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再起时影评

52108237
  • 夏晓光Pe
    2011/4/27 22:43:50
    風帶著我來,阿巴斯的詩意寫作
    《風帶著我來》講述的是幾個從德黑蘭來的號稱工程師的人,來到一個名為黑村的偏遠山村,爲了秘密拍攝當地喪葬的風俗。在人物交談的隻言片語中可知,那是一種類似于在喪禮上,婦女要用刀割自己的臉來表達哀慟的儀式。工程師們選中的是拍攝對象是一位年紀上百,已臥床不起的老人。在等待老人死亡的過程中,剛開始工程師們似乎很享受寧靜的鄉村生活,新鮮的麵包,水果,牛奶,但隨著等待的繼續,老人病情的好轉,大家都開始按耐不住,
    《風帶著我來》講述的是幾個從德黑蘭來的號稱工程師的人,來到一個名為黑村的偏遠山村,爲了秘密拍攝當地喪葬的風俗。在人物交談的隻言片語中可知,那是一種類似于在喪禮上,婦女要用刀割自己的臉來表達哀慟的儀式。工程師們選中的是拍攝對象是一位年紀上百,已臥床不起的老人。在等待老人死亡的過程中,剛開始工程師們似乎很享受寧靜的鄉村生活,新鮮的麵包,水果,牛奶,但隨著等待的繼續,老人病情的好轉,大家都開始按耐不住,想儘快返回德黑蘭。就在這樣看似遙遙無期的焦灼等待中,主角慢慢開始思考了生命和死亡的意義,最終在老人逝去時,放棄了拍攝。
    老實說,這是一部比較悶的片子,如果不是因為之前田野的經歷,也不會看得如此津津有味,不過正是田野中的這種焦灼情緒讓人感覺到和主角同樣的悶。一個比較有趣的細節是村子里通訊較為困難,所以主角每次接電話,都要花上好幾分鐘的時間,開車到墓園附近的一個山頭去才有信號,而每次接電話后,都會跟一個正在挖壕溝的村民聊上幾句。阿巴斯是一個擅長通過把握人物的對話來展現人物關係和內心變化的導演,電影中主角與這位挖井的約瑟夫始終沒有見過面,而是通過交談建立的關係,從剛開始的寒暄客套,到慢慢地主角開始羡慕約瑟夫這樣獨自簡單的工作以及跟女友單純的幸福,再到後來當約瑟夫被埋在壕溝里時,主角絲毫沒有猶豫地向其他村民尋求救援,儘管這樣突如其來的死亡其實也能成就他的拍攝。最後,主角與醫生的一段關於生命與死亡的探討成為了改變其想法的關鍵。老是一種疾病,但醫生說還有比老更可怕的疾病,那就是死亡,因為那意味著不再能夠領略美景,不再能夠享受自然的美好,不再能夠體驗生命的樂趣……於是主角意識到,他人的死亡或許不該是被期盼的,就在老人終於離去時,他開車離開了村莊。
    個人其實不是特別喜歡這種,用人物對話的方式來探討電影主題的表現形式,而把這種形式運用到極致的是阿巴斯去年的《愛情對白》,不失為一部典型的話嘮片。anyway,片中的遠景鏡頭真是美得一塌糊塗,讓人有想去伊朗的衝動。
    【详细】
    4925837
  • 露伊
    2011/1/9 0:54:24
    《风会带走我们》:我喜欢——
    我喜欢,电影一开始,宽广的田野里,一条蜿蜒的路,车在上面开,人坐在车里,听得到说话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就好像汽车有自己的生命一样,而人只是它肚子里的几条虫。

    我喜欢,那个神来一笔的小村庄,白白蓝蓝的,依山而筑,躲在尘世的最远处,好像害怕被人看上就会顺手偷走了一般。家家户户,相连互通,随便走几步就到了邻居家的房顶上。老人们坐在门口,女人们忙忙碌碌,小孩子们踏着一棵倒下来的树去到
    我喜欢,电影一开始,宽广的田野里,一条蜿蜒的路,车在上面开,人坐在车里,听得到说话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就好像汽车有自己的生命一样,而人只是它肚子里的几条虫。

    我喜欢,那个神来一笔的小村庄,白白蓝蓝的,依山而筑,躲在尘世的最远处,好像害怕被人看上就会顺手偷走了一般。家家户户,相连互通,随便走几步就到了邻居家的房顶上。老人们坐在门口,女人们忙忙碌碌,小孩子们踏着一棵倒下来的树去到河对岸。

    我喜欢,那个总是惦记着考试的小男孩。脸上挂着羞涩的笑容,说起话来那么自然。又那么懂事,就算被烦人的大人们指使来指使去,他也不生气,只是小声抗议着“我要做作业”,“我明天要考试”,“我要迟到了”——好像他才是个大人。我也赞赏他有一天真的生气了,嘴里不说,却犟犟地就是不肯坐工程师的车。

    我喜欢,那个村口茶馆的老板娘,垮着脸抱怨辛苦,说,女人一天上三份工,出门一份工,回家一份工,晚上睡觉还有一份工。

    我喜欢,工程师长得不好看却很爱干净。每天早上起来对着面小镜子仔仔细细刮胡子。他有两件衬衣换着穿:一件绿格子,一件纯白色。

    我喜欢,工程师每次接手机都得开着车出去到山坡上才能找得到信号。山上有人在干活,挖出根人的骨头送给他。他把骨头在自己腿上比一比,说,嚯,这个人个子很高。

    我喜欢,工程师去村民家要新鲜牛奶,在漆黑的地窖里,为挤奶的少女念诗。少女十七岁,名字不肯说,脸也不给看,却叫妈妈不要收他牛奶钱。她一定会记得他念的诗。

    我喜欢,年老又病得厉害的老奶奶,一百岁了吧,一日一日地活下去。大家都在等着另一只鞋子何时落地,老奶奶喝着邻人送来的含着心愿的汤,就是不告诉你。

    我喜欢,那个骑着摩托车出诊的老医生,没有病人看的时候,他就观察大自然,他说这样生命才不被浪费。活着好啊,他念着诗告诉工程师,来世最美好的许诺也比过当下,当下啊,当下!

