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战1940影评

144662453
  • 句单单
    2017/3/17 11:28:31
    《走出尘埃》:生活让人灰头土脸,唯有抱起吉他走出尘埃
    生而为人,更高的能力意味着更多的责任。现代人生活里似乎离不开焦虑。说到焦虑,人们到底在焦虑什么?焦虑政策,因为朝令夕改;焦虑房价,因为日新月异;焦虑工作,因为朝不保夕。所有的这些都是不敢让人有计划,生活不敢有规划,不敢谈未来,只能说眼前,这一切一切的不可预见性就是焦虑的根源。于是,焦虑也就成为了这个社会中人们各种行为的基础心理活动。
     
    明星也是普通人,走下舞台的明星更过着普
    生而为人,更高的能力意味着更多的责任。现代人生活里似乎离不开焦虑。说到焦虑,人们到底在焦虑什么?焦虑政策,因为朝令夕改;焦虑房价,因为日新月异;焦虑工作,因为朝不保夕。所有的这些都是不敢让人有计划,生活不敢有规划,不敢谈未来,只能说眼前,这一切一切的不可预见性就是焦虑的根源。于是,焦虑也就成为了这个社会中人们各种行为的基础心理活动。
     
    明星也是普通人,走下舞台的明星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生活难免会有焦虑,有焦虑就难免有灰头土脸的时候。生活让焦虑的人,让我们,也让电影《走出尘埃》的主人公方和平灰头土脸。


     
    电影《走出尘埃》中方和平的扮演者是曾经红极一时的摇滚乐队主唱,在经受父亲突然离世的打击后毅然选择退出乐坛。无独有偶,原黑豹乐队主唱秦勇受到方和平故事的吸引大抵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方和平有相似之处。


    8420560
  • moseytoddler
    2015/7/26 21:46:23
    说说配音吧~
          因为黄宗泽刷的这部剧 前些日子一直刷TVB的剧 这部就一直拖了下来 豆瓣上面吐槽剧情的已经很多了~毕竟为了Bosco的颜什么剧情都能忍 所以两天刷了一半 毕竟是内地剧 还是很担心Bosco的配音 听到的时候内心也是很崩溃 配音系列感觉阵容很强大啊 林心如是偶像剧女主标配的季冠霖 孙骁骁是傻白甜
          因为黄宗泽刷的这部剧 前些日子一直刷TVB的剧 这部就一直拖了下来 豆瓣上面吐槽剧情的已经很多了~毕竟为了Bosco的颜什么剧情都能忍 所以两天刷了一半 毕竟是内地剧 还是很担心Bosco的配音 听到的时候内心也是很崩溃 配音系列感觉阵容很强大啊 林心如是偶像剧女主标配的季冠霖 孙骁骁是傻白甜女主标配的乔诗语 这两个人一出来不串戏真的是不可能了 马天宇是男主标配的张杰 然后Bosco 陈浩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给《美人心计》里面的那个什么周将军配过音 因此宗泽男神一开口 就自动脑补了某个人的脸- - 真的很崩溃 加上林阿姨的玛丽苏表情以及戚薇的存在 各种串《美人心计》 另外几个女配角的配音也是浓浓的偶像剧女主风味 可能是我偶像剧看太多- - 大概就是里面所有说话的人 声音都熟悉得令人崩溃 静音可能是一种选择 - - 不过为了Bosco的颜 我还是会默默看完后面的一半
    【详细】
    7548470
  • 罗宾汉
    2020/5/4 15:56:36
    一部类型实验大杂烩的午夜场电影

    相比起照顾观众不同口味而选片多样化的全景单元,柏林电影节的“论坛”单元可谓剑走偏峰。这个单元侧重新导演作品,而且对实验题材与千奇百怪的类型片来者不拒,往往有不少令人避之不及的超级闷片,也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之作,绝对要看观众的心情和运气了。这部入选去年论坛单元的奥地利影片《死者的孩子》算是一个实验怪胎,是两位美国导演改编了一部他们没真正看过的奥地利小说,仅仅根据小说梗概而编写出来的剧本。采用超8

    相比起照顾观众不同口味而选片多样化的全景单元,柏林电影节的“论坛”单元可谓剑走偏峰。这个单元侧重新导演作品,而且对实验题材与千奇百怪的类型片来者不拒,往往有不少令人避之不及的超级闷片,也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之作,绝对要看观众的心情和运气了。这部入选去年论坛单元的奥地利影片《死者的孩子》算是一个实验怪胎,是两位美国导演改编了一部他们没真正看过的奥地利小说,仅仅根据小说梗概而编写出来的剧本。采用超8毫米胶片拍摄而成,粗糙模糊的画面像是上世纪的家庭录像带。人物对白一律用字幕卡呈现,却不是传统的默片,因为除去人物对白外,影片保留了很多“声音”,比如在餐厅吃饭时的餐具响声、汽车行驶的声响等,而全程的配乐保持着一种活跃灵动的欢快感。

