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快车影评

49262107
  • 艾晨
    2013/8/13 15:55:04
    你若安好,那还得了——《小时代2:青木时代》观后
            有一天,某人在看《金瓶梅》时,心中忽然有些困惑:“根据《水浒传》中记载,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宋朝的尺寸,一尺等于31.68cm,算起来武大郎1.5米左右吧。1.5也没有很矮的啊,都可以写好几本《小时代》了!”
        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最棒的高端黑,而且完全
            有一天,某人在看《金瓶梅》时,心中忽然有些困惑:“根据《水浒传》中记载,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宋朝的尺寸,一尺等于31.68cm,算起来武大郎1.5米左右吧。1.5也没有很矮的啊,都可以写好几本《小时代》了!”
        这是迄今为止我见过最棒的高端黑,而且完全是无心之举。对于这类看《金瓶梅》不忘学习和深究的好同志,我们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话说回来,在“专注黑《小时代》三十年”群体中,别人既然给你贴了这样的标签,你说你其实真的很客观去看待那样一部电影那样一个人,他们也不会信。在他们的定义里,说四娘和《小时代》好话,至少不给差评,那才叫客观。于是冷笑三声之后,索性放开来说。
            昨天一个只看了这篇文章最后一段的群友,给出了三个结论:“评的真刻薄,一个根本无法接近郭敬明的人写出了一篇自以为很了解郭敬明的东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劲地骂人家,然后看着人家怎么成功”、“你这样的人,这辈子应该也没法给自己创建一个维基百科了”。我不知道四娘的粉丝是不是也都会有类似的心理,理解、成功、名望,大抵也就是他们觉得可以宽容一切的缘由,他们觉得一切恶评《小时代》和郭小四的人都是出于嫉妒,对于这一类逻辑,我直接冠之以“脑残”之名,这就是我的“傲慢与偏见”。
        用某个朋友的话来讲,《小时代2》就是“比1还2”。所有吐槽《小时代》的东西,我在第一篇影评里已经写的够清楚了,广大网友的各种神来之语也比我骂得更有力,所以这篇文章里我不准备再细述《青木时代》是如何“比1还2”。这么无聊的事情做一次就够了,烂片本来就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而脑残粉是你看着他吃翔,好心想提醒他一下,他还以为你要抢他翔的那些人,无药可救。 所以,既然这是你们所认为的成长的一个阶段,那就姑且让你们成长,等以后你们想起往事就一阵恶心的那天;既然你们觉得这部电影的最大价值是“那是我们的青春”,那我就来和你们聊聊,什么叫做他妈的青春。
        时间应该是2003年左右,我读高三。《萌芽》和《科幻世界》属于每个月基本会买的杂志。有一次逛书店,看到了新书推荐那里摆着一本《幻城》,站着翻阅了一会,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后来不知不觉就看了半本多,回学校上课去,心里还惦记着结局,终于找了个时间再次跑到书店,买下了《幻城》。那时候我每周的全部生活费是60元,《幻城》的定价是18元。
        那段时间,我好巧不巧地正好看了《圣传》,所以虽然对两本书里都有“你自由地……”这个表达心里有些疑窦,但还是被郭小四那些虚幻精致的文字所诱惑,被故事情节所打动,所以也不觉得白花了那些钱。后来知道成书的《幻城》其实是在之前的短篇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那期发表短篇《幻城》的《萌芽》我又正好没买到,更是觉得物有所值。
        那时的《幻城》,郭小四的简介还非常矫情和青春,头像还是那张瘦得神似周星驰的照片,没有现在这般白嫩精致。那时候的春风文艺出版社正火,青春书籍正火,80后作家正火。
        及至后来,我一本接一本地买郭小四的书,《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都还在家里的书架放着。那时候韩寒的《三重门》是我所不屑的烂书,《零下一度》是我看不上的耍嘴皮和小聪明,而郭敬明的《一梦三四年》以及《幻城》里的后记《回忆中的城市》是我最喜欢的两篇文章,是那种还要特意打印出来随时翻阅的待遇。同样的事情,我只复印过《南方周末》纪念张国荣的几个版面。
    那时候,郭小四的身高是一件最大的谜案,网络上随时可以看到“第四维”、“梨落”等ID。但是在《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时,我开始觉得郭小四好像没那么用心去讲述他的那些真实的生活了,——不,他其实更用心了,只是都用在了雕琢文字上,而不是抒发情感上。所以尽管他的文字更加华美,然而内容也更加空洞。
