术魅力,尤其电视剧改编之后,演员的演绎非常到位,加上恰如其分的摄影和配乐,有一种平淡中见真情的暖人心的美。

    【详细】
    82421085
  • 王尔德
    2018/8/8 12:34:00
    《武动乾坤》剧评:打五星的人 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昨天《武动乾坤》刚在优酷上新,今天一打开豆瓣,满屏都是五星。耐着性子看了前面一集,后面实在忍无可忍,只能快进。

    《武动乾坤》的原著小说我没有看过,也不存在对小说和电视剧之间的比较。单从服装来看,设计理念足够“创新”,可是杨洋身上鱼鳞片一样的短裤,让人十分不适应。

    昨天《武动乾坤》刚在优酷上新,今天一打开豆瓣,满屏都是五星。耐着性子看了前面一集,后面实在忍无可忍,只能快进。

    《武动乾坤》的原著小说我没有看过,也不存在对小说和电视剧之间的比较。单从服装来看,设计理念足够“创新”,可是杨洋身上鱼鳞片一样的短裤,让人十分不适应。

    9572310
  • 朝暮雪
    2020/2/27 13:12:34
    假如人类可以永生

    《副本》第一季豆瓣7.6分,IMDb 8.1分,这个分数在美剧中算中等偏上,但还达不到“优秀”的程度。

    作为一部赛博朋克题材的剧集,《副本》好坏参半。

    由于它改编自英国同名科幻小说,所以剧情有了保障,世界观也搭建得很完善。

    预算也很充足,将高科技的未来城市展现得淋漓尽致。

    《副本》第一季豆瓣7.6分,IMDb 8.1分,这个分数在美剧中算中等偏上,但还达不到“优秀”的程度。

    作为一部赛博朋克题材的剧集,《副本》好坏参半。

    由于它改编自英国同名科幻小说,所以剧情有了保障,世界观也搭建得很完善。

    预算也很充足,将高科技的未来城市展现得淋漓尽致。

    12305327
  • 冥想高潮
    2011/7/12 6:21:17
    这DP无敌了
    首先想说这部一直是所有金庸作品里面我最喜欢的, 应该说70%忠于原著吧. 少了一些不突出的角色
    我想知道这部的摄影是谁,太神奇了,各种实验手法, 推镜,特写,低角度,旋转镜头,斜角度...
    首先想说这部一直是所有金庸作品里面我最喜欢的, 应该说70%忠于原著吧. 少了一些不突出的角色
    我想知道这部的摄影是谁,太神奇了,各种实验手法, 推镜,特写,低角度,旋转镜头,斜角度...
    【详细】
    5020101
  • 田园宅男
    2016/4/25 13:25:21
    半途离开电影院
    刚开始一股中日韩的大串烧就已经让我受不了。童年的回忆,真是莫名其妙,i love YOU,早得很早熟。女主那份装天真,深深的让我要吐血,老爷爷那智者的问题加上村民异口同声这就是爱,让这部电影我瞬间待不下去,这群逗笔,真垃圾。我的情怀,,,,,。唯一的作用是让我重温韩版和日版老剧
    刚开始一股中日韩的大串烧就已经让我受不了。童年的回忆,真是莫名其妙,i love YOU,早得很早熟。女主那份装天真,深深的让我要吐血,老爷爷那智者的问题加上村民异口同声这就是爱,让这部电影我瞬间待不下去,这群逗笔,真垃圾。我的情怀,,,,,。唯一的作用是让我重温韩版和日版老剧
    【详细】
    7867139
  • 金洋
    2020/11/18 1:27:43
    《冒牌上尉》--- 杀人如麻的19岁的冒牌上尉,真实事件改编

    《冒牌上尉》是一部德国反思二战的黑白电影,导演是曾拍过《时间旅行的妻子》的罗伯特.斯文克。

    影片讲述,在二战最后时期一个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假冒空军上尉,成为杀人狂魔的故事。获得了第6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

