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地

  • 主演:
  • 地区: 美国
  • 年代: 0

基地影评

97259132
  • DD摩羯座
    2022/3/16 0:05:03
    余生请多指教,春天的气息~

    说真的余生这剧给人的感觉就是新鲜!

    节奏轻快,有甜有虐,很“轻小说”,有春天的氧气感,而且顾魏医生每一帧都像画一样。

    小说内容是温情脉脉~编剧改过后,开头还挺好玩??顾魏在酒吧给美女看病,酒吧义诊,把果盘摆的整整齐齐~顾魏医生,果然不走寻常路??

    人物塑造上,在一腔孤勇方面,顾魏和顾一野挺像的,都是那种孤独的,担当的,不能和自己和解的,希望爱情能软化他,治

    说真的余生这剧给人的感觉就是新鲜!

    节奏轻快,有甜有虐,很“轻小说”,有春天的氧气感,而且顾魏医生每一帧都像画一样。

    小说内容是温情脉脉~编剧改过后,开头还挺好玩??顾魏在酒吧给美女看病,酒吧义诊,把果盘摆的整整齐齐~顾魏医生,果然不走寻常路??

    人物塑造上,在一腔孤勇方面,顾魏和顾一野挺像的,都是那种孤独的,担当的,不能和自己和解的,希望爱情能软化他,治疗他??

    剧情轻快活泼为主,春天来了,挺好

    最近看了太多过重的剧情,悲伤和愤恨太多就失去了看电视剧的目的:放松

    推荐余生请多指教

    14277459
  • 我是核桃小仁呀
    2019/1/23 10:41:06
    我超级喜欢那个超级适合做塔卡沙模特的整天想破处的独角兽女孩Lily

    标题这么直接,内核是极强大的。这几年这种教育题材的中短剧其实还不少,比如《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13 reasons》,少年犯和此时此地不知算不算,但观感印象其实蛮一致,尤其前两部,在演员的选择和BGM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在这几部中我认为SE的完整度是最高的:虽只有8集但要讲的东西至少是讲清楚了,有的剧会在一开始塞很多信息,埋很多线,特别精彩引人,但

    标题这么直接,内核是极强大的。这几年这种教育题材的中短剧其实还不少,比如《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13 reasons》,少年犯和此时此地不知算不算,但观感印象其实蛮一致,尤其前两部,在演员的选择和BGM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在这几部中我认为SE的完整度是最高的:虽只有8集但要讲的东西至少是讲清楚了,有的剧会在一开始塞很多信息,埋很多线,特别精彩引人,但最后总是让人觉得不对劲。就像很多作者说的创作是“让人物自己说话”,对于剧来说也是一样的,不论是人物的设定还是开篇那些散发出去的话题在某种程度上会不受控制地发展,镜头只是一个观察窗,制作者们要做的是选择:将同一时空下发生的故事选择性地展现给观众,选择要突出的点。但人都是贪心的,总有宏观伟大的设想以及想给结果留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之后的结局往往不是草草收场就是胡搅蛮缠,原本主线话题也被模糊了,令人惋惜。SE的顺畅感与恰到好处的点到即止,编剧的功底真的是一眼可见。

    忍不住要列列这些个性鲜明的角色们:邻家男主Otis 黑人小哥Eric 大块头男孩Adam 游泳健将学生代表Jackson 白痴哥哥Sean;还有个性女孩们,每一个我都好喜欢:特别像逝者之证里面的女主管的眼线+粉色头发的有趣有思想的女孩Maeve,门牙很可爱的单纯富家女Aimee,超级适合做塔卡沙模特的整天想破处的独角兽女孩Lily,还有工装小子Ola。每一个个体都是如此鲜明,像彩虹糖一样,哦不,这个比喻不太准确,彩虹糖颜色不同但是糖衣之下的味道却是极像,而她们每一个都是硬核式地截然不同的,每一个都闪耀着钻石般的光芒直击心脏却不是那种鹤立鸡群的哗众式标新立异(十几二十的女孩们真是这世界上美妙的存在之一。

    1.别管我!

    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是我第一个想讲的话题。在剧中只有男生们是被完整地展现出家庭的主体。不知是巧合或者是有意为之,还是整个人类社会继承的集体无意识:男孩们被赋予更多的期待。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在小山坡上Jackson向Maeve倾诉自己的妈妈们不给自己喘息的空间,而Maeve说“她们会因为你的失败而掉眼泪,你还在不知足些什么”。来自抚养者的能量是少男少女们最需要也最不需要的,他们处于一个尴尬的人生时期:一切都像准备好了独立但是实质上是漂浮迷茫的,希望得到其他主体比如抚养者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应有的对待,也希望有个人能毫无条件地对他说爱,这是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是大脑额叶还未彻底发育完全的对现实不完全的把握。Jackson在取得好成绩之后白人妈妈鼓励他能做得更好,多么有压力又令人窒息的爱,白人妈妈以成人的角度施加以适当力度却没有意识到对于青春期的Jackson来说这太用力了。在他们只言片语的争吵中我终于意识到我们人类天生地反感所谓的“牺牲”,牺牲不总是让人感动的,这种自愿的给予是以社会默认的互惠规则为支撑(要求回报),它比心理学上讲的利他行为多了一种自我标榜的内核,利他行为至少关注他者的利益而“牺牲”似乎在强调行为者的损失却不管行为指向对象究竟得到了什么,这是一种信息不平衡的关系:牺牲者的认知和行为接收方的认知很可能是不同的,由此产生的沟通矛盾不言而喻。

    还有就是大块头男孩Adam,他的眼神很抓人,即使他在揍人的时候我也看不到恶,看不到狠,更多的是悲伤。我觉得他是一个温柔甚至是温顺的男孩,比剧中其他所有的角色更需要理解,他的压力一部分来源于优秀的家庭背景(当然这是压力之源),但更多的来自于自己。从小良好的家教使得他对父亲及其他长辈是有着印刻般的情感,他希望自己能够使得他们满意。这就是性本善的孩子。和黑人小哥Eric在一起似乎是必然的,Eric身上自在快乐的沙雕气息对Adam来说是致命的,是迫切地不自觉地想要追随的存在。Eric是整部剧中最欢快的人物,表情生动肢体语言丰富夸张,咋一看怪异得很却无法让人讨厌。这要归功于他的家庭,他那个默默保护他的父亲。Adam说过“宁愿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什么校长的儿子”,我希望所有的父母在面对孩子时首先应当是父母而不是什么其他的身份标签。

    2.我是谁?我想要什么?

