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77698
  • 哈姆谢特
    2018/8/17 14:16:44
    既然有钱请这么多明星,能不能花两百块钱在起名上?(本文后面会谈到剧情人设等问题)
    首先这片名就很不合适,看到《欧洲攻略》这名字,我以为要去多少个欧洲国家呢,搞半天跑来跑去就在意大利晃悠了,那不应该叫《意大利攻略》吗?如果去一个国家,就代表去了那个大洲,那把《韩城攻略》和《东京攻略》改成《亚洲攻略》上与下得了。 片中的人物名字槽点就更多了,...  (展开)
    首先这片名就很不合适,看到《欧洲攻略》这名字,我以为要去多少个欧洲国家呢,搞半天跑来跑去就在意大利晃悠了,那不应该叫《意大利攻略》吗?如果去一个国家,就代表去了那个大洲,那把《韩城攻略》和《东京攻略》改成《亚洲攻略》上与下得了。 片中的人物名字槽点就更多了,...  (展开)
    【详细】
    9598215
  • 苏菲
    2017/10/29 16:43:45
    光影里的中国
    在时间里奔跑的中国,还来不及观察一下留下的轨迹。这个轨迹不是30年的轨迹,也不是100年的轨迹,而是五千年的轨迹。 有光就有影,五千年的光投射在中国每一个地方,就有了这个地方的时空纪录。这,就是中国影像方志。 国有国史,地有方志。中国一向有修志的传统,这个传统早...  (展开)
    在时间里奔跑的中国,还来不及观察一下留下的轨迹。这个轨迹不是30年的轨迹,也不是100年的轨迹,而是五千年的轨迹。 有光就有影,五千年的光投射在中国每一个地方,就有了这个地方的时空纪录。这,就是中国影像方志。 国有国史,地有方志。中国一向有修志的传统,这个传统早...  (展开)
    【详细】
    8892219
  • windy天意晚晴
    2020/5/28 11:41:12
    潘粤明、童瑶、陈数新剧上映:爱情中,真情重要还是技巧重要?

    由潘粤明、童瑶、陈数主演的《谁说我结不了婚》正在热播。潘粤明饰演的魏书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对爱情与婚姻有一大套理论,而童瑶饰演的程璐是一位编剧,34岁心理年龄却只有18岁。魏书指导童瑶谈恋爱,真的能成功吗?

    由潘粤明、童瑶、陈数主演的《谁说我结不了婚》正在热播。潘粤明饰演的魏书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对爱情与婚姻有一大套理论,而童瑶饰演的程璐是一位编剧,34岁心理年龄却只有18岁。魏书指导童瑶谈恋爱,真的能成功吗?

    12626332
  • 李萌
    2022/3/4 11:20:51
    突然而然的封闭

    14254194
  • 怯怯
    2018/11/17 16:23:17
    鬼片

    很喜欢亚洲的鬼片,特别是香港的,由于文化背景接近,那种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鬼片相比算不上恐怖的恐怖,却能击中埋在人心灵最深处的弱点。又喜欢香港影视剧的表演风格,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这一集讲述一些发生在殡葬服务从业人员身上的事。在我们的印象里,死人钱好挣,而且不乏挣得不明不白的现象。

    很喜欢亚洲的鬼片,特别是香港的,由于文化背景接近,那种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鬼片相比算不上恐怖的恐怖,却能击中埋在人心灵最深处的弱点。又喜欢香港影视剧的表演风格,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这一集讲述一些发生在殡葬服务从业人员身上的事。在我们的印象里,死人钱好挣,而且不乏挣得不明不白的现象。

    古天乐负责揽业务,同行之间竞争相当激烈,却定有君子协议,大家严格遵守,既避免恶性竞争,又不会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打扰。此外,古天乐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规定部下不能昧死人钱。在社会上,有的人讲道理,有的不讲道理,鬼也一样。一身正气,在阴阳两路,都是所向披靡的法宝。而人物的这些品质出现在鬼片里,却不为歌颂,不为树榜样,而是最简单,最朴素,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详细】
    9767385
  • rosa教主
    2018/1/20 22:24:26
    英雄本色2018看後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戲後感覺與舊版的差異在於不太看似是江湖片 雖大致架構差不多 但覺得導演偏重講親情及道德孝義責任上 周凱是走私犯法但從不肯犯毒 害人的事都不干 這是道德之所在 被出賣受傷逃走時亦關顧身邊及另一方的兄弟 道義之所在 痛失父親被親弟暴打後仍堅持回家跪在靈牌前扣頭 孝道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戲後感覺與舊版的差異在於不太看似是江湖片 雖大致架構差不多 但覺得導演偏重講親情及道德孝義責任上 周凱是走私犯法但從不肯犯毒 害人的事都不干 這是道德之所在 被出賣受傷逃走時亦關顧身邊及另一方的兄弟 道義之所在 痛失父親被親弟暴打後仍堅持回家跪在靈牌前扣頭 孝道之...  (展开)
    【详细】
    9089257
  • webber
    2015/12/26 10:50:07
    只有好片段 没有好剧本
        当刘青云以侦探的身份出现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子里想起的确是福尔摩斯,的确这部电影从色调,演员技巧上都有抄袭的痕迹,但是约翰尼德普的福尔模式更加机制灵活自然,再有华生很好的衬托,让一切觉得轻松精彩幽默不生硬。而刘青云毕竟是老了,虽然说在很多的桥段中还在刻意的搞笑,但是这张大叔的脸显然没有什么颜值可言,而且搞笑的手法也过于生硬。全句的剧情是个大乱套,导演刻
        当刘青云以侦探的身份出现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子里想起的确是福尔摩斯,的确这部电影从色调,演员技巧上都有抄袭的痕迹,但是约翰尼德普的福尔模式更加机制灵活自然,再有华生很好的衬托,让一切觉得轻松精彩幽默不生硬。而刘青云毕竟是老了,虽然说在很多的桥段中还在刻意的搞笑,但是这张大叔的脸显然没有什么颜值可言,而且搞笑的手法也过于生硬。全句的剧情是个大乱套,导演刻意在追求着一种局中局的效果,但是无奈,电影时长就120分钟,过于压缩。当人物的性格我们都以为定型时突然来个大转折,已经谈不上任何的精彩只有荒诞。还有更荒诞的是,我们大侦探的小助手。从一开始错综复杂纠缠不开的感情,到最后死心塌地追随刘青云破案,这个角色太生硬了,虽然李小璐已经竭力的在表演,但是这个人物在整个剧情的架构上就是个大鸡肋,除了拆除炸弹那场戏,其它的全是围绕儿女情长,而刘青云又专注于江一燕的情感,故作冷酷。福尔摩斯电影系列的成功不光是福尔模式还有恰到好处的华生,而李小璐的这个角色又算什么那?到最后身份透底还是什么赌坊的大当家的,练就神奇的听力,太假了吧。再有女一号江一燕,想表现高冷,但是有杜鹃前辈在泰囧,中国合伙人中的表演告诉我们真正的高冷应该是什么样子。