    影片情节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先是从奥地利小镇餐厅里游客们聚餐拉开序幕:一对彼此厌恶的母女、一对形影不离的情侣,还有餐厅的老板和女侍应等人,之后这些游客乘车前往游览途中遭遇车祸。当观众以为要转向悲剧之时,没想到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剧本先后抛出近年常见的欧洲难民和新纳粹话题不久,迅雷不及掩耳地跨越到丧尸类型片。死去的纳粹分子冲破电影院银幕夺路而出的一幕令人捧腹,之后在餐厅民众用活鱼互相攻击拍打的场面将这种狂欢感推向高潮。

    除此之外,贯穿始终全片是母女关系的对峙:一个四处行走的车祸遇难者及其分身上演一幕令人难忘的“史上最慢追逐戏”!自杀倾向的护林人和寻找食物的叙利亚诗人也不断增添古怪的笑点,所有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情节逐渐暴露出荒诞喜剧的黑色底蕴。导演似乎根本未能掌握好喜剧与讽刺两者的平衡,有时坠入失控的无厘头闹剧,有时又挑起指向不明的讽刺矛头,最终沦为一部类型实验大杂烩的午夜场电影。

    【详细】
    12565734
  • CydenyLau
    2018/10/22 20:41:08
    【C+影评】登月第一人:你以为是《阿波罗11号》,其实是《月球先驱》哒!

    当我们提到太空电影时,首先想到的标签,往往是科幻故事、英雄主义和探索精神,但很少真正地关注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但这种情况,自奥斯卡级别的《地心引力》之后开始逐渐改观,《火星救援》就在重视人文关怀的同时还对技术本身保持了很高的关注,《隐藏人物》更是直接把镜头对准了默默无闻的少数族裔科技工作者们。

    而奥斯卡影帝西恩·潘在今年带来的剧集《火星先驱》,与达米恩·查泽雷和

    当我们提到太空电影时,首先想到的标签,往往是科幻故事、英雄主义和探索精神,但很少真正地关注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但这种情况,自奥斯卡级别的《地心引力》之后开始逐渐改观,《火星救援》就在重视人文关怀的同时还对技术本身保持了很高的关注,《隐藏人物》更是直接把镜头对准了默默无闻的少数族裔科技工作者们。

    而奥斯卡影帝西恩·潘在今年带来的剧集《火星先驱》,与达米恩·查泽雷和瑞恩·高斯林的新片《登月第一人》,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类似的纪实风格,将历史性大事件的核心主角,从《世界末日》式的缺陷英雄形象重新降格为人,同时又不像《星际穿越》一样煽情过度,而是事无巨细地展示剧中角色如何在生活中的不同身份之间取舍和做出牺牲。两台反高潮的太空戏剧,都不约而同地把真正的航天内容,放在了故事的最后,而几乎将故事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家庭和个人抉择上——当个人命运与人类命运相互交叉时,任何选择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与达米恩·查泽雷的前作《爆裂鼓手》类似,《登月第一人》偏向自然主义的表演和叙事风格,不仅为故事和人物本身提升了可信度,更为观众带来了自恰的叙事空间,降低了观察角度——甚至能得到近似第一人称的体验——从而大幅提升了代入感。这与好莱坞之前,对太空电影奇观化和娱乐化的表现,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与《火星先驱》类似,《登月第一人》有一种植根于60年代的,脱离意识形态之争,没有被稀奇古怪的政治诉求所污染的黄金精神。

