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02610
  • 活出自己
    2022/4/10 7:46:43
    值得一看的好纪录片

    周末无意间点开

    一天刷完十集完全停不下来

    民事、刑事案件均有呈现

    审判、调解、执行全部涉及

    法律人看了心有戚戚焉

    通俗

    周末无意间点开

    一天刷完十集完全停不下来

    民事、刑事案件均有呈现

    审判、调解、执行全部涉及

    法律人看了心有戚戚焉

    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发人深省

    是一部很好的普法宣传片

    看着犯罪分子落下悔恨的泪水

    趁机给小朋友灌输了要遵纪守法的理念

    这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用得多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集的公诉人姐姐,还有第四集的帅气辩护律师

    颜值是一方面,他们的专业水准也相当过硬

    优秀的人真的是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

    14328674
  • JJLOVE
    2017/12/27 1:16:17
    西部精神

    在西部世界还没来的时候,尝试着看这部西部片。完全出乎所料,抑制了六集的情绪在最后一集缓缓而集中释放。

    为什么西部是绕不开的情节?这部片子会有完整的答案。西部里有美好的爱情,有坚强高傲的人格,活着死去是那么的干脆不纠结,各人都有自己的逻辑,同时每人都有共同的价值基础。西部的人独立而市侩,团结又给力!妇女们走出来的一霎那,那就是西部人的站立!

    人心都有一杆秤。教父为了孩子

    在西部世界还没来的时候,尝试着看这部西部片。完全出乎所料,抑制了六集的情绪在最后一集缓缓而集中释放。

    为什么西部是绕不开的情节?这部片子会有完整的答案。西部里有美好的爱情,有坚强高傲的人格,活着死去是那么的干脆不纠结,各人都有自己的逻辑,同时每人都有共同的价值基础。西部的人独立而市侩,团结又给力!妇女们走出来的一霎那,那就是西部人的站立!

    人心都有一杆秤。教父为了孩子不搞贩毒生意,Griffen可以放开孩子和Roy决斗,可以为坚持战斗的黑妹的父辈们哭泣,看着扭曲的同时,反映了一个活在自己逻辑中的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谁又不是呢?玛莎和爱他的老公,maggie和她的爱人…… 每个人都坚定的活在自己的领域中,共同守护着该守护的东西,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应当,水到渠成。

    西部的分工也是那么的自然。公务员岂止是公务员,是一份为人的承诺,哪怕死在这个承诺上。

    西部的人要懂礼貌,对人要尊称,客人会对主人客气,为什么?不客气的代价很高,高到下一步可能没命。枪是为西部人的根本,枪让人变得有教养。

    西部的精神伟大即在此。怕什么,死无可惧,人心坚定,坦坦荡荡。有了这个精神,才能撸起袖子放开干,无所畏惧,信念坚定。然而,你我都在拥挤的社会里,不能骑马,没有牛仔帽,没有枪,过着所谓的佛系人生。

    【详细】
    9020584
  • 项梓
    2010/1/1 12:39:43
    因简单而有力
    很多人做事做不好,大概都是由于其野心远在其能力之上。所以后来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被人骂呢。这部秋菊打官司还不错,原因就在它够简单。通篇看下来,其实塑造的只有一根筋的秋菊这一个人物,村长作为虽爱面子却又为民办实事的党的基层好干部,也算半个人物吧,其余的角色都只能当道具看待。

    这部电影很“中国”,环境充满了乡土味,人情世故也充满了乡土味,凡事不要较真,凑凑和和,就能过上顺心日子,而非要认
    很多人做事做不好,大概都是由于其野心远在其能力之上。所以后来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被人骂呢。这部秋菊打官司还不错,原因就在它够简单。通篇看下来,其实塑造的只有一根筋的秋菊这一个人物,村长作为虽爱面子却又为民办实事的党的基层好干部,也算半个人物吧,其余的角色都只能当道具看待。

    这部电影很“中国”,环境充满了乡土味,人情世故也充满了乡土味,凡事不要较真,凑凑和和,就能过上顺心日子,而非要认死理,就会弄得大家都不好过。李安的《喜宴》也有一个很中国的内核,但毕竟没有这么浓的乡土味,而且戏剧冲突很强,不似本片这么内敛,也就显出李导与张导比,毕竟跟真正的中国文化隔了一层。

