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60484
  • 云飞扬
    2015/1/19 23:49:02
    一剧两星时代的行业剧急先锋
    对于2015年的电视剧产业来说,最深沉严重的政策影响,毫无疑问是“一剧双星”的实行。除去投资、阵容和营销均呈现三高状态的所谓“剧王”之外,专业剧是迎战新时代的绝招之一。鉴于中国的国情,警匪剧、律政剧等难有更多空间,医疗剧可以说是能够担负擎起收视率、话题性和美誉度的专业剧的稳定类型。徐庆东导演、王茜编剧的《急诊室故事》,上续《无限生机》,传接《重案六组》的节奏感,再度转战急诊室,拿起柳叶刀,直面中国
    对于2015年的电视剧产业来说,最深沉严重的政策影响,毫无疑问是“一剧双星”的实行。除去投资、阵容和营销均呈现三高状态的所谓“剧王”之外,专业剧是迎战新时代的绝招之一。鉴于中国的国情,警匪剧、律政剧等难有更多空间,医疗剧可以说是能够担负擎起收视率、话题性和美誉度的专业剧的稳定类型。徐庆东导演、王茜编剧的《急诊室故事》,上续《无限生机》,传接《重案六组》的节奏感,再度转战急诊室,拿起柳叶刀,直面中国当下医疗现状。《急诊室故事》概念清晰,情节强劲,叙述明快,台词专业,干净利索,动作娴熟,“生死面前,一切都是闲事”,急诊室的故事需要讲逻辑,说人话,本剧主打现实主义,不回避医疗界的明规则与潜规则,又不缺世风人情的戏剧性,同时也有恰当好处的喜剧性,是一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优质专业剧。《急诊室故事》让诸多传说中的敏感话题脱敏,把某些在影视剧中少见的社会议题带入公共空间舆论场,将那些在灰色领域里飘扬的风评在银屏上公开,对于有关部门和观众来说,都值得再三交流、交通、思索和反省,以便取得谅解,在共识的基础上实现医疗改革。专业剧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起到宣讲团所不能达到的积极作用。医生、警察、教师、律师、消防员等专业人士,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我培养、理想和价值观的实现以及社会、国家和公众的期许、培养,都应该通过专业剧来客观呈现,婆媳剧、青春剧、武侠剧、抗日神剧等等,目前占据了太多的生产和播出份额,这个社会需要更多优秀专业剧来正本清源了。

    2014年有四部较为著名的医疗剧,其中三部有关妇产科医生,观众审美已疲劳,而《青年医生》的专业性有不足之处,这些医疗剧与之前的大热之作《心术》有着共同的情感戏失重问题。作为《重案六组》和《无限生机》的姊妹篇,《急诊室故事》始终坦然面对各种医疗个案,绝不撒弄狗血,医学伦理严肃直切,所有病例要么来自北京市卫生局汇编临床,或者从剧组人员亲友团中选取,最让观众意外的是,据我不完全观察(我看了头尾24集)本剧很可能创造了世纪电视史上失败率最高的医疗剧,此外家属在获悉全面情况后放弃治疗的选择,即便是对于医生本人及其家人,也是能医不自医,医生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少数隐病丛生。著名的大V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担任本剧医学顾问,王茜等演员下医院体验生活达三四个月,保证了戏剧和真实之间的平衡。本剧从故事层面看,接近美剧《急诊室的故事》和港剧《妙手仁心》《on call 36小时》,从医疗伦理来看,与美剧《周一清晨》和《夜班医生》很是亲和,《周一清晨》对美国医疗有诸多技术和伦理上的反思,《夜班医生》则对医生自身和医疗资源进行剖析,每一集都采取多线叙事比《产科医生》等国产剧集通常多集一个案例更加现实(现实中的急诊室当然是鸡飞狗跳的紧张刺激的有秩序),也是对电视剧前观众的挑战。《急诊室故事》病例交错、节奏快、情节密度大,信息量足,可能部分观众接受有困难。

