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3379
  • Richie
    2022/9/20 12:50:57
    一点小感想

    因为看了一篇推荐的文章来的,看完觉得不后悔,拍的好。

    总体来说符合那篇文章对这部剧的评价,小而美,音乐上做的很出彩,脚步声,机场的广播播报声等等,片尾曲也很有感觉。 画面上也是很好,又真实又美。拍的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风景,阳光,学姐那对住的家,校园里的树,小区里的湖,路口上的地铁站。比许多现在世面上的大成本大投资的剧还要好

    因为看了一篇推荐的文章来的,看完觉得不后悔,拍的好。

    总体来说符合那篇文章对这部剧的评价,小而美,音乐上做的很出彩,脚步声,机场的广播播报声等等,片尾曲也很有感觉。 画面上也是很好,又真实又美。拍的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风景,阳光,学姐那对住的家,校园里的树,小区里的湖,路口上的地铁站。比许多现在世面上的大成本大投资的剧还要好,更不用说现在一水的那种都市甜宠剧的打光布景了,看的很假很虚。

    但在剧情上就感觉有好也有不好。可能也不能说不好,只是我有点不理解,觉得写得有点乱,有些话语我看不懂。我比较喜欢小桔那一对和学姐那一对的感情走向写的,小桔那一对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复杂性。说实话,小桔和王毅扯结婚证那里,我是真的觉得小桔做的有点点点不太对(其实也不是不对,不好怎么描述),她只是迫切地需要一种安全感,因为她家庭的缘故,想要抓住一根浮木。但她没有充分考虑到王毅,王毅其实都还没有准备好,我相信他爱小桔,以后也会跟她结婚,但绝不是当时。当然当我打开弹幕发现都在骂男主不负责任,说男主不懂得珍惜。我心想如果当时他们在一起了,那以后小桔对王毅的依赖和掌控只会越来越深,哪怕结婚后也会因为更多摩擦而离婚,当然也有可能是王毅一直陪着小桔走出来。小桔当时感觉其实是有点得病了。感觉那时候他俩的分开或许对小桔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解脱。哎,我也说不清楚他们那一对。

    反正就是给我启发的一点是,我一直觉得两个人谈恋爱然后结婚一直走下去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但这事也要顾及到对方的感受,要看对方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准备’这个词真的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学姐那一对则展现出了结婚的不易,哪怕彼此之前真的很爱对方,但社会它就是很复杂,就不再是那个像校园一样单纯的环境,这个时候看彼此还能不能坚守,能不能相爱。我以前一直喜欢活在一个自我构造的简单的世界里,但最近我逐渐发现妈的社会真复杂,就不能再简单地学学习,跟朋友吹水,问老妈要钱。有太多太多的乌糟事了(这还只是我从网上看到的),不知道以后毕业真的工作了会怎样。

    这部剧能让我感觉点出当代都市里生活的男女感情的百态,对即将毕业的我,憧憬未来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参考,或是一种想象。可能有些剧情是有点极端,有点矫情,但电视剧总是取材于生活但又夸大生活。可能在生活中,一个事故的严重程度在5分(满分是10分),但电视剧就把同种类型的事但严重程度写成10分,然后剧中的人是怎么做选择,而看电视剧的你会怎么做选择。

    然后可能第一集的评论里有一句话可能说得还是有点道理的,现实生活中爱情可能没有电视剧演的那么矫情,为前途打拼,努力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哎不知道,可能真的等我以后工作谈恋爱了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出选择吧。

    最后说一句,这部剧牛!入股不亏,期待出第二季!

    【详细】
    146601319
  • 枨不戒
    2022/5/4 20:58:00
    青蘋之末的大风

    作者:枨不戒马伯庸的作品,向来以小见大,将小人物置身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里,虚实结合,以现代人的思维解读历史事件的细节,带给观众“在场感”,在跟随这些小人物的命运走向中,仿佛亲临历史。不管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不良人,还是《长安的荔枝》中的九品小监事,都是这样的视角与手法,上周开播的《风起陇西》,也是如此,不过人物职业换成了更紧张刺激的夜枭。夜枭顾名思义,是活跃在

    作者:枨不戒马伯庸的作品,向来以小见大,将小人物置身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里,虚实结合,以现代人的思维解读历史事件的细节,带给观众“在场感”,在跟随这些小人物的命运走向中,仿佛亲临历史。不管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不良人,还是《长安的荔枝》中的九品小监事,都是这样的视角与手法,上周开播的《风起陇西》,也是如此,不过人物职业换成了更紧张刺激的夜枭。夜枭顾名思义,是活跃在夜晚的攫禽,也就是猫头鹰。飞得高,牙尖爪利,隐匿无形,又能以叫声示意,夜枭这词念起来比细作要文雅。

    而这场碟中谍,计中计的场景则放在了波澜诡谲的三国时期,由曹魏和蜀汉两大阵营拉开序幕。《风起陇西》开场就是谍战大戏,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失利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情报错误,而这个情报负责人,是蜀汉情报机关“司闻曹”的最高机密——白帝。

    数万人的生死,被联系到一个人身上,第一集就是迫在眉睫的锄奸行动,把这种紧张感拉到最强,台词上没有一句废话,全程硬核。见多了缓慢节奏,人设单薄的剧,《风起陇西》的快节奏,强推理让我眼前一亮。在制作上,《风起陇西》与《长安十二时辰》同样精良做派,服化道绝不敷衍,但不同的是,《风起陇西》中人物多着以麻布料为主,与当时的民生、风物所匹配,基本还原历史的广袖宽袍,给剧中角色镀上了一层魏晋的风流姿态。白帝的白色长袍,荀诩的蓝色袍服,柳莹的浅绿裙踞,都带着古朴的优雅感。剧中的细节也很用心,少有桌椅,多为跪坐,吃饭用手抓起面饼蘸酱,写字用的是竹简。没有奇奇怪怪的滤镜,没有磨皮和打光,镜头下保留着自然的颗粒感,让剧集充满电影感,随便一张截图,都带着大片质感。

    14377897
  • 平静海滩
    2020/3/15 21:38:40
    摘自2013年6月28日《人民法院报》文章:《说不尽的法国德雷福斯案》

    摘自2013年《人民法院报》文章:《说不尽的法国德雷福斯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

    德雷福斯案件是法国历史上的著名冤案,在法国可谓家喻户晓,其知名的程度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在我国的知名程度相当。这两起案件都发生在19世纪:杨乃武案件发生在1873年(同治11年),结案于1875年(光绪元年);德雷

    摘自2013年《人民法院报》文章:《说不尽的法国德雷福斯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

