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影评

13331709
  • 沉寂
    2018/3/24 21:51:41
    观后感
    第一次写,其实我和大部分人一样为的是薛之谦和王晓晨才看的这个电视剧,刚开始以为是一个搞笑的爱情喜剧,可是看到最后我哭了好几次。
      我看了一些别的评论,感觉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所以想来评论一下,想告诉那些没有看过的人让他们去取舍看与不看,整部影片不做过多的人物评价,从前面3/1来说其实是一个铺垫,为的是最后的那几集,虽然结局不是很完美,但是生活就是这样现实。
     
    第一次写,其实我和大部分人一样为的是薛之谦和王晓晨才看的这个电视剧,刚开始以为是一个搞笑的爱情喜剧,可是看到最后我哭了好几次。
      我看了一些别的评论,感觉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所以想来评论一下,想告诉那些没有看过的人让他们去取舍看与不看,整部影片不做过多的人物评价,从前面3/1来说其实是一个铺垫,为的是最后的那几集,虽然结局不是很完美,但是生活就是这样现实。
      其实我看这部篇感觉之所以大是因为我也离婚了,6年的感情因为一部电视剧历历在目,虽然不是想电视剧里面那样曲折,但是感通深受,写这个影评就是想告诉大家想要看这个电视剧一定从头要看完,不要只看前几集就完了,可以说在30集之前我一直认为是爱情搞笑片,为了看薛之谦和打发无聊的时间而看,但是看后面,看到幸福为他们做的事,看到因为一个一个的误会而去分离,看到了感情里面的冲动,看到了最后和谐之后的理解和付出,等等等,说实话我被感动了。
      我不想评价这个电影有多好的演技,多好的剧情,但是他让我看到了感情和珍惜,所以想看从头看完,一部电视剧我们又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只要能让我们看到感触到东西我感觉就是一部值得看的电视剧,没有必要因为演技不好,人物关系怎么样而去抱怨,就是感情一样分手的才知道对方的好,因为你去仔细回想了你们的经过,美好的永远是回忆,因为你根本没有想到过珍惜现在的拥有。
    【详细】
    9246605
  • 2012/12/20 21:13:48
    主打茅山术
    看得有点困。还好先看的是英叔主演的系列,不然大概对僵尸片不会产生好感。这部里英叔只是客串下,那两条眉毛还是吸引了我全部注意力。
    先于这部看的洪金宝主演的是《人吓人》,觉得那部有趣些,可能是这部里主打的茅山术不太合我胃口。
    看得有点困。还好先看的是英叔主演的系列,不然大概对僵尸片不会产生好感。这部里英叔只是客串下,那两条眉毛还是吸引了我全部注意力。
    先于这部看的洪金宝主演的是《人吓人》,觉得那部有趣些,可能是这部里主打的茅山术不太合我胃口。
    【详细】
    5706113
  • 枪神9278
    2021/3/18 20:13:28
    长江圆梦之作

    长江这长相身材总算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角色,金莲可以。缺点床戏。这种烂大街的题材没什么发挥空间。故事单调。希望导演们别这么无聊。翻来翻去拍。..............来些创新来些搞笑什么的。............写这么久字数还不够。没事我就码多几个。反正不要拍些浪費流量的东东出来。真没劲。

    长江这长相身材总算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角色,金莲可以。缺点床戏。这种烂大街的题材没什么发挥空间。故事单调。希望导演们别这么无聊。翻来翻去拍。..............来些创新来些搞笑什么的。............写这么久字数还不够。没事我就码多几个。反正不要拍些浪費流量的东东出来。真没劲。

