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411040
  • csh
    2019/1/3 13:33:24
    《视与听》影评:控诉与恳求【译】

    作者:Erika Balsom (Sight & Sound)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我们看到的最初影像,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施洗者约翰》。在这幅画中,施洗者约翰带着某种假笑,在画里凝视着观者。他的右手指向天堂,指向救赎。即使在艺术史学界仍存在争论,但根据最普遍的观点,这幅神秘的油画被认为是达·芬奇最后的作品。八十八岁的让-吕克

    作者:Erika Balsom (Sight & Sound)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我们看到的最初影像,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施洗者约翰》。在这幅画中,施洗者约翰带着某种假笑,在画里凝视着观者。他的右手指向天堂,指向救赎。即使在艺术史学界仍存在争论,但根据最普遍的观点,这幅神秘的油画被认为是达·芬奇最后的作品。八十八岁的让-吕克·戈达尔在《影像之书》的开头,引用了这幅油画的其中一个部分,也就是那只指向天堂的手。这只手从整个构图中被分割出来,并被放大,直至填满整个银幕。戈达尔汲干了它的色彩,在银幕上呈现出黑色背景中的浅灰色图案,那就像是复印机重复工作几次后的结果。

    《影像之书》中充斥着暧昧的互文性。但是,在这最初的「手势」中,戈达尔这篇哀伤的影像散文的中心思想,已经清晰可辨。戈达尔搜刮各式各样的多媒体资源,将这些影像碎片以独特的方式重新组织,使他们化身成某种奇异的复制品。他牺牲了影像的真实性,追求某种抽象性、残损性与仿造性,指涉着当代视觉文化的灵活性与易变性。

    在整部影片的五个章节中,「操纵」(manipulation)的理念——就语源而论,「manipulation」一词源自拉丁语的「manipulus」,意为「手工的」——无处不在,这与电影的数码(digital)形式紧密相连(「digital」一词源于拉丁语的「digitus」,意为「手指」或「脚趾」)。纵观全片,《影像之书》都在思考,在救赎与美中蕴含着怎样的可能性,能够让我们久存于这个恐怖的、不确定的世界。直到结尾,戈达尔咳嗽着宣告他自己的方式,呼吁我们在面对这「最深的夜」的时候,怀着「最殷切的希望」。

    在他那史诗级的系列影片《电影史》(1989-1998)中,戈达尔转向了数字视频媒介,以及拼贴式的创作方法,「拍」出了一部特殊的、非线性的电影史。他的《电影史》是一个关于堕落与救赎的故事,主要立足于欧美电影的传统,更多地服务于导演个人的观点而非事实本身。戈达尔称之为「对黑暗的答复」(La réponse des ténèbres)。他所说的黑暗并不仅仅只是大屠杀这样的灾难,而包括了战后时代日益弥漫的失望感与挫败感。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抹去他对电影的热爱。戈达尔始终表现出对那些难忘影像的狂热,以及某种独特的信念。这种信念可以在影评人塞尔日·达内的论述中找到定义:「迷影并不是指人与电影的关系,而是指人通过电影与世界产生联系。」

    其中一种接近《影像之书》的方式,就是把它当做是《电影史》系列的延伸。我们当然也不能忘记同样采用这种手法的短片《21世纪的起源》(2000)。在《影像之书》中,戈达尔关注的很多问题、使用的许多影像都是相同的,甚至影片的风格元素也是如此。在他的手中,蒙太奇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第一个章节的标题「重制」,以及他此前的影片中无数的案例,都可以成为这一点的佐证。通常而言,看戈达尔影片的观众,他们的任务不仅仅只是找到他引用影片的来源,还得找到这些来源在「戈达尔宇宙」中的位置:「对于引用狂人的引用」。

    在《影像之书》的末尾,戈达尔在一个黑屏中表述了某种乌托邦式的希望。他声称,对反驳与反抗的需求永远不会消失。在那之后,他剪进了一个来自马克斯·奥菲尔斯的《欢愉》(1952)的舞会场景。一个老人伪装成年轻人在舞池里跳舞,直至虚弱晕倒——这可以说是刚才提到的表述的完美例证,而那个老人也可以看作是戈达尔自己的化身。

