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党影评

14458322
  • 健忘的鱼
    2022/10/23 12:01:48
    大女主政治爱情剧——《让你就业你偏不-出师表》

    14736208
  • Mantz
    2020/2/20 16:19:03
    既鸡肋又是猪队友的警察

    2020.02.20

    一开始以为“看不见的目击者”的意思是目击者不能够被看见,啊,原来是目击者看不见的部分。配乐是无人声的音乐,没有所谓“演技不够,BGM来凑”的状况,演员整体演技在线,尤其Boss杀人如麻的眼神也诠释得特别好。叙事节奏流畅,忽略一些剧情的小瑕疵的话,这部戏还是值得推荐观看的。

    补充个笑话,有时候女主的眼神总令人觉得看得见,我以为是演技问题,实际用自拍

    2020.02.20

    一开始以为“看不见的目击者”的意思是目击者不能够被看见,啊,原来是目击者看不见的部分。配乐是无人声的音乐,没有所谓“演技不够,BGM来凑”的状况,演员整体演技在线,尤其Boss杀人如麻的眼神也诠释得特别好。叙事节奏流畅,忽略一些剧情的小瑕疵的话,这部戏还是值得推荐观看的。

    补充个笑话,有时候女主的眼神总令人觉得看得见,我以为是演技问题,实际用自拍镜头尝试过才发现,原来看不看得见东西,旁人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下雷)这类警察不是主角的电影从我观影至今,有个大缺点一直延续着,那就是警察总是全片最鸡肋的存在。主角冲锋陷阵已是常态,就连接近全盲的女主也能冲一波(狗头),在下佩服。这部电影完全看不出(普通)警察存在的意义,你看,警察二呼叫支援后去救人,结果到主角干掉Boss的期间内,没有半点后援赶来的迹象,疑惑至极。另外送头行为也是电影常见的雷人行为,能不能有点团队精神,知道凶手是谁请你先说一下,非要单枪匹马去见Boss,最后被干掉,你不知道身上没有主角光环吗?投资报酬不成正比,凶手最后还是杀了六个人,有点无语。

    【详细】
    12279494
  • ??
    2020/4/9 1:30:41
    火柴星空

    力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看的剧没有火,太遗憾了。这是一部太温暖的剧,他虽然写了一些职场欺凌、作品盗用、网络暴力,但是因为里面的人物都太明亮温暖,你会感到生气,但绝不会憋屈。

    主角配角的人设真的是近几年这种小甜剧偶像剧难得一见的好,尤其是配角。你很难在一个国产剧里看到一心一意懂你爱你的闺蜜,分手之后没有纠缠也没有故作冷淡的前女友,告白被拒后洒脱放手的富二代,唠叨严厉但慈爱护短听得进

    力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看的剧没有火,太遗憾了。这是一部太温暖的剧,他虽然写了一些职场欺凌、作品盗用、网络暴力,但是因为里面的人物都太明亮温暖,你会感到生气,但绝不会憋屈。

    主角配角的人设真的是近几年这种小甜剧偶像剧难得一见的好,尤其是配角。你很难在一个国产剧里看到一心一意懂你爱你的闺蜜,分手之后没有纠缠也没有故作冷淡的前女友,告白被拒后洒脱放手的富二代,唠叨严厉但慈爱护短听得进去劝告的母亲……这里全都有!

    我要花一整段吹爆南飒飒,这部剧我最爱南飒飒!!!作为女主小柔的闺蜜,在发现自己心动的人是小柔恋爱节目对象而且一心喜欢自己闺蜜的时候毫不犹豫选择了友情,她理智地选择结束自己的心动。她一点都没有让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发现自己的心思,只是偶尔会眼闪泪光有些遗憾地鼓励郑泽勇敢追爱。到了后期发现小柔并不喜欢郑泽时才又露出一点点迹象,直到郑泽表白失败选择放手后她才开始默默计划表白,毫不拖泥带水。神仙闺蜜!王嘉宁小姐姐的演技恰到好处,每次看到她眼里细微的泪光或者一瞬间的慌张我都感到心疼,但是绝没有愤懑委屈,因为南飒飒人如其名,飒爽、开朗,为朋友两肋插刀,只要选择了绝对快刀斩乱麻!

    男女主演技都不错,尤其男主,演出了迟信男人中又不乏少年感的感觉,两个人CP感也很强烈。其余配角都没有什么演技上的短板,而且人设也没有重复,甚至反派最后都是让人又恨又笑。

    情节上不落俗套,充满了让人想不到的笑料,也有恰如其分的煽情。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充满希望、欢笑、美好与温暖的剧,就像小柔的橱窗设计火柴星空一样,不管是多么冷的冬日或者多么黑的夜晚,只要有一根火柴,一盏星光,我们就永远有动力与方向。

    【详细】
    12487728
  • 很久没网上冲浪
    2022/2/14 0:17:46
    气象局的人们:事业单位的爱恨情仇

    更新至第三集

    朋友们,觉得好玩给个三连哇,更新太费力了5555!!!

    实在不行点个赞吧5555

    更新至第三集

    朋友们,觉得好玩给个三连哇,更新太费力了5555!!!

    实在不行点个赞吧5555

    14216308
  • momo
    2022/10/24 15:39:45
    cp很好磕,很甜

    5.7分我觉得太低了,作为小甜剧,这部剧可以说没什么槽点,没有谁对不起谁,也没有谁的演技差到不入戏。男帅女美,合格下饭。

    首先是男主林一:很帅,唯一的缺点可能是鼻头太大hhhhhh不过很可以理解女主为什么选择他,青春飞扬的小奶狗谁不爱呢?

    女主徐璐:眼妆很美hhhh不过大明星气质差了点

    5.7分我觉得太低了,作为小甜剧,这部剧可以说没什么槽点,没有谁对不起谁,也没有谁的演技差到不入戏。男帅女美,合格下饭。

    首先是男主林一:很帅,唯一的缺点可能是鼻头太大hhhhhh不过很可以理解女主为什么选择他,青春飞扬的小奶狗谁不爱呢?

    女主徐璐:眼妆很美hhhh不过大明星气质差了点,整体是很青春可人的美少女感觉,不御姐也就很难有惊艳感。不过也因此觉得cp很登对,没有天差地别的不般配感,不免是一种优点呢。

    不过副cp的线我不太喜欢,无法理解女二的忧郁,主要是铺垫太少,渣男一枚也值得你如此,只担心演员别因此抑郁症了就好。

    【详细】
    14721344
  • W
    2017/11/8 20:09:06
    韩剧《The Package》:郑容和在里面演变态?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撰稿:WillQ   (合作、约稿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没错,CNBLUE组合的郑容和又演戏啦!没想到演技还算不错,挺自然的,不出戏!   给他来10086个赞,表扬他的演技比国内流量小生好那么一些些。   韩剧《The Packag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撰稿:WillQ   (合作、约稿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没错,CNBLUE组合的郑容和又演戏啦!没想到演技还算不错,挺自然的,不出戏!   给他来10086个赞,表扬他的演技比国内流量小生好那么一些些。   韩剧《The Package》讲的故事跟法国旅行有关,喜欢旅行的...  (展开)
    【详细】
    8911279
  • 点绛唇
    2020/11/3 19:14:18
    评论

    男主因为父母去世自动封闭心门,在祭奠父母时偶遇偷吃的流浪猫,或许是这只猫激发了他的灵魂(众所周知,作家的灵魂很宝贵),这个生人勿近的高冷害羞自闭的人类,找到了他的猫主子。他开始学着喂养主子,买猫粮,带猫去宠物医院,做猫食……养猫耗费精力,却也逼着男主一步步打开心门,和其他人交流,在喂养主子期间,他结识了宠物店的服务员小姐姐,他开始出席签售会,开始接纳家里有

    男主因为父母去世自动封闭心门,在祭奠父母时偶遇偷吃的流浪猫,或许是这只猫激发了他的灵魂(众所周知,作家的灵魂很宝贵),这个生人勿近的高冷害羞自闭的人类,找到了他的猫主子。他开始学着喂养主子,买猫粮,带猫去宠物医院,做猫食……养猫耗费精力,却也逼着男主一步步打开心门,和其他人交流,在喂养主子期间,他结识了宠物店的服务员小姐姐,他开始出席签售会,开始接纳家里有许许多多的朋友一起。

    【详细】
    12950214
  • 既定轨道
    2016/3/4 14:43:06
    脑洞大开!槽点满满!
    电影剧情还算有意思,但是不像题目一样使人引发联想,哈哈,但是可以吐槽的点也太多,男友和女闺蜜偷情一年多,正房竟然没发现过?你还不当场手刃他俩!竟然还给这个渣男机会让他在婚礼当场领着伴娘跑了!这些还不够你难过一年吗?但这个卢可儿第二天就重振旗鼓去卖房子。。重点这个房子还两万一套还卖不出去!Tell me why?只能说编剧脑洞太大!
    电影剧情还算有意思,但是不像题目一样使人引发联想,哈哈,但是可以吐槽的点也太多,男友和女闺蜜偷情一年多,正房竟然没发现过?你还不当场手刃他俩!竟然还给这个渣男机会让他在婚礼当场领着伴娘跑了!这些还不够你难过一年吗?但这个卢可儿第二天就重振旗鼓去卖房子。。重点这个房子还两万一套还卖不出去!Tell me why?只能说编剧脑洞太大!
    【详细】
    7798166
  • 司徒晓橙
    2021/12/2 2:58:53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你

    这就直接给金摄影机吧,我也是这个意见,低机位同时又代表着儿童视角,焦点虚虚实实有着自己的想法,可以把儿童的视角外放亦或是把情绪和迷茫的状态框定,直击那个儿童世界里隐秘的角落。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你,而同一套生存法则和机制,以及同一条传播恶的链条,虽然最后一个拥抱有些突兀,但是确实是真的让人些许的感动与释怀,难道我们就不能正常

    这就直接给金摄影机吧,我也是这个意见,低机位同时又代表着儿童视角,焦点虚虚实实有着自己的想法,可以把儿童的视角外放亦或是把情绪和迷茫的状态框定,直击那个儿童世界里隐秘的角落。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你,而同一套生存法则和机制,以及同一条传播恶的链条,虽然最后一个拥抱有些突兀,但是确实是真的让人些许的感动与释怀,难道我们就不能正常一点儿吗?

