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70928
  • 回头
    2016/12/10 23:36:48
    地狱自在心中

    1、表面上,女主诬告成功,将牧师拖下地狱。实际上,她自己早已在地狱,哪怕特地嫁个牧师也无济于事,永不得救。

    女主为什么那样求助于信仰,其实心魔早在她的心中。一方面情不由己的受成熟男士吸引,出尽手段百般勾引,直至对方上钩,另一方面心理上道德上又忍受不了这种不伦,于是自欺欺人自我催眠一切均是对方主动与我无关。简单的说就是精神分裂,自我认知是清纯无辜,实际行为则诱惑放荡。所以,牧师那几

    1、表面上,女主诬告成功,将牧师拖下地狱。实际上,她自己早已在地狱,哪怕特地嫁个牧师也无济于事,永不得救。

    女主为什么那样求助于信仰,其实心魔早在她的心中。一方面情不由己的受成熟男士吸引,出尽手段百般勾引,直至对方上钩,另一方面心理上道德上又忍受不了这种不伦,于是自欺欺人自我催眠一切均是对方主动与我无关。简单的说就是精神分裂,自我认知是清纯无辜,实际行为则诱惑放荡。所以,牧师那几句醉话真切地击溃了她一直以来的伪装与自欺,点出了她的心魔,这才让她恼羞成怒,愤起诬告。

    2、牧师有过错,但就事论事,这个吻,牧师无错,更没犯法。

    牧师的错误之一:自我感觉太过良好,太享受众多女人对他的倾心,对他甩出的诱惑。所以,当女主不停诱惑他时,他娴熟地接住了,并且在听到女主爱不爱的问话时,在酒意作用下,将心底深处对这些女人的真实观感都吐露出来。

    问题在于那个吻确实是两人情之所致,非他一人主导,强行非礼什么的。正因如此,他犯了第二个错误:坚信自己没做过就不会入罪,放弃大律师强而有力的辩护选择自辩,最终导致官司落败。真想介绍他去看看日剧<胜者即是正义>,navie!法庭向来只看证据只看检辩手段,公道?赢了再说。

    这里的细节很讽刺。他认为自己是牧师,信仰让他不能接受律师攻击原告诚信、过往情史等辩护手段,信仰让他坚信只要没做过法庭就不会判他有罪。但最终法庭的判决却在他的信仰上打了响亮一巴掌。

    其实正如律师所暗示的,裁判官早已未审先判,可惜他看不清。

    3、结局收得很好。牧师顿悟,洗礼后洒脱走了。女主颠狂,继续在地狱中挣扎。

    4、金像奖欠张学友一个影帝!!!

    5、一定要看粤语原版。

    【详细】
    8221752
  • Seesaw7
    2021/9/5 0:27:35
    你是我的春天…我成为你的春天
    这是一部从人物关系、剧情、台词,到画面都很温柔治愈的走心电视剧。 导演不愧是电影导演出身,画面和剧情细节里都放了跟多小巧思,是最近看过让眼睛最舒服的一部韩剧了。 演员也没有演技拉垮的。主演自然不用多说,哭笑打闹,不管是怎样的感情戏都是走心的。小角色也是很优秀...  (展开)
    这是一部从人物关系、剧情、台词,到画面都很温柔治愈的走心电视剧。 导演不愧是电影导演出身,画面和剧情细节里都放了跟多小巧思,是最近看过让眼睛最舒服的一部韩剧了。 演员也没有演技拉垮的。主演自然不用多说,哭笑打闹,不管是怎样的感情戏都是走心的。小角色也是很优秀...  (展开)
    【详细】
    13846215
  • 青鱼鱼
    2020/9/20 22:07:35
    作为在互联网公司搬砖的data scientist,我有话想说

    挺讽刺的,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手边正好摆着product manager必读书目 -- Hooked,讲的就是怎么创造出人人都上瘾的产品(speaking of dilemma,作者最近又写了一本新书讲如何保护自己的时间不被social media占据)

    纪录片前三分之一正好讲的也是这个部分:互联网公司为了得到更多的用户从而实

    挺讽刺的,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手边正好摆着product manager必读书目 -- Hooked,讲的就是怎么创造出人人都上瘾的产品(speaking of dilemma,作者最近又写了一本新书讲如何保护自己的时间不被social media占据)

    纪录片前三分之一正好讲的也是这个部分:互联网公司为了得到更多的用户从而实现盈利目的,投入了不计其数的资金去研究怎么能让用户上瘾。基本上呢,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正基于此,足够的screen time,足够的广告。纪录片本身没有什么新颖的观点,比较触目惊心的是美国青少年自残自杀人数自2010年开始增加,social media上许多功能带来的后果在初期没人能想得到。

    当然,互联网不光影响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由于各种算法只会通过点击来判定用户兴趣,在以增加screen time/stickiness为前提的商业模式下,许多假新闻阴谋论得以广泛传播 - 人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目之所见全是相同的观点,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是非体系,polarization越来越严重。

    这和‘被困在系统的外卖小哥’那篇文章不谋而合。因为数据有限,算法仅能够根据用户有限的实时反馈:点击、点赞、用户时长等指标进行提高,而算法的设计者们往往不会也无法预料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看到这个地方我很好奇导演会怎么来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毕竟大家都知道这是个问题,可真要解决起来太难了。

    导演也知道,于是他只花了最多十五分钟(包括片尾鸣谢),即全片16%的时间,非常非常非常蜻蜓点水的讨论了一下。

    监管制度是一定需要的,可是假新闻要怎么监管呢?没说。谁拥有最终的话语权可以为假新闻盖棺定论,是政府,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用户自己?任何一方如果直接干涉,那又该怎么保证不影响言论自由?说到底,作为用户,到底谁才能决定我看到什么?影片中把互联网公司的推荐算法跟人口贩卖(和许多我记不起来的黑色产业)对比,可问题在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可比人口贩卖是好还是不好难鉴定许多许多。再加上监管制度成型中各种power play,最终成型的会是什么样子也挺难说的。

    在我看来,互联网、科技、算法等等最大的难题在于,这个产业本身是高度分散的。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任何一个小小的产品改变能在上线的一瞬间影响上亿的用户。可是作为参与这一改变的人:设计师、码农、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等等,他们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无法预料到点赞功能会导致青少年焦虑,无法预料到优化送餐时间会导致外卖员的困境。如何在产品设计、算法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才是每个互联网人应该上的一堂课。

    可是好遗憾,这部纪录片根本没有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唯一有点意思的是片尾鸣谢时每个人提到的自己对抗算法的方法 - 这明明是应该放进正片的内容!

    总的来说,纪录片花了过多篇幅来讨论现象,有sensationalism之嫌,而对于立法的困难程度、互联网公司该如何自省方面的讨论少之又少(我很期待看到这些的!比如如何在算法中融入社会学)。最后吐槽一句,netflix的纪录片好像都有点煽动情绪大过摆事实讲道理,看看本片标题,也挺讽刺的。

    【详细】
    128731500
  • 小红家小米
    2022/7/30 8:47:59
    心中有数再出发

    队长说,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座大山,要做自己的珠峰队长,而我其实更赞同队长说的另外一句话,就是“心中有数再出发”。户外行走多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状况,深刻体会到做好计划、想好预案、服从团队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领队向导们的重要性,观影过程中,队长的果断有力的决策,向导们的沉稳可靠,也让我想起我遇到的那些向导领队们,也更体会到了为何会和他们成为朋友,不

    队长说,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座大山,要做自己的珠峰队长,而我其实更赞同队长说的另外一句话,就是“心中有数再出发”。户外行走多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状况,深刻体会到做好计划、想好预案、服从团队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领队向导们的重要性,观影过程中,队长的果断有力的决策,向导们的沉稳可靠,也让我想起我遇到的那些向导领队们,也更体会到了为何会和他们成为朋友,不夸张得说,大家是生死之交。还有个额外想法就是,以后想参加一下川藏队的活动。

