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经影评

135741094
  • 性感的腿毛
    2022/11/19 0:09:14
    不是专业大拿,就是简单观后感,吐个槽。

    看完很别扭,感觉节奏很快,很潦草。

    本部电影以因暴力催收导致坠楼案展开扫黑除恶的故事,不过感觉节奏过快,逻辑混乱,99分钟时长并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完的感觉。

    首先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角色,都是好演员,好戏骨,王劲松,秦海璐,周一围,竟然还有达叔,看到达叔要飙泪都,张智霖也在,肖央也来凑了个数,其余的真的就很一般,马浴柯也算万年老二,龙套长青,哦还有曾志伟,他真的老了。

    看完很别扭,感觉节奏很快,很潦草。

    本部电影以因暴力催收导致坠楼案展开扫黑除恶的故事,不过感觉节奏过快,逻辑混乱,99分钟时长并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完的感觉。

    首先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角色,都是好演员,好戏骨,王劲松,秦海璐,周一围,竟然还有达叔,看到达叔要飙泪都,张智霖也在,肖央也来凑了个数,其余的真的就很一般,马浴柯也算万年老二,龙套长青,哦还有曾志伟,他真的老了。

    第一槽点:选角的的问题。秦海璐真的不太适合演这种御姐,而且是坏坏的御姐,首先她的气质比较适合演正剧,或者想红高粱那种大女人小嫂子这种角色,看她演御姐就好像让闫妮去演贼一样别扭的很,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秦海璐的台词也很出戏,感觉像闹着玩一样。曾志伟确实演不了好人,人家演黑帮大哥还是很在线的,但为啥角色设定就好像个智障一样,他都百亿身家了,那心眼子没有百亿上千应该也有吧,不知道他老婆外面有人?不知道任何人都不要相信的道理?不知道他妈的留一手这这回事吗?还有他那个女儿,这个角色就真的很多余,你要提供线索,不得有个前因后果啊,有确实有,线索就是他爸底下的马仔把催收合同送到她跟前的,然后这厮就直接问他爸去了,你爸要是犯罪了,你能跟你说你花的钱都是我犯罪赚来的,她为什么不跟成锐一起暗中调查,还有他爸百亿身家,不送女儿出去留学吗,毕竟她女儿上的也不是清华北大啊,连个海湾市都没出啊,显示身家厚的物件全片就是车了,什么玛莎,埃尔法,大G,还有没有全景的豪宅,我怀疑跟王迅的那个豪宅是一个,

    内地是不是没有能撑得起黑道大哥的人了,找了好多大湾区的艺人,当然这都可以,但是口型对不上就过分了,制作粗糙,有一说一,黑社会还是港片能扛起大梁,内地黑社会我只认孙红雷哈哈哈,

    第二个就是题材的问题

    扫黑的题材其实很广泛,毕竟黑社会嘛,那坏事干的多了,为什么通篇几乎全是金融涉案,而且金融专业的知识少的的可怜,安总想要用暴力催收的钱用来投资,他没有洗钱的过程吗?开个公司也没有介绍天天就整暴力催收那点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小红楼的事为什么不拍,电信诈骗为什么不拍,黄赌毒为什么不拍,都没有产业链吗?那这黑社会也太失败了,

    第三就是故事的问题,安冉知道雪凝出事了,没有悲伤,很淡定,还尼玛有时间造梗,她也真是塑料姐妹花啊;好有雪凝的家人后来怎么办了,也没有交代,雪凝在夜总会的事也没有交代,王迅那个角色怎么没得也没有交代,最后就来个量刑,我血压槽都要满了。

    好好一个故事,讲的稀碎,太晚了就说这么多吧

    【详细】
  • 147791078
  • 章罗储林52hz
    2023/1/31 8:07:12
    当荒谬成为现实,毒舌就是义务

    英国的影院总是在电影开场之前播放同类型电影的宣传片。我落座的时候,荧幕里正好是蚁人的预告。不是科幻、不是动作片,毒舌大状和蚁人有什么关系呢?想来大概是超级英雄电影。用最标准的定义来说,香港电影从来没有出现过超级英雄,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影视作品当中缺少以一己之力的英雄。以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来看,这个英雄多半是警察。因为身份的限制,即使过程再惊心动魄、再违法乱纪,最终都

