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92541
  • 朝暮雪
    2022/6/9 21:33:58
    (3):第2集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Y4y147Tr/

    第2集开头是深海的节目,

    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Y4y147Tr/

    第2集开头是深海的节目,讲述他逃离集体教会的过程,集体教会就是第2季中深海加入的组织。

    14447408
  • 辣鸡影视
    2019/7/25 10:09:47
    给鸟儿的情书

    这部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女主角的老爸是个喜欢酗酒家暴的混球,这导致女主很早就离家出走独立生活,不相信爱情,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她觉得爱情这种事,不存在的。

    结果她那个小时候拿泥巴丢她的邻居小男孩当兵回乡之后被她的独立坚韧吸引,疯狂地爱上了她,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女主相信她是真真切切地爱着她的。

    他在最惊险的前线不断给女主写着没有回应的信件,一

    这部电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女主角的老爸是个喜欢酗酒家暴的混球,这导致女主很早就离家出走独立生活,不相信爱情,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她觉得爱情这种事,不存在的。

    结果她那个小时候拿泥巴丢她的邻居小男孩当兵回乡之后被她的独立坚韧吸引,疯狂地爱上了她,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女主相信她是真真切切地爱着她的。

    他在最惊险的前线不断给女主写着没有回应的信件,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女主因为不确定被爱而对他采取的各种恶作剧,一次又一次地在女主逃跑后给她确定的爱。在婚礼上,他说“哪怕你今天从婚礼上逃走,我还是会用我的余生继续追求你。”

    说实话一开始看没抱很大期望,因为就连IMDB上它的热度都不是很高,结果看完完全颠覆我的想象,我个人私心觉得它比昨天推荐的怦然心动还要好看,在喜剧和爱情的包装下,实际上探讨了一个自我保护和接纳、改变的故事。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带来的伤痛。为了避免受伤,把自己表现得很强大,拒绝一切被温暖的可能,竖起铜墙铁壁,Emma太幸运了,遇到了一个懂得如何爱她,如何尊重她的人,祝他们幸福!!

    【详细】
    10336519
  • 丑嘴唇
    2016/1/30 10:13:38
    《龙的深处》与《三城记》
    在《三城记》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就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会觉得Duang叔的父母的故事拍出来会有人看?

    确实2015年对于Duang叔的声誉来说基本上是毁灭性的一年。儿子房祖名因吸毒被判刑,自己多年前一段浮夸的洗发水广告被挖出来编成神曲,“Duang”这个音节从此在所有说中文的人当中或带恶意或带戏谑地流传着。从营销的角度来说,《三城记》几乎是选择了一个自杀式的题
    在《三城记》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就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会觉得Duang叔的父母的故事拍出来会有人看?

    确实2015年对于Duang叔的声誉来说基本上是毁灭性的一年。儿子房祖名因吸毒被判刑,自己多年前一段浮夸的洗发水广告被挖出来编成神曲,“Duang”这个音节从此在所有说中文的人当中或带恶意或带戏谑地流传着。从营销的角度来说,《三城记》几乎是选择了一个自杀式的题材。

    实际上这部影片并不是主创罗启锐、张婉婷夫妇二人的一时兴起。
    2003年,与Duang叔私交甚好的两人就曾将Duang叔父母的故事拍成纪录片《龙的深处——失落的拼图》。创作的源头更是要追溯到1999年春节。那时还叫陈志平的房道龙告诉Duang叔,Duang叔不但不是独生子,甚至还不姓陈。当时Duang叔还觉得这会是个很有趣的故事所以叫上了罗张二人一同前往澳大利亚听房道龙说“古仔”,可能还能拍部电影出来。
    原以为最多只会花他们三天时间,结果花了他们三年多。纪录片上映之后,两人要将这个故事排成电影的念头更是延续到了去年。甚至两人大受好评的电影《岁月神偷》的创作初衷也只是给《三城记》筹钱而已。

    为什么对这个故事有着如此强烈的执念?
    在《龙的深处》的幕后采访中他们说到,他们认为Duang叔父母的故事其实凝聚着中国那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战争、逃难、手足相残、妻离子散。他们希望通过Duang叔父母的爱情故事作为一个切入点讲述那个年代中国经历过的磨难。
    (当然Duang叔的名号也让人更容易走进电影院嘛。)

    但如果从两人的创作动机来评价,《三城记》是失败的。虽然影片的宣传中称《三城记》的还原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但是这百分之九十都是那个时代的细节而已,没有还原的百分之十恰恰是真正的主线剧情和他们最为平凡而真实的一面。主创们还是没有控制住过于发散的冲动,也许是他们觉得原本的故事略显平淡,又或者是面对审核压力过大,导致影片最后偏离了他们最初想用一个家庭展现一段历史的初衷,变成了一部太过惊心动魄的传奇爱情剧。

    而通过《龙的深处》与《三城记》的对比,还原这一对历史大潮中的普通人的真实经历,我们能看到一段并不精彩但更接地气的故事,也更能让我们真实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悲欢离合。

    《三城记》为了避免一些政治上的争议,对房道龙的出身的描写省略和改编了很多。实际上房道龙的家庭并不像影片描述的那么简单。房道龙的父亲有一个好朋友,他就是:
    时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共产党认定的国民党战犯排名第六·蒋介石绝对亲信·顾·祝同。

    通过这层关系房道龙在成年后便在顾祝同身边当勤务兵(也就是警卫员)。但是这个差事并没干多久。一天房道龙忘记佩枪里装有子弹,随手扣了下扳机结果啪地一声枪响了。房道龙一个害怕枪就掉地上了(果然不是当兵的料。。),枪是快扳机所以掉到地上自己继续转着圈开火。估计顾祝同为了自己身家性命着想也不考虑什么哥们交情了就把房道龙开除回家了。

    之后房道龙拉上七个小伙伴开始在南京和芜湖之间跑船做倒买倒卖的生意。与《三城记》中他们是为了执行特务的任务被日本人抓住不同,当时只是小贩的他们是由于没有给这一带的日军贿赂,而被日军抓起来的。日本人一个礼拜内两次拉他们去“陪斩”。这时房道龙父亲又祭出大招——我上面有人。通过一个与日军司令部有联系的亲戚,把房道龙和小伙伴们放了出来。但是七个人只有五个人回来,那两个是“陪斩”之后活活被吓死的(而不是《三城记》中那样被日本人斩首的),房道龙本人也说自己当时也被吓得像是傻掉了一样。

    捡了一条命的房道龙不得不再次麻烦顾祝同将军,这次顾祝同安排他在戴笠手下当特务(当然中间还是隔着很多层的),正式成为狂拽酷炫神秘感十足的民国版CIAKGBMI6——中统的一员。

    这次他的工作异常之出色,成了一个特务小头目。也随之招来了暗杀。《三城记》显然因为和谐的原因,让房道龙和上司交恶从而成为国民党特务清党的对象。但现实中的房道龙是因为工作出色(实际上就是剿匪太卖命),所以一直在躲避共军的追杀。过程也不如影片中如此煽情和惊心动魄,实际上连惊心动魄的时间都没有。第一次上楼梯被人一枪打中脚,另一次被人一枪打中后脑勺,但是命大子弹掀了一小块头皮就飞向远方了,只给房道龙的头壳上留下了一个小坑。

    实际上经历了这两件让人大彻大悟感恩生命的事情之后,加上日军全面侵华,房道龙才回到家乡遇上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三城记》中将这两段刺杀全部和陈月荣联系在了一起)。战争中父亲和姐姐都被日军炸死,1947年妻子去世,不久后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家破人亡的房道龙这才来到上海。

    《三城记》里给房道龙安排了一个好朋友收买华,两人安安分分干着苦力的活在夹缝中求生存。实际上房道龙虽然干的是苦力,却并不安分。他当时是上海的黑帮“山东帮”的一员。而陈月荣在上海也不像电影中那般一边做佣人一边还能唱唱周璇名曲的无产阶级文艺女。《三城记》中房道龙在上海只能通过在街头贴寻人启事,日复一日地坐环城电车在人海茫茫中寻找陈月荣。实际上当年陈月荣虽然确实干着佣人的工作,但是在上海底层社会也是如雷贯耳的人物,人称“三姐”。是每天拿着根棍子走街串巷,进到店里马上有人让座有人斟茶的“大姐头”。

    如《三城记》描述的那样,两人的初次相识是陈月荣在家乡为了生计而贩卖鸦片,被房道龙抓到,房道龙觉得她很可怜就放了她。之后陈月荣在上海混出了一片天,房道龙也因此来上海投奔她。

    两人的关系产生变化的节点看起来有些物质。陈月荣是喜欢抽烟喝酒赌钱的好女孩。有一天房道龙突然发现她身上的首饰都不见了,之后在她家发现了一叠当票,原来首饰都因为输钱了都拿去当掉了。他就拿着当票自己花钱把东西都赎了回来交还给陈月荣(而不是电影中陈月荣为了救房道龙而当掉定情信物,房道龙之后又打劫当铺把东西都偷了回来)。陈月荣从此改掉了喝酒赌钱抽烟的恶习,从此勤俭持家(Duang叔说自己童年中的妈妈会专门为他们父子留下一条内裤做其他内裤的补丁)。原本陈月荣的母亲非常不喜欢房道龙,觉得自己女儿怎么能老和个古惑仔混在一起。但是房道龙对陈月荣的母亲非常好,自己花钱给她们一家补贴家用。陈月荣的母亲大受感动。这种剧情基本每家每户都遇到过。

    不久后三大战役让国民党政权变得岌岌可危。害怕被共产党清算的房道龙便留下两个儿子逃往香港。1951年陈月荣也将两个女儿留在了大陆,从澳门偷渡去香港,《三城记》中的这一段显得有些煽情得狗血。实际上陈月荣并未被人丢下海,她确实在偷渡的船里憋得缺氧,同舱也有人被活活闷死,命大的她刚刚走出船舱就昏倒在了码头上。

