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这个版本是我的青春回忆。小时候,我家没有电视,到了周末或者放假,就到堂叔家蹭电视看。此剧,不记得是啥时看的,只记得还是黑白电视,看的掐头去尾。前面没有看到,后面两集也是没看到,可能是开学了,也可能是停电了。周润发的令狐冲,最符合我的预期。虽然有人说,他当时年纪大了,也有点胖了,不够潇洒。可是,看了好几版本,依然是此版最让我记忆犹新。说实话,任盈盈、仪琳、岳灵珊三人之中,我最喜欢仪琳
笑傲江湖,这个版本是我的青春回忆。小时候,我家没有电视,到了周末或者放假,就到堂叔家蹭电视看。此剧,不记得是啥时看的,只记得还是黑白电视,看的掐头去尾。前面没有看到,后面两集也是没看到,可能是开学了,也可能是停电了。周润发的令狐冲,最符合我的预期。虽然有人说,他当时年纪大了,也有点胖了,不够潇洒。可是,看了好几版本,依然是此版最让我记忆犹新。说实话,任盈盈、仪琳、岳灵珊三人之中,我最喜欢仪琳。让人爱怜,也让人叹息。几个配角,我也认为比较好。田伯光、不戒和尚、林平之、岳不群,性格鲜明。当然,还有主题曲,也是不错。很有意境,贴合剧情。
剧情太扯侮辱智商 为了反转而反转 故弄玄虚 !诸多bug不可胜数!一个王爷搞栽赃陷害还需要自己动手 留下痕迹让人追查.既然有机会重调换 何不索性换成对自己有利的内容 顺水推舟.尚宫为了保护吴宫人就不肯说出真相 妥妥的狗血“就是不说”剧情.唯一的证人被自己人勒的说不出话 无法提供直接证词.以上仅是很少一部分,细说估计能写好大一篇!
另外罗晋活活把男主演成白莲花 整天的眼泪汪汪哭哭啼
剧情太扯侮辱智商 为了反转而反转 故弄玄虚 !诸多bug不可胜数!一个王爷搞栽赃陷害还需要自己动手 留下痕迹让人追查.既然有机会重调换 何不索性换成对自己有利的内容 顺水推舟.尚宫为了保护吴宫人就不肯说出真相 妥妥的狗血“就是不说”剧情.唯一的证人被自己人勒的说不出话 无法提供直接证词.以上仅是很少一部分,细说估计能写好大一篇!
另外罗晋活活把男主演成白莲花 整天的眼泪汪汪哭哭啼啼 够够的!
任嘉伦陆绎:怦如轻雷动心房,铁树开花似有香文/官之安若提起演员任嘉伦,在我的认知里,是万能古言男主,温润仙子、腹黑王爷、冷酷杀手、玉面书生、风流少侠、落拓青年……各种造型各种风格的古装角色,他都可以轻松驾驭。
任嘉伦陆绎:怦如轻雷动心房,铁树开花似有香文/官之安若提起演员任嘉伦,在我的认知里,是万能古言男主,温润仙子、腹黑王爷、冷酷杀手、玉面书生、风流少侠、落拓青年……各种造型各种风格的古装角色,他都可以轻松驾驭。
哎,过去似乎许多小说电视剧都喜欢男女主最后归隐,可归隐不能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情啊,君玉想为天下苍生多做些事,皇甫一心要他走,不喜欢这样的男主,但在那个年代女主继续留下来的确会更加艰难。
只是,不知皇甫姐姐,皇后,写信劝弟弟走,真的是为君玉好还是想扫除一个情敌。
哎,过去似乎许多小说电视剧都喜欢男女主最后归隐,可归隐不能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情啊,君玉想为天下苍生多做些事,皇甫一心要他走,不喜欢这样的男主,但在那个年代女主继续留下来的确会更加艰难。
只是,不知皇甫姐姐,皇后,写信劝弟弟走,真的是为君玉好还是想扫除一个情敌。
查尔斯·兰姆曾说:“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不合在舞台上演出的。”私以为他的真正意思是:一方面,舞台布景不足以还原暴风雨真正的恐怖;另一方面,李尔远非常人,深入其中的狂暴力量、那种崇高感,早已超越了一个演员以其血肉之躯所能达到的程度。
《李尔王》里的风暴场面本质上是诗性的,大自然与人的激情交织,汹涌澎湃
查尔斯·兰姆曾说:“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不合在舞台上演出的。”私以为他的真正意思是:一方面,舞台布景不足以还原暴风雨真正的恐怖;另一方面,李尔远非常人,深入其中的狂暴力量、那种崇高感,早已超越了一个演员以其血肉之躯所能达到的程度。
《李尔王》里的风暴场面本质上是诗性的,大自然与人的激情交织,汹涌澎湃——我几乎要相信,在充分调动想象力方面,唯当案头阅读李尔在荒原暴雨中那段独白的气魄时,恐惧的战栗才近乎到临峰值,而无论是演员以怎样的激情去演绎,效果竟也还是总嫌不够的。
但是,这次看到2018 BBC的电影改编,临近结尾的时候我忽然有了新的发现——
全剧最后一幕,考迪利亚死去,李尔临终前道:“我的傻孩子被绞杀了!没,没有命了!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老鼠都有命,而你偏偏没有气息了呢?你永不再来了,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请你,解开这个纽扣:多谢。你看见这个了么?看她,看她的嘴唇,看那,看那!”(死)
2018-06-03 首发于公众号 奇遇电影又一部烂番茄100%、26连鲜,美到窒息!