    我喜欢,那些在村子里走来走去的鸡,狗和羊。还有山坡上那只小乌龟,被心情不好的工程师一脚踢翻了,可它挣扎挣扎着,还是自己翻了过来。

    我喜欢,老奶奶最终还是走了,但女人们的恸哭声却仿佛是祝福的声音。河水带着工程师抛出的一根白骨,轻盈自在地漂向一个永恒的远方。

    我喜欢,电影里对待生活的幽默感,对生命的神圣感,还有那诗歌一般的结构,让观者的心也踏入一个缓慢回旋的舞步。

    我喜欢,电影始终在默默地等待一个死亡降临的时刻,却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生命的真谛与永恒。

    我喜欢,电影通篇似乎什么大事情都没有,却已然让人生所有本质的事情都已上演。

    还有,我喜欢,我能列出这么多“我喜欢”,却只得承认,内心深处最巨大的震撼与感动却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用字和词来形容清楚。

    The wind will carry us……


    2011-1-9
    V?rm? Sweden
    【详细】
    45701256
  • 想要飞飞
    2009/8/19 13:46:26
    我的解读 《随风而逝》是阿巴斯的另类黑帮电影


    看这部片是因为出品国家是 法国和伊朗
    实际上应该是一部地道的伊朗电影,之所以标上法国,估计是因为投资方的原因,反正片中的阿拉伯文字一个也看不懂。法国对世界现代电影的推动力还是很大的。包括中国很多导演都得到法国资金的帮助。我是冲着法国风格去的,结果不是我期望的那样。

    看完以后,想起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虽然电影风格不同,但是内在的精神是一样。


    看这部片是因为出品国家是 法国和伊朗
    实际上应该是一部地道的伊朗电影,之所以标上法国,估计是因为投资方的原因,反正片中的阿拉伯文字一个也看不懂。法国对世界现代电影的推动力还是很大的。包括中国很多导演都得到法国资金的帮助。我是冲着法国风格去的,结果不是我期望的那样。

    看完以后,想起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虽然电影风格不同,但是内在的精神是一样。

    也许同时到场观看的人都把《随风而逝》当成文艺片来对待,也可能是片名的翻译,或者是内容简介的导向,或许真的误导了很多人的解读。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黑帮电影。只是阿巴斯巧妙地利用了他的叙事式风格来隐晦的表现黑帮的意图。可能也是国情所致,不能直接拍摄黑帮电影,比如我的国家也不能直接拍摄黑帮电影一样,这种没有打打杀杀,追车爆炸的,甚至连“杀”的台词都没有的黑帮电影,比较容易通过电影审查的管制。

    下面说说我的解读正片的部分:
    开场时一段伊朗高原的行车镜头,一大段车内人聊天打发时间的对白,人却没有出现过,一辆老旧的四驱车在山路上走着,这段时间我没有计算,估计有5分钟之多,对白不会是无意义的,他们在对白中提到的独树的风景,2棵树的风景都一一出现,大段大的沙石公路告诉我们,他们将去偏远的地方。 而这条路是踩过点的,所以对路上的地点是熟悉的,人物不露面是身份所致,他们不希望路上的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在进入村子的时候,杀手们统一口径说是来寻宝的。寻宝的工程师至少也要带些工具吧?没有。他们们每天的工作也没有交代,工程师每天出去探风,下手们在房间待命,日子过了预定的时间7天,再一个7天,又再一个7天,胡子都刮了好几次,任务还是没有完成。

    没记错的话,通篇出现过2个特写镜头,第一个是进入村子前,小朋友(抱歉不记得名字)在村边路口等待车辆的到来,小朋友走近形成特写。第二个是工程师离开村子的早晨,在屋顶观看老妇人死去的情况。
    第一个特写的形成是小朋友由远走近形成的,交流的话题是他接到长辈的指示,在这里等待工程师的到来,引领他们到安排好的人家住宿。到来的工程师还是看不到什么模样,为什么!我觉得是导演暗示了小朋友在这个事情中的重要,随后小朋友带杀手工程师进入村子,故意走一条小道,从长镜头的画面上看,这条小道是无路可寻的,至少我看的感觉是无路可走;而小朋友总能带领工程师峰回路转的走到村子里去。也暗示了他在这个片中起到的重要性。
    第二个特写是在片子的最后,老妇人已经死亡,杀手工程师在观察和确定死亡时直接切入的,强烈的暗示出老妇人的死亡对他此行的重要性,随即他离开了村子,影片结束。

    黑帮片中主人翁的性格决定了事态的进展,一个喜欢诗歌的杀手工程师,也决定了他的做事风格是一定会有挣扎的,导演通过在墓地的电话与他的老板进行电话沟通,也预示他次那个是的行业也总是和生死相关,杀手工程师因为个性,不愿意直接使用老板希望的方式去办事,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了结这件事情。那个看不见的挖坑人最后被塌方压伤,也是预示黑帮生活的结局必定是悲惨的。