    【详细】
    14036209
  • 五妹公主
    2022/3/19 2:37:49
    一部节奏氛围把握不错的“伪高智商”剧
    如果多看优点,忽略缺陷漏洞,整体确实不错。不过恰恰又是一副打高智商犯罪牌的样子,所以难免要被拿来和非常优秀的同类作品对比,并且被很多人认真的审视逻辑漏洞,漏洞稍微大点,分数就低了。个人认为7分就差不多了,确实是一部剧情紧张刺激,节奏把握有度的犯罪剧,不过每个...  (展开)
    如果多看优点,忽略缺陷漏洞,整体确实不错。不过恰恰又是一副打高智商犯罪牌的样子,所以难免要被拿来和非常优秀的同类作品对比,并且被很多人认真的审视逻辑漏洞,漏洞稍微大点,分数就低了。个人认为7分就差不多了,确实是一部剧情紧张刺激,节奏把握有度的犯罪剧,不过每个...  (展开)
    【详细】
    14283215
  • 关小白
    2017/2/12 15:51:28
    爱情本来就是没有理由
    一部纯刷脸的剧竟然看得有点难过,感情里最纠结得莫过于“我的眼里只有你,而你的眼里只有他”这种三个人的电影…无聊截了下男二的部分台词,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理,说得再动情、付出得再多,无非只是感动了你自己而已~~情话说了一箩筐不及木讷寡言男主的一句好想你,替她解围救她性命n多次不敌男主的一记摸头杀~~so,万年站男二的我注定……是场悲剧[捂脸]另,一直觉得ZE:A家炯植和时完以后会是“nili老公”系列
    一部纯刷脸的剧竟然看得有点难过,感情里最纠结得莫过于“我的眼里只有你,而你的眼里只有他”这种三个人的电影…无聊截了下男二的部分台词,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理,说得再动情、付出得再多,无非只是感动了你自己而已~~情话说了一箩筐不及木讷寡言男主的一句好想你,替她解围救她性命n多次不敌男主的一记摸头杀~~so,万年站男二的我注定……是场悲剧[捂脸]另,一直觉得ZE:A家炯植和时完以后会是“nili老公”系列……希望以后能拿到好剧本
    8354375
  • xingbang
    2022/7/8 1:43:04
    成功和失败,有时候只是一霎那
    电影的结局太有深意了。给整部电影的联想和反思上升了一个台阶。 虽然整部电影讲述的一个老实,善良的罪犯拾金不昧的故事,但是被各方作为工具利用,最后弄巧成拙。重新回到以前,留下的只是一段故事,还有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历而已。 最后男主剃光了头发和胡子,带着孩子,重新...  (展开)
    电影的结局太有深意了。给整部电影的联想和反思上升了一个台阶。 虽然整部电影讲述的一个老实,善良的罪犯拾金不昧的故事,但是被各方作为工具利用,最后弄巧成拙。重新回到以前,留下的只是一段故事,还有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历而已。 最后男主剃光了头发和胡子,带着孩子,重新...  (展开)
    【详细】
    14500215
  • kay
    2016/1/14 22:34:13
    找了一些史料
    最后有点小福利。

    太懒,一直都没有认真了解关于STONEWALL的历史。这次借这部电影,好好学习了一下,发现了影片中不少跟历史呼应的细节。把我找到的资料分享一下。有些乱。
    1.影片中Ray反复提到 Judy Garland , 原来是有依据的。维基百科上的内容:
    In the years since the riots occurred, the death of gay
    最后有点小福利。

    太懒,一直都没有认真了解关于STONEWALL的历史。这次借这部电影,好好学习了一下,发现了影片中不少跟历史呼应的细节。把我找到的资料分享一下。有些乱。
    1.影片中Ray反复提到 Judy Garland , 原来是有依据的。维基百科上的内容:
    In the years since the riots occurred, the death of gay icon Judy Garland earlier in the week on June 22, 1969 has been attributed a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riots, but no participants in Saturday morning's demonstrations recall Garland's name being discussed. No print accounts of the riots by reliable sources cite Garland as a reason for the riot, although one sarcastic account by a heterosexual publication suggested it. Although Sylvia Rivera recalls she was saddened and amazed by the turnout at Garland's funeral on Friday, June 27, she said that she did not feel like going out much but changed her mind later. Bob Kohler used to talk to the homeless youth in Sheridan Square, and said, "When people talk about Judy Garland's death having anything much to do with the riot, that makes me crazy. The street kids faced death every day. They had nothing to lose. And they couldn't have cared less about Judy. We're talking about kids who were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Judy Garland was the middle-aged darling of the middle-class gays. I get upset about this because it trivializes the whole thing."
    自己翻译了一下,英语好的童鞋跳过:
    石墙暴乱发生多年以来,早先一个星期,1969年6月22日,(石墙暴乱发生在1969年6月28日) 同性恋标志性人物朱蒂·加兰的死被人认为是暴乱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周六上午的示威参与者当中,并没有人回忆起朱蒂·加兰的名字在游行中被提及。也没有来源可靠的消息将朱蒂·加兰作为引发暴乱的导火索,只有一家异性恋出版商以颇具讽刺意味的报导陈述了这一缘由。Sylvia Rivera(注释一)回忆说,她在悲恸的同时,也对6月27日加兰葬礼的出席者数量感到震惊,她说那天她原本不想外出,但之后改变了主意。Bob Kohler(注释二)经常与谢里丹广场上无家可归的年轻人们交谈,并说:”人们说朱蒂·加兰的死跟暴乱有任何关系,都会让我发飙。大街上流浪的孩子们每天都面临着死亡,他们已经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他们才不会在乎朱蒂·加兰。我们说的,是14到16岁的孩子们,而朱蒂·加兰是中产阶级、中年同性恋的钟爱。我会发飙,是因为这让整件事的意义有损。”

    注释一:上面提到的Sylvia Rivera,1951.7.2 – 2002.2.19,美国同志解放活动家,跨性别活动家,变装皇后,Gay Liberation Front (GLF) 的早期创办者之一。这个GLF组织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116分22秒的时候,见截图1。这个人物应该就是RAY的原型。
    注释二: Bob Kohler ,(1926.5.17-2007.12.5),就是电影中帮他们收行李的那一位,同性恋权利运动先锋,生活在纽约,是终身的同性恋活动家,也为保护其他人群和动物(影片中他总是抱着一只小狗)奋斗。
    77352153
  • 江海一蓑翁
    2013/6/23 22:26:05
    长征的意义
          看完这部电影,因为同来的朋友匆匆离开座位,使得习惯于看完所有字幕才走的我不得不提前走出影院。观影过程中,我前后十几次摘下3D眼镜,擦拭眼泪,并对身旁的时剑波老师说:如果不是在电影院,我想我会大哭一场,在嚎啕中嘶吼。
        然而奇怪的是,当走到影院外面之后,几分钟之前的愤激和狂热却
          看完这部电影,因为同来的朋友匆匆离开座位,使得习惯于看完所有字幕才走的我不得不提前走出影院。观影过程中,我前后十几次摘下3D眼镜,擦拭眼泪,并对身旁的时剑波老师说:如果不是在电影院,我想我会大哭一场,在嚎啕中嘶吼。
        然而奇怪的是,当走到影院外面之后,几分钟之前的愤激和狂热却已经烟消云散,以至于现在坐在家里,想写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时,却觉得黔驴技穷,词不达意。这一刻,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是福柯的《词与物》。语言在如此震撼的音乐和影像面前,丧失了表达的能力,而只能下笔千言,不知所云。
        影片在实景演唱会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种种影像、画面之间穿插,传达的意境非常明确:崔健诞生于八十年代,那个媒体用理想主义这四个字来简单总结的年代。崔健绝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摇滚歌手,而是一位以音乐作为表达方式的思想家、艺术家。查建英女士的《八十年代访谈录》曾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在那本书里,崔健与阿城、李陀、栗宪庭等人并列;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当我们这个国家的大多数精英人士已经如沙子乐队的《消费者之歌》里描述的那样,在商业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压迫下放弃理想,转向实用主义的九十年代和当今,《八十年代访谈录》里的那些访谈对象们还都在坚守着自我,坚守着他们在八十年代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崔健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影片对这场交响乐和摇滚乐混搭的演唱会作了全景式的拍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编创人员在曲目的选择上颇有讲究,而且每首歌里穿插的影像和画面都很好地跟歌曲内容融为一体,非常希望这部电影里的这些歌能转换成MV,向全国各大KTV推广,这一定会很受欢迎。
       下面说说对我比较熟悉的几首歌的观感:
       《一无所有》标志着中国摇滚乐的诞生,它的内容很好地表达出一个真理:那就是物质的丰有与否某些时候会和理想主义的兴衰成反比。1986年,中国城市里的经济改革刚刚开始两年,几乎人人期盼着不可知的兴旺的未来,各种理想和激情在仍然贫瘠、但已经看到丰裕希望的大众群体中涌动。这首歌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正是因为,它深刻地再现了当时的时代呼声。
        《红旗下的蛋》是影片中唯一没有歌词字幕的歌曲,至于没有字幕的原因,明眼人心知肚明。在这种无形的限制面前,编创人员用真实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影像画面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意境,弥补了没有字幕的不足。这首歌对我们这个国度教育体制的批判,至今仍然很难超越。台湾的罗大佑有类似的作品,香港的BEYOND也有《教坏细路》,但他们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对商业主义和泛娱乐化的批判,而崔健在这首歌里的批判则直指体制和意识形态本身。应该说,这首歌能保留在影片里,已经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一块红布》这首歌里,同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编创人员在影像表达上受到无形的限制,只好在歌曲开始时用崔健面前的一块红幕来传递春秋笔法。意识形态的巨大号召力,能让人在“没地儿住”的情况下疯狂地爱,狂热地运动;然而当意识形态的内核被证伪之后,这种疯狂和狂热便迅速转化为空虚和愤恨,这或许正是我们亲历的三十年历程的真实写照。
        《假行僧》是我K歌时的最爱,正如被誉为豪放派词人领袖的苏东坡写起悼亡妻词来情深切切、感人至深一样,充满思想和批判性的崔健在描写爱情这一人类永恒主题时,同样极具深刻性。在这样一个原子化的商业主义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大舞台上的“假行僧”,一边表演着爱情、真诚和感动,一边又渴望那个真爱早日出现,直接上来吻自己的嘴。而听着这首歌,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是那个自由肆意的灵魂——贾宏声。他不属于这样一个实用主义和虚伪盛行的年代,愿他在天堂安宁、快乐。
        《花房姑娘》是我在北航入学新生汇报演出时演唱的歌曲,正是这首歌,让我认识了同班的肖晨和许楠,而我们后来也有幸一起成为黑韵乐队的成员,共同合作过半年,因此这首歌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假行僧》的批判成分更重相比,《花房姑娘》则更多寄托着崔健对于爱情的理想。“你说我世上最坚强,我说你世上最善良……”这样的话语简单,却无比动人。
        影片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结尾,刚好和开篇的《一无所有》形成呼应。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是从“一无所有”起步的,正是因为“一无所有”,所以它的开始阶段能够相对纯粹,相对适合理想主义的生长;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仿佛成为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强国,然而富足起来的人们却在不断地抱怨,精英阶层的不安全感越发强烈,甚至很多人选择了移民、离开这个国家。正如胡紫薇所说: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文化意义上的统治力和影响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大意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仍然处在新长征的路上。虽然人们反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这样的官方话语,但这些话语传递的内涵却真实地恰应了这个时代最大的需求。
        在这样一个所谓“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并存(吴敬琏语)的年代,作为我们这个国家受过最好教育的年轻人之一,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骂街,而是切切实实地保有理想,并切实通过勤奋和努力去一步一步实现这些梦想。正如我的校友——《人民日报》的高层之一卢女士(记不清名字了)说的那样:你期盼的中国是什么样,那就用你的行动去把它打造成什么样(大意如此)。
        84年前,胡适先生在北大的讲堂上号召学生: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这个国家争自由,而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要说:在这样一个时代,为个人争梦想就是为这个国家争梦想,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我对“中国梦”的理解。
        感谢老崔,感谢所有编创人员,在秘密后院首张专辑《江湖边》的音乐声中,我,一个普通的影迷,一位在改革开放中长大的80后,一位心怀中国梦的普通中国人,真诚向你们致敬。生在我们这样一个丑恶与真诚并存、动荡与前进博弈、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年代,生在我们这样一个走在复兴道路上的伟大国度,我感到幸福,感到骄傲。
        晚安,朋友们!晚安,中国!
    【详细】
    61312776
  • 豆友20190920
    2022/3/6 10:27:26
    超越跑步

    体育运动类电影比较少看,因为自己跑步的原因,对跑步竞技、专业技能有一些了解。也想通过电影镜头多看看职业运动员是如何练习的,在这方面,电影的表现力还不错,主演的体能训练、跑步技巧姿势,明显是受过专业指导。

    这部电影励志成分少于写实成分。职业运动员离开自己的舞台后,甚是落寂,生活窘迫,已经是一种需要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还有卖金牌

