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豆瓣上的评分如此低,且看一些评论让人迷惑,评论纠结于剧中人物的生活状态不接地气,觉得人物生活过于优渥脱离现实而让观众产生厌恶导致以偏概全忽视了该剧本身的亮点,这些评论有失偏颇。
没有怎么对电视剧码过字剧评的我简单说说观后让我留下的印象:
1、画面的质感
1、画面的质感,不论是调色还是构图,可以说是电影级水平,审美相当可以
2、动作场面的讲究,不论是攀岩还是滑轮,拍摄难度与细节的考究,相当下功夫,你单拿到电影上可能感觉很平常,但这可是电视剧而且是网剧,足以证明剧组诚意满满,当然也说明了现在网剧的竞争激烈,大家也舍得花心思制作更精良的作品
3、台词也好,以最后一封遗书为例,没有过多华丽修饰的词藻,真情实感老人对孙辈的话语,字字戳心,我也免不了动容
4、这剧对角色的尊重,一些重要角色杀青都会在字幕上码出该演员本剧所有呈现完毕此类字样,这细节做的非常讲究,特别对于剧中离世角色的处理相当高级
5、有几场戏印象深刻,黄渤数字那场,任素汐与蓝莹莹访谈纪录片式对话那场,任素汐的控制力牛掰到无fuck可说。还有刘晓庆在饭桌上与两孙辈吃饭对话那场,刘晓庆与其儿释怀对话那场,刘晓庆最后厨房到客厅独角戏这场,什么叫艺术家?如是!
5、蓝莹莹没想到演绎的如此到位,活灵活现;刘晓庆毋庸置疑,金字塔顶端的那尖,金光闪闪,牛掰掰
6、四人斗文饮酒这场,让我好生喜欢,日常除了商务应酬局,说些面上的话语,嘻嘻哈哈浑浑噩噩便哈拉过去,但以自己内心喜欢的爱好相聚作乐局何其稀缺?万家灯火与星河,人间值得又一刻
7、朋友间说出,她是我的家人,他是我的亲人,你们俩是我的爱人。友谊是纯粹的是干净的,何其幸福。这传递的价值观不应该被铭记吗
8、乐坊这个场景在该剧有很重要的作用,王珞丹在此说过几次“在你这就是我心中的一座庙”这话能懂的就自然懂,不能懂的也没必要懂。每个人心里都希望有自留地,不管是让自己撒野还是放空,亦或是悲伤还是欢喜,掩起门属于自己的虔诚,剧中巧妙的是把乐坊设置成如此属性,音乐本就是干净纯粹且让人放松,handpan的声响特别棒
最后,剧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与状态或许离大家有那么一丢丢小距,但剧中我看到更多的是生活的不易、无奈与锤炼,造就更好的我们,我们理所应当的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更加热爱生活。无常是常,常事无常,但生活处处充满希望。
如上。
很久没看到这么写实又有意思的的剧了。
大家也看见了,金晨和蓝盈莹的爸妈一个在深圳一个在杭州都没在北京生活,那显然是上山下乡呗,所以徐帆跟她哥是76年之前高中毕业的。那徐帆起嘛是58年之前的出生的人,那戴小雨她爹起码是56年生人,戴小雨今年29,她爸25岁要孩子的话,剧里应该是在2010年之前;30岁要孩子的话
大家也看见了,金晨和蓝盈莹的爸妈一个在深圳一个在杭州都没在北京生活,那显然是上山下乡呗,所以徐帆跟她哥是76年之前高中毕业的。那徐帆起嘛是58年之前的出生的人,那戴小雨她爹起码是56年生人,戴小雨今年29,她爸25岁要孩子的话,剧里应该是在2010年之前;30岁要孩子的话,剧里是在2015年之前。基本可以肯定剧情发展应该在2015年之前,而挪威给中国免签是2018年,人蓝盈莹说挪威签证官不算是bug。
博士后学位是中国编剧的通病了,从爱情公寓娄艺潇开始,中国编剧就知道博士后是有学位的,咱们还能说啥。
可能大众觉得不真实是因为没深入体会过普通北京中产的生活?问题是抛开王珞丹这个霸总,剩下四个小姑娘放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成都都是随手可见的普通人啊。 1.金晨这种一二线城市中产,去欧洲留学,回来没找到什么正经工作混日子的大有人在,反正家里不缺她一碗饭,尤其是这么漂亮,要学历有学历,要模样有模样人还聪明情商高,过两年挑个不错的金龟婿当全职太太了。 2.王珞丹这种起码几千万现金流玩投资的霸总她就是有钱啊,你要知道几千万现金流和几千万资产的其实不是一个阶级的。遇见聊得来的小姐妹上来送台一万的洗衣机还真没啥,身边跟她经历相似的大哥大叔大家见面送礼都是五十年的茅台,也差不多这个价吧,单纯交个朋友,不缺钱就是很快乐的。 3.蓝莹莹这种中戏北影毕业然后在北京混日子的年轻小演员一抓一大把,读艺术的家里家底大多都不错,而且人家还能跟渤哥偶尔搭个戏,混得还可以啦。4.老公年入一二百万的中年家庭主妇过得就是啜妮演的生活,比上不足,没办法顺义大别墅保姆司机外国语学校,比下有余,不需要老婆去办公室挣仨瓜俩枣的,照顾家庭的产出比更高,非常真实。夫妻矛盾最终其实很容易就可以用请个保姆来化解,让啜妮抛开繁重的家务,多点时间睡觉码字。 5. 唯一扯淡的就是博士后这对儿,直接跳过吧,显然编剧对搞学术的人有很大的偏见。 6. 这片子不是五朵金花,第六朵是刘晓庆,老太太人演得多好啊。老一辈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她就是这脾气。 他们那辈儿人刚工作的时候,北京还只有二环,前门往外王府井那就是农田,他们家老四合院拆迁款在四环买个别墅是合理的。
大家都说这剧脱离了人民群众,可谁是人民群众呢,拍都市剧就已经抛弃中国的九亿农民了,拍历史剧那帝王将相跟剩下13亿九千九百万中国人更没关系,大家不也看得美滋滋?中国都已经全面脱贫了,你还动不动小布尔乔亚,不如看样板戏吧。
这么真实的题材不该被低分。
拍一部电视剧来毁掉半世英名,《北辙南辕》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豆瓣上,它的评分已低至4.7。
“浮夸,不接地气,一群人疯狂贫了吧唧的,这是啥啊?”
“签证下来高兴疯狂成这样?这是2021年的北京吗?”
“编剧是不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知道什么是
“编剧是不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知道什么是真实的职场和社会吗?”
网友们的评价句句见血封喉,让“打一星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之类“水军式追问”,显得如此苍白。令人怀疑:导演《北辙南辕》的冯小刚,真的是曾导演《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一地鸡毛》等佳作的冯小刚?以“平民导演”著称的冯小刚,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不接地气”?