    最后,我觉得从秋菊生下了儿子到村长被抓走之间,苍白了一些,大概是前面积聚起来的张力其实在村长吆喝乡亲们抬着秋菊上医院那里就耗尽了吧。
    【详细】
    2904363
  • 听筝
    2022/6/25 0:10:07
    温暖人心的《送别》(关于音乐,微剧透)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第一个点,是主创团队用特别具象写实的手法,融入了相对抽象感性的人生思考,观众尽可自由选择对号入座或不入座,“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无论何种境界,观照自身,总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第二个点,来自于剧中所选用和改编的音乐。当然,作为一个音乐门外汉且在仅仅只看了一遍电影的前提下,我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从片头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第一个点,是主创团队用特别具象写实的手法,融入了相对抽象感性的人生思考,观众尽可自由选择对号入座或不入座,“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无论何种境界,观照自身,总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第二个点,来自于剧中所选用和改编的音乐。当然,作为一个音乐门外汉且在仅仅只看了一遍电影的前提下,我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从片头到片尾贯穿始终串联起所有故事、反复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李叔同先生创作于1915年的《送别》。朱一龙和杨恩又合唱的片尾曲《种星星的人》也是由此曲改编而成。其实听到熟悉的《送别》,除了想起李叔同先生(和林楠笙)之外,可能许多人还会和我一样,想起一部挺久以前的老电影《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主题歌也正是这首《送别》。除了选曲上的共同之处,更绝妙的是,《城南旧事》也是同样从孩子的视角来讲述人世的沧桑无常的。影片中的主人公英子,善良纯真,跟小文年龄相仿,和小文对外婆的死亡无法理解一样,英子对身边发生的各种变化也充满了不解和疑惑:秀贞消失、小偷被抓、奶妈离去、爸爸病故……在一场场相聚离别、一次次得到失去中,英子被迫慢慢长大,我想她后来大概也明白了,人生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旅途,有幸福的相聚,自然也会有痛苦的分离。而人生大事里的小文,虽然从小父母双“亡”,看似比英子的人生更加不幸,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还是比英子幸福的。除了时代背景的不同,在遇上三哥之前,她有外婆宠爱;遇上三哥之后,她更是有了爸爸呵护。面对死亡,她有三哥为她编织的关于星星的温暖童话慰藉心灵;面对命运,她有三哥挺身而出重新给她一个温暖的家遮风避雨。英子是在痛苦的失去中被迫长大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而小文却因为有了三哥得以延续了幸福童年的长度——“我以后再也不害怕了,因为我有爸爸了”。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不同,所以《城南旧事》中的《送别》,清冷苍凉,充满了人世无常的悲凉和离别的惆怅,而人生大事中的《送别》,却变换了原曲的沧桑基调,变得温暖柔和了起来,尤其是片尾部分朱一龙的翻唱(各位万万不可错过!),更是在延续了《种星星的人》的温馨暖意之余,自带了几分活泼和灵动,将这首原本苍凉的《送别》唱出了可爱幸福的味道,简直是音乐改编的神来之笔,真的太太太太太喜欢了!(为此看完电影我还特意再去看了听了《种星星的人》的MV和音源,确定导演没把这段翻唱加到里面去,觉得挺遗憾的。)而这温暖人心的《送别》,大概也是这部电影想要通过音乐传递给大家的吧?谁说死亡一定悲伤,离别一定凄凉?我们也可以选择珍惜人生,过好当下,在终局来临之时,以温暖的回忆化解悲痛,借无垠的星空寄放思念,唱温暖的《送别》挥去离殇——只要生命曾如烟火,绚烂绽放!