    【详细】
    14544241
  • 活在当下
    2015/11/26 9:44:20
    我很矫情,但还是受不了这个矫情的女人
    最初看到了一些曲折情节,所以想一直看到最后,有始有终,也看看这些人的命运如何。潘芸这个角色开始散发些正能量,和赵晓亮还是匹配的,可是随着剧情发展,我越发不能接受她了。其实不得不说,电视剧应该贴近生活,这样才更吸引人。我想,该片也是本着这个初衷,定位了白领题材,可是小亮这种遭遇也太少见了吧。被人算计可以,可是被人算计得分秒不差就有点夸张了吧?潘芸对赵小亮心寒的直接原因是他让自己去找牛振宝这种人何解,
    最初看到了一些曲折情节,所以想一直看到最后,有始有终,也看看这些人的命运如何。潘芸这个角色开始散发些正能量,和赵晓亮还是匹配的,可是随着剧情发展,我越发不能接受她了。其实不得不说,电视剧应该贴近生活,这样才更吸引人。我想,该片也是本着这个初衷,定位了白领题材,可是小亮这种遭遇也太少见了吧。被人算计可以,可是被人算计得分秒不差就有点夸张了吧?潘芸对赵小亮心寒的直接原因是他让自己去找牛振宝这种人何解,但他当时为什么如此急迫想要出去呢?我认为潘芸之前求老于帮忙解救赵小亮所陈述的原因完全站不住脚。就算性格鲁莽导致故意伤人,犯了错自己承担怎么了?如果坐牢出来后可以意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那不也是一次深痛的教训吗?做妻子的一定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吗?说那些出来后没法在行业里立足的话完全没有必要。你们可以离开广州,甚至离开这个行业,我的意思是,无论如何,没有必要求助于一个一心想要追求到你的上司?话说回来。还是上面提及那点,赵为何不惜一切代价要出来?因为全世界人都在打他老婆的主意。要这么夸张吗?老板紧追不舍不说,连拘留所认识的小混混也盯上了,只因为在外面看了一眼?这该是个什么样的绝色女子啊!加上赵这种血性偏执的性格,提出那些解救他出去的要求也就可以理解了。我想说,非要这么演吧?非要这么逼他吗?这样才能引出后面一连串的情感纠葛吧。
    再说潘芸,因为有些事情不知情,所以没能理解赵小亮提出的要求,所以被伤害了,我觉得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赵出来后,他们应该敞开心扉谈过,至少赵应该向他解释了一切一切,即使潘还是不能接受,但她出于最初对赵的了解和信任,至少可以理解了他当时急迫无奈的心情,因为出发点都是爱她,怕别人欺负她,怕失去她。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潘芸以后不会那么决绝,不会对别人动心,因为真爱难求,两个有缘人走到一起应该珍惜,但她没有,因为她太自信了,她觉得没有什么能侵犯到自己所谓的尊严,或者说她觉得全世界对她有真爱的男人绝不只赵一个。
    看到现在,潘要复婚,这段我也是接近底线了。决定要复婚了,说是为了孩子我可以理解也可以相信,说只是为了孩子而显得平静我也可以理解和相信,即使是这样,毕竟是复婚啊,为什么还对于的邀请乐此不疲或者说勉为其难地接受呢?要不要这样复杂?尤其是眼看着于因为她把母亲赶走却无动于衷。她这种性格可以理解,觉得自己没错,确实是老太太的错,可关键是你要复婚了,你面对于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又必须讲明吗?你面对这种为女友赶走母亲的事不觉得有点愧疚吗?至少你即将不是女友。
    人无完人,对两个男人不想评说,但从女人的角度,对女主很失望。
    【详细】
    76711082
  • 生活与我在别处
    2019/5/19 15:38:14
    我与《生活大爆炸》结缘的那些年

    昨晚看完了《生活大爆炸》的最后一集,哭成狗。

    今天早上标记了12季的《生活大爆炸》看过,推荐,五星。

    昨晚看完,转发了一条微博,说,感谢陪伴的十年。

    2009-2019,追了《生活大爆炸》十年了。时间过得太快了,以至于都没有感觉到。

    最初与大爆炸结缘,还是在高中。当时,我同桌在追《绯闻女孩》,我看了几集,就没再追下去了。偶然间

    昨晚看完了《生活大爆炸》的最后一集,哭成狗。

    今天早上标记了12季的《生活大爆炸》看过,推荐,五星。

    昨晚看完,转发了一条微博,说,感谢陪伴的十年。

    2009-2019,追了《生活大爆炸》十年了。时间过得太快了,以至于都没有感觉到。

    最初与大爆炸结缘,还是在高中。当时,我同桌在追《绯闻女孩》,我看了几集,就没再追下去了。偶然间发现了《生活大爆炸》,就开始了不归路。

    上大学以后,《生活大爆炸》就变成了中午的下饭剧,一直到现在。

    说说最后一集吧。

    前情提要居然是前面11季的片段,感动坏了。

    Amy说“We won.”的时候,眼泪就开始流了。

    10189508
  • 大豆壳子
    2016/10/11 16:53:51
    拥抱弟、妹的姐姐
    明月就是月亮,她的弟弟妹妹们是星星,作为姐姐,她承担了一切,拥抱着她的弟弟妹妹们,这是我对剧名的理解。命运8太会捉弄人了,但是明月却不服命运,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次的爬起来,她的顽强??让我点赞,让我敬佩,HE的结局让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一直在被虐,总该来点甜头吧。作为一个励志剧很好看??。
    这部剧也反应了人的自私,明月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明月,就连她的亲妹妹也不例外,这
    明月就是月亮,她的弟弟妹妹们是星星,作为姐姐,她承担了一切,拥抱着她的弟弟妹妹们,这是我对剧名的理解。命运8太会捉弄人了,但是明月却不服命运,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次的爬起来,她的顽强??让我点赞,让我敬佩,HE的结局让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一直在被虐,总该来点甜头吧。作为一个励志剧很好看??。
    这部剧也反应了人的自私,明月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明月,就连她的亲妹妹也不例外,这是人性的一个特点,但是同时更加体现了明月的无私的爱??。
    这样的姐姐我也想要啊,但是现实并不是电视剧,幻想一下就算了??。
    【详细】
    8125264
  • Super Mario
    2022/1/28 20:05:00
    没爹可拼,那就要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爸爸养育缺失,但妈妈家的其他男人加入进来了,尤其是舅舅;小家庭残缺,家境不良,但这些都转换成励志的动力,促进了孩子的成长。阶层固化当然还要有合理的阶层结构,这些应该是社会成熟的结果,也是社会稳定的象征。所以,阶层固化一点儿也不可怕,只要向上层提升的通道敞开,励志努力的孩子就能够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这部《温暖酒吧》就讲了这样一个美国孩子励志成长的故事,看似平淡,但细细品味,成长之

    爸爸养育缺失,但妈妈家的其他男人加入进来了,尤其是舅舅;小家庭残缺,家境不良,但这些都转换成励志的动力,促进了孩子的成长。阶层固化当然还要有合理的阶层结构,这些应该是社会成熟的结果,也是社会稳定的象征。所以,阶层固化一点儿也不可怕,只要向上层提升的通道敞开,励志努力的孩子就能够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这部《温暖酒吧》就讲了这样一个美国孩子励志成长的故事,看似平淡,但细细品味,成长之理、人生之理尽在其中。学习永远是有效的途径,这是孩子们首先要下功夫做好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信心和勇气,这都不是这些孩子自己能够解决的。所以,成长中要有智者相助,困惑时有人指点迷津,失意时有人鼓劲打气。成功者的背后都能发现这样的影子,电影里的舅舅就是这种灯、这种塔,需要的时刻总能得到他的光和热。成长途中要有温暖的避风港湾,这种温暖港湾可以理解为和睦家庭、宽厚的长辈,也可以是自己心中的那些正能量。有了这一片温存之地,外面的风再大、浪再高,都不用怕。之后强大了,心里的这一片温存,永远是精神财富。……真正的成长,一步也少不了。父母和家庭出身没得选,没有爹拼,那就要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详细】
    14174504
  • 叶绿归根
    2009/4/29 10:47:12
    豆瓣这个影片介绍真是牛头不对马嘴

    片子的剧情其实很简陋,可以说只是为了串起片中的各个段落,但确实有一些场面很精彩。其中对粤语地区的两项传统群众体育:踢毽和抢包山有极精彩的表现,尤其踢毽一场精彩程度不下职业球赛。片中阿龙背书的一段幽默戏份,在今天看来都仍然让人忍俊不禁。谷仓中舍命打斗的武打段落,也让人感叹这群年轻人当时无比旺盛的精力和生命力。

    片子的剧情其实很简陋,可以说只是为了串起片中的各个段落,但确实有一些场面很精彩。其中对粤语地区的两项传统群众体育:踢毽和抢包山有极精彩的表现,尤其踢毽一场精彩程度不下职业球赛。片中阿龙背书的一段幽默戏份,在今天看来都仍然让人忍俊不禁。谷仓中舍命打斗的武打段落,也让人感叹这群年轻人当时无比旺盛的精力和生命力。

    【详细】
    2002168
  • 我叫123
    2022/10/2 1:07:46
    女三的吸血鬼电影
    相信喜欢看电影的人都知道女主是谁了,就算没看过《权游》,也应该看过《速度》。没想到女三四号也有扛大旗的时候。电影整体一般,就是那种茶余饭后大家一起找点事做的东西。电影虽说一般,但悬念设置的也可以,到中段有个转折(为了不剧透,不影响大家观看,只能含糊一点),...  (展开)
    相信喜欢看电影的人都知道女主是谁了,就算没看过《权游》,也应该看过《速度》。没想到女三四号也有扛大旗的时候。电影整体一般,就是那种茶余饭后大家一起找点事做的东西。电影虽说一般,但悬念设置的也可以,到中段有个转折(为了不剧透,不影响大家观看,只能含糊一点),...  (展开)
    【详细】
    14681214
  • 李萌
    2021/10/2 11:23:06
    也是他の屋

    10月2号

    7点45的时候,他刚由座神奇的小屋出来,就见到了雾中的五座远楼。

    五座楼他再熟悉不过,但今天成了海市蜃楼。无边无际的浓雾下来,所有的楼,所有楼上边的窗子都消失了。

    灰灰的五座禿楼。以前他很容易

    10月2号

    7点45的时候,他刚由座神奇的小屋出来,就见到了雾中的五座远楼。

    五座楼他再熟悉不过,但今天成了海市蜃楼。无边无际的浓雾下来,所有的楼,所有楼上边的窗子都消失了。

    灰灰的五座禿楼。以前他很容易看到的在第一幢和第三幢前延伸开的车道,都看不见了。

    太阳正从五楼后方,缓慢升起。有一两些由楼挡过来的残光,刻了点线条,落到对面秋天的树上,有的很直,有的斜得很直。

    其他的所有都在雾中,宛同海市蜃楼。

    这个时候是8点钟了。

    但是在大约7点半到7点45的这一短暂功夫,他在处他很怀念但又让他非常感伤的地方待着。见了高屋,见了窗子,他走出来时很后悔。他看着自己多睁的一大会儿眼,还是有了那种声音。所以他到8点看到不在海滨出现的蜃楼后反而不感到稀奇,觉得下来的雾太浅。

