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这片子好,因为确实看过更好;也不能说不好,因为它是值得深思的。拍悬疑片,比较大的难度大概就是人的心理的描绘,相比于文字语言,影视语言就显得劣势,只要文学语言才有机会说清现实的所有暧昧和复杂。怎么表现人物感受,可以更加细腻,可以让观察读懂内心的挣扎,独白或者是
一部电影,导演想要传递的可能只有一个目的,但观众的视觉点不同,看出来的片子就成了多元化,有着不同的解读。
不敢说这片子好,因为确实看过更好;也不能说不好,因为它是值得深思的。拍悬疑片,比较大的难度大概就是人的心理的描绘,相比于文字语言,影视语言就显得劣势,只要文学语言才有机会说清现实的所有暧昧和复杂。怎么表现人物感受,可以更加细腻,可以让观察读懂内心的挣扎,独白或者是比较好的方法,但却不适合悬疑片。
本来说的5月31上映,再去看的时候发现改成6月9,很好奇原因。幸运的是,获得了两张免费的票可以抢先看。不幸的是,每当我获得免费机会,总是双人份,然后我就得开始考虑跟谁去合适这种纠结问题。
影片一开始,就是穿得白裙眼神不友善的江月娥和看起来老土靠谱的肖立昆,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跟我一样心里闷喊了一声:要悲剧了。初看介绍的时候说导演关注城市化带给人的心理影响,挺有人文主义关怀的主题,人、空间、时间都被经济这股力推着向前,而前面是什么,我们却还在迷惘和探究中。
漂亮的女生大多有公主病,江月娥也一样,班花,被众多男生追逐着。有时候命运爱抓弄人,是因为,它总是让麻烦事一起发生,然后让你措手不及,乱了生活的阵脚,酿成更多的后悔和悲剧。
门当户对,这四个字的解析不仅仅是家庭背景这么简单地一言蔽之。其中归根,也许可以归纳成是个人境遇以及目标的相似、匹配。婚姻对象,其实是两种可能,一个是互补性,一种是相似性,两种人我们都有机会遇上并且好好相处,而不必较真地去判断,就应该找互补的或者是相似的。我总是认为,不喜欢不够爱,只是不够投入,不够了解的事,人之间的差别只不过是各种性格因子的稍强稍弱的对比,但其实,每种品质的因子,我们都是有的,只是它们都在内心等待着被发现。共同过去,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共同设想,就可以门当户对了。
肖立昆对江月娥是一见钟情的。估计一见钟情这个词最经常会被男人使用在漂亮的女生上面,因为这种视觉的是直接的,有冲击的。我不相信一见钟情会发生在像我这种屌丝女身上,我并不是那种可以一眼就吸引人眼球的女生,有一种女生叫做秀内慧中,我们外表平平,姿色平平,但我们内心富足,独立有智慧,心灵平静,我们需要时间等着被发现。但问题就是,大家都浮躁,最普通的人,总是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渴望等着一个人突然来临到自己的生命里,对自己百般呵千般爱,事实上,这是需要资本的:漂亮、才华等等。要么,乖乖的放下自己的孤高骄傲,放下面子,放下得失,试着了解一个人。他们有很庸俗的时候,也有会让你惊喜得像发现新大陆的特别。
肖立昆和江月娥之间的进展太快是夹杂着各种阴谋。是命,是天意的阴谋。例如刚刚的失恋,刚好的遇见,还有意外怀孕。可能会有人觉得江月娥根本就是一个婊子,不守妇道,我想站在她的立场说的是,她不爱那个男人,所以她是缺乏爱缺乏安全感的女人,肖立昆没有给她需要的爱,而女人,无论多强势独立,都需要爱作为自己的安全感来源的一个部分。特别是一个经常被男人包围的“班花”。肖立昆需要的朴实地稳稳过日子,江月娥要的是有情趣有情调的日子,这两种价值观让大家最后决裂分道扬镳。未婚的时候,爱、关怀可以来自朋友的,亲人的;结婚后,更多时候只能来自自己的家庭。
