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变幻影评

67441403
  • 鬼束二月
    2017/3/19 16:53:11
    最单纯也最污秽
    boddy yeah大概是我所见过最猎奇的动画之一了,我个人认为这里所有畸形的物种来源于不应该发生的的结合,长尾巴的兔子,人脸的蠕虫以及其他.
    而那个红按钮则是一种能力,一种拥有了就会成为靶子的能力,可以猜测是子宫(如果是这样可以说很大程度是对于女权的呼吁)而天使具有赋予的能力,可以猜测那个胡萝卜身上的按钮是天使为了占有而强加的,也许兔子是单恋也可能他想为萝卜摆脱这样的局面但最终按下按钮的却
    boddy yeah大概是我所见过最猎奇的动画之一了,我个人认为这里所有畸形的物种来源于不应该发生的的结合,长尾巴的兔子,人脸的蠕虫以及其他.
    而那个红按钮则是一种能力,一种拥有了就会成为靶子的能力,可以猜测是子宫(如果是这样可以说很大程度是对于女权的呼吁)而天使具有赋予的能力,可以猜测那个胡萝卜身上的按钮是天使为了占有而强加的,也许兔子是单恋也可能他想为萝卜摆脱这样的局面但最终按下按钮的却是他,可见人面对欲望得不堪一击,一次又一次面对按钮又按下是对自己底线的不断扩张,可以说这里每个角色基本生来就承担着破坏了伦理的罪。
    最后兔子被逼迫放手一搏,成功(或者说比死更加悲惨)的杀死制裁者,但又因为自己的欲望自食恶果,生下了一个和其他人一样的怪物并由这个怪物亲手终结自己。
    我们究竟该思考些什么呢,这些来源于人本性中的罪,最单纯也最污秽。
    【详细】
    8425378
  • 方醒儿
    2008/5/5 18:34:30
    P.S. I Miss You
    首先,我并不由它的名称吸引。因为我本就不喜欢这个句子。
    并且,我对片头出现之前的情节很不以为然。因为我不知道这对又吵又闹的夫妻中会有一人从片头后死去。
    事实上,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看这部影片。因为我连它的剧情介绍也未顾及。
    从早晨开始,我捉住一些电影开始看,而其中不乏播放至途中便被我关闭的慢热型影片。临近中午我开始看P.S. I Love You。
    它很幸运未被我中途快进或停止
    首先,我并不由它的名称吸引。因为我本就不喜欢这个句子。
    并且,我对片头出现之前的情节很不以为然。因为我不知道这对又吵又闹的夫妻中会有一人从片头后死去。
    事实上,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看这部影片。因为我连它的剧情介绍也未顾及。
    从早晨开始,我捉住一些电影开始看,而其中不乏播放至途中便被我关闭的慢热型影片。临近中午我开始看P.S. I Love You。
    它很幸运未被我中途快进或停止,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失去至爱的女人。
    而我不巧,也是一个失去至爱的女人。
    虽然影片的主题原本放在一个自生前便处心积虑研究一堆信件并当作遗书等至死后发放给他的妻子的男人身上。这个男人被塑造成一位Mr.Perfect。但我除了觉得他很聒噪很自信很用心外没别的感觉。
    而那个女人自她的男人的葬礼后便一直失去自我。她产生很多幻觉,以为枕边、桌旁或是她存在的任意一处都有她的男人的身影。她观看电视中许多与她同样伤痛欲绝而歇斯底里的女人。她学着电视机里的女人引颈高歌。她的家成了一个垃圾堆。而我最爱这一段。
    当男人生前所写的信件被一一寄出,她一一收到并遵循男人的指示,慢慢走出阴影。她走得极其困难,她大概看到那些信件的第一感觉是男人将拉着她的手慢慢带她步入天堂。但她在这一过程中也极其幸福。
    影片最后20分钟,我在一边工作,偶尔抬头望一眼屏幕,看她仍在读信或者仍在向人倾诉她的伤痛或者仍在和别的男人接吻拥抱而且无动于衷。影片放完,开始有人在字幕上歌唱。我完全松了一口气。

    我仍清楚地记得我曾在某段时期魂不守舍,坐在电脑前不点击任何东西只是发呆却也能显得很心酸,后来我的爸妈非常担忧地勒令我离开电脑,每天早晨拉我出门散步。我跟在他们身后走,好不容易走完他们买菜的路途,然后转身入另一条路径去上班地点。我刚转身就开始掉眼泪,眼睛望着天空仿佛能看见某个死去的人的身影。并且我长时间产生幻听,我并且与那些幻听的声音对话。我变得神经兮兮的。因为没有人知道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人认识于我而言很重要的那个人,没有人愿意听我谈及他曾陪伴我的日子,没有人可以缓解我几乎发狂的痛苦。逐渐地我也开始怀疑那段记忆,我反反复复对他摇头又对他穷追不放。他却只是我心里永远惦记着的,却永远不可复活的人。
    当我看到影片中的女人对着她的妈妈痛哭,哭诉她无法接受他已不在自己身边陪同自己的事实。当我看到影片中的女人对着爱慕她的男人说她已有一年未曾感觉过他的存在,他必定是已经离开了。当我看到影片中的女人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时便开始自言自语,以为男人在冥冥之间与她对话。我知道我心里浮现着的是什么感受,只是眼泪很久不再有。那些事情都是真的,那个人也是真的已经不在,无论我快乐或伤悲,他也无从知晓,无论我遇事或死去,也已与他无关。
    我曾在很多篇小说中遇到与自己相同的例子而备感煎熬,却是第一次在一部电影里感觉到某种出口。因为所有情感都被她表演出来,我只是个观众。
    【详细】
    13721234
  • 恋NARUTO
    2021/5/5 21:31:16
    我很喜欢的一部浪漫小甜剧

    本来没打算写长篇观后感的,但是坐在火车上太无聊了,邻座的陌生小哥哥在写毕业论文,于是我也忍不住写点东西。

    先说剧情,整部剧整体轻松愉快,前半部分两人就是不停的相交然后错过,通过游戏逐渐靠近,看得的确让人抓心挠肝,但是自从男主确认小盒子身份之后,开始有计划一步步套路之后的剧情基本很稳了。因为有了前期情感铺垫,所