    144741335
  • ???
    2017/10/24 22:36:50
    我被自己气笑了
    我就说枪咋这么轻,坦克这么小,特技这么渣,演员这么傻,台词这么脑残,演技这么浮夸,完全没有内涵,各种逻辑混乱,穿帮镜头,我真的以为诺兰拍了一步烂片。。。直到我退出来看了一下影片名??第一次被自己气笑了 也是第一次知道电影也可以有山寨的 也算是涨姿势见世面了 看...  (展开)
    我就说枪咋这么轻,坦克这么小,特技这么渣,演员这么傻,台词这么脑残,演技这么浮夸,完全没有内涵,各种逻辑混乱,穿帮镜头,我真的以为诺兰拍了一步烂片。。。直到我退出来看了一下影片名??第一次被自己气笑了 也是第一次知道电影也可以有山寨的 也算是涨姿势见世面了 看...  (展开)
    【详细】
    8884216
  • 三年?
    2013/5/24 8:29:30
    摇滚中国乐势力香港红磡演出十年祭(转载)
    新京报 江海蓝

      ●十年前,他们才华横溢地尽情歌唱,像从来不曾熄灭的火,所有的人都以为中国摇滚乐的春天已经到来,所有的人都企盼着中国摇滚在轰隆隆的金属咆哮中团结起来,到明天就一定会实现。

      ●十年后,历经被禁、疯狂、平淡、发胖,让人心疼的何勇试图重新用音乐围捕自己的影子;窦唯依次以王菲的丈夫/前夫的身份出现在娱乐版里,以至于小小孩们完全不知道他曾是多么才情四溅。新京报 江海蓝

      ●十年前,他们才华横溢地尽情歌唱,像从来不曾熄灭的火,所有的人都以为中国摇滚乐的春天已经到来,所有的人都企盼着中国摇滚在轰隆隆的金属咆哮中团结起来,到明天就一定会实现。

      ●十年后,历经被禁、疯狂、平淡、发胖,让人心疼的何勇试图重新用音乐围捕自己的影子;窦唯依次以王菲的丈夫/前夫的身份出现在娱乐版里,以至于小小孩们完全不知道他曾是多么才情四溅。

      千层雪、万重浪,整整十年。

      刚刚步入中国摇滚乐大门的孩子们,常常会在短暂的摇滚历程中读到这样的纪录:1994年,“魔岩三杰”窦唯、何勇、张楚以及唐朝乐队联袂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出,轰动香江,成为摇滚演出经典,昭示着中国摇滚全面繁荣的黄金时代到来。各种研究流行文化的学者煞有介事地分析说,“这些歌手用夸张的语气抨击某些不良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反映了作为个体的人在强大世俗面前的无可奈何,以及小人物的自我调侃和解嘲,另一方面他们又表露出没有进取心的消极,扮演着精神空虚的角色,这种现象在当时非常具有普遍意义”。

      真的是开始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黄金时代吗?

      好汉犹记当年勇,一句“香港四大天王除张学友之外都是小丑”令流行乐坛一时哗然,也让麒麟童当年稚气未脱的娃娃脸在舞台上洋溢着哪咤闹海般的幸福,他热情地邀大家一起高歌,他在台上给父亲深深鞠躬,耍宝地凑在窦唯的笛子边捣乱,他获得了那场红磡演出中最华丽的灯光伴奏……还有在舞台上冷静得格格不入的骄傲的窦唯,已经显露出如入无人之境的音乐气质走向;在舞台中央孤单而渺小地唱到青筋暴突的张楚,则前前后后几次神态游离地提到一个词———荒谬;当年充满力量与节奏之美的唐朝,长发飞舞满场打转的张炬给出了他们每首歌的第一个乐句。

      十年前,他们才华横溢地尽情歌唱,像从来不曾熄灭的火,所有的人都以为中国摇滚乐的春天已经到来,所有的人都企盼着中国摇滚在轰隆隆的金属咆哮中团结起来,到明天就一定会实现。

      当每一颗曾为那场“摇滚中国乐势力香港红磡”演出沸腾过的心,如今又名正言顺地翻出那些尘封的影像时,是否发现自己仍然能够毫无障碍地随意唱出每一句旋律?它们始终在心底潜藏如潺潺清泉或如惊鸿飞瀑,哪怕已物是人非?你是否依然可以高声应和、在深夜为这场早已逝去的狂欢跳舞?