    黑帮人物的行为方式是有据可查的,他来到村子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小朋友带他熟悉村子的地形,了解相关的情况,而且和小朋友搞好关系来套取情报。在茶馆是看到重要目标人物就进行跟踪,那个老头是老妇人的亲人,每天出现在茶馆和自家台阶上,照相机的再次遗忘表明他的目的是去了解人的情况,而非在做所谓的工程。
    他的手下始终就没有露过脸,因为他们无法左右杀手工程师,直接被忽略,最后他们抱怨杀手工程师答应的时间都超期3周了,他们想直接完成这件事情,杀手工程师坚持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办事,他的手下不满他的做法悄然离开。

    杀手工程师利用小朋友来套取情报,多次遇到小朋友就打听老妇人的身体状况,当他确定小朋友信任他以后,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认为我是好人吗?为什么”小朋友的回答是,你是好人,为什么却没有语言回答,只是笑。杀手工程师又问一次,得到确认后他轻松了很多,甚至和挤牛奶的小姑娘聊起诗歌来。 一个正常的人会问同一个问题2次吗,在一种情况下可能会,就是感情打击到极限后迷失自我,这时他会反复的问一个问题,他真的不爱我了吗? 会问很多人这个问题。但是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去问别人,你看我是一个好人吗?

    另外一句是他回答小朋友考试遇到的问题,脱口而出的是“坏人上天堂,好人下地狱”。
    在导演手册里是不可能出现口误的,也不可能出现无意义的画面和语言。身份的界定也在这里得到体现。

    但是他没有想到小朋友后来居然会给假情报,(村里人也是有防范的,证明这个老妇人的地位很重要)他很生气,对小朋友发火,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直接的交流了,虽然他企图去修复对小朋友的伤害,小朋友没有给他沟通机会,虽然他多次想邀,小朋友没有再坐上他的车。这个杀手也是有感情的,如同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里昂”

    这个黑帮片拍的是相当的隐晦,甚至都没有出先任何关于谋杀,任务,手段等等,但是杀手的本行还是有描述的,在墓地追逐着把乌龟踢翻后就扬长而去,后来的屎壳郎推着牛粪的镜头暗示杀手的生活就是必须按照规则去办事,必须完成任务,不能违背杀手的游戏规则,他的生活就是屎壳郎,不管牛粪掉到哪里,他都必须要推着走。

    最后完成任务是借用了医生的手,他始终不去老妇人所在院子,也是要在行为上把老妇人的生死与自己的行为毫无关系,他在救挖井人的时候自己在寻找下手的机会,无意间出现的医生给了他灵感,他把医生带到老妇人家门口,自己却不进去,之后又主动去帮老妇人付钱买药,在摩托车上讨论的2个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第一个问题是杀手征求医生意见能否抽烟,医生说抽烟是你个人的事情,与我无关,想抽就抽吧,杀手没有抽,医生又说,你抽烟我不管,但是你抽会烟破坏环境的。
    去药店的路上杀手工程师的电话又响起来,执行任务的压力又来咯,挂掉电话后,医生说起的买药方式给杀手启发,他找到一个合理的让老妇人死去的方式,对话结束是,医生的摩托车离开正路拐去一条看上去没有路的便道,暗示了什么呢? ……黑夜来临,这是片中唯一的夜晚场景,黎明时分,杀手起来收拾行李,拍下证据后离开。

    片中有2个重要的道具
    第一个是照相机,在我们的经验里,一台单反照相机在任何国家里,都是一件相当重要设备,谁都会小心的对待和爱护相机,而这个杀手根本不在乎这台照相机,因为再好的相机和人的生命比起来都是微乎其微的,在相机出现的第一场戏,杀手企图拍摄那个老头的照片,却被茶馆的老板娘阻止了,然后他去跟踪老头,就把相机扔下在茶馆。 相机再次出现是他利用相机拍摄老妇人死亡后送葬的人群。为什么? 我认为他需要这些作为证据,证明他完成了杀死老妇人。 所以他在拍照时是没有选择角度,直接连续不断的拍下所有的人。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另一个重要道具,一根死人的腿骨
    杀手第一次来到墓地接听电话,也是他第一次向老板汇报情况,他非常紧张也非常重视,现在村里的小山头尝试接受的较好的信号,后来没办法在转到更高的地方,于是墓地出现,如果电话只是为了和他的父母沟通,那么没有必要那么重的篇幅,也没有必要那么紧张。二老板的指示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听清楚才行。另外他的电话号码是不公开的,就连家里人都不知道。为什么? 杀手的行业所决定的。
    腿骨的出现就明示出他的身份,也是暗示了他为什么来这个村子的原因。这个骨头一直放在他的车上,。让老妇人变成骨头就是他的任务。他完成任务后,把骨头扔掉,也暗示任务完成了。影片结束也是落在骨头上。 如果我是一个常规的过客,捡到一个有意思的骨头,我会带回去的,杀手是不需任何的纪念品的。所以他抛掉骨头。

    石头最后的解读是
    伟大的阿巴斯导演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拍摄了这部黑帮电影,是否也是想伊朗当局进行一种暗地里的较量呢! 当局的审查居然没有人能解读出这背后的故事,呵呵,讽刺的狠啊。



    写完后在网上搜到的几句话
    片名The Wind Will Carry Us来自一首探索「生」与「死」的诗词,诗词中指出「生」与「死」是无法由我们所掌控的,惟求大自然而已

    我的理解是杀手工程师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他唯一能做到的让老妇人用符合常规的方式死去。 而杀手工程师所佩戴圆形眼镜是否暗示着阿巴斯是和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有所联系,相互惺惺相惜,或者是反过来。。

    欢迎讨论
    【详细】
  • 22483554
  • 小熊猫
    2009/6/25 1:36:06
    在有阳光的稻田
    在一个有阳光的早上,我从床上跳起来,翻出上礼拜买到的随风而逝,把它塞进DVD机.