    体育运动类电影比较少看,因为自己跑步的原因,对跑步竞技、专业技能有一些了解。也想通过电影镜头多看看职业运动员是如何练习的,在这方面,电影的表现力还不错,主演的体能训练、跑步技巧姿势,明显是受过专业指导。

    这部电影励志成分少于写实成分。职业运动员离开自己的舞台后,甚是落寂,生活窘迫,已经是一种需要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还有卖金牌,电影中也有部分戏份,有些煽情。

    【详细】
    14258227
  • ??番薯味的彦儿~c
    2020/5/24 13:10:59
    急啊在哪里看

    谁能告诉我在哪里看啊,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有谁能告诉我一下的吗,。。。。。。。。。。。。。。。。。 。。。。。。。。。。。。。。。。。。。。。。。。。。。。。。。。。。。。。。。。。。。。。。。。。。。。。。。 。。。。。。。。。。。。。。。。。。。。。。。。。。。。。。。。。。。 。。。。。

    谁能告诉我在哪里看啊,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有谁能告诉我一下的吗,。。。。。。。。。。。。。。。。。 。。。。。。。。。。。。。。。。。。。。。。。。。。。。。。。。。。。。。。。。。。。。。。。。。。。。。。。 。。。。。。。。。。。。。。。。。。。。。。。。。。。。。。。。。。。 。。。。。

    【详细】
    12616161
  • 刘hedy
    2022/9/5 11:46:26
    《我到非洲去》观后感
    该片对文化,教育,公益,当地生活都描绘的很细致。从标题看,感觉强调的是“去”,与之前做的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相对应。其中讲述Ms王带非洲丈夫从津巴布韦回东北买房度假,计划二胎。一方面响应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又加深中非血缘融合,这个题材特别有代表性,也充满着诸多...  (展开)
    该片对文化,教育,公益,当地生活都描绘的很细致。从标题看,感觉强调的是“去”,与之前做的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相对应。其中讲述Ms王带非洲丈夫从津巴布韦回东北买房度假,计划二胎。一方面响应国家政策,另一方面又加深中非血缘融合,这个题材特别有代表性,也充满着诸多...  (展开)
    【详细】
    14630215
  • 不二的左右
    2016/6/17 21:44:03
    回归香港电影差一步
         近年看港产片都是经过挑选的,毫无疑问那个港片的黄金时代留下的只有心中的回忆。当初看剧情时,是抱满希望的,因为演员都有一定的演技,也被香港文化浸淫过,可是这部电影却不受好评。原因很简单,导演的拍摄功力不够,把悬疑变成疑问,明显是香港的新晋导演,也像参加香港微电影大赛的学生拍摄手法。现在每位香港导演都想把香港电影的光辉重现,除了演员、资金,更
         近年看港产片都是经过挑选的,毫无疑问那个港片的黄金时代留下的只有心中的回忆。当初看剧情时,是抱满希望的,因为演员都有一定的演技,也被香港文化浸淫过,可是这部电影却不受好评。原因很简单,导演的拍摄功力不够,把悬疑变成疑问,明显是香港的新晋导演,也像参加香港微电影大赛的学生拍摄手法。现在每位香港导演都想把香港电影的光辉重现,除了演员、资金,更大的不足是在信心。导演肯定知道每一场次他想要的效果,我相信他也能拍出,但没了信心,他的不足都在告诉我们他努力着,但出来的东西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我们要陪他探索。可是别忘了我们是消费者,给钱看的不是过程,如果没有信心拍好,那请有了再来。
    【详细】
    7942319
  • 阿拉丁
    2021/7/22 11:41:22
    尤珊珊你有北京户口嘛?装什么大尾巴狼!

    如题,在北京,只要你看到北京大爷、大妈和外地人争吵时,大概率会听到一句话“你丫有北京户口嘛?装什么大尾(yi)巴狼!”战斗结束。

    有北京户口了不起么?您要是去京城有名的中山公园相亲角逛一圈,就会发现“才高八斗,还真不如北京户口”。

    2010年之后,为了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北京开始疏散外

    如题,在北京,只要你看到北京大爷、大妈和外地人争吵时,大概率会听到一句话“你丫有北京户口嘛?装什么大尾(yi)巴狼!”战斗结束。

    有北京户口了不起么?您要是去京城有名的中山公园相亲角逛一圈,就会发现“才高八斗,还真不如北京户口”。

    2010年之后,为了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北京开始疏散外来人口,具体方案为以房控人、以车控人和以学控人。简单说来,就是如果没有北京户口,您不能购买商品房、不能参加机动车指标摇号、子女不能就近入学。除非你有连续五年社保、连续五年纳税证明、固定居所证明、工作证明、子女户籍所在地无监护人证明等等一系列特别繁琐的证明材料才有可能享有以上权利。又或者你有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且工作单位是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科技、文创类企业,且企业规模、纳税和个税扣缴达到一定额度,才有资格通过工作单位向人社局申请开具北京“绿卡”——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如若不然,你就没资格在北京买房、参加车牌摇号(虽说摇号中签比已经是3000:1)以及子女在京上小学。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还认为北京户口不重要嘛?非常重要!因为它与你的生活、工作、情感、婚姻的选择息息相关,在北京有这么一句话“买房并不代表落户,有了北京户口才算扎根”。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北漂,如何才能获得北京户口。依照目前北京的落户政策,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案。

    1。婚姻随迁。说白了就是嫁给北京人,然后户口迁进来。但条件是必须婚姻存续满10年,且投靠人年龄满45周岁,方有资格申请迁入。对比一下米国绿卡,嫁个米国人婚姻满两年就可以获得。

    2。应届生及硕博毕业生留京。前提条件是北京院校全日制本科或硕士、博士学历,其次还需学校有留京指标以及用人单位有落户指标,方可办理北京市集体户口。这是每年北京院校毕业生挤破头都想要的机会。

    3。积分落户。通过学历、获奖情况、纳税额度、纳税年限等等一系列纬度来综合评分,达到分数线的可以落户。北京前两年每年通过积分落户的人数在6000人左右,而这座城市有2500万人口。所以能通过积分落户的人,我称之为“人类的精华”。

    4。高端人才引进。说到这基本就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了。

    基本知识点普及完了,我们终于回归正题,尤珊珊你有北京户口吗?从剧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

    首先,尤珊珊是外地考入北京的,但她大学没读完就退学了,肄业。这样一来,上述的第2、3、4这几种落户的方法就不可能了。其次,尤珊珊大三退学后跟北京籍的男朋友结婚,但她很快又离了,所以上述第1条婚内随迁也泡汤了。于是,只要是按照政策办事,她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到北京户口的。我们通过剧中给的信息和时间线倒推,今年孩子12岁,她退学生孩子的时间大概在2009年,两年后离婚,2011年。那时北京已经全面开始了各种限购政策,且不说她在离婚后的十年间有没有足够钱去买房买车,最起码这前五年她连买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她还跟人炫耀说自己离婚时不要男方一分钱。到了2016年,也就是尤珊珊最早可以获得购房资格的时候,北京房价一夜暴涨,四环内的房价纷纷突破十万一平。这就很玄学了,一个没文凭、没户口、没背景、没存款的外地离异女,是怎么在短短的十年之内,不但住进了可以遥望CBD的大house、坐进保姆车、没事吃饭、喝咖啡、满世界散财,就连那个装13的铁锅形小众乐器Hang,售价2-3万一个,俨然一副京圈女老炮的做派,您受得了么?反正按照正常逻辑,在不违法、不伤风败俗的框架内,我实在推演不出尤珊珊是怎么突然开挂、达到人生巅峰的?靠跟着师傅炒股?她师傅都上吊了看样子也不咋地……要么就是一个雷砸下来,尤珊珊醒来和某个京圈豪二代发生了灵魂互换,魂穿了。

    生活中,很多为北京户口奋斗的年轻人,实在无望就转去弄天津户口了。而尤珊珊这个条件,说实话,天津落户都难。

    最后说句不该说的,剧中的外地人谁最有可能拿到北京户口?还真就是那个去了德国就把女朋友甩了的博士后李响。渣归渣,骂归骂,也就他有资格。

    【详细】
    136951851
  • 梦幽半食客
    2015/8/5 0:46:33
    已经不能再低了,祖先尧舜已成鬼方野人
    已经不能再低了,祖先尧舜已成鬼方野人。骷髅饰品,还是以上衣象天,以下裳象地?象于占卜的聿明氏成了喜好以血祭祀的巫师?炎黄禹舜本就禅让,何来儿子贪婪。与蛮族蚩尤相对的文明炎黄华族,竟然也与蚩尤部族一样的野蛮贪杀?轩辕剑竟然成了西方圣杯一样的东西,得到就能拯救世界?天道成了天意,观天道而行,成了天意的庇护,你说特么的他是圣子,是上帝在保佑他不就完了?以西方的神话历史思维写出的中国古人,这是在毁啊,毁断
    已经不能再低了,祖先尧舜已成鬼方野人。骷髅饰品,还是以上衣象天,以下裳象地?象于占卜的聿明氏成了喜好以血祭祀的巫师?炎黄禹舜本就禅让,何来儿子贪婪。与蛮族蚩尤相对的文明炎黄华族,竟然也与蚩尤部族一样的野蛮贪杀?轩辕剑竟然成了西方圣杯一样的东西,得到就能拯救世界?天道成了天意,观天道而行,成了天意的庇护,你说特么的他是圣子,是上帝在保佑他不就完了?以西方的神话历史思维写出的中国古人,这是在毁啊,毁断根源,断子绝孙,以西方模式同化中国,其心可诛。还记得轩辕剑的四面是什么么,剑身:日月星辰,草木山川,剑柄:农耕蓄养,四海一策,手握这四点,便是轩辕在手,福安天下。不懂轩辕的人写轩辕,毁,毁的不是电影,是尧舜,是祖先,是文化,是华夏的根脉!
    【详细】
    7559319
  • 白白
    2020/8/3 9:36:58
    世界上并不只是有男女两个性别

    虽然片子太过小清新逻辑有漏洞,也没有体现出这类人群的痛苦,但是题材还算新颖。

    你是男性还是女性?你是如何成为的?你真的知道吗?

    「生生理性别Sex」

    从基因的角度看,人类可以依据染色体的构成来分类生理性别。正常人类个体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最后一对即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通常用 “X”和“Y”来表现。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的核型表现为现

    虽然片子太过小清新逻辑有漏洞,也没有体现出这类人群的痛苦,但是题材还算新颖。

    你是男性还是女性?你是如何成为的?你真的知道吗?

    「生生理性别Sex」

    从基因的角度看,人类可以依据染色体的构成来分类生理性别。正常人类个体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最后一对即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通常用 “X”和“Y”来表现。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的核型表现为现为:46,XY;正常女性的性染色体的核型表现为现为:46,XX。

    但是由于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体也可能会形成异常的染色体构成,如第23对染色体只有一条或有三条:XO,XXY,XXX,XYY,请问我们如何为这一类人定义男女性别呢?

