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44216
  • 月儿弯弯
    2022/5/22 17:26:01
    有意思的惊悚小故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前就比较喜欢看韩国恐怖片 俊男美女在鬼气森森的氛围里平添一丝浪漫唯美的气息 十个恐怖片没什么不好懂的,虽然短小但是该讲的都讲齐全了 当然肯定比不上世界奇妙物语,但是和怪谈新耳袋倒是可拼一下 第一个故事隧道 从那个精神崩溃的司机话里可知,少女不小心走到车道,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前就比较喜欢看韩国恐怖片 俊男美女在鬼气森森的氛围里平添一丝浪漫唯美的气息 十个恐怖片没什么不好懂的,虽然短小但是该讲的都讲齐全了 当然肯定比不上世界奇妙物语,但是和怪谈新耳袋倒是可拼一下 第一个故事隧道 从那个精神崩溃的司机话里可知,少女不小心走到车道,这...  (展开)
    【详细】
    14414256
  • 阿鲁巴巴
    2013/8/11 14:02:19
    关于吕月月究竟是不是绿茶婊的思考及其他
    1、无数次按捺自己逃离影院的冲动,无数次平息住“还不如去看《小时代2青木时代》”的后悔之意。只因这里有教主、在熙、杨颖,哦还有海岩原著。可是片子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了,以至于我深深地怀疑自己真的看过原著么?我决计要回头重读一遍。

    2、话说在熙还是那么青春动人啊,深V衣服还是穿的那么销魂。

    3、途中一直在研究教主和杨颖之间的对手戏,想看出两人之间有无啥啥真情流露……无奈我道行
    1、无数次按捺自己逃离影院的冲动,无数次平息住“还不如去看《小时代2青木时代》”的后悔之意。只因这里有教主、在熙、杨颖,哦还有海岩原著。可是片子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了,以至于我深深地怀疑自己真的看过原著么?我决计要回头重读一遍。

    2、话说在熙还是那么青春动人啊,深V衣服还是穿的那么销魂。

    3、途中一直在研究教主和杨颖之间的对手戏,想看出两人之间有无啥啥真情流露……无奈我道行尚浅,实在没看出两人的缘深缘浅。

    4、其实整个观影途中我一直觉得电影刻画的吕月月就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年轻人(88—90年出生),没什么大理想,可以说有点浑浑噩噩,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想法,也没想去认真探索。反正布置下来的任务,我完成就是,完不成就完不成,凭感觉做事,走到哪步算哪步。被金正熙吸引?的确有。跟金正熙走?走就走呗,年轻女孩难免有种浪迹天涯的浪漫情怀。可能到了最后被告知再也不会回来了,才想起了妈妈,然后又想到联系警局同事。一直演到伍队训斥她觉得有利可图时就跟人跑,无利可图时又跑回来太可怕了的时候,我才知道——啊?原来她在别人的形象中和我想的不一样啊……继续观影,到她怀孕,不同意把孩子给金家。那么她到底是想图利还是只是凭自己感觉做事呢?我深深地困惑了。
       关于吕月月究竟是不是个绿茶婊这件事,原著里她肯定不是。但是影片里呢?这个得探讨一下。
        影片开头吕月月砰砰砰开枪把来杀金正熙的杀手干了,事后在警局她蹲在地上,人家以为她受到杀人的刺激于是安慰她,结果她说:“原来金正熙和照片长的一样啊”……这……还真不像是个纯真姑娘的说辞。
        吕月月香格里拉事件后归队,问话时她说自己是被挟持做了人质云云,否认自己与金正熙存在私情,而且说伍队可以作证。这说明她确实聪明,不会像一般天真女孩那样惊慌失措。而且当时伍队呛了一口茶,随后又附和她,这起码说明吕月月是能够把握伍队的心理的。可见她还是颇有心机。
        包括吕月月在电梯口和薛宇吵架,莫名来一句明天我生日,然后金正熙给她买包……看起来还真是她有意透露出来的。
    ……………………如此看来,吕月月还真不像是我初步判断的纯真少女,至少是个心机女。


    5、影片的剧情推演的比较生硬,甚至是支离破碎的,这是令观众评分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事后想想,可能导演根本就没想给观众一个完整的上帝视角,他只想呈现一些零散的片段,让观众自己去断定去破案。在《神探亨特张》里,导演故意让观众了解案情背后众人物的生活或者是生存状态,此片里,导演则是有意掩盖了一些情节,让观众自己去推敲。吕月月与金正熙的交往过程,片子所呈现的只是片段,重要的没给出来。比如法国餐厅中那响了三次的内线电话,这个情节很突兀,其实导演可能就在暗示此时吕月月已经和金正熙达成某种共谋,帮助金正熙与他哥哥取得了联系。另外在夜总会,日本人被杀,金正熙逃脱那次,事后分析他是沿着一个送餐升降台逃离的。而夜总会行动前,伍队曾拿来大厦的建筑图做研究,所以有可能伍队和吕月月以及金正熙有一些勾结。伍队曾把吕月月叫到他办公室谈话,说不定就给过她一些授意。为什么在香格里拉,日本人杀了金正熙大哥,但是金正熙却留下了。其实是吕月月告知警局后,警局的内鬼(伍队?)通知了日本人。而且伍队曾经说过,金正熙把金佛交出来,他会保证金正熙的安全。所以行动中先通过薛宇把金正熙抓住,其实也是保护住他。但是让日本人去复了仇。正因为伍队与吕月月有共谋,所以在问话时,吕月月才敢无顾忌地说伍队可以作证。但是伍队事后又说吕月月太可怕,其实是他发现吕月月不是像他先前所想的那样好控制,所以才气急败坏反咬吕月月一口。综上所述,吕月月并不是善茬,但是最终幕后伍队在操控一切。

    6、如果导演直接找来这三大俊男靓女拍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学电影作品出来,肯定会叫好又叫座。偏偏导演想让影片承载很多丰富内涵。例如导演想在片中讨论女性对于男性的意味。吕月月面容姣好,一副天真又惹人垂怜的模样,对男人充满诱惑。但是吕月月同时代表了未知、邪恶,既是男人的美梦,又是男人的噩梦,比如她不受薛宇控制,而且时时带给他挫败感,给予他不愉快的感受。又比如金正熙与她春风一度后,第二天丢了命。只可惜观众不买导演的账,没有领会导演的深刻意图,反而觉得莫名其妙,导演的这盘大棋下得崩了盘。

    7、片中有些画面情节设置应该是颇有意味的,可惜我参不透。例如吕月月之前是挽着头发的,后来在法国餐厅吃饭时放下了头发,是否放下头发意味着她放下了作为一个警察的立场。
    薛宇的出场总是有些额外的动作情节。例如他手击风扇、推倒茶杯,在酷吧外看别人玩街舞、听人吹萨克斯,以及煮鱼……这么多的细节设置,不知是导演为了弥补教主的友情出演给的大量特写,还是别有深意……但无论怎样,有些情节冲击了故事的主线结构,让那原本以为是看偶像剧看商业片的观众们深受打击。(包括我)

    8、个人认为吕月月不一定像伍队讲的那么可怕,但她一定不笨。
    【详细】
    62082155
  • 昂昂万里
    2019/5/25 1:50:29
    the things I do for love

    不知怎么滴,看到第七季第一集的米福和刘玉玲版华生,居然想到的是詹姆-兰尼斯特的这句台词。

    染了头发的华生让我好生不习惯,预告片里就看到了(撇嘴),没想到她是因为在伦敦不开心。然而小Kittly的发色也是相当喜人,她也不开心么?

    华生是为了米福才来伦敦的,也是为了米福在伦敦忍了一年。当米福得知后,先是跟警长谈,请她不要再称华生为doc,又为了她修好热水器,甚至还找到了帅

    不知怎么滴,看到第七季第一集的米福和刘玉玲版华生,居然想到的是詹姆-兰尼斯特的这句台词。

    染了头发的华生让我好生不习惯,预告片里就看到了(撇嘴),没想到她是因为在伦敦不开心。然而小Kittly的发色也是相当喜人,她也不开心么?

    华生是为了米福才来伦敦的,也是为了米福在伦敦忍了一年。当米福得知后,先是跟警长谈,请她不要再称华生为doc,又为了她修好热水器,甚至还找到了帅气的酒保,说是为了案子,跟着就送来了鲜花。华生收到花之后一脸的幸福啊。都是the things we do for love.

