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6723640
  • 往往
    2005/10/17 16:19:42
    黑背景
    《长恨歌》的拍摄技巧,最典型的方式是大量使用了“黑背景”。这个特点,在当代的其他电影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既体现出电影导演的独到审美,也体现出画面跟故事情节的合理的共振。
    因为我是先看了《银饰》,之后才看《长恨歌》,所以对两部片子之间,格外有一种不自觉的横向比较。我觉得《银饰》里面大量使用了“阴阳脸”的摄影方式,比如小银匠第一次给小媳妇送银饰时候,镜头游移在两个人的脸上,一会儿是小银匠的脸
    《长恨歌》的拍摄技巧,最典型的方式是大量使用了“黑背景”。这个特点,在当代的其他电影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既体现出电影导演的独到审美,也体现出画面跟故事情节的合理的共振。
    因为我是先看了《银饰》,之后才看《长恨歌》,所以对两部片子之间,格外有一种不自觉的横向比较。我觉得《银饰》里面大量使用了“阴阳脸”的摄影方式,比如小银匠第一次给小媳妇送银饰时候,镜头游移在两个人的脸上,一会儿是小银匠的脸,一会儿是小媳妇的脸,都使用了半黑半白的用光方式,出现出“阴阳脸”的特殊效果,很一种故意的暗示。《长恨歌》就不同,其中的脸,很光亮,但是脸部之外的背景,就非常暗,形成了特殊的“黑背景”效果。这一点,有些模仿伦勃朗的人物肖像。只不过,伦勃朗的绘画中特意使用了高光,而《长恨歌》里面没有使用高光。就我看来,《长恨歌》的这种方式,并不精到。因为电影语言,完全可以表现得比伦勃朗的绘画语言更为丰富的变化,但是,《长恨歌》没有做到,这显然很令人遗憾。
    《长恨歌》的字幕方式,我也不喜欢。主要是因为用得太多啦,打断了电影的连贯性。如果你使用一两次,交代这段情节跟下段情节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就可以啦,偏偏电影中使用得不厌其烦,这使我感觉到导演和编剧都没有能力从王安忆的小说的叙述模式中跳出圈外,这令我觉得非常的蹩脚和不过瘾。电影就是电影,它要有自己的方式和特点,片面地模仿和抄袭小说的叙事方式,这就自己把自己给坑害啦。再说啦,何必呢?
    《长恨歌》的结尾,很有意思。但是,我不觉得这是电影的创意,而应该归功于小说的精彩。它把观众的视野,拉回到若干年前的青春记忆,这个表现方式比较好,比较唯美,比较轻松和惬意。那人,那伞,还有那话,跟观众的心情一起,共振,共鸣。也许,这也可以算是这部影片最打动人心的情节之一吧。
    【详细】
    1007757
  • JustSoSoul
    2022/6/17 19:28:05
    很多人我觉得没看明白

    首先,如果复制体活了下来,那她是必然要假装成本体的。

    她是不能大大方方说,我是复制体。因为复制体的身份,只有在决斗后才能获得承认。

    决斗前,各种费用都是本体承担。只有本体,才有法律效益。

    决斗的时候,出了偏差,所以最后警察都得展开调查,法庭上也要亲友证明最后这个是本体。

    因为本体更重要啊。

    比斗的时候,本体应该是有优势的。开头就很明

    首先,如果复制体活了下来,那她是必然要假装成本体的。

    她是不能大大方方说,我是复制体。因为复制体的身份,只有在决斗后才能获得承认。

    决斗前,各种费用都是本体承担。只有本体,才有法律效益。

    决斗的时候,出了偏差,所以最后警察都得展开调查,法庭上也要亲友证明最后这个是本体。

    因为本体更重要啊。

    比斗的时候,本体应该是有优势的。开头就很明显,复制体是弱势。

    而电影里面,也说了,延期了,本体如果不交钱不续费,就在比斗中惩罚本体,让本体处在弱势。

    不得不佩服,剧本四处都有伏笔。交钱这个小细节,也直接暗讽了资本主义的不公平。

    所以,不管活下来的是不是本体,最后都得装成本体。

    假设,本体和复制体,打算逃跑的这几天都没有接触别人。

    那衣服什么的,就不是特别重要了。

    而本片就算想留开放式结局,在逻辑上也容易出现漏洞。

    首先,毒杀,嘴角流血,后面开放式。

    第一种情况,复制体活,复制体必须装成本体,为了逼真,衣服发型眼睛都搞成本体。但是复制体不会开车,所以受了伤,外界不知道这点,出个车祸很正常。母亲和男朋友知道这一点,他们做了伪证。最后,汽车撞的稀烂,停的方向,母亲说的隐形眼镜,男朋友已经开始嫌弃复制体,从他的对于女性衰老的解释,看出来是把她当成复制体来看待。

    不过有个时间上的问题,就是时间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了,女性才会出现各种身体上的变化。要知道,复制体刚出来的时候,本体还夸她皮肤好。那碎屏手机,破烂汽车,各种细节就开始出现逻辑上的问题。换成我们手机肯定也换过好几个,车子会修好,车也会开了。而这么久的相处,恰恰又坐实了她复制体的身份。

    毕竟,如果时间只过去几天。那复制体才刚获得她想要的生活,根本没必要最后在车里哭。

    最后在车里哭,如果是复制体,那就说明她发现,生活了这么久,原来本体过得竟然这么惨,这根本不是她要的生活。

    这也是这个解释下,最大的时间漏洞。

    第二种情况,本体活。

    肯定也有很多人觉得是本体活。这样讽刺感更强烈,片子的悬疑感更强,对于悬疑片来说,似乎也是导演最终的意图。

    但是本体活,其实漏洞更多。

    假设,本体在毒杀中幸存,反杀了复制体。本体受了伤也就能解释了。只不过毕竟是中毒了,只是瘸个腿,非常牵强。而且前面也说了中毒的症状,本体并没有出现,这也是问题。

    整个片中,母亲和男朋友更喜欢复制体,他们希望复制体活,说不定毒杀还是一起策划的。

    那这个本体就得在母亲和男朋友面前装成复制体。

    除非,她以本体出现,她母亲和男朋友知道复制体会以本体出现,默认她是复制体。

    如果时间线长,从后面看出,她装成功了。这个难度说实话,太大了。

    她的车技必须烂,一开始可以搞成车祸,车子很烂也有了解释。但是,没男朋友和母亲在场,她是可以好好开车的。最后这场景就不对了。

    当然,也可以用情绪失控,开错道了强行解释。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总之,本体活,逻辑上硬伤更多,但是悬疑色彩更浓。