    本来没打算写长篇观后感的,但是坐在火车上太无聊了,邻座的陌生小哥哥在写毕业论文,于是我也忍不住写点东西。

    先说剧情,整部剧整体轻松愉快,前半部分两人就是不停的相交然后错过,通过游戏逐渐靠近,看得的确让人抓心挠肝,但是自从男主确认小盒子身份之后,开始有计划一步步套路之后的剧情基本很稳了。因为有了前期情感铺垫,所以男主大展攻势追求的时候,女主基本上没有为难过男主,甚至在男主稍微示弱,退后一步委委屈屈的问女主难道不要他了吗之后,马上就扑过去同意在一起了。后面10集基本就是秀恩爱,甜甜的日常。总之剧情连贯,不去较真,各方面也没有硬伤,让人看得舒服开心。这也是近一个月我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了。

    说说林一,我是奔着他来看这部剧的,说实话是有进步的,他的第一部剧暖暖的小时光,标准面瘫脸,吻戏生涩的很,而看这部剧,几个动作戏特写看着很顺,唱歌跳舞拉小提琴基本都努力了,耍帅卖萌都很有萌点,甚至吻戏和床戏也来者不拒,妈妈粉甚是欣慰。不过两部剧人设都太像了,希望你以后可以跳出固化形象,挑战更多风格,戏路可以越来越宽。

    五一假期就要结束了,论哪个职场成功女性能逃过一个身体强壮热血沸腾乖巧听话的小狼狗的诱惑呢?这部剧无疑是一杯给广大社畜的奶茶,虽然高脂高糖,但喝着开心就好。

    【详细】
    13527627
  • 醉儿
    2015/2/2 9:10:45
    现在人们对古装剧越来越苛责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对古装剧越来越苛责,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了前两集或者只看了片花就给打一星然后走人,这样只能让我觉得豆瓣的评分越来越有失公允。相比之下,钟汉良的天涯明月刀能达到5.9,而这部剧居然3.9,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的改编很大,而且加入了魔幻色彩,可能是某些人无法接受的,陆小凤的聪明才智不见了,花满楼变成了一声,西门吹雪更没有一点像西门吹雪,更让原著党难以接受。但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对古装剧越来越苛责,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了前两集或者只看了片花就给打一星然后走人,这样只能让我觉得豆瓣的评分越来越有失公允。相比之下,钟汉良的天涯明月刀能达到5.9,而这部剧居然3.9,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的改编很大,而且加入了魔幻色彩,可能是某些人无法接受的,陆小凤的聪明才智不见了,花满楼变成了一声,西门吹雪更没有一点像西门吹雪,更让原著党难以接受。但是陆小凤和花满楼的性情还在,风格还在,如果独立的欣赏这部作品,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物更人性化,感情更真诚,不失为成功的人物。
    剧情方面,作为推理剧剧情不能太过简单,但是现在的一些编剧过多的用反转手法使剧情太过矫揉造作,这部剧的剧情至少可以得7分,40多集讲一个案子并不容易,而且编剧条理清晰,整体性连贯性都很到位,如果破绽的揭露多分给陆小凤一些,效果会更好。
    总之,希望各位看官鼓励和支持古装剧,不要怀着一颗吐槽的心,导演编剧不容易,演员更是无辜
    【详细】
    7364427
  • Northernland
    2018/7/8 20:15:28
    怪物的诞生

    代玛丽雪莱专业研究者Vera发

    ========================================================

    总体上而言,电影在服装、背景和氛围营造方面可圈可点,让人似乎回到了19世纪初伦敦没有太阳的白天和日内瓦大雨倾盆的黑夜。主演范宁演得也很出色,眼神中透露出比她年轻的面容所能承载的更为深刻成熟的东西:那是一种受难中的高贵,痛苦中

    代玛丽雪莱专业研究者Vera发

    ========================================================

    总体上而言,电影在服装、背景和氛围营造方面可圈可点,让人似乎回到了19世纪初伦敦没有太阳的白天和日内瓦大雨倾盆的黑夜。主演范宁演得也很出色,眼神中透露出比她年轻的面容所能承载的更为深刻成熟的东西:那是一种受难中的高贵,痛苦中的忍耐以及忠于自我的勇气。整部电影看似平淡无奇,毫无波折,即使有波折之处(私奔、孩子死去)也没有音乐和情感的渲染,但事实上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玛丽在母亲沃斯通克拉夫特墓前读书开始,到接下来零零碎碎的情节和片段都像是四散掉落的珍珠,而短短几分钟《弗兰肯斯坦》这本小说的创作的镜头就像是一条结实的线绳,将它们一个一个穿了起来。

    电影主要触及到四个关系:玛丽和她母亲沃斯通克拉夫特,和她父亲戈德温,以及和她丈夫雪莱的关系,克莱尔和拜伦的关系。玛丽的母亲可以说是西方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女权主义者,电影中通过戈德温之口说起她:“你母亲是一个战士,她和世间的一切为敌”。母亲不同凡响的勇敢是玛丽敢于走上背离世俗之路的动力源泉。还有一处提到她母亲是在拜伦指给她看一幅Henry Fuslei的画像,画的是一个睡眠中的女性正在做噩梦,她的梦外化为一只可怕的猿猴蹲坐在她身上。画面中女性姿态放荡的躯体,散乱的头发,猿猴狡黠邪恶的面容,充满了淫欲、暴力的暗示,似乎女性既是被蹂躏践踏的受害者,又成为这种畸形关系的共谋。而Fuseli正是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第一个情人(他们的感情使她吃了很多的苦头)。这幅画事实上是一个隐喻,即对于一个十九世纪的女性而言,什么是她们最大的噩梦?小说于是引入了两个平行的恋爱关系——玛丽和雪莱,克莱尔与拜伦。前者可谓真爱,父亲断绝父女关系的威胁,和爱人已有家室的事实都无力扑灭这场爱情之火,但是当雪莱妻子和玛丽当面对质时,她已经犀利地点明了他们未来的结局:“我几年前也是和他私奔的”,(看看现在的我,就能想象未来的你)。诗人的爱情如苍穹之云,如星空之月,中看不中用。强行实行“恋爱自由”的理论,和妹妹克莱尔肆意调情,不顾暴雨如注带着生病的女儿奔走,以及留下一堆未解决的前妻和孩子的问题.......这些都让敏感的玛丽陷入无助和绝望。当她的孤独和愤怒都化作一个复仇的怪物时,雪莱竟然建议将之改成“一个代表着完美之人的天使”。玛丽的委屈和怨气爆发了,她惊诧于爱人和现实的绝缘,她喊道“你看看我!”(你如何要求一个额头上结满风霜的人去迎合你对未来天真的期许?)电影最后,雪莱当众承认,“是我让她陷入如弗兰肯斯坦的造物一般的无尽孤独之中。”雪莱无法理解玛丽巨大的隐痛,但克莱尔能。虽然她也是玛丽生活的捣蛋者之一,但她自身的爱情悲剧让她对玛丽(和怪物)感同身受,她的理解是同样作为女性受害者的同病相怜。比起雪莱对爱情的随意态度,拜伦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自恋让他把任何一个情人的爱都当作是自己理所应当享用的祭品,他的道德盲点让克莱尔的一生都在为自己冲动的过错赎罪。再来说戈德温。他既是玛丽的文学启蒙导师,又是召唤怪物的一片暗影。他教导玛丽“去找到你自己的声音”,开启了她的文学梦想。但当私奔后的玛丽在市集偶遇父亲时,父亲对她冷漠地如当时冬天的温度。就像玛丽质疑她父亲:“我们是按照你的理论生活的”,但他却否定女儿的自由恋爱并和她断绝父女关系一样,小说中的怪物也是弗兰肯斯坦一手创造的,却同样被无情抛弃。(当然她父亲作为过来人,了解把理论不加三思地付诸现实的代价,这也是他身上的ambiguity)因此可以说,《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就是画中的梦魇,是雪莱前妻的自杀,是玛丽梦中复活的孩子,是她被抢走的作者头衔,是许久未见的父亲转身而去的背影,是克莱尔雨夜的狂奔......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散漫无序。不过窃以为有一个情节设计多余,即玛丽去苏格兰那部分,如果是为了设计在那里遇见雪莱的话,更是没必要,因为事实上,他们是在戈德温家里相遇的。顺便提一下电影中出现过的诗歌:雪莱的”Queen Mab”,柯勒律治的”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和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以上是作为普通观众的影评部分,主要是对电影本身的理解和解读。接下来是作为玛丽雪莱研究者的吐槽部分。电影作为一种商业的产物,戏剧化和好看是首要目标,真实性则会退居第二。为了不让大家对玛丽雪莱产生误解,我列举一下被影片歪曲的几个主要的地方(细节部分就不追究了)