    这集结尾有很多不确定性。华生有可能和酒保发展出感情来,埋下了一颗种子。那样的话,就有了留在伦敦的理由。说起来,华生之前有个男朋友,就是演过《国土安全》的印度(?)小哥,因为错拿了咖啡被毒死的那个,就是一口英式口音哦。

    纽约这边,Detective Bell——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了——还是按计划要去当Marshal,captain Gregson被枪击,来得好突然,居然一点伏笔也没给。不过他为什么要对米福那样一副痛恨的样子,甚至看到米福和华生送Bell的礼物转身就离开。以前的Gregson是相当大气的啊。

    这一集的案子倒是简单,原来是掩盖医疗事故。感觉《基本演绎法》的主线是这些主演们的内心,案子都是辅助。

    猜下一集还是会回纽约吧。毕竟纽约变态更多一些,所以稀奇古怪的案子也会多一些。

    今年夏天,刘玉玲在星光大道有了自己的位置。她在致辞中开玩笑说,她和一百年前在好莱圬打拼的中国前辈(黄玉霜?名字记不太清)可以在星光大道开属于她们的唐人街了。想想1960年代移民到美国的刘的父母,一定走过许多相当不容易的路吧。不过看到刘玉玲如今成熟自信,一定也是自豪和开心的。

    【详细】
    10200793
  • yiyiba
    2022/11/11 10:47:50
    骗来的幸福

    这部电影的整个情节跟片中的李雪健所主演的电视剧《搭错车》很像,同样很感人。

    影片风格比较朴实,情节除了结尾处较为感人外算是平淡,其他方面都应算是中规中矩,演员方面的看点就是赵本三的幽默和董洁的清新可人。

    光棍老赵(赵本山饰)找了一个胖女人的女朋

    这部电影的整个情节跟片中的李雪健所主演的电视剧《搭错车》很像,同样很感人。

    影片风格比较朴实,情节除了结尾处较为感人外算是平淡,其他方面都应算是中规中矩,演员方面的看点就是赵本三的幽默和董洁的清新可人。

    光棍老赵(赵本山饰)找了一个胖女人的女朋友,二人准备结婚。为了讨她欢心,老赵张罗着为女朋友的前夫留下的盲女吴颖(董洁饰)找工作。而一直谎称开有“幸福时光”旅店的老赵只能在废弃的工厂里搭建了一个按摩房,以供会按摩的吴颖工作,顾客就是老赵的几个朋友,小费先是老赵掏后来直接是纸。

    不久,老赵发现女朋友已和他人结婚,回来的路上被车撞了,而一直明白真相的小吴也离开了老赵为他腾出来的房屋。电影的结尾很不圆满,老赵昏迷,小吴一个人在街上走。老赵费尽心机为小吴带来了一段“幸福时光”,小吴也将计就计地讨老赵欢心。他们至少曾经拥有一段幸福时光。

    【详细】
    14755476
  • 玛丽莲教父
    2019/6/13 17:39:10
    大珠三角地区的水有多深,恐怕编剧也不敢知道吧。

    10240186
  • 焱返
    2022/6/15 21:11:17
    【Link(1-4)】从唐山到池华洞

    最近几天接连不断的唐山、上外事件,和突然涌现出来的各种举报,揭起了让人恐惧的一角,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看到那么应景的片,《链接》居然正好就是对着这个主题来的。

    最近几天接连不断的唐山、上外事件,和突然涌现出来的各种举报,揭起了让人恐惧的一角,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看到那么应景的片,《链接》居然正好就是对着这个主题来的。

    14457252
  • 特区
    2016/12/5 22:41:45
    我来这个拥挤的12月客串一把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个12月注定是个电影狂欢月,极速之巅是唯一赛车题材动作电影。 好,我就是冲着这个来的,演员什么的无所谓。 刚开始还是满心期待,俊男靓女豪车,更有两大影帝助阵呢。随着剧情推进,这是什么套路?刚被逮回来的小对头,一天一夜连口水都没喝,搞辆车就从贼窝跑脱。好吧就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个12月注定是个电影狂欢月,极速之巅是唯一赛车题材动作电影。 好,我就是冲着这个来的,演员什么的无所谓。 刚开始还是满心期待,俊男靓女豪车,更有两大影帝助阵呢。随着剧情推进,这是什么套路?刚被逮回来的小对头,一天一夜连口水都没喝,搞辆车就从贼窝跑脱。好吧就算...  (展开)
    【详细】
    8212255
  • momo
    2021/8/26 1:26:14
    让内科医生做外科手术的科幻不叫科幻

    这剧一开始的物理学非常烂,我不学物理都知道薛定谔的猫是说人类的观测会影响结果,而不是说人类的意识。后续实验设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读,简直可以说毫无科学可言。一个硬币50%的几率正面朝上,说明你在只抛一次硬币的实验中观测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是50%,这是非常大的概率事件了!这根本不能说明意识的影响。要证明意识的影响,你得至少重复这个实验不说100次,10次绝对

    这剧一开始的物理学非常烂,我不学物理都知道薛定谔的猫是说人类的观测会影响结果,而不是说人类的意识。后续实验设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读,简直可以说毫无科学可言。一个硬币50%的几率正面朝上,说明你在只抛一次硬币的实验中观测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是50%,这是非常大的概率事件了!这根本不能说明意识的影响。要证明意识的影响,你得至少重复这个实验不说100次,10次绝对需要的。而抛两次硬币第一次正面朝上第二次正面朝下的概率是25%,就算没有意识的影响这概率也很高啊。完全得不出电视剧中天才科学家的所谓确切结论。更不用说科学界对超能力有不少设计严谨,重复次数较多(样本量)的实验,然而科学家的结论依然是这是统计学的问题,而不是什么超能力。后面假装滴血的实验更可笑,人的情绪能影响人的行为乃至生理反应,其中恐惧是一种最突出而且反应最迅速和最强烈的情绪。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恐惧在早期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逐步强化的。人因为恐惧而导致被吓死(比如供血不足)完全可以解释实验结果。和什么意识决定生死这个结论简直差了整个宇宙那么远。简而言之,作为科幻元素的影视作品这个电视剧开头的物理学理论和实验就如同医生的职业剧中让内科医生做外科手术,荒谬可笑。可笑到非常影响观感。国内的编剧碰到职业相关影视剧就特别离谱,请体验一下,或者至少认认真真感兴趣的了解一下再写剧本吧!

    【详细】
    13825594
  • silenceuser
    2007/7/12 10:14:14
    OUR WAR WHOSE WORLD
        我不是金缸,童年记忆里,当别人都在满街巷“切库库库切库”的时候,我早已背负自制弹弓长铗上山游猎去也。
        昨晚去看过变形金刚,也只是熟悉一位如雷灌耳的巨侠大名:擎天柱。至于他的造型,没有历史缓存,就让别人比较去吧。
        就这样没上豆瓣,无关情结,带着真
        我不是金缸,童年记忆里,当别人都在满街巷“切库库库切库”的时候,我早已背负自制弹弓长铗上山游猎去也。
        昨晚去看过变形金刚,也只是熟悉一位如雷灌耳的巨侠大名:擎天柱。至于他的造型,没有历史缓存,就让别人比较去吧。
        就这样没上豆瓣,无关情结,带着真空记忆,反倒是观赏了一场纯粹的机器厮杀。
        影片监制是斯皮尔伯格,所以不会奇怪大黄蜂满地痉挛时山姆的痛苦表情特写,饱含深情的人机对话啊!
        导演是迈克尔·贝,怪不得那么多熟悉的场景,原来就是出自一人嘛:珍珠港式飞机俯冲的宏大画面,勇闯夺命岛式举火燎天的奔跑。
        影片兼顾了众多fans们的期待。
        军事迷:公映于美国独立日期间,全面展现美式武器装备,公然的耀武扬威。
        政治迷:影片中众多对中国、俄罗斯、日本、伊朗的对白与隐喻,典型的美国政治哲学。
        汽车迷:雪弗莱、悍马出尽风头。
        数码迷:nokia、apple、hp象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一样剧情植入广告无处不在。
        动画迷:据说是七十年代人的集体童年记忆,但我缺席了。
        还有象我这样的半个网迷:sam在ebay上卖眼镜,机器人互联网学人类语言,据说最初的版本是擎天柱开口的第一句话是中文,因为那是这个星球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
        另外越狱里的FERNANSO SUCRE在里面也有角色,依然是喋喋不休。
        看完影片已然是十点半,回家的路上,尽量挨着墙根走,害怕有来路不明的外太空陨石砸破我的头,害怕被无视交通规则的霸王虎们一个脚丫踩扁,经过麦当劳时,大黄蜂的颜色,我方阵营,安全,代表人类向其敬个礼。远远望见肯德基,红蜘蛛的颜色,威震天的爪牙,危险,绕着而行。
        最后,总结部分攻略,以飨地球人类朋友:
        1、衣裤口袋的数量,决定别人找寻信用卡的难度系数。
        就看你个人的喜好,自由调节数量了,估计大家都不大愿意别人如囊中取物般将自己的信用卡轻易取走,但也别太夸张,不然的话要么象牛群,要么象丐帮的多袋弟子。
        2、尽量选购只有一条安全带的汽车。
        因为这关系到同车MM同你亲密接触的概率与贴身程度。
        3、必要时备用一辆性能较好的自行车。
        因为你不确定什么时候自己的汽车会自已开着自己离家出走或者莫名其妙地满大街追着你辗。
        4、不要在ebay上注册“217猛男”的ID,更不要去拍卖有裂纹的眼镜。
        事实证明这样做的危险指数相当高,当然马云会推荐你去淘宝,他会说支付宝会保障你的安全。
        5、尤其是男孩子,在家里没事别老爱关着门。
        父母会有90%的理由怀疑你在自慰,就算你真想欢度happy time,也可以尝试敞开大门,或许这样反倒安全一些。
        6、不要习惯在车里车外做爱。
        毕竟有帮兄弟们没办法离开这个地球回到自己的故乡,孤苦伶仃的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也别老公然地拿自己的恩爱去刺激别人吧,太不仗义了。
        7、OUR WAR WHOSE WORLD
        前面几点太严肃了,怕大家紧张,就说点轻松的。注意到变形金刚的海报宣传语是THEIR WAR OUR WORLD,那么我的思考是OUR WAR WHOSE WORLD?
    【详细】
    11782018
  • 破词儿
    2018/9/20 17:36:22
    「灵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那是一双灵媒的眼睛

