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我影评

14997739
  • momo
    2021/7/30 1:38:49
    在爱被污染的今天提供了未被污染的爱,在没有古典式浪漫的时代拾回了古典式浪漫。

    点映看完了,这部片子真的很好看,不愧是我冒着雷暴大雨水浸街也要跑去看的电影。没有堕胎车祸癌症劈腿那些狗血剧情,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青春校园真是太美好了!!真的一点也不是以往看过的那种虚假的青春片,很真实,真实地接受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八卦偷笑的女同学,爱起哄的兄弟,操场上全班同学一起帮手送作堆,上课时候偷偷聊天,放学之后一起学习

    点映看完了,这部片子真的很好看,不愧是我冒着雷暴大雨水浸街也要跑去看的电影。没有堕胎车祸癌症劈腿那些狗血剧情,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青春校园真是太美好了!!真的一点也不是以往看过的那种虚假的青春片,很真实,真实地接受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八卦偷笑的女同学,爱起哄的兄弟,操场上全班同学一起帮手送作堆,上课时候偷偷聊天,放学之后一起学习,分享同一个耳机,一起散步一起吃饭,一起唱歌一起过生日,一切都是高中生的鲜活模样,即使毕业多年的人也能各种共鸣回忆起青春的美好回忆!他爱她,她爱他,ming就是郑宇星的白月光,他们俩就像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花泽类和藤堂静,爱而不得的那种悸痛,只有真正放下才能得到解脱。郑宇星又高又帅阳光活泼的少年郎,抖音网红绝对的校园风云人物,就像很多小女生暗恋仰慕校草帅哥一样,陈辰会早早暗恋郑宇星一点都不奇怪,男女主的感情线整个捋下来也是转换的相当自然顺滑流畅。

    前半段真是各种笑,差点以为是喜剧,郝蕾演的妈妈真的和我妈差不多,各种叨叨叨的管这管那,祖峰的那个海南水果王真的不是隔壁老王的梗吗哈哈哈哈哈。还有郑宇星和陈辰偶遇王叔叔来找陈辰妈妈,四个人在一起的那种搞笑又尴尬“大老远来的你不送送我?”“那我还是送送吧”然后两个淘气的皮孩子就躲在楼梯偷看两个成年人谈恋爱还给配音,笑到我眼泪狂飙,太好玩了哈哈哈哈。和之前那些差不多,张子枫本色出演女学生,陈辰这个角色就和学校最常见的普通女生一样,普通的家庭,普通的长相,每天就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规律又平淡的生活。陈辰在遇到郑宇星之后普通的生活开始有了变化,跟着郑宇星看到了从没有见过的新世界,和妈妈斗嘴的那部分挺有意思,后面就是转折转折再转折,层层叠进,音乐节那里的伸手也和影片的开头和生日时的伸手对应上了,对陈辰妈妈的疑惑也迎刃而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子枫妹妹和导演合作时间长了,妹妹讲话有一股台湾味,尾音好多都很台妹腔,哈哈哈哈哈哈

    PS:他们的班主任和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简直一模一样,不仅长得像,连声音也像,我整个人都好想抱头,苍天啊!!

    吴磊有给到我很大惊喜,演技真的很不错,尤其是眼神戏绝了,即使不说话站在那里,光凭眼神也把情绪氛围好好的表达传递了出来,微表情处理的很细腻。那眼泪说来就来,他的几场哭戏,特别是被老师拉到面前教训的那次,前面还是调皮捣蛋故意让同学起哄的幼稚鬼郑宇星,突如其来的隐忍的眼泪,透露出了他的脆弱,而这瞬间击中了少女,也击中了观众。在给前女友Ming打电话那段也是,一开始手机不通就换座机打电话,一接通就是个男人在里面喊ming有人找你,那一瞬间其实郑宇星内心就已经隐隐知道ming有了新生活甚至可能有了新男友,那几通被拒接的电话,郑宇星的不甘心、无助、失落、伤心、哭到崩溃,表现的真的很好。

    郑宇星这个角色不是很好演,表面上他是网红是校园风云人物,成天和同学嘻嘻哈哈的玩闹,但是回到家里,面对的只有冷冰冰的水泥墙,只有siri对话,偌大的一个家只有一个踩着孤独感生活的少年,他是寂寞的,是缺爱的。在人前他有多活泼,在人后就有多寂寞。后面还被自己的父亲一拳打的左耳失聪,三年后郑宇星成为DJ登上舞台的时候,左耳上戴的那个助听器就说明那三年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有多么努力。