    德雷福斯案件是法国历史上的著名冤案,在法国可谓家喻户晓,其知名的程度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在我国的知名程度相当。这两起案件都发生在19世纪:杨乃武案件发生在1873年(同治11年),结案于1875年(光绪元年);德雷福斯案件发生在1894年,晚于杨乃武案件20余年。同为错案,两者平反的过程都非同凡响、富有戏剧性,德雷福斯案件更为复杂和艰难,激起社会冲突的广度和深度,也非杨乃武案件可比。事实上,德雷福斯案件也是世界上数得着的著名冤案。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德雷福斯几乎成为继拿破仑死后最出名的人。

    德雷福斯案及其成因

    德雷福斯(1859—1935年)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1892年从军事学校毕业后,他成为见习上尉军官,到法国陆军参谋部任职。

    自普法战争以来,法国情报部门加强了对德情报工作,法国总参谋部成立了一个反间谍机构,即战略情报部,从属于总参谋部第二处,第二处又从属于国防部。1894年9月,在德国驻巴黎使馆,德国武官施瓦茨·考本将一封匿名信丢到纸篓里,他的这一坏习惯方便了法国情报部门收集情报。为他打扫房间的女佣人巴斯蒂安夫人——一位巴伐利亚妇女——是法国安插在德国使馆中的间谍。她将这封信辗转交到法国陆军总参谋部情报局反间谍处。信的内容是有关法国炮兵及其他情况的秘密军事情报,这些情报显然是从法军参谋部泄露出去的。1894年10月15日,德雷福斯因被怀疑为出卖国家军事机密,而被逮捕。军事法庭在12月才秘密开庭审讯。到场的除法官外,只有被告德雷福斯及其辩护律师,警察署长和陆军部队的观察员皮卡尔少校等四人。在法庭上,德雷福斯提出充分理由为自己辩护,证明他对信上的情报毫不知情,根本没有条件作案。辩护律师也列举大量根据,来证明德雷福斯无罪。法官看到没有什么结果,便宣布休庭,来日再审。12月,德雷福斯被军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终身监禁,流放到法属圭亚那沿岸的“魔鬼岛”上服刑。

    这起冤案的成因有如下数端:

    一是反犹主义。一百多年过去了,这起案件不断被人提起,如今人们相信,这个案件中弥漫着的反犹主义起到了铸成冤案的作用,保皇主义者、教权主义者以及民族沙文主义者参加的反犹太运动为德雷福斯冤案提供了背景。对于欧洲历史上可耻的反犹主义,高尔基曾经说过:“当然我晓得一切种族的人民都不断地互施以丑恶的手段,发挥他们的才智来展现每一种难以想象的卑劣,但在这类全部的敌意之中,反犹太主义是最令人厌恶的。”他进一步指出:“我曾从头到尾用心地读过许多论证反犹太主义的书籍。读这种书是艰难的,甚至是厌恶的,这种书的写作怀有一种确为丑恶而不道德的计划:污蔑一个国家,一个整个的国家。这的确是一件太难的工作!仔细读那些书,我能发现就只有:一种道德的漠视,一种愤怒的叫啸,一种野兽的吼声,一种怀恨的嫉妒的磨牙切齿。若把这些一起装备起来,也就难免叫人认为,斯拉夫人、芬兰人以及其他各国的人民,都同样是堕落得不可救药了。”

    麦可尔·博恩斯著有《法国与德雷福斯事件》一书,经郑约宜翻译后,中译本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这本书探讨的就是德雷福斯案所处的反犹主义背景。当时,连著名作家阿尔方斯·都德的26岁的儿子都是反犹主义者,在最初谈起德雷福斯案件时竟说:“在他那个种族里,人们是不知道什么叫耻辱的……”

    法国陆军总参谋部情报局反间谍处处长桑德尔上校早对犹太人德雷福斯有成见,早在德雷福斯刚进总参谋部时,就曾正式表示抗议,认为让一个犹太人进入总参谋部,无疑是在危害国家的安全。现在,果然不出他的所料,于是武断地认为德雷福斯就是泄密之人。很快,桑德尔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陆军部长。部长正为普法战争中自己惨败而恼火,当即下令,以间谍罪和叛国罪逮捕德雷福斯。当时,德雷福斯是总参谋部唯一一个犹太人,“总参谋部的人都读《自由言论》。在《自由言论》上,每天都有这样一类的话:‘在犹太人当中’,人们知道谁是靠剥削借债的军官发财的高利贷者,谁是从士兵嘴里捞大钱的商人,谁是出卖国防机密的无耻间谍”。整天浸淫在这种反犹主义宣传里的人,骨子里不能不深埋下反犹主义的种子。这就是德雷福斯案件的时代和社会氛围。

    二是各派政治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阿尔芒·拉努认为这起案件“是一次综合危机。间谍案只是导火线,多年来各派政治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是它的根本原因;其中有些矛盾已有长达百年的历史了。这里还不包括诸如秩序与自由一类社会内部长期辩论不休的问题。主张维护秩序的人们要求政府宁肯错抓一百个无辜者,也不放过一个罪犯;主张维护自由的人们则希望政府宁肯放走一百个罪犯,也不要去伤害一个无辜者。秩序与自由是矛盾的,在一个社会里,很难找到使这两种势力都满意的均衡点。德雷福斯的悲剧只不过是这些激浪中的一个浪花而已”。

    三是嫁祸陷害。出卖军事情报的信转交到桑德尔手里。桑德尔正为最近一段时间内,法国一系列机密文件泄密而焦虑,一见到这封信,他马上命令副官通知两位副处长到他办公室。嫁祸陷害的事情就随后发生了:亨利少校和边帕苇少校先后来到。当亨利接过信一看,认出上面是他的老朋友艾斯特拉齐少校的字迹。艾斯特拉齐是情报局的德语翻译,与亨利私交甚厚,他向施瓦茨·考本泄露的军事秘密,与亨利本人也有关系。亨利担心此人失事牵连自己,不敢说出真相。为了转移视线,亨利故意提出:“这件事有可能是犹太军官德雷福斯上尉干的。”说完,又列举了很多德雷福斯具备提供这份情报的条件。更恶劣的是,亨利为了定德雷福斯的罪名,还伪造信件塞进“密档”,甚至伪造德雷福斯致德皇的信件和德皇致德雷福斯的复信,以此证实德雷福斯就是德国间谍。

    法军情报处将德雷福斯逮捕,指控他出卖军事情报。德雷福斯矢口否认犯罪。在军事法庭上,德雷福斯提出充分理由为自己辩护,证明他对信上的情报毫不知情,根本没有条件作案。辩护律师也列举大量证据,来证明德雷福斯无罪。陆军部长派去的观察员皮卡尔上校是个正直的军官,他如实向部长作出汇报,同时也指出,此案很难成立。亨利得知消息后,亲自上法庭以军官的名誉宣誓并提供伪证。陆军部长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故意编造一份“密档”,把过去几起未破获的窃密事件,统统加在德雷福斯头上,还塞进一份篡改编造的“罪证”材料。法国军事法庭在12月22日还是判决德雷福斯终身监禁。1895年1月5日,德雷福斯被除去军职,然后他被流放到自然条件险恶的法属圭亚那沿岸的“魔鬼岛”上去服刑。

    四是笔迹鉴定错误。毫无疑问,最简单、快捷地查出“鼹鼠”的方法是核对笔迹。10月,法军情报处请来的笔迹鉴定专家除一人得出否定结论外,都认为信上的笔迹是德雷福斯的。不过,另一种说法是,开庭审判以前,军方特地请几名字迹专家鉴定字迹,但专家们最后的结论认为根据不足,不像是德雷福斯的笔迹。可这时,军方已骑虎难下,由于逮捕决定是陆军部长亲自作出的,为了维护军方的威信,只好将错就错。甚至在认定艾斯特拉齐的笔迹与告密信的字迹完全相同时,鉴定专家拜尔第荣还说:“那么说,犹太人士模仿这种字体而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喽!”

