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猫影评

14975931
  • 假面骑士
    2017/7/9 21:27:51
    对走失儿童的关注与关怀
    《雄狮》伊始借一个印度男孩意外走失,历经苦难的故事,营造了极为出色的情感带入,但从中段开始,随着镜头一转,在澳大利亚领养家庭的发酵,可以看的出电影希望酝酿更为充沛的情感张力,但冗长凌乱的分支,却让这个本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情感上差强人意。 这是一部在第一帧便能...  (展开)
    《雄狮》伊始借一个印度男孩意外走失,历经苦难的故事,营造了极为出色的情感带入,但从中段开始,随着镜头一转,在澳大利亚领养家庭的发酵,可以看的出电影希望酝酿更为充沛的情感张力,但冗长凌乱的分支,却让这个本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情感上差强人意。 这是一部在第一帧便能...  (展开)
    【详细】
    8655215
  • VIVI
    2016/3/26 20:34:28
    得观众自己慢慢品
    把小说浓缩在电影里本身确实有难度。具体的细节处理和逻辑不妥之处很多观众已经指出了。只是想说,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美好的似水年华,上一代人到这一代人,伴随共和国的发展,岁月如梭,一去不返,城乡差异,阶层分化,思维模式,人的贪嗔痴。然而很多描写主角青春片段和知青...  (展开)
    把小说浓缩在电影里本身确实有难度。具体的细节处理和逻辑不妥之处很多观众已经指出了。只是想说,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美好的似水年华,上一代人到这一代人,伴随共和国的发展,岁月如梭,一去不返,城乡差异,阶层分化,思维模式,人的贪嗔痴。然而很多描写主角青春片段和知青...  (展开)
    【详细】
    7828214
  • 胡至清
    2018/11/21 2:09:32
    你们口中的坏种,小恶魔只是一个过分独立、理性和行动能力极强的孩子

    看完这个电影,来豆瓣看影评铺盖地的都是熊孩子、天生坏种、天使面孔,恶魔心理的评价。但是我觉得导演或许不是想要告诉我们这些。

    在影片的一开始艾玛的朋友在炫耀她的手表,艾玛故意撞倒她的朋友,偷了手表,老师察觉了异样,至少觉得有问题,但是并没有实际去做什么,甚至在告诉艾玛爸爸艾玛在学校的情况时,也说的很隐晦。然后就是蜜蜂事件,其实

    看完这个电影,来豆瓣看影评铺盖地的都是熊孩子、天生坏种、天使面孔,恶魔心理的评价。但是我觉得导演或许不是想要告诉我们这些。

    在影片的一开始艾玛的朋友在炫耀她的手表,艾玛故意撞倒她的朋友,偷了手表,老师察觉了异样,至少觉得有问题,但是并没有实际去做什么,甚至在告诉艾玛爸爸艾玛在学校的情况时,也说的很隐晦。然后就是蜜蜂事件,其实从老师的眼神和动作不难看出她怀疑和顾虑,以至于后来她说了艾玛过度优秀,但是她并没有把奖颁给一个优秀的孩子,这就说明在她心里对艾玛是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的。直到最后那个小男孩死,她其实最怀疑的还是艾玛,但是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成年人,她有她的诸多顾虑,就导致了对这个孩子在学校的异常行为的忽视与纵容。