    1,雪莱和玛丽第一次见面是在戈德温家里而非苏格兰。

    2,玛丽知道雪莱是有妇之夫,因为是他们夫妻一起到戈德温家里吃饭的。可能为了道德上的考虑,导演把玛丽无辜化了,事实上雪莱妻子的死一直如一个罪恶的秤砣一样悬在玛丽的心口。

    3,雪莱到死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诗人,他所有的诗歌加起来卖出去的数目不及弗兰肯斯坦一部作品。直到1824和1839年玛丽编辑了雪莱全集后,他才渐渐奠定其地位。因此,公园里有粉丝签名情节是假的,因为他名气大所以要他来写小说序言也是假的。这就引出来本片最具欺骗性的情节——争夺作品权的问题。当时小说写出来后,雪莱帮助修改了一些字词,写了序言,联系出版商匿名出版,确实一些人猜测这本书是雪莱写的,包括大名鼎鼎的Walter Scott,但是玛丽写信给Scott谦卑而礼貌地澄清了他的误解。所谓夫妻之间因此而起的冲突和冷战全是为了契合女权主题编造出来的。

    4,克拉拉是玛丽第三个孩子,她的死亡确实是由于雪莱的鲁莽,但当时他并未和玛丽在一起,是他为了图自己方便要求玛丽连夜带着生病的孩子去罗马投奔他,因此孩子病情加重,死在那里。

    5,玛丽的性格也是一个误解。范宁演出了她性格中坚毅、隐忍、高贵的一面,但是她的另一面是内敛和软弱(她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电影中玛丽和父亲的正面对抗,和雪莱的激烈争执以及对拜伦的大胆挑战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虽然她内心也许这样做过无数次....玛丽一生都并非一个女权主义者。她在日记里说,“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可能再写一部《女权辩护》,我总是无法宣告自己”。“对于女性问题,我从未确定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不是撤销所有的束缚,就能保证社会的进步,人生来总是要学会自我否定”。她当然为女性的被压迫鸣不平,但她同时认为,在生活的复杂性面前,任何口号和理论都是无能为力的,反而是女性身上原有的对爱的守护和忠诚能够守住一方幸福。

    总体评价——虽然从透过人物经历从女权主义这个视角阐释《弗兰肯斯坦》的诞生并无不妥,但是这同时也压缩了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和玛丽作为一个作家用文字走出小我探寻真理的使命感。

    以上。

    【详细】
    94992814
  • 赵成名
    2020/9/17 18:44:55
    爽文的套路白瞎了这么好的制作

    看过原著的人其实都知道,这不过是土豆又一部爽文,而且套路真的一模一样,一开始出身卑微,后面机缘巧合,然后和女主误打误撞,然后一路开挂成神。说句实话,没什么营养,我自己也是快速翻页看完的。其实最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就是男主女主的感情线,哦不,这压根不是感情线,这压根就是强行安排加强行指认。就把一男一女关在一起,吃点春药,好了,你们在一起了。后面又这么来一次,真的让我吐了。最后结尾了,告诉林动,

    看过原著的人其实都知道,这不过是土豆又一部爽文,而且套路真的一模一样,一开始出身卑微,后面机缘巧合,然后和女主误打误撞,然后一路开挂成神。说句实话,没什么营养,我自己也是快速翻页看完的。其实最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就是男主女主的感情线,哦不,这压根不是感情线,这压根就是强行安排加强行指认。就把一男一女关在一起,吃点春药,好了,你们在一起了。后面又这么来一次,真的让我吐了。最后结尾了,告诉林动,诺,这就是你老婆,告诉绫清竹,诺,这就是你老公。幸亏这是古代玄幻武侠,还能来这么一出喂春药。不过这个武学体系我是认可的,还是比较完整的,虽然有些遗憾的是,一开始的武学到后面再也没出现过,但整个武学境界是真的比较完整的。战斗力也没算崩塌,两个人打架,该是他实力更胜一筹,那结果果然就更胜一筹,没有说强行拉低智商,制造一些奇奇怪怪的翻盘点或者道具,让人感觉到不快。一开始听说要改编成动漫,我也没什么太大感觉。直到最近看了几集,发现这做的的确不错,不论是镜头的切换、动作的流畅度、人物的微表情、特效的质量都没得说。听说制作公司是用了比较好的动作捕捉的技术,难怪人物打斗的时候都很流畅,就感觉像是真人在那儿舞刀弄剑一样,没有普通动画的机械感和不合理感。这里还是要向制作公司致敬一下,这可能比看小说时候的我自己脑补出来的场景做的更好一些,而且可以说90%都是按照小说里的剧情来编写的,可以说改动不大。看完小说看完动漫,我感觉如果小说的质量能再上一个台阶的话,动漫的剧情就会好很多。小说到后面难免出现换地方打怪升级的套路,看到现在也就最近的《诡秘之主》没有后期套路,而是好好地在讲一个故事,让身在上帝视角的我们还是有继续随着作者的视角探险下去的感觉。说到这里,还是希望如果武动乾坤有第三季的话,编剧能够好好魔改一下,真的,除了官方配对的CP,林动绫清竹这种别改,其余的可以多原创一些,另外也希望第三季的大呈印象能保持幻维一样的制作水准,千万别像《少年游》那部一样建模拉胯,好好发挥,让国漫真正崛起。

