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城》,这名字就足够直接霸气。全篇又都是精工细作出的匠气。讲京剧的电影不少,但讲到京剧起源、徽班进京的属实没几家。题材上,就足够让人好奇了。而且,导演没有铺陈出整个大时代,而是由主要人物着手,可这两斑,亦足以窥全豹了。服化道精致得不像话,满是那个乾隆盛世应有的繁华,和繁华后的苍凉。落雪的京城,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美成了一幅幅工笔画、写意画。重头戏都在于演员。第一,当属富大龙的岳九。上演的
《进京城》,这名字就足够直接霸气。全篇又都是精工细作出的匠气。讲京剧的电影不少,但讲到京剧起源、徽班进京的属实没几家。题材上,就足够让人好奇了。而且,导演没有铺陈出整个大时代,而是由主要人物着手,可这两斑,亦足以窥全豹了。服化道精致得不像话,满是那个乾隆盛世应有的繁华,和繁华后的苍凉。落雪的京城,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美成了一幅幅工笔画、写意画。重头戏都在于演员。第一,当属富大龙的岳九。上演的了秦王的九五之尊,下演的了伶人下九流却一身铮铮戏骨。开场便是九爷的戏。媚眼如丝,水袖轻扬。“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满脑子里就只剩这么几句话了,只把人的魂都勾了去。那时候有钱人家的小姐捧戏子,私奔的、自杀的、和照片结婚的,我,真的理解了。这样的人,不捧着,TM的傻啊!岳九被设计赶出京城之前那段,喝茶、卸钗钿、换衣裳,再到出门那几句话。台词语气、眼角眉梢、举手投足,满满的都是戏啊!那就是角儿的架势、气势,傲骨不弯啊!再一场,润生一行去拜访。月光如流水,九爷绑着腿,踩在院子满地的黄豆上练功。没有扮上,就是很简单的一件白衣,配着折扇翻飞,眼波流转。他一个人,就是一出戏。天地间,什么都消失了,没有了,就剩下朗朗的月光,和这么一个人。再后来,润生去看九爷的戏,吃多了一口,还要吐出来,因为“胖了扮上不好看”。他说“为了你一声‘好’,遭多少罪都值了”。春台班的东家说“十年的状元,百年的戏子”。九爷点醒了润生啊!最后,九爷还是回了京,拼了命和润生搭了最后一台戏。乾隆御批“甚得朕心”。他当初离了京,“咽不下这口气”,如今,像他自己说的“死在台上”,也算成全了自己。之前看富大龙,怎么也想不到他演的了这样的角色。而且,这是个旦角,肯定是免不了要被拿出来和程蝶衣做个比较。但这其实根本没法比较。蝶衣是真虞姬,是戏本身,是个人戏不分的戏的精灵;九爷不是,他在台上千娇百媚芳华绝代,唱得魂出窍鬼附体,可在台下,他是个真爷们儿,要争一口气!他是真爱戏,他是把戏当成信仰了的,赶出京了,进了大狱了,都耽误不了他唱戏,他是戏骨,是戏魂。蝶衣死在台上,到底做了虞姬,从一而终;九爷死在台上,则是成全了自己,成全了一个角儿的尊严和骨气。再说第二个印象深刻的角色,是马伊琍的凤格格。她换上男装去春台班看戏,她提点润生京城的风格,她帮润生和岳九在皇上跟前争取机会……她对润生说“我从来没有看轻过你,你也不要看轻自己。”两个人在雪夜会面,流着泪对念《牡丹亭》,“二人后来再也未见面”。凤格格是真懂戏。她和润生,他们坦坦荡荡、风光霁月,像京城的白雪、江南的白墙,干干净净的。对马伊琍最近的印象,还是《我的前半生》里“唐晶啊,你帮我查一下那个Sandra董,哎对对对就是她,一定是看上我们俊生了,你一定别忘了哦!”的罗子君。可这次的凤格格,男装时清俊庄严,宫装时高贵雍容。不怒自威的神气,独守空闺的落寞,与润生流泪对戏的一段,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再一个,人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可春台班的这群戏子,为了帮岳九重回京城,甘愿担着掉脑袋的风险;官差抓人,一个个亦是奋不顾身。还不够有情义吗?电影一条主线是润生这边的,但是,这条线的震撼远不如岳九给我的那样大(可能也和演员有关系,比如,王子文确实把春荣小家碧玉的气质拿捏得不错,但相比其他一众大神,还是嫩了些。不过,未来可期!)。但事关“尊严”的这一点,确实是足够打动人。从开始的自轻自贱,到后来进宫献艺。从外在到内在,他不把自己当下九流,也没人再能把他当下九流。总之,值得一看,值得多刷。
这是一部以边缘群体聋哑扒手为主角的剧情片,虽然女主香鸡是哑女,身边几个朋友不是聋哑人就是卖Y女,而男主也是刚刑满释放重新踏入社会,整体风格却并不沉重,甚至看完有种清新爱情文艺片的错觉(x)
正片从街头一次聋哑扒手团伙的偷窃开始,既自然交代了主角团的身份,又将香鸡这个机智俏皮的小队头目推到了镜头前。这也是该片和
这是一部以边缘群体聋哑扒手为主角的剧情片,虽然女主香鸡是哑女,身边几个朋友不是聋哑人就是卖Y女,而男主也是刚刑满释放重新踏入社会,整体风格却并不沉重,甚至看完有种清新爱情文艺片的错觉(x)
正片从街头一次聋哑扒手团伙的偷窃开始,既自然交代了主角团的身份,又将香鸡这个机智俏皮的小队头目推到了镜头前。这也是该片和时间相近的《何必有我》、《癫佬正传》很大的不同点,它并非是社工视角、甚至不以男主这个健全人视角来展开故事,而是从香鸡及同伴日常入手,让他们讲述属于自己的生活。也因此,这些聋哑扒手展现出来的并不是那么“急需帮助”,更像是一群寻常活着的年轻人,尽管这样的生活建立在灰色地带的脆弱平衡之上。女主角香鸡便是这样的代表,她虽然残疾,却并没有因此受困,甚至身上带有一股子从容,能完美带领指挥扒手小队,在同伙被路人逮住后迅速解围,也能三两下便从黑头目手里脱困。与男主遇上后,虽然沟通有障碍,需要女配大波莲帮忙,但依然充满善意和自信地为男主领路、选衣,教男主手语,主动邀请去残疾中心。
不过即使香鸡利用小技巧小机智似乎活得轻松,但是在与健全人建立亲密关系上,主动权始终在健全人(男主)手里,这也是男女主爱情线上一大障碍。抛开偷钱包插曲,他们正式结缘的起点是男主听到录音机放出的呼救声主动折返,而打破跨服交流的起点则是男主对香鸡说“手语很有趣,不如教我几句”。香鸡作为哑女,与她完全聋哑的朋友区别在于,她能感受到常人能感受的一切,在表达上却做不到,这注定了她更需要对方有意愿来爱和理解。如果不愿意主动理解,光靠有缺陷的她是无法很好表达出来的。
另外,香鸡的表达缺陷还表现在回避过度亲密这一倾向,虽然表面看上去她和大家关系都不错,并会关心照顾同伴,但影片里有多处细节展现了她这种看似圆滑的回避。比如,第一处:她发现男二画了暗恋她的漫画,偷偷又塞了回去并当做不知情;第二处:她很关心大波莲,但是知道大波莲打死不肯离开烂人丈夫的性子,所以在其丈夫打老婆时显出冷情般习以为常感(古早版尊重祝福?);第三处:她为男主带路后听到男主朋友发表忘恩负义言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想告诉男主的举动。我想香鸡是非常善于利用回避来维持人际关系平衡的,她会给彼此留足够的空间和距离,来避免激烈冲突可能损坏友情的风险。“保持沉默”不仅是她生理上哑巴这个缺陷,也是心理上的惯性选择。