    又一部阿巴斯几乎让人看不出头绪的片子.几近让人抓狂的长镜头,丰满的稻田,古老的村落,念书的小男孩,垂死的老妇,卖茶水的女人,挤牛奶的女孩,挖矿井的年轻人,让人摸不清头脑的电话还有电话那头的主人,以及一段奇怪的诗.没有交集,只有画面.

    这么说我感觉有些难堪,但你甚至可能一直在考虑同样一个问题
    在一个有阳光的早上,我从床上跳起来,翻出上礼拜买到的随风而逝,把它塞进DVD机.

    又一部阿巴斯几乎让人看不出头绪的片子.几近让人抓狂的长镜头,丰满的稻田,古老的村落,念书的小男孩,垂死的老妇,卖茶水的女人,挤牛奶的女孩,挖矿井的年轻人,让人摸不清头脑的电话还有电话那头的主人,以及一段奇怪的诗.没有交集,只有画面.

    这么说我感觉有些难堪,但你甚至可能一直在考虑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整部电影的枝节都可以被快进然后被狠狠忽略.事实上,阿巴斯直到最后也没有告诉你这个男人到底来到这个村落的目的.这听上去像是你和阿巴斯之间总有一个是傻瓜,不是吗?事情看上去一直在发生却也什么也没有发生,当然换种说法是事情看上去什么也没有发生也又一直在发生.终于当送葬的照片被拍出来,也到了男人该离开的时候,如果硬要在最后这个环节去渗透整部电影所交待给你的,那么按照伊朗人的意思就是,"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当你闭上眼睛时,你将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世界的风景",我猜他想说的是,当你放弃了目睹一个习以为常的死亡的发生,而开始去拯救另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生命的时候,也就往往意味着你的生命总算开始有了些让人松了口气的眉目.

    让我印象深刻的始终是那片金黄的稻田,在片子里它一直占据着视线的大部分角落,风过去的时候,稻浪在这片土地上开始生动,远远留下的,依然只有远方摩托的轰鸣与飞扬开来的尘埃,每当这个时候,画面就开始格外宁静.其实想了半天,我还是有些困惑,但如果真的要用非常较真的方式与态度去理解去思考去试图从这部电影里看出些许行为的坐标,我会觉得那是件可耻的事情,因为像『得到』这样的事情,从很久以前我就发觉它只存在乎影响而非实现.你懂我的意思吗,没有人能比电影里那位老人说得更好,"我知道,如果我对别人没用的话,至少我的生活获得了大部分的时间去观察这个世界",

    我完全同意.本来,你的疑问就像片中孩子那道关于天堂与地狱的考试题一般难以考究.生根发芽结束开始,生命这东西,没有边界,没有尽头,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它始终在以另一种形式在继续,向来如此.

    "if u come to my house..."
    what?
    "oh kind one,bring me the lamp and a window throung the which i can watch the crowd in the happy street"
    what?
    nothing.it was a poem

    do u know forough?
    yes.
    who is she?
    gohan's daughter.
    no. the one i'm talking about is a poet

    "in my night,so brief,alas
    the wind is about to meet the leaves"
    do u understand that?
    "the two are meeting
    it's like when u went to see yossef
    at the well"

    at the well?

    bravo.
    【详细】
    20921465
  • malili
    2009/2/28 9:53:02
    越想越觉得味长

    想到人类早先的诗歌
    土地,树,鸟,风,季节,老死,忧愁,成长,友谊,茶,生育,居住。
    一种风土产生一种风格
    只有小亚这样如人类远古般的风土才会有这样的电影作品?
    阿巴斯作品中有一种“文明人”进入乡村风土的模式。

