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32315
  • 拓界
    2012/5/9 14:53:59
    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是感情
    作为一个七零后,最近才在朋友的推荐下,第一次看了此剧。(全国热播的时候,我们还在学校里泡图书馆,没有电视看)
    虽然,前十年的历史有经历无印象,但在后来的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了,而后十年却是真正切切地经历了。
    弹指一挥间的20年,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恍如隔世。

    谁曾想,一个时代的人会因为身份的变化而命运起落,
    谁曾想,读书在N多年的时间里,成为改变个人命运的寄托,<
    作为一个七零后,最近才在朋友的推荐下,第一次看了此剧。(全国热播的时候,我们还在学校里泡图书馆,没有电视看)
    虽然,前十年的历史有经历无印象,但在后来的生活中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了,而后十年却是真正切切地经历了。
    弹指一挥间的20年,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恍如隔世。

    谁曾想,一个时代的人会因为身份的变化而命运起落,
    谁曾想,读书在N多年的时间里,成为改变个人命运的寄托,
    谁曾想,从物质的贫乏到物质的极大丰富,从对电视手表的艳羡,到汽车走入家庭,片子中,陈焕妈妈多次在面对新生事物时的态度,(要这个东西干啥…… 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反映)大概只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才有如此大胆的想像,但当时的我们,都拿这个当故事来说,没人信。
    倒回20年,谁都不会相信!

    导演以一年一集的方式(编年史的方式)展开剧情,现在来看比较平常了,不知道在当时是不是算创新。但至少很用心。 当年的重大生活事件或变化(如蛤蟆镜、录像厅、霍元甲等),其实每集当中,导演还都以各种方式呈现一两首当年的流行歌曲、一两部当年的流行电影(陈焕父是个很好的载体)。既是记录,又是回忆,还有暗喻。

    看了上面多篇评论,似乎更多地着眼在陈焕与林平平的情感中,其实个人觉得,此剧演员很多都演得精彩,令人喜欢。

    喜欢之一:陈焕妈。一个地道的老北京妇女,朴实的、生活化的话语或令人捧腹,或直击要害,又非常得真实。象前面说的,每每大海给家里整了个新玩意儿,她的评论总让人觉得落伍,但当年,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最搞笑的是那句:还是我女婿说的对,这是股市,不是银行。

    喜欢之二:大海。或许演得就是刘威成长的经历,反正看他演大海这个角色是相当地顺手,那种轻松与自然,应该既有表演功力的反映,也有对生活真实地了解所致。而且,前期(在工厂到练摊)的表演较后期(当老板、炒股)要好,当然,后期的戏份也少了一些。
    喜欢之三:陈焕爸。 片中多次出现他在放映口的特写,如同油画,耐人寻味。小小的放映室,从生活到电影,一样地感悟朴素的生活真理。真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其实,片子中的情感有好几条线索,呈现的也是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在面对命运、感情时的抉择。
    大概数一下:陈焕、林平平一对,大海与陈青一对,林平平哥哥与群英一对,亮子与小欧半对。2对分手,一对没成,剩下的一对,先是瞧不起,后来是提心吊胆,折腾十余年,苦尽甘来,最后总算过上了好日子。背后,有时代的影响,也有性格的使然。

    令很多人动容的,或许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变化得令人目眩的时代里,那些不变的东西。对爱的执着、坚守。变,很容易;不变,有被动,有主动。主动的“不变”,才需要一份定力。
    记得前些年,“提速、提速、再提速”是见诸报端的热词,到今天高速铁路、飞机出行、汽车进家庭已在生活中普及。在速度中,我们已经看不清生活的本来,只有与速度俱进的欲望,欲望似乎也被提速了。第七集8分40秒左右,陈父就有一句话:心呐,静不下来了。(为了找林平平哥哥的名字,随机地放了一集,刚好听到这句)


    于是,有人开始提倡“慢生活”,慢一点,更健康。(好象广告语啊)