    【详细】
    12869847
  • V Zenn
    2020/5/2 11:56:18
    把外婆放进冰箱 | 无剧透版本

    来自公众号“画幕下的世界” mhsj0407

    把外婆放进冰箱 |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来自公众号“画幕下的世界” mhsj0407

    把外婆放进冰箱 |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成人的世界总是充满着无能为力”

    前不久,随着热播剧《都挺好》的爆火,苏明成“陪伴式啃老”的言论再次刷屏。

    “大哥你在美国读书,妹妹不把自己当一家人,妈说我就一个儿子,不让我抽烟,不让我喝酒,不让我应酬,我就一直陪着妈,现在妈走了,我倒成废物了”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么一部「花式啃老」的电影

    《把外婆放进冰箱》2018

    意大利 喜剧

    12558789
  • SLOW
    2020/7/17 15:17:36
    神装建号,居然玩成这个样子。

    剧情平淡,部分对话不明其意。最后看完不知道在演什么。几百年的时间,不说创建个什么神秘组织。至少得的混个衣食无忧。居然打架还要自己上。。。。。。怪不得掉海里那个怨念深。你们就知道到处打架,就不能抽空建个公司,攀高科技组建船队去海底捞人吗。另外,就中世纪那个制铁技术,别说几百年,几年笼子就得锈开了。主角一行人居然端着酒杯说失去一个战士。合计着,几百年里你们就知道清明往

    剧情平淡,部分对话不明其意。最后看完不知道在演什么。几百年的时间,不说创建个什么神秘组织。至少得的混个衣食无忧。居然打架还要自己上。。。。。。怪不得掉海里那个怨念深。你们就知道到处打架,就不能抽空建个公司,攀高科技组建船队去海底捞人吗。另外,就中世纪那个制铁技术,别说几百年,几年笼子就得锈开了。主角一行人居然端着酒杯说失去一个战士。合计着,几百年里你们就知道清明往地上撒酒啦,能整点实际的不。

    等海底妹子上来,把你们脑壳一个一个都撬开,看看里面到底装的都是啥。

    【详细】
    12733272
  • Анпэнь·编剧
    2022/9/11 20:36:04
    我相信每一部电影都是踏实用心的,但能让观众看到用心之处,实在少有。
    这部电影和观众没有距离,主角就是生活中的小人物,是你也是我。 它讲平凡的梦想,讲人生的无数种可能,讲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由别人定义。由什么定义,要自己去看电影,去理解和想象,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便在于此,你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讲梦想的电影真的很多,能直击人...  (展开)
    这部电影和观众没有距离,主角就是生活中的小人物,是你也是我。 它讲平凡的梦想,讲人生的无数种可能,讲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由别人定义。由什么定义,要自己去看电影,去理解和想象,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便在于此,你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讲梦想的电影真的很多,能直击人...  (展开)
    【详细】
    14643215
  • 魔菇
    2023/1/9 1:16:02
    假装我们在城市

    在设计去年共读计划时,我们将《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放置于女性“预见者”主题之下。这部纪录片主角弗兰·勒博维茨头脑聪敏,言语机智,很有见地,不爱运动和财商滞后的一面又显得笨拙、滑稽。她说自己是买房房跌,卖画画涨,错过了很多次暴富的机会,而且又傲慢又偏见,视一切电子产品如洪水猛兽,简直就是“预见者”字面意思的反

    在设计去年共读计划时,我们将《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放置于女性“预见者”主题之下。这部纪录片主角弗兰·勒博维茨头脑聪敏,言语机智,很有见地,不爱运动和财商滞后的一面又显得笨拙、滑稽。她说自己是买房房跌,卖画画涨,错过了很多次暴富的机会,而且又傲慢又偏见,视一切电子产品如洪水猛兽,简直就是“预见者”字面意思的反面典型嘛。

    实际上,称她为“洞见者”更恰当。

    当我们看人物纪录片时,我们在看什么?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对谈者马丁·斯科塞斯在美国影视界地位中坚,长踞影响力权势榜之上,虚构作品拍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事实上他拍摄的人物纪录片可不止这一部,他对迈克尔·杰克逊的记录为一个时代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他拍摄的关于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纪录片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观——相对一个电影人,或许他的身份认同更是知识分子:对身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记录、讨论和追问,是一种自觉的责任感。

    为何这次是勒博维茨?

    一是因为他和勒博维茨是多年好友。他们此前在纪录片《公众演讲》中对谈过一回,很嗨,也很成功,多么甜蜜的回忆。不同的是,这次是斯科塞斯自己组局,更加自由,怎么倒腾都行,所以他大肆塞进了自己执导的各种影视片段,还很巧妙贴切,令人服气。他们在一个朋友圈玩耍,拥有很大的便利性和话语权,这部纪录片就像老朋友随意的围炉夜话,目的就是玩——玩的人觉得好玩,看的人如果也觉得好玩,善莫大焉。

    二是他们有共同的关注点和城市回忆。纽约客,这是个既表述鲜明,又寓意隐含的专有名词,带着一点玩世不恭,一点刻薄抱怨和喋喋不休的身份认同,他们见证着城市的迁变,经历过共同的城市创伤,拥有对过往时光的追恋,到了一定年纪会怀旧,还坦坦然然地自恋,坚定捍卫自己的代际价值观。

    一个没去过纽约,有限经验仅从书本、报刊和影像中来的人,可能不太容易感受到纪录片传递的特殊氛围。当然,你也是喜欢的,人类最朴素的渴望就是远方、异国、异质感。娴熟的影视制作和重磅传播更带着天然优势,连斯科塞斯拍摄的某些影片中那些凄凄暗暗,也被蒙上了一层奇妙的滤镜。这一切又不能成为深度代入的理由,它像一部离岸观察笔记,也像你参加一个圈子不熟悉的社交聚会,看场里人互动频频,运用着一些黑话,你只恍恍惚惚。