    五是伪证。那就是观察员皮卡尔如实地向部长作出汇报,指出此案很难成立,亨利亲自上法庭指证德雷福斯,并以军官的名誉宣誓作证。陆军部长为维护自己的尊严,也故意编造一份“密档”,把过去几起未破获的窃密事件统统加在德雷福斯头上,并塞进一份篡改编造的“罪证”材料中。

    一波三折:德雷福斯案的平反

    德雷福斯案的昭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充满戏剧的张力。事实上,德雷福斯被流放到“魔鬼岛”以后,为掩盖这一案件的冤情,炮制伪证的事情仍在发生,阻挠行动和阴谋一直伴随着平反过程。对于德雷福斯及其支持者来说,希望与梦魇交织,一会儿此占上风,一会儿彼占上风,如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阻挠冤案平反的行动包括如下这些:

    调离要求纠正错案的皮卡尔。皮卡尔一再要求纠正错案。因此之故,他于1896年11月被远调到当时法国殖民地突尼斯南部作战。不过,皮卡尔离任前,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位当律师的朋友。消息掩盖不住,终于传扬出去。为此,皮卡尔被控告将秘密档案中的材料泄露给非军事人员,并被逮捕,关押在瓦雷里昂山监狱。直到德雷福斯案件平反后,皮卡尔中校才有机会晋升为准将,直到后来出任陆军部长。

    为了进一步核实事实,皮卡尔决定向法国在德国的双重身份的谍报人员居埃尔斯验证,他派亨利前往瑞士巴勒与居埃尔斯会见。亨利到巴勒后极力阻止居埃尔斯披露德国间谍机关根本不知德雷福斯其人的事实。

    为了掩盖谎言,有时需要另外一个谎言。亨利还搞了一份新档案,其中包括伪造的德雷福斯给意大利吉约姆二世的几封信的照片、伪造的德国国王的一封信以及亨利这个魔鬼作了批注的假材料的照片。这种制造伪证陷害无辜的举动是令人十分厌恶的。

    1897年10月23日,克朗侯爵充当总参谋部与艾斯特拉齐的中间人,化妆后在蒙苏里公园秘密会见艾斯特拉齐,告诉艾斯特拉齐说总参谋部将保护他,条件是他必须听从调遣,并建议他到国防部长那里喊冤。艾斯特拉齐点头答应并照办了。

    1897年12月17日,陆军部长宣布对德雷福斯的判决“公正无误”,内阁总理也同时宣布:“德雷福斯案件没有问题。”1898年1月10日,艾斯特拉齐在军事法庭出庭受审;军方唯恐此事败露,派亨利等人为他代拟了审讯时的辩护词,声称是叛徒模仿了艾斯特拉齐的字体。结果,次日,军事法庭裁决艾斯特拉齐无罪。

    作家左拉以极大的影响力介入德雷福斯案件,亨利想要收买左拉使他收声,允诺保证左拉在文学界万事亨通、左右逢源、名利双收。左拉予以严词拒绝。亨利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散布德雷福斯的支持者参加了犹太银行家资助的秘密团体,造谣说左拉被犹太人的金钱收买,具体数额是200万。这种抹黑的做法在政治领域(尤其是在选举中)真是司空见惯,在司法领域似乎并不多见。不仅如此,陆军部长还鼓动反动分子攻击左拉,同时以诽谤罪对左拉进行起诉,并于1898年2月21日,指示法庭判处左拉一年徒刑并罚款3000法郎。

    不过,德雷福斯的亲属和朋友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控诉。他们曾写信给德皇威廉二世,请求他证明德国没有收到德雷福斯提供的任何情报和书信。而德国对法国由于此案闹出的混乱暗自高兴,当然不会为他作证,但事情还是出现了转机。1896年3月初,德雷福斯在魔鬼岛服刑时,法国情报部门从德大使馆收集到的材料中,发现了德国大使给法国军官艾斯特拉齐少校一封信的草稿。继任反间谍处处长的皮卡尔中校着手对艾斯特拉齐的调查。在调查中,他发现艾斯特拉齐的笔迹和那封被认为是德雷福斯写得告密信的字迹完全相同。艾斯特拉齐抛妻弃子,与一个当过妓女的人姘居,他本人好赌贪色,正在情报局工作。皮卡尔将这一重大发现向副总参谋长作了汇报,并请求重新审理此案,但副总参谋长以维护军队荣誉为名,拒不逮捕艾斯特拉齐。

    即使法国情报部门没有弄到德国大使给法国军官艾斯特拉齐少校那封信的草稿,艾斯特拉齐也会浮出水面。这是因为出卖情报给德国人的那封信上了报纸,德雷福斯的亲属也复制了大量告密信的照片,四处张贴在街头,指望有人能认出真正的作案者。银行家加思特洛认出这是他的一个主顾艾斯特拉齐的笔迹。加思特洛披露了他的这一发现。

    艾斯特拉齐的笔迹被认出后,德雷福斯一家找到这一有力证据,抓住这根稻草向法庭控告艾斯特拉齐。

    在军方高级将领操纵下,艾斯特拉齐被军事法庭裁决无罪,正义人士愤慨了。就在艾斯特拉齐被宣告无罪后两天,举世闻名的作家爱米尔·左拉仗义执言,在《震旦报》上发表了致共和国总统费里克斯·佛尔的一封公开信,这封标题为“我控诉!”的公开信,控告陆军最高领导以及总参谋部的主要领导存心不良,有意诬告无辜者,开脱真正的罪犯。

    法官贝尔蒂吕得到一个证据,证明亨利出示的伪造材料当中的一件出自妓女巴依之手。贝尔蒂吕通知共和国检察长弗尤雷依,准备签发艾斯特拉齐和巴依逮捕令,弗尤雷依加以反对,但司法部长批准了对艾斯特拉齐的搜查。搜查得到了一份重要证据。在公众舆论的影响下,陆军部只得下令对此案进行进一步审理和核实。