也许,“平民化”只是人设,“不接地气”才是本质。冯小刚还是冯小刚,他一直带有两面性。
“冯氏影视”的四大法宝
冯小刚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消费主义刚在中国兴起,冯小刚把握机遇,靠勤奋、聪慧,建立了品牌。“冯氏影视”一度成为票房保证。
“冯氏影视”的特点有四。
其一,消解精英权威。“冯氏影视”擅长塑造自得其乐的边缘人,以拆穿精英们的虚伪为乐,正如《非诚勿扰2》中葛优的那句台词:“哪有什么上流社会,全是下流。”通过反层级、反约束、反秩序,找到自我的存在感。
其二,礼赞人间真情。消解精英权威的代价,是崇高、神圣、超越等基本价值也会随之消解,由此引发对生命意义的迷茫——如果没有一个更高的存在,人究竟为什么而活?“冯氏影视”的代偿品是礼赞情感。于是,在正常叙事中,“冯氏影视”常会塞入大量温情片段,与几乎同样多的植入广告“双峰并峙”。
其三,游戏化情节与语言。冯小刚曾说:“我是一个玩心比较重的导演,在拍戏时一直充满游戏的感觉,这既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感,又给观众带来很大的快感。”但这些游戏化内容是塞进故事中的,并非故事自身的需要。冯小刚甚至说,他想把他知道的段子都塞到一部电影中。
其四,平民主义。通过对英雄主义的颠覆和调侃,“冯氏影视”用感觉、日常经验、直觉等,颠覆着复杂情感、个体经验,从而建立起一个“一切以自我为界”的假自我,迎合了转型时期日渐膨胀的自我的需要。
表面看,这些特征与后现代主义同调,但事实上,二者并不相同。
上不了“主流”的台面,却能卖座
后现代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之上。
现代主义以批判为工具,推翻了此前上千年的积累,建立了自身传统,随着现代传统的积累,它又变成新的、可能更沉重的约束,于是,后现代不得不去造现代主义的反。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两点不可少,即:理性精神,现代主义传统。
在“冯氏影视”中,这两点均不存在。这构成了它永远的痛——上不了“主流”的台面。
“冯氏影视”的形成,或与冯小刚个人经历相关,他从小父母离异,在成长过程中,自觉与父亲割断了文化的、情感的联系,因而对成人社会、权威、传统产生了敌意。“精神弑父”后,冯小刚的价值观更多来自对周边环境的试探与创伤,内化成对“苦难成就性格”的认同。
好在,时代为冯小刚准备了足够多的同道。几乎一代城市人都在类似经历中下长大——从出生起便接受各种约束,“吃苦”成了优秀品质,暴力随时可能到来,父母之爱则是奢侈品……作家王朔曾说:“我对亲情是怀疑的,我不记得我爱过父母。”
粗糙时代孕育粗糙人格,想确立自己,就要突破常轨。于是,施暴成了光荣,成了“够汉子”的证明,斯文反而成了“娘娘腔”,与阉割焦虑捆绑在一起。
冯小刚成名后,常在媒体上扮演“口无遮拦”“讲义气”“直肠子”的莽汉形象,暴露出内心的脆弱——并未真正走出成长期。
事实证明,苦难成就的往往是“单向度”性格,封闭了个体应有的灵性。然而,当苦难成就的性格们都在暗夜中独自摸索时,“冯氏影视”恰到好处地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安慰。于是,冯小刚成了票房之王,他的电影作品票房超过了50亿。
可卖座之后,“冯氏影视”究竟剩下了什么?“冯氏影视”中的人物都在扮演特立独行,都会假装遭遇人间真情,然后及时沉醉,最终沉入“大美满”的甜俗中。
可见,“冯氏影视”的批判从来只是抱怨,并不真想引导人们反省。经历苦痛,不是为了改造现实,而是为了进一步认可现实。所以只有喧闹,没有沉思;只有平面,没有纵深;只有镇痛,没有疗愈……
“冯氏影视”几次试图突围:更注重镜头语言,对调侃语言克制使用,专注于严肃题材,努力呈现“批判意识”……可只有皮相改变,没有灵魂重塑。“冯氏影视”始终未突破原有的格局,到后来,只好转投消费主义阵营——一切只为真金白银。
投身消费主义,却搞了个反市场操作
冯小刚忽略了,消费主义也有残酷的一面:只承认市场,不承认创造。
“冯氏影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期,人们普遍恐惧、迷茫中的奶头乐,满足了单向度的一代人的狭窄审美需要。
冯小刚恐怕永远想不到,时代跑得太快,动辄挥舞日本军刀、歪头斜眼看人、出言不逊等已被年轻一代视为“太Low”。这些年轻人在单元楼中长大,少有朋友,不会轻易和谁成“铁磁”,更不可能因一时冲动而放弃自己权益。他们不愿被话语绑架,没有当老大的意愿,更不会用打架来冒充英雄。
显然,冯小刚坚信的“旧人类法则”,已无法按摩到年轻一代的心灵。“冯氏影视”从来不是艺术品牌,而是商品品牌,随着消费者迭代,如今已到退市期。
《只有芸知道》2020年的票房惨败,已见端倪。在一个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中,冯小刚将很难再得到投资。然而,网剧发展还不充分,在市场之外,还有其他信息在发挥作用。
老资格、名人、个性、媒体影响力……它们似乎能将滞销品包装成奢侈品。《北辙南辕》便是按奢侈品的方式来操作的。
一是五大美女挤进一部戏,其中任何一人都能单独挑起一部戏。
二是友情客串阵容超豪,竟将黄渤、朱时茂、徐帆、张绍刚、任素汐、栾树、捞仔等凑齐。
可市场就是市场,一款已经过气的商品,不论换上怎样灿烂的包装,仍会被否定。《北辙南辕》继承了“冯氏影视”几乎所有缺点:故事框架太松散,以方便塞入各种碎片;无个性的耍贫嘴,主要人物的台词均可互换;许多梗已用过多次,比如通过恭维宋丹丹,以劫持其意见,这种“把人架起来”俗招,早已成家庭喜剧中的“新八股”;太多情节逆转靠嘴完成,是“说”出来的,而不是“演”出来的;无处不在的植入广告;主角们过于精致完美的生活,以致无法形成困境……
市场是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但总有人以为能走捷径。《北辙南辕》的好处在于,能让后来的投资人恢复经济理性。
不经一番逆向淘汰,很难拍成这个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从《私人订制》到《北辙南辕》,存在一个逆向淘汰机制:将“冯氏影视”所有缺点都表现了出来,优点却全部去除。
“冯氏影视”的优势来自冯小刚个人风格,他出身平民,对他们的关注点、兴趣、生活细节把握准确,知其艰难,则知如何取悦。可随着“冯氏影视”与消费主义合流,发自内心的同情日渐变成拉票技术,感同身受的成分少了,只能通过想象自己是平民,来获得体验。
任何一个人,住进豪宅,被有求于己的“圈内人”包围,整天想的是商业兑现,适应的是灯红酒绿,他还可能理解打工人的烦恼吗?他还可能深入普通人的生活吗?
在《北辙南辕》中,几名年轻貌美的白领,开着进口车,不用还房贷,甚至不用按时上班、不用挤公交,只需动动嘴就能找到好工作,上班不过是喝洋酒、陪吃饭和拿奖金,她们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呢?但冯小刚就能让她们烦恼起来:和男朋友分手,不愿当家庭主妇,想成影视明星……而化解这些烦恼的好办法,竟然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开饭馆。
冯小刚太不了解这个时代了,以为比自己过得略差一点,就是人间地狱。他已没兴趣去关心格子间中年轻人们的焦虑、失望、奋斗与艰难,当未来数年都将在债务压力下生活时,他们实在没法像《北辙南辕》中的美女们那样潇洒,能因为一个小误会而“上穷碧落下黄泉”。可那些“高等人”一张嘴,又是如此俗不可耐、装模作样、缺乏幽默感的耍贫嘴,怎能让人压抑住“打一分”的意愿?