      也不全是吐槽,剧中有些桥段还是不错的。比如工人与警察的在街头的公开对抗,最后与霍教授在火车上的对手戏。但就这两个片段来讲,色彩,演员情绪,灯光,音乐运用的很好。但是放在这个剧本里是彻底糟蹋了。整部乱套的影片也就是这些情节还让人有所印象。
    【详细】
    7705673
  • 抛开书本
    2020/11/8 23:20:53
    她惊艳了国际电影节,却只想温柔注视玫瑰花蕾

    文/荼白

    公众号:抛开书本

    在刚刚过去的第2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由韩帅导演执导的《汉南夏日》获得国际影评人协会奖。此外,《汉南夏日》还在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中摘得费穆荣誉·评审荣誉奖。

    文/荼白

    公众号:抛开书本

    在刚刚过去的第25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由韩帅导演执导的《汉南夏日》获得国际影评人协会奖。此外,《汉南夏日》还在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中摘得费穆荣誉·评审荣誉奖。2020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荣誉名单,女导演斩获大奖。抛开书本记者荼白专访了韩帅导演。

    12959703
  • 半逗
    2015/11/9 23:24:18
    淮南为橘 淮北为枳
    很久前看过十二怒汉,这几天看了十二公民后又温习了一下。在十二怒汉中,我可以感到那种很纯粹很强烈的正义感、使命感。跳出个体,这种正义感、使命感只有在法制、民主、平等的社会环境里才能更好体现。十二位陪审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位,有股票经纪人、有推销员、有钟表匠等...  (展开)
    很久前看过十二怒汉,这几天看了十二公民后又温习了一下。在十二怒汉中,我可以感到那种很纯粹很强烈的正义感、使命感。跳出个体,这种正义感、使命感只有在法制、民主、平等的社会环境里才能更好体现。十二位陪审员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职位,有股票经纪人、有推销员、有钟表匠等...  (展开)
    【详细】
    7654214
  • 月上无风而殇
    2022/2/11 22:04:34
    云端之上云端之下

    埃米尔和塔拉冰释前嫌,塔拉想要回她弟弟交给她的毒品,却被她老板阿克希要挟,塔拉被迫伤害了阿克希,阿克希住院了,塔拉被关进了监狱,埃米尔每天在医院里陪着阿克希。

    埃米尔给阿克希画纹身,手上画了一条蛇,逗阿克希,不知道为什么还有点萌。

    后来,有三个人一直跟着埃米尔,虽然生活艰难,但他还是善良的。有时候想想,生活对于人们来说,究竟算什么?底层的人为每一餐发愁,为每一笔药费发

    埃米尔和塔拉冰释前嫌,塔拉想要回她弟弟交给她的毒品,却被她老板阿克希要挟,塔拉被迫伤害了阿克希,阿克希住院了,塔拉被关进了监狱,埃米尔每天在医院里陪着阿克希。

    埃米尔给阿克希画纹身,手上画了一条蛇,逗阿克希,不知道为什么还有点萌。

    后来,有三个人一直跟着埃米尔,虽然生活艰难,但他还是善良的。有时候想想,生活对于人们来说,究竟算什么?底层的人为每一餐发愁,为每一笔药费发愁,但是,无人可依无人能助。

    在和一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埃米尔也渐渐在理解明白家的意义。最开始他原本是打算卖掉那个小女孩,可是真正到最后一步,还是后悔了。

    还蛮喜欢里面的BGM的。

    埃米尔一家因为阿克希弄的乌烟瘴气,阿克希的家人也受这种情绪的影响,最后他的母亲,据说,是弄死了阿克希,减轻彼此的负担吧。

    但是还是好想说,人活着,太难了。

    【详细】
    14212395
  • 白阿瑶
    2020/2/12 15:46:52
    苦情剧害人害己,甚看!

    实在是服了导演了,净是拍点儿这种烂片烂剧情来祸害大爷大妈,拉低国产剧的总体水平,有那么多时间为什么不多拍一点好剧反而要拍这么烂俗的剧情来赚票房?希望以后现实中能少点儿这种剧,简直就是侮辱人的智商。

    题材过于老旧,剧情严重不符合大众审美,包含对人性的侮辱。大家注意了,圣母女主是反面教材,大家千万不要跟着她学。虽然是要宣传以德服人的思想,但是女主的形象过于失真

    实在是服了导演了,净是拍点儿这种烂片烂剧情来祸害大爷大妈,拉低国产剧的总体水平,有那么多时间为什么不多拍一点好剧反而要拍这么烂俗的剧情来赚票房?希望以后现实中能少点儿这种剧,简直就是侮辱人的智商。

    题材过于老旧,剧情严重不符合大众审美,包含对人性的侮辱。大家注意了,圣母女主是反面教材,大家千万不要跟着她学。虽然是要宣传以德服人的思想,但是女主的形象过于失真并且令人作呕。遭到不公平对待要反击回去,从不公的事件中看到自身的错误,进而进行反思,争取以后不再犯错,而不是像女主这样一错再错,既害死自己,也牵连了自己身边的人。

    时代变了,大众需要接受新的思想,而不是停滞不前。这种电视剧还是少看,看了没有什么好处,还惹得一身不痛快,何必呢?