    贝尔蒂吕阅读亨利与间谍居埃尔斯会面的材料,发现亨利为了使居埃尔斯不说出德国间谍机关根本不知道德莱福斯这一事实,处心积虑要求去巴勒,并且亨利一开始就熟悉艾斯特拉齐,却一直欺瞒上级并一直利用他。受命重新核实此案的军官基内上尉从未插手此事,他很快便发现了亨利伪造的痕迹:亨利伪造的两封信纸的格线是用两种不同的油墨印制的,亨利把两封信拼凑成伪造的材料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微之处。

    1898年8月30日,亨利被传唤到国防部,在几位将军面前,亨利无法抵赖,被迫承认伪造证据的事实,当场被捕,被押送到瓦雷利昂山陆军监狱,第二天就用刮脸刀片自杀身亡。艾斯特拉齐闻讯畏罪潜逃,经过布鲁塞尔逃到伦敦避难去了。1898年9月25日,《观察家》发表了艾斯特拉齐的声明,供认他自己才是那份提供给德国人清单的书写者。

    形势急转直下,陆军部长狼狈辞职,军事法庭只好于1899年8月重新开庭审理此案。人们普遍认为,这次已真相大白,法庭定会宣布德雷福斯无罪。不料,法庭仍认定德雷福斯有罪,只是改判为10年苦役。

    这下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和愤慨,并出现了许多起反法游行。以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国社会党的领导人让·若雷斯为首的,许多著名学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参加的“人权联盟”成立,他们仗义执言,为德雷福斯的平反昭雪进行了积极的斗争。

    在声势浩大的minzhu力量面前,新任总理提出一个折中解决办法,在维持判决的原则下,以总统名义宣布特赦德雷福斯。

    虽然被释放,但特赦不等于是认为无罪,德雷福斯的冤案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昭雪,他仍在为自己的名誉而努力地奋斗。

    在此后的7年中,他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继续努力。直到1906年6月,一贯坚持重审的激进派领袖克列孟梭出任总理,德雷福斯案件才最终获得解决。这年7月,最高法院宣布德雷福斯无罪,蒙冤受屈达12年之久的德雷福斯终于恢复了名誉。

    后来,德雷福斯被恢复军籍,并在军事院校的操场上,授予他荣誉勋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晋升为中校。曾一度受到监禁的皮卡尔中校也晋升为准将,后来出任陆军部长。

    1930年,武官施瓦茨·考本的记事手册公布于世,这从另一方面证实德雷福斯的清白。同年6月,施瓦茨·考本的妻子将这本记事手册寄给德雷福斯,并附上她丈夫临死之前用法文写的“德雷福斯无罪”的字样。

    五年以后,德雷福斯在巴黎去世。

    德雷福斯冤案中的权力因素

    国家、zf、军队高层以及与之联系的权力,都可以成为错案的形成因素,这些因素在铸成错案中发挥关键作用也无足为怪。当国家权力或者zf权力有意炮制冤错案件或者刻意掩盖已经铸成的冤错案件的时候,也消除或者削减了自身在社会早已形成虚幻的神圣色彩。

    德雷福斯案件之铸成,本来出于错误的判断,除了有人作伪证而落井下石以外,整个案件成为冤错案件,包括那些负有责任的高级军官在内,并非有人有意为之。诚实承认铸成大错,其罪愆尚可宽恕。在新的证据和事实逐渐显露该案件可能是冤错案件的时候,大权在握的人刻意去隐盖这是一起冤错案件的可怕事实,这就已经不再是可宽恕的了。

    事实上,我们可以放下天真,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构成zf、权力上层的人,说穿了也是一样有着七情六欲、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人。既然如此,就应当像约束凡夫俗子一样去约束他们,那些握有大权的权贵很容易被神化,说穿了,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人而不是神。从德雷福斯之类案件中,我们应当获得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国家、zf这些抽象而神圣的名词掩盖了组成国家、zf的那些人是和其他人一样都是普通人而不是天使。

    也许,即使从德雷福斯之类案件中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可能不愿意或者无意识去思考这一问题,进而将这些带有抽象和神圣色彩的概念抹去其虚幻的光环。事实上,将某些抽象而貌似神圣的概念还原为人,就会发现其神圣性实在经不起解剖和推敲。正如托尔斯泰所言:“人们觉得,对他们提出这些要求的不是人,而是某种特殊的生命,他们把它称作上司、zf、国家。不过一旦他们问自己,这个上司、zf、国家是谁,就会明白,这些人不过是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而已,那迫使他人执行他们全部命令的不是别人,而正是与身受暴力的那些人同等的人。”

    当构成zf的人是一群zf流氓、无赖的时候,当zf权力被恣意滥用的时候,其神圣性就更被黑烟笼罩。

    【详细】
    123906956
  • 乌云朵朵互缠绵
    2017/10/31 18:35:29
    炒股的垃圾剧情

    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的话说三遍。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的话说三遍。

    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的话说三遍。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一句话总结这种垃圾剧情 电影就是浪费时间。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的话说三遍。

    【详细】
    8896181
  • ??鲸叹号
    2018/10/25 0:07:13
    留点美好吧,多么短暂的人生!

    不是所有的见义勇为都是路见不平,不是所有的冷眼旁观都是避之不及,或许因为成全,或许另有隐情。但是相互的跨界共鸣却因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不管是男欢女爱,不管是父女情深,纯粹的情感只因彼此之间的心意相通,那份挂念不是因为个体没了就彻底走了,那份惦记不是因为说声告别就不能再见,或许为你我委曲求全的追溯只为彼此圆满,或许你我相互理解的救赎只为个体偿还,但最终我们情感深处的那一点零星的归宿则是为了期待

    不是所有的见义勇为都是路见不平,不是所有的冷眼旁观都是避之不及,或许因为成全,或许另有隐情。但是相互的跨界共鸣却因为彼此共同的出发点,不管是男欢女爱,不管是父女情深,纯粹的情感只因彼此之间的心意相通,那份挂念不是因为个体没了就彻底走了,那份惦记不是因为说声告别就不能再见,或许为你我委曲求全的追溯只为彼此圆满,或许你我相互理解的救赎只为个体偿还,但最终我们情感深处的那一点零星的归宿则是为了期待的事能随愿,朝夕相处不是为了日久生情,而是潜移默化的填满相互了解后的那份对方真正的空缺,你用你的成果来成就我的圆满,我用我的成熟来成长你的期盼,你我好像曾经分过彼此,却最终成为了你我之间难忘情谊的我们。马东锡,韩国影坛一匹黑“马”,把声“东”击“锡”玩得真是游刃有余,本以为凭借铮铮铁骨的硬汉赢得爆灯,却因为一身柔情如水的萌软俘获众生。??!《人鬼情未了》友情版!《美好人生》QJ