    这是所有青春教育片的核心,不管是由性入手还是由自杀(13 reasons)讲起,最终都指向这个青春期的终极任务: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黑人小哥Eric经历了一小段自我怀疑与自我封闭的墨绿色时光 这段看着心很痛。导演很用心地让主角Otis一直保持着他的三色冲锋衣而基友Eric花花绿绿的衣服不带重样,一开始我还真有点接受无能,以搞笑的心态看着。直到Otis和Maeve在复古破落公厕中敲定诊所责任分配而Eric一脸傻样又期待地问道“那我呢”,再直到生日那天Eric盛装打扮却被Eric放鸽子、丢失手机钱包、遭傻逼攻击三连击,我意识他们的友谊从裂了到碎了,而Eric一直以来的盘旋鱼其头顶的乌云也终于有了可乘之机,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做一个世人眼中正常的男孩。这里,衣服成了他情绪的窗口(这个点的设计好喜欢,看过skam第三季的小伙伴应该清楚不论是even发病还是小天使心情不好时都选择了带上帽子,当我们想得到某种心理隔离时同人或事或物最显然的就是压低的帽檐以及强烈的耳机音量,切断感觉通道的输入),我偏心地希望他赶紧找到一个依靠,一个欣赏他爱他的大男孩。

    剧中最完整健康的人格应该是Ola,她是一个自信快乐的姑娘,显然懂得爱是什么的粗狂老爸给了她足够的温度(天呐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了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啊),虽然为Maeve觉得可惜,但是看到他们的亲吻觉得甚是美好。无法对自己下手的邻家男主Otis串起了整部剧,他的演变很真实,谁能从一开始就把排泄身体废物的器官同性快感联结起来呢?他与Lily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某种浪漫又理智的人格,“Let them out of control”,于是他们骑着脚踏车下了山坡,看到这一幕我的脸颊好像有风吹过。

    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剧里的高中生活是我们渴望不可及的,或许我并不渴望,但却仍觉得羡慕。我不确定我是否有勇气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但不论在哪,我相信或快或慢我们都能健全成长。

    【详细】
    99132652
  • 张楠
    2021/6/18 10:58:54
    冷血悍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21-6-17冷血悍将小米盒子 个人自用非影评剧透勿看 CIA特工里特带领海报特遣队约翰凯利等士兵去执行一项任务叙利亚武装抓获了美方一名人质特遣队救出人质凯利发现任务地点不是安全屋是俄罗斯武器库枪手都是俄罗斯正规部队里特下令美军轰炸了武器库飞机上凯利与里特发生争执 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2021-6-17冷血悍将小米盒子 个人自用非影评剧透勿看 CIA特工里特带领海报特遣队约翰凯利等士兵去执行一项任务叙利亚武装抓获了美方一名人质特遣队救出人质凯利发现任务地点不是安全屋是俄罗斯武器库枪手都是俄罗斯正规部队里特下令美军轰炸了武器库飞机上凯利与里特发生争执 凯...  (展开)
    【详细】
    13617260
  • 爱玩的过路人
    2021/6/30 21:51:59
    剑走偏锋黑色幽默难民主题 探讨人生酸甜苦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故事的主人公Omar (Amir El-Masry) 带着他的 厄乌德琴(拨弦乐器,流行于阿拉伯国家) 从遥远的叙利亚来到苏格兰这个寒冷孤寂的小岛(难民营中)等待许可进入英国。奇怪的是他极少弹奏,即使弹奏时音乐中也包含着他无限的痛苦和悲伤。。 与他同住难民营的还有 Far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故事的主人公Omar (Amir El-Masry) 带着他的 厄乌德琴(拨弦乐器,流行于阿拉伯国家) 从遥远的叙利亚来到苏格兰这个寒冷孤寂的小岛(难民营中)等待许可进入英国。奇怪的是他极少弹奏,即使弹奏时音乐中也包含着他无限的痛苦和悲伤。。 与他同住难民营的还有 Farhad (Vikash Bha...  (展开)
    【详细】
    13645275
  • 刘永定
    2019/7/31 14:06:46
    现在编剧没题材写了吗?

    天天就是时尚?国际范?外国设计师?巴黎?记者?热搜?娱乐圈?商战?帅哥美女跑车?耍大牌明星?娘娘腔经纪人?剧情老套,演技拙劣,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是凭空想象,胡写瞎编,压根不了解一个行业,异想天开,全剧就是为了装逼而装逼,油腻不堪,就是有这种烂编剧,才会有那么多烂剧,装逼剧,强行装逼最恶心

    天天就是时尚?国际范?外国设计师?巴黎?记者?热搜?娱乐圈?商战?帅哥美女跑车?耍大牌明星?娘娘腔经纪人?剧情老套,演技拙劣,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是凭空想象,胡写瞎编,压根不了解一个行业,异想天开,全剧就是为了装逼而装逼,油腻不堪,就是有这种烂编剧,才会有那么多烂剧,装逼剧,强行装逼最恶心

    【详细】
    10358156
  • 2022/10/22 6:30:45
    艺术为人民服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三刷 #TGC 04/12/2022 三刷达成,不能再看了,剧情上没有更新的感受了,细节上这次注意到给男主祭酒烧钱的时候,祠堂下的小辈儿拿着刘师长的小板凳出现,依然体现人物的一次次轮回。新中国成立后墙上的作画,之前也没注意到,这次发现是随着中国一起长大的,意义颇深。结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三刷 #TGC 04/12/2022 三刷达成,不能再看了,剧情上没有更新的感受了,细节上这次注意到给男主祭酒烧钱的时候,祠堂下的小辈儿拿着刘师长的小板凳出现,依然体现人物的一次次轮回。新中国成立后墙上的作画,之前也没注意到,这次发现是随着中国一起长大的,意义颇深。结尾人...  (展开)
    【详细】
    14718261
  • 屋顶挂床
    2022/6/26 12:14:22
    纸钞屋大火后的韩国粉丝Cosplay展
    就看6集,连个人物都立不起来….. 别跟原版比了,差的太远,就是一群韩国粉丝Cosplay展 这个“里约”一笑我就想打他,脑门子大大的疑惑???是不是看剧看魔怔了?忘了自己哪国人,用别的国家口语笑声? 编剧也滋滋一样,该转折的地方全摊牌,然后改的地方全是漏洞百出 选角懒...  (展开)
    就看6集,连个人物都立不起来….. 别跟原版比了,差的太远,就是一群韩国粉丝Cosplay展 这个“里约”一笑我就想打他,脑门子大大的疑惑???是不是看剧看魔怔了?忘了自己哪国人,用别的国家口语笑声? 编剧也滋滋一样,该转折的地方全摊牌,然后改的地方全是漏洞百出 选角懒...  (展开)
    【详细】
    14476221
  • 扛把子
    2020/3/7 1:24:58
    Marie Colvin:眼罩是她的勋章