    有意思的点还是很多:

    首先关于女性话题。

    勒博维茨提到17岁被高中开除后去纽约当出租车司机,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她不想当女招待和酒店服务员。You know,这是她的口头禅,在谈到性别问题时就别有深意。

    上世纪60年代的纽约,女性能做的职业不多,女招待?酒店服务员?看似门槛不高的工作,必须通过顶头上司一关,而他们通常是男性。为了得到机会,女性要付出超出工作本身的性别成本,“有个餐厅的老板是同性恋者,你知道有多少女孩去应聘吗?”那简直是黄金职位,令女孩们趋之若鹜。年轻的勒博维茨桀骜不驯,更愿意去开出租车。她知道纽约城的大街小巷,以及每一个司机喜爱的小餐馆。

    她支持Me too,对女性共助,奋起揭露抗争黑暗事实拍手称快。但她也头脑清醒,作为一个浸淫文化产业多年的作家,一个通常演自己、偶尔客串角色的非典型演员,一个影视产业上游的制作人,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她了解很多行业真相,在纪录片中她没有对这个问题大谈特谈,她不是典型的女权主义者,和斯科塞斯谈话时,他们有点默契地含混,这种留白反而让人理解更多。在结构性的问题上谈论太多毫无意义,何况她无意于此,尽管她在性别偏见中毫不妥协,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成一个我行我素的女性主义者。

    其次是关于她作为纽约客。

    确切地说,勒博维茨是个“纽漂”,她老家新泽西州离纽约不远,约等于从苏州到上海,属于泛纽约都市圈。高中被开除后她又丧又梗又自由,开着人生的第一辆破车,不去纽约,去哪儿?到了纽约之后,勒博维茨又有些运气,从出租车司机到清洁女工到写作枪手,然后成为安迪·沃霍尔的雇员和朋友,之后是《名利场》撰稿人,她开启了一条纽约“名利场”的金光大道。她又有不错的天赋和才华,她旁观一切,意见颇多,表达方式幽默且辛辣,“评判是我的专业”,除了是非典型演员,她也是非典型作家,毕竟她出版的书并不多。文字和语言工作更多体现在专栏和演讲,可以说,说话是她的专长,冒犯是她的本能,有趣是她的主调。她以时尚Icon和意见领袖成为美国大众文化的偶像,如果没有这种个性和经历,很难想象她会成为纽约客。

    其三是纪录片着眼的城市变迁。

    这部纪录片显得很松弛,几乎是两个纽约客的文化漫谈,内容涵盖电影、音乐、阅读、生活、审美、金钱观、建筑、城市规划、政治、移民等领域,各章节甚至用纽约的多个政府部门作为标题,如文化事务部、预算委员会、体育与健康部门等,这些章节下的议题大致也会勾连到相应的内容上,散发着讽刺、调侃和唱反调的气质。

    如在体育话题上,她就明确表示讨厌体育,片中截取她接受采访时的片段,无论被体育迷主持人如何疯狂引导或反驳,她都岿然不动,坚持自己就是讨厌体育,哪怕是她曾坐在拳王阿里最辉煌的比赛前排。她表示那只是凑巧,那不代表我喜欢体育,那场比赛可以当做一种文化现象看。

    把一座城市无限缩小,再和真人对比,有一种震撼感。《假装我们在城市》的拍摄场景之一就是纽约城市微缩模型,他们让勒博维茨穿着鞋套,踩进哈德逊河,她像进入《格列夫游记》里的小人国世界,不同的是这座死寂的模型城市中不会蹿出一群利立浦特人,他们不会把她捉去献给国王。这种设置营造了一个异境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讲述城市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奇幻的,可疑的,不确定的印象。

    她只为自己脑海中的纽约负责,貌似看到了城市整体,但它也可能是虚幻的,有限的。真真假假的爱和恨,吐槽之中带着热切的肯定,一个人和自己生活的城市之间,哪能说得明白。接受复杂迷离,也就接受了城市生存的真相。这样看,纽约之于勒博维茨,和上海、北京、成都……其他城市之于我们,本质也差不多。如何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可能不如如何描述它重要。

    最后,关于她的阅读主张。

    勒博维茨说出了我的某种梦想:专职读书。如果靠读书就能生存,谁还去奔波啊。仔细想,这种逃避思想也是不对的,不能带来终极满足。如果必须专职读书,我们或许又想去干别的,想去神游了吧。

    勒博维茨是个重度书虫,从她的谈话和专栏可以看到阅读的趣味和积淀如何形塑她的气质。

    片中一个场景,她和斯科塞斯两人在图书馆的排排书架中穿梭,他们谈论着对彼此相熟或不相熟的作家的看法,交流阅读的快乐与满足,阅读被干扰时的痛苦,以及被书评人误导后的愤怒和报复。

    他们还去书架中搜索关于意大利文化和犹太文化的图书,作为两个典型的意大利后裔和非典型犹太人后裔,他们都烙印着族群的文化痕迹和集体记忆。谈话中被提及的人或事,一如既往地穿插着的相应的电影片段,它们无一不是斯科塞斯的作品。作为捧哏者,他似乎通过影像夺回了自己的阵地,谦逊了又像不很谦逊,自恋了又不像很自恋。阅读者和造梦者,在书本营造的物理空间中,完成了好朋友手拉手的默契。

    这部纪录片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0,高得对斯科塞斯其他影视作品显得不公平,尽管那些作品的分数基本都在9.0以上。这个分数让我看到豆瓣系统的大数据特点,文艺趣味、观众构成、城市文化等权重很大,虽然已是相对安静和公正的平台,但它依然有些不平衡性。

    所以,如果你看《假装我们在城市》时昏昏欲睡,或感到名不副实,错不在你。如果只是假装在那个城市,如果身在乡村、小镇……我们不用知道勒博维茨,她是美国人的纽约梦,不是我们的。