    他先是看了张随意貼到面灰旧墙上的纸才陆续往这条……是巷道的窄地方进。纸上出现的字总共在不断阐述着一人一事,他有麻烦,并由往事启动,纸上命令相关的个人也好,事业单位也算,都要时刻关注此人,不能再次放跑該人。

    他看到这向身后跟他来的家人递了个眼神,俩人的心境蒙上一层雾,继续向深走。

    接着就来到这间涂满浅绿的小屋。

    没有一个人,进门是他也用过的个老式茶桌。四腿半弯在脚脖,镌成祥兽脚,立地敦实。漆身幼黄,多年木纹有些印到边入木,陷下去,轰出团熏黑。他没细看就坐下来,那个家人就在他右边坐下。他端了碗,碗中有吃着很香的稀饭,他不时斜回头,那个方向是通往里间屋的叉走廊,那个家人嘴里嘟嘟着,他却自信,有种盼望即将成真,因此他手中碗多半时间只是端着。

    桌子靠的墙半截嵌了绿套,木头的,让这屋变得安静,变得陌生。

    他一会儿就掉过头往这边更幽静的深处盯,一会儿再挪回宽碗吸一口大米粒,再马上回过来,看。

    他终于发现了,由廊子走出一人。他让自己的小叹哑哑地憋到嗓子,实际他以为他说出了怎么样,出来了……但是家人并没听见,却也回过头,冲了他看的方向,见到他的姨奶。他接着很惊异,但不久他发觉这不是他的姨奶,在她原来左眉尾巴上有了个红迹子,他眼睛看到这就缩了缩,也就回到原先姨奶未来时的那个小桌,没有他原想的那么样的惊奇,有点泪好好地就回去了。

    他们喝着喝啊,期间和这位姨奶奶说了几句,然后还是无声地喝啊,喝啊……

    等有一次他想起朝右回头,那姨奶奶终于如愿的是他姥姥,他却没有才见姨奶奶时想掉的泪多了。都是很平静,很平和地听她讲些以前也说过的话。姥姥曾经笑过多次。

    他没敢问。

    姥姥总像是自言自语,总冲家人和蔼着讲话,他总看这条走廊的尽头。那里始终掛着面棉布帘子,花色乡野,褪色的红牧丹和些乱藤子缠绕。他总是看。

    他明知道这间神奇小屋該来的都来了,却少一人。他的心,从心尖那个部位开始揪痛,并掺血。最后由这浓热的血意逼近眼腺来一把子厚泪,他因为使劲地忍,面相狰狞,牙关紧咬。

    等到他害怕如果再多看半秒就滚落的时候,他看到自己的头已经冲了微笑的姥姥,看着她亲切的口型,摸看出句心碎的告慰:啊……你妈待会儿再来。

    你妈不是在里边的……姥姥还是带着笑,没半点悲伤地往走廊头上看。

    他一直看着。

    一直看着。

    一面垂直的布帘子,没有一点风,刮不动,静静地。静静地。

    他劝自己并十分欣慰自己能坚持住,尽量多睡一会儿,就一小会儿,或再一小会儿,若再回不来,那就再一小会儿,再一小会儿……

    可是他被种喊叫拽出来了,楼下小儿成功了。

    他又失败了。

    作者:李萌见过李承林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419053?spm_id_from=333.999.0.0 出处:bilibili

    【详细】
    138982607
  • 行者·如風
    2022/2/8 16:41:54
    非兄弟阋墙,乃民心所致

    “过去的回忆比将来的希望更加甜蜜。” 有宏大战斗场面,有决策层的机谋暗战,也有对战场各方面细节的呈现,还有对情感的烘托。 陈老总说淮海战役是独轮车推出来的胜利,其实就是说民心所向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蒋介石对北伐的回忆正与淮海的中野华野处

    “过去的回忆比将来的希望更加甜蜜。” 有宏大战斗场面,有决策层的机谋暗战,也有对战场各方面细节的呈现,还有对情感的烘托。 陈老总说淮海战役是独轮车推出来的胜利,其实就是说民心所向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蒋介石对北伐的回忆正与淮海的中野华野处境相同,而与国民党军现境则疏异。仅仅二十年的执政时光,国民党统治将民心所向变成了众叛亲离,其警示不可谓不深,希望作为胜利者继承人的现政权能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始终以民为本,时刻警惕自身,莫再重蹈覆辙。

    刘伯承的破纸伞、邓小平鞋陷泥中、解放战士爱美不愿剃头、邓小平陪剃、战士死前照镜子、小平留镜子下葬、奖励战士勋章的理由、为战死者撕白布裹尸、被强占女学生逃亡……细节多多。没有那么多说教,没有那么多口号,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告诉我们,胜利者因何胜利,失败者因何失败。

    战略部署上,解放军上下级是互相理解的,中央绝不干涉具体指挥,只定大的策略,友军之间也是关心的;反观国民党军,战略变动不定,上下级互相猜忌试探,蒋介石甚至直接干预指挥部署,友军之间互不援助。杜聿明因蒋为其母办寿便放弃坚持,最后允许士兵投降对方以获衣食,他其实早已预知失败之后果。

    陈布雷先生最后之进言已经是如履薄冰,可蒋是不愿承认、宋氏完全不当回事,最大的腐败也许就是不自知或者明知而不予承认吧。

    从前总是不理解为何国共要内战,总是不希望自己同胞相残,于己何益?最近几年,看了《好家伙》、《人间正道是沧桑》、《圣天门口》、《大决战》(电视剧版)、《大转折》等作品之后,对国共两党两种政权的斗争有了更多了解。非为争夺执政之权,而是必要之国家政治革命所必需经历的苦难。它既不是反抗侵略,也不是帮助他国免受侵略,似乎是不义之战。但不战,则人民无民主自由之未来,说实际点,没有地权生存之基,人民看不到可欲的未来。

    【详细】
    14202956
  • MikeDirnt
    2018/4/7 6:07:05
    不是2017最烂的片,却是和期待落差最大的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借用IMDB上一个评论:The Snowman may not be the worst film of 2017 but it's clearly the biggest waste of potential。 看过好几部奈斯博的书,大多都是哈利警监。他的书里凶手大多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借用IMDB上一个评论:The Snowman may not be the worst film of 2017 but it's clearly the biggest waste of potential。 看过好几部奈斯博的书,大多都是哈利警监。他的书里凶手大多不难猜,但是书里的气氛,情节,主角的性格都非常对胃口。雪人在看书的时候就觉得太适合改...  (展开)
    【详细】
    9278301
  • 粥粥
    2015/2/1 15:13:27
    典型港片里的典型小混混
    好片!和《旺角揸fit人》算是姐妹片 但我个人就喜欢这部了。被视为经典的《古惑仔》好看是因为有吴镇宇 而《去吧!》故事本身就好看 有典型的香港式幽默 更何况是镇宇哥主演的呢!和导演查传谊也算是老搭档了 算算两人共合作了有七部(其中《猛鬼通宵》查传谊是客串 )

    片中有香港回归前港人的心态、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不想掺合进漩涡的人偏偏就无意识的挑起事端、为搏出位“不畏生死”以为这就样就是英
    好片!和《旺角揸fit人》算是姐妹片 但我个人就喜欢这部了。被视为经典的《古惑仔》好看是因为有吴镇宇 而《去吧!》故事本身就好看 有典型的香港式幽默 更何况是镇宇哥主演的呢!和导演查传谊也算是老搭档了 算算两人共合作了有七部(其中《猛鬼通宵》查传谊是客串 )

    片中有香港回归前港人的心态、声色犬马的娱乐场所、不想掺合进漩涡的人偏偏就无意识的挑起事端、为搏出位“不畏生死”以为这就样就是英雄了等等社会现象 “黑社会讲义气?个个都想让你死!”古惑仔最高境界“闪”——刀仔

    重要提示:看吴镇宇电影 得看粤语版!
    【详细】
    7364269
  • 七 树
    2017/12/14 22:12:22
    你觉得《奇门遁甲》片尾的彩蛋怎么样?