    再来说艾玛的父亲,其实总的来说艾玛的父亲真的很不错,我相信在中国真的几乎也没几个艾玛父亲这样的好爸爸。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艾玛的母亲在艾玛出生之后就去世了,艾玛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跟她最亲的女性其实就是艾玛的姑姑,但是毕竟是姑姑,和她相处时间毕竟有限。但是女性独有的特征就是细心和敏感,而这正是艾玛的父亲所缺少的。在影片的后期有提到过艾玛的第一个保姆是因为伤害到艾玛被艾玛踢到楼下,她觉得那个保姆是个成年人,该学会保护自己所以她并没有错。从这就不难看出艾玛是一个过分理性的孩子。拥有过分理性思维的原因就在于她特别爱看书,具体什么书,我也没看懂(我的英文不好,义务教育水平)但是从封面不难看出有些书籍其实是不适合孩子看的,可是她的父亲从始至终都没有察觉。再一个艾玛其实是很愿意和她父亲交流的,她告诉过她的父亲她很想要那个奖牌,把她说的很夸张,而这就体现出了这个孩子对这个东西的过分渴求。她也笃定她是最优秀的,并且志在必得。而她的父亲只是告诉她如果得不到也没有关系,也就是叫她学会放弃。而艾玛也配合他的爸爸演了一次,她不会介意得不得到奖牌。但是却在她姑姑到来时,她的父亲却告诉她姑姑艾玛会得到那个奖牌,从而导致了那个孩子的笃定。但是最终他们盛装打扮那个奖牌却没有给艾玛,她的父亲因为之前跟她谈过没有得到该怎么做,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没有对孩子特别的关心和沟通。导致了这个行动力极强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拿回了她觉得就该是她的东西。然后那个小男孩死了,艾玛所表现出的情绪是有问题的,但在一开始她的父亲是忽略的直到有些明显的时候才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但是不出意外这个孩子很容易就搞定了心理医生。而且我觉得这个孩子跟心理医生分享的笑话或者说是戏弄别人的事应该是和马蜂有关,很显然心理医生也忽略了,并且还跟她一起分享,一起欢笑,而这恰恰就让这个孩子觉得她的行为没有错,很正常,以至于后来去死去的小男孩家还奖牌,她在得知她的老师确实被她害死了以后她假装伤心,借此离开那里,回去的路上能开心的和爸爸赛跑,讨论纸杯蛋糕。

    还有就是连一个初来乍到的保姆都觉察到了这个孩子的异常,这个孩子的父亲却没有发现,最明显的就是这个孩子并没有朋友。而她的父亲却一直觉得她和死去的小男孩是朋友,和学校的同学也是朋友。这恰巧就再一次证明了这个父亲的粗心。其实影片有好几个镜头是演出了艾玛不符合孩子的行为动作,跷二郎腿,不耐烦的颠脚,这是有问题的,不该是一个孩子该有的表现。最后就是保姆和艾玛的彻底摊牌,闹翻。她把保姆的原话告诉父亲,父亲却没有及时解决,甚至还让一个跟他的孩子说了这样话的女人待在一起。只去想约会的事,当然他也保证会早点回来解决这件事,可是却迟迟未归,保姆也是在看电视很晚后才想起艾玛,去找她,导致后来的被害。如果说她的父亲早点回来解决这件事,那是不是那个保姆就不会死。导演其实也着重反应了这一点,突出演绎了父亲和情人约会,吃东西,谈笑风生,而时间却在一点点过去……艾玛显然是觉得父亲并没有想要真正解决这件事,好了,我来用我的方式动手解决。

    还有让观众痛心的一点就是这个孩子试图杀死她的父亲,并且在他的父亲死后并不伤心。其实这也有迹可循,那就是艾玛和心理医生关于死亡的对话,“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死亡是必然的结果却还要伤心?”而心理医生很显然也给了肯定,但是他们都忽略了那不是一个成年人,她只是一个孩子,她需要的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她真相。她只是在发现和探索,你应该告诉她有关于亲情,友情和爱,而不是对她说你说的对(我觉得这也应该是导演的特意安排)。这就也就导致了这个孩子的冷漠,父亲也是人,反正人终归要死的,他死了还有姑姑,而且父亲也试图杀了她,她只是在自保,一个要杀死自己的人死了又有什么可伤心难过,很理性却又冷漠的判断。

    其实总的来说这个孩子变成这样,原因就是家长与老师的忽视,认为有些事情没什么大不了。而这个孩子却又独立,没人帮忙就自己解决。对待事情也很理性,行动力极强,毫不犹豫,绝不拖泥带水。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很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开口骂人,一岁左右的小朋友抢东西,打人,很多家长都觉得没什么,有的甚至觉得孩子聪明,也有大部分觉得好笑。现在二胎政策也放开了,很多家庭都有两个孩子。有些蹒跚学步老二欺负老大,父母都会觉得没什么,但是如果老大还手,父母就会觉得老大不懂事,那么小的孩子打一下有什么关系,能有多疼,他又不懂事,不是故意的,他什么都不懂。结果就导致了老大的叛逆,老二变成人们口中的熊孩子。而家长又会把这一次归咎于青春期和天生的坏种!呵呵……