    【详细】
    13327152
  • 大盘子
    2017/6/16 21:22:16
    胡家刀
    胡斐勤练胡家刀法欲与凤决一生死战,与此同时斐于闯荡江湖期间,结识了三位不平凡的女子:聂桑青、么一一及苗若兰,三人又竟与胡、苗、范、田四家有关,四人关系开始纠缠不清。“美男配美女,英雄就配侠女”这是理所当然的,胡斐身边美女众多,有的对他情深义重,有的与他生死与共,确实难以抉择。那最后的结局又将如何呢?
    明未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闯王派三大勇士苗、范、田突围召援,独留第四名勇士胡护驾。当三人返回发现
    胡斐勤练胡家刀法欲与凤决一生死战,与此同时斐于闯荡江湖期间,结识了三位不平凡的女子:聂桑青、么一一及苗若兰,三人又竟与胡、苗、范、田四家有关,四人关系开始纠缠不清。“美男配美女,英雄就配侠女”这是理所当然的,胡斐身边美女众多,有的对他情深义重,有的与他生死与共,确实难以抉择。那最后的结局又将如何呢?
    明未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闯王派三大勇士苗、范、田突围召援,独留第四名勇士胡护驾。当三人返回发现闯王失踪,而胡则成吴三桂鹰犬,逐以胡卖国杀之。其实,胡潜伏吴三桂军中,只为静待时机助闯王再得天下。此后,四家后代便展开连串仇杀,及至胡家第四代胡一(黄日华饰);刀欲找三家后代言明真相, 因三家后人为争明室宝藏,大打出手,并葬身一冰洞,而未能向他们道出真相。刀唯有将事绩记下封于洞内以警惕世人,然后与爱人郎剑秋(邵美琪饰)退隐江湖。后田家第四代田归农(张兆辉饰)布局令刀与苗家后人苗人凤(尹扬明饰)决战,并暗中下毒杀害刀、秋二人,秋临终前将初生的斐(陈锦鸿饰)交予忠仆平(廖启智饰),著平带斐查明真相。
    平误会凤为主谋,逐命斐专心习武代父复仇。斐后与平上路寻凤,途中结识了女扮男装的小流氓么一一(刘晓彤饰)成莫逆。期间,斐更邂逅凤女苗若兰(佘诗曼饰)和农女聂桑青(滕丽名饰),展开一段缠绕不清的恋情
    【详细】
    8606551
  • 凌麦儿
    2017/2/9 16:04:00
    别出心裁的爱情小品拼盘
    老实说,每个人在面对棘手的情感问题时,都会有「想逃走」的冲动吧:若是直接能跳过这一段就好了,若是有人来帮忙解决就好了。于是「鬼魂」车太贤就像在每个案发现场催眠毛利小五郎探案的柯南——小五郎一觉醒来,事件解决,坐享其成,而真正的功臣满头大汗躲在角落,深藏功与...  (展开)
    老实说,每个人在面对棘手的情感问题时,都会有「想逃走」的冲动吧:若是直接能跳过这一段就好了,若是有人来帮忙解决就好了。于是「鬼魂」车太贤就像在每个案发现场催眠毛利小五郎探案的柯南——小五郎一觉醒来,事件解决,坐享其成,而真正的功臣满头大汗躲在角落,深藏功与...  (展开)
    【详细】
    8348214
  • 巴塞电影
    2017/4/24 10:33:16
    《家族之苦2》:只有日本人能把死亡拍得这样温暖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4月14日,山田洋次的最新电影《家族之苦2》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作为本届北京电影节的重磅,这是这部电影的全球首映。观影过程中,现场不时爆发出笑声、掌声、抽泣声。散场时,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送给这部作品,也送给未能到场的山田洋次导演。 去年,2016年6月,我在上海...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4月14日,山田洋次的最新电影《家族之苦2》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作为本届北京电影节的重磅,这是这部电影的全球首映。观影过程中,现场不时爆发出笑声、掌声、抽泣声。散场时,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送给这部作品,也送给未能到场的山田洋次导演。 去年,2016年6月,我在上海...  (展开)
    【详细】
    8497257
  • 马佐
    2022/5/17 12:40:54
    印版《辩护人》?《寄生虫》的前奏罢了

    《杰伊·比姆》是一部并不震撼,却让我十分感慨的片子。

    平心而论,影片整体上并没有那么优秀,8.7的分数也有些虚高。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故事本身:一个遭到恶警构陷的绝望的“达利特”(不可接触者,贱民)家庭因无法动摇的卑贱而升起反抗的浓烟,最终在各方援助下沉冤

    《杰伊·比姆》是一部并不震撼,却让我十分感慨的片子。

    平心而论,影片整体上并没有那么优秀,8.7的分数也有些虚高。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故事本身:一个遭到恶警构陷的绝望的“达利特”(不可接触者,贱民)家庭因无法动摇的卑贱而升起反抗的浓烟,最终在各方援助下沉冤昭雪。“不可接触者”的境况,小人物的不屈和胜利,既挑战了权威,又问责了社会,属于近年来“社会现实批判”类型的典型。

    可惜,叙事的凌乱、剪辑的零散,又纷纷冲散了故事原本的冲击力。用力过猛的暴力渲染更因过度的煽情而尽显乏味,让人无法审思,只能识别出一堆磨出老茧的套路化处理,譬如漏洞百出的罪名罗织,求锤得锤的辩护过程,甚至调查的曲折也都是意料之中。直白的视觉陈设,以及印度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法”,均未能与影片的整体基调达成和谐。