    【详细】
    9724394
  • September
    2017/5/19 9:39:13
    两大问题:剧本和男女主搭配。
    剧本乏善可陈。 我没看过原作,也没看过日版电影,所以只能从单纯的电视剧观众角度出发。 整部剧主要矛盾就是代理演唱。但是我想,乐队经过私下苦练,最终在诚意道歉之后有足够的实力面对歌迷,比多年一直没有多少长进的设定要更青春,更积极,更讨人喜欢。 不过好的方面是,少...  (展开)
    剧本乏善可陈。 我没看过原作,也没看过日版电影,所以只能从单纯的电视剧观众角度出发。 整部剧主要矛盾就是代理演唱。但是我想,乐队经过私下苦练,最终在诚意道歉之后有足够的实力面对歌迷,比多年一直没有多少长进的设定要更青春,更积极,更讨人喜欢。 不过好的方面是,少...  (展开)
    【详细】
    8549216
  • 老苏爱跑步
    2017/2/19 22:17:00
    没有共鸣的跑步励志电影
    冲着@林义杰监制和他为故事蓝本看了这部电影,作为一个马拉松和超马爱好者,为什么就没有共鸣呢?不说电影本身的狗血剧情,从跑步爱好者角度,说说几点吧。
    1、操场跑圈还能把径骨跑断了?那得多大外力作用,如果说参加越野跑中出现意外出骨折还有可能。另外径骨断了还去跑马拉松,这不是瞎扯吗!
    2、女主角除一块跑步手表和衣服有点跑步样子,跑姿真得不咋地,更别说是跑步助教。
    3、丝路跑步遇到狼,狼
    冲着@林义杰监制和他为故事蓝本看了这部电影,作为一个马拉松和超马爱好者,为什么就没有共鸣呢?不说电影本身的狗血剧情,从跑步爱好者角度,说说几点吧。
    1、操场跑圈还能把径骨跑断了?那得多大外力作用,如果说参加越野跑中出现意外出骨折还有可能。另外径骨断了还去跑马拉松,这不是瞎扯吗!
    2、女主角除一块跑步手表和衣服有点跑步样子,跑姿真得不咋地,更别说是跑步助教。
    3、丝路跑步遇到狼,狼还帮人打架,剧情太狗血。
    4、以死骗男主角去路丝路,结果剧情真把自己给骗死了,晕!没觉得哪励志!
    5、有黑人参加的马拉松比赛,基本看不到国人能跑到第一梯队的,电影里男主角哥哥要不是为了弟弟出口气,跑马过程中打了一架,冠军莫属,你说现实中可能吗?想必导演为了说明这一场马拉松比赛,现在马拉松比赛只要有黑人参加,第一梯队都是黑人,没想到弄巧成拙不是。
    6、跑步公益是个好事情,但故事里的跑步公益感觉是硬塞到剧情进去的,跑丝路主要是为了“约定”。
    7、另超级马拉松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更别说是美国西部270公里超马和一万公里超马,电影里轻描淡写,更像感觉是去跑着玩。其中有几个细节,比如跑掉指甲盖、嘴唇干裂找到一点共鸣。但是在跑完西部超马和丝路超马中,身上衣服和帽子跟出发时一样,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尘土,可能吗?可以想像美国西部和中国西部,那是什么环境,戈壁、沙漠、暴晒,身上应该有多少尘土和满身盐渍。电影可以改,但不能不真实,况且还有“跑步回中国”的原型和他的监制。
    8、丝路150天超级长跑,男主角一直穿着美津农路跑鞋,受得了?
    9、跑步电影,一般定义为励志电影,从这部影片来看,我怎么就没有感觉到满满正能量,跑步是为了把妹?虽然电影里有“Never try, never know” ,但是感觉诠释的不够,比较生硬。

    电影也不是全都不是,电影画面很美,很多选景,不管是台湾训练场地、美国西部和中国西部都很美,有点想跑冲动。

    一部有很好题材并且有原型的电影,被拍成这样,可惜了!抱着能有共鸣的心态去看,结果失望了。
    一个跑步爱好者观点,姑且听之,不喜勿喷。
    【详细】
    8371912
  • 孤独者
    2023/1/6 23:52:09
    这还能算是电影吗?

    年少时看过《倚天屠龙记之明教教主》,那时的港产武侠片还处在盛产之时,不管票房高低,拍摄水准都不错。虽然,当时并没有特别对这部影片留下多深刻的印象,但多年后,渐渐发现这部影片还真是蛮好的,因为那时的李连杰、邱淑贞、张敏、黎姿正年轻,其他配角也都是香港和内地一众优良老戏骨,表演都有很正的江湖味道,动作行云流水,既落地又飘逸。总之,一句话:这部电影虽然看起来是匆忙赶工赶

    年少时看过《倚天屠龙记之明教教主》,那时的港产武侠片还处在盛产之时,不管票房高低,拍摄水准都不错。虽然,当时并没有特别对这部影片留下多深刻的印象,但多年后,渐渐发现这部影片还真是蛮好的,因为那时的李连杰、邱淑贞、张敏、黎姿正年轻,其他配角也都是香港和内地一众优良老戏骨,表演都有很正的江湖味道,动作行云流水,既落地又飘逸。总之,一句话:这部电影虽然看起来是匆忙赶工赶出来的,但却是一部蛮有回味的江湖佳片,尤其是张敏在片尾一句:要救六大派,就来大都找我吧......

    但是,由于这部影片的市场失败,导致影片续集的拍摄化为泡影。而今,很多年过来了,当年年轻的影迷们已步入中年,年少时的许多事在繁劳的生活中被淡忘,可人生有时真的很奇怪,有些远去而飘渺的问题却会突然涌入脑海,比如,张无忌去大都了吗?他和赵敏还会有怎样的下文?时隔这么多年,他们是否还是那么年轻?

    自认为紧跟商业潮流的王晶当然也看到了这些满含情怀的声音,他赶紧适时出手,笼络了一帮人炮制了这部《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其实,本来也不相信会拍好,看海报和预告片,妥妥的一副网大的嘴脸,尤其是看那些演员,也真是无法激起什么好感来,但是,人真是很犯贱,今天,我居然鬼使神差地看了这个所谓的电影-------一部烂到骨头里的所谓电影。

    首先,这些演员,没一个对的,要么老而无神,要么整容过度,要么......唉,实在无力多说,但还是要浪费元气说几句:那张无忌,不仅脸老得松松垮垮,竟然还留着一头油腻腻的卷发,眼神虽然故作年轻态的呆萌,但却满满都是呆滞而无光;那赵敏、小昭、周芷若更是扯淡,不仅个个都神形错位,完全是演不对题,还整容过度,一副塑料表情;那甄子丹演的一百岁张三丰也真是毫无气场,也无神韵,其他那些人物,包括古天乐在内,都是行尸走肉一般......唉,实在是......对不起,我只能一竿子打翻那一整船的角色了,没有冤枉的。

    其次,剧情差劲,居然把原来的《明教教主》重拍一遍,那叫一个粗糙,纯电脑特效做出来的环境,看起来是那么简陋、悬浮而又虚假。镜头语言严重缺乏常识,比如在船上的晃动镜头,船上下晃动,海和天居然也跟着上下晃动......难道那天空和船是一体的吗?这得多脑残无知啊!还有,甄子丹演的张三丰就像一个满头卷发的小矮人,毫无高人耸立的感觉,镜头就不知道仰角吗?他始终仰着脸看着同样也是满头卷发的古天乐,就不知道通过站位调整吗?这还有人物关系吗?再比如,十七年后,张无忌第一次见到灭绝师太,竟然毫无表情,难道他忘记了那是他杀父杀母仇人了吗?