    惊悚,如果说人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来自于幻想,那么奇门遁甲的彩蛋给人一种懒得去想,但又心里痒痒的猎奇感,真的有后续,导演表达对金钱的渴望我们有目共睹,那么后续将会用什么俗套的剧情去圈钱是对观众最大的恐惧。但说到整体,槽点满天,但确实有一些可圈的亮点,电影整体叙述形式很棒,剧情交代的很清晰,有一种读小说才能有的章节感,观众不会乱。倪妮表演中看到了些许林青霞的影子。柳岩一如既往的棒。来自中国的魔幻

    惊悚,如果说人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来自于幻想,那么奇门遁甲的彩蛋给人一种懒得去想,但又心里痒痒的猎奇感,真的有后续,导演表达对金钱的渴望我们有目共睹,那么后续将会用什么俗套的剧情去圈钱是对观众最大的恐惧。但说到整体,槽点满天,但确实有一些可圈的亮点,电影整体叙述形式很棒,剧情交代的很清晰,有一种读小说才能有的章节感,观众不会乱。倪妮表演中看到了些许林青霞的影子。柳岩一如既往的棒。来自中国的魔幻,来自中国的烂。

    【详细】
    8985212
  • 归安
    2017/11/4 17:26:23
    密战

    谨以此纪念无名英雄们,每次看战争片,心里都很难受,在那样的年代,愿意为别人牺牲,为了别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好多英雄都没有留下名字。不敢想象,该有多大的勇气,心疼祖国付出了生命的无名英雄们,历史需要被铭记,不该被遗忘。

    主演们演的很好,从不懂,莽撞,经历了种种终于成长。张瀚的情绪处理到位,从混混,汉奸,成长为愿意与日本人斗争,愿意去牺牲的英雄。郭富城是成熟的英雄形象,

    谨以此纪念无名英雄们,每次看战争片,心里都很难受,在那样的年代,愿意为别人牺牲,为了别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好多英雄都没有留下名字。不敢想象,该有多大的勇气,心疼祖国付出了生命的无名英雄们,历史需要被铭记,不该被遗忘。

    主演们演的很好,从不懂,莽撞,经历了种种终于成长。张瀚的情绪处理到位,从混混,汉奸,成长为愿意与日本人斗争,愿意去牺牲的英雄。郭富城是成熟的英雄形象,稳重,有智谋,温文尔雅不动声色。赵丽颖从认为只有冲到前线才算战斗,到后来知道了战斗有很多种形式,从一个小姑娘成长了。张蓝心的演技也不错,真的有让人恨的日本人的感觉。主演们都好厉害,中国需要这样的抗日战争剧,铭记历史而不是那些抗日神剧。

    【详细】
    8903321
  • 无限灌城
    2012/2/18 0:00:50
    难道只是逝者的头骨?评《秘语十七时》
            昨晚看《秘语十七时》,今晚看《晚安重庆》,都让我觉得没有白白浪费这一个半小时。简单的总结两部影片的话,前者透着股大师风范,后者倾注人文关怀。前者比后者的水准更高(我还没查两部影片的先后顺序)。后者是第六代喜爱的题材,小人物,边缘化,底层现象,但不如前者的是注入了略多的普适价值观。而《秘语》整个一个舍我其
            昨晚看《秘语十七时》,今晚看《晚安重庆》,都让我觉得没有白白浪费这一个半小时。简单的总结两部影片的话,前者透着股大师风范,后者倾注人文关怀。前者比后者的水准更高(我还没查两部影片的先后顺序)。后者是第六代喜爱的题材,小人物,边缘化,底层现象,但不如前者的是注入了略多的普适价值观。而《秘语》整个一个舍我其谁的感觉,也没见妥协痕迹,整体气质也诡秘怪异,音乐也不同凡响,透出诡谲苍凉之气,让冬天的我更加冷。
            秘语讲述的是6个青年人在巫山两天两夜的故事。第一天晚上警察于栋接待了外地来的两男三女——模特马洋和她的“准男友”张建力、金小蓓和她的未婚夫赵尘,还有侯红。第二天他们6人搭船来到巫峡游玩并住下,第三天早晨于栋准时坐船接他们回去。整个影片的主场景只有巫峡的乱石。对,你没有看错,不是城市高楼,也不是山脚小镇,只是乱石和乱石。不要现代景观,也不要山民状态,只要999!只要999元,你就可以得到这独一无二的手机,还等什么,赶快拿起你的电话订购吧!
            在主场景单一,只有6个主要表现的人物(影片中留下痕迹的人物只有10个)的情况下,对!你没有看错,他办到了。不是伯格曼,也不是布列松,而是章明,还等什么呢?赶快拿起你的电话订购吧!我想,从整个故事的框架来看,首先就打上了探索性的烙印。没有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故事环境,所有的戏剧冲突,必然全部集中在6个人物身上(准确的说,是五个——张建力马洋,金小蓓赵尘,于栋。更加准确的说,是三个——金小蓓赵尘和于栋)。金小蓓赵尘和于栋三人的关系,犹如波兰斯基的《水中刀》一般有着张力,至于这股张力和水中刀的张力有何不同,稍后提到。于栋和金小蓓之间有着暧昧的联系,我们大部分时间只能猜测。直到影片后半段,我们才通过侯红和马洋的对话知道于栋和金小蓓的过去。金小蓓和于栋是高中的同学,两人是一对情侣,并且有了结婚的打算,一天晚自习后于栋看见两个不良少年调戏金小蓓,挺身而出,却被小混混用刀划伤胸口,因伤耽误了高考。而金小蓓则考取了北京的大学,两人就这样分道扬镳。金小蓓来到北京后认识了现在的未婚夫赵尘,而于栋则在当地和一位老师结了婚生了子,当了一个老实本分的警察。
           这次金小蓓的重返故地,让她和于栋的过去经历得以重见天日。我想,说到这里,一部作品的雏形已经宣告完成。别急!还没完。导演设置了一个小道具,这个小道具搅得众人天翻地覆,装着各种隐秘的瓶子被打碎,一股脑儿跑了出来。赵尘无意中抖落/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爱你到死“四个字。会死谁写的呢?众人都有可能,都难以逃脱干系。这样,人性的试验场由此而生(我就不再进一步剧透了)。。。。。。
           回到之前那个”张力“的话题。这里的张力,指”性“张力。因为性张力,张建力被打破了鼻子;因为性张力,于栋和赵尘在表面有好的关系后面,是汹涌澎湃的大海,因为性张力,金小蓓和赵尘之间互相的不满全部暴露无遗——导演这时候可能在偷笑,看吧,我什么都没有说明白,但我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一张纸条,暴露了所有的问题,表现了全面的张力,于栋和赵尘就像两个部落领袖,在现代文明的伪装下,其实我们不难看到这种隐晦的欲望/欲望的隐晦目的。
           和《水中刀》不同的是,影片中的张力较之更隐晦(可能这点也是不会超越《水中刀》的原因)。不过,这的确更像一个中国人,一个东方人的表现手法。在巫峡的山水中,那对殉情人的头骨,难道只是逝者的?

    重要增补:之后我把这篇影评交给我们导演看。导演告诉我,他和章明谈起这部电影的时候,章明认为这是一部失败之作。原本章明想做一个恐怖片,但并没过审,修改之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我现在明白秘语十七时为什么感觉怪怪的了。写影评的在创作者看来往往很可笑。有些事情你不知道,就会有失公允。这是一个教训。
    【详细】
    53091823
  • 迷屿_MY
    2023/1/22 11:30:34
    交换人生?我真想交换电影票看别的...

    这能作为喜剧,那也太尬太平庸了吧

    一个小时多没啥笑点,剧情情节也太俗套了东抄西凑

    感受到导演那份没新意没诚意的新年大礼包了

    不好笑真的是原罪,还有喜剧别总搞那套煽情泪目

    不好笑还要逼你哭,没笑点还要强行刻

    这能作为喜剧,那也太尬太平庸了吧

    一个小时多没啥笑点,剧情情节也太俗套了东抄西凑

    感受到导演那份没新意没诚意的新年大礼包了

    不好笑真的是原罪,还有喜剧别总搞那套煽情泪目

    不好笑还要逼你哭,没笑点还要强行刻意拉你笑,太无语了

    当时看预告片就完全笑不出来,以为是在藏东西,事实是剧本就不行

    个人心里对雷佳音和张小斐两位演员的印象还蛮好的,所以有加分

    结果一进影院看了一半才发现,唉我还真上当了,真是陷阱!

    看了本部电影的导演以前导过的电影,低分差评居多,我瞬间就明白了...

    帮大家避雷了!!!

    【详细】
    14902447
  • fogilvy
    2019/5/25 19:49:54
    与心理咨询师对谈EV,及剧集是怎么操纵观众心理(写在季终第八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下文中的心理咨询师小B老师周末都在做团体教学没法看剧,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她看完E8的反应!

    看看是跟我一样被耍到开心,还是始终有希望尽量帮助案主回到常轨的心理咨询师心态!

    非常他妈的有趣了!

    有趣是我字典里最高级的形容词。

    回来,回来,进正文。正文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与小B老师的对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下文中的心理咨询师小B老师周末都在做团体教学没法看剧,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她看完E8的反应!

    看看是跟我一样被耍到开心,还是始终有希望尽量帮助案主回到常轨的心理咨询师心态!

    非常他妈的有趣了!

    有趣是我字典里最高级的形容词。

    回来,回来,进正文。正文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与小B老师的对谈

    第二部分,剧集是怎么操纵观众的

    多说一句,第一个部分应该就可以直观的演示,观众是如何被操纵的。

    第一部分:与小B老师的对谈(1-7)

    我拖了好朋友小B老师入坑,在S2季终这周把E1-7一口气刷完,并请她读了我写的关于EV的所有文章。

    小B老师,是一位执业心理咨询师,同时从事心理专业教学工作,主攻的专业方向是艺术治疗。我想应该是跟KE剧集非常匹配的观众了。

    于是,季终的这篇文章我决定一部分以对谈的形式将我与小B老师关于EV的交流呈现出来。我们可以来看看真正从事心理咨询的人怎么看待KE剧集以及EV的人物发展。

    事先说明,同一个现象在心理专业的不同从业人员那里,有可能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推论或结论。所以我们的对谈只是我们在观剧后的感受和分享,并没有诊断性和权威性。对于虚构人物,每个观众有自己对EV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并无意烦扰。

    以下对话中,B代表小B老师,F则是我,下面就有请我的朋友到场了。

    EVE的字母游戏

    B:看你写文章都用EV,我觉得很有趣,想到了EVE如果三个字母是缩写,E是Eve嘛,V是V,那还可以用哪个“E”来完形呢。很有意思。

    F:那你想想看。

    B:EVE:E=Eve V=Villanelle E=End

    F:怎么解?