    尤其是,抛开技术层面不谈,作为一部反映底层人命运的电影,本片的叙事结构依旧是十分陈腐的“天降圣人”模式。“贱民”只能随风摇曳,留待圣人挽冤案于既倒,扶正义于将倾。稍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可能仅仅是圣人家中居然高悬马克思头像,高举镰刀锤子旗,然而这些细节除了作为妆点门面的共趣主义元素外,于故事再无瓜葛,更遑论提供一种解决冤情的“左翼方案”。

    最终,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美式正义鸡汤,一个剔除了灵魂挣扎的无害版《辩护人》,像《绿皮书》一样温馨且柔软:恶警伏诛,冤情大白,法庭在上公正不阿,律师在下犹如一个伟人,至于“贱民”,则在风雨中感激涕零,祭奠着死去的冤魂。

    蜻蜓点水般的批判,说了,又什么都没说。看了,又什么都没看,充其量有一句,“哦,原来印度是zhei样子的啊”。

    可即便如此,本片依旧让我感慨,甚至是一丝惆怅。

    细数“社会现实批判”这一类型,韩国自不必说,我国也不算一片荒土。无须溯及《牯岭街少年》,就算近年,也有《嘉年华》《过春天》《少年的你》《我不是药神》等耳熟能详的作品。这一类型的特质,要么以一则冤案作为切入点,要么就铺陈主人公违法的“不得已为之”,总之就是秉持“恶劣环境之下,一切皆可为”的叙事逻辑,最终导向的往往都是社会的结构性问题或者恶的内生性。

    以这一标准来看,《杰伊·比姆》其实远不够格。因为它最终导向的毋宁说是一种恶的偶然性:律师是好人自不必说,知识阶层、统治阶层也各有负责任的良善人士,恶人终究只是一小批,且愚笨不堪;至于“贱民”,除了烘托一个“惨”字外,再也看不到任何别的主体性因素——他们是失语的、不可接触的,于是他们只能是留待被拯救的,哪怕他们都为人正直、敦亲和睦、精诚团结。影片反复提到“印度宪法之父”(安贝德卡尔)也是一个“贱民”,可惜此君除了像马克思一样被用作神坛供奉起来外,再无别的叙事作用。

    因此,《杰伊·比姆》的力度终究是柔弱的,甚至是有些反动的,它的价值内核最多只能提炼出“做个好人,善有善报”这种无趣说教,余下的只有安逸的旁观、舒适的愤怒,只有“社会在进步”的美好愿景。说了,但什么都没说,既不能让人窥见深层的社会心理(同样是昭雪冤案,想想《我控诉》里对于恐犹主义那种深入骨髓的刻画),又不能提供一个属于底层的行动方案(想想肯·洛奇或者达内兄弟)。问题就在这里。

    但至少,它“说了”,且说出来了。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提“批评自由”“敢于揭黑”这类新闻专业主义的老调,因为它们真的是不值一提的“最最基本”的前提。我的关注点在于电影的社会意义。

    好的电影,我一向认为,是能够成为一种社会运动的蓝本的。这一点当然不必然与电影的艺术性相关,却是电影之社会属性或文化属性的应有之义,且后者并不一定就与前者相冲突。比如雅克·贝克的《洞》(1960),没人会怀疑这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纯电影”,其角色没有一个旨在唤醒一种社会认同,但同样没人会怀疑它批讽权威的锋锐程度——它的题材,在极致真实性的加持下,更为犀利地刺中了权力的心窝:明明只是电影,却几乎是一本越狱的教科书。(相比之下,《肖申克的救赎》就只能算一个娱乐工业的爽片,当然它也有它的社会意义)或者,就像《寄生虫》这种集电影工业之大成的杰作,能够从视觉上彻底颠覆人们的社会认知,把“底层”的社会图式深深印在观众的脑海之中。这样,只要一提及“底层”,看到大城市里不起眼的角落,我们就能时刻想起那些悲伤到绝望的镜头画面。