    伊莉丝的麻烦始于一栋老宅。

    她是灵媒,凡家中撞了鬼、遭了邪的,都向她求救。她来者不拒,登门通灵,差遣鬼神。

    但这一次,她不想去。

    那是一双灵媒的眼睛

    伊莉丝的麻烦始于一栋老宅。

    她是灵媒,凡家中撞了鬼、遭了邪的,都向她求救。她来者不拒,登门通灵,差遣鬼神。

    但这一次,她不想去。

    接到求助电话,习惯性拿纸笔记地址。写到一半,突然顿住,说,「我希望能帮到你,但是我不行,很抱歉。」

    记下的地址,正是她幼时住过的宅子。

    她太清楚,里头有多邪恶的力量,曾操控父亲打她,也曾用一根电线,将母亲生生扼死在她跟前

    那表情她永世难忘。

    9660564
  • 辛维木
    2018/1/14 12:16:57
    致每一个认真的失败者:《灾难艺术家》与世界烂片史上的传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恐惧:迫切地想达成某个梦想,终于下定了决心,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努力,最后却事与愿违。 在这个时刻,除了遗憾自己的努力和热情全都打了水漂,更可怕的顿悟是,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已达到极限,距离梦想却还很遥远。总能看到其他人顺顺当当地取得成功,可对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恐惧:迫切地想达成某个梦想,终于下定了决心,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努力,最后却事与愿违。 在这个时刻,除了遗憾自己的努力和热情全都打了水漂,更可怕的顿悟是,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已达到极限,距离梦想却还很遥远。总能看到其他人顺顺当当地取得成功,可对自...  (展开)
    【详细】
    9070253
  • 特雷西在树屋
    2022/9/5 9:46:45
    “To nothing!”

    1. Gina偶尔正经的人生智慧时间:

    Life is choas. Success is completely arbitraty. Take it easy! Confidence is everything.

    1. Gina偶尔正经的人生智慧时间:

    Life is choas. Success is completely arbitraty. Take it easy! Confidence is everything.

    14629322
  • 翁雨婷WYt
    2021/8/26 14:29:15
    狗的与生俱来

    狗,与生俱来就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呆萌可爱的外表,活泼好动的个性,勇敢忠诚的性格,哪怕你是铁石心肠,也抵挡不住它的热情与诱惑,忍不住上去撸个够。当下的家里,养狗更是极为常见,狗狗不光与主人亲密无间,更是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流浪狗”也在悄然间应运而生,不论何种原因,离开了主人的庇护,每天漫无目地地闲逛,为吃喝发愁,着实令人心疼。影片《忠犬流浪记》

    狗,与生俱来就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呆萌可爱的外表,活泼好动的个性,勇敢忠诚的性格,哪怕你是铁石心肠,也抵挡不住它的热情与诱惑,忍不住上去撸个够。当下的家里,养狗更是极为常见,狗狗不光与主人亲密无间,更是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流浪狗”也在悄然间应运而生,不论何种原因,离开了主人的庇护,每天漫无目地地闲逛,为吃喝发愁,着实令人心疼。影片《忠犬流浪记》,既有主人与狗之间温满满的场景,又有分别后难以割舍的真挚情感,更有重逢后的兴奋和喜悦,透过一条搜救犬找寻主人的经历和遭遇,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又极具现实意味的故事。

    《忠犬流浪记》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根据搜救犬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叮当”本是训犬基地的搜救犬,与主人杨奇感情深厚。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杨奇受伤,从部队退伍,从此与“叮当”天各一方。失去了主人的“叮当”趁饲养员的不注意,偷跑出了训犬基地,去茫茫人海中找寻主人,面对着陌生的人们和未知的世界,“叮当”凭借对主人的思念之情苦苦坚持,在找寻主人的同时也尝尽了人情冷暖与苦辣酸甜。

    影片的故事围绕着搜救犬“叮当”而展开,逃离了训犬基地的“叮当”,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根据之前和主人外出时留下的蛛丝马迹,苦苦追寻主人的足迹。狗毕竟不会说话,也给找寻主人增加了难度,只能凭借点滴的记忆追寻。而不请自来的狗贩子,面善心狠地吃狗人士,以及不问青红皂白就棍棒相向的路人,都令“叮当”疲于应付,稍有不慎就会丢掉性命。“叮当”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边尽竭尽全力找寻主人,一边想方设法躲避危险,着实令观众为它捏把汗。

    《忠犬流浪记》以搜救犬“叮当”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从“叮当”与杨奇的初次见面到相识后的关系逐渐融洽,从一人一狗的协作训练到救援现场的通力合作,从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到不遗余力找寻主人,“叮当”苦苦追寻主人的故事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日渐消瘦的身材,一瘸一拐的脚步,脏兮兮的身躯,以及那日复一日的执着与坚守,足以感染所有人。

    片中,看着“叮当”竭尽所能找寻主人的场景,很是令人印象深刻。一边是在生死线上徘徊,苦苦追寻主人的狗狗;另一边是心有灵犀,找寻“叮当”的主人。这一人一狗之间的,既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又有让人泪奔的场景;既有苦苦追寻的情节,又有苦尽甘来的重逢时刻;可以说,人与狗之间的情感主线既深刻又饱满,一直吸引着观众的眼球。看着大银幕上“叮当”与杨奇的故事,对银幕下的观众而言,极具现场感和感染力,从而也走进观众的内心世界,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与狗狗相关的电影并不少,趣味十足的《猫狗大战》,兼具泪点的《一条狗的使命》,以及被誉为经典之作的《白比姆黑耳朵》,都是铲屎官的首选。而影片《忠犬流浪记》,既有情感满满的故事,又有极具现实意味的内核,特别是一人一狗之间真情实感的流露,足以触动观众的内心。影片中“叮当”流浪的故事,尽管只是个例,但生活中的“流浪狗”并不少,流浪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铲屎官们,从现在开始,善待你的狗狗,不要让它成为“流浪狗”,这也是影片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138261577
  • 吃得咸看得淡
    2021/7/11 19:37:18
    美化婚姻对女性的压榨

    电影一开篇,老夫妻俩的默契和相濡以沫温馨而动人,和最后揭露丈夫卡斯曼寄生攫取夫人琼恩才华的阴暗形成鲜明对比。正因为这种强烈对比,才让人觉得结局不可理喻。

    现实来说,卡斯曼的确是个没有才华而自恋,脾气暴躁不受控,道德低下而又自私的男人(细节太多了,比如劝怀孕的女儿喝酒,比如嘲讽律师送的酒差的刻薄,比如第一次见还是学生的琼恩时就勾搭引诱她,比如利用琼恩去帮他看护他和前妻的孩子,比如随