    刘德凯饰演的骆一禾、刘钧饰演的关纪洲两任急诊室主任,都要在医患关系、医疗资源、以药养医、医护人员微妙关系、医药代表、红包问题、穷人医药费、职场斗争、外地病漂、走后门、上级指示等问题上(本剧似乎没有对器官移植做出展示,大约是太过敏感吧。),做出自己在一团乱麻中的自然选择,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以最紧密的方式契合在一起。以王茜为主编剧的编剧团队,不放大阴暗面,不以苦情叙述绑架观众,也不以三突出模式推崇医生的牺牲、伟大和光荣。社会阶层的客观存在、医患之间本应共生然而时有对立感、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都在考量主创的拿捏尺度和执行能力。《急诊室故事》与《重案六组》最相同的部分,便是人物生动,从具体的警察或医护出发,而不是先架设人物,演员们塑造人物特色和人物关系时,要比剧本更细密的进入角色的内心。都需要深入生活,最终实现语速、体态、姿势、神情都与专业人士一致,才能开拍,这也是徐庆东即使年过花甲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创作的根本原因,可惜天妒英才。

    行业剧女王王茜身兼编剧、制片人和主演,她饰演的急诊室女超人苏俪,很明显有于莺的影子,在本季结尾处也面对是否离开的问题。对于她来说,作为骨干,“你要练就一颗不被打垮的心。”专业毫无问题,难题在于情感,不仅要如何诚实面对内心的悸动(两位男医生都极为优秀,然而感情不能量化和游戏,他们都不是人情练达之人,职业性要远远强于社会性),再就是家有痴呆症老母,“时间能解决一切”是老人的告诫(解人易,知易行难),然而苏俪本人左支右绌,妹妹不理解,自我也不满意,鱼在水中游,水知冷暖谁知冷暖?张磊饰演的汪晓寒,热血海龟,代表着新生代的进击。与《妙手仁心》等港剧相比,内地医生们的情感、生活、社会压力有着很大差异,香港同行们过着惬意而自觉的中产阶级生活,而内地同行则要为难一些。很明显,急诊室医生的时间管理非常成问题,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医生总数约为280万,可以说是过度不足,中国医疗资源的不足和不平等极为严重,医疗综合体中的名医院又貌似利维坦,急诊科如同战争中的尖兵连、突击团,承担了太过度的责任。急诊室医护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其分配和演进,都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博弈,身在其中的名医在命运上往往难以自拔。然而其一举一动都很可能震荡舆论场,病人不是格式化商品,他们作为极其特殊而复杂的受助者,如果不能与医生共同面对生死难题,一旦进入寻衅滋事视角,家人、媒体和网络导入错讹的认知模板,医护人员被妖魔化甚至受到人身伤害,都是多方失败的格局。假如不能在未来培养更多的医护人员、不能解决现任医生的劳动强度、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弭平医疗鸿沟和心理距离,诸多难题将会累积成山,导致无法碎片化、模块化解决。医疗剧是目前大众引发与有关部门对话、通话、喊话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性的正当可以说是具有天然之义,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下更大力气来直面社会问题,通过剧集来做舆论管道其实是对社会压力的效果舒缓。