今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颁给了波兰导演 2018-06-03 首发于公众号 奇遇电影又一部烂番茄100%、26连鲜,美到窒息! 今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颁给了波兰导演帕维尔·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 Pawlikowski)的新作《冷战》(Cold War / Zimna wojna)。 这是什么鬼?是因为剧本的原因么?是无法跳脱偶像剧的框架了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贵剧还在生搬硬套以前偶像剧的梗,有没有搞错啊?再说,作为一个演员,鉴定一个剧本的好与坏的能力应该具备吧?陈柏霖的起点不低吧,我应该说你是随遇而安,放飞自我么?你最近的电影电视剧都是偶像剧,你觉不出来有什么问题么? 这是什么鬼?是因为剧本的原因么?是无法跳脱偶像剧的框架了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贵剧还在生搬硬套以前偶像剧的梗,有没有搞错啊?再说,作为一个演员,鉴定一个剧本的好与坏的能力应该具备吧?陈柏霖的起点不低吧,我应该说你是随遇而安,放飞自我么?你最近的电影电视剧都是偶像剧,你觉不出来有什么问题么? (欢迎约稿) 《琅琊榜》的成功不仅在于制作的精益求精,还在于其剧本在国产剧中,难得地将青春元素、通俗元素和正剧元素相结合。 依照“戏曲叙事”的观点,创作总会掺和一定的非真实因素于文本中 (欢迎约稿) 《琅琊榜》的成功不仅在于制作的精益求精,还在于其剧本在国产剧中,难得地将青春元素、通俗元素和正剧元素相结合。 依照“戏曲叙事”的观点,创作总会掺和一定的非真实因素于文本中,因此作者所做的,不是让文本多么具有真实性,而是如何让非真实的因素使读者信服。 《琅琊榜》的剧本虽然瑕疵颇多,但是可贵地看到了自圆其说的精神。一些自圆其说很好地弥补了剧本的不足。 剧本的一大缺点,就是开头对梅长苏的过去交代不足。仅仅用蒙太奇式的闪回镜头,闪回镜头中的林殊之生机勃勃与梅长苏的满腹思虑很难对应。极端的性格落差显然是单薄的,难以具有说服性。但是接下来很多集,一次次通过梅长苏的旧友的对他的回忆,以及梅长苏两次在靖王面前差点暴露自己。单薄过去被反反复复地渲染,而逐渐丰富。 自圆其说也有弥补作用。尤其在长篇幅的具有传奇性质的作品中,作者建构的是一个繁杂的非真实世界。难免会为了推动情节需要而产生漏洞。 在具有武侠元素的作品中,主人公多是武力高强的人。但梅长苏偏偏弱柳扶风。这就容易形成一个问题,就是主人公罹难是该怎么办。我暂且举金庸先生的《鹿鼎记》来谈。金庸先生的《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没有武功,一旦他落难的时候,他的七个夫人、天地会的兄弟都可以帮他。一个没有武功的主人公在危险面前存活率很低的,但有了上述人物,韦小宝的多次死里逃生也有了合理性。他的七个夫人、天地会的兄弟就是弥补他作为非习武之人设定的不足。 同理,在《琅琊榜》里,飞流也是对梅长苏人物设定的一种弥补。确保他每次死里逃生的合理性。如在悬镜司的天牢里,夏春要杀死梅长苏时候,飞流赶过来,救走了梅长苏。作为弥补的飞流也长期处于一个简化的状态。全剧没有属于他的具体情节,台词也只是简单的电报句。他大多随着梅长苏来而来,随着梅长苏去而去。因为一旦对他的描述过于详细,会严重地冲击梅长苏的中心位置。 弥补作用在剧中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前后呼应。最长的呼应莫过于埋了30多集伏笔的“怪兽”。为了让聂锋的出现不意外,因此在第十几集的时候,就有一笔带过士兵们捉“怪兽”的情节。直到发现聂锋的前一集,也提到了“一年多了,‘怪兽’还没有捉到。”与最后捉到一只“怪兽”,并发现是“聂锋”相呼应,使聂锋的出现不会牵强。 除了“怪兽”,剧本精心设计的呼应还有很多,都体现了剧本创作的认真细致精神。朝廷六部有三个是太子党的,三个是誉王党的。梅长苏用计让两边鹬蚌相争,而他有写有六部名称的六个木牌。每一个部门的尚书落马时候,他会把写有该部门的木牌丢到炭火里烧掉。一个木牌的烧掉就象征一个部门尚书的结束。后来,梅长苏斥骂身陷囹圄的誉王后,他拿起挂在誉王监狱前的一块刻有誉王名字的红色木牌,并将之背朝上地放下。木牌上誉王名字的掩盖,和前面烧掉木牌相呼应。象征着一个大敌人了结。 自圆其说,在理性的文本结构上是弥补,而在感性的情感上则是共鸣。优秀的作品即使观众明白这不是真的,但是仍然为之感动,与之共鸣。 《琅琊榜》的剧本安排了几次高潮情节。如靖王要为赤焰军平反,请梅长苏筹谋时候。梅长苏问靖王:“殿下可知,皇上一旦知道你在查祁王旧案,定会招来无穷祸事。”靖王答:“我知道。”