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要问2019年最沮丧的几件事,“杜琪峰拍出豆瓣4.8分”肯定算在内。
我觉得要问2019年最沮丧的几件事,“杜琪峰拍出豆瓣4.8分”肯定算在内。
看到年级主任 对学生的态度恶劣 还有他们班主任站在学生角度去跟领导抗战
看他们的高中生活 想起自己高中那会 感觉很灰暗 没有他们的阳光灿烂 因为小学初中一路都是成绩好的学生 班主任老师也都是跟班的 比较熟悉 当着班干部 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 而到了高中 老师们追求高考本科率 自然对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喜爱 但是我
看到年级主任 对学生的态度恶劣 还有他们班主任站在学生角度去跟领导抗战
看他们的高中生活 想起自己高中那会 感觉很灰暗 没有他们的阳光灿烂 因为小学初中一路都是成绩好的学生 班主任老师也都是跟班的 比较熟悉 当着班干部 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 而到了高中 老师们追求高考本科率 自然对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喜爱 但是我的成绩不太稳定 尤其是分班以后 选课的成绩也很一般 要花很多精力去追 同时又把本来还不错的科目给拉下来了……数学老师找我几次谈话 意思是我的数学本来很好 现在退步了 还要花时间追其他科目 怎么办?而我一副无话可说的样子 因为我也着急但是在老师的失望面前我还要强装坚强装作不在意 不然我也会崩溃
班主任也找我谈话 说本来让她女儿坐我边上我能带带她的 结果我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各种失望的声音 我每次考完试拿卷子都很颓废… 就像电视里一样 还有其他同学比较 嘲笑…
有点焦虑和抑郁 但是又没有彻底放弃 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弱的科目上 确实最后考出了高分 比以往都要好 但是精力有限 其他科目就落下来了
甚至压抑低落的情绪 让我以前会的数学题目都不会做了
想想当时自己一个人承受了很多 父母也不会关心理解 只会让你不要骄傲 要认真 不然考不上就不上了 就用威胁来激励…
好朋友都会在考试发卷子以后让我一个人呆着 因为我那时真的很暴躁……
老大当时填了南京的一个学校 极力劝我一起
后来我才知道她的亲戚在那边 住宿和工作都可以安排
好在我遵循了自己的想法 不想去南京 那边去的同学太多了 来了苏州
虽然是简单的一个志愿 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而且这完全是我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里面做的决定
所以孩子读书不容易 好好关心 鼓励 夸奖 他们也很脆弱……
小时候看过,那会儿着重于剧情,衡量因果对错,为人物打抱不平,愤世嫉俗。出来工作以后再看就是感慨多一些(也可能是立场不同),只觉得非所愿、 愿非所得、造化弄人。
阿Sam想做“正经生意人”,为此(同时为爱)拒绝了兄弟的请求,最终为报仇放弃一切重回泥潭;阿蟹比较直,觉得“酱油瓶不可以装X.O.”,但为兄弟被废了一
小时候看过,那会儿着重于剧情,衡量因果对错,为人物打抱不平,愤世嫉俗。出来工作以后再看就是感慨多一些(也可能是立场不同),只觉得非所愿、 愿非所得、造化弄人。
阿Sam想做“正经生意人”,为此(同时为爱)拒绝了兄弟的请求,最终为报仇放弃一切重回泥潭;阿蟹比较直,觉得“酱油瓶不可以装X.O.”,但为兄弟被废了一只手被迫放弃赌徒事业,心有不忿轻率报仇,埋下最大隐患。
最后的结局是情理之外人物性格之中意料之内,谁不说一句造化弄人呢,如若当初两个人命运交换:被废的是罗森的手,阿蟹被刺腹大难不死,他们也还能走自己想要的路,或许也能有别的结局吧。可人波波两个女孩子挺无辜的,可人被凌辱差点死掉,爱人最后也没了,波波更惨,简直工具人一个。
有人说后面剧情崩,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参照那时香港的黑帮(我记得明星都被随意掳走支配),对黑帮来说杀一两个人真不算什么事,正经人想报仇也走投无路。Sam如果提枪冲过去报仇想都不用想是千里送人头,阿蟹就是前车之鉴。甚至都不用太郎出马,马仔就搞定了。Sam利用人情关系和金钱周旋,逼的太郎他们谈判是聪明的做法。在这里说一句Sam跟龙哥的关系不过一点私交,赌场报酬在搭飞机的时候清过了,人情这个说法只是给个口子,Sam打电话找龙哥帮派帮忙也给了两百万报酬的,他不是帮中的人,让龙哥帮派帮忙其实就是个交易。
童可人父亲也很理智聪明。有可能他不清楚童可人经历了什么,更有可能是他选择不纠缠,不撕破脸或许能相安无事下去。他是个没有黑背景生意人,前面太郎他们来借钱都不敢直接拒绝。对生意人来讲,沉没成本不能计较,纠缠下去才是个无底洞,反正最终可人平安逃过了。黑帮随时随地杀人,目无法纪,正经人有钱无势力等于无用。前车之鉴在那里,继续纠缠下去有几条命去搏?赢了还要担心被报复。
在我看来,阿蟹是侠客,性情中人,快意恩仇。阿Sam是谋士,有勇有略。童爸则是不折不扣的商人。当然这段评语有主观色彩,各位见仁见智吧。
一个让成年人重新审视与父母、他人以及社会的相处方式的机会。
有关生活的讨论,不必急于站队,因为本就没有对错,抱着开眼界刷三观的心情追剧即可。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剧,使很多人情不自禁依照自己的生活轮廓对剧中人物进行大是大非的分辨。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站队,哪里有争吵,哪里就有观众。争吵越激烈,情绪被调动的越高,就越爱憎分明。我们很容易听到“我真的是太懂男主了”以及“我真的是同情父亲”
一个让成年人重新审视与父母、他人以及社会的相处方式的机会。
有关生活的讨论,不必急于站队,因为本就没有对错,抱着开眼界刷三观的心情追剧即可。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剧,使很多人情不自禁依照自己的生活轮廓对剧中人物进行大是大非的分辨。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站队,哪里有争吵,哪里就有观众。争吵越激烈,情绪被调动的越高,就越爱憎分明。我们很容易听到“我真的是太懂男主了”以及“我真的是同情父亲”两种极端的判断,然而我们十年如一日的毛病是,在认可自我观点的同时无法保持对不同观点的尊重,总是试图改变自己以外的声音。
