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里对这个片子的微词多着眼在影片内外的割裂对立。但我倒是在观影过程中忍不住跑神头脑风暴了n次,这么看,影片对我就不仅仅是老生常谈了。虽然没法按顺序按逻辑梳理我的wandering mind,就想到哪说到哪吧。第一个反思是:(只)运用抽象语言
我感到自己表达能力不足并意识到表达力的重要性,不仅源自现实学习工作的需要,和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飙升也脱不了干系。我不只一次对着舌灿莲花的博主感叹:“怎么这么会讲!”“太会讲了吧!”于是暗自发力练习讲话。
但最近,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我把精力都集中在抽象语言的运用,但忽略了具体叙事和细节描绘。事实上,我爱的那些博主,ta们说话的魅力也常常表现在针对具体事件形成观点输出和论证,偶尔援引其他具体事件也是出于论据需要。
在传播场上,我们很容易发现,观点跑得比故事快,有些观点甚至会浓缩成迷因长久地流动在社交空间里。而那些能混得开的故事往往是以观点容器和引爆器的身份占据了大众视野。这个世界,观点已具有比事实更重要的力量,而抽象语言则作为观点的基础占据了我话语实践的绝大部分。而影片也是以这种方式展开。
话语空间铺天盖地的抽象语言是不是削弱了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对批判性思维丧失的担忧呢?当然没有,事实上,它和李普曼在《舆论》里提到的“象征符号”遥相呼应,以抽象泯灭了那些具体生动复杂的情境、细节和差异,以口号式的单板逻辑满足了个体对“独立思考”的情感需要。
因此,这也向我发起了警告,尝试去说一些具体的故事,以民族志而非大数据的方式去看一看这个世界,甚或在一些时候抛弃掉旁观者的角色,只进入其中说话。(当然,这条除外??)
第二个反思是:我在意点赞吗?
即使我对点赞也很敏感,享受着每一个认可带来的即时满足,但我似乎不完全被点赞影响着心情。事实上,由于更多人活跃在朋友圈,偶尔发一条动态时,甚至会因为要点掉消息提醒而感到疲乏。对于公共空间的讨论也如是,在一些过度投入的评论回复的来来回回里,我会迅速感到疲乏。而其他一些骗取我注意的策略:通知栏、奖励性广告都对我无效。我玩不来抖音,也不喜拼多多(恨死它总因误点而自动下载)。而在我沦陷的那些平台里,我也时常产生厌倦到不想继续浏览的思绪。
但是,我不耍手机,还能做什么呢?不论我关不关注点赞,长期活跃在虚拟空间里确实挤兑了我对其他活动的意愿和想象。现实连接的淡漠致使我仍然会不停刷刷刷,刷到眼睛不得不合上。手机不再令我快乐,却也剥夺了我从其他活动获取快乐的能力。
所以,如何去拓展现生,并激发出长久为体验过的愉悦(不依托在社交平台上的炫耀),是亟待实现的下一阶段。
第三个反思是:两极化
前两天刚因为路温1900的视频跑去知乎和别人battle“女拳”在现阶段是否应该取缔。我倒不是想借这个例子说明两极化确实存在且日渐严重,而是好奇,沟通的可能性。事实上,任何一个观点呈现在面前,都是在trigger你脑海里的过往经验和认知,但在虚拟讨论空间中,我们对另一个人的脑内图景一无所知。是否存在一些最基本的共性,可以为双方能彼此听懂的讨论提供策略?
这个问题也让我想到了robber's cave那个实验,被随意标签的两组儿童在交往过程中自发产生了对本组的高认同感和对另一组的憎恶,而促进两组儿童collaborate的唯一办法是树立起第三方敌人。啊哈,牛嗷。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主选择了某一共同体,又在多大程度受到共同体支配行为与思想?我们应该如何培育自主性,如何抵御这种支配?还是说我们的确可以利用共同体实现一些抱负?
这可太复杂辽,在这里仍只触及了边边。脑容量不够,还没法顺畅地阐释这个问题,再讲下去又要头痛咯~
就这样吧。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