      十年后,历经被禁、疯狂、平淡、发胖,让人心疼的何勇试图重新用音乐围捕自己的影子;窦唯依次以王菲的丈夫/前夫的身份出现在娱乐版里,以至于小小孩们完全不知道他曾是多么才情四溢,他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用梦想完成自我,也许青春的烙印已不那么疼痛,可以大隐于市中;唐朝更多的时候苍老地出现在人们有关来时路的回忆里面,没有人记得他们在张炬墓前的承诺,因为一切都已经不再。张楚呢?他背着诗人的行囊悄悄地离开让他声名显赫的北京,依旧当着那个可耻的孤独的人,任凭我们千呼万唤,他始终小心翼翼地收藏起自己的音乐与心。

      十年音乐时光,一转眼工夫。曾经容纳过无数掌声与泪水的红馆,那个令人们嗓音嘶哑的夜晚已经难觅踪影。

      张炬死了。黑豹解散了。

      窦唯离婚了又结婚了。张楚不见了。忽然金属说唱了。忽然朋克了。《音乐殖民地》停办了……还有什么呢?电视要换数字高清了,北京居民不储大白菜了,上大学要收费了,肯德基推中式早餐了,我们长大了,他们变老了。

        何勇专访:张楚死了,我疯了,窦唯成仙了(转载)

      1994年12月17日,史称“魔岩三杰”的窦唯、张楚、何勇,加上唐朝乐队,一齐在香港的红磡体育馆登台演出。这些乐手都是第一次离开内地,香港的乐迷更是从来没有见识过北京摇滚的现场模样。

      在张培仁的“香港演出后记”里,他这样写到:

      “现场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和近万名香港观众。在此之前,他们很少有机会目睹来自北京的新音乐风采……在没有人能预料到的状况下,这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演唱会,几乎全程陷入了不可思议的状态。观众用双手和喉咙舞动、嘶吼,连向来见惯演出场面的媒体和保安人员也陷入了激动的情绪中。在香港,几年来几乎没有一场演唱会像这样疯狂……”

      这是中国摇滚继崔健后第一次高峰的实地见证。10年一转眼,当年倾情忘我的观众渐渐淡忘了那个令他们嗓音嘶哑的夜晚。而那些乐手们呢?

      1996年,何勇在一场工体演唱会结束后,便从人们眼中消失了;张楚在发表第二张专辑后便回老家西安过上了隐居生活。窦唯则彻底改变了音乐风格,走出了大众的视野。也许“魔岩三杰”和红磡的演出只是中国摇滚史上的一个坐标,并不能涵盖整个中国摇滚的进程。但追寻他们的这十年来的变化足迹,我们也许能隐约摸出一面中国摇滚乐的墙———尽管它残缺不全。

      十年来,当初的乐迷现在都过得比我们好

      新京报:有好多人特怀念10年前的魔岩三杰,有人说那是中国摇滚黄金年代的一面旗帜。你怎么看待大家对“魔岩三杰”的呼唤?你怎么评价当年在香港红馆的那场演出?

      何勇:我觉得人们怀念“魔岩三杰”是有理由的,那是中国摇滚最辉煌的年代,红磡的那场演出也是我人生中最好的一场演出。可这十年来,连当初的乐迷现在都过的比我们好。我说的好坏不单指钱。看看张楚、我和窦唯,我们这些年的境遇,你就明白了。如果说我是自己把自己毁了,那他们呢,他们并没招谁吧,不是一样吗?这里有我们自己的原因,需要好好反思,但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我们。这原因很复杂,很难一下说清。

      新京报:今年春节的时候,我还在KTV唱过你的歌———你这些年收到过作品版税吗?

      何勇:刚出专籍那一年多时间收过,后来一分钱都没有。我都不知道管谁去要,魔岩都没了。

      新京报:你们那时候那么成功,为什么突然一下就衰落了?

      何勇:魔岩把孩子推出去就管不了了。他们没想长远发展,也没这实力。1996年的时候,我演出的时候没公司也没经纪人,要是背后有个公司,我的事情不会那么不好解决。这是相当复杂的一个问题。摇滚乐当时对港台流行音乐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一些人可能不敢再叫它发展下去了。当然还有其他更深的原因了,我想不明白的事,就不去想了。

      新京报:你现在怎么评价魔岩?有人说它就是为了挣钱。也有人说它缔造了中国摇滚。

      何勇:不能说魔岩就为了挣钱,他们有很多追求。挣了多少钱,只有天知道,但是他们确实做成事了,创造了品牌,也创造了历史。至今我依然觉得张培仁的那篇新音乐的宣言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文章。充满了只有那个年代才有的理想主义激情。我现在依旧很想念他和贾敏恕。但是,魔岩的问题也很多,它追求的是一种短期的效益,虎头蛇尾,好大喜功,并没有长远的打算,没有能力去建设和保护他的歌手。这是我离开他的原因。

      张楚死了,我疯了,窦唯成仙了

      新京报:人们习惯叫你们“魔岩三杰”。但是,首先从音乐上看,你们一开始就不太一样吧。然后再看这十年的走向,你们的差别恐怕就更大了。你觉得张培仁和贾敏恕当初为什么选了你们仨,而且一块推出来?