    在香港,两人的爱情才算真正开始。他们的结合更像是同为天涯沦落人的依赖感。当年因为从大陆逃往港台的人实在太多,很多在大陆呼风唤雨的国民党大官在香港过着落魄不已的生活。房道龙说他看到国民党的将军在香港街头用报纸做碗向人讨饭,很多人都自杀了(《三城记》中改成房道龙的旧部,也许是考虑到台湾观众的感情)。房道龙经人介绍到香港的美国大使馆当厨师。工作几年后,大使被调往澳大利亚。如果不跟着大使一同去澳大利亚,离开大使馆的夫妇俩很有可能在人口爆炸的香港找不到活路。为了生计夫妇俩不得不再次做出离开孩子的决定,将年幼的Duang叔寄养在于占元的戏剧学校中十年之久,跟随大使到堪培拉。当然这也和Duang叔的个人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当年他觉得唱戏不用做功课很开心,签约时根本不知道十年是什么概念,只是觉得三年感觉很短的样子,所以主动要求签十年。十年间没有见过父母一面,没有离开过戏剧学校一步。多年后他形容离开戏剧学校就像“出狱一般”。

    而在Duang叔人生开始走向腾飞的这十年,房道龙的两个孩子在大陆正在经历他们人生中最为苦难的十年,他们在文革中因为父亲的原因受到冲击。在文革后,房道龙终于有机会回到大陆寻子,并用Duang叔公司的资金资助两个孩子。陈月荣晚年将二女儿接到澳大利亚一起生活,大女儿则选择留在老家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也许是因为自己儿时的经历,Duang叔在年轻时并不觉得家庭是如何重要的事情。他也像房道龙一样,把妻子儿子放在美国,自己发展事业(期间也干出了“小龙女”这样的事情)。《龙的深处》拍摄完成后,Duang叔从来没有看完过这部电影。他说自己母亲陈月荣从来没有看完过自己拍的任何一部电影,因为她看到自己儿子在电影里又是撞玻璃又是爬公车,又是从楼上摔下来又是被群殴的,非常心痛,一看就哭,不管Duang叔如何安慰她“这些是假的啦”都没有用。而自己看到父母的亲身经历以后,才真正感受到母亲当年看不下自己电影的那种心情。这部电影上映后,Duang叔开始计划在安徽买下大宅子让自己整个家族一同生活在一起。但是这些宅子保护情况太差,Duang叔开始了漫长的修复工程。但没有等到这些宅子修复完成房道龙和陈月荣就去世了。Duang叔前两年将其中几套宅子捐到新加坡,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这些都已经是后话了。
    客观来说,《三城记》拍得诚意十足。除了晋绥军这个帮穿得过大以外,绝大多数细节都能在《龙的深处》中找到出处。
    《龙的深处》中历史纪录片中当街处决的场景。张婉婷说这是让她最为震撼的镜头。当年为了《龙的深处》他们去世界各地寻找中国近代纪录片,其中也找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但是大陆的审查机构往往因为觉得这些镜头太过血腥而早早就剪掉丢弃了。。

    为了拍出抗战时期上海的真实感,剧组专门找到上海的老弄堂作为外景。有一幕航拍更是找到上海正在拆迁的地方。
    演员表演方面,各位演员也演得十分卖命。汤唯亲自上阵还原了陈月荣女儿所说的当年妈妈挑着她们回家的场景。刘青云为了这部电影专门学了拉二胡。

    井柏然那一摔也是剧组原本没有安排的。井柏然摔完以后没有出戏,爬起来继续演完这一幕。实际上这一摔非常合理,因为雨天过后这些朽掉的木板前面那个人踩断了,后面那个人绝对是被坑死的。。本人亲自试过。。完全控制不住。
    但影片为了迎合文艺电影的需求,为了在严格的审核环境中求得生存,对这两个人的经历做了太大的改动,加入了过多浪漫色彩过浓的桥段,反而失掉了《龙的深处》中那种震撼和感动。房道龙和陈月荣的故事实际上并不像电影里面那样传奇,甚至连纯情的程度都要打个折扣。但是他们和他们身边的人几乎经历了那个历史时期的中国人能经历的一切。日本人的屠杀,国共之间的殊死争斗,难民潮,旧上海的底层,香港的底层,大陆的文革,骨肉分离,骨肉重聚,中国人经历的太多了,流的血真的太多了。可惜,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三城记》没有办法安安静静又充满勇气地将这一切展现出来,也没有办法得到人们安安静静的感受。好在还有这部《龙的深处》,好在房道龙在银幕上留下永恒的回忆。也许过上很多年,《三城记》能够重拍,也许到那时,人们能真的通过电影反思这个民族曾经经历过的一切。
    【详细】
    77544579
  • 花香盈袖
    2011/9/27 16:56:27
    步步倾心--评众阿哥(很棒的评论,收藏了)
    这是我看到过的有关步步惊心最契合心意的评论了,转载下:

    十四阿哥篇
      
      十四阿哥胤祯是我一直忽略的一个人物,尽管小说中多次有精彩的描写,尽管这个人物光华四射,灼人双目,但我始终认为,他与若曦的命运只能是一对平行线,不可能发生交集,直到小说的最后篇章,我才惊得猛吸一口气:原来,十四对若曦一直是情根深种啊!
      初次相见,年幼的若曦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读宋词,顽皮的十
    这是我看到过的有关步步惊心最契合心意的评论了,转载下:

    十四阿哥篇
      
      十四阿哥胤祯是我一直忽略的一个人物,尽管小说中多次有精彩的描写,尽管这个人物光华四射,灼人双目,但我始终认为,他与若曦的命运只能是一对平行线,不可能发生交集,直到小说的最后篇章,我才惊得猛吸一口气:原来,十四对若曦一直是情根深种啊!
      初次相见,年幼的若曦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读宋词,顽皮的十阿哥跑去捉弄若曦,本是十分活泼的场面,却隐含着惊心动魄的暗喻,且看若曦读的词:“重来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这样凄绝的词,从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儿口中读出来,本就让人心惊,又适逢她与十四阿哥的初次会面,看完了这二人的结局,当我再次重温这一段的时候,才突然发觉,这一铺垫竟是这样触目惊心,第一次感到,作者笔底竟有些曹公的“草蛇灰线”之文风。
      十阿哥的寿宴上,若曦为了看清楚将来的雍正,将半个身子探出窗去,这一不雅的情景恰被回过头的十四“逮了个正着。”若曦单独为十阿哥唱戏祝寿,这一情景也深深的打动了尾随而来的十四,多年之后,在草原上,为了救违抗圣旨的十四,若曦向敏敏格格撒谎,说十四是她的情人,求敏敏救他,于是,十四就向敏敏编故事说,多年之前若曦就是因为给他唱戏祝寿才使他深深的爱上她……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一动:他为何不编别的故事,却偏偏是这个情节?只是当时若曦和八阿哥的故事太抢眼,以致于我没有仔细研究十四的情形,想来这应该是他的一次真情流露吧。
      之所以一直没有真正看出十四对若曦的感情,不是文中没有暗示,而是作者那似有还无、以虚掩实的手法实在是妙。明明是十四一直关注着若曦,却偏偏以他经常斥责若曦为表象,若曦迟迟不肯接受八阿哥的爱,中间又间杂了许多误会,使得十四很多次见到若曦都是冷眉以对、冷语相加,但即便是这样,在若曦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出手也从不迟疑。
      说不清自己是多么喜欢十四这个人物,对这个人物的喜爱甚至远远超过了小说中两位绝对的男主角四阿哥与八阿哥,最初的印象,一位俊朗的少年,聪颖过人,才气四溢,正义果敢,光明磊落,喜怒皆形于色,在几位阿哥中,唯一一个曾冷言冷语嘲讽过若曦的,正是这位十四爷。但是,他的喜怒于形却并非因为草莽,而是源于年少和磊落,在与若曦的多次交往中,处处可以看出他光明磊落的胸怀与气质。
      康熙在朝堂上迁怒于八阿哥,十四跪奏愿以死保八阿哥,龙颜震怒,“竟拔了侍卫的佩刀欲诛十四阿哥”…… 若曦与八阿哥在一起,十四比谁都高兴,若曦与八阿哥分手,十四的一腔怒气如暴雨般倾泻到若曦的身上……若曦的十八岁生日,十四赶来为她祝寿,那一声 “马尔泰•若曦,你究竟想要什么”的怒吼被恰巧前来祝寿的四阿哥与十三听了个清清楚楚……若曦与八阿哥彻底分手,八阿哥痛苦难当,十四闯进若曦的房中捏住她的臂膀定要让她说个清楚,若曦哭着喊着与他揪打在一起,这一幕恰巧又被十三与四阿哥看在了眼里……
      于是,四阿哥对自己的亲生弟弟十四阿哥生出了长久的深深的误会,认为他与若曦之间有些扯不断的瓜葛……
      八阿哥随康熙塞外秋围,朝中有变,十四乔装潜进清军大营,第一个就找到若曦,求她帮他见到八阿哥,在遭遇危险时,他的机智应变充分展现了此人具有极高的智商与斗争经验。当敏敏格格在康熙面前认出了当年乔装的十四时,感觉被欺骗的她愤怒了,命运无情的将若曦和十四推向了绝境,于是,这两人一生乐章中的第一个最强音出现了:为了不让敏敏说出当年的实情,为了保护十四的生命,若曦答应与骑术高超的敏敏赛马。
      这是怎样艰难的一场比赛啊,毫无悬念的,若曦根本没有一分胜算的可能。十四面临违抗圣旨被治罪的危险,绝境中,若曦拿出了常人所未有的魄力,将头上簪子取下猛扎向马的屁股,马儿疯一般的向前冲去,马上的若曦被颠得神志模糊……
      
