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9558
  • 精神蛙
    2022/5/11 20:30:23
    感触

    第一案《正东之争》,再次回想到律师本色某集(也可能是别的律政剧),虽然被告一直声称自己无罪,辩护律师也相信,但辩护律师对被告说,在量刑阶段表现出你的悔意,很可能得到减刑,你强硬声称自己无罪,就算是事实,根据目前的情形也很可能会被认为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重刑。律师本色的剧情真是一件件反映在真实案件中啊。

    第一案《正东之争》,再次回想到律师本色某集(也可能是别的律政剧),虽然被告一直声称自己无罪,辩护律师也相信,但辩护律师对被告说,在量刑阶段表现出你的悔意,很可能得到减刑,你强硬声称自己无罪,就算是事实,根据目前的情形也很可能会被认为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重刑。律师本色的剧情真是一件件反映在真实案件中啊。

    【详细】
    14392180
  • 小德观影
    2021/12/28 20:30:53
    传统喜剧的提升 需要努力突破牢笼

    和预想的有一定的差距,但整体来说还可以。跟女朋友一起看的。一开始我说不然看看肖申克之类的,她说喜欢看低俗片(我觉得并她也许没有贬低这部剧的意思 只是对于这些戏剧化较为多的片子有一定的喜好性 )但我个人还是喜欢看一些偏重于类似于树先生之类的文艺片,在一开始还发生了争执。看到是一部新的剧集,后来我也妥协了。但是我在观影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杨树林导演能够提升画面内容的点,例如结婚那段,有很长一段一镜

    和预想的有一定的差距,但整体来说还可以。跟女朋友一起看的。一开始我说不然看看肖申克之类的,她说喜欢看低俗片(我觉得并她也许没有贬低这部剧的意思 只是对于这些戏剧化较为多的片子有一定的喜好性 )但我个人还是喜欢看一些偏重于类似于树先生之类的文艺片,在一开始还发生了争执。看到是一部新的剧集,后来我也妥协了。但是我在观影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杨树林导演能够提升画面内容的点,例如结婚那段,有很长一段一镜到底,能看出来摄影师真的技术过硬,问题可能就出在有一个很普通的编剧。 我个人也学过剧本编辑课,我私认为结婚那段,甚至后面很多地方都可以多加几个镜头,这样或许画面艺术感瞬间就能提升一个档次,当然,也不会影响整体喜剧效果。其实对于这些一镜到底的争论有很多,我个人认为 一镜到底在艺术片中表现得比较多(birdman) 相对于喜剧片运用的话,尤其是较为严肃的部分段落可以减少使用,这也是我认为这部影片和西红市、夏洛特等的开心麻花的喜剧片最大的不同之一。总之,努力突破牢笼才能使喜剧片有一个质的提升。

    (个人意见 不喜勿喷)

