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裴淳华的因素可以给四星,因为她没演出彩来,当然剧本本身并不出彩,换装脱逃的梗用得太多,而且在监狱里的斗争都影影绰绰有着监狱风云的影子。用了很多篇幅来描写男主对家人的感情描写,但是裴淳华怎么利用这一点让他为了出狱而陷入这么岌岌可危的处境太一笔带过了。裴淳华的行为如果完全是被克里夫欧文操作的,也交待得太简单,让人对这两个角色的理解不够深刻,包括裴淳华后来的良心发现和克里夫欧文的狠辣,虽然戏里
抛开裴淳华的因素可以给四星,因为她没演出彩来,当然剧本本身并不出彩,换装脱逃的梗用得太多,而且在监狱里的斗争都影影绰绰有着监狱风云的影子。用了很多篇幅来描写男主对家人的感情描写,但是裴淳华怎么利用这一点让他为了出狱而陷入这么岌岌可危的处境太一笔带过了。裴淳华的行为如果完全是被克里夫欧文操作的,也交待得太简单,让人对这两个角色的理解不够深刻,包括裴淳华后来的良心发现和克里夫欧文的狠辣,虽然戏里都讲清楚了,但是角色都没有给人印象深刻的表达,男主也没有超越谋杀里面的精彩表演。总归是中规中矩,三星不能再多。锅还是要导演来背。
最近比较关注欧洲电影,原因很简单,“厌倦了好莱坞模式”、“厌倦了好莱坞影星”、“厌倦了好莱坞排场”,所以笔者试图换一种口味,找一些德国、意大利、法国的影片,调节一下状态。
今天推荐的是一部德意志出品的电影《Hot Dog 最近比较关注欧洲电影,原因很简单,“厌倦了好莱坞模式”、“厌倦了好莱坞影星”、“厌倦了好莱坞排场”,所以笔者试图换一种口味,找一些德国、意大利、法国的影片,调节一下状态。 今天推荐的是一部德意志出品的电影《Hot Dog》,让我们一起感受一番德国动作、喜剧片的魅力。 德国电影《热狗》 作品类型:动作、喜剧 主要演员:Til Schweiger、Matthias Schweigh?fer 、Anne Sch?fer 故事概述:讲述钢铁直男Luke(被贬的特警)与弱鸡Theo(警署文职人员)一同寻找被绑架的摩尔多瓦总统女儿(Masha),随着事件的深入,他们发现了案件的蹊跷,原来这一切都是Masha自编自导的一出戏,目的是推翻摩尔多瓦政权(自己当上第一把手),太傲娇了 上映时间:2018年1月18日在德国上映 哇这个剧我本来没想看的,毕竟打眼一看就很烂的样子,今年烂剧已经够多了,我不想伤害自己的眼睛了 但是,据说,这东西,翻拍的,上错花轿嫁对郎,那我就不得不骂了 不要给我甩锅不承认,我专门去找了之前的宣发,从开机就在说翻拍,蹭热度蹭到飞起 哇这个剧我本来没想看的,毕竟打眼一看就很烂的样子,今年烂剧已经够多了,我不想伤害自己的眼睛了 但是,据说,这东西,翻拍的,上错花轿嫁对郎,那我就不得不骂了 不要给我甩锅不承认,我专门去找了之前的宣发,从开机就在说翻拍,蹭热度蹭到飞起 本来应该三星,但因为扯淡刷一星的实在太多,所以加半颗星星。 现在豆瓣特别喜欢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每个人都是历史学家,任何古装剧都要跟你扯历史,管你是戏说还是再创造,只要不符合他们的“历史”,都是臭不要脸。 我为什么给历史这个词打上引号? 那么我们就要说一说史是如何产生的。 它产生于早期的巫事占卜,后来由天事转为人事,开始有了早期的历史,也出现了 本来应该三星,但因为扯淡刷一星的实在太多,所以加半颗星星。 现在豆瓣特别喜欢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每个人都是历史学家,任何古装剧都要跟你扯历史,管你是戏说还是再创造,只要不符合他们的“历史”,都是臭不要脸。 我为什么给历史这个词打上引号? 那么我们就要说一说史是如何产生的。 它产生于早期的巫事占卜,后来由天事转为人事,开始有了早期的历史,也出现了被称为史书的叙述散文,也就是史官所记录的那个史。 我们以春秋,左传,战国策为例,其中文学价值最高的就是左传,作为补述春秋的存在。可能大家没读过春秋,春秋大部分阐述都是一句话,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完毕。 总结就是某年某人做了什么。 左传补的是什么? 情节。 怎么来的?作者想象的。难不成别人说话他在旁边听? 这个不是胡扯,是事实。 战国策中虚构部分占全文四分之一以上,它的艺术价值按照现在的观点是不是就不存在了? 我认为评价影视文学应该按照属于它的评价标准,而不是胡搅蛮缠,暴露自己的无知。 我们的先人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以及对生活现实的浪漫幻想,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以及态度注入其中,以评述历史人物及其生平,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或传播学说,或弘扬礼义传统,没想到几千年以后,他们的后人却不再承认这些东西,非要拽着自己半桶水的知识在人前晃荡,自命不凡,实在是可悲可笑! 我们应该摒弃的是违背大事件,抛弃正确史观,甚至肆意抹黑历史人物的改编,不是不允许任何的戏说! 更有甚者直接批判马伯庸本人的小说! “这种小说!” 你告诉我?什么叫这种小说! 我不知道民科毕业的人到底有多厉害,我只知道,如果你真的想在马亲王面前炫耀自己的历史有多好,先把二十四史读完再来吧。 科科。 非常喜欢那句,“至少让后人知道,这个时代除了战乱,还有文明存世。” 能写出这句话的人,本身就值得尊敬了。 —————————— 补充一句不足 你们真的gay得太明显了,什么身体全看过,什么为了你放弃全天下真的很傻逼好吗? 关于如何恰到好处的gay里gay气,你看看琅琊榜啊?你看看伪装者啊?你看看之前的军事联盟啊! 行云流水般基得恰到好处都不会…… 扣半颗星! ———————— 再度改星,除开部分尬写的麦麸台词,编剧的文学常识是真的有些尴尬?? 先是16岁的二丕直接吟诵自己大概十来二十年之后才写的典论论文,然后是张载的话不知道为什么会在东汉冒出来……不知道后期还会出现什么奇怪的东西…… 听到鲍勃去世的消息我有点接受不了,这部剧陪了我很久,当我觉得一天浑浑噩噩的过下去也没关系时,我都会再看一遍流浪猫鲍勃,无论是在手机上还是电视上,看完我都会有所感悟,会重新找回自己,现在出了第二季我看了一点就不看了,因为鲍勃去世了,如果我一直不看第二季,那鲍勃也会一直活在我心中。我这人很少反复看一部剧,但流浪猫鲍勃成了例外 听到鲍勃去世的消息我有点接受不了,这部剧陪了我很久,当我觉得一天浑浑噩噩的过下去也没关系时,我都会再看一遍流浪猫鲍勃,无论是在手机上还是电视上,看完我都会有所感悟,会重新找回自己,现在出了第二季我看了一点就不看了,因为鲍勃去世了,如果我一直不看第二季,那鲍勃也会一直活在我心中。我这人很少反复看一部剧,但流浪猫鲍勃成了例外 如题,抄袭就是抄袭。是欺负大家都不看英剧还是觉得观众都是傻子?这么明晃晃的抄袭《九号秘事》第一集沙丁鱼游戏,还在这儿洗地? 不好意思,《九号秘事》很火,现在的社会以前不像以前媒体不发达,大家接触的欧美剧不多,随便你们抄。 请你们编剧和到导演们自己开动脑筋好嘛,照搬别人的创意硬套有什么意思 如题,抄袭就是抄袭。是欺负大家都不看英剧还是觉得观众都是傻子?这么明晃晃的抄袭《九号秘事》第一集沙丁鱼游戏,还在这儿洗地? 不好意思,《九号秘事》很火,现在的社会以前不像以前媒体不发达,大家接触的欧美剧不多,随便你们抄。 请你们编剧和到导演们自己开动脑筋好嘛,照搬别人的创意硬套有什么意思 ——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我们所谓的真相是潜意识里呼之欲出的幻想,当我们稍加控制自己的内心,似乎就改变了整个世界——我们的所谓来往过客,杂事纷繁,是自己栓住自己的圈套,是所谓,作茧自缚。很多时候我们锲而不舍对一件事情刨根究底,未必是因为它已有的因由不符合逻辑,而是难以平息我们心底自己的喜恶——她是善良的,于是她是受害者;她是诡谲的,所以一切巧合都必当是她的阴谋……当易佛将自己所不能接受的 ——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我们所谓的真相是潜意识里呼之欲出的幻想,当我们稍加控制自己的内心,似乎就改变了整个世界——我们的所谓来往过客,杂事纷繁,是自己栓住自己的圈套,是所谓,作茧自缚。很多时候我们锲而不舍对一件事情刨根究底,未必是因为它已有的因由不符合逻辑,而是难以平息我们心底自己的喜恶——她是善良的,于是她是受害者;她是诡谲的,所以一切巧合都必当是她的阴谋……当易佛将自己所不能接受的一切归结在来去无踪的贺媂身上,他的目的或许绝不是将她治罪,而是给自己合情合理的安慰,心安理得的从故事的结尾里逃避挣脱。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本来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世界上大多数事也没有决绝的因果。一件事情的发生,是无数巧合的碰撞,才让它在万分之一的概率里脱颖而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看似真实的张醒的世界其实是看似假想的易佛的幻觉,是逃避现实的人在幻境里给予自己的成全。很多事情的所谓真相未必是真相的全部,而是我们愿意接受的那一部分。所以贺媂的实验究竟是什么,接连的死亡是巧合还是预谋……其实都无关紧要。