EP01
曾经年少,也梦想拥有这样一套房子。地处城市高端商圈,单价不菲,与家庭温饱以及交通便利无关,仅仅作为一个人的独立世界,狭窄而不局促,自由而不冷清,闹中取静,挑高LOFT作为私人空间,配上顶级音响,隔一个私人影院,包容各式游戏主机,下沉式沙发随意躺,铺满软垫的落地窗旁,还总有一处阴凉的角落能够容纳一座优雅而低调的酒柜。若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装修和布置,三十平米左右正合适。
只要你也有过类似这样的想法,骨子里也是愿意自处的人。
表面上都相安无事的千千万万个体,也有千千万万种活法,都以为自己是最惹人爱且最不讨人嫌的好好青年,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不畅并没有因为谁而减少。香取慎吾和上野树里的对手戏,日式结局显而易见,不像某些五六七八十集电视剧,只是不停追问,然后呢,然后呢,再然后呢,谁死了谁活了谁和谁好了。毕竟让生活在东京都市圈习惯了川流不息灯红酒绿的人生节奏来适应你老家七大姑八大姨苦口婆心整天穿大棉袄还是小棉裤好看生男生女都一样每天不是相亲谁买单路遇摔倒老人扶不扶的三观。
EP02
日剧的精髓在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表述方式,应该是列举而不是劝诱。父亲与大介对于人生各执一词,虽然争吵不断,却也相安无事。对观众情绪产生巨大波动的应该是熊谷的一巴掌,不冷静的话,很容易对这个举动产生误会。熊谷可以容忍与母亲共处一室,而不能容忍大介对于父亲的欺骗和对浩太的不作为,并不针对大介的生活方式。毕竟,熊谷自身也并不完美,就像我们习惯指责别人,实际上自己也半斤八两。
大介对于同事的迁就倒是耐心,虽是一脸嫌弃,总不至于说出不要随便到阁楼上来这种话。这似乎应了曾经流行的鸡汤文,我们总是对外人客气,却把怨气留给最亲近的人。实际上,我并不觉得编剧是在刻意往这个道理上靠,第一,大介并不必和同事在公寓朝夕相处。第二,日本人保持人际关系的原则中存在尽量不当面指责别人这种规矩,这里的别人也就是外人,而对家人则是另一番做法。
关于热爱独处的人,包括我在内,很多时候不说话,是因为不想说,没必要说,懒得说。因为社会的多元化,个体就越来越自由,独一无二就越多,价值观的趋同也越来越不容易。所以每逢有人气味相投,我们是不是也曾相见恨晚。大介和熊谷在不涉及原则的问题前提下,不也聊的很投机么。试想大介的身边突然出现一个人,同样热爱骑行和健身,同样热衷啤酒与腌菜,压根都不用设定男女,也存在把酒言欢的机会。
EP03~04
要证明命题成立,举一万个例也是无用。要证明命题不成立,举一例即可。父母的苦口婆心越来越接近国剧的套路,或许对于日本观众来说尚为新鲜,而对于那些一直准备好忍受说教和接受尊重别人生活方式可能性的观众来说,想必无法保持同样的耐心。毕竟,追剧的初衷是为了放松,而不是学道理。
之所以说是极端个例,不妨考虑浩太和大介的身份。大介对于父亲的排斥,源于表面上生活差异方式下掩饰的阳三对于妻子的愧疚。作为儿子,大介有权利质疑父亲对于家庭的责任,但是作为父母之间的局外人,大介并没有权利抱怨母亲的选择。虽然道理如是,但世界上并没有夫妻双方投入丝毫不差的理想型平等关系,总有一方付出更多,因此同样是成年人的大介也很明白,母亲并没有因为父亲遭受任何的不幸,反而是很幸福,于是心中对于父亲的怨恨渐渐缓和。
前夫君,入江夫妇,佐佐木,田中等一众虾兵蟹将在一旁帮衬,大介与叶菜子的人际关系小城堡瞬间土崩瓦解。田中和前夫对于困难的攻克,得益于大介和叶菜子各自家庭的亲情,到目前为止,已经从严正拒绝到默许妥协了,然而这并非他们的初衷,而是亲情向爱情能量守恒般的转化。
独身主义者的宿命,最终掌握在另一个人,一个相似自己的其他人手里。大介已经不可能像当初那样不闻不问,甚至冲动地和前夫动了手。面对田中时与父亲眼神的交流也是同样,理解和包容他人也就意味着有时候需要对自己的某一部分放弃。倘若父亲也能做到相同程度的退让,这里就可以大结局。既然打出了感情牌,理性分析就变得毫无意义。
EP05
入江夫妇的结婚典礼着实让所有人沉浸在甜蜜的氛围,社会中人与人的羁绊被描写的再具体不过,一旦出现红白喜事,最兴奋的也许不是当事人。想象一下自己即将举行婚礼,于是开始时刻能收到亲朋好友的各种建议。有些很靠谱,有些很奇葩。并非所有人之间都清楚彼此的底线,于是当这些细枝末节被放大到电视剧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对各种触碰甚至越过底线的行为嗤之以鼻。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对这段关系保佑真心祝福的人们,总归还是带着善意的期待。
于是新郎新娘接受同事的建议,把结婚典礼搞成爱的大游行,接受亲戚的建议,在宴会上做各种家乡土菜给大家分享,接受死党和闺蜜的建议,在典礼上唱歌跳舞演节目,于是最后大家都开心了。新郎新娘微笑接受大家的祝福,同事说,真是盛大的婚礼啊,亲戚说,真是温馨的宴席啊,死党和闺蜜说,真是甜蜜的爱情啊。至于新郎新娘心里究竟是否快乐,已经没有人在乎了。总之一切表面上的盛大和欢乐被收进录像机里,仿佛几十年后再播放,一切别扭会被自动过滤。有人会说,怎么可能会这么怪胎,就不能新郎新娘跟着大家一起快乐么。是啊,正是因为有这种旁观的期待,一切的一切的关于婚礼的场面,实际上都是一种最大程度的相互妥协。
说真的,这就是大介心中的不甘。
能做到上述结果已属不易,更何况还会出现新郎新娘双方意见都不统一的情况。这样才更糟糕。比如剧中是否请新郎母亲参加婚礼,双方各执一词。新娘从小渴望得到父母亲情,新郎从小始终排斥父母亲情,不过是两人成长环境的不同,都没有问题,压根轮不到他人来指手画脚地谈德论孝,简直吃饱了撑的。
可是,我们结婚典礼上说的誓词,不是要给对方幸福么,为什么到头来做的决定都是在考虑让自己舒服。
比起双方的争吵与和解,我更在意以大介为首的“不相干人士们”在整个事件中的表现。嘴上讨厌参与别人繁杂琐事的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插手别人的生活,并随着现实交往的加深改变对别人的认识。浩太不再是沉默寡言的孤僻男孩,而是心地善良的弟弟,前夫君不再是个讨厌鬼跟踪狂,而是有品位的完美男士,叶菜子不再是胡搅蛮缠的投诉者,而是有苦难言的坚强女性。其实所有人都不曾改变,改变的是大介的内心。
说的唯心些,我们并非通过日常羁绊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是让别人心中的自己变得更好,这就是所谓的人际交往吧。