    第三,这些人物的造型,没一个合格的,要么一头方便面,要么就是现代阴阳头,要么一副日式动漫的模样,要么......一个字:烂。

    第四,演员的表演,形体和神韵,都生硬非常,严重不过关。比如那赵敏,看起来就糟糕透了,哪里还有当年张敏演的那种清秀、美丽而又诡计多端的生动神采?简直普通得就像一个村妇一样;那小昭更是全无一点当年邱淑贞的小昭那份灵动、勇敢和可爱,那整容未消肿的脸,简直就像一只变人不彻底的狐狸;那周芷若,也是一副整容脸,无神无韵,老是一副没睡醒的模样;还有那灭绝师太,那造型就像黑山老妖,哪里还有峨眉的一点模样?和当年《明教教主》里那个灭绝师太比,差成天地之殊了,还有........实在太多了,其他都懒得说了。

    第五,那用电脑合成的场景真是粗糙得令人发指,哪里还有当年那部的真山真水的苍茫味道?比如那绿柳庄......是在哪个公园凑合来的吗?尤其是发生在这里的戏,真是烂到家了,和当年李连杰与张敏所演的相比,万分之一都没有啊!拙劣啊!

    综合一下说吧!香港电影真是彻底死了,武侠电影更是彻底死了。怎么会这样?都说王晶是烂片王,但王晶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是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的确,王晶从前也有些商业片很好看。现在看,他的确是烂片王。真想不明白,同一个导演,时隔三十年,拍了同一个故事,后者竟然烂到了十八层地狱里了。还有,同样的内容,干嘛要重拍呢?当然,这片子好像也没敢在院线上映,只是在网络上播出了,估计也是有自知之明吧!

    想想八、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古装、武侠电影,那时真是繁荣啊!诞生了太多气韵非凡的作品,比如《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东方不败》《鹿鼎记》《倩女幽魂》《梁祝》《青蛇》《一刀倾城》《刀》等等,那些作品真是让人难忘,现在偶尔看看,依然很美。真想不明白,现在是怎么了?怎么电影都变成味同嚼蜡了呢?原来港产古装和武侠片的精气神都丢到哪里去了呢?即便在王晶的烂片里,以前有些片子也独具不错的港片味道的,再比如徐克,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原来的徐老怪了呢?想想应该是从零五年北上拍《七剑》开始,之后他所有的电影都徒有形式和技术,气韵全无,内容也都寡淡无味。其他导演也如是。大概只有杜琪峰还在坚守港产电影,但可惜也到了“廉颇老矣”的年纪。所以,只能轻轻叹息一声:永别了,港片!

    这样其实很好,我可以永远记挂着飞走的张敏和那句“要救六大派,到大都找我吧!”;这样其实很好,我可以永远期待张无忌去大都;这样其实很好,我可以永远期待那一段还未发生的武侠绝恋;这样其实很好......

    【详细】
    148762339
  • 豆友gV0VAnLF6g
    2021/9/18 13:10:21
    一般吧
    简单说说吧 无意间发现腾讯上有这么一个动漫 所以去看了 一开始他的剧情确实是很吸引人 比普遍的小说要很好 动漫看下来 挺好(视美NB) 但是 我看到50多集的时候 就感觉没多大意思了 就感觉挺无聊的 男主他的角色让我有点反感 讨厌 (说不上来就是有) 问了一下周边人 他们也是...  (
    简单说说吧 无意间发现腾讯上有这么一个动漫 所以去看了 一开始他的剧情确实是很吸引人 比普遍的小说要很好 动漫看下来 挺好(视美NB) 但是 我看到50多集的时候 就感觉没多大意思了 就感觉挺无聊的 男主他的角色让我有点反感 讨厌 (说不上来就是有) 问了一下周边人 他们也是...  (展开)
    【详细】
    13871224
  • 亞里士多店
    2022/5/20 23:30:21
    Jíbaro—最佳CG 寓言

    爱死机3辑9集,一个最佳CG 寓言。16 世纪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治下衣冠楚楚的疯子,带着对天主教的狂热,带着对黄金国黄金湖水的觊觎……开启了,世界殖民历史的大航海时代。

    短片开头,黄金湖畔出现了一彪身穿传统头盔护裙的西班牙殖民者和传教士;士兵们开始还煞有介事扭捏作态着对着神职人员下跪忏悔。这些都在他们看到了

    爱死机3辑9集,一个最佳CG 寓言。16 世纪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治下衣冠楚楚的疯子,带着对天主教的狂热,带着对黄金国黄金湖水的觊觎……开启了,世界殖民历史的大航海时代。

    短片开头,黄金湖畔出现了一彪身穿传统头盔护裙的西班牙殖民者和传教士;士兵们开始还煞有介事扭捏作态着对着神职人员下跪忏悔。这些都在他们看到了神秘东方的诱惑,一个具相化的少女之后而改变了。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珠光宝气,陌生而邪魅于湖中沐水而出。众人见此异域少女后的神态与音乐的鼓点开始一齐躁动迷离,逐渐癫狂着直到最后丧失了最后一点人格。

    怪诞的异域少女面悬黄金鼻环,身披宝石璎珞,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身姿恰似鬼魅,在黄金湖中独自金蛇狂舞。歌喉如塞壬一般,妖异十足却令人趋之若鹜。勾得那贪婪的殖民者和传教先驱们直销魂,哪还有什么礼义廉耻,文明开化。他们早已丢弃了最后一块遮羞布,卸下伪装化身张牙舞爪的豺罴,跪倒在物欲面前癫狂着自相攻伐,最后落英一般纷纷沉入湖中溺毙。