      何勇:正是因为我们不同,他们才选了我们。在推出我们之前,窦唯因为黑豹乐队,已经很有名气了;张楚在中国火也露面了;我完全是新人。如果我们相同,我和张楚就完全被窦唯“盖”下去了。只有不同才能一起推。从唱片工业的规律看,一起做宣传可以节省不少成本,还能造势,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做法。

      新京报:那可不可以这样看,“魔岩三杰”的结合完全是商业的结果?

      何勇:对,可以这么说。就是商业的。但商业的不意味着不好。恰好相反,摇滚衰落很大程度因为在它背后从来没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商业规则来。

      新京报:能描述一下你们三人的关系吗?94年前的,还有94年后的。

      何勇:我们是君子之交。都是一个圈子的,早就熟。后来,各奔东西了。这几年,我跟张楚只见过几次。跟窦唯在后海常碰见,有时候还杀两盘棋。

      新京报:贺兰山音乐节上,你和张楚都复出了。张楚的演出状态不好,很多人看了都有点难受……

      何勇:我看了也很难受,而且特不满意那天他那几个乐手的发挥,后来我还骂了他们。我原来说过,我们是魔岩三病人,张楚死了,我疯了,窦唯成仙了。

      我在现在的摇滚里找不到真的,全是假的

      新京报:1994年红?,你说四大天王只有张学友会唱歌。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后来这个事件甚至叫好多孩子分成了两派,听摇滚的和听四大天王的。你现在怎么看这件事?

      何勇:我对当年说过的话今天还承认,但我现在不想再说他们了。因为这两年港台流行音乐太伤感了。走了那么多人。我不忍心再张口说什么了。

      新京报:如今的摇滚圈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很多人认为你是中国朋克的祖师爷。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并不认老前辈。

      何勇:我摇了很多年,一直在摇,后来我“滚”了,“滚”了很多年,对我来说,这个圈子已经不存在了,我一直是自由独立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觉得我不需要什么准备,我回来了,没带什么礼物,我也知道有人不高兴。我跟现在孩子接触不多,但我认识的那些孩子都很尊重我。现在谁认不认我们没关系,因为没有人可以否认,没有我们这些人也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摇滚。历史和事实是存在的,不需要你认,音乐不是给圈子里做的,音乐最主要的是要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还有,时间会见证一切。

      新京报:那你对现在的中国摇滚有怎么看?

      何勇:首先你得承认,现在摇滚从当年我们的星星之火已经初见燎原了。但确实也有好多问题。摇滚不是宣扬谁比谁更惨,摇滚是建立在最民间的基础上的。而现在讲的民间都是精英分子的民间,不是真正的民间。

      我在现在好多摇滚里找不到真的。一切都是虚假的。我说的虚假的和假唱那种虚假还不一样。假唱的人还知道他想要什么,目的很明确。但他们还不如假唱,他们是自己把自己骗了,用更流行点的说法是,这些人自己把自己给虚拟了。对自己不知所云,以为自己在真唱呢。

      现在,摇滚出了多少叫大众接受的东西,离开大众的摇滚是什么,现在的很多摇滚是意淫是模仿,可悲的是还自以为很真。

      这次纪念演出,哪怕只有我一个人,也要演

      新京报:说到你的复出,好多人都看到了希望,觉得又看到了十年前的何勇。

      何勇:我的状态其实比十年前差远了,不过我觉得有些地方又比十年前要强。我之所以要复出,是因为我要生活,要还债,我要为我父母想。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还有一些人记得我和想念着我,我要做点事和尽点责任,我依然热爱音乐和舞台。

      新京报:12月17日,将是你8年来第一次在北京正式登台演出。但是,魔岩三杰很有可能无法聚首。你为什么这么坚持要纪念红馆的演出?