    【详细】
    12243353
  • 王笑猫
    2021/12/16 10:47:26
    《只是一部让人回忆起学校生活的电影》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引发人的无限遐想,或者瞎想,这无关紧要,2016年捷克的这部《女教师》让我想起了当年教我化学的班主任,原来当初她对我所做的一切,搁现在说,也算是软暴力了。先不说我个人,说影片,要想更好地了解这部影片,必须先说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发生在1983年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距离捷克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已经过去了23年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引发人的无限遐想,或者瞎想,这无关紧要,2016年捷克的这部《女教师》让我想起了当年教我化学的班主任,原来当初她对我所做的一切,搁现在说,也算是软暴力了。先不说我个人,说影片,要想更好地了解这部影片,必须先说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发生在1983年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距离捷克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已经过去了23年,而再过6年,它即将成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再过10年,即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将和平地分离,成为两个独立主权的国家。我喜欢的作家之一米兰.昆德拉同学,就出生在捷克的布尔诺市,他的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已经被小资们翻烂了。

    1989年11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发生的一场反共产党统治的民主化革命,史称天鹅绒革命,这场革命促进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与和平转移政权,说它是天鹅绒革命,是因为这场革命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而是像天鹅绒般平滑与柔软。影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之前,据说有人物原型。场景是一所普通的小学校,新来了一位女老师达马丽,第一节课,她挨个点名,点到名字的同学需要站起来,同时大声报出自己父母的职业。注意,这部影片里有多处精彩的小细节,这个“大声”可以算是一个,这是一个只有成年人才能洞悉其中奥妙的行为,既可以理解为老师对学生及其家庭的正当了解,也可以有其它的理解。苏珊娜.莫拉利饰演的达马丽把这一人物的心理演绎的让人生畏,假如你不知道剧情——我一向主张看电影前先当一个白痴,什么影评都不要看不要听,只有这样,你才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客观的第一观感,你会看到一个干练的女教师的形象,看上去一身正气,既严肃又不失亲切。一直到影片结束,苏珊娜都没有把这个人物演绎成一个简单的黑色或白色,假如要在她的身上赋予一些政治色彩的话,也不是单一的色彩。女教师达马丽的丈夫死了,她惟一的姐姐是苏联的高官,这一信息在影片中被传递过多次,她对那些帮助过她和正在帮助她的家长说:“一个人太难了,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干”,所以,会有家长为她跑腿,为她修理电器,为她买棒骨,学生们则在课后来帮她做家务,为她擦玻璃,清洗地毯。某个转学的新同学的家长曾在达马丽的家里不止一次地遇到过来帮忙的家长或同学,一切看上去都那么自然,施与者和受与者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礼貌而有涵养,达马丽老师会在适当的时候低声告诉帮助过她的人:“复习一下第十六课第三题。”而没有按要求帮助她的学生,比如自杀未遂的喜爱体操的丹卡,达马丽会一次次在课堂上当众打压她,说她不是学习的材料,她的语言听上去也无可厚非:“有些人擅长其它技艺,例如体操,但运动总有输赢,怪不得他人......你不是读书的料,运动才是你的长处,有一天你可能会成为世界冠军,但你的学业成绩是班上最后一名。”这话听上去冠冕堂皇,有奖有贬,孩子们只关注到“最后一名”,他们开始嘲笑丹卡是“笨蛋”,打饭时让她排最后,因为打饭要按学习排名排队。

    影片的结尾不知道是否照搬真实发生的场景,看起来导演也很纠结,他不愿意把人性想得太恶,有些事情到底是制度的问题,还是人性的问题,很难说得清,然而1992年,天鹅绒革命之后,达马丽老师还是上任了,依旧是那条熟悉的碎花裙,高跟鞋,挨个点名,大声报出家长的职业。

    【详细】
    140701426
  • 今天小熊不吃糖
    2018/8/16 21:10:51
    很多时候,成年人往往比孩子更需要童话
    上周末去看《精灵旅社3》的提前点映,拿到票后开场时间还早,就去旁边的书店逛了逛,发现各类励志书籍摆得满满当当——《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 光看封面,就感...  (展开)
    上周末去看《精灵旅社3》的提前点映,拿到票后开场时间还早,就去旁边的书店逛了逛,发现各类励志书籍摆得满满当当——《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 光看封面,就感...  (展开)
    【详细】
    9597215
  • Evarnold
    2020/10/3 23:21:40
    为什么是333层?

    因为一层有2人,总共有666人,西方文化里的魔鬼数,经典老梗了。

    《饥饿站台》的故事必然会与牛蛙的惊艳短片《下一层》相比。虽然《饥饿站台》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线、拓展了设定,仿佛让一切都有了逻辑就更好看了,但是在我看来,魅力却比《下一层》差了不少。

    一,没有处理好“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

    因为一层有2人,总共有666人,西方文化里的魔鬼数,经典老梗了。

    《饥饿站台》的故事必然会与牛蛙的惊艳短片《下一层》相比。虽然《饥饿站台》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线、拓展了设定,仿佛让一切都有了逻辑就更好看了,但是在我看来,魅力却比《下一层》差了不少。

    一,没有处理好“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所指”越多,“能指”越少,监狱坑里发生的事,对现实世界的映射,有点过于浅显直白了,甚至可以一一划线出来,每个故事元素的目的安排得都太明确,丧失了值得反复玩味的诗性。而《下一层》有趣得多。

    二,制作上,对比《下一层》,《饥饿站台》中对食物质感的表现,对不同人的刻画,表演动作的设计,声画光影的结合,差了不是一个档次。相似的设定能拍出这样不同的质感,可见编剧与导演的水平对于电影呈现来说是多么关键。

    三,小女孩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其实不重要,不能增加多少电影本身的亮点,这个设计的目的仿佛是想与电影中途厨师长拿出布丁甜点质问头发的戏做一个多意性的对照,但是无论是小女孩,还是布丁,其实都是顺利完成主角最终目的的道具,只是增加了一些情趣而已,如同《盗梦空间》最后的陀螺。