        不过《梦里花落知多少》出来时,我再一次惊艳了。故事情节也好,文字的表达也好,各种幽默、意外、嘻嘻闹闹,很能抓人心扉。那时候我在复读,每周的生活费还是60元,《梦里花落知多少》定价是20元,看到书时身上没钱买,我跑回了学校找班主任借了20块钱再回到书店带回了那本书。如今那本书的背后还留着当时的稚嫩笔迹。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郭小四陷入抄袭官司,他的名声越来越臭,却也很神奇地越来越红。我上了大学,好像一下子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夏至未至》还稍微翻阅了一下,《悲伤逆流成河》已经丝毫不关注了,只是“悲伤逆流成河”这句话成了平时和同学调侃的常用语。《岛》的第一期第二期因巧合倒还是买了,没记错的话应该也是20元一本,多少还是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小说》就完全不在关注的范围了,《小时代1.0》也是别人买了,拿来打发时间看了一下。
        以上就是我对郭小四的书的情感变化过程,矫情点说,也许也可以时候是我品味上的一个变化过程。从2000年之后,网络的繁荣,“新概念”的红火,80后写手群的崛起,一堆参差不齐的青春文学书籍占领市场。惭愧的是我正好好那口,但凡是“青春”标记的书籍,我一概通吃。对所有80后写手虽然说不上如数家珍那样熟悉,但是基本也都略知一二。韩寒的幽默和小智慧开始吸引我,苏德的风格依然不大吃得透,蒋峰的书成了必备品,张悦然的文字仍然不是我的菜,周嘉宁的小情怀有点意思,不过我的最爱其实是庞婕蕾。其他还有徐璐的《1460》成了送人的礼物,张怡微、颜歌、那多、小饭等人的书都是枕边的常客。而在李海洋的《少年杀人事件之后》,我已经都不记得什么时候居然彻底不再想起《萌芽》这本杂志了。
        对青春书籍的各种不加选择,成了大学时很多朋友开我玩笑的引子。但看书杂而多自然不会有什么坏处,反而让自己能够更全面去了解和思考这样的一群人和这样的一件事。大一大二的时候,教汉语言文学的老师还让我在班上、中文班上以及选修课的班上讲了三次80后作家的各种事情,美其名曰讲座。记得那时候对郭小四的描述是“躲在没落王国深闺里的寂寞小太监”,诚然是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刻薄之语,引来底下诸多学妹的怒目相对,但是大概那时我对他的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了。
        之后80后作家群各自发展,学习的学习,转行的转行。韩寒成了公知,郭小四成了别人鄙视你的标签,蒋峰等人依旧红不起来,更多的80后作家则完全不知所踪。留下来还和文字打交道的,都一致投身杂志。韩寒的《独唱团》,郭小四的《最小说》,张悦然和周嘉宁等人的《鲤》,还有笛安的《文艺风赏》、落落的《文艺风象》,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吗?或许有人做杂志只是玩票,有人只是为了赚钱,但更多的人我相信是所谓的坚守自己的追求。
        此时我也已经完全从当初的半吊子郭粉成了彻底的韩粉,郭小四的粉丝群从高中生往下发展,韩寒的粉丝则从大学生往上发展。当然没什么所谓谁高谁低谁优谁劣,可是已经形成各自鲜明的阵列。
        如今郭小四愈发高傲冷艳,大富大贵,他的抄袭被人各种攻击,身高也被人嘲笑得不留半点余地。韩寒则当了爹,卷入骂战,闹了绯闻,依然各种嬉笑怒骂。本来大家各自过活,相安无事。但是现在《小时代》拍成了电影上映了,而且是拍成了一大坨奇烂无比的糟粕,并且公然堂而皇之地占用那么多资源,你还敢在那边大言不惭秀下限说那叫青春!品味可以无所谓高低,但是品德必须有所谓好坏,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叫青春?70、80、90后各有各的成长的时代背景,当然不可能要求都一样。我当然不指望你们有《牯岭街少年杀人》的那种残酷青春,不指望你们有《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那种懵懂青春,不指望你们有《古惑仔》的那种热血青春;你们可以不知道小虎队,不知道beyond,不知道烤地瓜,不知道红黄蓝;听周杰伦长大可以是青春,十年随着《哈利波特》长大可以是青春,看郭敬明长大也可以是青春,连在录像厅看港台三级片长大都可以是青春,可就他妈的《小时代》算是哪门子的青春!
        再牛逼的现在,都有傻逼的曾经。但是傻逼不要紧,你要发展成为脑残那就真没救了。我不会因为曾经喜欢过郭敬明的书而不好意思,可绝对会因为说半句《小时代》是我们的青春之类的话而感到恶心。你们说什么90后要接手话语权什么的,80后各种挣扎不甘心所以诋毁《小时代》,稍微有点脑子行吗?时代更迭是历史必然,可是脑残是种病,半点审美都不顾的追捧那叫纵容。你们这些语文全都是校门口保安教出来的脑残粉懂吗?就这样还敢接手话语权,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客观地讲,各种说郭小四在导演时多认真之类的细节我都相信,真的,我欣赏他的商业头脑,认可并且佩服他对工作的态度,但是他的认真是准备了那么一大锅翔给世人,你让世人还要对他感恩戴德,那是你们脑残粉才会做的事情。没人会反对你说大家不看《小时代》也不会都去看《小武》之类的文艺片,可是不代表你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把其他电影都挤掉。你赚你的钱无可厚非,你用你的名牟利也可以理解,可是如此这般恃宠夺财,唯利是图,那叫无耻。
        郭小四在很多采访里说那些拿身高攻击他的人都是人品低下的人,事实上如果不是对身高这个话题很忌讳,他应该是无所谓的才对,不会这么耿耿于怀。不过骂人不揭短,为了不做一个人品低下的人,我这里就不问他为什么放弃治疗了,最后,祝白雪公主和郭敬明过上幸福的生活。
    艾晨
    2013/8/13
    【详细】
    62124235
  • Jomy
    2019/8/7 17:55:40
    关于炮灰的一些看法