    至于那个吻,我觉得有种樱花式纯爱的味道,因为是在前女友的演出现场,郑宇星在彻底接受自己失恋的那种情景下,突然被陈辰表白早就暗恋他,心理受到了双重冲击,面对少女的感情,他害怕伤害到少女,但仍以自己的真心去回应:还在失恋的我暂时还不能整理好心情来接受你的喜欢,但是谢谢你的喜欢,谢谢你来音乐节的提议,谢谢你在我面对喜欢了多年的人不喜欢我的失恋时刻陪在我身边。这一吻当中包含的恬静、含蓄、忧伤的情感深深抚平了潜在的愤懑和不平,提供给观众一种更为纯净、充满希望的体验。

    Kiss to thank you for your secret love for me 以吻谢爱。

    在爱被污染的今天提供了未被污染的爱,在没有古典式浪漫的时代拾回了古典式浪漫。

    最后的开放式结局,陈辰穿着有星星图案的衣服参加高考,三年后陈辰带着星星项链去看郑宇星成为DJ后的演出,2个人在未来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在台上是更好的郑宇星,在台下是更好的陈辰,未来拥有无数光明的可能。

    【详细】
    137131979
  • 阿檀
    2016/12/10 14:00:19
    当有人在岸上等你的时候,你要上岸
    影片以一个聋哑的黑发女主被金发看似幸福的家庭收养而展开,随着观众慢慢发觉黑发既不聋也不哑的过程中,金发家庭的平和也逐渐被打破。
          金发女从幼年就开始遭受父亲的性侵,这种性关系养成的父女关系,女儿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爱父亲,把父爱和父亲加于她的性关系混为一谈,她渴望父亲的关爱,然而父亲却只说她的身体很美,所以她一直很在意
    影片以一个聋哑的黑发女主被金发看似幸福的家庭收养而展开,随着观众慢慢发觉黑发既不聋也不哑的过程中,金发家庭的平和也逐渐被打破。
          金发女从幼年就开始遭受父亲的性侵,这种性关系养成的父女关系,女儿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爱父亲,把父爱和父亲加于她的性关系混为一谈,她渴望父亲的关爱,然而父亲却只说她的身体很美,所以她一直很在意自己的身形。这种心理的挖掘,让人佩服导演的深入了解。国内一些论坛里,也可以见到这种“鬼父”的存在,他们甚至会沾沾自喜地炫耀以性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女儿的学习。
    另一方面,她知道这种关系是不正常的,她也在不停抵触这种性关系。
          黑发女主从七岁开始失去母亲,聋哑的父亲是自己的生命全部,单亲家庭中这种父女关系是相依为命的紧密,所以黑发很想去了解父亲,躲进水下,不想理周围一切。当周围的人以为黑发是聋哑人的时候,他们肆无忌惮地说出内心话,袒露自己的忧虑和弱点,如片中男同学一般,赤裸裸讲出幻想黑发裸体的样子。黑发一直以为父母死去之后,自己是孤单的,不需要别人也不需要去接触别人,直到她发现金发女主内心的纠结与压抑,从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共鸣与惺惺相惜。
          片尾母亲所做的不过是一场自我救赎,就像片中说的,逃避有时候是安全的。母亲从一开始就知道丈夫对女儿做了什么,只是选择性的接受和忽视,以至于片末丈夫被杀,她并没有十分震惊,反而有了许多解脱。片名沉默,不仅是黑发的沉默,还有看似幸福的金发一家的沉默。 女儿对父亲兽行的沉默,母亲对丈夫的沉默,父亲对女儿的沉默。一切的沉默却又被一个装作沉默的黑发打破,最后所有都浮出书面。有时候你是要躲进水里去躲避他人,但是当有人在岸上等你的时候,你要选择登岸。
    【详细】
    8220820
  • 泽辉
    2018/3/3 14:40:42
    总感觉某些部分怪怪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不得不承认影片的优秀,特别是在对一位视财如命、冥顽不化的守财奴的刻画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总感觉有些部分怪怪的,看完后回想起来有些……心神不宁。 1.影片描述的是当年著名的绑架案,想象中剧情节奏应该是相当紧凑的。但是除了人质和绑匪登场的部分情节外,有些地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不得不承认影片的优秀,特别是在对一位视财如命、冥顽不化的守财奴的刻画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总感觉有些部分怪怪的,看完后回想起来有些……心神不宁。 1.影片描述的是当年著名的绑架案,想象中剧情节奏应该是相当紧凑的。但是除了人质和绑匪登场的部分情节外,有些地方...  (展开)
    【详细】
    9197254
  • 墨色朗星
    2022/6/25 21:45:22
    EP3解读:我想靠近你,但我“配”吗?撩汉VS低自尊塑造
    14475822
  • marble
    2023/1/31 23:11:29
    关于“孤僻”与“乐队”的共融