    如果想真的有点辛辣的,倒是可以这样设计:到了333层,看到了小女孩,主角与黑人在两个选择中纠结:选择一,饿死小女孩,送上布丁信息;选择二,放弃布丁计划,选择救活小女孩。无论最终两人的决定是什么,这个结局就有意思了,表达也就更多一些。

    现在这个版本,就是因为过于直白而无趣了。

    【详细】
    12891757
  • 取名字好麻烦
    2022/4/13 18:30:21
    晦气与幸运

    三个硬币来算命,从小景别到大景别,来展示环境,显得大师不太专业特写瓜子壳,侧面突出金总等待时间很长仰拍坐在迈巴赫上的苏新推镜头拍摄被遗漏下的U盘,结果直接让原来未签成的合同直接成了仰拍王经理蹲在屋檐之下,很讽刺快节奏剪辑苏新的幸运且成功的生活许梦谣在歌唱时整个人都在发光一样不幸运是因为连锁反应,不幸运才是人生常态

    三个硬币来算命,从小景别到大景别,来展示环境,显得大师不太专业特写瓜子壳,侧面突出金总等待时间很长仰拍坐在迈巴赫上的苏新推镜头拍摄被遗漏下的U盘,结果直接让原来未签成的合同直接成了仰拍王经理蹲在屋檐之下,很讽刺快节奏剪辑苏新的幸运且成功的生活许梦谣在歌唱时整个人都在发光一样不幸运是因为连锁反应,不幸运才是人生常态

    【详细】
    14335164
  • Claudia
    2010/9/17 12:17:54
    山楂树之恋,“恋”得并不干净
    老三是个混子。关于性,他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老江湖了,先是假装找树枝牵着过河,然后说拉手就拉手,总是笑面虎的样子,装腔作势。第一次送礼物就送人家泳衣,还非逼得静秋当场穿给他看,俩人一起欢闹的情景的确很浪漫。可是,这并不是什么单纯,也不具有那个年代的特征,而是早就用烂的招数。而且这个男人心思缜密,没有一点青春的憨劲儿,一到女方家里就先用水果收买俩孩子(俩孩子居然也就乖乖地自觉“不做电灯泡”了,真叫人
    老三是个混子。关于性,他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老江湖了,先是假装找树枝牵着过河,然后说拉手就拉手,总是笑面虎的样子,装腔作势。第一次送礼物就送人家泳衣,还非逼得静秋当场穿给他看,俩人一起欢闹的情景的确很浪漫。可是,这并不是什么单纯,也不具有那个年代的特征,而是早就用烂的招数。而且这个男人心思缜密,没有一点青春的憨劲儿,一到女方家里就先用水果收买俩孩子(俩孩子居然也就乖乖地自觉“不做电灯泡”了,真叫人匪夷所思),然后又是送钱又用小刀割自己手臂向女孩子表决心的,这些破事儿,我想放在任何一部爱情故事片中都成立,完全没有历史的特色。面对如此激烈的攻势,一个青春萌动少女自然是挡不住的,更何况是静秋这样有点自卑,消极被动的类型。总之,老三做的一切全部是别有用心,一目了然,而且用的手法也是最恶心最老派的。给女孩一双坏脚包扎,眼睛色咪咪的,内心狂热得不得了。一上床就往女孩的下面摸,这叫纯情吗?!我很怀疑。如果是,那么70年代的人和现在的人简直可以说没有任何区别……

    故事的前半部分甚至连一次邂逅、机巧与偶然的戏剧化场面都没有,统统是在装——全是设计好的,或者说“被刻意设计的痕迹”过于严重。以至于我非常感叹,俩人居然能如此轻易地就被彼此打动,怎么说那个“文艺青年老三”至少也得拉一次小提琴,唱一回歌吧?!但很可惜,俩人除了性冲动,别的志趣方面啥都没有。作为年轻人,他们没有一点朝气也没有理想。也许是因为家庭出身,不敢畅想别的所以活得憋屈。但据说70年代偷偷看国外小说的年轻人也很多的,更何况《山楂树》又是苏联歌曲,为什么女孩不向男孩借苏联小说看呢?!又不是不识字。青春期固然要有一点点叛逆与幻想的。但他俩人一点叛逆也没有,纯粹是“俩顺民”,被大环境训练的服服帖帖,一点不像处在青春期的人,头脑是被挖空的,只有下半身。说他们有“小资情调”,也是抬举。只有骑个单车双手脱把,与一本破日记本在黯淡地灯光下翻个没完(换电灯泡这个情节还是不错)——这实在是太不文艺了!可见老谋子的骨子还是个农民,他更本想不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除了性,还能谈点啥。倒是把三个小孩子设计得非常成人化,痴头怪脑地疯笑,也不知道为什么。给几个水果就心领神会地知道“不做电灯泡”了,这到底是谁早熟?!用成人的思维套孩子的思维,又用“自认为的孩子的思维”去套青春期的少年,如此不伦不类真叫人汗颜……