梅长苏问:“殿下可知,就算查清了来龙去脉,对殿下所谋之事,也毫无益处。”靖王答:“我知道。”梅长苏问:“只要皇上在位一日,就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靖王答:“我知道”梅长苏问道:“既然您都知道,还一定要查?”靖王道:“要查,我必须知道他们是如何含冤屈死,将来我登上皇位,才能一一为他们洗雪。”四问四答后,梅长苏向靖王行跪拜大礼,并说:“苏某必定竭尽全力,为殿下查明真相”。靖王为梅长苏的鞠躬尽瘁所感动,也为梅长苏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四问四答就像排比句一层层推动起波澜。并随后皇宫中丧钟响起,传来太皇太后(最疼林殊的太奶奶)的死讯。而达到高潮。它让我们感动于主人公们的正义柔肠,同情于梅长苏在太奶奶临死之前都不能见她老人家。 《琅琊榜》的成功也证明了,观众所喜欢的人物形象,不一定是或武艺高强或高冷或暖心的英俊男子(古装言情的固定形式),也可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只要这个人物能让观众们产生共鸣,就会引发观众的好感。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物没有绝对完美或者绝对丑恶,但是却有绝对“高雅如菊,邪恶如刀”的两面人。梅长苏的极端隐忍和极端柔弱的二重性,让之更富有生命力。 梅长苏的形象具有励志性,为七万冤魂报仇。如辛弃疾所写:“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首万里,故人长绝。”他也具有悲剧性,正如一次他烤火时候不慎烫伤了手,他先是抽搐,然后不住地咳嗽,最后深深凝视着发红的双手,叹道:“我这双手,也曾挽过弓,降过烈马的。如今只能在这个诡异地狱里,搅弄风云了。”少年时代风度翩翩,因为黑暗的政治斗争而卧薪尝胆。在阴暗的党争面前,只有玩弄权术。 但《琅琊榜》的受众是普通大众,它需要和大众们的三观一致。大众在情感上与之共鸣,梅长苏所辅佐的人要圣贤,所用权谋也应当“正当”。因此,首先,梅长苏向靖王毛遂自荐时候,靖王要求梅长苏为自己谋计时候不得伤及无辜,靖王符合贤王的标准;在平定宁国候后,皇上要带着南楚贵族去围猎,梅长苏提议靖王带自己的兵过去,也让南楚人知道,我们大梁并非都是谢侯玩弄权术之辈 ;将誉王处死之时,梅长苏等人用掉包计将怀了孕誉王妃救出监牢。这些细节,是再三强调,梅长苏不是个玩弄权术的阴险人物。他向靖王提议展示军威时候,一脸慷慨激昂,犹然爱国的志士。竭力保护无辜之人,犹然仁义君子。 梅长苏在答谢纪王救祁王遗腹子之命时候,纪王拍拍梅长苏的背笑道:“同是亲生骨肉,何必争个你死我活的?”这句话,似乎纪王看出了梅长苏是当年的林殊,又似乎不是。留着观众们去回味。更说明了此剧理念上,不是在吹捧权谋,而是在批判权谋。 网友墨雨培茗将主演胡歌十年前在《仙剑奇侠传》饰演的李逍遥和十年后的这部《琅琊榜》中的梅长苏剪辑起来。十年前的青涩、阳光,十年后的隐忍和内敛。巧妙的剪辑让两个角色隔着时空对话,遥远的时光变迁感染着我,最后我选择了追剧。 毫不夸张的说,正如还珠格格选对了赵薇,六小龄童之后再无孙悟空。胡歌也是梅长苏的不二人选。 十二年前鲜衣怒马,风度翩翩,十二年后满怀沧桑,命如灯油。剧情只是细讲十二年后的复仇,十二年前的剧情单薄而使人物性格质变得有些牵强。但是胡歌的演绎很好地弥补了不足。 无疑胡歌是饰演梅长苏的最佳人选。他在风华正茂的22岁,靠着《仙剑奇侠传》一举成名,现在的刚大红大紫的明星饱受诬陷和诟病,他出道时候网络舆论没现在厉害。他的成名路,铺满了鲜花。 再后来,胡歌出了车祸,右脸受了伤,做了手术,眼睛已经彻底失神,用特写镜头还可以看到隐隐的伤疤。在这明星到处走秀和代言的年代,他淡出了银幕,而转身于剧场。演了白先勇、赖声川等人的话剧。当红明星出现了一波又一波,他仿佛被洪流淹没。 在《琅琊榜》里,林殊以梅长苏的身份回京复仇,而演员胡歌用梅长苏重返银幕。十年前的李逍遥年轻活泼,眼神扑闪,声音响亮。十年后的梅长苏的声音没有力度,却有分量;眼睛没有精神,却凝重。剧多用对称式构图,他位于镜头正中间,缓缓地向前走。他说:“我活着,就不会白白地活着。”十年前的林殊就是李逍遥,十年后的梅长苏就是胡歌。在这个精益求精的剧组里,行着繁琐的礼节,说着拗口的台词,丝毫没有了李逍遥的痕迹。人们总会对经历灾害的人抱以同情,而且,今年胡歌三十三岁了,而立之年。正如序幕中的蝶从蚕蛹中破出。它象征着少年林殊的人性蜕变,也是胡歌的演技蜕变。 胡歌把梅长苏的隐忍把握的到位。除了和饰演谢侯的刘奕君现实对戏时略显薄弱,剧中几场关键戏都拿捏得很准。如与霓凰相认,霓凰是酣畅淋漓,梅长苏是极力克制到无法控制。当不慎说出林殊名字,被霓凰发现。他把脸拉长着,想掩藏,却掩藏不住悲伤的思绪。被识破的时候眼睛一丝惶恐被无限地竭力隐藏,到最后抑制不住,哭得鼻涕都出来了。