在男主多次出手相助和发出告白言论后,香鸡内心显然也在突破一贯的“沉默”,从一开始对男主人际关系的缄默,到教训那忘恩负义者而偷钱包,在小团队怪罪时又将乱丢钱包这个失误担了下来,甚至为男主而扇了男二巴掌。可是在面对男主奔向新生活的建议时,她考虑一夜后又选择了退缩,拒绝了共同摆摊的邀请,让男主和大波莲两人离开。这场全片最后也最直接的一次“回避”,并不单因为前夜发生了“目睹闺蜜和我准男友在一起”的狗血桥段。到这似乎必须先交代下男主部分。
男主是一个代友坐牢刚出来的人,他对这些年外界的变化茫然不知,不仅与原先的朋友失散,连买衣服的地方也不清楚,因而在社会身份上他也一样带有残缺性。然而和香鸡不同,他与外界的这点参差是可以随着时间而淡化的。另外,从代友坐牢、折返去救刚扒他钱包的扒手等等一系列操作很明显能看出来男主性格与观念上更正直,也并无回避行为,换而言之,男主的健全性不仅是生理,精神上也是带着向上的健全性,这让他并不能很好理解香鸡更深一层的障碍。就像影片中男主那一知半解的手语知识,不足以明白香鸡与伙伴间的交流所映射的那样,他无法完全了解价值观、内在性格迥异的香鸡的所思所想。
在那场“回避”发生前,有一段两人分开活动的情形,香鸡与伙伴们又去当扒手差点被抓,而男主则带着大波莲找到了出路后去街机店玩。显而易见,香鸡与男主分属两个群体,而一直以来习惯性回避的性子则让她很安于现状,并没有男主那种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积极向上性。因此,在男主的提议与伙伴们有冲突,她虽然气愤到扇了男二,却也在这一夜显现出的迷茫。香鸡的矛盾在于,且不论她本人意愿,作为小队中心她是照顾着其余四个社会性更差的聋哑伙伴的,在惯行里她也会有失败的时刻(白天险些护不住伙伴),何况摆摊这种对聋哑人很不友好的叫卖行业;其二,选择男主那边的新生活,大约等于背叛对她有恩(曾代她入狱六月)的男二,原友群十分可能分裂;其三,目睹了男主和大波莲两个健全人欢快交谈的氛围,很难不产生比较带来的落差与自卑吧。另外,我想香鸡的这个拒绝,也是自卑心理下的一种试探,她看了眼大波莲还给男主的衣物,表情中带了些犹豫,并不那么坚定地拒绝了,甚至小伙伴都未知她最后决定(看旁边男二的小表情)。
而男主那头,在他正直健全的精神世界里,应该无法全然体会香鸡全部心境,见被拒便没再强求地离开了。接着香鸡难受地独自跑开,我想这一刻她不仅是失恋,更是看到了自己与男主之间的沟壑,以及面临两人即将各奔东西这一现实的失落吧。
看时一直在思考男女主究竟是处于感情中的什么阶段呢,可以肯定的是并没有正式交往。男主在设定上性格带有很强的善意和向上的正直色彩,这有时盖过了他对香鸡的好感度。从他放下买车飞奔去优先解决香鸡那头的事来看,终究是喜欢的,即使香鸡并不如他所愿脱离扒手生涯。从香鸡视角感受却不深,也许是因为试探的失败,也许是因为男主一直都很好,初遇和后来所做的似乎也没差。作为一部开头即展现了结局的犯罪片,结尾自然是悲伤的,香鸡失去了她爱的男主,锒铛入狱。她最后对男主的印象会是什么呢,是“讲义气的好人”,放弃过的恋爱对象,还是不再猜测对方心意,只怀着愧疚将曾经的一点甜蜜永久埋藏心中,一人面对牢狱生涯。
其实整部电影在各种矛盾展现上是做淡化处理的,比如大波妹夫妇的畸形关系是略无厘头风格,比如社工头子误以为是男主利用聋哑人当扒手时拉远了镜头转向下一场戏,比如男主死时并没有很多气氛渲染。一切都淡淡的发生着,这与聋哑人主题以及香鸡的性子好像很吻合,就是那样平静的,沉默的,再深的情绪都淹没在身体中,无法被他人感知。也因此,最后香鸡与友人们隔窗痛哭的镜头情绪便显得格外强烈。这里提一下先前残障中心的一个小细节,男主不解聋哑人为什么要戴耳机,社工解释他们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正常人看待。而结局哭戏时聋哑伙伴从大波莲手中接过监狱电话,急切地望着女主,却只能发出低哑的单音……玻璃内的香鸡,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无助,就那么无声又痛苦大哭着,依依不舍望着外面的伙伴,这是她曾经仅有的栖身之所。作为与常人交流困难的哑女,香鸡在底层见识过各种微妙人际关系、又刚亲眼目睹过男主刚出狱时的不适应与落寞,应该比任何时候害怕会经历相同处境,害怕失去,害怕不确定的未来。不过电影还是比较温和地,带些希望感地安排她在最后用手语对伙伴打出“等我出来呀”,然后抹去眼泪。
写到这里对男女主的想法就结束了,下面是几点其他的感受。
1、男二花豹,设定是在残障学校受过会话学习的聋人,与哑女香鸡相反,他代表了“表达大于感受”,比起总是采取回避和协调姿态的香鸡,团队二把手的他性子激烈得多,拥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对香鸡的妄想会明明白白画在纸上,与男主爆发冲突时会正面杠,在香鸡拒绝男主后失落时、他不顾对方情绪就冲上去企图用漫画表白的行为也显现出这一特征。或许会有人觉得一个聋一个哑刚好,但影片很明显展示了这种情况下会形成香鸡听他说话,也就是女主单方面感受男二的被动局面。
2、女二大波莲,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她是个会手语的健全人,在精神上却极其软弱,虽然不知道是老公pua造成的还是原本就这样。在船上合住期间,她时常被老公家暴和逼卖Y,可不仅毫无要离的意思,还会在别人出手时选择心疼老公。这种软弱性和无主见还表现在老公被阿sir抓后她跟主角团离开后,很快顺势依赖上了男主,将钱都塞给对方保管。这个感受与表达都毫无障碍却将自我极度弱化的角色却更容易建立起和维系亲密关系(虽然遇人渣时是畸形关系),让人不禁想到追求良好合适的关系很难,但只是稳定关系就容易得多了,只需要没有自我就行了。
3、入狱。影片中有三个进牢房的人,首先男主坐了八年,出来后故地重游时在打卡墙上添了几笔,于是日期便成了76.6.6-85.11.17,这基本是男主牢狱时间,入狱前他一个人打卡,出狱后的现在香鸡陪他一起并也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这大概指代了香鸡那一刻的一种期盼,即从此能够陪着男主。第二个是男二,代女主坐了六个月,这我感觉出于剧情需要的考量,接出狱时能镜头给到男主出场,以及增添男二与女主的关系性。第三个是香鸡,替男主报仇被判误杀入狱,这时她已失去了男主以及和男主的未来,牢狱也代表了自我封闭。
4、片头和片中两场手语舞应该是让最多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吧。不太懂手语,也没对歌词作研究,只是单纯觉得这些镜头在展现这些与常人不同轨的表达也是美的。即使感受和表达能力均有残缺,他们的内心也充斥着如舞蹈般的丰富世界。而片头一段《请跟我来》,仿佛是在号召更多人去走近,感受和理解对常人来说比较难懂的群体。
5、影片整体风格轻松,有些镜头又有些俏皮,与主角团身份好像差别很大,且对生活障碍的矛盾进行了弱化处理,而是更关注其精神世界。我想这就是导演的特别之处,视角也好,风格也罢,虽然是拍聋哑群体,却又并不局限于表现聋哑群体。女主香鸡展现出来的许多特质,比起“需要帮助的对象”更让人觉得自己有类似的地方,比如与外界格格不入时的孤独感,依赖着极小圈,社交上的习惯性回避,在组建亲密关系时不对等的交流等等。导演很会捕捉和拍摄,能让人代入感受到那种精神层面的障碍感。
这个月,是被霸道总裁“霸屏”的一个月!