    英国的影院总是在电影开场之前播放同类型电影的宣传片。我落座的时候,荧幕里正好是蚁人的预告。不是科幻、不是动作片,毒舌大状和蚁人有什么关系呢?想来大概是超级英雄电影。用最标准的定义来说,香港电影从来没有出现过超级英雄,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影视作品当中缺少以一己之力的英雄。以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来看,这个英雄多半是警察。因为身份的限制,即使过程再惊心动魄、再违法乱纪,最终都还是要角色还是要回归既有的制度来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法治在香港社会的地位可见一斑。也难怪《寒战》中刘德华那一句「法治,是我们香港,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最安全城市的一个核心价值」传颂至今。正因如此,即使法庭电影少有,但如果加上TVB的各类律政剧,律师自然是除了警察之外,最有机会在电影里成为英雄的那个角色,《毒舌大状》也不能免俗。

    如果有人是抱着真的去看黄子华饰演的大状林凉水如何毒舌的心态走进电影院,那恐怕要失望而归。虽然预告片被剪的甚至有些无厘头,但所谓的毒舌其实占比不大。电影本身还是一个相当传统的法庭故事,一个不得志的中年律师,本以为自己只是接手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案件,却没想到因此卷入了一场「惊天」阴谋当中,并因此重新燃起了斗志。说是惊天阴谋,其实也不过是富人有权有势玩弄制度而已。就算在港片里,2021年的《一级指控》也早已讲过一次。《毒舌大状》用轻喜剧风格包装这个核心故事,只能说不过不失。

    不过,与预告片暗示的不同,片中惊险刺激的戏码少得可怜。预告片中林凉水被打的头破血流的一幕,其实与主线故事基本没有任何关系。全剧的「阴谋」和「诡计」几乎都是完全合乎程序正义的。除了收买证人以外,安排更不有利于被告的法官、安排兢兢业业的主控官甚至阻止林凉水上庭,反派们无一不是使用光明正大且合法的方式。在这个有点俗套的故事里,最不俗套的情节莫过于此。如果说用一个上帝视角来看,收买证人的效果其实意义不大。我们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整部陷人入罪的戏码,完成是合法地进行的。想来,不禁让人不寒而栗。

    从开先河的《壹号皇庭》开始,香港法庭电影和律政剧总会出现终审法院大楼楼顶上那尊正义女神像,《毒舌大状》也不例外。那尊正义女神像自终审法院大楼1912年启用时就屹立在那里,走的还是传统的蒙眼风格。这尊雕像背后的东西,其实才是我觉得这部片更加出彩的地方。法学院的学生或许多多少少学过正义女神像的涵义。通常来讲,我们学到的都是蒙眼代表她不偏不倚,不情感作祟只按法律办事。实际上,按照Desmond Manderson的考据,正义女神直到16世纪的一副版画中被蒙上双眼。这一形象实际上是一种讽刺,「一个傻瓜蒙上了眼罩,这样律师就可以玩弄真相」。所有「不偏不倚」的诠释,其实都是一种曲解。Desmond说,这种曲解的背后,掩藏着一种法治的建构:正义=程序上的公正。

    故事里合法陷人入罪的戏码,正是在挑战这种先入为主的直觉。学法律的人一定懂什么叫程序正义,法谚有云,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不过实践了程序正义,实体正义就真的能够恰如其分地降临于世吗?好像不然。片中最讲程序公正的,其实是王敏德扮演的董卫国。他光明正大地说,「我们在法律的界限里跳舞」,甚至,他在法庭上还强调「法庭是最讲证据的地方」。而他所说的证据,指向的却是一个无辜的人。一个无辜的人在经由正当程序被判十七年监禁;最终正义的结果,要经由一些没那么光彩、不专业甚至不合乎程序正义的手段获得。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正义是什么,恐怕是电影最为拷问观众的一点。

    为了完成这种拷问,导演找来了黄子华扮演一个不那么「精英」的大状,因为他可以不那么光彩、不那么专业,如果换做谢君豪来扮演,那可信度恐怕大打折扣。不过,黄子华能演好林凉水正是因为他是黄子华。电影中最令人惊喜的其实是王丹妮扮演的被告曾洁儿。电影开场的时候,我甚至很难认出那个丧子的母亲是王丹妮扮演。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因为王丹妮作品不多让她看起来脸生。但我觉得,更关键的问题是王丹妮几乎抛弃了身上每一份梅艳芳的部分,做了曾洁儿。看完电影的人都能发现,梅艳芳与曾洁儿完全是两类人。哪怕是坚毅,曾洁儿和梅艳芳也不是同一种坚毅。对于一个被特别选做梅艳芳扮演者而进入演艺圈的人来说,要分清两者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但王丹妮做到了。有趣的是,廖子妤和王丹妮从《梅艳芳》之后的二度合作,便是在本片中扮演对手。从知心姐妹到情敌,两人都表现不俗。

    当然,正如所有的律政剧一样,《毒舌大状》对一个法学生或律师来说,未免有些太过荒谬。但对影片的主要观众来说,荒谬的恐怕也未必是电影而已。实际上,当林凉水在庭上大喊「Every thing is wrong!」的时候,电影院里的香港人们无一不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毕竟,如果我们真的有了看到「星星之火」便可以联想到「星火同盟」的主控官,在电影里荒谬点,反而增强了这种现实感。说到底,电影毕竟还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光明的结局,当林凉水蹲下来,桌下的字也不负众望的从「天冇眼」变成了「天有眼」。但现实呢?