      何勇: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正式演出,这就是一聚会,如果我和有待不张罗这事,我不演,这个活动就不存在了。这个十年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从各个方面来讲,都只能说三个字:对不住。对不住任何人。这个十年的活动从各个角度来说都该做个大的,但就这么个小活动没有我和有待就没了。另外,这么多年不见了,我特想看看北京的知音。这是大家的记忆。哪怕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演。等到什么时候再去纪念呢?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这场演出值得去纪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ab5bb7010005r7.html
    【详细】
  • 59885001
  • 一颗肥瓜
    2022/1/9 9:50:18
    童年的许诺
    “我们总会回到母亲的坟前,像条被遗弃的狗一样哀嚎。” 第一次知道Romain Gary《童年的许诺》并对它产生兴趣(并非浓厚),是从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中,年迈的Margueritte坐在公园长凳上为Germain读的这句话开始。 某天逛商场时偶然想起这本书,顺道进书店问了下,没有库... &
    “我们总会回到母亲的坟前,像条被遗弃的狗一样哀嚎。” 第一次知道Romain Gary《童年的许诺》并对它产生兴趣(并非浓厚),是从电影《与玛格丽特的午后》中,年迈的Margueritte坐在公园长凳上为Germain读的这句话开始。 某天逛商场时偶然想起这本书,顺道进书店问了下,没有库...  (展开)
    【详细】
    14128230
  • 超级马外奥
    2019/4/19 22:29:30
    陈晓扮演的“人形泰迪”是天蝎座吧?

    霍建起的《如影随心》看完,小吐槽:

    美术、摄影和音乐超棒!!!

    杜鹃的每套衣服都太好看了叭!!!

    but…

    院线电影,主线用矫情的旁白讲故事有点low,让所有的纠葛都太浮于表面了,像是生怕观众看不懂,于是就用生硬的朗读腔吼给你。

    之前看到豆瓣上说,陈晓演得太“欲”了,现在觉得岂止是“欲”,简直是演了一只人形泰迪,天蝎座的吧?

    霍建起的《如影随心》看完,小吐槽:

    美术、摄影和音乐超棒!!!

    杜鹃的每套衣服都太好看了叭!!!

    but…

    院线电影,主线用矫情的旁白讲故事有点low,让所有的纠葛都太浮于表面了,像是生怕观众看不懂,于是就用生硬的朗读腔吼给你。

    之前看到豆瓣上说,陈晓演得太“欲”了,现在觉得岂止是“欲”,简直是演了一只人形泰迪,天蝎座的吧?

    台词不多但是有几句挺精彩的,比如被前妻骗回家之后,说“你要是再写下去我们真的完了”(记不清完全原句了)大猪蹄子本蹄的感觉了~

    唯一的笑点是华少扮演的杜鹃前夫说爱情的原理,反正就是求速度的嘴皮子功夫嘛,但是好像只有我笑了,人物性格应该是处女座吧??

    还有,杜鹃的文罂能那么矫情,双子座或双鱼座?一看就是有钱又能被保护,文艺但压抑的人妻遇到人形泰迪,身体的所有热情被点燃,但爱情就是一根仙女棒烟花而已,迟早会再次沉寂,让人忍不住感叹:有钱真好啊,有钱真好,有钱之后,失恋了能去巴黎哭,去象鼻山哭,去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哭,还能带个小奶狗!!!

    陈晓“前妻”应该是白羊座或者狮子座吧,艺术来源于生活啊,写作者最有血肉的写作方式就是“出卖自己”。

    (不好意思最近看星座有点多??????)