    《私人战争》这部影片按照电影评价标准来看拍的不算好,叙事节奏有些凌乱,以其失去一只眼睛的采访为起点,2012年最后一场采访作为终点展开她的记者生涯,在都市与战场之间进行反复切换,再通过转场衔接,但片段之间的处理有些不够顺畅,容易将观众积累的情绪打乱。

    《私人战争》这部影片按照电影评价标准来看拍的不算好,叙事节奏有些凌乱,以其失去一只眼睛的采访为起点,2012年最后一场采访作为终点展开她的记者生涯,在都市与战场之间进行反复切换,再通过转场衔接,但片段之间的处理有些不够顺畅,容易将观众积累的情绪打乱。

    12354300
  • 独行者
    2020/11/25 23:04:36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正是青春璀璨时》播出后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央视电视剧熟悉的配方、原来的味道,虽然标榜是“大三线”题材,但是剧集“质感”很糙,矛盾冲突极不合理,剧情也稍显狗血。首先男主角方云鹤的塑造过于高光正,从信仰和奋斗的角度,基本成功,但却有点假大空,一心为公却屡次被坏人诬陷。而更狗血的是剧中的感情线,男主角野外勘探,却不慎跌入一个洞子里,被暗流卷的不知所踪。女主角和男二号夏文忠都以为方云

    《正是青春璀璨时》播出后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央视电视剧熟悉的配方、原来的味道,虽然标榜是“大三线”题材,但是剧集“质感”很糙,矛盾冲突极不合理,剧情也稍显狗血。首先男主角方云鹤的塑造过于高光正,从信仰和奋斗的角度,基本成功,但却有点假大空,一心为公却屡次被坏人诬陷。而更狗血的是剧中的感情线,男主角野外勘探,却不慎跌入一个洞子里,被暗流卷的不知所踪。女主角和男二号夏文忠都以为方云鹤死去了,但是女主角已经未婚先孕,为了躲避惩罚与男主角的好兄弟、也就是男二号夏文忠结婚了,这个孩子出生后取名为“夏天”。男主角方云鹤被女二号阿珠救了,后来两人相爱有了女儿“方莉莉”。夏天和方莉莉长大后也自由恋爱,被告知“你们两个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不客气的讲,《正是青春璀璨时》是一部披着“大三线”外衣的狗血家庭伦理剧,而这样的调性很像央视八套之前播出的电视剧《我怕来不及》《娘亲舅大》。看了一下主创人员名单,这个疑问被迅速揭开了……《正是青春璀璨时》与《娘亲舅大》“师出同门”,都是习辛导演执导,他也在《正是青春璀璨时》中客串了小角色,此外他的代表作还有《娘亲舅大》《三妹》《七妹》《二叔》等等;而这部剧又与《我怕来不及》来自于同一个编剧,都是孟婕编剧,她的代表作有《我怕来不及》《娘亲舅大》等等,所以《正是青春璀璨时》一播出就让观众嗅到了熟悉的味道。国内的编剧和导演也找到了创作这类剧的套路,起到以小博大的作用。1. 主题高大上——讴歌青春,见证“蜕变”,创作内容围绕回顾共和国同龄人的青春奋斗往事展开,并深刻提炼了中国历经磨难之后终于走上繁荣富强之路的精神内核,轻松过审并能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2. 内核仍狗血——在“主旋律”的外衣下,演绎着狗血且不合逻辑的多角恋。聪明的编剧很注重内容的紧凑性,环环相扣的设计情节,矛盾冲突激烈,表现手法也融入了很多现实的元素,除了动辄拥抱接吻,还有未婚先孕等等元素,而且常常催人泪下,捕获了不少中老年观众的青睐,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3. 演员片酬低——这类剧通常会选择李健、唐曾这类的二线演员。这类演员演技扎实,态度认真,虽然年龄有点大但在形象上很符合角色要求,有观众缘。他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同时这些剧也成就了他们在演艺事业上的发展和提升;4. 制作粗糙——这类剧拍摄时间普遍短,道具、服装简陋单一,真正的“小投入,大产出”,最终成为畅销的影视产品。虽然有央视八套和地方频道接盘,虽然不会为发行和收视率犯愁,但是还是希望这类剧的主创人员能自我提升、自我净化,创作出更优秀、更经得起观众推敲的的影视作品。

    【详细】
    130081083
  • 罗妮zyzyyuan
    2022/11/26 10:52:27
    第五季分级剧评(逐渐更新)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S05E01 美剧FBI里,炸弹即将爆炸,英雄FBI探员小心翼翼地把炸弹搬到车上,然后拼命往空旷远离人群的地方开。其他FBI探员想跟他一起上车,被他赶下来。开车狂奔到倒数只剩二十多秒时,车不减速,他打开车门,从车上跳下来,车继续向前,他人向后反方向奔跑,尽可能远离炸弹,直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S05E01 美剧FBI里,炸弹即将爆炸,英雄FBI探员小心翼翼地把炸弹搬到车上,然后拼命往空旷远离人群的地方开。其他FBI探员想跟他一起上车,被他赶下来。开车狂奔到倒数只剩二十多秒时,车不减速,他打开车门,从车上跳下来,车继续向前,他人向后反方向奔跑,尽可能远离炸弹,直...  (展开)
    【详细】
    14783260
  • 风轻扬
    2019/1/29 14:09:55
    论青部CP感情发展及伊的自我救赎

    “无论时空如何改变,我都会永远爱着你。”哪怕忘记自己是谁,也不会忘记爱你。 ——题记

    “无论时空如何改变,我都会永远爱着你。”哪怕忘记自己是谁,也不会忘记爱你。 ——题记

    【详细】
    992585
  • 大熊乖乖
    2020/8/19 13:47:07
    悲惨人生

    跟《Queers》一样的“独白戏”,一个人撑起一台戏。敬佩戏骨们,把一个又一个孤单寂寞饱受煎熬的灵魂,演绎得让人过目难忘。

    叙事方式很晦涩,故事很致郁,让人在反转和留白中慢慢品味人生。

    有时候觉得,快乐都是假装的,不快乐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模样。

    跟《Queers》一样的“独白戏”,一个人撑起一台戏。敬佩戏骨们,把一个又一个孤单寂寞饱受煎熬的灵魂,演绎得让人过目难忘。

    叙事方式很晦涩,故事很致郁,让人在反转和留白中慢慢品味人生。

    有时候觉得,快乐都是假装的,不快乐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模样。

    剧集梗概

    第1集:一个愤世嫉俗,怼天怼地怼一切的独居老太太,因天天搞事被捕,结果反倒在监狱里通过与人互助互爱,重新找回快乐。(人需要有人爱,有事做)