前有《你是我的命中注定》的“死小孩”王析翊,后有《夏夜知君暖》的家族唯一继承人君夜,而中间的《奈何boss又如何》里傲娇的严景致瑟瑟发抖!
为啥呢?因为太“美”了!
这个月,是被霸道总裁“霸屏”的一个月!
前有《你是我的命中注定》的“死小孩”王析翊,后有《夏夜知君暖》的家族唯一继承人君夜,而中间的《奈何boss又如何》里傲娇的严景致瑟瑟发抖!
为啥呢?因为太“美”了!
你们管这剧叫武侠剧?
什么叫武侠剧?
这才叫武侠剧
你们管这剧叫武侠剧?
什么叫武侠剧?
这才叫武侠剧
和女朋友一起看的,稍微晚了一点摸黑进电影院时很不幸撞破了鼻子,因此发现整个电影院只有我们两个人,这也是全剧唯一让我感到一丝恐怖的地方。演员在尽力表演为另一个演员,但依旧无法改变剧本的硬伤,感觉手法借鉴不少温子仁系列电影,老套的故事剧情从一开始就知道男主有鬼。第一颗星奖励国产惊悚片,第二颗星因为有女朋友陪着。
和女朋友一起看的,稍微晚了一点摸黑进电影院时很不幸撞破了鼻子,因此发现整个电影院只有我们两个人,这也是全剧唯一让我感到一丝恐怖的地方。演员在尽力表演为另一个演员,但依旧无法改变剧本的硬伤,感觉手法借鉴不少温子仁系列电影,老套的故事剧情从一开始就知道男主有鬼。第一颗星奖励国产惊悚片,第二颗星因为有女朋友陪着。
[这是《认同与国际关系》的课程论文,鉴于老师是武术爱好者,我也是,加上功夫电影的民族性,本文的主题应运而生。鉴于本文着意提倡的是徐大导演《黄飞鸿》中的民族主义叙事方式(反思的,多面向的),因此放在《黄飞鸿》的影评下。]摘 要:功夫电影作为华语电影的一个重要的类型片,从其诞生早期就开始从20世纪初“体育强国”思想中汲取养料,将以“东亚病夫”为代表的民族认同话语内含的冲突结构作为电影表达的惯用主
[这是《认同与国际关系》的课程论文,鉴于老师是武术爱好者,我也是,加上功夫电影的民族性,本文的主题应运而生。鉴于本文着意提倡的是徐大导演《黄飞鸿》中的民族主义叙事方式(反思的,多面向的),因此放在《黄飞鸿》的影评下。]摘 要:功夫电影作为华语电影的一个重要的类型片,从其诞生早期就开始从20世纪初“体育强国”思想中汲取养料,将以“东亚病夫”为代表的民族认同话语内含的冲突结构作为电影表达的惯用主题。但随着华人文化圈政治氛围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民族认同话语逐渐被淡化。到了21世纪,更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异质话语的双重挑战,面临被重构的可能性。关键词:功夫电影 东亚病夫 自我东方化 民族主义表达古老的中国功夫之所以至今能有广泛的影响力,同它与现代电影艺术的结合是分不开的。功夫电影是华语影坛最具国际影响的类型片。而在众多功夫电影中,那些以近代中国为背景的“国恨家仇”故事,也成为最常用主题之一。而且,功夫电影作为承载近现代中国民族认同话语的一个重要文本,不仅显示出中国民族主义是近代殖民危机产物的历史语境,还忠实记录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华人对民族主义态度的变化。通过查阅文献和检索数据库,笔者发现,对功夫片和民族主义相关主题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对近代中国人将体育竞技与民族主义情绪表达联系在一起的现象(“东亚病夫”心结)的分析,主要有两条路径:国内过去的研究大多将原因归结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压迫,代表性的著作有高翠编著的《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但近年来一些台湾学者开始尝试从“身体史”研究的角度和重读文本的方法,重新回顾这种与身体相关的民族主义认同的发展脉络,比较系统的研究有台湾政治大学副教授杨瑞松先生探源“东亚病夫”概念的相关论文与专著,以及东海大学黄金麟教授对“身体史”的一些研究著作。第二类是对众多功夫电影剧情架构、文化内涵以及市场反应的评论。这类文献多见于不同时期国内各种期刊杂志,观点也或褒或贬,不一而足,但在研究功夫电影的社会影响方面,可以算作是第一手资料。第三类是将功夫电影与民族主义叙事联系起来的学术性研究。国内在这个主题上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还比较缺乏,较丰富的是对一部或同一系列电影中民族主义的表达方式的研究,这一主题也散见于一些功夫电影发展史的专著中,如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等都有涉猎,相关译著也有一些,例如英国学者里昂?汉特的《功夫偶像》。综上所述,虽然关于功夫片和电影中民族主义叙事的研究国内已经有比较丰富的资料来源和基础研究,但将这两者联系起来,旨在理清20世纪华语功夫电影中民族主义叙事的发展脉络、探究背后变化动因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的。本文旨在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一、危言:“东亚病夫”、“体育救国”与中国民族主义功夫片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传统中国功夫,之所以能够从平凡的民间技艺跃升为“国术”甚至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寄托,与20世纪初兴起的“体育救国”思想是分不开的,而“东亚病夫”这个概念则在这个过程中被反复言说并成为后来功夫片叙事中的一个重要民族认同话语。“东亚病夫”一词现在常被视作列强对中国人身体普遍孱弱的侮辱。西方称中国为“病夫”据信在国内最早见于1896年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所转载的政论,但在这篇政论中 “病夫”(Sick Man)仅仅是对甲午战败的清王朝积弊丛生、欲振乏力现象的一种客观描述。事实上中国人用“病夫”一词甚至更早:严复在1895年3月发表的《原强》中就用“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耶”来比喻变法的迫切性和从根本入手的必要性。因此“病夫”最初并非源于西方列强的侮辱,而是在民族存亡之秋一种忠言逆耳的大声疾呼。但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要救亡不仅要变法,还要开启民智民力;同时由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播,剪除国民“劣根性”、与白人争夺种族优势的呼声也逐渐高涨。而“病夫”作为一种所指范畴不明确的日常语言,易作扩大解释。由是,“东亚病夫”的意涵在20世纪初逐渐发生了改变。1903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发表《尚武论》一文,开始从卫生习惯、传统道德等方面反思,发出“呜呼!其人皆为病夫,其国安得不为病国也!”的悲叹。 到了陈天华的《警世钟》里,开始出现“外洋人不骂为东方病夫,就骂为野蛮贱种”这种将“东亚病夫”界定为外人耻笑辱骂中国人的用语的描述,配合上前述把“病夫”比喻转化为针对中国人体质羸弱的形容用法的流行,使中国人逐渐将“东亚病夫”理解成西方人对中国人“挂在嘴边的嘲讽之语”。为了改变受辱的“东亚病夫”状态,不少人开始仿效日本维新中鼓励尚武精神的做法,将体育作为救国的重要方策之一。