    一口气看完了《孤独摇滚》,想起了我尘封多年的小吉他。我觉得《孤独摇滚》最棒的一点就是没有把“孤僻”和“不合群”看成是一个需要改造的缺点,它们是个性的一部分,甚至是波奇、凉可爱的一部分。小波奇之所以愿意改变,并不是舍弃了自己“孤僻”的特性,而是逐渐意识到乐队的意义,有了想为之努力的一部分人群。她减弱的是恐惧、消极、自卑的一面,而这种安全感正是乐队成员、听众和前辈们带给她的。和很多番一样,《孤独

    一口气看完了《孤独摇滚》,想起了我尘封多年的小吉他。我觉得《孤独摇滚》最棒的一点就是没有把“孤僻”和“不合群”看成是一个需要改造的缺点,它们是个性的一部分,甚至是波奇、凉可爱的一部分。小波奇之所以愿意改变,并不是舍弃了自己“孤僻”的特性,而是逐渐意识到乐队的意义,有了想为之努力的一部分人群。她减弱的是恐惧、消极、自卑的一面,而这种安全感正是乐队成员、听众和前辈们带给她的。和很多番一样,《孤独摇滚》也在刻画成长,但它侧重的是“乐队”这一个整体的成长,乐队逐渐变成凉口中个性缤纷的人们个性的汇合,而女孩们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乐队带给人们的意义与幸福不就在于此吗。而以与“现充”相去最远的波奇作为主要视角,再加上赛博精神状况,恰好像凉说的那样,也许不会有太多人共鸣,但应该能深深触动一些人。波奇有时候离我很近,所以我想我也是“被触动”那些人的一员吧。

    14954550
  • 可别…
    2019/9/23 11:09:21
    请杨紫谨慎接剧

    傻白甜人设终究会坑掉你,我竟然分不清凌夕和佟年两个角色的不同点,表演同质化太严重。脸僵到无法做丰富的表情,眼神也不如从前有灵气。一个女演员首先得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杨紫并不适合走卖颜值路线,也驾驭不了霸道女总裁的角色,如果可以接一些人物内心饱满的剧,发展会宽很多。因为从小跟着小雪长大,所以特别想祝福杨紫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在演艺圈闯出一片天。

    傻白甜人设终究会坑掉你,我竟然分不清凌夕和佟年两个角色的不同点,表演同质化太严重。脸僵到无法做丰富的表情,眼神也不如从前有灵气。一个女演员首先得清楚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杨紫并不适合走卖颜值路线,也驾驭不了霸道女总裁的角色,如果可以接一些人物内心饱满的剧,发展会宽很多。因为从小跟着小雪长大,所以特别想祝福杨紫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在演艺圈闯出一片天。

    10523363
  • 狂欢的马戏团??
    2022/11/17 15:33:27
    你到底该不该杀了你自己?

    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个你,要和你争夺你的身份,两个只能活一个,你会怎么选?

    这部带着诡异气质的电影就把这种假设,用细思极恐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双重躯体》

    以下含剧透,慎点!慎拉!慎滑!

    如果出现了另外一个你,要和你争夺你的身份,两个只能活一个,你会怎么选?

    这部带着诡异气质的电影就把这种假设,用细思极恐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双重躯体》

    以下含剧透,慎点!慎拉!慎滑!

    14767338
  • 王祖贤
    2018/6/19 12:14:33
    为我妈妈写影视评论!