    其实每一个孩子一开始都是一张张白纸,其结果都是家长,老师和生活环境的创作。其实更确切的比喻就好比铺设铁轨,而家长就是工人,他们觉得一二毫米的误差,一两个螺丝钉的缺失……的一切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铁轨铺设完成以后,火车的运行就会随着铁轨的铺设有不同的走向,而那些问题就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

    (2021.2.25 1:30补充:最近刷到了一个视频,视频里的小男孩用筷子在火锅汤里来回翻腾,滚烫汤汁溅到周围人的身上 ,大家都在喊疼叫他住手,可是他依旧没有停下,反而觉得很好玩。直到旁边的一个男子用筷子沾了一点火锅汤滴在了他的手背上,他的笑容凝固了几秒后就开始了大哭,这是否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强制共情”。

    小孩子并没有什么是非对错的观念,基本都在建立在大人的教导下,及时去发现阻止,让小孩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对他人的伤害,也是一种制约,电影里的小女孩并不是没有感觉,如果一开始能发现到异常,无法通过言语教导,是否也可以采取“强制共情”,就类似于法律对我们的制约。毕竟那些孩子都是理性的,自私的,哪怕是为了保护自己也会有所收敛。网上也有这种小孩长大成为社会精英的案例,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精英,不轻易犯罪,反社会人格如果不能通过感化,那么采取强制手段制约呢?从一开始就尽早发现,及时去阻止,这应该可以说是父母的责任吧,至少应该尽早发现吧。

    其实我还是觉得电影里的小女孩并不是什么反社会型人格,只是一个缺乏关爱,是非对错观念淡薄的孩子,她在亲情缺失后过度保护自己,在做错事时又没有人及时发现阻止,才酿成悲剧。

    2:00再次补充:在鲁迅先生的杂文小杂感中鲁迅先生说道“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我知道可能有些不恰当,但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抛开那些人的悲欢,或许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有着反社会人格的人觉得他们吵闹,他会怎么做,残忍的杀害他们?那为什么正常人不会,即使悲欢不相通。那如果把那些“吵闹的人”换成在你卧室飞舞的苍蝇呢?可以拍死他们吗,这就是法律和长期思想道德约束的结果吧,那孩子呢,他们是否能区分出人类与“苍蝇”的不同。教育真的很难,我们被法律和公序良俗所制约影响,也许就是一种PUA,而有些人因为过度理性,自私,很难或者无法被PUA,那又是谁的错呢,我又睡不着了……)

    【详细】
    97753449
  • 寻找一颗星
    2019/7/20 6:08:50
    《在桃花盛开的地方》:艰苦奋斗是幸福生活的最亮底色

    10321186
  • 阅书观影写评价
    2019/3/16 22:49:25
    影院版和原版相比剪切内容

    (本来想发gif图的,无法上传成功,附上gif图摆渡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498RZ__-pNtIB7i_tqyzA

    <

    (本来想发gif图的,无法上传成功,附上gif图摆渡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498RZ__-pNtIB7i_tqyzA

    提取码:c2td )

    1 最开头20世纪福克斯开头被剪了,本身配乐改为了这首——https://music.163.com/song?id=1318814922&userid=305641051

    2 渣男强吻Freddie

    10047619
  • 大隐者深度影评
    2020/12/16 11:04:36
    神奇的韩雪,把女检察官演成了自己

    这部电视剧尺度上面,继承了《人民的名义》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是难得的题材,但就是《巡回检察组》这名字改的,明明有藏獒的气势,却起了个二哈的名字。

    大隐者总是联想到电影1942里面的范伟的

    这部电视剧尺度上面,继承了《人民的名义》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是难得的题材,但就是《巡回检察组》这名字改的,明明有藏獒的气势,却起了个二哈的名字。