不同于某些一线演员,在所有剧里,演哭戏,演来演去都是一个最美角度的表情。 终于完结了,二七天宛如一场梦。不伦是观众,还是演员。 《琅琊榜》终究是个传奇,里面的正派多是正义凛然,朋友间讲义气,肝胆相照。而现实却复杂得多。剧终究是要更新完的,就像在酷热的夏日,把头埋倒水里解暑,终究是要抬头,仍受到现实太阳的考晒。 我们何其不幸,生活在琐碎的、复杂的社会里。仅仅是浩浩历史长河中的一滴,过着麻木不仁的生活。我们羡慕这些把现实中的繁琐过滤掉的传奇故事,羡慕他们一生的轰轰烈烈。我们又何其幸运,一生平平稳稳,不会遭受像赤焰军那样的大难,不会遭受寒毒之痛。 故事终究是要结束的,我们从水中把头抬起,准备忙碌柴米油盐酱醋茶;演员们脱下戏服,准备忙碌于演艺圈和娱乐圈的灯红酒绿。胡歌像梅长苏,但他终究不能像梅长苏那样生活,因为他走出影棚,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我很多年不追剧,唯独这一次痴迷不已。这不仅仅是难得的一次改编大于原著,更是国剧难得的将青春元素和正剧元素如此巧妙地融合、全体演员如此到位、每一帧镜头都可以成为精美剧照、制作细节把握得如此之精确。这是一场国剧的圣典。 即使早已知道结局,但是看到林殊的死还是深深地震撼,就像我们知道了亲人终究会离开我们,但到了生死诀别那一刻,仍然忍不住痛惜。 如今龙袍披在身,昔日梅郎不复还。 再见了梅长苏,再见了胡歌。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745904069/(胡歌在《南方车站的聚会》中演得如何?) 9/30, 第60届NYFF开幕电影。 我没看过小说,也对导演Noah Baumbach不是特别熟悉只看过婚姻故事。所以不做和小说或者导演以往电影的评价,只针对这个电影本身。以下有剧透。 我最大感受是很像导演的一个艺术作品 (Art Projecet). 为 9/30, 第60届NYFF开幕电影。 我没看过小说,也对导演Noah Baumbach不是特别熟悉只看过婚姻故事。所以不做和小说或者导演以往电影的评价,只针对这个电影本身。以下有剧透。 我最大感受是很像导演的一个艺术作品 (Art Projecet).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艺术元素 - 布景和噪音 男主工作的校园布置的像一个乐园,很多彩虹??的装饰,男主在唐·钱德尔的教室大声讨论希特勒对妈妈的爱的时候,在教室的大落地窗前都要起飞了,窗户边沿都是彩虹的装饰,很有艺术美感。因为是80年代,群演服装有很多饱和度高的颜色,很舒服。 影片的最后他们进了一个医院,不是一个正常的医院,而是个有很高天花板,很大的教堂医院。此时因为是晚上所以影片色调是灰蓝。一个修女用德语给男女主角大喊大叫了一番,具体喊得啥我也没太注意,但好像喊完男女主角就开始牵手,然后阳光照了进来,好像治愈了他们两个人对死亡的焦虑。btw这个教堂医院让我想到在巴塞罗那看过的粉红医院,长得很像。 影片名字和噪音有关,整个影片都吵吵闹闹的。影片总共三段,第一段很正常,这个家庭里有4个小孩,会稍微吵一点。第二段是全家人evacuate, 他们一直处于一个很嘈杂的环境,噪音是最多的。第三段一些矛盾出现,会有那种很安静的时候,但是因为主角内心太嘈杂,所以细小的声音比如杯子碰到碟子,音量都很大。影片应该下了很多功夫在音效上,通过小细节表达情绪,很subtle. 第二,无处不在的幽默 我看的是晚上九点半场,比较晚了所以主创只有在开场介绍了一下。导演在介绍演员一个一个出场的时候就tried to be funny, 比如女演员Jodi穿了一个很闪闪发光的裙子出场,接着导演介绍唐·钱德尔,说"He's in a similar outfit". 最后介绍男女主角出场时说,我和这两位非常熟悉了,我甚至和其中一位住在一起。后来女主角讲话时也给了一个call back“我确实和导演住在一起”。 电影里的幽默也是延续类似的style。首先男主试图起飞,接着作为一个研究Hitler的专家在说"Hitler is a mama boy"就引起了一阵大笑。后来男主把车开进了小溪里,在小溪里打转一直碰石头,这个时候什么时候熄火什么时候启动居然全听儿子的指挥。然后两个女儿一直在火上浇油 —— 大女儿说“如果小溪尽头是瀑布怎么办?”小女儿转头问“爸爸,这里会有瀑布吗” 爸爸无语凝噎,然后镜头拉远原地打转的车还一直在碰石头。虽然影片很多紧张感和焦虑感,穿插的幽默添加了很多轻松。 第三,对死亡的讨论 影片的第一段孩子们问了爸爸很多问题,都是类似于“如果这个发生怎么办”,爸爸给的答案都是“It won't! 不会发生的”。孩子们追问“why”的时候,爸爸也说不出来什么。第二段男主正式被告知他只有15年的寿命(虽然可能不靠谱),还是给造成了焦虑,但他不表现出来,表面非常平静。第三段女主终于揭露了她一直有的condition - 死亡焦虑症太严重,严重到需要吃一个实验性的药物。 