    【详细】
    10123570
  • 檀柒
    2010/1/7 14:23:29
    集体无意识
    马大三是个憨厚的农民,跟我从小到大见过的那些叔叔伯伯们一样,普普通通,天大的男子气概那肯定没有,正气么却又有那么点,尤其是几两白酒一下肚,在酒桌上侃起来的时候,那好家伙,个个都是爱国爱家的铮铮铁汉。当然,酒醒了基本上也就怂了,老婆招呼着往东,屁股就得对西边撅着,还要腆着一张脸,作出讨好的姿态来。待外人多半是老实忠厚,年长些的便会摆出威严的架势,但在怎么装样子,小农的奸猾和狡黠自然也是有的,满肚子的
    马大三是个憨厚的农民,跟我从小到大见过的那些叔叔伯伯们一样,普普通通,天大的男子气概那肯定没有,正气么却又有那么点,尤其是几两白酒一下肚,在酒桌上侃起来的时候,那好家伙,个个都是爱国爱家的铮铮铁汉。当然,酒醒了基本上也就怂了,老婆招呼着往东,屁股就得对西边撅着,还要腆着一张脸,作出讨好的姿态来。待外人多半是老实忠厚,年长些的便会摆出威严的架势,但在怎么装样子,小农的奸猾和狡黠自然也是有的,满肚子的心眼都藏着呢,也就是在自家的晚饭桌上,吃着媳妇端上来热乎乎的饭菜,心满意足之余,那股骨子里的狡猾才会从眼角眉梢里窜出来。

    片子开始的几个小片段几句台词一出来,我心里就叫了个好,姜文对人物的拿捏实在是太到位了,几分钟的镜头一掠过,马大三这么个既老实又狡猾,既胆小怕事却又有几分胆气的小农形象立马直勾勾活在屏幕上了。

    《鬼子来了》自诞生后,就波折不断,到现在仍然全面禁映,而看过该片的中国人,尤其是一些民族情绪比较强的人,对片中的中国人形象非常反感。在日本倒是上映过,据说也是引起一片混乱,毕竟片中日本人的形象残暴而冷酷,令人发指。其实这事情挺怪的,按说这种讲中日抗战的电影,要么站在中国人立场上讲话日本人听不入耳,要么就相反。何以姜文的这部,两边都不讨好呢。

    说白了也很简单,我们被洗脑太多年了。上辈人的故事就不提了,被红色风暴席卷过来的一代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可想而知。就连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无数英雄故事中成长起来的,小时候就学赖宁雷锋刘胡兰,稍微大些是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我们从红领巾到共青团到Party,没有一刻能逃离这些无边无尽的控制。课本上怎么讲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勇敢。我们的战士怎么对待敌人的?顽强、伟大、牺牲、不屈不挠。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MLGBD,骗了我好多年,还纳闷说为啥红领巾上的鲜血洗不掉呢,难道烈士的鲜血跟我自己的血成分不一样?为此一度很羞愧自己不是烈士的料。

    姜文很洒脱地大手一扯,把红色的遮羞布全都扯去了。他一边用黑白的画面讲真实,一边添一些荒诞和讽刺的调料进去,让你看看,中国人不止分成英雄和汉奸两种,他们中有很多,为了生存需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瞧见那个一脸正气的八婶子没,马大三上门讨白面的时候,她歪个头,没有,就是没有,诶,你是不是要当汉奸啊?马大三没杀死俩俘虏的事情被发现后,她也是跳起来指责。最后日本人送粮食过来了,军民大联欢的时候,她也笑得很欢。

    不光是八婶子,二脖子、一刀刘、五舅姥爷、疯七爷都差不多,就是顶普通的中国人,根子上都是一样的,都属于既要做婊子也要立牌坊的类型。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立场上,哪怕事情做的是错了,也得贴上个漂亮光鲜的标签以显得自己有face。这么说倒不是要一棒子把中国人打死,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古老的民族所拥有的种种优点,比如勤劳,智慧,坚韧,强大的忍耐力等等。但柏杨也说了,好的东西就是好,就是放在台面上的,老拿它说什么事。不能看见坏的,就无法变得更好。姜文看见了好处,也看了坏处,并且大喇喇地明目张胆地把它们公告天下,所以才会有中国小孩追着日本军官要糖吃的画面,也怪不得那些民族自尊心过剩的人看了反感。

    说到这些,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一个近年来很火的名词,“集体无意识”。同样是这群懦弱混沌的中国人,如果放在其他那些武装斗争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地区,很难说这些人会不会变成另一个董存瑞。集体无意识是种普遍的群体心理现象,只有个别的人,会成为冰山冒出水面的部分,从而以自己的意识支配其余的人,成为群众运动的导向者。但即便是形成了群众运动,也只能说是个体意识所主导的集体运动,称不上集体有意识。