我看过的电影不算多,我想知道到底还有没有谁像自己一样,把这部片子主线猜出来了。娟的那个电话,我就猜到孩子肯定不是他的,这件事也肯定会被爆出引发他的扭曲。还有最后立昆做了杀了江月娥跟她男伴的梦,就证明已经结束,他不会杀他们而是选择其他方式。有些细节我还是在揣摩,影片开始他们回老家的时候,江月娥看那些阿叔阿伯的眼神,总让我觉得那些大叔阿伯都是色色的想吃江月娥豆腐。看完片子坐公交回宿舍的时候,有阿叔在公交上想吃豆腐,才有点考虑,关于性在影片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想跟江月娥在沙发上做的时候,她一直问,你洗手了没,不想得病。还有就是肖立昆去看医生说浑身没力,然后医生问他夫妻性生活怎么样。他碍于面子对医生大吼,关门了还是告诉医生不怎么样。现代人做爱,越来越缺乏情,没情的做爱方式,就是畜牲中的一种暴力行为,一种发泄。而对于肖立昆这种文艺青年来说,恐怕这种强行方式会让他内心更痛苦,因为他分明知道江月娥对他抗拒,生活被自己粗暴行为糟蹋。这种被压抑的欲望经历会造成了性创伤,性创伤再引致性障碍。这种性创伤性障碍其实就是影片的一个隐喻。一般创伤都最早可以追溯到孩童时期,例如他们家是杀猪的,不干净,总有种身体的不洁感,总是自卑压抑。特别是连自己的妻子都嫌弃的时候,那种负罪感,让他在性前却步。其实片子里很多跟上了时代的话题,例如性压抑(特别需要关注农二代、工二代的性需求问题),未婚先孕(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是奉“子”成婚的),亲子鉴定(最近国内火得很的讨论,
http://www.niubo.cc/article-957-1.html),工作问题,农二代工二代的生存状态问题等等。
当然这些东西,在一部仅有2个小时的片子里是没有办法娓娓道来,电影太长了,就显得拖沓和主题离散,为了避重就清,只能侧重一两个点。而其他,看细节,考眼界。
肖立昆虽然出生在傻猪的家庭,但是傻猪的手艺却没有在他那传承下去,他害怕杀猪活,他在家庭里是特殊的,孤独的。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个受到家里的排斥,这就让他不至于人格更不完全(人都是有缺失的人),可以看得出,家里对他还是很疼爱的。可能他跟大多数村里的孩子一样,通过知识一步步来到了城里面,并在城市里扎根,成为了家里的值得骄傲的孩子,这里片子没有过多介绍,但是可以推测,他就是尝试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农二代的命运路上的奋斗者。他掌握着一定的专业技能:配种。他闷骚,他文艺,他写诗,他有他曾经的生活情趣,就是写写诗。经常在片子出现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一般这种在影片中出现过的书也是一种隐喻,符合影片基调的。这首诗,贯穿影片,解析着影片后视乎不合理的结局。
江月娥,会操钢琴,时尚漂亮,生了娃还保持完美身材。她有知识,善交际,之所以坏,只是因为嫁错郎这个错误的开始。如果她不是因为怀孕仓促嫁了,她可以遇到更值得的,这也告诉我们,做爱得带套或者吃药,别因为怕未婚先孕就仓促把自己嫁了,这里需要很大的代价,现在我们不知道,总会有一天我们会有报应的。留住一个这么美好的女人,是要看男人的能力和魅力的,显然在江月娥的价值观里面,那些诗都是无用的,只有物质最靠谱。她对他各种不屑、看不起。尽管他对她和孩子关怀有加,付出了很多,她并没用感觉,她也习惯了这种无偿付出不知感激。虽然最近多幼师虐童事件,但我还是觉得,一般当幼师的人,都是很爱孩子的。而江月娥确实很爱她儿子,一开始我以为可能因为她对儿子他爸念念不忘所以特别爱这孩子。当白熙庄提到她还想要孩子的时候,才知道是真的爱孩子。至于她是否太水性杨花,我觉得这是得根据背景讨论吧,譬如,如果你是潘金莲,一直对着武大郎,然后又出现了西门庆诱惑你,那么你作为潘金莲你还能一直忠于武大郎吗?可能例子有点笨拙,反正互相保持吸引比起哀求式的留住让两个人走得更远。不爱还得生活在一起,对于思想开始解放的女人,能不出轨吗?