    想到人类早先的诗歌
    土地,树,鸟,风,季节,老死,忧愁,成长,友谊,茶,生育,居住。
    一种风土产生一种风格
    只有小亚这样如人类远古般的风土才会有这样的电影作品?
    阿巴斯作品中有一种“文明人”进入乡村风土的模式。
    【详细】
    1751121
  • 静卜
    2008/7/23 18:45:27
    好观片,不求甚解
    我属于常拿闷片儿自我折磨但其实并不打心眼儿里喜欢它们的那类伪文艺女青年,却一直很待见阿巴斯和他情节感极弱的电影。
    《随风而逝》应该是看过他的几部作品里最内容最零散和费解的一部,幸而我从来“好观片,不求甚解”,糟糕的翻译和碎碎的情节都不影响我看得津津有味。
    首先被吸引的当然是那片黄土地里的希腊农村。我并不认为导演有多大程度的美化,主要原因就是无处不在的尘土。无论是白色的房屋还是来往的村民
    我属于常拿闷片儿自我折磨但其实并不打心眼儿里喜欢它们的那类伪文艺女青年,却一直很待见阿巴斯和他情节感极弱的电影。
    《随风而逝》应该是看过他的几部作品里最内容最零散和费解的一部,幸而我从来“好观片,不求甚解”,糟糕的翻译和碎碎的情节都不影响我看得津津有味。
    首先被吸引的当然是那片黄土地里的希腊农村。我并不认为导演有多大程度的美化,主要原因就是无处不在的尘土。无论是白色的房屋还是来往的村民,都被若有若无的尘土笼罩,全不是油画里素净清雅的味道。细碎的生活情景却带给我莫名的亲切感,那些无甚表情起伏的人和日日重复的对话都把观者和观看对象拉得很近。
    其实我是不喜欢从一部片子中生拉硬拽出什么道理和观念的,但是让我的哈姆雷特和你的哈姆雷特碰个面交换一下思想说不定还来一场争论,有时候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照例说说剧情,一句便可道尽:一个工程师和他的同事来到个小村庄,风平浪静地住了两个星期。故事到此结束。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来,不知道在村子里游荡的时候他究竟在想什么,不知道他在给谁打电话,不知道最后他是否实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电影里满是模糊的因素,隐隐藏着死亡的讯息和生的力量。前者比如卧病在床的老太太和挖井时发泄的一根尸骨,后者比如在干燥的墓地上艰难爬行的龟和推粪球的苍蝇。
    《随风而逝》大概算作“私电影”,如同导演的个人日记,有许多前因后果因为导演自己烂熟于心而懒得一一用笔记录。当然假若你是孜孜不倦的符号学爱好者,也可从无数细处解读出无数的平方个意味来。阿巴斯简直是细节偏执狂,一点一点去展现最微小的东西,以致于观看过程中我完全顺延他的思路前行,早没了追问意义的念头。其实拿一个大概念便可掩去一切:生活本身并无意义,又何苦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斤斤计较?
    否认意义存在的重要性并不会让一个人变为虚无主义者,表象本身有时候比研究背后所蕴含的意思重要得多。人们总在看到皮肤后仍不满足,想知道下面有什么,几经周折,常不如愿,因为皮肤下面鲜血淋淋。于是废话一篇。
    【详细】
    1448843
  • 南庭秋
    2007/12/27 16:13:45
    风儿将带着我们飘
        接触阿巴斯的时间不长,却疯狂地爱上了他的电影和他的诗。让人意外的是,他的电影平静地让人不得不摒住呼吸,生怕打扰了那些自在的人们,而他的诗却灵动地像精灵一般,活跃、敏捷,顿悟中蕴含着生活的滋味。然而细想,似乎二者又能共通,阿巴斯是个捕捉者,不论借用的是镜头,还是文字。他的电影镜头是舒缓的,悠长的,人物远远的,融入景物之间,自在地呈现着,似乎和内容没有什
        接触阿巴斯的时间不长,却疯狂地爱上了他的电影和他的诗。让人意外的是,他的电影平静地让人不得不摒住呼吸,生怕打扰了那些自在的人们,而他的诗却灵动地像精灵一般,活跃、敏捷,顿悟中蕴含着生活的滋味。然而细想,似乎二者又能共通,阿巴斯是个捕捉者,不论借用的是镜头,还是文字。他的电影镜头是舒缓的,悠长的,人物远远的,融入景物之间,自在地呈现着,似乎和内容没有什么关系,只有阿巴斯一人在观看着这所有一切,像个画家在野外写生,画上淡山远水,流露出来的尽是画家的情趣;他的诗极其短小,甚至比俳句还精炼,永远只描绘一瞬间,但却能将这一瞬间的发现变成隽永的状态,诗中的动物、植物、生活,都以进行时的时态存在着,没有外物的打扰,只有诗人在远远地观看,从中悟出自然的万般滋味。

        在阿巴斯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随风而逝》,第一眼看到海报就迷得不行,金黄的麦田,泛白的坡路夹在中间,一个摩托车载着模糊的背影上坡,油画的质感让我误以为是一幅法国乡村风情画,一股诗意泛起在心头。我的观影心态很平静,近两个小时我都没有多少的感触,却在看过之后的一个周都在细细回味那舒缓的镜头和悠长的韵味。

        这可能是阿巴斯最没有情节的一部电影,好多人看完后甚至不知道这个电影在讲什么,这当然有翻译上的原因,能找到的版本很稀少,翻译得不文不白,理解起来颇费力气。然而最主要是因为阿巴斯的电影从来不注重叙事,像所有惯于使用长镜头的导演一样,他钟情的是用摄影机关注生活的原生态,用平淡的细节来做生命最深刻的注解。他的电影颠覆了自格里菲斯以来给电影强加的叙事包袱,摒弃了因果关系和情节结构,将电影的故事化降至最低,在散文式的影像组合中,给了我们一个开放的意义空间,让人去思考,去追问,去自省。

        几个工程师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其中一个成为支撑全片频繁露面的主角,他名叫巴扎,频频开车上山顶的坟地接电话,和小男孩聊天,关注百岁垂死的老人,借牛奶,刮胡子。某一天,他救了被埋在坑里的挖坑人,忽然领悟到什么,就在决定要走的清晨,垂死的老人去世了,他拍了几张送葬妇女的照片,掉头离开。

        似乎每件事和每件事之间毫无关联,无法聚合在一起给人一个明白的剧情。我在观看时一直试图猜测巴扎的职业和他此行的目的,似乎不了解这些就失去了解读电影的基石,就不知从何出发去将整个电影阐释成一个意义相对完满的圆。可是想来想去,我发现我错了,阿巴斯他并没有要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只是用他的眼睛捕捉了一段生活,这段生活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就是在时间长河里撷取了那么一段,呈现出来,让人们去感悟。

        如果说他有什么要告诉我们,我想那应该是,人生的意义无法穷尽。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剧情不成为阿巴斯的关注对象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有了故事自然而然就有故事的结局与意义,既然人生的意义无法穷尽,那又怎能用一个故事就涵盖了它的所有内涵呢?与其将意义紧紧地束缚在剧情的框架里,还不如就四散地张扬开,让人生自在地存在着呈现,让观众自己去寻找意义所在。就像有人在文章里说的那样:“电影像杯纯净水,就那么清楚清晰的摆在那儿,每个人透过它看到的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生存态度。”

        在他的镜头里,除了主角,所有的人物都是远远地融入背景,成为自然的一分子,大景深的镜头就随着主角的移动而移动,远处的人们模糊可见,构成画面的另一极。阿巴斯从来没有因为注重主角而忽略那些与主角同时在场的群众,因为真实的生活中没有孤立的人,即使那些群众与主角没有关系,他们的存在也包含着一定的意义,这意义同样不可忽视。