    本片是根据二战真实故事改编的,主人公就是史称《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威利.赫罗德。他18岁被征召服兵役,后被派往意大利参战。

    因为在一次

    《冒牌上尉》是一部德国反思二战的黑白电影,导演是曾拍过《时间旅行的妻子》的罗伯特.斯文克。

    影片讲述,在二战最后时期一个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假冒空军上尉,成为杀人狂魔的故事。获得了第6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

    本片是根据二战真实故事改编的,主人公就是史称《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威利.赫罗德。他18岁被征召服兵役,后被派往意大利参战。

    因为在一次战争中摧毁了两辆英国坦克而被授予一级勋章,19岁时他在撤退中与部队分离,电影中的故事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后来的事看过影片都知道了,但与片中不同的是,被逮捕受审后因为当时战事混乱,他被错误释放。直到1946年因为偷窃面包被英国皇家海军再次逮捕,赫罗德才真正受到了处罚。

    经过核实,赫罗德一行杀害了125人。他被判处死刑,死时21岁。

    值得注意的是,导演在表现这个故事时,采用了『黑白』的色调,达成了与现实世界隔离的效果。不用跟现实相同的彩色,一方面是因为故事太残忍黑暗,如果与现实太多连接,观众在情感上接受不了。

    同时也是比较容易穿帮,所以导演用『黑白』来提醒大家『这是一个故事』,以减少观众在代入人物时的心里负担。

    影片的声音设计无疑是非常优秀的,许多桥段没有音乐,而是用画面场景的声音替代了背景音的作用。这些真实的犬吠,风声和炮火声,营造了肃杀,混乱的环境氛围,给观众很强的临场感,影片也因此获得了第31届欧洲电影奖的『最佳音效设计』奖项。

    从剧情上看,在『假冒上尉』的途中,主角其实漏洞百出。过长的裤脚,拒不出示的士兵证,还遇上了过目不忘的老仇人。

    但他每次都能在快要暴露时化险为夷,原因是,他有可以利用的地方。逃兵们要跟随『上尉』,让自己避免被追杀。旅店老板宁愿相信是真的有赔偿金可以拿,营地中的长官则需要元首特使的权力来解决僵局。

    除了各取所需,主角没被揭穿还有更为深沉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在遇见他的当下,人们其实已经『放弃了思考』。那时,摆在他们面前的看似有两种选择,『信』与『不信』。

    但身处当时的德国,人们没理由怀疑一个身穿『上尉军服』,高喊着『希特勒万岁』的『元首特使』。

    也就是他们并非完全出于理性的利益判断才『主动决定』相信他,而是在强大的符号系统和社会标签体系的影响下相信了他。只是他们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还以为是真的经过思考才『选择』的相信,确实是让人挺感慨。

    电影在黑幕之后还有个彩蛋,男主一行架着印有『临时军事法庭』字样的军用车,穿越到了现代德国柏林的街头,身着纳粹军装的他被手下簇拥着,开始对当街的路人们公开搜身,抢劫,这是真实的柏林街景。

    出场的也都是真实的路人,不是演员。面对主角一行的无理举动,他们或疑惑,或畏惧,但大多数都选择了顺从。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像电影正片中的某些场景呢?为什么把二战民众换成了现代人之后,主角还能得逞呢?

    问题的关键可能还是在于那件军服,他们手中所持的武器,以及各种让他们看起来很职业的装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并没有使用手中的武器,路人也没有想到检查武器的真假。因为只要有了这些『军服』『武器』以及『装备』,很容易让人不会去深究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即使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也会下意识的服从。