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中国之武士道》一书中就明确表达了学习日本尚武强国的观点。 于是,中国开始出现一些旨在强种救国的的武术团体,其中民间比较重要团体的有1910年创立的“精武体操会”,官方的武术团体则有1928年建立的“中央国术馆。然而,民间武术团体的资金和影响力有限,官方的团体不仅困于内部门派纷争,还缺乏足够的政治支持,因而在中国“体育救国”的思想最后仅流于空谈。但是,“东亚病夫”概念的变化并导致“体育救国”思想的产生的过程完整地体现了一个国家“自我东方化”的过程,是中国民族主义在外来侵略压力下产生的一个侧面。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们通过对原始文本碎片有意无意的扩大解释和剪切组合,臆想了与国家同样受辱的、孱弱的中国人群像,然后意图用相应的耻辱感激励全民族奋发的精神,实现对西方世界的反抗。虽然“体育救国”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失败了,但这种要在身体上战胜东西方列强的思维方式却遗留在中国的各种小说、传奇等社会记忆之中,这也成为后来功夫电影中民族主义表达的源头。二、形成:李小龙电影中复仇式的民族主义叙事1930年国民党当局以有伤风化为由禁拍武侠片后,上海一部分电影制作者开始向香港转移。1937年抗战爆发、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和1949年共和国成立,分别造成了三波大陆电影制作人才、资金向香港的迁移。内战结束后,大陆和台湾都有较严格的电影制作和审查制度,相较而言港英当局的审查要宽松得多。加上广东本来就是武术之乡,各类南派拳术在民间流传极广,而且不乏黄飞鸿、方世玉、洪熙官等近代英豪的传奇故事,香港成为功夫电影制作中心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功夫片 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电影类型的标志是1949年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传》的上映。《黄飞鸿传》不仅开创了从1949到1994年间长达77部的电影系列,其中一些基本元素更被后来的功夫电影所广泛继承和反复再现:硬桥硬马的真实武打、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谦虚守礼的传统道德……但在这一时期,民族主义叙事仍然不是功夫电影的常见主题,民族情感在片中仍然处于一个非“彰显”的阶段。上一部分所论述的那种“自我东方化”的民族认同话语与功夫电影明确结合并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从李小龙在香港拍摄的三部电影 开始的。李小龙影片在香港的火爆,既有其自身功夫精湛和电影拍摄手法革新的因素,也有三部影片共同反映出的高昂民族主义情绪的因素,尤其是《精武门》完美地将“复仇”这个传统武侠片的主题与民族冲突结合在了一起,陈真打破“东亚病夫”的匾额和踢飞“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更成为华语电影的经典镜头。就影片结构来讲,《精武门》的前半段——从陈真归家参加葬礼,到忍受日本人的上门侮辱——是一个民族仇恨的积聚过程;而后半段则是仇恨的激烈释放过程,一是陈真带着“东亚病夫”牌匾主动上门搦战并击溃众多日本空手道门徒,并发出“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宣言,二是后来他凭着巧妙的易容术潜进日本道馆,击杀俄国大力士和日本空手道馆主,正面肯定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武力,完全粉碎“东亚病夫”的侮辱,同时将全片的民族复仇情绪推到了极点,也塑造了陈真这个虚幻的银幕 英雄形象。通观这个叙事结构,日本空手道馆作为侵略者代表的加害者形象分明,而陈真的愤怒、反抗与最终的胜利则,正是前述近代史上“东亚病夫”概念转移和“体育强国”思想内所隐含的反抗逻辑的银幕体现。有评论说,这部电影展现了一种“好战的”中国特性:“永恒的、本质主义的与理想化的……绝对的民族主义者与种族主义者;强烈地反日本”。 可以说,《精武门》借用了“东亚病夫”这个的民族主义符号,套用了“复仇”这个传统江湖故事的剧情,再树立起日本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侵略者作为民族主义情绪发泄的“他者”,将陈真幻化成智勇双全的中华民族的银幕代言人,从而在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也为后来的功夫电影的民族主义叙事确立了一个标准参照物。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电影中的民族认同话语表达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当时香港社会集体认同缺失的一种反映。这是“李小龙电影”流行的时代背景。由于内战结束后两岸对峙的局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海外华人社会普遍存在着“左”与“右”的对立,尤其是香港社会,还存在着左右两派与港英当局的“三足鼎立”。当时的香港,一面是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左右两派也争斗不断,港英当局采用高压手段进行统治,政府内部腐败严重。这一时期,香港的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 ,而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和台湾的“戒严”也令生存在意识形态夹缝中的香港和海外华人群体感到空前的压抑和归属感的丧失。在现实中遭遇身份认同危机的人们转而在虚构的影像世界寻求身份的确证,而《精武门》这部电影恰恰就为这种在现实中无处安放的民族情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发泄渠道。这是《精武门》成功的外部因素。以《精武门》为代表的李小龙式的民族主义叙事仅仅是功夫电影与民族认同华语结合的一个开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民族主义表达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三、淡化:徐克黄飞鸿系列中包容式的民族主义叙事徐克是80年代香港新武侠电影的领军人物,导演的武侠电影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徐氏功夫电影的代表作首推他与功夫巨星李连杰合作的前三部黄飞鸿系列 。作为90年代拍摄的新黄飞鸿系列,对近代中国这个不变的时代背景,徐克一反李小龙电影中的那种华洋抽象对立的简单世界观,而选择了一种更宏大的广角镜头,力图将一个清末社会全景式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徐克的世界观因此也在另一种意义上显得更为庞杂和矛盾:以舞狮、粤剧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与迷信愚昧的白莲教的同时存在,中国人里既有投靠洋人拐卖同胞的帮会头目和欺行霸市的京城恶霸,也有孙文、陆浩东这样的革命志士。