      我猜想,草原上的这场性命攸关的赛马,一定是深深的震撼了十四的心,为了救他,一个娇弱的女子可以拼出性命,以超出常人的勇气与魄力征服命运,扭转乾坤,当十四从疯跑的马上救下若曦,将神志不清的若曦抱在怀中时,他以为若曦受伤了,一声声牵心的呼唤着若曦的名字,在那一刻,我相信他的心中是充满了柔情的……
      此外,若曦与十三在此次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份坦荡荡的知己情谊也深深的震撼了十四,他下定决心,从此要象十三哥那样对待若曦,此后,他用大半生的行动践行了这个誓言。
      八阿哥被迁罪,十四被责打四十大板,若曦心如油煎却又苦于不通消息,突然收到暗中递来的信,“迅速打开信,是十四的笔迹。‘安好,勿挂’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压满纸面,墨迹淋漓,力透纸背。我把信重重的压在胸口,似乎十四的力量透过他的字直达我的心。”
      元宵节看到漂亮别致的灯,他会想着买回来给若曦提着玩;太子向康熙请旨要娶若曦,若曦惊怒之下病倒,十四前来看望若曦,为她带来希望的曙光;若曦要将八阿哥的定情物还回去,委托的人选就是十四;阿哥们的矛盾与斗争日渐尖锐,只有十四(还有十三)奉劝若曦,只管照顾好自个儿,不要参与那些斗争,直到……直到那个毫无预兆的日子,灾难毫无预兆的来临了。
      十三阿哥被幽禁养蜂夹道,绿芜跪在十四府门外苦苦请求前去陪伴十三,十四将绿芜的信转交若曦,于是,若曦生命中第二次扭转乾坤的事情出现了:由于为绿芜请命,若曦被罚跪于后花园三天三夜,大雨滂沱中,四阿哥扔掉了伞,跑进雨中与若曦抱在一起,这一幕被远远赶来的八阿哥与十四看了个清清楚楚。十四的眼中全是惊怒,惊的是若曦果真与四阿哥有情,怒的是若曦竟然与四阿哥有情……
      当四阿哥无奈的离去、八阿哥冷漠的拂开若曦伸出的手,只有十四慢慢走到若曦的身边,用伞遮住若曦,从怀中掏出几块芙蓉糕——他居然记得若曦说过,她最爱吃的是芙蓉糕¬——在这当口,只有他,惦记着若曦已经几天几夜不曾吃过东西……
      漫天狂雨中,十四固执着质问着若曦:“值得吗?”“若是我,你还会如此吗?”然后又问:“当日在草原时,即使没有八哥,你也会帮我的,对吗?”他是这样在乎自己在若曦心目中的地位,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唇边绽开一个淡淡的笑”,然后跑去康熙那里,为十三阿哥与绿芜请命,被罚跪于乾清宫外一天一夜,大雨滂沱中,只有十四,只有十四挺身而出,勇敢的去做他认为他该做的事情,即使是触怒龙颜,即使是雨中罚跪,也在所不惜。
      这一段,是他二人生命乐章中的第二个最强音。 十四不仅天姿俊朗,率真磊落,敢作敢为,同样也是天资聪颖、心思细密、策略周全之人。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每个人的眼神,四阿哥的眼神是冷漠的,八阿哥的眼神是含笑的,十三阿哥的眼神是不羁的,十四阿哥的眼神是“清亮”的……无论什么样的场景和细节,他总是洞若观火,只有年少的他才会和若曦在八阿哥的书房里斗得象两只斗眼鸡,也才会在朝堂上惹怒康熙欲诛杀之,在此后的多次描写中,处处显露出这位年轻的阿哥细致、周全、稳重、有主见的行事作风,即使是在那次罚跪事件中,他对康熙也没有意气用事,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丝毫不提若曦的事情,以免更加触怒康熙,然后完全用父子之情去打动康熙,最终达到了目的,通过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当年的少年真的长大了。
      在与若曦的多次对诗中,显示出他不俗的文学修养,帮助若曦砍梅树,显示出他超人的审美能力,至于他的军事谋略和政治家才能,则在征服准噶尔部的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当朝廷派出的征剿大军全军覆灭的时候,十四阿哥临危受命,被封为抚远大将军,“担负起进军拉萨、收复西藏;直捣伊犁,解决准噶尔问题的艰巨任务。”“十四阿哥政治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拉开序幕。”
      “长达两年的辗转征战,”他的战果是辉煌的,“凭借其出色的外交才华,辅以实际利益,争取到青海蒙古各部落的鼎立支持……十四阿哥恩威并施的一系列举措让他在青海、西藏、甘肃等西北之地威名远震。”
      就是这样一位身披耀眼光环、满载盛誉的十四爷,在回到阔别三年的紫禁城之后,几乎是立即就跑来浣衣局找若曦——若曦早在几年前就被康熙罚到浣衣局为太监洗衣,原因是若曦拒绝了康熙为她的指婚,而指婚的对象正是十四,说起来,康熙真的是很疼爱服侍了他十年的若熙,在康熙的眼中,十四是他最欣赏最喜爱的儿子,十四与若曦年纪相当,品貌匹配,十四与若曦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若曦受难的时候,是十四挺身而出,陪若曦一同雨中罚跪……这一切促成了康熙的指婚决定,不得不说,康熙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是完全带着爱怜、带着一种完全是父亲的感情在促成这桩美好姻缘,可是,关键时刻,若曦顺从了自己内心的感情,尽管若曦明白嫁给十四的种种好处,可她仍然选择了抗旨被罚,这一惩罚是严厉的,浣衣局的日子一待就是六年。
      在完全不知晓若曦为何被罚的情况下,十四就勇敢的向康熙请求赐婚,遭拒后第二年再求一次,西北大捷回京后第一件事就是求康熙将若曦赐嫁给他,权当是对他的赏赐……
      这样大的救国之功,只求一女子为赏赐,康熙面对执着的儿子,终于说出了当年重罚若曦的真相。我不知道十四听到后心中如何感想,只知道他听到立即奔到浣衣局,当面质问若曦,“为什么?我就让你那么看不上眼?你宁可在这里替太监洗衣服也不肯跟我!”他要求一个答案。
      面对眼前的这位已步入中年、沉稳厉练、目光犀利、喜怒无形的俊逸男子,几乎不能相信这就是当初那位她所熟悉的明朗少年。再一次顺从自己的感情,若曦拒绝了十四的求婚。
      终于,当那个决定皇位的重大时刻来临时,当历史终于沿着若曦所明了的方向重叠上它应有的轨迹时,当四阿哥终于手握皇权取得最后的决定性胜利时,十四也走向了他最终的历史归宿——由威震四方的大将军王被贬去为康熙守皇陵,从此做了压抑孤独的守墓人。
      但即便是自己的生活如此潦倒,即便是若曦已做了雍正的女人,即便是若曦的心中只爱雍正一人,十四仍然通过各种渠道向若曦暗递消息:只要她愿意,他仍会带她脱离紫禁城这个苦海,只因他知道,若曦在皇宫内的生活绝不会真正的幸福,他了解若曦的全部痛苦……
      终于,当若曦在雍正的身边受尽痛苦折磨、身心巨创之后,通过十三向他发出了求救的讯息,他立即拿出了当年康熙为他留下的赐婚的遗诏,以此要挟雍正对若曦放手……
      于是,我知道了,这个高贵的男人,当日他去浣衣局找若曦的时候,他的手中已经握有赐婚的圣旨,但他却不愿以此强迫若曦,而是顺从若曦自己的心愿。只有当她真正需要解救的时候,他才拿出了这张王牌。果然,这是一张无法抗拒的王牌,雍正终于放若曦离开了紫禁城,而三十出头的若曦也终于有机会蒙上红手帕出嫁了。
      成婚之后,十四与若曦一直过着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十四为若曦提供了最为自由的生活空间,完全不必受任何世俗凡事的侵扰,他每天都会来看若曦,陪她说会儿话,却从来都没有逾礼之举,甚至在夜宿若曦处的时候,也是隔屏风而睡,他们夜里会回忆小时候的趣事,十四还会讲他在西北时的故事,两人一同嘻笑,一同叹气,一同感悟,一同伤怀……若曦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是幸福又幸福的,为此,我感激这个男人。
      若曦的身体日渐衰弱下去,太医的回答都是“油尽灯枯”,长年的忧惧使若曦五内俱伤,当年罚跪雨中及六年浣衣局的经历使她得了严重的风湿,十四由最初的惊怒转为后来的悲伤、绝望,他更加用心的对待若曦。
      终于,那个最后的日子来临了,若曦躺在十四的怀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时光,身边是绚烂的花树和漫天飞舞的花瓣,将她美丽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桃花纷飞的时节……直到此时,十四才敢在若曦的额上印下一吻,这倾注一生深情的一吻……
      冥冥中,眼前又闪过那两个斗眼鸡似的少年,还有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的两个俊朗身影……不由得又想起十四初见若曦时读的那阙词:重来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再一次触目惊心!
      