    而要想都兼顾,本身就不容易。

    怎么解读,完全看各位心情。

    【详细】
    144601427
  • 多多视频
    2019/4/12 12:02:35
    清纯巫师变身暗黑少女,萨布丽娜的冒险故事来了!
    我曾走过这条黑暗之路,但似乎也不太糟。 剧情/悬疑/奇幻/李·杜兰·克里格(导演)/琪兰·席普卡/罗斯·林奇/ 『并非每个女巫都是坏心肠』还记得那个清纯可爱的萨布丽娜吗?('ω')? 《萨布丽娜的惊心冒险》由网飞出品,根据同名漫画改编,集超自然、恐怖、魔法、巫术等元素...  (展开)
    我曾走过这条黑暗之路,但似乎也不太糟。 剧情/悬疑/奇幻/李·杜兰·克里格(导演)/琪兰·席普卡/罗斯·林奇/ 『并非每个女巫都是坏心肠』还记得那个清纯可爱的萨布丽娜吗?('ω')? 《萨布丽娜的惊心冒险》由网飞出品,根据同名漫画改编,集超自然、恐怖、魔法、巫术等元素...  (展开)
    【详细】
    10107220
  • 水木老贝
    2008/3/7 23:48:56
    发哥华仔的正史
    这部片子我一直看到刻的盘花了,越共,北越,胡志明,求生的欲望,这部片子和那部浆糊般的玉观音怎么都会出自许鞍华之手呢,香港电影的悲哀。。。
    这部片子我一直看到刻的盘花了,越共,北越,胡志明,求生的欲望,这部片子和那部浆糊般的玉观音怎么都会出自许鞍华之手呢,香港电影的悲哀。。。
    【详细】
    132068
  • 庄恒
    2022/12/2 13:20:45
    2067,未来已来
    《2067》,两年前在澳大利亚上映,如今终于在国内等来了这部科幻巨作。影片是科幻,但也在映照现实,现实和科幻密不可分。 1.科幻延伸现实 2067,谁又能说得清现实中的45年后,地球是什么样子,有发散的思维,让人去畅想未来的可能。 2.科幻立足现实 当下的所做所为,会影响未...  (展
    《2067》,两年前在澳大利亚上映,如今终于在国内等来了这部科幻巨作。影片是科幻,但也在映照现实,现实和科幻密不可分。 1.科幻延伸现实 2067,谁又能说得清现实中的45年后,地球是什么样子,有发散的思维,让人去畅想未来的可能。 2.科幻立足现实 当下的所做所为,会影响未...  (展开)
    【详细】
    14794223
  • Yang11
    2022/7/15 18:48:26
    提醒:仅适宜10岁以下儿童(众多家长表示:可能也不适宜)

    目前点映75分钟,早已放弃,上豆瓣一看,除了几篇营销水军稿,果然一片差评。

    【本质原因是:没诚意+宣发预期不一致】

    剧情上无新意无亮点,不管是故事还是段子;这种档次的价值观框架,规划做三部曲,简直是在逗我。

    你如果

    目前点映75分钟,早已放弃,上豆瓣一看,除了几篇营销水军稿,果然一片差评。

    【本质原因是:没诚意+宣发预期不一致】

    剧情上无新意无亮点,不管是故事还是段子;这种档次的价值观框架,规划做三部曲,简直是在逗我。

    你如果在市场宣发上告诉我,受众用户适宜10岁以下,我才勉强能够接受,不至于预期不一致,导致观影落差太大。

    这么说吧,旁边放暑假的小孩子也没乐几次,早早睡着了。

    【详细】
    14515305
  • 二水喜静
    2017/8/26 23:33:00
    步步深陷

    第一次看见这部剧是真的觉得不是我的菜,在我眼中它不是畅销的青春偶像爱情故事,我是俗人,那样的故事总是更吸引像我这样对爱情充满了无数幻想的人。

    最近一段时间有点剧慌,只要有人在演,哪怕是广告我都可以坚持一会儿。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我的老爸是奇葩》这部剧。

    它没有最好的位置宣传,在某视频软件上,想要看见它的身影只能靠搜索。它也没有强大的阵容,没有一线明星。它

    第一次看见这部剧是真的觉得不是我的菜,在我眼中它不是畅销的青春偶像爱情故事,我是俗人,那样的故事总是更吸引像我这样对爱情充满了无数幻想的人。

    最近一段时间有点剧慌,只要有人在演,哪怕是广告我都可以坚持一会儿。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我的老爸是奇葩》这部剧。

    它没有最好的位置宣传,在某视频软件上,想要看见它的身影只能靠搜索。它也没有强大的阵容,没有一线明星。它不是吸引人的热门题材,演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家庭故事。就是这样的它,让我一步一步深陷其中。我爱上了剧中有些古板的老爸,一直陪在老爸身边的妈妈,还有两个可爱有些调皮的孩子。当然,还有那对高颜值、超自由的姐弟,还有很多很多小人物,不好的闺密,也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残酷和人性的贪婪。形形色色的人拼接了生活。

    我想,影视故事都是有虚构有夸张的。或许里面的故事并不完全是事实,但是从实际出发,它只是为了更好的引发人们的共鸣而做了必要的艺术处理。

    在大概二十集的故事里,我看到了一些一般人所经历的。我们需要努力的学习,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或许我们不会复习到高六,但高四应该是不少人的经历。我们经过了努力拼搏,度过的高考,迎来的大学,又有多少人有着自己坚定的目标,选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作为自己努力的事业。我们总会因为父母,朋友的建议做了一些自己不爱做的事。

    这部剧中孩子的学习和爱情,与父亲发生了思想上的冲突。在他们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以父亲过于夸张的行为,有些奇葩,但引发的是人们的共鸣,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为人父母的人反观自己。

    每一个人,每一步作品,都无法称作完美,同样,这部作品也有不足,从影视剧来看,我只是想给予工作人员更多的赞扬,发表一些自己的看剧感受,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