4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资本收编了太多,但能把一个关注平民、自称是平民的导演收编成丧失起码判断力、完全无视人间烟火的地步,也实在是奇迹。所以,我不愿相信消费主义本身有那么大的能量,还是冯小刚自带潜质,一经资本启迪,便立刻现了原型。
如题,在北京,只要你看到北京大爷、大妈和外地人争吵时,大概率会听到一句话“你丫有北京户口嘛?装什么大尾(yi)巴狼!”战斗结束。
有北京户口了不起么?您要是去京城有名的中山公园相亲角逛一圈,就会发现“才高八斗,还真不如北京户口”。
2010年之后,为了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北京开始疏散外
2010年之后,为了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北京开始疏散外来人口,具体方案为以房控人、以车控人和以学控人。简单说来,就是如果没有北京户口,您不能购买商品房、不能参加机动车指标摇号、子女不能就近入学。除非你有连续五年社保、连续五年纳税证明、固定居所证明、工作证明、子女户籍所在地无监护人证明等等一系列特别繁琐的证明材料才有可能享有以上权利。又或者你有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且工作单位是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科技、文创类企业,且企业规模、纳税和个税扣缴达到一定额度,才有资格通过工作单位向人社局申请开具北京“绿卡”——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如若不然,你就没资格在北京买房、参加车牌摇号(虽说摇号中签比已经是3000:1)以及子女在京上小学。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还认为北京户口不重要嘛?非常重要!因为它与你的生活、工作、情感、婚姻的选择息息相关,在北京有这么一句话“买房并不代表落户,有了北京户口才算扎根”。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北漂,如何才能获得北京户口。依照目前北京的落户政策,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案。
1。婚姻随迁。说白了就是嫁给北京人,然后户口迁进来。但条件是必须婚姻存续满10年,且投靠人年龄满45周岁,方有资格申请迁入。对比一下米国绿卡,嫁个米国人婚姻满两年就可以获得。
2。应届生及硕博毕业生留京。前提条件是北京院校全日制本科或硕士、博士学历,其次还需学校有留京指标以及用人单位有落户指标,方可办理北京市集体户口。这是每年北京院校毕业生挤破头都想要的机会。
3。积分落户。通过学历、获奖情况、纳税额度、纳税年限等等一系列纬度来综合评分,达到分数线的可以落户。北京前两年每年通过积分落户的人数在6000人左右,而这座城市有2500万人口。所以能通过积分落户的人,我称之为“人类的精华”。
4。高端人才引进。说到这基本就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了。
基本知识点普及完了,我们终于回归正题,尤珊珊你有北京户口吗?从剧中我们获得的信息是:
首先,尤珊珊是外地考入北京的,但她大学没读完就退学了,肄业。这样一来,上述的第2、3、4这几种落户的方法就不可能了。其次,尤珊珊大三退学后跟北京籍的男朋友结婚,但她很快又离了,所以上述第1条婚内随迁也泡汤了。于是,只要是按照政策办事,她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到北京户口的。我们通过剧中给的信息和时间线倒推,今年孩子12岁,她退学生孩子的时间大概在2009年,两年后离婚,2011年。那时北京已经全面开始了各种限购政策,且不说她在离婚后的十年间有没有足够钱去买房买车,最起码这前五年她连买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她还跟人炫耀说自己离婚时不要男方一分钱。到了2016年,也就是尤珊珊最早可以获得购房资格的时候,北京房价一夜暴涨,四环内的房价纷纷突破十万一平。这就很玄学了,一个没文凭、没户口、没背景、没存款的外地离异女,是怎么在短短的十年之内,不但住进了可以遥望CBD的大house、坐进保姆车、没事吃饭、喝咖啡、满世界散财,就连那个装13的铁锅形小众乐器Hang,售价2-3万一个,俨然一副京圈女老炮的做派,您受得了么?反正按照正常逻辑,在不违法、不伤风败俗的框架内,我实在推演不出尤珊珊是怎么突然开挂、达到人生巅峰的?靠跟着师傅炒股?她师傅都上吊了看样子也不咋地……要么就是一个雷砸下来,尤珊珊醒来和某个京圈豪二代发生了灵魂互换,魂穿了。
生活中,很多为北京户口奋斗的年轻人,实在无望就转去弄天津户口了。而尤珊珊这个条件,说实话,天津落户都难。
最后说句不该说的,剧中的外地人谁最有可能拿到北京户口?还真就是那个去了德国就把女朋友甩了的博士后李响。渣归渣,骂归骂,也就他有资格。
上周看了《北辙南辕》的很多短评,骂声一片,以至于我都没开始看就弃剧了。后来老公发现了此剧,说还是试一试,毕竟是大导演拍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于是我就陪着老公看,结果,真香。演员演技没得说,全员演技在线,剧本也比市面上大部分剧要合情合理的多,而且剧情嘎嘣脆,不拖拖沓沓,看的很爽快。感谢老公没有让我错过这么好看的剧。
可是这么好看的剧,为什么会骂声一片,以至于在豆瓣上夺得4.7的“高分”呢?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8类差评:1. 主人公莫名其妙成功;2. 剧本悬浮不落地;3. 剧中危机化解的太容易;4. 追赶女性话题却无女性主义;5. 讨厌京腔;6. 广告植入太多;7. 带着仇富的心理给了差评;8. 最后一点就是对冯小刚纯粹的人身攻击了。说实话,这八类差评都挺立不住的。
先说说第1类差评,主人公莫名其妙的成功。很多人说人物们的成功是凭空出现的,没有奋斗就成功了。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对剧本的误解,因为它的设定就不是一部种田剧,是成年人的情感剧。所有的主人公都是在社会上混过的30+的成年人,他们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和原始资本积累。
再说第2类差评,剧太过悬浮。《南辕北辙》被冠上了电视剧版的《小时代》的“贵冠”。有这种评价的人一定对顶层社会有什么误解,这五个主角除了尤珊珊能和上流沾边外,其他的顶多算个中产,顶层社会远远达不到。五个女主的社会身份很有层次:靠人脉和能力拼搏起来的北漂尤珊珊;有海归硕士小雨;有龙套演员小雪;有等渣男博士毕业的北漂冯希;还有会计师的全职太太司梦。五个角色确实没有迎合最底层劳动人民,但我们应该允许影视作品针对不同的受众。如果家长里短和胡搅蛮缠的乡村剧才叫落地,那受过教育的人看什么呢?如果全是扶贫和上山下乡剧,那都市男女看什么呢?如果全是谍战剧,那喜欢现代剧的人看什么呢?如果全是无脑恋爱偶像剧,那有脑子的成年人看什么呢?