      


      十阿哥篇
        
      十阿哥是第一个爱上若曦的人,那是莽撞少年的第一次情窦初开,是朦胧而甜蜜的人生第一季花开,真诚而热烈,浪漫而美好。初次相见,他带着贵族少年的顽皮戏谑的盯着若曦看,若曦碍着八阿哥假作温顺状,在席间趁大家低头吃饭无人注意她时,猛的狠狠回盯了过去,十阿哥一个不防,一脸顽皮笑霎时僵住凝固,且筷子含在嘴里忘了取出来,喜得若曦低头偷乐,谁知他俩的小表情被在座的人看了个清楚又明白……
      若曦斗蚂蚁,十阿哥看到了她活泼率真的一面;若曦吟宋词,十阿哥看到了她婉约忧郁的一面;若曦和明玉格格扭打成一团,十阿哥看到了他泼辣要强的一面……在与若曦的日常拌嘴中,他的感情日渐浓厚;十七岁寿辰之夜,若曦青涩纯真的表演,让他的一颗心,牢牢的系在了若曦的身上……直到,那个晴天霹雳迎头劈下。
      中秋夜,康熙在宫中设宴,轻描淡写的将明玉格格指婚给十阿哥,若曦眼看着他意图反抗却不得结果,最后深痛的在地上磕头谢恩,那重重的叩头声,每一声都叩在若曦的心上,并不是若曦爱着十阿哥,而是亲眼看到个人的命运在不可憾动的皇权面前是那样的渺小和不由自主,就象被狂风裹挟的落叶,只能选择顺从和认命。
      若曦的心第一次被重重的撞击了,回到八爷府后,她疯狂的想逃离这个世界,回到真正属于她的时代,她拼命的跑,拼命的逃离众人的围堵,却最终找不到逃离的路,她只能继续待在这个三百年前的清代,这个让她逃无可逃的世界里边。
      无奈的她第一次心冷彻骨,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是因为深爱十阿哥而导致行为失常,只有她自己明白,她只是第一次清清楚楚的认清了这个时代,认清了个人命运在这个时代中的地位,她想抗争却不得法,她的悲哀无人可解。
      悲伤绝望的十阿哥终于亲口向若曦表达了他的爱意,同时也昭示着这段感情的终结,在喜乐喧天的礼炮声中,这段无果的感情划上了句号。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十阿哥和明玉格格成婚后,感情一直不好,整天摔打吵闹,十几年后的某天,终于忍受不了的十阿哥冲进皇宫要见康熙准他休妻,这时候,若曦给他讲了一个故事,糖葫芦和芙蓉糕的故事,让他明白,自己就是那串他一直吃不到的糖葫芦,而十福晋则是那块更好吃的芙蓉糕……从此之后,十阿哥和福晋感情胶好,直到终老。纵然他们后半生的日子都将在囚禁当中度过,但身边有相爱的人陪伴,总可聊以慰籍了吧。

      
      十三阿哥篇
        
      在十阿哥的婚礼上,若曦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了——十三阿哥胤祥,这是全文中最洒脱不羁的一个人物,也是最重情义并在若曦身边始终不离不弃的人物,他是若曦的须眉知己,就好象《飘》中的梅兰妮之于斯佳丽,无论遇到何种艰难,总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支持和帮助着,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十阿哥的婚礼那天,是十三生母的忌辰,所以那晚的他很忧郁,在后园里遇到了同样忧郁的若曦,于是,十三“绑架”了若曦,将她强拉到马上驰到郊外去喝酒。说起来,两人的友谊早在十阿哥的寿宴上就应该开始了,十三跳到水中救起了若曦,面对若曦的一副“泼妇”样,太子爷轻声说了句“十三弟什么时候有了个妹妹”?说得大家都笑了,只因十三酒量过人,被人誉为“拼命十三郎”,而若曦的“拼命十三妹”的名号也从此深入大家心中,连康熙都因为这名号而特意招见若曦……
      冥冥中,她与十三就应该成为最好的知己。
      他们同样喜欢魏晋风骨,最爱的人是阮籍和籍康,端起酒杯时,的洒脱与豪情,交朋友时,同样不以贵贱论人品,对青楼女子绿芜的态度就可看出两人之间的默契;若曦被选入宫,十三暗地为她托人情,将她排除在侍寝名单之外……
      小说中对十三有几处集中的描写,浓墨皴染的描绘出这个人物的独特魅力。若曦第一次听到别人议论十三,就是在谈他饮酒时的海量,所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物不同一般的豪爽;其次就是他的热情与顽皮,若曦与明玉格格打架,十三和十四这两个年纪最小的阿哥最先冲过来看热闹,也是他两个最先上前拉架的,当打架的这俩主儿滚落池中的时候,又是这两位阿哥毫不迟疑的跳入水中救人;塞外草原上的篝火之夜,蒙古格格敏敏围绕每个阿哥跳舞、唱歌、敬酒,在这段热情奔放的场面中,每位阿哥的表现都不相同,太子被美丽的敏敏勾起了色心,四阿哥始终如冰山一般的冷,十三则被激起了万丈豪情,面对敏敏的曼妙舞姿,他展开歌喉,唱起了祝酒歌。
      “十三身形挺拔,眉目英豪,笑容热情中透着丝丝散漫,他的歌声深远而嘹亮,在寂静的夜色中远远荡了开去,好似这就是草原上自古以来唯一的声音。他就如那草原上传说中的天马,惊鸿一现,简单两个轻跃已震惊了全场。”
      看了这段文字,一个洒脱不羁、才气四溢的青年阿哥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除了醉人的丰姿,十三的才气也是不容小觑的,若曦十八岁的生日,十三随四阿哥来向若曦祝寿,看到若曦招待十四的功夫茶,立即说出了茶的名称,产地,茶具的来历,功夫茶的程序和讲究……是一位真真正正有品味和涵养的人物。
      文中曾多次提到,十三擅长吹笛,若曦又曾因他日后要被囚禁十年而将他比作香自苦寒来的梅花,不禁让人联想起“吹梅笛怨”“谁家玉笛听落梅”等等这些句子,这样的隐喻反复出现,将十三的品格与形象衬托得更加丰满有内涵。
      在十三与若曦的交往之中,也不乏令人忍俊不禁之事。最搞笑的一次,若曦因为心底明白四阿哥乃是今后的雍正,所以一直遵循一条原则:这宫内有两个人万万不可得罪,一个是康熙,一个是四阿哥,既然十三是四阿哥打小的死党,她便托了十三为她打听四阿哥的生活喜好,比如,四阿哥喜欢喝什么样的茶,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什么样的瓷器,喜欢什么颜色……谁知十三眼睛一瞪,“我一个大老爷们儿,怎会知道这些?”正因为他是“大老爷们儿”,不会在这些细节上留心,并且在帮若曦打听的时候保密工作没有做好,被四阿哥察觉到了,结果,若曦的处境就变得很“可怜”,真的很“可怜”……
      跟随康熙塞外秋围,若曦求十三教她骑马,十三一口答应,谁知晚上前来赴约的却是四阿哥,于是,若曦的命运又变得很“可怜”……
      十几年的相交情谊,终于在那个风云骤起的日子投射出了最强最耀眼的光芒。因为八阿哥的阴谋手段,本欲将四阿哥打入地狱,关键时刻,十三挺身而出,主动承担下了所有的罪责,被幽禁于养蜂夹道,天性洒脱超然的他从此凄风寒雨苦撑日月,当年的知己红颜绿芜痛断肝肠,四处求人将她送入养蜂夹道,陪十三度过余生,在几位阿哥都不敢出头的情况下,若曦冒死进谏,为绿芜请命,被盛怒的康熙罚跪于后花园,这一跪就是三天三夜,在狂风暴雨中受尽折磨,双腿从此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痛苦难当。
      这是小说中最激荡人心的场景之一,风与雨何其狂暴,天与地何其浩大,却没有若曦躲藏的地方,风雨中,她独自咬牙坚挺着,尽管那个男人不是她的所爱,但为了他,她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不仅是为某个人,更为一份公理,一份可温暖人间的世情。
      苦熬十年,当十三再次看到人间的阳光时,已经是鬓染霜花,历尽沧桑。但他与若曦间的那份情谊和默契却丝毫未变,甚至当若曦受尽折磨一心只想逃离皇宫时,他背叛了自己从小一直忠心不二的四阿哥,当时的雍正,主动帮若曦与十四暗通消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活得坦荡、生性洒脱、率性真诚的十三阿哥,人生有此知己,足矣!
      永远记得十三与若曦之间的一段对话:
      若曦问:“知道虬髯客初见红佛女时,红佛在干什么?”他稍微怔了一下,慢慢思索着回道:“红佛正在梳头!”若曦一笑说道:“男女之间还可以如虬髯客和红佛女的!彼此关心照顾,却非关风月,只为真心!
        非关风月,只为真心。十三和若曦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这八个字。
      