    【详细】
    8777764
  • ummmmmmmbye
    2021/8/23 10:09:19
    季展没有BE

    小时候看得模糊又不喜欢二部换人 二刷发现不少华点 倾于编剧悄悄给季展he了(不是我在yy!) 江展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感情线 董洁自己采访也说了 第二部展颜不停的在cue季冬阳 没有哪部戏不参演的前男一有这么多的分量了。所有困难都想会把季引出来 虽然被李玮凡伤了心 但最后越来越坚定反驳了她的爱情论 季冬阳最后终于出现的时候 她都是有笑的 得逞那种 好像还是只有

    小时候看得模糊又不喜欢二部换人 二刷发现不少华点 倾于编剧悄悄给季展he了(不是我在yy!) 江展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感情线 董洁自己采访也说了 第二部展颜不停的在cue季冬阳 没有哪部戏不参演的前男一有这么多的分量了。所有困难都想会把季引出来 虽然被李玮凡伤了心 但最后越来越坚定反驳了她的爱情论 季冬阳最后终于出现的时候 她都是有笑的 得逞那种 好像还是只有他们知道的小游戏 如果前面还模糊 那最后季最后包场 并且强调了十一点到三点就太明显了 这是以前他们不会在一起的时间段。因为是王琪在的时间 第一部展颜说她是痴等的夜太寂寞了 这个时间明显是暗示可以把她当作女人而不是孩子不让她空等了,最后握手的镜头 如果是江的话大可以露脸cp的更明显一些 并且那个手表特写第一部季也出现无数次 演员本人不能到场的情况下这是编剧最大的努力了吧 要不就是he了要不就是编剧说的第三部要给他们he所以伏笔了 二刷发现不管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季展的线抛开为了过审的生硬part都是一直在呼应的。总让我想起来normal people里的人物关系 二人因为原生家庭和心理问题共生 分开独立成长 但永远最爱对方 有旁人不能理解和介入的默契。

    【详细】
    13818532
  • 江海一蓑翁
    2013/6/23 22:26:05
    长征的意义
          看完这部电影,因为同来的朋友匆匆离开座位,使得习惯于看完所有字幕才走的我不得不提前走出影院。观影过程中,我前后十几次摘下3D眼镜,擦拭眼泪,并对身旁的时剑波老师说:如果不是在电影院,我想我会大哭一场,在嚎啕中嘶吼。
        然而奇怪的是,当走到影院外面之后,几分钟之前的愤激和狂热却
          看完这部电影,因为同来的朋友匆匆离开座位,使得习惯于看完所有字幕才走的我不得不提前走出影院。观影过程中,我前后十几次摘下3D眼镜,擦拭眼泪,并对身旁的时剑波老师说:如果不是在电影院,我想我会大哭一场,在嚎啕中嘶吼。
        然而奇怪的是,当走到影院外面之后,几分钟之前的愤激和狂热却已经烟消云散,以至于现在坐在家里,想写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时,却觉得黔驴技穷,词不达意。这一刻,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是福柯的《词与物》。语言在如此震撼的音乐和影像面前,丧失了表达的能力,而只能下笔千言,不知所云。
        影片在实景演唱会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种种影像、画面之间穿插,传达的意境非常明确:崔健诞生于八十年代,那个媒体用理想主义这四个字来简单总结的年代。崔健绝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摇滚歌手,而是一位以音乐作为表达方式的思想家、艺术家。查建英女士的《八十年代访谈录》曾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在那本书里,崔健与阿城、李陀、栗宪庭等人并列;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当我们这个国家的大多数精英人士已经如沙子乐队的《消费者之歌》里描述的那样,在商业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双重压迫下放弃理想,转向实用主义的九十年代和当今,《八十年代访谈录》里的那些访谈对象们还都在坚守着自我,坚守着他们在八十年代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崔健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影片对这场交响乐和摇滚乐混搭的演唱会作了全景式的拍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编创人员在曲目的选择上颇有讲究,而且每首歌里穿插的影像和画面都很好地跟歌曲内容融为一体,非常希望这部电影里的这些歌能转换成MV,向全国各大KTV推广,这一定会很受欢迎。
       下面说说对我比较熟悉的几首歌的观感:
       《一无所有》标志着中国摇滚乐的诞生,它的内容很好地表达出一个真理:那就是物质的丰有与否某些时候会和理想主义的兴衰成反比。1986年,中国城市里的经济改革刚刚开始两年,几乎人人期盼着不可知的兴旺的未来,各种理想和激情在仍然贫瘠、但已经看到丰裕希望的大众群体中涌动。这首歌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正是因为,它深刻地再现了当时的时代呼声。
        《红旗下的蛋》是影片中唯一没有歌词字幕的歌曲,至于没有字幕的原因,明眼人心知肚明。在这种无形的限制面前,编创人员用真实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影像画面很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意境,弥补了没有字幕的不足。这首歌对我们这个国度教育体制的批判,至今仍然很难超越。台湾的罗大佑有类似的作品,香港的BEYOND也有《教坏细路》,但他们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对商业主义和泛娱乐化的批判,而崔健在这首歌里的批判则直指体制和意识形态本身。应该说,这首歌能保留在影片里,已经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一块红布》这首歌里,同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编创人员在影像表达上受到无形的限制,只好在歌曲开始时用崔健面前的一块红幕来传递春秋笔法。意识形态的巨大号召力,能让人在“没地儿住”的情况下疯狂地爱,狂热地运动;然而当意识形态的内核被证伪之后,这种疯狂和狂热便迅速转化为空虚和愤恨,这或许正是我们亲历的三十年历程的真实写照。
        《假行僧》是我K歌时的最爱,正如被誉为豪放派词人领袖的苏东坡写起悼亡妻词来情深切切、感人至深一样,充满思想和批判性的崔健在描写爱情这一人类永恒主题时,同样极具深刻性。在这样一个原子化的商业主义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大舞台上的“假行僧”,一边表演着爱情、真诚和感动,一边又渴望那个真爱早日出现,直接上来吻自己的嘴。而听着这首歌,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是那个自由肆意的灵魂——贾宏声。他不属于这样一个实用主义和虚伪盛行的年代,愿他在天堂安宁、快乐。
        《花房姑娘》是我在北航入学新生汇报演出时演唱的歌曲,正是这首歌,让我认识了同班的肖晨和许楠,而我们后来也有幸一起成为黑韵乐队的成员,共同合作过半年,因此这首歌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与《假行僧》的批判成分更重相比,《花房姑娘》则更多寄托着崔健对于爱情的理想。“你说我世上最坚强,我说你世上最善良……”这样的话语简单,却无比动人。
        影片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结尾,刚好和开篇的《一无所有》形成呼应。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是从“一无所有”起步的,正是因为“一无所有”,所以它的开始阶段能够相对纯粹,相对适合理想主义的生长;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仿佛成为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强国,然而富足起来的人们却在不断地抱怨,精英阶层的不安全感越发强烈,甚至很多人选择了移民、离开这个国家。正如胡紫薇所说: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文化意义上的统治力和影响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大意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仍然处在新长征的路上。虽然人们反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这样的官方话语,但这些话语传递的内涵却真实地恰应了这个时代最大的需求。
        在这样一个所谓“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并存(吴敬琏语)的年代,作为我们这个国家受过最好教育的年轻人之一,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抱怨,不是骂街,而是切切实实地保有理想,并切实通过勤奋和努力去一步一步实现这些梦想。正如我的校友——《人民日报》的高层之一卢女士(记不清名字了)说的那样:你期盼的中国是什么样,那就用你的行动去把它打造成什么样(大意如此)。
        84年前,胡适先生在北大的讲堂上号召学生:为个人争自由就是为这个国家争自由,而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要说:在这样一个时代,为个人争梦想就是为这个国家争梦想,这也是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的我对“中国梦”的理解。
        感谢老崔,感谢所有编创人员,在秘密后院首张专辑《江湖边》的音乐声中,我,一个普通的影迷,一位在改革开放中长大的80后,一位心怀中国梦的普通中国人,真诚向你们致敬。生在我们这样一个丑恶与真诚并存、动荡与前进博弈、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年代,生在我们这样一个走在复兴道路上的伟大国度,我感到幸福,感到骄傲。
        晚安,朋友们!晚安,中国!
    【详细】
    61312776
  • 只是存在
    2021/11/20 0:51:25
    香港电影又一次的新浪潮