    由此来看,《杰伊·比姆》虽不能与上述最优秀的作品相提并论,但它同样针对印度的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视觉化方案。它首先让你看到了一个“贱民”家庭完整的生活形式,从田中捕鼠到陋室恩爱,哪怕非常的浪漫化,也仍充满向上的期许,美好且完整——由此,这一家庭的无端碎裂才能唤起悲愤,唤起一种主视角的认同。同样,对于冤案,电影至少没有让“贱民”僵坐原地,它让一个坚强的女性行动了起来(虽然到了影片后半部分,这位女性的存在感已经弱得可怜)。甚至在对好人律师的呈现上,也隐含着“不要迷信国大党,也听一听共产党”这样的视觉信息。可以说,本片就算力度薄弱,也依旧有自身的力度。

    更可贵的是,这样的电影,对于整个的印度电影市场来说,并非是昙花一现,而是诸艳中的一朵。前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误杀瞒天记》《第15条》,有与本片同一年的《白虎》,甚至包括《摔跤吧!爸爸》。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套路:在一部商业片中夹杂一些批判社会的元素,这样资方满意,观众也满意。文化批评家或者马克思主义者可能不会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观影过程中,在观众与电影人对类型片套路的逐渐谙熟中,一种大众审美与制作审美的口味与习惯逐渐形成了,由此营造的其实是一种审视自身的氛围感(会有印度人因为这样的片子感到民族自尊心受挫,会担心给中国势力递刀子么?)。这种氛围,既可以包容电影,也可以包容一个社会自我调适的种种过敏反应。确实,美并不意味着善,但审美习惯绝对关乎道德和政治。

    我常和人说,可能要100部合格线以上的类型电影,才能提纯出一部伟大的《寄生虫》。这还并不仅仅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简单过程,其中更关乎个人的天分,关乎社会的对立程度、信息的透明程度以及最重要的价值宽容程度。但无论如何,只要印度的电影人整体上仍然坚持这一创作思路,哪怕总是乏味的类型片和套路,但终归会有打破类型的一刻,实现电影与社会的某种共振。因为印度并不缺乏素材,(目前来说)更不缺环境与时间。

    今天,对于印度的种种“社会新闻”,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议程设置之下,偏见也在累积。不过即使在偏见之下,也仍有几分肯认:印度是一个大国,国内确实矛盾重重,但另一面却有着鲜明的活力;它的起点确实甚低,但相应的,每一层改变都引人注目。这种活力总让一个中国人遥遥观望而难以理解,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又仿佛看到了自己失去的东西。于是我们只能归结为这是一种自得意满的、迟早摔跟头的飘飘然,然后转身投入到我们满是欢乐与胜利的防疫生活中去了。

    仅有一丝惆怅——

    我曾一度以为《我不是药神》是个起点,孰料竟成暂时的绝响。

    【详细】
    144013547
  • Shining小彬彬^_
    2018/5/16 11:51:13
    再见哥哥少年时

    《神雕侠侣》这部作品,自我五岁时就开始接触。第一次见到的杨过与小龙女,是古天乐与李若彤。从此,他俩就成为了模版,成为了往后再无人可以超越的经典。

    2001年的某个晚上,在电视上发现了以前从没看过的《神雕侠侣》,他们是刘德华和陈玉莲,观感没有古仔的那么好。也是,毕竟是1983年的作品!

    后来,我成为了荣迷,开始了解哥哥的音乐和电影。在他的片单里赫然发现一部《杨过与小龙女

    《神雕侠侣》这部作品,自我五岁时就开始接触。第一次见到的杨过与小龙女,是古天乐与李若彤。从此,他俩就成为了模版,成为了往后再无人可以超越的经典。

    2001年的某个晚上,在电视上发现了以前从没看过的《神雕侠侣》,他们是刘德华和陈玉莲,观感没有古仔的那么好。也是,毕竟是1983年的作品!

    后来,我成为了荣迷,开始了解哥哥的音乐和电影。在他的片单里赫然发现一部《杨过与小龙女》,感觉像又挖到了宝!一看出品年代,又是那个熟悉的数字——1983。

    回忆在脑内快速泛滥,想起了1983年的哥哥。

    那一年,哥哥27岁,事业刚凭借一曲《风继续吹》迎来了曙光,还没有唱出让他大火的《Monica》,许多经典,也尚未出世……

    这一年的《杨过与小龙女》,对于我们荣迷来说,就有更多意义。

    说回电影本身,这部戏由于拍摄年代原因,呈现的效果与后来的版本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又因为是电影的原因,受时长限制,不得不有所取舍,改编势在必行。

    90多分钟的时间里,呈现了原著中几个重要章节:拜师终南山、逃入古墓遇见小龙女,古墓生活,玉女心经……整体基调没有偏离原著,在这一点上,本片实力吊打台湾及大陆的“创新”版本。