当易佛趁现在自己的阴谋论里,相隔甚远的事物之间也能千丝万缕,而在他突破自缚的圈套,一切的无厘头又都得以用“巧合”作因由,而他“阴谋论”里的主角原来也不过纯真善良。“看似清醒的人,未必看得清幻象”,而真正的心理治愈是以突破“我是清醒的”这一伪命题为基础。说一句很俗的话,用缜密恐惧的心思看发生的一切,一切都是阴暗混沌;而突破束缚用清澈而松弛的心态去看过往,一切又豁然开朗。需要治愈的不是过去的创伤,而是看待这个世界的心态和眼神。整部电影的构思缜密而富有层次,从张醒的“真实世界”到易佛的“小说情景”,再到最后真相的揭露。真实与虚幻的交接流畅而有符合逻辑的介质——灵摆珠,蛋糕以及熟悉的走廊。总结起来复杂而烧脑的剧情,在电影中被有条不紊的铺垫和展现,不仓促不混乱,情节分布均衡有致,对于一大段需要揭露的真相和现实没有急于求成,一蹴而就,使得结局也不失整部作品的高度。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后期也的确令人惊艳,影片名称的浮现,真实与幻境的转换,回忆与现实的拼接……将复杂的剧情在不失吸引力的同时展现得明晰而流畅,每一个铺垫都在后续情节里得到合理而充分的解释与展现。作为大学生团队制作的电影,在选材新颖剧情丰富的基础上,有条不紊,详略得当主线明晰,个人认为是一部值得深思,有层次的作品。 前做还是讲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但是本作,感觉有点没有起点,而且对比前做的架空故事,本作莫名其妙的跟现实世界联系了起来。但这种联系不是玩具总动员的那种极其顺畅的对接,而是用各种梗进行的影射,有的时候让人很难理解。 梗的确多,有点应接不暇,但是靠梗来推动剧情,确实有点无聊。而且一旦梗变多,不熟悉梗的观众自然就望而却步。本身比较老少咸宜的题材居然被设置这么高的门槛。。。 前做还是讲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但是本作,感觉有点没有起点,而且对比前做的架空故事,本作莫名其妙的跟现实世界联系了起来。但这种联系不是玩具总动员的那种极其顺畅的对接,而是用各种梗进行的影射,有的时候让人很难理解。 梗的确多,有点应接不暇,但是靠梗来推动剧情,确实有点无聊。而且一旦梗变多,不熟悉梗的观众自然就望而却步。本身比较老少咸宜的题材居然被设置这么高的门槛。。。 剧情梗多,与现实呼应比较蹩脚,偏偏节奏还挺快,人偶说话连珠炮一样。。。 对不起,我尽力了,但真是爱不起来 《天才J之第二个J》:生命公式的本质是少年心 《天才J之第二个J》:生命公式的本质是少年心 三十年后重温渴望,首先是勾起儿时模糊的记忆,耳畔不断想起刘大妈喊慧芳名字的声音。小时候看不懂爱恨情仇,只记得标签式的三个人物,善良温柔刘慧芳,忘恩负心王沪生,热情老实宋大成。重温已是年近不惑,早已过了轰轰烈烈、非你不可的年纪了。看起来矛盾的是,更加无法说清剧中人物的好坏对错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剧中人物特殊的经历以及当时观众的审美和内心,都是现在的我无法充分理解的。慧芳的过于隐忍,泛滥了的委 三十年后重温渴望,首先是勾起儿时模糊的记忆,耳畔不断想起刘大妈喊慧芳名字的声音。小时候看不懂爱恨情仇,只记得标签式的三个人物,善良温柔刘慧芳,忘恩负心王沪生,热情老实宋大成。重温已是年近不惑,早已过了轰轰烈烈、非你不可的年纪了。看起来矛盾的是,更加无法说清剧中人物的好坏对错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剧中人物特殊的经历以及当时观众的审美和内心,都是现在的我无法充分理解的。慧芳的过于隐忍,泛滥了的委曲求全,不合时宜的制造误都会让我在看剧时怒其不争。沪生有无可辩解的错误和缺点,他对感情的摇摆,对小芳的自私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但他真的不可饶恕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一定是的。但以当时和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来说,他有问题但很常见。离婚的人就一定有错,人品有问题吗?更多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理念的不兼容。又有几人能保证自己能做到对小芳的无私,批判别人是最容易的。大成这样的可能在现实中早已濒临灭绝了,那个年代的人可能在诚信和奉献方面做得更好吧,但无视月娟的感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帮助慧芳,时间金钱精力都给了慧芳,那月娟算什么,她应该成为女版大成并全力支持大成一切为了慧芳吗?她是个单独的个体啊,所以后期的决裂和嘲讽只是隐忍多年以后的回应罢了。嫁给大成的刘慧芳应该是幸福的,但嫁给大成的徐月娟反而是大大的不幸。亚茹看的人牙痒痒,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所有人,虽然也是悲惨遭遇的受害者,但造就了更多的悲剧。另外剧中最正常的两个人可能就是大妈和田莉吧。前三十集可以打满分了,虽然前期慧芳的感情纠葛进站缓慢,但每一集都会在一些小事情的推动下更进一步。但后面二十集,特别是最后十集,有注水嫌疑。为了小芳的身世之谜,刻意隐瞒,可以制造误会冲突,完全没有逻辑可言,剧中主要人物全部围着小芳身世原地打转,今天这个知道了保密,明天那个知道了保密,除了亚茹做手术需要保密之外,我想不出其他人保密是为了什么。亚茹找了小芳十几年都快急疯掉了,在得知小芳就是丹丹以后竟然理性放弃了,我不能理解这种近乎变态的大度。善良的慧芳为什么不在小芳站起来后第一时间告诉她身世,送到亚茹身边,刘大妈的不舍和亚茹的母女相认哪个更重要?虽然结局草率了一点,后期婆婆妈妈了一点,但瑕不掩瑜吧,一代经典不能完全以现代生活视角解读,毕竟在那个时代,奉献精神也许是最美的。 当声音整合时间,影像则用于时间的错乱和倒置。 【错乱】和【倒置】是导演这次内容创作上的精华所在,从她自己的采访可以看出她的大量思考。我这里列举一些所看到的影像制造的错乱和倒置: 1.殖民地域:导演所选择的故事发生地,有着前线和内地两个矛盾却共存的性质。 对殖民者来说,它是他们领土的【前线】,是可以制造新次序新规则的【新】世界 但对 当声音整合时间,影像则用于时间的错乱和倒置。 【错乱】和【倒置】是导演这次内容创作上的精华所在,从她自己的采访可以看出她的大量思考。我这里列举一些所看到的影像制造的错乱和倒置: 1.殖民地域:导演所选择的故事发生地,有着前线和内地两个矛盾却共存的性质。 对殖民者来说,它是他们领土的【前线】,是可以制造新次序新规则的【新】世界 但对于土著来说,这片土地则是他们的【内地】,是【最本地,最居家】的地方,也是最【旧】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对居于殖民者底层和被殖民者顶层的Zama来说,他所面对的影像其实会给他更多自我身份的错置和偏离体验。【disorientation】。而这一切都是靠影像完成的。 2.欧洲和美洲地域: 这样无中生有的地域,相当于一个高不上低不就的世界,其中还存在着对自己美洲身份的游离,和对遥远的欧洲身份的渴望。 我们曾经在《密阳》讨论里提的:在一个亚洲的闭塞村落里制造一个基督教。这个语境和情节其实和《zama》中的美洲殖民者在美洲原始地企图制造一个欧洲文明地的语境和情节很像。 也是我特别喜欢电影的一点;就是一群人跑去一个环境错误的地方强行而蛮横的模拟心目中的乌托邦世界。 为了制造一个理想的欧洲文明社区,殖民者本身也时刻在抵抗自然和原始文明对他们的强大洗刷。他们的家具和衣服精致却快速破败,假发也不断掉落被扶起来,他们躲在小屋子里靠黑奴来维持某种贵族感的生活,时刻得抵抗着,不要风尘仆仆沦为动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制造的世界其实从影像上就是一个全新幻想的世界,一个时间倒错和交混(很努力地开拓这片原始土地,使之“进步”一百年,但同时,其实也是很努力在“追赶”10年前的欧洲生活)的世界。所以,这种错乱也造成了这群殖民者成功与失败的双重心理处境。 3.身份错置:奴役人与被奴役。 表面上奴役与被奴役的双重职业,即殖民者与被殖民,限制者与被限制者的双重身份,自不必多说。 我这里想额外强调一下:身份错置还包含着更巨大的生命权利和地位的错置,这点尤其在影片里无数次出现的动物镜头里可见一斑。 在影片里,动物的出现总是处理得特别平淡,但其实细细想来,其实也很神奇。 在【动物-土著奴隶-土著贴身侍从-底层管理者-上层殖民者-遥远从未出现的国王】的权利链条中,动物显然是最底层,但当它们共存在画面中时,它们总是最自然,最淡定,有时候,它们会直接篡夺电影的主体目光,仿佛它们才是整个故事的全知扮演者,静静看着人类盲目持续他们的故事。比如电影好几次聚焦在动物的眼睛上,动物有时候直视灾难,也直视电影外的观众。 我特别喜欢电影后面,土著人打劫殖民者的时候,只说了句,要带走动物。那匹马从一群人过渡到另一群人,有意思的是,他们也许会引发血腥事件,会两败俱伤,但这匹马却是这次事件中最会幸免于难的存在。到后来,土著人又归还了这匹马。看到这里我产生一个疑问:人们都自以为控制了土地,控制了另一群人,也控制了动物,但其实,是最温顺的动物,最无声的土地,偷偷的操控着人。