比起贯穿始终的入江夫妇婚礼,最令我触动的其实是田中跟随大介骑行的场景。毕竟是三十多岁的男性,纵使不太合群且有独自癖好,也全然没耽误自己成为从容的社会人。大介应该是十分具有自知之明的,清楚的知晓自己的需求。这里可以发现,对于不太会察言观色的田中小姐,大介和叶菜子的待人接物方式有明显的不同。“你也没必要去察言观色,觉得你奇怪的人本身就跟你合不来,我和那种人只在工作上有来往。”
很值得欣赏的三观。为什么一定要去改变别人的想法呢。为什么一定要和谁争个对与错呢。就是在浪费时间和体力。同理,在凡事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我们也不必刻意为他人改变自己。真正想改变的时候,自然就会改变。正是如此,才会出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才会出入不同的圈子,分享和而不同的世界。对于同事,做到工作和睦就好,对于亲戚,做到有来有往就好,对于朋友,做到求同存异就好,对于爱人,做到相濡以沫就好。
于是什么办公室生存指南和春节自救指南其实都不需要。只要你变得随和一点,一切就都会变好。能够最大程度简化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就能最大程度省出与自己相处的时间。
EP06
整集都在讲大介的压力。结论就是他对叶菜子情不自禁。
下面这个问题,不特指大介,而是泛指取向正常的奔四男性。比起社交更喜欢独处,完全可以理解。那么问题来了,对于独处的向往,根源在哪里呢。假设此处仅讨论一个变量,即受过往的感情经历影响,那么仅存在两种可能,没有过感情经历,有过感情经历。假设某人从来没有感情经历却向往独处,唯一的可能性是习惯,生来独处,不能适应群体生活。然而从人类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看,这种连贯性会延伸至衣食住行每天24小时的各个角落,大介并不属于这种。假设某人有过感情经历,甚至受伤,对感情生活死心转而向往独处,这是可以说通的。无论是否受伤害,至少这段感情是存在过的,至少没有成功到最后。假设大介属于这种,事实也的确有前女友的存在,既然存在感情经历,得知叶菜子的秘密后,不至于窃喜,至少感受到自己的被信任也算是合乎情理啊,一定需要不能背负在意的人的隐私到这种夸张的程度么,完全丝毫察觉不到自己和叶菜子对于彼此的在意么。这里的剧情安排值得推敲。
EP07
阿惠和阳三的约定揭晓,关于这点没必要进行道德审判,不过是小媳妇考学失败又死撑着脸皮的笨拙而已,并不值得上纲上线到论身为人母的基本功能性。让我感触颇深的反倒是浩太。阳三和大介作为父子,在待人接物方面多少有些一脉相承的与众不同,然而所有这些古怪在浩太身上都有相同的体现。虽然大介与浩太并非是血缘上的兄弟,甚至本质上他们是两代人。于是,阳三、大介和浩太作为生活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点,就像平行宇宙各自生长一样与这个世界分别产生联系。同时,他们又在纵向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不停对对方产生积极的影响力,确保让每个人的人生方向都始终向前。
细节设计满分。前夫君用完田中小姐手机后,先擦拭再归还,接叶菜子回国在车上温柔的抚摸,三大人谈话浩太正巧在楼上弹琴天然配BGM,阳三持续三幕的咳嗽,将阳三的结婚申请书撕成碎片却一团也没扔进纸篓,阿惠哭花的妆明明可以喊NG最终却直当现挂,能量石的前世今生一句台词非要找个地方圆回来,笔记本上对应母子喊口号时候的fight,大介探病叶菜子的一句明明是担心你,最后一幕的旁白由大介完成无奈从头至尾的收。
写阳三的故事,大介安静地在一旁若有所思。之前写大介对于浩太的激动挽留,浩太也同样在一旁感铭于心地注视。最好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劝说和提要求,而是以身作则的诚恳。本来都是视与人交往如粪土的主,却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都走向平和。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自己人际交往中的漏洞和误区呢。
超水准的一幕。母亲既不知道叶菜子的隐私,更不知道大介已经知道秘密并为此头疼好久,更更不明白大介和叶菜子之间的微妙。大介知道叶菜子的秘密,也知道母亲不知道却担心的状态,却反而什么也不能说,叶菜子则知道两人的所有状态和内心活动,所以连跟二人任何的眼神交流都觉得尴尬,只能演一个背过身去的动作,却必须表达出作为命运承受主体的无限的哀愁。一个明了却说不得,一个说得却不明了,还有一个,对说得的人不得说,对说不得的人说得明了,自己明了也说得,却是毫无用处。
EP08
求婚和拒绝求婚虽然占据大量篇幅,但都是偶然事件,即使很容易判定莉奈的出局,也没啥可以指摘。作为一名成熟男性,大介面对求婚时的淡定以及拒绝求婚时的坦诚,做法基本上妥帖。舒缓的音乐配合轻松的氛围,但愿能最大限度减轻田中小姐内心的痛苦。莉奈对大介几乎是一见钟情,一个视结婚为梦想的女孩,可以为爱人放弃结婚,爱则爱矣,只是何至于此呢。
EP09
关于微笑铺垫了很久,甚至连佐佐木情场上的意外收获也垫了进来。如此直白而流畅的发展竟然也会演变成对于大介的质疑,有点太扯了。无论用什么形容词,大介的反应就理所应当那样接近现实。先不谈关于年纪的设定,单说人到中年,比起下有小,也许对上有老的担心会更多。真正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任何人的三观都会受到很大触动。只要长辈不是十恶不赦,我相信在人性的保证下,大多数人还是会发自内心的只能用悲伤面对。
大介的台词令人唏嘘,身边有个人只剩短暂的生命,还有一个人仿佛要抓住幸福。真是人各有命啊。
对于强行撮合,有些自己的看法。假设我是叶菜子,看到前夫君明明打算跟我复合却那么绅士帮我遵从内心,简直体贴到不行,那么此刻,反倒是前夫君在暗地加分。并非是排斥大介和叶菜子的组合,只是面对生活,我们不能像剧中一样,看到男一女一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感动的热泪盈眶仿佛现实就像看起来一样美得像王子公主的童话。说的难听点,亲人的生离死别也好,梦想与感动也好,只是生命中的少数瞬间,大多时候,还是要考虑另一半是不是睡觉时打呼,是不是早晚都刷牙,是不是衣服勤换洗,是不是挖鼻屎会往床单上擦,是不是床事之后要去洗澡。有一种观点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许不该为其中五天的共鸣而放弃三百六十天的舒适,假设叶菜子和前夫复合,大介接受田中小姐的求婚,其实两个人可以过上舒适的日子,尽管这里的舒适也许只是旁观者看起来的表面。