    我们的解读可以在这里停下来,但也可以往前再走一步:这一段由这位刚结束流亡的犹太导演拍摄的精美影像,描摹了燃烧的欢乐,与火焰烧尽后的枯竭。这段影像忧郁的配乐,来自汉斯·欧特手下的钢琴。而在《21世纪的起源》中,我们同样听到了汉斯·欧特的钢琴乐,伴随着指示「1900年」的字幕板。戈达尔给《电影手册》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有关《欢愉》的(不过被拒绝了)。而在1962年,戈达尔称《欢愉》是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好的法国电影。这部备受戈达尔喜爱的影片,以其劣质的、脏污的拷贝,承载着多层次的年代与意义——从电影的诞生,到二战,到法国新浪潮,再到今天。电影史成为了一种讨论政治、讨论戈达尔自身的方式。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戈达尔发出了「回到原点」的呼吁;而在《影像之书》的结尾,他提出了另一种返璞归真的宣言。

    这部影片的第二和第三个章节对二战进行了大量的指涉,试图论证文明如何成为了野蛮的同谋,这也是《电影史》的核心命题。通过戈达尔的蒙太奇,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接上了将人们运往集中营的列车。我们也看到了好莱坞影片的踪迹:希区柯克、奥尔德里奇、布朗宁等等。

    然而,《影像之书》也涉足了新的主题。因为戈达尔长期采用「重制」的手法,影像的真实性从来都不是他的最高理想——影片前期在《荒漠怪客》(1954)与《小兵》(1963)之间创造的联系正是如此。如果《影像之书》确实是对历史的重制,那么这种「重复」必然包含着一些区别。戈达尔重新思考了他的早期创作,那时的「电影」,被理解成为一种建筑、一门技术或是一个实践的场所。如今,这种概念被新的「影像」理念所取代。影像被看做是独立的个体,不受任何规则的束缚,与任何实在的物质材料相分离,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被压缩、上传、改变形态。

    在《影像之书》的标题中体现的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碰撞,不仅仅只是对亚历山大·阿斯楚克的「摄影笔论」(caméra-stylo)的颂扬。对于数字影像如何从本质上成为一种书写的手段,戈达尔赋予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代码的基础上,这部影片的影像在作者的指令下,成为了展示变化与变形的场域。虽然戈达尔没有否认索引式影像的纪录力量,但他更倾向于表现操纵影像的多种方式:包括突然改变影片的画幅、使影像呈现出高度非自然的色彩、动画式的效果和断断续续的「故障」。天空会突然变成橙黄色或是朱红色;人物的动作被分解成时断时续的静止影像。高清晰度的影像与经过多次处理的拷贝夹杂在一起,正如电影史与艺术史的杰作混杂在那种表现性与死亡的粗俗视频之中。

    在《影像之书》中,戈达尔探索了这些新影像独特的可塑性,以及将它们混杂在一起时极富变化的效果。可以说,这部影片从「断裂」与「接续」两个层面同时理解媒介史的衍变。电影已经不再是一种独裁体制,因为戈达尔运用了他的一切技巧,创造出了一部更广阔的影像图册。正如数码视觉文化本身那样,《影像之书》是令人困惑的、高度过载的、极端混杂的、时断时续的、层次分明的、不断复沓的。这部影片的声轨也同样具有这些特征:既是多声道的,也是多语言的。有时,许多不同的声音会同时出现,争相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还播放着断断续续的音乐。戈达尔嘟嘟囔囔的耳语贯穿始终,但它并不能算是某种导语,而更像是这混乱的声音杂烩中的又一个元素,与其他的声音拥有着同样的地位。