    在最初看剧时,有个只能说一个字“成”的小女孩,最终她近亲结婚的父母在知悉了所有可能性之后,选择了放弃。何弃疗在中国本就是极为棘手的终极之问,当时我想起来的是著名作家周国平,他当年的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赚了无数人的眼泪,让读者明白妞妞的不幸,作为先天绝症患者,她最终匆匆来人世间走了一遭,很多时候选择放弃是家属更大的勇气所在。最近周国平的言论在网络上掀起无数的争议,正好说明他作为传统中国人的典范。关纪洲、苏俪等人与病人的目光进行平等的接触,正如法国哲学家福柯说医生对于病人的凝视本身就是一种抚慰。一刀下去,生死两由之,在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医患关系里,病人无可避免的陷入明确的困境之中,病人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十分容易产生对医生的依赖,或者,怀疑。能够对病人命运轨迹的操刀手,每一刀下去都是不可逆转,医生的专业素质、临床状态以及病人的应激反应,都决定了每一个成功或失败的病例。上面说过本剧死亡率之高,远远超出观众最初的想象(我有一个初中同学曾经做过急诊科医生,他说这便是医生的寻常事。再多说一句,我有五个初中同学后来从事医疗业,以前在老家我经常去他们工作地方聊天,也算是也有些认识)。夺去爱人农药瓶喝下的小三、不慎捂死女儿的抑郁症母亲、倾家荡产治疗艾滋病女儿的妈妈、守候20年却在演唱会前猝死的痴心人,等等等等,这些病例如同《重案六组》的案例,犀利、真切、不加掩饰,人物的性格缺点、亮点、泪点、痛点,从生活中来,令人惋惜于苦楚又能够在艺术上感同ing,悲喜交加的人间正剧在不断上演。如何更好的活着、有尊严的死去,是整个社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必须直面的人生课题,尤其是在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之时。
    【详细】
    73493136
  • 王政委
    2007/5/20 3:11:51
    当时不美,回忆起来很美
    昨儿晚一口气在网上下了几部导演有企图存野心要传达思想的文艺片。其中就有,这个《看上去很美》。今儿早上起来看了,觉得有点意思。虽然这意思在我看来还没太到位,但能体会到他们要说什么。有点替那套导演班子着急。故事本身没什么,镜头运用也不是追求震撼,之所以有地方能吸引我,就是勾起了我对幼儿园的回忆。

    我小时候是全托在总后五一幼儿园,所谓“全托”就是全天托管,只有周日回家(那时候还是一周六天
    昨儿晚一口气在网上下了几部导演有企图存野心要传达思想的文艺片。其中就有,这个《看上去很美》。今儿早上起来看了,觉得有点意思。虽然这意思在我看来还没太到位,但能体会到他们要说什么。有点替那套导演班子着急。故事本身没什么,镜头运用也不是追求震撼,之所以有地方能吸引我,就是勾起了我对幼儿园的回忆。

    我小时候是全托在总后五一幼儿园,所谓“全托”就是全天托管,只有周日回家(那时候还是一周六天工作日,直到我初中才分了大小礼拜,后高中时逐步过渡到五天半,五天),不是像电影里那种整天裸着下半身,天天晚上排队等老师洗屁股的“半脱”。我们那会儿到也是集体洗澡,一周两次。我们男男女女一帮小青年在澡堂氤氤的水雾中脱光了排成队,年轻的女老师则脱光了站在喷头底下手拿肥皂和毛巾一个个轮着叫我们过去搓澡。记得那会儿队伍都很齐整,大家也不打闹,男生,女生,老师互相之间都没什么不好意思,但小朋友间都知道老师跟我们不一样,因为她们都长了黑茅草。那会儿,我印象中男生小朋友里都没人喜欢女生小朋友的,因为大家都喜欢年轻女老师。当然也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小时候的女生一般来说都比男生高大,也比男生厉害。而且班上老有那种比大家都高一些的一个女生充当“大姐头”,她通常都是阻止男孩儿跟女孩儿混在一起玩过家家的,而她一般都要扮演“奶奶”。