    B:end 跟and谐音。那就套到一点E和V。

    end用动名词意,就既是过程又是结束。

    过程是指EV性格、人格交换的过程,结束是指跑到彼此内在的终极形式。

    F:这个文字游戏有意思,既在进行又有目标。

    B:互猫互鼠,又猫又猫,最后都是猫

    F:不错,我喜欢

    B:E是专家,少数族裔女性,闷,规律,聪明,看得见

    V是罪犯,狂暴,又飘又重,没有依附,被看见(得以扭转,后有修复可能)

    主要是玩字词游戏EVE,凑三个字玩。

    B:其实单纯从字母上看,Eve会赢的。

    F:怎么说?什么意义上的赢?

    B:哈哈哈,从EV名字上看。“E”是元音大字母(AEIOU),而V不是。但如果是V的本名,Oxana的“O”也是元音大字母,那她们就是势均力敌。

    单纯符号字母自以为是的玩法。哈哈哈。

    F:哈哈哈哈,这个可以有,我喜欢这个解法。

    欲望—仪式感—意义感,体现仪式感的意象象征(刀和血、口红、苹果、画、明信片、花、丧服)

    B: 口红、小刀与血的第三集不能再煽情了。

    F:从你专业的角度,一个psychopath会有这样煽情的情绪吗?

    有一种声音觉得第二季EV的人设崩了,觉得V不再是小变态,更像个追爱少女。

    我比较倾向于跳脱“爱”的常规意义去理解。

    B:当然会有这样的情绪啊。

    因为最后都是回到自己的欲望。

    对自己的投注,一种不成比例量的投注。

    F:对,她们都太自我,集中在自身的能量太多,多到疯。

    B:性犯罪、暴力犯罪又合并精神上状态的,仪式化的东西会变多,举凡留下痕迹、特定的标志。那都是在说:

    “我来过了”

    “我看见了”

    “你看见我没”

    而仪式化最终导回自己的都是意义感。仪式是“具体化的意义感”,最终落到意义感。

    F:嗯,很多变态杀人犯的案例都会有标志性的仪式化过程。

    B:苗炜老师说:“你长大的过程中,你会看到很多庄严的仪式,看到这些庄严仪式中一些滑稽的味道。如果你不断放大这种滑稽感,你就会把所有崇高的东西都消解掉。法律好像不那么庄严,军人好像也没啥荣誉感,宗教愚昧可笑,眼中所见的都是卑微的事物,慢慢也就只做那些卑微的事了。”

    这段把仪式化中的崇高与戏谑的两极差,写得入味些。可能可以提供你参考。

    F:嗯,有点意思。所谓的正常人类在生命历程中经历的仪式化过程,最先体验到的总是庄严的部分,而慢慢发现那些戏谑的部分。V跟我们是反的,她从自己的内在需要去建筑属于自己的仪式。这个建立的过程中滑稽戏谑黑色幽默的部分和庄严的部分并进,所以观众爱看她杀人,演员们也有兴趣争取演出机会去被她杀。直到E的出现,V开始了新的仪式化历程,开启了看到自己生命意义的探寻。

    B:有点这种感觉。

    B:V还用口红刀在E嘴唇上留下痕迹,用的是自己被E捅的“刀”的意向,这不是很有趣吗?

    你捅我,我划开你。

    F:E那边我一直感到她对V有很多羡慕和期待,被刀划了之后,像是收到回礼。

    E在没有明白自身的变化前,一直笃信只有自己才能抓到V。

    B:E从S2E1—E4整个都很错乱。

    我们就先借用“爱”这个概念来描述她们之间强烈的情感。

    要承认自己“爱”上V对E来说真的很震动。

    以一位自以为自己是高阶知识分子,爱男人,相信自己专业并以此为乐的女人来说。

    她后来越来越多“以自己的需求”在处理案子,这一点是越来越靠近V“以自己的乐趣”杀人和创造乐子的。

    F:V在被捅前,应该没有真的“爱”上E,或者并没有真的意识到E跟以往的关系对象有什么区别。直到E4在镜子前哭出来。

    B:我觉得是在酝酿了,但那刀是个重要的确认,一种仪式化。

    就像你爱上一个人之前,会有许多挑逗或游戏,那都不能说不是爱的一种,只是那时候不知道这感情会去到哪里。

    “刀”有很多意象,对V来说,E变得跟她越来越像的门票和入口就是“刀”和“血”,加上痛感、恨,这些都是V习惯的意识。

    F:对,差别就在V自己有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失常反应的原因和源头。

    B:而且对V来说,自己做的口红刀会被发现,被使用这是重要的。

    她除了知道E会发现自己,也相信E“会用自己做的口红”,这种心理上的把握非常微妙。

    F:V的psychopath思路跟这种强烈感情交互作用,行为表现就非常矛盾。

    V不知道E什么情况的时候就特别焦虑。

    B:对,然后很容易受影响和刺激。

    雷蒙德和K一直跟她说E去追“幽灵”了,不要你了。

    然后她会去写明信片,开始增加使用刀和血以外的意象与仪式化。

    同时有一种超级的公开感,明信片是谁都可以看到的东西

    F:是的,她根本不在乎留下证据。或者说就是要留下让E看见。

    B:对,冲动、自我。

    F:我觉得她对E的感情和她对杀人的感觉,都越来越想“公开”,或者说不在乎有更多的人看见。

    自我好大,越来越大。直到被这些老家伙欺骗,骗E不关注她了,她才停下来多看看自己。之前一直更多把精力放在对E的追逐上。

    B:在我看来,从E1-E4,她的自我是越来越小的,存在感在消失,所以要做很多夸张的事情,去确认自己的存在感。

    当E3 K回到她身边是好事,另一种熟悉的父亲客体,可信任又不可信任的熟悉关系。

    第一季里神出鬼没的她在E1—E4里变弱了,变慢了。

    不知道是因为E的“石中剑”的结果,还是她自己内在在转化。

    V的内在震动跟E是一样巨大的。

    以前受伤没钱她都可以继续定点定位杀人。现在要跟病人打交道,偷衣服偷药,药还在洗衣房被偷,跑超市勾搭人得以有屋疗伤。

    这是我以为剧集要反应V正常人要面对具体现实生活步骤一面的样子和意图。

    F:我看E1-4,感觉是剧情故意把V在第一季膨胀的自我以及已经出现苗头的“全能自大妄想”给打回到现实层面。

    而且,这个重新认知自己和现实世界关系的原因,是E捅出来的。让她认知下真实世界。

    所以,在跑路荷兰碰到求拍照的姑娘,她拒绝的时候会说“Get a real life.”

    B:哈哈哈哈,是的。

    B:E让她内在在变化的是什么?这是很有趣的。

    V在第一季里一直是别人嘴里的神话,她也自认为是不败的。

    V要从别人口中的神话,甚至是自己内在的神话中超脱出来。唯有透过客体。

    不然杀人对她来说就是三餐吃饭,很容易也很无聊。

    她需要欣赏而且能看懂自己的人,她需要被这样的客体看见,透过这样的客体她又有机会能看见自己。这样才有存在感。

    这也是为什么剧集里采用了很多艺术元素,以及仪式一直那么多的原因。

    不然杀人只是“强迫性重复”(精神医学专有名词)

    F:就跟她一直想着E自慰一样,我一直觉得V的自慰带着某种强迫性重复的意思。但真的跟E建立了实际的关系,强迫性重复就少了很多

    (或者是导演不想直接拍这个小色鬼自慰的镜头),哈哈哈。

    B:哈哈哈,也许是哦。

    B:明信片的画,超像女性的阴部。后面的杀人也如法炮制。

    F:我看的时候也觉得,但不想明说,太色了,剧集都用暗示象征了,就不要特别去说明。但既然你提到了,我就要写出来了?

    B:写出来可以的啊。小框(明信片)变大框(橱窗立体)。

    真的很用心在给E传达讯息,很认真在准备仪式。

    刀、苹果、画、”EVE”花、丧服、礼貌都是仪式感的表达。

    F:礼貌?

    B:对。你在文章里有写到,V在E面前变得很秩序,很有礼节,要说谢谢,变得很乖好客气的样子。这也是V在把跟E的相处仪式化的过程。

    F:那礼貌的那种仪式化,是不是跟SM游戏里的仪式化有类似的意义呢?

    B:我觉得V的礼貌,和EV的互动,更像是游戏,但又没有那么游戏。

    SM是事前说好的共识,但V的礼貌不是,就是突然一阵想这样做,也没为什么,就像她扮演各种人物驾轻就熟一样。她就是想要那样子。

    但这又像她跟E互相交换生活模式一样,V从不规律无所遵循到现在一步一个脚印;而E还想推人下铁轨,这种是互相引诱的内在与行为的外化。

    F:EV下意识发自各自本能的行动?又有了同时性?