    我们终于要从暴发户阶段迈向大众小资的阶段了。


    PS1: 终于找到了,林平平哥哥叫林一达。
    PS2:片头歌曲有点象渴望的旋律(或者那个时期的电视剧主题曲),不知道作曲的是不是一个人。
    PS3:刚刚在网上看到一句短评:“林一达和陈焕相比较,也许我还是挺不切实际的一个人,因为我更欣赏陈焕,然而如果要我居住在他的陋室,我怕是吃不消的,所以我在深刻地反省自己,提醒自己珍惜自己的拥有。”这是大实话,问一问喜欢陈焕的人,如果与他在那样的斗室里,那样的学生床住上五年、十年,现在有几个愿意的?
    PS4:猜想:如果再来个续集,99-09年,这十年又将如何写呢?
    【详细】
    54211656
  • 风宗乡
    2017/10/27 16:37:37
    究竟是他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一部好莱坞电影,还是好莱坞人把他的人生拍成了一部好莱坞电影?
    他被认为是好莱坞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他电影一向都是“大”的,大投资、大制作、大银幕。1975年完成的《大白鲨》,不仅给了他通向未来的门票,也开启了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时代”。
    《大白鲨》《第三类接触》《E.T》《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这些风格多异的商业大电影似乎和“个人”“作者”并没有什么关联。但,这个月刚刚在美国和中国同步推出的HBO纪录片《斯皮尔伯格》,却为我们找到了
    他被认为是好莱坞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他电影一向都是“大”的,大投资、大制作、大银幕。1975年完成的《大白鲨》,不仅给了他通向未来的门票,也开启了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时代”。
    《大白鲨》《第三类接触》《E.T》《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这些风格多异的商业大电影似乎和“个人”“作者”并没有什么关联。但,这个月刚刚在美国和中国同步推出的HBO纪录片《斯皮尔伯格》,却为我们找到了那个把自己藏在商业大电影中的斯皮尔伯格。
    这位伟大的造梦师,五十多年里孜孜不倦地为我们制造了许多深具魔力的梦境,今天,我们终于钻进了造梦师自己的梦里。
    同样,借由摄影机的方式。

    斯皮尔伯格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另一位电影人的主角,直到他遇到了苏珊娜·莱西(Susan Lacy)。
    《美国大师》主创之一、曾获得过13座艾美奖奖杯的苏珊娜·莱西是纪录片《斯皮尔伯格》的导演和制片人。她不停地向斯皮尔伯格提出拍摄纪录片的建议,终于得到了同意。也许是因为那一年,斯皮尔伯格已经70岁了。他开玩笑地说,“做部纪录片总比坐下来写部自传容易得多”。
    尽管得到了拍摄认可,但完成这部片子仍然不容易。因为斯皮尔伯格实在太忙了,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全世界的跑,苏珊娜·莱西也只能满世界的追。将近30个小时的独家采访,就是这样见缝插针,在各个不同的地方完成的。
    不过,据说,他们在第一次聊了两个钟头,还没有走出斯皮尔伯格的童年。
    毕竟,无论对于大师,还是平凡人,童年都是太重要的存在。尤其孩童的视角,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又占有这样重要的分量。

    斯皮尔伯格认为自己是一个在郊区长大的波西米亚人。因为有一个像小飞侠似的妈妈,所以,自己的童年也充满了幻想。但是,在长大的过程中,他又早早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那时卧室的窗外有一棵树,黑夜里那张牙舞爪的树影,就成了小斯皮尔伯格心中的恶魔。他有太多的幻想和恐惧需要释放。当他发现通过电影,可以吓唬所有人的时候,他的三个姐妹终于获得了解脱。而1975年的大白鲨就成了很多人的心中噩梦。