    9720803
  • 岁月静好
    2020/10/11 22:46:16
    少主且慢行

    第一部欢乐些,第二部泪点多些

    我喜欢白一飞跟金燕这对,太欢乐了,三观很正,智商在线

    段雪薇就是个意外,那个第八次樱花盛开归来的红衣女子终为爱黑化成了黑衣女子。

    赵错,男主角,城主之子。

    这些孩子都太早熟了,才十岁就记得要一直在一起,在生死之间还记得要回去找三七

    第一部欢乐些,第二部泪点多些

    我喜欢白一飞跟金燕这对,太欢乐了,三观很正,智商在线

    段雪薇就是个意外,那个第八次樱花盛开归来的红衣女子终为爱黑化成了黑衣女子。

    赵错,男主角,城主之子。

    这些孩子都太早熟了,才十岁就记得要一直在一起,在生死之间还记得要回去找三七。我十岁惦记着那些点心辣条都比男人多吧,压根没有感情那事。

    几个小时候的小演员们都不错,萌萌的,演技也不出戏。

    三七聪慧,坚定的女主角

    有一定演出经验但不出名的演员,感觉上面很多场景导演只给出了一个场景,演员即兴发挥的,但是整部戏感觉还不错。

    【详细】
    12908367
  • 墨文
    2020/4/5 18:53:22
    踏火行歌

    看完这部剧,其实我挺希望给白谷逸一个好结局的。他的人生真的有太多东西要他承担得了,再加上一个是女主另一个是抚养自己长大的师傅还有一个……女二来捣乱,是个人都会崩的。他虽然是爱女主的但他的人生已经有太多东西了已经多到容不下这份爱了……他是爱但他放不下自己的门派,最后导致这份爱变了样,夹杂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看完这部剧,其实我挺希望给白谷逸一个好结局的。他的人生真的有太多东西要他承担得了,再加上一个是女主另一个是抚养自己长大的师傅还有一个……女二来捣乱,是个人都会崩的。他虽然是爱女主的但他的人生已经有太多东西了已经多到容不下这份爱了……他是爱但他放不下自己的门派,最后导致这份爱变了样,夹杂了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详细】
    12475160
  • CydenyLau
    2019/5/19 21:34:54
    【C+影评】疾速追杀3:还我狗命之无限战争

    在《饥饿游戏》完结之后,几乎跻身于好莱坞大制片厂的顶峰/狮门再没祭出拿得出手的(系列)大片——半红不紫的《分歧者》《惊天魔盗团》,灾难性的《超凡战队》《神战:权力之眼》——直到石头缝里蹦出了一个约翰·威克。

    被戏称为《还我狗命》的《疾速追杀》系列,激活了观众对21世纪初,由《黑客帝国》和基努·里维斯带来的美好回忆。观赏性极佳的高水准动作设计,富有魅力的独特世界观,中低水准制作成本

    在《饥饿游戏》完结之后,几乎跻身于好莱坞大制片厂的顶峰/狮门再没祭出拿得出手的(系列)大片——半红不紫的《分歧者》《惊天魔盗团》,灾难性的《超凡战队》《神战:权力之眼》——直到石头缝里蹦出了一个约翰·威克。

    被戏称为《还我狗命》的《疾速追杀》系列,激活了观众对21世纪初,由《黑客帝国》和基努·里维斯带来的美好回忆。观赏性极佳的高水准动作设计,富有魅力的独特世界观,中低水准制作成本,风格化的摄影,以及为基努·里维斯量身定做的人物角色,也令人不禁想起了上世纪8090年代,CG和快速剪辑还没有被用到吐的时光。

    就像《疯狂麦克斯》引发了废土流电影的潮流一样,《疾速追杀》也点燃了业界的热情,连导演大卫·雷奇自己,也不会放过在《极寒之城》中复制成功的大好机会。而更令人惊讶的是,《疾速追杀》的续集作品,不仅罕见地达到了前作立下的高标准,还变本加厉地拓展了其独特的电影宇宙。

    走到第3章的约翰·威克依然没有停下他速度,副标题“备战”更是早早剧透了开发更多续集的野心。顺承《疾速追杀2》结尾开启的“无限战争”,《疾速追杀3》在依然高质高效的动作编排之外也不断推陈出新,让电影的故事越来越远离现实世界的约束。而诸如此类的种种尝试,也正是让这一系列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10190718
  • 热FUN
    2018/10/23 11:03:33
    关于黏土动画,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几天上映的《无敌原始人》为10月惨淡的动画电影带来了一抹亮色。 虽然是儿童向动画,但影片质量可圈可点。其实这部动画的制作方是在定格动画界鼎鼎大名的阿曼德公司,这就等于是影片质量的保障。 阿曼德公司放出的一支幕后短片,让我们得以一窥《无敌原始人》的制作过程。 GI...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几天上映的《无敌原始人》为10月惨淡的动画电影带来了一抹亮色。 虽然是儿童向动画,但影片质量可圈可点。其实这部动画的制作方是在定格动画界鼎鼎大名的阿曼德公司,这就等于是影片质量的保障。 阿曼德公司放出的一支幕后短片,让我们得以一窥《无敌原始人》的制作过程。 GI...  (展开)
    【详细】
    9721256
  • 夭海棠
    2021/11/15 2:42:46
    作为话语实践的“日常对话”

    《日常对话》聚焦于母亲作为传统家庭中的弱势者(女性)与社会中性少数群体(LGBT)的双重身份。这是一次少数群体的发言,也是一次对少数群体的身份询唤:导演通过对母亲同性恋身份的认同,正视造成母女之间隔阂的原因,以及将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开诚布公,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而在这场私人和解的背后,同样蕴