    第2集:一个寂寞孤单的中年家庭主妇,陷入了对15岁亲生儿子畸形的爱恋中而不可自拔。(常人无法理解之事,不代表它不存在)

    第3集:一个老年丧夫又被儿子败光所有家产,女儿还有精神病的强颜欢笑的老太太,看得人揪心。(大傻演技了得)

    第4集:小变态把一个跑龙套的可怜小演员演得活灵活现,为了一个龙套角色和一句台词,不得不被四个人潜规则,还全裸出镜,真的讽刺。

    第5集:一个炼铜癖的自白,根据末尾那两句话推论,儿时应该被侵犯过。

    第6集:一个有妄想症的男子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对母亲有比较强的占有欲),他拆散了她母亲和老相好的关系。我暗自里怀疑那个上门找茬的女人是否真的存在。(这集对自己的判断存疑)

    第7集:一个重度洁癖患者,叙述自己老公杀人前后的心理变化,自己在发现证物后选择隐瞒,结果老公被无罪释放,自己却过上胆战心惊的生活。

    第8集:一位中年牧师妻子,无神论者,爱喝酒爱抽烟有志向,不堪忍受虚伪的丈夫和苦闷的生活,出轨一个26岁的印度男子后,一发不可收拾,外遇对象不断更换。(她对虚伪牧师和狂热信徒的吐槽有点意思)

    第9集:一位热爱植物有点孤单的中年女子,讲述邻居家被家暴的同龄女人杀夫的故事,并由于共同爱好与那个女人建立了友情,恐怖的是她发现自己的丈夫也是家暴案的加害者之一,而那位妻子最终还是在狱中自杀身亡。

    第10集:一位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的古董店老板,标榜自己不爱画不看电视,接着就被现实啪啪毒打,把一副价值连城的米开朗基罗作品以90英镑拱手相让,悔不当初,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在店里经营起副业——卖酸辣酱。

    第11集:一位患有足疾的卖家居软装的中年女子,照顾中风的弟弟,还要治疗自己的毛病,幸好遇见了一位好医生并与之陷入爱河,尽管遭人非议但她仍打算坚持下去,这应该是这个系列里最暖的一个故事了,但这集我也对自己的判断存疑。

    第12集:一位丧夫的女子在为丈夫守灵期间,发现了自己不希望发现的东西,丈夫的外遇,以及另外一种人格。(陪了你大半辈子的人,他只是个陌生人而已,可怕吗?)

    128111604
  • missking2020
    2022/4/24 15:21:32
    一部还算不错的冷门亲子片

    在电信的电影资源库里看的片名《奇妙的相遇》,和豆瓣里的名字相差太大,通过“霍加狓”这个稀有保护动物在百度各种搜索,终于在豆瓣找到这部电影…顺便了解到比利时在刚果的殖民统治历史,至今还留下深刻影响…尽管在移民制度面前Binti与父亲生活是如此的艰难和辛酸,但小女孩Binti表现出来的乐观与坚强最终赢来了美好的归宿。小男孩Elias也在两个单亲家庭短暂的相遇中获得了成长,从最初的反抗到最终支持妈

    在电信的电影资源库里看的片名《奇妙的相遇》,和豆瓣里的名字相差太大,通过“霍加狓”这个稀有保护动物在百度各种搜索,终于在豆瓣找到这部电影…顺便了解到比利时在刚果的殖民统治历史,至今还留下深刻影响…尽管在移民制度面前Binti与父亲生活是如此的艰难和辛酸,但小女孩Binti表现出来的乐观与坚强最终赢来了美好的归宿。小男孩Elias也在两个单亲家庭短暂的相遇中获得了成长,从最初的反抗到最终支持妈妈追求自己的幸福…算是一个圆满大结局。小女孩宾提的乐观向上让居无定所的生活充满阳光,小男孩伊莱亚斯Elias保护“霍加狓”的执着与努力让人感动…

    该片有几个值得回味的细节:Elias母亲发现Binti躲在衣服后面偷听后自然有爱的处理方式不禁让人对这位如此单纯善良的妈妈产生爱慕;生活窘迫的Binti父亲乔维尔睡觉前的亲子小游戏和诗歌朗诵给予了Binti精神上的关爱与真切的陪伴&着实值得庆幸;Elias姐夫法里德面对姐弟间日常小矛盾的处理方式简直是太nice了,另外法里德作为一个警察面对职业操守与家庭关系之间产生冲突采取的处理方式那也是令人回味无穷…本片有点遗憾的是两个大人之间感情的升温来得过于突兀…

    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甚至不同肤色的单亲家庭之间一次偶然的“相遇”,带给了两个小孩正向的成长历程,带给了两个家庭快乐的生活源泉,甚至换一种方式表达了比利时与刚果之间那段不堪回首历史的一次和解,这可能就是本片的“奇妙”之处吧…

    【详细】
    14356640
  • 兔子等着瞧
    2019/2/5 7:27:34
    中国科幻电影有了希望,是因为它在为你开路

    这一段和下一段,写于20日提前专场结束当天:

    泣不成声。这不是看完电影之后我的反应。看完的时候我只想起立鼓掌。起立这个念头也不是结束时出现的。看了半小时我就按捺不住想要站起来鼓掌高喊“太他妈了不起了!”

    真的哭成一个200斤的傻子(不,145,不要再问了),是结束之后听完了大刘、郭帆老师、到场嘉宾的发言,出席了极客公园大会的活动,开车上了五环路,和一个朋友打完电话,望

    这一段和下一段,写于20日提前专场结束当天:

    泣不成声。这不是看完电影之后我的反应。看完的时候我只想起立鼓掌。起立这个念头也不是结束时出现的。看了半小时我就按捺不住想要站起来鼓掌高喊“太他妈了不起了!”

