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哪吒影评

6372218
  • six&6
    2022/2/7 17:48:38
    完美伴侣:“虚假”的完美人设,不如“真实”的普通人性

    最近因为每天追剧“对手”,一天两集,一天两集,就把那戒了多年的刷剧的瘾又勾了一点起来,接二连三的,就把最近还算热门的几部国产都市剧都刷了一刷,比如什么“小敏家”、“今生有你”,比如“完美伴侣”。虽然对这类电视剧的质量并没有太高的预期,可是连续刷下来,很快就感到了厌倦与疲惫,“小敏家”算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今生有你”看了前2集就看不下去,“完美伴侣”看到第

    最近因为每天追剧“对手”,一天两集,一天两集,就把那戒了多年的刷剧的瘾又勾了一点起来,接二连三的,就把最近还算热门的几部国产都市剧都刷了一刷,比如什么“小敏家”、“今生有你”,比如“完美伴侣”。虽然对这类电视剧的质量并没有太高的预期,可是连续刷下来,很快就感到了厌倦与疲惫,“小敏家”算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今生有你”看了前2集就看不下去,“完美伴侣”看到第30集时,已经有了弃剧的想法。

    不论是讲离异中年人寻找新的爱情、重建新的家庭的“小敏家”,还是讲中年夫妻在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平衡的老生常谈“完美伴侣”,甚至是掩藏在谍战外衣下的“对手”,其实都没有跳脱出都市已婚已育中年男女那点家庭情感纠葛的藩篱。这些电视剧的编剧们,感觉自己对于目前正处于中年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生育观等等都是了如指掌、稔熟于胸的。他们将他们了解、收集、掌握到的各类都市中产的故事,包括收入刚刚达到城市平均水平的打工人的困顿,与拥有一线城市多套房产、年薪数百万的职场精英的体面,一起嫁接到了电视剧里某一个主人公的身上,然后使用一些符合传统国情的关于“婚姻”、“事业”、“生活”以及“幸福”的普世价值做为粘合剂,把一些完全没有内在联系的故事或者事件全部粘贴到主人公的身上,最后利用“工具人”与“巧合”做为播放器,将这些故事或者事件依次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些事故事或者事件看起来充满了细节感与真实感,但因为承载这些故事与事件的嫁接人根本就是个无法成立的“假人”而完全无法打动人心。

    记得2000年到2010年的这十年间,可以说是国产都市剧蓬勃发展的十年。这十年,国产都市剧努力拓宽维度与视角,扫视着各个年龄层次以及各个细分阶层的人民群众。这十年,人民群众认可的佳作频出。无论是相对严肃题材的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国式离婚”、“金婚”、“蜗居”,还是偶像题材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幸福像花儿一样” 等等。这时期的很多国产都市剧都力图展示城市的多个侧面以及不同人物的不同侧面。这十年,电视剧里既有中年人,还有老年人,更有青年人,他们虽然也代表了某个群体,但他们首先是作为蓬勃的个体而存在的。而现在呢,人物创造靠贴标签,故事内容靠复制粘贴,情节推动靠“工具人”与“巧合”,电视剧里全是有着同样境遇同样困难同样问题的同样的中年人。

    即使要讲中年人,也要先讲好“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中年的、人的故事。在人物创造与塑造上,个体当然应该拥有群体的某些共性,但共的是人性,在人性的基础上去发现个体与群体的差异性,去找到个体相对独立于群体的人格、性格、思想以及认知,在情节的推动上,要以差异性做为内因,以共同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做为外因,内因外因共同推动故事的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复制粘贴式的把“一群人”的事件拼凑到“一个人”的身上。电视剧已经开始习惯于塑造纸片人了。只要在纸片上写满各种完美的人设,丝毫不用去思考真实普通的人性是什么,然后再将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真实事件全部挂到这个纸片人的身上,沙沙做响,以为就是活色生香。

    就拿“完美伴侣”来说,高圆圆饰演的精英律师妈妈陈珊就是一个完美的纸片人。我们先来看一下,在这张纸片上写着的各种“优秀特质”,包括但不限于,颜值出众,衣品出众,同时高智商、业务能力顶尖;积极进取,野心勃勃,同时道德水准高尚(亦舒说,有几个女子,可以说她的一生中未曾用一个笑一个眼色来换取她所要的东西?那我们颜值出众衣品出众的陈珊就敢说,“我没有。因为我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事业狂,拼命三娘,同时撒娇发嗲,气质温婉;业界顶级事业伙伴折服其专业与人格,老公就更不用说了,全方位崇拜、仰慕、爱慕,并用忘我舍我的献祭精神全面支持照顾妻子的方方面面,有如信徒对主。女儿乖巧活泼,勇敢大方,是一个别人家的完美小女孩。除了这些外在内在的完美以外,连年龄都得完美,那就是只能刚刚40岁。编剧觉得,女主角的年龄最多就只能到40了。因为说好了是要写中年人的,所以既不能把三十八九岁的女性做为中年人来描写,因为三十八九岁,在现在国民的心里还只能是少女呢,那也不能真的去写四十大几、甚至五十大几的女性,这些在国民心里又早成大妈了。大妈有什么好写的呢?大妈跟美丽、魅力就不搭边了呀,那后面的标签还怎么往纸片人身上贴呢?如果写大妈的话,那很多不动脑筋的经典(陈旧)桥段也就用不上了,比如情感戏,不论是被外面的异性仰慕,还是被家里的老公宠爱等等,好像就都用不上了呢。所以中年女主人公的年龄就只能是完美的刚过40,既不能更小,也不能更老了。没记错的话,小敏家的小敏,一个二十岁男孩的母亲,那年龄也是刚过40的。