    《影像之书》的地理政治学范围,与《电影史》截然不同。或许是为了回应二十一世纪新的冲突,为了答复围绕着欧洲中心主义日益凸显的问题,戈达尔选取了更为全球化的影像。探讨中东问题的影像占据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尤其是在第五个章节「中央区域」之中。可以说这部影片中几乎一半的影像都与中东有关。

    而这第五个章节,是《影像之书》最接近其他任何种类的叙事形式的时刻。影片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海湾王国「多法」的故事,这个国家不幸——或者说有幸——缺乏石油资源,在这里还发生了一次失败的革命。在这个章节中,戈达尔花费大量的时间取证、分析「东方主义」的概念,这种对中东的偏见弥漫在众多关于这一区域的电影表述之中。写着「在西方的眼中」的字幕板多次地在屏幕上闪现。我们可以看到帕索里尼与拉乌尔·沃尔什电影中的段落,我们甚至乘着魔毯,从那些阿拉伯地区的经典电影——像是尤素福·素欣的《阿尔及利亚姑娘》(又名《加米拉》,1958),一路看到新拍摄的描述日常生活的高清影像。戈达尔从这些影像中抽象出一种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并指出存在于所摄对象之外的摄影者主体,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在旁白中,戈达尔指出「代表」他人发声的行为中存在的暴力性,并将这种野蛮的实质,与「这一行为内在的平静」进行了对比。

    如果说《影像之书》的第五个章节的大部分篇幅,主要是对于西方及其影片的控诉的话,那么它在影片最后的几分钟则突然转变了口吻。即使在终局之前,对埃利亚斯·卡内蒂的引用是如此悲伤而真切——「如果我们始终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那么我们永远不会停止悲伤」——但戈达尔以一句恳求,结束了这部可能是他最终之作的影片。这恳求不仅仅只是关乎电影,而是关乎为了正义的每一次行动,关乎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即使我们的希望没有改变任何事情,这一事实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希望」。

    【详细】
    98693654
  • 小透明
    2022/8/10 14:36:01
    难得逻辑比较在线的泰腐!

    想给4.5星,纠结了下4还是5星,最后还是觉得4星会更好些。

    想给五星,是因为他的立意。不仅仅是聚焦在两个主角的情感线上,还有对于医院医生等暗箱操作的批判。

    但是最后还是给了四星,因为,他的逻辑漏洞还是有些的……比如四哥辅导完功课,怎么两人就在一张床上一起睡

    想给4.5星,纠结了下4还是5星,最后还是觉得4星会更好些。

    想给五星,是因为他的立意。不仅仅是聚焦在两个主角的情感线上,还有对于医院医生等暗箱操作的批判。

    但是最后还是给了四星,因为,他的逻辑漏洞还是有些的……比如四哥辅导完功课,怎么两人就在一张床上一起睡了?虽然后面也有相似情节的时候稍微解释了一下,但初看是有点困惑的。比如最后几集tol穿回去,这里如果编剧大大再开个大,应该可以更精彩一些,现在的版本就比较emm一般吧。(我没有看完直接写影评,再加上倍速刷剧看得比较快,很多具体的细节有些忘记了……)

    但是整体还是逻辑在线的,说实话,我个人在看前几集的时候是比较有看下去的欲望的,虽然前几集两人的关系还没有很好,但一次又一次地穿越,tin医生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失败或是疑似成功后又失败、再重来,这样的情节发展还是挺吸引人的。

    比较推荐!是一部比较能带着脑子看得泰腐!

    【详细】
    14567501
  • 逍遥叹
    2023/1/26 9:06:39
    伍六七之暗影宿命

    怎么说呢,其实时长对比前三季并没有少太多(重新看以前的剧集真的只少了一两分钟),只是进入主线,打戏增多大家会觉得不够看,但是我会觉得这样慢节奏的故事叙述以及饱满的人物塑造让我很舒服,有非议是正常的。伍六七第一季开始就从没让我失望过,我会一直期待故事的发展,陪伴着阿七,就像这个故事一开始的宗旨:用爱和包容去化解误会和仇恨。这真的是一部很温暖的动漫