    关于这一点,在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招募了一群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参与者。并告知他们这是一项测试『体罚对学习行为作用与否』的实验,参与者们会随机抽选到『老师』或『学生』的角色牌。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一旦回答错误学生便会受到电击惩罚,如果连续答错,电压也会依次提高。在这期间『老师』和『学生』是被一堵墙隔着的,只能听见声音,但两人互不见面。接下来,为了更好地阐述实验过程,我会详细重述实验步骤。如果有兴趣的,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老师』,看看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学生回答错了第一个问题,电击机器的电压为45V。之后学生又答错了下一道问题,电压上升到75V。学生感到疼痛,并开始嘟囔。到达120V的时候,学生突然大叫了起来,并不停的敲打墙壁。这是『老师』可能意识到了学生受到了伤害,转头向一直坐在一旁的实验人员求助。接下来,身穿制服的实验人员会告诉老师『请继续』的指示。老师接着提问,学生再次答错,电压上升到150V,学生在墙对面那边大叫着『我有心脏病,我想退出实验』。但一旁的实验人员仍示意可以继续提问,并承诺『老师』无需为此承担任何责任。得到了保证后,『老师』选择了继续,直到电压超过了330V,学生那边已经没有传出任何声音了,实验结束。

    你可能会想,自己一定不会是这个残忍的『老师』。需要特别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受到真正的伤害。他们由工作人员扮演,电击惩罚也不是真的。那些尖叫声,捶墙声都是工作人员事先录制好的音频,而每位参与者被分配的都是『老师』的角色。

    而这个实验就是为了测试,『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你猜会有多少人中途停止了这种不人道的行为呢? 实验的结果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每个参与者都在电压到某个数值时提出了暂停并质疑这项实验的想法。

    但在权威人员表达了支持后,没有人在300V之前坚持停止,65%的参与者都达到了极限的450V。

    一位亲历的参与者曾写道,当他在担任『老师』的中途想要停止时,便怀疑『整个实验可能只是设计好,为了测试寻常民众会不会遵循命令违背道德良心,如同德国人在纳粹时期一样』。

    当一个人被赋予伤害他人的权力时,如果有制服、职位、专业性,又或者看起来『合理』的理念。比如电影中『逃兵』已经被判了死刑,他们的存在危及德军战斗力,那么人们很有可能会做出可怕的事情。

    米尔格伦实验和《冒牌上尉》都给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是被命令走下尸坑的老兵,或者射杀逃兵的演员。他们放弃了自己曾相信的善良和悲悯,下意识地服从命令,这种『罪恶而不自知』的行为,被一位犹太著名政治思想家 汉娜.阿伦特 总结为『平庸的恶』。

    它指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或者放弃个人价值判断的『恶』。而在片尾,远离了人们可以比较容易逃避的历史。

    导演设计了这个在当代的彩蛋,他警示了人们,罪恶并未远离,平庸之恶仍有可能发生,『纳粹』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这正是身处和平年代的现代人需要特别警惕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冒牌上尉》是德国拍的。德国作为二战的挑起国,战后全国上下都建立了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1970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 威利.勃兰特 下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2013年的大屠杀纪念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对纳粹罪行负有永恒责任』。2015年在二战结束70周年,德国总统高克和民众一起悼念苏军俘虏。

    此外大量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深入探讨纳粹制度,战争和人性相关的话题。曾获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 君特.格拉斯,其代表作《铁皮鼓》就与二战有关。

    他剖析了当时德国小市民的盲从心理,借此抵制民众对纳粹历史的回避。而电视剧《我们的父辈》,电影《帝国的毁灭》、《浪潮》等等,重现了在时代裹挟下的大、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给人警示。

    另外在德国教育法中有明确规定,德国的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分量的纳粹历史,并且强调要从多角度来看待这一历史时期所涉及的问题提醒大家要引以为鉴,时刻自省。这体现了德国在反思过去错误时的务实和正视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或许现在看来,那场改变世界格局的『二战』泰国遥远,它只是历史书上寥寥几页的内容,只存在于影像文字或长辈的口述里,但如今,强权也依然存在。

    年初,有一则『叙利亚难民骗3岁女儿笑对炸弹』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父亲怕连日战火给女儿留下心里创伤,便告诉孩子炸弹爆炸声是男孩们在玩烟火游戏,并约定听到这种声音就要大笑。这是一个父亲为了保护女儿,能说出的最令人心酸的谎言了。