    大隐者总是联想到电影1942里面的范伟的巡回法庭。

    说回电视剧,硬伤不少,比如演员的演绎,脱离了角色本身,想怎么演就怎么演,揣摩角色严重不足,其中一个是韩雪,一个是监狱的郑锐。

    1、神奇的女演员韩雪——演啥都能演出优越感

    在综艺节目里的韩雪,演技是过硬的。但在这部剧里,韩雪在演绎人民的公仆时,反而把握不好了。

    按理说,韩雪的出身,应该对这样的角色有深刻的理解,但可惜的是,我们从罗欣然身上,看到的却是官二代的影子,还是背景很深的二代。

    罗欣然级别的干bu,说实话,就是小屁妮子,在官场应该是收敛锋芒、低调做事的。但我们看看罗欣然的表现,实在是只能有韩雪一样的背景,才敢这么放肆。

    见到熊绍峰的朋友,一点社交的礼貌也没有,上来就来这么一句:

    13059923
  • 詺慕
    2022/10/26 15:47:09
    竟然那么多好评?

    想不明白。只是因为主旋律?

    事是真的,但硬加进去的drama情节是什么东西?这外交新人你跟我说他能过得了公务员笔试面试?那外交部公务员也太好考了吧!(还不是特别好考(剧里劝退导致…)的阿语专业??!)

    事是真的,但这两三个人就扛下了所有,几两大巴就完成的小场面,你要跟我说体现了祖国的强大?我…还是去看纪录片好了!

    反正感觉是一部又想要贴近事实又想要商业影响

    想不明白。只是因为主旋律?

    事是真的,但硬加进去的drama情节是什么东西?这外交新人你跟我说他能过得了公务员笔试面试?那外交部公务员也太好考了吧!(还不是特别好考(剧里劝退导致…)的阿语专业??!)

    事是真的,但这两三个人就扛下了所有,几两大巴就完成的小场面,你要跟我说体现了祖国的强大?我…还是去看纪录片好了!

    反正感觉是一部又想要贴近事实又想要商业影响的特别拧巴的电影!有《战狼》珠玉在前,真是特别明显

    【详细】
    14723229
  • 东哥
    2022/7/3 8:05:25
    我这次做不到完全理智了,还请见谅

    可以说,前五集有多崩,后五集就有多强;也可以说,后五集有多嗨,前五集就有多low。这并不是在说反正话抖包袱,这样说是因为银格三的操作产生了两种打分趋势,一如前者认为后面扳回前面可以加分,另一如后者认为瑜不掩瑕,而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看过我以前影评的应该知道我其实是个打分十分宽容的人,但这次我做不到了,因为这次确实问题太大了。我写第一句话还想表达银格三一个隐性的大问

    可以说,前五集有多崩,后五集就有多强;也可以说,后五集有多嗨,前五集就有多low。这并不是在说反正话抖包袱,这样说是因为银格三的操作产生了两种打分趋势,一如前者认为后面扳回前面可以加分,另一如后者认为瑜不掩瑕,而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看过我以前影评的应该知道我其实是个打分十分宽容的人,但这次我做不到了,因为这次确实问题太大了。我写第一句话还想表达银格三一个隐性的大问题——断裂感。

    无论前后五集的质量反差多大,但它们同处于一部作品中,但这前后五集关联性也差很多,这是一个大bug。要是都好看的话断裂就断裂吧,但前五集不仅格丽乔被圣母剧本糟践地塑造完全失败(其实就差两句:“因为以前也有一个人想救她的两个哥哥没救下来而牺牲了自己,我的力量正是她给的,我现在想用这个力量来救同样是为了哥哥的你。”这种就差几句台词的最让我痛心),纳伊斯三人回炉重造,令迦抽风打慢动作,O-50四人集体翻车等等,更要命的是这文戏崩碎的前五集跟后五集关系微弱,格丽乔塑造失败还没等来小梦希望的属于她自己的战斗方式,成为战局关键更是甭想。我以前就表达过对格丽乔这个女奥角色的高期待,这样如此经典干脆的崩坏方式我看得真的非常痛心,再看后五集文戏武戏双开花却跟前五集的格丽乔纳伊斯美国三奥他们没半毛钱关系我笑哭(利捕头也差点被圣母剧本毁了,奈克瑟斯排面拉满,E9除了牛牛原地接大招之外简直是完美了,泰罗三人的文戏真好,泰迦那句我的名字是你们俩一起取的我认为是可以戳中老托的)。