    电影中的小龙女,看第一眼可能觉得不太习惯,然后越看越是喜欢。这版的小龙女,美丽之余,更添几分可爱。她性格由冷到热的转变过程,乃本片精华之一。(重点推荐杨过与小龙女河边嬉戏一段,很是甜蜜)

    再来说说我觉得特别怪异和一脸懵逼的地方——李莫愁。

    电影中与原著出入较大的改编就在她身上。

    原著里,李莫愁要抢玉女心经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增强武功。到了电影里变成了……因为洪七公吃了她的狗狗她去找洪七公报仇打不过洪七公洪七公说要打败他先去练玉女心经…………呃……

    快结尾的时候,她还像一位知心大姐姐一样,安慰着小龙女。

    这样的李莫愁,不是李莫愁,不过我喜欢。她是一位爱狗人士,她懂得关心人,她是最贴心的好闺蜜,又有一身好武功!真是完美老婆的代表!

    我喜欢电影里的神雕,矮胖矮胖的样子非常可爱!学习飞翔那一段,更是萌到我心窝窝里。

    我讨厌电影里的洪七公,只有一个原因:他吃狗肉!

    《杨过与小龙女》,哥哥出演了杨康与杨过父子,十一年后的《东邪西毒》,他又出演了西毒欧阳锋……这种联系真的好奇妙!

    多么希望,能够看到哥哥在后期再出演断臂之后,十六年后的杨过,哥哥的气质,与神雕大侠,那是绝配!

    可惜……

    整部电影水准一般,节奏太快。但因为有了年轻时的哥哥张国荣,《杨过与小龙女》,注定无法被遗忘!

    【详细】
    93711154
  • 幸福村酒吧
    2022/1/25 16:18:36
    没文化想当农民,没门!

    美国人其实没有什么传统文化,主要还是积累不够。电影、小说,都有民间英雄比利小子。这不,又出来一部。这个强者社会,即便是落草为寇,也是传奇,不同的是,美国太年轻,传奇很可能还健在。美国著名西部电影明星约翰韦恩,本身就是个枪客,师从著名的快枪手,师父当年杀人无数,但是却因为快,和身上没有一个弹孔出名,由于西部电影开始火,急需路人甲牛仔,他偶然走上这条自己演自己道路。不知道是不是盗贼太少,找不到侠