    《日常对话》聚焦于母亲作为传统家庭中的弱势者(女性)与社会中性少数群体(LGBT)的双重身份。这是一次少数群体的发言,也是一次对少数群体的身份询唤:导演通过对母亲同性恋身份的认同,正视造成母女之间隔阂的原因,以及将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开诚布公,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而在这场私人和解的背后,同样蕴藏着深刻的公共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其著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中阐述了生活政治的概念。他认为,生活政治相对于解放政治更具有私人性。不同于解放政治的宏观叙事,生活政治把关注点放至身份认同、自我、性/别等议题上,通过对个人问题的追寻,思考体系、制度、权力等宏观政治中存在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生活政治具有私人意味,而解放政治因批判对象和叙事方式的不同,具有“他者”的属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纪录片呈私人化趋势,折射出一种“他者”政治到“我者”政治的转变。以“他者”政治为创作动机的纪录片,主题一般为反思、对抗限制人类自由和公平的社会制度,在这些纪录片中,创作者以一种肩负道义和道德使命的姿态在影片中传递政治诉求,其地位常常处在被摄者之上。而“我者”政治诉求下的纪录片,不需要“他者”施以帮助,它的表达者即是发声群体本身,其创作诉求实质是生活政治。“我者”政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情况,较之“他者”政治而言更为私人,在主题选择上往往规避宏大叙事,而转向个人的身份认同、如何取得安全感等议题。私纪录片的出现,指向“我者”的政治关照方式,也为我们打开一扇重新审视个体生存方式的窗口。

    《日常对话》在私元素方面的呈现真诚且生动,在话语层面便已展现出强烈的私人意味。碎片化的影像、私人化内容、私人化表述,不仅在创作层面满足了作者的倾诉欲与展现欲,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观众对于“同性恋”、“性侵”等主题的心理距离。而它的形式,与立场、姿态、视角、诉求也息息相关。福柯认为,政治宏观层面上的理性原则(自由、民主)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全面的合理化。由此出发,他批评大叙事在实践中的危害,指出在每一种情况下,总体性的思考都对研究构成障碍。

    福柯对权力的宏观叙事视角的解构告诉我们,在权力问题上,比起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出发对权力合法性的计较,更重要的问题是洞悉权力的多元异质性及其微观结构。多元性决定了人类不平等的非单一根源,人类的不公正另有其不同的权力来源与形式。在反抗权力的斗争中,没有“大拒绝”(Great refusal)的焦点或“一招制胜”的法宝,有的只是抗拒的多元性和针对性。

    在影片从未被细致处理、意料之外的转折与沉默中,不时迸发出言语之外的“真实”,也反映出部分来自于父亲,却不仅限于父亲的父权压迫。被采访时,普通人面对镜头时的不安、局促、躲避和紧张,被导演一一记录下来,观众能看见当导演的舅舅、姨妈被问及是否知道母亲是同性恋时的反应:或假装镇定、或顾左右而言他。当母亲最初被问及她的困境,影片中似乎没有一个人能找到一种语言来描述、分析、拆解困境,牵涉其中的个体处于一种异常且不可破的尴尬、失语状态中,这使得母亲与导演的困境失去了被言说的可能。

    超出语言学范畴的、更加广泛地指称意识形态的话语,是人们决定自己怎么说、说什么的潜在机制。话语强调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支配着人们的特定实践,也构成了一般文化实践的基础,生产出了有关真理的知识,而这中间体现了权力机制的运行。话语能够对话语中的主体及其陈述活动实施支配,而这种支配包含三个方面:①话语赋予陈述的权利,也就是“谁有权利说话”,②话语限制了言说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应当说什么”,③话语把主体建构成能言说的主体,主体性是由话语所建构的,“我是谁”的问题要由话语回答。简而言之,话语生产了立场,并且邀请人进入这些立场,关于主体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话语机制中形成的。

    而话语生产出来的客体,就是知识,而现实就是由知识构成的。这并不是说现实就在话语之中,而是说,我们只能通过知识来建构我们关于现实的认识。世界不是产生于话语,但世界观是。话语机制将我们确认为常识的真理生产出来,主体在对知识的学习中,明确了何为真何为假,什么可以被接受,什么则不行,这其实就是在被话语机制所规制。

    这因此引出了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泛化的权力,对人主体性的规范被福柯理解为流淌在整个话语机制中的权力,简而言之,个体被整体的文化体制所规制,这就是福柯的权力。而权力是生产性的,是在整个话语机制的运转中体现出来的,也是充分融入我们日常中的。福柯告诉我们知识与规范的真理性起码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们是“被建构”出来,而非具有绝对的确定性,它们不同于康德说的那种道德律令。

    在规范化的言说之外,是一些模糊而未被归类的例外,它们或许潜在地占有与明面上的话语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排除在“日常对话”之外。在《日常对话》中,导演通过对母亲的女友们的采访,从侧面得到了未曾在女儿面前展示过的,拥有同性恋身份的母亲的另一个形象:细心、多情、温柔、在女友面前说出不曾生育、女儿是领养来的谎言,以此与过去不幸的婚姻划清界限,获取心理层面的补足和身份认同。这样的母亲形象显然有悖于传统意义上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定义。在传统价值体系中,“母亲”这一词应该是慈爱、圣洁的,而正是由于阿女的“不同”,不仅让导演感到意外,同时也冲击了观众的认知。个性化的行为与概念化的定义发生碰撞,才得以使“私”的程度变得更加深刻,人物得以鲜活饱满,而不是作为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存在于影片中。