    那咱们就先来说说人物设定。先不说这样一个完美女性是否真实存在,就只说真有这样一个优秀完美的女性,那么她所碰到的事情,她的人生境遇,她以其性格与认识处理事情的方法与结果,是不是会和普通大众有所不同?这远远高于一般人的硬件软件条件,不仅没有让她把人生的方方面面处理的更加从容一点,看起来反而是比普通人更加混乱。如果说,要求故事跌宕起伏、张弛有度、扣人人弦这些都是过高的要求,那么基本的逻辑性能不能还有一些保证。很多故事细节的描写现在根本就不考虑是否与人物设定之间存在矛盾。比如,为了表现事业女性没空进厨房,就让她连蒜都不会剥,还几次用到了这个剥蒜的细节。把一粒蒜剥到像狗啃的,跟忙没有关系,跟肢体是否协调的关系可能更大一点,编剧怎么不说事业女性可能吃鱼都不会吐刺呢。然后为了制造事端,除了大量利用“巧合”以外,还引进了一个一无是处的“工具人”。这个工具人简直被描绘到愚蠢至极,颜值衣品不如女主人公也就算了,人品差那也是必然的,可问题是为什么专业能力也特别差,谋略也特别差,运气也特别差,这么差劲的一个人,是不是都不配走进女主人公的视野同其竞争呢?人物的设定上,女主完美无缺,女配就必须是完全傻缺的吗?能够互相竞争的对手,本质上不应该就是同一类人吗?因为是主角,就可以一直站在道德至高点上对配角进行降维打击,因为是配角,所以就一直躺着在污渍的泥潭里无法自拔?

    而后,完美伴侣里,编剧对于男女主人公婚姻关系的处理就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了。如果陈珊和孙磊的人设是合理的,那么这两人的婚姻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问题与障碍。

    首先,他们之间不存在情感信任危机。剧中陈珊与孙磊多次言之凿凿的表达了彼此对彼此的深刻理解与完全信任,并坚信彼此的人格是高尚的,彼此的人性是经得起任何诱惑与考验的,彼此的感情无论肉体还是精神都是和谐与完美的。所以女方从来没有猜忌、怀疑过男方对家庭、对自己的情感与忠诚,男方更是在收到“工具人”发来的绯闻照片后都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的芥蒂与疑虑,而只是对“工具人”的卑鄙与无耻感到愤怒。所以对婚姻杀伤力最大的信任危机完全没有发生的土壤。他们之间的信任与忠诚,堪比共产主义战士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其次,他们之间不存在家庭分工的矛盾。编剧说,妻子陈珊热爱工作,而丈夫孙磊热爱妻子与家庭。丈夫没有因为自己专业的荒废而感到任何惋惜,没有在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无法适应高强度的研发工作时而感到恐慌、焦虑,却在发现自己失去了做为家庭主夫的权利时,表现出了彻底的痛苦、焦虑与惶恐,就像吸毒的人断了毒品的供给一样,面如死灰。编剧让一个曾经的科学家觉得开滴滴赚很多,觉得发计生用品也不错,这样一个真正热爱家庭爱做家务的家庭主夫,配上一个事业狂妻子,生活本可以像电视剧的开头一样,一直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啊。编剧为何一定要让事业狂的妻子出手,剥夺家庭主夫型的丈夫持续做家务以及持续为家庭奉献的权力呢?

    他们二十年都磨合下来了,现在孩子大了,父母身体健康还能帮忙,妻子事业又高歌猛进,丈夫又毫无厌倦与怨言,整个家庭的运转不应该越来越顺畅吗?那些鸡毛都是哪里拔来的,非要插在这对完美伴侣的身上。就连剧中那唯一的矛盾冲突点,即二胎流产也是非常不符合人物设定的。怀上二胎,妻子也并没有退出职场的打算,还自信满满地说“好饭不怕晚,自己有能力,很快就回来了”。既然没有打算放弃自己的事业,又何至于突然望夫成龙起来?自己可以手起刀落,亲自去帮丈夫辞掉了丈夫干了快二十年工作,那时候是杀伐决断的现代精英律师,可在发现丈夫丢掉了一份他自己找来的也还没干几天的高薪工作后,就忽然变成了一个对丈夫没有基本认知、对突发状况毫无承受能力的懦弱主妇了吗?不是号称自己洞悉人性,充分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吗?不是号称自己经历过职场大风大浪,随时随地都能以法服人,对抗黑暗势力,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吗?

    最后,子女教育问题、原生家庭问题等等可能会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因素和矛盾,在他们之间也是统统不存在。电视剧让观众看到的就是,一边看起整个家庭来没有任何实质矛盾,一边又哭哭啼啼闹着说有问题,要思考,要离婚。别人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是为闹离婚强说仇。

    我们的编剧们,以为只要桥段够多,细节够碎,就可以撑得起一个人物。殊不知人设虚假,故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讲着讲着,事情就会变得杂乱无章,然后开始逻辑混乱。我们就看着这些主演们忙前忙后,把人世间的各种问题、各种烦恼统统碰了个遍,也不管这些问题与烦恼中,有些可能是不够聪明的张三才会碰到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性格比较懦弱的李四才会碰到的烦恼,但编剧不管,反正只要是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矛盾,统统都给加上。觉得只要这样,张三肯定能够共情,李四也能充分信服了。演员靠信念演,观众靠降智看,可再降有时候都觉得跟不上编剧的各种神转折。

    所以与其创造这么多完美“虚假”的人设,为什么不去挖掘一些普通但真实的人性呢。人类对于完美的追求就像对于幸福的追求一样,是天性,但美成立的基础首先是真,是真就会有瑕疵。就像乱世佳人,我们在斯佳丽的冷酷中感觉到了她值得敬畏的悍勇,我们在梅兰达的柔软中感觉到了她值得敬重的宽阔。这样的人物才是完美的人物。

    国产都市剧里满是整齐划一的中年人与中年人的情感生活,年轻人与年轻人的爱情都去了哪里呢?