    电影中一切看似美好的情愫皆出自青春的萌动和骚动,没有一点心灵上的交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初中生早恋的情况而并非是真实的恋爱。倒是那个做人流的静秋的闺密,敢作敢为。真真切切地爱了一场。男女主角反倒规规矩矩地做完几乎所有恋爱中的人皆会做的大路的事儿后,陷入被人可笑揭发的窘迫。于是绷带拆了又包,包了又拆,相当无聊之余,女孩竟感动得泪流满面。有些非常细腻的人的情感,老谋子显然没有体会到,俩人的台词肉麻到光怪陆离的地步,倒是男生自残的时候一点不犹豫,血淋淋的。人性扭曲与压抑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在电影院,好几次听到底下的观众笑场。我想:他们不仅是被“那个年代的纯劲儿”搞得忍俊不止,更是被这两个人畸形的“恋爱观”逗得肚子生疼。比较一下,就我对我自己爸爸妈妈了解说,同样是70年代的亲历者,他们绝对不会对老三与静秋的感情特别得激动,最多平静地说这么一句:额,对的。没错,当时确实有这样极端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电影中的爱情不仅不具有普遍意义,更不具有个性化的创新。再往后,影片的基调就越来越清楚了,韩日恶俗青春偶像剧的底色露出端倪,并且一再地用对白提醒观众——“文革是暂时的,马上政策就要变了”,这句话在电影中重复了至少有四次,第一次,我听到的时候觉得俩孩子对未来挺有信心的,挺好。但第二次就有点反感了,到了第四次,我彻底明白了“其中的政治含义”,果然是和谐得很哩。在奔向“新生活”的路上,知道自己得白血病的老三必然不会从医院翻墙而过,他在追求女孩的时候大大咧咧,甚至卖弄自己的身材,强吻什么的。但这关键时刻,他突然墨墨迹迹了?!他没有让心爱的人选择另找新欢,劝她不要在“我这个废人身上浪费时间”,反而选择了可耻的沉默。接受静秋的爱,让可怜的静秋干瞪眼,而静秋也真就傻忽忽地在他死后守望了他一辈。这是爱情吗?!不,这是人性的自私。那些虚幻的甜言蜜语,这时再看该多么得恶心……当然,换个角度——从静秋转正的角度(她妈妈的角度),也可以说:这是老三对静秋的爱。但这种爱的方式伴随“默片时代的黑字幕”一再出现,流于乏味。一点不像年轻人的行为模式,倒是像一个中年男子对自己青春的臆症,或者是老夫老妻的临终送别,丝毫看不到激情。我不懂,为什么不干脆学学韩剧,大胆地说一句:“静秋!你还年轻,不要为了我毁了你自己呀!你还是离开我吧……”——这话真有那么不自然吗?!都到这个时候了,老三这男人还在装,并且一直装到了死(电影结束),流下一滴为了满足煽情需要的眼泪后。歌声响起。一个不是女工另一个也不是铁匠……

    山楂树之恋!“恋”得不仅不干净而且还相当莫名其妙。它反应了文革对人性中“恶”的培养,愚昧与邪门并存的时代,又有什么纯情可言呢?!当然这只是电影本身,与《山楂树之恋》这本小说无关。据说小说非常好看,把文革与爱情的关系挖得很深入。很可惜,一个好故事又被糟蹋了。我相信,老谋子由《山楂树之恋》起,确实已经可以说是江郎才尽了。以前我总以为他只是个形式主义疯子,现在明白了,他还是个情盲……
    【详细】
    36982241
  • 有为小朋友
    2015/4/10 21:15:06
    “要吃药你自己吃”:一场精神病人反凝视的悲剧
    首先我要怀着激动的心情没羞没臊地赞美它。这大概是我在夺命金和桃姐那一年之后看到的最令人惊喜的港产片,再努把力可以够一够我心中的旷世奇作《神探》。

    首先,这是一部类型片,以犯罪和心理学为题材的惊悚片,惊悚片里的样板间——半吊子影迷们别拿“我一开始就猜到了医生就是精神病”或“医生精分”来说事(催眠大师也没少被人这么说),这些东西我都不用看电影光看海报就猜到了好么?既然是类型当然难免有套路
    首先我要怀着激动的心情没羞没臊地赞美它。这大概是我在夺命金和桃姐那一年之后看到的最令人惊喜的港产片,再努把力可以够一够我心中的旷世奇作《神探》。

    首先,这是一部类型片,以犯罪和心理学为题材的惊悚片,惊悚片里的样板间——半吊子影迷们别拿“我一开始就猜到了医生就是精神病”或“医生精分”来说事(催眠大师也没少被人这么说),这些东西我都不用看电影光看海报就猜到了好么?既然是类型当然难免有套路,但一部优秀的悬疑或惊悚片总会让你感觉自己猜到了what,但是仍然好奇how,甚至后来发现what也不完全如你所料,这种被抻着的观影体验才是魅力所在。比如一开始你会以为是岳母出于报复一定会挑拨范国生再度发病大杀四方,然后你会觉得周明杰在治疗范国生的过程中自己中招,再往后你知道了哦原来范国生是周明杰精分出来的一个人格——等等,那他什么时候开始分的?范国生存在吗?什么时候存在着那个真实的杀妻犯,又是从哪个时间点开始作为医生的分身?每一个桥段都似曾相识,又不容易一眼看穿,但又不会让人理解不了——我们惯常的判断总是被影片的发展不断扭折,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到另一个熟悉的地方,但仍觉得这趟旅程是新鲜的。

    然而,如果仅仅把它看做一个精分片,我觉得也未免可惜。“医生即病人”或“每一个人都可能是精神病”是太常见的主题。从片尾字幕来看,这片子自陈的中心思想也无非是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精神疾病所以我们要关爱他们云云。但我更愿意从周明杰封闭治疗范国生那段中间引申出另一层意思,即一个精神病人的反凝视。我之所以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也正是因为它在类型片范围里交出合格答卷之外,还可以在隐喻层面发展出一些超出类型的东西。