        相比《樱桃的滋味》里那跟随男主角似乎永远不动的长镜头,《随风而逝》里阿巴斯的镜头掌控力变得流畅许多。他的长镜头不是塔尔科夫斯基式的诗意,不是小津安二郎式的凝驻,而是一种以生活常态的步调舒缓的流动。山村的人们从容地生活着,老人在街上从容的晒太阳,房东妻子在阳台从容的晾衣服,麦田里的人从容的耕作,连病危老人的儿子也只是在门外静静地坐着,他们不期待什么,只是在生活。长镜头就以从容的步调来附和村民的从容生活,与真实生活保持高度的一致。

        巴扎与村民一起的时候,他也是从容的,可是他的内心明显地浮躁,他有所期待,因而无法心静如水。每次他接到电话,都会急匆匆地驱车赶往山顶,当车子疾驶过麦田间的山路,留下从容耕作的人们和一骑土尘时,这种浮躁更加明显。他显然不属于这个山村,一再地展现出自己的虚无:打完电话后无聊地看屎壳郎和小乌龟,这种无聊是空虚带来的,而空虚是由于一直得不到期待的东西带来的。

        究竟他在期待什么?在影片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他三番两次地问小男孩那个垂危的老人情况怎样,似乎在期待她的死亡。巴扎等得越来越不耐烦,电话那端的人物催得也越来越急,对于这些村民们毫不知情,依旧自足自乐地生活。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一种有所求,一种无所求,二者孰优孰劣一望便知,有人说阿巴斯熟谙波斯哲学,我倒有点感觉这“无欲无求“似乎很像中国的道家哲学,心勿为形所役,则不会患得患失,活得也自在逍遥。

        巴扎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是在挖坑人被埋在坑底时,他慌了,原来死亡来得如此毫无征兆,人的生命随时都可能被硬生生掐断。他开车四窜找村民来救人,比任何一天地等待老人死亡都急切,人被送到医院了,他如释重负。原来靠近死亡是如此地沉重,连他这样一个期待死亡事件发生的人都承受不住。他开始动摇。

        巴扎的最终变化应该在和医生谈话之后,那也是我整部影片印象最深的长镜头。医生骑着摩托车载着巴扎,在土黄的山路上慢慢地颠簸,由远而近,由近及远,道旁的麦子熟透了,泛着金黄的光泽,麦浪一滚一滚。阿巴斯的镜头就那么若即若离地跟着二人,看他们随着小坡起伏,时而隐没时而出现,就像在麦田里航行,整个镜头唯美地像一首诗。再听听医生的话语:“如果我对别人没用的话,至少我的生活获得了大部分的时间去观察自然。”“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当你闭上眼睛时,这个世界美妙的风景你将永远看不到了。”我们忽然间就会感受到人生最简单的意义所在,那就是活着去感悟自然,感悟美。

        我想巴扎也一定感觉到了麦田的美丽,活着是如此幸福,自己有什么理由去期待一个生命的消逝呢?终于,他请求医生去给老人看病,彻底消灭了自己的期待,并决定离开村子,带着对百岁老人的祈祷离开,带着对生命的美好想象离开。可是他最后看到的景象却是老人的葬礼,他草草拍了几张送葬妇女悲痛的照片,忽然间也明白了死亡的严肃,死亡对于生命来说是种终结,除非是真的来到眼前,否则不要去亵渎它。生时生,死时死,珍爱生命,尊重死亡。

       看多了复杂的善恶剖析,人们心里都投射了生存艰难的阴影,再看《随风而逝》,灵台忽然一片澄澈,生与死的人生哲学在阿巴斯的电影里饱满而简单,就像电影的名字《The wind will carry us》带给我们的感觉:风带着我们轻盈地飞翔,我们不知道风何时止,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何时坠落。
    【详细】
    12683213
  • 范典
    2007/2/12 11:38:26
    走近阿巴斯
    走近阿巴斯

    昨天下午看完阿巴斯的电影《樱桃的滋味》与《随风而逝》,感觉越来越坐不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这两部后期拍摄的影片越来越像类型片了,总之,感觉中规中矩之中有点不媚世俗,而且那些反复显得越发无聊。我仿佛随他的吉普车奔驰在黄沙漫步的陡路上,一切都没有很浓的情节,只是淡淡的告诉我们,主人公正在做什么,关于他最终的结局和他的过去,我们一无所知。他是在记录吗?记录一种生存迹象,还是一种
    走近阿巴斯

    昨天下午看完阿巴斯的电影《樱桃的滋味》与《随风而逝》,感觉越来越坐不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这两部后期拍摄的影片越来越像类型片了,总之,感觉中规中矩之中有点不媚世俗,而且那些反复显得越发无聊。我仿佛随他的吉普车奔驰在黄沙漫步的陡路上,一切都没有很浓的情节,只是淡淡的告诉我们,主人公正在做什么,关于他最终的结局和他的过去,我们一无所知。他是在记录吗?记录一种生存迹象,还是一种光影斑驳的荒凉?不知道。