    这跟特利迦不同,特利迦虽然头尾崩但至少能看而且中间高能,线索也好歹是有始有终,而银格三不仅前半段崩坏而且连对后半段的作用也少得可怜,小金人折腾复活宙达这一出合着就是为了捧杀格丽乔而最后格斗仪落入没有雷布朗多基因的白贝手中,跟去惹诺亚当然是没什么关系,跟救尤丽安公主、雷格罗斯也没什么关系,这就意味着从泰迦开始(我这是从大概的时间线上说的可能有误差)铺垫了这么久的恶魔碎片线彻底白瞎了,而且这后半对前半跟扔了不要一样的断裂感就更要命了,在这么大的问题下爱迪老师没来、皮套破损这些问题都不算起眼了,要不是后五集真的不错,这次都快赶上原生之初了。阿布索留特和光之国就像平行宇宙异质体这么有趣的设定也没展开来,希望后续能给我好好解释一下塔子哥要光之国为什么还要同时惹神秘四奥这么不明智。虽然其实赛迦还没来,这也是为了让神秘四奥出场在设计,小金人想要光之国也能理解,但是这方法,看看人家老贝当年杀穿光之国多干净利索,塔子哥明明有跟奥王对波的实力为什么非要给自己添这么大麻烦呢,占了光之国后神秘四奥来了再说也总比八字没一撇的时候就把它们全叫来强吧,还正义姐你一个人不行吧快拉倒吧,总之后面要圆不回来我就满意不了。

    唉,乱七八糟吐槽了一堆,理不理智对与不对的还请见谅,我是真的太关心这系列了,看也还是能接着看的。后面的话,武居给我的印象还不错,看看戴卡怎么样吧。

    【详细】
    144901278
  • floyd999999
    2016/11/14 22:30:27
    新番速递,WWW.迷糊餐厅
    数算一下,这是个人介绍的第三部10月新番了。前两作分别是“夏目”与“乌龙面之国的金色毛毬",温馨、治愈、暖暖的感觉。这部作品的类型略有不同,是以家庭餐厅为主舞台展开的故事,温馨之余多了不少搞笑的成份,让人看过之后倍感轻松。

    如果熟悉”working“系列作的人,一定会将这部作品与《迷糊餐厅 WORKING!! 》三部曲做一个比对,甚至有人说这部就是copycat,实则不然。
    数算一下,这是个人介绍的第三部10月新番了。前两作分别是“夏目”与“乌龙面之国的金色毛毬",温馨、治愈、暖暖的感觉。这部作品的类型略有不同,是以家庭餐厅为主舞台展开的故事,温馨之余多了不少搞笑的成份,让人看过之后倍感轻松。

    如果熟悉”working“系列作的人,一定会将这部作品与《迷糊餐厅 WORKING!! 》三部曲做一个比对,甚至有人说这部就是copycat,实则不然。这几部作品都是出自同一人---高津雁野,之手。唯一的区别在于,TV版《WORKING!!》改编于连载四格漫画(犬组),而本作取材于网络版同名漫画(猫组)。这样一说,相信各位思路的可以清晰一些。

    客观的说,由于两部作品出自同一个人之手,所以TV版人设与故事套路比较接近,毕竟作者想要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不是那样简单。

    人物塑造方面,十分相似。举个简单的例子,本作的女主宫越华就无限接近于”犬组“的伊波真昼,当然只是说长得接近,就个性而言,天差地别。试想一下,如果连个性都一样,那这部动漫就完全不值得一看。

    故事架构方面,猫组至今为止有三对爱情主线。
    工作能力超强、学习能力极低的宫越华与被迫在瓦古娜利亚打工的东田
    外表成熟、内心阴沉的学生党村主小百合与极其普通的足立正广(对于小百合的邪恶的笑容有好感)
    傲娇属性的千金镰仓志保与廉价的自由职业者进藤祐太(攻守同盟)