    怎么说呢,其实时长对比前三季并没有少太多(重新看以前的剧集真的只少了一两分钟),只是进入主线,打戏增多大家会觉得不够看,但是我会觉得这样慢节奏的故事叙述以及饱满的人物塑造让我很舒服,有非议是正常的。伍六七第一季开始就从没让我失望过,我会一直期待故事的发展,陪伴着阿七,就像这个故事一开始的宗旨:用爱和包容去化解误会和仇恨。这真的是一部很温暖的动漫

    【详细】
    14929180
  • 邓楚瀚
    2022/1/9 19:54:45
    要懂得取舍

    1.角色性格不同,展现出的行事方法也不同,对于销售来说,可取可学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从多角度去想办法,坚持不懈,有战略的去行事,不到最后绝不放弃。

    2.对陈坤那一句,“争夺需求”,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深思,但挺受用。

    3.电视剧嘛,都是虚构,又不是纪实片,既然

    1.角色性格不同,展现出的行事方法也不同,对于销售来说,可取可学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从多角度去想办法,坚持不懈,有战略的去行事,不到最后绝不放弃。

    2.对陈坤那一句,“争夺需求”,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深思,但挺受用。

    3.电视剧嘛,都是虚构,又不是纪实片,既然是偶像剧,看看热闹看看自己喜欢的演员就行了,其他方面,有好的点了自己吸收就好了。

    【详细】
    14129244
  • 舒农
    2015/7/13 16:00:34
    不爱《小时代》,郭敬明依然给出了走入影院的理由
    人人都爱郭敬明,就像纽约城里人人都爱卡波特。一种把他当做话题,聊天的爱。

    卡波特写了《冷血》,成为大作家。彼时颜值巅峰已过,尚留二三。电视机里侃侃而谈,围巾绕一圈,像五四青年。所以现在的郭敬明像极了卡波特,成功,有钱,拍封面,长相也终于成为了自己笔下精致的少年。

    这种面容精致,表情冷漠,生活富足,明媚忧伤的段子活在每个80后心中,毕竟80后一代人没少受新概念的荼毒,青春
    人人都爱郭敬明,就像纽约城里人人都爱卡波特。一种把他当做话题,聊天的爱。

    卡波特写了《冷血》,成为大作家。彼时颜值巅峰已过,尚留二三。电视机里侃侃而谈,围巾绕一圈,像五四青年。所以现在的郭敬明像极了卡波特,成功,有钱,拍封面,长相也终于成为了自己笔下精致的少年。

    这种面容精致,表情冷漠,生活富足,明媚忧伤的段子活在每个80后心中,毕竟80后一代人没少受新概念的荼毒,青春期所独有的躁动与忧郁在韩寒与郭敬明这个梯队所带领的新概念作家中得到了完全的放大。但是当80后的青春掺杂上90后的笑料拿来拍成电影给00后看时,便成为了《小时代》这样恶趣味满满的产品。

    《小时代》系列从2012年上映之日起,负面评价出奇的一致;很难说在《富春山居图》后,这种现象是否带一点营销的味道。然而第一部作为整个系列中质量最高的,却背负了最多的骂名。从第二部开始,郭敬明作为一个导演的野心让位于挣钱的目的,每部电影都在用粗暴的逻辑和刻意的冲突简单直接地将少男少女招揽到影院。

    套用现在的热词,郭敬明是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知道如何把IP变现,怎样牢牢抓住目标观众们的心,甚至能让几个明星在低年龄段的观众中再火一把,也可以将“撕”这个动词发扬光大。他甚至有一种难以置信的魔力,让所有讨厌这个系列的人走进电影院,看看到底烂到什么程度。就像之前写到的,我们喜欢谈论郭敬明,这种谈论,是嘲笑自己青春的洒脱,也是在暗证如今自己的高逼格。何况电影票也卖的那么便宜。十八块八还送可乐爆米花,然后依旧要羡慕朋友买到的票只花了八块八。