    昨天晚上在家,因为过端午节难得回来,晚上陪父母一起看电视,因为是网络电视,可以安装爱奇艺奇异果APP,在电视上就可以看了,当时我对郑爽路人好感,我陪我妈妈看这部剧,我妈妈说唉里面好多东西她都玩过,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买断工龄”“黑白电视机”“传呼机”“小卖部的电话亭”“房屋的连带感”“老式纸币”......我妈妈一边看一边和我聊着她的青葱岁月...时间真的是一场美丽的轮回...一切都是那么

    昨天晚上在家,因为过端午节难得回来,晚上陪父母一起看电视,因为是网络电视,可以安装爱奇艺奇异果APP,在电视上就可以看了,当时我对郑爽路人好感,我陪我妈妈看这部剧,我妈妈说唉里面好多东西她都玩过,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买断工龄”“黑白电视机”“传呼机”“小卖部的电话亭”“房屋的连带感”“老式纸币”......我妈妈一边看一边和我聊着她的青葱岁月...时间真的是一场美丽的轮回...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妈妈说着说着眼角泛起泪光,或许这部剧让唤起了我妈妈的芳华岁月,郑爽在里面我没想到演的很不错,还在大学和长弓就恋爱,木子好可爱呆萌,关键木子的声音好好听,木子的形象很温文儒雅,诠释的很好!郑爽饰演的木子真的让我有些吃惊,郑爽的演技在小花里面挺好的,哪有网络通稿说的那么不好啊!

    真的很好看,我现在也迷上了这部剧,男主罗晋很帅,演技也不错啊!

    9441549
  • 什么不值得玩
    2017/3/27 10:39:11
    带有种族主义的平凡犯罪片

    早已经被玩好久的梗了,最善良的那个才是最终boss。明明是个反种族主义的电影,缺处处宣扬种族主义,是父亲在保护孩子?是少年在保护朋友?是黑帮在保护街道?是组织在保护爱情?难道导演真的是个种族主义者?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哈利波特个子真的很矮,艾玛说赫敏耽误了她8年,但是现在她已经不是赫敏了,哈利却走不出来了。

    早已经被玩好久的梗了,最善良的那个才是最终boss。明明是个反种族主义的电影,缺处处宣扬种族主义,是父亲在保护孩子?是少年在保护朋友?是黑帮在保护街道?是组织在保护爱情?难道导演真的是个种族主义者?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哈利波特个子真的很矮,艾玛说赫敏耽误了她8年,但是现在她已经不是赫敏了,哈利却走不出来了。

    【详细】
    8440162
  • 他他
    2018/10/9 0:01:13
    [Film Review] Reinventing Marvin (2017) 6.3/10

    A Bildungsroman of a French gay boy hailed from the slurb, young Marvin Bijoux (Porier) is bullied in the school ostensibly for his effeminate mien (which doesn’t click with this reviewer, h

    A Bildungsroman of a French gay boy hailed from the slurb, young Marvin Bijoux (Porier) is bullied in the school ostensibly for his effeminate mien (which doesn’t click with this reviewer, he is merely a sensitive, handsome boy), not to mention that his family name “bijoux” doesn’t help to generate much masculinity in him.

    Director Anne Fontaine nails the toxic milieu where Marvin grows up, a blue-collar family rigged up by Dany and Odile Bijoux (Gadebois and Salée), both married before, their union is a rambunctious skein of bickering, cussing and negligence where physical violence can crop up at the drop of a hat. Marvin stands out like a sore thumb both in the school and at home, only through the perspicacity of the new school principal Ms. Clément (Mouchet, a patiently saintly figure whose decorous appearance we cannot get enough of), he finds his bent for acting when he joins an improv student group.

    Alternating to and fro from Marvin the teenager to Marvin the adult (Oldfield), whose pursuance of an acting vocation comes across with a minted sugar daddy Roland (Berling), a gay author Abel Pinto (Macaigne) and the world-renown French actress Isabelle Huppert herself, who will vouchsafe him her appearance in his breakthrough fringe theatrical work, extracted from his own wretched childhood with high fidelity, REINVENTING MARVIN freewheels with a discursive rhythm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pinpoints the two narrative’s interrelations, and as brilliant as a young Porier maxes out Marvin’s striking presence of mind with precocious introspection, a beady-eyed Oldfield errs on the side of Marvin’s pensiveness, nigh on a faintly repulsing air of narcissism.

    When Marvin Bijoux finally morphs into Martin Clément, a quite banal name he chooses to sever the tie with his piteous past, Fontaine unleashes her quarter in concocting excuses for Martin’s parents, while Odile obliviously pleads that the household has always been a happy one and they are not homophobic (does she forget the verbal abuse happening right under their grotty roof? or in her senses, that doesn’t count for homophobia?), Dany, remarried after he and Odile finally fed up with each other, rekindles an amicable relationship with Martin and accepts his sexuality, but ostensibly after he finds out that at least one of his children has done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enough to be printed on the newspaper, one can only assume that Fontaine knows humanity all too well, but in afterthought, a reconciliation built chiefly upon fulfilled vanity doesn’t taste good. Although Fontaine’s work is, as one might suspect, high on Gallic sophistication quotient, cunningly insinuating the hypocrisy of a peckerwood family after portraying its existence as a hellhole is just too mean-spirited to meet substantive pats on its back.

    referential entries: Anne Fontaine’s COCO BEFORE CHANEL (2009, 4.8/10); Robin Campillo’s BPM (BEATS PER MINUTE) (2017, 8.1/10); Alain Guiraudie’s STAY VERTICAL (2016, 7.4/10).