    《日常对话》通过导演自述加之采访片段,从侧面拼凑出了母亲阿女的一生。从儿时回忆到第一段婚姻,遭遇家暴、携女出逃,再到一段段丰富的同性情感经历,影像内容总带着一种口述历史的意味。为普通人“写史”,是相当具有私人性质的行为,选用普通人或边缘人士来作为主角,本身带有一种“去中心化”的实践性格。

    《日常对话》聚焦于母亲作为传统家庭中的弱势者(女性)与社会中性少数群体(LGBT)的双重身份。这是一次少数群体的发言,也是一次对少数群体的身份询唤:导演通过对母亲同性恋身份的认同,正视造成母女之间隔阂的原因,以及将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伤害与痛苦开诚布公,母女二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而在这场私人和解的背后,同样蕴藏着深刻的公共性。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在其著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中阐述了生活政治的概念。他认为,生活政治相对于解放政治更具有私人性。不同于解放政治的宏观叙事,生活政治把关注点放至身份认同、自我、性/别等议题上,通过对个人问题的追寻,思考体系、制度、权力等宏观政治中存在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生活政治具有私人意味,而解放政治因批判对象和叙事方式的不同,具有“他者”的属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纪录片呈私人化趋势,折射出一种“他者”政治到“我者”政治的转变。以“他者”政治为创作动机的纪录片,主题一般为反思、对抗限制人类自由和公平的社会制度,在这些纪录片中,创作者以一种肩负道义和道德使命的姿态在影片中传递政治诉求,其地位常常处在被摄者之上。而“我者”政治诉求下的纪录片,不需要“他者”施以帮助,它的表达者即是发声群体本身,其创作诉求实质是生活政治。“我者”政治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情况,较之“他者”政治而言更为私人,在主题选择上往往规避宏大叙事,而转向个人的身份认同、如何取得安全感等议题。私纪录片的出现,指向“我者”的政治关照方式,也为我们打开一扇重新审视个体生存方式的窗口。

    《日常对话》在私元素方面的呈现真诚且生动,在话语层面便已展现出强烈的私人意味。碎片化的影像、私人化内容、私人化表述,不仅在创作层面满足了作者的倾诉欲与展现欲,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的窥视欲。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观众对于“同性恋”、“性侵”等主题的心理距离。而它的形式,与立场、姿态、视角、诉求也息息相关。福柯认为,政治宏观层面上的理性原则(自由、民主)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全面的合理化。由此出发,他批评大叙事在实践中的危害,指出在每一种情况下,总体性的思考都对研究构成障碍。

    福柯对权力的宏观叙事视角的解构告诉我们,在权力问题上,比起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出发对权力合法性的计较,更重要的问题是洞悉权力的多元异质性及其微观结构。多元性决定了人类不平等的非单一根源,人类的不公正另有其不同的权力来源与形式。在反抗权力的斗争中,没有“大拒绝”(Great refusal)的焦点或“一招制胜”的法宝,有的只是抗拒的多元性和针对性。

    在影片从未被细致处理、意料之外的转折与沉默中,不时迸发出言语之外的“真实”,也反映出部分来自于父亲,却不仅限于父亲的父权压迫。被采访时,普通人面对镜头时的不安、局促、躲避和紧张,被导演一一记录下来,观众能看见当导演的舅舅、姨妈被问及是否知道母亲是同性恋时的反应:或假装镇定、或顾左右而言他。当母亲最初被问及她的困境,影片中似乎没有一个人能找到一种语言来描述、分析、拆解困境,牵涉其中的个体处于一种异常且不可破的尴尬、失语状态中,这使得母亲与导演的困境失去了被言说的可能。

    超出语言学范畴的、更加广泛地指称意识形态的话语,是人们决定自己怎么说、说什么的潜在机制。话语强调法则和规范,这些法则和规范支配着人们的特定实践,也构成了一般文化实践的基础,生产出了有关真理的知识,而这中间体现了权力机制的运行。话语能够对话语中的主体及其陈述活动实施支配,而这种支配包含三个方面:①话语赋予陈述的权利,也就是“谁有权利说话”,②话语限制了言说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应当说什么”,③话语把主体建构成能言说的主体,主体性是由话语所建构的,“我是谁”的问题要由话语回答。简而言之,话语生产了立场,并且邀请人进入这些立场,关于主体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话语机制中形成的。

    而话语生产出来的客体,就是知识,而现实就是由知识构成的。这并不是说现实就在话语之中,而是说,我们只能通过知识来建构我们关于现实的认识。世界不是产生于话语,但世界观是。话语机制将我们确认为常识的真理生产出来,主体在对知识的学习中,明确了何为真何为假,什么可以被接受,什么则不行,这其实就是在被话语机制所规制。