以前在人类简史里看到一个观点说,麦子会让自己进化的更容易播种收割,味道更好吃,看似被人大量食用,看似是牺牲,其实是它们在利用人帮助延续它们的基因和繁衍。 这个看法在zama中我再次体会到了。在动物/自然/人类文化的混合图像中,生命力量在不停地暗自转换,生物的身份和地位在偷偷交替。影片中的人们身处其中,他们不知道,也许动物和土地才是暗自控制他们的人,而这种错置通过影像才得以明确建立。 18年7月24日 影片由好莱坞著名动作片导演罗伯·科恩执导,他曾经一手创造了如今红遍全球的《速度与激情》,并执导过家喻户晓的《李小龙传》《极限特工》,以及在中国内地取景,由华人“功夫皇帝”李连杰出演的《木乃伊3》等知名动作大片。 影片由好莱坞著名动作片导演罗伯·科恩执导,他曾经一手创造了如今红遍全球的《速度与激情》,并执导过家喻户晓的《李小龙传》《极限特工》,以及在中国内地取景,由华人“功夫皇帝”李连杰出演的《木乃伊3》等知名动作大片。 这部电影引来了很多批评的声音,当然也引来了很多反对批判的声音。 这些反对批判的声音往往站在审美的制高点上,指责黑镜的批评者为什么不能欣赏形式的美感,形式给内容带来的震撼效果。 我站在批评者的立场,想纠正一个看法。“形式大于内容”是想说:这部黑镜形式好,内容不好,所以是部烂片吗?事实上不是的。在我看来,“形式大于内容”是想说: 它形式不够好,内容更不好,形式与内容的结合 这部电影引来了很多批评的声音,当然也引来了很多反对批判的声音。 这些反对批判的声音往往站在审美的制高点上,指责黑镜的批评者为什么不能欣赏形式的美感,形式给内容带来的震撼效果。 我站在批评者的立场,想纠正一个看法。“形式大于内容”是想说:这部黑镜形式好,内容不好,所以是部烂片吗?事实上不是的。在我看来,“形式大于内容”是想说: 它形式不够好,内容更不好,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并没有大大提升主旨的表达力,并没有起到震撼观者的效果。 说它形式不够好是因为本身形式也不够新颖独到,种种分支更是极为潦草。 说它内容不好是因为这部电影讨论的主题本身就是被讨论了很多的,这部电影也没能创造一个新的维度去探讨这个话题。况且,在我看来,这个话题本身就够无意义的,生活被操控与操控别人生活,你是想为被操控的电脑中的01字符串发声,还是怀疑我们本身就是被别人所操控的程序段? 黑镜最伟大的地方本该是瑰丽到有些荒谬的想象,是深入细致到令人悚然的对人性的探究。一到四季,我从来没有对《黑镜》失望过。我不认为《黑镜》的一季季的评分下滑代表了制作的下滑,我认为第四季的《暗黑博物馆》达到了黑镜史上想象力和人性探究的顶峰。但是这一季呢?想象力欠缺,人性探究也是毫无新意?唯一剩下的就是将这种形式融入内容的新颖性了。
---------结束的开始-------------
1-15的观后:77号电梯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70741/?start=100#comments
---------结束的开始-------------
1-15的观后: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62492/ 九局下半,那些我非常好奇的梗
16-17的观后: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64353/ 试着帮编剧圆了一下梗,居然真中了一个。
挖坑归挖坑,埋梗归埋梗,要保证自己能填平回拢。「玩弄观众」这种行径,我认栽但是不认可。这是个态度问题。把观众当白痴,白痴也会感到愤怒的。
我曾经把本剧与一部穷追了六季的美剧相比http://www.douban.com/note/321951316/,不料乌鸦嘴真准了,在「揭晓大谜底」上,居然也都是无法自圆其说。不过馒头好歹没有践踏观众的智商,即使勉强也都找到台阶下了。本剧就……
咳,把偶像剧当推理片看,一开始就是我自己定位不清的错。
----大家感受一下我怎么被编剧拐走的心理过程------
EP18
病休。跟「同病相怜」的妹纸一起试验「浣熊炸酱面」(海外党只能用电饭锅煮面,所以结果不成功的样子)。仗着有妹子翻译(虽然方言她也听不大懂的样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刷韩剧直播,结果就遇到这么神奇的放送事故……真不知道应不应该算成自己运气好。
这一集的节奏被狗吃了(片长有两个钟头了吧,我都怀疑是把19集一起连放掉了)。
以「社会大事件」做点缀,用偶像剧三角恋吊观众,刻画亲情友情,并让人时不时爆发出会心的笑——这是1994一开始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这集一上来就是成爸爆发神演技加上垃圾表情神助攻的,把欢乐指数抬得太高。后面却是98经济破产的低气压盘旋不去,又加上静娜和垃圾的恋爱线第一次遭遇大危机,气氛实在过于沉重,一度叫人以为「我这是错误打开到家庭伦理剧格式了吧」。
以往总是很胜任的搞笑担当三千浦和海太也没能挽救这诡异的「串剧」感。应该把成爸发神经那一段后移较好。海太的两段KTV感情波折的时机也不对,有种「乱入」感。民秀叔酱油打得高亮,还叫了一声「厚」(这剧专注为《爸爸去哪儿》做宣传,要不另外三位爸爸也来客串一下吧)。
不过从这个「千禧年之约」看出编剧真的非常有心。
「新年」同时意味着「结束」和「开始」。到目前为止时间跨度已经有五年,但剧情中只出现两次「跨年」的情景。
一次就是1994年,除了「幼齿」三千浦和垃圾哥哥之外,其他所有角色20岁结束的时候。一次是1999年,整个20世纪要结束的时候。
都是最具有「阶段」意义的点,都有约好的小伙伴没有来,都造成了故事的转折。
1994年因为海太没有如约上船,三千浦才有初吻的机会,从此和润真开始携手人生的旅程。1994年因为垃圾没有赶去,七封才有告白的机会,但他和娜静的吻只是意味一段暗恋的结束。
1999年……除了七封和娜静之外,其他人居!然!都!没!有!来!我和妹子看到这一part的时候都觉得打脸——在约定的时候台词里不是说了「以你们的性格是不会来的」,摆明最后来不来不是看大家感情有多好,而是看性格啊看性格!!!如果不要那么自作聪明而是老实听台词的话,就应该知道娜静和七封这两个最固执的家伙一定会出现,而海太和垃圾不会去,其他人不一定。居然都在妄想什么「大家如约相聚」真是……啪啪啪!本剧酷爱「玩死自以为能猜中剧情的观众们哈哈哈哈」
而同样跨年的人同样的倒数同样两人喝酒观雪的场景,会有怎么样新的开始呢?编剧手腕一翻,仍然不确定。因为就在这同一集里,海太和他的初恋女友复合了。跟娜静垃圾一样是初恋是多年的感情是因为异地而分手,分开以后又复合了。
所以娜静和垃圾是会像海太美贞一样兜兜转转仍旧回去那个人身边,还是重新出发?取决于,用润真的话说——这次真的好好听台词了——去正式面对那个人吧,什么都不用说,心跳会告诉你答案。
以前一直坚持没有编剧会推翻「男主角+青梅竹马+初恋」的三座大山,但就19的走向来说还真的不一定。娜静和垃圾分手的理由真心太过实在了。
还会说「只要爱得足够深,隔得再远再久也不会分开」的小盆友都赶紧珍惜这段纯情的青春吧。因为现实中的爱情和恋人们,大多都是因为时间和距离分开的。为什么电影里总演那些能够抵抗这两把杀猪刀的痴心情长剑故事——就是因为大家在生活中见得太少所以稀罕啊!
有遇到过连期末考都不参加毕业证书也不要急吼吼回国的妹子,因为「如果不立刻赶回去就要跟谈婚论嫁的男朋友分手了」,连一个星期都耽搁不起。
有遇到过在异乡相濡以沫形同夫妇的情侣因为一个找不到工作要回国,一个回国找不到工作想留下而反反复复徘徘徊徊。男生终于赶回国去挽留时才得知女生已嫁作人妇。
还有遇过每个周末跟国内的男友开视频打电话节奏从来不乱的姐姐,直到毕业前才听她说「早分手了。如果因为分了就不联系,那连朋友也做不成,舍不得啊。怎么说都认识二十年了」
当然也有七年八年抗战胜利,最终结为连理的。
这些故事的结局,在我看来,跟双方感情的深浅没有太大关系。异地恋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两人的性格、相处的方式还有分开的时机。
平时粘糊惯三分钟不见面就难受的,当然比起日常就习惯各过各的要容易分手。
成长期分开的比起在成熟期分开的无法长久。从高中进入大学,从大学进入社会,是两个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如果身边的伴没有同步成长或者往同一个方向成长,裂痕就会渐渐扩大。所以有句话叫「毕业我们就失恋了」,而结婚经年后因工作小别的夫妻离婚的机率要低
凡是异地而提交往的,都被姐打枪。因为太清楚自己的个性太懒散心思又不够细腻,无法维护一份有时差的关系——想诉苦的时候要分享的时候有心事的时候,要等时差还要等对方的空档,对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族来说这实在需要很大的心力。
我所遇过越洋恋爱一年以上而结成正果的,要不是双方都比较独立成熟,就是双方都异于常人地执着与细心。
切记,是双方。
在娜静收到公派通知后,垃圾想要先办婚礼是符合他内心对这份感情缺乏安全感而且两人中现在是他用情比较多的设定,但也让人不禁摇头。
更可怕是还有观众留言要求「开船」。这算什么?只要推倒把人上了,或者先拿戒指捆定了,你从此就是「我的所有物」再也跑不掉的意思么?
到底是把女主角当什么东西啊!