影片中对清朝官员形象的处理也不是“脸谱化”的,虽然顽固不化但也有保境安民、反抗洋人的一面;同样,影片中的洋人也并不全部是穷凶极恶的侵略者,第一部中有勇于替黄飞鸿作证洗脱罪名的神父;第三部中的俄罗斯杀手虽然狂妄地认定中国必定要遭受异国统治,但他对十三姨的感情也显示了他尚存人性。总之,百姓、官员、洋人——徐克镜头下的清末中国社会,似乎每种人都有两个面孔,这种对背景人物群像多元化的处理,使得传统功夫片中以身体侮辱为主的“东亚病夫”的话语言说难以成为系列的主题。而且整个系列也反映出导演对国民劣根性、革命者的对外依附性、学习西方和维护传统之间的张力等等众多的问题的思考。这些多元价值观的有序的掺杂不仅让影片呈现一种万花筒般的精彩,也让不同观众能够各取所需。徐克全景式的叙事在凸显微观历史的复杂性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李小龙电影中昂扬的民族主义激情。徐克镜头下的黄飞鸿是个徘徊在中西之间的矛盾混合体:黄本人是个遵守伦常的旧派人物,是功夫和中医两大传统技艺的继承者,但他的爱人十三姨却有着留洋背景;黄在十三姨的影响下被迫接触诸多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科技时,既表现出接受的一面(有时会戴墨镜、礼帽),也有不理解的一面(对学英语、照相等表现得不耐烦),在遭受打击时甚至也会偶尔露出排斥的一面(在宝芝林被烧毁时愤怒地命令不准再使用“洋玩意儿”)。不同于李小龙塑造的那个情绪化的、反抗的、能安慰华人失落民族认同感的陈真形象,徐克对黄飞鸿的设定让他显得更为富有历史的真实感。然而在面对无法抑制的列强蚕食和现代科技对传统的破坏时,黄飞鸿也表现出身为一介平民和一名传统继承者的无奈——他不是李小龙式的中华民族的暴力能力在银幕上的代表,而是在高速现代化/西化的中国社会中仍然顽强生存着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与之相伴的自强精神。这种民族主义表达的变化,应该与90年代初香港、台湾和大陆社会经济发展和两岸政治空气的缓和有着内在的联系。当华人所代表着的东方社会与西方社会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时,“东亚病夫”式民族认同话语和复仇式的民族主义情绪宣泄失去了外部市场,徐克更加包容的民族主义叙事手法,对近代屈辱史采取一种更富沧桑感的、略带忧伤的史诗化 处理,显得更贴合当时的社会思潮和公众的心理需求。如果说70年代初的观众能够从李小龙电影的民族主义叙事中找到确认民族认同归属感的激情,90年代初的观众则能从徐克黄飞鸿系列中唤回对民族历史的遥远记忆,并从包容的民族主义叙事中对纯粹的“东亚病夫”式的民族认同话语进行一定的反思。四、重构?新时代背景下功夫电影中民族主义表达的变数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大陆连续十几年的稳定经济发展,华人社会变得更加强大自信。功夫电影从90年代末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创作低潮后,随着甄子丹等新老功夫演员的活跃,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且随着中外交流的逐步增多,功夫电影这一传统的华语电影类型也开始迈出走向世界的步伐,如好莱坞大片《黑客帝国》大量借助中国功夫增强表现力,华裔导演李安拍出了《卧虎藏龙》这样奥斯卡获奖武侠片,还出现了大量借用中国元素的动画片《功夫熊猫》等。这个多元化的新时代对于长期潜藏在功夫片惯用主题中的民族认同话语而言,也存在着更多的变数。其一是个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对民族主义叙事方式的挑战。叶问系列是近年来最成功的对传统功夫电影的演绎。但不同于以往的功夫电影,在剧情安排上,导演叶伟信对两部叶问电影都采用了两段式的结构:第一部分主要是叶问的居家生活和他与其他中国武师之间的较量,第二部分才是叶问与东洋西洋对手间的搏杀。而且,甄子丹所诠释的叶问是个谦和、护家、爱老婆的传统中国男子形象,武术仅仅作为他早年的兴趣爱好(第一部)和中年养家糊口的工具(第二部)而存在,并不是有意识作为一种实现正义目的的工具(在陈真和黄飞鸿处均是如此)而存在的。而叶问之所以会出手挑战东西方拳师,在第一部中,一半是不忍朋友被杀,一半是日本人的强逼下;在第二部中,也是出于对同道中人被活活打死的义愤,还有对中国武术被侮辱的不平。这里虽然重新引入了被徐克淡化掉的“东亚病夫”概念,但银幕英雄反抗的原因却更加个人化了,与李小龙主动的、明显与所受伤害不对称的民族主义复仇不同,叶问的反抗更加被动,也更加有限度,而且其战斗目标也不是实现民族整体而更多的是主角个体的正义。还有个值得一提的细节:《叶问2》的后半段在描述洪震南与叶问先后同西洋拳王进行“龙卷风”搏斗时,本来是非常传统的复仇式民族主义叙事方式,但导演却背离“惯例”的剧情发展,在结尾处安排了一段叶问的讲话,居然把这一传统的、复仇式的、黄种对白种的反“东亚病夫”式的胜利,扭转为呼吁种族平等、相互尊重与理解的西式人权宣言 ,并得到了英籍观众的鼓掌欢呼,使之前渲染起来的民族情绪消失殆尽。这种剧情处理所体现出的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暧昧态度,折射出日前在香港社会,后殖民主义的怀旧情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思潮。 这种个人主义的和后殖民主义的表达方式,是传统功夫电影叙事逻辑在当前时代发展的最新形态,也对传统的民族认同话语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其二是全球化背景下与西方的再遭遇和文化误读的挑战。如前所述,《黑客帝国》、《卧虎藏龙》和《功夫熊猫》是这些年来融入了中国功夫元素后取得成功的3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除《卧虎藏龙》外,其余两部均在华语文化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卧虎藏龙》的票房在北美地区却是一路高歌。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黑客帝国》和《功夫熊猫》两部影片仅仅是借用了中国功夫的元素作为一种推进剧情的“道具”,但剧情讲述的依然是纯粹美式的超级英雄科幻片和励志卡通片,这种西方内核与东方外表的简单拼合,在让中国观众在享受西方大片的时候找到了熟悉事物的同时,也让西方观众发现了能满足他们对“东方”想象的“异国情调的(exotic)”之物,其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对于《卧虎藏龙》这部由华裔导演李安执导的作品而言,由于李安致力于还原一个外观上尽可能真实的清代社会(事实上他这一点做得确实比国内大多数导演要好),并用最武侠的动作演绎这个武侠故事(袁和平的武术指导),但却在剧本上选用了一个西化的角度去诠释夫妻、师徒、父子这几对中国传统伦理关系 。