    看着满屏幕中年人的情感生活,不仅想到,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做什么呢?看到不少的分析,说因为压力太大导致的不婚不育“躺平”或“保平安”观念已经开始在慢慢地替代传统的婚姻与家庭观念。电视剧为什么不对这些进行多一点的探讨与挖掘呢?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样在生活。如果说,传统的婚姻就是用艰辛、忍耐换取所谓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生活包括经济上的互利,生活上的互相照顾,精神上的互相扶持,那么现在年轻人对幸福的理解到底是什么?为此他们愿意支付的对价是什么?

    年底公司部门聚会,一共16个人,如果将40岁以下的算做年轻人,那么部门里年轻人有12个,年轻人里还没有结婚的有10个,声称自己近几年以来都没有恋爱的有7个,目前有稳定恋爱对象的1个。这没有结婚的10个年轻人里,年龄分布都在28岁到35岁之间。问这些单身不恋爱的年轻人,平时非工作时间都做些什么,回答各式各样。有爱在家做饭撸铁撸猫的男生,也有爱旅游以及户外的男生,有爱跑步瑜伽拳击滑雪跳拉丁研究时尚的女生,也有只爱宅在家里刷剧吃外卖的女生。除了自己固有的一些休闲方式外,平时也会约上几个同性或者异性朋友一起去打卡美食或者网红地标,玩玩密室逃脱、剧本杀什么的。问这些单身不恋爱的年轻人,一起玩的异性朋友里有能够变成恋爱对象的吗?所有人的回答倒是挺一致的,反问,“为什么要变成恋爱对象呢?一起玩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发展成恋爱对象的必要啊!”问他们是因为婚姻成本太高、收益太小所以不愿意结婚吗?回答基本都是,“是因为首先对于爱情就不向往,并没有什么特别让人心动的对象,大家都像朋友一样。”甚至还有一个女孩说,每年生日,她许的生日愿望都是祝自己事业有成,一直单身。这么听下来,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仅仅是觉得婚姻的必要性在降低,他们好像是连谈恋爱的热情都在降低。

    我记得,柏拉图在一场赞美“爱与美”的聚会上就曾经批判过,说爱从来就不是美,爱神自己就是爱情与欲望的统一体,爱绝非尽善尽美的,而人类只是爱某种尽善尽美的东西,这也正好说明了爱本身不是尽善尽美的,否则人们就不用去爱了。人只有匮乏什么才会去追求什么,既然爱是追求美,那爱本身就是不美的。爱神是爱者,而不是被爱者,所以爱神也是不美的。爱神是两个极端特性的组合体,既非凡人也非神灵,既不善良也不邪恶,爱神与爱同样都不值得讼扬。其实除了好的东西以外,人们其实什么也不爱,爱就像用身体换取德行与智慧的交易,而这种交易正是因为本身的不完美与欠缺。柏拉图早在几千年前就首先驳斥了一些哲学家关于爱情至上以及爱即代表幸福美好的观点。而“爱情至上以及爱即代表幸福美好”这样的观点,正是现在这一代中年人从小所接受的价值观念。

    那么柏拉图对于爱情的理解是什么呢?他认为,爱是企图占有幸福的一种方式,而占有的幸福都是暂时的,但人类本能地渴望永恒。然后生命有限,所以人类通过繁衍和生育在其后人心目中赢得祖先的地位来获得永恒。这种繁衍和生育才是掩藏在爱情下的真实动机。歌颂爱无非是给自己这一追求永恒的终极目的找一个理由罢了。柏拉图认为繁衍和生育也是分为两种的,即肉体的生育和心灵的生育。肉体的生殖力会产生人类官能世界的渴求,而心灵的生育,他认为是更为高尚的生殖力,是一种心灵的创造,是智慧的孕育,美德的延生。相对于身体繁衍,精神繁衍对人类更有意义。通过性灵,对另一半寻找,对美触达,与对方形成精神的契合,再进行身体的结合与受孕,这才是对美的向往,并能最终通往善的道路。柏拉图是赞同精神之爱与肉体结合的。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唯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他崇尚精神上的爱慕,但绝对不排斥肉体的愉悦,但只有在和对方灵魂共舞后,才能达到灵与肉的真正融合,触达到美,最后触达到真正的善。柏拉图所阐述的“爱情”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完善与完美,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艰苦的磨练与修行。

    柏拉图自己一生没有恋爱,既没有爱上姑娘,也没有爱上男孩,当然更没有结婚。柏拉图说,别人都是来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的,而我,生来就是完整的,我不需要恋人,我只爱智慧,爱真理,爱知识,凝结在这些上面的美,和恋人是一样的,这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

    所以,目前占据社会主流与话语权的中年人也许不过就是被柏拉图所驳斥的那些哲学家们的观念所影响的一代人,他们根深蒂固地接受了爱情至上以及爱即代表幸福美好的观念,才会觉得爱情本身就是美好的,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是去追求爱情。而没有了这些观念束缚的年轻人,他们的想法可能早已大不相同了。但他们需要重新去寻找爱情的意义,重新确认爱情是不是触达美与善的必经途径。但至少,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与对话中,还是能粗浅的感觉到,现在年轻人对于彼此之间的身体与心灵的渴望与吸引都是在降低的。而这些,与资本控制下的生活、信息同质化是分不开的。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每个人只能凭借性格禀赋以及机缘禀赋,在原生家庭与周边环境的影响下,努力习得技能与经验,探索已知与未知的边界,任何一点阅历与见识的积累可能都需要很多次的尝试与摸爬滚打。原生家庭的差异、地域环境的差异会让每个人的外观、性情、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都形成显著差别,从而个体特征更为突出。那时即使考进同一所大学的同学们,无论生活习惯,还是着装、见闻、经历都是各不相同的,对待同一事件的认识以及思考方式也不尽相同,而这些不同,这些多样性,就使得互相了解直至互相吸引有了更加具体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