    《手卷烟》大概是香港电影一个新开始吧,退役英军华人士兵,南亚裔黑帮。该打还是打,把机位如贾樟柯一般远远的架着,打完才知道林家栋打是本地黑帮,太保只是坐在桌子旁抽烟。没有特写,没有切的花里胡哨,也可能没有武行的替身,铺了条直轨,一个全景长镜头打完了最后一场重场戏。所以看评论都说没有香港电影过去的质量,大概金马的评委也这样想,觉得香港电影就应该是《怒火重案》。可能他们忘记了像徐克,杜琪峰这批把画

    《手卷烟》大概是香港电影一个新开始吧,退役英军华人士兵,南亚裔黑帮。该打还是打,把机位如贾樟柯一般远远的架着,打完才知道林家栋打是本地黑帮,太保只是坐在桌子旁抽烟。没有特写,没有切的花里胡哨,也可能没有武行的替身,铺了条直轨,一个全景长镜头打完了最后一场重场戏。所以看评论都说没有香港电影过去的质量,大概金马的评委也这样想,觉得香港电影就应该是《怒火重案》。可能他们忘记了像徐克,杜琪峰这批把画面美到极致,票房以十亿论的导演都是香港电影新浪潮那一批的弄潮儿。香港电影新浪潮到底是什么,我懒得重复了。只说2000年后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搵钱后,这些年香港电影终于又有新人喷薄出一次新浪潮。《沦落人》《叔 叔》《浊水漂流》《手卷烟》,无一不是把镜头对准底层,其间又掺杂着大量香港类型片的元素,无论是技术部门的坚持还是导演对前辈的致敬。总之香港本土电影已经换了个活法,不再是商业元素堆砌的类型片,开始用人文色彩更浓的情感唤起人性的共鸣。就连TVB都开始拍摄外卖小哥的剧集。无他,因为这就是香港,不是警匪片武侠片僵尸片职业剧这些摄影棚里的香港,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维港也有庙街的香港。

    【详细】
    14005493
  • 王子
    2013/8/6 18:15:22
    他是高木
    他懂音乐,会拉小提琴,他说他想当音乐老师,但人生有时就是不会那么眷顾天才。他那天问藤原君人生是什么,他听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未曾流泪,第二天他不惜牺牲藤原的士兵,只为藤原的一条命。他不会喝酒,只是喝一杯葡萄酒都会被呛到。他的眼睛很漂亮,但他却要用自己那纯而无暇的眼睛面对这残酷的世界。别人说他心狠手辣,但他只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作为一名军人的任务,他不看重名利,无论多少钱他都没有动摇,他为国甚至放弃
    他懂音乐,会拉小提琴,他说他想当音乐老师,但人生有时就是不会那么眷顾天才。他那天问藤原君人生是什么,他听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未曾流泪,第二天他不惜牺牲藤原的士兵,只为藤原的一条命。他不会喝酒,只是喝一杯葡萄酒都会被呛到。他的眼睛很漂亮,但他却要用自己那纯而无暇的眼睛面对这残酷的世界。别人说他心狠手辣,但他只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作为一名军人的任务,他不看重名利,无论多少钱他都没有动摇,他为国甚至放弃思考道德问题。如果不是被迫,他不喜欢审讯犯人,他甚至会因自己的道义和出于全局的考虑对战友刀剑相向。他说想念故乡的味道,本来在那一天之后,他就可以满身荣耀地归国,回到那最温暖的地方,但战争,人生,世界,命运是残酷的,即使是他的遗体,都没有葬在他那日夜思念的土地。他叫高木,只是个想要回家的军人。
    【详细】
    6198346
  • 2021/5/2 21:12:39
    从女性视角看世界,荒诞得一塌糊涂
    一部荒诞剧,公私两个层面的全线崩溃。公共层面的荒诞,是男人们为了各自“高尚”的“政治”理念、“正义”观,大义凌然地破坏,结果是所有其他人都要为他们的“崇高精神”付出最大的代价。 日常交流时我们也经常会对话题进行区分,政治、经济,这些是严肃的话题,情感、家庭,...  (展开)
    一部荒诞剧,公私两个层面的全线崩溃。公共层面的荒诞,是男人们为了各自“高尚”的“政治”理念、“正义”观,大义凌然地破坏,结果是所有其他人都要为他们的“崇高精神”付出最大的代价。 日常交流时我们也经常会对话题进行区分,政治、经济,这些是严肃的话题,情感、家庭,...  (展开)
    【详细】
    13519215
  • Joe
    2022/10/31 13:11:10
    爱,贯穿人类始终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生,老,病,死,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暂,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唯有爱,永恒不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爱,爱人的爱,朋友的爱,甚至陌生人的爱。 主人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最后阴阳相隔,其中包含了很多生活中挫折与困难,但剧没有纠结于其中任何一点,...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生,老,病,死,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暂,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唯有爱,永恒不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爱,爱人的爱,朋友的爱,甚至陌生人的爱。 主人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最后阴阳相隔,其中包含了很多生活中挫折与困难,但剧没有纠结于其中任何一点,...  (展开)
    【详细】
    14731253
  • n代教父
    2022/1/23 0:55:14
    100万的科幻