    说回电影,一件『上尉军服』竟能让赫罗德犯下这样反人类的罪行,还能得到身边这么多人的支持,着实令人震惊。

    当一些权威标签或者外在信息摆在眼前时,人们会倾向于相信它,并服从它所暗示或代表的力量。而这个倾向通常比我们感觉上的要高更多,假设一个场景,一个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和一个上市公司的CEO,他们(过去所有)的经历和知识都是一样的,唯独此刻的身份不同,两人说出来的同样一句话,是很难被同等看待的。

    诚然,社会中的既有观念体系无处不在,我们也必然会受到它们的影响。不过我们可以常怀反思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是不是真正『正确』的。

    从本心出发审视事情的对错,而且甚至当周围人都彼此影响时,保留自己的独立判断,时刻对危险的思想心存警觉。这样可能能尽量减少『冒牌上尉』这样的悲剧,这或许也是影片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129763920
  • 巴里
    2019/1/3 14:14:52
    35岁大卫为何不甩开49岁大卫独自求生?
  • 巴拉拉拉88
    2019/4/23 15:36:57
    很好

    这部影片触动了我,很感人,题材不错。它让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影观众,明白了电影的含义。一部电影的成功,靠的或许是编剧的独具匠心,或许是导演的精心规划,或许是主演的百变妖娆,或许是后期的深层加工,亦或是上映前的到位宣传,可一部电影的辉煌,不仅仅仅就应是这其中的某一部分,而是以上全部。

    这部影片触动了我,很感人,题材不错。它让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电影观众,明白了电影的含义。一部电影的成功,靠的或许是编剧的独具匠心,或许是导演的精心规划,或许是主演的百变妖娆,或许是后期的深层加工,亦或是上映前的到位宣传,可一部电影的辉煌,不仅仅仅就应是这其中的某一部分,而是以上全部。

    【详细】
    10131151
  • 方金可
    2022/8/31 10:04:21
    教育的社会属性

    纪录片充分展示了中国妈妈对子女的教育所付出的一切,真的很感人。一个家庭似乎有了孩子,孩子再上学之后,一切都得围着孩子转,家庭的重心不再是夫妻两个人,而是孩子,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育上学,都变成了头等大事。有的家长为了一个重点学校的名额,绞尽脑汁,付出了极大的时间和经历。让孩子练习音乐专业走特长生,或者上很多辅导班,甚至成为专职的家庭主妇,

    纪录片充分展示了中国妈妈对子女的教育所付出的一切,真的很感人。一个家庭似乎有了孩子,孩子再上学之后,一切都得围着孩子转,家庭的重心不再是夫妻两个人,而是孩子,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育上学,都变成了头等大事。有的家长为了一个重点学校的名额,绞尽脑汁,付出了极大的时间和经历。让孩子练习音乐专业走特长生,或者上很多辅导班,甚至成为专职的家庭主妇,磨灭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虽然这是自己的个人选择,但只有家庭属性的女性又何尝不是对自己价值的否定呢?

    纪录片里不同地市、不同年龄的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呕心沥血,甚至倾尽家产,只为了培养孩子,这由何尝不是一种内卷。当今社会会对教育资源的争抢,大城市比中小城市要厉害的多,古人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改变阶级的通道,但是如今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机器不公平的,大城市的家长在选择上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公办还是私立,甚至考虑的是出国。而在偏远的西北,甚至很多孩子都没有学可以上,几个老师就是一所学校,更无法与全是研究生配置的重点学校相比。当成立孩子在学特长、玩平板,夏令营,游学时,农村的孩子却只能帮父母放羊,甚至只能陪着爷爷奶奶,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如此种种都是无法对比的。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每个人也被教育所影响着。