    「社会性别Gender」

    「社会性别」一词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Gayle Rubin )最早提出的,与「生理性别」是相对的,「生理性别」指的是与生俱来的雌雄生物属性,而「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成物,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雌雄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它并不一定是一个人生物性别的直接产物。

    Judith Lorber关于十种不同的性身份划分:

    异性恋女性/异性恋男性/同性恋女性/同性恋男性/双性恋女性/双性恋男性/易装女性/易装男性/变性女性/变性男性

    而实践中就会更加多样性了,美版Facebook注册关于性别这一选项已经多达56种。

    【详细】
    12771642
  • 谁谁谁
    2016/11/11 10:15:47
    深度解析《捉迷藏》,一张细密编织的网

    最近,电影《捉迷藏》正在热映中,这部电影被定义为一部惊悚悬疑的商业片。作为一个从来害怕惊悚,但是又比较喜欢悬疑的矛盾者,我大胆地一个人走进了电影院,然后又大胆地一个人走出了电影院。看完整部电影,我的观影感受总结起来也就是三句话: 惊悚的地方我惊悚了,不惊悚的地方我紧张着,而我最爱的悬疑,我想尝试着开一开脑洞自解疑。这部电影叫作《捉迷藏》,我想看看到底能藏到什么地步。要评价一部电影的前提是,作