    【详细】
    14098468
  • 瞧水
    2016/11/21 9:41:32
    爱情,如饮水,冷暖自知!
    E1-8集剧评分享:
    看似真的,也只是看似而已!
    欢迎和希成的剧照就像我国的大多数明星夫妻一样,看着甜甜蜜蜜,但是在婚姻的坟墓里面又有哪些外人明白呢?正如以前的一部剧里说的:爱情,如饮水,冷暖自知!
    在外人眼里,欢迎与希成是一对相爱的夫妻,但是事实呢?这也不过是一场戏,一场欺骗你、我、他的戏罢了。
    剧中好几次都真的相信希成会喜欢那个脾气坏,又爱吃年糕的女孩。然而,事实是从开
    E1-8集剧评分享:
    看似真的,也只是看似而已!
    欢迎和希成的剧照就像我国的大多数明星夫妻一样,看着甜甜蜜蜜,但是在婚姻的坟墓里面又有哪些外人明白呢?正如以前的一部剧里说的:爱情,如饮水,冷暖自知!
    在外人眼里,欢迎与希成是一对相爱的夫妻,但是事实呢?这也不过是一场戏,一场欺骗你、我、他的戏罢了。
    剧中好几次都真的相信希成会喜欢那个脾气坏,又爱吃年糕的女孩。然而,事实是从开始到现在,他的责任,他的感情,他的位置都给了另外一个人。
    这个剧情跟浪漫满屋挺像的,编剧其实是想让希成慢慢的喜欢上那个女孩吧。不过,好像,塑造失败了。浪漫满屋里的男主也跟这部剧男主一样,大明星,为了保护所爱之人无奈结婚。但是浪漫满屋之所以营造成功,也在于,男主让我们分的清他的责任与所爱之人在剧情中一点一点的在转移与改变。其实这部剧男女主都还好,但是男主演的也太渣了,给人一种吃着碗里的,看着锅外的。
    到了第八集,给我们的印象还是渣,每当我们想相信希成是真的有点喜欢欢迎时,我们就啪啪啪被打脸了。
    这部剧挺心疼欢迎的,曾经唯一爱她的人已去世,到目前,剩下爱她的人,一个住院,一个还在成长,所有的一切:父亲的责任,母亲的遗愿,弟弟的成长,公司的稳定,希成的婚姻,秘书的背叛,叔叔的陷害,每一件事她都要自己承担,她也只是用她的脾气,保护者一切。每次看到她为了希成所做的一切,我都希望,最后的最后,他们都不要在一起算了。希成太渣。
    也有可能是才第八集的缘故,也有可能是被剪的太多的缘故,希成的塑造挺失败的,期待后面的剧情,不过看了一些网上的13集剧情,还是没有发现希成喜欢那个一直努力这场婚姻的女孩,希望到时剧出的时候,里面希成给我们的塑造吧。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原创,请勿转载,谢谢!
    【详细】
    8186760
  • 是飞天小鱼仙呀
    2021/5/4 23:32:20
    村民设定真的好不讨喜啊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狂赌之渊 电影repo 是因为雀魂联动所以去看了狂赌之渊的动画和真人剧场以及电影 很喜欢里面的设定,因为赌而存在的学校,除了赌可能还牵涉财阀二代的培养 但是我真的不喜欢电影里反派(?)的存在。他们是因为赌输而变成的蠢狗,选择了赌却没有去承担其带来的后果,然后妄想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狂赌之渊 电影repo 是因为雀魂联动所以去看了狂赌之渊的动画和真人剧场以及电影 很喜欢里面的设定,因为赌而存在的学校,除了赌可能还牵涉财阀二代的培养 但是我真的不喜欢电影里反派(?)的存在。他们是因为赌输而变成的蠢狗,选择了赌却没有去承担其带来的后果,然后妄想去...  (展开)
    【详细】
    13524256
  • 木卫二
    2015/7/1 17:06:43
    与青春的世纪末战争
    中国式青春片红火不到三年,但恶评已经触碰谷底。

    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少导演开始尝试各种办法,把青春片的外缘不断伸张,挣脱出大学的束缚。《青春派》以高复班写高中生早恋,《万物生长》以医科生写大学生的裸露情欲,再到《少年班》,它主打智力学识和青春期身体的反差,加上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至今仍然存在的。我曾猜想,它才是一部中国特色的青春片。

    《少年班》始于1998年防洪抗灾抢
    中国式青春片红火不到三年,但恶评已经触碰谷底。

    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少导演开始尝试各种办法,把青春片的外缘不断伸张,挣脱出大学的束缚。《青春派》以高复班写高中生早恋,《万物生长》以医科生写大学生的裸露情欲,再到《少年班》,它主打智力学识和青春期身体的反差,加上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至今仍然存在的。我曾猜想,它才是一部中国特色的青春片。

    《少年班》始于1998年防洪抗灾抢险,瓢泼大雨气氛暗黑,南来北往行事神秘,大有X战警选拔年轻变种人的神秘气息。这个序幕既有周先生(老师)拯救几名少年班学生于水深火热之意,也有少年班教育乃举国体制精英教育的侧写。孙红雷继续他的东北方法派表演,不断暗示观众,他身上有故事。电影本应该沿着这条线索,不断铺陈学生与老师的矛盾纠葛,但是,《少年班》很快转到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神”身上。