      八阿哥篇
      
       八阿哥这样的人,对女人是有很强的杀伤力的,十四曾对若曦言道:“爱新觉罗家老出痴情种,八哥如今又这样!”,可若曦心中明白,八阿哥“不是痴情种!他不是多尔滚,也不是顺治,他们能为美人舍弃江山,”而八阿哥不能。
      尽管不太喜欢这个人物,我却不得不承认,八阿哥实在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男人,否则他不会在康熙的众多皇子中出类拨萃,也不会在几百年后拥有这样多的粉丝读者。他对书中几位女子的爱也有感天动地之处,只是可惜了,很多时候,人的一生中存在太多的错过与无奈。
      少年时的八阿哥,第一次见到若曦的姐姐若兰时就深深的陷入对她的爱恋中,我想,他爱上的应该是那个阳光下明丽如花的少女,那个骑在马上洒落一地银铃般笑声的少女,那个脸上绽放着幸福和青春快乐的少女,当他满怀期待和喜悦将这个少女娶回家时,娶回的却是一具完全没有欢笑的躯壳,这具躯壳的心已随爱情的破灭而死去……初得佳婿如斯,我猜想,若兰应该也曾度过一段虽不甜蜜却也温馨的婚后生活,腹中也曾为他孕育过一个幼小的生命,但随着草原上的噩耗传来,心上人战死沙场,且他的死多多少少与八阿哥有关,惊痛之下,孩子流产,自此紧闭了那扇感情的大门,缠绵病榻之外,便是青灯古佛为伴,再不过问世间俗事……
      八阿哥的第二个女人是他的正妻明慧格格,也许他的一生从未真正疼惜过这个女人,但只有这个女人才是真正用生命来爱他的,从她的妹妹明玉格格的口中,我们知道,明慧出身高贵,“自小聪慧不凡,言谈爽利,行事不让须眉,因此极得外祖父疼宠。外祖父议论朝事时,都经常抱她在膝头,让她旁听,”且“私下问答,时有惊人之语”,在外祖父的调教下,能文能武,马术超群,是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女子。
      这样出类拨萃的女子,却飞蛾扑火一般的爱上了温润如玉的八阿哥,爱情,在那个美丽的春天,在明慧出宫的路上,当她看到汉白玉桥上斜倚观景的八阿哥时,就毫无预兆的来临了。
      任何一个少女见到这样的美景都会心动继而心醉的,“远远看去,洁白拱桥翠绿垂柳中的八阿哥竟象谪仙人一样,不沾半点凡尘,让人不敢惊扰”……八阿哥始终不知道,自此之后,他的点点滴滴、成功败绩、一喜一悲都有人在牵心,都有人用发自肺腑的喜和悲来相陪。
       这里,作者借明玉之口,巧妙的道出了八阿哥十五岁时随康熙远征大漠的往事,并且因为“戎行亲莅制机宜”而深得康熙赞许,这个人物的形象丰满了不少。他不仅是温润如玉的男人,也可以是横刀立马的将军,当这样一位丰神俊朗的男人在战场上厮杀时,那种风采一定是非常醉人的吧?同样在这一段中,通过明玉,我们又知道了在康熙的众多皇子中,八阿哥是最早的十七岁就获得贝勒封号的皇子,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出众。
      但是他不爱明慧,他的心中只有若兰,后来又有了若曦,当然,更重要的,他的心中有江山。只是,当若曦断然拒绝了他的爱情,若兰又整日在佛堂诵经,灭顶的灾难袭来时,重病伤寒的昏迷中,皇帝的愤怒如潮水般倾泻而来时,始终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的,只有明慧,以超人的坚忍、毅力和手腕擎住整个八爷府大厦不倒的,也是明慧,在他失势之后“墙倒众人推”的时候,以最高贵的姿态出现,傲然扫视着众人、硬生生的顶回所有怀疑鄙视的目光的,还是明慧。
      整部作品,对明慧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仅有的几笔,已是惊鸿一瞥,过目不忘。当她最后将自己和整座小楼都焚烧起来的时候,终于完成了她最壮丽的爱的表达,八阿哥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终于明白了这个女人才是自己一生的最爱,而他凄厉的呼声,却再也唤不回自己的结发妻。
      老八对若曦的爱,是真挚的,浓烈的,浪漫的,却也是不牢靠的。
      很多人都无限推崇老八和若曦的那段唯美的、醉人的、浪漫的恋情,我却一直抱着自己的看法,老八在若曦身上倾注了太多本属于若兰的感情,初次相见时,老八的眼中是闪过了短暂的惊诧的,彼时的若曦,正值13岁的豆蔻年华,清新如朝露,绚烂如锦霞,尤其是那一张酷似若兰的脸,他怎样才能忍住心头的那怦然一动?若兰成婚后失去了的,若曦身上全都有:她会用恶狠狠的目光去进攻十阿哥,也会说出“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样的禅语,她会在满院丫头的簇拥中如翩翩蝴蝶般踢起毽子,也会在漫天秋叶飞舞的下午发出“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听别人摆布”这样的对命运的拷问,她会在打架时凶得象只老虎,也会在事后怕得象只绵软的小羊……
      这就是年少时的若曦,全身上下无处不充满了青春的热情与活力,她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当然了,受过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嘛),那样的光辉绚烂,那样的美丽灼目,在若曦与读者还毫无察觉的时候,他的目光便紧紧追随着她了。
      于是便有了那个白雪皑皑的清晨,当天与地之间惟余那一片白茫茫时,天地肃杀所带来的那份孤独、凄冷和迷茫,都因他的到来而消失,请大家与我一同勾勒一幅最美的画卷:白茫茫的雪地上,漫天的雪花仍在飘舞,一个身披大红羽绉面白狐狸皮斗篷的美丽女孩,和一位“面目清润,风神超拔”的翩翩公子并肩行走着,他们没有前行的目标,只是随心的走着,甚至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用心感受着对方的温度,正是因为有了初时若曦的清冷惆怅,当他意外出现时的那份温暖也才愈发动人。茫茫白雪中,天与地仿佛都失了颜色,只有这一红一黑两个并行的身影,是这天地间最亮丽最夺目的色彩。
      喜欢这一段中八阿哥的沉默,喜欢他对若曦跌倒时的那一扶,更喜欢他那样霸道的牵着若曦的手而任凭她抽了好几次……每当回想这一段,我总会想起红楼中的“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也会想起《上海滩》中许文强和冯程程雪中的浪漫相遇,那是一种温馨的、毫不造作的、美到极致的一种浪漫,有此一刻,天地间再无有它。
      我一直感到很奇怪的一件事情,文中老八每次出场,通常总是身着“月白色”衣服,与他那一身竹露明月的气质正好相配,反而是四阿哥通常总会身着深色服,为什么在这段老八的重头戏中,他却反而穿“黑色貂鼠毛斗篷”?初看时没想这么多,总觉得这“黑”就是与他整个人不匹配,想着如果换作月白缎的斗篷,那么此时的老八看上去该是多么的丰神如玉……
      直到小说的后半部分,十福晋(明玉格格)在雪地中看到了穿着白衣的若曦,惊诧的说:“你如今看着越发清淡了”“觉得你淡得好似会随着雪化去一样。美是美,可太清冷了。”看到这里,我才猛然明白过来,作者用心良苦啊,在这么美的一段情节中,作者就是要用浓墨重彩来描绘这两个青春火热的人物,此时的老八,也不过二十二、三岁的年纪,在面对若曦时,他是一个有着能让天地失色的青春激情的贵公子,而不是那个总保持月白风清的八阿哥。
      老八对若曦的喜爱,总是透着一股似有若无的柔情,细品时,却又浓得化不开。
      他带若曦到书房里,自顾自的看折子,待紧张局促的若曦等得不耐烦,他却笑笑说:“你先回去吧”;十三带若曦出去醉酒而归,本以为会受到他的责难,他却强拉住若曦的手为她套上一只价值罕见的凤血镯——当年他为若兰准备的新婚礼物——且告诉若曦,“这是给我喜欢的人的”,然后叮嘱她,“永远不要拿下来”;若曦为进宫的事情担惊忧愁,他微笑着说:“我会想法子的,总有办法让皇阿玛把你赐给我的”;若曦进宫,他托十四求他的生母德妃帮忙(德妃的身份高于老八的生母),将若曦的名字排除在侍寝名单之外;若曦被指派乾清宫御前奉茶,他急怒焦躁,直到确定康熙对若曦完全没有心思才放下心来;怕若曦在宫中处境艰难,他上下打点,利用自己的关系和手段为若曦在宫内的生活开辟出一片晴空……
      若曦究竟爱不爱老八?我认为,她爱的。没有一个女孩会对这样一位翩翩佳公子不动心的,入宫后那天长日久的思念,每次看到他时的心跳与激动,这些都是骗不了人的。每个新年的第一天早上,他总会派心腹小厮为她送去一封信,那温柔而深情的句子,无一不在呼唤着若曦“胡不归”?若曦对他虽然没有承诺,但心底的那份渴盼,新年时收不到信时的失落与惆怅,听到他不利消息时那种惊心与牵挂,遇到刁难时他的处处回护,她的心存感激……这一切说明,若曦心里是有他的。
      但若曦却不能、不敢、不甘投入他的怀抱:他是她名义上的姐夫,她不能忍受多女共侍一夫,尤其是自己的姐姐,他的最终结局很悲惨,她不甘心明知那个结局还要飞蛾扑火,她曾经说过,如果明天他就去死,她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但却不能忍受嫁他后在妻妾们的勾心斗角和日后的悲惨经历中将彼此的美好感情消磨殆尽……
      有一处情节,初看时就特别打动我,为了写评又辗转看到这里时,眼泪竟不知不觉流了下来。这种感动远远胜过若曦和老八草原之恋后雪地中的分手,还有结尾处他二人的生死离别。若曦的十八岁生日,因为感叹韶华易逝,思念远在几百年后的双亲,心中充满了凄苦,不知不觉间竟走到了太和殿外,也许是牵挂他才刚在朝堂上经历了一场政治的风暴,也许是心疼他这样风姿的人物居然被康熙责令“锁系”,也许是因为那天是个特殊的日子牵动了若曦的愁绪,也许什么都不因为,她只是想看看他,那样强烈的想要看看他。
      等候多时,百官散朝,那个熟悉的身影走出大殿,她就那样定定的看着他,大脑中一片空白,看着那个似乎更加“单薄瘦削”的熟悉的身影走下了台阶,“又看着他走过殿前的广场,”“周围虽还有其他人相伴,却只是觉得他是那么孤单寂寞,正午的阳光虽然照在了他身上,却照不进他的心。正如那苏格兰荒野上的欧石楠,表面极尽的绚烂,却无法掩盖那寂寥的灵魂。”
      这时候最揪心的一幕发生了:他猛然顿住身形,转回头朝若曦藏身的方向看来……我看到这里,猛吸了一口气,这神来的一笔啊,把人的一颗心整个揪痛了起来,若曦当然是吃了一惊,赶紧隐了身形,作者似乎嫌蓄势的感情不够强烈,于是若曦忍不住一路飞奔到午门附近再次远远望着他,出人意料的,“临出午门前他又突然顿住身形,转回身子,仰头向我藏身的方向看来……”看不下去了,我已是泪如泉涌,无论大家对他们的感情有过怎样的诋毁和否定,看了这一段,我都不会再有任何怀疑,他们的感情曾经是怎样的真挚感人?两颗同样孤单的、凄苦的、渴望真情的心是怎样在痛苦中挣扎?又是怎样在苦难的尘世间与命运做着勇敢的抗争?
      那个孤单瘦削的身影终于消失,看着若曦“一点一点地慢慢滑倒,坐倒在地上”,她的心被掏空了,我的心也痛到了极点。第一次,若曦对自己那来自于21世纪观念的坚守,产生了怀疑:“如果我不是念念不忘那个最终的结局,勇敢一些,是不是会好一些呢?如果我不那么狷介,要求少一些,能接受与其他女人分享一个丈夫,是不是会好一些?如果我单纯一些,肯简单地相信他是爱着我的,是不是又会好一些?”
      那个最是迷人的草原的夏天终于来临了。
      老八和太子陪同康熙塞外秋围,朝中有变,十四乔装改扮潜进若曦的帐篷要她想法子安排他和老八见面,若曦安排了,却不留心被太子的眼线察觉,太子以抓贼为借口放箭,想趁机除掉政敌,混乱中,老八为十四挡了一箭,伤在了胳膊上。
      老八不愧是老八,为了掩盖胳膊受伤的事实,硬是命贴身侍卫拿滚烫的茶水当着太子的面泼在了自己未受伤的胳膊上,如此一来,便有了正当的理由可以不用骑马打猎,又躲过了太子的怀疑和搜索……于是,他和若曦之间便有了一段悠闲的、可以独处的、温馨浪漫的时光。
      
      对于八阿哥,我是疼惜的,就连桐华本人也为他唏嘘不已:在桐华的微博里这样写到:八爷最喜欢的茶是日铸雪芽,芽细而尖,遍生雪白茸毛,产地是浙江会稽山,盛于宋时的文人墨客,康熙时被列为贡茶,这茶我没喝过。为八爷选这个茶,只是因为这个名字,名字美丽到极端,可日出雪化,空留泪痕,看似的美丽原是一场不能长久的悲伤,当时就觉得还能有比这更美丽悲伤的茶吗?
      