    看过小说之后,偶然发现还有电视剧,立马就去找资源看了起来,原本的几十个穿越任务,结果简略到只剩下四个了,分别是军阀文的叶忡谨,文娱的封宁,修道文的容离,以及商战文的裴骏。不过在对于小说相对合理化改编,把原有的星空改编成了万卷书馆同时增设了万万这一书灵角色,虽然仍旧无厘头,但却比星空容易实现的多,而女主和男主的背景都有所修改,很多人说电视剧改编的面目全非,但是作为一个快穿文来说,其庞大的故事体

    看过小说之后,偶然发现还有电视剧,立马就去找资源看了起来,原本的几十个穿越任务,结果简略到只剩下四个了,分别是军阀文的叶忡谨,文娱的封宁,修道文的容离,以及商战文的裴骏。不过在对于小说相对合理化改编,把原有的星空改编成了万卷书馆同时增设了万万这一书灵角色,虽然仍旧无厘头,但却比星空容易实现的多,而女主和男主的背景都有所修改,很多人说电视剧改编的面目全非,但是作为一个快穿文来说,其庞大的故事体量无疑是很难实现的,与其用小说的内容定义电视剧,倒不如把它当作一个新的故事来看待,虽然无法避免两者的相互比较,但当作新作品无疑会让整个观看体验提升一大截。对于小说来说,叶忡谨无意是个占有欲比较强的一个男主分身,但原书中对于百合与叶忡谨的情感,却并没有电视剧中表现得那么深刻,对于这方面的出入,个人还是有些不太习惯的,不过鉴于对书中故事的改编,在四个故事中无疑是无法表现出李延玺对百合的那种"陪伴是最长久的告白"的情感,与其沿用小说中的剧情,反倒是改编后能更加有利于剧情的实现。(PS:很多人吐槽男主不好看,又是张杰配音什么的,我一开始确实会有这种感觉,然而,一旦习惯这个设定之后,就会发现,男主真的很能撩,很耐看)