    说精神病就不能不提到福柯,《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都已经详尽分析过疯狂或是其他越轨的行为是如何被理解、被分类、被纳入到不同的知识话语中去的。当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岩层进行考古时,必须暂时悬置起“科学的”、“伦理的”、“法律的”判断,而是绕到这些知识外面去,以一种貌似更中立、但也更具意识形态批判锋芒的方式对待它们:把疯子当做先知、魔鬼、罪犯还是需要关爱需要治疗的病人,这些方式谁也不比谁更科学或更人性,它们只是不同而已,而我们只是处在这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精神病人不承担法律责任,这是因为他们被认为不具有理性,不具有明晰的自由意志,换句话说,他们不是人。在康德看来,自由意志是一贯性,而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所以,你可以说精神病人占了法律的便宜,也可以说精神病人被剥夺了人的尊严。他们被治疗,被测试,被要求复查,被督促吃药。疯人古已有之,但如此这般的一个“精神病人”的主体却着实是被现代医学、法律、伦理中关于精神病的话语制造出来的。周明杰的医生角色就是这样一个知识的权威,一个话语的制造者——当然仅在故事层面他是出于自己的执念才一再要治疗一个本不需要治疗的病人,而在隐喻的意义上,这样一个孜孜不倦、喋喋不休、过分热情、没完没了地“来,我就是要给你治疗呀”的医生正是现代精神病学制造精神病过程的拟人展现。其实无论医学还是法律,都很难给范国生一个绝对准确的判断和处置:放他,是因为他真的好了,还是因为他仅仅不那么危险?世上有一个真正治愈的——就是在疯人的世界走过一遭又跟它彻底一刀两断的——精神病人吗?还是病人已经是你们制造出来的?这不是疯了的周明杰无法正确判断病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具体个案受歧视、不被信任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精神病人曾经有或将来可能有病才不被信任、才被要求反复治疗,情况恰恰应该颠倒过来,精神病人被判定有病、被治疗以及所谓的康复及以后,这一切都是拜“精神病”这个概念所赐的结果。所以周明杰一定要去治疗范国生,哪怕“康复”也仍然是精神病学中需要考察的一部分,而不是与疯狂的世界彻底切割、回归正常。范国生也在跑步机上说出了那番经典的话:我已经康复了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我,我是不是要做一个假装的疯子、隐藏的康复者你才满意?这是一个悖论:精神病学到底要不要治好病人?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当然是,但实际上也不存在绝对的康复,而从哲学层面上更是恰恰相反——是这套话语制造精神病,是我们的文明需要精神病作为他者和阴影,是我们制造他们、再排斥它们以确证自身。

    但与众不同的是,作为一个逆天的极品精神病,范国生说破了这一点,这也就意味着他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这个机制的奥秘,所以从这个时刻开始,我们已经可以说,这样一个被知识话语塑造的精神病主体开始了他的反凝视。他开始拒绝吃药。这个拒绝可不是一般精神病的拒绝——又是一个不可证伪的死循环:医生告诉你,你脑子坏了是无法判断自己有没有病的,而你若觉得自己没病,这种“抗拒”恰恰是有病的表现。可是范国生不吃药,并不基于“我好了我没病我不需要吃药”这种理由,而是彻底拒绝精神病话语的规训方式:没有治疗,没有药物,没有测试,我压根就不在乎我是个什么人或者你们把我当什么人,精神病人还是正常人,不管你相不相信我好了,我就是这样了,我拒绝分类,我拒绝继续遵从你们塑造我的那一套手段——要吃药你自己吃!是的,吃药,就是你规训我的方式,我就是因为吃药才无法病愈,才无法彻底脱离“精神病人”这个范畴,现在我不玩了,我看出来了,可你呢?你还没看透“吃药”的意义吗?你还天真地以为这是个科学的治疗方式并且你想把我治好吧?在这一刻,病人主体似乎有机会冲破塑造他的知识话语,福柯附体般反过来掀翻尚未自觉的知识权威。他不再需要证明自己有病没病,他也未必能彻底抹除疯癫和正常的界限、未必需要彻底砸碎现代精神病学的知识话语,但是他,一个被建构的精神病,只需指出,这不是自然,不是科学,这不过是套话语,就足够实现反凝视了。

    在封闭治疗的前一半时间,我可以猜到周明杰发疯,但还并不能猜到范国生是他的幻觉;而且,我甚至认为他不是幻觉还更好,医生和病人,两人实实在在、酣畅淋漓地大撕一场不是更妙?不是更能凸显反凝视的主题?接下来的发展让我有点小小失望:病人成了幻觉,医生是在自己治疗自己。但再继续,我又可以延续我的分析了:雨夜大巴是分界点,那时候彻底康复了的范国生选择自首,也是在那时候另一个范国生便是周明杰的幻觉。范国生的悲剧性在于,他很清楚自己好了,但也很清楚自己完了,他永远不可能回归正常人、理性人的世界,一朝为精神病,终身最多是个康复了的精神病。而真正实现了反凝视的(准确地说实现了一半)是作为幻觉的范国生,也就是周明杰医生自己。让我们回到那个原初创伤的场景。其实很难说他的精神分裂症是实实在在的生理的遗传,还是他自我压抑的结果:他有过那样的创伤,学医后又得知遗传的理论,因此压抑创伤、害怕得病,这一行为本身就成了致病的来源——又是一个循环的悖论。他的同行事后都认为,他若早点敞开自己也不至于如此下场;他自己又何尝不知道——是分身范国生交给他那份母亲的材料的啊。周明杰完全了解这悖谬的病因,他又在分裂当中经历了医生和病人、治疗和抗拒,其实是他洞悉了精神病话语的秘密,所以最后他可以放下这套武器,抹除这条界线:

    范国生:你相信我真的好了吗?
    周明杰:我相信。

    这一刻,周明杰的相信不是基于医学的判断,不是疾病/康复的划分,也不是简单的同病相怜,而是他能够真正站到精神病学之外,对一个活生生个体进行理解和判断。

    但在别人眼中,这两个都是精神病啊。

    到底,医生和病人,疯癫与理性的和解可能吗?
    【详细】
    74403075
  • 言喻
    2017/12/29 2:20:28
    绝对推荐

    不要说翻拍韩国,中国能拍出这种引人深思的剧就已经不错了。我一个男人,有几次泪要流下,不是因为两位年轻主角,而是几位妈妈之间和母女、母子之间的关系。看这部剧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儿子的态度,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所希望的、父母的小心思、父母的无私。我学到了很多,真不知道这部剧这么低的分什么情况

    不要说翻拍韩国,中国能拍出这种引人深思的剧就已经不错了。我一个男人,有几次泪要流下,不是因为两位年轻主角,而是几位妈妈之间和母女、母子之间的关系。看这部剧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儿子的态度,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所希望的、父母的小心思、父母的无私。我学到了很多,真不知道这部剧这么低的分什么情况