      四阿哥篇
        
      长叹一声,终于写到四阿哥了,这位才是正主儿。
      如果说八阿哥对若曦的爱是春日的暖阳,极尽妖娆浪漫,绚丽多情,暖意融心,那么四阿哥对若曦的爱就是冬日的暖阳,没有通体的暖热,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四爷性格的清冷、后期个人命运和政治形势的严酷,都让人觉得遍体生寒,而这份爱就是寒日里那唯一的热量,虽不妖娆,却是全部力量和希望的来源。
      四爷在历史上素有“冷面王爷”“铁血皇帝”之称,作者对他的描写也紧扣这一特征。这样的一个人物能对女主角深情款款,想必许多不了解小说的人早已经肉麻加冷颤了吧?因此,在这里,我想先搁下四王爷,写一写若曦。
      若曦,宛若晨曦的女子,是怎样宁静而又绚烂、婉约而又光辉的一种美丽才配得上这样一个名字? 她的美丽、她的善良、她的俏皮、她的才情、她的万种风情百般婉转……这一切让我觉得,她配得起每一个优秀男子的爱。
      小说中,作者并不是空泛的写一个万人迷的女主角,而是通过若干个大段落和随处着笔的小细节描绘出一个有血有肉、活色生香的若曦,在这里,我们不妨回顾几个大段落。
      若曦与四阿哥之间,有太多有趣的故事,太多甜蜜的回忆,也有太多痛心的经历,还记得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十阿哥的寿辰宴上,当时若曦和明玉格格翻滚着扭打在一起,被从湖里捞起来后,如落汤鸡般狼狈,却偏偏凶得象只老虎,生生将明玉的气势给压了下去……十阿哥的婚礼上,若曦第三次见到了四阿哥,在这里,第一次写到了他的眼睛:“那里面冷冷的,冰冰的,漆黑眼瞳里好似没有任何内容”,然后,若曦“瞥见在众人的笑声中,四阿哥仍是表情淡淡,漠然地看着厅外”,寥寥几笔,一个“冷面王爷”的基调便打好了衬底。
      再一次出现四阿哥的身影,是在若曦入宫三年之后,康熙与几位阿哥商讨太子及属下贪污的事情,老十在皇上面前攻击四阿哥,若曦深怕他就此得罪了今后的雍正,故意将茶泼在老十身上,将更激烈的攻击化于无形,此举落在旁人眼中,却成了若曦在帮助四阿哥进行掩饰,于是,八爷党们气愤,四爷党们感激。
      