    最近,电影《捉迷藏》正在热映中,这部电影被定义为一部惊悚悬疑的商业片。作为一个从来害怕惊悚,但是又比较喜欢悬疑的矛盾者,我大胆地一个人走进了电影院,然后又大胆地一个人走出了电影院。看完整部电影,我的观影感受总结起来也就是三句话: 惊悚的地方我惊悚了,不惊悚的地方我紧张着,而我最爱的悬疑,我想尝试着开一开脑洞自解疑。这部电影叫作《捉迷藏》,我想看看到底能藏到什么地步。要评价一部电影的前提是,作为观众首先需要看明白它在讲一个什么故事,而这个故事,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最后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样子。在看这部电影之前,除了微博上那些点映的叫好,我没有看过任何的影评,当然也没有看过韩国原版。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点开了一些公众论坛,看到了一些观后感,有人认为这部电影侮辱智商,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太多bug说不通,当然,还有很多人叫好称赞。那么,我就说说我这一种吧,我想尝试着用线索串联整部电影,再玩一次“捉迷藏”。以下将会是我脑洞大开的时候,在此声明,剧情推理部分没有任何权威性质,仅属于个人主观分析,逻辑串联,如有不妥,敬请谅解和告知。篇章一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张细密的网剧幕(一)苏红的身份 张家伟的死因璐璐的死期 变态张家辉吓人的小萍 精神病患者三个人的凶杀案张家辉作为片中男主人公的哥哥,是一个关键的线索人物,但是这个人物在电影一开场就已经被苏红杀死,而苏红为什么要杀死他?他又在整部电影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想故事也许是这样开始的。1.苏红的身份梓萌有一个跟爸爸讲电话的情节,梓萌告诉爸爸,苏红的女儿告诉她,“在她们那个地方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他们会悄悄躲进别人的房子藏起来居住,连房子的主人都不知道呢。”这简单的一段话,暗示了苏红和她女儿的身份 : 无家可归的寄居者。2.张家辉的死因苏红在杀张家辉之前,在那片地方是没有自己的房子的。但是她会偷偷地潜去别人家居住,使用别人的东西,吃喝别人的东西。苏红在那之前,去过张家辉的家,也去过璐璐的家。在张家辉的家里寄居,苏红作为一个严重的偏执精神病患者,她的主观世界中幻想出那个房子是属于她的,她强烈的主观占有欲让她深信她是房子的主人,而张家辉是一个外来人,是一个占据她的房子的人,所以她对于生命和他人痛苦的冷漠精神状态,让她想要杀了张家辉,赶走他。3.璐璐的死期璐璐一路走来都在和男朋友吵架,以至于她在电梯中气愤地卸下了手机电池,这时候头盔人进来,她才害怕地冷静下来。璐璐是第一次见到头盔人,但是当她看到头盔人在开张家辉的门时,明显地松了一口气,接着她进屋继续打电话抱怨旁边的张家辉是一个变态,并说出了开门锁的事。而这一个电话应该不是打给男朋友,而是其他朋友的。从后面剧情中男朋友的口中可以知道璐璐从和他吵完架就一直没有联系他,所以璐璐的最后一个电话并不是打给男朋友,也正是因为这样,璐璐的男友以为从那个电话后璐璐一直生他的气不理会他,但是他还是会收到璐璐刷卡的短信,这让他以为璐璐没有死,只是在生气。直到他收到璐璐分手的短信,才正式失去璐璐的消息,寻找璐璐。他告诉张家伟,璐璐是在半个月前发短信发的分手消息,还把门锁换了。所以从男友的视角看,璐璐是半个月前死的,但其实卡是苏红刷的,短信是苏红发的。因此,璐璐和张家辉同样是一个月以前死亡。4.变态张家辉璐璐说张家辉看到过她找人来开锁,这说明璐璐是见过张家辉的,并且她认为张家辉是变态的原因在于,她家里的女性用品或者衣服总是有被动过的痕迹,从她的愤怒程度来看,被动不是第一次。一个独居漂亮女孩子,住在一个脏乱区,旁边还居住着一个丑陋诡异的独身男人,再加上他之前看到她换锁的行为和自己家里的种种痕迹,她当然有理由以为张家辉是变态。因此当头盔人进入张家辉家的时候她有放松警惕,在她看来张家辉这个变态戴个头盔的事并不奇怪,还很恶心,她并没有从张家辉身上意识到威胁她生命的危险,所以她敢去大胆地拍门,想以报警吓唬张家辉。那么,到底张家辉是一个变态偷窥者吗?后面我会有所证明。5.精神病患者这时候的苏红正好杀完张家辉,当听到璐璐要报警的时候,她慌了,并说了一句话:“这里是我家,你绝对不能报警”。这句话是她精神疾病的初次展现,把别人的东西幻想成自己的,并且强行占有。而这一幕洽好和最后在占据张家伟的房子时她突然的精神转变相呼应。如果没有电影最开始的那一段偏执性精神病科普,我想其实电影从一开始,包括剧情发展中苏红幻想张家辉偷窥她,苏红强行占有萍芝的衣服,苏红和梓萌的争吵,都是铺垫她是精神疾病的线索,最后和家伟的那场戏,是对她一系列行为的原因揭示。6. 吓人的小萍接下来的一幕就是璐璐回去之后又听见了外面的敲门声,她拿着防狼棒出来看情况,这个时候看到了小萍,小萍的突然出现让璐璐吓了一跳,也让观众吓了一跳。璐璐问小萍: “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里?你家住在哪儿啊”,这说明璐璐并没在这个小地方见过小萍,小萍深夜的出现,并不是故意地吓人,而是妈妈去干活儿了,她没有地方去,所以妈妈让她待在一个地方乖乖等她回来。这就是最后苏红去抢张家伟房子把小萍独自留在小区说的话。一样地无处可去,一样地干活,一样地抢房子,只是地点和对象不一样。这里再次说明苏红和女儿无处可去的寄居者身份。至于小萍的眼睛, 这个是导演给出的答案,小萍因为长期处在有尸体的房间,眼睛细菌感染发炎,受到伤害。所以后面梓萌回家抱着娃娃不停地揉眼睛。PS:这个细节我是真的很佩服!7.三个人的凶杀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电影给了璐璐身后锁的一个特写,这是表示头盔人进入璐璐家,接下来大家都知道,头盔人杀了璐璐。抛开后面的谜底揭示,前面我们都以为这场凶杀案只有两个人,但其实电影早给出了三个人的答案,电影开场璐璐遇害的那里给了头盔人手上雨伞滴血的特写,这说明在这个开篇夜晚场景中一共有三个人,张家辉的房间里有两个人的存在,头盔人和第三人,并且第三人已经遇害。而后面真相出来之后我们也知道,这个第三人就是张家辉。剧幕(二)乞丐的寓意苏红的出场小轿车中的疯男人1. 乞丐的寓意乞丐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张家伟咖啡店门前,乞丐不停地制造脏乱,和张家伟精心擦盘子,摆放杯子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乞丐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张家伟咖啡厅的厕所门口,同样的对比,一个小心翼翼地刷马桶,一个不停地制造脏乱不堪。这两次乞丐的出现,其一的作用是凸显张家伟的洁癖强迫症, 其二的作用是为了引起张家伟对于脏乱的哥哥的回忆,对他的精神造成一定的压迫。这里的乞丐是真正的乞丐,接下来,在这种精神压迫下,张家伟开始产生臆想。张家伟的第一次臆想是乞丐在他家偷吃冰箱,这一次他把那个乞丐的样子幻想成哥哥的样子。那些满身满脸的疮是哥哥最明显的特征。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幻想,原因在于他白天接到哥哥失踪的消息,以及他曾经接到过哥哥的短信,哥哥表示自己住的房子快要拆迁,希望能够见一见他,有重要的事情和他谈谈,但是很明显,直到张家伟接到房东的电话,一直没有对哥哥的请求做出回应。所以,在他的意识中,哥哥现在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脏乱人,就像那个乞丐一样。同时,小时候的事一直对他产生心理上的折磨,他认为是自己害得哥哥无家可归,在这样心理和精神的双重压迫下,他产生了那样的幻想,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哥哥到自己家偷吃冰箱。张家伟还产生了第二次臆想,这一次的臆想,作用一是暗示张家伟以为头盔人是哥哥回来报复,作用二是对他的精神形成快要崩溃的压迫,使他不得不去面对寻找哥哥,面对心魔。2.苏红的出场张家伟在接到哥哥失踪的消息后,尝试寻找哥哥的下落。他第一次去到哥哥家门口,这里电影运用了一个镜头。这个镜头以哥哥家对面的视角呈现张家伟的背影,这个镜头所呈现的画面,是一个半掩的偷窥画面,而这就是苏红的第一次出场:在张家辉房子的对面偷窥发现了张家伟出现的苏红。从电影后面张家伟从哥哥家逃到苏红家的画面我们知道,哥哥家对面住着的就是苏红。接下来苏红的正式登场是在小轿车旁边的游戏机旁,苏红如此平常地以一个市井妇女的形象出现,是一个巧合吗?在我看来并非如此,一个城市的贫困区,出现光鲜靓丽的男人和轿车,苏红也并不傻,她在前面的偷窥后,出现在这个地方是在寻找机会接近这一家有钱人。3.小轿车中的疯男人梓萌要玩游戏机,萍芝牵着梓萌下车的时候,苏红也陪着女儿玩游戏机。当萍芝在车里找硬币,出现一个男人对着她笑,再看男人就不见了,而这时候的梓萌和苏红都不见了。再后来就是疯男人玩小轿车,梓萌大哭,苏红出手,疯男人落荒而逃。疯男人对萍芝凶狠,对苏红有着忌惮,这一点很多人奇怪。其实,我猜想这并不是苏红和疯男人的第一次对决。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疯男人在对着萍芝笑的时候,他背后有一辆深绿色面包车。而这辆车,和晚上尾随萍芝和孩子回家的面包车似乎是一样的。疯男人向对面敬礼,我想大概这个礼并不是向萍芝示意,而是向萍芝背后的苏红示意。所以萍芝在发现疯男人不见的时候,回头小萍还在,苏红却不见了。我猜想,这时候苏红大概是去驱赶车子前的疯男人去了,因为从后面疯男人玩轿车玩得不亦乐乎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车,而我猜想那辆深绿色面包车是苏红的,至于疯男人,应该不止一次占据过她的车,因此当疯男人在小轿车再次看到驱赶自己下车的凶狠苏红时,才会赶忙下车而逃。而晚上尾随孩子和妈妈回家的,就是苏红,这是她第一次知道她的新目标在哪里。至于那个疯男人,他就是一个平常的精神不正常的人,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人,打扰这样的人的快乐,他会非常愤怒,所以他才会凶狠地瞪着萍芝,表达自己的不满。剧幕(三)神秘的符号 苏红的病因苏红的家 谁的通道小萍的娃娃 真正寄生虫真假偷窥者1.神秘的符号只要认真看过电影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门上的对勾符号是苏红画的。璐璐的房子、张家辉的房子、苏红正在住的房子都有着对勾,这表示着她对于这三间房子的占据。当然,这三间房子都是占据成功,但是对于张家伟的房子,她在没有占据成功之前就打上了对勾,那么对勾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对勾不是完全表示霸占目标,因为苏红杀璐璐的目的是灭口,并不是在之前就想要霸占房子而杀了她,这个对勾也不是完全表示霸占成功,因为家伟家的房子还没成功也有对勾。这个对勾表示苏红内心的主观确信。也就是偏执精神疾病的症状之一,主观确信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定就是自己的。因此,只要当她认定那个房子是她的,无论是否成功占据,她都会打上对勾,认为那是她的家。2.苏红的家苏红请男主人公一家去到她家做客的时候,电影对她用钥匙开门的动作有一个近镜头,这个镜头让我看清楚苏红的钥匙很大一串,并且她换了好几把钥匙才开门成功。这个细节暗示苏红有很多的房子。 苏家门口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孩子的标记和一个对勾的符号,暗示她现在居住的房子也是占据的他人的房子。果然,在后面反转的剧情中她抽出相册自己和女儿的照片后呈现的一家三口的照片,也证实了照片中的一家三口才是房子真正的主人。并且,在后面躲在床下小萍问妈妈,我们又要搬家了吗,也能证明她们一直在不停地搬家,她一直在不停地占据别人的房子。3.苏红的病因开门之时,苏红问萍芝衣服很好看在哪儿卖的,进门之后,又是喷雾,又是问是否喝咖啡(家里一直备有咖啡)这表示她对于高层次生活的向往和熟悉。她的家很干净,摆放在柜台上的她和女儿的照片看着也很干净漂亮,和她呈现的形象并不相符。还有女儿标准的发音,她口中的澳洲,以及她在介绍小萍的时候刻意强调的姓式“她叫小萍,李小萍”,这或许暗示了苏红和女儿曾经被丈夫抛弃的身份,我猜想至少以前她们的生活比现在好。苏红的精神病可能是因为曾经的被抛弃伤害造成,她没有了家,所以她对于家有着强烈的执念。这从最后张家伟要烧她家,她所表现出的恐慌和疯狂维护也可以看出来。4.谁的通道张家伟一家到苏红家作客的时候,苏红说她的房子已经是那一片最敞亮的房了,并且这个房子是两间打通的,同时她在冰箱前自言自语地说“以前的房子真不是人住的”,再加上张家伟在哥哥房间发现的两把牙刷、卫生棉、女性内衣,可以推测苏红曾在张家辉的房间住过。这次的居住不是偷偷地寄居,而是正式地居住,并且从苏红打通现在的房子可以知道,苏红喜欢大房子,干净敞亮的房子,所以她将璐璐和张家辉的房子打通,由此有了那个通道。张家伟发现了哥哥房间和璐璐房间挂着的相似内衣以及哥哥衣柜中的漂亮衣服。这里我注意到张家辉房间衣柜的衣服是时尚漂亮的,类似于萍芝身上的衣服,这与苏红本身的穿着完全不同。但是我前面有分析,头盔人不介意喝璐璐的饮料,璐璐衣服上的长头发,苏红询问萍芝的衣服并在后面穿上她的衣服,这些都能证明她对于别人东西的占有欲,以及自己对美好的追求。所以,我推测,张家辉衣柜中的那些漂亮衣服是苏红同时居住在两间屋子时拿过来的璐璐的衣服。5. 真假偷窥者我前面有分析推测,璐璐认为张家辉是一个变态,是根据她东西被动过的痕迹以及内心对于一个丑陋独身男人的歧视所确信的。而我也分析了张家辉家的衣服实际上是苏红拿过来的,再加上影片中张家伟钥匙悄无声息地被偷,头盔人出现在通道处,都可以说明苏红知道通道的存在。如果是张家辉打的一个秘密通道,苏红在这里短暂地居住极少可能会发现。那么,为什么苏红总是叫嚷着有人偷窥她?也正是苏红口中张家辉的偷窥,误导了张家伟找真相的方向。张家伟第一次来到哥哥的住处,发现了女性用品,他在屋子里观察的时候发现了窗外偷窥的苏红,苏红赶紧跑回家,张家伟紧随着问苏红,知不知道他哥哥在哪里?苏红用恐惧的声音说“他在啊,他一直都在啊”"求求你,让他别再偷窥我和我女儿了”,后面当张家伟发现哥哥的尸体时耳边回想的就是苏红这句话。这充分展现了苏红的偏执精神病症状:持续幻想症和被害妄想症。她把张家辉的尸体关在自己和女儿卧室的衣柜,所以她说他一直都在,还在偷窥她们。因此,真正的偷窥者根本不存在,只是苏红幻想出来的。6. 小萍的娃娃梓萌抱着一个娃娃,小萍表现出了羡慕喜欢的样子,从后面剧情我们知道,她有很多娃娃,但是她还是喜欢梓萌的娃娃。为什么呢?小萍说过,妈妈告诉她,那些东西全部都是她的。全部都是她的,可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都不是她自己喜欢而买的。小萍尽管拥有那么多娃娃,但是她却是真的喜欢梓萌的娃娃。7.真正寄生虫苏红得知张家伟是张家辉的弟弟之后,愤怒地将他们赶出家门,并且大喊“像这样的寄生虫就活该被一辈子关起来”。乍听,以为苏红在说张家辉应该一直坐牢不被放出来,但其实是因为在苏红偏执的精神世界中一直认为张家辉的房子是她的家,她才是那个房子的主人,而真正主人张家辉就像一个寄生虫一样老是待在她的家中,她很愤怒,所以在她杀了张家辉之后,她希望把他永远关起来不再去占据她的房子,因此她将张家辉关在自己家卧室的衣柜中,看住他。剧幕(四)头盔人苏红 神秘的快递家伟的沉默 家伟的谎言强奸犯之迷1.头盔人苏红整部电影中,除了开场几分钟的头盔人的出现,头盔人的下一次出现就是在张家伟家的车库,那么,电影到底是怎么铺垫头盔人是苏红的呢?我推测也许是这样当苏红把家伟一家赶出去之后,当天晚上有一辆深绿色面包车跟踪了萍芝和孩子。前面我有分析那辆面包车是苏红的,所以我认为是苏红在跟踪她们回家,也是这时候知道了她们家的地址。我们知道,家伟当天晚上没有回家,留在了哥哥家。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是第二天家伟正在哥哥家观察的时候,发现窗外苏红的偷看,苏红快速跑回家,家伟紧随着去询问哥哥的下落,苏红哀求让张家辉别再偷窥他。接下来就是家伟回到哥哥家,在洗手间洗手听见一声响出来发现钱包钥匙和门禁卡不见了。从后面车库里的头盔人用门禁卡进楼我们知道,钥匙是头盔人偷的,但是头盔人是怎么偷的钥匙呢?苏红又为什么要去张家辉家的窗外偷看呢?我推测大概是这样苏红在窗外偷看张家辉房间是在确定张家伟的存在,但是她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发现,所以才快速逃回家。至于她叫嚷着的不要偷窥她,这里我有解释过,是她自己的幻想和被害妄想症所致。接下来张家伟回到房间在洗手间洗手,听见一声响动出来发现口袋里的东西不见了。首先,从家伟的反应来看,头盔人肯定不是从大门直接用钥匙开门而入,那么这样,家伟肯定不可能这样后知后觉。但是头盔人有钥匙,干嘛不直接从大门进入呢?因为头盔人知道屋里有人,不能从张家辉家的大门进入,这样必定会被发现。而如果苏红是头盔人,她知道屋里有人,也就当然不会从前门进入。所以,她就从璐璐家进入,从那个通道进入。