    而成长于全球化浪潮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的年轻人呢,地域差异极大地缩小,思维认知被网络统一控制。每个人从小到大,从衣食住行,到虚拟所见所闻到思维模式,再到审美偏好都越来越趋同。网络与资本共同打造了形形色色的商品与资讯,看似选择无限,实则背后的逻辑完全相同。生活经历的同质化,去除了差异性,也降低了人与人互相了解的必要性与新鲜感,很容易对身边同质化的人产生无感的情绪。网络与资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现实中传统的爱情就如同传统的商业模式一样,被时代慢慢抛弃了。柏拉图所说的爱情中的肉体吸引与精神吸引,资本与网络都能提供更加“完美”的模板与样本。在肉体上,可以提供拥有“完美”外型与“完美”人设的流量与爱豆,在精神上,可以提供海量的视频与游戏,这些商品供给给人们的快感都比柏拉图所说的需要不断循序渐进的爱情供给给人们的快感多的多,也容易的多了。这些大数据与模板里出来的爱情与故事,就像“完美伴侣”里的婚姻与伴侣一样,看起来是在赞扬美与善,但已经完全感觉不到“美”与“善”了。这些模板里的中年人的生活,不要说打动年轻人去谈恋爱去结婚了,恐怕连中年人自己都不想看,都会质疑这样的婚姻与生活,真的还有美还有善以及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爱情是需要不断深入的,是从肉体到思维再到灵魂的,不论是肉体的繁衍生育还是精神的繁衍创造都是需要付出无比的体能与精力的事情。这些事情必然是累的,是辛苦的,在累与辛苦中触达到了“美”与“善”,才能收获完美的伴侣与恒定的幸福。如此快速便捷就能不断获取“快乐”的时代,哪怕这些“快乐”是一种廉价的低水平的重复,也会让繁衍与创造变成一项性价比极低的苦差事。中年编剧们却还一直沉浸在过去的观念中,靠着粘贴复制,扯扯压力,再谈谈幸福与价值,就能打动年轻人,让年轻人都去谈恋爱,去结婚了?“小敏家”里两个高中生之间的爱情,在我看来,又是编剧把自己大学时代的爱情经验与体验照搬到了这一对年轻人的身上,其模式与精神内核还都是这一代中年人的模式与内核。所以要写出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甚至只是不同地域的人的真实生活以及情感变迁,都是需要下点真功夫的。同类人与同代人的悲喜尚且无法相通,更不用说有些人之间还隔着时光的洪流、阶层的铁板、地域的藩篱。只有淌过洪流,穿透铁板,翻山越岭,深入地、真诚地去探讨个体的不同,才能塑造出“普通”但真实的人性,而不是“完美”但是虚假的人设。在这个同质化的时代,找出不同比找出雷同要难的多,也重要的多。不同才是通向“完美”的通途。

    【详细】
    142027893
  • 最后一代#蒸子#
    2022/6/26 18:45:56
    救救孩子

    真是接近两百分钟非常痛苦的观影体验。

    我第一次知道摩门教还是在电影《芝加哥》里,有一位女士杀死了自己的“爱人”就是因为他是摩门教有六个老婆却谎称自己是单身。从此摩门教在我心里就和“single my ass”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还有原教旨主义这个词,我不记得是高中还是初中学习到这个词,

    真是接近两百分钟非常痛苦的观影体验。

    我第一次知道摩门教还是在电影《芝加哥》里,有一位女士杀死了自己的“爱人”就是因为他是摩门教有六个老婆却谎称自己是单身。从此摩门教在我心里就和“single my ass”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还有原教旨主义这个词,我不记得是高中还是初中学习到这个词,我的英语老师给了一个非常模糊的解释,反正我也是一个浑浑噩噩不求甚解的人,我就记住“这是一群生活在非常发达的国家却追求异常简朴的生活的族群”。

    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在十年后,把这两个词的内涵都填补起来。

    最残忍的话在纪录片里很直白地被说了出来“女性在这个社群里就是资源”,我记得这句话被说出来的时候,镜头转向了一头奶牛下垂的乳房,我想绝佳的镜头语言大概就是这样。父亲们将自己年轻的未成年的处女女儿献祭给所谓的先知,然后换取代表着社会地位的老婆,毕竟“老婆越多,地位越高”这就是这个社群的法则。

    女孩子们的反抗是一种纯然的反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无论如何都不合理”“为什么妙龄的我要去嫁给一个86岁的人,他对我的亲吻感觉抽空了我”“为什么我不能嫁给我心爱的初恋,又为什么在我初次出逃后,我的初恋把我骗了回来重新让我进入魔窟”女孩们的心里有太多无法解释的为什么,这种不解突破了从出生伊始就没有停止过的洗脑。因为种种不合理打破了沉睡的人性并激发了生而为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所以她们醒了,她们的眼神变了,弱小的羔羊的眼神里出现了狼的身影,因为原本她们就不是羔羊,只不过有人一直在她们耳边重复中“你们是甜蜜的乖训的羔羊,你们最高的荣耀就是被吃掉”。