    在一阵疯狂的内部残杀后,异域少女发现只有一个西班牙士兵,无动于衷。于是对这个出乎意料的西班牙人产生了好奇,于是寻迹而至菟丝附女萝 ,与他缱绻一夜之后,最后发现这个当初无动于衷的西班牙士兵和他同类竟是一丘之貉,并不是无欲则刚的刽子手。他掠夺完自己浑身黄白珠玉,便弃自己如敝屣,抛诸沟壑之中。不敢相信,这个最后的西班牙士兵,前度的所谓的拒绝,表面的淡定,只不过是因为耳聋罢了。他自己自始至终,都是那个最开始黄金湖畔,偷偷攥着一小块捡来的金币,贪婪怯懦自私的听障士兵而已。

    说什么宗教信仰,谈什么礼制纲常,从十字东征到西进运动,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到西非的象牙海岸,从石油到沙金、豆蔻、象牙、蓝宝石、茶叶、咖啡、橡胶、天然气。哪一个不是,冠冕唐皇的替天行道,其实不过唐吉柯德般的自我感动罢了,本质上还是动物的占有本能。

    熙熙攘攘的见缝下蛆,逐利而来无利则去 ,榨取了最后一分剩余价值,便立马抛弃,就像吐掉没有甜味的甘蔗渣似的。(如果海地这种国家地下储有巨量稀资源的话,我觉应该不至于饿殍遍野,长啖黏土小饼干度日。)

    最后个人观感就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以上。。

    5.25增补

    盔甲推测可能为 西班牙莫里恩头盔,因为具有鲜明的西班牙花纹装饰和折檐与中脊,可以参看《加勒比海盗》里面不老泉水争夺战中西班牙人的装束。

    cg方面,因为个人是原画岗所以了解到我们国内很多大佬实际的参与到了爱死机的美术氛围制作当中去了,譬如虫群和那个跟螃蟹斗智斗勇的那些,,点赞。

    另外感谢大家的讨论对我很有启发。我的评论谈不上解析只是个人的观后感触。管中窥豹盲人摸象罢了,就像贡布里希说的不存在艺术,只存在艺术家。就跟高考阅读理解一样,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答案都是自己 对客观事物 主观认识的产物,显然每个人从阅历到成长环境完全不同,所以这也就是差异化的原因。简单的说你怎么想的,你的答案就会是什么。

    也许 也许这片子,从事至终都在诉说,斑鸠吃桑葚这样的爱情呢。不过我只从女主的眼睛里看到片刻而纯粹的爱。最后,,,就像是诘屈聱牙的上古寓言的不同释义一样,我觉得不同的解读,才是这个动画有趣的地方。

    144081813
  • 清新
    2021/1/27 14:11:55
    鬼畜教官

    风间教官用他自己的方式使学生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阴暗面,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尼采说过∶当你久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是的,警察正是这样的一个面对深渊的群体。所以,风间老师要"清楚"那些会被深渊吞噬的人。只有那些在深渊中依然坚持光明的人,才配与黑暗同行。记得还有一部类似的剧"special"也是一部这样的剧,虽然不是美好的大结局,然而确实如樱花那样,给

    风间教官用他自己的方式使学生们正确的认识自己的阴暗面,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尼采说过∶当你久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是的,警察正是这样的一个面对深渊的群体。所以,风间老师要"清楚"那些会被深渊吞噬的人。只有那些在深渊中依然坚持光明的人,才配与黑暗同行。记得还有一部类似的剧"special"也是一部这样的剧,虽然不是美好的大结局,然而确实如樱花那样,给人们留下对美好的思考,有时间建议喜欢二次元的小伙伴们去看一下。

    【详细】
    13168235
  • 言小夫
    2015/9/2 12:21:35
    由《毕业歌》看当今社会情感乱象
    文/言小夫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各类抗战剧如百花齐放绽放荧屏。在众多抗战剧中热播正酣的《毕业歌》颇为令人关注,一方面该剧由著名导演曹盾指导,严歌苓编剧,并汇聚了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祖峰、邬君梅以及文咏珊等实力演员,可谓是超强的制作班底和卡司阵容。另一方面剧集主打青春励志元素,以青年人热血革命的角度再现抗战历史,为观众带来一部全新感觉的抗
    文/言小夫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各类抗战剧如百花齐放绽放荧屏。在众多抗战剧中热播正酣的《毕业歌》颇为令人关注,一方面该剧由著名导演曹盾指导,严歌苓编剧,并汇聚了李小冉、王耀庆、付辛博、祖峰、邬君梅以及文咏珊等实力演员,可谓是超强的制作班底和卡司阵容。另一方面剧集主打青春励志元素,以青年人热血革命的角度再现抗战历史,为观众带来一部全新感觉的抗战剧。

    以年轻革命力量为主要表现力的《毕业歌》带着一股特别的朝气感,如“桑霞”的英气和智慧、“王沐天”的热血和耿直、“洪望楠”的执着和无悔、“王多颖”的觉悟和主见,等等每个代表着青春势力的革命者们为剧情注入更强大的力量,注定要谱写一段可歌可泣的青春抗战史。电视剧典型是小人物见大时代背景的叙事方式,更贴近观众更易吸引打动人心。

    在被剧集青春热血魅力所吸引之余,本人也关注到剧情中两个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正是王家大宅女主人“朱玉琼”与行长“王敦凯”之间长达30年之久的特殊感情。剧集开始已经交代清楚“朱玉琼”早年丧父,而后一直保持与“王敦凯”暧昧的情感关系,并且后来剧集也通过“王沐天”的讲述而证明了“王敦凯”年轻时就非常喜欢“朱玉琼”,在王家家道中落之后也一直在金钱和人力等方面接济和周全于王家,可谓是王家的大恩人,所以王沐天会亲切的喊“王敦凯”为三伯伯。

    其实“王敦凯”与“朱玉琼”应该是识于微时并互生爱慕,无奈旧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世俗棒打鸳鸯,一个嫁他人一个独凄凉。但这份感情一直未变,当然两个人只是精神上的关联而并无其他,及时后来“朱玉琼”丧夫之后“王敦凯”也并未娶她。两人从风华正茂到历经沧桑,仅有的只是一直保持这份真爱,用时间来丈量,用行动来证明,用心意来表态,真正的诠释了当下最时髦的那一句:“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王敦凯”无私的奉献和“朱玉琼”坚守的真心,为这份跨越30年的情感打下无法抹平的真爱烙印。然而对于这份年代背景下特有的真情真意,或许年轻人会觉得他们很傻,然而年长的人则会由衷的感慨一句“这就是那个年代人的情感写照”。“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淳朴的情感不变的内心,无不令人感动,感慨,无限唏嘘。

    尤其是映射在当下社会某些情感问题可谓是极大的讽刺,看现在诸多婚姻现象如离婚率不断飙升以及离婚背后尽显丑陋的自私人性百态、各种婚内出轨恬不知耻。再看情感乱象,什么速食爱情多角爱情网络爱情复杂混乱到令人瞠目结舌。现代某些人似乎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私念而不顾道德伦理,都说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但人类在情感方面心思观念相比较旧时代的人到底是进步还是退化?