从第一集开始直到现在,每个选择题,你全都填错答案了。
开门和关门的问题没有问「你还好么」[-哔-]
瞬间选择选润真而不是娜静。[-哔-]
94跨年去跟朋友打球而不是去看娜静。[-哔-]
电影社之约没有立刻翘课去帮娜静解围。[-哔-]
就连约娜静表白的时候,都因为怀疑她在家照顾七封而差点错过。
娜静生日的时候送她健身器当礼物这还说得过去(也是有女生喜欢实用的东西),但在她表达了不满之后还问「你难道是要想电动的」就让人无言以对了。[-哔-][-哔-][-哔-]
99年的千禧之约又不去赴(虽然这时已经不是男盆友了)[-哔-][-哔-][-哔-][-哔-]
而娜静,却几乎全都填对了(以我的角度来看某些事过份了,但以男生的角度来看这完全24孝通情达理一百分的女盆友)
垃圾说要去看学长姐就乖乖表现。
垃圾不能陪着过生日也不埋怨,跟他说工作要紧。默默把房间收拾干净还去接差点被男友遗忘在车站的垃圾妈。
知道实习对他的工作来说很重要之后,自己再怎么不安也没有拉着垃圾不让他去釜山,也没有因不安就夺命追魂call,或者在看到垃圾跟同期女医生姿态友好就喝飞醋发疯。
自己明明腰不好,面对垃圾核爆一般的居家现场,只是豁出命去打扫而不是强求对方在限期之内改正。
垃圾有男主光环,兴许最后能跟海太一样转一圈仍旧牵手(拜托,如果最后还是他们俩在一起就不要再安排七封神助攻了)。但现实生活中的骚年们都长点心吧,你们可没有主角金手指!如果在恋爱中,一个人永远只能交出50分的答卷,而另一个却总是满分,不及格的那位同学你都不用等到「异地恋」就老早被甩掉了。
PS:七封美男出浴的时候,我跟一起刷剧的妹子同时下意识地找鼠标……想要暂停……咳!看直播就是这点很不好!
PSS:因为姓「金」,七封的棒球帽上有个显眼的K字。我特么就想到了上杉和也……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人设果真是照和也来的吧。如果和也还活着~~~
PSSS:片里有个情节很诡异——看到电视上播放七封的新闻,润真慌乱地想换台。就算七封喜欢娜静,就算他表白了,就算他吻过她了,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而且不都是他单方面的行动么。又不是她暗恋他!就算给娜静看到七封的新闻又怎么样?润真这反应太奇怪了啊
---------EP19的分割线----------
这一集的标题是「命运」。
上一集我误会垃圾了,千禧之约他其实记得,也努力想赶去,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迟到了一步。看起来真像是被命运捉弄了一般。
但是在他做完手术,赶去合宿地之前,他在干什么呢?——在看书。显然是要等到计算下来正合适的时间才出门。为什么就不能偶尔冲动一下呢?为什么就不能先开车过去在楼下等timing呢?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垃圾在生活事体上是个极有规划的人。
电影社团之约,他计划好等到放投影关灯了之后再偷偷溜出去,所以明知迟到了还是一拖再拖,最后虽然仍然在关灯之前冲了过去,却还是迟了。
已经决定了要跟娜静表白的,却要等到实习结束后,哥哥的婚礼结束后,在自己订好的D-day作战日那天。结果中间就发生了三丰百货倒塌事件,如果娜静没有堵车准时赶到三丰……(而且我始终觉得闪回里会有娜静和七封拥抱的后续)
拖!你!妹!啊!垃圾其实是摩羯座吧。
之前读过一篇文章,就是说这种「挑时辰强迫症」给恋爱带来的祸害。还在「等正确时机」的小盆友们可以读一下。真的timing不是你想算想算就能算的。
文章在此:http://www.douban.com/note/321655349/?type=like
回头说我们七封小盆友。虽然被狂虐了大半部剧,但其实真是受到命(编)运(剧)的眷顾呢……真的么?
确实94年如果不是三千浦的爹约娜静他们去做客,如果不是面试方迟到一天,如果不是娜静被催泪弹熏倒他又遭遇跳海的村民,他没有和娜静同睡一间的机会,如果不是娜静半夜起来硬要送他,他也没有表白的机会。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这小子为了那三个小时的相会而不计来回十二个小时的大巴颠簸(搭eurostar旅行过的同学都知道那是多遭罪的事情哟)赶去了。而且在感到「如果不说就会后悔」的冲动后就表白了。
确实99年如果不是海太赶去见初恋,垃圾又被绊住,他没有在千禧年末跟娜静单独喝酒看雪倒数的机会。但前提还是这小子为了守约(他还以为别人都会在呢),从美国搭灰机回去了。
确实2000年成爸出事故时,他就这么巧跟娜静在一起。前提还是这货烂招奇出始终粘在娜静身边(请大家不要轻易模仿。人家是身高185胸肌B罩杯的黄金右腕棒球少年,学渣属性才是萌点。一般人如果驾测只考40+会被女生认定智商有问题呃)
这集穿插三三cp的故事。众人问起结婚的打算,三千浦说要「慎重」,润真就生气了,大家纷纷骂他「蠢」,也是同样的道理。
慎重是好的,你可以等存折储够了再给女生一个完美的婚礼,但前提是,你得赶在某个「不说就晚了」的点之前告诉她「我真的很想娶你」。不能仗着那个是一起走过这么多年的润真就犯拖延症。
拖延症害死人啊。
PS:情节走到这个程度,外加上一集垃圾申请「我养你」被娜静果拒的状况来看,编剧跟我的三观基本还是吻合的(编剧啊,之前关于探讨爱情观的问题你当我没过吧)。电视儿童可以非常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说——大家准备娜静和七封的喜糖吧。这事儿没跑了。
PSS:这真心是我第一次看到又是男主角(以戏份算)又是青梅竹马又是初恋却被逆袭的韩剧啊(惊!)
---------随便的补丁---------
回复里出现不少「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小盆友。
这部剧虽然讲的是青春演的是少年主线是偶像剧格式,但它毕竟是把背景设定在1994年,有一个面向的观众群——就是中国人所讲的七零末。
真心年纪比我都大。艾玛。
剧中情侣所遭遇过的,是吾辈和吾辈的哥哥姐姐遭遇过,才会唤起共鸣才有这么高的收视率。真以为全是靠还在嗑《继承者》(那个流星花园的剧情介绍就把我吓退了)连BB机长什么样都没见过的韩国中学生们撑起来的么?
三三那么有爱的cp,一路看着他们走过来的小伙伴们也会拿「他们是不是要分手」来打赌。
就因为女生年纪到了想结婚了,而男生虽然也想结婚,但是年纪小,或者经济条件不允许,又没有及时地跟对方沟通。就这样在婚龄时分手的一大把一大把一大把把把把……
如果KTV之夜润真不出现,又或者那一夜三千浦没有拿出存折坦陈「我是想和你结婚的。但请你理解我」,他们是真的会分手。
这就是在「正确的timing」上两个人都给出「正确的答案」,在恋爱中的关键性——即使现在还不能理解,都暂时记在心里吧,以后你们会用得上的<--到时候要记得姐姐哟!
互相那么喜欢的,在一起足足六年的三三cp,就会因为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分歧而分手。真实世界里人类的感情故事是这样的。言情小说里写的……那都是异次元的故事。
一旦喜欢就永远不会改变神马的,你自己就根本不可能做到的,骚年。到时候是要去怀疑自己的爱情么?
盆友中有两人还单着,觉得他们有发展机会,而发动群助攻模式(像不像当年为了撮和三三的国王游戏)的小伙伴们,都是过来人。
相恋十年就在结婚前夜因为政治意见不合而绝然分手,这么狗血的故事,也是会在大人的感情世界里发生的。
小盆友们……难以体会的话,也可以多看看娱乐新闻是吧,那些当初号称爱得要死要活的明星都是怎么离婚的。c'est la vie
PS:那家面包店叫Tous les jours(法语「每天」的意思),标准发音类似「嘟类入喝」这样。七封那是用英语发音念了一遍,我说你在美国真的过得还好么?真的没被人诈骗吧……
---------我也有过哥哥的分割线--------
EP20里娜静终于说出了她跟垃圾分手的必然性。从而解释了曾经让我觉得很莫名的EP16-EP17。当时我甚至怀疑过编剧的爱情观
像这样: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64353/
编剧君,对不起,我错了。但是你要体谅一下曾经陪母上撸过好几年韩剧的人这种固定思维不是那么容易转变过来的。
娜静这一句话,其实也是以上那些火星来的骚年们总是因金星来的少女们给出的选择题而苦恼的根本原因。
「你说是应该开门呢还是关门呢?」骚年们听到这句话,脑回路做出的判断是「哎哟,果然你连这种小事都搞不掂都需要我的意见呢。那本大爷就来给你指条明路吧」
但实际上要开门还是要关门,希望你星期五来还是星期六来,我是要买这双红色的鞋子还是这双黑色的,少女们自己完全可以决定,而且在开口问之前往往已经给填上了答案,问这一句真心不是要你「指点迷津」,而是需要你「乖巧地顺从」——注意不是「盲目地跟从」,而是「顺毛捋」:你先要知道毛的方向,然后要姿态正确地捋平。<--技术难点在这里,但是一旦你掌握这些问题的核心要义,技术问题指日便能克服。
说穿了,这是感情中的权力游戏。如果场上投手和打击者的位置永远不变,这场比赛也就没有看头了。总要你投一局然后把球权还给我,这样有进有退才能继续玩下去。聪明的少女们就是在这些日常穿衣吃饭开门关门我换个新发型好不好的问题上巧妙地索取球权。
娜静这句话还让我想起来:曾经,我也有个哥哥。在乡下念书的那几年,一个很要好的同班女生有个大三岁的哥哥。因她文静不爱动而我又是城里来的独生女,所以凡半夜捉鬼、下河摸鱼、爬墙翻屋这些事情她哥哥都拉着我一块儿干。一些不明真相的小伙伴只知道他有个念小三的妹妹,从来没见过,也就一直把我当他亲妹。于是那些年,凡出到外面,我们真的就跟兄妹档一样。
「哥哥」就是那个你想掏鸟蛋就背着你吭哧哧爬树,手臂磨破了也不喊痛的人,是那个你想赶集就站在他爹28寸的自行车上光着脚踩风火轮一样把你载过去的人,是那个看到你哭鼻子就算被高年级男生打到吐也会去单挑的人。
我记忆里是真没见过他窝囊的模样。可能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兄妹恋——从《我心荡漾》到《蓝色生死恋》——就从来不是我那杯茶。哥哥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是哥哥。习惯了这种模式相处之后,至少在我看来,根本不可能回到「我不只是你需要照顾的对象,也是你可以依靠的肩膀」这种理应是对等的情侣之间的关系。
话说本集的精髓要义就是那一句话。剩下的除了海太奶爸卖萌,就是拖时间。
从第一集到大结局前夜,我追剧的心理经历了以下的变化:
我这是在看神马?-->生活推理片么这个难道是?-->擦,果断还是偶像剧嘛!-->艾玛,这一个个小梗千里伏脉挺好玩的-->细节真心不错呢-->我说安达充老湿您的膝盖还好么?-->这个案子本侦探宣布已经破了!-->艾一咕,居然回到传统韩剧套路!编剧君你在一部片里跨这么多类型你家里人知道么?