    而这个社群里的男性想要觉醒可要具备太多条件了,或许是被“先知”从这个族群金字塔的塔顶踢出来,也许是一口气失去了几个老婆,几十个孩子,也许是威胁到了先知的地位被直接驱逐。哦对了,很多未成年的男性是直接被驱逐的,这个群体不需要这么多未成年的虎视眈眈的男性来产生篡权夺位的威胁。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轻易觉醒的,除非你从他身上剜去一大块肉,他痛了,他才会醒。他甚至都不是醒来,他只是惋惜,痛恨,为什么自己的峥嵘岁月就这样过去,他怎么就从权力的顶端被踢了出去。

    最后我们来说说沃伦这个大魔头,其实我第一眼看见他觉得他长个一张非常不聪明但却一定很擅长歪门邪道的脸。他可以十分坦然地睡未成年的女孩,让这些女孩在15 16岁的年纪就经历怀孕生产流产。没有什么比生育更能控制一个女性了,大脑的激素和教义的规训可以轻易得使一个女人成为一个心甘情愿的奴隶。他可以每周从入不敷出的信徒们手中获取30万美金的零花钱,带着最宠爱的老婆们,过着教义决不允许的世俗的快乐生活。他成功地在21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享受到了封建帝王的享受,“那就再苦一苦百姓吧。”我想借用基友看完这部纪录片发表的评论“只要权力不受制约,人就会变坏,唯一的方式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让不受制约的权力存在。”

    直到视频的最后,沃伦依然有很多信众,视那些让沃伦要把牢底坐穿的觉醒者为叛徒,并依旧奉沃伦的话为圭臬,他们还在延续那一套,毕竟就算统治者不在,那套规则依然屹立在此。我突然就想到百年前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

    救救孩子......

    【详细】
    144781524
  • 沈十六
    2020/3/20 20:31:51
    恋爱脑的傅九云和事业脑的覃川

    张爱玲曾写过:“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如赐予女人一杯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写的是女人的痴情和勇敢,但一个用情至深的男人何尝不是如此呢!!!《三千鸦杀》中的傅九云不就是一个肯为了心爱的人逆天而行的存在吗?

    明明已经知道违背天意会改变自己的命数,劫数难逃,但他看着燕燕会被叛乱者

    张爱玲曾写过:“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如赐予女人一杯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写的是女人的痴情和勇敢,但一个用情至深的男人何尝不是如此呢!!!《三千鸦杀》中的傅九云不就是一个肯为了心爱的人逆天而行的存在吗?

    明明已经知道违背天意会改变自己的命数,劫数难逃,但他看着燕燕会被叛乱者杀害又怎么见死不救?用句追剧烤鸭女孩的话说,这就是上仙围观了女主九季BE,终于忍不住在第十季的时候亲自下场参演了呀哈哈哈(所以拜托本季必须给我HE!)

    12414458
  • 请不要关注我
    2009/10/6 20:19:25
    只为关之琳
    这片给4星,完全是因为关之琳。不然的话是三星。

    不是关之琳的粉丝

    看她的戏20年了,昨晚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她还真漂亮。
    这片给4星,完全是因为关之琳。不然的话是三星。

    不是关之琳的粉丝

    看她的戏20年了,昨晚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她还真漂亮。
    【详细】
    245676
  • 尘埃里的花
    2014/12/4 23:38:33
    家长带孩子看点映后的总结
    看过不少预告,也看过17号的那场点映,《白雪公主之矮人力量》并不是那种投入过多少万,制作如何精美的作品,但作为亲子电影来说,片中的人生启发,却是相当适合小盆友去看,电影那天我是与老公带着孩子去看,感觉是,我跟大的在吐槽白雪公主与小矮人们的人物形象,但出乎意外的就是小孩看得相当入神,甚至乎出现在家看电视般的神奇举动,从坐着盯着屏幕,慢慢变成站着盯着屏幕,手中紧紧地拽着点映现场送的白雪公主主题不倒翁。
    看过不少预告,也看过17号的那场点映,《白雪公主之矮人力量》并不是那种投入过多少万,制作如何精美的作品,但作为亲子电影来说,片中的人生启发,却是相当适合小盆友去看,电影那天我是与老公带着孩子去看,感觉是,我跟大的在吐槽白雪公主与小矮人们的人物形象,但出乎意外的就是小孩看得相当入神,甚至乎出现在家看电视般的神奇举动,从坐着盯着屏幕,慢慢变成站着盯着屏幕,手中紧紧地拽着点映现场送的白雪公主主题不倒翁。。。仿佛影片中一次随意的魔法爆炸都可以让他激动地撕开不倒翁公仔。下面总结一下带娃看片的一些感悟吧(PS:笔者不是专业影评人,写得凌乱请息怒)。
      
      中英结合的配音还算给力!
      我曾经带他看过不少的动画电影《冰雪奇缘》、《无敌破坏王》什么的,而且基本都是看原音英文(中文配音太美我不敢直视)小孩虽然在几乎每场影片中都看得入神,不过总是死在语言字幕上,孩子九岁,虽说听听英语看看汉字都是为了让他以后可以“抛抛书包”,但是时常看字幕,这样的确很影响小孩的体验,回到这部电影,当时点映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英文版的(毕竟分派给我的影票是这样写着),进去之后就发现对白们都是国语,过场的那几首动听音乐才是英语的,感觉中英结合还是不错的。孩子也比较好理解,也容易投入热闹起来。
      (PS:虽然实话说,白雪公主的配音矫得有点让人鸡皮疙瘩……某小矮人也只有三句话、四个单字的对白,应该是叫做“急死人”的那个。)
      