EP10
我们需要一次聚会的其乐融融来化解阳三离去的悲伤,就像手术前的麻药,就像苦药外表的糖衣。我们会产生错觉,这一切仿佛春晚般难忘今宵的和谐,并非是独处与交际的相互尊重,摆明就是要让你融入集体,强迫你享受与人交际的快乐。所以场面上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对了。
终究是人类的社会,只要人类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就一定会被鼓励。
葬礼本身和家族的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却占有重要篇幅。我管不着20岁的年轻人距离亲人的生离死别多么遥远,我们一定在心里盘算过那一天的到来。也许是一个梦,醒来的时候,会觉得母亲的唠叨那么实在,厨艺那么了得,声音那么有安全感,而当这些都突然消失,我们的人生将突然出现巨大的缺口,而人生经历却因此变得完整。
最后是大介的总结陈词。先是说阳三的生平,也从侧面进行点题。是啊,他也曾是不与人来往的独行者,不如说这三个月,结识了在场的各位,用真心与各位交往,也在死后得到了所有人真心的祝福。一边为捍卫理想主义最后的尊严而辩解,一边又不得不承认身为人类无法对抗而终将陷入人类社会性洪流的宿命。
第一集到第七集前半段讲完了绮婷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绮婷的内心描写较少,多的是岳明、景兰和陆判的想法。
我喜欢绮婷的纯洁善良无私,喜欢她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喜欢她对身边的人都很好,哪怕母亲要把她嫁给黄老爷做填房,哪怕姐姐要置她于死地,她也不恨不恼,淡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第一集到第七集前半段讲完了绮婷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绮婷的内心描写较少,多的是岳明、景兰和陆判的想法。
我喜欢绮婷的纯洁善良无私,喜欢她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喜欢她对身边的人都很好,哪怕母亲要把她嫁给黄老爷做填房,哪怕姐姐要置她于死地,她也不恨不恼,淡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讨厌景兰的自私狠毒,讨厌她从小到大一直各种明里暗里打压绮婷,牺牲绮婷去帮衬家里打理酒楼生意,她坐享其成,为自己博得一个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好名声,从而能够寻得如意郎君,通过婚姻下半辈子尽享荣华富贵。她明知道绮婷本就长得不差,只是不会好好打扮自己而已,但她也从来不会帮助妹妹去打理形象;明知道母亲为妹妹说了一门又一门的亲事,最终都没能成功,她也不帮妈妈和妹妹一下;不论是外貌还是名声,她都只想把绮婷踩在脚下,绮婷处处不如她,她便开心舒服。如果景兰只是精致利己,一心追求荣华富贵,倒也无可厚非,但她心肠太歹毒了,连自己的亲妹妹都要迫害,她明知道绮婷对自己很好,却依然几次三番地伤害她,可憎可恶。虽然说三年前是宋贵成骗财骗色,但景兰自己的选择也占一部分原因,是景兰自己贪图富贵,愿意委身于他,怎么能全怪别人呢?如果景兰真的问心无愧,她又为何要把这件事瞒着母亲妹妹?她不过是担心妹妹会抢走自己的如意郎君,坏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又或者她还想货比三家,如果有比宋贵成更有权势的男人出现,她就会踹掉眼前这个,转而投入别人的怀抱,毕竟她看中的从来不是这个人,而是他的身份地位权势和财富。换言之,岳明这个人怎么样不重要,他喜不喜欢自己也无所谓,她只想当陶家少奶奶,把陶家的财产全都占为己有,她要尽享荣华富贵。当她得知岳明是真心喜欢绮婷的时候,她便选择变成绮婷的模样,企图这样以假乱真嫁入陶家,她不是真心想救妹妹,只不过是借用她的身体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她内心深处巴不得绮婷能早点死了,所以后来她出卖岳明娘亲,送走陆判,斩断绮婷的外界帮助,再让宋贵成去揭开“景兰”的丑事,让绮婷身败名裂,最后还杀死宋贵成栽赃嫁祸给绮婷,一定要至绮婷于死地,多么阴险狠毒的人啊!后来岳明知道了她和绮婷互换身份的事情,岳明依然选择了绮婷,不再见她,她便撕掉生死簿和绮婷换回身体,她明知道这样做绮婷会死掉,她也毫不犹豫,够狠够毒。说景兰的演技好吧,岳明总能感受出来她不是真正的绮婷,说她演技不好,几乎所有人都被她骗了,她们的母亲都没有发现其中的猫腻,而绮婷这个傻姑娘,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最后还是选择相信景兰,我也是服了,虽然她很善良,但善良也应该分人,对于大奸大恶之人,就不能过分仁慈。如果景兰内心还有一点恻隐之心,看见绮婷对自己这样好,她就应该感到羞愧和悲伤,但她没有。最后景兰杀害岳明,毒害陆判,烧毁生死簿,不能说她不聪明,更不能说她不厉害,她是真的强悍,只可惜用错了地方。最终灰飞烟灭,不得往生,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陆判说凡人总以为命由天定,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自己选择自己负责。希望我们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掌握自己的命运。
片子是小成本,但是导演是用心了。
整部影片风格都很不错,演员演的不差,许多配角还很抢戏。
问题出在剧本不够扎实。
一男主开始交代是不管闲事只拿钱,但是事情办完,到人家家里先是哥哥那里比比落落,然后到弟弟那里又啰嗦,一定要窥探人家的私欲,弟弟任然冷静把钱交给了他。
按照道理应该拿钱走你的了,结果又去找女机器人。这个动机交代不清楚。
二
片子是小成本,但是导演是用心了。
整部影片风格都很不错,演员演的不差,许多配角还很抢戏。
问题出在剧本不够扎实。
一男主开始交代是不管闲事只拿钱,但是事情办完,到人家家里先是哥哥那里比比落落,然后到弟弟那里又啰嗦,一定要窥探人家的私欲,弟弟任然冷静把钱交给了他。
按照道理应该拿钱走你的了,结果又去找女机器人。这个动机交代不清楚。
二414区就是说白了,只允许人类做坏事,机器人不能反抗的地方,也就是展现人类丑陋的地方,为什么男主不懂这个规矩呢?