    《小时代》系列的确是一套销量可观的产品,但作为“电影”来观看,影像叙事的能力几乎为零。到了第四部,观众甚至都不必再去关注撑起影片的拙劣逻辑;需要做的,仅仅就是被煽情,仿佛自己的青春真的和这部电影有关。十年的哭与笑,小时代的“时代姐妹花”都伴随在身旁。你忘记了《小时代》只是虚构,你的青春是建立在考试没考好、谈恋爱、分手、和家长斗智斗勇等等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上。

    为了煽情,“分屏”这个郭敬明最显著的符号滥用成灾。当看到女主角们开始在雨中奔跑,大特写一个接一个的时候,你就会有预感,四个人一起边跑边哭的分屏镜头立刻就要袭来。但是你错了,不仅仅是雨中奔跑的四张脸,前三部里面所有的四人奔跑特写分屏轮番登场,这个本该煽情的段落却因为这样稚嫩的表现手法让人哑然失笑。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大数据下研究观众喜好得出的排片方式。但是作为导演,却不应该在观众连好东西都没见过的情况下就将最平庸的煽情桥段塞到他们的眼前。

    如果你以为分屏已经是煽情的底线,《小时代4》的另一种独门秘籍则将这个底线拉到了更低的地方。大概除了《小时代》,你也不会再看到什么电影舍得在大银幕上为一首歌拍MV了。到了第四部,这种MV的表现手法甚至直接脱离了故事情节,用3、5分钟的特写不断地围绕着片中的一个角色推拉摇移。满打满算120分钟的电影,几乎从头到尾都在唱歌,童声吟唱、日语、英语、中文轮番上阵;但故事情节竟然薄弱到集体大撕逼——和好——回忆的三步走,除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所有人扭打在一起,你几乎记不住这部电影里到底都讲了些什么,即便它还铺垫了一个商战气息的“四亿亏空”。

    所以,在放弃叙事,直面煽情的《小时代4》中,我们再次看到了郭敬明自己对影片价值取向主观上的回避。

    时间为什么煮雨,岁月何以能缝花?身为导演,郭敬明并没有给出解答。他能做的,只是建立了一个空幻的纸上上海,让他的读者们将自己全身心的代入,麻醉、满足。电影中的这群人,不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孤立的在方寸之间做着过家家的游戏。影片固然在拜金方面比原著收敛不少;但角色所生活的基础依旧是物质财富的放大。而动辄因为情爱纠葛而引发的争吵,也让郭敬明所自我宣称的“努力、追梦、友情万岁”的影片价值观显得苍白无力,站不住脚。《小时代》自身所散发的价值取向与郭敬明的采访相比,背道而驰。

    描摹时代的电影,自动地会与这个时代呼应。《小时代4》是不情愿地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呼应了郭敬明对这个时代的观察。它的上映的确是郭敬明自己恶趣味的一种结束;但这个系列票房的火爆,却给这个时代最浮躁的一群人点燃了一把熊熊火炬。《小时代》系列的完结不意味这种粗制滥造的粉丝电影的完结。而华语片市场也的确需要一段时间,来扫除掉这类电影燃烧过后留下来的废渣与灰烬。
    【详细】
    75301844
  • 语辕
    2017/6/27 17:36:11
    最后是谅解、拥抱、祝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2016年上映的《诗无尽头》是智利裔墨西哥籍电影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传记片,看简介,才意识到,四五年前在一个叫做“盗梦空间”的地方,曾经有人推荐过一部他导演的电影《鼹鼠》。当时电影在“盗梦空间”的院子里放映,也好像是在屋里的白色墙壁上。一父一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2016年上映的《诗无尽头》是智利裔墨西哥籍电影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传记片,看简介,才意识到,四五年前在一个叫做“盗梦空间”的地方,曾经有人推荐过一部他导演的电影《鼹鼠》。当时电影在“盗梦空间”的院子里放映,也好像是在屋里的白色墙壁上。一父一子...  (展开)
    【详细】
    8629258
  • Queen
    2020/12/10 3:16:51
    改变命运全靠魔法?!!仙女教母乔装打扮成身圣诞黑手!!!
    太神奇了!尽管我还没看呢! 但是从别人的只言片语里!{其实是剧情介绍嘻嘻(?˙︶˙?)} 我就已经想到了一个,别人还在醉生梦死,这简直太精彩了的狗血剧情里的非常严重的缘分问题。 如果不是圣诞助手这个幕后黑手。史黛西不可能咸鱼翻身。 我不知道或许是(ΘへΘ)电影想...  (展开)
    太神奇了!尽管我还没看呢! 但是从别人的只言片语里!{其实是剧情介绍嘻嘻(?˙︶˙?)} 我就已经想到了一个,别人还在醉生梦死,这简直太精彩了的狗血剧情里的非常严重的缘分问题。 如果不是圣诞助手这个幕后黑手。史黛西不可能咸鱼翻身。 我不知道或许是(ΘへΘ)电影想...  (展开)
    【详细】
    13045217
  • Hazs
    2021/12/22 0:53:04
    《见岭南》 于醒狮文化中采风
    14083196
  • 稚玖
    2021/8/1 11:48:40
    劇評