      画面突然不重要了,辅助小孩理解剧情很重要
      不知道大家多不多带娃看电影的习惯,其实当你带一个屁孩看电影,他们基本上很少会深刻感受到画面效果的影响(当然,前提在于人起码要捏得像个人。。。)反而剧情与某角色在某个场合的某个帅气pose才是他们最深刻的(如超人的十字死光),回到《白雪公主》身上,火巫师的火焰球动作成为了我儿子看完后COS的主要动作,但在播放过程中,故事衔接部分并不是那么清晰流畅,所以某些时候还是要跟孩子说明一下他做的坏事,不得不说,影片的衔接与连贯性是我暂时看来最大的问题,对于一个成年人,还可以通过脑洞大开,脑补等方式衔接,但小孩子都比较单纯直接,遇上这类情况,父母估计就必须多引导他们去理解内容,学会带着孩子解读电影作品。
      
      走出影厅后,一句小矮人好厉害让我明白了
      影片大概一个半小时吧,观影后走出来,小孩子的一句回答让我知道他算是看懂了作品的内涵,我问小孩,给你挑的话,你会选择做里面的哪个角色呢?他的回答是小矮人,做小矮人挺好,其实当年我跟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的回答是王子,但小孩子嘛,就是那么直接,可能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样的剧情很低幼,跟平时的儿童读物差不多,但其实这恰恰是小孩子最可以直接吸收的途径(要不然你试试买本《幽游白书》什么的给他看看,分分钟没看懂倒学会了打架。),所以电影如何,是根据它本来的目标群体定的,自家孩子可以体验到小矮人的团结,知错能改,心思细密等特性,这部电影的人物也达成了,也就是一部合格的动画了,好吧,我想说的是,《白雪公主之矮人力量》算是这么一部。
      
      对于电影的总结:
      感觉影评写到育儿上去了,其实总的来说,电影并不拥有大制作级别的效果,但国产来说,总算过得去,比起某熊某羊某超人,它算是优秀点的了;另外故事分镜衔接也出现一定的漏洞,但因为故事并不复杂,通过简单脑补可以很好修正;至于配音嘛,请原谅我是国语黑。。而故事叙述简单、不拖沓等方面却很适合小盆友们乐一把,剧情内涵显浅,也容易让小朋友理解与吸收,通片没有一个脏话,也让对对白比较神经质的家长们可以放心,暑假末端来说,这电影还是可以一看的。(转)
    【详细】
    72241549
  • 瑞波恩
    2018/6/10 22:54:31
    《侏罗纪世界2》:向经典致敬的几个场景

    熟悉的旋律响起,仿佛再度回到那个梦开始的地方。

    熟悉的旋律响起,仿佛再度回到那个梦开始的地方。

    【详细】
    942556
  • 你的前任男友
    2022/4/10 16:28:32
    依然好看。

    依然好看。依然有是那个味道。多加了其他玩家。剧情多加了一些内容。就是给不懂魔兽世界的人和没看过前期的人介绍了一些情节。其他地方的没毛病。虽然没有以前的梗多。没以前又黄又暴力。但能理解。也许是过审都很难。保持理解态度去看。别去诋毁。有些改动可以理解。看了依然有很多感动。我叫MT是我的青春。

    依然好看。依然有是那个味道。多加了其他玩家。剧情多加了一些内容。就是给不懂魔兽世界的人和没看过前期的人介绍了一些情节。其他地方的没毛病。虽然没有以前的梗多。没以前又黄又暴力。但能理解。也许是过审都很难。保持理解态度去看。别去诋毁。有些改动可以理解。看了依然有很多感动。我叫MT是我的青春。

    【详细】
    14329151
  • 芝麻糊了
    2022/3/21 13:53:27
    好爱十二集啊—表白池升琬

    就好像突然被打动了吧,突然就很想记录一下此时此刻的心情。

    这一集里发生了好多事,我们的小太阳和她南朋友感情的升温、甜甜的互动。

    就好像突然被打动了吧,突然就很想记录一下此时此刻的心情。

    这一集里发生了好多事,我们的小太阳和她南朋友感情的升温、甜甜的互动。

    14289270
  • 祥子没有骆驼
    2021/2/4 20:52:36
    《监察员野崎修平》影评:银行的最大风险

    本文大约64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一】被选中的小卒子

    大空银行的支行长野崎修平,

    今年也有40多岁了,

    本文大约64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一】被选中的小卒子

    大空银行的支行长野崎修平,

    今年也有40多岁了,

    在银行干了二十多年,

    经历过泡沫经济的崩溃,大风大浪都看过了,

    人到中年,总行基层工作都做过一个遍,

    大错误没有,小错误有几个,

    遇到过贵人,没有把握住,

    也许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13191582
  • vicomte
    2022/4/15 11:55:30
    不要轻言恐怖

    韩国人在好莱坞类型化的本土化深耕积淀二十年,至少在亚太很难出其右。在美国完成制作又有多少增值?年轻的女编导凭寥寥几部短片就上位了,电影生态进化越来越快,当然背后有恐怖片教父级的 Sam Raimi加持。Raimi的恐怖具1980年代嬉皮喜剧风,是特定时代产物,对本片风格化没有贡献。首部长片非恐怖即犯罪是新晋导演的标准起势,但是不要低估恐怖。韩语命名韩裔主演,韩服