接下来谈谈第3类差评,危机的化解太过轻松的问题。其实剧本对危机的设定还是很有分寸的,都不是什么大事儿,都是些多联系几个人都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司梦老公惨遭假小三陷害那段,其实很容易就解决,在这个人情社会中,找个医生帮鉴别下诊断书真假不是什么难事儿吧?再说消防通道那段,就是加了个斜坡,跑趟建材市场,谁都能解决的事儿,很莫名其妙吗?其实所有的危机就讲了一个道理,人情事故。遇到困难找找朋友,不需要朋友的就说人话好好沟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第4类差评没有女性主义,这类差评我有些不理解了,纵观这五大女主,哪一个没有自我呢?尤姗姗不用说了,一个人活出生活中的大女主范儿;小雪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在男友不接受拍裸戏的前提下也坚持了自己的决定去了;小雨虽然是小三,挺不光彩,但也是按着自己想要的方式在活,追求自己的安稳富裕的生活;冯希没有接受博士男友的反对,坚持投资饭店,最后也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渣男,选择了赵赫男;司梦最后圆了作家梦。还有配角刘晓庆的角色,她活出了辛苦一辈子的奶奶该有的样子。虽然剧中没有让女人各种惨,但却给我们展现了女人该怎样有自我的活着。
下面第5点就是大家对京腔的厌恶。说实话,本人对京腔也没什么好感,但是我不会通过演员的口音去评价一部剧的好坏,这样的影评不客观。
第6类差评就是广告植入。我确实也挺反感广告植入的,冯小刚植的也不够艺术,但现在哪部电视剧没有广告植入呢?植的更恶心的也大有人在,单拿《北辙南辕》批斗,有些不公平了。
关于第7类“仇富”心理,可以理解,但需要疏导。有这样心理的人可能在遭到现实的爆锤后,再看到这一群演员在电视里大秀小资生活,就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从而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观看电视剧的情绪中。有落差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因为不平衡而失去了评价电视剧的公允,那就和爆锤自己的不公平的现实没有什么区别了,我们最后也成了我们最讨厌的不公平的样子。
最后一类差评就是对冯小刚的人身攻击了。说他是油腻老男人等等的纯粹人身攻击我们就不谈了。只说说他的“大飒蜜”情结。他有没有“大飒蜜”情节我不知道,反正我喜欢做事爽快、落落大方、聪明明理的女孩。《北辙南辕》的“大飒蜜”尤珊珊是个典型了,不过她可不光是个“大飒蜜”,她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大飒蜜”。一个只身在外奋斗的女人,靠的不止是能力,还有人脉,朋友是她成功的法宝之一。她对朋友好,一方面是她为人善良,但另一方面,也是做人脉投资。比如她选择小雪,虽然小雪现在还是个跑龙套的,但小雪机灵还爱交朋友,这种人未来可期,外一压中了,那就是成百上千个30万的回报。有好些网友说,尤珊珊这样的闺蜜来一打,呵呵,想交尤珊珊这样的朋友,我们还是先审视一下自己的价值吧。
不过,剧中确实有我不能接受的瑕疵,那就是关于挪威那部分。首先那个挪威医生说的是瑞典语,标标准准的瑞典语。其次,挪威都不是欧盟国家,根本就不花欧元,人家花挪威克朗,但剧中有关挪威部分反反复复强调欧元,有些碍眼了。恕我太过苛刻,我之所以不接受这些瑕疵,是因为冯导是见过大世面的大导演了,这种基本常识错误不应该犯的。
所以总的来说,《北辙南辕》瑕不掩瑜,剧中的人情世故值得观看,设定也并不悬浮,还是值7+的。
作为混影视圈的北京土著人,我想说,这样一半真实一半夸张的作品,看的人一阵erm erm…发自肺腑问一问,究竟是谁在买账?如果观众真爱看的话,不妨给句痛快话,那我们搞创作的也就有奔头了。
*更:这篇小观后仅讨论对
*更:这篇小观后仅讨论对照剧情人物的北京生活。不对主创思路和创作内容进行任何扒蒜式评价,毕竟文艺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好看不好看的,观众们说了算,大家开心就行。
①北京人都怎么说话?
剧里北京话(或者说当代新派北京话)说的最地道的(含配音)是啜妮演的司梦,大多数北京女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这么跟家里人包括丈夫孩子爹妈等贫嘴的,感情深的还夹杂些许损和怼,不是挑事儿那种,是逗闷子发牢骚调剂生活那种——“你可算了吧~甭(bíng)逗了~得了吧你~没nā个!打住吧你~呦呦呦还来了劲了嘿~要不然zèn这么着吧~你往内边儿挪挪~呵呵,就你能耐,你怎么不上天呐!成、行吧、得嘞、哎呦喂、滚蛋!北京人一见面真不说吃了吗您内!一般还是问候天气或者问候身材。大多数北京人也压根不说歇后语,因为真不会。
其他主角说的都奇奇怪怪的。不过台词高明,鲍雪和尤姗姗还有冯希直言不是北京人了。
晓庆老师是重庆人,喜欢做川渝泡菜,可能是嫁到北京来了。
②关于娱乐圈的酒局
很真实,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有时候一个难磕的档期,一个难啃的角色,一个想约的大咖,甚至是一个调不出时间的景,一个砍不下来的片酬,一个给了别人的代言,一个马上就被挖走的新人,都是在饭桌的觥筹交错中奠定的情感,酒不是万能的,没人愿意喝了吐吐了病病了还得喝,酒有时候只代表亲上加亲的双重信任和求人一方的巨大决心,是一种识人工具,可以不用,不能没有。
层级低、嘴甜接地气、长得不讨人厌不吓人的年轻人不论男女,的确是团队攻坚作战的一把好手,这是职场厚黑学了,不歪楼。
*更:影视圈的局,电视网剧导演制片人演员经纪人凑桌儿喜欢喝茅台(plus版的是铁盖儿茅台),外来酒首当其冲是年份美好酒庄私隐葡萄品种珍贵的红葡白葡酒,獭祭也比较受欢迎,二割三分是拿得出手的最低版;电影导演圈呢喜欢喝威士忌,山崎白州麦卡伦,买不着的年份版本带到局上,那可太有面儿了。搀着喝也是常有的事儿。
剧里植入的是郎酒系列……erm……圈局基本不喝 o(* ̄︶ ̄*)o
③关于数字先生
有,但极少,再大的腕儿再忙的咖也不太敢了,圈子太小,都要脸。尤其那些个演技不行的,最有偶像包袱了,最要脸了。
④关于18线小演员的生存状态
别说18线了,有经纪公司的、有戏拍的,只要不是演主角或者配角的知名演员或冉冉升起的未来新星,演员们都生存的非常一般,大部分远不如我们普通干饭人。举个例子,一年就算好情况能接仨戏一个戏三个月要求你全程进组随叫随到一个戏给你6w,月均2w扣完税1w2,在北上广这些城市生存年薪也就刚够wb,还不包括日常打点各个主创们的红包,你说啊那挣得也比我们强点啊,但是您乐意冬天淋雨夏天穿三层裙子说挨巴掌就挨说晒秃噜皮就晒让你跟谁亲嘴就得亲,还不能吃满足了因为要控制体重要保持脸小,夜里凌晨四点收工还得卸妆洗澡背词第二天六点开工。因为你只是个小演员。
算了还是996建设祖国吧。
*又更:第20集里,鲍雪因为要控制体重不吃主食被白姥姥说教,在圈里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都知道镜头有放大作用,举例剧里身材最瘦的金晨、最健美的蓝盈莹、脸最小的王珞丹,她们在现实生活中,都还要比电视上瘦一圈半到两圈。所以演员尤其是年轻女演员和演颜值剧的男演员,脸小(最好是无比小,比巴掌还要小)是top王道,然后就是要有一幅好看的骨架子,不能太小因为必须得撑衣服,但也不能太大否则铺一丁点肉就虎背熊腰,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就最好甚至只能跟碳水、油炸、麻辣、酸甜等各种美好的食品告别了。大多数演员在剧组里都是吃健康餐,一根胡萝卜、一根玉米、几条芹菜黄瓜、俩煮鸡蛋抠了蛋黄再配搭几片切西红柿,鸡胸也得是纯水煮没资格有任何调料。
这万一遇上一顿社交局得喝上几杯,全白费。先跑个十公里再举一小时铁,才能瘦回去。
真难。
⑤关于房子
尤姗姗,看窗外的亮马河和长亮广场的地理位置,应该是昆仑公寓之类的意思,就在华谊总部楼上,处于北京的东2.5环,使馆区,二手卖十二三万一平那种规模的。
*更:有豆友说也可能是宝格丽酒店,嗯,紧挨着昆仑公寓,瘦富美长包酒店顶层也说的过去。
司梦,看窗外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大怪楼位置,有可能是类似棕榈泉公寓的意思,处于北京3.5环,CBD隔壁,北京轻奢区,二手卖十一万左右一平那种规模的。
晓庆姥姥,这个就有点迷了,这二层红砖木门大落地窗小复式的地理位置太迷了,二环里哪儿拆迁能置换这么一个楼啊,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要是说距离老太太经常练歌的奥森公园不远,那倒是有可能,北京4.5环到5环之间吧)最迷的是,老年人按理说不应该爬楼,我爹妈六七十了,遛弯儿走五公里跳舞俩小时都行,爬楼真不行,膝盖受不了。
*更:有豆友说是白姥姥家在阿那亚,对,正解。实际这个剧里很多主场景都在联合出品方之一阿那亚影视旗下的阿那亚房产及酒店项目拍摄的。目前看画面,奶奶的红砖房是距离北京约120公里的河北滦平,叫阿那亚·金山岭,是一个别墅区。李响看书的图书和彭湃呆的奥斯陆、李响留学的地儿应该都是在阿那亚旗下的空间。(我就不歪楼了,毕竟不是写“找原型贴”哈)
鲍雪,租北京老四合院的一厢房,剧情老给前门楼子的空镜,可能在那附近吧,二环里,离祖国心脏天安门没多远,租金没多少钱但也不便宜,不表。
戴小雨彭湃合租和冯希给人看房子,没啥可聊的。
*又更:鼓手大哥住的四合院,剧情里给的外景地标是在国子监街附近。国子监在哪儿?北京东北二环边上,北京Top10旅游景点之一“雍和宫”的对面,街里面有建于1302年的全名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古建筑群,帝都的氪金地段。别的我不懂,我就记得在2019年国子监街里有一幢四合院的成交价是3.6亿。
⑥关于在北京开餐厅等(还没什么想法,目前没什么可更的)
*又更:⑦关于在北京跑山
看片尾鸣谢和拍摄环境,俞颂阳的山路滑板的地理位置应该指代的是北京怀柔一条穿梭于山间的公路,因为下坡多、弯度曲折、风景好、路面状况也不错,所以那里是许多改装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爱好者们(我可真没见过在那儿玩儿滑板的昂~)喜欢的跑山路线。我不提倡妨碍交通安全和有扰民嫌疑的各种跑山行为!!就不说具体位置了。
时不时更一更。
每次看到标榜女性主义的国产剧我都脑瓜子疼!