    纪录片很真实、也很震撼,但是也可以选中 一些小城市的家庭、普通的家庭进行记录,将会更加贴近普罗大众的生活实际。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记录。

    【详细】
    14619705
  • kiddy
    2019/5/22 16:18:56
    《音乐家》个人感。请抛下所谓“主旋律”偏见去影院看看这部电影
    个人认为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第一遍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和感动,音乐的震撼,《阿曼盖尔德》《黄河大合唱》激昂振奋人心,家国情怀的震撼,感受到战争年代人们的无可奈何,第二次更多的是感动,默默流泪,影片叙事形式,包含一些背景的交代,整体可能显得略散一些,也是...  (展开)
    个人认为是一部值得二刷的电影,第一遍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和感动,音乐的震撼,《阿曼盖尔德》《黄河大合唱》激昂振奋人心,家国情怀的震撼,感受到战争年代人们的无可奈何,第二次更多的是感动,默默流泪,影片叙事形式,包含一些背景的交代,整体可能显得略散一些,也是...  (展开)
    【详细】
    10196214
  • 小岛花栗鼠
    2021/12/6 0:20:53
    如果世界上还有李斗洪,那还会再有金警官吗?

    几年前看到过这部新上的片子,一瞧简介只觉得俗套,“变态对偏执狂”,不觉得它能拍出什么花来。几年后看《环环相扣的老故事》,被故事里张扬跋扈的罪犯和一片丹心的警官触动得直拍桌子,再一听,这故事原来就是《暗数杀人》的原型。

    又是一出来源于生活的戏剧。

    听完了当年的老故事,再回过头去看翻拍的片

    几年前看到过这部新上的片子,一瞧简介只觉得俗套,“变态对偏执狂”,不觉得它能拍出什么花来。几年后看《环环相扣的老故事》,被故事里张扬跋扈的罪犯和一片丹心的警官触动得直拍桌子,再一听,这故事原来就是《暗数杀人》的原型。

    又是一出来源于生活的戏剧。

    听完了当年的老故事,再回过头去看翻拍的片子,就会发现作品里还真是照实还原了不少人物和事态。大致略了一眼评论,许多觉得这片子没多好看的观点几乎都逃不出“正派蠢直”、“反派浮夸”这些个大众雷区。单看戏里是这样没错,但好歹了解一下当年的故事,便会发现现实只比这夸张,连半点收敛都没的。

    “六七年前我帮人埋个东西,现在想想那东西不太对劲,八成是个人。”

    一个吊儿郎当的社会闲散人员,冷不丁让哥们儿约来一个缉毒警,张口便像是要提供线索,但挑起了话头就收声没了下文。被约来的警官也不是吃素的,这类货色揣着什么脏心眼在他看来根本不用费脑筋,更不用说会轻易上套。但没过几天,这货因为前一阵的杀人嫌疑被抓了进去且判了十几年,尔后在牢里还三番五次地拽着当时约见的警官给他塞线索,直到有线索得到了验证,警官终于意识到摆在面前的这个庞大的事态。

    这个张扬跋扈的罪犯在现实报道中被化名为李斗洪,年纪轻轻却恶贯满盈,挂着大大小小三十几次前科。被他招惹的金警官从最开始的将信将疑,到后来的赌上前程一查到底,全都基于李斗洪不打自招的11起杀人毁尸却隐匿得毫无踪迹的暗数罪状。

    李斗洪为什么偏要不打自招?

    这人嘴里已经挖不出定论了。个人理解,最初兴许就是为了钱,哥们儿是警察线人,他给提供线索,借机捞点好处。后来进了大牢了,还玩儿命揪住警官要“招供”,当然,每次要吐不吐的档口仍总免不了让警官给他置办这那作为代价。墨镜、佛珠、内衣内裤,最主要的还有能让他在牢里过得衣食无忧的领置金。但转念一想,他给自己日子张罗得再滋润,罪状一旦都凿实了,小命难保还滋润个锤子?这时,电影里的桥段似乎就能帮着解释一部分了。

    “这个犯人不是个省油的灯,他精的很。表面上图你钱图你东西,实际上保不齐都是为了不坐牢。他即便真犯过那些个事,但如果给你的线索是错乱的,口供是假的,你查出一个他翻一个,有个两回你就成狼来了里面的骗子了。紧接着他就拿这当梯子,找个厉害点的律师为他翻案,很可能现在让他蹲大牢的这个案子也就变成警方办事不力的冤假错案,他的目的不就达到了么?”