编剧这是铁了心要把「猜老公」进行到底。不然这集完全可以像普通的情侣(比如三三cp)那样做些正常的约会吵点正常的架讲点正常的情话玩点正常的粉红。总之一切应该是要变得很正常才对。
但就为了这个ms已经把很多观众逼成「神探(经)」的梗,这一集果断进入了「那些年我陪妈妈撸过的韩剧」当中「我看着你,你却不说话」的为了虐而虐的节奏。
好在是看直播,还有满屏飞过的玻璃心观众的留言可以逗乐。
我真想推荐被这种程度就虐出血的观众去看《天桥风云》练就强心脏。要是当年网络有那么发达的话,小政派和远均派绝对可以约在哪个天桥底下互薅(我这个字用对了吧,东北的同学们)头发。现在的编剧不敢下那么重的药大概都是怕被人肉出来之后有观众去他们家放火吧——实话说当年我真对《天桥风云》的编剧起过杀心。
凡在那部剧里站在男二这一队并坚持撑到最后的……虐点一般都已达到可以卍解的级别。所以我对这种拖拉战术只有单纯觉得闷气而已(摊手ing)。
不过就算这样腆着脸摆明车马玩弄收视,本片编剧在结构上真当十分玩得转。
前几集一直神隐,我一度以为被成家送回马山乡下的小噌噌曝光率爆表(不是我俊儿差评!!!)这让人回想到那个很热的夏天,成妈怀着噌噌的时候,一切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
1994年7月7号(次日是金领袖去见马克思的纪念日,这个时间线很好推),娜静少女给棒球队送餐看到了正在icing半裸的七封骚年,少女(以及屏幕前的姐姐阿姨们)都对骚年的美好肉体看得目不转睛。骚年邀她留下,少女未允。
在娜静和垃圾正式结束之后。
2000年,肩膀受伤的七封包扎得跟icing一模一样(也回应了94年娜静问的那一句「伤得不重吧」),娜静出场又是送餐。七封再次邀她留下,这一回娜静答应了。
简直就是他们和海太cp一起去看的《薄荷糖》中的最经典情节——「我要回去」。但是这个编剧善良多了,伊真的就让你们回去了啊!
按照这个「轮回」的结构,娜静应该再去一次球场,再看一回七封的比赛,然后再一次,两个像约定过一般朝同一个方向走下去——人生的路。
PS:这部剧中提到或出现过的电视剧和电影都很值得一看。如《最终的胜负》(也有翻译成《青出于蓝》)《爱情是什么》《沙漏》(个人十分推荐,集基与梗与虐的大成)《情书》(史上出场时间最少的男一号吧这个是)《薄荷糖》《谎言》(咳,小盆友们回避)。另外还有隐藏在人物设定中的《灌蓝高手》跟《棒球英豪》(H2还是建议看动画)
PSS:神一般的Friends居然也神助攻了。有洁癖强迫症的Monica和温油超耐心的小钱钱是《老友记》的神配(反正我喜欢这一对远远远超过公主王子那一对),太感人了!!!
PSSS:这么算起来,七封(或者我应该直接称呼「金在俊先生」)是水瓶座?这一点也不科学啊!<--算了,不是处女座就好。
--------我是被玩了的分割线--------
EP21
不知道为神马看到新郎真身的时候,我的反应是: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被编剧这样玩弄我真的认了啊。毕竟这也算是头一遭吧,居然被电视编剧翻复于股掌之上。
各位入戏太深的同学你们的心脏都还好吧。
赶快回去过自己的日子吧。
PS:现在我完全确定编剧和安达充老湿有仇。你说说你到底用了多少老湿的梗,结果却往死里虐棒球少年~~~这一定是有仇吧。
----我是《天桥风云》大剧透的分割线--------
我说曾经在小政哥和远均哥之间毫不犹豫倒向后者的也都是七封党么?
下文还有回复里有这片的大剧透。涉拉滚动条。
良心建议没撸过的小盆友可以去围观一下。韩剧的真·巅峰之作。
就算编编剧把我远均哥金手指杯具了,我也这么说。一部好剧,在于其人物的丰满,结构的均称,细节的点睛。
这应该是韩剧历史上第一部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反之亦然」众生百态密织纵横的现代剧。
不过到现在,我记忆最深的一场戏仍旧是赵远均向宋庆琳求婚的戏。
同一天认识的李政、宋庆琳和赵远均三个人的关系就是传统二男争一女的大三角。在宋庆琳和李政交往的同时,赵远均不声不响地在一旁默默守护。直到两人折腾分手,直到宋庆琳失明,男二号终于成功逆袭。
之后李政回来了,成为宋庆琳的工作上的得力搭档。并且一直旁敲侧击她说「赵远均是个好人。但你应该跟一个对你事业有帮助的人结婚,而不是模特儿。」
看着他们合作无间的赵远均仍然不声不响。直到某天他去看宋庆琳,后者在他离去前拿出布料告诉他自己已经开始制作他们的结婚礼服。两人拥抱时,赵远均悄悄从口袋里掏出婚戒放在她的身后。
等赵远均走后,宋庆琳转身看到戒指盒时露出的笑容,是在那部在人吃人的时尚界上演的勾心斗角的片子里,极罕有的散发出踏实的幸福感的时刻。那就是大人间的爱情——当时还小的我感知到这一点。
然后……赵远均是男二号,所以就没有然后了。
我爱上过很多这样苦逼的男/女二号。因为他们比主角的更完美?因为杯具更让人回味?因为看少年Jump的孩子钟情于「绝地反击」在比赛最后一刻三分制胜的戏码?
我小时候,还没旧城改造那会儿,一幢楼的小盆友混在一起在院子里玩。其中有个身体很弱的小女孩总是坐花坛边上,眼巴巴地望着。
有天晚上我从兴趣班回来,看到她一个人坐在老地方,仰头看着天。好奇心起,问她在干什么呢。她说「在等星星下来和我做朋友」
十年过后,去看外婆时,在走道上遇到一张明明陌生的脸,却非常笃定地喊出我的名字。因为那天晚上,我有留下来,还陪她玩翻花绳所以记得。她如是解释。
但是在我的记忆里,本人那天只是迟疑了几秒钟就顾自回家了。究竟是谁的回忆被篡改,这个问题只能罗生门了,但在我们重遇的那天,那个曾经被冷落的孩子是比我要温暖一百倍的人。
那些始终没有上场机会的二号们,都是在等星星的孩子们。默默承受(心灵上的)孤独,并在这样艰难的忍受过程中变成更坚定更宽容更懂得的人。
孤独,是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或者正经历着的。等待太苦,选择太多,错过太多,于是放弃了,或者在一万小时的努力还达不到之后,怨怼了<--我们总会这样。
但是那些我爱上的配角们,无论再怎样被命(编)运(剧)玩弄虐待,始终是伊原来的样子,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变成更好的人。人类总是向往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而这种坚韧就是我所向往的特质。
比起爱情三角上的纠结,我在乎那个角色和伊身上打动我的这样特质是否完好无损。于是昨天好好担当了一下「知心姐姐」。
七封是个被保护得非常完整的角色。这样子,对我而言就足够了(跟小伙伴讨论过之后,这里要注明得除去2013年戏份中「房东先生」的圣光和跟别人的老婆玩暧昧的部分)
如果是从喜爱角色的角度出发,编剧并没有什么可怨恨的。
但是要从我一开始追上这片的「名侦探」立场出发,最后一集就纯属大忽悠,这一点上是觉得被玩弄了所以非常不甘心。
那些梗我在16-17的观后里帮编剧思考过了,当时边写边觉得……这么狗血的情节啊太离谱了啊……但是看完结局的「房东」解释后,特么编剧你还不如用我的方案去圆更合理啊是不是!
你说一个有夫之妇和一个有妇之夫2013年这是在干什么呢?就算以前什么感情纠纷都米有的好朋友也不能这样吧,多少也要避下嫌吧......韩剧的世界我永远不能懂了
PS:我说20-21这两集各角色是不是都有点OOC啊……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垃圾,照顾了自己20年的长辈已经说了「我当你是儿子。你跟我女儿交往的时候感觉自己失去了儿子」也收下了家族手套,又回头去招惹人家女儿,这到底是怎么想的?
就算是我把亲情和友情看得太重把爱情看得太轻好了,如果垃圾本身是这样「不惜拿亲情作赌注也要争取爱情」的个性,那前面十几集他是在纠结挣扎个屁啊?!实在无法解读这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本来倒是觉得能理解这个角色的,这下还真是完全懵了……
我想为本片申下冤,《魔境仙踪》本来的卖点就是视觉,故事也源自童话,走老少皆宜的路线, 本来就不是剧情片,你为什么要死磕死磕再死磕?