    所以,我忽然觉得,这样的片子才值得咀嚼。因为当它在你头脑中留下很模糊的印象后,你才会试着去回想它,去回味它,直到你觉得自己懂了为止。这两部片子,情节很淡,特别是后者,一帮工程师到一座山崖上的小村庄里,镜头只集中在一位戴眼镜的工程师身上,其余人都没有出现,透过他的视角,展现了村民们的生活,直到最后我仍然没有看懂,有点庆贺它终于结束了。我受不了那个工程师为了接听手机,驱车到这个村庄的最高点,阿巴斯真无聊,为什么要让他开大半天的车子,让我们吃一大鼻子灰呢?我想他肯定是有用意的,但至少,我看到了人生的无奈、生命的无常,尝到了个中况味,虽然很淡,但隐约的感觉到它的存在了。《樱桃的滋味》这部片子的宿命味和对人生的感叹就强得多了,打动我的是最后男主人公躺在挖好的墓穴里仰望夜空,圆月下沉,乌云密布,一下子画面就暗了,雷声不断闪亮,我们看到男主人公的眼睛慢慢闭上了。终于,黑暗完全吞没银幕的时候,雨声溅满了我们的耳畔。阿巴斯并没有打算告诉我们结局,他的任务完成了。他让这个中年男子驱车绕了一天,找了三个人帮他料理后事(第二天到这个洞穴把他埋了)。这三个人分别为:参军小兵、神学院学生和博物馆标本制作师。我没有想过导演为何安插这三个人,但肯定有意义,特别是最后这个博物馆的老头,那番劝说主人公不要自杀的话打动了我。老头子也曾经打算上吊自杀,但是爬到樱桃树上挂绳子时尝了个樱桃,觉得味道很不错。这时太阳升起,来了群上学的孩子,让他帮忙摇下樱桃来。于是老头打消了自杀念头,他说换一种想法会重新认识人生。可气的是这位中年男子还念念不忘自杀,甚至又返回老头上班的地方,交代善后事宜。

    《樱桃的滋味》据说获过不少奖,但是比较前几天看的阿巴斯其他电影,我还是喜欢那些电影,因为有纪录片的风格,毫不掩饰的童真……现在来回顾他的那几部影片吧。

    前几天看了阿巴斯导演的几部短片和《十》、《特写》、《过客》,又接着看了他的《生生长流》和《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很清楚的记得《十》里面那个妓女对女主角说:“你们是批发商,而我们是零售商而已”,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部片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具备了新女性意识,女主人公与丈夫离婚,儿子却不愿与自己接近,她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可是儿子还太小,并不能理解自己。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了她离婚的症结所在,因为她想过一种自己的生活,不愿为家务所累,不愿做一个唯唯诺诺的家庭主妇。这十个片段,以倒计时的方式拼接在一起,巧妙的是,所有摄像都是在车里完成的,我估计在影片开拍前,导演在车上装了偷拍摄像头,然后在片子杀青时才告诉那些被摄者。

    这十个片段,大多数是女主人公与儿子、与搭载者(其中的穆斯林教徒、失恋者、妓女、亲属等)的交谈,没有完整的故事架构,只是交谈,在交谈中发现故事发现人物的情感世界。那个因为感情问题而剃光头发的忧伤女子,在女主角的劝说下,为了让头部“呼吸”一下,勇敢而自信的摘掉了头巾,一下子人物的个性色彩便显现出来了。

    而看那部《特写》,更像是一部纪录影片,描写一位在公车上冒充某著名导演的工人如何进入他人家中骗取信任,最后被识穿控告到法庭的事。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从一开始切入调查,一大段采访以及审判庭上的事件过程的描述,到最后原告体会到被告人那种艰辛身世后同意撤诉,导演让结局变得温暖。那个假冒导演最终从拘留所放出来,并与真正的导演见上了面,两人在路边买了盆粉红色的鲜花登门致歉。整部影片将视角从审判庭上铺开,冷冰冰的气氛和铁硬的事实以及冗长的交待,都差不多能让人打起瞌睡来,然而在最后,导演将触角伸向了社会,这就不仅是欺诈案件而已了,我们发现导致人们犯罪和嫉恶如仇的根源来自社会以及政府。片中原告两个儿子都是工程专业毕业,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被告也是一名失业的工人,因为生活潦倒,妻子不愿再过这样贫穷的生活,离他而去。而他热爱电影,却苦于筹集不到资金,最后沉浸于冒充导演的快感中不能自拔。令人深思。

    《过客》是一部黑白片,讲述一个男孩子从乡村跑到大城市看足球赛,从一开始千辛万苦“筹备”资金、买黄牛票,再到睡了一觉就轻易错过球赛的故事。由此可见,导演总是注重故事的过程性,而从来没有想到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结果,他的影片总是在带给大家期望的时候,戛然而止。甚至连眼泪还未擦干,电影就结束了。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也是讲述了小男孩的故事,拿错了作业本,为了不使自己的朋友第二天挨老师的骂,连夜赶到另一个村庄,走了很多很多的路去寻找朋友的家。第二天,他替朋友做完的作业顺利交到朋友手里,老师批完作业,还赫然发现本子里夹了一朵压扁的小花,正是最后一个结尾打动了我。否则,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多是在用镜头交待那些拐来弯去的小巷和灯光而已。

    《生生长流》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一个延续,也像一部纪录片。描述导演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探访地灾后的小镇与村庄,一路打探曾经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演员的下落。影片最后,车子在极陡的上坡路上奋力驱使着,因为马力不足而倒退下来,又重新开上去,像西绪弗斯推动的巨石,不断的上升、下落、上升、下落。但是所有观众都看到了希望。

    阿巴斯导演的作品出现最多的永远是“孩子”和“路”。这是一个像孩子一般充满想像力的导演,他脚下永远是走不完的路。他的电影一直在寻找什么,就像那个为了送还作业本的孩子,或者为了找自由不惜离婚的妇女——她同样也在为别人找寻什么——,或者,像凯鲁亚克一样,一直“在路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拍摄的很多短片都为其后来成形的作品提供了不少素材,这同时又是一个善于积累的导演。