    真的哭成一个200斤的傻子(不,145,不要再问了),是结束之后听完了大刘、郭帆老师、到场嘉宾的发言,出席了极客公园大会的活动,开车上了五环路,和一个朋友打完电话,望着大寒这一天异常猛烈的阳光,想要戴上墨镜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哭成了一个傻逼,一个幸福的傻逼。

    这种幸福无关电影演了什么。这只是有关选择人生,坚持自己的选择,看到这条路真的出现在脚下,遇到一个个一起上路的人,那种除了称之为“获得人生意义”之外无法形容的感觉。

    形容词在此刻毫无意义,就好像我总对我们的作者说,给我事情!不要形容词!在这场观影中发生的事情,就是在场的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格外爱惜自己公众声誉的、之前甚至并不对国产科幻有期望的人,几乎全部给出了超出我们最好预料的回应。

    于是我们知道,中国科幻电影,中国科幻的视觉化时代,来了,看见了,征服了。

    1. 选择正确而非容易的路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不亲身体会就无法表述的感觉。评分的数字无法传达那一刻情绪的爆发,评论的语言无法解答旁观者的疑惑。所有的评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场所有的人在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它。是的,走出影厅那一刻,我们想到很多地方还可以提高,谈到表演和台词的遗憾,对比和同类作品存在的差距。但这次,我们心中的目标,是行业的最高峰。我们对比的目标是《2012》《明日之后》(“后天”这个译名太糟糕了)《独立日》《地心引力》《末日天劫》《深度撞击》《太空旅客》《全球风暴》《洛杉矶之战》,甚至是《星际穿越》。

    显而易见,这部电影实现了精准的类型控制,而且达到了行业顶级水准。

    做到这句话,已经是可以列入中国电影史册的成就。

    类型小说的创作非常复杂:结构特征、人物原型、元素和设定,自有一套眼花缭乱的规则。而搞出一部类型电影的复杂度,比小说高出至少两个数量级。在电影工业里,科幻电影的复杂度又是首屈一指。在科幻电影中最复杂的,无疑是涉及大量视觉设计和动作镜头让环境和角色发生复杂互动的灾难电影。在漫威创造了超级英雄类型之前,灾难科幻的子类型一直是电影工业的皇冠。

    除了标志了影视工业的水准,创造再毁灭世界所带来的独特视觉爽快感,一直是好莱坞科幻概念中最有传播力的内容。看看科幻电影票房排行榜,除了阿凡达、星战、盗梦空间、黑客帝国、饥饿游戏这几部电影,其中的灾难主题弱于(而且也不是完全没有)其他类型主题,其他排在前面的都是灾难题材占据主导甚至是唯一主题:侏罗纪恐龙肆虐小岛、变形金刚威胁地球、独立日外星人入侵、2012世界毁灭、地心引力迷失太空、人猿星球猴子造反、星际穿越人类穷途、火星救援种地求生、世界之战文明毁灭、我是传奇僵尸出没、明日之后全球冰封、末日天劫彗星撞地球……科幻票房前50名中,差不多一半都是威胁人类文明(或以个体象征人类状态)的灾难元素主导。

    这意味着,要站上科幻影视的战场,要和世界水平同场竞技,要开创这个市场。这是必须攻克的制高点。

    这几年,常听到一些含义类似的说法:“要拍没有飞船的科幻”、“要拍发生在地面上的科幻”、“要拍近未来、软科幻”。翻译一下就是尽量别设计什么机械和装置,别创造视觉概念,最好只需要让角色COS一下,最好能只用拳脚功夫打败坏人。核心就是别花太多的钱。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赚钱不易,省钱当然是必要的。但每一个想要赚钱的人显然应该知道历史是如何发生的,以及美国人为啥拍那些看似省钱的科幻片。大家只要统计一下正式上映过的美国科幻电影,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

    那些被推崇为小成本剧情科幻的经典案例,都是好莱坞在90年代科幻大片成立之后,才涌现出来的。而且在Drama和Comedy这两类科幻中,几乎没人赚到过钱。

    为什么小成本科幻持续存在而且还在发展?原因是90年代开始的市场爆发,带来了一连串的效果:市场扩大导致企业扩张产品线,规模增加导致研发教育成本摊薄,研发和教育促进从业人员增加,但顶级项目仍然容量有限,于是最终造成了资源和人才溢出到低成本领域。

    反之,在没有足够市场规模养活这么多人才的前提下,追求小成本科幻也许是单一企业的唯一选择,但却是整个行业的一条死路。

    从军事科学的角度来说,没有出发阵地的战役,是不可想象的。

    恐惧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产生了指望以小博大一战成名的幻觉,但战胜歌利亚的大卫不是救主,分开了红海的摩西才能指引方向。

    我们必须瞄准行业顶端,创造前所未有的体验,才有可能启动中国的科幻影视市场。

    2. 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负重前行

    这一段,是28日大规模点映结束之后所写:

    一些“不喜欢”的声音更让我确信所有的判断。

    科幻,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首先是一门艺术。既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么就不强求大家有共同的标准,甚至要坚决反对统一标准这种提法。因为一旦艺术有了标准,它也就立刻成了对自己的讽刺。

    但尊重每个人对艺术的表达和选择,不等于这个行业可以无限试错。

    中国科幻曾经命途多舛,但也随着刘慈欣的成就迎来了在世界文化史上都不多见的黄金机遇。直到现在,这个机遇的可能性和能量还在不断释放,似乎远远没有触到极限。在这种罕见的浪潮里,无论是以前的从业者,还是曾经的关注者,都无法清晰判断当下的状态。大家似乎有各种可能性,但是实践起来却又仍然困难重重。因此既然有人如我们,认为这将是中国科幻占据领导地位的黄金时代,也就会有人判断,这不过是运气使然的镀金泡沫。在复杂的当代语境下,这点小小的争议本来并不重要。

    但是,文化行业有自己的周期,错过一个窗口,没有人知道下次你是不是还有机会。历史可以螺旋上升,但它不会简单重复,更不会等待。眼下这次机会,中国科幻有刘慈欣以降的新生科幻作家,有社会基础,有资本关注,有继续保持上升的社会发展趋势。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打开科幻商业化的大规模市场,难道还有更好的机会吗?

    科幻大体量类型电影,这不只是战场上的制高点,更是开创科幻商业市场的唯一突破口。

    好莱坞确立科幻的市场价值,不是靠《降临》《彗星来的那一夜》《Her》《第九区》《月球》,甚至不是《银翼杀手》《沙丘》《2001》这样影史级别的电影。在90年代启动大片逻辑之前,是《星战》《星际迷航》确立了可信的宇宙叙事,《终结者》《异形》《全面回忆》让观众知道科幻动作戏的精彩,《第三类接触》建立了日常体验和人类精神之间的可信桥梁。这些电影确实更商业、更俗套,更缺乏所谓“艺术的独特性”。但是让我们用一个更实用更功利的角度来评判:以这些电影为蓝本,后来的好莱坞甚至全世界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是这些不属于天才的、可以被普通人学会的技术,开创了一条条道路,“给后辈儿孙留了一门吃饭的手艺”。这一点,是影史经典所不能也不会去做的,毕竟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别人无法模仿。

    所以听到有声音说:这是一部剧情逻辑稀烂的电影。那么请问你是站在哪个类型的角度评价的呢?听到有声音说:这是一部情感虚假的电影。那么请问你是站在哪个类型的角度评价的呢?听到有声音说:这是一部胡乱煽情的电影。那么请问你是站在哪个类型的角度评价的呢?