    【详细】
    148753747
  • 月渐琉璃
    2017/2/18 17:55:25
    不完美可以理解,但很值得追下去
    看了一点《热血长安》,我就想着写点什么。想想我们作为观众,究竟期望看到什么样的剧,为什么会去安利别人看一部剧。讲真,我这一代经历过日剧韩剧港剧国产剧的巅峰洗礼,也乐此不疲的追过美剧英剧。大概因为从前很多经典剧目带来很多感受和享受,以及认真演戏的演员和艺术家们,让我对国产剧总是很大的期待。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提
    看了一点《热血长安》,我就想着写点什么。想想我们作为观众,究竟期望看到什么样的剧,为什么会去安利别人看一部剧。讲真,我这一代经历过日剧韩剧港剧国产剧的巅峰洗礼,也乐此不疲的追过美剧英剧。大概因为从前很多经典剧目带来很多感受和享受,以及认真演戏的演员和艺术家们,让我对国产剧总是很大的期待。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提及到国产剧,大多数时候是吐不完的槽和经常出戏的尴尬,尴尬的剧情,令人着急的演员和演技,往往比五毛特效还让人不想活。这不是说明我们对剧的要求太高了,相反是对剧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所以导致认真拍戏的剧组越来越少,认真演戏的演员越来越少。偶尔出一部算良心的作品,大家忍不住奔走相告。我想热血算的上其中一部。

      回归主题,作为优酷会员,我这周看了五集《热血长安》。看过之后我可以理解,这个戏显然不只是想拍一部超级网剧或是古装探案剧。故事节奏的创新,每一集独立剧情的连接,大量CG技术应用,演员的表演,显示出这剧应该是某种探索。如果成功,就是一个新的电视剧制作模式。

          从演员来说,有少数我还算熟悉的也有大多数完全不熟的人。整剧来说,男主徐海乔和女主鞠婧祎的知名度相对来说高很多。但不得不说,导演选演员的眼光确实很不错。不只是他们两位,还有侦探团队的其他几位,甚至包括每一集中我完全叫不出名字的群演,就目前我看过的五集来说,我对该剧演员的演技毫不犹豫的给个好评,算是用心在塑造角色。

           
    主演破案时候的细微眼神变化
    主演破案时候的细微眼神变化
    【详细】
    8368970
  • 飞行员
    2023/2/1 8:43:13
    一个业余球友&乒乓球爱好者的影评

    为什么说《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是烂片,对于一个乒乓爱好者来说,我认为邓超和俞白眉的电影不配“中国乒乓”这四个字,你们玷污了中国乒乓,看我再看我之前发的朋友圈,真是烂的超出了我的预期,但凡是打乒乓的朋友都能看出来这部片的烂,邓超你们真的懂乒乓吗?你能真的体会到乒乓球队魅力吗?但凡是你去球馆泡上一年,跟大爷们打打,都不至于拍成这样的烂片,自己球打的菜的一批还敢来拍体育题材电影?还有的就是如果你叫

    为什么说《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是烂片,对于一个乒乓爱好者来说,我认为邓超和俞白眉的电影不配“中国乒乓”这四个字,你们玷污了中国乒乓,看我再看我之前发的朋友圈,真是烂的超出了我的预期,但凡是打乒乓的朋友都能看出来这部片的烂,邓超你们真的懂乒乓吗?你能真的体会到乒乓球队魅力吗?但凡是你去球馆泡上一年,跟大爷们打打,都不至于拍成这样的烂片,自己球打的菜的一批还敢来拍体育题材电影?还有的就是如果你叫《乒乓之绝地反击》我不会说什么 我会赞成这部电影,但是你加上“中国”这两个字,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1.练球环节,动作生硬,即使是打练习球也是用全是发力啊,先不说发力,先说动作,动作非常丑2.球太假明显你能看出来球的速度太慢了,那个时代是小球时代,用的都是赛璐珞球,旋转强,速度快 可是打过乒乓球的一看就能看出来,电影中的那个球特别慢,物理逻辑都不对,然后我才发现,居然用的是特效3.最重要的比赛环节不要切机位,不要切机位!因为他们没有水平打上一个精彩的回合,所以只能切机位,还没打几个球呢这局比赛就结束了,如果你想拍中国乒乓,起码你的发球接发球,对拉,技战术,你起码让业余球友能看得过去吧,结果他们又走了荣耀乒乓那条老路,技术不够,剪辑来凑,各种华丽胡哨的有视觉冲击的镜头,就是看不完一回合。作为一个业余球友,我实在是看不下去,拍的这么烂,如果你加上“中国”这两个字,你的演员的乒乓球技术水平得配的上,体育题材的电影,老讲剧情,不来点硬实力哪行再说一遍如果这部电影叫《乒乓之绝地反击》我不会说什么 我会赞成这部电影,这回赞成这个题材的电影,因为体育的还是关于乒乓球的电影等于没有,但是你加上“中国”这两个字,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凭什么加上这两个字?你配吗?所以我必须吐槽有的人又会说了,人家《摔跤吧!爸爸》不也不是专业摔跤运动员,你会指望专业摔跤运动员看这个电影吗?我只能说:拜托你看看人家名字,看看电影名字叫啥,如果你叫《乒乓吧!兄弟》《乒乓之绝地反击》《乒乓之新希望》我都不说啥,但是你加上“中国”,叫《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你配得上吗?你配得上吗?你配得上中国乒乓这四个字吗?

    149551060
  • 刘源
    2020/9/2 23:16:26
    所以爱会消失,对吗?

    电影只是“谜面”,直到结尾,“谜底”才呈现给观众。这不是剧透,而是导演在片头自信满满地向观众发出的挑战。《爱的成人式》改编自推理小说家乾胡桃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个几乎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爱情故事,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建议先去看一遍,耐心等待最后的“谜底”揭晓。

    以下有剧透

    电影只是“谜面”,直到结尾,“谜底”才呈现给观众。这不是剧透,而是导演在片头自信满满地向观众发出的挑战。《爱的成人式》改编自推理小说家乾胡桃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了一个几乎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的爱情故事,但它又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建议先去看一遍,耐心等待最后的“谜底”揭晓。

    以下有剧透。

    12844371
  • 没注销
    2019/1/24 1:55:04
    我经历过的校园暴力?