    10381827
  • 轻罗小扇
    2021/7/13 11:13:58
    丁真的自然笔记之迁徙:牧人与自然的角逐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7月6日中午12点,期盼的《丁真的自然笔记》第一集《迁徙》如期上线。短片如一道光,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陌生充满张力的世界。 迁徙,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独特生活方式。这个词对中原人来讲,陌生还带着些许诗意。自小从书中了解草原居民乘着勒勒车悠然搬家,或许高原上的迁徙也...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7月6日中午12点,期盼的《丁真的自然笔记》第一集《迁徙》如期上线。短片如一道光,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陌生充满张力的世界。 迁徙,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独特生活方式。这个词对中原人来讲,陌生还带着些许诗意。自小从书中了解草原居民乘着勒勒车悠然搬家,或许高原上的迁徙也...  (展开)
    【详细】
    13674255
  • catchcold
    2007/12/5 10:40:39
    伤口止于此夜
    你会很爱一个女人吗?是的。
    你会很爱这个女人并接受她有其他爱人吗?也许。
    你会接受三人行并待她的爱人如挚友般真诚吗?......
    我想这个答案会让太多人心里咯噔一响而无法作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布达佩斯,有一个叫拉西罗的男人在进行了一夜的思想斗争后,平静地说出了YES,于是这个布达佩斯的故事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影片中的布达佩斯一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美丽,这个被潮湿绿色氤氲的匈
    你会很爱一个女人吗?是的。
    你会很爱这个女人并接受她有其他爱人吗?也许。
    你会接受三人行并待她的爱人如挚友般真诚吗?......
    我想这个答案会让太多人心里咯噔一响而无法作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布达佩斯,有一个叫拉西罗的男人在进行了一夜的思想斗争后,平静地说出了YES,于是这个布达佩斯的故事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影片中的布达佩斯一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美丽,这个被潮湿绿色氤氲的匈牙利小城有一种圣经里才有的幽静和古朴,一个典型的世外桃园,幻梦起航的地方。拉西罗就在在洋溢着幸福的地方经营着一家餐厅,他为一个名叫伊莲娜的女子所深深倾心。伊莲娜是那样一位可人儿:美好、神秘、光彩夺目,只消凝视你一眼,那浓烈的吉普塞女郎特有的野性和热情会像火焰一样裹挟你的周身。
    故事的开始总是起于迷恋,而迷恋一旦被迫清醒,生命也刹那苍白下来,一切都不再有意义,可又有谁能阻挡自己的迷恋,它并非出自本意,而是来命运的旨意,影片中的人物皆是如此。
    伊莲娜的身影已牢牢占据了餐厅老板拉西罗的心,同时也震撼了在餐厅弹琴为生的钢琴家安德拉的灵魂,接着伊莲娜又征服了来餐厅用餐的德国青年汉斯的意志。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布达佩斯的那晚展开了各怀心事的灼灼爱恋。
    那个改变四个人命运的相遇,那个改变他们一生轨迹的布达佩斯夜晚,三个男人分别向心爱的女人表达了燃烧的爱意。拉西罗将一枚蓝宝石的发卡作为定情信物别在了伊莲娜的云鬓上;安德拉当场弹奏一曲为伊莲娜创作的钢琴曲“Gloomy Sunday”;汉斯则将伊莲娜美若天仙的丰姿定格在了相机底片上。
    其实伊莲娜的心早就做出了回应。餐厅打烊后,布达佩斯寂静的夜留下了四个人的沉默的身影,伊莲娜拒绝了汉斯的求婚,她望着前方那一左一右两条道路,安德拉和拉西罗正渐渐消失在不同方向的夜色中。伊莲娜暗暗下了决心,向一个方向飞奔而去。
    拉西罗走在右边的这条路上,他越行越心越荒凉,越行步越沉重,最后他的心跌到了最低点,他已无法确认心脏是否还在跳动。伊莲娜没有跟他走。
    拉西罗在夜中久久伫立,伤心像潮水一波一波席卷而来。比拉西罗更绝望的是汉斯,伊莲娜的拒绝让他心灰意冷,他竟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于是他从桥上跳入了河水中。
    前面我们说过有谁能待自己的情敌如兄弟手足一般?那就是拉西罗。是他救活了汉斯,用红酒和火炉安抚他,并返回他生命、尊严和前程。这世上还有比拉西罗更宽宏和海量的男人吗?送走汉斯后,拉西罗决定继续将自己的怀抱向伊莲娜敞开,同时也接纳了安德拉。
    影片进行到这里,一直在用一种貌似愉悦的气氛松弛着我们的神经,愉快和谐的三人行就此上演,似乎一切幸运都降临到了他们头上:安德拉为伊莲娜创作的钢琴曲Gloomy Sunday获得发行,匈牙利乃至整个欧洲都在向钢琴家致敬,由此为安德拉带来不菲的收入,而来餐厅听安德拉演奏的顾客更是络绎不绝。欢乐和幸福充满了他们的全部细胞。布达佩斯的月光下,三人相携而行,亲密无间。
    人生的悲剧就在于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美好不是被破坏的,而是被粉碎的,连一丝残留都没有,仿佛从来未曾降临过。影片的后半段剧情急转直下,小人物汉斯重新闯入,用历史和命运的黑手把静好岁月无情撕裂。
    位高权重的汉斯不复当年寻死的青涩,他用体面的友谊和报恩之由一步一步渗入三人和美的生活,让恶梦一个一个来临:先是为保持尊严和原则,拒绝为纳粹军官演奏的安德拉在曲终人散时分开枪自杀;接着拉西罗被送上了开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最后伊莲娜为营救拉西罗被迫遭受了汉斯的侮辱。汉斯,那个曾经被拒婚的男人终于在最后一刻得到了他认为应该得到的所有补偿——对耻辱的洗刷。
    生命不复,圣洁不再。安德拉的墓碑上青草丛生,伊莲娜抚摩着青草,垂泪而泣:安德拉,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你在这里还有墓碑,可拉里楼却连葬身何处都无从知晓。这是伊莲娜在这部影片里的最后一句对白,而后的事实证明她无须再说什么,行动是最直白的倾诉。伊莲娜离开的背影向我们证实了这个信号,因为那背影里透出了巨大的力量和隐忍的杀气。
    5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纳粹军官汉斯在80岁生日之际造访布达佩斯那家餐厅重温旧梦。那个改变四个人命运的餐厅在迟迟到来的这个夜晚制造了一个完美的陷阱:一张收取灵魂的封存照片,一管保存了50多年的药水.....
    听着当年的Gloomy Sunday,正在品尝牛肉卷的老汉斯感叹道:一切都没改变,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但他一定没意识到:当他注视着他自己为伊莲娜年轻时拍下的那张相片时,口中的牛肉卷已混合着药水即将停止他那罪恶心脏的跳动。
    这是一个用生命和一生等待换来的伟大的胜利,布达佩斯的伤口止于此夜。
    【详细】
    12531942
  • 呼噜噜 (*^ω^*)
    2017/2/10 18:59:15
    略有遗憾的后半段剧情……