三女机器人简像变成人,死去的老板女儿像变成机器人,结果变成了真人被谋杀了,女机器人化身成复仇女郎被遥控器控制的情况下依然复仇成功。
所以,影片传递的信息很复杂,既有人性的冷漠,又有人性的弱点,和残忍。而机器人却在不断的模仿人类最后学会了害怕,忍耐,突破和复仇。
这就是影片的主要意思
可惜动作场面太少,剧本有些零散。其他都可以。
重三先生不是沉浸在生活的期待中
而是站在越来越模糊的生死界限上
“不得不从关注的事情中脱身
这是最难忍受的。”
美佐子不会讲故事 河濑阿姨真的也不会讲故事 这不是一个故事片 不是爱情片 不是文艺片
所有的镜头都是感受
但 日落时刻就已经让人热泪盈眶了
即使是渐暗的永远无法抵达的光线
也想永远记住<
重三先生不是沉浸在生活的期待中
而是站在越来越模糊的生死界限上
“不得不从关注的事情中脱身
这是最难忍受的。”
美佐子不会讲故事 河濑阿姨真的也不会讲故事 这不是一个故事片 不是爱情片 不是文艺片
所有的镜头都是感受
但 日落时刻就已经让人热泪盈眶了
即使是渐暗的永远无法抵达的光线
也想永远记住
「会いたい」
从头再看,还是感慨:热血少年虽然是个注定扑的无厘头风格半架空民国剧,但制作是用心的,剧本写得有水平。刘宇宁这个角色接得挺有眼光,起点高度??? 。
光说这个台词就写得相当讲究!代议长要拿贺青舟杀一儆百,说的是“曹孟德打袁公路”,实际意思就是著名的“欲借汝头,以示众耳”。连炮灰武师讲的话都是“大清亡了我就没有国
从头再看,还是感慨:热血少年虽然是个注定扑的无厘头风格半架空民国剧,但制作是用心的,剧本写得有水平。刘宇宁这个角色接得挺有眼光,起点高度??? 。
光说这个台词就写得相当讲究!代议长要拿贺青舟杀一儆百,说的是“曹孟德打袁公路”,实际意思就是著名的“欲借汝头,以示众耳”。连炮灰武师讲的话都是“大清亡了我就没有国,东洋人来了我就没有家”,很深刻。在一众病句连连的大白话电视剧里,《热血少年》这个水平相当突出啊。
作为智斗剧,剧情也基本智商在线,大家都在预判对方的预判。监狱老大认为风风这么傻,可能是被探长送进去引他们动手杀人、方便巡捕房介入监狱系统,这个猜想就很惊人!毕竟我一直以为在探长眼里风风是他手底下唯一有脑子的人呢……不过事实证明巡捕房不愧是全员废物的智商洼地,监狱老大你想多了。还有秦麒麟,他有替身很容易猜到,用小伎俩搅了拍卖会也不算啥,但接下来义激风风铲除中间人、施压逼幕后现身交易、利用吴乾挑拨引发内斗,连环计太漂亮了!从万术大赛的猜谜,到各方势力的斗法,这个剧本写得是真可以,有层次的智力游戏。
更难得的是,作为一部斗智剧,它深刻明白完美犯罪靠的不是智力而是权力,一切神秘离奇拆穿了都是罪恶和丑恶。洋人当街杀人叫做合理自卫,无迹可寻的凶手原来出自监狱,连皖系团长的夫人都被逼着自杀充当掩护军火交易的道具……乱世里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主角们棚户区贫民的卑微身份,他们的恩怨情仇、惊心动魄,都不过是楼上的执棋人斗法的余波,而执棋人也只是更高层的棋子。这种人命在大佬眼里如同草芥的感觉,很能体现民国社会的残酷。
剧本不错,镜头也讲究,不靠磨皮滤镜认真搞光影,而且导演很会用特殊镜头把演员的表现力提上去,比如风风听枪上膛的声音,比如几次人物的内心剧场。朱导还特别爱拍眼神,每次重要情绪波动都是一镜三连,他喜欢宁哥很合理啊……哥刚红的时候摄影师就说他眼里有情绪,加上迷人的眼底痣,必须上特写啊!
剪辑节奏也优秀,氛围营造也好,比如大壮死前监狱里那异常梦幻的纯真快乐,想到长歌行皓都擂台前的铺垫了,朱导真强啊……监狱篇从三线并行到收束归一,每条人物线都完成得很饱满,想介绍给小笔记那个切得稀巴碎的鬼城篇了。而且线与线之间衔接自然感情连贯,比如阿奶从医院回家和乘风在狱中挨打、大四角的感情纠葛和各方势力的鸦片争夺战……并不是一段讲完就硬跳另一条线,而是有逻辑联系的排布,这一点终笔和长歌行都比热血少年差很多。
整个美术也不错,棚户区、监狱都设计得很好,朱导拍戏还蛮擅长用空间感来指向权力结构的。还会根据内容重新制作片头,监狱篇和最后晚餐就很带劲,紧张刺激氛围拉满。而且道具细节非常到位,余探长翻三国演义半秒不到的镜头还正好是十七回那一页,连饭菜都是根据不同身份等级安排能把人看饿的。风风的银镯子开口那么大,有种真的从小戴到大、舍不得离身的感觉。我一定要夸一下各个房间的盆栽,布置得很漂亮。街上的路人、棚户的居民和动物、各种场合的职员,这些背景板人物使假的场景变得自然、有生活气息,发生特殊事件还会有人盯着主角指指点点。
音乐和声效也不错,卫乘风第一次索贿回到巡捕房坐着那段心理变化的配乐表现很棒,环境声也是跟着角色走的。《带风的少年》《戒》都很好听很贴剧情,就是谈恋爱那首的歌词有点太现代。
角色们的形象都很合适,疯狂狠辣的监狱老大、道貌岸然的学会老师、小人嘴脸的巡捕同事、敦厚老实的厨子邻居、蛮横好胜的军阀、狡黠油滑的探长……演技也很好,造型很有特点,人物形象的树立也很扎实。像莫大帅,笑面虎一个,然而通过他对妻子的监控可以猜想出他是如何有底气周旋于强豪之间要价。季先生和戏班主的戏码看着以为是鬓边那种知己,然而强行包场的事情比他算计吴乾更恐怖。所有监狱的人都为赌拳而癫狂,能置身事外的只有熟知内情的两任老大和乾风这俩不把自己当犯人的……这个剧本写得是有水平的。韬韬和宁哥虽然是主演,但一集里俩人加起来出场十分钟是常有的事儿,绝对的群像戏,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始有终……难怪有58集这么长,野心很大。
而且剧中人物做选择的动因并不单一,比如风风对红衣的执着,其实不是一见钟情非卿不娶,而是他和吴乾的竞争;砍刀帮大姐放了吴乾不只为老情人的哀求,还因为收到了上头的暗令;靠明哲保身甚至能在疯豹手底下活着的杨然,敢暴起反抗监狱老大的命令,除了本性善良下不去手,主要还是受了被老婆抛弃的刺激……这才像现实,会为了一句承诺就去送死的通常是大英雄,而这个剧多数角色都是乱世里努力求生的小人物,小人物得有小人物的走法。剧本这点还抓得挺细致的??