    《妻子的秘密》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示一部电视剧,更是将生活中的故事写入,人物背后的闪光点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故事背后的人生道理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剧中发生的事件也向我们展示了人性黑暗的一面,让我们提高警惕,为以后自身的安全添了份保障。《妻子的秘密》将生活中平凡的事情演出不平凡的感觉,人性的阴暗一面在剧中被完全地暴露出来引起了观众的深思,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会,演员们娴熟,精彩的演技也使得该剧大受欢迎

    《妻子的秘密》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示一部电视剧,更是将生活中的故事写入,人物背后的闪光点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故事背后的人生道理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剧中发生的事件也向我们展示了人性黑暗的一面,让我们提高警惕,为以后自身的安全添了份保障。《妻子的秘密》将生活中平凡的事情演出不平凡的感觉,人性的阴暗一面在剧中被完全地暴露出来引起了观众的深思,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会,演员们娴熟,精彩的演技也使得该剧大受欢迎

    【详细】
    13720204
  • 柯尔特 陶志波
    2016/9/27 13:08:23
    人物有血有肉,精神有魂有魄
    一段带血的历史,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展开,从看似久远却又让人历历在目的屈辱中重现,从英雄辈出让人热血奔涌的抗争中重来……《宜昌保卫战》从全剧伊始,便以深刻而写实,客观又写意,浓情又浓烈的方式和视角,将那一段至今仍很少被搬上影视剧作品中的真实历史鸿篇开启。

    战争是残酷的,侵略更是可耻可恨的,中国军民在抗日的血泪历程里,书写的不仅是民族的仇恨,更有匹夫的义勇,和抗战儿女的壮烈。全新演绎的抗
    一段带血的历史,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展开,从看似久远却又让人历历在目的屈辱中重现,从英雄辈出让人热血奔涌的抗争中重来……《宜昌保卫战》从全剧伊始,便以深刻而写实,客观又写意,浓情又浓烈的方式和视角,将那一段至今仍很少被搬上影视剧作品中的真实历史鸿篇开启。

    战争是残酷的,侵略更是可耻可恨的,中国军民在抗日的血泪历程里,书写的不仅是民族的仇恨,更有匹夫的义勇,和抗战儿女的壮烈。全新演绎的抗战剧《宜昌保卫战》不仅将目光锁定在了“宜昌大撤运”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更用荆楚人独特而英勇的抗日历程,让观众们重新历经一次血与恨的洗礼。家仇国恨不能忘,警钟更要长鸣。