    女主演技在线,无论是丧子之后的沮丧还是被绑要被杀死前的恐惧,以及最后一个时空面露喜悦女主与初始时空女主黯然神伤截然不同的面部表情,都可以说明女演员的表演功底,最后一幕女主听到儿子电话里的声音喜极而泣,展现的很真实。但男主表现的相对拘谨,前两个空间男主在设定上确实比较压抑,但总感觉男主是压着嗓子说台词,没有放的开。

    电影全片比

    女主演技在线,无论是丧子之后的沮丧还是被绑要被杀死前的恐惧,以及最后一个时空面露喜悦女主与初始时空女主黯然神伤截然不同的面部表情,都可以说明女演员的表演功底,最后一幕女主听到儿子电话里的声音喜极而泣,展现的很真实。但男主表现的相对拘谨,前两个空间男主在设定上确实比较压抑,但总感觉男主是压着嗓子说台词,没有放的开。

    电影全片比较素,100万的投资成本不可能拥有像盗梦空间、信条之类的科幻悬疑片既有烧脑情节又有惊心动魄的镜头,可以说本片完全是靠剧本的节奏来带动观众的兴趣。即使如此,仍认为电影中存在不少不合理之处。

    没有看过恐怖游轮和彗星来的那一夜,对于本片的故事情节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悬疑性不强,整个故事流程在看完整部电影观众差不多都能不大用思考就想明白了,在没有刺激的镜头的前提下,就有点像流水账一样。在女主穿越到第一个错位时空时候,就把平行时空说了出来;等女主寻了半天都没找到自己原来的时空,博士点透是别的时空想取代当时时空的女主而向初始时空女主开枪。若这些情节不点名而随着情节推动让观众自己去想应该更有意思一点吧。不过原本以为这个故事会走向闭环,即女主最后忍无可忍也穿越了时间变成了电影开端开枪射击的那个女主,最后发现却不是自己猜到的这样。

    最不理解的是女主到了一错位时空女主从林中蹦出来直接朝男主和女主哥开枪后被反杀的那个时空时,叫醒了醉酒的男主,后续女主哥一下呼晕女主将女主绑在椅子上欲杀女主,反而男主身为女主老公心软了,想放女主跑,这就不大合逻辑,难道哥哥就不心疼妹妹吗?如果是考虑一个刚死的人突然诈尸回来的那种恐慌,感觉提前描述下之前那段情节应该更合适吧。还有,关于这个时空是不是女主本身的时空,我认为不是的,因为女生说她害死了童童此时女主哥哥却非常激动说这不是她的妹妹。其次,为什么女主一开始穿越的世界没有女主本身,越往后就会有与当前世界女主重叠的现象?还是说穿越到没女主的世界时这个世界的女主也穿越到其他世界里去了?

    博士男主经历几十次穿越后忍无可忍,“自杀”了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取而代之,并教导女主你若不取带另个时空的自己,自己的安危就很难保证,期待着女主也通过同样的方式结束这该死的循环。随着女主穿越到另一个平行时空,确实萌生了这种想法,最后还是心软了,仅是打晕了这个时空的自己,并没有下杀手。印象最深刻的是女主朝树林里开了一枪,我在想这子弹会不会穿越无数时空,直到击杀一个倒霉的穿越三人组(好像主角哥也穿越了)之一呢?

    电影最后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女主穿越到了一个儿子童童还没有死去的世界 她心动了,想留在这个世界,于是在她拿炸药炸掉这片穿越时空起点的林子后,传来了医学机器心跳为0的声响,结合开头“妈妈,醒醒啊”的话语,我推测的现实是两种,第一种是因为回到原来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遭遇了不测,送往了医院 这时候童童在身边。第二种是女主的梦境,车祸是真是发生的,女主在昏迷状态耳朵听到的话语在脑海中映射形成的梦境,比如昏迷两个多月啦,在哪号病床啊,最后男主签字放弃治疗啊啥的,这些情节都是昏迷听到的反应到了梦中了。

    故事讲到最后,如果能说明为什么会引发平行世界,第一个穿越点是谁,把这个连环穿越时件略详细的讲述一下感觉会更好一些吧。

    【详细】
    141601467
  • 鲲鹏时评
    2019/1/28 12:05:01
    串联“科洛弗宇宙”

    “科洛弗宇宙”系列第三部上映,其实在科洛弗悖论之前,当初单看《科洛弗档案》和《科洛弗道10号》的时候,只是单纯觉得,“哎?这两片子名字开头一样,难不成有什么联系?”但是看完之后又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当成了各自单独的影片来看。直到这部号称“科洛弗宇宙”第三部的科洛弗悖论登场,总算是把三部勉强串联到了一起。

    随着地球人口激增,能源紧缺,大家都要活不下去了。于是整个地球大家庭联手,

    “科洛弗宇宙”系列第三部上映,其实在科洛弗悖论之前,当初单看《科洛弗档案》和《科洛弗道10号》的时候,只是单纯觉得,“哎?这两片子名字开头一样,难不成有什么联系?”但是看完之后又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当成了各自单独的影片来看。直到这部号称“科洛弗宇宙”第三部的科洛弗悖论登场,总算是把三部勉强串联到了一起。

    随着地球人口激增,能源紧缺,大家都要活不下去了。于是整个地球大家庭联手,准备搞一个大项目,项目成功后人类的能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拯救全人类。这就是“上帝粒子”项目,在太空中进行粒子对撞,产生无尽的能量。