西方观众可能会简单地走进这个充满了“东方”式想象的武侠世界,但对于华语文化圈的观众而言,被完美的武侠外表所引入的却是一场纯粹西式的文化命题讨论,就容易产生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就难免会感到困惑和诉诸排斥。功夫电影的好莱坞化所反映出来的功夫元素“零碎化”和功夫内涵被替换的现象,正是西方对东方文化误读的结果,也是最原初意义上的“东方主义”特点。当功夫电影中的民族认同话语正面遭遇强势的好莱坞电影对其解构和重构的挑战时应如何做出应变,也是需要深省的。总而言之,以洋人对华人身体侮辱为标靶的功夫电影中的传统民族主义叙事,在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中不断发生演变,到了21世纪初,更是遭到了内部个人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话语,和外部西方主义话语的再次挑战。同之前的民族主义叙事形态的变化一样,现在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中人们认同观念的变化。功夫电影中民族主义这一主题是会继续发展、被重构还是逐渐消失,还要看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华人民族认同变化的趋势。参考资料:I. 专著:1.[英]里昂?汉特:《功夫偶像:从李小龙到〈卧虎藏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蹇河沿:《中国电影观念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II. 论文1.杨瑞松:《想像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载于《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3期2.蔡振丰:《中国近代武士道理念的检讨》,载于《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2010年12月3.谭畅:《百年霍元甲的真实与影像》,载于《小康》,2010年12期4.吴匀:《通俗叙事与喻象符号——〈黄飞鸿〉电影中“国家形象”的考察》,载于《当代电影》,2009年第1期5.列孚:《徐克“黄飞鸿”系列研究》,载于《当代电影》,1997年3月6.唐宏峰:《叶问2:民族激情的被观看与被化解》,载于《中国报道》,2010年第6期7.符鹏:《香港功夫电影中的民族主义书写——以电影〈叶问〉系列为例》,载于《艺术评论》,2010年第7期8.华静:《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兼析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误读现象》,载于《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9.傅睿纯:《一次继承与变革的武侠片试验——评〈卧虎藏龙〉》,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III.影片:1.《精武门》,罗维,香港,19722.《黄飞鸿》,徐克,香港,19913.《黄飞鸿:男儿当自强》,徐克,香港,19924.《黄飞鸿:狮王争霸》,徐克,香港,19935.《叶问》,叶伟信,香港,20086.《叶问2》,叶伟信,香港,20107.《黑客帝国》,安迪?沃卓斯基/拉里?沃卓斯基,美国,19998.《卧虎藏龙》,李安,香港/台湾/美国,20009.《功夫熊猫》,马克?奥斯本/约翰?斯蒂文森,美国,2008
我点赞,中国远征军无论属于哪个党派,这是政治方面的事情,但是所有的战士为国捐躯这个信念都是一样的,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是永远的英雄,中国是由英雄的英魂重塑对于抗战片请不是一味地批判他的编剧或者是其他的剧情等方面,这只是告诉我们,勿忘历史,警醒我们中国人要有我们的中国魂,崇洋媚外我不知是否仍然严重,但是在我所处的地方已经不存在了,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还原,他对我们而言,警醒更胜剧情,无数的先辈为我
我点赞,中国远征军无论属于哪个党派,这是政治方面的事情,但是所有的战士为国捐躯这个信念都是一样的,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是永远的英雄,中国是由英雄的英魂重塑对于抗战片请不是一味地批判他的编剧或者是其他的剧情等方面,这只是告诉我们,勿忘历史,警醒我们中国人要有我们的中国魂,崇洋媚外我不知是否仍然严重,但是在我所处的地方已经不存在了,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还原,他对我们而言,警醒更胜剧情,无数的先辈为我们铺垫,当大家在抱怨环境的艰苦,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反省,不是抱怨,对什么地方有意见,请自己以后去改正这个方面,在前辈的复兴下为国家更添复兴,他们战在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战在没有硝烟却更残酷更实际的战场上,国家在发展,请大家助它一臂之力!
麻绳盛世来了
期待了很久的麻绳,不知不觉间也结束了,心里还挺空落落的。
其实入坑BounPrem也没有很久,也就是从22年的四月份左右。当时受疫情封闭在家,看了一些有名的腐剧,也自然而然刷到了他们的视频,虽然他泰cp层出不穷,但直到现在他们仍算是我的初心。待到重
麻绳盛世来了
期待了很久的麻绳,不知不觉间也结束了,心里还挺空落落的。
其实入坑BounPrem也没有很久,也就是从22年的四月份左右。当时受疫情封闭在家,看了一些有名的腐剧,也自然而然刷到了他们的视频,虽然他泰cp层出不穷,但直到现在他们仍算是我的初心。待到重逢时的WinTeam让两人收获了粉丝的喜爱,因疫情影响等了三年,终于两人主役的麻绳正剧来了。在放出长预告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期待,也看了小说,所以开播时真的很激动。在剧播时大家对于剧有褒贬不一的评价,好的比如说前几集对于小说的还原、BounPrem两人演技的提升和化学反应的强烈;批评的比如说后半段剧集卡剧情、情节衔接不上或者副cp占比太多等等,但无论如何这部剧也算是给了WinTeam、BounPrem和??粉丝们一个答卷。所以当意识到结束的时候,心中难免失落。
再来说说BP,从待到重逢时到麻绳,两个人的演技真的有提升。客观来讲,在待到重逢时里两人演技还有点青涩,但是化学反应真的很好??,所以那么出圈。在这部麻绳里,印象深刻的就是两人的哭戏,尤其是包包。包包的Team几乎承担了剧里80%以上的哭戏,但包包哭得真的很好看且带入感很强,那种无助、后悔、愧疚、破碎感真的能感受到。文总的Win哭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每次都是与Team有关,文总虽然在哭,但哭的还是很帅。
从22年的11月一直到2023年1月29号晚上,感谢这两个多月来有麻绳的陪伴,让我每周一都能早起等更新。WinTeam的故事或许告一段落,但希望BounPrem今后无论以何种关系都可以一直互相陪伴,希望以后能再多多看到你们,BounPrem和西兰花们??一起susu呐!