    电影一开篇,老夫妻俩的默契和相濡以沫温馨而动人,和最后揭露丈夫卡斯曼寄生攫取夫人琼恩才华的阴暗形成鲜明对比。正因为这种强烈对比,才让人觉得结局不可理喻。

    现实来说,卡斯曼的确是个没有才华而自恋,脾气暴躁不受控,道德低下而又自私的男人(细节太多了,比如劝怀孕的女儿喝酒,比如嘲讽律师送的酒差的刻薄,比如第一次见还是学生的琼恩时就勾搭引诱她,比如利用琼恩去帮他看护他和前妻的孩子,比如随时勾搭年轻漂亮的摄影记者,以及对儿子才华的忽视贬低)

    真的难以想象,是什么支撑琼恩几十年如一日地忍受每天长达八小时的写作,顾着孩子,忍受卡斯曼的粗鄙坏脾气,忍受他随时出轨的屈辱感……这样一个男人的确完全配不上琼恩。支撑她到老的,难道是所谓的生命周期只有几个月的一见钟情?难道就因为卡斯曼说的,孩子都两个了?

    这种论调难道不是披着婚姻外衣压榨女性的理所当然的借口?

    当然,一起度过几十年岁月,依赖也好习惯也好,卡斯曼也的确对琼恩很照顾关心,年老时的琼恩担心卡斯曼的心脏病,卡斯曼去世后琼恩对他名誉的维护,这些都能理解。甚至当时对女性发展环境的局限限制,迫使琼恩以卡斯曼的名义写作,甚至或许也让琼恩从内心深处也接受了这种不公平。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中文翻译名字——贤妻。电影名称只是the wife,但翻译为贤妻简直就是讽刺!有种利用女性得利还沾沾自喜,夸奖她为贤惠的无耻。

    【详细】
    13670622
  • 2101398
    2015/5/7 16:27:58
    0536-2101398
    表面看来,查理(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饰)是一位事业有成,春风得意的艺术品商人,家中有娇妻乔安娜(格温妮丝·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饰)坐镇,日子过的如鱼得水。然而,他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每当夜幕降临,查理便会摇身一变,成为专门偷窃艺术品的大盗,这双重身份由来已久,却也从未露出过马脚。
      某日,一名专门修复戈雅作品的画匠无故死亡,他手中的天价艺术品神秘失
    表面看来,查理(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饰)是一位事业有成,春风得意的艺术品商人,家中有娇妻乔安娜(格温妮丝·帕特洛 Gwyneth Paltrow 饰)坐镇,日子过的如鱼得水。然而,他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每当夜幕降临,查理便会摇身一变,成为专门偷窃艺术品的大盗,这双重身份由来已久,却也从未露出过马脚。
      某日,一名专门修复戈雅作品的画匠无故死亡,他手中的天价艺术品神秘失踪,当局悬赏巨额,希望能够寻回此画,这赏金后头的一连串“零”让查理不由得心动起来,遂和搭档展开了一场充满了刺激和危险的旅途。在应付一连串怪人的同时,查理亦要提防名为马特兰(
    【详细】
    7466286
  • 墨儿
    2006/6/6 22:30:05
    《暖》的镜头语言分析
      《暖》是由霍建起导演、秋实编剧,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一部电影,曾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

      《暖》讲述了在城市工作的井河回到10年没有回过的农村老家,在家乡的桥头遇到了暖———一个他很怕见到又从未忘记的人,从而引发了一段他和曾经的恋人暖以及哑巴之间的一段
      《暖》是由霍建起导演、秋实编剧,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一部电影,曾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

      《暖》讲述了在城市工作的井河回到10年没有回过的农村老家,在家乡的桥头遇到了暖———一个他很怕见到又从未忘记的人,从而引发了一段他和曾经的恋人暖以及哑巴之间的一段回忆。全片没有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也没有异彩纷呈的视觉奇观,它所表达的是只一种感受,一种追问。尽管观众对这种感受和追问抱不同态度,但是其镜头叙事风格,还是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电影采用的是一种双时空转换的叙述方式,将现实和回忆交错在一起,在回忆与现实之前来回穿梭。暖调的回忆,使得一切似乎都是那样的美好、恬静。无论是打谷场上丰收的人群,快乐的秋千,还是小武生给暖上妆时那种近乎金黄的晖光,都透出一种欢乐的希望之光。而现实却恰恰相反。现实的世界里,从前那个美丽的暖因为从秋千上摔了下来而变成一个不再怀抱希望的瘸子,她经历了两次没有结果的等待,只有接受残酷的现实,所以,她的世界是灰冷的,她的世界中,只有那永远也下不完的雨。——冷调和暖调的交替使用,很明显地将现实和回忆区分开来,也直接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影片中起用了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来配合影片主题,其中,秋千,在整部影片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它主要出现在主人公的回忆中。下面,截取几段和秋千有关的场景,具体来分析一下。

    第五场 场院 日 外
    全(摇俯) 场院上一派繁忙景象。井河旁白:记得暖问过我……
    特 一人在扬场。井河旁白:秋千为什么叫秋千。在我们这里……
    特 幼时的井河和暖在荡秋千。井河旁白:……年年秋天要荡秋千……
    全 众小孩荡秋千,众人围观数数。井河旁白:这是村子里的男女老少惟一的娱乐方式,不知道已经荡了多少年……
    全 村妇荡秋千。井河旁白:好象没人关心这个问题,包括我在内……
    全 老人、小孩在看荡秋千。井河旁白:可是暖……
    全 繁忙的场院。井河旁白:就常常会冒出一些……
    全(摇) 众人将麦桔挑上草垛。井河旁白:别人不会冒的念头。
    ……

        该场是主人公井河的第一次回忆,他将这个场景就设在了公社场院上,那里有劳作的人群,那里有荡秋千的人群,当然最重要的是,那里有秋千,那是暖欢乐的开始,也是暖欢乐的终止。在以后的段落中也可以发现,井河对暖的回忆,永远是和秋天连在一起,和秋千连在一起。因为那是收获的季节,是快乐的场景,所以该段落的色调也是欢快的暖色调。

    第七场 场院 日 外
    中近 (闪回)井河和暖荡秋千。
                暖:井河,你看见什么了?
             井河:我看见稻草堆的尖了……
    大全 井河的主观镜头,随着秋千的起落有起伏:远处,哑巴正低头翻晒稻谷。
             井河(os):哑巴在干活呢。
    中近 井河和暖荡秋千。
              井河:暖,你看见什么了?
              暖:我看见北京了!我看见天安门了!
              (闪回完)
      
        从他们的互问互答中可以看出:井河是一个很朴实的人,或者说是个扎扎实实的人,他从主观镜头看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而暖在回答时是个客观镜头,她望向虚无处,那时的她有着比村里一般姑娘更好的条件,所以她心怀憧憬,她的眼里,更多的是这个小山村以外的东西。她向往着城里的生活,向往着走出去,秋千成全了她假想的飞翔。

    第二十五场 场院 晨 外
    全 哑巴缓缓地走向秋千架
    近 哑巴对着秋千打哑语:我爱你!
                哑巴疯狂地推动着秋千。
        (闪回完)

        哑巴也算是片中的一个男主角,他一直默默地关注并喜爱着暖,但是他们当时的距离是这样大,所以他就只能对着暖荡过的秋千,疯狂地表达他对暖的爱慕。时间上选用的是早晨,似乎是一种暗示,将亮未亮,但还是有希望的,寄托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十七场 场院 日 外 阴
    ……
    特 荡秋千的脚。
    近 暖使劲地荡着秋千,井河也荡了一下,暖将头靠在井河的肩上。井河旁白:那上我第一次接触到暖的身体,也是唯一的一次,我当时……
    特 荡秋千的脚。井河旁白:……不想再为这件事情和她争吵了,又没有别的办法,让她明白……
    近 暖的头靠在井河的肩上。井河旁白:……自己的心情,改变我们之间别扭的状况。我知道我需要一点勇气……
    全(仰) 荡秋千。井河旁白:……抱住她的勇气,否则我永远也别想取代她心中的小武生,秋千帮了我的忙……
    全(移) 荡秋千。井河旁白:它成全了我的勇敢,掩盖了我的惊慌,夸大了我的力量。真想就这样永远地荡下去,那是一次真正的飞翔。
    近 暖笑着和井河荡秋千。
    全(仰) 荡秋千。
    大全(移) 荡秋千。
    大全(推) 荡秋千。井河兴奋地松开双手,张开双臂。暖惊叫着。
    大全(仰) 荡秋千。
    特(摇) 断裂的秋千绳。
    全(仰摇) 荡秋千。
    特 秋千绳从环上脱落。
    全 井河和暖被抛起。
    特 两人从镜前飞过。
    全 断了的秋千来回摆动。
    大全 断了的秋千静止了,下雨了。
    特 雨下个不停。