    金警官原本是个缉毒警,被李斗洪招惹了之后,意识到了可能存在的连环恶性案件的深重,不惜舍掉了奋斗多年的缉毒岗位业绩,转去了无依无靠全凭自己从零开始的刑警队,为的就是名正言顺地扫清这些个已经露头的犯罪黑数。他这一步棋走得很孤立无援,大多同僚眼中李斗洪是满口胡言,上头也因为都是些陈年旧案而根本不愿让人去白费工夫。在思绪混沌的时候他去求教了一名老警官,得到的答案便是上文里分析得明白透彻的理由。

    李斗洪确实是个很精的人。一次次的口供录音里那股子盛气凌人的劲头,完全不比片子里反派角色的表演弱到哪去。

    “你们总说什么没有完美的犯罪,这下还说么?知道什么叫完美犯罪了么?”

    “查啊,查呗,反正碎尸抛尸的公诉时效就7年,现在哪年了?”

    “金警官,你IQ多少啊,过了100没?”

    这位一片丹心的金警官,一定程度上也是个极端。在得不到任何有力支援的情况下,他就凭着一趟趟从李斗洪嘴里挖线索,靠着真假难辨的线索憋足了劲去挖尸骨,找证人。查了8年,终于凿实了一桩,那个叫嚣了数年的恶霸李斗洪也终于罪有应得地被判了无期。

    看新闻调查的时候,我跟记者们或多或少有同样的疑问,就凭罪犯嘴上一句“我杀过多少个人,你们根本就不知道”,金警官如何就会有这么大的定力,宁可信其有且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呢?

    他本人的回答倒是很简单:“我就得当它有啊,难道还能当它没有吗?”

    140462051
  • 彬彬
    2021/1/12 21:00:32
    《足球爸爸》观影有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周末我和老公带着宝贝,一家三口一起来观看了影片《足球爸爸》。 这是一部由俄罗斯男孩饰演的小主人公托尼从国外来到中国进行学习交流生,因有一个中国的"足球爸爸"而来到中国家庭,与中国爸爸及一家人一起生活的2个月内发生的一些事,剧情主要是因学校足球队比赛而展开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周末我和老公带着宝贝,一家三口一起来观看了影片《足球爸爸》。 这是一部由俄罗斯男孩饰演的小主人公托尼从国外来到中国进行学习交流生,因有一个中国的"足球爸爸"而来到中国家庭,与中国爸爸及一家人一起生活的2个月内发生的一些事,剧情主要是因学校足球队比赛而展开的。...  (展开)
    【详细】
    13133253
  • ISFJ(92百分比
    2022/11/2 0:20:32
    一晚上快进了不重要剧情迅速刷完

    中间一度被虐到要按一下暂停键才可以继续。

    这一季讲了什么呢?讲了西蒙的挣扎,说“往前看往前看”,但是又在威廉说要放手的时候突然转过身去捉住了他,讲了西蒙的妥协,说“我只需要等他两年,就十八岁了”,说他愿意成为他的秘密,不要自由了,不要公平了,要和你在一起;讲了威廉的成长,姨姨看来真的是很痛苦的成长啊……但又觉