这让我想到影片的开头,大概2分钟全是撞车的场景。不久后真的有一个撞车,而且是卡车撞火车。我从来没想过火车被撞停后会发生什么,电影拍的很detail, 原来之后的每一节都会再撞上来,所以在第一次巨大冲撞后会不断的有小的冲撞,最后就是爆炸和黑烟。导演在开头和第一段就呈现这些惨烈的场景应该是想让观众内心的恐惧堆积。第一段里希特勒的旧影片也比较多。应该就是为后面的死亡恐惧做铺垫。 女主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I can't imagine all of us are marching towards death". 听着让人绝望,但确是事实。男主的回应道“我更惨,已经被安排好了什么时候死了”。我觉得整个电影讨论的其实是uncertainty不确定性,以及人对不确定事情的担心。Worry about things that hasn't happen 其实就是焦虑。焦虑太常见了,人人都有。女主的焦虑严重到影响她生活的程度。 联想到自己过去一年也深受焦虑困扰,开始于工作,后来到感情,而且我其实并不自知。是后走出来后,和心理医生聊天,他指出困扰我的都是焦虑,我才知道。而且人很多的决定都是在焦虑的驱动下进行的。生活在纽约市,到处都是人,噪音也到处都是,我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调整才终于适应。整个电影用夸张和戏剧的手法把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的情绪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直面。 那对死亡的恐惧电影好像通过说德语的修女大喊大叫得到了解答。修女自己都说她不信上帝,男女主角困惑“那你为什么是修女?” 这段修女具体说的什么其实我miss掉了,说的很快还没来得及理解英文字母就过了。但我知道后来男女主角和自己和解了,牵起了对方的手,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第四,不得不提的电影结尾 —— 超市大群舞 结尾为什么要安排大家一起跳舞我是不太理解,这又不是印度片。。。这个舞蹈在超市里,每个结账队伍的前面都有一个人在准备塑料袋,跟着音乐的节奏把塑料袋挥舞到空中,让它自由落在地上。这个场景结束应该满地都是塑料袋吧。但喜欢的是,群舞让所有演员都露了脸,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对亚裔家庭,和男主的亚洲医生。那个亚洲医生最后跳的挺奔放的哈哈。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像是导演的Art Project吧,这里的配乐和编舞都很不错。这次主创来,导演带了2位音乐工作人员,其中包括Danny Elfman好像是很资深的电影配乐人。 之前只看过导演的婚姻故事,这部和那部给我的感觉太不一样。这部感觉每个人都多少能从里面找到共鸣。然后虽然每个人最终都会面对死亡这么沉重的主题,但生活还是有很多更美好的东西比如快乐,亲情,这些更应该是生活的主题,而不要被恐惧,焦虑所压倒。 《桃色公寓》开拍的时候,正值美国鼓吹“美国梦”的时代,影片恰恰是对这个说法的讽刺。就像现在的中国,满网鼓吹“成功学”,教你怎么在职场上打败别人,教你什么谈恋爱需要有“很强的求生欲”。但这样真的会快乐吗,靠这种方式得到的东西真的会长久吗? 《桃色公寓》开拍的时候,正值美国鼓吹“美国梦”的时代,影片恰恰是对这个说法的讽刺。就像现在的中国,满网鼓吹“成功学”,教你怎么在职场上打败别人,教你什么谈恋爱需要有“很强的求生欲”。但这样真的会快乐吗,靠这种方式得到的东西真的会长久吗? 最近北方天气突然变热,这样的酷热天气当然是在家吃瓜追剧最爽了。 6月新剧不少,我首推这部HBO的新剧《继承》,6月3日美国刚刚上映。目前人人视频已经更新了第一集。 注意他们身后那幅画 作为一名吃瓜群众,还是隐性贫困人口那种,我最喜闻乐见的当然是豪门恩怨了。虽然这辈子到不了那个境 界,可还是想要了解一 最近北方天气突然变热,这样的酷热天气当然是在家吃瓜追剧最爽了。 6月新剧不少,我首推这部HBO的新剧《继承》,6月3日美国刚刚上映。目前人人视频已经更新了第一集。 注意他们身后那幅画 作为一名吃瓜群众,还是隐性贫困人口那种,我最喜闻乐见的当然是豪门恩怨了。虽然这辈子到不了那个境 界,可还是想要了解一下那个不同的世界。不然香江那边赌王家几房太太及子女每次出来,吃瓜群众乐得看八卦。 《继承》第一集节奏非常快,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慨,投胎在富豪之家也如此不易,每一种生活都会有缺失。 这是一个富豪之家,父亲洛根罗伊一手建立了强大的媒体帝国,如今已经八十岁,处于半退休状态,打算让二儿子接班。 