《北辙南辕》这阵容我觉得不看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虽然打开5分钟我就想骂娘了,但是本着不仔细看看没有立场骂人的态度,还是忍着看下去了,看到12集真的脑瓜子疼!
我们女的已经活得很不容易了,求求各位文艺创作者能不能饶了我们,
我们女的已经活得很不容易了,求求各位文艺创作者能不能饶了我们,不要再污名化女性友谊或者让我们996之余还要看着这种悬浮剧情生气了!
先来说说女性友谊这事儿。
我觉得大家是不是对于闺蜜情谊有什么误解,要不就非得算计着抢男人,要不就往你身上花钱不计成本。成年人的世界哪儿有这么多慷慨?因为是老乡就把你带在身边不离不弃?因为看你有眼缘就愿意借你钱给你投资做生意?因为旅游的时候一面之缘就往你家里送高级洗衣机?开什么惊天宇宙国际霹雳大玩笑。
年轻貌美上亿身家的女投资人为什么要跟我做朋友?且不说不同阶级的人是很难在一起产生友谊的,即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拉开生活差距之后也是很难再维持友谊的,尤其是在同龄人之间。不平等的友谊跟不平等的爱情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甚至比不平等的爱情来的还难。更别说大家还要实打实面对面的一起做生意。我就想说王珞丹那个角色是一天闲的吗?公司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那么多的生意、应酬、朋友,还能围着这几个新认识的小姐妹瞎转?图什么?做慈善?
即使世间存在这种对朋友不计成本的慷慨,那真叫友谊吗?
火锅店那场戏,大善人尤珊珊一刻不闲的劝冯希分手,对面的小姐俩都看不下去了,冯希面儿上挂不住要跟尤珊珊绝交,我们的大善人干了什么?说绝交可以,你先把这桌火锅账单结了吧!然后冯希就哑火了!尤大善人更得意了!气的我想原地翻一个360度的跟头飞踹她俩!这叫什么女性友谊?仗着有俩钱臭得瑟什么啊?即使你是为对方好,也得讲究点儿方式方法吧,成年人的世界里朋友间最大的尊重是保!持!距!离!好吗!你一天吵吵吧火的叨叨别人的爱情劝人分手也就算了,这时候还拿一桌饭钱来威胁你的朋友,这就是你们眼中伟大的友谊是吗?
4个人投资开的店,只有冯希一个人忙前忙后,她可也是给了钱的股东呀!尤珊珊倒也不算啥也没干,也没少出钱出力,但是看她使唤人那个劲儿真的太浑然天成了!先是威胁冯希再找不着厨子就把她送新东方,开业当天完全在把冯希当使唤丫头。自己风风火火的绝对女主,手上的花随时往冯希身上一扔……
戴小雨的前男友从挪威追来北京,尤大善人又出面了,“只要我在这儿,你就不可能再伤害她!”我就想问问你谁啊?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吗?怎么全世界都是你的呢?什么你都说了算呢?人家的事儿让人家自己处理成吗?求着你出面干预了吗?
再看看我们人见人爱的鲍雪(没错,就是生活里也像打了鸡血的蓝盈莹女士演的那个角色),表姐已经明确说自己不想参与投资了,她背着表姐就入股了,还说是为了姐姐好。这要是我妹我真的……不,我要有这样的妹妹我早被气死了。
尊重人,朋友们,划重点,先学会尊重人好吗!即使是一个好到不行的决定,你也先学会尊重对方,让TA发挥点儿主观能动性好吗,求求了!
这不叫闺蜜情深,这叫没有分寸。生活中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无论男女,都请你离TA远点儿。成年人的感情不比上学的时候,你觉得是仗义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困扰。包括送礼物,你有钱送别人贵重的,你也想想对方是否有能力还礼,即使你有钱你觉得无所谓,别人不一定有这个实力,如果朋友不能你来我往,只能单方面的赠与,那叫什么朋友?我们女的再闺蜜情深又不是傻子!