    这个项目集结了当今最重要的七个大国的精英(巴西?),每个人胳膊上绣着自己的国旗,其他六大国的航天员都说英语,中国的国际章说的是汉语,而且他们还可以无障碍的交流,国际章还说过“最好带几盘饺子上来”。看起来其他六国人马都可以听懂汉语,而且还时不时的说上一两句。看来汉语伴随着中国的强大,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就将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了。尤其在与地面联系时,每个人基本都要先说一句,“秦皇岛”,这个“秦皇岛”到底是谁,也引发了外国网友的集体猜测。国际章在本片里也不是打酱油,有了比较重要的戏份。

    在粒子对撞实验开始前,地球上的节目直播里,就有专家在得不得的诉说着这个项目的各种未知风险,其中就包含了可能打开异次元之门,把各种怪物、怪兽之类的送到地球,虽然这只是很小的一个插曲,很快就被不耐烦的指令长勒令关闭直播而中断,但是却非常的重要,直接串联起了第三部科洛弗悖论和前面两部的关系,也为本部最后的结尾埋了伏笔。

    粒子对撞实验开始后,当然了,正如预料当中的那样,开启了异次元之门,小队们先是找不到地球了,然后又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怪事,仿佛之前所学的物理学知识都不够用了,全部得要打破重来,直到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和原来不同的平行时空,地球上还活着另外一个自己才知道这回玩大了。无尽能源没搞到,自己反倒回不了家了。

    不过与此同时,地球上也经历了灾难,女主老公在街上发现的影子,应该就是对应第一部《科洛弗档案》中没有解释来由突然冒出来的那个怪物。

    经历了重重险阻,最终存活下来的航天员准备返回那个并不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当然了,除了返回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显然没有。

    地球上的灾难并没有经过主要的呈现,只是通过女主的老公侧面展现,什么城市乱了,一会有飞机了,一会到处乱响有爆炸声之类的,直到最后结尾那一个怒吼的身体突破天际的怪兽,才告诉大家,可不仅仅是《科洛弗档案》里那一只怪兽而已,恐怕已经全方位被怪兽占领,这里能不能对应《科洛弗道10号》?勉强能拉扯上吧。

    至于影片中间展现各种平行时空的怪异事件,倒没有多重要,最重要的是把前面三部全部串联在了一起。总算支撑起了“科洛弗宇宙”,而不是每个单独成片的松散架构了。

    【详细】
    99221206
  • 艾米??Amy
    2021/8/15 10:40:25
    永远不失爱的勇气

    《深爱》问出了很多深漂心底的问题,深圳有爱情么?在深圳待了多年的我,对这个城市有着不一样的复杂的感受。有高寒的只接受纯净,也有秦浩说的接受有杂志的,学会跟社会和解,跟自己和解。

    画面很舒适,宝安春茧、市民中心和会展中心那一片,无数次走过,第一次空中看它的夜景,很美很震撼,尤其无人机竞技环节里飙过的路人场景

    《深爱》问出了很多深漂心底的问题,深圳有爱情么?在深圳待了多年的我,对这个城市有着不一样的复杂的感受。有高寒的只接受纯净,也有秦浩说的接受有杂志的,学会跟社会和解,跟自己和解。

    画面很舒适,宝安春茧、市民中心和会展中心那一片,无数次走过,第一次空中看它的夜景,很美很震撼,尤其无人机竞技环节里飙过的路人场景,很真实,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奋斗过程中,深夜的努力,别人的误解,爱情与事业的抉择,那份焦虑、纠结和隐忍,眼前浮光掠影,想哭??演员们的演技真的很棒,带入感太强

    深圳就像魔方一样到处充满魔幻,也很现实。没有哪个老板是不画饼的,大公司永远都是充满权利斗争,贪污腐败,不是因为想挣钱,谁会去深圳?

    很多时候,走着走着,会忘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愈加理解那句话。“除了亲情,所有其他关系的温暖都是恩赐”,深圳,不是没有爱情,只是你没想认真的爱,在努力拼搏的同时相信爱情的存在,哪怕它不够纯净。且行且珍惜??

    【详细】
    13797511
  • 罗严打vs蝙蝠侠
    2017/4/23 23:00:36
    压力是秃头的原因,但刻意避免压力又会造成压力,到头来我们根本无能为力。
    感觉导演拍人物的时候除了近景大特写不会拍别的。 整部电影充斥着坚毅的大脸,秃头渐欲迷人眼,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形形色色的秃头占满整个屏幕,做出坚毅的表情冷漠的表情微笑的表情深情对视的表情……感觉今年内都不想再看到秃头了。我想起了银魂的一句名言:压力是造成秃头的...  (展开)
    感觉导演拍人物的时候除了近景大特写不会拍别的。 整部电影充斥着坚毅的大脸,秃头渐欲迷人眼,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形形色色的秃头占满整个屏幕,做出坚毅的表情冷漠的表情微笑的表情深情对视的表情……感觉今年内都不想再看到秃头了。我想起了银魂的一句名言:压力是造成秃头的...  (展开)
    【详细】
    8496215
  • Ivy-Jiayue
    2022/8/13 2:33:24
    可圈可点的犯罪片

    真的还不错虽然没有爆点但可以打80分剧本挺完整的??在犯罪片中聚焦家庭本来没打算看但没忍住开了第一集逐渐被吸引然后又是一次性刷完几条剧情线并行 剪辑也不乱 看的很爽而且全是熟人好亲切哈哈哈哈btw我错过了my name没错过这个到头来还是被朴叔圈粉还有永远爱的垃圾哥 永远在线的神演技??

    <

    真的还不错虽然没有爆点但可以打80分剧本挺完整的??在犯罪片中聚焦家庭本来没打算看但没忍住开了第一集逐渐被吸引然后又是一次性刷完几条剧情线并行 剪辑也不乱 看的很爽而且全是熟人好亲切哈哈哈哈btw我错过了my name没错过这个到头来还是被朴叔圈粉还有永远爱的垃圾哥 永远在线的神演技??