    【详细】
    9025151
  • 汪金卫
    2016/12/16 17:52:46
    也许,我们这次真的错怪张艺谋了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 12月15日晚间,张艺谋电影《长城》在全国举行了提前点映。点映后,首波映后口碑也出炉了。可以说,惨不忍睹。朋友圈和微信群都在调侃《长城》之烂。不过,其实只要换个角度看,你就会惊喜地发现,《长城》威武地展示了我中华奥运健儿在跳水、铅球、撑...  (展开)
    本文首发于巴塞电影APP 12月15日晚间,张艺谋电影《长城》在全国举行了提前点映。点映后,首波映后口碑也出炉了。可以说,惨不忍睹。朋友圈和微信群都在调侃《长城》之烂。不过,其实只要换个角度看,你就会惊喜地发现,《长城》威武地展示了我中华奥运健儿在跳水、铅球、撑...  (展开)
    【详细】
    8232219
  • Cedarwood
    2022/9/26 19:20:08
    从中国视角体察世界的好电影

    小女孩吟诵的童话穿过努米亚无边的火焰与黑夜,飘散在黄沙大漠中。理想主义终将掠过死,迎接生。在这之前,“人们紧紧搀扶着,凝望漆黑的海面”。

    即便导演是饶晓志,我还是抱着对国庆档电影大概是命题作文的猜疑坐在了点映场的大荧幕前。可到头来我最想夸的,居然是人物弧

    小女孩吟诵的童话穿过努米亚无边的火焰与黑夜,飘散在黄沙大漠中。理想主义终将掠过死,迎接生。在这之前,“人们紧紧搀扶着,凝望漆黑的海面”。

    即便导演是饶晓志,我还是抱着对国庆档电影大概是命题作文的猜疑坐在了点映场的大荧幕前。可到头来我最想夸的,居然是人物弧光的完整性。我看到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可爱的,可信的,更是可敬的。

    我上过一门名为“公共外交”的课,课上老师讲,每一个人都是外交的主体。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影片中的成朗、宗大伟、章宁;他们是现实生活中的亲人、朋友、师长;他们作为国企员工、翻译、记者、学者或是外交官;他们因为相信人与人之间有超越国界的理解的可能性而行走在中国的国境线之外;他们每一个人都践行着中国外交的智慧与尊严。我为他们骄傲。

    其次,想说一下影片中让人眼前一亮的细节留白。宗大伟为什么用中兴手机?后方外交人员为什么能迅速卫星定位?为什么在努米亚有这么多家国企,这么多中国人在这里长期生活工作?

    回望中国的基础科学与工业发展历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想把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取名“北斗”,想用高铁代替骆驼重走丝绸之路,想着现代化或许真的有另一个方案。外交展现的不是宣传与叫嚷,而是一个国度的气量。宗大伟和成朗用自己的人格赢得了这份荣光。

    再者,想说一下影片创作的艺术性。给我印象最深的童话独白自不必说(见笔者影评“歌声在海上——浅析《万里归途》中的航海童话”),影片中的配乐、空镜和特效都服务于情感,又渲染地恰到好处,展现出中国电影在新场景的新可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想赋予人物灵魂而不是技巧,他们有视听语言的审美与工业化的野心,他们有诚意讲一个好故事给观众听。

    最后,想谈谈最触动我的成朗。朗哥,25岁,外交部新闻司新人,滞留努米亚,没见过战争。他是懵懂的,所以也是理想的。他把航班位置让给台湾同胞;他在厂房跑来跑去安排工作;他拿过喇叭不厌其烦鼓励人们;他举起摄影机,记录历史的第一卷草稿。他上一秒能为自己的想法辩护,下一秒也能迅速承担起责任。他像一颗刚破土的种子,生机勃勃,每一帧镜头都尽情挥洒着魅力。不得不说,王俊凯真的是个很神奇的演员,前面刚看过他《断·桥》里演一个少年杀人犯,现在我又被这位英俊潇洒的青年外交官迷倒了。

    至于我嘛,我这一生,真的很想有一个瞬间能够举起摄像机,感受成朗的那滴泪到底是如何落下的。

    理想的境况从来都是相似的。在那之前,人们紧紧搀扶着,凝望漆黑的海面。

    【详细】
    146711444
  • 唐书钰
    2016/3/25 19:20:42
    有谁会想永远一个人,不过是不想失去自由罢了
    这季的日剧中,《家族的形式》一直是不温不火,唯一被营销号get的点,就是大介在头两集所说的“独身理论”。当时那套台词,莫名贴合了春节期间被爸妈逼婚的主题,而被人疯狂的转载。后来“翠花”和“秋凤”都回到了大城市,又变回了VIVIAN和Jennifer,逼婚好像又不是人生的主题了,这部剧又被迅速地打回了原型。

    这好像就是现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对于独身生活真正的定义。虽然大家都在说,自己生活
    这季的日剧中,《家族的形式》一直是不温不火,唯一被营销号get的点,就是大介在头两集所说的“独身理论”。当时那套台词,莫名贴合了春节期间被爸妈逼婚的主题,而被人疯狂的转载。后来“翠花”和“秋凤”都回到了大城市,又变回了VIVIAN和Jennifer,逼婚好像又不是人生的主题了,这部剧又被迅速地打回了原型。

    这好像就是现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对于独身生活真正的定义。虽然大家都在说,自己生活很爽,自己过就可以,但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抗拒在一起,我们需要的只是能自己掌握的自由。

    只是如果不高喊自由万岁,可能就连谈论它都很难。

    二月我还看了另外一补日本电影——《欺诈计划》,这个电影讲述了一家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彼此都有各自的不幸遭遇,但这样的几个人生活在一起,反而得到了最和谐的亲情。

    距离产生美,其实距离能产生的还有自我。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血缘是最牢固的一种关系。无论什么时候,家人一定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的理所应当,很多人反而模糊了家人和自己的边界。类似于大介父亲的行为,虽然临到电视剧的结尾,大家都表示了理解,但那只是在“一个老人的临终心愿”这个层面上,被动接受的理解。

    感同身受的说,大介的老爸干涉的不仅是儿女的自由本身,而是子女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想要拥有自己生活的权利。原本应当由个人决定的自由,突然变成了由父母支配的有限配额,子女和家长之间在这个配额上的冲突,是这部日剧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不是有死亡这个最终的big ending,大介老爸的行为,真是非常让人无语的。

    而除去这一点来看这部剧,我倒不觉得《家族的形式》的收尾显得突兀,因为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个人对自由的需要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大介一直想要一个人的城堡,但得知了父亲的身体状况才知道,自己真的要一个人了,而这个真的“孤独”的状态,是很令大介害怕的。对他而言,想要的自由,不过是自己能调配的空间,而不是完全被孤立的孤岛。叶菜子看似独立,但也有沟通的潜在诉求,才找到了“投诉”这个输出情绪的窗口。

    而后经由父亲的去世,看破了这一点的大介才会勇敢的向叶菜子求婚,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去享受两个人在一起,也能拥有的自由。如果拥抱之后也能拥有个人空间,又有谁喜欢一个人呢?