    【详细】
    96953040
  • Ninthgirl
    2017/12/21 18:00:07
    被裹挟的伊朗儿童电影

    伊朗儿童电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享誉世界,《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乌龟也会飞》《天堂的颜色》哪个不涤荡心灵……“带着镣铐跳舞”这是形容伊朗儿童电影工作者,选择儿童电影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为了应对伊朗国内电影审查制度。正是由于此种原因,伊朗的儿童电影从来都不是梦工厂的怪物,王子,公主和老巫婆那些欢天喜地的低龄通话,它必然饱含着创作者的政治抱负、宗教审视等等更为复杂的情绪和情感。但是

    伊朗儿童电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享誉世界,《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乌龟也会飞》《天堂的颜色》哪个不涤荡心灵……“带着镣铐跳舞”这是形容伊朗儿童电影工作者,选择儿童电影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为了应对伊朗国内电影审查制度。正是由于此种原因,伊朗的儿童电影从来都不是梦工厂的怪物,王子,公主和老巫婆那些欢天喜地的低龄通话,它必然饱含着创作者的政治抱负、宗教审视等等更为复杂的情绪和情感。但是怎样权衡儿童视角与这些丰富内涵的社会表达,是一个极为考验电影人能力的。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马基德·马基迪无疑是这方面的能者,《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天堂的颜色》《乌龟也会飞》都在这两方面拿捏的很好。依靠小主人公行动来串联起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往往故事都会比较简单。《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是主人公找朋友的家还回作业本的故事;《小鞋子》是哥哥为了妹妹靠跑步赢取运动鞋的故事……小主人公意志坚定,整个电影感情充沛,涉及到的社会现实叩击人心。但是有时候,正由于创作者对社会情感的表达太强烈,对社会现状的描述就会把主人公给淹没,小主人公从主角的位置让位,变成了社会变化、社会情境展示的一个道具,一个串联。《气息》这部电影就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发生时,导致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但这些变化使小主人公巴哈与她的家人成为了电影的提线木偶,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展示这一社会问题而已。在这一次次搬家,一次次换学校换邻居的过程中,丝毫没有个人的欲望的表达。如果你问我,巴哈在这部电影里是要干什么?他的哥哥妹妹们都所求所想是什么?她的爸爸奶奶在这种变动的社会环境下所希冀所期盼所害怕的是什么?我告诉你,不知道,电影没说。具体说来,是整个电影觉得这不重要。创作者觉得重要的是角色被社会裹挟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生存状态的展现。所以他就一直在展现,巴哈的梦境、巴哈的疯狂读书,巴哈的荡秋千,巴哈的死。而巴哈作为一个最为纯真的存在,她到底想干什么?她拼命读书是想当一个女教师吗?还是想当一个给爸爸治哮喘的医生?或者仅仅是为了逃避烦人的现实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场景展现中,彻底的忘记了主角,没有主角的故事。如果,假设我们是坐在火炉边给小孩读一个叫做气息的故事,我们该怎么讲?有一个伊朗女孩叫做巴哈,她很爱读书,成绩很好,经常偷偷看书,然后在一个荡秋千的下午,她被伊拉克的炸弹炸死了。总觉得,故事如果是,伊朗伊斯兰革命时期,有一个伊朗女孩巴哈,她为了治好爸爸的哮喘,她拼命的学习,拼命的看书,看所有的书,希望能找到医治爸爸的方法。起先她看了童话书,于是向先知许愿,后来她又从舅舅那偷来了……,最后她发现神学院什么也不教只让背诵《古兰经》,她……这样讲起来,似乎主角就不会被旁置了。导演其实技巧足够,荡秋千那一段让我想起了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中浴室杀人那一段;小溪水冲走那艘小船,带着苏联诗电影的气息,像极了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水流的那一段。雨下的这一段也足够震撼……但是,要表达的太多,太重,直接把故事给淹没了,导致电影性的缺失

    90031426
  • sitemap