    14572317
  • Likros_
    2020/8/21 8:55:21
    关于我想对那些智障说的话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拜托各位哥哥姐姐们搞搞清楚,这本来就是一部公益儿童剧好吗?你八岁的时候看巴拉拉小魔仙和十八岁看能一样吗?不是剧情太幼稚了,而是我们长大了,能不能不要盲目评分,嫌不好看别看啊,你还是七八岁的小孩?在这里哔哔赖赖什么?对这部剧有那么多意见的话去看你爱豆演的青春...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拜托各位哥哥姐姐们搞搞清楚,这本来就是一部公益儿童剧好吗?你八岁的时候看巴拉拉小魔仙和十八岁看能一样吗?不是剧情太幼稚了,而是我们长大了,能不能不要盲目评分,嫌不好看别看啊,你还是七八岁的小孩?在这里哔哔赖赖什么?对这部剧有那么多意见的话去看你爱豆演的青春...  (展开)
    【详细】
    12816252
  • 古典音乐爱好者
    2020/12/28 21:31:17
    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仙境的“大逃杀”式致敬
    (转自本人的时光网日志,原文地址[http://i.mtime.com/177287/] , 本文大部分内容引自本人在豆瓣发起的话题,原帖地址:[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4828984/?start=0#2852712827] 欢迎参与讨论,另外感谢O????, takahirojun ,星置,t
    (转自本人的时光网日志,原文地址[http://i.mtime.com/177287/] , 本文大部分内容引自本人在豆瓣发起的话题,原帖地址:[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4828984/?start=0#2852712827] 欢迎参与讨论,另外感谢O????, takahirojun ,星置,tttt对本话题的贡献) ...  (展开)
    【详细】
    13091272
  • 魔菇
    2023/1/9 1:16:02
    假装我们在城市

    在设计去年共读计划时,我们将《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放置于女性“预见者”主题之下。这部纪录片主角弗兰·勒博维茨头脑聪敏,言语机智,很有见地,不爱运动和财商滞后的一面又显得笨拙、滑稽。她说自己是买房房跌,卖画画涨,错过了很多次暴富的机会,而且又傲慢又偏见,视一切电子产品如洪水猛兽,简直就是“预见者”字面意思的反

    在设计去年共读计划时,我们将《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放置于女性“预见者”主题之下。这部纪录片主角弗兰·勒博维茨头脑聪敏,言语机智,很有见地,不爱运动和财商滞后的一面又显得笨拙、滑稽。她说自己是买房房跌,卖画画涨,错过了很多次暴富的机会,而且又傲慢又偏见,视一切电子产品如洪水猛兽,简直就是“预见者”字面意思的反面典型嘛。

    实际上,称她为“洞见者”更恰当。

    当我们看人物纪录片时,我们在看什么?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对谈者马丁·斯科塞斯在美国影视界地位中坚,长踞影响力权势榜之上,虚构作品拍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事实上他拍摄的人物纪录片可不止这一部,他对迈克尔·杰克逊的记录为一个时代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他拍摄的关于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纪录片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观——相对一个电影人,或许他的身份认同更是知识分子:对身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记录、讨论和追问,是一种自觉的责任感。

    为何这次是勒博维茨?

    一是因为他和勒博维茨是多年好友。他们此前在纪录片《公众演讲》中对谈过一回,很嗨,也很成功,多么甜蜜的回忆。不同的是,这次是斯科塞斯自己组局,更加自由,怎么倒腾都行,所以他大肆塞进了自己执导的各种影视片段,还很巧妙贴切,令人服气。他们在一个朋友圈玩耍,拥有很大的便利性和话语权,这部纪录片就像老朋友随意的围炉夜话,目的就是玩——玩的人觉得好玩,看的人如果也觉得好玩,善莫大焉。

    二是他们有共同的关注点和城市回忆。纽约客,这是个既表述鲜明,又寓意隐含的专有名词,带着一点玩世不恭,一点刻薄抱怨和喋喋不休的身份认同,他们见证着城市的迁变,经历过共同的城市创伤,拥有对过往时光的追恋,到了一定年纪会怀旧,还坦坦然然地自恋,坚定捍卫自己的代际价值观。

    一个没去过纽约,有限经验仅从书本、报刊和影像中来的人,可能不太容易感受到纪录片传递的特殊氛围。当然,你也是喜欢的,人类最朴素的渴望就是远方、异国、异质感。娴熟的影视制作和重磅传播更带着天然优势,连斯科塞斯拍摄的某些影片中那些凄凄暗暗,也被蒙上了一层奇妙的滤镜。这一切又不能成为深度代入的理由,它像一部离岸观察笔记,也像你参加一个圈子不熟悉的社交聚会,看场里人互动频频,运用着一些黑话,你只恍恍惚惚。

    有意思的点还是很多:

    首先关于女性话题。

    勒博维茨提到17岁被高中开除后去纽约当出租车司机,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她不想当女招待和酒店服务员。You know,这是她的口头禅,在谈到性别问题时就别有深意。

    上世纪60年代的纽约,女性能做的职业不多,女招待?酒店服务员?看似门槛不高的工作,必须通过顶头上司一关,而他们通常是男性。为了得到机会,女性要付出超出工作本身的性别成本,“有个餐厅的老板是同性恋者,你知道有多少女孩去应聘吗?”那简直是黄金职位,令女孩们趋之若鹜。年轻的勒博维茨桀骜不驯,更愿意去开出租车。她知道纽约城的大街小巷,以及每一个司机喜爱的小餐馆。

    她支持Me too,对女性共助,奋起揭露抗争黑暗事实拍手称快。但她也头脑清醒,作为一个浸淫文化产业多年的作家,一个通常演自己、偶尔客串角色的非典型演员,一个影视产业上游的制作人,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她了解很多行业真相,在纪录片中她没有对这个问题大谈特谈,她不是典型的女权主义者,和斯科塞斯谈话时,他们有点默契地含混,这种留白反而让人理解更多。在结构性的问题上谈论太多毫无意义,何况她无意于此,尽管她在性别偏见中毫不妥协,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成一个我行我素的女性主义者。

    其次是关于她作为纽约客。

    确切地说,勒博维茨是个“纽漂”,她老家新泽西州离纽约不远,约等于从苏州到上海,属于泛纽约都市圈。高中被开除后她又丧又梗又自由,开着人生的第一辆破车,不去纽约,去哪儿?到了纽约之后,勒博维茨又有些运气,从出租车司机到清洁女工到写作枪手,然后成为安迪·沃霍尔的雇员和朋友,之后是《名利场》撰稿人,她开启了一条纽约“名利场”的金光大道。她又有不错的天赋和才华,她旁观一切,意见颇多,表达方式幽默且辛辣,“评判是我的专业”,除了是非典型演员,她也是非典型作家,毕竟她出版的书并不多。文字和语言工作更多体现在专栏和演讲,可以说,说话是她的专长,冒犯是她的本能,有趣是她的主调。她以时尚Icon和意见领袖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偶像,如果没有这种个性和经历,很难想象她会成为纽约客。