    初衷是为了吴世勋看的,结果很惊喜。每集只有10分钟的短句,很好看!看这个剧让我想起了初三的时候,恰逢学校初中部要取消,我们是最后一届学生,原本的五个班也被整合成四个班。不知是那些小混混们临近毕业太浮躁猖狂,还是因为班级被拆散而愈加不爽,抑或是老师们因前途未卜而没空管我们这些学生,种种因素叠加,我们班级甚至我们年级的小混混也都像剧里的一样,愈发猖狂。闷热的晚自习时肆意关掉风扇,早自习时大声吵闹

    初衷是为了吴世勋看的,结果很惊喜。每集只有10分钟的短句,很好看!看这个剧让我想起了初三的时候,恰逢学校初中部要取消,我们是最后一届学生,原本的五个班也被整合成四个班。不知是那些小混混们临近毕业太浮躁猖狂,还是因为班级被拆散而愈加不爽,抑或是老师们因前途未卜而没空管我们这些学生,种种因素叠加,我们班级甚至我们年级的小混混也都像剧里的一样,愈发猖狂。闷热的晚自习时肆意关掉风扇,早自习时大声吵闹欺负女生,从四楼教室窗边扔矿泉水砸到年级主任,在政治老师的水杯中吐口水并在老师喝掉后发出嘲笑的声音……现在想起来仍然很愤懑。那时候我们没有一个人敢反抗,或许迫于他们的淫威,或许无论什么原因凡是跟他们有过冲突的人都会被打,哪怕是女生也会被用课本砸头,或许忌惮于他们貌似庞大的混混同伙……那段时间是我第一次想要学武术学散打,每天都幻想着自己打架很厉害后把他们教训一顿,并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认错。那段时间也是我最讨厌我们班主任的时候,因为内心的愤怒和压抑无处释放,就简单的把他们的过错都归结到班主任及年级主任的不作为不负责。

    现在想想自己真的很无能,当初他们做了那么多坏事,对政治老师做了那么过分的事情,我却什么都没做。哪怕在老师回教室前把水杯里的水倒掉呢,哪怕再勇敢一点去抗争呢!寒假听文科班的朋友回忆另一个朋友被霸凌的事情时我还对其他朋友很失望,作为朋友的她们也几乎什么都没有做,现在想想,如果我也在文科班,我跟她也在同一个宿舍,我是不是也会跟初三时一样什么都不做呢?

    但是,我会被这件事困扰,我会愤懑,文科班的那些朋友也许也会在想起时唏嘘,那些小混混呢,那些霸凌者呢!他们回忆自己的初高中会怎么样,会有一点忏悔吗?还是很得意?

    好像总是这样,“坏人们”总是活得很轻松,所以很大部分人会学着适应这些卑劣的社会规则,并称之为“长大了,成熟了”,然后在酒后感慨年少时的单纯,第二天醒后继续更加圆滑更加虚伪。

    我家人总开导我说你也没办法,你不能改变这个社会,你只能去适应;别人的生活跟你无关,你没必要去评判他们的选择……balabalabala.每到这时候我就开始逻辑混乱了,我就开始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情绪失控了,还好上次我的小伙伴提醒了我,他们是不对的,虽然我们改变不了他们的做法,评判不了他们的选择,但是我们不应该连愤怒都没有,不然就会麻木,甚至某一天会变得跟他们一样!

    像鲁迅说的,我们都被关在一个打不开的铁笼里,有的人不知道自己被关着,每天过得很开心;有的人知道自己被关着,但觉得反正也出不去,于是什么都不做每天活的很开心;有的人(应该是很少一部分人)知道自己被关着,但仍然想办法打开笼子,想方设法逃出去,也许这一辈子都出不去,但仍然怀有信念和希望。

    我想做第三种人。前两种的“开心”是一种虚假的,飘渺的,随时可以被收走的“开心”,是一种降级的“开心”。即使希望渺茫,我也想去争取一份踏实进取的开心。

    最近很喜欢詹青云,刷了好多次她的华语辩论赛四辩结辩,最喜欢她说的这段“什么叫‘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什么叫‘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唯有少年心’。”希望我在若干年以后可以骄傲地说,自己还有初心,自己还有反骨,自己还没有麻木。

    【详细】
    99141369
  • 乌龟考试院
    2020/3/28 9:24:21
    邕山是很温暖的地方

    最开始,以为是一个单亲妈妈的故事,后来觉得是小大人弼久的故事,再后来才发现这是关于邕山的故事。

    韩国拍的最好的就是这种全员温暖的故事。本来针对山茶的大妈们因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六年会自愿保护被调皮鬼盯上的她;本来丢弃山茶只当了7年零3个月的母亲会带着保险协议来照顾她而不是为了要肾脏;本来什么事儿都不懂天天就想着

    最开始,以为是一个单亲妈妈的故事,后来觉得是小大人弼久的故事,再后来才发现这是关于邕山的故事。

    韩国拍的最好的就是这种全员温暖的故事。本来针对山茶的大妈们因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六年会自愿保护被调皮鬼盯上的她;本来丢弃山茶只当了7年零3个月的母亲会带着保险协议来照顾她而不是为了要肾脏;本来什么事儿都不懂天天就想着受人尊敬的卢圭泰最后会明白是自己的幼稚把妻子变成了妈妈;本来介意着7岁孩子的郭德顺会逐渐为了孩子试着妥协;本来不想让任何人来分享妈妈的弼久会因为妈妈的眼泪什么都不再计较;本来没有什么感情维系的杰西卡和姜忠烈会在最后以彼此的妥协和守护回归寻常的夫妻。本来就活的天真烂漫的黄龙植呢?他依旧生活充满阳光,坚信着即便世界上少了调皮鬼也会有别的坏人,但好人总是多的那一方。

    很让人震撼的是那个在调皮鬼手下救出女儿的山茶妈妈,关于讲母亲的几段都让人很感慨。

    弼久是全片最喜欢的角色,这个经常头痛的小孩,总是说着我是小孩子吗?但其实总会变成孩子。

    跟着黄龙植在游戏厅打游戏,被龙植举高高就激动的不行,在球场上被人欺负了马上就开始流眼泪,被龙植维护了就立马仗着靠山开心起来,会因为两父一母的话难受,也会因为被生父维护而流眼泪,会在下了校车没看到妈妈而瞬间失落,也会因为家里大门密码被换而痛哭流涕。

    但这个孩子更多的时候都会很成熟。因为知道妈妈听到爸爸两个字会哭所以看电视唱歌都会很小心,听到大婶在欺负自己妈妈会飞奔回家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小身板保护妈妈,担心妈妈被记者追问会告诉妈妈保护好自己也会去找黄龙植来帮忙,会在知道了生父之后告诉妈妈只为了不让她因为担心谎言被揭穿而提心吊胆,即便生父有钱有势也舍不得抛弃妈妈去跟生父过好日子,虽然一点也舍不得自己妈妈被人分享但为了守护妈妈最后也还是接受了黄龙植。