    这因此引出了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泛化的权力,对人主体性的规范被福柯理解为流淌在整个话语机制中的权力,简而言之,个体被整体的文化体制所规制,这就是福柯的权力。而权力是生产性的,是在整个话语机制的运转中体现出来的,也是充分融入我们日常中的。福柯告诉我们知识与规范的真理性起码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们是“被建构”出来,而非具有绝对的确定性,它们不同于康德说的那种道德律令。

    在规范化的言说之外,是一些模糊而未被归类的例外,它们或许潜在地占有与明面上的话语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排除在“日常对话”之外。在《日常对话》中,导演通过对母亲的女友们的采访,从侧面得到了未曾在女儿面前展示过的,拥有同性恋身份的母亲的另一个形象:细心、多情、温柔、在女友面前说出不曾生育、女儿是领养来的谎言,以此与过去不幸的婚姻划清界限,获取心理层面的补足和身份认同。这样的母亲形象显然有悖于传统意义上对于“母亲”这一角色的定义。在传统价值体系中,“母亲”这一词应该是慈爱、圣洁的,而正是由于阿女的“不同”,不仅让导演感到意外,同时也冲击了观众的认知。个性化的行为与概念化的定义发生碰撞,才得以使“私”的程度变得更加深刻,人物得以鲜活饱满,而不是作为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存在于影片中。

    《日常对话》通过导演自述加之采访片段,从侧面拼凑出了母亲阿女的一生。从儿时回忆到第一段婚姻,遭遇家暴、携女出逃,再到一段段丰富的同性情感经历,影像内容总带着一种口述历史的意味。为普通人“写史”,是相当具有私人性质的行为,选用普通人或边缘人士来作为主角,本身带有一种“去中心化”的实践性格。

    【详细】
    139935543
  • 一百三十岁石头
    2017/7/11 21:48:46
    个人观点上的剧评
    今天是7月11日,我在医院,医院只有几个台——不知道什么原因切到了芒果台。 我看了几眼,里面的学生啊还真的很闲啊,高二党准高三,暑假文综数学加英语,试卷摞起来能把给你砸死。除了学校作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还得半个月刷一大堆作业。 所以,这个电视剧,我只看到一群学...  (展开)
    今天是7月11日,我在医院,医院只有几个台——不知道什么原因切到了芒果台。 我看了几眼,里面的学生啊还真的很闲啊,高二党准高三,暑假文综数学加英语,试卷摞起来能把给你砸死。除了学校作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还得半个月刷一大堆作业。 所以,这个电视剧,我只看到一群学...  (展开)
    【详细】
    8659217
  • 账号管理
    2016/5/15 21:20:11
    感谢你们曾经出现在我的人生里
    无意中打开了血战铜锣湾这部电影,本来以为只不过是国内一部普普通通致敬古惑仔的电影,但是没想到我竟在其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把我带进了回忆之中 “古惑仔”是一个几乎每个80后的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绕不过的词。可能会有人不知道郑伊健是谁,但是铜锣湾扛把子陈浩南的...  (展开)
    无意中打开了血战铜锣湾这部电影,本来以为只不过是国内一部普普通通致敬古惑仔的电影,但是没想到我竟在其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把我带进了回忆之中 “古惑仔”是一个几乎每个80后的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绕不过的词。可能会有人不知道郑伊健是谁,但是铜锣湾扛把子陈浩南的...  (展开)
    【详细】
    7896216
  • 张小池
    2020/11/24 15:59:52
    下午一点的她

    朋友推荐下来看的这部小短剧,15分钟的时长真的太合适了,简短精悍,有点类似于情景剧,每一集都会让你窥探到一点生活的成长的小意义。小文是个普通又不普通的上海女生,漂亮时髦,对这个城市充满热爱。却租住在简陋的阁楼里,半夜居委会大叔会来敲门,拖欠电费、房租,和每一个外地打拼的打工人一样心酸,自认为连谈恋爱都没有资格,只能和有好感的男孩子做#好朋友# 当第一集的最

    朋友推荐下来看的这部小短剧,15分钟的时长真的太合适了,简短精悍,有点类似于情景剧,每一集都会让你窥探到一点生活的成长的小意义。小文是个普通又不普通的上海女生,漂亮时髦,对这个城市充满热爱。却租住在简陋的阁楼里,半夜居委会大叔会来敲门,拖欠电费、房租,和每一个外地打拼的打工人一样心酸,自认为连谈恋爱都没有资格,只能和有好感的男孩子做#好朋友# 当第一集的最后,小文对着手机听着母亲的叮咛嘱咐并和她语音对话的时候,我意识到她妈妈已经不在了。爸爸又有了别的人陪伴,后妈对小文的防备、冷嘲热讽、爸爸并非不知道,却只换来一句:我不能走出来了是吗? 这样的亲爸这样的后妈,小文哪里还有家。有妈妈才有家,想到这句话,泪流满面。