再来看看里面的女性角色。
咱们用尤珊珊的视角来看这几个女孩儿。
司梦——一个在家里做不了主,非常爱唠叨的中产阶级家庭怨妇;
冯希——一个给男朋友当了10年老妈子,打不醒的恋爱脑傻白甜;
戴小雨——分手了不知道怎么想的还收了男朋友5万欧元分手费、面对不是自己菜的男的也能怡然自得利用对方当备胎挡箭牌的……美女;
鲍雪好点儿,一个未来极有可能大红大紫的活泼开朗18线小活宝;
而咱们的珊珊,有能力(除了饭局上总有她目前没展现别的能力),有故事(大二辍学结婚生子,离婚以后净身出户白手起家一夜暴富),极有钱(说是眼光毒辣稳准狠,不知道怎么个毒辣法儿),对前夫仗义,对朋友慷慨,在老情人面前又秒变小白兔的完美女孩儿。
关于一些女配角,目前只出现了一个没啥业务能力却非常不要脸的实习生,为了留在实习的公司,不惜使出一切手段,勾引上司,冲入公司饭局,还要假造跟上司滚床单的证据……无力吐槽。
前两天有个热搜叫#北辙南辕#的热搜有多真实,细数了一下剧里的男性角色有多真实可气,比如老公不让老婆干事业,在家专心当保姆;比如男博士耗了女朋友10年青春,还想坑女朋友的钱给自己买房子;比如男的没离婚还想追女朋友;比如吸血鬼儿子天天惦记着老妈的钱和房子……
这些细节虽然刻板,但还是挺真实的。只能说现实中的男人比这更过分的大有所在。女性主义抬头的当下很多女孩儿意识到了自己也是可以有事业,有梦想,有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的,她们不用窝在家里当保姆,不用被最亲的人不当人,不用再忍气吞声默默付出;但是这个剧里所描写的,不是那些真正觉醒、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强的女孩儿。剧里的女孩儿们住着昂贵的房子,开着豪车,身边有富裕的朋友天天带着自己吃喝玩乐分文不花,她们想投资朋友可以给她们借钱,她们想恋爱身边就会立刻出现优质新对象,她们靠着自己的美貌肆意妄为,还要四处哭诉自己在感情生活中遇到的波折,这些都是奢侈的烦恼。
如果你要用这些“奢侈的烦恼”来刻画女性如何自我觉醒,独立自强,来强调女性在社会,在家庭中遇到了哪些挫折、磨难和痛苦,那既靠不住脚又难以引起共鸣,反而让某些男士觉得我们女的已经在社会、在网络、在舆论声中得到了福利和优待,却仍不知足。
李响去德国的前夜,在饭桌上高谈阔论自己美好的前景,在这个前景里有父母,有导师,有兄弟,有朋友,唯独没有冯希,冯希强颜欢笑的问“那我呢?你的未来里有我吗?”,李响当时的表情仿佛自己听到了一个来自远古一样遥不可及的问题。只有那一刻,我跟冯希产生了共鸣。所以你看,共鸣也是会发生的,如果你做的足够真实质朴。
大家一直在诟病《北辙南辕》很像《小时代》,但我真的想说,《小时代》好歹可以看成是一个幼稚的少女情怀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北辙南辕》还不如它,表面浮华,却还故作姿态,想抖机灵,又想告诉你一些人生的道理。跟酒桌上的中年男性非要觉得自己有本事教育小姑娘一样无聊。
如果说这部剧真的告诉了我什么,那我想,只是告诉了我资本的力量。名导下凡,明星堆砌,热门话题,大肆宣发,就可以成为平台S+级项目,连平台老板都亲自下凡客串,反过来想想真挺讽刺的,观众喜欢与否重要吗?钱挣上就行了,抱团自嗨罢了。
我真的觉得,什么人干什么事儿,如果您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年轻人,那就不要非挣年轻人的钱;如果您打心眼儿里瞧不起女人,那就不要非挣女人的钱。您要真能挣上,那也确实是个人物,别怕被人戳脊梁骨就行。
浮夸 矫揉造作 聒噪,每个镜头基本上都得挤眉弄眼,表情浮夸,装可爱!一看到她的镜头胃里就不舒服,这女的真是极力想表现自己,总想显她,之前看她综艺节目就这个德行
冯导演真是岁数大了 演员除了王珞丹 其他人都不适合,没有飒蜜的感觉!
其他人不评价 勉强及格或者勉强
其他人不评价 勉强及格或者勉强不及格,蓝盈莹负分!
看了一圈网上评价,很多人都在说蓝盈莹在《北辙南辕》里的表现“用力过猛”、“演技浮夸”、“太能抢戏”。我觉得吧,这么说实在是冤枉她了。蓝盈莹的演技究竟如何,我试着聊两句,你们看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要探讨,完全接受。但在我影评评论区阴阳怪气,大放厥词,脏话连篇的我会直接送船票进黑名单,我没空跟你脏话battle,你不配啊,所以直接拉黑闭肛!
看看你们着急的样子,我笑了。说明扎到某些人的心了,吴京那句贱不贱啊,再次送给这些着急跳墙的x们。
+++++++++++++++++++++
++++++++++++++++++++++++++++++++++++++++++++
良久不看国产剧剧评,没想到豆瓣用户对于国产剧的要求已经降低到“接地气”这样的程度了,豆瓣er要求国产剧接地气,但是一个个却吊着一口仙气不肯脚踏实地。
既然豆瓣er要接地气,那就说说冯小刚终于不再执着大荧幕,也开始指导电视剧,接地气吗?刘晓庆不再执着于演少女,终于演奶奶了,接地气不?
豆瓣er觉得不接地气的剧情无非就是剧中人人精英,可是人人精英怎么了?人家剧本设定就是各个精英,既然冯小刚让人看看京圈精英如何生活的,那我就看看人家怎么生活的。要说全员精英有罪,致命女人第一季,三个年代三个女人都是精英,人家交代了发家史吗,你们怎么不觉得剧情不合理?绝望主妇人均精英,集体住在富人区紫藤郡交代发家史了吗?既然美剧全员精英看得下去,怎么换个中国导演中国演员的电视剧就如坐针毡无所适从了,非得要一个“精英”故事电视剧接地气?这么执着接地气为什么不去看社会与法频道,方圆剧场天天是接地气的家长里短法治故事。
本就是爆米花电视剧,冯氏幽默从大荧幕转到了小屏幕前,看着图一乐。却总有人自以为很牛批的,“2021年了挪威申根签证没有面试官”,“普通家庭喝voss水”,这样的鸡毛蒜皮上批判一通,好似知道了这个常识,知道了voss水贵就牛逼过天似的,excuse me?
冯小刚把电影语言移植到电视剧里,好看的色调,电影的质感不值一提?刘晓庆弹钢琴一段,镜头语言美的想鼓掌;冯氏喜剧的台词一段一段,让王珞丹表现得跟米莱似的,把京圈文化的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值一提?嘿,我说那么多优点看不见,非得揪着一个泡沫剧的人设说不接地气,剧情有硬伤,我也是奇了怪了。精英剧要接地气,接地气的电视剧也没见你几个人看过,“我的二哥二嫂”这样的接地气剧本,你们几个人正儿八经的看完了?
更新了三四集,抓住那些个所谓剧情硬伤疯狂打一星的,你究竟是不待见这电视剧,还是不待见冯小刚这个人?单说硬伤,请问哪个剧情没有硬伤?你们一致叫好的三十而已,卖烟花的都能住上海豪宅,浏阳是不是人均上海豪宅?奢侈品销售住月租金上万的上海公寓,是不是沪上所有奢侈品销售人均万元公寓?背香奈儿的被背爱马仕的裁掉照片叫人间真实,搞得豆瓣人均朋友圈三五十个背柏金包的整天裁人照片。
人啊,别太双标了,说双标是给面子,不给面子叫贱!
作为冯小刚时隔二十多年之后执导的剧集,《北辙南辕》很难不受关注。市面上的女性群像剧很多,也因为粗制滥造的太多,观众对这一类型都有些审美疲劳了,但《北辙南辕》一出,质感还是让人眼前一亮。抛开成见,大导演就是大导演,《北辙南辕》无论叙事节奏,还是镜头调度、美术置景,都让人觉得挺舒服。
刘晓庆靠拆迁换来了一套二环内的两层楼大房子,但我看到拆迁换来的都是筒子楼,而且小区环境很差。还有些本地人直接被赶到郊区去住了。拆二环给二环的应该是部委机关的领导吧。
金晨饭局上一习话,老江湖花姐没听过没想过么,至于就醍醐灌顶,当场不要面子就改变主意。然后张领导就马上转钱给她。为啥我听到的都是某公司新员工给大领
金晨饭局上一习话,老江湖花姐没听过没想过么,至于就醍醐灌顶,当场不要面子就改变主意。然后张领导就马上转钱给她。为啥我听到的都是某公司新员工给大领导提建议被怀疑精神有问题被辞退,要么就是做成项目拖了两年公司不给提成之类的新闻。
王珞丹那个角色就更神了,白手起家成功的人本来就凤毛麟角,她是之一。然后有情有义,帮助身边一众人,交最穷的朋友,还邀请他们入股,这种真的闻所未闻。发迹了能提携老朋友的都屈指可数,何况是新认识一些没什么正经收入的朋友。
家庭主妇就不评价了,脸谱化,平时操心家庭琐事,一心为家,后来老公外遇,然后奋发图强,发挥一技之长,终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黄渤那段数字先生拍的很好很真实,感觉是冯导对他自己日常生活的吐槽,就信手拈来。剧中这些女性角色也应该都是他能接触到的女性,包括群演,公关和家庭主妇,但她们共同特点都是不缺钱不缺房,且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没啥共鸣,就当看看有钱人的热闹。
以上仅代表我自己观影的体验。
我都懒得提那一万条广告吃相有多恶心,刷脸绑来的大堆明星也无济于事,胡编乱造,强行装逼。看得出被电影市场打入冷宫后冯是缺钱加急眼了,闭门造车,嚼剩梗,炒冷饭,想学王朔,自找难看!很多角色名都不改并不是幽默,也不能显得犀利,更彰显不了你跟人家本主的友谊,这不是硬气而是贱气!冯导,这回你还打算说是观众层次低看不懂吗?劝您洗洗歇了吧……
冯小刚导演的电视剧《北辙南辕》近期开播了。
冯导不愧是名导,拍个电视剧一呼百应,阵容堪称豪华。
主演是蓝盈莹,金晨,王珞丹,韩庚,王阳,刘晓庆,朱时茂,徐帆等人。
前来客串的都是宋丹丹,黄渤,任素汐,张一山,朱一龙,傅首尔,GAI这样的大明星。<
前来客串的都是宋丹丹,黄渤,任素汐,张一山,朱一龙,傅首尔,GAI这样的大明星。
可是看了几集剧之后,我只想说一句,就这?