但贺青舟的线确实是太长,砍掉一半不影响表现钱白铁的扭曲。必须吐槽白葱也太爱往剧里加时髦元素了,一会儿戏曲一会儿盗墓一会儿越狱一会儿大逃杀的不消停哈哈。
制作是真的不错,只能说这种风格的类型剧确实很难打开收视,但白葱真的很坚持插科打诨痞子风哈哈哈……三个主角的演技也有待提高,大家都靠一些本色演出??,故事收尾也收得不好,兄弟反目走偏了,可惜。
可能期待有点高吧,看了八集,感觉每个故事都没好好讲完整,细节和故事稀碎稀碎,导致镜头也很碎,有点像短视频科普网络安全,而不是电视剧。
演员演技也是挺让人堪忧的,陈默的妈妈为什么不找个年龄合适的演员?和陈默的合照还以为夫妻呢,年轻演员化了老妆,要是演技好也就算了,演技也不行。
女律师演技
可能期待有点高吧,看了八集,感觉每个故事都没好好讲完整,细节和故事稀碎稀碎,导致镜头也很碎,有点像短视频科普网络安全,而不是电视剧。
演员演技也是挺让人堪忧的,陈默的妈妈为什么不找个年龄合适的演员?和陈默的合照还以为夫妻呢,年轻演员化了老妆,要是演技好也就算了,演技也不行。
女律师演技不太行,眼睛都没有焦距,人设也奇奇怪怪。石全开除那条线有头没尾的。
小雅的转变很生硬,除了刚被救出来感觉是素颜有那么点绝望,后来不管是网暴还是起诉都毫无感情波动,仿佛一个工具人,被网暴了要回老家时是穿着一身精致的平静,胜诉了要留下来还是穿着一身精致的平静。。。说的话是没错,但就是有点强行上价值。
七八集也是无力吐槽,木桐当荷官是交代了,但为什么被带走关起来也没说,陈默半昏迷时,木桐贸然信任一个陌生人,没有自己开车逃走,一个人得把陈默从驾驶座搬到后座,再开车逃走找到避难处,再搬下车搬上床,两人前期没有任何交集,一个刚逃走的女生应该很敏感保持高度警惕,不觉得对一个陌生人做的出来这些。并且那个小房子是随便就找到的还是木桐原来的家也没交代清楚,看着不像空置的房子,但如果是木桐的家,按理来说街坊邻里应该早就上门查看情况了,不至于两个人住了那么久仿佛世外桃源一样。木桐那身衣服也不像是当地的服装,走在国内街头是没啥,在国外窝棚区实在是太显眼了,衣服裤子倒是一直没换,但白衣服一直那么干净也说不过去。。。并且为什么还有人跟踪木桐也没说,将军的人应该是自顾不暇,赌场的人又是怎么知道她逃出来了呢。
陈默一直和妈妈有联系,看着还像是时常报备行踪的,那能不给妈妈打钱?看着也是个孝子,妈妈受伤要护理不陪着倒是一个人去国外复仇去了?瞒着秦淮也是毫无道理,在国外感觉也是误打误撞才碰上了诈骗团伙,折腾一圈就突然想通要回国了?
秦淮对陈默的感情也是蜜汁尴尬,就是说发小好战友,能买生日蛋糕独自庆祝醉酒叫陈默的名字飞去国外不修边幅四处找人被告知死亡后魂不守舍回国躺尸,然后突然弟弟来把故事说出来就恢复了?开始培养下一代了?我不理解。还不如改成倒地抽搐后发现木桐拿走了陈默的所有重要物品推断出事情有变先回国再从长计议呢。
另外一集这么短的剧,还能插这么多广告太影响观感了。。。现在广告插入是不是觉得自己做的特别不留痕迹啊!都太明显了!
总体来说槽多无口,题材挺新的,可惜编剧不行,逻辑不自洽,可能当搞笑剧看看还行,有些网络安全小知识还挺实用。。。勉强给到三星不能再高了
------
最新追到十五集了,现在最喜欢的片段是秦淮和大斑马小笼包现场互相试探的那场戏,这才是眼里甚至眼角的褶子都是戏啊!喜欢这部剧不加滤镜,皮肤状态都很真实。可惜林律师一来就仿佛次元壁,不断在出戏入戏间反复横跳,林律师是配音么?一直觉得她声音和唇形不匹配,虽然是美女可惜演技和个木头一样木愣愣的。。。
木桐看出来肯定有问题了,就是没想到陈默的价值这么高还需要来这出?后续再看看编剧怎么圆,看着木桐现在就是搞点小动作,未来应该是要黑切白。还有疗养院事件悄摸半夜去拷数据真的有必要么。。。弹幕看的笑死我了,或者至少加一段,比如陈默想要试图直接恢复数据被院方拒绝,导致陈默认为疗养院事件不是个人行为是院方主导再出此下策也比较通顺啊。还有疗养院视频外泄院方不报警追究责任么?木桐散播出去后仿佛没事人一样,那当初何必再纠结谁来曝光有没有法律风险。。。
还有终于看到陈默和秦淮见面了,陈默不想拖累兄弟假装毫无瓜葛说狠话可以理解,但是眼神里好歹得有点惊讶激动暗藏不舍等等的情绪吧。。。结果看秦淮仿佛只是工具人,眼里一潭死水。。。另外一边秦淮是一汪春水,往下探什么情绪都藏在里面了,又是出戏入戏反复横跳,只能催眠自己说陈默就是个大木头,毕竟作为至今唯一有bg线的主角之一,和木桐也像是毫无瓜葛。。。
另外有一个故事我觉得挺有意思,故事也比较完整,就是丁丁luo聊那件事,男人们都挺同情丁丁,还试图帮忙掩盖,很真实了。。。好在唐林脑子清楚没有给转圜余地,不然我可能就直接弃剧了。
感觉后面的故事比前面的要更完整一些,虽然还是有点碎片化,不过总体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还有我可太喜欢看秦淮和周游互怼还有办公室小分队爆笑日常了,从鸡窝头熬夜,随便点点儿沙县,公交色狼摸屁股,建小群说老板坏话,还有15集的玩牌,太有意思了,当轻喜剧看很解压,周游抽牌那段看了好几遍,就像弹幕里说的秦淮800个心眼799个都挂在脸上了,只用一个眼睛演出799个心眼并且让人完全不觉得在演戏,真的角色塑造很成功了!