当江月娥质问肖立昆“你骨子里就是一个粗俗的人,你承不承认”的时候,特别不高兴。想到很多中国下层人+底层人有80%,社会的运作就是他们来推动的,但我们就像江月娥对待肖立昆所做的一切一样麻木地理所当然地接受,还用达尔文主义来维护作为这种不公平的理由,我只是在质问自己,我也会稍带有色眼镜看那些出生寒酸的人,至少,大部分时候我们是不在一个语言平台的。不过,我也算是小城小山区出来试图通过读书工作跻身城市的大乡里,来到城市,确实有时候有种跟城里的孩子不一样的自卑感,起跑线不同,改变总是得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补回那种落差。城市人所拥有特权是小城无法比拟的。这种区域差异,阶级差异,不是说调控就会改变。马太效应也好,全球化也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有一些人需要牺牲。有些人就是因为生活所逼,有时候只能顾着碗里的几餐,哪里还有心思想在庸俗的生活里寻找一点雅。
梦想被磨平,希望被摘除,在弦一样绷紧的城市生活,这一切都让人内心挣扎。
有人说过,在爱情里,好人最一无是处。有时候,我们可惜爱情里甘愿付出的好人,他们就像那些做好好先生的配角,总是只是挣得观众和旁人的怜悯,却不曾获得该有的一份爱,其实很多时候也不过是自我制造出来的悲剧角色,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做人可以犯贱,可以偶尔傻逼,但不能老是犯傻。我们总有理由让自己沉沦于怀念与痛苦之中,因为这是最简单的事,不需要花太多力气的事,只需要回想。
江月娥嘲笑他,诗人、理想主义者。而他念诗作诗的时候都是他单身了的时候。一旦一个人放弃了自己的乐趣,彻底沦为了生活的奴隶。有时候在我们喜欢做的事里面,我们还感到一丝温存:看看文字,写写日志,玩玩音乐,学学摄影,打打羽毛球等等,我们需要外物去排解。只是,江月娥你的方式是吃喝玩乐,而肖立昆的是写个小诗。
里面有句话“两个人不是特别熟的时候,特别想在一起”。对于长久苦陷单相思的自己,就是这么一回事。深深的迷恋,一步步靠近,一点点梦碎。不是因为不爱了,是因为知道了不完美而更爱,我们都玩着“我爱你,你爱她,她爱他”的游戏,我们都是受伤者,只是有些人,除了替自己伤心,还得替爱的人。情爱路上得慎思。
人品还是可以积挣的。尽管肖立昆升职无望上位没渠道(其实我觉得他有领导力,群众基础也有,做事认真负责,为毛最后宣布的就是别人?),离婚,有病(法庭上呈上病例,心理病),横竖看都像个loser。但他还是有几个好兄弟。赵敬峰,一起打火锅喝小酒,里面还有很多赵敬峰说的经典的话“女人是祸水,娶了就后悔”“这个月记号来精子卵子会师日子要记清楚”“我没抹过女人抹过女马”。他们之间,算不错了。起码能一起坐下,喝酒聊天,特别是在肖立昆做了这么多吓人,例如雨中喂马,实验室发脾气,法庭上的盲塞行为。
看了这么几天了再写,有点片段已经忘了。
唯一给我很强烈的感觉就是:知识未必改变命运,但它一定会改变你的气质和思考方式。文艺屌丝男是诗人,是理想主义者,尽管他们有可能被各种天意弄人残酷现实变得焦郁碌,但要改变不了他们沾染过的文学修养,把心里的戾气压制住,继续坚持而坚强的过艰难的日子。
而这也是我们都需要的精神,一股支撑我们的力量。
——零散无序,字多杂乱,慎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