    我理解肉体SM,BDSM那种游戏是事前商量好的,很有意识的行为。而EV肯定不是。

    B:EV她们俩很有默契地在平衡,那种无法言说的(内在)平衡。

    也其实很常是我们(心理咨询师)跟案主工作时,在做的平衡。

    你很难说是特定什么怎么样,但你会说有些东西(与案主之间)开始有点轨道痕迹。

    F:好的。通过客体建立的双向平衡。看起来无端发生,但其实都有内在轨迹,只是我们不可能像看电视剧那样追根溯源。

    B:是这样的。大概是这种模糊的感觉,就不可能用理性的言语说太清楚。

    F:所以我文章里写觉得她们不是真正的SM关系,而是有SM的倾向。文章里我也没有往BDSM那个方向去靠。

    B:心理上的SM跟执行的SM不一样。

    EV就是:不是说好的,但又那么有默契。让所有人(观众)血脉贲张。

    F:是的,这点非常成功。

    中场休息,展示下大型真香现场,心理咨商师也概莫能外:

    B:还以为第六集有亲密戏,都没拍……好烂……

    F:接着看第七,你会嗨

    B:真的吗?不信

    F:看完再回来跟我说

    B:刚看完第七集,真是要命啊。

    F:香不香?

    B:香!

    治愈与修复的差别,客体关系利用镜子的影视化呈现

    B:照镜子也是有趣。E4结尾E的单面镜和V的浴室镜子

    F:嗯,看到了没见过的自己。

    B:对啊,看自己也想着对方。然后想着对方有没有想自己,怎样想自己。

    F:E4利用镜子这个道具从视觉上直接呈现这种物理远远分离,但明确逼进内心的“客体关系”。很多影视作品都会用镜子,镜子真是太好用了。

    但她们这个互相发现,发现自己的过程心理描写太顺滑了,看得我脑嗨。

    F:你提到V被看见,或有修复可能?一个Psychopath真的有修复的可能吗?

    B:剧集进展到现在就是修复过程啊。

    你记得精神科专家来做精神卫教的时候,黑人怀孕女挑战专家说:“你都说了(psychopath)治愈不了,那是要怎样?”专家没给明确答案。

    F:我感觉V能好一半,但另一半好不了。我是不是太悲观了?还是你所说的修复跟治愈不是一个意思?

    B:不是一半一半这种关系,这不是数字比例。比方说你和我的关系,我们就是彼此修复。

    F:我需要做动态理解?

    B:是的。修复不是无端开始的。

    修复的第一步就是“看见与被看见”。

    一直都是如此,应该这样理解,修复是一个过程。

    “治愈”基本上在心理届不用这个说法。如果有执业医师或人员打包票“治愈”,则要小心其操守。

    “治愈”这样的说法太自大了,太人类自我中心,也太把人当静态来理解了。

    而“修复”则就有很多可能性。说治愈就只有一种样貌。

    F:所以我可以给KE剧集取个副标题:“一个隐性精神病的发作和一个显性精神病的修复”?

    B:哈哈哈哈,也可以,标题总是可以很耸动。不过,我们这边说“思觉失调”,思考感觉失去了调节。

    精神病太命定了,所以语言的使用更为需要小心。语言会塑造现实,社会学层面上的。

    F:好的。我跟你们说话的时候会使用“思觉失调”,但大陆这边还没有普及,用这种词会需要解释,这里就先不用。

    B:好的。

    B:另外,我觉得V杀了女老师,最终是希望E能有回去的地方(Niko),但回去是怎样,没人能想。

    这也算V对E小孩般的喜欢与奉献。

    只是Niko可能会疯掉,就看Niko能否接受回来的E了。

    F:我觉得她是猫逻辑。E被夫妻和第三者关系烦扰。V追问Niko是否爱E,N的回答是爱,而V知道E对Niko有感情,那N就不能杀。这样女老师就是多出来的。杀了第一解决E回归家庭的麻烦,第二让E开心。猫叼死老鼠回来当礼物的逻辑。

    B:是的,而且死相真惨,艺术品

    F:V的psychopath人设很稳,逻辑特别冷血直线。

    B:是的

    F:但V开始考虑E的人际关系,她在考虑Niko爱不爱E。V在站在E的角度上,按照她自己psychopath的逻辑考虑对E有利的因素。

    B:对啊。

    F:这个简直是大成长了好吗!

    B:这是修复的证据。

    F:但我觉得V这个逻辑暂时改不了,还是会很直线。

    B:这就不知道了。人有很多的可能性。

    F:好的,我让自己恢复到动态看待人性和人类的轨道。

    不过,你不觉得我们的讨论结论非常黑色幽默吗?

    B:怎么说?

    F:一个变态杀人狂,在杀人事件中开始考虑相关利益人的利益,从而对杀害对象进行的甄别和选择。我们把这个归因到杀人狂在“修复”。

    单从这个结论看,不黑色幽默吗?

    B:哈哈哈哈,是哦。这也是剧集想要的效果,大概。哈哈哈。

    心理咨询在剧集中的表现和作用

    B:E5里,竟然还请精神科专家去做精神卫教,真是笑死我了。

    E7里,E去看精神科专家那段基本就是我们(心理咨询)的问题集,创伤与危机评估。很简短地把一般人做咨商心理治疗的盲点提醒了。

    F:你等等,我贴一段我写给同好的评论回复给你看。

    “2、很高兴你提到数次精神科专家的戏。那两段戏我都看得很嗨,虽然很短。第一,E5里的非常短小精悍地把Psychopath这个概念和特征精确表达;其次,人物塑造和剧情推动的功能性很好,从客观角度把E的变化过程外化,剧情上推出了本季最大的悬疑,C妈到底要干嘛。但有个缺点是如果观众毫无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这两段戏太快了,不太容易被抓住。 多说一句,不管人物还是我们自己,所有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终究的目标都是回到自己。这个不是自我中心,而是自我认知必经的过程。有很多人表现为长不大的样子,就是因为这个过程断了。被动地回到自我,会非常不舒服,主动地会好很多,至少受过的苦可能会转化成养料滋养自己。

    在靠谱的心理咨询里,医生或咨询师通过结构话术,导向的问题都是E7里医生问E的那几个。

    A发生的问题已经占据案主多少精力(你一天想她多久?)

    B你如何定义跟问题的关系(你们什么关系?有性关系吗?)

    C原有重要的人际联结的变化(家里发生变化)

    D是否有明显的失常行为(会不会做平常不做的事?)

    E安全感,通常还会问焦虑应对的方式(是否感到不安全?)

    最后让E总结自己的感受。

    整个过程都是在帮E梳理自己的内在以及反省关系状态。

    这个角色最后那句台词,看得我仿佛看到结局,“你不会希望你最后落到这里来的(高危精神病院)”

    B:哈哈哈哈,你的回文,我们又有同时性了,吓死人。我看剧的时候想什么,你就想什么,还真的都想在一起。

    F:对啊,同时性。我本来在E7前的荣格脑洞里想提的。但是,后来想想很多影视剧都是利用同时性在表现感情的,所以我就没放进去,直接摘掉了。

    B: 啧啧啧,再回看你的回文,还是觉得深深的恐怖,太同时了。

    F:摊手,击掌。

    剧集中的“性”

    B:V爱用小刀,真是个色鬼。

    F:对啊,从S1E5 V拿刀怼着E的时候,就觉得她真的很色。

    而且她本来就喜欢用刀,被E捅了以后,变本加厉,随时身上都带着弹簧刀,那个刀就,真是性器官象征啊。

    B:对啊,就是性器官象征啊。然后,她们俩都忍忍忍啊。

    F:你觉得我把她们俩的忍耐解释为M倾向,有过度解读吗?

    B:我觉得可以。本来希望她们可以直接来(笑)。但现在的安排不错啊(E7语音threesome),这样有个中介,她俩不会一下子损耗地太厉害。

    F:我再问一遍,香不香?

    B:香!

    F:高级不高级?

    B:高级!

    F:好了,我吐槽完了。我觉得介质选得很有意思。

    B:说说看。

    F:V是很自主的,很喜欢高调公开秀。所以她可以公开自慰。而E则是被动的,所以需要一个媒介(男人)来实现。

    B:嗯,E确实是如此,而且以往的生活经验里,Niko也爱给她靠。

    现在则是EVE,Eve靠着V,V靠着Eve,EVEVE……内在循环

    但你怎知E不是双性恋?