    其三是纪录片着眼的城市变迁。

    这部纪录片显得很松弛,几乎是两个纽约客的文化漫谈,内容涵盖电影、音乐、阅读、生活、审美、金钱观、建筑、城市规划、政治、移民等领域,各章节甚至用纽约的多个政府部门作为标题,如文化事务部、预算委员会、体育与健康部门等,这些章节下的议题大致也会勾连到相应的内容上,散发着讽刺、调侃和唱反调的气质。

    如在体育话题上,她就明确表示讨厌体育,片中截取她接受采访时的片段,无论被体育迷主持人如何疯狂引导或反驳,她都岿然不动,坚持自己就是讨厌体育,哪怕是她曾坐在拳王阿里最辉煌的比赛前排。她表示那只是凑巧,那不代表我喜欢体育,那场比赛可以当做一种文化现象看。

    把一座城市无限缩小,再和真人对比,有一种震撼感。《假装我们在城市》的拍摄场景之一就是纽约城市微缩模型,他们让勒博维茨穿着鞋套,踩进哈德逊河,她像进入《格列夫游记》里的小人国世界,不同的是这座死寂的模型城市中不会蹿出一群利立浦特人,他们不会把她捉去献给国王。这种设置营造了一个异境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讲述城市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奇幻的,可疑的,不确定的印象。

    她只为自己脑海中的纽约负责,貌似看到了城市整体,但它也可能是虚幻的,有限的。真真假假的爱和恨,吐槽之中带着热切的肯定,一个人和自己生活的城市之间,哪能说得明白。接受复杂迷离,也就接受了城市生存的真相。这样看,纽约之于勒博维茨,和上海、北京、成都……其他城市之于我们,本质也差不多。如何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可能不如如何描述它重要。

    最后,关于她的阅读主张。

    勒博维茨说出了我的某种梦想:专职读书。如果靠读书就能生存,谁还去奔波啊。仔细想,这种逃避思想也是不对的,不能带来终极满足。如果必须专职读书,我们或许又想去干别的,想去神游了吧。

    勒博维茨是个重度书虫,从她的谈话和专栏可以看到阅读的趣味和积淀如何形塑她的气质。

    片中一个场景,她和斯科塞斯两人在图书馆的排排书架中穿梭,他们谈论着对彼此相熟或不相熟的作家的看法,交流阅读的快乐与满足,阅读被干扰时的痛苦,以及被书评人误导后的愤怒和报复。

    他们还去书架中搜索关于意大利文化和犹太文化的图书,作为两个典型的意大利后裔和非典型犹太人后裔,他们都烙印着族群的文化痕迹和集体记忆。谈话中被提及的人或事,一如既往地穿插着的相应的电影片段,它们无一不是斯科塞斯的作品。作为捧哏者,他似乎通过影像夺回了自己的阵地,谦逊了又像不很谦逊,自恋了又不像很自恋。阅读者和造梦者,在书本营造的物理空间中,完成了好朋友手拉手的默契。

    这部纪录片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0,高得对斯科塞斯其他影视作品显得不公平,尽管那些作品的分数基本都在9.0以上。这个分数让我看到豆瓣系统的大数据特点,文艺趣味、观众构成、城市文化等权重很大,虽然已是相对安静和公正的平台,但它依然有些不平衡性。

    所以,如果你看《假装我们在城市》时昏昏欲睡,或感到名不副实,错不在你。如果只是假装在那个城市,如果身在乡村、小镇……我们不用知道勒博维茨,她是美国人的纽约梦,不是我们的。

    【详细】
    148753747
  • TC数家珍
    2012/12/19 19:33:29
    力荐
    警察是司法机关的公务员 拿的是政府工资 背后是国徽宪法 跟你不存在个人恩怨

    要娶这么一媳妇儿 光干活儿 还能挣钱 不吃饭 也挺美的啊

    以前是我错了。我一直以为只要不提它就会过去,可那颗子弹却一直埋在你心里,这样对你不公。

    你以为穿上警服就能伸张正义?错了。伸张正义的是国家法律。
    警察是司法机关的公务员 拿的是政府工资 背后是国徽宪法 跟你不存在个人恩怨

    要娶这么一媳妇儿 光干活儿 还能挣钱 不吃饭 也挺美的啊

    以前是我错了。我一直以为只要不提它就会过去,可那颗子弹却一直埋在你心里,这样对你不公。

    你以为穿上警服就能伸张正义?错了。伸张正义的是国家法律。
    【详细】
    5705160
  • RABE CHEN
    2018/4/23 19:49:04
    强推!!像电影一样的综艺!!

    在pd101 这就是街舞等各大选秀节目盛行的时代 暗夜古宅算是一股综艺界的“清流”占据了我的视线 基本那些选秀节目都看得让人想睡觉想快进 而暗夜古宅让人欲罢不能 完全被吸引 首先本人原本就喜欢恐怖惊悚类 类似于河神 而刚好暗夜古宅的画风就跟这些很像 其次唐禹哲是初中就喜欢的爱豆 没想到在这个节目里看到了唐禹哲另外一面 简直就是IQ男神 聪明的男人真的是太有魅力了 每一期的剧情都很棒 不管是昆

    在pd101 这就是街舞等各大选秀节目盛行的时代 暗夜古宅算是一股综艺界的“清流”占据了我的视线 基本那些选秀节目都看得让人想睡觉想快进 而暗夜古宅让人欲罢不能 完全被吸引 首先本人原本就喜欢恐怖惊悚类 类似于河神 而刚好暗夜古宅的画风就跟这些很像 其次唐禹哲是初中就喜欢的爱豆 没想到在这个节目里看到了唐禹哲另外一面 简直就是IQ男神 聪明的男人真的是太有魅力了 每一期的剧情都很棒 不管是昆仑古墓还是谎言村 都能给人惊喜 而节目每一张截图都像电影海报 人设也很鲜明 非常喜欢

    【详细】
    931424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