    这大概是忍受了一整部剧的折磨后,编剧发给大介先生的一颗糖吧。
    【详细】
    78261022
  • 皮卡丘
    2020/11/19 23:47:47
    狼殿下

    今天《狼殿下》真的猝不及防的来了!哈哈,至少就看过主演们别的剧,主演王大陆和李沁都是演技不错的青年演员,男二肖战虽然现在比较红,但那时他还是个十八线小演员,在剧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虽然是两年前拍摄的,但服装道具都很符合角色的设定,也不过时,而且剧中景色也很美,据说是在香格里拉取景的,看李沁和肖战眼睛红血丝很重,应该是高原反应吧!演员的辛苦付出,才为大家呈现一部好看的剧,所以我一口气看到了1

    今天《狼殿下》真的猝不及防的来了!哈哈,至少就看过主演们别的剧,主演王大陆和李沁都是演技不错的青年演员,男二肖战虽然现在比较红,但那时他还是个十八线小演员,在剧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虽然是两年前拍摄的,但服装道具都很符合角色的设定,也不过时,而且剧中景色也很美,据说是在香格里拉取景的,看李沁和肖战眼睛红血丝很重,应该是高原反应吧!演员的辛苦付出,才为大家呈现一部好看的剧,所以我一口气看到了13集,才来评价的,推荐给大家,值得一看哦!

    【详细】
    12980225
  • 韬子@Tower
    2012/8/10 13:35:49
    导演想法多,结果四不像
    尽管导演在剧情中设计了一个小桥段,通过一群混好莱坞的特技演员的口中说出了青年导演想法多,与众不同的自我表扬的话,但是仍然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作为这位青年导演的“力作”显然和真正意义上的小市井喜剧的风格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不怀疑导演的才华,但是编剧烂到极致你就无法掌控整部电影的走向了。导演“才华横溢”得一发不可收拾的能力也物理阻止编剧完全无逻辑的乱写乱画了。很清晰地发现编剧和导演都想讲一
    尽管导演在剧情中设计了一个小桥段,通过一群混好莱坞的特技演员的口中说出了青年导演想法多,与众不同的自我表扬的话,但是仍然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作为这位青年导演的“力作”显然和真正意义上的小市井喜剧的风格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不怀疑导演的才华,但是编剧烂到极致你就无法掌控整部电影的走向了。导演“才华横溢”得一发不可收拾的能力也物理阻止编剧完全无逻辑的乱写乱画了。很清晰地发现编剧和导演都想讲一个类似星爷在《功夫足球》或者《食神》里面那种小角色变成大人物的桥段,但是能力不够,别吹胡子瞪眼——这句话,作为观众,我传递得很清楚,确实能力不够。你看看都写成什么剧情了,毫无逻辑可言,毫无逻辑,就算你要无厘头,你能不能给点稍微符合正常思维的承前转合啊。整部电影最后拍出来的效果就是港片不是港片,内地片不是内地片,尽管选了深圳这个介于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复杂重叠的另类城市来作为整个故事的背景和铺陈,但是剧情显然浪费了这个场景——小街小道小巷的画面现在在全国都在旧城改造的情况下已经很难得寻找了,这种小情怀实际上应该拍得更好才对,可以导演你选的编剧太弱了。整体上拍出来就一部四不像的电影。

    重的话就不说了,总之编剧相当之不负责任,完全是想当然地写,有点诚意也不至于连累导演。

    演员卡司,毋庸置疑,在目前的国产电影中,这部电影已经算得上是翘楚了,就连宁浩都没这个阵仗,可惜的是主角选错了,弄的一大帮实力派的老戏骨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绿叶,但是红花却也看不出多娇嫩鲜艳,因为在一群真诚的绿叶面前,这多红花几乎看不出有花骨朵的迹象。

    浪费卡司,浪费卡司,连刘以达都出场了,导演你说你已经浪费成什么模样了。演员主角选错了,乔任梁确实不适合演这种角色,演得生硬比较过,完全不像老演员。首先乔任梁的长相非常不适合演这个角色,印象中还是觉得他演那种富二代比较合适,从影片来看,完全看不出他的演技在什么地方,连台词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别扭,通俗点来说,就是演得有点装那啥。和他同期的井柏然显然都比他长得稍微平民一些,看过《全城热恋》里面他暗恋打工妹杨颖的桥段,看上去确实还是像那么回事。不过从整体卡司的布局来看,最合适的人选当属王祖蓝,如果换成王祖蓝的话,看上去就非常不错了,尽管桥段和编剧有点无力,但是卡司还是足以撑起整部电影,可惜的现在看来,卡司很强大,整个结构很拉风,但是承重墙不给力。

    另外,宣传和海报设计上很SB,吴镇宇明显不是主角,却放在主要的位置,本来可以很好舒展开的戏剧冲突,结果被导演和编剧的“文艺范”硬生生地拍成了文艺风,你到底是想走什么风格。佩服你想法很多,可惜这就是一部电影,一部只有100分钟的片子,容不下那么大的家国情怀。

    影片想法很好,而且也想极力的赞美一些美好的情感,可惜限于如上两个瓶颈,整部电影还谈不上能摆上台面。最多属于电影学院的毕业设计。

    如果不是那群拉风得无以复加的配角们,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有谁会到电影买票去看。

    另一方面,至少这群老戏骨还是让整部电影免于了一星甚至是无星的待遇。

    就是这样。

    五毛,滚!

    以上。
    【详细】
    5540133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