这部电影以前看过一次,但是完全忘记自己看过这一回事了,但是重温剧情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来,哦,原来以前看过。
片中的毛舜筠和曾志伟的cosplay夫妻情趣游戏,还有黄宗泽和冯淬帆商场雕工大比拼,还有冯淬帆和邵音音的那些年的老年班的爆笑场景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唯独电影中的那个小儿子的扮演者让我感觉很反感,各种表演扮酷装
这部电影以前看过一次,但是完全忘记自己看过这一回事了,但是重温剧情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来,哦,原来以前看过。
片中的毛舜筠和曾志伟的cosplay夫妻情趣游戏,还有黄宗泽和冯淬帆商场雕工大比拼,还有冯淬帆和邵音音的那些年的老年班的爆笑场景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唯独电影中的那个小儿子的扮演者让我感觉很反感,各种表演扮酷装伟大其实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场面尴尬得很还说什么想让你一辈子笑,说出这种话真的有种说不出的反感。反正电影中就超级不喜欢这个角色,我觉得不是这个角色的定位原因而是这个演员自身的问题演技就感觉不行,和电影中的众大佬完全就贴合不上来,当然和他对戏的张馨予也差不太对,整部戏下来就一个表情,不过人家漂亮嘛!花瓶嘛!好看就有了摆在那里就有效果了。
电影中关于2012年世界末日的预言,还让我使劲地回想当年12年关于这种末日预言有没有什么特别地举动,但是想来想去好像是没有每天都过得和往常一样上课、做题、睡觉、聊天、吃饭就这些没有了平淡得很。
给朱一龙青葱岁月的告白!
给孙如柏:一个一事无成的懦弱少爷,成长为英勇抗敌的战士!
仿佛很久之前,真的有个叫孙如柏的青年经历了爱恨情仇,为了祖国,战死在梵净山,把他的爱把他的血都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孙如柏的成长,最明显的是下面两个图。懦弱的拿不动枪,到后来的英雄,对比明显
给朱一龙青葱岁月的告白!
给孙如柏:一个一事无成的懦弱少爷,成长为英勇抗敌的战士!
仿佛很久之前,真的有个叫孙如柏的青年经历了爱恨情仇,为了祖国,战死在梵净山,把他的爱把他的血都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孙如柏的成长,最明显的是下面两个图。懦弱的拿不动枪,到后来的英雄,对比明显
我只是一个地方长官,得听命南京啊。(傅作义语)蒋:我听有人说,傅作义虽官高,成了有名无实的光杆司令,也只能做渔公罢了。(蒋真的你说他不疑吧,又喜欢摊开来说。你说他疑吧,又硬要说出来)傅:哈哈,这种议论实在是不负责任呐,…还是希望说出我的一点想法,固守平津为全策,退守江南为偏隅啊。限你5天,不行就攻北平。然后转而对天津方面说道,限你4天,傅作义已经在跟我方和平谈判。相当于两边都给傅作义压力。真
我只是一个地方长官,得听命南京啊。(傅作义语)蒋:我听有人说,傅作义虽官高,成了有名无实的光杆司令,也只能做渔公罢了。(蒋真的你说他不疑吧,又喜欢摊开来说。你说他疑吧,又硬要说出来)傅:哈哈,这种议论实在是不负责任呐,…还是希望说出我的一点想法,固守平津为全策,退守江南为偏隅啊。限你5天,不行就攻北平。然后转而对天津方面说道,限你4天,傅作义已经在跟我方和平谈判。相当于两边都给傅作义压力。真的妙。(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的东北野战军参加辽沈又继续平津,与聂荣臻部一起,乘胜追击)没记住名字:群众反映沈阳机修厂厂长和总工程师三朝元老了,老毛子时期,伪满时期,国党时期。陈云:哎,重庆谈判的时候毛主席对蒋说过,你不要我们另起炉灶,那我们就要到你的炉灶上来开饭了。现在我们把沈阳国党的炉灶给打破了,你不给人家饭吃,那人家不得另起炉灶了呀。(不要一直区别对待,严加看管即可)邓宝珊,马占山为北平和平解放奔走,劝傅作义“不要为了自己的名节(忠于党国),抗日名将不成,倒成了历史的罪人”“报纸上讲,美丽国是最讲现实的,帮助大势已去的国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别别别,还是按三天时间报上去,我满打满算按30个小时使用就是了。(刘亚楼总攻天津的时间,上报中央)“司令(陈长捷),李(宗仁)参谋长转达总司令命令,坚定守住,就有办法”(这不瞎扯吗?就剩天津和北平两座城。守只是为了接下来更有利的谈判,但问题是天津的城防图被地下党员找到且29小时破城,撤也没有后路,基本也就只剩投降和死战,蒋的命令谁会卖命呢)天津解放后,北平的特务活动更频繁,军统郑介民人还没到北平,北平的爆炸刺杀就此起彼伏,破坏一切和平的行动。和平谈判之后,要求傅作义将军21号前公开和平声明表明立场,不然则立即攻城。同时多条战线也在进行工作,争取北平和平解放。包括城门守军,火车站兵团都派人与我方联系攻城当天积极配合解放军进城,清华大学教授绘制北平古建筑图避免战火破坏,城里的地下党员积极开展工作以及策反敌方,可谓是最大可能瓦解,促成不流血的解放,而这种形式也是在之前流血太多的基础上实现的。蒋在南京中华门城楼下,说,上愧对总理,下愧对百姓,对应太平天国那时,我更应自裁于此以死谢罪啊。(穷途末路之际一点生的希望都不会放过,主动寻死?寻的只是生死转换那下坚决的勇气或者赋予给属下的将领为自己卖命而已)死战到底才能心甘,听再次核实明日和平声明陈述,怎么对得起校长啊?从共的角度看,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国的角度看,胜利是不敢奢望的。我愿用我一人的毁办换取大家甚至数十万将士的新生,有责任也是我傅作义一个人的责任。愿意留北平的就留,不愿意留的我立马安排专机送往南京。司令也说了,要走的会安排。但是,要约束好自己的部队,不毁一物,不放一枪,不伤一人,可以保证吗?保证。保证。保证。(不同将领回复)平津战役北平解放后,就是打过长江去,开政协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各派人士提议。片中宏大场面,精准叙事,不偏不倚,民心所向,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也动员了全党全军的精神,不希望再有战争,但立国之战是永生难忘的,不是轻描淡写也不是一边倒的,都是血肉浇筑意志拼搏才有了如今的和平生活。
最近有部小众剧回归,《难以伺候》第二季。
看得人不多,但口碑很好,第二季豆瓣评分9.0。
最近有部小众剧回归,《难以伺候》第二季。
看得人不多,但口碑很好,第二季豆瓣评分9.0。