父亲一共有四位子女,有过三位妻子。 长子康奈是第一任妻子所生。 一句话:优良传统yyds!!! 他们的感情全程都是自然糖0工业添加!不是靠卖腐和擦边球赚流量的那种!! 两人的感情是细水长流式的,而且彼此都是对方的救赎,哥哥走出童年阴影后慢慢领悟到自己对弟弟的感情,弟弟也因为青梅的出现,察觉到自己的吃醋…?? 撒糖和搞事业双线合并,直球哥哥让人看得欲罢不能!这么多暗流涌动的情节,谁还敢说这只是兄弟情? 我真 一句话:优良传统yyds!!! 他们的感情全程都是自然糖0工业添加!不是靠卖腐和擦边球赚流量的那种!! 两人的感情是细水长流式的,而且彼此都是对方的救赎,哥哥走出童年阴影后慢慢领悟到自己对弟弟的感情,弟弟也因为青梅的出现,察觉到自己的吃醋…?? 撒糖和搞事业双线合并,直球哥哥让人看得欲罢不能!这么多暗流涌动的情节,谁还敢说这只是兄弟情? 我真的很想它再火一点,但也是真的担心被下架毕竟当初就是0宣传…????但这么真挚的感情,好想让更多人看到啊?????? 三年磨砺 不负期待 三年磨砺 不负期待 电影看了,第一感觉是,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震撼,特别是成龙线的剧情,貌似对电影剧情发展没啥大推动。 但是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电影结束之后特别说明影片改编自小说中国人,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故事的主体其实不是英国政治,而仅仅是关玉明这个中国人呢? 中国有句古话,有恩必偿,有仇必报。当然,全世界都是有仇必报的,但是中国那些老故事,豪侠传记,都有一个特点,报仇,血债血偿,定要 电影看了,第一感觉是,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震撼,特别是成龙线的剧情,貌似对电影剧情发展没啥大推动。 但是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电影结束之后特别说明影片改编自小说中国人,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故事的主体其实不是英国政治,而仅仅是关玉明这个中国人呢? 中国有句古话,有恩必偿,有仇必报。当然,全世界都是有仇必报的,但是中国那些老故事,豪侠传记,都有一个特点,报仇,血债血偿,定要亲手复仇。父亲死了儿子上,哥哥死了妹妹上,大多数都是练一身武艺,拿个大刀砍下仇敌的头颅。 所以这么想,我认为那些说关玉明线剧情没啥意义的人,说法也许是不准确的。个人认为,这个电影恰恰是在恐怖袭击背景下,一个中国人信条的诠释。下面,我给出几点作证。 第一,关玉明在女儿房间与警察对话,他先问你们会抓坏人么,沉默了一下又问,他们受惩罚么。一般在语言产生递进的情况下,人其实只关心最后一个问题,所以这里关玉明其实只关心恐怖分子是否会遭受惩罚,翻译一下,你们会击毙恐怖分子么。警察说,先生,请你放心,我们会搞定。这里,关玉明在座位上扭动了几下,他开始担心,万一恐怖分子没被找到咋办。 第二,显然关玉明是不相信警察的。他作为老百姓,惧怕政府的无能和低效。所以他不停的去找官方人员,宣泄他的不安,通过督促他人试图令自己心安。但是显然,效果不明显。关玉明对政府和恐怖分子的解读,也说明他怀疑他们是一丘之貉,这种心态下,我胡乱推测,也许关玉明觉得,即是坏人被抓住,也不一定会死,所以亲手复仇的想法此时愈演愈烈。 第三,电影里的关玉明,其实是一个非常不讲道理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故事主题其实是在塑造这个中国人的形象。讲道理,关玉明就是个恐怖分子。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因为单纯觉得老007知道名单,我就威胁你,炸你,虽然没杀人,但是钉子陷阱和直接炸汽车,我觉得这个已经不符合西方传统英雄的道德底线了。所以关玉明所扮演的绝对不是英雄,他就是个中国人。而且关玉明通篇万念俱灰的眼神,只传递了一个信号,当你伤害了中国人,他们会变得,固执,危险,不讲道理,不留情面。 第四,核心重点。当英国部队封锁了恐怖分子的住处,关玉明是溜进去的。他在车屁股偷看了部队监视人员一眼。这个细节说明关玉明已经知道政府控制局面了。所以为什么关玉明线看上去没有任何必要,从破案角度是这样的,但是关玉明打一开始就不是冲着破案去的,他就单纯想要亲手复仇,开枪的时候都是照着杀人去的,也没想过审问下一个炸弹在哪里,这些都不是他关心的。所以全片流程没毛病,政府查出来又不会告诉关玉明名单,那关玉明自己查不是很合理么。而且最后,房顶被炸开,关玉明是很淡定的,拿起一件衣服穿上,遮蔽了伤口,然后离开的。如果他不知道有警察,会这么淡定么。