    上海的大街小巷、上海的吴侬软语让人觉得真实和市井气,剧里出现的武康路,马上诺都是自己常去的,就感觉小文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擦身而过。小红、小美、小丽,最后都成为了一个小文。

    喜欢姐姐苏西,自律、强迫症、美丽、高级白领,她和小文比起来更像是上海本地女生那样光芒耀眼。她外表冷漠、内心怯懦而又温暖。原生家庭给她的爱情观牢牢的束缚了一道枷锁,她非常的孤独和寂寞,男朋友劈腿她无能为力,装聋作哑,只能用金钱来掌控自己的爱情,当发现用金钱都掌控不了的时候,在黑暗的屋子里痛哭像极了在爱情中头破血流的我们。想要抱抱她,想要给她十分的爱。

    目前看到第十集,后面还有很多故事,不知道会如何发展,但是还是希望不管是八九点的她还是下午一点的她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最美好的风景和生活。

    千般不如意才是生活。

    【详细】
    13003770
  • 张小北
    2009/10/19 16:37:05
    《阿童木》:世界工厂制造的“美国英雄”


    《阿童木之歌》 歌词

    越过辽阔天空,啦啦啦飞向遥远群星,
    来吧,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穿过广阔田地,啦啦拉潜入深深海洋,
    来吧,阿童木,爱和平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我们


    《阿童木之歌》 歌词

    越过辽阔天空,啦啦啦飞向遥远群星,
    来吧,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穿过广阔田地,啦啦拉潜入深深海洋,
    来吧,阿童木,爱和平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我看完电影版《阿童木》之后,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忽然蹦出了这首歌的旋律。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从当年那个“爱科学的好少年”已经变成中年猥琐大叔,但我还是能够完整地把这首歌唱出来。(不过电影版里是没有这首主题歌的,估计可能是因为版权问题没有谈拢?)

    我查了资料才知道,黑白版的《铁臂阿童木》是1980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估计之后很多地方电视台都做过重播,因为我印象里在电视上看到《铁臂阿童木》没那么早)。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海外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我的记忆中也一直是黑白的──因为那个时候普通人家里只有黑白电视,而且还不是人人家里都有,一到时间大家都得挤在某人家里一起看。这首主题歌最后的画面我一直记忆犹新──阿童木脚下喷着火焰降落在地面,因为这个画面结束之后故事就正式开始了。

    伴随着阿童木动画片一起留在记忆中的,还有阿童木的“小人书”。这套阿童木“小人书”应该是科学普及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全套应该有15本,只是小时候也没什么零花钱,所以都是借着看的。作为一个传统悲剧,等我有钱买这套书了,这套书也买不着了。

    零零碎碎说这么多,主要还是借机感慨一下,能在电影院里再看到阿童木是一件让我很开心的事情。虽然在影院里上映的《阿童木》2009电影版和我小时候看到的动画片在故事上关系并不大,但它还是那个十万马力的阿童木。

    闲话扯完说正事。



    电影《阿童木》虽然完整继承了动画片《阿童木》的人物设定和故事设定,如天马博士、茶水博士都在,但作为一部电影,它必然要在故事结构和具体人物设定上做出相应的改编,才能符合电影化叙事的需求。从目前的这部电影版《阿童木》来看,我觉得它成功地做到了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让一个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经典动画形象在大萤幕上重新焕发了生机。

    对于那些迷恋过去动画版的观众来说,如果你只是为了怀旧,那么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电影版《阿童木》基本上重新结构了阿童木的故事,除了必要的关键人物外,几乎所有的电影人物都是重新创作出来的。我作为一个被电视动画版深深影响过的观众,其实是很理解目前电影版故事的这种改动,因为电影和电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故事载体,所以讲故事的方式和重点自然不会相同。用电影版里的一句台词稍加改动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不要迷恋过去,过去只是一个传说”。

    电影版《阿童木》是一部定位非常明确的青少年电影,它讲述的其实是一个跨文化的故事主题:青春期的孤独和成长。尽管阿童木这个人物形象有着不可抹杀的日本动漫文化基因,但在好莱坞创意流水线上被重新打磨过后,现在的这个故事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通行世界各国主流文化的通俗故事,那就是一个天赋使命的少年,如何经历重重冒险,重新发现自我,接受与生俱来不可逃避的命运,并最终成长为一个英雄。

    对于那些期待满足怀旧感的中年观众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故事太过于幼稚和简单;但对于那些青少年观众来说,这样的一个故事,却能够在银幕上反映出他们对于成人世界的向往和忧虑,在一个充满奇妙幻想的世界中,最后看到的却是内心在这个奇妙世界中的映照,并和自己身边的生活关联起来。

    当机器人阿童木被作为天马博士儿子的替代品被制造出来后,天马博士痛苦地发现,这个机器人并不是他的儿子。阿童木发现了自己的机器人身后后,他开始面临一个青少年成长题材电影中的永恒母题,那就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当然,作为一部努力面对最大多数观众群体的家庭动画电影,这个故事是不会在这个深奥的终极哲学主题上过于纠缠的,它只是将这个无解的问题变成一个故事的推动力,并很快将这个复杂的人生命题悄然转换为一个青少年话题:一个内心纯净的孩子,该如何面对一个充满敌意和欺诈的成人世界?