    韩国人在好莱坞类型化的本土化深耕积淀二十年,至少在亚太很难出其右。在美国完成制作又有多少增值?年轻的女编导凭寥寥几部短片就上位了,电影生态进化越来越快,当然背后有恐怖片教父级的 Sam Raimi加持。Raimi的恐怖具1980年代嬉皮喜剧风,是特定时代产物,对本片风格化没有贡献。首部长片非恐怖即犯罪是新晋导演的标准起势,但是不要低估恐怖。韩语命名韩裔主演,韩服并混搭了一幅西方渊源的符号化面具,本片更像是韩国外壳的美国家庭套餐MV,但又无法植根美国文化(如《X》)。如果对比就发现《寄生虫》是美国外壳,裹挟的是韩国心。韩国有一批影人擅长用好莱坞方式来讲述韩国犯罪故事,哪怕不冠以恐怖,但可以做到相当惊悚骇人。本片试图避开亚裔编导秉持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这一长期主旨(比如《米纳里》),那就拍得更吓人一点嘛。日韩恐怖类型惊吓过全球,甚至印尼泰国的恐怖片也有斩获,因为把握了本土化民族化内核。或者如《灯塔》,根本没有恐怖事件发生,只是表现主义的黑白意象呈现就能从头惊到尾,当然 Robert Eggers 的文学艺术功底已抵近60岁大师级别。要么就不惧分级制度不惜暴力(同胞大哥罗泓轸就这样整,效果一流啊),或者再简单一点:怀旧,都可以更吓人(= =lll)。

    【详细】
    14338557
  • andredao
    2019/4/23 1:45:11
    豆瓣9.4、IMDb 9.5,华语神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荣耀收官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上周日晚播完了。

    其实早就想写写它,但还是耐住了,想播完再纵观全貌。毕竟高开低走、崩盘烂尾的案例碰到过不少了。

    但它立住了!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上周日晚播完了。

    其实早就想写写它,但还是耐住了,想播完再纵观全貌。毕竟高开低走、崩盘烂尾的案例碰到过不少了。

    但它立住了!

    10130258
  • 睡着的台阶
    2022/12/11 23:05:48
    卖给其他人翻拍吧,网大支撑不起来

    比如韩国,或者更好的团队这么好的本子。这版只有6/10爱奇艺资源可能只是B+底层逻辑基本自洽,演技,服装,道具,7/10很好的故事硬赶着,每集30分钟16集还有些逻辑修一下人物丰满一点好在大动机在扩充60min*16会更好

    。。。。。。。。。。。。。。。。。。。。。。。

    。。。。。。。

    比如韩国,或者更好的团队这么好的本子。这版只有6/10爱奇艺资源可能只是B+底层逻辑基本自洽,演技,服装,道具,7/10很好的故事硬赶着,每集30分钟16集还有些逻辑修一下人物丰满一点好在大动机在扩充60min*16会更好

    。。。。。。。。。。。。。。。。。。。。。。。

    。。。。。。。。。。。。。。。。。。。。。。。

    。。。。。。。。

    【详细】
    14816249
  • 王奋斗
    2022/3/13 15:00:52
    指桑骂槐,是委婉地表达不满

    对着A说话,却是给B听的,这就是所谓的指桑骂槐,是中国民间很常见的说话方式。所说的内容,肯定是不中听的,当面说肯定会导致情绪冲突。所以,就这样绕一下。

    众女星集结,钟楚红、李美凤大牌的戏份都不多,而胡慧中、邓萃雯、周慧敏只能算跑龙套,这样的演员阵容空前绝后。

    都市小男人,优柔寡断,缺少

    对着A说话,却是给B听的,这就是所谓的指桑骂槐,是中国民间很常见的说话方式。所说的内容,肯定是不中听的,当面说肯定会导致情绪冲突。所以,就这样绕一下。

    众女星集结,钟楚红、李美凤大牌的戏份都不多,而胡慧中、邓萃雯、周慧敏只能算跑龙套,这样的演员阵容空前绝后。

    都市小男人,优柔寡断,缺少魄力,行动少于计算,现实中的挫败似乎全由性格使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影片的后面三分之一,从男女情感突然转变成了兄弟情谊,使影片破碎感。

    搞笑手法细腻。

    更准确的片名是《男人出墙记》。

    【详细】
    14271356
  • 尘飞扬
    2020/11/19 16:16:13
    《半生缘》改名《情深缘起》,琼瑶剧来袭,张爱玲不再

    新《半生缘》貌似有新动作了。

    就在昨天,影视葛二蛋爆料,新《半生缘》即将播出,并且改名《情深缘起》。

    这会让张爱玲很生气吧。

    《半生缘》可是她易稿数次的书名,从

    新《半生缘》貌似有新动作了。

    就在昨天,影视葛二蛋爆料,新《半生缘》即将播出,并且改名《情深缘起》。

    这会让张爱玲很生气吧。

    《半生缘》可是她易稿数次的书名,从《十八春》到《惘然记》再到《半生缘》,这里有向市场妥协的因素。

    张爱玲认为半生缘当书名俗气,看到情深缘起,她能被气吐血吧。

    12979457
  • 雨田2545
    2020/8/26 0:29:47
    故事编得太粗糙

    其实,影片的表演、拍摄、节奏都不错,乡村风光、小镇也都拍得挺美,尤其是构思上也有点现代版《正午》的意思。看了开头以为遇到了一个好西部片,结果很快楼就塌了。

    男主早年办案误伤搭档,带着愧疚和阴影到了一个宁静小镇当警长,这天来了一伙银行劫匪,要在小镇完成一场抢劫,警长和副警长要力挽狂澜,拯救小镇,故事迅速铺开,应

    其实,影片的表演、拍摄、节奏都不错,乡村风光、小镇也都拍得挺美,尤其是构思上也有点现代版《正午》的意思。看了开头以为遇到了一个好西部片,结果很快楼就塌了。

    男主早年办案误伤搭档,带着愧疚和阴影到了一个宁静小镇当警长,这天来了一伙银行劫匪,要在小镇完成一场抢劫,警长和副警长要力挽狂澜,拯救小镇,故事迅速铺开,应该说是个不错的西部片开局。

    然后就虎头蛇尾了,劫匪是一帮退伍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带头大哥是小镇出生的人,因为幼年家庭贫寒,就痛恨小镇,绰号恶魔。

    劫匪完成抢劫后,瞬间就变成了没头苍蝇一样的乌合之众,水平也越来越业余,最后波澜不惊的被警长二人和警长女友团灭。

    看完之后,一头雾水,实在想不通导演要表达什么?