从后面剧情中头盔人出现在通道处也可以知道,头盔人是知道那个通道的存在的。所以,头盔人偷钥匙是从通道进入的,逃走的时候匆忙之下造成响动。这也让家伟在接下来就发现了那个通道的存在,发现了璐璐的家,发现了璐璐家和哥哥家衣柜里衣服和相似的内衣。由此我猜想,两个房间的通道,哥哥家的女性用品,家伟被偷的钥匙,这些情节为苏红就是头盔人作了细节的铺垫。这时候的头盔人只有门禁卡,所以他在车库外等着萍芝和孩子,跟随她们一起回家,想要知道开门密码。其实整部电影中,苏红一直不知道张家伟家的密码,后面她能够把萍芝绑回家,追着梓萌从电梯进到家里,就是用的她把张家伟打晕之后从钱包内层里拿的那个三星标志小卡,那就是张家伟家的门卡钥匙。2.神秘的快递这个快递很明显是头盔人安排的。她的目的,就是想把萍芝引出家门。当头盔人看到密码被换之后,她表现出很愤怒的样子,他在车库已经知道梓萌想吃披萨,所以她安排了一个快递把萍芝引出家门,想要冒充送披萨的骗小孩子开门。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空快递,而且快递上显然写出了张家伟家的具体位置和住户姓名,这说明头盔人是认识张家伟。第一,如果这个快递是头盔人之前就安排好的,那么在电梯里他等着萍芝先按电梯门这一幕就说不过去了,因为显然他已经知道她们住几楼,不必再去故意等候并探知楼层。第二,如果这个快递是在头盔人知道她们换密码之后送的,那么当萍芝取快递的时候,接到家伟电话不要开门,这个时候家伟之所以能及时打电话是因为他的电话和门卡被偷,并在发现哥哥家的通道和存折之后,去查哥哥的消费记录的时候发现了哥哥最近的消费记录在他家附近万象城,他以为哥哥去他家报复去了,由此打电话提醒妻子。这个时候的头盔人正在门外。这里我认为有一个逻辑bug,如果头盔人是在知道密码被换之后安排的快递,她刷的哥哥的卡这个没问题,问题在于他没有这么充足的时间去万象城刷完卡后安排一个快递后还能在萍芝之前到她们家门前撞门。毕竟这萍芝刚进门没多久就接到了取快递的通知。这里我认为唯一能够解释的只有一个,头盔人是把哥哥的卡号绑定在手机上,用手机叫了一个最近的空快递送到小区。如果这个快递都不是头盔人安排的,而是个巧合,那就是太生硬的剧情推动了。3.家伟的沉默萍芝飞奔回家,顺便通知了小区安保。因此当家伟回来的时候,保安正在做调查。在监控室里,家伟对于安保人员的询问一直保持着沉默。观众认为他很傻,妻子也逼问他不顾家人的安全。实际上,从一开始,家伟就以为是哥哥回来报复自己。从遇到乞丐,知道哥哥失踪,幻想哥哥回来偷吃冰箱,再到发现哥哥家的女性用品,苏红的哀求,哥哥家的通道,哥哥仇恨自己的日记。家伟一直沉浸在小时候的那个谎言中难以自拔,在精神和心理的双重压迫下,他一直以为是哥哥恨自己,回来报复自己,他以为头盔人是哥哥,他的沉默是不想说出哥哥的存在,也是在维护哥哥。那么,家伟的谎言到底是谎言吗?4.家伟的谎言从家伟对于妻子坦白的言语中我们知道,张家辉小时候进过少管所,后来又因为强奸进了监狱,直到两年之前才被放出来。那么,那个小时候至少要倒退20年。二十多年前的中国社会,正是计划生育蓬勃施行的时期,正是中国法治的起步时期。电影虽然呈现的是戏剧故事,但是戏剧同样离不开社会背景和现实生活,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写实吧。家伟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并且还是一个男孩子。在家伟的生活环境中,他身边的男孩子应该都是独生子,而只有他是有哥哥的,这就是他问,为什么只有他有哥哥,别人都没有哥哥。可是,他的这个哥哥不仅让他异于其他小朋友,并且还有进过少管所的污点,长相丑陋,形象脏乱,性格或许也是沉默不语的。还有一点就是,他和哥哥没有太多共同成长的经历,他们之间应该并没有那么兄弟情深。家伟虽然是二胎,可是他同样有独生子女的宠爱和独宠欲,再加上这样一个哥哥,我猜想大概会让他免不了被小伙伴嘲笑。毕竟,在这个社会,对于如张家辉这样的人,没有多少人抱有绝对的恶意,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投以平等待之的善意。所以,在家伟的心里,大概是排斥这个哥哥的。由此,当警察询问家伟的时候,他有些犹豫,但是他还是说出了哥哥。我知道,大概有人想说,家伟并没有说谎,他确实看到了哥哥,他说的也是真话。是的,从影片情节来看,家伟确实看到了哥哥。但家伟之所以对于这件事如此耿耿于怀,以至于造成了一些精神疾病,大概是因为一个小孩子潜在的那一瞬间的恶意。对于警察的询问,女孩家人的找上门,妈妈的哭泣,哥哥的挣扎,就算家伟也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哥哥做的,但是他能够隐约地知道自己说出的答案的重要性。就是那一些对于哥哥潜在的排斥和不喜欢,让他在犹豫之后还是说出了哥哥。之后哥哥嘶声力竭的控诉和锒铛入狱的结果,让他的愧疚和心魔越来越深,他的洁癖的形成大概也是因为这件事,他想洗干净的何止是杯子盘子和马桶,他最想洗干净的是自己内心的罪恶感。5.强奸犯之迷哥哥到底是不是强奸犯,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观众不解的问题,大概也是张家伟不清楚的问题,同时也是误导观众猜测真正头盔人的一个问题。说说我的想法吧我说过,二十年前的中国社会,处于健全法制(法律制度建设),开启法治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的时期。对于法治社会建设初期,打击犯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整个刑事领域來说,理念重在打击犯罪。 再加上张家辉进入少管所的污点,弟弟的指控, 警察在具体的案件侦查过程中,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法治条件的不成熟,往往会带有主观色彩,抓住线索主观归罪的嫌疑。在一个法制不健全,法治建设还处于起步的社会,即使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证据一点都不充分的强奸案,但是在当时就此被定罪一点也不足为奇。这其中还有因素,再此不多说。就这一点上,这看似的回忆片段实则有它独有的深意,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确实存在的,可以说这是独属于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只有结合中国社会背景才能明白这个影片中这一段回忆的重要性,一点不会显得多余,反而为这部惊悚悬疑片增添了深意,不只是一部为惊悚而惊悚,为悬疑而悬疑的空片。上面我解释了哥哥因为强奸入狱的原因,肯定有人要继续问,那他到底有没有强奸呢。这一点我从家伟的回忆片段中看不出来那个女孩到底有没有被强奸,或者是不是被张家辉强奸。因为从家伟的视角来看,或许他也是不清楚的,所以我才推测当他发现哥哥家的女性内衣和苏红说让张家辉不要再偷窥他时,他仍然是怀疑哥哥是头盔人的,是回来报复的。不过,那个女孩到底为什么控告张家辉,我认为这个并不重要,这可以有很多理由,包括诬陷也说不定,但是电影没有必要交代清楚这个原因,这对于整个电影的剧情发展也没有实质的意义,这是这个电影故事之外的另一个问题。重要是这样的一个证据不充分的案子反映的二胎的问题,孩子的心理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不过还是说说我的答案,我认为张家辉是没有强奸的。第一,张家辉在被弟弟指控的时候,他表现出极大的挣扎和,控诉弟弟的撒谎,这是一个未成年孩子被亲人伤害和抛弃的愤怒和无助;第二,张家辉在被头盔人击打的时候正在捧着一本书,书中的照片正是家伟后面捡起的那张照片,后面大概就是写着“爸爸妈妈弟弟,我们是幸福的一家。”这说明他是很爱这个家庭的,但是在他的日记中,他表达出对于弟弟强烈的恨意,这种心理情绪的反差,或许真的就是被亲人冤枉伤害和抛弃之后产生的,所以我认为张家辉是真的被冤枉的。剧幕(五)张家伟的战斗力真假头盔人璐璐男朋友1.张家伟的战斗力在看电影的时候,我有听到一种质疑说 : 张家伟这样一个年轻男人,居然还打不过一个中年妇女,这是不是有点搞笑?搞笑吗?我想未必。我前面很多地方都分析过,从张家伟知道哥哥失踪,第一次去到哥哥家里发现那些女性用品,苏红口中的偷窥,手机门卡的遗失,打通的门,日记中的仇恨,跟踪妻子的头盔人,再到后面律师口中的争遗产,都一步一步加深他对头盔人的怀疑,他一直怀疑头盔人是哥哥。当萍芝再一次在监控中发现头盔人的时候,张家伟也正发现了自己楼里的那些符号,以及302标记的一个男人。我想大概他以为哥哥已经藏进了他们家小区,所以他拼命地去追头盔人,拼命地去扒人家的头盔,迫切地想要知道头盔人是谁。这里是张家伟的第一次战斗,和假的头盔人,张家伟完胜一个男人,但是注意一点,这个男人只想逃,并不想打架。霍建华在这一场打戏中,这个表情做得尤为使我印象深刻,那种激烈地急迫地想要知道答案的情绪和后面他知道头盔人不是哥哥之后情绪的消沉低落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时候的家伟,还深陷在哥哥事件的精神压力之下。所以回到家的当天晚上他就做了头盔人哥哥回来杀他,代替他的位置睡在妻子旁边的噩梦。这是压迫他精神以以至于快要崩溃的一个梦,让他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心魔,正式地去寻找哥哥。张家伟的第二次战斗是刚回到棚户区就出来找他打架的璐璐的男朋友,这场打戏同样是胡乱的打法,但是张家伟傻吗?他不傻,他至少知道打不过就跑,一占据主动权就扑上去主动的一拳又一拳。这一次,张家伟完胜一个年轻男人。但是注意,他知道这个男人的恶意攻击,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还知道主动出击。张家伟的第三次战斗很快就来了,就是出现在通道的头盔人。第三次家伟之所以能够被头盔人打得如此惨,还是在于他怀疑头盔人是哥哥,他特别想知道到底头盔人是谁,所以一个劲地送上去挨打,又下不去狠手,不想伤害哥哥。 一个想要置另一个于死地,棍子不够,刀子來凑;另一个还是执着地想要扒下头盔,不抛弃不放弃不出击。所以,至少我很能理解他最后被打得遍体凌伤,快被杀死的时候才腿瘸地逃入了狼窝。况且,这还是一个一直在战斗中成长的女精神病患者。以至于后面他一直腿瘸地打不过,我也感觉理所当然。2.真假头盔人当家伟知道是假头盔人以后回到家里,发现家门没锁,还有被喝过的易拉罐,再加上他去抓头盔人之前发现的那些楼里的标记,我想真的头盔人来过。他來观察了她的这个新家,内心满意,从心理上认定了这是她的家,所以作上了对勾的记号。也是因为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她回到棚户区就想直接杀了张家伟。至于楼里其他的符号,我想大概是一个用来误导张家伟的线索,因为我实在想不出苏红会在盯上张家伟一家后还跟踪其他人的理由。不过我认为这个线索有点尴尬,就为了让张家伟怀疑哥哥和阻止他回家?这样好像也不是苏红会做的事,比较像推动剧情发展而做的,有点逻辑bug至于那个小区的假头盔人,有一个细节也可以知道他是假的。每一次真头盔人的出现,都会拿着一把伞,那是她的武器。但是小区里的这个头盔人是没有带伞的,所以这个细节也暗示出他是假头盔人。3.璐璐男朋友璐璐的男朋友除了正式出场,电影在之前一共给过他两个镜头,一个是在家伟一家第一次去到棚户区,苏红救孩子,给过一个坐在车里男人的镜头。第二次是抓假头盔人那里,给过璐璐男友一个镜头,并且是仇视的眼神。璐璐男友说,他每次來都发现家伟在,所以他怀疑家伟是璐璐的新男人,由此看来,他一直盯着的目标是家伟。所以即使在苏红救孩子那里给过他一个特写镜头,我也并不怀疑是他在当天跟踪了母女俩回家,因为他没有理由这样做。这一次的镜头大概是说明他从家伟到这里就一直盯着家伟,所以后面他出现在小区门口,大概也是跟踪张家伟回去的,后面他的出现才会更加顺理成章。剧幕(五):照片后的真相 钱包里的钥匙衣柜里的尸体 发音的娃娃这一场反转之戏,我不用再多作解释了,有人在意料之中,有人在意料之外,以上的那些真相,我都有在前面分析过。但是我想说的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没有故弄玄虚的开始,也没有突如其来的真相。电影从一开始的几分钟的场景,其实已经埋下了很多的细节线索。这些细节线索不仅为最后揭示头盔人是苏红作了铺垫,同时也与整个电影剧情中众多其他细节相联系,共同织成一张细密的网。看过电影的观众都能看懂这个故事,但是如果细想,又总感觉哪里不对,说不清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生的。我想原因大概就在于,电影直接给了我们答案,但是它也在和我们捉迷藏。就像我们小时候念书,别人给我们的答案我们都能接受,感觉还挺简单,但是要自己來解答的时候,又得费另一翻心思。对于我来说,我愿意费这翻心思去织这张网,不管是不是脑洞大开或者胡思乱想,我就当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了。篇章二 你以为的那些bug , 也许并不是bug影片反转之后,我们都知道了大boss是苏红,所以这里也就不存在什么悬疑了,对于接下来的剧情,观众也大概都能猜测到她要去抢房子了。所以,这个时候对于观众来说,没有了对于惊悚的提心吊胆,悬疑的不解之谜,内心放松了不少,因此后面孩子和妈妈的一系列行为,会从戏剧效果上给观众呈现出很弱智很让人着急的感受,毕竟我们都知道了危险的逼近,预估了剧情的发展,所以看到她们的行为是真真儿地恨铁不成钢。但是,我认为在反转之后,这部电影没有了惊悚,但有着随着剧情发展的急迫的紧张感。紧张完之后,你得到了什么,这大概需要观众自己去思考。有人说,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集体智商不在线,特别是孩子和妈妈;还有人说,这部电影黑了中国警察;当然还有人说,后半部分为了推动剧情发展,侮辱了广大观众的智商。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一部安全教育片。我也是广大观众之一,至少在我这里,这部电影并没有侮辱了我的智商,倒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从别人的全世界路过,回头看看自己犯过的错,未必全然没有收获。(一)从别人的全世界路过,想想自己犯过的错电影中的妈妈,被很多人诟病智商下线,没有安全意识,一次又一次把孩子一个人放着。那么,我们來看看她都是放在哪里的。第一次,她把孩子放在离车不远的游戏机旁,自己去车里找东西;第二次,她把孩子放在家里,自己去取快递;第三次,她把孩子放在小区游乐场,自己暂时离开;第四次,她把孩子放在车里,锁上车门自己去取钥匙。她这四次放下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安全领域 : 在自己的注意力范围内,在自己的家里,在自己家小区热闹的游乐场,在自己的车里。作为一个平常人,抛开我们已知的危险来说,这些应该都是我们认定的或者潜意识的安全领域。如果你是一个妈妈或者带过孩子的人,你或许可以尝试着回忆一下,你曾经有没有过一种体验,叫孩子乖乖等一下别乱跑,然后这个时候,你去了哪里?在我看来,影片中孩子的妈妈,并不是完全没有安全意识,她知道飞奔回家的时候顺便叫保安,她知道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停车暗中观察,她也知道悄悄按电梯报警,并且从梓萌给她打电话能不能开门,以及她下车顺便锁上车门都能看出,她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只是,她也有诸多的潜意识和坏习惯。潜意识中认为的安全其实并不一定安全。这部电影有一个“家”的概念,它用打破家的安全的方式讲出一个让人细思急恐的故事,也用打破潜意识安全领域的方式,告诉我们不要太自以为是。我不是一个妈妈,但是我作为一个孩子的时候经历过类似的危险,有时候,有些事情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意识和习惯的问题。越是自以为是,越是不受控制。最近这部电影有一个话题叫做“想想自己做过的蠢事”,不想不知道,一想自己真的挺蠢的。有句话说,针不扎在自己身上,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疼。但是不是我们真的都需要像影片中的妈妈一样被多扎几针才能感觉到疼呢?从别人的全世界路过,想想自己犯过的错,希望我们都能改过。(二)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还是一个安全的教育影片中的小女孩梓萌 ,映射出的是很多中国家庭独生子女身上的特点:拥有优越安全的家庭环境,有独宠自己的爸爸妈妈,可爱的外表,自我的内心。这样的孩子,他们一直生活在安全的温室里,被呵护着成长。但是,如果当自我又无知的孩子,在被打破的安全环境中,遇到未知的危险的时候,他们又该怎么办呢?梓萌是一个自我大胆的孩子,也是一个对危险后知后觉的孩子。她有自己的脾气和逆反心理,从她不要小弟弟,嫌弃小萍,吵着要吃披萨,玩游戏,闹脾气,可以看出她很自我。这样的孩子,有人一旦满足她的要求,也容易被诱惑着跟着走;她敢和陌生人走,也敢跟陌生人大吼大叫,可以看出她对危险的后知后觉。不过,她知道当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要打电话询问妈妈能不能开门,意识到苏红的危险之后赶紧跑和躲起来,又可以看出她对于危险的应变能力。