        在井河向暖表白完他的承诺以后,两个人的希望都得到了暂时的饱和。借助于秋千,井河宣泄着内心的狂喜。镜头从不同视角,反复强调着他们荡秋千,让观众与他们一起累积情绪,那种喜悦的情绪,而在达到最高点时,绳断了。此时,什么声音都没有,甚至都没有两人被摔在地上的血流场面,只用一个秋千的空镜头就结束了这个本来很惨烈的景象。然后,开始下雨,暖的世界开始发生改变。如果没有这次秋千上的意外,暖或许还有别的机会远走高飞,如果井何真像他上大学前所说的,毕了业一定要回来接暖,暖也许不会嫁给哑巴。但这次意外,把暖所有的希望都扯断了。之前所有的暖调,从这里开始就终止了。该场戏是一个转折点,暖的转折点、回忆的转折点、色调的转折点。
        此外,还有一些道具的运用,也是具有表象意义的,如现实世界中井河撑的那把只有城里才有的红色折叠伞。在现实灰冷的色调中,这把伞的出现带来了一抹亮色,但也是突兀的,它代表了与这个山村不同的外来的东西。暖心里清楚已经不再需要这把伞,而对于暖的女儿来说,这把伞又是一种对新生活、新生物的希望与期待。她同样会重复着她母亲年轻时的幻想,期待着有一天能走出这块地方。
        又如,在回忆的片段里,哑巴总是赶着一群鸭子,这个安排也是很巧妙的。哑巴不会说话,鸭子说,虽然那种嘎嘎声很简单,却也让哑巴成了一个听得见角色,哑巴的心声犹如嘎嘎声一样简单——他就是喜欢暖,真心地喜欢,他不可能花言巧语,更不可能承诺什么,他有的只是他的真心。
        影片善用长镜头来观察人物的细微变化,镜头运用含蓄、内敛,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展示着一个个人物的命运。那种情愫如小桥流水般缓缓而过,但平淡中孕育的力量却足以打动每一个人。此外,镜头下的山村有着油画般的质感:如黛的远山,随风摆动的大草甸,斑驳墙壁的徽式建筑,狭窄悠长的雨巷,檐上的滴水,灶头的热气……加上舒缓深情的音乐,这一切都很好地配合了剧情的发展,为情节营造着气氛。
        《暖》就是这样,蕴藏着一种让人慢慢感动的情绪,一点点地感染你,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打动你。
    【详细】
    10503987
  • neeeeeverland
    2018/1/18 6:30:31
    关于二人第一夜之后的心理变化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遍小说,更有助于理解一些 我想还是从头说起比较好,说说二人从头到尾的心理变化吧。 以下是我个人理解。 首先我想说一下Oliver Oliver在之前都是尽可能的回避Elio的(小说中Oliver承认从最初见到Elio的时候就喜欢他,只是他隐藏的比较好),在电影中广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遍小说,更有助于理解一些 我想还是从头说起比较好,说说二人从头到尾的心理变化吧。 以下是我个人理解。 首先我想说一下Oliver Oliver在之前都是尽可能的回避Elio的(小说中Oliver承认从最初见到Elio的时候就喜欢他,只是他隐藏的比较好),在电影中广场告白之前的Olive...  (展开)
    【详细】
    9081271
  • 北冥鱿鱼
    2021/7/15 10:41:36
    建议导演转战短视频

    在一部电影中想讲狗狗与主人双向拯救的温情可以,想用西安地方元素打底、喜剧方式表达也可以,但这部片子野心很大,还想讲失恋后的自甘堕落、夫妻陌路彼此错过的爱情、孩子被父亲钳制的梦想、瘾君子和母亲的亲情、绝症后瞒着众人独自离开的悲伤、身有残疾仍不放弃生活的乐观、流浪狗被做成狗肉的动物关怀,中间还插了三四个MV。不停切换的剧情线中,观众对狗狗与主人的陪伴的

    在一部电影中想讲狗狗与主人双向拯救的温情可以,想用西安地方元素打底、喜剧方式表达也可以,但这部片子野心很大,还想讲失恋后的自甘堕落、夫妻陌路彼此错过的爱情、孩子被父亲钳制的梦想、瘾君子和母亲的亲情、绝症后瞒着众人独自离开的悲伤、身有残疾仍不放弃生活的乐观、流浪狗被做成狗肉的动物关怀,中间还插了三四个MV。不停切换的剧情线中,观众对狗狗与主人的陪伴的主线情感没有一层一层地变得强烈,反而被切割、转移、分散、遮盖,直到最后结尾劫持冲突点题升华情感中基本没有了共情的能力。

    这个电影有好的地方,开始看的时候还是很有兴趣的,然后很快被琐碎的剧情磨没了。第二次看发现整个电影构思和很多细节是有的。两颗星打给演员音乐,演员的演的都还不错,黑撒乐队的音乐也很有特色。放弃剧情,成为记忆力只有十分钟的金鱼,再见汪先森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最后,致王大治导演兼编剧,如果电影剧情连贯性做不好真心建议去做短视频微电影,别再沉浸在自己编导才华的自我幻想中了,别再忽悠投资人拍电影了,也别再奇怪影院为什么不排片观众为什么不买账。


    【详细】
    13679584
  • 大灰狼
    2009/2/28 8:52:00
    《绿草地》:放眼大草原的诗意画卷

        也许是《哭泣的骆驼》拿到了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的缘故,那几年的草原题材是相当云集,并且熟悉的,摄影师无需要滤色片,便可以捕捉到那最有代表性的颜色和最具诗意的美感。草原人以蓝天为幕、绿地为席、白色蒙古包为家,他们的语言是幽怨深沉的号角,他们的财产是成百上千的牛羊,每当闲散之时,便习惯于坐在蒙古包里烧牛粪的火炉前,喝一碗马奶子酒,开始数落自己下一步

        也许是《哭泣的骆驼》拿到了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的缘故,那几年的草原题材是相当云集,并且熟悉的,摄影师无需要滤色片,便可以捕捉到那最有代表性的颜色和最具诗意的美感。草原人以蓝天为幕、绿地为席、白色蒙古包为家,他们的语言是幽怨深沉的号角,他们的财产是成百上千的牛羊,每当闲散之时,便习惯于坐在蒙古包里烧牛粪的火炉前,喝一碗马奶子酒,开始数落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过活。

        宁浩的《绿草地》也是这么一部电影,摄影机投向一块蓝色幕布,毕力格一家团坐在幕布之前,与幕布上的天安门近乎完整的融合在一起,难分真假。凛风吹过,在幕布的一角扯起了些许的皱纹,年老的阿婆步履蹒跚的走出幕布的颜色,镜头转向了一望无际的草原,阿婆在瑟瑟的风中望向那个熟悉的马圈,沉静的背后其实是一片属于绿地的盎然生机。阿婆笃信那个蜿蜒而过的河流里存在他们的神灵,所以那个会发光的乒乓球成为了孩子眼中变得越来越弥足珍贵,宁浩借着这草原上平凡但难忘的点滴,一笔一划的细细描摹起这个蕴含无限诗意的画卷。

        在导演的眼里,草原是贫瘠的,却也是纯粹的,它没有喧嚣,没有污染,人人都本着一颗善良而温存的心。毕力格和二锅头、达瓦是一起长大的孩子,他们只有六七岁,还是很囧的一个年龄,就已经在大草原上奔马驰骋;毕力格的父亲开始对套圈游戏上瘾,只为了在集市上套到他喜欢的西洋咖啡壶,那个被他称为“泡美国茶”的玩意儿;阿婆还是喜欢在帐篷里的油灯下纺着她的线团,嘴里哼唱着《北京的金山上》之类的老歌。他们的生活很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还,守着自己独特的传统与文化,又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首都北京的一份单纯的美好与幻想,导演用了大量的广角镜头来体现他们的生活画面,大多时候,人物只偏居一隅,呈现出一种油画般的质感。