    别忘了,终审法院楼上那尊正义女神像,始终还是蒙着眼。

    【详细】
    149520
  • 里托·贝森
    2005/12/15 21:12:36
    朱德在1937
    片名应该改成《朱德在1937》,因为影片主要树立了朱德高大的形象。其他人物则表现过少,尤其是战斗中的普通士兵,显得有点扁平。至于梁家辉扮演的独臂团长,则完全是一种炒作。对于看电影之前关心的林彪的形象问题,应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表现过少。

    影片仍然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主导地位,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这一点与传统的抗日影片一脉相承。不过对于某些国民党军人在抗战
    片名应该改成《朱德在1937》,因为影片主要树立了朱德高大的形象。其他人物则表现过少,尤其是战斗中的普通士兵,显得有点扁平。至于梁家辉扮演的独臂团长,则完全是一种炒作。对于看电影之前关心的林彪的形象问题,应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只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表现过少。

    影片仍然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主导地位,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这一点与传统的抗日影片一脉相承。不过对于某些国民党军人在抗战中的正面表现也给予应有的评价,比如卫立煌和郝梦龄。对于日本军人,也没有过于脸谱化,只是接近尾声处日军杀死被共军俘虏的本国士兵的那场戏有点做作。

    战争场面还是《大决战》的水平,并没有之前传说的那么好,跟美国大片中的战争场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电脑特技做得很假,不说也罢。影片的节奏有点仓促,感觉整部片子在一场场战斗之间方面缺乏一条主线,很多仗不知道是为什么打的。

    不过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具有官方背景的主旋律影片,拍成这样就算不错了。
    【详细】
    1015427
  • 火神纪
    2019/6/25 0:37:59
    《CUT》:潜意识杀人阴谋,完美的颠覆和逐渐崩溃的神经

    10264172
  • 寒江雪
    2020/3/22 20:48:49
    凉风有信 秋恨无边--张曼玉 许鞍华《客途秋恨》

    1990年,在对一些类型片的尝试之后,这一年四十三岁的许鞍华导演奉献出了一部上乘的佳作----《客途秋恨》,这是一部有着许鞍华自身浓重自传色彩的影片,虽然自传体色彩浓厚,但是主题更为多元和深远,电影中小到家庭情感,母女关系,大到时代变迁与人物命运的纠结,依旧对于香港、澳门、中日之间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接,人到中年的许鞍华导演沉淀出更为深沉的艺术魅力。除了特有的女性意识,以及对于历史、政治和社

    1990年,在对一些类型片的尝试之后,这一年四十三岁的许鞍华导演奉献出了一部上乘的佳作----《客途秋恨》,这是一部有着许鞍华自身浓重自传色彩的影片,虽然自传体色彩浓厚,但是主题更为多元和深远,电影中小到家庭情感,母女关系,大到时代变迁与人物命运的纠结,依旧对于香港、澳门、中日之间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接,人到中年的许鞍华导演沉淀出更为深沉的艺术魅力。除了特有的女性意识,以及对于历史、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之外,许鞍华从这部电影开始为自己的影片注入了一个新的主题----对漂泊者的情感关怀。这在她此后的电影作品中是很明显的。

    电影以张曼玉饰演的女儿晓恩与陆小芬母亲葵子之间的情感隔阂与消融为主线,通过母女两个人不同的回忆展开剧情,但是我知道,至始至终这部电影起着支配作用的是许鞍华导演不同阶段的生命体验。

    电影开始的时候是从在英国留学的晓恩开始的,她接到了自己妹妹的结婚邀请,放弃了在英国的工作机会,回到了一个她觉得隔膜的家庭。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张曼玉正是26岁的花样年华,而许鞍华导演年轻的时候也确实留学英伦,1975年返回香港,在TVB工作,1979年开始投身到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

    从晓恩回来一进家门,正在打麻将的母亲的言谈中我们能直觉的感觉出这对母女之间的隔膜。金马影后陆小芬饰演母亲葵子,我个人总觉得她在外形上与张艾嘉有着几分相似。在随后剧情中,母女二人在穿衣服、烫发、言谈等很多方面总是发生着冲撞。