还有羊毛党那段对误入歧途的小羊毛的描绘也不再是强行上价值了,比第一个故事顺畅多了。
之前觉得给三星已是勉强,现在觉得三星ok,希望之后能渐入佳境。
---------
昨天看完15集刚夸了,今天追到18集又啪啪打脸。。。这部剧的剧情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起起落落落落落,少数起来的时候觉得还不错,然后哗一下又溃不成军。。。15集刚觉得上了正轨,又变成支离破碎的。
陈默查了那么多年诈骗团伙,U盘坏了还是尽力修复卧底快递公司,被木桐几句话说放弃就放弃了?
秦淮作为开挂公司老板,仿佛和个客串的一样,只在关键时刻出来走个过场,开挂是秦淮的心血,招聘时老板人间蒸发完全不把关,如同儿戏,招聘后员工好像除了直播抢手机摸鱼没有别的事情做。
最新一集里阿姨和陈默诉苦,说以前老板抠门没钱日子过的紧巴巴,但是办公场地又大又敞亮还有台球桌,机房倒是看不出来在哪,说是只服务个人用户但是也没见平时有多少客户量,座驾是沃尔沃,还在哭穷的也是搞笑。
还有之前一直忘记吐槽军师了,一开始仿佛运筹帷幄,又是压手机又是反水做掉将军,然后突然职场被架空毫无还手之力,这么大的网络公司二把手兼黑产头头还需要为小朋友上学操心,因为羊毛党跳脚就招架不住,就各方各面人设都没立起来,看的难受的不行。
即使不了解网安这行,也觉得这部剧除了几个防诈骗小故事还行,故事主线细节都太悬浮不接地气,只有插科打诨的小笑点。。。主角越往后越不知道出场来干嘛。。。
影片中的苏菲展开夺爱大作战,颠覆传统男女关系中的被动角色,主动向男生展开攻势并最终夺得胜利“果实”。
每一个女孩都有造梦的经历和权利,情窦初开的少女把对未来、对爱情的希翼赋予给电视上的韩剧、手中的言情小说、课堂上男生的背影,或者是苏菲手中的画笔,其实影片要表达的是一个女孩从对爱的追寻到失败,再到自我发现、觉醒并勇敢追求幸福的过程,这是在热闹的表象下想要观众看到的东西,就像章子怡说
影片中的苏菲展开夺爱大作战,颠覆传统男女关系中的被动角色,主动向男生展开攻势并最终夺得胜利“果实”。
每一个女孩都有造梦的经历和权利,情窦初开的少女把对未来、对爱情的希翼赋予给电视上的韩剧、手中的言情小说、课堂上男生的背影,或者是苏菲手中的画笔,其实影片要表达的是一个女孩从对爱的追寻到失败,再到自我发现、觉醒并勇敢追求幸福的过程,这是在热闹的表象下想要观众看到的东西,就像章子怡说的,希望能用苏菲的冒险精神,传递一些正能量。
从女主长大一直吐槽到女主长歪,讲真女主除了人设“歌唱得好”哪里有什么真善美了?不好意思我和徐若琳一起崩坏了??真那么善良还去欺骗一个母亲(不要跟我讲什么为了治病,就跟汪璇说的一样,为了孝敬你的母亲就去骗人?)?男主也渣,跟徐若琳还没断干净吧?就跟女主拉拉扯扯,心疼我若琳。看到姜美丽说以自己的痛苦去服侍若琳让若琳快乐,那你委屈个什么劲儿啊?!姜母看到美丽手烫伤质问汪璇母女,我就想问哪来的脸让你
从女主长大一直吐槽到女主长歪,讲真女主除了人设“歌唱得好”哪里有什么真善美了?不好意思我和徐若琳一起崩坏了??真那么善良还去欺骗一个母亲(不要跟我讲什么为了治病,就跟汪璇说的一样,为了孝敬你的母亲就去骗人?)?男主也渣,跟徐若琳还没断干净吧?就跟女主拉拉扯扯,心疼我若琳。看到姜美丽说以自己的痛苦去服侍若琳让若琳快乐,那你委屈个什么劲儿啊?!姜母看到美丽手烫伤质问汪璇母女,我就想问哪来的脸让你那么理直气壮?你们家二十多年来家庭不算富裕你女儿那么孝顺还没帮忙洗过衣服?去做临时工给美丽买烫伤药一副穷得买不起药的样子,那怎么还打的过去不是坐公交?恕我不能理解公交车比打的贵这个设定and烫伤药有那么贵?快到结局男主角突然智商上线这个光环给的我是服气的。我喜欢徐若琳的人设,有理想有追求有正义感爱恨分明and修养很好,虽然处理事情有点偏激,但想想作为一个失去母亲多年好不容易感到母爱却突然发现爱情亲情都受到了威胁,讲真是我我很难平衡。喜欢汪璇气质好颜值高演技佳一颦一笑都是戏。喜欢美妍元气满满率真可爱。喜欢莎莎,开朗勇敢就是运气不太好。(偷偷说宋一强打关毅的时候觉得爽爆了,果然不喜欢霸道总裁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设定)还没看大结局,套路估计就那几种也不要求创新,我就求求您符合常理点好么?(槽点太多先刹车撤了)
2021-4-18 神探罗蒙 小米盒子
个人自用非影评 剧透勿看
有着英国留学经历的私家侦探罗蒙皮衣皮裤叼着烟斗脖子上系着丝巾与持刀歹徒搏斗不慎滑倒却是南柯一梦 老婆白小年是警署首席探员让罗蒙陪自己去逛街 罗蒙曰好不容易休息不如在家共渡二人世界 二人窗边喝红酒 马署长来电
二人来到一户大宅子 其中一户租户女死者洪紫琳后背中刀 负责打扫卫生的赵妈介绍情况
2021-4-18 神探罗蒙 小米盒子
个人自用非影评 剧透勿看
有着英国留学经历的私家侦探罗蒙皮衣皮裤叼着烟斗脖子上系着丝巾与持刀歹徒搏斗不慎滑倒却是南柯一梦 老婆白小年是警署首席探员让罗蒙陪自己去逛街 罗蒙曰好不容易休息不如在家共渡二人世界 二人窗边喝红酒 马署长来电
二人来到一户大宅子 其中一户租户女死者洪紫琳后背中刀 负责打扫卫生的赵妈介绍情况 死者的门从里面锁着 赵妈头一天晚上有事外出不在 罗蒙发现房间有三个人的脚印 其中之一是个瘸子
二人来到洪紫琳乡下家里 家里有死者父亲和蹦蹦跳跳玩鸡毛掸子的傻子哥哥 死者父亲介绍洪紫琳在洋行工作 有个教会同学晓曼
罗蒙去找邻居走访 从大世界工作昼伏夜出的悠悠小姐黄翠翠得知 洪紫琳银行工作的男友欧白让她离开洋行并给了她一个嘴巴 浪荡种欧白常常混迹声色场所怕洋行老板给自己戴绿帽子