    邕山的人真的很美好啊,多么想去找山茶吃一顿辣炖杂烩呢。

    【详细】
    12445944
  • longlong
    2016/8/22 0:03:51
    两个我熟悉的演员演了两个我并不熟悉的明星。
    之前看扣叔访谈斯派西知道了这部电影,发现阵容还挺有趣,是卢瑟和佐德将军的组合(DC粉强行和DCU拉关系),这次就找来看了,结果发现这片估计也不是面向我这种对美国70年代历史不太熟的人看的,毕竟无论是猫王还是尼克松我都不知道这两个人的真人是什么样子,猫王只知道他那张...  (展开)
    之前看扣叔访谈斯派西知道了这部电影,发现阵容还挺有趣,是卢瑟和佐德将军的组合(DC粉强行和DCU拉关系),这次就找来看了,结果发现这片估计也不是面向我这种对美国70年代历史不太熟的人看的,毕竟无论是猫王还是尼克松我都不知道这两个人的真人是什么样子,猫王只知道他那张...  (展开)
    【详细】
    8053218
  • 铀镎钚
    2016/2/25 8:28:26
    王子复仇记
    王子复仇记
    <图片1>


    中国大陆最早引进的哈姆雷特电影被翻译成《王子复仇记》。这与电视剧《浴血重生》所宣传“王子复仇”的理念异曲同工。而谭振刚与哈姆雷特之间确有许多共通之处。

    二人出身豪富,曾有过幸福的童年,都是从海外返回家乡后,卷入为枉死的亲人复仇的漩涡之中。但对复仇,谭振刚无疑更主动,他亲眼目睹亲人的惨死,并报着一雪前仇的决心而来。而哈姆雷
    王子复仇记
    <图片1>


    中国大陆最早引进的哈姆雷特电影被翻译成《王子复仇记》。这与电视剧《浴血重生》所宣传“王子复仇”的理念异曲同工。而谭振刚与哈姆雷特之间确有许多共通之处。

    二人出身豪富,曾有过幸福的童年,都是从海外返回家乡后,卷入为枉死的亲人复仇的漩涡之中。但对复仇,谭振刚无疑更主动,他亲眼目睹亲人的惨死,并报着一雪前仇的决心而来。而哈姆雷特却是在父亲鬼魂的提醒下才发现弑君篡位的阴谋。二人的仇敌都异常强大,一个是继任国王的叔父,另一个却更加扑朔迷离,令人费解。为掩饰复仇大计,哈姆雷特装疯卖傻,谭振刚则借用卢长胜的名义活动。复仇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刺向仇人,又刺向自身和自己珍爱之人。所以,最后哈姆雷特与仇人和爱人一起同归于尽,唯余令人叹惋的悲剧故事在世间传唱不衰。而谭振刚的故事比哈姆雷特更为复杂。

    谭家曾为开平首富,却在一夜之间被人灭门。二十年后,遗孤谭振刚回乡复仇。发现物是人非,昔日的繁华早已凋零,灭门的血色与火光早已散去。“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更何况连亲戚都没剩下的谭家,除去碉楼闹鬼的传说外,一切早已消失无踪。用卢长胜的身份来掩饰是谭振刚及其义父的预谋,唯有如此他方可依仗卢氏家族,迅速融入开平社会,方便打听旧日秘辛。而想深入其他家族调查,最方便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就是成为该族未来的女婿。不论谭振刚是否情愿,只能施展“美男计”游走于各家族的女子之间。这对那些女子无疑非常不公,但却是谭振刚唯一可行的方式。他虽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却背负着花花公子处处留情的名声。谭振刚幼年亲睹灭门之惨状,给他留下巨大的心理创伤。而义父毫不宽容的严苛教育又一再强化,让他心中除去复仇再也容不下其它。在谭振刚英俊潇洒,多才多金的表像下,却有着被仇恨扭曲的灵魂,但对付仇敌的残酷手段却又与他善良的天性相违背。虽然剧中的年轻女子大多爱他,但他却是个连未来都不肯去思考的人。他深知正如哈姆雷特一般,复仇所付出的代价将异常高昂。能在二十年前将如日中天的谭家连根拔起的仇敌,在二十年后要对付自己也并非难事。所以,他唯有继续深藏不露。
    <图片2>

    与一般复仇故事之中的男主大多有个相对确定的仇敌不同。谭振刚的仇敌扑朔迷离,而谭家的灭门案也变成罗生门事件。随着剧情展开,观众如同进入了一座奇幻迷宫,移步换景,柳暗花明,令人赏心悦目。又如坠五里云中,周围的一切都虚实难辨,如幻似真,令人煞费疑猜。这是本剧最大的看点,溯源追踪,寻胜探幽,很容易让观众找到观影之乐趣。

    一般而言,主要由反派负责诡计构陷,男主负责见招拆招,破解迷题,推动剧情,最终邪不胜正。而谭振刚却是个非典型男主,他不光负责破解迷题,更负责诡计构陷,他身上有着太多的阴暗迷离与不确定因素,同时他尚有许多成长的发展空间。《无量寿经》有言:“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这或许才是谭振刚未来的出路。

    个人认为此片是近年来少见的优秀民国片。无论是导演、摄影、编剧、布景、配乐都保持着高水准。演员也选择得相当适合。不但年轻的俊男美女如云,而且演技大多可圈可点。而老戏骨们也很强大,表演得丝丝入扣,步步惊心。当然个人最喜爱的还是乔振宇。他将谭振刚这个非典型男主演绎得有悖常理,却又引人入胜。举一个极小的例子:能将拭琴演绎得如诗如画便已不易,而谭振刚擦皮鞋居然也能让观众觉得英姿勃发,暗潮涌动,甚是不可思议。另外,在厌倦了雷同的“大横店”范之后,特别喜欢在开平实景拍摄的质感。富有江南古韵的楼宇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而那些典雅端正的室内布置,让人总想截图存照,奢望今后将自己家也布置成这般模样。

    《浴血重生》纵有千般好处,却命运多舛,被大改九次,才以支离破碎之状得见天日。冥冥之中,竟然与剧名暗合。强行的后期修改,极大地影响了故事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每每见到内容跳跃,配音换人,字幕不合,画面连接突兀时,脑海之中不由闪出从西天缺月挂疏桐,到西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再到西风残照下汉家陵阙的各种零散意向……其实红楼不全,真经不全,世事苍茫本不全,我们也不必苛责求全。残缺其实更符合客观实际,它未尝不是一种另类之美。这样悬念更多,留白更多,给观众可以揣摩思量的空间和乐趣也许会更多。
    【详细】
    7788183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