    在晓恩的记忆里,儿时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日子才是最有亲情感的,而那时沉默寡言的母亲与爷爷奶奶的关系显然很不好。许鞍华导演本人1947年出生在中国东北辽宁鞍山,这也是她后来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把鞍山作为影片人物背景的原因之一,在两个月大的时候,许鞍华就随父母迁居到澳门,与祖父祖母一起生活,有着一段留在澳门的童年回忆。这段温馨在电影中是被很幸福的表现出来的。

    祖父是中医,钦佩的是学西医的孙中山,有着一颗报国心,听着大陆解放的消息,也觉得自己的老家要有希望了。对于澳门在祖父祖母的心中是客居的他乡,其实对于母亲来说香港也是客居之所,而晓恩本身的文化与身份认同也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体验中逐渐明确的。

    母亲与祖父母之间的矛盾爆发,父亲接走了母亲,而晓恩作为母亲情感寄托的人却不愿意随母亲一同走,隔阂从这一刻已经生成了。

    祖父祖母回到大陆的家乡去报国了,晓恩来到了香港,回到了父母身边,对于每天无所事事的只是打麻将的母亲,却依旧得到父亲的百般疼爱,晓恩是看不惯的,母女之间多年来情感挤压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出来,而也就在李子雄饰演的父亲父亲的责打之后,晓恩才知道,自己的母亲葵子原来是日本人。二战日本战败后留在了中国,语言不通,文化不通,民族对立情绪严重的情况下,母亲生活是没有安全感的,打麻将也是她逐渐的在适应中国人的文化,派遣这异乡的寂寞。吃惊的晓恩,依旧还是没办法化解多年来与母亲之间的隔阂,她一个人出去住了。

    许鞍华导演的父亲确实是一名国民党的文书,她的母亲也确实是一位日本人,她本人是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才第一次知道母亲的身世,此前她只是以为母亲是个不懂粤语的东北人,据说许导最初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母亲是不同意的,不过许导还是坚持拍摄了出来,后来母亲也不声不响的看完这部电影,相依为命的两母女感情是很好的。

    母亲疼爱的妹妹远嫁到加拿大了,剩下的是这对隔阂的母女,“越亲的越远,越远的越亲”这句台词很好的表达出母女之间的关系,可也就在此时,两母女逐渐走向了解和和解了。女儿毕竟年轻,没办法理解母亲在不同文化差异中的生活,而母亲对于亲生女儿和自己从小的疏离也是有着自己的怨恨的。两个人和解的转机就在下面的日本之行发生了。

    陪同母亲回到日本的故乡,下车以后晓恩感觉到母亲在自己文化之中的适应,语言不通,文化陌生的她,恰恰在这种背景下逐渐理解了昔日母亲在中国时的难耐。

    日本有母亲昔日的哥哥,友人,甚至初恋的情人,而对身为女儿的晓恩却是完全陌生的,导演安排了一个细节,晓恩单独出行的时候,被一个日本人追,是怕她吃了手中的有毒植物,但是晓恩却害怕的逃跑,直到两个人找到一个懂英语的老师才完成沟通,那时候晓恩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种感觉,让我有着很强烈的共鸣,无论在蒙古国还是在埃及生活,当一个人对你大声说着你不懂的蒙古语和阿拉伯语的时候,你也会内心感到一种本能的紧张和惶恐,而并非我和他们母语的英语却成了唯一能交流的桥梁。这样语言代表的文化差异是经历的人很容易体会的。

    母亲从小最疼爱的弟弟,却不认同姐姐,他意识中还是二战神风特工队的战争状态,这种亲人的敌视让母亲的伤心,也让晓恩体会到自己对母亲的伤害。

    在母亲的回忆中,弥补上了她与父亲结合的故事。日本从东北战败逃亡的时候,她为了给生病的小侄子找大夫,得到了晓恩国民党父亲的帮助,两个人相爱结婚,母亲就这样留在了中国。

    “人生真是奇怪,当初要不是冲动我也不会要到满洲去,日本要不是战败,我也不会遇见你爸爸,好像缺一样,人生就不一样了。”晓恩母亲的这番感慨,让我也充满了感伤,有那些时候我也充满了这样的疑问,如果不是在浦东机场抛下那一枚硬币,如果去成的是韩国,而不是乌兰巴托,如果从埃及不待那么久回来,我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样呢?看着国内的朋友们的生活,也许也和他们一样,适应了这个社会,适应了一切,也许,也许······