        到了故事的重心,宁浩将笔画集中在了三个小孩子身上,他们依稀还很年幼,却已经懂得了如何去辨认风向,懂得用灌水让掉进坑洞里的乒乓球重新浮上来。毕力格是一个满怀了憧憬的孩子,他渴望去到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只为了归还那个被遗忘在河流里的国球,为此他集合了两个玩伴一起踏上了迈赴京城的旅途。我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了草原人的这种文化碰撞,万玛才旦的《静静地玛尼石》、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德国纪录片《哭泣的骆驼》都做过类似的情怀表达,《绿草地》不是最深刻的,却是最值得回味的,昏黄的斜阳下,三个孩子的剪影在镜头里被无限放大,影片到这里已经不再像单纯的儿童片,仿佛有了一种西部片的质感,他们原本单纯的旅途居然冷不丁的笼罩起一份悲壮的色彩。毕力格是坚守的,达瓦是倔强的,二锅头有些怯场,他掉头而回发现所有的食物居然忘在了自己的车上,依然选择铁肩扛道义,返身追逐而去,宁浩用他心底最单纯的色彩去渲染这段孩子们的知交故事,最终成就了一段感情真挚的患难征程。回家的一刻,达瓦在帐篷前被阿妈暴打,一旁的毕力格和二锅头依然颇为气愤的认为大人不讲道理,只知道欺负小孩子,他们渴望早一些长大,从而可以告别训斥和体罚。乒乓球依然是吸引着孩子们的载体,他们终将可以无限期的拥有“国球”的时候,球却被阿妈踩坏了,这个球在此处不仅仅代表希望,更是顺势指代起友谊来,它被踩瘪的一刻孩子们的关系呈现出一样的裂痕,而大人们要求他们像兄弟一样分享这只球的时候,孩子却因为搬迁而即将远离了。

        这是宁浩的第二部长片,耗资不多,据说是五十万(一说800万)。它的职员表里大多是一些初出茅庐的新人,编剧邢爱娜最后成为了导演的妻子,这对夫妻档的编剧组合在随后被延续下来,一直延伸到《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中去。宁浩是有天分的,可以把一个属于草原的灵魂在不温不火中渗透出来,让电影质感的流露与那片绿意盎然的草地做到了完美的和谐,呈现出一种“诗”电影的味道。之后的宁浩选择了去拍商业电影,一样是大获成功,摇滚味十足,多了机械解构,却少了人情味道,又实在难以让我喜欢起来。无论如何,我都更偏爱《绿草地》中这样一片天然的草原、天真的孩子、洁白的蒙古包、以及不带一丝喧嚣的味道。 文/灰狼
    【详细】
    17511784
  • 水果宾治武士
    2020/10/3 9:23:51
    没有生活经验的主创,做的纯卖情怀的作品
    在评价这一季之前我先来说一下20年前的《我为歌狂》。 当时的播放平台只有电视,我也是在放学后零星的看过几集,也就大概知道几个角色的名字,性格特点还有动画的op ed和插曲。当时也并没觉得有多好看,只能算有个童年的记忆。 但现在回想起,当年的《我为歌狂》那是真的牛逼。...  (展开)
    在评价这一季之前我先来说一下20年前的《我为歌狂》。 当时的播放平台只有电视,我也是在放学后零星的看过几集,也就大概知道几个角色的名字,性格特点还有动画的op ed和插曲。当时也并没觉得有多好看,只能算有个童年的记忆。 但现在回想起,当年的《我为歌狂》那是真的牛逼。...  (展开)
    【详细】
    12890219
  • 吴涵冰
    2020/3/4 12:53:19
    孩子生起气来,真挺要“命”

    【介绍类影评:通篇剧透,慎重浏览】

    【介绍类影评:通篇剧透,慎重浏览】

    【详细】
    1234350
  • 温姐说影视
    2018/12/21 23:40:52
    曹琦在《江河水》中不止是会拉小提琴的希娅,她还是支持儍爸的槐花?

    《江河水》是由李小亭执导,杨骏编剧,秦昊、郭涛、阚清子、车晓、张粟主演,幸福蓝海影视、江苏稻草熊影业、浙江天光地影影视联合出品,在江苏卫视首播,并在爱奇艺同时播出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剧。

    《江河水》讲述的是连省长、部长更别说市长面子都不给的公安副局长江河,非常守原则办案一丝不苟明察秋毫热爱警察事业。由于他的工作作风,被任命为东港港务局局长,港务局在江河的带领下打破僵局,终于肃清

    《江河水》是由李小亭执导,杨骏编剧,秦昊、郭涛、阚清子、车晓、张粟主演,幸福蓝海影视、江苏稻草熊影业、浙江天光地影影视联合出品,在江苏卫视首播,并在爱奇艺同时播出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剧。

    《江河水》讲述的是连省长、部长更别说市长面子都不给的公安副局长江河,非常守原则办案一丝不苟明察秋毫热爱警察事业。由于他的工作作风,被任命为东港港务局局长,港务局在江河的带领下打破僵局,终于肃清内部的不正之风,让港务局走出困境,起死回生的故事。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在《江河水》中那个拉小提琴的刘希娅(曹琦饰),大家还记得《情满四合院》里秦淮如的小女儿傻柱儿的继女槐花儿吗?槐花儿就是妈妈秦淮如的“小间谍”,经常看着儍爸的动静,说是给儍爸收拾屋子送饭,实际是替妈妈看着他有没有其他女人,或者有没有藏钱什么的,但槐花儿非常支持妈妈秦淮如跟儍爸何雨柱在一起。扮演槐花的演员就是曹琦。

    在《江河水》中刘希娅跟陶然是东江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一行十六人坐船要到煤码头演出,希娅跟陶然是同学,也是恋人。希娅的小提琴加上陶然的长笛,是师大一绝。江上由于有薄雾,船长也有点儿着急,没看到拖船直接撞上沉船了。卢茜是主编也是卢市长的女儿,东港港务局的员工,要去煤码头做采访,在坐船的时候票卖光了因为多她一人超载了,但因为是内部员工,所以被船长拉上了船。陶然为了救卢茜,把装着小提琴的琴盒给了卢茜,因为琴盒有浮力所以卢茜得救了,在最后的时候陶然要卢茜把小提琴交给希娅,并告诉希娅说我爱她。

    出事儿后由于超载怕港务局担责任,卢茜身边港务局的人都不让她说是陶然救了她,还说成是卢茜救了陶然,卢茜把小提琴藏了起来。希娅非常后悔总是跟陶然耍小孩子脾气,从不知道珍惜陶然对自己的好。在船上陶然想跟希娅合奏,被她拒绝了所以失去了最后一次跟他合奏的机会。那把小提琴是陶然用了几年的积蓄买来送给希娅的,希娅拼命的找小提琴,只想用那把小提琴为陶然演奏安魂曲送他最后一程,希娅几次欲寻死陪伴陶然,恨为什么死的那个不是自己。卢茜是希娅爸爸的学生,她看到希娅痛苦也很自责,在江河(希娅爸爸的学生)的帮助下对希娅说出了实情,希娅最终用这把小提琴为陶然演奏了安魂曲。

    不论是用小提琴为逝去的恋人演奏安魂曲总是使小性子的希娅,还是经常为儍爸收拾屋子送饭支持儍爸跟妈妈在一起的懂事槐花儿,曹琦的演绎戏路也是越来越广,观众期待她更多不同角色的尝试,让我们继续观看《江河水》的更多精彩吧!