    作为一部能够全家一起观看的动画片,在这个经典话题上,《阿童木》也乖巧地给出了一个传统价值观意义上的答案,那就是要相信爱,相信家庭,勇敢地长大成人,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对比,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马蒂尔达也向杀手莱昂询问过这个问题。

    马蒂尔达:生活一直都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在童年的时候?
    莱昂:一直都是这样。

    从这个问题的答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电影版《阿童木》故事的基本价值观。不过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几乎已经可以被算成是优点了:在国内的动画片甚至是电影中,有多少电影能够给出这种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判断呢?一个纠结的童年和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




    作为一部中日美三国合拍的电影,《阿童木》这个电影中各方的分工很明确,日本出版权,美国出创意,香港出人工,内地出资金(好像和咱们“世界工厂”的定位挺契合)。现在的这个《阿童木》经过这么一番复杂的血统混合后,它已经很难定位是哪个国家的电影了。也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这个故事才会被改造成现在这个有点“和而不同”的模式:努力迎合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并从中寻找基本共同点。所以我们在里面能看到环境保护,人和机器的关系,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还用捎带手讽刺了一下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幽默搞笑,伦理亲情,各种流行商业片元素都被有机地组合了起来,而且还能被统一在青春成长的主题之下,这种编故事的方式是值得中国电影学习的。

    尽管阿童木有着日本动漫的文化基因,但在电影版中,阿童木已经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银幕英雄”形象。作为一个银幕上的美国式英雄,阿童木拥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孤独,勇气、领袖气质和邪恶的敌人,以及需要英雄去保护的的女性同胞。

    在《阿童木》电影中,阿童木这个银幕英雄的勇气并非来自十万马力和七大神力,而是来自他内心的道德感和良心,从而指引他去完成天赋使命的命运,并以牺牲自我来拯救大都会和其中的人们。这一点更是美国式的银幕英雄所具有的共性。

    而为了让英雄的形象更加完美,一个邪恶的、执着的、强大的敌人是不可缺少的。作为阿童木这个小英雄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垫脚石,电影中的大都会总督是一个此类商业类型片中不可或缺的大反派。这位智商不高而且邪恶到底的总督属于典型的反派形象,这个一根筋的坏人在片中贡献了份量很大的搞笑桥段,每次阿童木需要有坏人出来让他打怪刷分的时候,总督就不失时机地出现,实在是让人觉得不打丫一段就对不起他。(他的很多台词明显能看出有影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嫌疑。本片编剧也是美国人,估计拿小布什开涮已经成了好莱坞最流行的“打豆豆”游戏)。

    不过作为一部家庭动画电影,《阿童木》里尽管有不少非常激烈的打斗场景,但这部电影里其实只死了一个人,那就是天马博士的儿子托比,而且还是因为剧情设定不得不让他死(不然就没阿童木什么事了)。片中出现的其他所有坏人,包括最后的终极大反派都没有死,可以说很照顾低龄观众。


    作为一部在故事风格上完全继承好莱坞血统的电影,《阿童木》中出现了几个精彩的配角形象,都是好莱坞商业类型片叙事规则中经常出现的经典形象。如“机器人三剑客”、“垃圾桶”、“擦窗二人组”等,虽然对故事主线的叙事推进并无直接联系,但它们的出现仍然为影片增添了许多喜剧气氛。就我个人来说,“擦窗二人组”虽然只是客串了两场戏,但它们的精彩表现和《机器人总动员》里那个被关在飞船外面的那个倒霉蛋焊接机器人不相上下。



    本片在国内上映的时候只有配音版,作为一部动画片,此次的配音版绝对算是一个“亮点”。里面有很多台词已经在网上流传了,例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效果相当雷人。可能是因为在内地发行的需要,片中还出现了不少中国元素,特别是一部分配音台词,我都怀疑是为了内地市场需求而后期修改过的──女主角睁着蓝色的大眼睛说完“我是中国人”后,全场都笑了。



    本片是一部传统的3D动画(真是今非昔比啊,3D动画都变成“传统”了),在3D动画片全面立体电影化的今天,《阿童木》没有成为一部立体电影让我觉得有点遗憾。由于3D动画片的制作特点,只要能够增加20%-30%的投资,3D动画片就能完成立体电影化改造,在目前国内立体影院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一部3D立体动画片的市场份额应该是值得重视的。

    【详细】
    2567368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