    宏大的视角,不仅体现在精制的战争场面和震撼的陆海空全都有的硬件方面,还有全剧从开始便浓厚地营造出的真实的历史大背景下,从兵戎天下的乱世到人心惶惶的个人,从国共各方的不畏生死的努力,到战火烧身的兵将奋勇,以及谍战随行的谜与乱……都让《宜昌保卫战》在看似小格局小背景中管中窥豹到整个中国的抗日战场。尤其是荆楚人民的智慧和勇敢,才华和意志都在剧中得到了真实的表现。

    宜昌,作为荆楚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张飞横予“当阳桥”,关公败走“麦城”被擒“回马坡”,“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等等故事和遗迹,俯拾皆是。这里还是埋葬关公正身的“五阳”之地,建有气势恢弘的关帝陵。同时也是关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在宜昌这块热土上,不仅发生着改变历史影响历史的大事,更有如土家人热爱这一方水土的热情和奔放。剧中不仅呈现出国共等方面的抗日事迹,宜昌军民在日军来袭时的表现,更融入宜昌地区特有的人文风情于这段战火纷飞的历史当中。就像土家人钟爱的摆手舞,收获时,打猎后,都会用这样的欢歌笑语来祭奠成功的喜悦。所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宜昌保卫战》中是那么的人情味儿十足,风土特色十足。

    奔涌的长江横穿宜昌,成就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更成就了宜昌千百年的历史。“宜昌大撤运”在这“最后的国门”,保家卫国的抗日高潮在英雄之城宜昌。恰似险滩、湍流、深水汇聚于此的大江,考验的不仅是纤夫团结勇敢的心,还有勇者无畏的意志。逆流而上的宜昌人,不惧死伤的中国心,在《宜昌保卫战》的创作团队的敬业工作里,被诠释得有血有肉有魂有魄。堪称又一经典抗战剧。

    耳畔主人公那一句“吾国吾民,舍我其谁哉!”依旧动人心神、清晰有力。历史若重来,必倾国人血肉,再荡敌寇!
    【详细】
    81031037
  • Fiona ??
    2021/12/31 0:38:52
    我们是第一书记
    导演任杰说:“山里的花不在乎你是否看它 是否欣赏它,明年春天也一定会如期开放”第一书记就是开在山里的花,在没有镜头没有人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在全国各地做出贡献,超过1800位第一书记牺牲,看到他们没法回家过年,看到他们为了留守儿童过生日却不能回家陪伴自己的孩子...  (展开)
    导演任杰说:“山里的花不在乎你是否看它 是否欣赏它,明年春天也一定会如期开放”第一书记就是开在山里的花,在没有镜头没有人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在全国各地做出贡献,超过1800位第一书记牺牲,看到他们没法回家过年,看到他们为了留守儿童过生日却不能回家陪伴自己的孩子...  (展开)
    【详细】
    14105217
  • 扣子
    2006/2/16 13:54:33
    没意思
    开头以为宗教恐怖片,比较有神秘气氛,吸引人,等一看到那几个等着挨宰的家伙一出现,就走了老路线,没有新意,也不恐怖,建议那些胆子非常小的人看,可能有点效果!
    开头以为宗教恐怖片,比较有神秘气氛,吸引人,等一看到那几个等着挨宰的家伙一出现,就走了老路线,没有新意,也不恐怖,建议那些胆子非常小的人看,可能有点效果!
    【详细】
    102677
  • 栀子花海
    2023/2/20 13:16:41
    平淡普通
    单位组织看的,我就喜欢这样的工作日看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放松。这电影拍得非常平淡普通,观影苛刻的观众可能看半个小时就会忍不了,好比一个本科生看小学生拍出来的东西,这么说可能不好,反正就是看网络小白文的味道。 但好好看到结尾,自闭症的小孩看到孤独的爷爷要被撞了...  (展开)
    单位组织看的,我就喜欢这样的工作日看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放松。这电影拍得非常平淡普通,观影苛刻的观众可能看半个小时就会忍不了,好比一个本科生看小学生拍出来的东西,这么说可能不好,反正就是看网络小白文的味道。 但好好看到结尾,自闭症的小孩看到孤独的爷爷要被撞了...  (展开)
    【详细】
    1499721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