    这位史上签订合同的最年轻的的导演,在报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于是,他溜进影城,“新一代好莱坞之手”就这样在环球影城里一边游荡,一边自学成才。
    那是好莱坞的黄金年代,大门突然打开了,除了斯皮尔伯格之外,还有弗朗西斯·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乔治·卢卡斯,对电影的狂热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这种狂热和天才的辈出,就像二十年代的巴黎。
    这群疯狂热爱电影的青年人最后都成功了,他们统治了此后的好莱坞电影,并在光影中写下了自己的传奇。
    电影一部接一部的制作出来,电影外个人的生活磨难、身份感悟以及时代的变化,也一点点揉碎了放进了自己的作品中。
    四十多年后,正是透过这一部部电影,苏珊娜·莱西发现这位因为商业上太过成功而被认为没有把自己的独特灵魂带入影片中的大导演,才是一位真正的电影作者。
    她在每一部斯皮尔伯格的影片里,都看到了斯皮尔伯格的影子和他自己的故事。
    而这一点,可能连斯皮尔伯格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直到苏珊娜·莱西把这些充满试探性的问题探入他的内心时,他才恍然明白,“原来30年前我是这样想的。”
    30个小时的采访,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就像一次“完形治疗”(Gestalt therapy)。他说,正在这部纪录片帮助自己把许多事情联系在了一起,填补了人生中的许多空隙。

    苏珊娜·莱西把斯皮尔伯格的创作轨迹和他的人生历程并置,在相互映照中,为我们讲述了斯皮尔伯格电影中很多主题和场景的来源,同时也呈现了斯皮尔伯格自己的人生故事。
    奇妙的是,就像他的电影一样,他的人生也充满了幻想、忧伤、失去与拯救的主题,但无论是他个人的梦想还是他的家庭,最终一切都回归到大团圆的圆满结局,像极了他最擅长的那个动人的好莱坞故事。
    【详细】
    88881632
  • 大红机器
    2022/6/27 23:13:27
    看完觉得自己也能当编剧
    十个故事都挺无趣的 隧道:就是车祸死者变鬼复仇,没有任何情节,唯一亮点是车内的手印 红衣女:女鬼莫名其妙就杀人,话说你都这么猛了,非得站半天不说话吓人家干啥呢?女主也是,你不是有手机吗?不录像不报警不找人求救啥也不干,还打算上去吵架咋的?挺勇啊 寄生虫:本来人...  (展开)
    十个故事都挺无趣的 隧道:就是车祸死者变鬼复仇,没有任何情节,唯一亮点是车内的手印 红衣女:女鬼莫名其妙就杀人,话说你都这么猛了,非得站半天不说话吓人家干啥呢?女主也是,你不是有手机吗?不录像不报警不找人求救啥也不干,还打算上去吵架咋的?挺勇啊 寄生虫:本来人...  (展开)
    【详细】
    14480216
  • 九点读书
    2008/11/16 23:11:25
    丑陋的美
       比较喜欢两段,一个是老三角恋那段.
       一个是给恒河的三个片段,首先是以死者归宿地出场,其次,以生者的沐浴地,再次是两岸生命(人及畜牧)的生活水源.
       生活丑陋地的默默温情.
       但韩国那一段有点无厘头,不喜欢.
       比较喜欢两段,一个是老三角恋那段.
       一个是给恒河的三个片段,首先是以死者归宿地出场,其次,以生者的沐浴地,再次是两岸生命(人及畜牧)的生活水源.
       生活丑陋地的默默温情.
       但韩国那一段有点无厘头,不喜欢.
    【详细】
    1557182
  • 赵猪
    2021/7/16 18:54:20
    愿天下不再有离散的家庭,孩子脸上不再有泪水!

    看片名就知道,《天下无拐》是一部关于解救被拐卖儿童的电影,但是不同于前几年引起热烈反响的《亲爱的》和《失孤》两部同类题材电影,《天下无拐》并不仅仅在反映那些孩子被拐卖家庭的揪心和无助,把更多视角放在我中国公安在帮助解救这些被拐卖儿童方面做出的努力。影片拍得很写实,很动情,传递出的公安系统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决心和行动也很坚决

    看片名就知道,《天下无拐》是一部关于解救被拐卖儿童的电影,但是不同于前几年引起热烈反响的《亲爱的》和《失孤》两部同类题材电影,《天下无拐》并不仅仅在反映那些孩子被拐卖家庭的揪心和无助,把更多视角放在我中国公安在帮助解救这些被拐卖儿童方面做出的努力。影片拍得很写实,很动情,传递出的公安系统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决心和行动也很坚决,最重要的是让人相信,有他们不懈的努力,天下,真的可能不会再有失散家庭的嚎咷痛哭,也不会再有被拐卖的儿童悲惨的遭遇。

    1368243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