      若曦与四阿哥的第一场真正的对手戏出现了。若曦偶遇四阿哥,这位冷面的阿哥沉吟多时说道:“下次若还想知道关于我的私事,不妨直接来问我。”,一句话,若曦惊惧不已,本是怕得罪这未来的皇帝接班人,才托了十三去打听他的生活喜好,谁知却被本人觉察,正在心惊,那位主儿却主动说出了自己的点滴喜好,最爱喝的茶,最喜欢的点心,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花等等等等,琐琐细细,真是令若曦惊在了当场。
      想想就觉忍俊不禁的情节,十三这个大嘴巴,那样容易就把若曦给卖了。
      若曦进宫后,从十三、十四、老八的嘴里都说出过她待四阿哥与众不同的问句,几乎所有明眼的人都看出了若曦连对太子都是淡淡的,却唯独对四阿哥上心,无比的细致周到,她的泼茶事件和这次的打听隐私,更是加深了一些误会。
      于是,在随后的塞外之行中,这误会终于有了集中的爆发。
      当若曦为四阿哥端上那份冰镇果汁时,我相信他的心是狠动了一下的。那精致到极点的“水泽木兰”的碗盘,那碧绿清凉的葡萄汁,那精巧诗意的设计,全都那样熨贴了他的心意,令他对若曦已然生出的好感达到了顶峰,于是,在得到晚上教若曦骑马的机会之后,当他被婉言谢绝的时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这位一向神情冰冷的主儿,居然强行抱住若曦吻了她!
      第一次,我的眼镜跌了下来。
      四阿哥自信满满且很色相的说道:“难为你在我身上花了那么多年功夫,引得我上了心……恭喜你,计谋成功了”。一口茶喷出,我那孤高清冷的四爷啊~~~~~~
      此时的若曦,完全没有思想准备,此时她的心里也只有八爷,可人家八爷迄今为止也只是牵了牵手而已。在这里,作者通过老四教若曦骑马,唯一的一次点出了四爷竟也是马术纯熟的主儿,后边的文中有他送给若曦的字贴,一手极干净漂亮的字,不由得记起了易中天说过的话:
      “康熙原本是很为自己的儿子们骄傲的。他看不起明朝的皇子,认为他们只会养尊处优,什么本事也没有,简直蠢得象猪,难怪明朝覆灭。因此,他一反明朝不准皇子预政的规定,放手让成年皇子参预朝政,处理政务,甚至带兵打仗。结果康熙的儿子一个个都出落得精明能干,一表人才,即便不能统帅全局,至少也能独当一面。”——摘自《品人录》
      还有阎崇年对康熙及其皇子们的评价:
      康熙曾对皇子们说:“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实亦性之所好。”“他对有的皇子练字,做出具体规定:每一日要写十幅呈览。在皇父严格要求与督促之下,皇太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十三子和皇十四子等,都写得一手好字。”——摘自《正说清朝十二帝》
      这些论著从正面论证了四阿哥作为一位优秀皇子和未来皇帝的出众才华,能文能武,精于朝政。
      强吻事件无疑是两人关系的一道分水岭,从冷淡陌生突然涂上了一层暧昧的色彩。在这里,十三是个重要的人物,无论是前次的“解惑事件”还是此次的“强吻事件”,他都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我常常想,这家伙真是无心之举么?
      大年初一,若曦收到羊脂玉木兰的链子,再次遇到他的时候,这位四爷霸气的宣布:“有些事情虽是你起的头,但却由不得你说结束”,那条白木兰的链子“总有一日,你会愿意带上它的”。
      真替若曦担心,此君的霸道本性暴露无遗,且对若曦志在必得。
      若曦十八岁生日,不仅是十四惦记着,还有老四和十三也惦记着,但是真正送寿礼给若曦的,只有老四一个人,并且这礼物是千里迢迢从若曦的故乡西北边陲采办来的,西北小姑娘的珍贵化妆品,这份细腻体贴,第一次让若曦感动了……
      若曦与八阿哥分手,痛彻心肺,摔倒在雪地里痛到了麻木,被十三与老四捡到,面对如此落魄的若曦,十三全是关心与焦急,可这位四爷却冷冷的说道:“你若真想作践自己,最好关着屋子干。没得在众人眼前如此,既有可能被人打扰阻挠,落了口实,还不能够尽兴!”
      极尽嘲讽,极尽冷血,极尽刻薄,相比于八阿哥的温柔多情,这正是老四的与众不同之处,也说明此刻,他对若曦的人品秉性还没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在此后的情节中,他再没有对若曦说出过这样刻薄的话来。
      实若曦是应该感激他的刻薄的,正因为他的无情刻薄,才使若曦暂时忘掉了心中的伤痛,哪怕取而代之的是火冒三丈,在若曦偷袭得手,将手中的雪团砸到四爷袍子上去的时候,作为读者,我很是为若曦得意了一下下,大概从来没有人敢如此冒犯过这位冷面王爷吧?
      但老四居然没有动怒。
      畅春园内,风光旖旎,接天莲叶沐浴着温暖阳光与清凉水气,四爷邀若曦一同泛舟荷塘,小小的激将法,便将若曦骗上了“贼船”,在这片碧绿的世界里,若曦真真正正体尝了一回放松身心,宫廷生活中的步步谨慎、处处当心,此刻全都被隔离在了无边的荷叶之外,在这里,若曦第一次听到了老四的笑声,第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冷漠孤傲的王爷,她也不再是那个谨小慎微的奉茶女官,她的怡然、她的羞赧、她的俏皮全都被他收于眼底,他的闲适、他的情调、他的温暖全都沉入她的心底。
      “过多沉溺于旖旎风光,只会乱了心志!”
      当老四举起桨,坚定的往回划时,他又变回了那个冷峻的雍亲王了。有个网友评得好:“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对老四来说,都是乱其心志的旖旎风光,而若曦,又何偿不是呢?他欣赏若曦,喜欢若曦,想得到若曦,但同时他也在抗拒,抗拒让若曦真正走进自己的心里……在走向权利顶峰的路上,他需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能让任何人任何事扰乱他的心志。”
      塞外之行,若曦舍身护十四的勇气与魄力不仅震撼了十四,也一定让老四深深震撼,当别人都关注于敏敏的曼妙舞姿时,四爷看到了立于台下黑暗中的若曦,那样的才情,那样的智慧,那样的淡然超脱,他冷静的问她:“你难道就真想一个人过一辈子吗?”然后又客观全面的帮助她分析:“你的身份让你不可能自己决定这些事情!皇阿玛对你越是看重,你的婚事就越是由不得自己!”从她的身份讲到皇帝的态度,从蒙古人与若曦的关系讲到满蒙两族的利益纠葛……
      “宫里是最容不得做梦的地方!早点清醒过来,好好想想应对之策”,他说。
      第一次,有人肯如此设身处地的为她分析时局,帮她拨开眼前的迷雾;第一次,她抛开麻醉自己的幸福幻想,肯直面现实中的人生结局,也是第一次,她对这个男人生出了感激之情。
      康熙询问大家对于贪官的态度,四阿哥主张严惩却被康熙严厉斥责,看着“凭栏迎风而立,袍角飞扬”的那个“伤痛落寞”的背影,若曦第一次感到了心疼。笔锋一转,四阿哥带若曦来到树林内,将若曦归还的木兰花的首饰再次送给她,若曦不肯收,这时候,四阿哥一声“十四弟”吓得若曦赶紧将盒子藏于怀内,待发现上当时,东西已然收了。
      第二次,我的眼镜又跌了下来。
      早就知道,这些阿哥们都是玩心眼的祖宗,却没想到冷峻如四阿哥,也会玩这样的伎俩!只是……只是……偶那一口茶呀,拼了死力才没有喷出来。好好,这位主儿总算露出些本性来了。
        据十三所说,本来若曦归还首饰后,四阿哥预备要放手的,可是塞外归来后,他一连几天怀里揣着首饰盒犹豫着要不要送还给她,这次,是真的上心了。
      太子向若曦逼婚,四阿哥第一时间来探望她的病情,寥寥几句宽心的话,虽不多却句句落在若曦的心上。这一回,他第一次从太子的阵营转向八阿哥阵营,与八阿哥联手设计扳倒了太子,消除了悬在若曦头上的利剑。
      劫后余生的若曦,辗转忖量之下,放下了所有爱情的幻想,抛弃了所有幸福的指望,心有余悸的她,终于向命运妥协了。若曦插上了那支木兰花的簪子,当她浅笑盈盈的走向四阿哥时,心中想的只是找棵最大的树去遮风挡雨,当四阿哥看到若曦头上的簪子时,他的心情应该是五味杂陈的吧?
      与太子公开抢人,就表示着要与太子结怨,更有可能惹得康熙猜忌,这不是老四的风格;被若曦当作高枝来攀附,也是他的自尊接受不了的,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说:“找个黄道吉日娶,现在日子不吉利。”
      在这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男人真如一棵坚挺的大树,能够落在这树上的鸟儿,是幸福的。
      终于明白,为什么若曦对老四的爱会那样坚定不移,对老八的爱虽美丽却最终抛开,这两个男人相比较起来,其差别正是让若曦坚定信念的原因。
      首先,在太子逼婚的情况下,若曦成了众人不敢沾指的对象,任何对皇位有心的皇子都知道,此刻不能沾染若曦一分一毫,在这种情况下,若曦问老八:“你现在愿意娶我吗?”他的回答很飘忽:“皇阿玛短期内不会给你指婚的。以后……以后就要再看了!”而老四却坚定的说:“你既已戴了我的簪子,又说了要嫁我,以后就莫要再想别人了!”
      其次,当若曦要老八在皇位和她之间做出选择,否则便要离开他时,他问若曦:“我若他日登基,许你做皇后。你可愿意陪我赌这一局?”细想之下,若真有这一天,他能做到吗?八福晋明慧将被置于何地?他们的独子弘旺又将置于何地?相比之下,当若曦为了气雍正故意胡搅蛮缠说要做皇后时,被雍正断然拒绝。他很明白的告诉若曦,自己的皇后很贤德,又是自小的结发妻,绝不可能废掉她。不可能实现的承诺,他不会给。
      再次,当若曦质问老八明慧和她的儿子弘旺欺负若兰的事情时,老八颇不悦的责怪若曦破坏他府中的和平团结,相反的,当有妃子暗中打听雍正的生活起居时,私通消息的宫女被雍正下旨杖毙,他用最铁血的手腕告诉所有人,他的私生活不容窥探,若曦在他的身边是绝对安全的…
      这就是四阿哥,历史上有名的实干家,没有花团锦簇,没有浪漫幻想,只有推心置腹和周到贴心,也只有他才会对若曦问出这样的话:“你真明白自己的心吗?太多畏惧,太多顾忌,整天忙于权衡利弊,瞻前顾后,会不会让你根本看不分明自己的心呢?”也或许,一句平平淡淡的“赶紧回屋子,守着暖炉发呆去吧”看似揶揄却充满了无限的宠溺和温馨。我想,若曦就是在相交的过程当中一点点的感受到了他的力量和温暖,从而由最初的攀高枝求保护到完全爱上他而不惜抗旨获罪的吧。
      政治形势严峻,若曦焦急烦躁,收到了四阿哥的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极其干净漂亮刚硬的字”,这是唯一的一次正面赞扬他的书法。“他的字似乎带着他特有的淡定,慢慢感染了我的心情,积聚在心头的焦躁郁闷渐渐消散……”这就是四阿哥那特有的爱的方式,永远象冬日里的暖阳,于严寒当中送来融融的温暖,虽不妖娆,却沁入体肤。
      在此后的日子里,这两句诗一直陪伴若曦余生的岁月,直到离开人世。  
      对若曦来讲,病急乱投医般的攀上一根高枝,她的心中仍有不甘、仍有渴望、仍有最后的一点挣扎,当她冒失的问他:皇位,想不想要时,便把自己终生的赌注都押了上去。他凝视良久,云淡风清的说出了“想要”那两个字,若曦心里的那扇门终为他敞开了。
      若曦曾经说过,“即使疼痛我也宁愿要真实,而不愿在花好月圆的虚假甜蜜中。”正因为此,她从不隐瞒自己嫁他的初衷,坦白得有时连老四本人也难以接受,但这也正是若曦与众不同之处,对此,老四是欣赏她的。
      不想再回忆,不愿再回忆,不忍再回忆,就让这一段在我的笔底云淡风清的流淌过去吧。忘不了,那椎心的痛苦是怎样刺痛了我的心灵,说不清雍正的打击报复和八爷党的反抗回击孰先孰后,孰对孰错,总之在这场牵肠扯肺的斗争中,若曦成了最可悲的牺牲品,皇帝越是想保护,八爷党越是想伤害,伤害的结果是更强烈的打压,然后是更深更猛烈的伤害……最终,当雍正终于拂袖而去,身后那被撕碎散了一地的珠帘,颗颗珠子都在闪耀着他的凄厉与绝决。
      我不知道当若曦一骑马车凄凉的离开紫禁城时,她的心中如何想。这个囚禁了她二十年的牢笼,最后一眼望着它的时候,心中残存的那一点牵挂与不舍是否刺痛了她的心窝、模糊了她的双眼、抽离了她的魂魄?
      离开了他的日子,若曦用余生的全部精力只做了一件事:爱他。
      为什么只有在离开他之后,她才能毫无顾忌的爱他?
     “尘世似乎将我遗忘,我也毫不客气地将它遗忘……没有了外物所隔,在我心里只剩下胤禛和我,我和胤禛。我自私地把其他人全部忘记,只留下他与我相关的一切。第一次没有任何人可以打扰他和我,第一次我什么都不顾忌地开始爱他。”
     “我最享受的嗜好就是燃一柱香,泡一壶茶,微眯着双眼回忆他和我的一点一滴。一个笑容,一句讥讽,一声叹息都会反复品味,他在我脑中越发分明……相思象野草一般疯长,我再把它们全部倾注在笔端……每日只是练字,坐在院子中看云聚云散,花开花落。”
      “思念无处可去,从心里蔓延到全身,日日夜夜,心心念念不过是他。离开他才知道我身上满是他的烙印,写他写的字,饮他喝的茶,用他喜欢的瓷器式样,喜欢他喜欢的花,讨厌大太阳,喜欢微雨”……
      若曦最后的日子里,魂魂梦梦盼重逢,紫禁城中那个孤绝的身影,是若曦离去时眼前最后的影像,她最后的话是“我会和孟婆多要几碗汤,把你们都忘了,忘得一干二净。”如此凄绝的话语,今生柔肠已都扯断,断成寸寸却仍在相思,今生心魄已都破碎,碎成片片却仍在苦盼。
      不想再写雍正为何没在最后的日子里赶来,也不想再写他的误会、他的震怒、他的悲痛、他的绝望,只是想,当站在若曦的灵位前时,当看到若曦已被火化连最后一面仍不得见时,当面对若曦一直珍藏的白羽箭时,当整箱的字贴上那熟悉的笔迹刺痛自己的眼睛时,当泪水终于越过最后的一道防水线时,他的心中,是怎样的一种刺入灵魂的痛?
      又记起胤禛曾对若曦说过的话:
     “我不信我们无缘!就是老天不给,我也要从他手里夺来”
     “我们蹉跎了多少时间?从我答应娶你到现在已经十年,我如今只想尽可能多在一起,我怕……我们还能有几个十年呢?”
     “我要你为我生儿女,我想看到你和他们在一起大笑的样子,那是我心底的幸福。”
     “我如今有的就是整个天下,可这些你根本不看重,我能给你的只有我的心,我要你陪着我,在这似乎满是人,却又空落落的紫禁城里,一些也许一辈子都不能对人言的事情,你能懂。”
      若曦最后留给胤禛的绝笔书:
     “当一人轻描淡写地说出“想要”二字时,他已握住了开我心门的钥匙;当他扔掉伞陪我在雨中挨着、受着、痛着时,我已彻底向他打开了门;当他护住我,用自己的背朝向箭时,我已此生不可能再忘。”
      “紫藤架下,月冷风清处,笔墨纸砚间,若曦心中没有皇帝,没有四阿哥,只有拿去我魂魄的胤禛一人!”
        