    美国人其实没有什么传统文化,主要还是积累不够。电影、小说,都有民间英雄比利小子。这不,又出来一部。这个强者社会,即便是落草为寇,也是传奇,不同的是,美国太年轻,传奇很可能还健在。美国著名西部电影明星约翰韦恩,本身就是个枪客,师从著名的快枪手,师父当年杀人无数,但是却因为快,和身上没有一个弹孔出名,由于西部电影开始火,急需路人甲牛仔,他偶然走上这条自己演自己道路。不知道是不是盗贼太少,找不到侠之大者,也没有义薄云天,民间只好崇拜业绩,杀的多就是偶像,就像银行劫匪电影邦妮和克莱尔,一边杀人一边招摇过市,万人敬仰。《老亨利》就是这样一个英雄动作片,最近这种动作片有点太多了,怎么了,看腻了鲜肉超人雷神索尔之类的,老骨头反而有市场了吗?应该是,史上最老总统是不是有责任呵呵。影片讲干瘦矮小的中年老鬼,与青春叛逆期儿子英俊小鬼在荒野的故事。顺便提一下,当年大叔被喷不该当面叫洋人鬼,真有洋人动真格问我,大叔当年口拙说不上来,后来来了美国,突然就明白了:大叔当年在大陆碰到的洋鬼子,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进入中国,练过普通话,国语讲的比我还好的北方捞松鬼嘛!在咱们广东香港,哪个洋人不是鬼,鬼佬鬼婆鬼妹鬼仔嘛!番鬼佬, 搵笨杘个嗻。Anyway, 小鬼叛逆也好还是老豆太无聊,反正瞧不上自己爸,但是随着情节反转,老豆一再打死人,儿子开始尊敬老豆,老豆一人干掉一个团伙,并且死了,看着老豆生前积攒下来报纸的剪辑通缉令,业绩满满,儿子对老豆,敬仰如滔滔江水,人生一世,当如老豆比利得kid,十步杀一人,深藏功与名!这是第一位崇拜者,小孩以后的世界我推测,当然就是开了挂,总不能给自己的偶像爹丢脸嘛不是吗? 死无全尸,也是早晚的事,难怪老豆宁愿孩子瞧不起自己,也要尽量当一个安分守己的农民。他希望孩子怂逼保平安能把血脉传下去啊!还有第二位偶像崇拜者是个混蛋强盗,见人就说自己当年跟传奇偶像比利的kid见过面人还救过自己呢!老鬼也是杀人太多,洗手时不够重视转运风水,以致倒了血霉,居然救下这混蛋两次,最后还被他打死。强盗一看就是口花花的红脖子,死到临头却心眼极多,不是本能都干不出来,强盗的崇拜逻辑是,你当年救了我,我以后就要当你这样牛逼的人,我遇到你,如果还能打死你,我就变成打死比利的kid的人,我就更牛逼了。朋友们,这块弱肉强食的土地,现在还是这样的逻辑。不管是政治,商业,教育,科技,医疗,福利,全部都是这样,欣欣向荣的前浪光荣的被后浪不断拍在沙滩上,拍死以后再给你树立传奇故事,让后浪去学习你的盗贼榜样,儿子打死爸爸,在这个社会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辈子身体完好心理健康活到老最后老死在床上,是最被耻笑的死法,除非一辈子碌碌无为死后发现富可敌国,才会有后浪为你树贞节牌坊,在这个奇葩社会,就像电影《大鱼》里面,父亲絮絮叨叨说的所有传奇故事都应验了以后,才换来儿子的尊敬。最后,这部戏是嘲讽没文化真可怕,会死的。没文化但是想洗手的人比利的kid如果不是被圣经毒害,也许多活几十年还可以被青春期的孙子看不起,骂完再死。他可能读了海子的诗以后决定金盆洗手,以为普通人家就是有一个房子,锄地浇花喂鸡养猪,关心粮食和蔬菜,天天背诵圣经,把自己多年来的手艺荒废掉,保命的经验屏弃掉,填满了满脑子的圣经金句名言并且按这些指引去行事,他想也许这就是一个好人要做的事情。他并不知道,这确实是那些他杀掉的好人一辈子干的事情,但是这圣经是统治他们的大哥维稳用的,圣经不是说了吗?他们都是绵羊,你比利的kid,哪点像羊了!你生为狼儿子就是狼崽子,狼崽子养出来看见你这怂样,一辈子鄙视自己爸,反而无脑崇拜现在社会上的三流大哥,他们当年给你提鞋都不配!你希望儿子一辈子这样生活吗?怪你没文化,多学习上私立学校,你就会知道枪杆子确实不够辣,你就会学习用知识作为你的新武器,用圣经来左右你的愚民,成为真正的霸王。

    【详细】
    141661593
  • 男高音书法家
    2022/5/11 22:19:59
    时间线的设定竟然不严谨至如此地步!

    影片在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点之间来回叙事,过去:交代得清清楚楚,日军占领广州,那就是1938年。