剧不好看,故事不行,你就是再大的导演,搬来再多的大咖也无济于事。
电视剧的介绍是这样说的:该剧讲述五个女性在携手创立“北辙南辕”餐厅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爱情的故事。
这设定,有《欢乐颂》五美那味儿了。
但本剧在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上比《欢乐颂》差远了。
五人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组。
一组是鲍雪(蓝盈莹 饰)和戴小雨(金晨 饰),两人是表姐妹,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好,这没话说。
另外一组则以尤珊珊(王珞丹 饰)为中心,冯希是她的老乡,这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从司梦的出现开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戏剧化和随意了。
司梦曾和尤珊珊在拉萨有过一面之缘,再次相见时,尤珊珊在超市里丢了钱包,被司梦捡到,追上她归还了钱包。
为了感谢司梦,听司梦说她家洗衣机坏了,尤珊珊大手一挥就给司梦家送了个高档洗衣机。
尤珊珊即便是投资公司老板,有钱任性,但这出手未免也太大方了。
尤珊珊从此还隔三差五往司梦家跑,又送玩具又送草莓,又是谈心。你俩要是真那么投缘,当初从拉萨回来后就该做朋友了,何必等到几年后。
尤珊珊和鲍雪的认识就更荒谬。
她俩是在一个饭局上认识的,然后就是一见如故,然后就是尤珊珊追着鲍雪,要借钱给她,非要让她也入股餐厅,原因仅仅是因为尤珊珊喜欢鲍雪的性格。
有钱人可当真不拿钱当回儿事啊。
鲍雪这边接受了尤珊珊的好意不说,还要拉着自己的表姐入股,也是没拿尤珊珊当外人。
在人物的职业设定上,编剧也明显缺少社会的毒打。
投资老板尤珊珊,大学退学,结婚生子,几年婚姻生活让她发现自己与丈夫并不合适,于是果断离婚,白手起家,在投资行业混得风生水起。
我们不知道她究竟多有钱,反正五六百万的欠债说不要就不要,还要以市场价买下欠债人的商铺,帮助对方妻女渡过难关。
在投资这个高学历云集的行业里,不知道尤珊珊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也不知道一个冲动到为了结婚放弃学业的人,是如何变得理性,在投资行业做到见好就收,从没做过赔本的生意。
戴小雨旅居挪威5年,开过咖啡馆,但失败了。和未婚夫交往5年,没发现对方没离婚,回国后天天睡大觉,好吃懒做。
就因为能喝酒,人长得漂亮,被柴总请到自己公司做公关。
作为一个新上任的公关小白,说服了老板都说服不了的经纪公司大佬,搞定了老板都搞不定的大单。真就是天赋异禀。
司梦是个家庭主妇,要照顾两个孩子和老公,业余时间抽空写作,轻轻松松卖出20万版权费。多少全职写作者怕是要哭晕在厕所。
冯希十年来一直陪着男友考研,读博,给男友当保姆,做过的职业是微商和代购,几个投资人却都放心把餐厅交给她打理。真把经营餐厅没当回事。
这些人物职业设定完全不顾现实,把观众当傻子糊弄。
这些年,打着女性成长的电视剧层不出穷。
有双女主的《流金岁月》,有三个女孩主演的《三十而已》,也有五美设定的《欢乐颂》。
但不论几个女主,这类电视剧都只是打着女性成长的幌子,演着悬浮无聊的都市剧。
剧中的人物要么开公司,要么是合伙人。
人人都开着好车,住着大房子,出入高档餐厅,休假就出国旅行。
别说都市剧里没有穷人,连普通人都很少了。
女性的成长要么靠男人,要么靠有钱的闺蜜。
女性的成功违背现实规则,靠编剧的金手指。
这不是女性成长故事,不励志也不共情,这是毒药,是工业糖精。
女性成长剧已经沦为财富密码,和大众的生活南辕北辙。
别再打着女性成长的旗号骗钱了!
作为一个依靠空壳公司从中国股市赚钱巨多的一个暴富导演,凭着自己残留的圈子名气,拉着一群各怀鬼胎的女明星各路朋友加盟客串(并非因为剧情需要,如果是做公益会拉着朋友圈一起来么),靠着一个不接地气的瞎编故事,整出这样一部不入流电视剧。前有影后下凡拍电视剧,现有国内大导演下凡拍帝都小时代。看来电视剧赚钱真的是容易,容易到只靠着
作为一个依靠空壳公司从中国股市赚钱巨多的一个暴富导演,凭着自己残留的圈子名气,拉着一群各怀鬼胎的女明星各路朋友加盟客串(并非因为剧情需要,如果是做公益会拉着朋友圈一起来么),靠着一个不接地气的瞎编故事,整出这样一部不入流电视剧。前有影后下凡拍电视剧,现有国内大导演下凡拍帝都小时代。看来电视剧赚钱真的是容易,容易到只靠着褪色的商誉不讲影视剧原则都有人应声附和,娱乐圈的虚伪让人汗颜。而且资本还乐意买单,冯导这一波老人乐吃的不亦悦乎。
很不幸作为一个看过几集电视剧的我,对于电视剧的发生背景表示严重疑惑【请问北京别墅总共多少套,该影视剧占了几套】,导演通过电视剧想要表达价值观很难认同。编剧可能是冯导的管家,靠着不同女明星的登门拜访进而嘘寒问暖,然后添油加醋幻想了一堆美好的人生故事拼盘合集。这样的悬浮故事现实中几无可能,就凭这几个背景差异巨大的女人硬塞一堂能筹钱在帝都开餐厅,这群女人智商情商都很值得怀疑,怪就怪还能生意很好,帝都估计找不到样板。对于从华谊赚到了十亿身家的导演可能是毛毛雨。但这群不同背景的女人能合伙开餐厅,几个女人一台戏,编剧脑洞估计还不够努力,应该编11个不同背景的女人,生意兴隆的同时还可以可以凑成一个女子足球队了,然后在闲暇之余大家一起训练球技,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全国联赛拿了冠军感动苍天。励志可以顶天,编剧真的敢想,好比冯导和华谊高管,和美女大明星,和福布斯富豪,和各路老司机一起开SPA足浴店最终纳斯达克敲钟,那场景不要太和谐。
冯导演的电视剧完全脱离实际,作为有产阶级的代表人,就不要装作无产阶级了,瞎操无产阶级的烦心事。拿着那十亿元以上的财富安享晚年才是你的征途, 而不是出来霍霍检阅自己的七十年朋友圈让人感觉到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也许还能在余下的导演生涯里积累点小费,但是观众缘也会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而消耗殆尽。现在的观众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垃圾观众,就凭今年不同类型电影的票房表现也知道不是什么电视剧电影都有那么多观众支持,冯导的雇主已经苟延残喘就是最好的证明。观众已经进步太多,但是有些倚老卖老的人反而向着郭敬明的小时代无情借鉴,不得不说这是当下娱乐圈的悲哀。 下次见到郭敬明导演,冯导记得拜师,拿这部作品和小时代比虽然还不够格,欣喜的是你的作品已经有了小时代的气息。从引领贺岁大片的时代潮流,到只会向着小时代靠近的邯郸学步,悲叹的何止芳华渐去的人生价值观升华!