    原因恐怕也很简单,(编导相信)观众就爱看这个——有什么比早慧早熟早恋早夭更刺激人的呢。没人想看对教育体制的长篇大论,你争我辩还不清不楚的。

    张爱玲老师就说,干那什么事情要趁早。

    就最后效果来看,《少年班》这招棋确实走险了。问题就出在这个女神身上。观众或许知道,几个少年追求女神不会有结果,但直接把女神写死写碎,像从天坠毁的火箭那样,多少还是浪费了之前电视广告一样的身体特写。女神身上没有任何不得以为之的苦衷,没有人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身上承载的,全都是一群青春期男孩恨成年而不能的欲望投射。最要命的是没人会喜欢这个性格一边倒、里外全是黑的角色,周老师多年前的光屁股教训,变成了超越时代的校园车震。

    暂不说这么写女神和富二代是否恶意满满,换个思路考虑,对这些打了醒目标签的人物,是否只有这么一种写法……美与富,它们是否注定无法承载青春的纯真品质。如果参考青春片拍得最好的电影大国日本,这简直是最暴躁跟粗放的糊涂写法。

    不是感动(宿舍楼的漫天纸屑),就是愤怒(汽车也上了天)。

    不是极端宣泄,就是一棍子打倒。

    在女神和周老师身上,《少年班》如果更加专注地单写一人,也许还可以独当一面。选择两条腿走路后,结果摇摇晃晃,学生跟老师玩起了捉迷藏,目标不明。

    串起整个故事的董子健,他戏份不多,但把一个标准的中国好学生塑造得真实到位,尤其是他的压抑、崩溃和绝望,还有中国青春片中少有遭遇爱情时的懦弱。腹黑少女周冬雨同样令人有代入感,比活宝们表现得恰如其分,可惜都是:篇、幅、有、限。《少年班》的卡司并无问题,但群像打造上却有些顾此失彼,那显然是过于追求商业平衡所带来的弊病。

    先前有朋友批驳了《万物生长》的美术,从年代不符的道具到范冰冰的一身现代装,《少年班》犯了相似错误。那个灯红酒绿的酒吧,那幢过于崭新的宿舍楼,包括麦克的造型,直觉在说:上世纪末的985大学好像不应该是那样子。这就像吴未以一敌多,道具源源不断地飞到了他手上。还有那场为了裸奔而裸奔的戏份,在光膀成风的大学校园,当你只有一条毛巾又需要从澡堂跑回不远处的宿舍时,你会挡哪里。当然,这么说是吹毛求疵,电影也不过是为了放上一首《当》。

    《少年班》令我感慨的,显然不是像九把刀那样去追一个不是女神的女神,而是它开始写中国教育的失败者。少年班里的失败者,还有同样失败了的周先生。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到最后,少年班的吴未还是一个普通平凡人,周先生则继续他未竟的另一件人生大事。回首学生时代,局中人总以为中考高考甚至上了一首好大学有多了不起。当你足够成熟就会发现,那些考试和好大学,实际上也只是考试和大学而已,影响你一生的“考试”多了去。定义成功有很多种方式,少年班志在攻克世界难题,毕业生只要一份好工作。在既有的教育体制下,在鲶鱼和金枪鱼的故事中,中国人尤其渴望成为别人,一个好学生,一个成功人士,一个高智商天才,却害怕成为自己。

    在大学校园这样一个环境,在名为《少年班》的这样一部电影,如何处理课堂学习和个人欲求的冲突,似乎变得尤为重要。从头到尾,电影好像没有远离形而上的话题,IQ和数学大赛。但真正被挥毫泼墨的,却是那些形而下的生活。在美化和写实中,《少年班》变得摇摆不定。导演的亲身经历,显然有着第一手的材料说法。可在青苹果的诱惑面前,《少年班》又重复了中国青春片的窠臼。不是说追女孩不好,而是追得这样灰头土脸还玉石俱焚的,多少有点悲恸。

    真正的青春伤痕,其实就在那趟追不上的巴士车。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惊醒梦中人,但也只能点到即止,仅此而已。【北京青年报】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请勿转载】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请勿转载】
    【详细】
    7515216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