    相比之下,犬组TV版三部曲完结后,同样产生了三对。“小鸟与伊波真昼”、“佐藤与千代”、“相马与葵”,不得不说,两部作品的连携性可见一斑。

    不过,比对高津雁野的这两部漫画,个人认为最大的相似之处,要算笑点,许多的笑料来源于”女尊男卑“的故事情节,虽然有些老套,却正中下怀,让观众看得相当欢乐。如宫越华"一记老拳"K.O.店长,志保酱面对祐太使出了“拔刀斩”等等。。。

    作为10月新番推荐的第三部,虽然在原创性方面饱受质疑,被误认为“炒冷饭”作品,但说句公道话,除了人设的确无限接近“迷糊餐厅 WORKING!! ”(犬组),故事架构略有重复,其他重要的元素,包括人物性格、剧情桥段,声优人员,都是不一样。
    这里尤其提一下故事情节,不少观众看了此片,一下子就回想起了“犬组”的桥段,然后断言“抄袭”。再次重申一下,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准确的说“犬组”与“猫组“漫画的内容是有交叉点的,这一点,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看一看两个版本的漫画,就可以一目了然。

    写在最后,截止今日,TV版《WWW.迷糊餐厅》的播出已经过半,剧中的欢乐与温馨让我再次迷上了瓦古娜利亚餐厅(危险而又令人上瘾)
    81741303
  • 豆友lTcNg_JkXs
    2022/9/18 13:38:10
    名不副实
    影片标题为大幻术师,意思是幻术本是虚假的。影片里的角色也说幻术都是假的,也就是说幻术伤不了人。可是影片的幻术不仅可以杀人,有实际伤害,还能挡子弹,而且还能创造异空间,已经完全超出了影片对幻术的解释范围。 这已经不是幻术,而是法术了。这个BUG真的就应该在一开始...  (展开)
    影片标题为大幻术师,意思是幻术本是虚假的。影片里的角色也说幻术都是假的,也就是说幻术伤不了人。可是影片的幻术不仅可以杀人,有实际伤害,还能挡子弹,而且还能创造异空间,已经完全超出了影片对幻术的解释范围。 这已经不是幻术,而是法术了。这个BUG真的就应该在一开始...  (展开)
    【详细】
    14656216
  • 爱妮
    2010/5/23 14:43:26
    A面B面:你知不知道自己是条鱼?
    给差评,因为就电影本身给我的感觉而言,太闹了,我看到头疼了。不是一颗星,是因为毕竟这是第一部写精神病的戏,另一颗星,是给袁文康的。
       
      终于抵受不住帅哥的诱惑,看了号称先锋女导演所执导的中国第一部精神题材的影片——《A面B面》。

        刚看完开头,俺就忍不住想吐血了……俺期
    给差评,因为就电影本身给我的感觉而言,太闹了,我看到头疼了。不是一颗星,是因为毕竟这是第一部写精神病的戏,另一颗星,是给袁文康的。
       
      终于抵受不住帅哥的诱惑,看了号称先锋女导演所执导的中国第一部精神题材的影片——《A面B面》。

        刚看完开头,俺就忍不住想吐血了……俺期待已久的袁文康一出场就被人扒了裤子,大舌头的教授情绪亢奋地向学生们说“人人都有精神病”,还说这是弗洛伊德的名言,再拿梁祝来举例易装癖……我确实不该拿自己菲薄的专业知识来苛求导演还我精神心理卫生真相,但我还是想说,弗洛伊德是研究精神病的,他将精神病人的症状强加在正常人心理研究里面曾经遭受过的指责,我想我还是要说明一下的。如果人人都是精神病,那么这个教授也很应该自然而然地承认他自己早就已经是个精神病了。坦白讲,作为我国第一部精神病题材的影片,虽然定位是黑色幽默喜剧,但是,但是,不带这么调侃的吧?如果是想引起社会公众对精神心理卫生的关注,好歹也让后来成为精神病院长教授拿点真正专业的知识出来吧!不能随便拿几个名词出来安在某种行为上面,就直接说这是某某症、某某癖的症状啊!要真按那个教授说的来诊断,咱们地球就都是精神病了,正常人只能住火星上去了。