    确实如大家所说,后面剧集的进度没有前面快,剧情也老套生硬了很多,很多桥段看的人心塞,尤其是七八集,看得我心里非常不痛快,尽管我明白,七八集的女主记忆回到17岁等于她只是一个17岁的少女,但是许多办事的方法看到还是很不爽。女主此时的情感状态放在17岁,让人觉得非常正常,但是放在30岁的现在看来,很多事情非常不成熟。当然了,她当时就是17岁也不能希望一个17岁的女生心智要多么成熟。失忆梗可以有,

    确实如大家所说,后面剧集的进度没有前面快,剧情也老套生硬了很多,很多桥段看的人心塞,尤其是七八集,看得我心里非常不痛快,尽管我明白,七八集的女主记忆回到17岁等于她只是一个17岁的少女,但是许多办事的方法看到还是很不爽。女主此时的情感状态放在17岁,让人觉得非常正常,但是放在30岁的现在看来,很多事情非常不成熟。当然了,她当时就是17岁也不能希望一个17岁的女生心智要多么成熟。失忆梗可以有,但是失忆了之后,智力下降到17岁,让人觉得不能理解,感觉后半段的女主人设崩了。本来以前感觉是一个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帮人分担忧愁的人,结果后来变成一个任性逞强的人,女主的心是好的,但是有很多事情她帮不上忙,逞强反而平添了很多困难,既然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什么不能听别人的意见非要自己跑出来惹是生非呢?这点我很不喜欢。对待男主也是让我喜欢不起来,男主是一心一意想帮他,就算女主此时不能相信他,但是依旧一味的推开他自己逞强,其实最后麻烦的还是男主。还不如以前的女主,很果断,尽管心里有留恋,但是很理智地和男主保持距离,让人看了心里不会这么累。现在女主还没有找回记忆,希望女主赶紧找回记忆,这样我才会觉得这个人设会恢复正常。