    影片在过去和现在两个时间点之间来回叙事,过去:交代得清清楚楚,日军占领广州,那就是1938年。

    14392254
  • 万里独行
    2016/3/20 0:14:27
    赢驷八子大闹牢房的理解
    大闹牢房那一场戏,我之前也没看懂,但现在也有个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八子质燕,从头到尾都是赢驷安排的。因为他意识到,他在立储上的犹豫不决已经给秦国带来了隐患,和张仪赢疾商量的结果让他做出了不能易储的决定。但当时他的犹豫不决已经让别人蠢蠢欲动了,芈琰事件更是让他意识到他的犹豫给八子也带来了杀机,他在跟张仪赢疾最后商量易储事件之前,又去警告过魏纾,让她不要再往自己心上插一刀,意思就是让魏纾不要参与夺嫡
    大闹牢房那一场戏,我之前也没看懂,但现在也有个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八子质燕,从头到尾都是赢驷安排的。因为他意识到,他在立储上的犹豫不决已经给秦国带来了隐患,和张仪赢疾商量的结果让他做出了不能易储的决定。但当时他的犹豫不决已经让别人蠢蠢欲动了,芈琰事件更是让他意识到他的犹豫给八子也带来了杀机,他在跟张仪赢疾最后商量易储事件之前,又去警告过魏纾,让她不要再往自己心上插一刀,意思就是让魏纾不要参与夺嫡事件,但是在他下了不易储的决定以后,就决定利用魏纾和赢壮,因为如果陷害事件是赢驷自己谋划,那他还能控制最后的结果,而且能速战速决,行之有效,如果放任赢壮一干人随意做,根本不知道他们会怎样陷害八子和稷儿到不能收场。在所谓“幽会”事件发生以后,赢驷对八子的态度也是举朝观望的,毕竟八子犯错并没有连累到稷儿,而且如果赢驷对八子一味偏袒,八子一样能翻身,一样是赢荡的威胁,那那些宗亲可能对八子做什么都是无法预料的,所以赢驷必须狠下心来补上最后一刀。他直接把八子下到了死牢里,他去牢房里探望八子,只怕有很多人在在监视赢驷对八子的态度吧,所以赢驷探监就是故意做给这些人看的。但是义渠骇也确实是他心头上的一根刺,他确实吃了一辈子的干醋,所以在那里阴阳怪气地和八子吵架,八子是真性情,从来不会服软认错,从来也不会曲意逢迎,然后俩人就果真大吵了一架,但是八子在大骂嬴氏宗亲的那些王八王孙时,赢驷回头往牢外看了一眼,这一点让我觉得他真的是故意做给外面的人看的,所以他说竟失态如此,寡人失悔,竟留你在秦宫这么多年,八子愤然回头,不再看他,自己哭泣,赢驷大哭,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他和八子的最后一面了,他也知道他深深地伤了八子的心,再也不会好了。第二天张仪过来给八子求情,他在骂了张仪以后又把张仪请回来,他骂张仪也是为了表明他恨毒了八子,让人觉得他和八子再无可能,八子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之后他又把张仪请回来因为他需要张仪提出救八子的办法,其实做人质这个方法赢驷应该是有想到的,因为他不可没真的杀了八子,他在动手前应该就给八子想好退路的,只是这个方法不能他自己提出来,必须由别人提出来,最佳人选就是张仪,他跟张仪说八子他是一向宠爱的,说明八子在牢房里把话说的那么难听,他根本就没有生气,只是伤心。。。我只前也没看懂为什么在八子回头以后赢驷哭的更伤心,如果是生气,应该是甩手走,就算是后悔娶了八子也不应该是哭啊,他一个那么霸道的君王,哭多难看啊。。。可是赶走八子好比剜肉剔骨,驷儿真真是心如刀割啊。。。所以自己也失态如此。。。我个人感觉是酱紫,不同意的轻拍。。。
    【详细】
    78191066
  • zoetay
    2020/10/5 18:34:28
    不必上纲上线,看看就好

    抛开评分,抛开热度,其实《还是夫妻》是一部制作上乘的都市情感剧,最后变成遗珠,我觉得还是出在宣传以及片名上。像《我的前半生》、《媳妇的美好时代》从片名上就很打眼,印象深刻的同时又充满想象空间。《还是夫妻》最后的出品名却显得苍白与平庸,只能说可惜了。

    演员的演技都很到位,包括妈和婆婆的扮演者,两人互掐的戏份,3个男主与3个女主

    抛开评分,抛开热度,其实《还是夫妻》是一部制作上乘的都市情感剧,最后变成遗珠,我觉得还是出在宣传以及片名上。像《我的前半生》、《媳妇的美好时代》从片名上就很打眼,印象深刻的同时又充满想象空间。《还是夫妻》最后的出品名却显得苍白与平庸,只能说可惜了。

    演员的演技都很到位,包括妈和婆婆的扮演者,两人互掐的戏份,3个男主与3个女主,都各具特色,让人印象深刻,整体基调轻松、欢乐,还是比较舒服的。

    这也是马苏为数不多有着靓丽时装造型的剧目,上一部还是在《旗袍》中看到过,一个女演员的黄金期也就是这样,匆匆而过,再见到她,就是《演员的诞生2》,从原先的大女主,一降至B级,面对如此大的反差,本尊还可以强颜欢笑,自我调侃,抛开节目效果有意为之,内心的酸楚还是能感受到的。

    所有的前辈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别论拿过几个奖,一定年岁之后,就只能退居二线三线,如果不能放低身段,就只能无戏可拍,自然规律如此,像陈数,现在也多是在大热的电视剧中,看到戏份不多的她,尽管如此,依然不能掩盖其实力,这种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角色尝试,远比模式化的大女主,来得过瘾更磨练演技,相信发光发亮是会被看到的,马苏,也不要气馁,沉淀自己,磨练演技,相信还会看到你精彩的表演。