当然有人觉得,老兵这个素质很OK,但是我还是觉得,关玉明一直是有计划的。 从女儿死,到手刃仇人,也许,这才是这个故事的核心。不是简单的政治惊悚片(不觉得很惊悚),而是讲,什么才是中国人的有仇必报,血债血偿。 第一次写,有啥不对,轻喷 昨天安利了朋友,她刷完后我俩讨论一下,让我发现了我喜欢《Heartstopper》的原因: 健康的爱情(看了那么多狗血剧,我都快忘了正常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Nick浑身散发着自信却毫无攻击性,温柔以待他人,对所有事都抱着开放的态度。 昨天安利了朋友,她刷完后我俩讨论一下,让我发现了我喜欢《Heartstopper》的原因: 健康的爱情(看了那么多狗血剧,我都快忘了正常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Nick浑身散发着自信却毫无攻击性,温柔以待他人,对所有事都抱着开放的态度。 Charlie虽然遍体鳞伤却始终对周遭报以善意并依然拥有为爱义无反顾的勇气。 这样的两个人相遇,即便有不安也不会有猜疑,纵使有不甘也不会有妒忌,他们互相尊重着对方,Charlie为了Nick可以接受将关系隐蔽,Nick为了Charlie可以站到朋友的对立。这是因为他们互相尊重着对方,把对方的感受放在了自己的前面。更重点的是:有心思不会藏在心底,有疑问不会烂在肚里,及时有效地沟通,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了解对方的心意。正是这种健康的关系成全了他俩健康的爱情。 他们不会因为自以为是地因那可悲的所谓的自尊和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去刻意制造矛盾与误会,从而产生罅隙。为追求幸福在一个尊重你的人面前适当地放低姿态一点也不可耻!你不问我不说那就只有BE! 最后,也是被朋友点的最透的地方,是什么成就了Nick和Charlie如此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成长环境。他们都有着愿意倾听的家人,尊重、理解、帮助孩子。在这样平等开放包容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也难怪Nick在发现自己另一面时的第一反应不是恐惧拒绝,而是接受了解;也难怪Charlie在遭受几乎全校的霸凌与前男友的欺瞒与背叛后,仍温柔地对待身边的一切。 因为Nick有一个随时等待着Nick来告诉她今天发生了什么的妈妈;因为Charlie有一个需要时可随时扑入他们怀里的姐姐和爸爸。他们从来不逼迫Nick和Charlie讲出心里的话,他们一直准备好当一个倾听者。 能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何其幸运。 整部剧看完,大多数人的重点是甜,而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暖,就像给身心做了场排毒,温暖,舒适,安逸。 或许就像一个转我这段微博的人说的:这部剧让他又开始相信爱情,给了他去爱的动力。创作是一个自圆其说的过程
创作是一个自圆其说的过程
权谋总与不择手段相关。
林殊的归来,胡歌的归来
如今龙袍披在身,昔日梅郎不复还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一些下乡的官二代知青代表,虽然有好有坏但是普遍都很现实,现实没什么不好,但是许多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一些下乡的官二代知青代表,虽然有好有坏但是普遍都很现实,现实没什么不好,但是许多场景和对话看着听着都很冷酷。当然剧里对于政治人物也都是点到为止,写到最后也是因果报应的交待了一下,看完有点小小的担心,心想坏人用手上的权利做坏事普通人也就只有倒霉的份了。再无私高大上的官员对待子女也还是父亲,母亲的角色,子女做好事也罢,做坏事也罢都是有圣光护着的。另外这批现实的不得了的人接了老子的班,混进体制内再制定国策方针想想就觉得打冷颤。额,脑洞大开跑题了。。。
权力的游戏第五季结束了,和开播前的万众期待截然不同的是,他的结束却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剧集“大胆”的改编,这一改编几乎衍生出了一个与原著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惹得许多原著迷的不满。剧集的改编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电视剧和书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载体,的确需要很多的删减和改动,问题是,在这一季的改动似乎十分蛮横无理。