从影片开始的一家人捉迷藏,可以看出他们一家可能经常玩这个游戏。从妈妈告诉梓萌密码只能记在心里不能说出来,大概也能想到她告诉过梓萌一个人在家不能随便开门。两次梓萌独自面对危险,都是这些平常熟悉的行为和叮嘱救了她。那么,问题来了,父母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重要,还是给他们一个安全的教育更重要?梓萌对于危险的后知后觉,在于她一直处在被保护得很好的环境中,而她对于危险的应对能力,来源于父母平时有意无意的教育。影片打破家这个最安全的地方,这个来源于真实事件的改变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地方是绝对安全的。那么我想安全环境是必要的,安全教育应该是更有必要的。因为你不知道,危险什么时候会來,而父母是不是总在,孩子需要有独自应对危险的基本能力。有一个妈妈跟我说,她看完了这部电影,好好反省了自己。她认为她或许应该转变一下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后半部分有被诟病也有被赞赏的原因,如果你只是想要更惊悚悬疑,那也许是不够的,是挺bug的;但如果你从中得到了你想得到的另一些东西,那它就是有价值的。(三)那些戏剧给过我们的美好,请不要随便奉为现实的写照,并且深信不疑。我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把这句话放进影视作品中,应该就是: 戏剧来源于生活,又创造生活。所以,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常会有不早不晚的不期而遇,会有恰如其分的心有灵犀,还有九死一生的峰回路转。这些都是在弥补我们对现实的无奈和惋惜。可是在《捉迷藏》这部电影里,没有及时赶到的安保人员,也没有破门而入的英勇警察。这让很多人无力吐槽,但是我真的很想说 : 那些戏剧给过我们的美好,请不要随便奉为现实的写照,并且深信不疑。1. 不是所有警察,都能破门而入影片中张家伟知道真相后,一逃脱就报警自己家有杀人案,这个时候正是萍芝带着孩子准备走,又在电梯遇到了苏红的那一段时间。当苏红把萍芝绑回家换好衣服准备去找梓萌的时候,警察敲门了。这是接到报案的警察赶到犯罪现场,苏红听到警察来了很恐慌,观众看到警察来了很庆幸,可是在警察敲门没有应答以后,请示完上级就走了。我想大概这个时候很多人心里有万匹草泥马奔腾呼啸而过,可是那又怎么样,人家是按照正常程序办案侦查。警察接到报案到达犯罪现场,这个时候他们并不能确定屋内的具体情况。屋内没有任何的响动声和应答声,他们也并不知道现在是已经发生了凶案,还是正在发生凶案。他们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闯进门,否则一旦有什么意外的后果发生,轻则警察承担责任,重则会发生难以弥补的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侦查人员,他们需要请示上级的安排,所以接下来他们就去调取监控了。而苏红也在这个时候去车库找梓萌了。电影有一个镜头是苏红在车库回头对着监控笑了一下,这说明车库有监控,按理说警察是会发现苏红和梓萌的争执的。但是电影同时有一个细节是,警察对安保人员说他们要调取一个小时以前的监控录像。因为从警察局接到报案的时间来看,凶杀案应该是在一个小时之前就已经开始,所以他们要知道具体的情况,就必须调取之前的录像。那么当他们在看之前的录像的这一段时期,就正是苏红和梓萌在车库的这一段时期,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车库正在发生的危险。直到他们看到苏红和萍芝在电梯里的那场打斗的时候才呼叫指挥中心再次返回现场。而这时候他们也听到了屋内苏红和家伟的打斗声,一直在外面敲门撞门。可能很多观众的注意力都在屋内俩人身上,但其实外面一直在撞门。至于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听到后面一位观众骂物管傻,不知道开门啊。我真的挺想告问她,那是密码和指纹锁门,你是住户,你会没事儿把自己的密码告诉物管,钥匙交给物管吗?所以,至少在我看来,从办案的程序上来说,警察并没有什么过错。如果实在有挑错的,大概不应该全部走了,应该有人留守犯罪现场。不仅如此,我认为在这一点上,影片中两个时期警察办案的对比,反而凸显了我们社会法治发展的进步,法治程度的提高。2. 别把设施当摆设,别把责任全忘却这部电影中的安保问题,大概是最让观众痛心疾首的问题。最高档的小区,最先进完备的安全设施,24小时的监控,随时巡视的安保人员,都没有发现这些危险的存在,可以让头盔人一次又一次潜入,这简直让人忍无可忍。对于这一点我并不想多说什么,因为我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安保。不过我有看到一个安保工作人员的博文,他说它和同事看完电影之后,深知他们对于小区的安保工作需要予以重视,继续加强和改善。所以,我只想说,这部电影也许有设置这些情节辅助剧情发展的作用,但是它也是在写实我们的生活,尽管有些让人无法忍受,但它也是确实存在的现实。如果你是安保人员,别把设施当摆设,别把责任全忘却。篇章三 精神疾病,你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如果没有电影片头对于偏执性精神疾病的强行科普,我想这部电影的暗线就是苏红的偏执性精神疾病。作为普通的观众,我想大概没有被科普,除了能看出男主人公的洁癖和臆症,即使看到了电影反转部分,也不一定能看出来苏红的偏执性精神疾病。而电影最后苏红和家伟的那场打戏,苏红情绪的忽然反转,就是在揭示她的精神疾病以及她的所有行为原因。即使是家伟,也是在这个时候知道这个女人是精神病患者,而以将心比心的做法,想要保护自己的一家。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都是精神病患者,一个因为小时候的心理罪恶感得不到救赎而造成精神压迫,一个因为早年的被抛弃和伤害而偏执极端。这并不是戏剧,这是真实存在的群体,和真实的别人的人生。但即使别人的人生,也可能会影响到你的人生。就像电影中的苏红,她一个人的精神疾病,造成的是更多人人生的伤害和悲剧,包括她的女儿,也是被伤害的人之一。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起一个曾经遇到的人。当时对于她的行为不以为然,还和朋友一起吐槽过她神经病,但是现在想来,细思极恐的感觉,大概我曾经也遇到过一个苏红,只是我比较幸运。不过这确实是不可忽视其存在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无论是如张家伟那样的无攻击性的精神病患者,还是如苏红这样的会危害到他人的精神病患者,都反映出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理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人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今,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自杀他杀,连续报道的强奸碎尸等犯罪事件,并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有现实的需要杀人报仇的理由,有时候,心理的压迫,才是罪无可赦的原因。所以,不要吝啬你的善意,就是最好的惜福和保护。篇章四 没有完美的表演,只有主观的评价评价一部电影,免不了要说说演员的表演。这是架构出一部完整电影的血肉部分,哪怕作为一个业余观众,我也想简单的地來说说我的感受。这里我并不评价演技的优良,这是一个专业人士才能点评的问题,我自认没有这些知识就没有这种专业话语权。所以在此我只想说一说我心中的几位演员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总结起来也是一句话: 霍建华的眼神和打戏,秦海璐的表情和肢体,万茜的自然和无痕迹,小孩的时不时惊喜。我想评价一个演员的表演,首先要清楚的是他所饰演的角色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中肯地评价演员在这个角色上的表演价值。1.霍建华的眼神和打戏霍建华饰演的张家伟是一个背负着小时候罪恶感成长的都市精英。他有自己的事业,有美好的家庭,有优渥的物质生活,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一颗备受煎熬的心和越来越严重的精神压迫。我认为霍建华在饰演张家伟这个角色的时候主要是以一种克制的收的表演方式,用很多很细微的东西去一点一点展示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譬如对于洁癖和强迫症的表现,小心翼翼地擦盘子和刷马桶,小心翼翼地转动杯子和瓶子。这些很细微的动作在导演特写镜头的展示下,就显得特别的凸出,简单又明确地表现出了张家伟的洁癖和强迫症。不过,最能表现他的这种克制的表演方式的还是他的眼神。下面说说我比较深刻的几个眼神第一次看见乞丐时若有所思地一瞥,这说明乞丐引起了他的心事。看到女儿吃东西满口胡塞时的目滞和轻闭,说明他内心的恶心和强忍。看见妻子没关门时的询问,眼神尽显无语加责备。刷手死盯镜子,再加上手上越来越快的动作,说明内心临近崩溃的极度自我压制。打完床铺之后的泪眼,是对精神近乎崩溃的无助和屈服。看孩子和妻子入睡,是精神放松准备面对现实的释然。后面还有各种恐惧和被打时的眼神表现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最深刻的必须说一说,就是最后哀求苏红的眼神,有哀求,有希冀,有同情,有感怀,很复杂的一个眼神,但是很真实的一个眼神。霍建华的眼神传递情感是一大亮点,这也是由于张家伟这个人物本身的性格就不宜有太多表情,所以眼神很重要。但其实我认为,华哥或许可以在以后的类似不宜过多表情的角色上,运用微表情配合眼神的表演,这样也许会更出彩。比如张家伟看到孩子吃东西的那里,我就看出了一些微表情的展示,以及问妻子关门没有,也有微表情配合眼神。微表情在心理学上来说,本身也是特别能展示情绪的一种方式,并且从某些方面来说,微表情比起大开大合的表情展示的情绪更精准和真实。再说霍建华的打戏。在影片中,霍建华一共有四场打戏。第一场和假头盔人,第二场是和璐璐男朋友,第三场是和真头盔人,第四场是和苏红的终极对决。这四场打戏,都是以一种比较混乱的方式呈现的,霍建华先生在采访中也说过,用这样的打的方式,是电影追求的一种写实的风格。同样的混乱的打法,看似相似,实则不一。前面我分析张家伟的战斗力的时候已经分析过霍建华的前三场打戏,仔细观察,他这三场打戏都呈现除了张家伟这个人物在与不同人打的时候心理的情绪。和假头盔人打是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和璐璐男友打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真头盔人打有不顾安危而寻求答案的架势,而最后一场和苏红的打戏,更多的是受伤的疲累和抵死挣扎。这四场打戏,我认为是出彩的,一部100多分钟电影一个主角有如此多的打戏,还能以类似的方式打出不同的情绪,我认为还是呈现得不错。2.秦海璐的表情和肢体秦海璐所饰演的苏红是一个偏执性精神病患者,但是这个精神病患者她又不是一个神经病,她是介于正常人和神经病患者之间的一类人,简单来说,就是要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间自由转换。并且,这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看似无害,但让人细思极恐的女人。这样复杂的心理,表现起来是挺有难度的。好在,秦海璐一出场,就让我有一种有问题的感觉。然后我就一直带着对她的好奇心观望她的行为,对于她是一个精神病,我一点也不感觉违和。前期的中年妇女苏红,让我最深刻的是秦海璐的肢体表演,也可以称做为肢体语言。苏红赶小轿车的疯男人下车的时候,强悍之下身体瑟瑟发抖,这表现出她内心不可抑制的愤怒和恐惧。这是一场令人深刻的表演,你会以为她是一个勇敢助人的女人,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精神病患者面对攻击的本能反应,极度愤怒又不可抑制的自我被害恐惧。苏红请家伟一家到家做客,慌里慌张的进门动作,随手拿起的喷雾乱喷,忙东忙西的热情招待,这又表现了一个寻常家庭妇女的好客。让人放下防备之心。听到梓萌嫌弃的话语之后的缓慢切水果的动作,慢悠悠地端咖啡的动作,是她内心热情的熄灭,逐渐地冷漠。这反映了这个人物内心的极度敏感。知道家伟身份时候的态度极速转变,急迫地赶走,又表现出她强烈的愤恨。一个普通女人,短时间内多种情绪的转换自如,没有刻意的掩饰和压制,也不需要逢场作戏的客套。秦海璐的表演,让我看出这个普通女人的不寻常,这也正是达到了影片的效果,制造这个人物的悬念,铺垫反转的线索。后期的苏红,是已经揭开身份的苏红,是登堂入室的苏红。这个时候,秦海璐让我尤为深刻的就是她的表情了。刷卡不成功那若有所思的一楞,表明她已心有打算。看似在看售货员,实则在想着卡号一定要让你说出来。进电梯时遇见萍芝时那嫣然一笑,是对于猎物的不屑一顾,他人痛苦的极端漠视。打人时的表情狰狞,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不计后果,无所顾虑。穿上新衣服的高兴,展现的是内心的自我满足。遇上警察的慌乱不知所措,展现的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无助和害怕。与小梓萌的大喊大叫以及占据房子的理直气壮的表情,展现的是她内心的执念。最后,拼死护家的疯狂,是她内心对于家的极度渴望。一个偏执精神病的情绪需要在电影剧情中快速转换,并且还要转换得自然,同时将其连贯起来体现这个精神病人物的复杂内心,不能用力过猛演成神经病,也不能用力太弱人物不丰满,这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度。秦海璐的表演在这个度还是把握得挺好的。但是我认为就两个阶段来说,各自阶段的情绪转换都很流畅。但前期的苏红和后期的苏红一比较就有些过渡生硬,太大的反差,让人不止感觉这是一个精神病,这还是一个伪装者。不过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苏红性格的一部分,如果是,我只能说她未免也太聪明了一点。3.万茜的自然无痕迹万茜所饰演的这个妈妈的角色,本身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个人的性格突出部分,主要就是一个妻子和妈妈的身份。万茜的表演让我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就是抓不住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点,但是整体呈现的人物角色很自然。妻子有妻子的依赖和娇嗔,一句一句老公叫得一点也不造作,很自然;妈妈有妈妈的脾气和日常,和小孩子的大量戏份也自然无痕迹。总的来说,没有惊喜,贵在自然。4.小孩的时不时惊喜影片中两个小演员的表现,小萍给我的感受是自带阴郁,沉默的时候居多,但沉默得让人有些担心。一个孩子饰演这样阴郁的另一个孩子,小演员的心理建设应该不错。梓萌就是一个熊孩子,这个角色很有发挥,前期的乖萌和别扭,后期遇到危险时的慌乱和自救,表演层次很分明。特别是坐在汽车上妈妈不让玩娃娃后的那个无所谓的表情,以及后面逃跑电梯那儿的急迫,算是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这让我看到我们祖国的花朵,也不是全然没有演技,只靠本能演戏。春夏和董子健,总结起来,惊鸿一瞥,都在眼神。以上,就是我对整个《捉迷藏》这部电影的解读,很长很心累的解读,但是我感到很满足。这部电影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虽然是翻拍自韩国,但是同样的故事,刘杰导演确是做到了本土化,将这个故事以写实的拍摄方式深扎于中国的现实之中。这个真实事件是每一个国家都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不是属于韩国的,也不是属于中国的。但是当把一个放之四海皆可能的事件拍摄成为电影作品,就必须反映它所立足于的那个社会的现实,就这一点而言,《捉迷藏》当之无愧为国产良心惊悚片。至于那些被诟病的地方,每个观众都自有一翻见解。也许对于惊悚要求比较高的观众,这部电影是不太能满足高能的刺激惊悚感官的,毕竟我很胆小,我也感觉没有特别吓人,就是全程紧张到搓手而已;对于悬疑爱好的观众,这是一个用细节串联的简单故事,给出答案的电影,也许暗藏更多的答案;当然,我认为这部电影完全还可以看作一部社会写实的电影来看,其中深意,需要你自己去领会。不过,那种类似于我身边的一位看完整部电影吐槽很弱智,还来问门上的对勾符号是什么意思的朋友,我选择保持沉默。再次声明,本文纯属个人主观推测和解读,不具有任何代表性,如有不妥,敬请谅解和告知。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和转载。