    劫匪势大,等他们抢完跑路后,再报警抓捕,这应该是最优选择,何苦要硬怼呢?

    要表达男主虎胆龙威,那就让劫匪聪明专业一点,火力凶猛一些。要拍成《正午》,劫匪要血洗小镇的淫威要表现充分,市民嫌警长多事、开始孤立警长的自私和害怕要好好铺垫,最终,劫匪和警长的对决要成最高潮。

    印象最深的就是女主撩警长的那句话:晚上来骑马吧,马儿又不安份了!

    【详细】
    12827666
  • 司马狂
    2022/6/26 20:09:32
    爽文,爽剧

    爽文就是爽文,不论是文字还是影视化,都充斥着能让人一下子充满幻想的荷尔蒙。这电视剧就是典型的爽文风格,就是满足你的各种想象,就是让你带入到这样的人物中,幻想着自己也能有那种特殊的家世背景和各种超燃的能力,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是还有各种燕瘦环肥会围绕着你,这不正是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吗?

    整部剧很短,每一集的时间长度也很有限

    爽文就是爽文,不论是文字还是影视化,都充斥着能让人一下子充满幻想的荷尔蒙。这电视剧就是典型的爽文风格,就是满足你的各种想象,就是让你带入到这样的人物中,幻想着自己也能有那种特殊的家世背景和各种超燃的能力,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是还有各种燕瘦环肥会围绕着你,这不正是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吗?

    整部剧很短,每一集的时间长度也很有限,甚至是里面的很多故事情节也都被删减了,如此一来,整部剧就很乱,人物没有背景交代,莫名其妙就出现了,故事情节展现地也很突兀,一切的发生,就没有铺垫,感觉就是强行要往下推进故事,就直接把故事里的人物堆在那里,同时还会增加一些,你在这事情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人物,也不给你丝毫的解释。

    【详细】
    14477342
  • 慕倾洌
    2021/2/18 17:46:22
    好句摘录

    EP1 丹宸永固的故事历史与现实,总是相向而行。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物件替人诉说的是,丹宸之所以永固,皆因一代代故宫人薪火相传。在漫长的接力中,每个人付出的时间与责任,最终留下了红墙黄瓦、流光溢彩,更留下了可以再说600年的紫禁城EP2养心殿是如何养的故宫,北京城600年不变的中心,宫殿近乎永恒的屹立。时光送走了风起云涌的大历史,却始终带着温情眷恋紫禁城。然而,没有城池能离开人存在,在故宫

    EP1 丹宸永固的故事历史与现实,总是相向而行。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物件替人诉说的是,丹宸之所以永固,皆因一代代故宫人薪火相传。在漫长的接力中,每个人付出的时间与责任,最终留下了红墙黄瓦、流光溢彩,更留下了可以再说600年的紫禁城EP2养心殿是如何养的故宫,北京城600年不变的中心,宫殿近乎永恒的屹立。时光送走了风起云涌的大历史,却始终带着温情眷恋紫禁城。然而,没有城池能离开人存在,在故宫六百年的,既是草木砖石,雕梁画栋,更是一代代匠人的传承与坚守。一切不平凡都出自平凡的人(出自弹幕)时间的魅力之一,就是能够凝固无数穿越时间的美丽。建筑,总归比人好懂多了。瓦,来源于土,成型于火,为人们遮避风雨。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高手匠人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不断延续着这片古老建筑群的生命。人逝去了,宫殿还在;宫殿老了,总有新人来。朽木与新材,古人与今人,紫禁城不变的模样背后,是物与人的永恒接力,是对宫殿建筑之美的无穷热爱。Ep3紫禁城的“整容”秘术岁修保养,靠的是物与人之间的无尽轮替,它让古老的宫殿,能在未来的600年接续青春,也让匠作的技艺代代流传不息。在故宫里面没有一个建筑或者没有一个遗址就是一个单纯的时代,它全部是历史的一个集合。在故宫,我们看到的是建筑,建筑背后隐藏的是岁月。600年的营建与岁修,历史积累成层叠的建筑,也把每一代人的故事,就给今天和未来。

    【详细】
    13250605
  • 逗班
    2023/3/19 11:02:23
    可以不评星吗?

    之前说过的不再赘述!在别人强烈要求下…终于零零碎碎看完了…受虐到极点…难看到不值得一行文字…志文哥下回这种倒胃口的剧本别接了…我的天啊,额滴个神啊!还必须一百四十字才可发???该怎样再凑够剩下的文字,朕太难了!!!!我觉得可称为本年度最差之剧集了!选角完全不匹配…众多场景角色与角色之间虽在剧内存在关系,但没有任何融入,如同陌生人般的客套,场景极度尴尬!

    之前说过的不再赘述!在别人强烈要求下…终于零零碎碎看完了…受虐到极点…难看到不值得一行文字…志文哥下回这种倒胃口的剧本别接了…我的天啊,额滴个神啊!还必须一百四十字才可发???该怎样再凑够剩下的文字,朕太难了!!!!我觉得可称为本年度最差之剧集了!选角完全不匹配…众多场景角色与角色之间虽在剧内存在关系,但没有任何融入,如同陌生人般的客套,场景极度尴尬!

    【详细】
    1504718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