    八婶子这样一群人,在敌伪区里生活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和日军和平相处,一方面又战战兢兢,生怕惹恼了温和的吃人恶魔。长期的压抑更是加重了思想上的集体无意识形态,而敌伪区的社会结构决定了这群人在意识上的奴性,每个人只为了生存而生存,日军送上粮食时大家都欢天喜地感恩戴德,看日军行刑的时候放声大笑。这根本就是群体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埃里克?霍弗在《狂热分子》一书说,不管处境有多么可怜兮兮,那些对周遭环境又敬又畏的人不会想要去改变现状。当我们的生活朝不保夕,完全无力控制我们的生存环境时,就会执著于熟悉的生活方式。我们通过把生活模式固定化去对抗深深的不安全感。借此我们给自己制造了一种幻象:不可预测性已为我们所驯服。需要看天吃饭的渔夫、牧民和农人,以及敬畏大自然的原始人,全都是害怕改变的人。在他们眼中,世界就像操有生杀大权的法官。赤贫的人也一样,他们因为害怕周遭世界,所以害怕改变。”

    因为人性本身是排斥危险的,就连经济学中都会有专门的衡量风险的理论,将风险数值化进行权衡,以选择利益最大值。既然人在本质上都抗拒风险追求安全,而革命恰恰是一种高风险的行当,那究竟什么人会投身革命之路呢?第一,有资本冒风险的中产阶级,为追求更高的利益,第二,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退无可退,为生存而革命。真正意义上的农民阶级,有房有田,有水有粮,靠体力和天象吃饭,图的就是个安安稳稳八方太平。像马大三他们这种世世代代的农民,骨子里就被打上了安身立命的烙印,只要还能活下去,不会被逼上绝路,他们是不会奋起反抗的。这种共有的根深蒂固的保守主义和自我保护模式,便是中国农民的集体无意识。

    换个角度看,影片中的日本人,多半也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只不过与马大三他们懦弱自我的无意识相反,日本人是狂热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集体无意识,教育和宣传的双重作用吞噬了他们作为人的本性,变成了战争中的机器。霍弗也讲过,任何一种群众运动,都必须打着宗教运动或是民族主义的旗帜,唯有这两面旗帜,才有足够的领导力量,煽起一场蓬勃群众运动的火焰。而日本的军国主义恰恰具有宗教和民族主义的双重特性,同时又完美吻合了日本人民族性格中的极端和极致。说到这,提下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基本上获得共识的是,这是个精神分裂的民族,从它的艺术产品中便可见一斑,温情的温情到极致,残酷处令人不寒而栗。也因此,电影中日本人从其乐融融的热情到举起刺刀的屠杀之间的突然转变,残酷血腥之余,竟也显得合情合理。

    从集体无意识到个人意识的产生,势必要经过颠覆性的冲击覆灭式的巨变,才可能打破原有道德和生存体系的桎梏,对马大三而言,全村人的被屠杀,构成了他反抗意识的觉醒。因此他冲进敌营,疯子一般用斧头劈死日本军人,虽说是报复性的杀戮,最后也面临着一个悲剧性的结尾,但这种转变无疑是具有乐天派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我想这大概就是姜文心中的“民族魂”了,那就是,不管整个国民群体是多么愚昧天真,那些无知的老百姓也好,不辨善恶的中国军官也好,总还有一种力量,潜伏在中国人的背后,或者抛开中国人的界限,推广到所有的人类身上,那就是人性中善和正义的力量。就算是那个俘虏花屋小三郎,哪怕他充当了最后的行刑者,但他在电影中间与中国人相处中所形成的善意依旧是不可抹杀的,一个人的善意微乎其微,但毕竟是火种,终会源源不断地燃烧下去。

    电影的基调是沉重的,哪怕其中有再多的调侃和讽刺,也改变不了它的内核。简单地站在民族主义的角度上看待这部电影,是看低了它,也看低了姜文。姜文自己也说,他拍这部电影不是要宣扬爱国主义,他是想让人们正确地看待和认知历史,并产生自己的思考。他在我们头上敲了一记警钟,不要轻信。在影片中是不要轻信日本人,大而化之是不要轻信所有具有蒙蔽性的东西。我们无意识太久了,天真太久了,是时候摸摸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哪些是真实的自己,哪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

    就如鲁迅先生说的,“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详细】
    2919321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