    通过这几集也让人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很多事情不需要自己一个人承担,有很多忙帮了,一定要说出来。不要以为自己帮了朋友还不想增加朋友的心理压力所以不说,结果出现了误会就解释不清了。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因为朋友帮忙而产生巨大压力的,至少我不是,因为朋友之间本来就是互相帮助,这一次你帮助我,下一次我帮助他。又不是什么不得了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善行,何苦一直藏着掖着呢?

    女主的遭遇固然可怜,但是有一半原因是她自己导致的,什么都藏在心里,遇到什么事也不告诉朋友,分不清孰轻孰重。如果女主早点儿告诉女二自己曾经帮过她,告诉女二不告诉她Peter的原因,我相信女二也不是不能理解,而且也就不会让女主的朋友们产生这么多误会。另外,朋友之间是有轻重的。女主把所有的朋友都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什么样的朋友的困难她都想分担,因为这一个朋友的困难,所以不想告诉另外一个朋友,这样只会伤了另外一个朋友的心。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要坦诚的说出来,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问题而隐瞒另一个人,如果当时坦诚的说出来,想必女主的朋友应该能理解女主不告诉她的理由,就算不能原谅,起码也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不会有疙瘩。朋友之间最切忌的就是隐瞒。而且在当时17岁的条件下来看,女二是女主更重要的一个朋友,男二是女主次要的一个朋友,女主却为了要保护男二,伤害了自己更重要的一个朋友,这一点抉择,我不能理解。总的来说,女主当时就是太自以为是,以为什么事情自己都能揽着都能处理好,结果却产生了很多误会,每一个误会出现之后,她又不去坦诚的说明,然后隐藏的更深,又加剧了误会,才让朋友之间越走越远。当然了,女主的朋友们对女主关心不够,甚至女主遭受校园暴力的时候都不能及时的发现没有及时的去关心,在女主想要解释清楚所有的事情的时候,又不听女主解释,也难怪当时17岁的女主会选择转学离开。女主的朋友竟然还以为她的转学是背叛了他们是放弃了他们。明明就是你们不听解释不知道女主的遭遇不够关心自己的朋友好嘛!

    反正这段朋友关系,就是因为女主的自以为是和女主的朋友们之间自以为是,而导致他们之间渐行渐远。

    男主当时虽然不相信女主,但是后期遇到女主之后还是一直在关心她,想为当时自己的错误弥补。男主和男二人设一直不错,都是暖男,而且懂得理解别人不妄加揣测,而不是像女二一样总是把自己的理解当成事实。

    希望接下来男主可以尽快知道事实,然后告诉女主的那些“猪队友”们,也希望女主能尽快恢复记忆成为原来那个干练理智的女性。

    【详细】
    83501561
  • Unescapable
    2020/1/30 15:43:38
    永不停歇,永不屈服

    如果多兰曾经被高估过,那么他现在或许已经被低估了。多兰把同性关系和母子关系像连环画册一样反复书写,以至于观众渐渐习惯先入为主地把题材误认为主题,而没有发现多兰已经钻进了材料之下的深渊。如果观众没有将片头打出的梭罗的话铭记于心,大概真的会遗忘了这是一个关于真理的故事。

    如果多兰曾经被高估过,那么他现在或许已经被低估了。多兰把同性关系和母子关系像连环画册一样反复书写,以至于观众渐渐习惯先入为主地把题材误认为主题,而没有发现多兰已经钻进了材料之下的深渊。如果观众没有将片头打出的梭罗的话铭记于心,大概真的会遗忘了这是一个关于真理的故事。

    1219830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