在分析预告片时我们就曾经预测过这一季的一些改动,然而真正看完后我才发现之前还是太小看编剧的脑洞了,我的冰火才没有那么可恶。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编剧的改编很大程度上并非是为了剧情的逻辑,而仅仅是为了更加的猎奇,更加的血腥,更加的令人捉摸不透,更加的吸引观众。稍微盘点一下几处比较大的改动,我们就能发现这种剧情不够,脑洞来凑的改编了。
比如珊莎线。在剧集中,珊莎史塔克在小指头倍里席的鼓动下,动身北境,居然要嫁给小剥皮拉姆斯。这里的改编就几乎毫无道理,小指头就这么确定珊莎嫁给拉姆斯后就能凭借剥皮家夺取北境吗,要知道北方的史坦尼斯伺机南下,胜负未知,而此前珊莎的身份是杀害国王的凶手,如此光明正大地出现,小指头不怕宫廷中的质疑吗?而在原著中,珊莎依然还在谷地,和小指头一起学习着权谋和统治。谷地在五王之战中毫发无损,而且易守难攻,物产丰富,这才是珊莎拥有的最大的资本进行权力的游戏,而不是一个人深入虎穴。顺便一提,在原著中,也有一个人嫁给了拉姆斯,一个假冒的“艾莉亚”,珍妮普尔,珍妮一直忍受着拉姆斯的虐待,生不如死。在剧集中,珊莎被自己的丈夫在新婚之夜强暴了,而编剧显然认为被强暴了女主角就会突然觉醒,突然爆发,“不屈不挠”,而珍妮普尔呢,只是“临冬城哭泣的女人”罢了,入不得编剧的法眼。
另一个之前没想到的改编是史坦尼斯。在原著迷中有着为数不少的二鹿粉,而在剧集中,史坦尼斯几乎变成了一个无情冷血,迷信黑魔法的暴君,特别是在他亲手烧死了自己的女儿之后(原因仅仅是为了开路),他几乎变成全剧最让人讨厌的角色了。在原著中,史坦尼斯是一个富有责任心,对家人和很有感情的人。洋葱对他的评价也许是最概括的:赏罚公正,所以不受贵族欢迎,贵族们为他效力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封君。但这也是他吸引人的地方。史坦尼斯也是唯一一个在野人入侵的时候选择放弃南方,去对抗黑暗的国王,这在整个大陆都陷入了权谋中时,这无疑是一盏明灯。他说“是的,我早该赶到,然而若非我的首相提醒,也许根本不会来。席渥斯大人出身低微,但他提醒我自己的职责,当时我满脑子所想的只有权位。戴佛斯说,我把马车放在了马前面,是啊,靠赢取王座来拯救国家,根本是本末倒置,我应该拯救国家,从而赢取王座。”
预告片中提到的另一个重大改编就是多恩线。在剧集中,詹姆兰尼斯特亲自前往多恩营救自己的女儿。剧集把多恩的女人描述为一群淫乱,恶毒的女人,事实上在整个剧集中,女人往往都是面具化的,爱子心切的凯瑟琳,恶毒的瑟曦,孔武有力的布蕾妮,这些形象往往十分单薄,除了艾莉亚和丹妮莉丝之外,权力的游戏中的女人往往不是破坏计划就是充当卖肉露点。多恩的女子们也是如此,沙蛇们都是一副b级片坏女孩的形象。不过虽然詹姆孤身一人救女的情节十分违和(在原著中,詹姆在河间地清扫剩下的北军势力,最后被布蕾妮叫走,去向不明),但好歹是将多恩的面貌第一次清晰地展现出来,也为之后多恩逐鹿中原打下来伏笔。因为多恩线将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线,但剧情需要有人将其展开,这个人必须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众主角中的人,既要展现多恩的风情,又能表现出多恩高层的政治斗争,詹姆便成为了不二之选。和有些人不一样,我对这一改编还表示理解。
至于长城线,黑白之院,龙女线,这些改编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里着重讲一下龙女线,可能是经费的问题,龙女线中小恶魔的加入被提前了非常长的时间,以小恶魔为视角的东部大陆独特的政治,历史,平民百态就基本略过了,这些在小说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异而又有趣的新世界,剧集中由于很多原因无奈放弃了。而十分重要的龙王子伊耿也和大熊的情节部分重合,可能会在第六季中单独出现,不过如果第六季既要有伊耿,又有海盗线,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新人物,是不是太多了呢。同样的,弥林城的斗争在原著中最主要的是整个奴隶湾的地缘政治,由于龙女的解放奴隶导致整个奴隶湾的经济被掐断,于是受到了各个城邦的围攻,大战一触即发,而弥林经济也一片萧条。而剧集中则主要展现了弥林城内保守派和激进派的斗争,展现了龙女“维稳”的手段。
总而言之,权力的游戏第五季出现了好几个不可接受的改编使得故事往毫无逻辑的方面发展,完全颠覆了之前对其拥有的好印象。已经是不值得我们每周准时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