    【详细】
    816619133
  • 布丁扯柺
    2022/6/28 0:06:55
    现在的我,就算不知道怎么办,也不会害怕了

    看《何加加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想和朋友讨论。想来想去介绍说“路桥川导演的”,可是我的朋友里知道路桥川的,怕是只有一个。那么还是介绍为“一部有治愈到我的剧”吧。像一出白日梦,拥有梦境特有的想一出是一出的美妙自由感。

    看《何加加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想和朋友讨论。想来想去介绍说“路桥川导演的”,可是我的朋友里知道路桥川的,怕是只有一个。那么还是介绍为“一部有治愈到我的剧”吧。像一出白日梦,拥有梦境特有的想一出是一出的美妙自由感。

    14481293
  • 红杏出墙的桃花
    2021/4/1 1:59:56
    超出预期,看了第一集观感

    电视剧选择在晚上十点半更新,还一下子出了八集,感觉对想早睡的人尤其不友好。

    本来打算白天再说,先看另一个视频,但那个没更,于是十一点左右看了一集。

    昨天白天的预告正常水平,让人觉得就是一部及格的古装国产。在看了一集后,我的评价是大大超出预期。

    比我想象的行。

    【1】

    开头是女主(长歌)纵马被追杀,连人带马坠落山涯的情景。

    <

    电视剧选择在晚上十点半更新,还一下子出了八集,感觉对想早睡的人尤其不友好。

    本来打算白天再说,先看另一个视频,但那个没更,于是十一点左右看了一集。

    昨天白天的预告正常水平,让人觉得就是一部及格的古装国产。在看了一集后,我的评价是大大超出预期。

    比我想象的行。

    【1】

    开头是女主(长歌)纵马被追杀,连人带马坠落山涯的情景。

    说实话,在一开始猜到剧版会从玄武门之变前开始拍时,我觉得差不多就是顺叙了。但漫画里长歌这点逃亡又是一个很高光的时刻,放顺叙里真的有点埋没了。

    但是,剧版一开始就选择把这段放在了第一集第一段,这点让我惊喜。剧版不仅拍了还放在了开头,算是一个楔子吧。

    (这段感兴趣的建议直接去看视频片段。)

    漫画形式也挺新颖别致,画风不错,而且有从楔子到正片叙事的缓冲作用。

    (放两张照片)

    13357581
  • floyd999999
    2017/10/6 8:08:08
    影评,妄想学生会 剧场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史上最无节操学生会再次回归,继TV版,OVA,OAD后,《妄想学生会》系列终于推出了时长1小时的剧场版,干货丰满,段子连篇,笑料充足! 剧场版动漫《劇場版 生徒会役員共》(b站在线看) 作品类型:搞笑动漫 影片监督:金泽洪充 故事概述:樱才学园学生会的搞笑日常 上映日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史上最无节操学生会再次回归,继TV版,OVA,OAD后,《妄想学生会》系列终于推出了时长1小时的剧场版,干货丰满,段子连篇,笑料充足! 剧场版动漫《劇場版 生徒会役員共》(b站在线看) 作品类型:搞笑动漫 影片监督:金泽洪充 故事概述:樱才学园学生会的搞笑日常 上映日期:2...  (展开)
    【详细】
    8849261
  • .
    2020/12/4 16:34:12
    为什么霸道总裁“死”也不放过这个村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Why me? (为什么这会发生在我头上) 片中的受害者塞西莉亚,痛苦地追问自己,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 为什么这个要啥有啥的霸道总裁艾德里安,“死”也不放过我这个村姑(suburban girl)? 塞西莉亚把艾德里安称为反社会的自恋狂(narcissist-sociop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Why me? (为什么这会发生在我头上) 片中的受害者塞西莉亚,痛苦地追问自己,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 为什么这个要啥有啥的霸道总裁艾德里安,“死”也不放过我这个村姑(suburban girl)? 塞西莉亚把艾德里安称为反社会的自恋狂(narcissist-sociopath),但这两个词不足以解释...  (展开)
    【详细】
    13031275
  • smile
    2020/4/3 10:05:28
    看看

    最近好莱坞大片可谓是一部接着一部,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应接不暇。而今天小编来跟大家聊聊的是一部冷门电影,而这部并没有多人关注的电影已经拍摄续集了。这部电影就是《回火》,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这部电影,毕竟在没有多少商业广告轰炸的年代,像这样的电影只能靠品质来口口相传。这部电影是一部系列片,第一部拍摄于1992年由霍华德执导。可能大家看到这里就会有一个疑问,这个导演是谁啊?毫无名气可言,其实事实

    最近好莱坞大片可谓是一部接着一部,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应接不暇。而今天小编来跟大家聊聊的是一部冷门电影,而这部并没有多人关注的电影已经拍摄续集了。这部电影就是《回火》,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这部电影,毕竟在没有多少商业广告轰炸的年代,像这样的电影只能靠品质来口口相传。这部电影是一部系列片,第一部拍摄于1992年由霍华德执导。可能大家看到这里就会有一个疑问,这个导演是谁啊?毫无名气可言,其实事实也真如大家所说的这部电影的投入并不算大,所以没多余的预算去请一流的导演。但虽然是这样该部电影的品质并不算差,在64届奥斯卡电影奖上还拿到了三个最佳的提名,相信这个也是对于导演及幕后团队付出的一种肯定。

    【详细】
    12466305
  • 橘猫爱吃鱼
    2018/1/20 21:05:49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我们没有做“我”的权力。这不仅仅是奉献,在特殊情况下,还意味着为了子女的成功放弃父母本人的判断力、生活方式和道德原则。父母身份伦理的核心是一种彻底的功利主义,不给个人道德的纠结留出空间。一贯光明磊落的虎妈,为了让孩子进重点小学,一度陷入狂热状态,不仅姿态可以低到土里,各种奇谋巧计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在“一切为了孩子”面前没有更高的原则,这件事本身有其神圣性,它是以激情的方式运作的。<

    为了孩子,我们没有做“我”的权力。这不仅仅是奉献,在特殊情况下,还意味着为了子女的成功放弃父母本人的判断力、生活方式和道德原则。父母身份伦理的核心是一种彻底的功利主义,不给个人道德的纠结留出空间。一贯光明磊落的虎妈,为了让孩子进重点小学,一度陷入狂热状态,不仅姿态可以低到土里,各种奇谋巧计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在“一切为了孩子”面前没有更高的原则,这件事本身有其神圣性,它是以激情的方式运作的。

    【详细】
    908920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