        前世今生,百年蹉跎,时空流转,如梦离合。
        庄生一梦,蝶舞翩翩,是耶非耶,犹疑梦酣。
        廿载相思,刻骨无痕,花飞过处,难觅芳魂。
      
      有人说这部电视剧是抄的宫,可是那部NC剧可以和这部清穿经典之作相比吗,就连其他两位清穿作者都说,提到清穿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桐华的步步。也许电视里那些人物不招人喜欢,可是没有人能否定这部小说的魅力!
    【详细】
    511019893
  • lllllllll
    2014/12/5 22:08:23
    你在侮辱中国电影你知道吗?
    我迟到了一会没有看到开头,但是我开始看的时候还是很期待的,盗墓啊,挖洞啊,解密啊,粽子啊,尸体啊。。妈蛋。。等我看完之后蛋都没有。
    什么样的烂片让我脾气这么好的人爆粗口啊。。
    不要侮辱人家原著小说了好么。。
    虽然我看预告片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是正片真是。。唉。。
    电影讲了一个我们人民JC端掉几个盗墓团伙的故事,就是这样。。
    卧底是一个大胸的绿茶婊,她是几十年前牺
    我迟到了一会没有看到开头,但是我开始看的时候还是很期待的,盗墓啊,挖洞啊,解密啊,粽子啊,尸体啊。。妈蛋。。等我看完之后蛋都没有。
    什么样的烂片让我脾气这么好的人爆粗口啊。。
    不要侮辱人家原著小说了好么。。
    虽然我看预告片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是正片真是。。唉。。
    电影讲了一个我们人民JC端掉几个盗墓团伙的故事,就是这样。。
    卧底是一个大胸的绿茶婊,她是几十年前牺牲的公安干警卧底的女儿,然后为报父仇卧底盗墓团伙,与逗比男主小保安(妈蛋还是全国武术冠军)还有男主的男朋友冷酷杀手大叔一起与一群逗比盗墓贼打了100分钟还不累。。最终被英明的公安端掉。。
    3D特效。。呵呵呵。。除了碎玻璃和几只箭就没啥了。。
    盗墓?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盗了最多5分钟,妈蛋。。那个墓室就两个间。。然后就没了。。
    解密墓室的竟然是佛像对应十二生肖以及十二星座你敢信?这是辽朝,十二星座你是闹哪样啊。。
    我哭了真的
    原作者估计看完吐血身亡了
    反正这个电影跟七八十年代的港片一个风格:打打打。。。肌肉男打肌肉男。。大胸女打肌肉男。。。逗比男打肌肉男。。。小弟们被秒掉之后满血满血原地复活。。继续打。。总是那么几个群众演员。。
    好吧,其实里面的打斗还凑合。。除了这一点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男主貌似真的是失意的全国武术冠军。。拍这种电影真是掉身价啊。。。
    可以算是年度低成本骗钱大作。。
    让我对未来的三体、盗墓笔记、鬼吹灯什么的不寒而栗啊。。
    这电影三观极正啊。。完全拍给广电总局看的吧。。
    虽然有审查,但是你难道不能拍的更好一点么?擦擦擦
    做出这种电影真是丢中国电影的脸啊。。。
    不知道等多久才能等到国产电影达到古墓丽影之类的水平啊。。
    真是心塞啊。。
    你们这些人还是去挑粪吧。。拍电影太屈才了!
    【详细】
    7226804
  • 喜欢夏天的雨
    2018/6/23 22:53:44
    经典

    无意间看到,但不论看几次都不会厌,从人物到台词都很幽默,没有一般喜剧片的梗显得刻意,怀念在这个时期的喜剧演员。吴孟达,每次出场都自带笑点,表演动作加台词等于恰到好处的贱萌可算是相当吸睛了,当然还带点油腻(捂脸哭)。配合几个小演员,也是很能一本正经搞笑了,洗澡没水用狗狗…小女孩拿蛇跳绳…光速吃饭…(*^▽^)/★*☆一梗接一梗,让你笑过瘾

    无意间看到,但不论看几次都不会厌,从人物到台词都很幽默,没有一般喜剧片的梗显得刻意,怀念在这个时期的喜剧演员。吴孟达,每次出场都自带笑点,表演动作加台词等于恰到好处的贱萌可算是相当吸睛了,当然还带点油腻(捂脸哭)。配合几个小演员,也是很能一本正经搞笑了,洗澡没水用狗狗…小女孩拿蛇跳绳…光速吃饭…(*^▽^)/★*☆一梗接一梗,让你笑过瘾

    【详细】
    9450176
  • 木林森
    2021/2/20 7:16:51
    少林好小子

    睇弹幕呢,大多人都觉着无聊? ??。其实影片开头那一番话,蛮有道理的。

    大概就是心净则国土净吧。

    物欲横流,野兽都市。

    休提那些人,休提那些是。

    回去我也不得安宁啊!还不如在这里呢。

    其实我现在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去处。

    不要耍小聪明,不要???觉得投机取巧是件好事情。

    虽然剧情有些乌龙和狗血,但是那个年代,的确

    睇弹幕呢,大多人都觉着无聊? ??。其实影片开头那一番话,蛮有道理的。

    大概就是心净则国土净吧。

    物欲横流,野兽都市。

    休提那些人,休提那些是。

    回去我也不得安宁啊!还不如在这里呢。

    其实我现在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去处。

    不要耍小聪明,不要???觉得投机取巧是件好事情。

    虽然剧情有些乌龙和狗血,但是那个年代,的确透露这自由和希望。

    猫??一个二十世纪的陈旧论,凭什么判断二十一世纪的情况?

    我看二十一世纪的恐怖程度是不亚于二十世纪的。

    那都是骗人的鬼话。

    还是庄园主过得最舒服!

    要不然就是复式楼或者小区里的独栋别墅。

    哲学的贫困。现在的问题的确不在于解释。而在于改变。

    【详细】
    13262369
  • 一一
    2014/10/17 13:17:08
    无题
    写于去年深秋。。。呵

    处处异乡 何处故乡

    今年香港影展期间,某天我对同事说,我可能会离开北京回家乡去,然后她问我,你看《客途秋恨》了吗?
    2013年第二届香港影展以“异乡情怀”为主题,所选影片皆拍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英联合声明》签订至九七回归之间,这并非巧合。彼时的香港,理论上将要走的道路已定,但香港人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对殖民地时代的缅怀,对未来命运的迷惘
    写于去年深秋。。。呵

    处处异乡 何处故乡

    今年香港影展期间,某天我对同事说,我可能会离开北京回家乡去,然后她问我,你看《客途秋恨》了吗?
    2013年第二届香港影展以“异乡情怀”为主题,所选影片皆拍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英联合声明》签订至九七回归之间,这并非巧合。彼时的香港,理论上将要走的道路已定,但香港人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对殖民地时代的缅怀,对未来命运的迷惘,不仅促发了一波移民潮,也催生了大量以移民、离乡、归省为主题的电影。
    影展开幕式上,策展人陈可辛导演说,现在的港片可能不会再拍出“异乡情怀”这样的主题了,在他们那一代,很多导演都有这种“异乡情怀”,许鞍华的母亲有日本血统,徐克导演是越南华侨,而陈可辛自己则来自泰国华侨家庭。那个主题属于那个时代。
    我所知的离乡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被迫的,战乱饥荒天灾人祸,比如生活在眷村的老一辈人;就今天而言,离乡多是自发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故乡所无法满足的更好的生活——或者说想象中更好的生活。
    影片《八两金》里,猴子(洪金宝)告诉表妹(张艾嘉),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唐人街。的确,香港就像一艘“巨轮”,搭载着岛上所有的人一起漂泊,有的人上船了就以此为乡,有的人只是路过,靠岸便下了。而在今天,不止香港充满异乡客,异乡可能是北上广,是港澳台,是美国欧洲加拿大。有区别,又没有区别。
    与此对应,故乡也不再是一个地理位置,当人口流动成为常态,故乡也越来越演变为一个难以名状的概念。我想那应该是一个让人有安全感的地方。在异乡过得艰难不如意,更容易产生孤独无依的漂泊感,此时故乡便成为避风港,但是真正返乡后又难免会发现,隔阂早已产生,你离开了故乡,故乡也不会在原地等你,所以呢?留下还是再次离开?《客途秋恨》中陆小芬扮演的母亲,带着女儿晓恩(张曼玉)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日本,却已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而一直住在乡下的哥哥,也要卖掉老房子举家搬去东京与儿孙同住了。归省在对故土旧梦的留恋与对异乡十五层高楼住宅的炫耀中挣扎,就像漂泊者的内心般,一生纠结。
    另一方面,倘若移民或离乡得到的是一个happy ending,故乡的模样便更模糊、更具象征性了,百年之后,异乡又成为了子孙的故乡。如果影片一开始,晓恩毕业后获得了在BBC的工作机会,她还会从英国回到香港吗?
    我看见生于长于安和桥北的宋冬野在微博上说,“并不是每个人面对故乡变成破砖烂瓦时都能不掉一滴眼泪”,也读过梁文道写的“许多人来了,然后又走了,过客而已,香港不在他们身上留下一抹痕迹。”
    对于晓恩而言,有妈妈在的香港也不是故乡,故乡是澳门的老宅院,是院子里的秋千,是婆婆塞到手中的牛肉干,是躺椅上爷爷的怀抱,还有爷爷手里的旧蒲扇。是的,故乡就像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因为朦胧伤感,才显得更美。
    如果说异乡是一种情怀,故乡又何尝不是呢?
    【详细】
    71461238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