        其次说说演员。王洛勇的教授是个旁观者,但是,他自己一直亢奋的情绪表现,时时以精神病名词来判断别人行为的思维,让我很是怀疑他自己本身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精神病,过火了;张静初和陈晓东的表演都生硬,想表现出不堪重压的疯狂,但痕迹太明显,火候没到;亮点芙蓉姐姐我主动忽略了,不功不过;真正的亮点是袁文康的梁海潮,呵呵,坦白讲我偏心帅哥,不过,能够以文艺言情片的表演来表现出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质,我还是挺认同了。因为,我也同意,爱情,是最能催化出精神病的感情。

        好了,不再多说,我的心脏承受能力已经被狠狠地考验了一下,后面再发生什么事,我都淡定了——没事,那只是几条鱼,拼命在张嘴,却没人听得懂它们说的话。

        大舌头教授的一大段讲授,都是在为了后面袁文康和张静初的疯狂作铺垫:看吧,爱情,爱情是最容易让人疯狂的!他在校长面前自得其乐地调侃,在精神科医生那里戏谑地装疯扮傻,也许他是想着自己的才高八斗不屑于与这些人认真,不过,“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所以他被扔进了精神病院。

        只是,真正疯狂的人,是不懂得表达自己的。他虽然一直觉得自己很清醒,他不是精神病,但是,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他已经接受自己是个精神病了。A面,他是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正常人;B面,他是一条鱼。

        其实影片里面所描写的社会百态,都是挺写实的,但写的,都是病态的那一面。直到陈晓东逃出来去见女儿的时候,才出现了一抹温情。这个社会浮躁,这个社会疯狂,这个世界灰暗而且狭隘。压力,情绪,反抗,纠缠,这一切一切,都在困扰着人心。为什么会难过,为什么会难受,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知足常乐。”执着,是一切苦的根源,也是疯的缘由。

        记得在广州实习的时候,在脑科医院观察一天。铁门里面锁着的人,有的已经完全失去了希望,有的欢欢喜喜等着出去的那一天。说起过去,有人三缄其口,有人直言不讳。

        出来工作之后,最怕遇到的就是前一种人,什么都不肯说,什么都不肯提。另外一种,就是拼命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说我受不了、受不了的人。第一种人,总是说“我没事”,但事实上,他心里一直都没放下,他心里有很多很多事,但他不肯说出来,因为他觉得不可能解决;第二种人,说我有事,很严重,非常严重,同样,他也是觉得不可能解决,没办法接受。

        失去爱情的人,总以为自己很苦;失去了财富的人,总以为自己很苦;失去了工作、被人欺侮的人,同样觉得自己很苦。他们都把自己失去的那一部分,当成了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旦失去,他这个人就全毁了。但你还有其他的部分啊!为什么你就只看到失去,看不到手里的呢?

        有些错,不是他自己造成的。有一个病人,我一直耿耿于怀。高三的大男生,眉眼都挤到一处去了,他的心理出现问题已经三年多了,不是他班主任发现他总是一个人在傻笑,他还不会有机会来做咨询。他的父母来了,说他是性格内向,脾气不好,他跳起来就去打他的父亲。可是,当我和他做完第一次咨询的时候,他突然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开始流泪,因为我说:“妈妈还是爱你的……老师也是爱你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父母寄回来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的爱的缺失。

        这个孩子最终也被送到精神病院去了。医生会给他定出什么样的病症名称,我不知道,但我尽量把资料写得更详尽,加入了我个人的见解——虽然我也不知道医生是不是会真的拿来参考。但我想,如果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能够和陈晓东饰演的那个爸爸一样对他说一声:“爸爸爱你。”也许结果就会不同。只是我们太矜持,太现实了,以为给他物质上的满足,那就是最爱。爱,不需要说出来。

        大学的团体辅导实践,我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拒绝参加分享的学生。当时教授和全班同学都惊愕地看着我走出教室。如果放在影片里面,肯定人人都觉得我疯了,我是精神病。但是我的教授和我同学都没有那么想。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勇敢发出你的声音来,争取爱,争取理解,你就不会只是一条鱼。

        是的,假如你不能懂得,那么,你也只是一条鱼。人人都是一条鱼。
    【详细】
    3289257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