    中间一度被虐到要按一下暂停键才可以继续。

    这一季讲了什么呢?讲了西蒙的挣扎,说“往前看往前看”,但是又在威廉说要放手的时候突然转过身去捉住了他,讲了西蒙的妥协,说“我只需要等他两年,就十八岁了”,说他愿意成为他的秘密,不要自由了,不要公平了,要和你在一起;讲了威廉的成长,姨姨看来真的是很痛苦的成长啊……但又觉得他真的很勇敢,各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一个很勇敢很勇敢的小王子:成为王储,接受一切自己不喜欢的事,说着我痛苦的要死掉了这种感觉究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又在下一次看到西蒙的时候小心翼翼凑过去看着他。好像小狗,可怜巴巴的,连笑都不敢笑的,觉得自己被丢下了伤心难过还不能让自己被看出来的小狗。就连第五集最后配的那个音乐都无法让人感到开心,都无法让人觉得这是两个心意相通的人在做快乐的事,只觉得沉重和压抑。可是他们两个人笑的真的很开心,就是那种,得偿所愿,又孤注一掷。

    甜的太少了。连我爱你都是在狭窄逼仄昏暗的小巷子里凑到他耳边说的,甚至来不及得到回应。

    可是谁能说这不是甜呢。

    瑞典还是很会拍,我对两个人之间的推拉简直着迷。挣扎犹豫,不知所措,闪躲试探,你进一步我退一步,偏偏又无数次回头确认你是不是还在我身后。年轻人谈的折腾恋爱就是说~

    可是看的还挺爽哈哈哈哈~

    【详细】
    14735676
  • 八方雲火
    2021/3/2 10:36:20
    “恶玉”的定义

    在本篇动画的叙事实在太过模糊、剧情转折过于生硬的背景下,探讨一点东西。也许不是什么新发现。

    对于“恶玉”的定义几乎贯穿全篇,从第一集女主检测刑期为0时急中生智,指出自己的身份为“欺诈师”,面对武器时指向流氓,“他是刑期四年的罪犯”。以项圈聚集起的除了女主与流氓以外的人,都是社会定义的、几乎夸张化的“恶玉”。以小刀就不费吹灰之

    在本篇动画的叙事实在太过模糊、剧情转折过于生硬的背景下,探讨一点东西。也许不是什么新发现。

    对于“恶玉”的定义几乎贯穿全篇,从第一集女主检测刑期为0时急中生智,指出自己的身份为“欺诈师”,面对武器时指向流氓,“他是刑期四年的罪犯”。以项圈聚集起的除了女主与流氓以外的人,都是社会定义的、几乎夸张化的“恶玉”。以小刀就不费吹灰之力斩下人头、几乎金手指般的黑客能力(怎么能那么容易就开那么多门啊!)、师从冥土追魂一样能使死者复生般的医术,类似社会刻板印象中的“恶人”。而女主被意外卷进此事,为活命,又或许因为父母不明不白地死亡而了无牵挂,积极地参与进炸毁新干线的犯罪行动中。在几次犯罪后,女主已切实地成为了“恶玉”。但她原本只是一个求生心切的一般人,也并未有她从前就是欺诈师的类似反转,直到最后一集的十二集,她才认同自己的欺诈师身份。

    如果说杀人魔、医生、黑客、打架专家这四人代表了符合刻板印象的常规的恶人,身心合一,那女主、运输工、流氓则代表了不符合刻板印象的恶人——他们并没有作恶的恒心,时也命也,命运推着他们向前。女主顺应恶的行为,却在最后导向了善的结果——至少这两个孩子的生命不应该是为作为关东的容器诞生的,女主角成为了恶玉,却与另一位恶玉运输工共同行了唯一的善事,就是救出这两个永生的孩子。