    晓恩的拥抱,标志着母女之间的情感隔阂终于被理解消融了。这理解历经了这么多年的变迁,真是奇怪。

    关心时政的许鞍华导演,在电影的最后表现了香港70年代的民权运动,那是他们那代人经历过的,电影的胶片帮我们保留下了那段记忆。在后面的《千言万语》中她继续抒发着这种关怀。晓恩成为了一名报道民权运动的记者。

    与女儿和解的妈妈也改变了对晓恩爷爷奶奶的态度,晓恩回到了大陆,来到爷爷的故乡看望他们,十年浩劫之中爷爷没有看到家乡的希望,但是还是勉励晓恩不要对中国失望。“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在粤曲《客途秋恨》中影片结束了。

    日本的季节与香港的对比,香港的社会变迁与大陆之间的对比,历史的伤痛与现今的对比,穿梭其间的都是一个个的家庭和家庭中的人,他乡,故乡何处是所皈依,爷爷倒在了自己的故乡,却没有看到故乡的希望,客途的人生之中,我们又何所皈依呢?

    最后,还是一曲曾淑敏演唱的这部电影中国的主题歌《客途秋恨》,一曲哀歌,道不尽人生客途几多凄凉,几多无奈······

    “秋天的风,就这样吹了一生,忧伤的味道尝到现在,生命是一条任性的河川,急急缓缓,甜甜酸酸。秋天的恨,躲在她的裙摆,忧伤的眼神藏到现在,命运是一粒客途的尘埃,朝夕不定,海角天涯。”

    (本文写于2009年9月12日 因新浪博客莫名其妙的和谐,不得不以这种方式发布)

    【详细】
    124232885
  • 梓念
    2018/6/10 14:53:47
    真实性

    虽然大多数的情节都有所谓的实际案例联合在一起,但是这个联合实在是太过了,反而就假了。 看到之前有人说,这里除了三寿老婆,其他人就跟发神经一样。我真的有这种感觉。 每个人都演得太~像是演了。 我是指太过于符号化。 三寿的样子,老邪的样子,他们各自儿女的样子,其他配角的样子,都是非常简单片面的,就和一场话剧一样,完全就是为了励志而存在的。而目前听到的台词也非常的官方,而不是那种生活化的台词,没

    虽然大多数的情节都有所谓的实际案例联合在一起,但是这个联合实在是太过了,反而就假了。 看到之前有人说,这里除了三寿老婆,其他人就跟发神经一样。我真的有这种感觉。 每个人都演得太~像是演了。 我是指太过于符号化。 三寿的样子,老邪的样子,他们各自儿女的样子,其他配角的样子,都是非常简单片面的,就和一场话剧一样,完全就是为了励志而存在的。而目前听到的台词也非常的官方,而不是那种生活化的台词,没有办法引起共鸣,只能说是在看剧情,而非是看剧。配角上也是演的太狠了,结果就演假了,比如苏教授什么的这一类。总的来说,我就为了看一下三寿破产这个转折点等到现在而已,之前导演说他鄙夷IP剧,推崇现实主义的话。这个理念是非常好的,我就是为了这个理念来的,问题是导演本身功底太差,配不上这句话,比不上一些制作精良的IP剧。以上是个人意见而已。

    【详细】
    9424371
  • 地球吓了一跳
    2011/6/25 2:31:10
    时过境迁,方才发现,彼此的不舍早已潜移默化..
    年幼时的小孩儿该都有过被寄养的经历吧,

    从开始的哭喊胡闹吵嚷着要回到爸妈身边,

    到故事最后,

    离别于外公外婆内天的万般不舍 直至被拖曳拽上行车..

     这就是爱 吧..

    爱 总是能量无限,

    僭越任何沟壑,

    纵使万丈深渊,

    她也愿奋不顾身 只为你安好..

    但是年幼的人
    年幼时的小孩儿该都有过被寄养的经历吧,

    从开始的哭喊胡闹吵嚷着要回到爸妈身边,

    到故事最后,

    离别于外公外婆内天的万般不舍 直至被拖曳拽上行车..

     这就是爱 吧..

    爱 总是能量无限,

    僭越任何沟壑,

    纵使万丈深渊,

    她也愿奋不顾身 只为你安好..

    但是年幼的人儿 总是后知后觉,

    而后悲恸, 深陷怀念不可自拔,

    只得伴着荏苒光阴

    在忌日无限伤感 悼念旧人..

     

    真的很想念,外婆..


     

    a place nearby,外婆,mj,愿你们一切安好在天之彼端..
    【详细】
    500136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