难道看《泰囧》就要死磕没爱情戏? 看《生化危机5》就死磕笑料不足? 看《新闻联播》就死磕男女主播没牵手成功?
在万达IMAX的一流巨屏三流音响轰炸下,《魔境仙踪》的确真金白银的上了道炫酷的3D大餐,盛赞之余听到很多观影老粉拍砖,大呼剧情脑残,
我想为本片申下冤,《魔境仙踪》本来的卖点就是视觉,故事也源自童话,走老少皆宜的路线, 本来就不是剧情片,你为什么要死磕死磕再死磕?
难道看《泰囧》就要死磕没爱情戏? 看《生化危机5》就死磕笑料不足? 看《新闻联播》就死磕男女主播没牵手成功?
言归正传,这部3个好莱坞编剧“联手”打造的剧本,绝对四平八稳没有短板,但你也别指望有锋芒凌厉一剑飘飘的长板,
作为电影工作者,我将从几个人物设置来解读这铁桶阵剧本,
如有不凿之处,请勿拍砖,这是小弟第一次发的——处女贴。
开篇的女演员托,助手,轮椅小女孩,告白妇。
电影里的任何情节元素信息都不是随意发挥的,而是有目的和作用的。 整个黑白开篇都是在“铺垫、塑造”,让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站起来。
比如用女演员托来表现奥兹的好色,用助手表现无视友情,贪婪,用小女孩表现其没有爱心,告白妇当然是表现他漠视爱情,
大人物完成英雄之举不再是主旋律,现在流行小人物逆袭,升华成高贵骑士完成英雄壮举,才让观众更过瘾。
另外一个重要编剧技巧是打开主人公的“需求”,
当金发女向奥兹表白时,奥兹和盘托出自己的伟大理想,就是是他始终的“需求”,不要小看,故事从整体到幕到序列到场到节拍,玩的就是需求。
遇见第一个西方女巫。
编剧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拖拖拉拉,半天都不进入故事,逼着观众离席。 西方女巫仅仅几句台词,整个故事的冲突矛盾和主人公任务瞬间被打开,观众要的就是这个。
谁的嘴都可以打开故事,为什么要设置这个角色? 对戏,充数,灰色人物。
翡翠城的姐姐,不能一个人自言自语,胖妹妹来搭戏,就把姐姐的险恶表现出来,反派形象也站立起来了。
一部电影起码有6,7个主要人物,若没胖妹,本片就男主,猴子,瓷娃,反派女巫,好女巫,没人了,这种大制作不能在这栽跟头。
另外,非黑即白的童话,来个亦正亦邪的灰色人物,可稍微满足下成年人,顺手一笔。
马上呼啸而来的恐怖飞兽。
一部电影能抓的住观众,往往是靠那些恐怖的反派。
如果你写的反派能把观众吓着,那就算成功了一半,侧过来说,如果你写了一条超级大蟒蛇做反派,但是它吓不住观众,那就歇菜了,
“魔境仙踪”在一开场就把观众吓住了,利爪,巨吼,高速运动,震撼音效。。。挺吓人,成功。 几个不见踪影的树梢空镜头,通过未知更增加飞兽的恐怖,秒咔咔的。
仔细感受下国产片里可爱的反派们和好莱坞佳作里的恐怖反派们吧! 就这是把观众留在椅子上的力量之一。
猴子、瓷娃
猴子是对应主人公开始的助手, 瓷娃是开始瘸腿小女孩, 他们象征着友情和爱心, 本片也是从友情爱情爱心几方面的转变来把主人公从小人物转变成大人物,
主人公总是需要个助手来搭戏,生旦净末丑,缺一不可,
另外,奥兹和终极反派的对抗时间并不长,只有1.5个回合,胖妹变身来袭,只能算半个。 那整个故事有个非常长而冗长的中间段落,我想该片的编剧们可能考虑到这个,而不得不多加及个人物来充实下冗长的中间大肚子。
为什么要把起初的好人姐妹设置成最终的反派?
如果故事按起初的表象,奥兹帮助胖女巫姐妹打败黑暗女巫,最终得到了国王,是不是很狗血烂俗? 如果剧情一开始就被观众预测到,那真是编剧的灾难,
所以这样设置可以让故事起码看起来有变化、层次和不可预测。
另外,胖妹在这正反派转变中完成了人物转化,嗖的活了,有血有肉有爱有恨,可见剧作中“人物转变”有多么重要。
这种四平八稳型剧本,主人公自然也有人物转变,就是从开始的自私自利怯弱贪婪变得无私勇敢而有责任,但显然没胖妹转变给人的冲击大,因为胖妹转变的情感动力强烈,而主人公的转变似乎无病呻吟, 这显然是主人公的铺垫没经营好,没有深挖,不能说胖妹抢戏,只能说男主人物发展没经营好。
其实胖妹的变坏,也是必须的,目的是加强反派的力量,让主人公去对抗无法对抗的强大力量,才好看。
善良女巫的臣民
莫名其妙的介绍这些百姓的能力,让主人公很失望,最后这些能力却发挥出决定作用,典型的伏笔分晓,别小看伏笔分晓,它是剧作中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有些电影能让观众陷入其中久久缓不过来? 因为他让观众深度投入。 为什么会深度投入, 就是时刻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心智,思维! 如何调动呢? 伏笔分晓是重要手段之一,如突然让你联想到前面,让你不自觉拼凑剧情, 难道不是调动思维吗?
另外,本来乏味的陈述,可通过伏笔分晓来让其变得趣味丛生。
好吧,我承认,我是个编剧。
本片从导演技巧上分析,那比枯燥的编剧分析有意思多了,那先从哪些镜头看导演功力说起吧。。。。待续。
可是,我还是希望妙妙和DEAR万曾经有过梦境般的生活,简单却真实。
一个长相平庸的男人和一个长腿漂亮妹妹之间幻象的故事。
“那天在我家楼下和你分别以后,就,一直一直,一直的想你。想你的吻,想你的温柔的舌头在嘴里的感觉,想你长发飘逸,想你迷蒙的眼睛看着我,想你是这样一个美好的情人。认识
可是,我还是希望妙妙和DEAR万曾经有过梦境般的生活,简单却真实。
一个长相平庸的男人和一个长腿漂亮妹妹之间幻象的故事。
“那天在我家楼下和你分别以后,就,一直一直,一直的想你。想你的吻,想你的温柔的舌头在嘴里的感觉,想你长发飘逸,想你迷蒙的眼睛看着我,想你是这样一个美好的情人。认识你这么久,你对我还有这样的吸引力。喜欢你的身体,白白的,毛毛的身体,喜欢跟你做爱的感觉,不是技术的问题,和喜欢的人做爱就会很满足。很想被你进入,被你充满,很喜欢抱着你淫荡的叫。”
这样的心情,也许你和我也有过,爱一个人始终也只是自己的事情。
你出现了,我于是就爱了。
音乐真的很好,最后阳光很明媚。
我们寻找,我们遇见,我们看到,我们经过,我们奔跑,我们想念,我们写那些长长情书,我们因为心里有了一个人而觉得天空是那样美好。
我们吻着,在黑夜的细节中找回了自己。
所以,才有力量去迎接明日的温暖太阳。
<工厂>一个时代的变迁,曾经用身体力量锻造钢铁的工人们,最终被迫退出了那演绎辉煌的时代舞台.那召唤灵魂的隆隆声永远的停止了,照亮生命的金属花火熄灭了,整个的重工业老城区逐渐的变成了城市戈壁.就是这样发生在父母那一代一场必要而残酷的变革
<工厂>一个时代的变迁,曾经用身体力量锻造钢铁的工人们,最终被迫退出了那演绎辉煌的时代舞台.那召唤灵魂的隆隆声永远的停止了,照亮生命的金属花火熄灭了,整个的重工业老城区逐渐的变成了城市戈壁.就是这样发生在父母那一代一场必要而残酷的变革,尤以我们东北三省最为明显.重型机械场厂曾经的全国18罗汉企业...
<艳粉街>我们曾经住过沈城最大的棚户区...
<铁路>铁路工人的生活就像那几节车厢,咣咣当当,咣咣当当...
挺真实的,因为至少我曾经生活过.