    F:我知道E并不是局限在单一性向的。但她这方面真的有点……怎么说,以往的经验太少,这方面她看起来真有点太笨(笑)。所以E6会跟人发脾气嘲讽“传教士体位”。而且,男人这块她不需要现学,比较便利。自慰或者跟V直接发生关系,她需要面对未知性行为引起的冲击和紧张。

    B:也有可能是防卫机制转变的应对方式。毕竟E自认为自己是犯罪专家,被罪犯turn on,这点她可能接受不了。介质可以做一个缓冲。

    就像我们俩的“我执”,要先被彼此看见,告诉对方,然后才能放下。

    性是很真实的,对E或者V,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

    F:对,我也考虑了这点,E的防卫机制很高,而且很霸道,黑暗面直接就表示“我看不见”,然后锅和情绪全甩给周围的人。

    但我感觉这个剧组,非常喜欢用“性”来做表现和推动。所以,E的防卫性这块剧组也是用“性”来做逐步的过渡。从收花勾引老公——雨夜SM——听着V主动压Hugo。也是E放下防卫,用性的自主在体现她对自己越来越认识清晰,越来越自主。而且,这个比较好拍摄成画面,又有冲击性,勾引操纵观众。

    B:也是,应该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大脑才是最强的性器官,你看E7……

    F:笑

    闲谈艺术和其他人物

    B:真喜欢看V杀人。每件都是野兽派艺术。很有趣啊。

    野兽派(法语:Les Fauves)是20世纪率先崛起的象征主义画派,画风强烈、用色大胆鲜艳,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与梵高、高更等后印象派的大胆涂色技法推向极致,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远近比例与明暗法,采用平面化构图、阴影面与物体面的强烈对比,脱离自然的模仿。

    F:从第一季V杀人到现在,设计一直很有创意。原著里杀人设计没那么艺术化、风格化。单说“培根”那幅画,本身是很古典的,但红灯区的杀人又把古典做了解构。用色很野兽派,同时有些爱德华霍普的影子。非常有趣的情书。有点像拍卖行,给E寄了个拍品说明画册,然后又做了实物展示。

    B:哈哈哈,是的。

    B:K的设定不错。C也很棒,帅女人帅一辈子,还玩西洋剑。超级帅,最帅就是她。

    F:K在剧集里人设做了调整,原著小说里更功能性,而且很早就被V杀掉了。目前剧集里给K的父亲客体设定我认为心理推动和功能性都非常好。

    C在原著小说里是男性上司,设定很单一。现在的改编也是神来之笔,有品位,有目标,有重点,高控制感的阴谋家女性。而且,功能性上对表现E的心理转变也是至关重要。

    B:这样啊,非常赞。而且,全片女性高度“性自主”,男性都是性玩伴。

    F:是的,第一季这个班底女性主义就很明确,有别的文章专门讲过,我就没写了,没有必要重复。

    从心理动力看未来发展

    F:电视剧要用画面和台词来表现的,不像文字,可以无限制地加内心变化进去。所以E7语音threesome之后,E应该会有较大的转变。我估计E8里她可能又会伤人。

    B:额,这样就有点多重人格感。E感觉整个没在管自己,或者说对自己太疯有点无法相信,行为就越来越出格。

    F:给她个正当的理由我觉得她能杀人

    B:额,那我不希望到这里。

    F:可E很“揣着明白装糊涂”自己疯这件事。

    B:end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boundary”,临界点。就是知道在那里是不过去的。

    对面已经有杀人担当V了。可以了。

    F:也是。两个角色重复,故事就没意思了。两个角色要保持独特性和独立性,才能产生化学反应,有戏剧效果。

    B:对啊。双生子要像,但主轴是互补,互补完形双方的自我。

    F:是的,现在EV在互相控制,如果互相能控制住对方最好,正邪混合特别有趣。

    B:对啊,确实可以,EV之间的引力还在发生。

    F:是的,这可能是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

    B:从被看见的惊喜,所有的仪式化都是为了被看见,然后再来都是自己的内发驱动,这是V很不熟悉但很喜欢的。(V)客体投注的是E,但同时可以让V自己让自己站好,并且自己平移,才不会因为无聊而失控。

    F:V太喜欢了,以往太缺乏这种机会了她。

    B:对啊,正与邪的有爱结合

    最后的“客套”

    F:你读了我的文章,感觉有牵强附会地使用佛老荣老他们的学问吗?

    B:我觉得EV两个角色很人性,而你可以看到很多人性。当然,你使用佛老荣老当做标记是可以的,这样也比较容易说明。我是这样看你文章的。

    F:我就当你奉承我了。

    B:笑

    B:我很喜欢我们这样的讨论。看你认真读书,看你把理解到的和学到的化为文字非常有趣。

    F:我也喜欢这个过程。就像你一直说的,看见与被看见。笑。

    上面的对谈是E8之前完成的,简直就是完整呈现观众如何被KE剧集操纵的案例现场。

    下面就来讨论讨论,这个操纵是如何完成的。

    第二部分:剧集是怎么操纵观众心理

    关键词:明牌赌博、控制与被控制

    看完E8,终于意识到,KE除了剧情明线,EV心理变化互相影响的暗线,还有更深层的第三条心理线:与观众的明牌赌博。

    直接说不靠谱的结论:

    编剧用两个“平等”完成了对观众的操纵。

    第一个平等:不预设任何道德伦理立场,非常非常非常平等地描绘展示“Psychopath”(或反社会人格),达到与“正常人”的精神世界“并立对等”的效果。

    第二个平等:有步骤的把潜藏于观众内心“正常人”的优越感、安全感拉下来,与psychopath形成平等对话。利用“常人”基于常识世界对“爱”、“亲密关系”、“利益抉择”的理解与价值判断,在观众猜测EV的故事、人物会如何如何时,直接用psychopath的逻辑和行为,颠覆观众的认知。

    所有的牌面从S1E1开始就是正面朝上,明牌放在我们眼前的,但我们还是会惊讶,啊!发生了什么!然后回头再看EV的人设和变化,又恍然,哦对,这就是她们!

    这个结论有一个预设前提,观众不是psychopath。观众当然绝对大多数不是psychopath,但换位思考,假设电视机前的观众正好有一位是psychopath,ta会被E8的结局惊到吗?不,ta很可能只会对EV非常理解,而不会有我们的观剧体验。

    我在E3的剧评里写过:(想看的朋友点这里: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99795/

    “这片拍出了平等感,没有试图去解释什么,杀人是份可以兼顾兴趣爱好的工作,好人的神经症犯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好人坏人都有职场问题中年危机,反社会人格各种日常。其实本来这种存在(精神变态)本身并没有需要“正常人”理解的需求,常规作品的解释倾向都以“正常人”需要被说明为预设。这部却一直保持着客观感,反而有点奇异。”

    S2E8之前,这种奇异感一直漂浮着,我一直以为是编剧们扎实的创作准备带来的,西方本来在心理研究和平权方面就走得比较前面,具备这种客观感不出奇。

    原来一切都是谋划好的!

    干得漂亮!

    编剧的目标根本不止于平等地描写,而是实实在在的展示给我们看:

    “当你自以为理解了EV的时候,不,快扯下你自我意识构筑的窗帘布,她们是那样的,而不是你想的这样”。

    当我们都从自己内在出发理解“我”以外的存在时,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世界上真的存在完全理解的关系吗?

    我想没有。

    只有各自独立个体间的Soulmate,而且真的不需要自我的复制品。

    这里我要反省下自己自以为是的“客观”。基于自己对精神卫生浅薄的知识,我一直从理性上认为自己是可以客观的把V的psychopath作为一个预设条件来考虑推测的,但实际上,潜藏于自己意识深处“非理性”的层面里,“正常人”的优越感和安全感始终存在,并影响着自己的判断。

    E8的展开真切地抽在脸上,让我记得,

    1、 永远都不要自以为了解他人;

    2、 “共情”不是把自己的情绪体验平移到别人身上,不要做任何自以为是的预设;

    3、 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都是带着自己主观的客观。

    下面具体展开一下,这个明牌赌博是怎么运作的。

    我们先来看常规剧集是怎么设置悬疑的。

    要么利用叙事诡计模糊观众的视线,要么设置一个谜题,最终的悬疑完成都是以告知观众谜底而完成的。

    这样说有点抽象,举例说明一下。

    如果《搏击俱乐部》一开始就告诉观众,两个男主是一个人的双重人格精神分裂的故事,观众还会觉得悬疑吗?

    如果诺兰的《致命魔术》一开始就告诉观众,逃脱魔术都是假的,那些缸里全是男主的尸体,观众看到逃脱成功的魔术师全是他自己的克隆体,他已经死了数百次了。观众还会感到悬疑吗?

    (我先为还没看过这两部电影的朋友抽我自己,剧透火葬场。阿弥陀佛。)

    而KE剧集,观众一直都被告知PSYCHOPATH,剧透朋友这点然后再描述具体剧情,你的朋友大概也只会表示“???”,跑去看完之后跟你一样“!!!”吧。

    为什么剧集能有这样的效果?

    因为编剧从始至终,并不是把观众仅仅当成“观看者”,而是一直将观众及其常识理解判断,放在了平等对话的位置,把观众当做“Player”,在跟我们玩这个控制—被控制的心理游戏。

    为什么这个剧集里除了主角,还有这么多的有精神症状的角色?

    雷蒙德和皮尔都是psychopath狂制狂虐待杀人狂、Kenny的亚斯伯格、Hugo的疑似性瘾……

    整个剧集就像个大型精神卫生中心。

    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为什么描写正常人类的部分少到几乎没有?

    因为观众绝大多数都是正常人类。观众在观看时本身就带着正常世界的伦理道德、情感情绪、价值判断在参与其中。

    所以在剧集里,完全不花篇幅从常人的角度去解释为什么psychopath会做这个那个,而是通过众多有精神症状的角色的具体情绪与行为,通过精神科专家的说明性对白,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告诉观众、提醒观众:跳脱你们固有的理解,来,我告诉你精神异常人群是这样这样这样的,然后在关键情节点上分集,让你主动的问自己:后面会怎么样呢?