今年洪灾冯导朋友圈异常安静。想当年自己作品没人买单的时候,各种怼,各种上蹿下跳,各种风骚操作。如今呢,赚到了股民的钱,不要说观众双标了,冯导和各种华谊富豪都隐身了,出来混没有敬畏心迟早要反噬的。
总之,充满铜臭味的导演,就不要再来糟蹋寻常百姓家的烟火气败好感。娱乐圈的勾心斗角,女星陪睡,小三上位,正宫暗褪,男星C粉,资本圈的残酷冷血,偷税漏税,物欲横流,这些个题材才是冯导擅长的领地。只要冯导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朋友圈保证一呼百应,从周围的圈子好友以及亲密合作伙伴入手,充分挖掘内幕稍加影视艺术化,拍出观众喜闻乐见且能青史留名的大热狗血佳作也是手到擒来。
第三集:芙丝水(广告植入词语:那两瓶芙丝水过来,然后沏茶没水了) 尴尬指数2颗星
郎酒(广告植入情景:花姐 这个时候应该有酒,郎酒大大的特写)尴尬指数3颗星
第五集:白啤瓦伦丁(广告植入情景:还有啤酒吗?比利时原装进口的白啤瓦伦丁可以吗)尴尬指数五颗星 感觉对
第五集:白啤瓦伦丁(广告植入情景:还有啤酒吗?比利时原装进口的白啤瓦伦丁可以吗)尴尬指数五颗星 感觉对于比利时原装进口这个特点是广告主强制要求的 特别尬
第六集:京东健康(广告植入情景:功能介绍)尴尬指数2颗
英树的全系列(广告植入情景:你买的什么东西呀,新买的化妆品,英树的全系列,据说可以修复肌肤提升亮色)尴尬指数1颗
郎酒(广告植入情景:火锅遇郎酒 新郎马上有)尴尬指数2颗
第七集 爱好厨(广告植入情景:会所询问)尴尬指数1颗
第八集 迪奥 (广告植入情景:你喷香水了?迪奥你不是给我买的?)尴尬指数1颗
第九集燕之屋(广告植入情景:燕之屋的碗燕留给你陪你过年)尴尬指数1颗星
第十集燕之屋(广告植入情景:燕之屋的碗燕给你奶奶的)尴尬指数1颗星
良品铺子(广告植入情景:我在吃良品铺子猪肉铺)尴尬指数1颗星
10集九个硬广植入而且不知道还有没有我没有罗列的广告植入,不愧是广告撑起的电视剧,我收回之前广告费就够制作成本这句话,靠广告成本就能盈利了不愧是广告植入大师,卖剧都是纯利润,强强强,欢迎品鉴
在 张绍刚 饰演的 柴勇 组的酒局中透露着很多内涵,一宋丹丹饰演的花姐暗示前华谊金牌经济人王金花,暗指她不顾手下艺人的前途私自做决定。二春雷小彭番位之争,不知道是不是暗指五位女主有广告主清点的
在 张绍刚 饰演的 柴勇 组的酒局中透露着很多内涵,一宋丹丹饰演的花姐暗示前华谊金牌经济人王金花,暗指她不顾手下艺人的前途私自做决定。二春雷小彭番位之争,不知道是不是暗指五位女主有广告主清点的人选,毕竟从已出剧情中王珞丹的出镜率最高但是在名字排位却在五人中的最后面,当然了这些仅仅是个人猜测。
本来看剧情以为是一步讲述独立女性在职场生涯中相遇成长的励志职场剧,没想到到底还是透露着一股弄弄的玛丽苏爱情狗血伦理剧气息
5大女主角: 王珞丹 ,成功女性, 大二退学,结婚生子,离婚后来自己创业的 ,看剧中体现身价应该过亿,看前段视频猜测可能后期会和韩庚演的 俞颂阳以及前夫 产生感情纠葛;
金晨 ,30岁海龟,基本感觉要陷入和前男友和摄影师刘梁周的三角狗血恋中;关键对她的奶奶也是怪的很,做的两层独门独户的房子,怎么也不像是拆迁后买的,后面百分百还要来段夕阳红,加上家人反对怀疑谋图房子的戏码,如果预测成真这个就狗血的很了。
冯希 :和男友恋爱10年 从初中开始 就打从初三吧 正常初三15-16岁,10年现在25-26,一他是怎么和在40左右的王洛丹成为好友的,二他是什么学历,只讲述了他做代购和微商;猜测可以看出他和厨师 赵赫男 会有感情纠缠,要是再狗血一点,前男友 李响 还会再回国从新追她,然后陷入在 赵赫男和李响选择的纠缠。
司梦 :演的好像是家庭主妇,抱歉图片和电视中完全不符,看预告,老公被出轨,后期猜测出现家庭伦理纠缠小三谋图上位的戏码,然后是一群朋友热心帮助,就不知道是复合还是新找一个男人,敬请期待后面剧情发展
蓝盈莹 :验一个演员,感情线未知,看后面剧情,但是就是不知道哪个四合院的厢房是租的还是买的,如果是买的只能说演员收入真高,羡慕嫉妒恨
而且还有问题就是5人合伙 感觉就王珞丹和冯希在干活一样,不知道是伏笔还是为了把主题强牵强在北辙南辕这个名字上,着实不懂这个深意。 同时感觉整体故事结构框架太多,想把每个人的故事都讲完,但是现在已经8集了加上预告体现的内容,不知道还有的18集可以让冯导把故事讲完吧,感觉悬乎呀。 整体来说前期预告片的期望太高,导致大失所望,以为会体现不同行业的一些职场事情或者酒馆的创业历程,没想到最多更多的剧情透露着狗血三角爱情家庭伦理的感觉,剧情中各种品牌硬性植入也是足够尴尬,让人大失所望,看出品人是王中磊,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填华谊的窟窿不得已推出的圈钱之作,还是另有深意,毕竟电影的盈利未知性太大,电视剧按集售卖,冯小刚多年后的首部电视剧还是蛮有噱头的,相信无论是广告主还是爱奇艺都花了不少的价钱 ,就是不知道30集是否可以把人物线铺满
这剧里的人都是平地冒出来的?拍之前有人物小传有生平来源吗?宝马大house大老板,国外国内随意飞,整天无所事事银行存款满额度,北欧风格的建筑,这都搁这搁这呢!
冯导您在上流社会呆久了以为那就是全世界?拍就拍吧别打着奋斗砥砺前行这些皮,不割裂吗?后面影视分级吧,有些不适合公放就专供资本圈内yy,自己跟自己玩,自
冯导您在上流社会呆久了以为那就是全世界?拍就拍吧别打着奋斗砥砺前行这些皮,不割裂吗?后面影视分级吧,有些不适合公放就专供资本圈内yy,自己跟自己玩,自己欣赏自己不香吗?
这是给我们平民百姓看的?
还是变相侮辱我们的?
还是拍出来激化社会矛盾的?
剧本我不懂,但要共鸣,唯有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