另一部剧集闫宇彤作品《病案追踪》,则是用刑侦剧的手法来拍摄医疗剧,令人耳目一新。
更为不易的是,以前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闫宇彤自己担任编剧,他是一位相当懂故事的导演。
从《隐秘动机》的故事介绍来看,闫宇彤导演在题材的选取上,又做出了新的突
另一部剧集闫宇彤作品《病案追踪》,则是用刑侦剧的手法来拍摄医疗剧,令人耳目一新。
更为不易的是,以前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闫宇彤自己担任编剧,他是一位相当懂故事的导演。
从《隐秘动机》的故事介绍来看,闫宇彤导演在题材的选取上,又做出了新的突破。
从我个人来说,非常期待这部剧集的播出,相信也不会令人失望。
切斯特,一个狡猾果断的金融诈骗犯,消瘦的脸庞,波浪的金发紧紧贴在头顶,目光如炬的眼神。这副造型让我不由得想到巴尔扎克笔下的
切斯特,一个狡猾果断的金融诈骗犯,消瘦的脸庞,波浪的金发紧紧贴在头顶,目光如炬的眼神。这副造型让我不由得想到巴尔扎克笔下的银行家高布利塞克,当然我们的切斯特更加在穿着方面更加考究,是西装革履,衬衫领带。在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这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商务装扮了,可是在已经落魄两千年的希腊,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了。这里刚刚经过二战的炮火洗礼,这里的人习惯了闲散的生活方式,虽然这里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可是这里却成了文明世界的没落之处。
在他的行李箱中,除了大笔的美金和西装外,他还带了好几本书。当切斯特坐在床上拿认真阅读或者在街边的餐饮座椅上捧起一本书时,很容易想到Viggo在《GOOD》中饰演的教授。Viggo本人就是文质彬彬儒雅出尘的艺术家,这时候简直不需要任何刻意的演出。
冤家找到了他们,不知道是出手过重还是有意为之,他杀死了侦探。切斯特因为受到被自己坑害的客户的威胁带着妻子开始了悠扬的流亡历程。然而问题在于,他不是一个人逃难,他带着自己的妻子,他深爱着的妻子。男人可以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但是这对女人就太残酷,何况是一个习惯了都市生活养尊处优的贵妇。流离他乡对切斯特来说或许是刺激的挑战,但是对于他的妻子则是噩梦般的折磨。切斯特以为可以像自己想的那样风头一过就可以回归自己曾经的生活,可是上帝是喜欢掷骰子的。
在纽约,他有豪华舒适的大别墅,他可以挥金如土;在希腊,迫于无奈,他只能住普通的旅店,他精打细算。而相同的是,勾心斗角,提心吊胆。对于切斯特这样胆识过人,权谋纯熟的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对自己的能力有着足够的自信,用不了多久他可以继续曾经的风光日子。好学的切斯特,在希腊这种知识的圣地西方文明的起源并不是什么坏事。
年轻的向导卷入了这个案件,或者说被切斯特拉下水了。没有护照,靠着向导的人脉逃到克里特岛。克里特,神奇的地方,古希腊世界的一部分,却又与希腊城邦有着巨大的差异。吕克贝恩说过,《这个杀手不太冷》必须选择纽约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一个人消失了不会引起任何的关注的城市。可是宁静的希腊不同,一桩命案打破了所有的安宁,如同闪电划破寂静漆黑的夜空。风风雨雨,广播,报纸,电视……切斯特坑蒙拐骗,依旧不以为然,可是对于女人无处可逃的感觉足以摧毁她的意志。
如果说剧情,该片乏善可陈,能给我写的材料没有多少。本片精华就在于男主角切斯特和妻子克莱蒂以及年轻向导利达尔之间微妙的关系。剧情没有什么大开大合,所以能否抓住观众就要看导演对冲突的体现把握能力和演员在表演细节上的造诣了。切斯特和利达尔的对手戏,开始并不明显。切斯特举止优雅,谈吐极具修养,富有学识,当然他的富有也对利达尔很有吸引力。当三人开始逃亡时,这些吸引都烟消云散了,新的吸引力来自切斯特的妻子克莱蒂。切斯特想借此利用利达尔地头蛇的价值,却没想到偷鸡不成。克莱蒂很欣赏利达尔这个年轻人,不断表现对他的好感,这让切斯特感到很不自在,如同芒刺在背。只是这颗扎在背上的芒刺不能简单粗暴得拔掉,因为他是护照的关键。切斯特只好好用酒精来压制自己的不满,但是醉酒后的切斯特却让自己更加被动。不幸发生了,切斯特是美国人,不是法国人,怒不可遏的他冲向人群中要狠揍利达尔。这里是希腊的克里特,不是纽约,人群骚动,警察立马出现,好在切斯特尚有一丝理智。所有的媒体信息让利达尔知道了命案的真相,但切斯特这个资深诈骗犯轻车熟路,轻描淡写的三言两语就让利达尔承诺保守秘密。可惜恋爱的男人是没有智商的,嘴上把不住风,克莱蒂还是知道了。脆弱的女人,原本就厌恶了这种四处逃亡奔波的日子,又背上命案被当局缉捕,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行为完全失控了。切斯特酝酿了一个阴谋,原本可以轻松实现,但是克莱蒂是不可控因素。
利达尔是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和老谋深算的切斯特相比还是太嫩,不过他还是找到了船上的切斯特。切斯特总是通过提到利达尔的父亲来讥讽利达尔,其实并不怎么奏效。在机场切斯特还是摆了利达尔一道。利达尔聪明,但是并不高尚,见识和经验也不足。禁不住诱惑打开了切斯特的行李箱,却没有大把现金。对金钱关注让他错失了逃跑的机会以及对切斯特金蝉脱壳的察觉,等来的是警察的逮捕。
这一段中,死去的克莱蒂已经不重要,自己如何活下去才是最关键的。利达尔也还想要一笔配得上自己冒险的丰厚报酬。本来切斯特以为自己已经彻底摆脱利达尔了,却没想到他会在伊斯坦布尔接到警方的电话。这里剧情有个硬伤,以切斯特的智慧应该不难嗅到警方的介入。另外希腊的一桩命案怎么会追查到土耳其呢,在中国一个杀人犯逃到另外一个省也很难找到了,何况土耳其和希腊之间两个国家,虽然地理很近但是文化等方面差异过大,而两次命案能否足以让一个国家动用警力追查到另外一个国家。
切斯特在逃亡时中弹,而在临终前他将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这样就解救了利达尔。利达尔还年轻,也许切斯特一些美好的品质,哪怕是伪装出来的都足以改变利达尔。这是一个一生做过很多错事的人临死前能够做的最后的忏悔。利达尔安葬了切斯特。
大家都清楚,维戈接片子非常讲究,本片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一个金融诈骗犯带着妻子亡命天涯,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他的妻子,为了摆脱年轻人发生意外造成妻子的死亡,逃跑时利达尔被捕,配合警察抓捕切斯特,切斯特中枪死亡然后忏悔。
这么简单浅显的剧情显然不是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利达尔和切斯特之间有个很重要而特殊的话题,就是利达尔的父亲。利达尔的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切斯特经常故意提起利达尔的父亲来敲打他,很难判断切斯特是否知道利达尔对父亲的虚假描述。但是很明显利达尔和他父亲之间有很深的矛盾,这是利达尔内心深处的一个心结。利达尔或多或少看到切斯特身上有一个好父亲的影子,加上他的财富,这构成了切斯特对利达尔的吸引力。切斯特伶牙俐齿,每次提起利达尔的父亲都能够在嘴仗上占上风。这种隐秘的东西其实很难体现,我认为这才是导演想要表现的一个亮点,而维戈本身就是一个好父亲。维戈在戛纳电影节接受采访说你一看就知道这不是片子不是第一次干这活的家伙拍的。所以我认为是导演功力不够,不能展现自己想要的亮点,同时其他方面也显得不够有张力。
一部筹划拍摄于两年前的剧情式纪录片,记录了伦巴帝大区最后一个牧羊人的生活,在工业化严重的意大利北部,传统农牧业遭到了灭顶之灾,牧羊人这个职业就是从业人口巨减的一员。主角Renato Zucchelli生活在伦巴帝北部贝加莫省的深山里,在城市的边缘他有一个家庭但仍在风景秀丽的山谷中从事着牧羊这一传统职业,但城市带给他的威胁远超过美好的憧憬。一次机会
一部筹划拍摄于两年前的剧情式纪录片,记录了伦巴帝大区最后一个牧羊人的生活,在工业化严重的意大利北部,传统农牧业遭到了灭顶之灾,牧羊人这个职业就是从业人口巨减的一员。主角Renato Zucchelli生活在伦巴帝北部贝加莫省的深山里,在城市的边缘他有一个家庭但仍在风景秀丽的山谷中从事着牧羊这一传统职业,但城市带给他的威胁远超过美好的憧憬。一次机会让他与意大利最大的城市米兰产生联系,他会带着他的羊群进入这座城市给已经对牧羊人这个词语感到陌生的新生代看看牧羊生活是什么样子。
在故事的叙述中,包括潘沙、骡马上的肖像,‘丑陋都市中的教堂’等唐吉诃德式的形象逐步显现,广角镜头和羊群保持一致的步速,倒退看着牧羊人一步步走入城市,那种行进军的步伐以及目不斜视的气势完全压过困在羊群中的汽车喇叭声,让工业制造显示出可笑和渺小的一面。
借由基督教中上帝与众生的关系也成为另一条线索,学童们忘记的历史和曾经祖辈间的断裂与伦巴帝这个地区与农业的断裂甚至包括renato本人试图铭记在牧区独有的Gaì——一种牧羊人所说的方言的消失都展示了导演本身的忧心忡忡。学校一幕中一个中国移民小孩在被要求描述他心中的牧羊人形象时画了两只喜羊羊,更把矛盾扩大到国家和民族层面。加之接近引导式制作将牧羊人和山羊群带入城市,但更可以被看作一种隐藏在牧羊人心中的力量的爆发,他牵着自己的羊群进入到这个庞大机器的心脏,用臊气和叫喊打击它。
自OLMI之后绝少导演会为米兰城书写什么,甚至是主体背景都被忽略,此片中的米兰虽然是意大利人一贯的冷漠嫉恨的眼观看这座城市,但仍说明它在意大利生活中的重要性,工业化不代表意大利的过去但掌握着它的未来。1980年生人的导演marco benfanti也在这里诞生,这部纪录片是他的处女作,作为新生代导演,第一次的作品就有如此大场面的举动和气势显示出他的制作野心和一种振兴的亢奋,相比于沉迷娱乐的意大利电影业以及大导演们的唯唯诺诺,2011年10月1日,带领700只羊和制作组杀到米兰市中心的举动也是一次宣战演说。
最后附上主题曲:
Pastore di nuvole - Luigi Grechi
歌词:
Lui è un vecchio pastore di nuvole
un minatore di desideri
un marinaio di lungo corso
che ha navigato sui sette dolori
lo scalatore dei monti di sabbia
il ferroviere senza binari
un vecchio pugile senza più rabbia
ed un pittore senza colori.
E un uomo è quello che mangia
ma anche i sogni che si porta nel cuore
sono tutti i posti dove è già stato
e quelli dove deve ancora andare
ed è la pioggia che lo ha bagnato
e mille facce da ricordare
come le pagine dei libri letti
e il ricordo di un vecchio amore.