    甚至,听到有声音说:高潮那里全人类救援队互相协助的情节太虚伪了。那么请问,你,真的懂科幻吗?崇高:对超越自身事物的归属和恐惧感,对身为社会性动物一员的底层认同感。这种科幻美学的基础,你如果不认同,请问,你是不是看错了科幻?

    科幻欢迎每一个认真理解科幻的读者,但它也并不强求每个人都能接受这种世界观,无论你有什么样的选择,科幻始终走在现实思考的前面,不会偏爱但也不怕面对每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果科幻关注的问题,令你感到困扰,那么,先思考一下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是不是有了什么缺陷。

    是的,大家都认为这部电影仍然有很多改善的空间,就比如表现“崇高”这件事,显然木星如果能在地平线上缓慢出场,可以构成一个美妙而震撼的画面;木星的体积感和真实感,可以用卫星或者地球在其表面投射的阴影来表达;永夜加上占据天际的巨大木星,可以让进入其中的所有人都更去社会化然后再超越这个恐惧;对来自全体人类的支持,除了地面救援队的回头,太空站的命运也可以让所有乘员进行投票;最后广播的末日瞬间,一些人物可以表现得更有尊严。除了这个,很多技术美学也有提高的可能,比如外骨骼的出力装置缺乏力量感;比如最后的爆炸气流应该有更具有体积感和厚度的形状;比如行星发动机的熄火和点火瞬间,可以有更好的大气和环境影响。比如剧情为了贺岁档的时限,不得不把145分钟的版本剪到125分钟,导致姥爷和王磊的角色都没有完整体现,而且多处剪辑过于快速。比如每个人都是亲情关系,还是应该建立不同的情感线。比如角色、台词这些表演层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当然,除了前面美学的问题,剧本和表演这件事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确实有好演员,但如果制片、导演、作者去找他们说拍科幻,他们可能只是因为科幻没人拍过就拒绝了。万事开头难,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要首先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一切,本就是科幻影视发展了30多年一直在解决和创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还在尝试,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理解这些问题的意义?就是因为没有这样一部电影,大家根本连话题在哪里都不知道。

    比如前几年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所谓中国面孔的不适感,我也觉得一直就是个伪命题。理由就和我否定各种伪命题的思路一样:请大家看看现实再说。

    一个直接的反例就是吴彦祖,他演过《环游地球80天》《木卫二报告》《全球风暴》《古墓丽影》。这些片子类型不同,戏份不同但都足够看出效果。请问大家觉得他让你出戏吗?我认为不会,因为很多人不查资料的话,根本不会记住他在这些剧中有强烈的存在感。其突兀感远低于某些IP系列大制作为了中国市场强行加戏甚至加角色的做法。更何况现在好莱坞科幻和奇幻片中,常年出现各种亚洲面孔,大家觉得出戏吗?

    这个命题背后的实质问题,是电影没拍好。就这么简单。你的这个人物在剧情中没有用,这不是脸孔的问题;你的表演和台词太差,这不是脸孔的问题;你的类型元素表达没有做好,这也不是脸孔的问题。

    同样,在这部电影中,我相信大家反而会觉得有一些地方外国人的出场是为了体现国际感而有些刻意,所以就变成了“外国人不适合演科幻”吗?伪命题就是这么荒谬,在现实面前一碰就碎。

    成功地打破了幻觉、伪命题,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价值。它解决的问题几乎是奠基性的,经验慢慢沉淀出来之后,可以让这个行业一下拥有坚实的地基。毋庸置疑,这些问题的显化,对片中解法的反思,无疑将会提高整个中国科幻行业的从业标准。这让人兴奋,因为只有强大的竞争和案例,才能让行业真的行动起来。

    这部电影更大的价值,是它选择知难而上,不怕暴露自己的不足,但是努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它选择硬磕技术,所以收获了可信的视觉细节;它选择坚守类型,所以保住了剧情的持续动力;它选择直面崇高,所以才能站上行业最高的竞技场。

    拼贴、消解、反讽,隐喻、符号、哲学,这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让我们再重复一遍历史:这些不能构建行业,不能开拓市场,没法给后辈一口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追求,社会当然容纳也会给艺术家合理的回报。但只有明白自己在开拓一条路,一条甚至自己可能不会回头再走的路,这样的开路者,才能得到也应该得到所有后来者的尊重和支持。

    没有这些人,其他的艺术可能连出现的机会都没有。

    3. 我们从此抓住希望这宝贝

    这最后一段,是半个月后除夕夜零点场大规模口碑解禁之后所写(这一段将单独发表):

    此时,我已经看过4遍这部电影,毫不夸张地说,仍然能找到新的细节。这种体验,再次验证了之前的判断:这部电影和同类型的顶级作品相比也毫不逊色。此次上映将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标志事件。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实现了不逊于好莱坞水平的视效水准,更是抓住了科幻类型叙事的核心。

    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是永远不会再失去的宝贝。

    改编难,改编科幻更难,这是历史性的难题。之前曾经做过很多分析,改编作品的成功率并不高,尤其是科幻小说。因为电影终究不是小说,两者各有不同的独门手法,用来吸引受众,却不能直接通用。阅读科幻,读者激动的是其中脑补的宏大场面,以及在此背景下凸显其渺小但也会重要的人类行为。但这种审美体验显然很难直接被电影沿用,反之观众对《阿凡达》《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的兴奋,也是在小说中很难重现的。

    体现人类和宇宙之间的对抗,小说可以只用几百字就让读者接受,但电影必须从人物身边的小世界开始,一点一点展现这个巨大的新宇宙。这毕竟是一个地球远离太阳,人类住在地下城的世界,如此全新的观念和情景,必须给观众足够可信的线索,指引他去一点点接受。

    因为电影要面对几千万观众,甚至是完全不看科幻的观众,而不是几千个已经对科幻小说完全熟悉的读者。电影不能依靠读者自己的想象力去填充,必须用清晰、明确、充满细节的画面和声音说服观众,甚至是让读者去联想其中的味道、温度、力量和速度感。