    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设置悬疑。

    剧集(除了预告以外)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打算用我们已经习惯的障眼法和叙事诡计来跟我们对话。

    这个剧本名字虽然叫Killing EVE,但精神气质非常Villanelle,直接一刀插进我们的“常识”,破坏它。而观众能不能重构自己的认知,就要靠观众自己了。这点上看,编剧非常信任、尊重观众的智商和能力。

    这个操纵观众过程,在第一部分我跟小B老师的对谈中就能现场展现。我们谈到“治愈—修复”的主题时,其实有一个我们根本没想过就把它当成“自然而然就应该是那样”的预设:

    精神疾患需要修复,而修复的标准是“更靠近正常世界”。

    所以我们在对未来的发展推测时,做出了不要跨过boundary(临界点)的判断。这个推测严格说来不是推测,而是我们基于前述预设的期望。

    而我们在对V杀掉女老师的动机推测时,都一厢情愿的认为V是在给E留后路。现在看来,这个推测并不准确。。Niko不能杀是因为E会恨V,女老师是E不开心的因素除掉可以让她开心,到这个部分都没有问题。而更深层的动机可能还是要回到V自我的部分去理解,Niko经历这种创伤事件之后,应该很难再回归正常的夫妻关系了。E以往正常社会的最后一个依靠倒了,E的后路绝了。

    在经过“名师一对一”杀人教学后(谢谢某只小兔子的神来取名,我擅自用了),EV终于在行动层面成为共犯。并且阴差阳错地制造了“共同杀人”的新仪式,两人之间的纠缠越加深入。这也是为什么砍头可以砍后脑,而剧情要安排V一定要把雷蒙德摆正让E正视猎物正面砍头的原因。

    关于EV人物关系,结合剧情谈些主观的观察和分析。

    1、 EV的人设非常稳健,没有偏差。始终都是以自我需求为中心的两个精神疾患者。虽然因为“看见和被看见”发生转变,但人格结构还是以原有结构为主体。

    所以不论是EV在知道自己是被利用的弃子之后,做了支援对方的选择;还是虽然当剧情客观上把她们暂时推到了一致的立场,但发现共犯侵犯到“自我”领地时毫不犹豫的拔刀相向,都是符合人设的本能行为;

    2、 EV的情感关系仍然在进一步深化和转变中,做动态理解会更为合理。成为共犯毫无疑问是加深双方羁绊的,但羁绊越深,被欺骗和背叛的愤怒就越厉害。

    “我以为你是特别的。”这句台词在我们的情感生活中有太多变体,太常出现了:

    “你为什么不懂我?”

    “我以为我是理解你的”

    “你变了,你不再是原来的你了。”

    ……大家可以无穷无尽地列举下去。从这点上看EV动刀动枪的反应是将情感中吵架冷暴力等常见现象极端的戏剧化体现。

    E8里也有Psychopath式的拌嘴桥段,V描述E的死相,要求葬礼上要漂亮照片;E嘲笑V的想法不现实又不是拍《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都相当黑色幽默。

    3、 关于“爱”的定义,如果定义为性爱、占有和控制,那EV简直爱爆了。

    V太擅长利用真实条件控制E,利用皮尔对自己的杀意,操控E进入危险境地制造不得不杀皮尔的局面。所以E怪罪V杀皮尔的原因不是杀人本身而是杀人带来的麻烦。而后面V利用自己的生命去赌E会为自己出手杀人,现场教学把E变成真正的共犯。V担心E的安全,但同时也很乐于将E置于“与自己在一起”的危险,并享受其中。一切既是即兴也是操纵。但V的“I love you”,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你是我的所有物”。一旦这个前提被打破,love就直接导向了愤怒和恨。

    E呢?能放着同事要死不管,能真的出手杀人,所有的跨越界限除了自身的反社会倾向,也都是在危险的当下以V的安全为目标出发的本能行动。但一旦发现被操纵,自我主权被侵犯,也是无法原谅V的。E越像V,两人间“自我中心”的矛盾就越突出。

    如果说S1E8的E捅出了V从未体验过的自我和情绪,那S2E8的V则枪击出了E一直缺乏的独立主体意识。

    在进展到S2的EV世界里,“转变”只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变得“正常”的意思,转变就是转变本身。而且这个转变是现在进行时,不是结果,一切都正在发生。

    这对“双生子”互相完形补完内在的过程会继续,V会通过E越来越理解人类现实层面的部分,E也会通过V 越来越深入探究自己反社会的部分。

    EV的转变到底后面会靠近常人一些,还是混合出两个大魔王,现在都是未知。这也是剧组吊着观众胃口的一个大坑。

    后续的剧情发展,EV之间的主控权的争夺还会继续,E要学会更加独立坦诚面对自己,而V则要面对自己极端物化别人而带来的客体关系问题。

    外部的威胁没有消除,EV间心理张力变得如此巨大,EV之间互相攻击、互相仇恨、互相迷恋、互相融合不会停下来。

    而从剧情进展的角度,我想现在到了要跳开C妈到底是不是12人这个惯性思维的时候了。英国是个创造出大陆政策的外交和谍战大国,应该不会像我们之前猜的C妈有固定归属。很有可能MI6与12人有时是敌人有时是朋友,E8的这次清除行动就是一次基于共同利益的交易。这条剧情主线应该会贯穿到剧集终季。

    故事还没有发展到要进行人物升华,剧情高潮结尾的终局时刻,两个变态间发生任何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很正常,大家躺好享受就行!

    最后,借用E7的歌词作为结尾:

    And now I’m changing my world. -----《Modern Kosmology》

    1020215142
  • cinzyc
    2011/8/19 1:23:01
    无价之宝成都首映礼
          托婆娘公司的福利,发了2张无价之宝成都首映礼的电影票。草草吃了份铁板烧炒饭当作晚饭,我们便直奔橙天嘉禾凯丹店看戏。同日上映的还有窃2,由于时间冲突,我们只在窃2的海报前照了几张,算作纪念。

           8点半一到,我们检票进场。刚坐定,工作人
          托婆娘公司的福利,发了2张无价之宝成都首映礼的电影票。草草吃了份铁板烧炒饭当作晚饭,我们便直奔橙天嘉禾凯丹店看戏。同日上映的还有窃2,由于时间冲突,我们只在窃2的海报前照了几张,算作纪念。

           8点半一到,我们检票进场。刚坐定,工作人员就收走了我们的邀请券,凭证没了。磨蹭了几分钟,终于开始放电影了。照例先上广告,我数了一下,影片前的广告一共上了7个。电影一开头,还是上广告,贝因美奶粉前后出现了6次,还不包括深度植入片中女猪脚张柏芝为贝因美拍的2段广告片,邵兵在岛上家中的背景广告。接下来是张柏芝的车,雷克萨斯,出现了3次车标特写。然后是北海市的重点宣传,斜阳岛的探险之旅推荐。甚至还有北海市一家能源企业作为路牌广告也出现了长达5秒钟。粗略一估计,就算这部片子票房一分没有,也不会亏本了。

           对郑中基的角色一向没好感,总觉得他和张卫健的表演路数是一丘之貉。现在的张柏芝也早没了柳飘飘的风韵。刘桦的那几个手下,不是太傻就是太呆,反正就表演用力过猛,让大家轻松的笑一笑。倒是那个阿炮哥,我觉得有点面熟,但直到影片结束,我都想不起是谁。郑伊健若有若无的出现了几次,让我YY张柏芝这个角色如果让他老婆蒙嘉慧来演,效果可能更好,当然就更没票房了。几个小孩的表演不好说,小朋友嘛,用大人的思维,说大人的话,做大人的事,就能让观众哈哈大笑。影片在岛上岛洞中洞里面的打斗特技做的很好,给人比较震撼的画面冲击。最后认真看字幕,我才知道,这个是韩国人做的。

           电影结束,主创人员闪亮登场。邵兵没来,郑中基没来,张柏芝更不可能来。王晶,姜国民,刘桦,周奇奇,庄思敏,林妙可,张珂源来了。主持人照例恭维了几句票房大卖的俗话。观众开始提问。我提了第一个,问了下岛上岛洞中洞的搭建是怎样构思出来的,王晶说这部电影投资巨大,分工明确,他不负责这个事,所以不好回答。主持人打圆场说,这个问题太专业了,问我是学啥的,我说金融,冷场了。后面一个哥们儿说:王导的电影里很多美女,成都也是个美女如云的城市,王导以后的电影里会不会选用成都美女。王晶说,这个是肯定的啦。我感觉提问的这个哥们儿是某报社的。

           就2个问题,见面会收场,在通道,我撞上姜国民,掏出新买的足球周刊,让他签个名,丫的马上被助理拉走了。忒没诚意,就和这个前后不到5分钟的见面会一样。我们顿作鸟兽散,顶着午夜的月光回家洗洗睡。
    【详细】
    50681204
  • 三只兔子
    2018/3/13 20:53:06
    有点意思,也有没看懂的意思
    我国悬疑电影,真的还是需要在努力的,一般这种推理剧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很难详细的一一交代清楚,画面太压抑了,邓超的演技是毋容置疑的,可是让我出戏,也许他的综艺感太强了,让我没有看到一个心理学天才的影子,扮相太沧桑,有点太刻意的装着,看的压抑,演的也压抑,还...  (展开)
    我国悬疑电影,真的还是需要在努力的,一般这种推理剧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很难详细的一一交代清楚,画面太压抑了,邓超的演技是毋容置疑的,可是让我出戏,也许他的综艺感太强了,让我没有看到一个心理学天才的影子,扮相太沧桑,有点太刻意的装着,看的压抑,演的也压抑,还...  (展开)
    【详细】
    922221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