白探员警署的弟弟顺子找来晓曼 晓曼介绍洋行色鬼莫老板曾送洪紫琳项链洪紫琳拒绝 被晓曼撞到 洪紫琳告诉晓曼要跟欧白分手 接着洪紫琳要见一个带自己逃出现实生活牢笼的人
二人来到洋行找莫老板问话 五年前罗蒙曾帮莫老板家里处理过通奸一案 二人发现莫老板一瘸一拐
二人找到欧白 欧白讲述洪紫琳约自己在家见面提出分手 欧白说从洪紫琳家走后去找了马署长的侄女 二人从马署长和他侄女口中证实
罗蒙又找到邻居走访 男邻居介绍当晚看到一个陌生男人去找洪紫琳 最后一个去的是莫老板 莫老板被抓 莫老板承认自己去想强暴洪紫琳 洪紫琳挣扎导致莫老板摔倒一瘸一拐
二人来到洪紫琳房间调查 罗蒙发现柜门上的线索 罗蒙让白探员去找第二个男人
第二个男人主动来警署找白探员 周天宇 翻译 二人一见钟情 周天宇是有妇之夫 一次约会被周天宇老婆看到 洪紫琳被泼咖啡 周天宇的一切都是他老婆父亲给的 周天宇来到洪紫琳家里告诉她有缘无分
罗曼告诉白小年 洪紫琳是自杀 墙板上的小坑 刀柄顶在护墙板上用力撞击的痕迹
影片表现罗曼与洪紫琳对话 有人敲门 洪紫琳没开门 洪紫琳背靠匕首自杀 窗口 罗蒙见到悠悠小姐坐在黄包车上对他诡异的笑
1947年以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即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后的名称,事件后改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不顾本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并且大搞个人崇拜和集权政治。拉科西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更伤害了匈牙利人民的感情。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新领导人的推动下,苏联对东欧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在匈牙利,时任部长会议主席的纳吉·伊姆雷实施了“新方针”,比其他东欧国家更早地开启了“非苏联模式化”进程。 但由于苏联的干预,“新方针”实施了22个月就被迫中断。此后,纳吉以著述的方式进一步提出以匈牙利社会主义道路取代苏联模式、以主权独立与民族平等反对苏联控制,这些思想在党内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共鸣。“新方针”中断后,匈牙利向旧政策复归,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随之恶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但拉科西等人不仅对过去的种种错误一味加以掩饰,甚至打算用暴力手段镇压党内外要求改革的声音。
很有意思的纪录片,拉拉杂杂20集终于看完了。
李京红导演很有意思的介入到了这几个女人生活的“社区”中,甚至于很深入和广入的介入到“社区”中,似乎进行了一场社会学意义上的“写作”。导演写作本身也成为了写作内容的一部分,甚至于写作内容也是交互式的,章桦成为了一个新的“作者”,几个女人的生活也因为“写作”发生了改变。
最近一直在读实习生借给自己的定性研究第一卷的书,我自己对
很有意思的纪录片,拉拉杂杂20集终于看完了。
李京红导演很有意思的介入到了这几个女人生活的“社区”中,甚至于很深入和广入的介入到“社区”中,似乎进行了一场社会学意义上的“写作”。导演写作本身也成为了写作内容的一部分,甚至于写作内容也是交互式的,章桦成为了一个新的“作者”,几个女人的生活也因为“写作”发生了改变。
最近一直在读实习生借给自己的定性研究第一卷的书,我自己对“行动式”的社会研究方法非常感兴趣。从职业上来讲,我自己的工作范畴的文本是新闻文本,虽然有一定体裁和伦理上的规范,但还是开放的,特别是在新媒体的语境下面,新闻文本本身来讲应该是“行动”的。
然而“行动”过程中,我对于这种文本的真实性、有效性产生了巨大的质疑,特别我是一名医疗健康领域的财经记者,行业壁垒极高,自身是金融背景,介入有相当大的隔阂。
“记者为什么要在场?”、“记者介入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什么?”、“记者如何介入?介入的方式和文本组织有多大的弹性空间?”、“报道是参与式的,未闭合的吗?报道为什么介入或者不介入?介入的逻辑是媒体逻辑还是行业逻辑?是偶然的配对还是逻辑的演绎,亦或两者混沌?”
我在看这部纪录片时,这些问题反反复复在我脑子里面冒出来。李京红介入的动机,介入后“姐妹们”生活的变化与未变?为什么要介入?这种介入方式有没有参考性?文本内也反复出现。
之前,听过一位资深媒体人说过,任何一名好的记者都应该是有出书的打算。现在来说在多媒体的语境之下,是不是说,每一个有抱负的媒体人都应该有打算进行一次比较复杂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文本写作”,所用媒体语言可能是文字、视频、声音甚至于其他。
从这部历史久远的纪录片中,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性。然而,在当下的语境下,似乎时机不对,但是时机不对,不代表完全不动,我总觉得不可能中总牵杂着可能性,但是如何进行一场“行动式”的社会学文本写作?和当时比起来,现在的阻力太大,诱惑又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