    刘慈欣的原作小说只有两万字,更像是一部长篇摘录出精彩的段落。要改编这样一部管中窥豹惜墨如金却又主题宏大人物复杂的作品,几乎是科幻史上最难的实验。

    在刘慈欣的小说中,百年不过是几个一笔带过的瞬间,彼此之间似乎也无联系。在这些考验勇气、智慧、人性甚至运气的瞬间中,折射出人类在宇宙中命运的真实处境:我们并非宇宙的幸运儿,也不是什么万物之灵,只是永远挣扎求生存的生命,在这些挣扎中,却有一些东西不愿失去。

    以意境统领内容的小说,在科幻历史上并不罕见。短篇例如著名美籍华裔科幻作家泰德·姜的名作,《你一生的故事》(改编为《降临》),长篇例如黄金时代科幻名家海恩莱恩的《时间足够你爱》,还有科幻大师克拉克在库布里克制作同名电影的同时创作的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这些留出空间,让读者以个人体验和偏好去填充的小说,更容易进入记忆深处,因为这些文本已经变成了读者内心的一部分,去假设自己在这个新世界中将会如何。

    这些名作很容易变成伟大的电影作品,因为它们能发挥科幻创作最有力的特点:突出日常生活中被掩盖起来的主题。

    生活中,我们很难考虑整个人类的存亡,这件事如同笑话一般,却由不得我们置之不理。电影《深度撞击》《2012》中假设的小行星撞击、世界末日,并非全无可能。

    《流浪地球》这部科幻电影,就是尽可能地保留了原作的核心主题:人类直面宇宙的挑战。为了保住这个主题,同时符合电影叙事的规律。制作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显然为此舍弃了很多原作中的素材,甚至是原作中一些非常重要的情感和主题。

    这种大刀阔斧的取舍,在电影史中屡见不鲜。例如好莱坞科幻片的宠儿,美国科幻大师迪克,他被改编的作品中,有些被改得完全成了一个新故事,比如《记忆裂痕》《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等等。相反,很多完全死守原著故事的改编,却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不甚理想,甚至害得原作都被拖累无人再问。

    电影《流浪地球》非常周到地考虑了这些问题,每一个观众都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感。

    “地面上,滔天巨浪留下的海水还没来得及退去就封冻了,城市幸存的高楼形单影只地立在冰面上,挂着长长的冰凌柱。冰面上落了一层撞击尘,于是这个世界只剩下一种颜色:灰色。”小说中对冰封世界的描写,在电影中忠实地再现出来。冰和雪,在以前的电影中往往是白色甚至偏蓝,但在这里,全部都是黑灰色的调子,以一种近似半透明岩石的质感,描绘出远离太阳的地球被完全封冻的真实感。

    电影的重头戏是地球靠近木星,原作中写道:“木星已占满了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而木星的大红斑就处在天空正中,如一只红色的巨眼盯着我们的世界,大地笼罩在它那阴森的红光中……”在电影中,这种感觉被几次特写画面牢牢钉在观众的视野里,面对这样一幅画面,你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话的角色上,总会渐渐迷失在木星的巨大气体漩涡里。

    被岩浆吞没的地下城,没有超级英雄能够拯救其中的生命;面对理智和情感的抉择,是人类永恒的难题;为人类开路避险的宇航先驱,总有难免的牺牲。这些烘托起原作主题的元素,都被电影一一吸收进来。这样的细致处理,让电影在基于商业类型叙事规则大幅重构人物和故事的前提下,仍然保留了刘慈欣科幻创作中的核心特质:尊重现实的沉重命运,和理解人性的理性抉择。

    除了吸收大量本土元素,这种对原著的尊重和对社会现实的理解,是《流浪地球》电影在本土化科幻创作上做出的最大突破。一直以来,本土化科幻似乎要么就一头扎到了历史的故纸堆,要么就生搬硬套转瞬即逝的现实热点,要么就东施效颦其实还照搬西方科幻的美学。罕见能够从作品本身出发,从科幻作品的历史出发,从作家创作植根的土壤出发,去找到其中的共同点。

    刘慈欣的小说一方面继承了科幻本质的核心,以简单的叙事撑起巨大的框架和厚重的主题,建构起一座巨大的科幻建筑奇观。另一方面则常常贴近中国人的思维,以普通中国人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想办法在这个沉重但总有希望的世界上活下去,为此不惜展开最大胆的想象,付出超出极限的代价。正因为此,他以及更多植根于本土的科幻作家们,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推动中国科幻电影走向正确方向,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就此到来,因为,我们有了希望:

    “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明天把这话告诉孩子。”

    【详细】
    99367558
  • 莫远辰
    2017/7/14 1:02:45
    为你挡子弹的人

    里面的特种小队6个人,一个机枪手提供火力中坚掩护,一个狙击手,还有个副射手(可能是狙击手的作用比较重要),一个队长,还有两人突击手(好像各配备卡宾枪),突击步枪和卡宾枪区别应不大。“什么是队友”“队友就是你肯为他挡子弹,他肯为你挡子弹的那个人”这世界上或许只有共患难同生死过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兄弟吧

    里面的特种小队6个人,一个机枪手提供火力中坚掩护,一个狙击手,还有个副射手(可能是狙击手的作用比较重要),一个队长,还有两人突击手(好像各配备卡宾枪),突击步枪和卡宾枪区别应不大。“什么是队友”“队友就是你肯为他挡子弹,他肯为你挡子弹的那个人”这世界上或许只有共患难同生死过才能体会到什么是兄弟吧

    【详细】
    8664155
  • 五色全味
    2010/7/17 0:04:24
    值得回眸的揸fit人岁月

    当初看大卫波德维尔的《香港电影秘密》,书首便有彩页介绍香港电影的摄影,其中的例子便是《97古惑仔》中山鸡与生番在陋巷中的一场移焦戏。当时负责掌机的是导演刘伟强本人,他单人掌机移焦,焦点于三四个人中急速变换,其摄影快准狠的程度,当今世上确实少有。刘伟强是出了名的快枪手,又导又摄。打一枪换一炮,整部戏下来,也就王家卫电影里撒泡尿的功夫。古惑仔中最快摄制记录是《猛龙过江》的14天时间,但这部片子亦