       另一个幼儿园的特色就是上厕所大解了,片中那种大家排成一溜儿撇条的厕所在五一幼儿园是没有的。不过我听我小学同学说过,好像七机部还不是哪个部委的幼儿园是这种情况,它导致我那个小学同学很小的时候就和女生边拉屎边聊天,据说还互相拿冰棍儿棍拼剑,看谁能突破防御攻到对方下盘。以至后来上了初中反映过来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其实男生很有些小小的得意),女生似乎还为此芳心萌动了一阵子,这都是后话了。我们五一幼儿园的厕所是很正规的,有独立隔断和门,虽然是蹲坑,但是是冲水式的,这在当时已经是先进卫生的代表了。而且由于是冲水式的,所以可以盖在室内,也可以防止小朋友腿上没劲掉到地下大粪坑中。蹲不住掉到坑里这种事听来很演绎,不过到了我小学的时候还是经常在女生身上发生。那时老师会带几个身强体健的男生拎着棍子去捞人,很光荣的活儿,回来的男生都会炫耀很久说进过女厕所了,没去的就一脸谄媚的综在周围问长问短,浮想联翩的。在幼儿园上厕所要守时,这个思路传达的准确。一般都是早饭后,小朋友们就要轮流去大解。而且为了强行给大家培养出这个生物钟,厕所在别的时候都是锁门的。只有实在憋的不行了,巨憋了,才会得到例外。当然,事后都会被老师批评,自己也会觉得在法定时间之外蹲坑了是件天大的错事。我一辈子都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个姓康的小朋友,晚上吃了好多碗米饭(忘了他碰到什么爱吃的菜了),结果刚吃完就捂着屁股求老师把厕所门打开。结果不一会儿我们就听这厮在厕所里嚎啕大哭,初时大家都判断他是拉裤子了,结果跑过去一看,这家伙拉了一个小山的白色巴巴,多到他只能站在坑上,屎还是顶到了他的屁股。小兄弟显然是被自己的能量给吓坏了,站在屎上尴尬的痛哭。我也被吓蒙了。后来老师怎么处理的我实在想不起来了,但就此我敢肯定粪便是五颜六色的,其中包括白色。

    影片里还反复体现了小朋友们的睡觉。镜头里连成片的小木床我有印象,当时我是睡在门口的,午睡的时候大家都很老实,晚上睡觉的时候,班里几个调皮的男生会趁老师关灯出门之后溜下地,在门口打一套自创的拳法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通常老师都要杀个回马枪,然后大家就迅速的缩进被窝儿。那会儿,都是两个两个小床并在一起的,每个床在两面都有小木栅栏,防止小朋友们掉到地上。我的同床是个女生,特别喜欢跟我玩打针游戏,每次睡觉前都要跟我互相角色扮演一番(不像电影中,白天我们不玩这个)。而实际中,她好像是叶公好龙,具体我记不清了。另外,印象里我也因为做梦梦到自己在厕所或是澡堂撒尿,结果尿床了。跟电影里差不多。

    最后就是电影里贯穿的始终的小红花。这种评比方式直到我小学低年级还是存在的,不光上光荣榜,板报。老师在你的作业里,也会盖小红旗。那时候我对这个没有电影里的主人公那么关切,因为只要不是太差,基本大家都有,而且我一直以来都是主流社会人群,没那么隔色,所以虽然红花不会突出的比别人多,但也总是在中上附近徘徊。像电影里的方枪枪一个小红花都没有,那就是相当后进了。

    当然片中那些“一网不捞鱼”的游戏什么的也很经典,不过要能加上“丢手绢”就更好了。
    【详细】
    11571866
  • 豆友154964494
    2019/3/3 18:14:23
    一个爽迷看《逆罪》观后感(有剧透个人观点)

    10019201
  • garden
    2022/4/20 20:36:25
    毒品界新思路

    最近真是剧荒加影荒,看了好几部电影,都拿不上台面来分享,再加上上海目前是封闭期间,我的豆瓣今年真是更新不动。

    千选万选,只能拿出这部打着灵魂的噱头,又加上毒品的头衔影片来和大家分享分享了。

    开头就是,男主醒来,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又发生了车祸?然后每隔12小时,就会换一次身体

    最近真是剧荒加影荒,看了好几部电影,都拿不上台面来分享,再加上上海目前是封闭期间,我的豆瓣今年真是更新不动。

    千选万选,只能拿出这部打着灵魂的噱头,又加上毒品的头衔影片来和大家分享分享了。

    开头就是,男主醒来,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又发生了车祸?然后每隔12小时,就会换一次身体。本能脑子里自己容貌跟镜子里的容貌对不上。

    1435051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