麻理玲的与众不同是在这一集里点出来的:她一直以来就认为,前辈的意思是先来的伙伴,后辈的意思是后来的伙伴。而她的公司架构图,不再是罪孽深重的等级制度,而是一张伙伴地图。就像TO先生说的一样,有了伙伴,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 每一集中那些喜爱麻理玲而愿意帮助她的人,大概都是感受到了被当作伙伴的快乐,才聚集在她身边的。而被当作伙伴的快乐,其实就是被作为一个独
麻理玲的与众不同是在这一集里点出来的:她一直以来就认为,前辈的意思是先来的伙伴,后辈的意思是后来的伙伴。而她的公司架构图,不再是罪孽深重的等级制度,而是一张伙伴地图。就像TO先生说的一样,有了伙伴,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 每一集中那些喜爱麻理玲而愿意帮助她的人,大概都是感受到了被当作伙伴的快乐,才聚集在她身边的。而被当作伙伴的快乐,其实就是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需求都被真正看见,得到了帮助和安慰,每一个心声都被听见,得到了共鸣和认可。
再看这一集的另一个主人公,小野忠。这个角色吻合的是我心中“圆滑+努力的标杆式男同事”形象。他的一番话不出所料打破了我的偏见。和人合作,要了解对方的个性。这次难缠的客户就是需要循循善诱,让他把我们的想法当作自己的想法,才会欣然接纳的人。最短的路径,有时候不是最佳的路径。究其根本,这个客户也是需要被肯定和自我肯定的人。
其实所有看起来难缠的人事物,都可以归因为被看到、被听到,和被理解的情感需求没被满足。现在的社会要求大家当高效的工具人,先解决事情,再解决情绪。殊不知,古话早就说过,欲速则不达。施仁政的君王,得天下易如反掌。只不过仁政见效慢,可能需要几百年的历程,这也是现代企业所不愿付出的代价。
但我还是会努力画出自己的伙伴地图,融化人间和人心的寒冬。
不知不觉就把平行恋爱时差看完了,在最后一集回忆杀中,两人的过往对我来说也是历历在目,结局有点仓促让人空落落的,但是完美的爱情落幕真是太好了!其实整体来看这个剧表现的一般,能戳中就是很喜欢,戳不中也不至于让人反感,因为基本的人物设定都是及格的,不存在莫名的为了甜而甜,不存在人间圣母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烂俗。剧中男主的确是高富帅,但是你在看剧的时候感觉到的却是,
不知不觉就把平行恋爱时差看完了,在最后一集回忆杀中,两人的过往对我来说也是历历在目,结局有点仓促让人空落落的,但是完美的爱情落幕真是太好了!其实整体来看这个剧表现的一般,能戳中就是很喜欢,戳不中也不至于让人反感,因为基本的人物设定都是及格的,不存在莫名的为了甜而甜,不存在人间圣母和霸道总裁爱上我的烂俗。剧中男主的确是高富帅,但是你在看剧的时候感觉到的却是,他就是个身边那些真实的有钱人而已。
看到第六集了 节奏蛮紧凑的 插叙讲背景的时候都还挺自然的
简家和宁家 因为两家父亲的事儿起了恩怨 简家逼得太紧了导致宁家只能隐姓埋名在别的地方生活 简敏敏真的好疯啊 自己爸爸没被捅死还跑去闹事儿 把宁家弟弟摔出病了 虽然宁家妈妈一直强调让孩子不要想着报仇的事儿 但是弟弟还是一心想报仇
看到第六集了 节奏蛮紧凑的 插叙讲背景的时候都还挺自然的
简家和宁家 因为两家父亲的事儿起了恩怨 简家逼得太紧了导致宁家只能隐姓埋名在别的地方生活 简敏敏真的好疯啊 自己爸爸没被捅死还跑去闹事儿 把宁家弟弟摔出病了 虽然宁家妈妈一直强调让孩子不要想着报仇的事儿 但是弟弟还是一心想报仇
真的被郝青林这个渣男气死 两次出轨还贪污要进局子了 灰灰真的太懂事儿了 被妈妈善意的谎言骗了 但是却还是感谢妈妈多给他一周的快乐 真的好心疼灰灰
看预告宁恕身份被发现了 后边儿怎么再继续复仇啊 期待
(一些人不认同就人身攻击什么毛病啊 就你长嘴了是吗 刚吃了shi吗 嘴那么臭????)
现在到十一集了 没想到宁恕身份暴露丝毫不慌 反而立马抓住张立新软肋 迅速拉拢张立新 还给张立新出主意 让他先跑留简家自己收拾烂摊子 这波宁恕在大气层啊
宁宥到现在有点过于优柔寡断了 还有宁母居然还支持 说对灰灰好 可是这种爸爸 最好的就是抓紧离婚吧 让灰灰远离他爸啊。。。
最新预告看来是张立新跑了 结果合同是假的 还顺带坑了一把宁恕?又或者是宁恕联合张立新做的局?简家也知道这事儿宁恕撺掇的了
接下来怎么发展啊 真的很期待了
最新预告 简父不是崔父故意伤害的 ?? 那崔家真的好惨啊 简敏敏又把宁母推下楼梯了 越来越复杂了
看完电影,就想直接“骂娘”,这电影剧情是“有病”吧,细想发现自己竟被带入电影里了。这电影最直观的看法就是怪诞吧,感觉电影里的人都“不正常”,唯一“正常”点的女老师也慢慢被逼疯 ,一个信教的人杀了人,骗了人,面对教义的反驳只能采用胡编乱造……这种举世混浊,为我独清的想法不仅仅是年轻的躁动和对宗教的信仰,更觉得是宗教的极端分子,而讽刺的是,周围的人却在维护他。
故事嘎然而止,猝不及防
看完电影,就想直接“骂娘”,这电影剧情是“有病”吧,细想发现自己竟被带入电影里了。这电影最直观的看法就是怪诞吧,感觉电影里的人都“不正常”,唯一“正常”点的女老师也慢慢被逼疯 ,一个信教的人杀了人,骗了人,面对教义的反驳只能采用胡编乱造……这种举世混浊,为我独清的想法不仅仅是年轻的躁动和对宗教的信仰,更觉得是宗教的极端分子,而讽刺的是,周围的人却在维护他。
故事嘎然而止,猝不及防啊,却又刚刚好,最后女主角竟然听到了死去的人话,返回去继续“大吵大闹”,以后她会怎样哪?学校死了人,学校里的老师会怎样哪?杀了他唯一的信徒,故事里那个疯子会怎样哪?
长生人科技能穿越时间的话,为啥他们自己不用来拯救长生星2号,而是强行跑到地球建长生星3号,求大神解答。这是关乎整个第七季基石的问题。
西蒙斯他们可以乘坐改造后的飞机通过加强版的跳跃器穿越时间这个可以解释,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外孙在基地有实验室,实验室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加上他们可以呆在框架里面延长自己的头脑时间。
但是如果长生人早就掌握了时间穿越的话,为什么不早点就去穿越拯
长生人科技能穿越时间的话,为啥他们自己不用来拯救长生星2号,而是强行跑到地球建长生星3号,求大神解答。这是关乎整个第七季基石的问题。
西蒙斯他们可以乘坐改造后的飞机通过加强版的跳跃器穿越时间这个可以解释,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外孙在基地有实验室,实验室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加上他们可以呆在框架里面延长自己的头脑时间。
但是如果长生人早就掌握了时间穿越的话,为什么不早点就去穿越拯救长生星2号,那不是更快,还可以顺带拯救以前的同胞。
这是一个关于,生在甘肃白银农村的“民谣流窜犯”张尕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