    【详细】
    98421053
  • 霧風誌MONA
    2021/7/10 19:55:51
    《女高怪谈:母校》细思极恐:狼师本质,是强者对弱者的暴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女高怪谈重启:母校》是韩国经典恐怖电影系列《女高怪谈》的最新之作,金瑞亨、金贤秀主演。 讲述恩熙(金瑞亨饰)回到光州的高中母校任教,发现了女学生们被狼师班主任威胁、拍摄视频的秘密,但校长却只想息事宁人;同时恩熙深受过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女高怪谈重启:母校》是韩国经典恐怖电影系列《女高怪谈》的最新之作,金瑞亨、金贤秀主演。 讲述恩熙(金瑞亨饰)回到光州的高中母校任教,发现了女学生们被狼师班主任威胁、拍摄视频的秘密,但校长却只想息事宁人;同时恩熙深受过去...  (展开)
    【详细】
    13667253
  • 小睡一会会20200
    2022/1/22 1:03:39
    果然还是暗戳戳的糖好嗑,

    演技一般,但是男女主好嗑呀,女主笑起来甜甜的,男主暗戳戳的小细节小心机,让这部剧甜甜宠宠看的人漏出姨母笑,最后女主有点太上赶子了,让我这个妈妈粉有点怒其不争,只能多刷几遍前十几消消气,配角人设也很好,闺蜜情竹马情把握的都很好,看到了编剧和导演的进步,没有狗血没有撕逼,虽然还是套路但是不妨碍她甜啊

    演技一般,但是男女主好嗑呀,女主笑起来甜甜的,男主暗戳戳的小细节小心机,让这部剧甜甜宠宠看的人漏出姨母笑,最后女主有点太上赶子了,让我这个妈妈粉有点怒其不争,只能多刷几遍前十几消消气,配角人设也很好,闺蜜情竹马情把握的都很好,看到了编剧和导演的进步,没有狗血没有撕逼,虽然还是套路但是不妨碍她甜啊

    【详细】
    14157155
  • 圆首的秘书
    2018/11/14 0:30:54
    奥逊·威尔斯和他的另一面

    近日,由美国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投资制作的两部作品悄然上线,它们都和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电影之一”的《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有关:一部是他的遗作《风的另一边》(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另一部则是讲述威尔斯创作这部作品背后故事的纪录片

    近日,由美国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投资制作的两部作品悄然上线,它们都和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电影之一”的《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有关:一部是他的遗作《风的另一边》(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另一部则是讲述威尔斯创作这部作品背后故事的纪录片《死后被爱》,后者由摩根·内维尔执导,此人也是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离巨星二十英尺》的导演。

    两部作品早在今年9月的威尼斯电影节就已放映,但在国内似乎并未收获太多关注。这也正常,奥逊·威尔斯经常性地被遗忘,或者说,他一直被无数人提及,与此同时一直被所有人忽略。《死后被爱》讲述的就是这个问题,而用威尔斯自己的话说,这就是“《公民凯恩》的诅咒”。

    由于威尔斯生前并未完成《风的另一边》最终的剪辑工作,所以这回网飞放出的,其实是该片当时的制片人连同一系列专家,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根据威尔斯留下的备忘录和一段粗剪完成的片段制作而成的完整长片。应该说,最终的成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奥逊·威尔斯的意图,但它依旧给观众留下了太多幻想的余地——即使40年后的今天,《风的另一边》还是没有过时,正如奥逊·威尔斯的所有作品一样,不仅超越了那个时代,也超越了现在这个时代,以后的时代,犹未可知。

    结局

    奥逊·威尔斯为什么没有完成《风的另一边》?这或许本不该成为一个问题,毕竟历史上有太多导演都没完成他们的遗作。但对威尔斯说,这个问题不仅关乎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也关乎他的一生,关乎他的整个创作生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那么简单——因为没钱——而这背后牵扯出来的“好莱坞恩怨”,却又极为琐碎复杂。

    如果说奥逊·威尔斯的一生有什么悲剧,那一定是他从导演生涯开始就几乎没有拿到过足够的钱进行拍摄。哪怕是在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之后的晚宴上,威尔斯也并没有为《风的另一边》筹到哪怕一分钱:事实上,他在晚宴上为筹钱播放的影片片段很有可能惹毛了一些业内人士,因为这部电影就是在讽刺他的好莱坞同行:片中每一个角色几乎都有现实对应,而整场晚宴又像极了片中的一个场景。这部影片,连带他一生中对资本的控诉、他“票房毒药”的坏名声……种种问题结合在一起,让他永远无法获得财力上的支持,而且时常遭遇“剪刀手”,以至于他最伟大的几部作品几乎都无法以其本意呈现。

    讽刺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在奥逊·威尔斯被他遗作的制作经费搞得焦头烂额之时,被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电影天皇”、一度因筹集不到资金而试图自杀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却变成美国一众新好莱坞电影导演的“香饽饽”(真正凭借莎士比亚作品获得金棕榈的其实是奥逊·威尔斯)。从弗朗西斯·科波拉到乔治·卢卡斯,几乎当时最有名气的几位导演都对黑泽明推崇备至;他们参与制片的《影子武士》(1980)甫一面世,就在全世界获得了追捧,一举拿下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而此时,距离奥逊·威尔斯因为投资方,即伊朗某皇室成员被革命推翻而失去对《风的另一边》全部素材的控制权已经过去一年,离他去世也只剩下五年时间。

    当然,新好莱坞电影的中坚和旗手也不是完全忽视奥逊·威尔斯,但相比黑泽明,威尔斯获得的那点支持几乎可以说是施舍:比如他本来有机会参与到科波拉的《教父》、《现代启示录》中——请注意,科波拉不是想要为他寻找财力支持,让他拍摄自己的影片,而是让他出演主角,且最终还被马龙·白兰度两度取代。

    时也运也。奥逊·威尔斯,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创作者之一,最终只能在毫无意义的等待中度过他的余生。直到2014年,被雪藏许久的《风的另一边》的素材才得以重见天日。

    起因

    终其一生,奥逊·威尔斯都无法被好莱坞完全接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好莱坞各大制片厂积累了不太好的名声。

    最早与奥逊·威尔斯签订合同的电影制片厂雷电华对奥逊·威尔斯的才能明显估计不足。1941年,与威尔斯同在雷电华旗下的希区柯克拍出了质量平平的《史密斯夫妇》和《深闺疑云》,两部电影足以让公司稳赚不亏。然而他们死活也没有想到,威尔斯在同一年交出的作品就是那部放在22世纪仍然不会过时的《公民凯恩》,一年之后他又拍出了《伟大的安巴逊》。尽管后者当时已经被制片厂出于票房考虑重剪得面目全非,观众仍然不买账,雷电华也因此损失了一笔巨款。

    相比起来,同样被称为电影大师的英格玛·伯格曼中前期创作一直采用传统且大众化的线性叙事结构,从《夏夜的微笑》到《婚姻生活》,虽然影片的调性不同,但叙事的方式大同小异,对观众来说可谓友好至极。伯格曼真正的转型之作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出现,而那时不管是观众还是评论人,都已经有了充足的美学准备。奥逊·威尔斯则不然。他从处女作开始就完全不使用线性叙事结构,景深镜头赋予观众的自主性,眼花缭乱的机位、极不稳定的构图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的作品显然超出了观众的审美承受范围。又况且,威尔斯的电影中,形式和内容的匹配是内在的、紧密相关的,如果说未经剪辑的版本至少是为未来某个世代的观众准备的,那重新剪辑的版本则是畸形而无法调和的,根本无法符合任何时代的审美标准。

    不仅如此,威尔斯还在1950年被列入了反共的“好莱坞黑名单”,众多莫须有的指控迫使他很难被雇佣,因此不得不前往欧洲谋求生计。巧合的是,二战中一度声援罗斯福竞选总统的威尔斯还曾经考虑过参选1946年威斯康星州的联邦参议员,而该次选举最终的胜出者恰好就是“麦卡锡主义”的始作俑者,约瑟夫·麦卡锡。可以设想,如果当时奥逊·威尔斯赢得了这次选举,整个美国现代史可能就会发生逆转,世界上也可能就此少了一个电影大师。

    尽管受到这样那样的无端排挤,奥逊·威尔斯还是一再回到美国,希望在好莱坞的框架中完成他的作品。这绝非因为某种乡愁和爱国情结;我们与其说这时的威尔斯仍然对好莱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说他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感知很大程度上基于美国这片土地,而对美国诸种问题的展现,客观上也只能通过好莱坞这架巨大的商业机器来实现,哪怕最终的结果会引发财阀震怒(公民凯恩的原型、报业大亨赫斯特就是其中一例)。

    这些情况清楚无误地标示在他的创作履历当中:像《公民凯恩》、《伟大的安巴逊》和《历劫佳人》这样在制片厂中完成的作品都是针对资本阐发,甚至触及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命题;而到了欧洲,威尔斯拍摄的电影就变成了《奥赛罗》、《审判》这种源自欧洲文学的题材。由此可见,作为一个“艺术流亡者”,威尔斯可以说始终与欧洲的政治社会现实相距甚远,而对美国现实过深的介入和超越时代的艺术追求,又让他变成了好莱坞的弃儿。