    他留在影片中的路象征了人生,漫长而又颠簸,崎岖而又陡峭,我们在他的影片里仿佛经历了许多,却一赶在行走,没有终止,是的,一赶奔波不停,然后让大片大片的阳光洒在头顶……


    1月22日
    【详细】
    11232649
  • 良友大漠
    2005/12/13 22:25:05
    阿巴斯电影评论之五
     追寻之五:虚无的力量
        2000年,阿巴斯以《风再起时》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据说,阿巴斯在获得该奖项后表示,他再也不参加电影节,将拒绝一切来自电影节的奖项。
        在我看来,阿巴斯这样说既不属于功成名就,也纯非他执意要将机会留给年轻人。我觉得,这部电影带出的思索足以让阿巴斯有万
     追寻之五:虚无的力量
        2000年,阿巴斯以《风再起时》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据说,阿巴斯在获得该奖项后表示,他再也不参加电影节,将拒绝一切来自电影节的奖项。
        在我看来,阿巴斯这样说既不属于功成名就,也纯非他执意要将机会留给年轻人。我觉得,这部电影带出的思索足以让阿巴斯有万念俱灰的感觉。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是在等待什么?你等待的东西能让你获得意义吗?你难道不是一直在为一些无意义的目的做着无意义的努力?你的努力你感觉到过吗?得到之后,你珍视这些努力吗?
        这些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足以摧垮每个人,尤其那些善于总结与思考的人。我想阿巴斯就是这样一个人,前文提到了他对友谊、对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对爱情、对死亡种种寻找,探讨完了这些,阿巴斯还会剩下什么?连死都结束了,下面还会有结果吗?如果有结果,我也不相信,这会是阿巴斯这个凡人能够解释与回答了的。
        毕竟,阿巴斯无法在有生之年,开启另一个非生世界的大门。阿巴斯只能走进虚无,他的虚无,既带有萨特式虚无的情感色彩,率性直观,同时又具有海德格尔式虚无的空茫。
        我猜想,阿巴斯在构思这部影片时,一定会时常抬头望一望天空,天空中也许根本就没有星星,但一定有风,有很清脆、很爽朗的风,这风声有时候就像是一种生命的呼吸。
        《风再起时》是香港人的意译,英文为“THE WIND WILL CARRY US”,我喜欢英文原文的这种感觉,“风将带我们而去”,多好的感觉,我们就像是被挟带着送进了风中,我们在飞,在轻盈地飞,没有人知道我们哪一天会坠落,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可以飞多高。
        我以为,这是阿巴斯技术手段最为成熟的一部影片。它的镜头选择与剪辑处理,没有了随意性,基本摆脱了平缓的叙事镜头。在这部影片中,和主角巴扎有过接触和建立过关系的,除小男孩发仔之外,几乎都被安排在画面外,在画面内的,也往往是些无法看到的面孔,比如要急救并为老人看病的医生,比如巴扎的同伴,他们均在画面之外,你只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好像巴扎就是一只飞翔的鸟,他能够看到同伴们的身影,但无法注视它们的眼睛。
        而故事本身也是如此。巴扎和三名工作人员来到库德斯坦的一个村落,目的并没有被说明。接待他们的只是一个十岁男孩,巴扎对一名弥留在病榻上的老人充满兴趣,老人的病情时好时坏,牵动着巴扎的心。来到小村的巴扎几乎跟外面的世界失去了联系,打手机要跑到高山顶上才可以。除此之外,巴扎在村里无事可做。后来,与他同来的同事悄悄地溜了,老妇人也终于死去了。巴扎随手拍了几张送葬的照片,就离开了村子。
        按照通常的欣赏习惯,在看影片时,我会猜测巴扎的职业,当巴扎掏出相机时,我觉得巴扎该是一个图片社的摄影师,他此行的目的应该是来拍摄一个有地方特色的葬礼。
        但显然这是一厢情愿。我们为什么会执著于一点,正是因为还不习惯没目的的电影思考,在思考的同时,我们会尽力地让人物归位。这样,就可以分析他,把握他。
        这部影片让我明白,归位根本就没什么意义。尽管你可以总结一段时间的人生目的,但你怎么又能总结得了整个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巴扎离开了,我想他离开的原因,并不是他完成了任务,而是他洞穿了最深刻的虚无。
        现实生命的孤独与曾经的急功近利,是一种悖论。既然是孤独的,为什么又为了别人而卷入一种目的中,在卷入中,付出代价的只能是自己。
        有人说,阿巴斯在影片中展现的西亚达拉村,高高低低的就像是迷宫一样,我觉得,对于巴扎而言,他踏入的就是人生的一个迷宫。他刚开始进入这个村子的时候,并没有选择从村子的大门进去, 而是从一个小道爬进了村子。这种非正式的进入,是一次偶然的进入,在这样的进入中,他身迷其中是必然的。
        此外,我觉得巴扎跑到山顶上去打手机,也是很有意味的设计,这不仅仅是电信通讯的问题,巴扎上的是一座接近目的的山,让他领会别人意图的山,但在那个至高点上,巴扎却遇到了一次意外的事故――死。为了别的目的挖土坑的人,最终埋葬了自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义?
        这部影片,在让我感到思想上与技术上的满足之外,也有些不快意。我觉得,技术的成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阿巴斯的匠气,而思想的深刻又使很多带有说教色彩的内容裸露了出来,很刺眼,很不舒服。对阿巴斯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一个艺术家、一个从事创作的艺术家,他不应该对于一些事情过于透彻,他需要有探索性的东西,让欣赏者觉得朦胧有意味的东西。这样,他才会不断地从一个超越到另一个超越。
        而阿巴斯再往前走,显然已经很难了,我想,这也许是他不再参加评奖的另一个原因罢。
                                                     
    【详细】
    10142634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