    当初看大卫波德维尔的《香港电影秘密》,书首便有彩页介绍香港电影的摄影,其中的例子便是《97古惑仔》中山鸡与生番在陋巷中的一场移焦戏。当时负责掌机的是导演刘伟强本人,他单人掌机移焦,焦点于三四个人中急速变换,其摄影快准狠的程度,当今世上确实少有。刘伟强是出了名的快枪手,又导又摄。打一枪换一炮,整部戏下来,也就王家卫电影里撒泡尿的功夫。古惑仔中最快摄制记录是《猛龙过江》的14天时间,但这部片子亦获得了这个系列的最高票房——香港本地是2200多万。回过头说这部《战无不胜》,还是说到刘伟强的手持摄影。这部戏在整部古惑仔系列电影中,在摄影风格上,个人觉得已经到达了最圆熟的地步。虽然古惑仔系列电影一直是七日鲜式的快餐作业,但却创造了一种难得的纪实感极强的画面语言,不但符合了漫画化的快节奏叙事,亦加重了电影的真实感。在这部戏中,刘伟强的手持摄影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在片头其精湛应变能力便已初现端倪,多角度随时移焦变位,这种风格一直贯穿到故事结尾;除此之外,固定镜头和轨道摇臂的应用多放在轻松与过渡段落,符合一般商业片的叙事规律,整体画面语言一张一弛,节奏感极强。除了技术上的优势。这部电影似乎在整个古惑仔系列中质量一般,乏善可陈。但《战无不胜》有一个相当强硬的时代背景却是不容忽视的,那便是97香港回归。在电影上画前,时值香港第一次特首选举,而3月上画后,7月便是回归之日。对于港人而言的变数与未知,《战无不胜》恰好做了最佳诠释。电影设计山鸡与生番竞选揸fit人,显然是有意讽刺换了港督的“生番”特首。特意设计乡下仔生番荒腔走板的竞赛言辞,似是对97后的民主忧心忡忡。尤其以古惑仔的形式来阐述“民主”,揶揄姿态更是再明显不过。戏尾于戏院中搞辩论与公投,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代表大会,而双方看似公正的竞选之下,背后更是有另一社团从中作梗,最终公投分崩离析,还是得最高话事人做主,97前港人阴谋论的危机感与何去何从的离弦心态看得再清楚不过。除了隐喻之外,这部戏也是古惑仔系列电影中首次开始堂而皇之的反英雄的一集。其实古惑仔电影面世以来,外间就有不少闲言碎语,抱怨此系列引领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电影制作人文隽当然早有意识,所以在上集《只手遮天》中,便让细细粒惨死,用爱情戏塑造悲情英雄,意欲使用这些反英雄路数扭转整部戏的偶像式鼓吹基调。但《只手遮天》到底只是浅尝辄止,爱情戏意味更浓;而这部戏甫开头,郑伊健所饰演的陈浩南便已经开始对着陈小春所饰演的山鸡进行苦口婆心的劝善教育,坦言古惑仔揸fit人之路不过是穷途末路。如此明显的口吻在戏后更以一幕“陈浩南在课堂上教育梁焯满一批青年混混”上升到高潮,其阐述的主题再昭然若揭不过,浅白到仿若是“古惑仔之路走不得”“不如好好读书”,其实是对着那些被这系列电影“毒害至深”的观众所说,可见其反英雄的用意之深。其实96年叶伟信的一套《旺角风云》,以及查传谊的《旺角揸fit人》,就已经开始反省与挖苦这股风靡了两三年的古惑之风。随着97的逼近,大话事人与小话事人进行对话,权利的收割与转移,这些街头的烂仔传说更是快一步不攻自破,古惑仔的风潮行将就木的趋势也是愈演愈烈。98年《龙争虎斗》一出,趋势就更明显不过,从《龙争虎斗》看来,古惑仔系列电影无论从技术还是叙事上而言,都已经走到了尽头。时局决定命运,古惑仔系列电影从《战无不胜》到了一个临界点,此后便注定落寞。今日想起来,那几年也不过就是回眸一笑的风光罢了,烂仔的童话故事怎么可以当真呢?

    【详细】
    34481437
  • 围观群众表示
    2016/11/27 22:16:33
    再过二十年我还是会为迪士尼哭
    买的是国语版的票,所以一场的小朋友,迪士尼的画面很鲜艳,音乐也很出众,很感染人,所以很多小朋友都被吓哭了。
    我不禁想起了大约二十年前的小时候,在电影院看《狮子王》的时候一开头那一嗓子给我幼小的灵魂带来的震撼,还有角马群铺天盖地的践踏。那时候我也哭了。
    所以我对看动画片的时候被情节带动的嚎啕大哭的小朋友格外宽容。
    这片子有很多地方都让我想到了《狮子王》,尤其是奶奶的灵魂变成了黄貂鱼
    买的是国语版的票,所以一场的小朋友,迪士尼的画面很鲜艳,音乐也很出众,很感染人,所以很多小朋友都被吓哭了。
    我不禁想起了大约二十年前的小时候,在电影院看《狮子王》的时候一开头那一嗓子给我幼小的灵魂带来的震撼,还有角马群铺天盖地的践踏。那时候我也哭了。
    所以我对看动画片的时候被情节带动的嚎啕大哭的小朋友格外宽容。
    这片子有很多地方都让我想到了《狮子王》,尤其是奶奶的灵魂变成了黄貂鱼来到在大海中迷茫漂着的女主身边的时候,祖先的灵魂驾着船队浩浩荡荡地驶过女主的身边,感觉就是看见了穆法沙的灵魂借着恢宏的天气现象,指引着迷茫的辛巴。
    唉,看到黄貂鱼的时候大约是幼年的记忆和这里相互辉映,我不争气的哭了。旁边的小朋友跟她妈妈带着哭腔说:妈妈,我有点想哭。
    那时候我特别不好意思,只想说一句:我已经哭了。
    后面海神绿色皮肤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幻想曲2000》里面的最后一个故事的春姑娘,跟火山恶魔作斗争最后还是把生机洒满了群山,手抚过的地方都是恣意优雅生长的植物。
    硬要说这片子吧,满满都是套路,二十年过去了,用的还是迪士尼永远的主题【怂】,Follow your heart,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看。
    再过二十年我也喜欢看,大约也还是会在看电影的时候哭。
    【详细】
    8198545
  • 爱吃馒头的宝宝
    2017/6/30 18:03:06
    “萨拉热窝之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萨拉热窝事件100周年纪念时的虚构事件,揭开波黑地区那个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反思百年来这一地区冲突不断、流血不断的原因。 影片用多条线索呈现了今日之萨拉热窝,强化了戏剧设计,导演成功兼顾多个情节主线,几条主线各自出彩,又环环相扣。影片情节发生在一天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萨拉热窝事件100周年纪念时的虚构事件,揭开波黑地区那个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反思百年来这一地区冲突不断、流血不断的原因。 影片用多条线索呈现了今日之萨拉热窝,强化了戏剧设计,导演成功兼顾多个情节主线,几条主线各自出彩,又环环相扣。影片情节发生在一天之...  (展开)
    【详细】
    863525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