    欧洲期间,奥逊·威尔斯对他的作品享有绝对的控制权,但很可惜,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自由;所有的问题似乎都迎刃而解,只有资金问题始终让他无比困扰。为了拍摄自己的电影,“流亡者”威尔斯必须不断拍摄别人的电影来获取资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风的另一边》开拍都没有任何改善,直至威尔斯去世。

    2015年,即奥逊·威尔斯诞辰100周年之际,他的几位制片人发起200万美元的众筹,用于数位扫描和剪辑工作,但结果差强人意:众筹发起一个月后,平台宣布延期,并将目标减少至100万;两个月后,众筹金额定格在40万美元。计划再度失败。

    直到网飞出现。

    今日

    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吊诡:最终能让《风的另一边》重见天日的,竟然是以巨大资本进军电影界、被好莱坞强烈抵制的流媒体大亨网飞——几十年过去,好莱坞似乎依旧对此袖手旁观。这就像一个注定没有结局的三角恋:威尔斯终其一生希望回归好莱坞,网飞为威尔斯的遗作挥金如土,而好莱坞甚至各国电影院线都和这个后进的竞争者网飞打得不可开交,电影节则处在一个更为尴尬的位置上,进退两难。

    诚然,如果仅仅从保护创作者的角度对好莱坞口诛笔伐是很不公允的,因为长久以来,好莱坞及其背后一整套商业运作模式一直处于守势,可以说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它的产品既不像绘画、雕塑那样,是只供极少数人欣赏玩味的高雅艺术,也绝不是纯粹供大众消费、随用随弃的工业产品。而在美国这样一个全靠资本运行逻辑维持的地方,奥逊·威尔斯确实不是一座商业富矿。更进一步说,就算放眼全世界,威尔斯又能去哪里呢?欧洲、苏联还是日本?哪个地方能真正让他施展拳脚?恐怕都很难,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层面。

    事实上,近几十年以来,好莱坞几乎一直处在衰落之中,好莱坞电影作为最接近大众的艺术形式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似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其既有格局形成冲击,而每次冲击都会有一批极具才华的从业者像闪闪发亮的鳞片一样从产业的躯体上剥落,成为对抗的牺牲品。网飞和好莱坞的对峙就是最新一次冲撞,前者握有观众、握有资本、握有技术、握有时下最时兴的媒介,而通过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口碑大爆的《罗马》这样的高质量艺术电影,网飞更开始逐渐攫取艺术电影的发行权甚至是“经典”二字的阐释权。这将是一次泰坦尼克撞冰山式的“灾难”,就算好莱坞是一艘无比庞大的巨轮,恐怕也很难不被撞出一个口子。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好莱坞的资本困境又和创作困境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路径依赖决定了好莱坞电影根本上缺乏创造力,无论是手法还是议题,都日趋僵化,其对天才的容忍度只会越来越低;对于经典电影,好莱坞制片厂已经失去了保护和传播的能力,FilmStruck(隶属于好莱坞六大之一的华纳兄弟)即将于今年11月底关闭便是最新的例子。相反,上升期的网飞则是一个新奇的、甚至有些诡异的结合体:它一手靠大众化的商业影像和大数据技术加持来吸引关注、获得利润,另一手又为艺术片提供舞台,为艺术家提供创作自由。这种两全的方法目前看来简直让网飞同时扮演了破坏者和救世者的角色,成为了上帝般的存在。

    网飞到底是上帝还是撒旦,到底会演变成科幻电影中的资本赛博格,还是会成为保护电影艺术瑰宝的正义使者,其实还有待观察。但无论如何,这种超越商业行为的举动,的确值得敬佩。毕竟,网飞只用500万美元,就赎回了电影之神的最后一片魂器。

    彼时

    在纪录片《死后被爱》的结尾,奥逊·威尔斯放声大笑。这似乎是在暗示我们,虽然威尔斯的一生历尽磨难(创作层面),但他本质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或者从更根本的层面上说,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为了拍摄《风的另一边》,他可以去找伊朗国王的亲戚要钱;他首先需要解决吃饭问题,所以无论是广播剧、演戏,还是转战电视界,他都毫不含糊。而且凭借他的天才,威尔斯完全有能力把所有事情做到业界最好——事实上,他不仅把这些都做到了最好,而且还能反哺电影,将他在电视节目拍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电影中,为他的作品赋予全新的结构和拍摄方式。

    《风的另一边》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既有《伟大的安巴逊》中那种对社会精英阶层的尖锐批评和深度挖掘,也有《公民凯恩》中那种对现实的指涉以及“玫瑰花蕾”式的悬念和谜团,还有《赝品》对艺术本身和纪录片真实和虚构性的探讨,更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影中影结构和碎片化剪辑手段。一言以蔽之,《风的另一边》不仅是一部遗作,更是一部伟大的作者电影,是奥逊·威尔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作。

    在这部成片中,威尔斯将各种各样的拍摄手段和介质混搭起来,形成了一种初看起来极为业余,但又完全不可能由业余爱好者拍摄出来的效果;其中有35毫米、16毫米、8毫米几种胶片,又有彩色和黑白两种色彩格式,可以想见,如果当时有手机这种设备,威尔斯也一定会让摄影师抄起来进行拍摄。众多的拍摄格式和人物本来已经足够让人抓狂了,威尔斯还在这个基础上以极为细碎的剪接集合了空间中各种各样的视角,用开头旁白的话来说,这是一部用当时在场的“电视和纪录片制作人,还有学生、评论家和年轻导演”拍摄的影像拼贴起来的“纪录片”——而实际上,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虚构作品,是一部“伪纪录片”。

    无处不在、从不间断的偷窥视角镜头昭示了彼时狗仔队(paparazzi)的疯狂。每一种格式和色彩都被威尔斯用来讽刺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无处不在的摄像机是对当今监控录像的预言,每一个机位里都自带着伦理意义上的肮脏。观众对摄影机的意识让电影拍摄(filmshooting)的主体意义被高度凸显,使得整部片子具有强烈的自反性。

    以上这些都还只是这部电影最不显著的一个层面。影片当中出现的各种人物,其实都在现实当中有其对应;比如片中的主角,导演杰克·汉纳福德就跟奥逊·威尔斯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本身就涉及到汉纳福德难以为电影拍摄筹款的情节,这又与威尔斯在现实中的境遇重合;最有趣的是,本来应该作为男主角原型的导演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因为该片男主角档期出现问题,最终在影片中出演了男主角,也就是说在片中饰演了一个自己,这使得影片进一步模糊了真实和虚构的界限。

    不仅如此,影片中的另一条故事线索,即威尔斯虚构的导演汉纳福德所拍摄的虚构电影《风的另一边》(没错,与威尔斯拍摄的影片同名)也参与到叙事当中,这部虚构电影的放映不断被停电打断,甚至还被威尔斯故意设置的放映顺序紊乱所搅扰,使得我们完全无法通盘理解其内涵。我们所能见到的,无非就是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间看似毫无意义的追寻。

    最终,好莱坞片场式的景片和男性偶人在狂风中坍塌,奥逊·威尔斯晚年的妻子、在虚构电影中饰演女主角的奥雅·柯达以利刃刺向布景,一个硕大的阳具随之倒塌。至此我们才隐约明白,影中影里这种毫无意义的游走和追寻,未尝不是奥逊·威尔斯本人和好莱坞之间关系的隐喻式写照,但悲哀的是,威尔斯对好莱坞的“刺杀”,却只能在电影里,甚至在电影的电影里完成——甚至并未在他生前完成。

    或许笔者误解了威尔斯的意图。不过归根结底,没有人可以断言我们今日所能看到的《风的另一边》成片就是奥逊·威尔斯的全部意图。毕竟,迄今为止,整个世界电影史上,能够具有奥逊·威尔斯那样神级调度和叙事水平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这也是为何威尔斯的摄影师加里·格莱弗(Gary Graver)在威尔斯过世后曾试图以一己之力剪辑出《风的另一边》却只能以失败告终。“没有奥逊·威尔斯,思路无处可觅”。

    奥逊·威尔斯对电影的高度掌控以及他和摄影师的关系让人想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和他的摄影师厚田雄春:在维姆·文德斯拍摄的纪录片《寻找小津》中,厚田雄春表示自己在小津去世之后无法再与任何人合作,随后便潸然泪下。天才、友谊、默契……当电影大师离世时,他们似乎总会留下相似的痕迹。

    故事结束,时代也结束了。《公民凯恩》成为了美国电影的标杆,而奥逊·威尔斯所经历的一切,也成为了美国电影历史本身。

    【详细】
    9759630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