E' un camionista senza volante
che guida un bilico pieno di sogni
un avvoltoio di cento anni
che non ha ancora imparato a volare
esploratore senza viaggi
e architetto senza disegni
ed è un perdono senza peccato
ed un prete senza l'altare.
先说优点:
1、用力很集中,将人物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冲突所制造的喜剧效果极致化,这是尊重和善用套路的结果。
2、比《人在囧途》要好,笑料更自然,趣味更纯粹一些。其实这里最有趣的
先说优点:
1、用力很集中,将人物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冲突所制造的喜剧效果极致化,这是尊重和善用套路的结果。
2、比《人在囧途》要好,笑料更自然,趣味更纯粹一些。其实这里最有趣的地方是集中于人妖、spa、床震这些元素上的,虽然这有点低级趣味,但对于喜剧来讲,这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3、基本的技术手段都尽可能做到位了,音乐尤其突出,节奏感烘托得不错。
4、黄渤演得好。
再说缺点:
1、授权书的情节设定是最大的问题,很不严密,公司决策不是谁先见到大股东就可以拿掉决策权那么简单的事情,从半程开始这个问题就开始困扰我,说穿了这是一个自说自话的冲突设置。如果故事说不圆,不妨退到最经典或者说最俗套的剧情模式,如寻宝,只要把过程做扎实、有新意,比这样的假嗨要好。
2、笑料过分集中在王宝强的非正常人格上,开始有新鲜感,堆砌到最后就审美疲劳了,因为观众对王宝强的二百五举动有精神准备了。当然不排除有从头笑到尾的,但比起看一个有心智缺陷的人一味地装疯卖傻,看几个正常人一本正经地做一件可笑的事情是更高级的喜剧,要而且可回味。《泰囧》的笑料可回味空间不大,它与《疯狂的石头》最主要的差距在于,很多笑料只依托人物而不是依托于情节产生的。
3、可以看出来在制作阶段创作者信心并不是很足,有的能做大的冲突和场面都拘着,比如误闯黑社会一场,本来应该是一场很hi的戏,但动作场面都极其敷衍,只突出了王宝强的绝杀技。
这个系列肯定还会往下拍,特别是在《泰囧》的成功以后,我也相信在后续的创作中会在这些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善和升级,再动手,他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喜剧大片了,而不是现在这样误打误撞的超级黑马。
遗憾的是,我看完以后,并没有找到这部电影受到如此追捧的必然性,它合格,但并不优秀,它值得鼓励,成功却难以复制,因为内在的决定性因素不够。这也可说明我们以前所做的喜剧都太枉顾创作规律和观众体验了,所以这不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它证明了以前很多人的努力实际上是徒劳的,在这一类型片上,我们还站在起跑线上。
不知怎么的,往年也只是偶尔陪爷爷奶奶看看的我,今年竟然越看越着迷,跟疯了似的,逢人遍说,还珠格格真好看呀真好看。
众人都说我没得救了。
没事,长期浸淫在冗长繁复深刻含蓄的文艺电影堆里,看还珠格格就像种解脱。做人就要像小燕子,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开心。
我喜欢小燕子的大大咧咧疯疯癫癫,喜欢紫薇的温
不知怎么的,往年也只是偶尔陪爷爷奶奶看看的我,今年竟然越看越着迷,跟疯了似的,逢人遍说,还珠格格真好看呀真好看。
众人都说我没得救了。
没事,长期浸淫在冗长繁复深刻含蓄的文艺电影堆里,看还珠格格就像种解脱。做人就要像小燕子,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开心。
我喜欢小燕子的大大咧咧疯疯癫癫,喜欢紫薇的温柔体贴,喜欢五阿哥的萌,喜欢皇阿玛的仁慈,喜欢淑芳斋、会宾楼里的每一个人。
我羡慕他们为了“大计划”逃亡天涯,羡慕他们拥有这样的青春,羡慕含香蒙丹的爱情,羡慕所有的一切。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如今,还有几对恋人能许下这样的誓言?
而现在,小燕子已身为人母,丫头金锁连公司都开了好几个,紫薇也终于在《美人心计》中母仪天下,五阿哥演技不断突破,事业蒸蒸日上,而含香,早已去了天堂十年,连我们这些观众,也从乳臭未干的小屁孩长成了大姑娘小伙子,一切都变了。
对我来说,还珠格格第一部还只是个序曲,第二部才到了高潮,一个个不断发生的“状况”,一次奋不顾身的“大计划”,一场流落天涯的大逃亡,可以说从来没有哪部电视剧能如此精彩。
没有一部电视剧能取代还珠格格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所有那些寻不回的童年、青春,全部都在蕴藏在我的心中,每年暑假,一遍一遍,复习再复习。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但看完后我确实感谢朋友,因为这个电影真的很不错。
这个影片剧情分布很适中,有笑有虐,笑的开怀,虐的痛心。自从经历过了初恋的苦涩后,若晴已经决定不再爱了,她早早的患上了恋爱恐慌症,像个蜗牛一般缩在自己狭小的空壳里不与外界相接触。她一直强调着,世上不存在着永远的爱。对
但看完后我确实感谢朋友,因为这个电影真的很不错。
这个影片剧情分布很适中,有笑有虐,笑的开怀,虐的痛心。自从经历过了初恋的苦涩后,若晴已经决定不再爱了,她早早的患上了恋爱恐慌症,像个蜗牛一般缩在自己狭小的空壳里不与外界相接触。她一直强调着,世上不存在着永远的爱。对啊,既然迟早会失去那就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曾得到。直到遇见了哲翰,恪守准则的若晴才开始变的动摇。若晴和哲翰刚开始接触的时候真是笑话百出,若晴似乎总是有想不完的鬼点子去整哲翰,而哲翰似乎永远的那么呆愣总是能莫名其妙的化险为夷,将事态扭转的完全向与若晴想象相反的地带发展。也许是因为这个,若晴开始注意他,开始不知不觉中捕捉有关他的一切小细节,他的眼睛,他的手指,他的一抹淡笑,总是那样的扰乱自己的心绪。
一直很喜欢影片中依晨和陈柏霖的两段共舞。一段是在微笑病房里,若晴为了帮助病人微笑带领医院里的其他护工一起唱歌跳舞,偶然间牵错了手,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跳了起来。若晴始终没有注意到一直和自己跳舞的是哲翰,直到最后才发现刚才和自己配合极其默契的人居然是让自己极为敏感的陆哲翰,若晴不知所措的落荒而逃。
第二段是在酒吧,又是因为莫名其妙的理由两个人居然约会了。若晴为了整哲翰让酒吧的辣妹去向他邀舞没想到反而让自己遭了殃。她和哲翰都被拉上了舞台。若晴还是想跑,可她刚打算离开哲翰就被拉住“这首曲子还没结束”哲翰坏坏的笑着,然后继续带着她跳舞。劲爆的音乐,火辣的现场,不断摆动的红色长裙反射着迷离的暧昧,若晴渐渐放开回应着哲翰的舞,笑的很是开心。那时候若晴应该就已经喜欢上了哲翰吧,否则她是绝对不会那么在意哲翰皮夹里的那张女孩照片的。
影片快到末尾时,一直标榜男二号的李易峰才终于再次出场。身为若晴初恋男友的他,他的再次出现我最初的想法是他可能是来挽回若晴的。大概我真是看韩剧看多了,艾伦的出现并不是让故事更复杂,他只是一个催化剂,一个让若晴彻底崩溃彻底放开自己的最佳催化。面对着哲翰的离去,艾伦的再次出现,若晴放肆的大哭,放肆的大声吼叫,厉声指责着艾伦的背弃,声泪俱下的讲述着这些年来自己的勉强与伤害。她不顾一切的冲到摄像机前高吼,“我爱陆哲翰,我爱他!”那场戏真是看的我心疼,若晴压抑却总也止不住的泪,微微颤抖的身体,刻意伪装的明显脆弱。不客气的说,整场电影下来,林依晨演的最好的就是这一段戏,情感全面爆发的她活脱脱的演绎出了若晴。
好在,结局都是好的。
其实这部电影的情节真的很简单,就是讲述一个害怕恋爱的女人再次鼓起勇气去争取自己的爱。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剧情却让人倍感温馨,倍受启发。
爱,真是个复杂的东西;爱,真是个简单的事情。
爱情总是让人变得混乱,总是让人心绪不宁,不知所措,但只要你克服了爱情附带来的恐惧,你就会明白单纯的去爱,好简单。因为害怕而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口是心非,举着杀虫剂一样将他们驱除出自己的世界,等到你真的发现自己离不开他时,了解到了他是你不可或缺的那个人时,才发现他彻底离开你的世界已经太久了。恋爱从来就不需要任何的规则,所有的规则不过是为自己的恐惧所找的借口。因为怕爱,所以恐惧;因为恐惧,所以怕爱,往往复复自己终究会受伤。
理应怜旧意,惜取眼前人。
我们每个人都患有恋爱恐慌症,都在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良方。只是当你发现时是否能有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惧,能否大胆的迈出一步去追逐自己的幸福,这是个重要的问题。爱,只有一次,机会也只有一次。虽然世界是圆的,你向左,我向右,大家终有一天还会再见,只是,我们还会再在一起么?就算在一起,是否还抱有着当年的那种心跳的感觉?
珍惜吧,珍惜眼前自己所拥有的爱;争取吧,勇敢去争取属于自己的爱。
我们都有恋爱恐慌症,我们都对自己的另一半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或是偏见,但若是我们能够稍稍放松下自己,稍稍相信下自己的爱,放低自己的姿态,爱是不是会容易些。我们是不是也更容易幸福些。
因为怕爱,因为想爱,所以更加要去爱。
真诚的爱会像阳光般散去你生命中的所有阴霾,会击溃掉你人生中所有的不安。
所以,大胆去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