    所以《毕业歌》在展现“王敦凯”和“朱玉琼”的爱情故事时,对当下某些情感乱象的人来说无疑是耳光响亮。而电视剧于情感部分的表现并照进现实社会而引发的思考,对观众而言是从一部典型的抗战类型剧中意外的感触。另外透过人物情感关系部分的不避讳、不渲染、客观的表达的处理,也看得出《毕业歌》对于这段抗战历史的细腻呈现的真诚情感态度。
    【详细】
    75891305
  • 光远|车品电商
    2019/8/24 0:25:38
    现实题材,并非拍给所有人看的

    很多人不理解本片,是因为不知道阿加森地下网络和美国抵抗运动的存在,也不知道现实中为了打入核心Q级别机密区域,多少人经历了比片中更残酷的监视与恐吓。人类觉醒需要一个过程,资本吸食过的土地寸草不生,本以为自由的国度,却充满破败感和危险,片中芝加哥城就是底特律等工业废城的现实写照,领导者们丧失了权力,却高喊“再次伟大”,官僚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弃船而逃,民众却只能眼睁睁等死。反抗无处不在,现实中每一次

    很多人不理解本片,是因为不知道阿加森地下网络和美国抵抗运动的存在,也不知道现实中为了打入核心Q级别机密区域,多少人经历了比片中更残酷的监视与恐吓。人类觉醒需要一个过程,资本吸食过的土地寸草不生,本以为自由的国度,却充满破败感和危险,片中芝加哥城就是底特律等工业废城的现实写照,领导者们丧失了权力,却高喊“再次伟大”,官僚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弃船而逃,民众却只能眼睁睁等死。反抗无处不在,现实中每一次揭露消息的释放都是给人类生存下去的希望!

    【详细】
    10434224
  • 2020/12/27 2:43:36
    心理治疗师缘何被骗十四年

    看完结局后背发凉,很难想象在一起十四年的另一半,其实一直是在演戏,这太让人恐惧了,亲密关系本该是提供温暖和爱的地方,但剧里却充满了虚伪。这让人恐惧,也感觉到失控。

    脑中一直盘旋着两个问题, Grace是怎么被骗的,又是如何醒悟的?花了

    看完结局后背发凉,很难想象在一起十四年的另一半,其实一直是在演戏,这太让人恐惧了,亲密关系本该是提供温暖和爱的地方,但剧里却充满了虚伪。这让人恐惧,也感觉到失控。

    脑中一直盘旋着两个问题, Grace是怎么被骗的,又是如何醒悟的?花了几个小时大概再过一遍时,我才明白,我到底想干嘛。我大概是想从剧里得到一些启示,找到一些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喜欢小说的名字,You should’ve known,这应该是对 Grace说的,这个名字更给人希望,好像在说, Grace本来是可以知道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她最终才知道。这也会给观众希望,你看,只要你不要像 Grace一样做睁眼瞎,你就不会遇到这样的事。但我仔细体会,好像事情不是这样的。

    Grace作为一个训练有素、从业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为什么可以被Jonathan蒙骗这么久?第一个原因是Jonathan真的演得太好,太真了。剧里的Jonathan确实比较极端,他除了有自恋、反社会人格外,还具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他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儿童肿瘤医生,并且非常了解人的心理,甚至玩弄别人的心理。在儿子抱怨小提琴老师认为自己很菜时,Jonathan可以三言两语安慰儿子,说练习小提琴是儿子和音乐的关系,跟老师无关。在 Grace得知Elena死亡惊慌失措时,打了N个电话求安慰,其实可以看出, Grace其实是习惯在自己脆弱时让Jonathan陪伴的。在 Grace已经知道Jonathan出轨后,依然可以说服 Grace帮他找律师、出保释费,Jonathan在海滩别墅和监狱对 Grace说的话,主旨就是真诚道歉,自己是无辜的,孩子不能有一个杀人犯爸爸,他太知道 Grace现在需要什么了。扪心自问,如果我有这样一个丈夫,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其实不能保证不会被打动,那时我也希望Jonathan不是真正的犯人。第二个原因就是 Grace太渴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了,当我们太希望一个愿望成真时,就顾不得让愿望落空的信息了,人们只能看见想看见的。 Grace其实从一开始就隐约地感觉到不对了。Jonathan从拍卖会上离开后, Grace在窗边复杂的表情,在家里床上等待Jonathan时回忆Jonathan温暖地对待儿童病患时的场面, Grace可能从此刻就已经在给自己洗脑了。她太想要美满幸福的婚姻,以至于出现反面的线索必须马上用丈夫对病患的温柔互动来掩盖。

    Grace又是如何醒悟的呢?主要靠的是对孩子Henry的爱。在第四集的结尾,在Jonathan对 Grace远程勾勒一副美满幸福的画面后, Grace与Jonathan再次做爱,对Jonathan的信任已经基本恢复。回到父亲家,发现一夜没睡的Henry,这时 Grace才知道,原来Henry在学校见过Jonathan和Elena,并且Henry因为没有告诉母亲深深自责,他对于Elena的死非常内疚。 Grace因为Jonathan明明知道Henry知道了,但却没做任何处理感到失望和寒心。这是第一个重击。接着, Grace从Jonathan母亲那里得知,因为Jonathan的过失Jonathan四岁的妹妹车祸而死,但Jonathan却没有丝毫的内疚和悲伤,这时 Grace本来就快放弃对Jonathan的幻想了,另一个重击接踵而至,从Henry的小提琴袋子里找到了凶器,Jonathan的反应让 Grace彻底看清了他,Jonathan怀疑是Henry杀死了Elena,这让 Grace相信了Jonathan母亲说的话。后面的检方律师与Jonathan的对话应该也给了 Grace一些启示,在Jonathan看到Elena死亡后的第一反应是开车远走,并且在路上把衣服送去干洗, Grace听到这里表情是震惊的,常人做出这样的举动,更何况Jonathan还声称深爱Elena。最后, Grace在决定放弃Jonathan前与Henry的谈话也值得一提,她问Henry,是否想让Jonathan回到家庭,Henry说我想先听你的回答, Grace说,我想给你最好的安排。这时, Grace大概下定决定倒戈了吧。她真的知道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了。

    本来我看第一遍是对 Grace有批判态度的,怎么她就不能早点发现呢,明明那么明显为什么还执迷不悟呢?但是在我看第二遍时,我突然觉得,其实 Grace已经做得够好,已经够清醒,至少她在最后做出了对孩子最好的决策,其实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她放弃了她追求了十多年苦苦经营的幻想和愿望,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甚至在情况更加明晰的时候也无法放弃。

    愿我们不会遇到Jonathan这样的人,也愿我们在追求泡沫似的幻想时,能具有不输于 Grace的放弃的勇气!

    【详细】
    13086216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