    非常规的恶人,身为恶玉而因善举被处刑死亡,与常规的恶人相对,身为恶玉却逍遥处刑科的法外。如果不是女主,医生与杀人魔恐怕仍逍遥法外,黑客若不是践行自己去往关东的信念,大概也不会落入处刑科之手。除了师匠对打架专家,处刑科在本篇中的战绩,印象深刻的只能是处决被认定为罪犯的民众了——正如篇中所言,处刑科接近罪犯,却区别于罪犯,看他们对民众的处决行为,处刑科是否也是某种恶玉呢?只不过处刑科听命、服务于威权,而恶玉要么听凭己心,要么为命运所逼,仅因为大众传媒的塑造,区划开两者的不同,而女主在十二集借黑客留下的程序所行之事,同样利用了大众媒体。本片大抵在嘲讽技术发达的社会中的威权,而关西人民本次受到的冲击与反抗,也许会成为反抗命运、击溃威权的火种,也许不会。

    本篇的一个基本定义,即是对“恶玉”的定义,顺应本心是恶玉,反抗命运也是恶玉,臣服威权(命运)是处刑科。技术发达如关东也并未成为善的标杆,因此不能指望生产力发展就能摆脱威权的社会。当然,我们并不清楚关东内部的社会构造,不过就其与关西的关系与态度,内部也可见一斑。最后,反抗命运的人埋下了反抗的火种,反抗命运的人逃出了生天,去往四国。可能这才是全员恶玉的主旨,可惜,本片的叙事节奏安排不当,剧情转折不明不白,只能流于中下,可惜了作画和声优。

    本来是因为类哥的人设和小高进了坑,现在看来,惜乎如此。

    【详细】
    132921250
  • jesus
    2017/8/2 23:31:50
    仅仅是一个由失眠引发的惨剧?
    个人觉得男主因为经常夜班的缘故导致精神失常。影片中男主看的电视里,那个类似科学家阐述自己的宇宙方面的言论影响了失去判断力的男主。
       那个无名氏小偷是男主臆想的,老婆孩子也是他自己杀的。(警察后来调查监控发现根本没有男主所说的那个人)当然也没有男主帮助小偷实行偷窃这一事实发生。
       影片快结尾的地方男主开车避开葬礼扬长而去
    个人觉得男主因为经常夜班的缘故导致精神失常。影片中男主看的电视里,那个类似科学家阐述自己的宇宙方面的言论影响了失去判断力的男主。
       那个无名氏小偷是男主臆想的,老婆孩子也是他自己杀的。(警察后来调查监控发现根本没有男主所说的那个人)当然也没有男主帮助小偷实行偷窃这一事实发生。
       影片快结尾的地方男主开车避开葬礼扬长而去,到达一个岔路分成了两个人分别离开。(注意此时他一直在念叨对不起应该是知道自己杀了妻儿 但因为接受不了还是怎么 精神分裂了)一个是他的精分个人的存在?去了海上漂流?是男主的内心分裂的另一个人?实体应该是不存在的。海上可不会出现一堆青蛙。实体的男主进行了逃亡 很洒脱的进别人家里绑架吃喝 最终被发现了。
       重点在于影片快结尾时 实体的男主出现在了船上 与船上的自己进行的交流值得推敲。
       原话是:我们都在一条鲸鱼肚子里 幸运的是 它只会吃掉一个 吐出另一个。
       结尾是被警察发现的男主突然人间蒸发,醒来时出现在了海滩,还有若影若现的妻儿。
       说实话我并没有完全看懂,鲸鱼应该是指的电影中所说的体制。原始社会中的人类尽管平均寿命很短(30多岁),但经常游牧,靠采集为生,一天下来只要能管饱肚子就行,其他时间想干嘛干嘛。(我个人认为原始人尽管生存困难,但很自由,应该是幸福的)。反射到现代,我们生下来就似乎已经被限制在某种循环中。儿时上学,毕业了找工作,幸苦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供养孩子,老了躺在床上等着病死?
      幸运的是鲸鱼所代表的体制只会吃掉一个,吐出的是实体的男主,船上的男主大胡子一个,海滩上的比较符合实体的他。
      我所不理解的是 船上的他和实体的他究竟分别代表着什么?理解能力有限希望看懂的人能回我一下或者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回复,谢谢大家,我的表演完毕。
      最后,早睡早起。
    【详细】
    871691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