    【详细】
    12895611
  • 竹子只开一次花
    2018/4/17 12:42:30
    老一辈口中的那个年代

    这个电影的背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老人们口中的“六零年”,那时饥荒遍野,国民经济建设濒临崩溃边缘。毛主席委派各级领导奔赴各地考察,周总理在夫人邓颖超的陪同下来到革命老区伯延考察。影片由一个奔跑的青年引入,大家急切慌乱的准备着,等待上级领导来考察。当人们看到周总理从车上走下来时,紧握着周总理的手,眼中噙满泪花,可见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拥护和感激。公社的领导分为两派,以郭凤林为首的领导主张隐瞒人民

    这个电影的背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老人们口中的“六零年”,那时饥荒遍野,国民经济建设濒临崩溃边缘。毛主席委派各级领导奔赴各地考察,周总理在夫人邓颖超的陪同下来到革命老区伯延考察。影片由一个奔跑的青年引入,大家急切慌乱的准备着,等待上级领导来考察。当人们看到周总理从车上走下来时,紧握着周总理的手,眼中噙满泪花,可见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拥护和感激。公社的领导分为两派,以郭凤林为首的领导主张隐瞒人民饥荒的情况,并把好发表意见的德胜等人关起来了。他们给周总理准备的饭菜是红烧肉和鸡蛋,而食堂吃的确是野菜糊糊,周总理没有踏进那个门槛。那个提着一筐树叶的小女孩连弟,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说真话的小孩一样说出了实情。那个年代,人民对领导者的拥护,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愿意给国家和领导添乱,愿意一起去面对困难。周总理待人接物都极为亲切,他的谈话让人如沐春风,并不是居高临下。伯延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体谅也令人动容。这部电影让人感受到了那个饥饿年代人民的真情,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

    【详细】
    9302452
  • 2018/8/7 22:22:02
    黎叔的玄幻剧

    写在评论前。

    最近看到《武动乾坤》那奇高的一星比例,我一直在想,究竟哪里出了问题?真的有那么差吗?

    我想了很久,最终觉得是这部戏的受众群体选择错了。

    张黎一直都是拍正剧的导演,而且可以说是拍正剧的典范人物,他拍的剧也有固定的受众群体,且这几年随着大明王朝被更多的人看到,愿意看他拍的正剧的人也越来越多。

    《走向共和》里有一句话:

    写在评论前。

    最近看到《武动乾坤》那奇高的一星比例,我一直在想,究竟哪里出了问题?真的有那么差吗?

    我想了很久,最终觉得是这部戏的受众群体选择错了。

    张黎一直都是拍正剧的导演,而且可以说是拍正剧的典范人物,他拍的剧也有固定的受众群体,且这几年随着大明王朝被更多的人看到,愿意看他拍的正剧的人也越来越多。

    《走向共和》里有一句话: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这句话,张黎本人也经常说。此次接拍武动,出发点是不满于现状,他想要拍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和他以往拍的那些戏不同的剧,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年轻人,他想要用这剧告诉年轻人“永不言弃”这个道理,出发点其实比那些情情爱爱的剧高了不少。正如张黎自己说的,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拍年轻人看的片子,就必须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于是他选择了大热的玄幻题材来讲这个故事,也用了年轻人来拍这个剧。

    9571567
  • 烦烦
    2018/6/9 17:43:11
    林依晨还是有灵气的

    这版还是有可看的地方,也没有改的面目全非,我最喜欢的是林依晨的黄蓉,一直觉得林依晨的脸上有婴儿肥不太适合演这种女生,但是这部剧我看到了黄蓉的古灵精怪,聪明劲也出来了,然后就是袁弘的杨康真的是帅呆了,这大概就是他的颜值巅峰了吧,另外欧阳克改编的太大了吧,他的狠毒与算计呢,怎么改成恋爱脑了,居然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死,虽然有洗白欧阳克在心中的形象,但是还是不太喜欢这点改编。

    这版还是有可看的地方,也没有改的面目全非,我最喜欢的是林依晨的黄蓉,一直觉得林依晨的脸上有婴儿肥不太适合演这种女生,但是这部剧我看到了黄蓉的古灵精怪,聪明劲也出来了,然后就是袁弘的杨康真的是帅呆了,这大概就是他的颜值巅峰了吧,另外欧阳克改编的太大了吧,他的狠毒与算计呢,怎么改成恋爱脑了,居然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死,虽然有洗白欧阳克在心中的形象,但是还是不太喜欢这点改编。

    【详细】
    942219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